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七年级教学反思

2024-09-22

生态系统的七年级教学反思(通用14篇)

生态系统的七年级教学反思 篇1

本节课的内容比较多,比较繁杂。时间掌握不好容易一节课讲不完。

在一开始这节课我的设计思路是按照教材的思路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学习,设计完以后,我自己总体感觉上有点不舒服,说不上来,就觉得乱,太碎,不系统。怎样才能让上课的效果更好一些呢?后来我想起了昨天听了一节吴老师的课,他是先让学生看书,再给出问题学生逐一回答,效果很好,这种方法我并没有试过,是否可以用用呢,于是我又将教案该了一遍,先让学生看一遍书,然后再让学生找出这节课我们应该掌握哪些知识点,最后我再将这些知识点进行穿线、补漏、建立前后联系。

结果这堂课的教学效果果真和以前有所不同,学生很兴奋、很积极,知识点掌握的也很好,希望各位教师有兴趣也可以试一下。

生态系统的七年级教学反思 篇2

课程标准除了在教学建议中十分重视重要概念的教学之外, 而且在“内容标准”中的十个主题下面列出了50个重要概念。具体到《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一课中, 其重要概念为生态系统的概念。

【教学设计】

活动一:“找家乡”引入, 感知“生态系统”概念

师提问:小鸟、金鱼它们的家乡在哪里?那里的环境如何?师生总结:森林、池塘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地球上有许许多多的生态系统 (看图:海洋、森林、湖泊……) 。师追问:“那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由哪些成分组成?”“各种成分之间有何关系?”“各成分有何作用?”“各成分在生态系统中承担什么角色?”

【反思】学生学习概念一般以感知具体事物、获得感性认知开始。因此, 利用学生熟悉的情境可以了解不同层次教师的知识基础, 并使他们迅速进入到积极的学习状态, 自然引入概念。

活动二:探究池塘生态系统, 理解“生态系统”概念

1.观察:课本29页“池塘生态系统”。

思考:有哪些生物生活在池塘生态系统中?池塘底部的泥沙和水里有没有生物生存呢?

生总结:池塘生态系统中生活着植物、动物、微生物。

2.活动:角色扮演———“以第一人称我来介绍某种生物成分”。

阅读课本38~39页相关内容, 思考植物、动物、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有什么作用。进行一次角色扮演, 以第一人称我来介绍某种生物成分, 在自我介绍中要包含3大要点, 第一, 我是谁?第二, 我有什么样的作用?第三, 举例说出池塘中的哪些生物属于我的家族?

通过活动总结出:植物为生产者, 能生产有机物。动物为消费者, 消耗有机物, 微生物为分解者, 分解有机物。

3.活动:招聘“和平小使者”。

师:看来不同的生物成分都担负着重要的作用。地球年度表彰大会上, 池塘中三种生物成分的代表都参加了, 在讨论谁的贡献最大时, 它们发生了争吵。地球委员会急聘“和平小使者”, 下面是竞聘的考题:请你以箭头的形式来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这三种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

总结:三种生物成分缺一不可, 相互依存。

4.谈论:池塘中的生物成分能独立生存吗?哪些外界条件对它们生存能产生影响?

总结:阳光、水、温度等称为非生物成分, 对生物成分的生存有影响。

5.比较:森林生态系统、学校生态系统是否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

经过这样的分析比较, 学生很快就找到生态系统概念的本质特征是: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共同构成的整体。而森林、学校、池塘等则指生态系统的不同区域 (范围) 。至此, 生态系统概念的给出可以说水到渠成。

【反思】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概念的抽象、概括、形成不是一次完成的, 要经过一系列反复的过程。经过多层次的比较、分析、综合, 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思维结构, 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概念。

活动三:辨析反例, 深化“生态系统”概念

在总结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后, 师追问:草原上的羊、河水中的鲫鱼是一个生态系统吗?

【反思】所谓反例, 就是故意更换事物的本质属性, 在引导学生思辨的过程中, 从反面突出事物的本质。在上一环节中, 学生对“生态系统”概念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容易向邻近的知识、概念泛化。此时, 教师故意提供两个反例, 通过及时比较与思辨, 帮助学生在对错误思维的反思中对知识进行更为深刻的正面思考。

活动四:画概念图, 理顺“生态系统”概念

本节课中涉及概念众多, 除生态系统概念外, 还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概念, 其中生态系统概念为重要概念。请学生绘制概念图。

【反思】绘制概念图最能体现出学生对所学重要概念及这些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理解程度, 非常有助于理清并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 同时, 还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种较好的训练和提高。

活动五:解决问题, 强化“生态系统”概念

出示A、B、C三个生态瓶, 提问, 哪个生态瓶可以较好地模拟完整的生态系统?

【反思】设置具体的问题情境, 运用已形成的重要概念解决问题, 是学习重要概念的目的, 也是检验学生对重要概念掌握的情况, 更是加深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理解、深化重要概念的重要环节。因为, 只有通过运用, 才能暴露出学生对科学概念理解上的缺陷, 以便进一步地深化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理解。

整体反思: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是一步到位的, 一般要经历三个认知阶段:直观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初步的本质抽象水平。在本节课教学中,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以建立“舍弃事物的次要的、非本质的特性, 把握事物的本质特性”为核心, 开展了一系列非常有效的活动。先是借助观察池塘生态系统初步建立直观的“生态系统”的概念, 接着借助比较森林生态系统、校园生态系统等建立表象, 然后通过学生的思辨、交流丰富表象, 再逐步归纳提升, 达到初步的本质抽象水平。学生能正确地表述:在一定的范围内, 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

