高一物理试卷分析物理(共8篇)
高一物理试卷分析物理 篇1
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高一物理期末统一考试是由常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根据全市高一物理教学情况提供的试卷,是根据全市高一学生的学习情况及高一物理的教学要求组织命题。试卷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知识覆盖面较大,贴近教材,符合学生与教学的要求,题量适中,题型符合同高一物理的测试要求,题目设计难度适中,适合绝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从题目的设计中,区分度设计比较平稳,确实对高一物理的学习起到评价作用。
选择题共10小题,是考查了高一物理教学中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规律的应用,题目较易,属于基本要求,但由于是多项选择题,学生在答题时,每小题得满分的较少,得部分分的学生较多(学生在答题时,由于对多项选择题的答案无十分把握,在没有十分把握的情况下,选择答案中的一个选项或二个选项,这样虽然不能得满分,但至少可得一些分)所以学生的得分不高。
实验题共2小题,考查了学生对物理学知识在物理实验中的最基本应用,多数学生在该题的解答过程中,即不会实验的基本要求,也不懂物理在实验中的应用,尤其12小题在该章知识考查时是每次必考题,老师在新课教学和章节复习、期末复习中都会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复习,但学生的正确率仍然较低,值得深思?
第13小题为牛顿第二定律的最基本的应用,考查学生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规律解决运动问题,该题的得分率也不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仍不能正确解答,该题对于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低,方法也较死,不知什么原因,学生仍不能正确解答。
第14小题考查学生牛顿第二定律及受力分析能力。由于学生应用能力不强导致出现错误,这是教学中要反复重视的问题。
二、成绩统计
1.全市平均分为60.0,各校差异较大。2.各分数段统计
三、几点思考
1.从试卷的整体分析可知,要求并不高,尤其是在思维能力方面的考查,要求更低。
2.低分人数较多,及格率太低,只有5%,是历有最低。为什么会那么多人不及格?
3.较低分的人数为什么这么多?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批学生30分(20分)都考不到?
四、教学建议
1.正确引导学生对待高中物理的学习态度,要让学生对学习物理有兴趣,自己愿意学。
2.降低教学要求,现有的物理题目难度较大,老师要选择一些基本题让学生训练,掌握物理学中的基本要求,不要追求难、深、繁的题目,教学中真正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能力。3.要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4.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要做到针对性强,不能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主观判断选择教学要求,备课组、教研组要组织集体备课,研究有效的教学要求和方法。
高一物理试卷分析物理 篇2
高中物理的知识量大, 难易程度加深, 结构复杂, 知识范围相比初中要大很多。仅以力学部分为例: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第二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等都是学生在高中才学习到的新知识, 也是最难理解的内容, 还是每逢考试必考尤其是高考当中必考的热点考题。所以要学好高中物理, 必须要加深对重要物理知识的理解, 有些将由定性讨论进入定量计算, 如力和运动的关系、能量观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面对这样高难度、大容量的要求, 很多高一学生表现出种种的不适应, 也是有其客观原因的。高中物理的知识量增大、理论性增强、系统性增强、综合性增强, 这是最主要的特点。但是即使是再难学的知识, 总是有学得比较好的学生。这又如何解释呢?总不能一概地都用“聪明学生的智商高”来解释吧?其实有的学生的智商并不一定就低, 但是在物理的学习上同样束手无策。
笔者在教学中对初、高中衔接问题进行的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中发现, 这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不足的失误所导致的。高中物理更加注重学生对物体运动过程的分析, 物理情境的再现和理解。在分析过程中, 必然要用到很多思维方法, 诸如类比、归纳、分析推理等。在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的最初阶段, 初中的物理教学要重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一直以来, 教师都是作为课堂主导者的身份出现的。但是时至今日, 教师也要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不能再继续做课堂教学的主导者, 而要做一个引导者, 引导和培养学生在仔细观察和严谨推理之后再作出认真的分析, 最后得出结论。如果学生在初中能养成这样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 上到高中也就不会感觉物理是那么难学, 因为高中物理正需要这样严谨求实的思维方法。在进行思考的过程中, 教师应当给学生进行及时而适当的指导, 这种指导只能是启发式的, 所起到的作用应“点到为止”。因为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较为独立的条件下完成课题研究, 在情感上体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培养他们积极而广泛的思维活动及思考问题的方法。
2. 学习理科的能力要求更加突出
高中物理的知识量增大, 理论性增强, 系统性增强, 综合性增强, 更加概括化、抽象化, 这是最主要的特点。初中教材很多的内容只是让学生初步了解, 只作定性研究, 而高中则要求深入理解, 作定量研究, 教材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大大加强。高中教材由于理论性增强, 常以某些基础理论为纲, 根据一定的逻辑, 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结起来, 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前后知识的关联是其一个表现。另外, 知识结构的形成是另一个表现, 因此高中教材知识结构化明显升级, 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 相互作用, 加深了学生学习难度。如分析计算物理题, 要具备数学的函数、解方程和方程组等知识技能。所以高中对物理学习的能力要求更高, 自学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运算能力、实验能力等都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与培养, 这也为以后的高等教育阶段作了很好的铺垫。所以, 在高一新生刚一入学的最初阶段, 教师就应当给予他们及时指导, 为他们的积极主动思维和自主探究指明方向。
3. 研究问题的一系列变化
研究层次的变化:初中物理定性研究多且简单, 高中不仅要求定性而且要求定量计算;研究对象的变化:初中多数研究单一物体, 高中物理则研究多物体组成的系统整体变化;物理过程的变化:初中多数只研究单一运动过程, 高中则向更为复杂的整体时间过程看齐, 有的还可能研究瞬间前后, 这是初中物理从未研究过的问题。在初中物理的力学中, 只要求学生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至于什么是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怎样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初中物理都不作要求, 而高中物理则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很多学生进入高中后最为直接的感受是:高中物理中所遇到的问题往往更加深入, 更加复杂, 无论因果关系还是量值关系都不会很直接, 很难一下找到突破点, 总有点“雾里看花”, 似是而非的感觉。而在初中教学中涉及到的问题往往比较简单、直接, 条件和问题一目了然, 因此一般很容易解决。
总之, 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相比, 在研究方法上是螺旋式上升的。学生在此时也表现出很明显的不适应性。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 一定要避免“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 要注意多开展“启发式教学”, 多与学生互动, 及时让学生发现问题, 及时交流, 多听听学生对某些问题的想法, 哪怕是错误的也要等学生说完再进行纠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才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使学生能够在思想上放下包袱, 在心理上做好准备, 迎接这一系列应接不暇的变化。因为受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 长期以来教师总是致力于向学生展示结构完整、知识完备的教学, 学生在课堂上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传授, 养成了依赖、等待的惰性, 进入高中后, 由于学习内容的增多、难度的加大, 教师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不可能安排、呈现好所有的细节, 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自主探索能力, 主动地发现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追寻、探究其解决方案。
