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责任的作文(精选12篇)
高三责任的作文 篇1
从小到大,我的父母、我的老师和这个社会都在要求我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但小时候的我也仅仅是把这些叮嘱当成了耳边风,我扁小的耳廓自然是装不下的。虽然这道理未留在我心里,但在长期耳濡目染下,却把这道理变成了一种潜意识。
在座的各位应该不少也有这样的一种意识,而我,很荣幸在这里把我对责任的认识分享出来。
在我上初中之前,我是抱着一种玩乐度日的心态过着每一天的,上课开小差、迟交作业、逃补习班这类事情早已不在话下。
但我却意外的能保持在高分不下。后来到了初中,接连失利,我的成绩一落千丈。直到初二,我才惊醒:我对我的成绩从来没有负起过责任。就算是偶尔高分时期也保持着玩乐的心态,我从来没有给我的成绩一个信誓旦旦的保证。看着昔日的同学还在犹如野草般迅猛的成长,我明白了“责任”这个词不属于我的能力,而是属于我的努力!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能够担起责任的人自古以来都会成就一番大事业!乞丐的责任在于活命,而富人的责任在于经营;苏轼的责任在于反对变法、国家安定,孔子的责任在于大仁天下、盛世太平;曼德拉的责任在于反对民族隔离、保卫黑人人权,而孙中山的责任在于带领革命先行、推翻封建统治。总结下来,责任不是实质性的,而是理想性的。
“天下兴亡,皮夫有责。”我的父亲曾是一名连长,泛黄的旧照片上还留有他明朗的笑容,相框中的父亲蹲在训练梯前,背因为蹲下而微微的弓着,但依旧能看出身姿修长挺拔。照片上的脸,因为头顶烈日而皱着,鲜明的明暗对比让年轻的父亲越发耀眼。但是当我看到这张脸时,已经被泛黄的锈迹遮盖掉了大半,就像现在的父亲,他已如日落天,垂垂暮老了。佝偻的脊背又担起了我们家的责任,因为长期做家务,所以双手布满褶皱,眼睛逐渐浑浊,脸上也染上了岁月的风霜。
我的父亲年轻时肩负着国家交予他的担当。年老时有背上了家庭给予他的担当,也因此,他有独特的人格魅力。而我也在慢慢地被他影响,不会因为没有任务而去懈怠,不会因为没有能力而去玩乐。
当一个人降临于世,上天就已经将责任作为一把梯子架在他的肩上。有的人能脚踏实地地扛着梯子往前走,有的人却在起点就扔掉了梯子。最终扛着梯子的人可以翻过阻碍他们的高墙。而选择逃匿的人只能止步不前。
在茫茫人海中,我愿用我所有的责任来铸造一叶伴我一生的扁舟,任凭风吹浪打,载我前行!
高三责任的作文 篇2
一、“习惯”教育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习惯。”对于高三学生来说, 什么样的习惯才能促进思想和学习成绩的提高?我个人认为, 高三学生必须具备以下几个良好的个人习惯。
1. 严格遵守“作息制度”。
要尽力杜绝无故迟到的情况, 特别是早读课、中午自修课。在这点上, 我主要是给学生一个榜样作用, 可以说这一年中, 我不管有没有早读课任务, 都坚持在规定学生到校之前就到班级, 慢慢的有些爱迟到的学生也准时了, 中午也几乎没有流连操场、小店的学生了。
2. 安静的自习课纪律。
我始终认为自习课小声讨论也是不可取的, 因为一旦有人说话, 哪怕只是很小声, 也会影响其他学生, 引起其他学生的不安稳。要保证自习课的质量, 这时当然最根本的是要建立良好的奖惩与激励机制, 在班级中创设产生良好行为的情境, 形成健康的舆论, 杜绝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 这样学生才有可能从“他律”走向“自律”。
3.“习惯”教育还要从生活和学习的细节入手。
如:学生的生活用具、学习资料的收集整理等。高三学生的各种讲义、考卷非常多, 要让学生学会收集整理。从中让学生体味“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古训, 使师生共同重视“小节”, 并及时地运用表扬与批评、肯定与否定等集体舆论手段, 让学生真正“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从小事做起”, 逐渐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道德行为习惯。
从心理学上来说, 习惯是经过长期多次强化和积累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动力定型和自动化了的条件反射系统。所以作为班主任乃至科任老师一定要持之以恒, 常抓不懈。
二、“理想”教育
现在高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理想危机”。一谈到理想教育, 我们都觉得很难, 多是用一些空洞的口号、抽象的说教去教育学生应该怎么样做, 但是正确理想的形成和树立, 是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 一时的说教或随意的点拨, 是起不到作用的。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 我觉得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的人, 那么我们教师首先应该成为有理想的人。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激情, 表现出对生活的自信和乐观;要通过自己对工作的努力, 表现出对理想追求的执着。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就是在理想追求上, 教师应该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好榜样, 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 也只有这样, 教师对学生的理想教育才能成功, 理想才能化为学生的实在行动。总之, 确立理想不仅仅是学生自己的事, 也是学校和教师的事, 但确立的理想必须是学生内心对未来奋斗目标的设定, 并且甘愿为之而努力。
三、教师必须要有责任心, 要能持之以恒
常言道“责任重于泰山”。对于高三班主任来说, “责任”二字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学生在校期间, 与班主任相处的时间最多, 班主任管理着学生的一切, 也就是说学生在校期间的身心成长、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都与班主任有很大关系。作为班主任就必须有责任心, 因为有了责任心, 就有了视生如子的爱心, 有了责任心就有了探索工作方法的动力。
1. 思想为先, 心理辅导。
一方面每周定期班内讲话或开班会。肯定成绩, 指出问题, 讲明道理, 提出希望和要求。这一做法能够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 对良好班风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另外就是个别谈话, 让学生都切实从思想上认识学习, 行动起来, 切实感到老师是真正地关心他、爱护他、帮助他, 这样他就愿意敞开心扉与老师交流, 老师就能了解情况, 便于开展工作。
2. 宽容大度、心平气和。
作为一个班主任切忌简单、粗暴、急躁地处理班级问题。学生不守纪律了, 我们应该问明原因, 对于无心之错我们要宽容大度, 甚至对于一些学生的有意挑衅行为, 我们也要宽容大度, 至少我们在表面上要表现的宽容大度。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心平气和地去处理, 才能不慌而稳住阵脚, 智胜一筹。如果我们不能宽容大度而气由心生, 乱了阵脚, 举止失当, 这样必定会把事情处理砸锅, 也必定要被学生轻视, 同时在气头上“不管三七二十一”, 没了解实情, 还很可能发生“冤案”“错案”。
3. 以教带管, 以身作则。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以身作则。但要做到以身作则, 我们必须以心先作则。班主任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必须从心中要求自己要做到, 从而以身作则。这样学生就会觉得老师都能做到, 我也应该做到, 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使班级形成良好的风气。比如我们要求学习不迟到、不早退, 那么我上课、上自习也从来不迟到、不早退, 有特殊情况事先给学生说明。
4. 及时与家长联系, 让家长用心支持。
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 那么班主任就应当及时与家长联系。可能许多老师认为只是在学生出现问题后才需要联系家长, 或者干脆通知家长, 我认为与家长的联系主要是让家长明白学生在校内的情况, 因此可以报喜, 可以报忧, 也可以分析研究。
5. 运用激励机制, 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
高考迎考前对学生的激励是十分重要的。其实, 不单是学生, 也不光是迎考前夕, 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其行为都离不开认可、赞许和激励。激励是人们前进的推进器, 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和挖掘人的潜能的重要方式。对学生的激励的方式方法是多样的:可以是一个信任的目光, 可以是同学和老师情不自禁的掌声, 可以是一次鼓励式的交谈, 可以是家长的拍肩膀:“孩子, 好样的”, 可以是红榜表扬, 可以是“作业批语”的赞许等等。当然, 如果学生能自我激励, 那就更好了。因为, 靠别人的激励总是不长久的, 而从自己心底迸发出的自我激励之情, 才是走向成功的持久动力。
再回首五年的高三教学工作, 苦累都还历历在目, 而时常想起这些:家长的一句谢谢你们老师了, 学生说你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老师了, 还有学生说我从高三才开始真正认真学英语……这个时候一切苦累都消失了。
