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论文

2024-07-09

高一物理论文(共12篇)

高一物理论文 篇1

高一物理寒假作业:高一物理练习实验题

寒假是一个漫长的假期,在假期里很多同学都在抓紧时间学习,小编推荐高一物理寒假作业:高一物理练习实验题一文,相信你看过以后会有很大的收获:

高一物理寒假作业:高一物理练习实验题

二、填空与实验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24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3.在市区,若汽车急刹车时轮胎与路面擦痕(刹车距离)超过10 m,行人就来不及避让,因此必须限制车的速度.若刹车加速度大小按5 m/s2计算,则限速路程牌上应标出的车速为____________m/s.14.一根弹簧原长10cm,挂上2N的钩码时,弹簧伸长1cm.当这根弹簧挂上6N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为(在弹性限度内)cm.15.火车在进站前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经10s停下。若其在最后1s内的位移为4m,则火车刹车时的速度为 m/s,刹车中的位移大小为 m/s。

16.完全相同的2块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v水平射入,简化为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穿过第2块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之比V1:V2=,依次穿过每块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t1:t2 =.17.一物体做同向直线运动,前一半时间以速度v 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以速度v 匀速运动,则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另一物体也做同向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以速度v 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以速度v 匀速运动,则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18.沿平直道路运行的小汽车的v-t图象如图2-4所示,若80 s内行驶的路程为1 000 m,则该汽车匀速行驶的时间为____________.19.电火花计时器是一种 仪器,某同学在用电火花计时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如下图所示的纸带,从O点开始,每2个相邻计数点之间有2个点未画出,则每两个相邻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测得OA=3.20cm,DE=10.40cm,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m/s2.通过阅读高一物理寒假作业:高一物理练习实验题这篇文章,小编相信大家对这个知识记得更加牢固了,小编祝愿大家的学习能够轻松愉快!

高一物理论文 篇2

一、概念的界定

“能学”反映的是学生的能力, 能力一般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 它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 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学”指通过教学, 在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后, 学生能够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 能独立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全体学生“能学的物理”反映的是物理教师对高一物理教学要求的准确定位, 就是将物理教学的要求回归到课程标准上来, 课堂上的讨论、学生的作业、测验和考试所涉及的绝大多数问题难度要跟教材的习题相当, 以保证全体学生都能有信心了解物理学的基本现象, 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知识, 掌握物理学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从而提高他们作为合格公民应具备的科学素养。而与之相反的是, 部分学生“能学的物理”, 是教师从高一开始就着眼高考, 想一步到位, 为学生将来选学理科做准备, 赶进度, 加难度, 使基础好的、对物理有兴趣的学生能完成学习任务, 而相当的学生由于听不懂, 跟不上, 感到学不了而放弃学物理, 对他们而言, 物理成了“不能学的物理”。

二、存在教学定位偏差的原因

1. 教师教学理念出现偏差

高一物理教师为什么人服务?是为全体学生服务还是为将来学习理科的学生服务?有的教师按传统思维的惯性, 认为物理是理科, 高一物理就是为学生将来学理科做准备, 为高二物理和高三物理做准备, 这样, 在教学内容上, 增加了一些面向高考的内容, 如第一章讲了力的“多个物体的受力分析”和“正交分解”, 第二章补充了“追及和相遇问题”“竖直上抛运动”, 第三章补充了“整体法和隔离法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等。在教学要求上, 瞄准高考, 强调跟高考接轨。在教学进度上, 总在赶进度, 在两年时间内上完三年的内容, 用一年的时间来复习。在考试中, 没有控制题目的层次和难度, 而是按以前单科物理高考的模式, 等等。

2. 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出现偏差

(1) 有的教师认为, 学物理就是为了解题目, 为了考试得高分, 这是跟新课程的思想相悖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的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知识, 了解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物理规律, 了解物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思想。认识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掌握物理实验的一些基本技能。初步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 关注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发展趋势以及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关注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知道一些与物理学相关的应用领域, 能尝试运用有关的物理知识和技能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解物理问题最多是为了检验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 且这仅仅是物理学习的一个目标, 而远非全部。

(2) 有的教师认为, 物理问题, 熟能生巧, 老师讲到位了, 学生练多了, 就熟练, 考试就可以考出好成绩。基于这样的认识, 在高一, 就考虑“一步到位”, 讲一些高考难题, 讲几次, 学生就掌握了, 碰的难题多了, 就可以减轻高三的压力。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是通过新旧经验的双向相互作用而构建自己的经验体系的过程, 只有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 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才能获得。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认知体系, 而认知体系是每个人经过独立思考后构建的。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思考, 不可能代替学生用任何一个规律去解决一个问题。其实, 教师讲太难的题目, 学生会认为反正理解不了, 干脆不听算了, 就算他们动笔再抄, 也仅是记符号而已,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题目, 讲了很多遍, 学生照样不会做的原因。

(3) 有的教师认为, 做难题能激发学生的潜能, 碰到难题, 学生会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钻研, 物理成绩就会好起来。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倒U形假说”认为, 对于处在各种工作状态的人来说, 过大和过小的压力都会使工作效率降低, 只有最佳的刺激才能使业绩达到顶峰状态, 过重的学习压力, 会让基础不太好、意志不够坚定的学生长时间处于紧张的状态, 导致他们干脆放弃学习物理。

三、让高一物理成为全体学生“能学的物理”的举措

1. 纠正学生对高一物理的错误认识

有的学生说, 物理难, 所以物理学不好。完成任何一个任务, 难或不难, 是相对而言的。玩过网络游戏的人都知道, 魔兽争霸、反恐精英、中国象棋、拖拉机, 没有哪个容易玩的, 投入时间和精力多, 难的事就变成容易了。有的学生说, 我不聪明, 学不好物理。你有没有比别人强之处?有没有做得比别人好的事?肯定有。为什么你能做得比别人好, 说明你并不笨。所以, 完成任何一件事, 只要方法正确, 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你会完成得比较好, 难完成的事就变成能完成、易完成的事。还有的学生说, 初中物理学得不好, 所以高中物理也将会学不好。初中物理学习了力、热、电、光、原子的一些知识, 高中物理还是学这些知识, 但初中只是学了一些常识, 这些常识是每个同学都已经具备了的。每个同学已为高中物理学习作了足够的知识储备, 不用太担心由于初中的基础没打好而影响了高中物理的学习, 如果忘记了, 自己复习一下就行了。

