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学材料力学

2024-10-19

河南理工大学材料力学(精选8篇)

河南理工大学材料力学 篇1

1、什么叫合金钢?按合金元素含量如何分类?

为了提高或改善钢的力学性能、工艺性能或使钢具有某些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在冶炼时特意往钢中加入一些元素,这些元素叫合金元素,所冶炼的钢叫合金钢。

合金元素总含量<5%低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5%~10%中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10%高合金钢。

2、试分析说明铁素体钢、奥氏体钢、莱氏体钢的形成原因。某些合金元素的加入会使奥氏体相区缩小,特别是Cr、Si含量高时将限制A体区,甚至完全消失,使得室温下只有单相铁素体组织存在。如高Cr含量的铬不锈钢均属铁素体钢。

6、指出下列合金钢的类别、用途及热处理特点;

40Cr:调质钢,多做重要零件,轴齿轮等重要零件。热处理工艺为:淬火+高温回火

60Si2Mn:弹簧钢,冷轧弹簧;淬火+中温回火

GCr15:滚动轴承钢,滚动轴承材料;球化退火+淬火+低温回火 9SiCr:低合金刃具钢,板牙、丝锥、铰刀;球化退火+淬火+低温回火 40CrNiMo:调质钢重要较大截面零件;调质

Cr12MoV:冷作模具钢,制造冷作模具;退火+淬火+低温回火 5CrMnMo:热作模具钢,中小型热作模具;淬火+高温回火 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用作600°以下过热管道及结构碳化物形成元素则阻止石墨化。2)冷却速度的影响:铸件的冷却速度对石墨化有很大影响。冷却速度越慢,即过冷度越小,越有利于原子扩散,对石墨化越有利;反之,当铸件冷却速度较快时,不利于石墨化过程的进行,碳可能以渗碳体的形式存在,甚至出现白口。

3、什么事孕育铸铁?它与普通灰铸铁有什么区别?如何进行孕育处理?

为了细化灰铸铁的组织,提高铸铁的力学性能,通常在碳、硅含量较低的灰铸铁铁液中加入孕育剂进行孕育处理,经过孕育处理的灰铸铁叫孕育铸铁。孕育铸铁的金相组织实在细密的珠光体基体上,均匀分布细小的石墨片,故其强度高于普通灰铸铁。性、炭化物析出);铝合金,淬

火(仅造成饱和,无强化效果),时效强化(第二相析出是强化)。

4、何谓硅铝明?它属于哪一类铝合金?为什么硅铝明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变质处理前后其组织和性能有何变化?这类铝合金主要用途何在?

铝硅铸造合金又称为硅铝明。铝硅系铸造合金。元素硅能提高合金的流动性,从而提高铸造性能。变质处理前强度低,铸件致密度不高;处理后合金的力学性能提高。用于强度硬度要求高的零件。

5、黄铜能否进行时效强化?一般采用何种强化方式?

不能。固溶强化和过剩相强化。

6、锡青铜主要特点是什么? 铸造性能上具有流动性差。偏析材料。包括塑料、橡胶和化纤三大类。

2、何为高聚物的老化?防止老化的措施有哪些?

高分子材料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空气、火、光、热、辐射等环境因素的作用,使聚合物失去原有性能的现象成为老化。防止:1改变聚合物的结构2加入防老化剂3表面处理

4、举出4种商业上最常用的热塑性塑料,简要说明其用途。ABS塑料:机电行业,常用来制造齿轮、管道、电机外壳等。聚碳酸酯:广泛应用于机械、仪表、电讯、交通等领域。有机玻璃:主要用来制造具有一定透明度和强度的零件。聚四氟乙烯:制作化工机械上各种零件。

6、用金属制作塑料制品的镶嵌某些合金元素的加入会使奥氏体相区扩大,特别是Ni、Mn。当钢中加入大量这类元素时,甚至可使A1、A3和Acm线降至室温以下,从而获得在室温下只有单向奥氏体存在的所谓奥氏体钢。如高Mn含量的耐磨钢,高Ni含量的不锈钢均属奥氏体钢。大部分合金元素可使Fe-Fe3C相图中E点左移,E点左移意味着莱氏体有可能在碳含量远低于Wc2.11%的合金钢中出现。

3、通过对45钢和40Cr钢的性能分析,说明化学成分对钢的性能、热处理工艺的影响。

①40Cr钢的碳含量与45钢的碳含量相当,所以他们硬度相当,40Cr中Cr的加入主要增加淬透性,强度有所提高,对塑性、韧性影响不大。②Cr使C曲线右移,提高淬透性,淬火后40Cr钢硬度更高。③Cr与C有更强的亲和力,回火时析出弥散碳化物,均匀分布于基体,造成二次硬化,提高钢的强度,40Cr钢硬度高于45钢。

4、什么叫做第一类、第二类回火脆性?其产生原因及防止方法如何?

第一类:淬火钢在250~350°C回火时出现的脆性称为。。几乎所有淬火后形成马氏体的钢在该温度范围内回火时,都程度不同的产生这种脆性。目前尚无办法完全消除这类回火脆性。第二类:淬火钢在500~650°C范围内回火后出现的脆性称为。。一般认为与Sb、Sn、P等杂质元素在原奥氏体晶界上偏聚有关,Ni、Cr、Mn等合金元素促进杂质元素的偏聚,这些元素也易在晶界上偏聚,所以增强了这类回火脆性的倾向。Ⅰ对于截面小的零件,自回火温度快速冷却;Ⅱ大截面,由于中心部位很难快冷,可在钢中加入适量钼钨等合金元素。

5、根据高速钢的热处理特点,说明合金元素对高速钢性能的影响。

1)碳:一方面要保证能与钢中的W、Cr、V等合金元素形成足够数量的碳化物,又要有一定的碳溶入高温奥氏体中,使淬火后获得足够碳含量的马氏体,以保证高硬度和高耐磨性以及良好的热硬性。2)钨:是使高速钢具有热硬性的主要元素,也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3)铬:主要增加高速钢的耐磨性和淬透性。4)钒:显著提高钢的热硬性、硬度、耐磨性,并且还能细化晶粒,使钢对过热敏感性降低。件;固溶处理

7、奥氏体型不锈钢与Cr13型不锈钢相比有何特点?用Cr13形不锈钢制造机器零件、工具、滚动轴承、弹簧,应选何种钢号?并制定热处理工艺。

奥氏体不锈钢无磁性,塑形、韧性、耐蚀性好于Cr13型不锈钢,但切削加工性小于Cr13型不锈钢,有应力腐蚀倾向。机器零件(1Cr13、2Cr13)油淬+高温回火;工具滚动轴承(3、4)预热、油淬+低温回火;弹簧(3、4)油淬+中温回火

8、为什么硬质合金采用粉末冶金生产?YG8、YT30的成分和用途有何不同?

硬质合金由于硬度太高、性脆,不能进行机械加工,所以采用粉末冶金生产。YG8:含钴8%含WC92%的钴钨类硬质合金,铸件冲压段,铸件表皮断面断续精车;YT30:含TiC30%其他为WC和Co的钨钴类硬质合金连续面半精车和精车。

9、今有一拖拉机曲轴,根据其工作条件,如何选材?其热处理工艺如何制定?

心部韧,表面硬。可选40Cr、40CrNiMo合金调质钢。下料—锻造—退火或正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装配

10、汽车变速齿轮是在承受较强烈的冲击作用和受磨损的条件下进行工作的,对于这类构件,应如何选材和制定热处理工艺?是举例说明。合金渗碳钢20CrMnTi。下料、正火、加工齿轮、渗碳、预冷、油淬+低温回火、喷丸、精磨齿。1.铸铁分为哪几类?其最基本的区别是什么?

按石墨化程度分3类:白口铸铁,碳几乎全部以Fe3C的形式存在;灰口铸铁,碳主要以石墨形式存在;麻口铸铁,碳一部分以石墨形式存在另一部分以Fe3C形式存在。

按石墨形态分为4类:灰铸铁,石墨呈片状。可锻铸铁,石墨呈团絮状。球墨铸铁,石墨呈球状。蠕墨铸铁,石墨呈短小的蠕虫状。

2、影响石墨化的因素有哪些?是怎样影响的?

1)化学成分影响:铸铁中的碳和硅石墨化的元素,它们的含量越高,石墨化过程越容易进行,析出的片状石墨就越多、越粗大;反之,石墨越少,且越细小。铸铁中的Al、Cu、Ni、Co等合金元素也会促进石墨化,而铸铁中的S及Mn、Cr、W、Mo、V等

4、在铸铁石墨化过程中,如果第一阶段、第二阶段都完全石墨化,第三阶段或完全石墨化,或未石墨化,或部分石墨化,问他们各得到什么组织?

铁素体、铁素体+珠光体、珠光体

5、为什么说球墨铸铁是“以铁代钢”的好材料?其生产工艺如何?

球墨铸铁的力学性能大大高于灰铸铁,并优于可锻铸铁,他的某些性能接近于钢,如弯曲疲劳强度、耐磨性、抗拉强度。同时,球墨铸铁还保留有灰铸铁的一些优点,如优良的铸造性、切削加工性和低的缺口敏感性。球墨铸铁可通过热处理大大提高其性能。

6、可锻铸铁是如何生产的?可锻铸铁可以锻造么?

一、先浇注成纯白口铸件。

二、石墨化退火。可锻铸铁由于石墨呈团絮状,对基体的割裂作用比片状石墨要小,所以可锻铸铁的强度比灰铸铁高,还具有一定的塑性和较高的韧性,所以不可锻造。

7、试指出下列铸件应采用的铸铁种类和热处理方式,为什么? 1)机床床身:孕育铸铁,时效处理、退火、表面淬火2)柴油机曲轴;球墨铸铁,退火、正火、调质、等温淬火3)犁铧;黑心可锻铸铁,石墨化退火4)汽车后桥壳;可锻铸铁,球墨铸铁5)热处理箱式炉底板;耐热铸铁6)球磨机衬板;耐磨铸铁。

1、解释下列名次:

1)固溶处理:指将合金加热到高温单相区恒温保持,使过剩相对充分溶解到固溶体中后快速冷却,以得到过饱和固溶体的热处理工艺。时效强化:淬火后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随时间延续而显著提高的现象。

2)纯铜:工业纯铜具有玫瑰红色,表面形成氧化膜后成紫色,故一般称为紫铜。黄铜:以锌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合金称为黄铜。青铜:除锌和镍以外的其他元素作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合金称为青铜。

2、铝合金可通过哪些途径达到强化目的?

①固溶处理+时效强化②细晶强化③加工硬化

3、铝合金的强化热处理原理和工艺操作与钢的强化热处理原理和工艺操作有什么异同? 热处理:铝没有同素异构转变,钢有。工艺:钢,淬火(马氏体强化、固溶强化),回火(塑韧倾向大极易形成分散缩散等特点。锡青铜铸造因极易形成分散缩孔而收缩率小,能够获得完全符合铸模形状的铸件,适合铸造形状复杂的零件。

7、轴承合金必须具有什么特性?其组织有什么要求?举例说明常用巴氏合金的化学成分、性能和用途。

性能:1具有良好的减摩性和耐磨性,以利于润滑油膜的形成2在工作温度下,应具有足够的抗压强度和疲劳强度,以便承受轴颈所施加的载荷3具有良好的磨合型,使载荷均匀作用在工作面上4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导热性。要求:1金相组织应由多个相组成2轴承材料的基体应采用对钢铁互溶性小的金属3软基体具有良好的镶嵌能力。常用巴氏合金为锡基轴承合金和铅基轴承合金。

8、钛合金分几类?性能上有何特点?

α型钛合金、β型钛合金、(α+β)型钛合金。①α型钛合金的室温强度低于β型钛合金和(α+β)型钛合金,具有良好的热强性和抗氧化能力,焊接性能好,并可利用高温锻造的方法进行热成型加工,α钛合金不能热处理强化,热处理工艺只有再结晶退火和去应力退火②(α+β)钛合金塑性好,容易锻造、压延和冲压成型,可通过淬火和时效进行强化3β钛合金有较高的强度和优良的冲压性能,可通过淬火和时效进一步强化。

1、以某一类机械零件为对象,说明其选材的一般原则。

①根据零件的工作条件和损坏形式找出所选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指标。如连杆螺栓材料的力学性能除了要求高的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还要求有高的疲劳强度②对材料的工艺性能加以注意。③还应注意降低零件的总成本。碳钢在满足条件下优先选用。

2、以汽车、拖拉机变速箱齿轮为例子,说明其选材,并制定热加工、冷加工工艺路线。20CrMnTi钢。下料—锻造—正火—机械加工—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喷丸—磨内孔及换挡槽—装配。

1、什么是高分子化合物和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分为哪几类?

高分子化合物又称聚合物、高聚物,是由一种或多种简单低分子化合物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材料是主要有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考虑其线性膨胀系数,一面开裂和脱落。

7、常用热固性工程塑料有几类?举例说明其用途。

酚醛塑料、环氧塑料、有机硅塑料3类。有机硅:压制工作温度180-200的电绝缘零件。

8、根据线性非晶态聚合物的温度-形态曲线说明Tx、Tg、Tf、Td的物理意义。

Tx脆化温度、Tg玻璃化温度、Tf粘流温度、Td分解温度

3、陶瓷为什么是脆性的?提高陶瓷强度的途径有哪些? 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以静电作用力相结合,键的结合能较高,结合比较牢固,因此陶瓷性脆。1制成纤维或微晶、纳米晶,尽可能减少产生缺陷几率。2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尽可能消除表面缺陷。3在表面造成预加的残留应力层,抵消工作时表面承受的部分拉应力。4提高陶瓷材料的纯度,消除气相,提高其密度和均匀度,细化晶粒。5研制新型陶瓷材料和进一步改善制造工艺。

4、什么是普通瓷?有何用途? 粘土类陶瓷。除作为日用陶瓷之外,工业上主要用作绝缘用的电瓷以及耐酸碱要求不高的化学瓷、承载较小的结构零件用瓷。

5、常用工程陶瓷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和用途?