摘要: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就是在理想追求上, 教师应该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好榜样, 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 也只有这样, 教师对学生的理想教育才能成功, 理想才能化为学生的实在行动。
高三作文教学的探索 篇3
【关键词】高中; 作文;诵读;交流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240-01
一、激发兴趣,树立榜样
在150分的高考语文试卷中作文占60分,所以,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篇作文定成败。”大多数学生对作文的重要性都明白,但是害怕写作文。在开学之初,我总是先和学生一块研究前一年全国各地的满分作文,目的是让大家明白老师眼中的好作文到底是什么样的。早日在学生的心里树立满分作文的榜样。
为了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我精选了一些精短美文,有意识的在语文课上声情并茂地给他们朗诵,甚至让他们抄写、赏析。在反复的熏陶中,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对阅读的渴望。
二、 阅读积累,抒发真情
由于语文学习的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写作水平的高低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而阅读能力则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和基础,如果离开了阅读,写作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学年开始时,我都建议学生去订阅《语文报》、《语文周报》、《作文评点报》、《作文周刊》、《少年文摘报》、《读者文摘》、《中学生阅读》等报刊,及时了解最新信息和高考动向,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还要求学生准备两个笔记本:一本用来摘抄,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另一本用来写日记。要提倡学生写日记,但不能造日记,要留心观察生活。每周至少写三篇,要么不写,要写就一气呵成,一句话一句话地写,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拘一格,可记叙,可议论,可抒情,可写读后感、观后感……只要说真话,用我手写我心就行。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充分锻炼学生语言的流畅,文思的敏捷。
三、课前3分钟演讲好处多
在每节语文课前,我都按顺序安排一名学生先在黑板上指定的位置写上几句课外的名言警句或者一首诗词。并让他在课外精选一篇1000字左右的美文。在我讲课之前,先让这名学生登上讲台,用普通话读给大家听,课下用方格稿纸工整地抄好,并交给课代表保存,每周装订一次,挂在教室墙壁上,以便供课下传阅。也可把两个班的选文互换阅读,以便进行比较促进。还要求其他同学在认真听读后简要评一下美文好在何处。
这样学生人人都得准备,就使他们带着鉴赏的眼光去阅读,其实这种比较、精选的过程,便是他们阅读能力提高的过程。在讲台上的朗读,还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演讲水平,其他同学的鉴赏水平也会提高。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美文欣赏之后,我们便可以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文采。我便从“新闻”、“焦点访谈”、“今日说法”、“关注”、“新闻调查”、“金剑之光”等电视节目中精选一个比较适合学生的话题,让他们提前准备一篇1000字左右的话题讨论作文,以供语文课上朗读,这样,他们在课下就尽可能多地去查找材料,多次修改,拿出自己的最高水平。这样又引导学生去关注世界,关注社会,关注人生。
四、作文分类审题训练和升格训练
按照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分类,我带领学生一起分类进行审题训练。特别是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我侧重进行第二次详细分类审题训练。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分析,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筛选材料,并确定自己擅长的文体。特别是后期的作文升格训练,让学生进步很大。首先选学生一篇二类作文和一篇三类作文提前印发给大家,师生一起讨论两篇作文的优缺点,找出升格空间,然后分别进行升格加工,并把升格后作文和原文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很容易体会到作文的一些细节提升。
五、关于作文的写作与批改
每学期,要求学生准备一本大作文,至少两本小作文。按照学生的座次前后两排的4个人编为一个学习小组。4人分别编号为A、B、C、D。对于小作文,是用来抄写自己平时所收集到的美文佳作或片断,只规定每周至少要工整的抄写5页。每周每组里的某一个编号的同学负责评阅小作文,标准为20分:10分看选文质量,10分看抄写卷面效果。然后老师再集中浏览,让书写不合格者重抄。
对于大作文,我们每两周一次,要求两课时限时完成。然后,严格按高考的要求批改,得分。例如:老师可以评改每组的A号同学,并及时讲评。然后再让A号同学以自己的作文为标准批改本组其他三位同学作文,进行得分并写出简短的评语。写评语时一般要写出和自己相比,本文优在何处,差在何处,并把本组最佳的作文推荐给老师。老师再从中择优范读,甚至可以将特别突出文章印发给学生,使作者有成功感,这样也会大大促进他们写作的激情。
学生们通过对大小作文的这种互改,本身就是一个互相交流,开阔视野、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过程。如果考试中出现同一话题的作文,学生一定会写得非常成功;如果没有这种互改,即使高考考到同样的话题,他也最多是自己以前作文的翻版,很难再有大的长进。
为了提高学生的卷面书写质量,充实作文材料,我还专门给学生印制了100字格的稿纸,要求学生在学习疲倦的时候摘抄些名言警句和诗词,当学生们了解到卷面在阅卷中的影响很大时,练习的积极性都很高。
从近两年的语文高考成绩来看,这种“开放式作文”教学效果比较明显。对于高一和高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只要坚持下来,指导学生在假期中再多读些名著,我相信效果会更好!因为我们注重培养的是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在高考作文中自然会占有很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董彩霞;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关于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年10期
[2]王克貴;作文教学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N];黔西南日报;2009年
二是教师不仅要有准确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还要有娴熟的诵读技能和较高的诵读水平,当好“演员”。诵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探究的一个学习过程,教师高水平的范读就是对文本的二次创造性开发,能够营造探究的“情感场”,诵读时重音、停顿的处理对学生探究文本有很好的导向作用。朱熹说:“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个字,不可少读一个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永远不忘。”这不仅强调诵读的重要,而且对诵读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教师的诵读正是给学生作直观的“学者观书”的具体示范。因此,教师要在诵读教学中当好“导演”和“演员”,精心营构文言文诵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吸取古代灿烂文化的营养,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孩子的责任话题高三作文 篇4
妈妈已经很久没有陪我了,我有点委屈,她回家也不抱我,更别说亲亲我的小脸蛋了。每天回家后,她没说几句话就在沙发上睡着了,最后都是我和爸爸把她移到床上去。好几天了,我连话都没有和她说上几句,我又有点伤心。
有几次,我忍不住想出门的念头,就央求着妈妈:“妈妈,你能带我去超市吗?”妈妈说:“弘弘,你乖乖待在家里,现在是最危险的时刻,你待在家里就是对妈妈这样辛苦工作的最好的回报。”我看着妈妈带着红血丝的眼睛,满脸的疲惫,点了点头。
突然有一天,晚上七点多了,妈妈才到家。她对我说:“弘弘,妈妈待会要去超市,你要不要一起去啊?”我一听高兴得都快要跳起来了。到了超市,妈妈没有像往常一样和我一起选购我要买的东西。她在日用品柜台左看看右看看,细心地挑选,嘴里嘀咕着:“这个性价比高一点!”“后天就是元宵节了,给他们买点汤圆吧......”我听到妈妈说要买汤圆,我很兴奋,我最爱吃汤圆了。可是很奇怪,妈妈买了好多好多,我们一家人根本就吃不完。我奇怪地问妈妈:“妈妈,我们不用买这么多啊!”妈妈说:“这是给那些被隔离的人家买的!”我看着妈妈,那一瞬间突然感觉妈妈身上好像有一种光芒!妈妈还在认真选择,我赶紧说:“妈妈,这个很好吃,你给他们买这个吧!”妈妈开心地笑了:“真是个乖孩子,妈妈不爱吃汤圆,还在发愁哪个好吃,就听你的。”
我和妈妈一边挑选,一边说着话。
“妈妈,你累吗?