高一物理教学分析与研究 篇3
摘 要:大部分学生进入高中后不能尽快适应物理学科的学习,认为高中物理特别难。综合分析以上因素,原因有:一是初高中物理教材的差异;二是初高中教师教法与学生学法的差异;三是初高中生思维方式上存在的差异。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物理教学;学科特点;衔接教学;原因;解决措施
在学情调查中学生普遍反映高中物理是最难学的学科,尤其是部分女同学为了逃避物理而选择了文科。高中物理真得有那么难吗?究竟难在哪里?怎样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这十多年的教学反思与研究,我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初高中的过渡没有衔接好,导致很多同学找不到合适的学习高中物理的方法,从而不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甚至对物理学科产生了恐惧心理。因此,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初高中物理过渡教学是高一物理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现将高一物理难学、难教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一、初高中物理教材的差异及处理方法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学习是为了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初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逐步客观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的目标。因此,初中在仅开设两年的物理教学中涉及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几个大的分枝。据此,初中物理知识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形象性。物理教材中配备了大量的插图和漫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景中了解一些物理常识。
第二,直接性。物理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让学生从生产和生活常识引入概念,从个别的定性实验中得出结论。
第三,经验性。较多的初中物理知识从生活经验出发,经简单的定性验证就可得出结论。
第四,定性多,定量少。初中物理仅要求学生解决一些粗浅的物理问题,数理结合非常薄弱。
初高中教材的编排经历了一个从定性到定量,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从浅显到严谨的过渡。因此,高一物理教师,特别是从高三下来的教师一定要有意做好教材衔接工作中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引导和对教学起点的低定位的把握,在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时,为了使问题简单化,经常只考虑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现象的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而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往往感到模型抽象,难以想象。针对这种情况,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形、幻灯片、录像、课件等),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掌握物理概念,逐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增强其克服困难的信心,通过实物演示的直观教学方式使抽象的物理概念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使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
二、教师教法与学生学法的差异的分析
初中物理教材研究的问题大多是单一对象、单一过程、静态的简单问题,学生学习时以观察、实验入手,内容形象直观,易于学生阅读理解,因此,教师的教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一些物理常识,更重要的是对考试的考查重点和难点进行反复练习和检查。由于初中教学难度基本控制在教学大纲范围内,对物理问题的解决停留在模仿、套用公式上。因此,部分学生即使上课时没有认真学习,到了考试前来个恶补,机械地记住公式与题型,采取“临时抱佛脚”的方法也能考出个好成绩。有的学生就误认为只要上课听懂了考试就不怕了。而高中物理研究解决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对象(可能是几个相关联的对象)多个状态、多个过程、动态的复杂问题,解决一个问题或是一句话可能涉及到文字的理解、逻辑的推导、数字的处理等多种知识与能力。因此,即使老师讲得很详细了,可学生理解和接受的难度还是较大,有时学生即使背会了概念和规律也不会灵活应用,如学生一进入高一就要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这里涉及的公式有v=x/t,a=Δv/Δt,v=v0+at,x=v0t+at2/2,x=v0t+at2/2,Δx=aT2等,因此,有的学生反映公式都背会了,但由于不会分析物理情境,因此,不知道该选用什么公式等。正是由于初中物理教师对学生的机械记忆训练较多而对学生思维的训练相对单一,而高中物理教师对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多方位思考问题的能力、推理能力的训练强度较大,因此,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脑子一下子转不了这么多的弯,很难一下子适应,感觉物理一下子变得深澳了、抽象了、难学了。
尽快化解这一重大难题的方法是加强对学生思维模式和解题方法、技巧的指导。让学生意识到有效解决具体的物理问题,不仅要熟记物理公式,还要掌握一些特殊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例如,研究物理运动情况的问题(无论是图象问题还是大题)都必须画示意图,解决力学中连接体的问题时,常用到隔离法等。对于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常常是上课听得懂,课本看得明,但一解题就错,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的不深,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三、初高中生思维方式上存在的差异及处理方法
初中物理教材的文字叙述通俗易懂,所叙述的物理现象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且比较表面。绝大部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感受或体验是吻合的、一致的。因此,学生理解起来较容易,且涉及到的内容以力、热、电、光的表面现象为主,不进行深入地研究,因此各章间的联系并不是很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也不是很强。如运用的数学知识基本上是四则运算。且其公式参量也较少,实验原理简单,易于操作,因此,学生对初中物理并不感到太难。加之现在初中会考的物理试题也较容易,所以,就整个初中物理而言,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导能力的要求较低,主要还是以学生的识记为主,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不像高中这么明显。而高中物理涉及的内容较多,挖掘的较深。语言叙述较为严谨、简练,叙述方式较为抽象、概括、理论性较强。对同一物理现象或规律要从多个侧面观察它、研究它,且各种关系又相互关联,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方式的要求大大地提高和扩大了。因此,高中物理的专业味变浓了、深度变强了。并且高中物理各章间的深层次的关系也出现了,如运动学公式、受力分析、牛顿第二定律、能量转化与守恒不仅在力学中要用到,在电磁学中也会用到,因此,学生思维方式不转化,不但“力学”学不好,“电磁学”的问题也解决不了,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思维方式的突破提高,及高中课本的编排是将“力学”放在高一,而这一部分上来就是面临运动学的运动过程的分析、运动公式的选择及物体的受力分析(较抽象的弹力、摩擦力进行全面的定量和研究等)。这些都是横在高一学生面前的台阶,跨不过它,高中物理将很难学下去。
因此,在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初期,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教学过程中不要求快而是求稳,可以适当减慢教学进度,将重点放在高中学习所需的学习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上。要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运用等,培养学生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有耐心和信心,不要讲得太多太细,而是要尽可能给学生留出思考的余地,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先林.高一物理教学之管见.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3(10).