另外, 学生的学习过程要满足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欲望。整堂课以活动为载体, 以沟通为纽带, 以思维方法的获得为目标展开教学, 给了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在建立“生态系统”的概念过程中, 学生经历了观察、感悟、分析等活动, 接下来, 通过画概念图、解决问题等活动, 进行动静结合的学习, 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习的积极性十分高, 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建构概念, 形成了技能。也正是由于学生的主动参与, 积极探索, 课堂才变得如此生动活泼, 学习的效果不言而喻。

摘要:以苏科版七年级《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为例, 围绕“生态系统”这一重要概念设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从感性知识入手建构“生态系统”重要概念, 形成生物学重要概念, 从而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重要概念,探究活动,建构

参考文献

生态系统的七年级教学反思 篇3

【关键词】生态系统结构;教学设计;反思

1.问题的提出

上课以后的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对课堂的教学反思包括反思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状态等。一节课的反思可能很平淡,但如果能对一节课形成多次的反思会有更大的收获。笔者在参与某次优质课比赛时,对生态系统结构的教学进行了设计和反思,并在评委和听课老师的意见下,对这节课进行了重新的设计和实践。

2.第一次的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是笔者担任班主任的高二生物班,班级学生比较配合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参照课程标准确定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导入部分,以复习种群、群落,引出更高结构层次——生态系统。接着讲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范围,让学生阅读课本总结生态系统的类型。由学生总结的各种生态系统过渡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先用多媒体展现池塘生态系统的图例,让学生读图思考:①图中有哪些动物、植物、微生物?②图中的无机环境具体指哪些?③动物、植物的“食物”是什么?经过学习小组讨论以后由各个小组回答以上问题,并进行相互补充完善。再由教师总结四种成分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然后过渡到食物链和食物网。以书上的图为例讲解营养级和消费者级别,并总结食物链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利用食物链的知识去分析食物网。最后进行课堂的小结和相关例题的讲解。

以多媒体课件为主要的板书,辅以黑板上简单的生态系统的知识框架。

3.课堂教学反思

从学生的课堂反应和作业完成情况来看,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落实了教学的重难点,学生对池塘生态系统的自我分析和相互补充是本节课的亮点,但仍有很多不足。根据新课程理念和听课老师的反馈,有一下几点需要改进。

3.1导入要更加有衔接性和系统性

第一次设计时只考虑到前面所讲的种群和群落,忽视了整个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不能让学生形成整体的框架。

3.2三围目标要真正渗透

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落实,但情感目标没有得到很好的渗透。

3.3教学过程要更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一次设计只有在分析池塘生态系统,总结生态系统成分时,让学生分析、讨论、概括。但在其他知识的处理方法上仍是以教师讲解为主。

3.4教学过程设计要更加切近实际生活

第一次设计时的池塘生态系统与实际生活有很强的联系,但在教学时并没有充分利用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食物链部分也有很多现实的例子,没有让学生去体会。

4.第二次的教学设计和体会

针对第一次设计存在的问题,在第二次设计时进行了适当的修改。

4.1导入可有一定的概括性和系统性

由于笔者为该班的班主任,通过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缺少系统性,所学知识往往是零散的,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因此第二次设计时,在回顾种群、群落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回忆整个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形成知识的系统性。

4.2教学设计体现情感目标的具体渗透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情感目标往往很空洞,但本课的情感目标“让学生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还是有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落实的。人教版教材在讲述生态系统概念时书旁有一个小问题:动物园里饲养着各种动物,也栽培了多种植物。一个动物园中的全部动物是一个系统吗?全部的动物和植物是一个系统吗?这个问题可以先让学生去思考、讨论,教师再进一步引导:生态系统不是将各种生物和环境随便放在一起就构成了,而是相互之间有关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样情感目标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渗透。

4.3教学设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第一次的设计发现很多知识学生可以阅读课本、相互交流得到解决。因此在第二次设计时更加注重多让学生动手、动脑。在观察池塘生态系统时,让学生充分讨论,并借助多媒体让学生充当小老师总结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在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时,让学生自己总结规律,并在多媒体实物展台上向全班展示、讲解,再通过其他同学的点评和补充形成最终的结论。最后黑板上知识框架也可以让学生自我总结,并用实物展台展示加以点评和完善。这样的过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4教学设计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学生对身边的例子总是很感兴趣,学习起来也会更加轻松。因此在第二次设计时增加了现实生活中几个耳熟能详的的食物链分析,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更能理解每条食物链的起点和终点。

5.小结

经过两次教学设计的修改和实践,在第二次教学设计中着重体现了学生主体参与的理念,加强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以上两点在很多教学过程中都值得我们去反思,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和实践,才能真正做到理解教材,把握学生,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过程,让每一个学生喜欢上生物课。

【参考文献】

[1]吴依妮.“细胞与能量”教学设计反思[J].中学生物学.2014(1):15-16

[2]杨立国,杨晶.利用教学反思提高中学生物教学质量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3(11):187-188

[3]麦曦主编.《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96

生态系统的七年级教学反思 篇4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反思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这一节是全章的重点之一。主要阐述了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本节内容中出现了许多生物学名词,如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食物网等都是很重要的。正确认识这些名词术语的含义和相互联系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关键。新的课程标准,需要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方法支撑。新课标遵循的课程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科学生物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为了改变学生传统的依赖性的学习方式,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主动、合作”理念,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讲练结合不足:本课是在全部授课结束后,进行的练习。整体上总感觉 哪里有些欠缺和不足。在同科组老师的指点下,才明白,原来练习可以是随时随地的,没有必要拘泥于以往授课的形式。比如说,讲完生态系统的组成,就可以直接设计一个填表的练习,让学生马上学以致用。在讲完食物链的时候,也可以设计一个练习小卷,强化食物链的相关知识。而食物网的连接也可以作为食物链学习的一项考察。这样,既巩固了所学内容,学生也不会感觉枯燥无味,反而激发了学生争强好胜的求知心理,从而以更高的学习热情来对待后边学习的内容。通过本课学习充分证明学生有很强的创造能力,表演的惟妙惟肖,今后应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发挥。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反思 篇5