“很累很累,心力交瘁的累!你能理解吗?”
“嗯,我很心疼你,那你能歇歇吗?”
“不能,因为工作没有做完,责任还在!”
“妈妈,你说,我能帮你分担责任吗?”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责任,你们少先队员的责任是好好读书,强身健体,以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青年责任高三作文 篇5
初见“时代”
那时我还是三年级,学校每个月都发一本外表精美,内容丰富有趣的《小学生时代》,《小学生时代》每一刊都十分精彩,都能让我着迷其中。我最喜欢看的非“原创”板块莫属了:取材十分真实,就像经历过的一样,总让我陶醉。里面的优美的语句数不胜数,让人浮想联翩。《求智》板块也不赖,里面什么:军迷部落、国宝档案、魔幻实验------等等,等等。都足以让我着迷。特别是魔幻实验既好玩又增长了我的知识。
“时代”趣事
我悄悄告诉你,我还为做实验干了一番傻事呢!是这样的-----
那天我在家里看着魔幻实验—公道杯。“哇!这太神奇了,真厉害!”我边看边称赞到,突然我心里想:何不我也做过公道杯玩玩,我说干就干,准备好了材料:瓶子、妈妈的墨水吸管,我先按书上的方法把塑料瓶盖钻了一个小洞,然后打算把塑料瓶剪成两部分。我拿起剪刀就剪,可剪刀每次剪都要划到一边,我生气了用尽全力“咔嚓”一声塑料瓶终于被我一分两半。但用力的过程,手指被划出血来了。但我依旧心致不减,简单包扎一下就继续按书上说的做了起来。桌子上一片狼藉:墨水------几乎用光了、吸管是我喝酸奶用的也全被--------糟蹋了。妈妈见了哭笑不得的说:“哎!你这真叫我说什么好!”我一边收拾一边嘀咕:“《小学生时代》的内容真的太吸引人了,这次公道杯每做好,看看下期有什么有趣的玩意!”
等待
由于“时代”一个月才更新一刊,所以其中有很长的等代。这对我这个“时代”迷可正是一个酷刑。每次发“时代”我都早早地看完,每次都着迷其中。可看完还想看,但是离下一期还有好几个星期呢。没办法继续看喽。就造成了每一本的好词好句我都熟记在心;修辞手法也渐渐熟练;科学知识也慢慢增长;我的作文也慢慢生动、有趣。所以等待《小学生时代》中我会在积累知识、扩充题库,还是很值得的。
在玩中学
“时代”的每刊都十分引人入胜,原创其中的好作文不计其数,既让我们觉得好玩,又教了我们深刻的哲理。如:有一篇《数学王冠》教育我们要虚心,不骄傲。还有要教育我们懂礼仪,要尊敬长辈-------等等,让我受益匪浅。军迷部落向我们全方面介绍了军用武器,让我们这些小军迷们大饱眼福。国宝档案向我们述说了一只只珍贵的国宝,国宝照片憨态可掬让我们欲罢不能,可说到国宝的濒临我们又深深地反思---------
《小学生时代》已经陪伴我一个小学生涯,它给我带来了充实和欢乐,无论以后有什么书走近我的世界,我想《小学生时代》会一直在我的心中。
今年我已经六年级了,我将要离开学校和同学,进入到另一个新世界,难以割舍的不仅仅是老师同学们和精彩的小学生活,还有就是一直陪伴我的《小学生时代》。
初见“时代”
那时我还是三年级,学校每个月都发一本外表精美,内容丰富有趣的《小学生时代》,《小学生时代》每一刊都十分精彩,都能让我着迷其中。我最喜欢看的非“原创”板块莫属了:取材十分真实,就像经历过的一样,总让我陶醉。里面的优美的语句数不胜数,让人浮想联翩。《求智》板块也不赖,里面什么:军迷部落、国宝档案、魔幻实验------等等,等等。都足以让我着迷。特别是魔幻实验既好玩又增长了我的知识。
“时代”趣事
高三英语 专题作文 责任素材 篇6
9.责任
Duty is something you have to do because it is morally or legally right.Everybody should have a sense of duty towards himself, his family or even strangers.Being a dutiful citizen makes your life meaningful.范文: Duty has fallen on our shoulders since we started to be aware of the world.By performing our duties, we can get others’ respect as well as trust.As a monitor at high school, I used to remind my classmates of an important exam, suggest their requests on teaching to the teachers and help the head teacher to organize all kinds of out-of-class activities.Thus, whenever I announced something to do, my classmates would listen to me;and every time they had difficulty with their studies, they would come to me for advice.You can see from my experience that as an individual, as long as you play a good part, people around will believe in and respect you!
Responsibility is essential to us.It not only represents one’s noble quality, but also enables one to be steady-doing.Being responsible, you will gain many precious things, such a true love.范文1: As we know, responsibility is essential to us, no matter where we are.I am the oldest one in my family , and I have a sister and a brother.One day , my parents were out , leaving me at home to look after my little sister and brother ,but in the afternoon my classmates asked me to play with them , I was very happy but it occurred to me that I couldn’t go out ,I couldn’t leave my sister and brother at home ,I should be responsible to them , so I refused them.In spite of that, I still felt very happy, because I could see the smile on my brother and sister’s face.Being responsible, you’ll be happier and you will gain the true love.范文2: I have learned a lot in my school life, of which responsibility is important to me.In fact I didn’t realize its importance until the school’s sports meeting, my teacher asked me to carry the desk out of the classroom.But my classmates asked me to play basketball with them.I was in a dilemma.Finally, I decided to carry the desk back to classroom.I thought it was my responsibility to do it.Although I didn’t play basketball with my classmates, I felt happy.Thank my teacher for giving a chance to be responsible.I began to do everything with responsibility.