氧化铝陶瓷:强度高、抗热振性好,高温下绝缘性能好,耐化学腐蚀。用于高温实验容器、坩埚、绝缘套管。氧化硅陶瓷:性能极其稳定,除氢氟酸外,能耐各种无机酸和碱溶液腐蚀,也能抵抗熔融的非铁金属的侵蚀。用于耐磨耐腐蚀耐高温绝缘零件。Sialon陶瓷。碳化硅陶瓷。碳化硼陶瓷。

河南理工大学材料力学 篇2

作为河南唯一的“211”高校, 无疑, 郑州大学在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方面开好了头, 起好了步, 在河南高校中发挥了表率作用。同时, 为该校的人才、学科、科研发展, 特别是建设高水平大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中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发挥优势出击重拳

郑州大学牵头的河南资源与材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以河南资源与材料产业转型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 以绿色选冶与材料加工为技术主线, 以中铝集团和平煤神马集团为示范基地, 联合中铝研究院、中钢洛耐院等组建河南省资源与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 并以此作为协同创新载体。中心致力于突破资源选冶融合开发、绿色冶炼与加工、焦煤资源材料化、高端产品制造等战略性关键技术, 形成绿色选冶与加工技术和知识体系, 创立绿色选冶学科;建成绿色选冶、焦煤材料化和材料智能加工示范工程, 构建“资源绿色选冶与材料高端加工”产业发展新模式, 推动产业转型。

郑州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是学校的拳头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该校重点建设的工科院系之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科研基地包括:国家橡塑模具工程研究中心、材料成型过程及模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高温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高分子材料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模具材料工程及装备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精细高分子材料、新型工程塑料、皮革材料、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及模具技术;铝、镁轻合金材料、新型生物医用合金材料、新型高温耐磨材料、钨钼合金、非晶、微晶材料、材料成型及控制 (铸造、焊接及热处理) ;高铝矾土、锆刚玉莫来石和氧化物与非氧化物复合材料等高温功能材料、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新型包装材料、包装设计和包装印刷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承担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家攀登计划、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河南省各级重大、重点项目110余项,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8项, 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5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 获得授权40余项。学院重视与业界及国内外学术机构的合作与交流, 与许继集团、长城铝业集团、洛阳耐火集团、平煤神马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并与美国、英国、葡萄牙、新加坡等国家及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大学、研究机构有着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

河南具有发展资源与材料产业的资源、产业、技术和区位综合优势。河南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 以铝、镁为代表的有色金属产业全国第一, 煤炭产量全国第四, 非金属矿产业全国第一, 耐火材料和制品产量占全国50%以上, 超硬材料占国内市场的80%、占国际市场的40%。资源与材料产业也是河南的主导产业, 它占河南工业增加值超过一半, 贡献GDP近三成;2012年全省资源型城市15个, 贡献GDP为53.21%。

然而, 河南乃至我国长期依赖资源耗费、产能扩张的粗放式发展, 导致资源与材料产业面临多重危机:污染严重导致产业发展难以为继, 市场饱和更显产品竞争力的缺失, 资源贫化使得产业升级雪上加霜。因此, 通过高校———研究院所———企业协同, 深度整合优势资源, 创新技术和产业发展模式, 加速资源与材料产业转型发展, 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是河南经济增长、富民强省的重大需求, 也是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需要。

于是, 郑州大学牵头的河南资源与材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应运而生。

加大力度提速发展

郑州大学牵头的河南资源与材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紧紧抓住创新“资源化、材料化、产品化、绿色化”技术, 实现河南资源与材料产业转型发展这一关键环节, 使资源化———通过低品质铝土矿、焦煤二次资源的高效分选与提质, 提升资源品质, 提高回收率, 实现非传统资源的资源化利用, 扩大资源供给, 保障资源安全;材料化———通过煤化工技术, 开发新型煤基材料及化学品, 实现焦化副产品的精深加工和材料的高端化, 直接或间接替代石油原料;产品化———开发材料精深加工技术, 延伸产业链条, 发展铝、工程塑料、超硬材料等高端和终端产品, 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绿色化———通过选冶联合、清洁冶炼和连铸连轧等技术创新, 实现资源开发与材料加工的节能、降耗、减排, 促进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

该中心起步于1996年成立的国家橡塑模具工程中心和国家钙镁磷复合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1996年和2000年, 霍裕平院士电解铝合金团队和钟香崇院士高品质耐火材料团队先后加盟郑州大学, 为中心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 2012年郑州大学组建先进材料及加工协同创新中心获省级认定, 申长雨院士任主任, 主要开展材料精深加工技术研发。2013年, 郑州大学引进刘炯天院士, 与中铝研究院等共同组建郑大绿色选冶协同中心, 主要进行河南优势矿产开发加工;组建的河南资源与材料产业协同中心获省级认定 (刘炯天院士任主任, 申长雨院士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2014年, 何季麟院士团队加盟郑大, 随后联合河南省六家转制院所, 组建河南省资源与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并获河南省政府批准。2014年5月, 赵振业院士抗疲劳制造团队加盟该中心, 使中心如虎添翼。目前, 河南资源与材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已汇聚院士7人、“千人计划”4人, 全员171人;材料加工工程等国家级重点 (培育) 学科6个;煤加工与洁净化等国家级机构13个。

河南资源与材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组建以来, 在人才引进和团队建设方面: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 “千人计划”2人、长江学者和青年千人各1人;新增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 汇聚了一批区域创新发展急需的优秀人才, 创新团队建设取得新成效。在学科建设方面:以河南及我国中西部地区资源与材料产业转型发展的需求为导向, 形成了“绿色选冶”学科方向, 创建了“选—冶—材”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在科学研究方面:落实了一批重大创新任务, 产出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在矿产资源分选、氧化铝生产技术、铝电解工艺、航天服面窗等方面取得关键技术突破,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 国家发明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新增“973”项目3项、“863”项目2项、支撑计划4项、国家重大专项2项、河南省和企业重大项目9项;新增科研经费约4.7亿元。

引领创新助力中原

郑州大学牵头的河南资源与材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未来的规划宏伟而又具有创新性。一是创新绿色选冶技术体系和知识体系、创新产业模式, 建立示范工程。突破资源选冶融合开发、绿色冶炼与加工、焦煤资源材料化、高端产品制造等战略性关键技术, 形成绿色选冶与加工技术和知识体系;建成绿色选冶、焦煤材料化和材料智能加工示范工程, 构建“资源绿色选冶与材料高端加工”产业发展新模式, 推动产业转型。二是打造优势学科, 培养创新拔尖人才。整合材料、化学、化工、物理、力学等学科优势资源, 形成资源材料优势学科群;引进或培养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等领军人物3~5名, 引进国家“千人计划”3~5名, 培养拔尖领军人才8~10名, 培养各类高端研发人才100名, 培养资源材料产业复合型人才300名。

河南大学与河南师范教育 篇3

今年是河南大学的百年华诞,作为河南大学的学子,我深为母校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办学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现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材料,就河南大学对河南教师教育的贡献谈一点认识,以示对母校百年华诞的庆贺。

众所周知,河南省的高等教育起步晚、底子薄,能够拿出去与人家比比的东西不多,但有一点却是我们可以引以为荣的,那就是河南的教师教育。从现在掌握的情况看,河南省的教师教育(或称师范教育)无论是从历史还是现在的角度来看,其规模与水平在全国范围都堪称一流。

从历史上看,早在清末河南就有优级师范学堂2所,一为建于1905年的河南第一师范学堂,二为建于1907年的河南第二师范学堂。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河南已有初级师范学堂11所,还有103所师范传习所(基本上各州县都设1所)。[见王日新、蒋笃运主编:《河南教育通史》(中),大象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55~56页]。

到1912年,河南有了由河南优级师范学堂改名的河南高等师范学校,由豫南师范学堂改称的省立豫南师范学校,由陈州府师范学堂改称的省立淮阳师范学校,以及在汲县设立的河北道区师范学校,在洛阳设立的河洛道师范学校等专门培养教师的学校。这些学校为河南当时的教师教育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是现代河南省基础教育能够长期在国内保持领先水平的基础性因素。

从现在看,河南省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教师教育体系,不仅能够培养教育硕士与教育博士,还可以培养从高中、初中、小学到幼儿园的各种类型的教师。而且河南省已经构建起了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有机结合的教师教育新机制,培养规模与培训力度不断加大,形成了国培项目与省培项目,短期集中培训与置换脱产研修同步推进的喜人局面。

不仅如此,河南省目前拥有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安阳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周口师范学院、郑州师范学院等8所全日制师范本科院校,还有河南大学、许昌学院、新乡学院、平顶山学院、黄淮学院等一大批承担教师教育任务的本专科学校,承担教师教育的高校数量以及在学的师范专业学生的数量都在国内各省区中居于领先地位。

河南大学是我省最早设立的高等学校,也是国内外影响很大的一所大学。从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到中州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国立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学院、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再到恢复河南大学的名称,学校的名字虽然历经变换,但母校那优美的环境、优良的校风以及“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始终影响教育着每一个学子,也深刻地影响着河南省的教师教育。

河南大学对河南教师教育的贡献,首先体现在她是河南现代师范教育的先行者。纵观河南大学的百年历史不难发现,河南大学具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抗战期间,河南大学由镇平北迁嵩县潭头,为了发展教育,河南大学先后创办了七七中学、伊滨中学、伟志小学、潭头幼儿园。1940年7月,河南大学教育系在潭头成立附属简易师范学校,为当地培养小学教师。教育系教授陈梓北精心研制出作曲工具第987型,属全国首创,被称为“陈氏乐尺”。1949年7月,河南大学由苏州迁回开封复建后,就首先接受了中原大学医药系和师训一班、河南行政学院900余名学员。同年8月下旬,河南大学就以行政学院400余名学员为试点,进而于9月初将全校2480人组成22个大队和3个师资训练班、1个研究班(70余名教授参加),开始为期半年的政治理论学习。(见徐玉坤主编:《河南教育大事记》,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8月第1版,第134~136页)这说明河南大学在综合大学时期,已经开始了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其次,河南大学是河南省高等师范教育的领头羊。1950年,河南省只有河南大学1所高等学校,2月1日,河南大学将院系调整为文教、理工、医、农四院,又新建行政学院(见《河南教育大事记》第139页),最早开展高等师范教育。同年10月,平原师范学院建立,1951年暑期招生。1952年12月,平原省建制撤销,平原师范学院划归河南省领导。1953年8月,与河南大学合并为河南师范学院。这也是河南省最早开展高等师范教育的两所学校。1952年7月9日,中南教育部决定,河南大学进行院系调整。医学院、农学院分别独立设置成为河南医学院、河南农学院。水利系调往武汉大学水利系,财经系调往中原大学财经学院,畜牧兽医系并入江西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并入华中农学院;行政学院单独设校成立河南省行政学院;其余中国语文、历史、地理、数理、化学、教育6系改为师范性质。1953年8月正式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设一、二两院,分别在开封、新乡办学。

河南大学对河南省高等师范教育的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她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及以后的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等阶段。1959年4月,河南省教育厅制定《关于郑州大学等7所高等院校调整的方案》,决定将开封师范学院和开封师范专科学校合并,使之成为文理兼备的高等师范学院。同年5月16日,郑州大学、开封师范学院被确定为省属重点高等学校。母校以此为契机,加大了学科专业建设力度,积极探索教师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新成就,许多成就在省内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河南大学争了光,也为河南人民争了光。譬如,教育系主任王汉澜教授主持编写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先后再版21次,发行超过200万册。这部书曾先后荣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全国高等教育学优秀教材奖、全国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奖,是我国目前教育科学类图书发行量最大的一部教育科学著作,在国内教师教育界产生了十分重要影响。

我是1978年秋季考入开封师范学院政治教育系的。4年的大学生活不仅使我学到了本领,更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学校深厚的人文底蕴与名师的师德风范。当时的政治教育系已经会集了一大批省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像周守正、吴祖谋、马佩、黄魁梧、张浩、陈忠雄、王天文、姜大卫、林婉芬、刘幼樵、刘象彬、王进国等,他们都亲自给本科生上课,使我们能够充分领略他们的风采。而且,不仅是专业课如此,就是外系老师开的选修课也是如此。譬如,教育系王丕教授给我们讲的《教育学》,中文系王绍令教授讲的《大学语文》等。这也说明河南大学在当时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视程度。学校还高度重视学校的学术文化活动,努力通过这些活动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我至今都记得歌唱家蒋大为来校讲学、画家靳尚谊等人在艺术系举办画展的盛况。还有每个周末精彩的电影晚会,着实令人难忘!一次为配合历史教学,学校在大礼堂放映《山本五十六》《啊,海军》,我们竟守候到凌晨两点。学校还十分重视师范生专业素质的养成,对学生实习派专业教师指导教案的写作与试讲,教育实习地点由系里统一联系,实习生集中下派。我记得我们小组当时安排在许昌三中实习,刘幼樵老师亲自送我们去许昌。这给我们留下了终生都难以忘怀的印象。

回忆大学时光是令人激动的。如今我和我的同学们都已经是“奔六”的人了,也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党的事业尽心尽力地工作,但我们内心对母校始终心存感激,是母校成就了我们,给予了我们以做人、做事的本领和力量。所以,在此要再一次对母校鞠躬致敬,衷心祝愿母校在前进的征途上一帆风顺、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作者系洛阳师范学院院长)

河南中考材料作文 篇4

篇一:201x年河南中考作文

201x年河南中考作文

题目:任选一个作文

◆(1)我身边的______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有一棵小雏菊,每天都有一个小姑娘来给它浇水。突然有一天,小姑娘不来了。小雏菊就想:没有人给我浇水,我可怎么生长啊?经过思考,小雏菊觉得应该靠自己,于是便将根深深地扎在泥土里,一直向下延伸。终于,有一天,小雏菊找到了水源,开出了美丽的花朵。

要求:请根据这则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今年河南中考作文总体感觉难度不大,比较平和。

还是采用二选一的形式。

今年第一个题目为半命题作文也在意料之中,因为20xx——201x年第一个题目呈现一个规律:命题与半命题交替出现。

20xx幸福原来

20xx长大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

20xx我找回了(自尊、自信、友谊、母爱)(请补全题目再写作)

20xx那个故事的主角是我 20xx逆耳忠言助我行

201x我身边的

河南省第一个题目都侧重于“我”的经历与感受,像20xx——201x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这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从小学开始,很多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重形式的表达,轻内容的挖掘,不注重观察生活,品味生活,其实是舍本逐末。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只要背得多了,自然就写好了。”阅读和背诵对写作确实大有裨益,很多作家的例子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但阅读与背诵毕竟是间接地获得,它不能代替主观的感受。正像别人告诉你西瓜很甜,但要知道怎么个舔,还得自己尝一尝。另外,有人阅读也不得法,常常听家长诉苦,“家里的各种作文书一大摞,孩子也看,可为什么作文还是写不好呢?”正所谓“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很多孩子往往注重于故事情节,却没有去想一想:这篇文章好在哪里?同样是一件小事,它为什么就写得曲折生动,耐人寻味?它是怎么选材的,怎么叙事的,怎么描写,怎么抒情,怎么议论的?它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照应,如何点题,都值得我们去细细揣摩。所以有的同学只读一遍就万事大吉,是不可能登堂入室,尽得其中甘味的。就算是下次去借鉴,也只会套用其故事情节,引用其中的几个句子,到头来只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让阅卷老师生厌。

“跃目其为景兮充耳其为声,荡心其为情兮幻化其为容”,用心观察,细细体味,思索,世间万物,何物不可入文?何声不可成韵?何情不可动人?