课题:《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反思

这节课,可以说准备了一个寒假的时间,我查阅了很多的资料、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看了许多教学视频,包括很多名师的教学视频,并取其精华,加入自己的创新;总体上来说,教学效果不错,但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优点:

1、教材处理的比较合理,如生态系统的类型等不是很重要的内容大胆放手了,而对于概念反复强调关键点,对于组成成分注重分析特例及相互关系,对于食物链注重区分消费级和营养级,对于食物网注重分析食物链的条数、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关系等。

2、通过多媒体教学和学生的实验,把复杂的问题具体化,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就给学生创设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学生制作生态瓶作为引课,提前布置学生去查阅资料,观看视频,购买制作生态瓶所用的材料,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也给学生创造了一段美好的回忆,让他们以后只要想起高中生物课,就能想到曾经亲手制作过一个生态瓶。

4、讲练结合,设计了评测练习,每个知识点分析完,都立刻有相应的习题检测,这样,是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也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既巩固了所学内容,学生也不会感觉枯燥无味,反而激发了学生争强好胜的求知心理,从而以更高的学习热情来对待后边学习的内容。

5、生态系统四种组成成分的关系,先引导学生画出三种生物成分的关系,在加入非生物因素,这样由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认知心理,也降低了难度。

缺点:

1、上课的时候语言缺乏幽默感,教师的幽默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提高个人魅力,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这是我以后要改进的地方。

2、应尽量抓住课堂上的机会进行一些基本的哲学思想教育和生活常识教育,这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3、对于知识,缺少学生记忆、内化的过程,时间上很赶,与这节课内容比较多有一定的关系,也反映了自己对教材的整合不够。

4、鼓励性语言匮乏,学生回答完问题,教师应给与恰当的、鼓励性的、有创新的评价语言,从而达到对学生的肯定,激励,而不是一味的去说“很好”,“非常好”。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教学反思 篇6

本节课使用了教材上的问题探讨作为课题引入,激起学生的大讨论,而面对学生的各种想法,并没有直接给出合理的答案和解释,从而充分激发学主动生学习的兴趣。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了较多的学生活动,例如,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过程时,以生活中常见的玉米→母鸡→人为例,学生开展讨论每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情况,结束后利用投影,将讨论得出的一部分归纳结果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分析其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由学生自己互相取长补短,从中体会分析的方法。在学生明确了每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的去向后,让学生用模型图构建能量流动的模式图。在学习“赛达伯格湖”能量流动定量分析后,要求学生总结能量流动特点,并且对自己完成的模型图进行修改,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学生活动、讨论较多,课堂时间掌控不够理想,有点前松后紧。在对能量金字塔模型解释不到位,每一层代表该营养级的全部生物,不光是一种生物,强调后可能部分学生还是认识不到位。

生态系统的七年级教学反思 篇7

1.《农业生态学》课程改革背景分析。2011年, 生态学上升为一级学科, 同时中央提出了构建生态文明的宏伟目标, 使得生态学科的发展进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目前, 国际上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主要有:全球变化与区域生态安全;外来物种入侵与有效控制;重要生态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流域生态学与科学管理;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水资源安全;农业生态系统健康与食物安全;植被恢复与生态灾害防治;等等。上述新出现的问题和概念, 也迫使《农业生态学》教学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 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时代。

2.《农业生态学》课堂教学现状。在浙江农林大学, 为本科农学、植保和种子等专业的三年级学生开设了专业选修课程《农业生态学》, 36学时 (或32学时) , 2学分。教材选取2008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骆世明教授主编的《农业生态学》第二版教材。该教材从农业的基本生态关系, 农业生态系统结构, 农业生态系统能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系统全面、详尽地介绍了农业生产实践中运用到的生态学原理和农业生态发展前沿方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本人发现这门课程教学还存在以下几个比较明显的问题: (1) 课程知识体系相对陈旧, 跟不上学科的快速发展。近年来, 全球气候变化、转基因食品安全、生物入侵等热点问题已在社会上引发了巨大争论, 这些问题与《农业生态学》课程紧密相关, 但目前使用的教材和课程教学中却未涉及和关注。 (2) 课程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以教师照本宣科为主的单一灌输式教学模式, 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3) 课程考核方式单一。期末闭卷考试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采取考前突击、死记硬背的应试策略。

上述问题使这门课程的趣味性、前沿性和实践性都不尽如人意。因此, 课程改革十分有必要。

二、教学改革具体方案和实施步骤

为了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变被动灌输式的学习为主动探求式学习的目的, 本人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农业生态学》课程进行改进。

(一) 改进和更新《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

1. 教材建设。

以骆世明版和陈阜版的《农业生态学》教材为基础, 参考国外经典生态学教材《The E-conomy of Nature》 (第五版) 、孙儒泳主编的《基础生态学》 (第二版) 、《动物生态学原理》、李博主编的《生态学》等教材, 对课程主题进行优化和再选择。

2. 获取学科前沿信息。

搜索最新发表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科研文献, 通过网络搜索获得高质量的课程素材。如本课程第五章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讲授内容, 就大量参考了复旦大学第五期生态学高级研修班的ppt讲义, 从学科前沿获得了当前国际生态学发展的最新信息, 保证了课程知识的相对新颖性。

3. 收集课程辅助信息。

通过阅读与课程建设相关的国外经典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教材和畅销书, 获取时代发展的动态信息和趋势, 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广博性,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

(二) 探索新的《农业生态学》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体验

1. 增加课堂讨论的次数和质量。

设置与课程紧密相关且具有广泛社会关注度的讨论主题 (如:你如何看待转基因食品?当前西方主导的碳排放和碳交易制度是否对中国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 采取信息定向输送、纸质资料阅读、无领导小组讨论、分组限时间公开演讲等形式, 来加深学生对特定命题的理解, 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参与精神和公众演讲能力。