高三作文训练的思考与实践 篇7
从2005年江苏省实施新课改开始, 我们就使用新教材。就新高考的作文而言, 从“好奇心”到“品味时尚”, 让这两年的高三学生经历了冰火两重天。好奇心, 这个本应伴随人一生的奇妙东西, 却让2008届的许多考生面对题目束手无措, “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一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题目提示语里的这段话成了当年许多考生的“救星”, 绝大多数考生就去抓这8个词, 至于“好奇心”如何就不去管它了。思维的枯竭、写法的刻板、语言的干涩暴露出当代不少高中生已经真正把作文当作“文章”来写, 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已经成了稀罕物, 与文章融合不到一块。2009年的“品味时尚”也让很多考生思维短路, “时尚”这一“美与丑、雅与俗、好与坏, 交错杂陈”的时髦玩意儿, 让考生们无从下手。对现实生活的陌生, 对“层出不穷”的、“永不停息地互动”、“有些如过眼烟云, 有些会沉淀为经典”的时尚的茫然, 加之阅卷评分细则这一“游戏规则”的变化, 据说让大约20%的考生作文拿了及格线以下的分数。有一位权威曾在一个较正式的场合讲过这么一句话:“要让作文的得分成为一个学生能不能上好的本科院校的重要砝码。”这对语文老师来讲是该高兴, 还是该感到悲哀呢?
每接新一届高三学生我都很忐忑:如何让他们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面对一道从没有看过的作文题目做到心不慌乱, 从容面对?这两年摸索下来, 我认为不能离开以下四点。
一、“一看”
我要求学生坚持每周看中央电视台周六晚上的“新闻周刊”或周日晚上的“世界周刊”。让学生通过看来了解天下大事, 关注热点问题;通过看来学习电视主持人或电视评论员对时事的剖析、对国计民生问题的深度解读;通过看来补充自己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认识缺乏的营养。像两会召开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热点话题, 房价居高不下的根源, 温总理的答记者问, “3.15”中国式维权之路,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美日核密约曝光事件, 俄印军事70亿美元大订单的背景, 修复中美关系之旅, 人民币升值———成长的烦恼, 等等, 对于整天做题目的高三学生来说, 是一股清新的风, 是一场淋漓的雨, 让大家感到自己还真实地生活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里, 感到生命里还有许多比数理化公式值得关注的东西。一个月、一学期、一学年坚持下来, 同学们感到掌握的信息多了, 知道的东西多了, 能说一点看法的话题多了。
二、“二读”
我要求学生每周读两篇“搜狐评论”。高三学生时间紧、学习任务重是不争的事实。所以, 阅读两篇搜狐网评文章的筛选工作全部由我来做。从“深度阅读”到“民生评论”, 从“文化博客群”到“有此一说”, 都在我的选择范围之类, 并且每周选择两篇有参考价值的文章下载打印出来, 张贴到班级墙上。像《日本综合国力缘何高出中国五倍》、《奥巴马中国之行所学到的》、《“三鹿”案犯被处极刑的警示》、《“按分数推荐上北大”暴露的教育现实》、《钱是捐给耶鲁的, 心情是寂寞的》、《历史深处的唐德刚与钱学森》、《从奥斯卡奖看美国人“活得有尊严”》等一些文章, 非常受学生欢迎。现在只要一到周一, 文章一到班上, 同学们争相阅读, 先睹为快。一学期将推荐的文章装订成册, 放在班上大家传阅, 成了大受追捧的班级刊物。
三、“三说”
每次作文, 我都要求学生说审题思路、说结构提纲、说运用材料。高三一年, 学生复习内容多, 考试多, 时间紧, 作文训练如何展开?我的做法是:每次作文要学生思考一定时间后, 说自己审题思路的形成过程, 说自己构思文章的写作提纲, 说准备运用的写作素材。通过说, 全班同学知道自己的不足, 学到别人的长处, 以便在写作时学习借鉴, 即使一次学习到一点, 几次下来之后大多数同学也就能做到审题基本正确、思路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合理、材料运用基本得当。“说”作文这在过去没有训练过, 现在实行下来效果不错。
四、“四写”
我还要求学生写自由周记、写结构提纲、写开头结尾、写片段作文。所谓写自由周记就是每周看过《新闻周刊》、《世界周刊》或者“搜狐网评”的相关内容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有针对性、有自己的看法, 哪怕是一事一议, 只要言之有物皆可。
所谓写结构提纲就是让学生进行审题列纲训练, 每次作文不是要求写全文, 而是要求学生编提纲 (主要侧重于议论文体的专项训练) 。
写开头结尾主要是让学生在谋篇布局的同时, 集中精力写好开头与结尾, 开头的写作重点强调以下四点:1.单刀直入, 开门见山。揭示全文内容, 交代写作动机, 或切入正题, 使全文纲举目张, 便于下文条分缕析;2.运用修辞格 (如引用、比喻、排比等) 开篇, 营造一种氛围, 引人入胜, 然后急转直下, 切入正题。引用指引用名言、警句、诗文或与文章有密切关系的话语;3.抒情开篇, 拨动读者心弦, 烘托渲染气氛, 引出所叙说的人和事;4.设置疑问, 引起读者注意, 急于卒读。结尾的写作也强调四个方面:1.照应开头, 结构圆合。这种方法因为前呼后应, 常给人一气呵成之感;2.篇末点题, 画龙点睛。这种结尾大都以议论总结, 把文章推向高潮, 使意境得以升华;3.抒发情怀, 余味无穷。这种结尾法, 因为感情激越, 常使读者久久难以忘怀;4.蕴含哲理 (包括引用名言警句) , 发人深思。
所谓片段作文训练主要还是针对议论文段的写作训练。对于议论性文段我们是进行专项训练的, 要求学生在议论文的2、3、4几个文段学会用“段内四层论证法”。即开头用分论点统领全段, 然后用一两句话对分论点进行阐释, 接着运用论据 (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进行论证, 最后扣住分论点与前面的论据进行分析论证。议论文段的训练主要是解决学生作文中论据运用不当、分析议论空泛、段内层次不清的问题。
“四写”可为学生写好整篇文章夯实基础。
我是怎样教高三作文的 篇8
“教作文,收效甚微”,这涉及到一个世界性的有争议的问题:作文能不能教?很多人认为作文不能教。我个人认为作文也不是绝对不能教,问题是由什么样的人来教?用什么方法教?“想教作文,不知该如何教”,这涉及到作文的教法问题,做了多年的语文教师,对于这个问题,我有自己的一点认识,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不妨在这里谈一谈。
一般来说,经过高一高二两年的作文训练,学生都能够写出像模像样的记叙文和议论文了,高三作文教学要做的无非就是在此基础上,重点训练学生的考场作文能力。考场作文是作文,但它确实有别于平日的作文,比如说它要讲究时效性,它要吸引人,它要取悦于人,它只能写好不能写坏……所以,考场作文应该有也必须有它独特的教法。
但教作文靠“讲”不成。如果在课堂上讲鲁迅先生所讥笑的“小说作法”之类,讲如何作人物肖像,如何描写环境,如何结构,结构有几种——攒珠式的、橘瓣式的……那是要误人子弟的。教作文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写”。沈从文先生当年在西南联大把他的课叫做“各体文习作”,很能说明问题。如果要讲,那“讲”要在“写”之后。就学生的作文,讲他们的得失。教师先讲一套,让学生照猫画虎,那是行不通的。
那要让高三学生写什么作文呢?这是让很多高三语文教师犯难的一个问题。要我说,写当年的高考作文就很好。
写当年的高考作文,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在网上找到若干篇范文,或者叫满分作文。满分作文,从文学角度来看,或许算不上好文章,但满分作文绝对算得上是优秀的考场作文。既然是优秀的考场作文,备受高考威胁的高三学生就应该毫不客气地把它们拿来作为借鉴。
但这个借鉴要在学生写了这个作文题目之后。
每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有近二十个,教师得从中精心挑选有训练价值的作文题目,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训练。一般说来,选五个作文题目就足够了。题目选好后,教师还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在网上为挑选出来的训练题目分别找5至10篇满分作文,并将这些作文题目及其相应的范文编辑打印出来。
然后是学生作文,教师批阅作文,最后是作文评讲课。
作文评讲课最为关键。下面着重讲讲它的流程。首先,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范文分发给学生。因为是同题作文,学生看范文的兴趣是浓厚的,感慨是良多的,教师可以乘势对学生加以引导,要求学生做到:(1)从范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篇,认真阅读,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2)优化自己的作文思路。(3)将优化后的作文思路,诉诸文字,形成自己的“格”。