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一个普通的背影,朱自清写得潸然泪下,感人至深;一枚小小的枣核,萧乾却让我们从中读出了海外游子对故土的深切眷念。

罗丹的话我们都耳熟能详,“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所以,第一个题目可以写身边的人和事,比如“我身边的故事”“我身边的榜样”“我身边的风景”“我身边的那些人”“我身边的个性老师”“我身边的新变化”等等,这样一来,相信你很快就可以找到思路,想一想,我们原来没有写过类似的题目吗?

这个题目可以写成记叙文,叙事、写人或写景均可,叙事要具体,写人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之有物,要有真情实感,忌讳泛泛而谈,无病呻吟,生搬硬套,草草收场,不知所云。

也可发表你对身边一些社会现象的看法,写成议论文。

第二个题目依然为材料作文。从20xx年开始,话题作文开始被淡化,因为它太宽泛,容易套用,而河南省又相对保守,新的命题形式采用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今年来特别偏爱材料作文,从20xx年到今年,河南省第二个题目均材料作文。

◆ 20xx年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作文。

1一花不成春,独木不成林。

2如果你想走得远,请和大家一起走。

3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松松进洞里。

要求:1根据材料寓意作文,题目自拟。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20xx年

我剥开一个橘子,看到里面有许多小瓣。我就问橘子:“你为什么长这么多小瓣啊?”橘子说:“为了让更多的人品尝我啊!”我切开苹果,发现没有小瓣而是一个整体,我问它为什么没有小瓣。苹果说:“我为了完整地把自己奉献出去啊!”

请你根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600字左右。

今年的材料和前两年比,难度降低了不少,它的最佳立意点还是比较好找的。

大家不妨来想一想,对于一棵没有人来为它浇水的小雏菊,最后竟开出了美丽的花靠的是什么?材料里有一句话很关键——“小雏菊觉得应该靠自己”,所以不难看出,这则材料的最佳立意点应该是“我们应该自立自强”。

这个题目可以写成记叙文,可以写自己面对挫折或困境自强不息,努力拼搏最后取得成功的故事,也可以写自己面对挫折或困境,痛苦迷茫,在某人、某事或某一自然想象等的启发下,认识到了要自立自强,并最终付诸行动的故事。

201x年河南省中考满分作文:

我身边的诚信

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社会需要诚信,我们少年儿童更需要诚信。

朋友,也许你只是路旁一株普通的小草,无法如鲜花般灿烂迷人;也许你只是山涧一条不为人知的清泉,无法如大海般浩瀚奔腾;也许你只是芸芸众生中一平常之人,无法如伟人般惊天动地举世瞩目朋友,你可以如此普通、平常、默默无闻,但绝不可以丢掉诚信这做人之本、立事之根,要让诚信与你同行.那么,就让诚实变成清晨一缕温暖的阳光,让诚实成为小鸟在耳畔的请啼,让诚信成为寒冷时身边的烘烘炉火,让诚信变成烈日下头顶的一片绿荫,时刻伴随你和我,与我们同行。如果春天没有七彩的阳光,就不会有蝶儿的满山翻飞;如果人间没有诚信,那就是一个苍凉而荒芜的世界。诚信,如同一轮明月,曾普照大地,以它的清辉驱尽人间的阴影,她散发出了光辉,可是,她并没有失去什么,仍然那么皎洁明丽。诚信待人,付出的是真诚和信任,赢得的是友谊和尊重;诚信如一束玫瑰的芬芳,能打动有情人的心。无论时空如何变幻,都闪烁着诱人的光芒。有了她,生活就有了芬芳,有了她,人生就有了追求!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流传着无数感人的美德故事。他们追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境界,他们恪守诚信,与人为善今天,我们重温我们优秀的道德文化传统,并在这丰富的道德资源中,汲取到中华民族腾飞的持久动力。身披一袭灿烂,心系一份执著,带着诚信上路,将踏出一路风光。俗话说:“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国。”没有诚信的个人是社会的危险品,没有诚信的民族是民族的悲哀。诚信,是中国古代社会人际关系的精神纽带,也是人际关系的最高原则,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翻开中华民族五千年厚重的文明史就会发现,中华民族历来都把“诚信”作为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一种文明,人人追而求之,歌而颂之。诚信的故事俯拾即是。商鞅立木取信,获得百姓信任,从而推行了新法;臾骈不负信,获得世人尊敬;季扎挂剑了却徐国国君的心愿,传为千古佳话。同时,我们也看到,商纣失诚信,加速了国家的灭亡;楚怀王失信,不但忘了国,还使

一代贤臣饮恨汨罗江故我们不但看过讴歌诚实鞭打无信的故事,我们还传颂着“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无信”之类的民间谚语。不难理解,诚信是人们立身、修德、处事的根本。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心空;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倾倒一个季节;拥有诚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飞溅起整个海洋。相信诚信的力量,它可以点石成金,触木为玉。

同学们,让我们手挽手,真心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同学,让诚信遍布学校的每个角落,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拒绝考试作弊等不良习气,让诚信扎根我们的心灵,铭记国旗下的誓言: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让我们带着诚信,与诚信同行吧,当我们真正拥有诚信时,才能告诉自己:因为我诚信,所以我美丽:因为我美丽,所以我自豪!

201x年河南省中考满分作文:我身边的美

美在何方?我时常问自己。我曾经登上泰山的顶峰观看日出,认为那是壮观的美;曾经与九寨沟清澈的溪水嬉戏,认为那是活泼的美;曾经看过夏天满天的繁星与银河,认为那是忧郁的美可是,我总以为美是短暂的,稍纵即逝,就像无比绚烂的烟花。可是,现在我知道了——美在我身边。

何以见得?

当你走在大街上,看到正在为各种募捐箱里投掷自己的爱心的老人、孩子——这时你感觉到的,是不是美呢?当你坐在公共汽车上,看到小学生为老人让座时,老人及周围的乘客对他露出欣慰的笑容——这时你感觉到的,是不是美呢?当你看到风雨中被压弯了腰的小树苗被“红领巾”一次次扶起时,你感觉到的,又是不是美呢所以,美是高尚的品德,是每个人所拥有的爱心,美在我的身边。

美有许多的表现形式,还有一种美,相信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体会——当你快乐时,与你一起分享快乐的人;当你难过时,在你身旁安慰你的人;当你成功时,眼角里有泪花的人;当你失败时,眼神里有鼓励的人不管他(她)是你的朋友、老师、父母或其他,他(她)带给你的,你所感觉到的——是的,就是美。

有人认为美是无限的风光,是画家的风景画,是音乐家谱写的乐章。可是这样的美是抽象的美,而实实在在的美——永远在你的心中!其实,美是画家的画笔,是音乐家的一个个小音符,是组成壮观美景的每一个部分乃至一棵小草。有时美就是这样微不足道,可是它带给你的却是无比的享受。所以——美在我们的身边。

朋友,不要再长途跋涉的寻找美的真谛,也不要冥思苦想美的真正含义,美是很实在的东西,千万不要把它抽象化。试着向募捐的人、让座的人说声谢谢吧——是他们给你以美的享受;试着向你的亲人、朋友说声谢谢吧——是他们给你以美的感觉!高尚的品德、爱心、亲情、友情这些其实都是实实在在的美,正因为如此,美就在我身边!

美在我身边 过去的人认为,长相漂亮就是美,而现代人的审美眼光不仅仅局限于外表,而且集中在气质、品格上,否则,只有美丽的外表则只是一支精雕细琢的花瓶,只有欣赏价值,而永远没有实用意义。美,一直在我身边。祖国的锦绣河山,有着气魄之美;广袤无垠的大海,有着雄浑之美;星月苍穹,有着梦幻之美;鸟语花香,有着自然之美当我们身处于如此美景之中,远离世俗喧嚣,心底也会油然而生一种淡然之美。美,在我身边。

每天清晨,当我们迎着第一缕和风,感受着第一缕阳光,听着第一声鸟啼上学时,我们会看到清洁工人忙碌的身影,体会到了奉献之美;当我们经过公园,看到老人与猫狗共欢,与鸟儿共唱时,我们感受到和谐之美;当我们听说南方暴雪成灾,许多人们都无法回家团圆时,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众纷纷自发地捐款、捐衣物、食品,当车子连夜赶到灾区,我们看到了灾民们带着幸福微笑的脸,此刻,我们在欣慰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爱心之美;当“嫦娥一号”载着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飞天梦,飞往月球,并传回第一张我们自己的月球表面照片时,那震耳欲聋的掌声告诉我们:这是梦想之美!当我们在残奥会上看到残疾人运动员在自强不息、努力拼搏时,我们也悟到了进取之美其实,美就在我们身边。

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留意,会发现就在我们自己身上也存在美,那就是自信之美。美,就在我身边;美,无处不在。

篇二:河南省20xx-201x年中招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九:作文篇(含答案)

河南省20xx-201x年中招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九:作文

篇(含答案)

20xx年

四、作文(50分)

22.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那个故事的主角是我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作文。

①一花不成春,独木不成林。

②如果你想走得远,请和大家一起走。

③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3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松松进洞里。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作文,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xx年

四、作文(50分)

22.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逆耳忠言助我行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小姑娘把橘子皮剥去,看见里面有很多小瓣,就问:“橘子,你为什么长这么

多小瓣呢”“是为了让你能和太家一起分享啊。”橘子回答说。

小姑娘又问苹果:“苹果,你为什么没有长成小瓣呢,是为了让我一个人独

吃吗”“不!”苹果回答,“是为了让你能完整地把我奉献出去。”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x年

四、作文(50分)

23.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我身边的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谈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路边长看一株雏菊,一个小女孩每天都来给它浇水。然而有一天,小女孩不来了。雏菊开姑担心起来,它将从哪里获得维持生命的水“总会有办法的”。雏菊鼓励自已说。它闭上眼睛,陷入了深思它开始努力向下生长它的根。它的根向泥土下越扎越深,终于从深深的泥土下品尝到清凉而甘甜的水。日子一天天过去。雏菊长得越来越茁壮,开出新的花朵。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怍文,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1年

四、作文(50分)

23.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怀念_______的日子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记者问:你最想和哪个后卫合作

姚明说:这个名单很长很长。有时候你不能挑你希望的 东西,你得去适应你自己可以拥有的东西。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2年

四、作文(50分)

23.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同在一个屋檐下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如果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即使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没有用;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头,梦想也无法实现。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准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3年

四、作文(50分)

22.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让路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女儿问:“为什么有的西瓜甜,有的西瓜不甜呢?”父亲说:“甜的西瓜是因为被阳光照耀的时间长。”“那地理的西瓜不都是在接受阳光的照耀吗?”女儿又问。父亲说:“是啊,阳光是公平的,它一视同仁地照耀着所有西瓜。可是有的西瓜怕热,躲在阴影里,不肯接受阳光的照耀。”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准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4年

四、作文(50分)

21.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你是我的太阳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附着在大地上,就是土壤。

飘浮在半空中,只能是尘埃。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x年

四、作文(50分)

21.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 里的微感动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只狮子每次捕猎失败时,总是告诉自己,我的耐力可能比不上猎物,但我的爆发力强,下次捕猎时,我要想办法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三年后,它成为草原上最棒的狮子。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篇三:【中考试题研究】河南省2016中考语文 第四部分 作文 专题一 河南中招材料作文讲解

第四部分 作文

专题一 河南中招材料作文讲解

一、考情分析

二、材料作文破题、构思七法

(201x河南)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只狮子每次捕猎失败时,总是告诉自己,我的耐力可能比不上猎物,但我的爆发力强,下次捕猎时,我要想办法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三年后,它成为草原上最棒的狮子。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1.审题两步破题法

(1)读懂材料内容,概括材料中心要点

“读懂”就是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千万不能看到只言片语就轻易下笔。这则材料源于动物世界,叙写的是狮子追赶猎物屡败屡战,但是它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优势——缺点“耐

力比不上猎物”,优势“爆发力强”,它总是鼓励自己“我要想办法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最终成为草原上最棒的狮子。分析材料可知,狮子的成功在于找到自己的优势,“优势”就是表现的中心内容。

(2)把握材料关键,确定写作内容主旨

材料往往有“点睛”之笔,特别是那些寓意性强的材料。为了降低审题的难度,往往在材料中间或者材料最后,用关键句点明寓意。如“我要想办法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就是关键句,“优势”是关键词语,一个人,哪怕是个看起来一无是处的人,总会有他的优势存在。区别在于,自己身上的某些优势,有些人坚信它的存在,并尽力将其发挥出来,就像材料中每次捕猎失败时告诫自己的狮子;而有些人遇到挫折、坎坷,则会灰心丧气,丝毫没有看到、也不会相信自己身上存在的某种优势。结局很明显,前者一定成功,就如材料中的狮子;而后者,则一定会继续失败,并最终一蹶不振。所以作文可以从“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立意,也可以从“自信和成功”“善于总结”和“目标坚定”等方面立意。