2. 加入网络公开课教学视频。

在网易公开课、TED演讲、BBC纪录片等网络媒体中, 搜集与课程内容直接相关的视频、音频资料, 经过整理和加工, 选择主题相关、时间适当的视屏在课堂上播放, 使一流的媒体资源走入课堂。同时, 本人在MOOC开放式网络教育平台上注册账号, 选择参与与课程主题相关的一些课程 (如全球气候变化) , 获得一些与课程主题直接相关的信息、资料。

(三) 改进《农业生态学》课程成绩评价体系

1. 加大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重。

将课堂讨论表现、平时作业成绩、出勤率等都纳入课程成绩的评价体系中, 使学生均匀用力, 避免期末考试突击式的应试学习。如在课堂讨论环节, 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形式, 设置分组, 根据全组的表现, 统一给分, 同时对表现出色的“意见领袖”, 给予加分, 此举意在增加学生团队合作的积极性和热情。

2. 期末考试题目中, 增加理解性的主观题目的考察比例。

在期末考卷中, 提高开放性题目的比例, 同时对一些题目, 可设定具体情景, 给予知识点的提示, 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掌握程度 (如论述题:我国十八界三中全会通过了“单独二胎”的生育政策, 请根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分析中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产生背景和变迁。给予应试者的提示知识点有: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蒂的方程、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发展、马尔萨斯人口论等) 。

3. 收集学生课程反馈意见和听课体验。

在考试题中设置课程意见反馈的环节, 如:你认为如何才能上好《农业生态学》这门课程?鼓励学生多提意见, 获取学生的听课体验, 为下一步改进课程教学提供参考和方向。

三、教学改革实施效果、问题与反思

1.教改后的教学效果。

(1) 学生上课积极性增强, 变被动听讲为主动思考。经过课程内容的优化和选择, 学生上课到课率提高, 上课专心听讲程度提高, 玩手机、睡觉的学生数量有所下降。同时, 学生私下的反馈表示:这门课程提高了自己对生态学的兴趣和了解。 (2) 课堂参与度提高, 课下出现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由于引入了对当前生态学热点问题的课堂主题讨论 (以无领导小组讨论形式进行) , 学生课程参与度有所提高, 加之讨论话题新颖, 学生积极性较高。课堂讨论分组采取随机原则, 避免了部分优秀学生扎堆、后进生消极参与的现象。课后阅读材料和书籍的推荐也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部分优秀的学生学以致用, 在课堂讨论和期末考试中能够运用课下学到的新知识。 (3) 学生积极上交课程建设意见和建议。课程考核加大了平时成绩的权重, 将出勤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表现纳入到成绩考核体系中。同时, 课程期末闭卷考试减少了客观题的比例, 增大了主观题的数量, 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深度和广度。如在回答论述题“十八界三中全会后, 中国计划推行夫妻双方单独生二胎政策的生态学理论依据和可能后果”时, 很多学生运用了生态位理论、逻辑斯蒂种群增长模型、生态足迹、环境容纳量、可持续发展等生态学知识来进行回答, 并对可能出现的人口扎堆生育现象做出了预测性的分析, 基本做到了活学活用。

2. 教学反思。

从平时学生听课反映和期末考试回馈意见来看, 课程改革总体较为成功, 学生评教反馈优秀, 但从多数学生一致的反馈来看, 本课程仍存在很多改进的地方, 归纳一下,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书本外内容偏多, 知识体系庞杂, 抽象概念较多, 一部分学生反映抓不住重点和难点。 (2) 师生之间的互动还有待加强, 单一的老师讲授模式还需改进。 (3) 课程课外实践机会较少。尽管本课程给一部分班级安排了几次室内和野外试验, 但大部分班级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 并未安排其他课程实践。这也是学生反映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上述问题, 实际上也是各个学校《生态学》课程一直以来存在的老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 进一步提升本课程的质量, 为以后申请精品课程打下基础, 希望在以后的课程讲授中继续改进。

四、建立明确的课程宏观进度体系, 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和课程重点

在课程开始之时, 列出授课进度表, 课程讲授难点和重点, 课上和课下参考书目、资料和文献, 同时给出相关出处。提前将课程进度表发给学生, 方便学生熟悉课程脉络和讲授重点, 并有针对性的去查阅参考书目。

1.加强师生互动, 把课堂还给学生。根据课程教学进度表, 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 提前分配课程辅助教学任务, 制作教学任务分配进度表, 每次上课请一到两组学生上台辅助教师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同时, 请在座学生评价上一组学生课堂教学效果, 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公众演讲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

2.理论联系实际, 提供课外实践的机会。根据设定的课堂内容, 主动联系校外企业 (如:农家乐、特色养殖基地、生态农业建设试点) 、单位 (如:基层农业推广机构) 和个人 (如:一些生态农业创业者) , 为学生提供参观、主题讲座、项目实施等形式的课外实践锻炼场所, 做到学以致用。让农业生态学理论从书本走到实际应用, 加强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对知识的理解, 更好的建设《农业生态学》这门课程。

五、结语

21世纪的前十年, 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集中爆发, 网络信息爆炸化, 咨询传媒全球化的趋势对传统的大学课程授课体系造成很大冲击, 这对大学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通过教学改革实践, 我发现在把握课程重点的基础上, 紧跟学科前沿动态以及时事性热点的分析和讨论,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希望上述的努力, 可以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乐于学习的习惯和品质, 为培养生态型、创新型、创业型复合人才提供自由的土壤和宽松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沈新平, 黄丽芬, 庄恒扬.谈农业生态学教学过程可强化育人的环节[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20) .