这里的“格”,是我们的一个专有名词,特指每个高三学生在高考中将要呈现的一种独特的作文风格,它具有包容性、丰富性、发展性。
因为每个学生的喜好不同,所以他们的“格”也各不相同。这好比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周树人的犀利深刻,周作人的平和冲淡。举例说明一下。
本届学生,进入高三后,我拿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作了他们的第一次作文训练题目。平心而论,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是比较开放、灵活的,这则“蝴蝶与探险者”材料的“含义边界”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美;大与小,互动,等等。但我们的学生,在审题时,大都把材料的含义界定在“注重细节”上,思路不开阔,思想僵化,作文质量自然不高。针对这种情况,我找了16篇文质兼美的范文给学生看。这16篇范文从几十万篇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带着各自睿智的思想、飞扬的文采,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的学生,他们一边阅读着,一边感叹着,一边反思着。在高三伊始,这样的感叹、反思是多么地重要啊!之后,学生都会老老实实地按照老师的要求,从16篇文质兼美的范文中挑选出自己最欣赏的一篇范文,反复阅读,仔细揣摩它的写法,然后结合自己的写作特点,初步勾勒出自己的作文的“格”。
作家汪曾祺在谈到沈从文先生教他们创作时说:“沈先生教创作还有一种方法,我以为是行之有效的,学生写了一个作品,他除了写很长的读后感之外,还会介绍你看一些与你这个作品写法相近似的中外名家的作品看。学生看看别人是怎样写的,自己是怎样写的,对比借鉴,是会有长进的。”这番话无疑给了我信心和力量,我也用作文教学实践证明了这番话是有道理的。
第二次作文训练,我让学生写2013年湖南省的高考作文题目。学生作文时,我要求学生按自己的“格”写。出乎我的意料,较之第一次作文,两个班的学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文科班的学生,个个写得精彩,我将他们的作文统统拿去作了理科班学生的范文,这是我从教以来不曾有过的事。即使是这样,我还是给学生发了8篇湖南高考满分作文。学生这次看范文和上次看范文的要求是不同的,这次看范文主要是为了完善自己的“格”。除了要求不同外,收获也不同,学生这次看范文的收获不再只是感叹、反思,更多的是自信、喜悦。学生在总结这次作文时说,有了“格”,作文时心里亮堂了;有了“格”,作文时手中的笔像生出了翅膀。
第三次作文训练,我让学生写2013年广东省的高考作文题目。学生写作文,看范文,这和上两次作文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是要求变了。这次作文的要求是:巩固自己的“格”,完善自己的“格”。
然后是写浙江的高考作文题目、江西的高考作文题目,要求和第三作文训练相同,不再赘述。
经过四到五次这样的训练后,学生的作文就有了自己的格,有了自己的形,这为学生写出又快又好的考场作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对学生进行诸如“各种类型作文题目”等训练就容易多了。因为这好比盖楼房,已搭好了框架。
在这里,不妨把学生的“格”展示一个:
我的高考作文的格(程志敏)
1.题目要求。形象生动。闪亮登场。
2.引出观点。用饱含哲理或俏皮的语言引出观点。开场锣鼓。
3.精点材料。精练地点一下作文题中的材料。精彩回眸。
4.阐释观点。语言要简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独到的见解。牛刀小试。
5.论述观点。正面说,反面议。援引的例子要有意思,要典型确凿、新颖凝练。重磅出击。
6.论述深化。由此及彼,由小到大,将论述引向深入。境界提升。
7.收束全文。用诗句或名言或隽永的小故事总结全文,给文章挽一个漂亮的蝴蝶结。
在高三作文教学中,除了训练学生的“格”外,我还做了以下几件事:
注重阅读。阅读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是一件奢侈的事,但为了高考,为了学生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人格的提升,为了学生长远的发展,我从十分有限的语文课中拿出一节语文课作为阅读课。阅读课上学生阅读的作品是古今中外的名家作品。为了提高阅读效果,我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每周交一次;读书交流,每月做一次。此外,我还不时地推荐一些好的书籍、好的文章给学生,让学生拓宽视野,提高认识。
片段练习。片段练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譬如,让学生写一个任课教师,写完后读给大家听,让大家猜猜他是谁;又如,给学生一个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谈自己的观点,等等。正所谓“先得学会车零件,然后才能学组装”。我觉得做一些这样的片段习作,是有好处的,这可以锻炼学生的基本功。
写作交流。我教作文,写的比说的多,我常常写“下水作文”,常常在学生的作业后面写很长的评语,有时会比原作还长。这些评语有时评析本文得失,也有时从这篇习作说开去,谈及文学、写作的问题。
推荐发表。学生习作写得较好的,我就做主寄到相熟的报刊上发表。这对学生是很大的鼓励。
使命与责任高三作文800字 篇9
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于是便有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绝唱;有了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的悲壮;也有了项羽破釜沉舟的决心。正是这样的责任促使着他们完成自己的使命,最终推翻秦王朝的暴政。反观秦朝两代皇帝,搜刮民脂,大兴土木,摧残百姓,暴政肆虐,与时代责任背道而驰,自然会被历史淘汰,而那些扛起时代责任的人呢?永垂不朽。
纵观近代这部屈辱的史书,更是如此。晚清王朝腐朽不堪,继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又陆续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将自己广阔的领土割让给别国。但即使是如此,也有许多民族英雄、仁人志士毅然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中。邓世昌战死黄海;丁汝昌自杀殉国;孙中山先生在弥留之际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训……而在抗战时期更是涌现出_许多像鲁迅、郭沫若那样的人才,他们以手中的笔为武器,向国民的劣根性开火,唤醒了麻木的中国人,矢志不渝地唤醒沉睡的中国雄狮。他们扛起了时代责任,被后人铭记。
再看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时代,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我们更应该扛起时代的责任。工人应该按照高标准生产,立志成为大国工匠;农民应该勤洒汗水,“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解放军战士应该苦练杀敌本领,牢牢守卫祖国边陲;科学家应该孜孜探索,力争成果颇丰;学生应该按照高要求努力学习,成为国家未来的栋梁;政府高官应该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造福百姓,做一个史开申式的百姓好官。习总书记说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就应不忘初心,各司其责,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我努力读懂责任高三作文 篇10
人只要活着,就有一份责任,你可能自己不知道,但是,他却在你的心中,在不经意时,悄然流露……
那一周我早早的来到了教室,教室如往常一样的“热火朝天”,我倍感无奈,这时,班主任却是来了个突然袭击,平时要等到上晚自习来的他,竟是先到了教室,教室顿时鸦雀无声,但首先吵闹的声音还是使他大怒,他径直走到讲台上,猛地一拍桌子,说道:“这周值周班干部是谁?”我不禁同情那位仁兄,可好半会也没有人站起来,同学们齐刷刷的看向了我。我突然意识到了不妙,连忙站起来。班主任看到后,对着我一顿“河东狮吼”,我被他说的十分不耐,想要反驳他,可又想想的.确是我没管,便是只好在他骂完后坐到了讲台上。那一刻,我十分的不解,全班都吵了,为什么只说我呢?