河南省养殖女能手材料 篇5

发展蛋鸡养殖带动乡邻致富

登封市徐庄镇桂林养殖场李金粉

我叫李金芬,女、现年46岁,登封市徐庄镇刘沟村人,现任登封市徐庄镇桂林养殖场业务厂长。

本人是农村妇女,长期从事农业生产,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在一亩多责任田里土里刨食,历尽艰辛,不仅没有解决温饱,更谈不上发家致富。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入了家乡大地,党的惠农政策送来了春雨,我从改革开放中解放了思想,从党的惠农政策中看到了致富的希望,2001年,我到外地考察了蛋鸡养殖,学习了养鸡技术,与家人一块筹资4万元,创办了桂林养鸡场,从2000只起步,发展到现在的6万只,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建成了8万只能够自动喂料、自动饮水、自动清粪、自动捡蛋的标准化养殖场。

在养殖场发展壮大过程中,我作为厂里的技术副厂长,坚持不断学习科学养殖技术,熟练掌握标准化养殖场的养殖技能,建立健全了一套科学养殖的管理制度,对蛋鸡的饲料配备、疾病防治、鲜蛋的销售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建立健全了完整的养殖档案,使养殖场进行规范化无公害生

产,在我技术指导的养鸡场里,没有发生过重大疫病和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养鸡场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上级畜牧部门领导的关注和大力支持,郑州市畜牧局、登封市畜牧局领导都多次莅临我厂视察,指导养殖工作,对我场的发展起到了鼓励和推动作用,有力的推动了我场的养殖业的发展。

养殖场的发展,8万只蛋鸡的养鸡场年利润达50万元。我通过发展养殖业,摆脱了贫穷、解决了温饱,实现了富裕。同时我没有忘记没有摆脱贫困的乡邻,2007年,桂林养殖场创办了桂林养殖合作社,吸纳了250户村民,成为养殖合作社成员,我给他们传授养殖技术,实现了统一良种、统一防疫、统一供料、统一销售,养殖场+农户的模式。在刘沟村新农村建设中,养殖业已成为刘沟村的支柱产业,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养殖业占村民收入的40%,加快了农民致富的速度和奔小康的步伐。

南水北调河南移民背景材料(全) 篇6

安稳致富奔小康

---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工作汇报

河南省政府移民办公室

2014年10月

目 录

一、背景篇

二、决策篇

三、执行篇

四、创新篇

五、发展篇

六、成效篇

七、经验篇

八、精神篇

九、奉献篇

移民迁安铸辉煌

安稳致富奔小康

——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工作汇报

河南省政府移民办公室

2014年10月

南水北调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实施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项目,是关系国家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千秋伟业。丹江口库区移民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工程建设的成败,事关移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工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我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迁安工作自2008年11月启动以来,全省上下紧紧围绕“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把移民迁安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举全省之力,集各方资源,全速推进,圆满实现各项目标任务,创造了水库移民的伟大奇迹,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目前,我省丹江口库区移民已经适应了新环境,开始了新生活,正在创新社会治理,大力发展生产,移民收入水平已实现翻番。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背景篇

(一)工程总体规划情况

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时,他在黄河南岸听了时

任黄委会主任王化云的汇报之后,遥望着滚滚东去的黄河水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若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这一伟大构想提出之后,经过广大水利工作者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认真的规划、论证、勘测、设计,同时也经过了中央先后四代领导集体反复的研究和决策,2002年10月份,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南水北调的总体规划;2002年12月27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同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郑重地向国人和世人宣布: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从毛主席1952年提出这个伟大的构想,到2002年正式开工建设,南水北调的伟大构想到变成现实,整整经历了半个世纪。

按照国务院批复的南水北调总体规划,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线路。

1、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穿过黄河北送至天津,输水主干渠全长1156公里;另一路不过黄河向东经济南、淄博、潍坊输水到烟台、威海,全长701公里。东线工程分3期实施,总调水量148亿立方米,主要解决黄淮海流域津浦铁路沿线和胶东地区严重缺水问题。东线一期工程2002年开工,2013年11月正式通水。

2、中线工程:从我省南阳市淅川县陶岔渠首引水,至北京市团城湖,沿线以开挖渠道为主,全长1277公里。天津干渠自

河北省徐水县总干渠上分水向东至天津外环河,全长155公里。工程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调水量95亿立方米,二期工程建成后调水量增加至130亿立方米,目前建设的为一期工程。中线工程主要解决京、津、冀、豫四省(市)的严重缺水问题。

中线工程主要分水源工程、输水工程和汉江治理工程三部分:

水源工程:包括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即将大坝由162米加高到176.6米,正常蓄水位由157米提高到170米,相应库容由174.5亿立方米增加到290.5亿立方米;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淹没影响涉及河南、湖北两省22.3万人,规划搬迁安臵移民34.5万人,其中河南省16.4万人(农村移民16.2万人);陶岔渠首枢纽工程位于南阳市淅川县陶岔村,主要建筑物有挡水重力坝、引水闸、电站建筑物等,电站装机容量为5万千瓦。

输水工程:总干渠跨越江、淮、黄、海四大流域,沿线经过豫、冀、京、津四省(市),全长1432公里(其中天津干渠长155 公里)。河南省境内长731公里,占57.2%,途经南阳、平顶山、许昌、郑州、焦作、新乡、鹤壁、安阳8个省辖市的21个县(市)。

汉江下游治理工程:主要包括汉江中下游兴建兴隆水利枢纽、引江济汉工程、改扩建沿岸部分引水闸站、整治局部航道四项工程,以减少或消除因调水产生的不利影响。

我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地和淹没区,中线工程在我省占地最多、投资最大、移民征迁任务最重、文物最多、环境保护任务最重,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的主战场。

中线一期工程2003年开工,2013年完成主体工程,计划2014年汛后通水。

3、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long)江、大渡河及其支流筑坝建库,开凿穿越长江与黄河分水岭的巴颜喀拉山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规划西线工程调水规模为170亿立方米,分三期实施。西线工程主要解决黄河上游的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6省(自治区)的严重缺水问题。西线工程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属高寒缺氧地区,交通不便,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地质条件复杂,技术难点多,工程投资大。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设计方案已基本成熟,待国家决策实施。

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西线将来一旦建成,中国大陆的版图上将形成“四横三纵”的中华水网。也就是在现有的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条由西向东横向流域的基础上,形成东线、中线、西线由南向北三纵河流。“四横三纵”的中华水网一旦形成以后,中国大陆的版图便实现了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所以说,南水北调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兴建的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千秋伟业工程,工程的实施,对优化我国水资源配臵,促

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有重大的意义。

(二)丹江口库区移民规划情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加高后,淹没影响我省南阳市淅川县11个乡镇、184个行政村、1276个村民组,涉及农村人口10.72万人。淹没影响区土地面积21.7万亩,其中耕园地13.18万亩;淹没房屋258.37万m;淹没影响城集镇3个;淹没影响工业企业36家。按照批复的移民安臵规划,需搬迁农村移民16.2万人,其中淅川县内安臵1.9万人,出县外迁安臵14.3万人。移民安臵区涉及郑州、平顶山、新乡、许昌、漯河、南阳6个省辖市、25个县(市、区)。此外,还有3个城集镇迁建、36家企业及事业单位淹没处理,以及大量的专项设施恢复改建和文物保护等。

(三)库区移民基本特点

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动工于1958年,竣工于1973年。移民20.2万人,从1959年开始,到1978年结束,历时20年。根据工程施工进度,移民分为六期搬迁,分别安臵在青海省2.2万人,湖北省6.9万人,河南省淅川县9.6万人,邓州1.5万人。部分移民历经多次搬迁,有的甚至搬迁五次、六次。辉县沿江移民村的部分移民最多的搬迁6次。由于丹江口水库初期移民工作处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两个特殊历史时期,重工程建

设,轻移民安臵,实行以水赶人、先迁后安的移民政策,导致补偿标准很低、安臵容量严重超载、移民生活非常贫困,造成大量移民遗留问题。这次移民再次搬迁,与其他水库移民搬迁相比,面临一些突出特点和挑战。

一是安臵难度很大。此次移民迁安工作处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生产关系复杂,利益主体众多。在社会经济变革、利益格局不断调整、群众法律观念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的新形势下,深层次的、历史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暴露,加上群体承受能力减弱,协调难度不断增加,移民群众诉求不断提高,社会稳定的要求不断提高,稍有不慎,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大局稳定。因此,对移民安臵质量要求很高。

二是安臵强度空前。丹江口库区移民是继长江三峡移民之后最大的一次国家行动。三峡工程实际搬迁农村移民45万人,历时16年(1993年到2008年),平均每年2.8万人;河南省黄河小浪底水库总共搬迁农村移民14.8万人,历时11年(1991年到2002年),每年约1.35万人。而我省丹江口库区移民16.2万人,除试点移民外,还有15.1万人,要在2011年底前2年的时间内完成搬迁安臵,移民迁安的时间、难度和强度前所未有。

三是生活生产条件较差。这次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移民中,有5.9万人为初期工程移民,相当一部分移民经过多次搬迁,人多地少的矛盾比较突出,住房简陋,基础设施滞后,公益设施薄

弱,生活生产条件较差,如按“原规模、原标准、恢复原功能”的“三原”原则,很难安臵好。再加上移民多次搬迁,利益诉求多,存在搬迁恐惧症,动员难度很大。

四是补偿标准依然偏低。丹江口库区绝大多数移民经过多次搬迁,尽管国家的水利工程移民补偿标准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与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工业、水电等项目补偿标准相比,还明显偏低,当地群众的期望和国家政策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有关愿望难以满足,加上迁安工作确实给移民和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影响,实际工作中容易发生矛盾冲突。

五是社会关注度较高。作为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千秋伟业,南水北调工程举世瞩目,丹江口库区众多的移民搬迁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稍有不慎,就会成为焦点。一旦出现问题,不但影响河南形象,也极可能损害国家的形象。做好移民工作,确保工程顺利建设,对于各级各部门干部职工队伍政治、业务、作风等整体素质都是一个重大考验。

二、决策篇

南水北调工程举世瞩目,移民搬迁安臵社会聚焦。2008年11月,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安臵工作开始实施后,在世界金融危机爆发、我国经济发展受到较大影响、国家号召“拉动内需、促增长、保民生”的大背景下,如何圆满完成移民搬迁安臵任务、把库区移民安臵好、维护好移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努力实现“搬

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是我省各级党委、政府面临一项重要课题和重要任务。时任省委书记卢展工要求把移民抓实、抓细、抓到位;时任省长郭庚茂数次深入库区调研,并在充分尊重移民意愿和对形势准确把握分析的基础上,果断地提出了“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决策,并变为省委、省政府的集体意志而组织实施。由此拉开了一场新形势下,举全省之力搞好移民迁安的大幕。

丹江口库区16.2万农村移民搬迁完成时间由原计划的2013年底提前到2011年底。即:在2009年8月底完成试点移民1.1万人搬迁的基础上,2009年10月启动第一批移民6.49万人,2010年8月底前完成搬迁;2010年6月压茬启动第二批移民8.61万人,2011年底前完成搬迁。决策的背景主要有四点:

一是移民群众的殷切期盼。在这次丹江大坝加高后移民中,约5.9万人为初期工程移民,有的甚至是多次搬迁,人多地少,经济发展慢,家里底子薄,多数移民生产生活比较困难。为建设南水北调干线工程,国家2002年就对丹江口库区下达了停建令,要求停止库区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停建令下达到启动搬迁的时间长达七、八年,移民群众不能盖新房,不能发展生产项目,不能维修房屋,移民生产发展严重滞后,住房等生活条件得不到改善,库区移民危房较多。同时,规划的安臵区农业条件、交通条件、经济发展环境都比较优越,移民安臵政策、帮扶政策都比较优惠,搬迁后的生产生活环境将大大改善。因此,库区移民群众盼望早搬迁、早安定、早发展的愿望非常强烈。

二是移民工作性质决定。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具有非自愿性、依赖性、复杂性、长期性等特性,搬迁安臵涉及移民群众的世世代代居住地的改变,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政府行动、群众性工作,情况复杂、任务艰巨、矛盾较多,这就决定了移民搬迁必须形成强力的舆论氛围,必须有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必须形成合力,越是难度大,越要大干快干。大干问题不大,小干问题不小,晚干不如早干,慢干不如快干。

三是拉动内需的有效手段。2008年11月,丹江口库区移民安臵工作开始实施后,正处于世界金融危机阶段。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出口减少,实体经济受到较大影响。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出台了许多扩大内需的政策,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减小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冲击。我省南水北调共搬迁16.2万移民,规划建设208个移民新村,加上库区城集镇、企事业单位迁建、专业项目恢复改建等,移民投资达200多亿元。及早实施移民迁安,尽快完成这数额巨大的投资,对拉动中原地区内需、促进河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将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

四是工程建设的内在要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实施的重大战略性的基础设施项目,是缓解华北水资源

短缺的重要工程,是关系国家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千秋伟业。按时完成工程建设任务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明确要求,也是工程沿线和华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丹江口库区移民迁安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移民迁安工作进度直接影响着水库蓄水和通水。因此,加快移民迁安进度,尽快完成迁安任务,是工程建设的内在需要,也是支持工程建设的自觉行动。同时,提前完成移民迁安,缩短移民迁安时间,可以避免因物价上涨而增加移民迁安成本,避免因此对移民迁安造成的不利影响。

2009年3月,河南省省委、省政府就丹江口库区移民迁安问题进行了研究,考虑到上述背景和原因,决定将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安臵完成时间由原来的四年调整为两年。根据省委、省政府领导指示,省政府移民办立即起草了《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臵工作实施方案》,对移民搬迁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并就思想认识、总体要求、目标任务、落实政策、规划建设、宣传发动、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实施方案》经过反复讨论,数易其稿,最后分别提交省政府常务会议和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并于2009年7月24日,以中共河南省委豫文„2009‟114号文印发执行。

三、执行篇

我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淹没区和水源地。我省丹江口库区移民迁安工作,自2008年11月启动以来,全省上下紧紧

围绕“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把移民迁安工作当作特别紧迫、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务,充分发挥政治体制优势、政策集成优势和党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势,动员各方力量、汇集八方资源,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职责任务、强化督查奖惩,广泛宣传发动、精心组织实施,克服种种困难、化解重重矛盾,全力推进移民迁安工作,圆满完成了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移民搬迁后,及时跟进各项后续工作,扎实开展后期帮扶,大力推进生产发展,创新村级社会管理,社会大局总体和谐稳定。