[2]李远楷.初中物理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有机结合的实践与思考.物理教师,2003(9).
[3]叶长文.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学习困难观及其启示.齐鲁学习,2000(3).
(作者单位 臧金娟:鲁东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高一上学期物理试卷 篇4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物体或人,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
①研究跳水冠军伏明霞在跳水比赛中的空中姿态
②研究奥运冠军王军霞在万米长跑中
③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某路口所用的时间
④研究我国科学考察船去南极途中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某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的关系式为x=4t+2t2,x与t的单位分别为m与s,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 )
A.4m/s与2m/s2 B. 0与4m/ s2
C.4m/s与4m/s2 D.4m/s与0
3.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20 m/s的速度行驶,当汽车以5 m/s2的加速度刹车时,刹车2s
内与刹车4s内的位移之比为( )
A.1:1 B.3:4 C.4:3 D.3:1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
B.压力、支持力都是弹力
C.非常硬的物体不会产生形变
D.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拉力有关,拉力越大,劲度系数越大
5.质量为m的长方形木块静止在倾角为的斜面上,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应该是( )
A.沿斜面向下 B.垂直于斜面 向上 C.沿斜面向上 D.竖直向上
6.水平地面上的木箱,在水平向右的恒力F1=100N和水平向左的恒力F2=20N作用下静止不动,现在撤去恒力F1而保持F2大小方向不变,则关于此后木箱受到的合力的大小及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0N,向左 B.100N,向左
C.60N,向右 D.0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7.下面给出的物理量中,哪些物理量是矢量( )
A.位移 B.力 C.路程 D.速度
8.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火箭在0~ta段的加速度小于ta~tb段的加速度
B.0~ta段火箭是上升过程,ta~tb段火箭是下落过程
C.tc时刻火箭回到地面
D.tc时刻火箭离地最远
9.物体沿一直线单向 运动,在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 它在中间位置s/2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t/2时的速度为 v2。则v1和 v2的关系为( )
A.当物体作匀加速运动时,v1 B.当物体作匀减速运动时,v1v2
C.当物体作匀速运动时,v1=v2 D.当物体作匀减速运动时,v1
10.一个物体受到的重力在哪些情况下改变( )
A.从赤道拿到两极.
B.把它送到月球上去.
C.把它从地面浸入水中.
D.将物体置于运动的电梯中.
11.关于滑动摩擦力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相互接触且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间才可能产生滑动摩擦力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C.受弹力作用的物体一定会受到滑动摩擦力
D.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会受到弹力作用
12.物体受共点力F1、F2、F3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这三个力不可能是( )
A.15N、5N、6N B.3N、6N、4N
C.1N、2N、10N D.1N、6N、3N
三.实验题:(本大题每空2分,共16分)
13.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 的`图钉,
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 选填F或F)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14.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如图,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2s ,
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m/s2,计数点D的即时速度vD= 。
1 5.利用研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用一测力计水平拉一端固定的弹簧,测出的几组弹力F与弹簧长度L对应的数据如表格所示:
F/N1.101.50 2.002.803.404.00
L/cm22.0022.3522.6023.2023.6024.00
(1)在坐标图中作出此弹簧的F-L图线;
(2)F-L图线与L轴的交点表示____________,
其值为________m;
(3)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2分)
16.(10分)一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2m/s2,求:
(1)5s末物 体的速度多大?
(2)前4s的位移多大?
(3)第4s内的位移多大?
17.(10分)右图所示为某质点以一定的初速度V0沿粗糙的水平面做匀减速运动(水平方向并不受外力作用)的V-t图像,由图象求该质点运动的
(1)初速度V0为多少?
(2)加速度a大小是多少、方向如何?
(3)2s末的速度V2是多少?