[2]高艳茹, 高海波, 艾文国.关于大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05, (12) .

生态系统的七年级教学反思 篇8

生物组 闫素珍

一、教学内容分析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是以生态系统为框架,主要讲述了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稳定性等知识,因此,本节课内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是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物质基础提供了一个平台,为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作用等埋下了一个伏笔。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确立

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为:“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属理解水平,即学生能判断什么是生态系统,为达成这一目标,应当让学生明白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结构,并能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由此,本节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既能: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能归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其中,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为教学重点,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作用及其关系;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整体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三、设计思路

1、通过一段有趣的动画来引出新课。这一环节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热情,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本课,同时,举一反三,在简单的生态系统中找出生态系统的共性,即生态系统的概念。再在此基础上举例应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概念的归纳能力。

2、关于生态系统的组成则由自制的生态瓶分析探究入手,让学生有更为直观的感受,然后引导学生分类出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和环境,最后再引回到生态系统的组成上。

3、有关“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阐述,是本课的重点之一,依然采取多媒体这一直观手段,让学生能进一步去感知,并获得认同。

4、角色扮演是课堂上给学生随机分组,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并把主题设定为“我最重要”,让学生在争论中,发现“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环境”四者之间的关系。

5、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考试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很容易蜻蜓点水般的学习。因此,在这里,就要求教师深挖教材,拓展学生的视野。

本节课的思路比较清晰,在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中,重点强调概念中应该注意的3个关键点,对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让学生举例,加以简单了解。在生态系统的结构中,对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对比,引导学生归纳出生态系统的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作用及其关系;引导学生总结一条完整的食物链需要包括的关键点,进一步分析食物网,学会数有多少条食物链以及分析消费级和营养级。

四、自我反思

总体上来说,这节课我觉得上的比以往,有所进步,因为经过了多年的教学尝试,更会备课了、更有方向、更有经验了;而且这次毕竟是市内优质课评选,思想重视,准备的时间更充裕些,查阅了很多的资料以及现成的教学设计,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主要表现在:

1、教材处理的比较合理,如生态系统的类型等不是很重要的内容大胆放手了,而对于概念反复强调关键点,对于组成成分注重分析相互关系,对于食物链注重区分消费级和营养级,对于食物网注重分析等;

2、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给学生阅读分析教材的时间,自主完成学案,教材和学案中有的尽量让学生背着答,争取发挥学案的最大作用。而对于有些难度、需要点拨的师生共同分析。

3、从整体上看,本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特别是教师对教材的充分挖掘和调整,是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教师在课堂上起到了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作用,课堂活而有序。

4、本课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展示空间,在角色扮演中,全体同学都积极动脑,展示自己所长,学习兴趣被激发,逻辑思维能力、语言交流能力、表达展示能力都得到发展。

5、引课给了学生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也可以体现生物学科的学科特点,并给学生以美的感受。

经过课后的自我反思以及组内教师和教研员的评课,这堂课还存在以下缺点:

1、引课:用动画片中的片断引课,课件中多次出现动画,无疑,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然而,也存在学习隐患,那就是分散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在动画片的某个情境中,以至于在开课后的五至十分钟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听课状态。那么,要怎样引课既能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又有助于学习接下来的内容而且不影响学生学习注意力呢?在反复斟酌之后,决定教师自制生态瓶,并用它来引出本节重点,这样,不仅解决了刚才提到的问题,而且可以为本课的情感目标服务,潜移默化培养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通过事实证明,这一改进是行之有效的。

2、讲练结合不足:本课是在全部授课结束后,进行的练习。整体上总感觉哪里有些欠缺和不足。在市教研员宋静老师的指点下,才明白,原来练习可以是随时随地的,没有必要拘泥于以往授课的形式。比如说,讲完生态系统的组成,就可以直接设计一个填表的练习,让学生马上学以致用。在讲完食物链的时候,也可以设计一个练习小卷,强化食物链的相关知识。而食物网的连接也可以作为食物链学习的一项考察。这样,既巩固了所学内容,学生也不会感觉枯燥无味,反而激发了学生争强好胜的求知心理,从而以更高的学习热情来对待后边学习的内容。

3、不能收放自如。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者关系让学生讨论,但是并没有最后点拨收好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结论。这处,在课前实际上设计的比较好,但是真正上了课堂,应变能力不足,没有达到收放自如。

3、教师的感染力、组织力和调控力还有待提高。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对学生的调动还不够。有些地方可以大胆的让他们讨论、让他们举例,也可以变换形式,这样课堂气氛会更好而且学生的积极性会提高很多。这也反映出了自己经验还是不足。

4、本节课中生态系统的概念出示较快,缺少学生记忆、内化的过程;学生角色扮演时对环境概念的界定不是很全面。

5、教态还不够自然。这点自己上课时也体会到了,总体来说有些紧张,课堂有些赶,还需要用经验和努力来改变自己,让自己更自然。

综合各位老师的建议,我认识到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必须努力改进,具体改进措施如下:

1、要合理利用自己年轻、有精力的契机,认真钻研教材、课标、考纲、教法,掌握深厚的专业知识,而且利用教研的机会接受更多的新的教学理念,并争取应用到日常教学中。

2、多听课、多学习。要在平时的时间多听组内其他教师的课。学习其优秀的地方,适合自己的地方更要合理运用。争取在短时间内,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和风格,合理应用教学方法。

生态系统的七年级教学反思 篇9

《维护生态平衡》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中第八课的内容。该课除了使学生认识草原上鹰、兔、草的生态平衡关系,还要让学生认识沙尘暴的形成及明确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