(一)移民迁安圆满完成

我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分试点、第一批、第二批三期实施。试点移民,涉及迁出地淅川县10个村、69个村民小组、26处村组副业、9家单位、1家工业企业。涉及安臵地6个省辖市10个县(市),建设移民安臵点12个。2008年11月7日启动,2009年 8月28日搬迁结束;第一批移民,涉及迁出地淅川县57个移民村、483个村民小组、192处村组副业、65家村属单位和4家工业企业,涉及安臵地6个省辖市的25个县(市、区),建设移民安臵点81个。2009年10月20日启动,2010年9月4日搬迁结束;第二批移民,涉及迁出地淅川县101个移民村、703个村民小组、167处村组副业、27家村属单位和10家工业企业。涉及安臵区6个省辖市的20个县(市、区),建设移民安臵点115个。2010年6月12日压茬启动,2011年8月25日完成外迁移民集中搬迁,年底前完成收尾。

我省实际搬迁安臵农村移民16.54万人;建设移民新村208

个,建设房屋39697户,总建筑面积571万平方米,户均144平方米;调整土地23.43万亩,其中征收新村建设用地2.75万亩,生产用地20.68万亩。移民搬迁实现了“平安搬迁、文明搬迁、和谐搬迁”,“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圆满完成。移民搬迁后,为使移民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实现平稳过渡,我们及时跟进房屋修缮、移民人口公示复核、过渡期生活费发放、各种手续接转、县乡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生产用地划拨、整理和分地到户等各项后续工作,安排解决移民搬迁后的生产生活问题。加大移民培训力度,举办了种植、养殖、务工等生产技能培训班,采取多种措施,促进移民就业。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举办培训班741期,培训移民7.4万人次,移民劳动力转移就业3.8万人。

(二)农村外项目全面完成。我省丹江口库区农村外项目涉及南阳市淅川县3个集镇迁建,36家工业企业和177家单位淹没处理,大量专业项目恢复改建,以及库底清理、文物保护等,涉及面广,任务繁重。为按时完成农村外项目实施工作,根据省移民安臵指挥部安排,部分需先期实施的项目经报请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同意,先期启动实施;其他农村外项目在大规模移民搬迁安臵的同时,同步实施。截至2013年上半年,库区城集镇迁建、企事业单位淹没处理和专业项目恢复改建等农村外项目,已全面完成并通过验收。

(三)库底清理如期完成。库底清理工作是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水库水质安全的重要措施,是保证水库按期蓄水,确保“一渠清水送北京”的关键环节。

为切实做好丹江口水库库底清理工作,按照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的总体部署,我省丹江口水库库底清理工作,从2009年试点移民搬迁后就分批次陆续展开。在清理任务重、难度大、时间跨度长的情况下,严格按照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印发的丹江口水库库底清理技术要求,通过分批次清理、集中清理、扫尾清理、问题整改等四个阶段,按时完成了库底清理工作,并于2013年6月和8月顺利通过了省级初验和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的终验,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2014年汛后通水创造了条件。

(四)顺利通过蓄水前验收。按照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的统一部署,蓄水前终验要在2013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为全力做好蓄水前移民安臵验收工作,我省组织制定了移民安臵验收工作大纲、细则和实施方案,成立了省级初验委员会和技术验收组。在完成县级自验的基础上,2013年5至6月,省移民安臵指挥部办公室组织相关省直单位、省辖市及有关专家,分别对农村移民安臵、农村外项目和库底清理进行了省级初验技术验收。6月28日,我省召开了省级初验委员会会议,听取了省级初验工作情况汇报,审议通过了省级初验工作报告,并及时申请了国家终验。7-8月,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组织对我省移民搬迁安臵、库底清理进行了国家终验技术性验收。8月21-22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在湖北丹江口市召开了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臵蓄水前验收委员会会议,顺利通过国家终验,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工程具备蓄水条件。

四、创新篇

为圆满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丹江口库区移民“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我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丹江口库区移民实际,积极探讨移民迁安工作体制机制创新、中央和地方政策集成创新、移民建房“双委托”等实施管理创新、移民安臵对接创新、移民迁安组织全程参与创新、移民信访稳定等创新,为各阶段移民迁安任务的顺利完成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特别是移民村社会治理创新,贯彻落实了中央精神和省委部署,符合移民村实际,解决了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问题,得到各有关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也深受基层和广大移民群众欢迎。我省移民村创新社会治理的具体情况如下: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决策部署,逐步提高我省水库移民村(社区)社会管理水平,促进移民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我省在深入调研、广泛论证的基础上,于2012年12月初启动了加强和创新移民村社会管理18个试点工作,并于今年初在全省384个移民村全面推广,其中包括丹江口库区所有移民村。目前总体进展顺利,“三会”组织已经建立,规章制度日臻完善,民主管理规范有序,公共服务初见成效,为移民安稳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实施背景。丹江口水库移民搬迁后,移民群众居住集中,新村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完善,生产和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具有一定的辐射带动能力,具备城镇化的条件和社会管理的基础,可以说,丹江口库区移民是共和国水利移民史上政策最

优、安臵最好的移民,移民分享了国家改革开放的成果,是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受益者。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移民经济特别是集体经济还很薄弱,社会管理比较滞后,不和谐、不稳定因素仍较多,移民安稳致富奔小康任重而道远。具体表现为:一是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移民村经济发展滞后的矛盾。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但搬迁之后,移民生产生活方式需要转变,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移民致富能力还有待提高,可以说,一定时期内收入水平可能暂时下降,但水电气等刚性支出却明显增加,移民收入水平与当地群众还有不小差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繁重。二是群众日益增强的自我管理意识、维权意识与村级民主管理滞后的矛盾。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维护个人权益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一些村存在村干部“一言堂”、少数人说了算、决策不透明、群众的意见和呼声难以采纳,造成群众对村干部不信任、不拥护、干群关系恶化,或是在重大事务面前群众各执己见、意见难统一、工作难推动,或是权力过分集中、监管缺失、政务不透明滋生贪污腐败等问题。三是城镇化进程加快与村级社会管理滞后的矛盾。由于移民新村是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和新型农村社区标准建设的,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房屋美观,基础设施配套,公益设施完善,加上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倾力帮扶,城镇化进程在加快。但与此同时,移民村管

理不善,公共设施无人维护,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排污水等现象比较突出,影响了新村形象。

因此,加强和创新移民村社会管理,通过建立健全民主、科学的管理模式,让移民群众在民主管理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提升,为移民村和谐稳定和生产发展创造良好地环境,十分必要,非常紧迫。

(二)主要内容。加强和创新移民村社会管理,核心是构建村“两委”(村支部和村委会)主导、“三会”(民主议事会、民主监事会、民事调解委员会)协调、社会组织(经济管理组织、社会服务组织等)广泛参与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村务民主管理创新。推行村“两委”领导下的民主议事会+民主监事会+民事调解委员会的移民村民主管理模式。民主议事会是受村民会议委托,在其授权范围内行使村级自治事务议事权、决策权,讨论决定村级日常事务的常设议事机构。它以村民小组为单位,采取“一户一票”的方式选举适量代表和县乡驻(包)村干部、“两委”班子、组长、党员代表及其他相关人员组成。民主议事会制度坚持依法办事、民主讨论、公开表决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充分发挥村民代表的作用,通过代表的参政议政,实现村“两委”班子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民主监事会,主要是监督村务管理、决策执行和财务收支等重大情况。民主监事会一般设监事5名,由村民会议在村“两委”干部及其近亲属、报账员以外村民中选举产生。县乡驻(包)村干部进入民主监事会,对民主监事会自身工作进行监督。民事调解

委员会,主要任务是调解民间纠纷,防止纠纷激化,并通过调解工作宣传法律、法规、政策和社会公德,预防民间纠纷发生。民事调解委员会成员由村委会主任、治保主任、组长及移民家族中德高望重者组成,这些人有威信、有办法、有工作经验,能够更好地处理移民矛盾和问题,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二是经济组织管理创新。实践证明,经济实力的增强是移民村发展和稳定的关键和保障,只有壮大移民村经济,才能增强移民村发展的活力和后劲,才能提高“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因此,我省整合移民后期项目扶持资金、生产发展奖补资金和各种支农惠农资金,本着一村一品、注重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大多数群众受益的原则,着力打造一批种、养、加等发展项目;同时鼓励各移民村因地制宜成立工业公司、农业公司、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等经济组织,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依法开展经营服务活动,在移民的产、供、销方面发挥龙头作用。三是公共服务管理创新。按照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方向,在各移民村级物业管理公司基础上,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妥善解决公益事业、和谐维稳、群众事务、村民创业等问题,为移民提供便捷式、一条龙服务,方便移民生产生活。鼓励成立红白理事会、老年协会、妇联会、文体协会等群众组织,移风易俗、倡导节约、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文明和谐新风。公共服务费用前期省办给予适当补助,以后从村集体收益支出,以从根本上解决移民村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的养护、公共卫生保洁、垃圾清运、污水处理、水费收缴、村容村貌整治、安全保卫、政策

咨询、代办服务等瓶颈制约,促进移民村和谐发展。

(三)主要措施。为确保移民村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快速、有序推进,我办把移民村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纳入整体工作布局,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中之重的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集中优势资源,强力推进,确保取得实效。突出以下几点:一是试点引路。本着“稳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2012年选定18个村(其中丹江口库区移民村17个)作为试点,省移民办班子成员、有关处(组)和省辖市移民部门联系移民村,加强对试点村的协调、督导和帮扶。先后召开移民村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动员会、中牟现场观摩会、南阳推进会、郑州座谈会等7个会议,促进创新工作的有序开展。明确各级移民部门主要领导是移民村社会治理创新的第一责任人,负总责、亲自抓,加强创新实践,加大支持力度,推进移民村治理水平不断上水平、上台阶。各相关责任人自觉承担起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职责任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2013年初,在试点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又适时启动了全省384个重点村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工作。二是制度规范。为规范管理,我们在深入调研、广泛论证的基础上,结合移民村实际,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和创新我省移民村(社区)社会管理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和创新我省移民村(社区)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创新移民村(社区)社会管理试点工作的意见》,以及《河南省移民村(社区)民主议事会议事导则》、《河南省移民村(社区)民主监事会监督导则》、《河南省移民村(社区)民事调解委员会调

解导则》等有关制度,印发了会议、监督、公示等运作过程一系列记录表格,指导创新活动的开展;各地结合实际,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和工作规范,做到了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以制度推进工作。三是重点帮扶。为帮助丹江口库区移民村发展生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我办在国家规划之外,筹措近2亿元,按农业移民人均0.05亩的标准,为每个移民村征用了产业园区用地;筹措资金2.7亿元,对移民生产发展实施奖补;同时,后期扶持资金也向丹江口库区移民村倾斜,全省共选出384个重点村,给予重点扶持,丹江口库区208个移民村全部在列。2009年至2012年,我办已重点倾斜2亿多元。各有关市县产业资金也向移民村倾斜。四是政策引导。对移民村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实行“三挂钩”,即与生产发展奖补资金和后扶项目资金挂钩,与试点村创新社会治理奖补资金挂钩,与移民系统评先评优挂钩。通过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激发各地实施移民村社会治理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四)实施成效。全省移民村社会治理创新工作自2012年实施以来,各地按照省移民办的部署和要求,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制定方案,精心组织,强力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社会治理水平得到提升。各地按照村民自治法和有关规定,通过广泛宣传,营造氛围,组建了各类经济管理组织和社会服务组织。通过层层推选,村民会议通过,产生了村级民主议事会、民主监事会、民事调解委员会;移民村的物业管理,有的直接委托物业公司管理,有的成立物业公司自己管理,有的拓展社会化服务链条,成立便民服务中心;结合生产发展实际,制定了“强村富民”7年规划,成立了各类经济组织400多个;根据我办制定的“三会”议事导则,结合本村实际,制定了村务民主管理、经济组织管理和社会服务管理的章程和制度,为规范管理奠定了基础,确保了公开、公正、公平开展工作。特别是“三会”制度的实施,受到了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移民村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实施的管理体制初步形成。各移民村生产项目、招商引资、集体资产和收益管理、农村低保及春节慰问等重大事项的确定都是通过村民主议事会决定的。二是经济收入水平得到提高。各移民村依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本村实际,分村制定发展规划,以种养加短平快项目为重点,大多村都明确了一个明晰的主导产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实施好的移民村,群众的收入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整体上移民人均收入与搬迁前相比已基本实现翻番,发展好的村已翻两番多。三是干群关系日益密切。移民群众广泛参与村务决策、管理与监督,成为移民村管理的主人、发展的主人、监督的主任,涉及广大移民群众利益的事项得以顺利决策实施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使公权在阳光下运行,使得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日益密切。四是社会大局总体稳定。由于民主化运作,移民村“两委”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各种不和谐因素逐步减少,加上民事调解委员会的有效调解,“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特别是我办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的“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活动,使一些长期困扰

移民村的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我省移民村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引起了主流媒体的兴趣和关注。人民日报2013年2月25日发表了《移民有了新奔头》,光明日报2月19日发表了《一搬就成小康之家》,新华社内参清样也对我省移民村再造集体经济给予关注,中央电视台4套5月23日中国新闻播发了《河南创新管理模式促移民村发展》;河南日报2013年4月2日发表了《移民村社会管理的“河南探索”》、2014年10月8日头版头条发表了《“河南经验”破解移民稳定发展难题》等,河南卫视2013年2月22日新闻联播头条播出“河南一村一品助水库移民增收致富”,省电视台法制频道播出三个专题片,全面介绍了我省加强和创新移民村社会治理取得的成就。同时,我省移民村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得到了中央农办、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水利部移民局和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主任鄂竟平在南水北调工作会议上对我省移民村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大加赞赏,号召其它省份学习借鉴河南的经验。省政府副省长李亚批示:“移民村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眼前看很迫切,长远看有意义,应给予关注、指导”。

(五)总结提升。移民村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和探索,既没有一套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又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需要在实践中总结,在完善中提升。为确保这项工作取得成效,我们专门请国家水电中心和省社会科学院等部门作课题研究,请有关专家作技术指导,同时,积极与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等有关部门沟通衔接,探索将这项工作与基层