18.(10分)有一种圆珠笔,内部有一根小弹簧。如图所示,当笔杆竖直放置时,在圆珠笔尾部的按钮上放一个200g的砝码,弹簧压缩2mm。现用这支圆珠笔水平推一部放在桌面上的一本书,当按钮压缩量为2.5mm时,这本书匀速运动。试求:(1)笔内小弹簧的劲度系数;(2)书与桌面间的摩擦力的大小 (g取10m/s2)
19.(12分)如图所示,用细线悬挂的矩形AB长为a,在B以下h处,有一长为b的无底圆筒CD,若将细线剪断,则:
(1)矩形AB的下端B穿过圆筒的时间是多少?
高一物理试卷分析物理 篇5
本文导航
1、首页
2、高一物理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23、高一物理下册期末考试试卷-3
查字典物理网站小编为各位同学准备了2014年高一物理下册期末考试试卷的资料。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一.单项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小物体与水平圆盘保持相对静止,跟着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对小物体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受重力、支持力
B.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C.受重力、支持力、向心力
D.受重力、支持力、向心力、摩擦力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是零,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B.机械能守恒时,物体一定只受重力作用
C.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机械能必守恒
D.物体所受的外力不等于零,其机械能也可以守恒
3.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可视为质点)带异种电荷,带电量大小之比为1:7,两球相互接触后,再放回原来的位置上,则它们间的库仑力的大小是原来的
A.37 B.67 C.97 D.167
4.如图所示,直升飞机放下绳索从湖里吊起困在水中的伤员后,在离湖面H的高度飞行,空气阻力不计,在伤员与飞机以相同的水平速度匀速运动的同时,绳索将伤员吊起,飞机与伤员之间的距离L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是L=H-t2,则伤员的受力情况和运动轨迹可能是下图中的
5.套圈是大家喜爱的一种游戏,现在让游戏者站在界外从手中水平抛出一个圆形圈圈,落下后套中前方的物体,所套即所得。如图所示,小孩站在界外水平抛出圈圈并套取前方一物体,若大人也想抛出圈圈并套取前方同一物体,则可能成功的是
A.大人站在小孩同样的位置,比小孩低一些的出手点以相同 的速度水平抛出圈圈
B.大人站在小孩同样的位置,比小孩高一些的出手点以大点 的速度水平抛出圈圈
C.大人站在小孩位置后面,比小孩高一些的出手点以小点的
速度水平抛出圈圈
D.大人站在小孩位置后面,与小孩等高的出手点以小点的速
度水平抛出圈圈
6.细绳一端系上盛水的小桶,另一端拿在手中,现使小桶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已知绳长为L,要使桶在最高点时水不流出,则此时水桶角速度的最小值应是
A.gL B.gL C.gL D.gL
7.如图所示,一质点在恒力作用下做曲线运动,从M点运动到N点时,质点的速度方向恰好改变了90。在此过程中,质点的动能
A.不断增大
B.不断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9.如图所示,分别沿倾角不同的斜面由静止向上拉同一个物体,物体与各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拉力方向与各斜面均保持平行,物体沿不同斜面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均相同,上升的竖直高度也相同。则在此过程中 A.无论沿什么斜面拉,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相同
B.无论沿什么斜面拉,合外力做的功均相同
C.沿倾角较大的斜面拉,克服重力做的功较多
D.沿倾角较小的斜面拉,拉力做的功较多
10.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如示,则
A.t1时刻小球动能最大
B.t2时刻小球动能最大
C.t2~t3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少
D.t2~t3这段时间内,小球增加的动能等于弹簧
减少的弹性势能
二.多项选择题
11.下列图中实线为河岸,河水的流动方向如图中v的箭头所示,虚线为小船从河岸M驶向对岸N的实际航线。则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12.如图所示,某公路急转弯处是一段圆弧,当汽车行驶的速率为vc 时,汽车恰好没有向公路内外两侧滑动的趋势,则在该弯道处
A.路面外侧高、内侧低
B.车速只要低于vc,车辆便会向内侧滑动
C.车速高于vc,但只要不超出某一限度,车辆便不会向外侧滑动
D.当路面结冰时,与未结冰时相比,vc的值变小 13.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桌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通过轻绳跨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不计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在小球下落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B.物块与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本文导航
1、首页
2、高一物理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23、高一物理下册期末考试试卷-3
C.若小球匀速下降,小球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物块M
与桌面间摩擦产生的热量
D.若小球加速下降,小球减少的机械能大于物块M与桌面间摩擦产生的热量
14.如图所示,a为竖直平面内的半圆环acb的水平直径,c为环上最低点,环半径为R。将一个小球从a点以初速度v0沿ab方向抛出,设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小球的初速度v0=2gR2 时,掉到环上时的竖直分速度最大
B.当小球的初速度v02gR2 时,将撞击到环上的圆弧ac段
C.当v0取适当值,小球可以垂直撞击圆环
D.无论v0取何值,小球都不可能垂直撞击圆环
15.物体由地面以120J的初动能竖直向上抛出,当它上升到某一高度A点时,动能减少40J,机械能减少10J。设空气阻力大小不变,以地面为零势能面,则物体
A.在最高点时机械能为105J
B.上升到最高点后落回A点时机械能为70J
C.上升过程中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时,动能等于60J
D.下落过程中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时,动能等于36J 三.实验题
(2)若做平抛运动的发射器发射超声波的间隔为t,截取计算机屏幕一段轨迹如图3,背景网格每小格边长对应的距离为a,利用以上数据推测发射器平抛时初速度v0的表达式 ▲;当地重力加速度g的表达式 ▲(用a和t表示)。
17.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当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0。当用4条、6条、8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第4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2W0、3W0、4W0,每次实验中由静止弹出的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1)该实验 ▲(填需要或不需要)平衡摩擦力;实验中挑选的橡皮筋的规格要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打点计时器可以用直流电源供电,电压为4~6V
B.实验中使用的若干根橡皮筋的原长可以不相等
本文导航
1、首页
2、高一物理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23、高一物理下册期末考试试卷-3
C.每次实验中应使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弹出
D.利用每次测出的小车最大速度vm和橡皮筋做的功W,依次做出Wvm、Wvm2、Wvm3、W2vm的图象,直到找出合力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四.计算题
18.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可看做质点)在与水平力F的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水平直轨道运动,到B点后撤去力F,物体飞出后越过壕沟落在平台EG段。已知物块的质量m=1kg,物块与水平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AB段长L=4m,B点和E点的高度差h =0.8m,B点和E点的水平距离x =1.6m。空气阻力不计,g取10m/s2。