直到我当上了班长……
到了初二的我,有幸拿下了班长的职责,可我们班还和初一时一般纪律差,我也并没有在意这一些,知道那次年级组长把我喊过去谈话,他对我说:“你,是这个班的班长吗?”我回答是。他又说:“你们班什么情况,我相信作为班长的你不可能不知道。我就这么跟你说吧,一个班的班长就是一个班的灵魂,你,掌握着你们班,在三年后,你们班的所有人将会迎来中考,在那时如果你们班一直像现在这个状态,那么中考你们班不用我说也会考砸,在那时,同学们会说谁呢?是你,他们会抱怨,为什么你不管他们,为什么你放任他调皮……”话说到这便是打住了,我却是犹如被警钟狠狠地敲击,是啊,既然我当上了班长,就应该承担这一份责任。
在那一次谈话后,我感受到了那一份属于我的责任,我收起了嬉皮笑脸,开始认真的管理起班上的事务。久而久之,连班主任都感到了奇怪——那个惹是生非的16班去哪了?我,第一次觉得自己做到了担起责任,第一次读懂了责任。
高三作文辅导容易忽视的几点 篇11
【关键词】写作;训练;标点;文体;创新
作文,号称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对于夺取语文学科的胜利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有针对性的辅导更加值得重视,讲究方法才能事半功倍。笔者以为,我们语文教师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容易忽视或者强调的不够,现分述如下:
第一,标点运用要规范。文面整洁,大多数教师都会强调,而对于规范地使用标点符号,我们很多学生包括教师在内却不甚注意,所以我们经常在试卷或习作中看到句首出现点号,句末出现上引号,破折号被拦腰截断,省略号想点几点点几点、想占几格占几格等现象。试想,这样的文章能给人好印象吗?作文成绩能喜人吗?
第二,训练要提“素(速)”。高考作文是有时间限制和速度要求的,这便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要讲究方法,否则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其实笔者从高一年级开始就是这样做的:大小作文相结合——大作文练速度,必须当堂完成;小作文练素质,课外自由写作,内容和篇幅通常不作限制——两者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事实证明,效果不错。即便是到了高三下学期对于作文的速度与素质,我们仍要想方设法地提高。
第三,加强个别辅导。对作文基础薄弱或谋篇布局等方面有较大缺陷的同学进行面对面的辅导,意义重大。其实,我们在开展作文点评时泛泛而谈或讲一些大而化之的话,只能是隔靴搔痒,收效甚微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效果。记得我曾教过这样一个总体成绩处于中等的学生,他直到高三下学期文章仍然只分两段,底子之差,让人担心。面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了一对一辅导,让他每周抄几篇范文,反复诵读课本上的经典篇章,仔细修改自己写的短文章,同时给他鼓励与信心,结果他在高考中发挥超常,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绩,顺利地考上了二本院校。
第四,审题莫忘文体。笔者反复给学生灌输这样的“八字观念”:审题准确,分数好说;审题不准,只有运气。在这点上,我们很多教师强调的往往只是内容上的扣题,而忽视了文体上的扣题。造成这种情况的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高考作文对体裁的要求通常是“(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再加上现行的中学教材也不再按文体单元编排,又加上高考中一些所谓创新的变式文大行其道,师生都大大淡化了文体观念,因而毕业班很多学生已经写不出规范的记叙文和议论文了。可是试想:如果面对2007年湖南高考“写一篇议论文”的要求,那么不少学生恐怕只有束手“就毙”吧!我们近期举行的一次月考,话题为“世界因你而精彩”,限定为“写一篇记叙文”,结果整个年级800余人中,文体完全合乎要求的不到三分之一,离题的人中绝大部分人写成了议论文或抒情性散文,也有一些考生写的文体是“四不像”,这样的教训不能不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足够重视。
浅谈高三作文教学中的修改训练 篇12
其实不然, 好文章, 从某种意义上说, 不是写出来的, 而是改出来的。所以有人说“修改出佳作”。文章就不能厌改。如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规定自己的文章要改上十遍二十遍。他所写的一篇题为“为克莱塞尔乐章而做”的文章, 最后定稿, 全文只有五页, 可这篇文章的手稿却有八百页之多。
针对考纲有的放矢地进行作文修改训练, 定能有好的收获。本人在高三的作文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修改作文的指导, 取得明显效果。
一.练就点题之笔
这里的“题”指的是文章的主题 (或者说中心) 。考试大纲在“基础等级”有一条“中心明确”, 这是作文的生命线, 考场作文更如此, 怎样能凸显文章的灵魂是考生颇费心思的问题, 阅卷老师一般用两三分钟评一篇作文, 因此练就点题之笔必不可少。
(一) 如何在标题中点题。
1、标题的意义。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作文如有一个漂亮的标题, 就像人有一双美丽的眼睛, 阅卷老师就会一见钟情, 眼睛一亮, 为你的作文获得高分取得决定性的一环。因此, 平时作文, 尤其是考场非命题作文, 必须拟制一个能体现或提示主题的靓标题, 这样, 不但能刷亮读者的眼睛, 增强文章魅力, 而且能给自己写作规定行文方向, 开启灵感之门。
2、议论文拟题的原则。在审好题目的前提下, 议论文首先考虑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再考虑文采。