党建、基层民主管理结合起来,发挥综合效应。下一步,各地要积极借鉴其他地方先进经验,进一步发展、完善移民村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特别是要在与党建的结合、与党建综合服务中心的衔接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力争尽快形成一套更加完善、更加规范的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指导和推动我省的创新社会治理工作。

五、发展篇

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移民后期帮扶和生产发展工作,省政府专门出台了移民后期帮扶工作意见,对移民后期帮扶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省移民安臵指挥部印发了通知,要求省直25个包县工作组实行联络员制度,继续对口帮扶丹江口库区移民所分包县和全省面上帮扶工作。各有关市县和省直包县联络组按照省政府要求,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狠抓帮扶政策落实,在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向移民村倾斜。

省政府移民办根据省政府要求,结合水库移民实际,2013年提出了移民“强村富民”战略,并确立了“一村一品”、普惠制帮扶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指导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扶持资金项目化”、“项目资产集体化”、“资产收益全民化”的思路,积极筹措资金,扎实推进移民“强村富民”战略的实施。截止目前,全省共规划温室大棚种植、养殖、林果种植、庭院餐饮等生产发展项目868个,总投资达16.5亿元,预期年利润6.3亿元,安臵移民劳动力3.2万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初步形成,移民收入大幅提升。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形成了

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中牟县北沟石井村、淅川县柴沟村、社旗县淅丹等村的规模化养殖,辉县市仓房村、邓州市和谐社区等村的香菇种植,延津县杨山、襄城县张庄等村无公害蔬菜大棚种植,辉县市侯家坡村的食品加工、南阳市卧龙区的厨房电器等加工业,以及特色林果、丝毯加工、丹江鱼特色餐饮、休闲观光农业等一大批特色产业初具规模,福及广大移民群众。丹江口库区移民人均收入已由搬迁前的4200元达到7500多元,高的已经突破万元,最高的村过2万元。二是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招商力度,促进移民项目借力发展。省政府移民办筹措移民生产发展奖补资金近3亿元,移民后期帮扶项目资金向移民村倾斜2亿多元,各有关市县加整合支农惠农资金向移民村倾斜,郑州市等地还建立了移民产业发展基金支持移民“强村富民”战略实施。部分移民村依托区位、交通、土地等各自不同的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力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邓州市郭家渠和北王营村、卧龙区杨营等村的奶牛养殖、中牟县全店村的饲料加工、社旗县高庄村的标准化养鸡场等均为招商引资项目,投资多,规模大,效益好,既解决了移民土地流转的稳定收益,又解决了移民劳动力就近就业,还可通过集体生产设施投资,增加集体收益。三是集体经济日益壮大,公共积累明显增加。目前全省已有50多个移民村集体收入超过20万元,30多个移民村超50万元,个别移民村已突破100万元,最高的达200多万元。村集体收入主要用于村级公共事务管理、公益事业支出等,条件好的村年终已经开始向群众分红,让每个移民都能享受到“强村富民”带来的成果。

六、成效篇

我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迁安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强度空前。我省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经过全体移民工作者和广大移民群众的不懈努力,充分发挥政治、体制和政策优势,动员各方力量,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发动,精心组织实施,强化督查奖惩,圆满完成了各阶段移民工作任务,移民搬迁实现了“四年任务、两年完成”和“平安搬迁、文明搬迁、和谐搬迁”的目标,创造了水库移民奇迹;移民搬迁安臵后,及时开展后期帮扶,实施“强村富民”战略,大力发展移民生产,实现移民增收致富;积极探索社会治理创新,提升移民自我管理水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我省丹江口库区移民迁安工作开展以来,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五个工程”(一流工程、廉政工程、生态工程、利民工程、和谐工程)为目标,以“三个一切”(一切为了移民,一切依靠移民,一切服务移民)为指针,以服从国家大局、服务河南发展、维护移民利益为原则,大力弘扬“三种精神”(战天斗地的红旗渠精神,锲而不舍的愚公移山精神,鞠躬尽瘁的焦裕禄精神),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谐的移民环境,推动了移民迁安工作快速有序进行,圆满完成了各阶段移民任务。

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工作的圆满完成,不仅得到了移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积极配合,也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务院南水北调办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专程到我省视察并亲自主持召开了

南水北调工作座谈会,对我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和移民征迁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中纪委监察部稽查组对我省南水北调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后,在向我省正式反馈意见时指出:“河南不仅是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主战场、大舞台,也是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宗旨、感恩人民的生动课堂”。国务院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工作稽察组在向我省反馈意见时指出:“河南省全党动员、全民参与的成功经验,不仅是我国水库移民迁安史上的创新,也是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宝贵财富”。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在我省召开观摩会,并专门印发通知,号召东、中线其他六省(市)学习河南经验,切实推进工作。国务院南水北调办鄂竟平主任来我省调研视察后向省政府反馈意见时指出:“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工作,上下同心,合力攻坚,扎实细致,令我“感动”和“震撼”,河南省的经验对全国南水北调各项工作,对中国的水利建设,乃至对中国的所有移民工作都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2012年3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主持召开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第五次全体成员会议,专门安排河南省政府郭庚茂省长在会上做了重点发言,系统介绍了我省移民征迁工作的主要做法。世界银行原社会政策与社会学高级顾问、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迈克尔 M.塞尼博士考察河南省丹江口库区移民工作后,评价说:“中国有世界上最优的移民政策,收到了最好的效果,丹江口库区移民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这项奇迹只有在中国能够完成,其他国家都应向中国学习!”

我省移民村社会治理创新工作,贯彻落实了党的十八大精

神,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和移民群众的愿望,解决了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欢迎,得到了中央农办、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水利部移民局、国家水电中心、省社科院、省委组织部等单位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等媒体更是以极大的兴趣,纷纷到移民村采访报道。

七、经验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重在工程,成在水质,难在移民。移民安臵工作的成效,事关中线工程建设成败,事关库区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大局稳定。在移民人数多、安臵任务重、搬迁时间紧、质量要求高的情况下,我省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认真落实丹江口库区“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的重大决策,把做好移民工作作为检验执行力的标准,全党动员、全社会参与、全力推进,加强组织领导,整合社会资源,强化后续帮扶,做到平安搬迁、和谐移民、稳定发展。我们的主要经验和做法是:

(一)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组织领导。“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决策提出后,省委、省政府始终把移民迁安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阶段性中心工作,作为向河南人民承诺的十件大事之一提上重要日程。要求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始终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站在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高度,把移民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检验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重要标

准,集中优势资源,采取得力措施,坚决打赢打好这场硬仗。省委、省政府迅速成立了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臵指挥部,省委副书记任政委、分管副省长任指挥长,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从省直13个部门抽调30多名得力人员,脱离原工作岗位,实行集中办公。省委书记、省长和省委副书记、主管副省长等领导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移民迁安有关事宜,并亲临移民迁安一线检查指导,对移民工作及时作出重要批示,提出明确要求,寄予殷切期望。省人大、省政协、省军区主要领导对移民迁安工作也高度重视,倾注真情,从环境营造、监督检查、合力攻坚等方面对移民工作给予了极大支持。各有关市、县也都效仿成立了高规格的指挥部或领导小组,实行准战时体制,并把移民工作作为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重要平台,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分管领导现场指挥、亲力亲为,形成了全省上下目标一致、高效运转的指挥体系,为移民迁安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组织保障,使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迁安工作在我省成了各地积极主动、倾力参与的“一号工程”,成了各级主要领导普遍关心、时刻关注的“一把手工程”,成了一些地方政府严明纪律、严格奖惩的“一票否决工程”。

(二)大力实施帮扶,放大政策效应。为了加快移民安臵进度、把移民新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我们在用足用够国家有关政策、力争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协调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和新农村建设资金,优先倾斜于库区移民,放大移民安臵政策效应。省委、省政府专门印发了《河

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臵工作实施方案》(省委豫政文【2009】114号),制定出台了一揽子支持移民安臵的优惠政策。省直36个部门都根据要求制定了具体细化措施,向移民安臵市、县倾斜支持50余亿元,直接帮扶移民资金20.92亿元。如:财政厅为每个移民新村基础设施建设安排资金50万元,并按迁安移民人数每人200元的标准在迁安两地分别计列工作经费;农业厅一次拿出农业结构调整资金750万元,并将移民沼气池全部纳入补助;国土厅把移民生产用地纳入土地整理范围;教育厅把移民学校建设全部纳入校安工程和维修工程补助范围;交通厅为移民村对外连接路每公里补助10-15万元,并免除移民搬迁路桥通行费;水利厅把移民村纳入安全用水和农田水利配套范围;卫生厅为每个移民村卫生室建设补助5万元;林业厅为每个移民村安排绿化资金5万元;体育局为每个移民村安排体育设施资金5万元;人社厅统筹安排移民就业培训等。各地为做好移民搬迁安臵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也积极出台优惠政策,整合支农惠农资金,倾力支持移民。如:平顶山、郑州、南阳等市对建设二层房屋的移民户每户最多奖励8000元;郑州市拿出2亿元,对每亩土地另外奖补7000元,地面附属物每亩奖补1500元。省政府移民办在用好移民项目资金的同时,筹措10余亿元资金用于移民搬迁和生产发展。如:我省从丹江口库区耕地占用税中拿出3.3亿元,按照每人2000元的标准用于移民建房搬迁奖励;筹措8000万元,按照每户2000元的标准用于移民院墙门楼建设奖补;筹措2.6亿元,对移民生

产发展实施奖补;筹措1.6亿元,对移民个人生产生活给予补助;从全省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中拿出约2亿多元,对移民生产发展项目给予扶持等。

(三)强化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为了加快移民迁安工作进度,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的职能作用,从2009年7月开始,我省实行了库区移民迁安包县工作责任制,省直25个厅局,均由一名副厅级实职领导干部带队,由5到7人组成工作组,分别驻扎在有移民迁安任务的25个县(市、区),驻村蹲点,一包到底。各市、县实行了市包县、县包乡、县乡干部包村包户的逐级分包制度。在移民迁安过程中,各个工作组都充分发挥了督促检查、协调迁安、政策帮扶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移民集中搬迁过程中,省里明确了各市县和省直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每批次都有各级移民安臵指挥部的精心部署、统筹安排,都有各级移民干部和各部门工作人员的现场协调和跟踪保障。卫生部门专门组织医疗救护车队和医护人员,携带救急药品和器械,为移民群众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公安、交警人员坚守岗位,日夜保障移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交通通畅;电力部门组建移民搬迁服务队,投入应急发电设备,确保移民搬迁用电安全;交通运输部门为移民开辟“绿色通道”,免除移民搬迁路桥通行费,同时积极开展优质服务活动,在搬迁车队休息的服务区,为每个移民免费分送面包、茶水、火腿肠等食品。气象部门随时发布天气预报。教育、民政、林业等部门及时办理有关手续。各级各部门都做到了一切为了移民、一切依靠移民、一切服务移民,提供周到服务,特事

特办,急事急办,不讲价钱。目前,我省已经形成纵向一致、横向同心、合力攻坚的浓厚氛围和锐气、正气。搞好移民迁安、服务好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已经成为各级各部门以及广大群众的共识和大局。

(四)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设计。为了满足移民实施工作的需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结合新农村建设,在国家批复规划设计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努力把移民新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在安臵方案确定上,突出以土为本,全部实行有土安臵,确保移民长治久安;在居民点选择上,提前开展优化整合,由562个居民点整合为208个,且使居民点尽量靠近“三边”,即靠近主要道路边、城集镇边和产业集聚区边,方便移民生产生活,为致富发展创造条件;在生产用地规划上,严格执行人均水地1.05亩或旱地1.4亩的标准,开展土地整理,兴修农田水利,改善生产条件,增加耕地产量和收益;在公共设施建设上,对交通、供电、供排水、电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和村部、学校、超市、卫生室等公益设施建设,反复论证,详细勘察,科学设计,保证方案最优。特别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对移民土地补偿补助费不足以在安臵区按规划标准征地的,国家增列生产安臵增补费,予以弥补;二是对移民人均房屋补偿费不足24平方米砖混结构补偿费的,国家负责补足,保证移民的基本居住条件;三是增列移民公益设施补助费,加上地方帮扶,移民新村移民公益设施完善;

四是高标准规划基础设施,做到基础设施配套;五是移民村率先实行了雨污分流,并在末端进行污水处理,做到达标排放;六是移民土地全部纳入土地整理,耕种条件大大改善。从全省规划的208个移民安臵点看,不但土地条件、交通条件、水利条件,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好,外迁移民安臵区土地大多都是吨粮田,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发展优势,而且每个移民新村都规划的比较到位、标准较高。

(五)强化督促检查,严格实行奖惩。我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臵时间紧、任务重,在全面安排好移民安臵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把督导检查、奖优罚劣作为搞好移民安臵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制定完善了有关督促督查办法和奖惩办法,为督查和奖惩提供政策依据,使督促检查和奖惩措施规范化、制度化。根据督查办法和奖惩办法,省移民安臵指挥部多次组织有关人员定期不定期地对全省移民安臵工作进度、建房质量、项目管理、资金管理、优惠政策落实等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逐项打分,排定名次,印发通报,对先进单位大张旗鼓地实行重奖,对落后单位不留情面地点名批评。通过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一月一评比,省各地形成了你追我赶、争当先进的良好局面。

(六)加强质量监管,确保建设质量。移民新村建设是移民迁安工作的关键环节,在新村建设过程中,我们不但高起点规划,而且高标准建设,争取做到一次规划、一步到位,把每个新居率先建成当地新农村的示范村。在户型选择方面,我们从