(1)求要越过壕沟,物块在B点的最小速度是多少;
(2)若拉力F=10N,求物块落在平台EG前瞬间的速度有多大。
19.动车组是城际间实现小编组、大密度的高效运输工具。动车组就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厢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厢编成一组。假设有一动车组由8节车厢连接而成,每节车厢的质量均为m=7.5104 kg,其中第一节和第二节车厢自带动力,它们的额定功率分别为P1=3.6107W和P2=2.4107W,车在行驶过程中阻力恒为重力的0.1倍,g取10m/s2。
(1)求该动车组只开动第一节车厢的动力的情况下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2)若某时刻动车组的功率为4107W,速度为40m/s,求此刻动车组的加速度多大;
(3)若列车从A地沿直线开往B地,先以恒定的功率P=6107W从静止开始启动,达到最大速度后匀速行驶,一位乘客看了一下手表,发现列车已经运行了10分钟,求列车此时距离A地有多远?
20.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由倾斜直轨道AB和圆轨道BCD组成,AB和BCD相切于B点,圆轨道的半径为R,C、D为圆轨道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从轨道AB上高H处的某点由静止滑下,进入圆轨道后沿圆轨道运动。
(1)若H=2R,求小滑块运动到最低点C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
(2)若小滑块能沿圆轨道运动到最高点D,H应满足什么条件;
(3)若H=2R,求小滑块在何处脱离圆轨道?脱离圆轨道后小滑块能到达的最大高度。
高一物理试卷分析物理 篇6
高考网 北京市丰台区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高一物理
2004.7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万有引力定律是由开普勒发现的 B.万有引力定律是由伽利略发现的 C.万有引力定律是由牛顿发现的 D.万有引力定律是由胡克发现的
2.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以下物理量发生变化的是()
A.线速度
C.周期
B.角速度 D.频率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环绕地球运动的速度
B.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
C.如果需要,地球同步通讯卫星可以定点在地球上空的任何一点
D.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轨道可以是圆的也可以是椭圆的 4.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v
2A.由于a,所以线速度大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
rv2
B.由于a,所以旋转半径大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小
r
C.由于ar,所以角速度大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
D.以上结论都不正确
5.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抛运动是匀速运动
B.平抛运动是非匀变速运动
C.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D.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一定是竖直向下的
6.某人把一个物体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了一段距离,下面有关人的拉力对物体做功、重力对物体做功以及物体动能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做正功,拉力做负功,物体动能增大
B.重力做负功,拉力做正功,物体动能增大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 2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
C.重力做负功,拉力做正功,物体动能不变
D.重力不做功,拉力做负功,物体动能不变
7.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80kW,它以额定功率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最大速度为20m/s,那么汽车在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时所受的阻力的大小是()
A.8000N
C.2000N B.4000N D.1600N
8.人在距地面h高处抛出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落地时小球的速度为v,不计空气阻力,人对小球做功是()
A.12mv 212mv 212mv
2B.mgh
C.mgh
D.12mvmgh 2
9.如图所示,用长为L的绳子一端系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可视为质点,另一端固定在O点,用手拉小球到A点,此时绳偏离竖直方向θ角,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当放开手后,小球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A.B.C.D.2gLcos 2gL(1cos)
2gL(1sin)2gL
10.一圆盘可绕圆盘中心O且垂直于盘面的竖直轴转动。在圆盘上放置一小木块A,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 A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关于木块A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B.A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C.A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方向指向圆心
D.A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心力
二.多选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全选对的得3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不选或有选错的得0分)
11.在匀速运动的火车上有一个苹果从高处自由落下,忽略空气阻力,关于苹果下落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火车上看,苹果做自由落体运动
B.在火车上看,苹果在下落的同时向车后运动
C.在地面上看,苹果做自由落体运动
D.在地面上看,苹果做平抛运动
12.关于曲线运动的条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变力作用才可能做曲线运动
B.物体受恒力作用也可能做曲线运动
C.物体只要受到合外力作用就一定做曲线运动
D.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13.在下列几种运动中,遵守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运动是()
A.自由落体运动
B.雨点匀速下落
C.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
D.汽车刹车的运动
14.一条河宽400m,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4m/s,水流速度是5m/s,则()
A.该船一定不能垂直河岸渡到对岸
B.当船头垂直河岸横渡时过河所用时间最短
C.船横渡到对岸时,船对岸的最小位移为400m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
D.该船渡河的速度最小是4m/s 三.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5.一高度为h的光滑弧形轨道固定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从轨道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到底面时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中重力对物体A做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空气阻力不计)