2. 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必修课的重要性

要结合教学内容, 让学生知道物理知识在现代科学发展、社会生活中的巨大作用。首先, 物理学是现代技术的重要基础。比如, 集成电路的心脏——半导体芯片。组成物质的微粒服从量子规律, 因此制造半导体材料离不开量子力学。又比如, 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术对病人进行检查, 测量出不同共振核在人体组织内分布的情况, 借助于计算机的分析, 可以组建人体器官任意断面的高清晰度图像, 这对于诊断肿瘤和脑血管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次, 物理学对推动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比如蒸汽机的发明得益于热学的研究, 蒸汽机的使用, 促进了手工生产向机械化大生产的转变, 并使陆上和海上较大规模的长途运输成为可能, 大大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电能的开发与利用是在19世纪电磁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对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现在人类社会已经时刻离不开电。

3. 让学生对物理学习具有安全感

学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高中物理, 一听就会, 一看就懂, 一做就错, 一考就傻。”这自然有夸张的成份, 但对于基础较差、对物理学习兴趣不大的学生, 可能是常被“验证”的, 从而不能获得安全感。他们不会主动回答问题, 不会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学习上的问题, 不敢当众表达自己的看法。顾明远教授讲过一句话:“中小学生个个都是嫩芽。嫩芽就是要保护, 嫩芽就来不得半点伤害, 一旦伤害可能会造成终身残疾。”所以, 教师要创设使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安全感的条件、环境和氛围, 让他们在班集体中不会受到任何的歧视, 使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敢于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对老师说这个问题我不会, 敢于对老师的观点提出质疑, 都敢于参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

4. 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如何学好高一物理 篇3

关键词:高中物理;初高中衔接;自学能力

G634.7

一、做好初中、高中衔接

物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要想学好高中阶段的物理就必须要从高一开始抓起。这是因为初中到高中,物理学科的知识有一个较大的跨越,这一个跨越如果做得好,跨的扎实,后面才会有更好的发展,其次是因为高一物理为整个高中物理的学习奠定了基调,其知识内容是高中物理基础中的基础,许多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和规律、以及思维方法都是在高中一年级阶段初步形成的。

很多学生都认为高中物理难学,相对于初中物理,高中物理似乎有着完全不一样的层次和难度。初高中物理学科似乎有一个跨度较大的台阶。它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思维方法等上面。一般初中物理学科所学习的一些物理现象和规律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或者是较为直观的物理实验,学生比较了解。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有形象的思维活动,很少有初中物理知识会涉及到太过概念性的东西,初中的物理习题也是要求解说物理现象为主,大多数的物理习题都是能够直接套用公式解决的。相比较而言,高中物理涉及到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物理现象研究的更加透彻,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并不如初中物理那样紧密。在进行问题分析的时候有时会从物理模型的建立出发,多层次、多方位的去分析研究。因此学生要想学好高中物理必须要有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动态思维能力,同时也要掌握一定的归纳总结和推理演绎的方法。这些能力对于刚刚初中毕业的很多学生来说都是不具备的,因此很多学生在初次接触高中物理的时候都学的比较吃力,无法很快的适应。如果教师没有及时认识到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了一定的厌学情绪,从而让高一的物理学习陷入困境。作为高中物理教师一定要清楚认识到学生在由初中向高中所遇到的问题。如何帮助學生成功渡过这个过渡期,帮助学生跨越这个看不见的台阶成为了我们高中物理教师的关键任务。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利用旧知识同化新知识,使学生完成知识的顺利迁移;在教学过程中多举一些贴近生活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二、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学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获取知识,但是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才是伴随学生终身利于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能力,我们要从高一开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后期的学习自然会更加高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很多学生往往不注重预习,尤其是理科,觉得预习了也没有多大的意义。反正老师上课的时候会讲解本课的知识点和重难点,预习不过是浪费时间。殊不知,好的预习也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预习,我们既能了解本节课或是本章节大致的内容,还能明确的知晓有哪些概念是自己没有接触过的,需要掌握,有哪些疑难之处,课堂上需要认真听课得到解决的,这样的学习才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除了让学生端正预习态度之外,我们还要教会学生一些预习的方法。看完某一小节后要问问自己,本小节阐述了哪些物理概念和规律,讲了什么物理现象,或是有何实验,实验是如何进行的,通过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原理应用等等,并找出自己的疑难之处。最后再看看课后对应的习题,通过自己的预习你能解决哪些,有哪些是不能解决的,回到课本再寻找答案。自己无法解决的就是课堂上要学习的重点。

其次,我们要让学生养成记忆的习惯。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应熟记基本概念,规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结论,即所谓我们常提起的最基础的知识。很多学生认为物理属于理科,理科知识就是理解不存在什么记忆和背诵,死记硬背不是好方法。殊不知记忆才是最好的方法,记忆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学习语文,我们知道背诵课文,背诵诗词,学习数学我们知道记住公式,记住技巧,而学习物理我们也要熟记基本的规律和概念,如果这一步走的不稳,后面的快速提升就无从谈起了。

再次,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归纳整合知识的能力。高一的学生,对于基础性的概念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或许能够较为容易的掌握,但是高中阶段的物理并不能仅仅停留于这些知识的表面,我们要学会自主归纳整合知识点,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我们要教会学生不断搜集来自课本和参考资料上的许多有关物理知识的相关信息,然后进行分析归类,找出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便于区别记忆。平时我们的物理知识点虽然是按章节按版块排列,但是这些知识点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我们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除了从课本、教辅资料、习题中整理归纳一些知识点外,还需要在一段时间之后对所学的物理知识高屋建瓴式的进行小整合,等高三年级知识学完后再进行系统大综合。在整合知识点的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对解题方法的提炼归纳。某一类型的题目该选择怎样的突破口进行切入,从而完美解答;一题多解中哪种方式更为简单,这些解题思路和方法都应该进行分析归纳,从而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真正做到灵巧运用,信手拈来的程度。