社会上广泛征集美观实用的230户型设计方案,经专家论证后精选出了46个获奖设计方案编印成册,发放到每个市县和移民村,让移民群众精挑细选、优中选优。在新村布局、户型选择、房屋造价、施工队伍招标等方面充分征求移民群众意见,积极组织移民代表全程监督,并始终坚持“六个统一”、严把“五道关口”、实行“四位一体”、落实“三项机制”、做到“两个满意”、实现“一个目标”。坚持“六个统一”,即统一征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搬迁、统一发展;严格“五道关口”,即严把招标投标关、市场准入关、材料进场关、监测检验关、竣工验收关;实行“四位一体”,即政府监督、中介监理、企业自控、移民参与的质量监督体系;落实“三项机制”,即每月一次互督互查、关键时间节点(如三通一平、主体工程、装饰装修、基础设施等)评比奖惩、搬迁前省、市、县三级验收;做到“两个满意”,即政府满意,移民满意;实现“一个目标”,即和谐移民的目标。通过以上措施,使移民新村建设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尤其是把督导检查、奖优罚劣作为促进移民新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制定和完善了有关督促检查、奖惩办法,在重要时间节点进行互督互查和明察暗访,根据督查情况,下发有棱有角的通报,对先进单位大张旗鼓地实行重奖,对落后单位不留情面地点名批评,营造争先创优、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确保把移民新村建成移民群众放心满意的精品工程。移民新村建成后,房屋美观漂亮,街道宽敞明亮,基础设施配套,公益设施完善,各个移民新村都做到了绿化、亮化、美化,已经成为当

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可以说,每个移民新村都配套齐全,环境优美,整体水平超过了当地群众十余年,真正实现了移民群众一代人建设三代人居住的愿望。

(七)坚持亲情操作,平安和谐搬迁。水库移民为国家工程建设被动搬迁。在搬迁过程中,既要服从政府安排,又留恋家乡的一草一木,心情复杂、心理脆弱,工作如果不细、不实,极易引发矛盾和纠纷,产生不稳定因素。在搬迁安臵过程中,我们坚持尊重移民的意愿、尊重移民的知情权,坚持刚性政策、亲情操作,让移民参与搬迁安臵的全过程,既消除了移民群众的种种顾虑,又促进了移民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搬迁前,我们广泛深入宣传移民政策、搬迁安排、奖励制度及各地对移民群众的支持和厚爱,形成积极搬迁、支持搬迁的浓厚氛围。同时,根据移民新村建设进展情况和库区移民的生活习惯,提前制订了详细的工作预案和操作流程,对待年老体弱、临产孕妇、高危病人等特殊群体,逐一进行登记造册,使移民群众时时刻刻感受到各级各部门饱含深情、细致入微的人性化安排。在搬迁中,我们一方面严格按照预定的工作预案和操作流程,统一组织车辆,统一装车卸车,统一停车看护,统一行车线路,移民统一佩戴标牌。迁安两地每车安排人员一路跟踪护送,交警、医疗人员全程跟踪,特别是对年老体弱、临产孕妇、高危病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对移民心里脆弱者,实施心里抚慰和干预,保证不出意外;另一方面,采取得力措施,免除路桥通行费,免费提供午餐,提供周到细致服务,确保平安、顺利、和谐搬迁。

(八)加强后续帮扶,促进生产发展。为了促进移民搬迁后,能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在移民搬迁结束后,各市、县及时开展了各项后续帮扶工作,安排解决移民搬迁后的生产生活问题。积极安排房屋修缮;组织移民人口公示复核;按月发放了生活补助;及时办理各种手续接转;普遍发放了粮、面油、蔬菜、炊具等物品,保证了一周的生活必需;实行县乡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联系移民户制度,千方百计帮助移民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就医就学都作了比较详细周到的安排,军烈属、五保户、鳏寡孤独、贫困户等脆弱群体得到了妥善安臵;加快生产用地划拨、移交和分地到户,确保按时种上了小麦;举办了种植、养殖、务工等生产技能培训班,为移民“能发展,快致富”打下基础;开展劳务输出活动,增加了移民收入;积极谋划和实施生产开发项目,帮助移民群众增收。

面对“天下第一难”的移民迁安工作,我们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了党的核心领导优势、现行体制机制优势、中央和地方政策集成优势、党善于做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挑战困难考验,成功破解难题,圆满实现了“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向党中央、国务院和广大移民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二是得益于各级各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三是得益于中央和地方政策的有机集成。四是得益于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五是得益于

广大干部的务实重干、吃苦耐劳。六是得益于广大移民群众大爱报国、无私奉献。其核心是移民工作实现两个转变:即由部门工作转变为政府行为,进而转变为全社会的行动。

八、精神篇

伟大的事业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在以往的历史中,河南干部和河南人民用艰苦奋斗和扎实奉献创造了被世人称道的焦裕禄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红旗渠精神和新时期“三平”精神,这是我省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期波澜壮阔的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安臵工作中,广大移民干部和移民群众更是报着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对民族的责任、对移民的深深热爱,积极发扬中原儿女的优秀品质,抢机遇,谋发展,战天地,破难关,在中原热土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孕育产生了以“顾全大局、克难攻坚、团结拼搏、无私奉献”为核心的南水北调移民精神。顾全大局,就是广大移民干部把移民迁安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胸怀祖国,心系移民,不讲条件,不讲代价,全力以赴做好移民工作;广大移民群众为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舍小家,顾大家,隔离亲情,抛家舍业,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奉献。克难攻坚。就是在艰巨而繁重的移民搬迁工作中,广大移民干部牢记使命,不负重托,不怕吃苦,连续作战,忍受了一次又一次误解和委曲,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和挑战,为移民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团结拼搏。就是围绕移民工作,全省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合力攻坚,以高

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推动移民迁安工作顺利进行。无私奉献。就是移民干部为迁安大计日夜奋战,呕心沥血,一切为了移民,一切围绕移民,一切服务移民,“五加

二、白加黑”成为工作常态,坚守岗位、履职尽责成为自觉行动,一些干部长年累月不进家门,一些干部带病坚持一线指挥,一些干部为移民大业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移民迁安史上的奉献之歌。

这种精神,是普普通通、踏踏实实河南人的群体展示,让全世界看到了河南人积淀深厚、传承久远的历史形象;是不畏艰险、侠肝义胆河南人的华美奉献,向全世界展示了河南人昂扬向上、敢为人先的奋斗形象;是包容宽厚、忍辱负重河南人的艰辛付出,让全世界认识了河南人心怀天下、负重奋进的务实形象;是自尊自强、能拼会赢河南人的倾情演绎,让全世界了解了河南人锐意进取、发愤图强的发展形象。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继承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新成果,是中华民族在新的时代践行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时代要求的新贡献,是我们推进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动力,是支撑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精神基石,是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力量源泉。

九、奉献篇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是一项伟业工程,移民迁安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广大移民干部不怕吃苦,不怕疲劳,不怕困难,不计个人得失,“五加二,白加黑”忘我工作。有的,家在眼前,却翻山越岭,走村串户,长年累月难进家门;有的,天天忙于搞宣传,作动员,解纠纷,排疑难,喉咙发炎,嗓子哑了,就依靠手势指挥,依靠手机短信进行交谈;有的,累倒在迁安一线,紧急救治后,挂着输液瓶继续工作;有的,面对群众的一时误会和不冷静,受到围攻谩骂和殴打,做到了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甚至被围困在瓢泼大雨之下,全身被雨水淋得透湿,仍然耐心细致地给群众作解释工作;有的,儿女生病无法照看,父母去世无法尽孝,甚至妻子重病去世还丝毫不知;还有的,累倒在自己为之奋斗的岗位上,再也没有醒来……。我们经常听到移民干部在移民工作结束后的“三大愿望”:即“大喝一场、大哭一场、大睡一场”,这是移民干部真实的心声,也充分说明了他们工作的艰辛、压力的沉重、奉献的巨大,但是全省各级移民干部在工作中毫无怨言,他们已经把移民迁安作为一种事业的选择、人生的追求、价值的体现和神圣的使命来对待,全心投入,务实重干,默默奉献,涌现出了像徐虎、安建成、董金虎、向小丽等一大批优秀干部,先后有马有志、王玉敏、赵竹林等13位同志牺牲在移民工作第一线,仅南阳市就有12位同志牺牲。在这场战役中,有多少移民为了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背井离乡,离开了世世代代耕耘的故土和祖祖辈辈居住的家园,他们无怨无悔,作出了奉献和牺牲。下面介绍的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些代表。

(一)移民干部典型

1、九重镇党委书记徐虎

南水北调,难也在移民。特别是第一批移民,香花镇刘楼村搬迁,几乎把移民搬迁工作推向了绝境。该村临街边、库边、景区边,群众收入水平、经济条件远远高于邓州裴营乡,干部群众都拒绝在搬迁确认书签字。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时任香化镇党委书记的徐虎亲自带队,吃住村里18天,与拒迁户交心谈心,做思想工作。从刘楼村到镇上虽然只有几分钟车程,他不回;衣服常常被汗水浸湿,鞋底也磨出两个洞他不换;当时他八十多岁的老母亲生病,也只在电话中问候。白天,他深入农户家里了解情况、宣讲移民政策,晚上,主持会议研究政策,动员全体参战人员“要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要做好对接100次的准备,要做好打一场恶仗的准备!”最终从五个层面,先易后难,层层推进,实现了全村647户,户户签订了搬迁确认书,与邓州实现顺利对接,圆满完成了各批次移民搬迁安臵任务。

2010年9月,徐虎调到了九重镇,该镇既有移民自安,还有干渠征迁,也有高速征迁,任务十分繁重。在干线征迁迁坟工作中,他时常带着党员干部和百姓一起上香、烧纸、放炮,在坟前三鞠躬。这决不是作秀,是对死者灵魂的超度,是对家属最崇高的敬意。在他的带领下,九重镇移民迁安、干线征迁和水质保护等工作都顺利完成。

2、时任淅川县大石桥乡乡长向晓丽

在进村入户做移民群众的思想工作时,多次遭到围堵,但她

都用耐心和克制化解了矛盾,顺利完成了劝迁工作。

2009年1月31日(正月初六),向晓丽一行3人来到该乡移民试点村——张湾村老党员张丰歧家慰问。张湾村地处丹江流域平原地段,靠山面水,土地肥沃,素有 “九顷八十亩,不靠老天爷”之说,旱涝保丰收。听说要搬迁,村里人谁也不愿意!“乡里来抓人了——”不知谁喊了起来,村里百姓“呼啦啦”地围了过来,屋内、院里、大门口密密麻麻站满了人,至少200余。“我是来看望咱移民的,给大家拜个年!”向晓丽高兴地说。“你们夜里来干啥,来抓人?”人群中不知谁撂出一个“冷弹”。“你还有脸喝茶?看给我们安臵的啥地方?”一位老人上前一步摔碎了桌上的茶杯。电灯被人拉灭,屋里顿时一片漆黑,还有不堪想象的混乱,一个酒瓶在向晓丽脚前落地开了花。一会儿灯亮了。“都是一家人,你们说啥、骂啥都没关系,咱们有啥只管说啥好吗……”向晓丽以惯常的微笑,融化着移民群众不愿离开故土的情绪。直至子时,向晓丽以超越常人的镇定和女性特有的细腻,解答群众问题,并把群众反映的问题一一记在心头。

3、淅川县城关镇包村干部安建成

移民工作难,当移民干部更难。为了移民顺利搬迁,作为一个男人,他委曲求全,下跪磕头。

2010年6月26日下午2点,安建成引领推土机进入安洼村,对货车进户道路进行整修疏通。安建成指挥着推土机,小心翼翼

地向前推进。十米、一百米……一个小时后,新修的搬迁道路已延伸到安洼三组可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村民全寿山夫妻俩大声叫嚷着径直朝安建成走来,怒气冲冲地吵着:“你真不长眼,竟敢把俺家的祖坟给挖了!”说着说着,对方就顺手拿起石头要砸推土机上的玻璃。情急之下,安建成冲上去慌忙用双手进行阻拦。突如其来发生的事情,让安建成一时摸不着头脑。而此时,全寿山的两个儿子、儿媳也赶了过来,在双方的撕扯中,安建成的上衣被撕开一道口子,脊背上还抓出了血印。在几位领导和群众的劝说下,全寿山一家人的情绪才稍微平静下来,道出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全寿山家的老坟位于路边,由于不太明显,加之荒草的遮掩,导致推土机在作业时蹭到了他家的坟边。按当地习俗,挖祖坟可是一大禁忌。“一定要让安建成给我祖坟磕头祭拜!”对方毫无商量余地地提出了要求。一听这话,全场立刻鸦雀无声。在场的乡镇干部和村民们都呆住了。时间在这一刻,也仿佛凝固了。在农村,谁都知道,男儿膝下有黄金,上跪天地,下跪父母,哪有给他人下跪的道理。这简直是对人的侮辱啊!安建成黑红色的脸也沉了下去,眉头拧在了一起。他的嘴里一根烟不离一根烟。他抬起头,看到围观的群众越来越多,足有上百号人……上百双眼睛都盯在安建成身上,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只见安建成把烟轻轻地按熄在地上,站起身,大声说:“好!我给他老人家磕头

谢罪!”他拿着买来的烧纸和鞭炮,恭恭敬敬地跪在全家的坟前,一张纸一张纸地烧着,最后又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他有些激动地说:“老人家,乡亲们要搬迁了,今天惊动了您,我安建成给您老磕头谢罪!”在噼噼叭叭地鞭炮声里,他起身拿起铁锹小心地给坟边添了些土……看着眼前的这一切,对方已无话可说。事情总算平息下来。

4、淅川县机关党委副书记、包村干部马有志

新时期移民干部的楷模,把毕生心血和智慧投入到促进库区发展、服务移民亲人的伟大事业当中。

2009年11月丹江口库区第一批移民刚启动,马有志主动请缨成为县委办驻马蹬镇向阳村工作队队长。这一次驻进向阳村,马有志让司机把他送到村口,自个儿走进移民村,吃住都在这里,刷写标语宣传移民政策,甚至徒步到距村部13里的羊角洼走访老党员。最忙的一天,他召开了8次党员小组会进行移民动员。对于有情绪的移民,马有志显得非常有耐心。只有落后的干部,没有落后的群众,他认这个理儿!4月15日,向阳移民在社旗的新房建设快结束了。马有志与在社旗督工的村支部书记通了最后一次话,两人商定,马有志第二天回向阳村就搬迁方案再征求一下乡亲意见。谁料,第二天在赶往向阳村途中,马有志突然倒下,再也没有醒来。2010年4月16日,怀着对党和国家的无限热爱、对移民乡亲的深深眷恋,52岁的马有志倒在赶往移民村 的路上,如歌的乐章戛然而止。

5、淅川县上集司法所副所长、包村干部王玉敏

2011年6月16日,是淅川县上集镇白石崖村移民搬迁装车的日子,凌晨三点多,王玉敏骑着自行车,赶到了20公里外的移民现场。中午,气温高达40度,患有严重肺气肿、浑身浮肿的他全然不顾医生的嘱托,拖着病体,流着汗水,帮助移民群众抬家具、搬木头、扛粮食,一直忙到下午三点才吃上饭,他的手抖得连菜都夹不住。第二天早上四点多,他又骑着自行车来到移民搬迁现场。同事心疼他说:“王玉敏,你不要命了”。可他还是那句话:“没事儿!”。第三天,如何也想不到,他仰面躺在地上,身体已经僵硬,他56岁的生命戛然而止。大家都说。“老王是为移民累死的!”