1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斜向上的恒定的拉力F的作用下,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为s,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力F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在这个过程中,力F对物体做的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一次“飞车过黄河”的表演中,汽车飞经最高点后在对岸落地。已知汽车从最高点至落地点经历时间约0.8s,两点间水平距离约为30m。若忽略空气阻力,取g10m/s2,则汽车在最高点时的速度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s,下落高度约为________________m。
18.一人坐在雪撬上,从静止开始沿着高度为15m的斜坡滑下,到达斜坡底部时速度大小为10m/s。若人和雪撬的总质量为60kg,则下滑过程中重力做功等于_______________J,克服阻力做的功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J。(取g10m/s)
19.皮带轮的结构如图所示,已知两轮的半径之比为2:1,那么两轮边缘上A、B两点的线速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角速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
四.实验题(每空3分,共9分)
20.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小球的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E.将小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利用直尺将各点连成折线
21.如图所示,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
.kg,率为50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测得所用的重物的质量为100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第一个点记作O,另选连续的3个点A、B、C作为测量点。经测量知道A、B、C各点到点O的距离分别为15.55cm、19.20cm、23.23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当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____________J,重物的动能为_______________J。(取3位有效数字)
五.计算题(共29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2.(9分)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m=3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6N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时间t=3s。求
(1)力F在3s内对物体所做的功;
(2)力F在3s内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
(3)在3s末,力F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
23.(8分)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可视为质点),质量为m=4kg,当受到F=0.8N的水平推力时,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s后物体恰好从桌边下落。已知桌面高h=0.8m,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体在桌面上运动的距离s;
(2)物体落地点距桌边的水平距离x。
24.(6分)质量是2g的子弹,以30m/s的速度水平射入厚度是5cm的木板(如图所示),射穿木板后的速度是100m/s。子弹在射穿木板的过程中所受的平均阻力是多大?
25.(6分)祥舟五号载人飞船在绕地球飞行的第5圈进行变轨,由原来的椭圆轨道变为距地面高度h=342km的圆形轨道。已知地球半径R6.3710km,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10m/s。试导出飞船在上述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T的公式(用h、R、g表示),然后计算周期的数值(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3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 【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30分):每题3分。
1.C
6.C 2.A 7.B
3.B 8.D
4.D 9.B
5.C 10.C 二.多选题(12分):
每题3分,全选对的得3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不选或有选错的得0分。
11.AD 12.BD
13.AC
三.填空题(20分):每空2分。
15.2gh;mgh
16.Fscos;mgFsin)s
17.37.5m/s;32.m
18.9000;6000
19.1:1;1:2 四.实验题(9分):每空3分。
20.ACD
21.1.88;1.84 五.计算题(29分):
22.(9分)
解:物体的加速度aFm632(m/s2)
物体在3s内位移s12at2122329(m)
物体在3s末速度vat236(m/s)
(1)力F在3s内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WFS6954(J)
2分
(2)力F在3s内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PW54t318(W)
2分
(3)在3s末,力F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为
PFv6636(W)
2分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14.AB
1分
1分
1分
高考网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
23.(8分)解:
(1)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aF0.2m/s2 m
1分
at216.m
s2
vxat08.m/s
2分 1分
(2)离开桌面后,物体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上:hgt落/2,得t落0.4s
水平方向上:xvxt落0.32m
24.(6分)
解:设平均阻力为F,根据动能定理
2分 2分
Fs
122m(v2v1)23分
m22F(v1v2)16.103N2s3分
25.(6分)
解:设地球质量为M,飞船质量为m,速度为v,圆轨道的半径为r,由万有引力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Mmv2G2mrr2rTv地面附近Mmmg
R2由已知条件GrRh解以上各式得(Rh)3T2R2g
代入数值,得
1分1分1分
1分1分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
T5.4103s
1分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一物理试卷分析物理 篇7
一、试卷的特点
1. 以课程标准为准
《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将初中阶段物理课程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并明确规定了各部分的教学内容与要求。近几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所考查的内容都属于基础型课程的范畴,以对初中物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作为载体,渗透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同时保持“综合分析与运用”题型的比例,有效落实了三维目标。2014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测试的目标、内容与《课程标准》的要求保持高度一致,同时加强了对物理知识理解和应用的考查要求,更加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2. 知识涵盖面广
《课程标准》将上海市初中物理的基础型课程部分划分为四个一级主题,下分17个二级主题,共56个知识点。而2014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覆盖了其中的15个二级主题,对其中34个知识点进行了相应的考查。另外,2012年和2013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分别考查了33个和34个知识点。经统计,近三年的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总共考查了56个知识点中的42个。
3. 重点知识重点考核