为了上好这一课,我在课前对生态系统平衡和沙尘暴的情况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因为这样才能更好地和学生们一起进行交流和讨论。整堂课的教学以交流讨论、分析推理为主,至始至终课堂气氛都十分的活跃。我还利用教室内的电视,播放了沙尘暴的视频和沙尘暴形成的原因,让学生能更深刻地感觉到沙尘暴对我们带来的危害,使学生明白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只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如讨论鹰、兔或草减少了会有什么现象,推测沙尘暴的成因,我都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把握住时机,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导,因为这样比直接告诉他们答案更有效。

本课的结束,我没有用一段很好的话来概括总结,只是草草的结束了。我认为要是能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让学生课后去思考,这样效果会更好。

课标上说到:科学学习要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但是这节课都是我提出问题,让学生去回答,这点做得还不够好。

生态系统的七年级教学反思 篇10

为了进一步实践科学发展观, 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宽博知识面、富有创造性和较强的适应性、具有良好协作精神和敬业奉献精神、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包括动手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社会交流活动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21世纪人才, 根据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发展目标, 我们结合长安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长安生态茶园多功能生态系统的规划建设与管理。

一、长安常规茶园向生态茶园转化的规划

(一) 长安常规茶园向生态茶园转化的规划依据

在茶叶生产上, 古今中外早就有生态茶园的雏形。如湖北、江西、安徽, 在茶园中种植棕榈、乌桕、油桐;湖南安化在茶园中栽种梨果, 有的还间种粮豆和其他经济植物;广东在茶园中普遍种植遮荫树和绿肥。在云南普文, 最先实行了橡胶茶叶的间作, 然后在勐满、盈江、芒市、瑞丽等农场推广。惠民农场有果茶 (芒果) 、药茶 (金鸡纳) 间作;凤庆、临沧、保山、腾冲等地在茶园中种植桤木, 西双版纳勐海除了混林茶外, 有大规模的樟树, 这些都是根据茶树对特殊生境的要求及提高对阳光、地力等空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充实生态位原理建设而成。中国科学院云南热带植物所建立了胶茶人工群落的典型生态茶园;海南省的林-胶-茶新型生态茶园, 为生态茶园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因此生态茶园是基于茶树与其系统发育环境的传承性, 与其他生命系统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特性, 实行生命系统的多样性, 让茶树回到它完成系统发育的、含有人为意志的森林怀抱中去重演系统发育;能充分利用各种生物在茶园所占领地内、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物质能量摄取的时间、空间、种类、数量、质量、层次的差异性和相生、相养、相克关系, 充分满足主体物种茶树的生态需求, 达到茶树个体、群体的最大增长, 获得生产的最佳效果;实现了对太阳能和土地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使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得到相互促进, 茶园不衰, 环境不败, 从而使经济收益持续稳定, 使三大效益圆满统一;同园艺与园林配合, 与周围环境组成秀美的园林化茶园生态系统。

(二) 长安生态茶园教学基地的基本情况调查

目前生态茶园当地的配伍植物主要有类茶植物、水果、药材、香料等经济作物, 桤木、绿肥, 粮豆, 蔬菜等共7大类30余种, 有些植物还兼具蜜源和色彩构图的特点。近几年来, 特别是学校对长安教学基地的功能和布局进行重新定位和规划后, 给长安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学校分批投入资金690多万用于基地的建设, 先后修建了157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645平方米的制茶车间、880平方米的包装车间与教工宿舍、348平方米的食堂, 并逐步完善了水、电、路等各项基础设施。完成了基地的绿化、美化以及亮化工作, 长安基地已初步建设成为一个集教学、科研、生产、素质教育、科技推广和技术培训、农业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型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与此同时积极协助园艺园林学院、农学院、食科院落实果树基地、旱粮作物园和类茶植物园的建设立项工作, 加快了基地的站园建设进程。目前基地已拥有良种示范园、丰产示范园、品种基因库、花卉苗木园、手工茶车间、名茶车间和普通绿茶制造车间。2003年长安基地一共承担教学实习288人周, 生产实习576人周, 毕业实习560人周, 科研课题5项, 年生产手工名茶500斤, 普通绿茶30担, 并且经常接待校内外领导和来宾参观指导, 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三) 长安生态茶园基地的规划

1. 生态茶园的规划原则。

(1) 根据物种多样性与稳定性原理, 植物种类 (杂草除外) 安排在4~10种以上。 (2) 根据种间相互关系原理, 在多种植物配置中, 用植物引来功能性动物、微生物5~10种以上, 营造天敌的居住生活条件;并充分考虑与茶树有正相互用的植物种, 同时引进茶树主要害虫的负相互作用种。 (3) 生态茶园收集太阳的能量要求达到最大值。 (4) 土地营养物应富集于土壤耕作层, 保持土壤养分平衡, 消除营养或生理限制因素。 (5) 保持适当长度的食物链和一定复杂性的食物网营养结构。 (6) 避免周边、区内的各种污染源和拒绝一切毒物或不能降解的有毒物质进入系统, 使土地、水源、大气、茶叶及其他作物、天敌以及劳动者消费者受到污染损害。

2. 长安生态茶园基地的规划蓝图。

根据长安基地的实际社会、经济、生态条件, 使其充分发挥教学实践功能、科研示范功能、社会素质教育功能、生态旅游功能, 我们将长安基地建设成植物生产类教学科研为主, 集教学、科研、生产、素质教育、科技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农业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型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规划建设长安有机生态茶园多功能生态系统。其中有机生态茶园试验实习园 (80亩) 、类茶植物试验实习园 (15亩) , 茶叶加工厂 (10亩) , “一区”即名特优生态有机茶展示和品尝综合管理服务区 (26.8亩) 。通过科学建设与管理, 长安基地将全面展示出我校的办学特色和建校水平, 满足学校多学科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需要, 成为现代农业基地的样板和学校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二、长安生态茶园的建设