例如我校周考作文题“以‘环境与心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不少考生直接用该话题做标题, 让阅卷老师一看就不知其文章的中心, 影响了得分, 而且有的考生因此写着写着就偏了。我在讲评时指导学生从标题开始修改, 并出示几个好例子让学生做比较。如有学生开始拟题《环境与心境》, 后改为《坚守心中那一泓清泉》, 不仅中心明确而且有文化韵味;再如有部分以话题为标题的学生化用古人的文字改标题为《宁静致远》、《心远地自偏》、《带着心去旅行》、《别让生活的石头压伤你》等。
3、记叙文 (含夹叙夹议的散文) 拟题的原则。记叙文 (包括夹叙夹议的散文) 要提供文章线索或暗示文章主旨 (寓意) 。这也成为学生修改标题的依据。
我校周考作文题“以‘环境与心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为例, 有学生写记叙文, 叙述一位少年突遭横祸后如何顽强地挑战命运最终实现自己的舞蹈梦想, 一开始拟题《坚强的男孩》, 后来改为《心灵的舞蹈》, 扣题更紧而且极富内蕴。
以上的做法既达到话题作文“大题小做”的要求, 又增加了文学色彩, 学生写作时方向也明确了, 一举三得。
(二) 如何在文中点题。
1、文中点题的意义。
常点题很重要而且很有必要, 它能提醒阅卷老师明白考生的思路, 明白考生始终在从不同角度阐述题目, 所写内容和题目是有意识地有机结合在一起。有时它是判断一篇作文是否切合题意的一个依据。从考生角度来看, 不少考生都有这样的体会:刚开始作文是紧扣题目的, 写着写着就发现扯远了或跑远了, 这时再补救虽说还不至于判死刑, 但毕竟浪费了不少时间和笔墨, 而且使文章出现明显的硬伤。所以, 在写作的过程中, 考生脑子里始终要有一个扣题的意识, 笔下要常巧点题。这无形中会规范考生的作文内容, 提醒自己围绕题目选择材料完成作文。常巧点题的作文还有脉络清晰、主旨鲜明、详略分明等优点。
2、议论文的文中点题。
点题之笔可以是议论文中的分论点, 例如以《拥有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一学生开始写时全文明显的缺少过渡, 使文章不连贯, 改了后有分论点:拥有梦想, 拥有阳光;拥有自信, 拥有阳光;拥有坚韧, 拥有阳光。最后点题:拥有生命的阳光就拥有重于泰山的人生。对“阳光”的理解明确, 层次也清晰。
点题之笔也可以是议论文中的过渡句。如一篇议论文《成功之本在自强》, 学生说拟不出分论点, 看起来只是材料的叠加, 我提醒学生重新考虑材料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增加必要的过渡使文章层次清晰起来而且体现了作者的思路。于是学生增加了如下文句:举一个个人的例子后写道“同样, 自强不息的精神对现代的成功企业而言, 也是不可或缺的成功秘诀之一”, 具体分析后用“然而, 令人惋惜的是, 现代社会在生产力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之时, 一种萎靡之风逐渐蔓延”这样的句子过渡。
点题之笔还可以是议论文的开头和结尾。好的作文一般是虎头豹尾或豹头凤尾, 先声夺人或韵味无穷或耐人寻味。考场作文尤为如此, 开头好意深深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 这就是心理学中提到的首因效应。结尾好则给人一种善始善终的感觉, 体现作者缜密的构思, 显示作者从容写作的状态。如月考让考生以“默默无闻与惊人神话”为话题作文。我班上一考生的作文开头是“要实现默默无闻到惊人神话的蜕变, 我们必须将两者紧密结合, 辩证地看待”, 我建议她换一个通过联想由具体到抽象的开头, 最好有排比的效果。她修改后是这样:“江河汇聚了四方的水气, 最终奔腾出惊涛拍岸的大江气势;低矮的毛竹用五年的时光积储根之力, 终于成就高大的神话。古人云“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九层之台, 始于累土”, 从渺小到浩瀚、由无闻到惊人, 本为事物发展规律之一, 更是一个蜕变的过程。人要实现自我不也如此吗?”这个对比让她看到希望。
3、记叙文的文中点题。
记叙文不好点题, 这是不争的事实, 竞赛作文可以含蓄、多意, 但考场作文不行, 阅卷老师的速度很快, 要让老师快速判断文章是否切题, 还要思考如何在文中点题。记叙文的开头常从叙事开始, 不好点题, 给人中心不明之感, 如果先用三言两语简明扼要地写出自己的感受, 再转向叙事, 就等于既点题、设置悬念, 又给人以富有真情实感之感。这样的作文分数肯定较高, 因为阅卷教师一看就能明了你的作文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能做到"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接下去的阅卷工作主要是考虑这篇作文好到什么程度, 有多少亮点可以增加多少分。如以“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为话题作文。有学生开头写道:正确认识他人期望与自我认识的关系, 才能把握好人生的方向。修改后:今年春节的一段经历, 让我明白了只有自己有明确的自我认识, 才不会被他人期望左右, 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路。
记叙文, 因为在行文过程中点题不太容易, 更有必要在结尾直接点明。我的学生写的《完美的雕塑》结尾:次日清晨, 大火熄灭了, 人们忙着抢救这无妄的火灾中存活的人们。一个消防员首先发现了他 (———如同一座大山, 双手擎天, 脸色坚毅, 高大而威严) 。在他身旁一同被烧焦的, 还有一个同样托举横梁的年轻女子, 她侧着头望着他。她———是他的妻子。在他们合力支撑之下, 生命之门仍在敞开!
(没有言语, 人们只是默默地瞻仰这人格铸就的伟大躯体。在旭日的微曛之下, 他们是两尊完美的雕塑。) 括号内的文字是修改时加上的。
二.写出真情实感
(一) 、渗透情感因素———真情感人。
“考试说明”在“基础等级”新增一条“感情真挚”。文章不是无病呻吟的“涂鸦”, 而是酸甜苦辣感情的寄托。要让阅卷老师感动, 自己首先要投入, 要动真感情。真情实感的文章往往是得高分的主要原因。但是, 综观学生的作文, 在抒情方面确实问题不少。或无情可抒, 苍白单薄, 或机械模仿, 情感失真, 或感情不够健康。那么, 怎样才能写出“真情”, 怎样才能写好“真情”呢?