三、联系实际,帮助理解。

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最大的变化就是知识要求的变化。初中物理是通过现象认识规律,因此,初中物理主要的学习方法是“记忆”;高中物理则是通过对规律的认识理解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所以高中物理主要的学习方法是“理解”。做到理解的基本步骤是:一练、二讲、三应用。即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练习,把自己对规律、对概念、对知识点的认识讲给同学,或者讲给假想的同学,在讲解时要多考虑如何讲对方才能听明白,如何讲对方才更容易接受,再试着用学过的规律去解释一些实际问题.若能做到这一点,才算真正的理解。

参考文献:

[1]丁庆琦. 高中学生如何学好物理[J].中学教学参考. 2011(04)

[2]段理. 浅谈高中物理自学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上). 2012(06)

高一物理重力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会用公式G=mg(g=9.8N/kg)计算重力。

3、知道用悬绳挂着的静止物体、用静止的水平支持物支持的物体,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4、知道重心的概念以及均匀物体中心的位置。

二、能力目标:

1、让学生自己动手,找不规则薄板的中心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

2、通过“重心”的概念,让学生知道等效代替是研究物理学的一种方法。

三、德育目标:

通过课本内容的完成,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观察、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多观察、多分析、看问题不要片面。

教学重点:

1、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2、G=mg中,g值因在地球的不同纬度而不同。

教学难点:

1、“重心”概念的理解

2、“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的理解。

教学方法:

实验法、分析法

教学用具:

弹簧秤、钩码(二人一组)质地均匀的不规则薄板、细绳(学生准备)、木圆环、直角三角尺(教师用)重锤线(演示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日常生活中我们跳起来,总会落回地面,扔出去的东西,也都要落回地面,悬挂物体的绳子静止时总会指向地面,这都是因为在地面附近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下面我们来探讨有关重力的知识。

板书: 第二节 重力

二、新课教学

1.重力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在预习后回答: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地球的吸引,所以人跳起来总会落在地上,扔出去的东西总要落回地面。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提问:有的同学说物体的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到底是不是呢?

学生猜疑: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

教师释疑:严格地说,重力并不是地球的吸引力,而是吸引力的一个分力,以后才会学到这些知识,现在知道就行了。所以说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而不能说地球的吸引力就是物体的重力。由于两者相差很小,通常可以用重力代替吸引力的。

提问:物体所受到的重力的实例物体是谁?

学生:是地球。

强调:物体只要在引力范围内,就会受到重力的作用。

2、重力的方向和大小

(1)实验:重锤线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从静止释放的小石块总是竖直下落,分析球的受力情况,由二力平衡知重力竖直向下。

归纳: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强调:竖直向下不能说成垂直向下,竖直向下指的是与水平地面相垂直,不能笼统指垂直方向。

(2)学生动手实验:

提问: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来测量,为什么?

学生会从二力平衡角度回答:物体静止时对弹簧秤的拉力或对水平面压力的大小等于其重力。

动手实验:用弹簧秤测量一个钩码、两个钩码、三个钩码的重力的大小,观察计算重力G与钩码的质量m的关系。

学生马上得到:G与m成正比。

板书: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 G=mg(g=9.8N/kg)

强调:g值在地球的不同位置取值不同,同学阅读课本内容可知,赤道上g值最小,而两极g值最大。一般的处理方法:在地面附近不太大的范围内,可认为g值是恒定的。

(3)巩固训练:

出示投影片

A如图:

已知小球、物块的质量为m,求悬绳的拉力是 N。物块对地面的压力(两者均处于静止状态)是 N。如果说悬绳的拉力等于重力,物块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这种说法对吗?

B、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a、就是物体的重力 b、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c、这压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产生的 d、这压力是竖直向下的。

C、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如图所示,这个表示对吗?

师生共评得到: A:只要在静止状态下,物体对竖直悬绳物体对水平支持物才有上述关系。B、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上面说法不对,只能说拉力(或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

3、重心:

通俗点讲,重心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就是在研究问题时,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就叫物体的重心。

我们把物体的全部质量压缩成一点将不影响研究结果,这就是物理学的一种等效代替的思想。

(1)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跟物体的形状有关。

同学们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找出这些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出示投影片)

(2)质量分布均匀的形状不规则的薄板的重心可用悬挂法找到。.. 学生动手找自己的不规则薄板的中心,并且说出其原理。

教师演示:木圆环,直角三角尺的重心。

具体过程:先用悬挂法确定重心之后,在板上固定一条细线ab,让ab穿过重心c点,再在其重心c处拴上细绳提拉,验证薄板可以水平平衡。

归纳: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之上,也木在物体之外。

(3)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即跟形状有关,也与质量分布有关。

比如:往高处叠放东西,重心不断随高度而上移。

(4)重心的高低与支承面的大小决定物体的稳定程度。

简单介绍一下不倒翁的原理,让学生有一种印象,为以后学习习近平衡的种类奠定基础。

三、小结

1、用投影片出示小结内容

(1)重力产生的条件以及重力与引力的区别

(3)在月球上,物体也会由于月球的吸引而受到相应的重力,到其他星球表面也一样。

(3)G=mg,g值在不同位置数值上略有差别,通常不特别说明的话,g=9.8N/kg(4)重心的确定

四、作业

1、试画出物体A的重力示意图

五、板书设计

方向产生重力大小 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

概念重心确定方法作用

六、教学总结

高一物理实验总结 篇5

首先,演示实验:莱顿瓶放电演示实验,阴极射线管内电子偏 转试验(莱顿瓶3,阴极射线管3),在学生的第一节课进行演示,让学生看到物理的神奇之处,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使学生的第一节物理课生动活泼。

学生分组实验: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使学生初步了解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能根据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会用描点法描绘物体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并从中获取物理信息,能根据相关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并熟练操作.会运用已学知识处理纸带,求各点瞬时速度.会用表格法处理数据,并合理猜想.巧用v—t图象处理数据,观察规律.掌握画图象的一般方法,并能用简洁语言进行阐述.初步学习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完成某种规律的探究方法.对打出的纸带,会用近似的方法得出各点的瞬时速度.初步学会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猜测、探究、发现规律的探究方法. 认识数学化繁为简的工具作用,直观地运用物理图象展现规律,验证规律.通过实验探究过程,进一步熟练打点计时器的应用,体验瞬时速度的求解方法.通过对小车运动的设计,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并锻炼其思考的全面性、准确性与逻辑性.通过对纸带的处理、实验数据的图象展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使学生灵活地运用科学方法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意识.在对实验数据的猜测过程中,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在对现象规律的语言阐述中,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体现了各学科之间的系,可引申到各事物间的关联性,使自己融入社会.通过经历实验探索过程,体验运动规律探索的方法.