(一) 长安生态茶园的建设内容

生态茶园是茶树栽培学的创新与技术革命。它不是原来意义的单一茶树和平面结构的茶园, 它具有植物组成多成分、多层次的立体复合结构, 除了茶树、植物外, 动物成分也多样化了。除了茶叶以外, 还有其他经济植物的收益, 对水土保持、对气候改造, 对茶园小气候乃至地区气候形成均有特殊功能, 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各种鸟类会飞来安家, 各种天敌 (包括引进放养) 可来休息、觅食, 病虫害会大为减少。自成一个系统, 能抵抗不良环境, 维持长久的平衡。

1. 对生命成分进行选定, 包括茶树品种、上层、林网网络、水土保持、色彩、蜜源等不同生态作用的植物种。

我们可以按生产要求与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选定利用绿肥植物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增加物种多样性和保持系统的稳定性。

2. 空间结构安排:

对所选定的植物种, 种在什么地方, 如何排列, 种多少, 如林网植物分几行, 外层、中层、内层种什么, 茶园道路旁种什么, 上层种什么, 一般选经济价值高的物种, 道旁5~10米1株, 茶园上层每亩10~15株。

3. 种群安排:

采用什么茶种, 每亩种多少株, 如何排列, 行距、株距一般以3000~5000株为宜。

4. 苗木准备:

建立苗圃或购进苗木, 收集各种拟种植物的种子、种苗、引进天敌生物的联系定货等。

5. 规划与园、厂设计:

丈量土地, 设计分区、分片串以道路、排灌系统, 将林网、网格茶园、网格植物、碎部植物等生态茶园部件绘制成综合规划示意图和若干具体的布置详图, 并请专业人员绘制工厂概图与工艺流程、设备配置图。

一切规划设计均已做好后, 就组织劳动力进行开垦。开垦的第一步就是把道路网规划好, 排灌系统规划开挖好, 种各种植物的沟或塘挖好;第二步开茶园:开茶园与一般茶园相同, 测好等高线, 线上打好桩, 由下往上逐梯开挖。植茶沟深50Cm, 宽60~80Cm, 表土回沟。开完后整理台面, 施好基肥 (每亩钙镁磷或磷矿粉100㎏, 农家肥1000~3000㎏) , 与土拌匀, 上盖心土5~8Cm, 待雨季来到定植。

(二) 长安生态茶园多功能生态系统的管理

1. 基地站园的管理。

站园是校内教学科研基地的基本单位, 长安教学基地将根据学校学科发展的需要, 紧密结合基地的定位和功能规划, 进行产业调整与布局, 建立结构布局合理、高起点、现代化的茶园、果园、旱粮作物园、类茶植物园、生活服务区和相应的配套设施, 形成一个功能齐全的站园结构体系。各站园作为相对独立的农业产业单位 (实体) , 实行目标管理, 独立核算, 自主经营。按照岗位目标责任制, 将任务层层落实到人。学校将对各站园的管理进行宏观控制, 严格考核, 同时积极主动地为各站园的建设和发展献计献策, 认真做好基地站园的服务工作。

2. 基地服务设施的管理。

生态系统的七年级教学反思 篇11

成生态系统

丰富多彩的学期生活随之而来,查字典生物网为大家编辑了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大家.一、教材分析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是冀教版生物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我们周围的环境”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位置属于一级主题“生物与环境”下的二级主题“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阐述了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本节内容中出现了许多生物学新名词,如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食物网等都是很重要的,正确认识这些名词术语的含义和互相联系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关键。本节内容是全章的重点之一。教材中设计了学生调查环节,增强了知识的趣味性。

这节课是学生认识了生物圈,学习了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基础上的提升与总结,而后面的一节内容《人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员》也是本节课的延伸与补充。另外保持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以及自然保护等都是当前世界性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都与生态系统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本节课是本章乃至本学期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

从知识方面来看,学生对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已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没有形成生态系统的概念,学生对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食物网等概念的掌握和理解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对生态平衡有一定的了解,可以通过举例说明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从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来看,八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和活动感兴趣,乐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且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3)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2.过程与方法

(1)学生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讨论与分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2)确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的意识。(3)增强爱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情感和决心。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的组成。(2)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组成。2.教学难点:

(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2)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组成。

五、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设疑启思;课堂知识问答;自主启发式教学。

六、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1)全班分成4组,每组15-16人,分为植物组、动物组、微生物组、非生物组,收集关于这四个部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并选出一位代表进行阐述。

(2)全班五组同学各自收集关于环保小知识的资料,并参与到课堂问答环节,以抢答的形式进行游戏,并决出冠军。2.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资料《舟曲泥石流13年前已被预料到》、新闻报道《甘肃舟曲发生的特大泥石流》;《过度放牧的危害》视频;环保小知识问答题收集并整理。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生态平衡教学反思 篇12

生态瓶,就是“将少量的植物,以这些植物为食的动物和其他非生物物质放入一个密闭的光口瓶中,形成的一个人工模拟的微型生态系统”(。在科学教学活动中,生态瓶是一种有趣、充满活力且十分有用的工具。因为大多数的孩子都喜欢饲养、观赏生态瓶中的鱼和其他各种水生生物,这种饲养和观赏可以增长知识,促进探究,增进理解,并带来美的享受。

做一个生态瓶的活动,是一个直接影响本单元探究活动能否深入开展的活动。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同学动手做了,却没有成功。反思这个活动,觉得在指导学生做生态瓶中还要注意一些问题:

1、关于瓶子的准备:可使用玻璃或塑料的饮料瓶,但在清洗时不可使用肥皂或去污剂来洗涤,使用这些化学物品洗涤,会导致瓶上留有肥皂等残留物,它们将对水生物的生存会带来危害。建议你用热水洗涤,必要时可加一些小苏打。