《课程标准》把初中阶段物理课程中各知识点的学习水平划分为A (知道)、B (理解)和C (掌握)三个等级。对中考试卷所覆盖的物理概念和规律都严格按照各自的要求进行考查,难度不会超出《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水平。例如,2014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中的第1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太阳系”,其学习水平属于A级,所以只要考生能够对太阳系的各大星体进行识别和记忆即可达到要求。
该试卷第12题的后两问考查的知识点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简单应用”,学习水平属于B级,要求考生不仅要能够记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还必须理解物距、像距、焦距这三个概念的含义,以及成像规律中这三者的大小关系才能准确给出答案。
而该试卷中的第22题是以“欧姆定律”(学习水平为C级)为重点,联系“串联电路及其简单应用”(学习水平为B级)、“电阻、滑动变阻器”(学习水平为B级)、“电压、电压表”(学习水平为B级)和“电功率”(学习水平为C级)等相关知识进行考查的综合性试题,要求考生对知识有较深入的理解,并具备综合运用的能力。
4. 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考核
近几年的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都安排了8~9分分值的信息分析题,试卷在继承“观察现象、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加强了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试题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展现其思维的灵活性和缜密性,更关注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2014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第16题和第25题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这两道题并非针对某一个具体的知识点进行考查,而是考查学生根据所给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推理、归纳的能力,重点考查学生对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和方法的掌握,同时也考查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发散性。
二、试卷的变化
1. 梯度增加
2014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与前一年的试卷相比,在试题的分布上增加了一道作图题(分值为4分),减少了一道计算题(分值为4分)。其中减少的这一道计算题(2013年上海市中考试卷第19题)主要考查考生直接利用物理公式求解物理问题的能力,属于A级学习水平。而增加的作图题(2014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第19题)考查了学生对电路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属于B级学习水平的要求。这样的安排使试卷中的作图题也呈现了明显的梯度,整张试卷的梯度变化在五大类题型中实现了全覆盖,体现了学业考试的毕业功能和选拔功能的较好结合。
2. 强调思维,注重理解
这一变化在2014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的第16题和第21题上体现得最为明显。第16题的考查方向明显体现了对信息分析能力的考查要求,在答案的书写上改变了以往类似八股文样式的大段文字叙述,弱化了对解答的格式要求,强化了对考生分析、归纳能力的考查,个人认为这一变化是非常出色的亮点。
同样以2014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第21题为例,这是一道考查压强知识的综合计算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在难度上并不比往年有所增加,只是在插图中设计了一个台阶,让两个容器放置在不同的高度,再进行相关的分析和计算。这一变化对能够真正理解压强和掌握深度知识的学生不会造成太大的障碍,但平时靠机械记忆、死套公式、拼凑答案的学生就会感觉无从下手,从而导致失分。
三、复习教学建议
1. 以《课程标准》为基准
由于中考试题的考核范围一定围绕着《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础型课程部分,所以教师在总复习阶段一定要明确《课程标准》所限定的考试范围,不要盲目拓展知识,无谓地增加学习的难度和广度。同样,由于中考试题对各个知识点考核的难度不会超出《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水平,所以教师要吃透《课程标准》对各个知识点所规定的学习水平,提供合适的复习学习内容。
一般而言,对于学习水平属于A级的知识点,只要求学生能够顺利地对该知识进行识别和记忆即可。而学习水平为B级的知识点,则要求学生能够初步把握学习内容的由来、意义和主要特征。需要注意的是,在中考试题中个别学习水平为B级的知识点一般不与其他相关知识进行综合考查,通常仅仅是对单一知识点的考查。如“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简单应用”这一B级知识点的考查一般不会与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等知识进行综合考查。学习水平为C级的知识点在中考试题中往往会联系其他相关知识进行综合考查,难度较大,也是学生在总复习阶段需要重点突破之处。由于不同学习水平的知识点在考查要求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总复习阶段时间紧、任务重,要针对各个知识点的要求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把握好复习的难度。一方面不要在学习水平为A级的知识点上一味地挖掘偏题和怪题,也没有必要把几个B级的知识点进行关联性综合解答,人为地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另一方面对学习水平为C级的知识点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深入挖掘,引导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归纳、整理解题的思路和技巧,做到有的放矢。
同时,由于上海中考物理试卷的试题对规定知识点的考查覆盖率非常高,教师在总复习阶段要注意全面复习初中学段的物理知识,千万不要自作聪明地认为近几年不考的知识点不重要,从而随意放弃一些自认为不重要的知识点,人为缩小复习范围,遗漏对个别知识点的复习,造成学生知识掌握上的盲点。
2. 注重能力的养成
2014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加强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而学生的能力形成只有在长期参与物理探究实践的基础上才能积累起来,绝不是依靠短时间大量的习题训练就能形成的。这就要求教师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物理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感悟研究的方法,掌握物理实验的观察、猜测、分析、推理、归纳等能力。教师一味地急功近利,不断地使用“题海战术”进行机械训练反而会适得其反。以试卷中难度较大的综合性试题的讲解为例,教师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分析、独立思考,让学生充分经历自主解题的过程,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教师要尽量走出“题海战术”的怪圈,不要对一类题目给出一套或几套所谓的公式让学生不停地进行机械的练习,这会导致一旦题目的形式发生变化,学生就会无从下手。
3. 在专业知识上与时俱进
高一物理试卷分析物理 篇8
学生在初中学习物理时大多都觉得很有趣,也好学,每次考试也都能考九十分,考满分也大有人在.我曾经统计过一个班的入学成绩,平均分居然超过95分,可为什么一到高中,第一次考试就有1/3人不及格,甚至更多.
考试成绩下滑, 导致学习物理兴趣大为减弱.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一些学生就把物理归为最难学的一门功课,尽管也花了很多时间,但成绩总不见起色.在一些学生眼里,物理这门课初中和高中好像有着天壤之别,初中时非常感兴趣的一门课到高中好像变了个脸,再也不像以前那么让人觉得有趣了.很多学生从最初的喜欢,到后来对物理这门课渐渐失去兴趣,再后来甚至觉得有点可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2 学生学习高中物理困难成因分析
2.1 教材的难度
初中教材难度低,一般是从生活实际或观察实验入手,趣味性浓,直观性强,相对简单,对物理量概念的引入一般比较形象,叙述简单,甚至有些物理量的定义为了让学生便于理解而允许不是十分严密.初中物理要求学生了解、知道的内容多,需要理解应用的知识少;定性分析的多,定量处理的少.而高中阶段物理知识相对系统、抽象,前后知识点联系紧密,常常需要对物理现象做模型抽象,对思维能力要求大大提高.教材重视理论的分析推导,定量研究多,定性分析少;对物理量的定义严格,对物理定律定理的理解大大提高;对数学工具的应用也明显提高,学生不仅要有代数方面的功底,而且还要熟练应用三角函数知识,同时还要掌握图象、极值等数学方法来研究物理问题,从而加大了高中物理学习的难度.