学生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探究合力的计算方法。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培养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演示实验,直观的让学生看到物理现象,从而更加深刻的了解物理原理、物理规律。

高一物理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圆周运动,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

2、理解什么是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

3、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之间的关系

4.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确定线速度和角速度与半径的关系

【学习重点】

1、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

2、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

3、线速度、角速度及周期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

对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的理解

分析下图中,A、B两点的线速度有什么关系?匀速圆周运动中,匀速的含义是 。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是不变的吗?分析情况下,轮上各点的角速度有什么关系?

探究四、1)线速度与角速度有什么关系?怎样推导他们的关系?

2)匀速圆周运动的den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之间有什么关系》试推导其关系。

1.有两个走时准确的始终,分针的长度分别是8cm和10cm,历经15分钟,问两分针的针尖位置的平均线速度是多大?

【当堂检测】----有效训练、反馈矫正

1、下列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B.是角速度不变的运动

C.是角速度不断变化的运动 D.是相对圆心位移不变的运动

2. 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角速度不变 B.线速度不变 C.向心加速度不变 D周期不变

3 一个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它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 )

A 通过的弧长相等; B 通过的位移相等

C转过的角度相等; D 速度的变化相等.

4、一个物体以角速度ω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大 B.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

C.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大 D.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小

5. 关于角速度和线速度,说法正确的是

A半径一定,角速度与线速度成反比

B半径一定,角速度与线速度成正比

C.线速度一定,角速度与半径成正比

D.角速度一定,线速度与半径成反比

6、如图所示,一个环绕中心线AB以一定的角速度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Q两点的角速度相同

B.P、Q两点的线速度相同

C.P、Q两点的角速度之比为∶1

高一物理新课程的探究思想 篇7

新课程标准指出了教学中科学探究的几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教学中的科学探究是课程理念的体现, 贯穿于整个课程。但是科学探究不是僵化的教条, 现在以高中物理必修1和必修2简要说明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 科学探究不是新“八股文”, 可以不追究探究的完整性, 它可以是其中的几个环节, 甚至只有其中的某一环节。

例1说一说 (必修1, P56)

质子带正电, 但质子与中子一起却能聚在一起构成原子核。根据你的推测, 原因可能是什么?

在这一探究案例中, 课本已经提出了问题, 只需要学生猜想假设, 分析与论证, 最后将学生论证结果分析交流即可。

2. 探究式教学并不一定要通过实验来探究, 有些抽象语言我们根本无法实验探究;有些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也无法实验探究, 还真是只能说一说。但是探究的形式有多种, 可以尝试理论探究。例如:

思考与讨论 (高中物理必修2, P58, 科学探究一例)

地球可以看做一个巨大的拱形桥, 桥面的半径就是地球的半径。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速度大到一定程度时, 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零?这时驾驶员与座椅之间的压力是多少?

这是一个通过理论探究来实现学生想象力的例子, 它来源于生活, 但高于生活, 探究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对圆周运动中向心力与运动的关系理解, 虽然是对现实的空想, 但最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学生通过简单的理论推导完全可以探究出结果。

3. 对于抽象的问题可以重构物理情境, 使抽象问题形象化。

例如:质子与中子为什么能聚在一起?物理情境可以重构如下:

分别带正负电荷, 相距很近的通草球能否聚在一起?为什么聚在一起? (初中物理涉及正负电荷的吸引力) ———吸引力作用。这样就很容易得出质子与中子间也有作用力, 也很容易理解核力的存在。

4. 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不能以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活动来要求, 可以不追求学生的严密性和科学性, 重在启发学生思维。例如:

说一说: (必修1, P24, 科学探究一例)

百米赛跑时运动员的速度从始至终不变吗?如果有变化, 你估计是怎样变化的?某位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成绩是1 0.57 s, 按照你的估计画出他在这段时间的v-t图像的草图。如果是没有受过训练的同学跑百米, 他的v-t图像的形状可能有什么不同?

在这一例中学生的理论探究着重在于理解速度图像。

5. 探究的对象最好来自学生的直接经验感受, 因为直接经验最能让学生构建清晰的物理情境。

例:高中物理必修1一道练习题。

从某砖墙前的高处使一个石子自由落下, 拍摄石子在空中的照片如图3-1。由于石子的运动, 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

已知每块砖的平均厚度为6 cm, 拍摄到的石子位置A距石子起落点的竖直距离约2 m。怎样估算这个照相机的曝光时间?

总结:以上几例都来自物理必修1, 都是推理探究, 没有一个问题需要实验探究。这就启示我们:探究并不一定要做实验, 实验教学并不一定是探究性教学, 关键看探究活动中是否引起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探究的方式有多种, 最关键的是要引起学生的思维火花, 做到自己构建知识, 根据学生的直接经验创建的物理情境最有利于学生构建新知。

高一物理习题处理之小见 篇8

【关键词】高一物理;习题;处理

物理是高中学习中比较艰深的一门学科,往往有一些学生对物理不“感冒”,经常处于“物理难学”、“物理学不好”的尴尬处境之中,要在考试中获得自己满意的成绩对他们而言是一件比较艰难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头痛的事情。

我们知道,要改变学生的这这一现状,就必须抓住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三点:理解概念、掌握规律;做好实验;练好习题。而其中练好习题是相当重要的一点,通过新授课的习题可以深化学生对于当堂所学概念和规律的理解,通过章节的习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阶段性总复习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下面从习题教学入手,探讨如何真正让高一学生做好习题。