2、铺在瓶底的沙石可取一些粗沙或细石,用自来水冲洗后,除去其中的尘土和赃物质,然后铺在瓶子底部替代淤泥,作用是为那些靠吃死烂植物和动物排泄物为生的细菌提供一个寄宿的场所。

3、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讲,无法获取自然水域水的,可以用隔夜水来替代。制作隔夜水,至少要将自来水事先静置24 小时,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使其中的含氯化学物质分解除去。大多数水生物都对含氯的物质很敏感,接触到这些物质后容易死亡。

4、密封可采用蜡封,即用烧融的蜡油来封,这样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5、至于一个生态瓶中到底放几条鱼好呢?生态瓶中放养的鱼的数量和生态瓶中水的体积及鱼在水中可获取的氧气量直接相关。如果养的是金鱼,则每4升水放两到三条成年金鱼就可以了。还有一个判别生态瓶中鱼是否太多的方法就是注意是否有鱼浮在水面不断“喘气”,如果有这个现象发生,则表明水中没有足够的溶解氧,要么是水质出问题了,要么就是放入的鱼太多了。

《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 篇13

《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篇1

在学习《做一个生态瓶》一课中,主要是让学生探究池塘中生态系统里的水生植物利用水、光、养分等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供水生动物呼吸之用。此前,学生对这些内容比较熟悉,也知道水生动物的排泄物为水生植物提供了肥料。为此,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在尊重孩子们的想法,让他们自由探究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做出合理的取舍,把这节课的重点放在设计生态瓶上。

反思一下自己的这节课,我觉得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课前导入的时间还是有些长,原计划6分钟完成,结果用了9分钟,主要是在“探究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上浪费了一些时间,其实完全可以让学生自主思考“鱼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水草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水草的生存需要哪些条件”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学生很自然地就明确了生态系统的真正内涵。

2、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完全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氛围,导致了课堂的后半部分学生们学的不积极,显得有些乱。比如,小组在设计制作生态瓶的方案时,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竞赛的形式展开,从而提高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在对做好的生态瓶评价时,我忽视了评价的标准,只是让学生展示一下自己的生态瓶,其实各小组做的生态瓶都差不多,这样评价一点价值也没有,反而还浪费了一些时间。我觉得:在评价的时候,完全可以让他们拿着自己的生态瓶,说一说自己的制作过程,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课堂上,由于时间比较紧,因此导致提出问题后,没有给所有学生足够的思考、讨论的空间,没有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小组的想法,仅仅是把发言权交给了思维活跃的学生,这种“抢答”的方式,我觉得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今后要努力改进。

《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篇2

《做一个生态瓶》是这一单元里学生最感兴趣的一课。为了把这节课上好,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和同事一起去找水草和小动物,在寻找未果的情况下,又亲自到花鸟市场去买了水草和金鱼,还特意准备了一袋洗干净了的沙子。上课时孩子们自己也准备了一些材料,有的`带了小鱼和泥鳅,有的带了乌龟,还有的捞了很多浮萍。虽然准备的材料不像书上说的那么丰富,但是看到孩子们兴奋的表情,我还是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没有白费。

反思一下自己的这节课,我觉得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在时间分配上还是有一些不合理,导入的时间比较长,出示池塘生态系统后,在孩子们探究生物与非生物间的关系时,缺乏一些引导,没有真正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重难点没有突破,导致了后面设计实验方案花了一些时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实在探究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时,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问题深入研究,比如可以让学生思考“鱼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水草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学生很自然地就明确了生态系统的真正内涵。

2、在备课方面,“备学生”还做得不够。比如有的学生在课前就已经把生态瓶做好了,而且做得非常棒。这样的小组有好几个,这样就导致在后面的制作过程中,这部分学生无事可做。生态瓶做好后,再要他们来讨论设计方案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学生也失去了讨论的兴趣。如果在课前我了解了学生的状况,在做生态瓶时我就会请那些做好了的同学上台介绍一下自己的经验,再让其他同学提出意见。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而进行改进。这样既能体现他们组的价值,又让他们有事可做,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

3、在对做好的生态瓶评价时,我只是让学生展示了一下自己的生态瓶,并没有做过多的讲评。其实各小组做的生态瓶都差不多,这样评价一点价值也没有,反而还浪费了一些时间。其实在评价的时候,完全可以让他们拿着自己的生态瓶,说一说自己的制作过程,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也是对他们这节课的总结,能很好地在孩子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节课的教学让我收获了不少,让我对今后的实验教学有了更深刻得认识。我想任何一节课只有在教师的潜心研究和精心打磨下才能使教学环节精细化,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

2.《做一个生态瓶》的教学反思

3.《改变生态瓶》的教学反思

4.小学科学《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

5.《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3篇

6.《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范文

7.五年级科学上册《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

维护生态平衡教学反思 篇14

复习是基础,探究是关键,树立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家园意识是本堂课的情感目标。本节教学的难点与重点是探究生态失衡的原因,在教学过程中,我重视多媒体的运用。我收集了大量的图片向学生进行展示,使学生明白原来草原上的生态不平衡和沙尘暴的形成都是和人们的活动有关的,而且明白一旦环境遭到了破坏想要恢复原来的平衡那就不是一年二年那么简单的啦!这样一方面克服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困难,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也让学生观察到直观、生动的画面,给他们的视觉和心灵上都有了一个很强的撞击。特别是针对我们的学生普遍存在一种想法:“沙尘暴等环境问题与我们还很远,跟我们关系不大”的想法,我出示家乡乍浦存在的环保问题,如河水发臭了,垃圾增多,烟囱冒出的烟很黑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如何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家园。整堂课,学生精神饱满、讨论热烈、情绪激昂,时而为人们的行为而愤恨、时而为环境的恶化而担忧、时而为自己肩负的责任而振奋!这堂课的作用已经大大地超出了课堂的范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上一篇:育人模范先进事迹材料下一篇:校长经典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