2.2 知识的深度
初、高中物理从章节来看,变化不大,都是研究力、热、光、电、近现代物理等内容,但是研究的深度完全不一样.以速度概念为例,初中定义为等于物体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一路程所用时间之比.而高中定义为等于物体通过的位移与通过这一位移所用时间之比,是一个矢量,有方向问题.又分为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又牵涉到对极限的理解.另外高中还有速率概念,平均速度的大小又不等于平均速率,相类似概念较多,学生一时难以区别、理解.
2.3 思维的飞跃
初中物理的学习,主要是建立在学生的形象思维基础之上,且静态思维比较多,初中学生一般都能跟上这样的思维习惯.而高一物理的学习,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学生刚从初中毕业步入高一就必须完成思维能力上的一大飞跃,困难可想而知.例如对于摩擦力的研究,初中只要求能定性分析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且摩擦力只作为阻力来介绍.而高中要定量来研究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且摩擦力既可以可以作为动力,又可以作为阻力.就从应试来看,也完全不一样,中考时有30条左右的题目,考查学生认知为主.而高考时也就十几条题目,突出考查学生的能力,对思维能力要求就高.
2.4 数理的脱节
物理学中有大量的概念和定律是用数学知识来表达和定义的,所以要学好物理离不开数学知识的运用.现在新教材改變了多年来以力学作为高中起始章节的做法,从运动学开始,所运用的数学知识,远比初中物理所用的数学知识复杂得多.如极限知识、一元二次函数、曲线的切线和斜率,有的数学上还没有讲到,物理上已经要用,实在难为了学生.
2.5 方法的守旧
学生在学习物理上产生的困难,往往并不是学生思维水平或智力问题,而是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去学.大部分仍沿用初中那种学习方法,习惯于背,不习惯于推理、归纳、论证;喜欢简单的计算,讨厌复杂的运算;习惯于机械的模仿和套用,不习惯于探究和创新;事实上,学生从学会物理到会用物理差距还很大,从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到,高一学生大部分还没有掌握正确、适合自己的学习物理的方法,这就是他们感到物理难学的主要原因之一.学生获取物理知识只限于课堂听老师讲,没有进行积极的思考和研究,课后做题时死记公式生搬硬套,缺少必要的理解、研究、讨论等重要环节,一段时间之后课堂上能听明白老师的讲解,课后还是不会做题.
2.6 从众的心理
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不少学生进入高中前已经听别人说过,高中物理难学,一开始也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就认为自己不是学物理的料,不再适应和调整,就放弃了,觉得物理是越来越难学.
3 克服学生学习物理困难中教师应对策略探讨
3.1 了解学情
高中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初中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并认真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把高中教材研究的问题与初中教材研究的问题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深度要求等方面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即使是同一个概念,也要知道初、高中对学生的要求分别达到什么程度,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在初中所学的前科学概念要作出即时的修正,使学生的知识层面实现从初中向高中的顺利过渡.
3.2 转变观念
有的老师相信严师出高徒,一切从开始做起,立即就对学生提出过高要求,希望老师讲过一遍的东西学生就掌握,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高中新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不强,分析问题时逻辑性、条理性较差,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以旧知识同化新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知识,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所谓同化,就是把新学习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整合到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之中,认知结构得到丰富和扩展,但总的模式不发生根本的变化.切记,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不能操之过急,对所学知识不能要求一步到位,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降低要求,逐步提升能力,帮助学生熟悉高中阶段的教学方法,这样,便于学生接受新概念,使他们能够打好基础,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3 降低难度
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指出,教学中应注意循序渐进,知识要逐步扩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搭建一个物理学习的“ 缓坡台”, 让学生“伸伸手”能够着, “努努力”能学得懂, 从而树立起学习自信心.开始应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降低教学难度.新课引入尽量从初中角度开始,多使用生活实例,做好演示实验,注意新旧知识的对比和联系.例题、习题、测试题不宜太难.书本上精炼的概念、定律、定理用浅显的语言剖析其含义,尽量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先从形象上接受它们,然后提炼到抽象概念.对学生想当然的错误,及时纠正,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
3.4 培养习惯
初中物理简单,考试题量大,思维含量小,学生将知识点记牢,各种题型练熟,看到题目填答案就行.而高中完全相反,题量小,思维含量大.这就要求学生培养一套学习高中物理的习惯.主要有独立思考习惯,良好审题习惯,画图分析习惯,规范解题习惯,实验探索习惯,总结归纳习惯,逻辑推理习惯等.从高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渐进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过程,不能寄希望于做一个专题的讲解学生就掌握了.
3.5 教会方法
物理是“析万物之理”的学科,要教会学生学习物理、处理问题的方法.比如,要能对问题进行独立分析,弄情所给物理问题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物理情境,找出其主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要解决的问题.
【高一物理试卷分析物理】推荐阅读:
3e国际教育高一测试卷物理试卷分析05-21
高一物理考试质量分析09-30
高一物理10-14
学好高一物理09-10
高一物理起步课程07-07
高一物理必修教案08-25
课改总结(高一物理)05-31
高一物理公开课06-08
高一物理论文07-09
高一物理下册期末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