一、新授课中的习题处理

关键:抓基础,降难度

当我们和一些低分学生进行沟通时,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些声音:“老师我课上听你讲都能听懂,但碰到题自己做却不会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与物理这门课本身对学生的要求较高有关,还与一些新授课的配套练习中习题的难度较大有关,让学生在心理上就有这样一种认识:物理题很难,即使碰到一些简单的问题都会将其人为复杂化。因此对于新授课的习题,本人认为一定要抓住最基础的东西,只有在一开始了解概念和掌握规律的过程中就对于基础常规的习题有十分把握之后,才可能在以后一些比较难的、思路和过程比较复杂的题目分析中抓住本质,理清思路。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静摩擦力的新授课中,我们最关键的是强调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方向和大小,让学生从本质上认识静摩擦力。所以在新授课后的练习中我们应该避免复杂分析题,如图1所示,A、B、C三木块质量均为m,叠放在水平面上,在F作用下,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试分析三物体是否受到静摩擦力,方向如何(各接触面均粗糙)。

本人认为与其让学生过早的体会物理的“难”,不如让学生先练一些本质概念的练习,在体会成功的过程中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减少物理畏难情绪的出现。相信在牢牢掌握基础,把握好基础题的前提下,学生会在以后的试题中处理好一些多过程的综合题。

二、章节复习中的习题处理

关键:设梯度,重理解

说到降梯度,我们可能最先想到的是将一个复杂问题化解为多个小问题,逐一解决,这固然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但本人认为并不是唯一的方式,我们还可以利用相对简单一点的题型去引导学生处理相对较难理解的习题。例如:在运动的分解与合成的习题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道题:

如图2所示,在岸边有人用跨过定滑轮的绳子(绳子不可伸长)把湖中的小船拉上岸,拉绳的速度为v0且保持不变,求绳与水面的夹角为θ时,船的速度v是多少?

学生在初做此题时时常想法很单纯,也很容易理解:既然是绳拉船运动,那么船速就应该由绳速分解而来。由此进行正交分解,如图3:

错误结论:船速v=v0cosθ

纠正答案很容易,但如何才能有效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呢?

笔者认为可改变题型,降低梯度,从想法上纠正。在做绳拉船习题前,不防先让学生思考如图4的习题:

船与杆间以光滑铰链连接,杆靠在岸边的光滑定滑轮上,当船以速度v匀速靠岸时,请问沿杆方向的速度是多少?由于船的运动而使得杆具有了速度,所以,学生自然会将船速进行正交分解,从而得到沿杆方向的速度。

然后,回到绳拉船的习题模型,让学生分析两种模型的相似之处:绳拉船时,绳子紧绷且不可伸长,此时与杆相似,虽然主、被动关系不同,但速度形式相同。思考该题的解法。

最后:深入分析,注重理解,从思维上纠正。

从学生的知识层面进行分析:

取绳的初始端B和末端A(如图5)。绳子不可伸长,故A、B两点沿绳方向速度相同为v0,而A点的实际速度(合速度)是与船一致的v,可见:v0只是沿杆方向的一个分速度。

解释至此,再由学生对速度进行正交分解时,学生就很容易得到正确的分解方式(见图6):

最终结论:■。

三、阶段复习中的习题处理

关键:多补练,理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一些学生,同一物理模型的习题,反复做反复错,在这种情况下,在阶段性复习的过程中我们就要让这类题再次出现,让学生再次进行补练,补练的目的是让学生找到自己错误的原因,弥补自己在某个知识环节中的不足,通过再次练习让学生关注这个薄弱环节,教师再讲解过程中可以先倾听学生的想法,找到学生在思维上的问题,再通过评讲从想法和思路上纠正学生这个重复性、普遍性错误。

例如:在高一总复习中经常看到这类题:一个滑雪人从静止开始沿山坡滑下,山坡的倾角是37°,滑雪板与雪地的动摩擦因数为μ=0.04,求5s内滑下的路程?

从高一学生的水平出发,该题的做题思路显然是:受力分析,找到合力求出加速度,利用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求出位移。由于在接触的练习中经常会出现重力等于支持力的情况,以至于对于这类斜面题,部分学生会误将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混淆为与重力成正比。在阶段复习中本人将学生的这种做法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发动大家对该习题的做法进行讨论、评论,通过生生间的探讨,会让发生该错误的学生有更深入的认识,最后教师再做成全面的评析,力求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自己的错误,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出现。

物理教学过程是一个知识传授和技能发展的过程,希望我们的一点努力能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摆脱物理难学的尴尬处境,让物理难学能成为学生学习生涯中的过去式。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江苏省太仓明德高级中学)

高一物理教案 篇9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重要应用。

2.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

3.掌握综合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学知识分析具体问题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重点: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知识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天体运动向心力来源的理解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式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天体之间的作用力主要是万有引力,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对天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万有引力在天文学上有哪些重要应用。

(二)进行新课

1.天体质量的计算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天文学上,天体的质量无法直接测量,能否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前面学过的知识找到计算天体质量的方法呢?

(1)基本思路:在研究天体的运动问题中,我们近似地把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的运动看作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天体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高一物理教案9-4] 篇10

教案9-4 单摆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单摆;

(2)理解单摆振动的回复力来源及做简谐运动的条件;

(3)知道单摆的周期和什么有关,掌握单摆振动的周期公式,并能用公式解题。2.能力目标:

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影响周期的因素,培养由实验现象得出物理结论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本课重点在于掌握好单摆的周期公式及其成立条件。2.本课难点在于单摆回复力的分析。

解决方案:通过课堂实验和课件演示以及巩固练习来突破重难点,同时引导学生看书

三、教学方法

读书指导,猜想证明,实验对比,计算机辅助教学

四、教具

两个单摆(摆长相同,质量不同),计算机,大屏幕,自制CAI课件

五、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弹簧振子,知道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那么:物体做简谐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答:物体做机械振动,受到的回复力大小与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

今天我们学习另一种机械振动——单摆的运动

(二)进行新课

1、阅读课本第167页到168页第一段,思考:什么是单摆?(学生阅读毕,出示三个摆,问: 以下三个摆是否是单摆?)