结合近几年高考作文评分情况, 选取恰当的材料是关键。我们在选材时必须坚持两个原则:
1、真实原则。一篇文章, 如果材料完全虚构, 又谈何抒写真情, 使人感动呢?尤其是写记叙文, 就应该反映生活的本质, 抒发真挚的感情。当然, 强调“真实”不是说不能虚构, 不等于生活琐事的简单“拷贝”, 而是说虚构的情节也应该符合生活的必然规律, 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2、细节原则。人的成长变化往往是在一些不经意的小事上反映出来的。而最能撩拨我们心弦的, 也往往是一些小事。我们要善于选取有丰富内涵, 能感动人的细小材料, 以小见大, 在平淡中见真情, 于细微处见精神。为此, 我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关注细节, 激发他们感受生活的热情, 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例如我布置了《让妈妈》这样的半命题作文, 这本来就是一个最好写真实生活的题目, 而且通过作文希望学生更多地感受生活, 感恩生活。没想到不少学生写出的文章脱离生活实际, 或苍白或做作, 编故事的多。有一学生想写自己妈妈在升中考前半年里为自己操劳并担忧而没睡过一个好觉, 于是标题定为《让妈妈好好睡一觉》, 但缺乏细节, 没有自己的感受, 因而整篇文章显得干瘪而平淡。我建议她如果真有切身体会就选择三个最触动自己内心的情节并通过细节描写真实的情感。于是她选择了一闭上眼睛就出现在脑海的三个镜头, 并用三个对她而言特殊的日子做小标题, 通过母女对话和自己的心理描写及母亲的动作描写, 层次清晰、细节感人, 完全塑造出一位为了孩子无怨付出甚至于生命不顾的母亲和一位用行动回报母亲的好孩子, 这篇文章被当作优秀范文发到年级每一位学生手里。她由此有了写作的方向。真实细腻的细节描写, 向来就是动人情思的。《背影》最感人处, 就在于父亲蹒跚地努力地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为“我”买橘子的细节描写。
(二) 、让内容具有生命力———关注生活。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这就要求作文教学应该树立生活的大语文观, 努力做到生活作文化, 作文生活化, 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关注生活, 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 然后将自己观察感受所得付诸语言文字。
方法一:走出回忆, 走进生活。可以鼓励学生及时地把所见、所闻、所感记下来, 要求学生每天记生活日记, 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 最好也加进一点自己的看法, 每周再从中选取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写具体、详细。这样长期坚持, 学生写起文章来就会胸有成竹, 左右逢源, 得心应手。
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 没想到学生的作文东拼西凑、套用模式、口号连篇, 缺乏真情实感。这个作文题, 一个着力点就是“感动”, 那可以是一个事件, 也可以是一种情感, 甚至是一个生活片段。但无论如何, 这都应该是一篇“动情”的文章;如果不能动人, 或者情淡, 或者情虚, 都立不住脚, 而“带着感动”就要求我们写一篇“有我之文”。其实, 在生活中, 感动我们的事物有很多, 亲情, 师长的关爱, 友谊, 包括一个微笑, 一句问候, 一杯清茶, 仁人志士的追求, 知识分子的气节, 乃至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等一切生命的情思, 都会触动我们的心弦, 让我们在感动中, 感悟到生命的高贵与尊严, 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而这些“感动”, 又常常激励我们向前迈进。但学生常常把这些“感动”弃置到一边, 而要去捏造一些没有“感动”的感动。
方法二:走出校园, 关注社会。作文题《带着感动出发》契合了2008年的中国“事件”和中国“情绪”。南方雪灾, 奥运火炬接力, 齐心对待“藏独”, 汶川的大地震, 北京奥运会……无一不是感动中国的大事件。我们就很容易带着2008年的感动出发, 复苏一种古老的中华文化, 复兴起中华民族的道义。正如5月的汶川, 我们温家宝总理满面热泪和嘶哑嗓音, 还有“多难兴邦”的启示。中国人的2008, 我们是集体带着感动出发的。
方法三:创设情境, 激发情感。充分利用网络影视资源, 带进课堂;或者是讲述真实的故事。如北京奥运会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气势恢弘的开幕式, 一次次升起的五星红旗, 一遍遍奏响的《义勇军进行曲》, 一张张洋溢着热情、自豪的笑脸, 我们伟大的祖国在世界舞台上无与伦比的精彩表现震撼着我们, 我们为之感动, 我们为之自豪。
因此, 生活永远是作文的不竭源泉。
三.让语言亮起来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句子不通, 语流不畅的文章, 不管你观点如何深刻、新颖, 构思如何巧妙、严谨, 也很难打动读者。高考考纲提出:语言通顺 (基础等级) , 有文采 (发展等级) 。在高考阅卷中, 语言表达是否准确、生动、富于表现力, 在各项指标中权重值往往最高。
我们学生作文的语言往往干瘪、枯燥、乏味, 缺乏灵动与生气。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语言平俗, 形象简单;用语繁琐, 句式单调;叙述枯燥, 表达简陋;一叙到底, 不够生动。
那么, 针对以上问题, 我们在应试作文中怎样做到“有文采”呢?
下面是一学生描写人物的片段:
门被打坏了, 开了一个拳头大的窟窿。班主任来了, 说:“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说:“没看见。”旁边的张小勇还帮董小天说话。高芳芳说:“是董小天踢的。”董小天不承认。老师说:“还有谁看见的?”“没看见。”李星说。
修改后增加了不少细节描写:
门被打坏了, 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来了, 瞪着眼:“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 冷笑着:“鬼知道, 又没有人叫我一定要看好门?”旁边的张小勇, 朝老师做了鬼脸:“哈……, 开了窗, 好通风。”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是董小天, 他来时, 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 他就抬起脚, 用力一踢。”董小天脚一跺:“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 不要诬陷好人!”“我才不瞎说呢, 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 做了坏事, 还要耍嘴。”老师说:“还有谁看见的?”“我, ……没看见。”李星使劲地咽了一口水, 神情恍惚。
人物各自的思想境界以及性格特点活灵活现。记叙文, 细节描写不可或缺, 贴切的细节描写更是文章的生命源泉。
在写作时, 还可以运用偶句, 使语言凝练;使用散句, 让语言流动;运用排比, 给语言增加一泻千里的气势;适当的反复, 给人一种一咏三叹的节奏。
在说理方面例如以“‘滴水穿石’的启示”为话题作文, 有学生写了这一段:“为何鲁迅如此受人敬爱?鲁迅的笔下不是绵绵情思, 奇幻的遐想, 是对国民、对民族的深刻思考, 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认识。”文题既然是“高度问题”, 此段就应该紧紧瞄准“高”字来写, 用两个“深”怕是没有正中“靶心”。修改后:“为何人民如此爱戴和敬仰鲁迅?为何旧势力如此害怕和憎恨鲁迅?是因为鲁迅的笔下没有风花雪月, 没有低愁浅恨, 有的是对社会弊端深入的认识, 有的是为疗救痼疾开出的精准的药方, 而这些无不反映出鲁迅‘凌泰山之顶’的文化视野和开风气之先的思想高度。”
经过修改, 使内容具体了, 突出了中心, 也显示了作者的语言功底。
语言的训练是通过感受好的语言, 通过大量精彩文、段、句的反复诵读和模拟, 通过对作文语言的反复自改和互改, 逐步形成自己良好的语言习惯和风格。
【高三责任的作文】推荐阅读:
责任话题的高三议论文09-26
高三国旗下演讲责任08-08
高三议论文:心怀责任,铸造不朽人生05-10
泪的高三作文05-12
奋斗的作文高三07-04
秋天的高三作文08-01
高三幸福的作文08-09
感激的高三作文08-28
心结的高三作文09-20
绽放的高三作文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