生一:不是,橡皮筋的伸长不可忽略 生二:不是,粗麻绳的质量不可忽略 生三:不是,绳长不是远大于小球直径

答:一根细线上端固定,下端系着一个小球,如果悬挂小球的细线的伸长和质量可以忽略,细线的长度又比小球的直径大得多,这样的装置就叫单摆。

(教师拿出单摆展示,同时演示单摆振动,介绍单摆构成)

物理上的单摆,是在一个固定的悬点下,用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绳,系住一个一定质量的质点,在竖直平面内摆动。所以,实际的单摆要求绳子轻而长,摆球要小而重。摆长指的是从悬点到摆球重心的距离。将摆球拉到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单摆振动类似于钟摆振动。摆球静止时所处的位置就是单摆的平衡位置。

物体做机械振动,必然受到回复力的作用,弹簧振子的回复力由弹簧弹力提供,单摆同样做机械振动,思考:

单摆的回复力由谁来提供,如何表示?(教师画受力图。)

1)平衡位置

当摆球静止在平衡位置O点时,细线竖直下垂,摆球所受重力G和悬线的拉力F平衡,O点就是摆球的平衡位置。

2)回复力

将摆球拉离O点,从A位置释放,摆球在细线的拉力F和重力G的作用下,沿AOA’圆弧在平衡点O附近来回振动,当摆球运动到任一位置P时,此时摆球受重力G,拉力F作用,由于摆球沿圆弧运动,所以将重力分解成切线方向分力G1;和沿半径方向G2,重力分力G

1图2 不论是在O左侧还是右侧始终指向平衡位置,而且正是在G1作用下摆球才能回到平衡位置。(此处:平衡位置是回复力为零的位置。)因此G1就是摆球的回复力。

单摆的回复力F回=G1=mg sinθ,单摆的振动是不是简谐运动呢?

单摆受到的回复力F回=mg sinθ,如图:虽然随着单摆位移X增大,sinθ也增大,但是回复力F的大小并不是和位移成正比,单摆的振动不是简谐运动。但是,在θ值较小的情况下(一般取θ≤10°),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可以近似的认为 sinθ=X/ L,近似的有F= mg sinθ=(mg /L)x = k x(k=mg/L),又回复力的方向始终指向O点,与位移方向相反,满足简谐运动的条件,即物体在大小与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F =k x(k=mg/L)为简谐运动。所以,当θ≤10°时,单摆振动是简谐运动。

条件:摆角θ≤10°

位移大时,单摆的回复力大,位移小,回复力小,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单摆的位移为0,回复力也为0,思考:此时,单摆所受的合外力是否为0?

(学生思考,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

单摆此时做的是圆周运动,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向心力,单摆也不能例外,也受到向心力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单摆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从何而来?)。在平衡位置,摆球受绳的拉力F和重力G的作用,绳的拉力大于重力G,它们的合力充当向心力。

所以,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受到的回复力为0,但是所受的合外力不为0。3.单摆的周期

我们知道做机械振动的物体都有振动周期,请思考: 单摆的周期受那些因素的影响呢?(引导学生猜想)

生:可能和摆球质量、振幅、摆长有关。

单摆的周期是否和这些因素有关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证实我们的猜想 为了减小对实验的干扰,每次实验中我们只改变一个物理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首先,我们研究摆球的质量对单摆周期的影响:

那么就先来看一下摆球质量不同,摆长和振幅相同,单摆振动周期是不是相同。[演示1]将摆长相同,质量不同的摆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

现象:两摆球摆动是同步的,即说明单摆的周期与摆球质量无关,不会受影响。这个实验主要是为研究属于简谐运动的单摆振动的周期,所以摆角不要超过10°。

接下来看一下振幅对周期的影响。

[演示2]摆角小于10°的情况下,把两个摆球从不同高度释放。(由一名学生来完成实验验证,教师加以指导)

现象:摆球同步振动,说明单摆振动的周期和振幅无关。

刚才做过的两个演示实验,证实了如果两个摆摆长相等,单摆振动周期和摆球质量、振幅无关。如果摆长L不等,改变了这个条件会不会影响周期?

[演示3]取摆长不同,两个摆球从某一高度同时释放,注意要θ≤10°。(由一名学生来完成实验验证,教师加以指导)

现象:两摆振动不同步,而且摆长越长,振动就越慢。这说明单摆振动和摆长有关。

具体有什么关系呢?荷兰物理学惠更斯研究了单摆的振动,在大量可靠的实验基础上,经过一系列的理论推导和证明得到:单摆的周期和摆长l的平方根成正比,和重力加速度g的平方根成反比,周期公式:

同时这个公式的提出,也是在单摆振动是简谐运动的前提下,条件:摆角θ≤10° 由周期公式我们看到T与两个因素有关,当g一定,T与T与

成正比;当L一定,成反比;L,g都一定,T就一定了,对应每一个单摆有一个固有周期T,周期的应用:单摆周期的这种周期和振幅无关的性质,叫做等时性。单摆的等时性是由伽利略首先发现的。(此处可以讲一下伽利略发现单摆等时性的,最早是由伽利略从教堂的灯的摆动发现的。)钟摆的摆动就具有这种性质,摆钟也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如果条件改变了,比如说摆钟走得慢了,那么就要把摆长调整一下,应缩短L,使T减小;如果这个钟在北京走得好好的,带到广州去会怎么样?由于广州g小于北京的g值,所以T变大,钟也会走慢;同样,把钟带到月球上钟也会变慢。

我们还可以根据这个周期公式测某地的重力加速度,由公式可知只要测出单摆的摆长、周期,就可以得到单摆所在地的重力加速度。

(三)课件演示

通过课件演示,再现本课内容,形象直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知识巩固,理论升华的教学目的。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了单摆振动的规律,只有在θ<10°时单摆振动才是简谐运动;单摆振动周期,当g一定,T与成正比;当L一定,T与成反比。我们还可以根据这个周期公式测某地的重力加速度,由公式可知只要测出单摆的摆长、周期,就可以得到单摆所在地的重力加速度。

附:

例 1:已知某单摆的摆长为L,振动周期为T,试表示出单摆所在地的重力加速度g.例 2:有两个单摆,甲摆振动了15次的同时,乙摆振动了5次,则甲乙两个摆的摆长之比为_________ 练习

1. 振动的单摆小球通过平衡位置时,下例有关小球受到回复力的方向或数值说法正确的是:()

A 指向地面

B 指向悬点

C 数值为零

D 垂直于摆线 2. 下面那种情况下,单摆的周期会增大?()A 增大摆球质量

B 缩短摆长

C 减小振幅

D 将单摆由山下移至山顶

3.一个单摆的振动周期是2S,求下列作简谐运动情况下单摆的周期(1)摆长缩短为原来的1/4,单摆的周期为________s(2)摆球的质量减为原来的1/4,单摆的周期为________ s(3)振幅减为原来的1/4,单摆的周期为________ s 4.把一个摆长为2.5m的单摆拿到月球上去,已知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1.6m/s,这个单摆的周期是多大?

5.用摆长为24.8cm的单摆测定某地的重力加速度,测得完成12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为120 s,求该地的重力加速度。

高一物理教学心得浅析 篇11

关键词:物理;教学;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257-01

初中物理重在定性研究,所研究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直观性,而且多数是单一的、静态的。教学要求以识记为主,学生只要能回答“是什么”即可。而高中物理研究的对象就比较复杂且抽象,通常要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和论证。教学要求重在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由现象追溯物理规律;由物理过程寻求定量关系。这就要求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分析、推理、概括和想象等思维能力;有较强的数学运算和文字表达能力;以及有与之对应的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这对于只有形象思维或有一定的抽象思维但尚处于经验型的高一学生来说,无疑是要求上一个高的“台阶”。学生怎样学?教师怎样教?这个“衔接关”和“台阶”是历年来高一物理教师深感棘手的问题。下面谈谈笔者肤浅的做法和认识。

一、努力平缓初、高中物理教学台阶,细心衔接初、高中物理知识结点

现行教材在降低物理难度问题上都做了很大的努力,在知识内容的设置和能力要求上也做了大幅度的调整,使得这个“台阶”从教材上趋于平缓,为实现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铺平了道路。但由于高中物理本身的客观难度,决定了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是多方面的,就教学准备而言,应注意以下细节:

1、研究、比较初、高中教材特点,准确把握物理知识上的“连结点”和“间断点”

所谓“连结点”是指初中已零星学过的、定性的、简单的,到了高中要进一步拓宽的知识;例如:重力、弹力、二力平衡、力的图示法等。所谓“间断点”是指初中未学过,但学生已有所感触、有所介绍的知识。如: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独立性原理、重力势能、动能等。它还包括应用数学工具和文字表达方式、方法。如数学中一次函数的斜率、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极值等;再如:语言表述中“只有重力做功”,就省去了“其它力不做功”的潜台词等等。把握了“连结点”就能实现知识的自然衔接和拓宽;明确了“间断点” ,就能及时填补,从而为学生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排除学习过程中的障碍。

2、调查、分析学生关于物理知识的“前概念”和学习物理的“前习惯”

学生头脑里已存在的,对某一物理现象的认识叫“前概念”;学生在初中养成的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叫“前习惯”,摸清了“前概念”与“前习惯”就为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及时矫正错误概念和不良学习习惯提供了可靠依据。调查的途径有:精心设计的问卷、上新课时提问和观察以及课后的作业等。总之,学生这方面的信息获得得越早越全面越好。

3、介绍高中物理知识的框架结构,明确高中物理的能力要求和学习要领

新课伊始,就应让学生知道物理学科的特点,包括知识结构、研究方法、学习要领以及学科能力要求等等。

学生只有从宏观上了解了物理世界的轮廓,才能拓宽思维范围和认识视野。

二、紧扣教学大纲,灵活驾驭教材

较好的教学效果取决于对教材本质的认识和灵活驾驭能力。作为高一衔接期的教学,驾驭教材应坚持以飞几个原则:

1、“间断点”知识的补充宜缩不宜扩;2、“连结点”知识的过渡宜深不宜浅;3、同"一类"知识的教学宜细不宜粗;4.能力的拔高宜缓不宜急。

三、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针对高一物理的力学内容一定程度上既严密又枯燥的特点,教师应采取一定的教学措施和教学手段,借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确保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心态。活泼的课堂气氛,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新知识、提高能力。其主要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广用激发语言,密切师生情感

教学中多用启发、勉励和激发性语言,使学生很快地与教师沟通心理渠道,进入学习高中物理的角色,主动地、积极地学习。教师的言谈举止应贴近学生,使学生信任和尊敬教师,感到教师是自己的良师益友、共闯物理难关的帮手,而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者”。

2、列举新颖事例,广开智慧大门

新颖的问题,能使学生产生兴趣,而兴趣是叩开智慧大门的钥匙。适时地讲一点趣味性的知识或物理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学习物理虽有难度,但它也不是高不可攀的东西,逐渐养成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和不畏艰难的品质。

3、用活关联词语,增强语言感染力

4、欲进先退,巧设悬念

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物理知识,用诱导的方法,把不熟悉的知识或较难的问题引退到学生熟悉的地步,在暴露中发现问题,用老问题来引出新问题,有时还要故意制造“上当”的机会,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在“三进山城”的过程中活跃起来,教师再稍加点拔,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四、学习方法的指导要细致、要耐心;不良习惯的纠正应及时、应坚决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学效果的好坏,最后还得通过学生来检验。高一的前期应开设课外学习方法指导课,如针对学生不善于阅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请况,进行专题介绍几种阅读方法,象重读理解法、类比理解法、实验助解法等,使学生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五、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应缓慢-点,教学要求和期中考试试卷的难度应降低一点

思维能力的培养,应坚持不能搞“揠苗助长”的原则。第一学期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学习习惯的培养、物理思维方法的培养以及解题步骤的规范化上,“诱其下海而畅游”。为达到较高的要求而通过较难的试卷来拔尖,将会“欲速则不达”。

浅探高一新生物理学习障碍 篇12

一、知识阶梯的跨越造成的障碍

知识阶梯表现在概念、规律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

1.概念性阶梯障碍主要表现在:一是从标量到矢量;二是从速度到加速度

从标量到矢量的阶梯性要求使学生对物理量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学生的主要困难在于判断某一个矢量是否变化, 再有矢量计算本身就有别于标量计算。例如:某一运动员在400 m跑道上跑步, 跑完一圈所用的时间为54 s, 求该运动员的平均速度?部分同学的解答是:平均速度v=400/54=7.4 m/s。其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深刻理解矢量概念 (速度、位移) 的含义。

从速度到加速度是对运动描述的第二阶梯。它的前一阶梯位移、时间到速度的建立是自然、直观的, 学生容易跨上去。但是面对加速度这个阶梯, 学生必须经受由具体到抽象, 又由抽象到具体的科学化能力的巨大考验。首先, 困难在于对加速度含义的理解;其次, 就是对加速度的大小、方向与速度之间关系及大小的计算。这些概念上的高台阶必然导致规律上的高台阶, 也必然要求学生去跨越这样的高台阶, 当然就会给学生的学习造成障碍。因此, 教师在对矢量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举例说明什么是位移 (是指初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和矢量计算所遵循的法则 (平行四边形定则) , 帮助学生加深对矢量的理解。

2.从定性分析到定量讨论的障碍

初中物理教学是属于启蒙教育, 其教学是以妙趣横生的物理实验, 浅显易懂的物理现象为前提, 教给学生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最初步的物理知识。加上初中教学中, 对许多问题大多数是重在定性分析, 而高中物理学习, 不仅要做定性分析, 而且还要做大量的定量讨论。如高一物理运动学中的三大基本公式的变换与动力学中的牛顿第二定律相结合的计算, 以及联系方程的求解, 一下子把物理问题由定性的描述推向定量的讨论, 难度增加了许多。加上数学上的矢量、三角知识、极值、图像、代数运算, 大部分学生深感爬坡太陡, 其主要原因是数学教学进度跟不上物理教学, 出现了学科脱节, 从而造成学生学习上的畏难情绪与怯惧心理。

若要变高中物理教学之难为不难, 就要在高、初中教学衔接过程中, 第一, 要认真钻研高、初中教材, 切实找准两段教学的衔接点, 做到对学生的旧知识掌握情况应心中有数。第二, 要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 选择最佳的教学衔接方法, 并对初中知识进行适当地复习、补漏、纠错以及学习方法指导。例如, 在高中第一册第一章中讲“弹力”时, 开始就给学生指出, 初中教材曾经分别提到过“拉力”、“支持力”、“压力”, 这四种力都是“弹力”的具体表现。然后再去研究弹力的一般概念以及产生条件和方向、大小等, 学生就不会觉得弹力是一个难于捉摸的抽象概念了。第三, 要恰当地选择教学“起点”, 严格控制课堂容量与标高。应该根据学生在初中所掌握的知识基础和平均学习能力来决定教学起点。比如, 在学生数学基础不太好的情况下, 讲例题时, 不仅要分析清楚物理过程, 而且还要细致地讲明计算方法。必要时还应给学生补讲一些基础数学, 帮助学生跨越运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障碍。课堂提问应有易有难, 布置作业采用必做题和选做题, 对基础较好且解题能力较强的学生, 可增加一至两题具有一定难度或灵活度的选做题, 以便树立起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更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第四, 要做到“温故而知新”。“温故”必须服务于“知新”, “温”的方法与程度, 要服从“新”的需要。例如, 在讲授完《功率》这一节内容后, 问: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 向心力是否对物体做功?引导学生从公式P=Fv出发, 分析向心力不做功的原因;在讲授完《动能定理》这一节内容后, 再让学生运用动能定理证明向心力不做功 (Fs=Ek, 且Ek=0, Fs=0) , 这样既回顾了旧知识, 又掌握了新知识。

二、思维定式造成的障碍

1.先入为主产生的思维障碍

先入为主是指学生从日常生活现象和经验出发, 想当然地对物理事件进行判断得出错误结论的现象。例如, 用力使物体运动, 从而得出“力是使物体产生运动的原因”;“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 摩擦力总起阻碍作用”等类似错误的结论。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分析事物的本质使学生对新生事物的由来有较准确的理解, 帮助他们从想当然中解脱出来。

2.消极的思维定式造成的障碍

思维定式是人们思维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它指的是人们在思维中按一种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 它表现的是人们思维的趋向性和专注性。因此,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往往把自己头脑中已有的、习惯了的思维方式, 不适当地生搬硬套到新的物理情境中去, 不善于改变认识问题的角度, 不善于替换处理问题的方法, 因而给物理学习带来障碍。例如, 有这样一道题:一个质量为3kg的物体, 以速度v=40 m/s竖直向上抛出, 求物体在3s内动量的改变量 (不计空气的阻力) 。解决该问题的思路应有两条:一是根据p=mv2—mv1;二是根据P=Ft来计算。但由于受顺向思维定式的影响, 只要一提到求动量的改变量, 绝大多数学生就会顺应这一思维过程而应用p=mv2—mv1来求解, 但往往容易出错。如果打破这一思维定式而采用P=Ft这一逆向思维来求解, 就显得简单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通过设问引导学生的逆向思维, 让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 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认清其本质。这种能力的培养集中于习题课, 上讲时, 应做到精讲精练, 一题多解, 一题多变, 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学习方法不当造成的障碍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 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学习方法的好坏是学习高中物理的关键。有不少学生由于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因而造成知识缺陷不断增多, 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以致花了较长的时间去努力也学不好功课, 导致他们逐渐失去学习信心和力量。若一旦掌握了比较好的学习方法, 就能很快地提高学习效率, 振奋学习精神, 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由此可见, 学习方法问题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在初中, 学习, 习惯由教师传授知识, 而到了高中有相当多的时间是要求学生独立地或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和整理知识。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一是要注意让学生学习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方法。例如, 对物体的运动, 先研究匀速直线运动, 再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这就是从最简单的、便于研究的问题入手, 层层深入, 逐步揭示出比较复杂的规律, 得出惯性定律, 然后再去研究物体受力后其运动情况如何变化, 一步一步地揭露出力学的基本规律。二是要注意让学生掌握基本规律的适用条件。如, 在讲基本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时, 要不厌其烦地反复交代每个符号、每个公式的物理意义和适用条件。讲例题时, 则应多作文字说明而少依靠数学手段, 多做分步计算而少用符号推演、综合计算。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题能力, 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尊重科学, 运用科学。

上一篇:技术交底封面下一篇:(语文A版)二年级语文教案 古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