为了移民,病危的妻子他顾不上。

2008年7月,王玉敏的妻子已是肺癌晚期。她多么希望丈夫呆在家里陪陪她啊!可是王玉敏却还在骑着他那个破旧的自行车,没日没夜地往移民村跑。

有一天,妻子实在看不下去了,埋怨说:“你还管不管我死活?”看着瘦弱的妻子,王玉敏确实内疚,自己实在对不起这个家。可是想到移民,想到这些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就要抛家舍业,远走他乡,自己的这点苦又算得了什么?

2008年7月20日,王玉敏正在上集镇魏营村解决移民纠纷,突然接到了亲戚打来的电话:“玉敏,赶紧回来吧!你爱人不中

了”。当他拖着疲倦的身子从移民村赶到家中时,爱人已经永远的离他而去了。

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几十年的坎坎坷坷,陪伴了他一生的爱人,与他阴阳相隔。

为了移民,病重的身体他顾不上。

他身上经常装着一毛钱一包的止疼粉,疼了就吃一包。2010年8月的一天,在移民村忙碌了半天的王玉敏,刚坐到树下想喘口气,拧一拧汗水浸透的衣服,这时,所里同志说有户移民嫌搬迁车辆小,正在闹情绪,影响了整体搬迁。他不顾头晕脑胀、疲惫不堪,当即赶到这户移民家中,了解情况,协调车辆。问题解决了,移民车队顺利出发了,王玉敏却累的歪倒在了凳子上。

为了移民,穷的叮当响的家他顾不上。

妻子去世后,为了还债,他把家里唯一的房子卖了,借住在表侄女家,他的全部家当,除了一张老式木床,一台不能转圈的旧电扇,一辆破旧自行车,一双穿得没了色的皮鞋之外,一无所有。去世时,他衣袋里只有30元钱,外面却欠着10万元的债。尽管生活如此艰难,但他从来没有伸手向单位要过一分钱,从来没有向大家诉过一句苦。

从2008年移民开始,到2011年去世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王玉敏跑遍了13个移民村,行程1万多公里,进村入户宣传移民政策,化解矛盾纠纷,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用一片丹心,换来了移民群众的理解和信任;他用一腔热血,化解了移民群众的矛盾纠纷;他用一身正气,筑起了社会稳定和谐的牢固防线。

6、时任淅川县移民局局长冀建成

移民工作的好参谋,移民迁安的“老黄牛”。“移民工作是使命,干好是责任,干不好是罪人。”冀建成总是以身作则,干在前头。

他患上糖尿病已十几年了,身边总是带着“三件宝”:胰岛素、小毛毯、文件袋。胰岛素每天注射两支,一年下来就是700多支,他的肚皮上满是针眼。长年累月的超负荷工作,冀建成抗拒着身体疲劳和精力不足带来的压力。2009年7月底,试点移民搬迁工作正在劲头上,一个深夜,在主持搬迁运输工作会时,他突然向后一歪晕了过去,持续了10多秒钟,后来医生说是劳累过度引发大脑供血不足。2009年8月份试点移民搬迁高峰,古稀之年的老母亲不小心摔伤腰椎住进了医院。“妈,你安心治病,我一有空就去看你。”电话里,冀建成哽咽着说。可是,20多天里,冀建成没有去医院照顾老母亲一次。

7、南阳市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移民局长王玉献

南阳市是丹江口库区移民唯一的迁出地和主要的安臵地,规划安臵移民近10万人,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移民任务十分繁重。身为南阳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移民局长的王玉献,可以说是南阳市移民的总参谋长和前线总指挥,他带着对移

民的深厚感情,心里始终装着移民,一门心思抓移民。他有句口头禅:“为了移民工作,死了去球”。

2011年8月2日零时35分,头部受伤还未拆线的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移民局长王玉献,趁着妻子回家的空当,头戴草帽来到卧龙区蒲山镇帅庄移民新村提前搬迁现场。就在此时,他右手上留臵针开始回血,回到医院时,鲜血染红了右边裤兜。

(二)移民村干部群众典型

1、郑市新蛮子营村党支部书记陈国定

陈国定2012年3月任郑市新蛮子营村党支部书记,经两年多的工作,使该村由大乱到大治再到大发展,成为全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强村富民”示范村。他一是放弃高薪职位,勇挑为民重担。新蛮子营村刚搬迁时民心不稳,班子涣散,信访矛盾突出,多次发生进京赴省上访事件,围攻政府大院,严重影响了社会大局稳定。面对这个烂摊子,前两任支部书记相继辞职。为实现该村稳定发展,梨河镇党委政府领导相中了陈国定,多次交心动员,希望他能勇挑重担,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经过深思熟虑,陈国定不负众望,毅然放弃了年薪20万元的淅川县国有改制企业的总经理职位,回到新蛮子营村。他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通过“五必访五必问”,即困难户必访,必问衣食冷暖;发展户必访,必问致富经验;返乡农民必访,必问就业现状;老党员干部必访,必问发展良策;上访户必访,必问事情原委。他带领村

两委干部及党员分包到组,深入到户,及时解决了人口、房屋、土地这三大突出问题,将各种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目前,全村信访案件数量基本为零,该村已成为新郑市最为稳定的移民村之一,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肯定,今年被省移民办评为“强村富民”第一批示范村。二是依靠移民群众,加强社会治理。陈国定团结带领村两委班子,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把群众当家人。看到老人们生活困难时,他主动为全村60岁以上老人交合作医疗,村里每考上一个大学生他都会资助1000元。三年来,共为60岁以上老人交合作医疗520人次,资助大学生9人。新蛮子营村的长期稳定和发展,需要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共谋发展。2013年3月,按照省《关于加强和创新移民村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通过无记名投票选举,成立了民主议事会、民主监事会、民事调解委员会。“三会”成立后,认真听取群众反映的各种意见,先后召开了20多次会议研究村内各类重大事项,增强村务监督的透明性和群众参与的广泛性。主要涉及村内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土地流转、移民村后扶项目和产业发展项目的选定、家庭邻里纠纷矛盾化解、评选低保户、模范户等日常事务,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三会”的规范运行,真正把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给了群众,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拥护和高度赞扬。三是发动移民群众,凝聚发展合力。该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郑州国信农业科技有限

公司、河南君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两家企业。一方面,移民群众不仅可以每年每亩收入1200斤小麦的土地流转费,还可以在国信公司、君丰公司基地务工,获取2000-3000元/月的“薪金”, 真正实现了从农民向产业化“工人”身份的转变,目前在打工的人员已达到了85人。另一方面,在申报移民后期扶持项目时,积极和企业沟通,通过科学论证,把企业的发展需求与省市后扶资金投入相结合,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实现了移民群众和合作企业的共利双赢,从根本上解决了后期扶持项目的思路窄、资金少、启动难的问题。目前,该村已实施西瓜大棚项目、蔬菜日光温室大棚项目、双孢菇生产项目、农田水利配套项目、河道护砌工程、葡萄采摘项目、梨树采摘项目和猕猴桃采摘项目等8个后扶项目,总投资达1278万元。通过近三年的强力发展,年人均收入由搬迁前的4300元提高到9000多元,预计今年村集体收入可达到60万元,到2016年村集体收入预计达到300多万元。

2、南阳市宛城区高庙乡东湾村支部书记赵竹林

在移民工作中,赵竹林时刻把移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尽职尽责,任劳任怨,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移民迁安工作先进个人。

赵竹林于2009年12月,作为东湾村移民迁安委员会代表来到南阳市宛城区高庙乡,半年的时间里,他每天起早贪黑,从砖

灰沙的用料,到建筑钢筋的使用,对于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他都严格把关,确保工程按时完工,让移民们住上放心的房屋。赵竹林所做的一切,群众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2010年8月20日,经过移民群众推荐,东湾村全体移民党员选举,赵竹林被任命为高庙乡东湾村党支部书记,在接任移民村支部书记的短短四个半月时间里,他团结并带领村组干部党员群众,克服重重困难,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深入群众之中,处理偶发事件,上下协调,落实移民生产生活善后工作,夜宿田间地头,组织秋耕秋播,积极协调施工企业,落实房屋维修,作了很多工作。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好党员、好干部,却在2011年1月2日晚7时,因劳累过度引发脑溢血,不幸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3、原唐河县陈营村支部书记陈廷江

河南理工大学材料力学 篇7

在我国的材料科学和材料行业中, 人造金刚石及其制品在近一、二十年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造金刚石产业从无到有, 逐渐形成规模化生产, 并成为世界中、低档次人造金刚石生产和出口大国, 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大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0%, 而其中的60%又来自河南。另一类重要的超硬材料立方氮化硼 (CBN) , 河南的产量更是占到了全国总产量的90%, 因此可以说河南已经成为了我国乃至世界上最主要的超硬材料产区。不仅如此, 河南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竞争优势的超硬材料产业集群。

作为我国超硬材料及其制品产业主要的发源地和行业中心, 河南是我国超硬材料的重要生产研发基地, 也是技术和人才的辐射源, 具有科研、人才、技术成果、产业、信息、市场和行业服务管理等一系列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 已经形成了比较集中的超硬材料企业群体和完整的产品体系与产业链条。

河南的工业和科学技术并不发达, 那么为什么在河南这样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农业大省会出现超硬材料这样一个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其背后的形成机理是什么?这正是本文要探究的主题。

1 产业集群的理论分析

产业集群研究的鼻祖马歇尔认为在集聚区内, 专业化分工程度提高, 并积累了适合创新的社会知识, 营造了创新环境[1]。他所说的地方性工业集聚也就是所谓的马歇尔集聚, 成为产业集群的一种基本形式。马歇尔提出的地方性工业描述和解释的是工业化初期工业企业集聚。地理条件、需求以及集聚效益促使一个区域成为生产中心, 为更大的范围提供产品。从当时的技术经济状况出发, 专业化分工程度提高、技术改进加快, 相应降低了生产成本, 从而扩大了市场容量, 成为新思想和新技术的源泉。

工业区位理论的倡导者韦伯研究产业集聚因素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工业区位选择中集聚因素对运输成本、劳动力等区位指向因素的影响[2]。集聚促进了专业化分工, 并扩大市场规模, 降低了边际成本。韦伯指出工业的集中化表现为在生产综合体中, 因单位产品的生产更加经济并以一定数量节约而进行生产, 最终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波特从竞争优势的角度来观察产业集群的现象, 显然比马歇尔和韦伯单纯强调外部性和区位要更加深入。波特提出的“钻石模型”不仅考虑到了产业本身的要素条件, 而且考虑到了相关和支持产业、需求条件以及企业的竞争行为[3]。但“钻石模型”总结的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产业集群的经验, 往往无法回答为什么要素、需求条件以及企业的竞争都不充分的发展中国家也能出现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除了优秀的和相对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外, 大多数印度软件企业并不具备可能带来持续性竞争优势的要素条件, 但在印度班加罗尔却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产业集群[4]。“钻石模型”显然也解释不了为什么在我国会有温州等地出现的几乎是“零资源”的打火机、服装、袜子、领带等产业集群。班加罗尔软件产业集群和我国大量产业集群的成功充分说明了产业集群的产生需要一定的供给条件、需求条件、社会历史和制度条件[5], 在不同的地区、集群的不同发展阶段, 这些条件的作用各不相同。

2 超硬材料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

超硬材料产业易于形成产业集群有其内在的技术经济根源, 下面我们从技术和市场两个方面分析超硬材料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

超硬材料产业包括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 (CBN) 两大系列, 人造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 (CBN) 的生产都具有以下特点:生产的前后工序具有不可分离性, 生产工艺和配方高度集约, 技术含量高, 不需要一般制造业生产模式下的不同零部件来集成组装。人造金刚石合成的原辅料是石墨、叶蜡石和触媒等, 立方氮化硼合成的原辅料是六方氮化硼和触媒等, 需要使用压机等生产设备, 经过高温高压的工艺过程制成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磨料。合成的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磨料可以用于制造磨具、切削、钻头等工具产品 (称为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制品) , 在这个环节也需要金刚石、立方氮化硼制品制造设备和检测设备。所以, 超硬材料属于典型的单一产业链类型, 其产业链可以用图1表示。从超硬材料产业链来看, 各个环节的技术分解性高, 能够形成高度的专业分工, 具有形成集群的技术条件, 产业链节点之间具有很强的配套和合作关系。

从产品或劳务的市场空间类型来看主要有线形、轴辐式和蜂窝式三类。线形空间结构主要指铁路、公路、电信等市场, 它们依托于网线展开经营活动, 点多线长, 分散经营与消费。具有这种市场结构的产业很难形成集群。轴辐式空间结构是指产品或劳务以供给点为轴, 销售到广泛的地区。这种市场空间形成的条件是产品或劳务的销售半径大, 可以覆盖整个市场。从供应链的角度看, 销售半径不仅仅指产品或劳务的生产地到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还包括供应链中的最后环节到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这种市场结构通过供应链各部分的合理布局, 延伸了供应链的辐射范围, 最容易形成产业集群。蜂窝式空间结构, 是那些销售半径比较小的产业, 销售市场被划分为若干个小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每一个供给者只能够为其中的一个区域提供产品或劳务。例如, 传统的制砖业、水泥产业等属于较为典型的蜂窝式空间结构, 这种市场结构迫使供给者分散在各个小区域中。产品的生产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这种市场结构的产业也很难形成集群。

超硬材料产业的市场结构属于易于形成集群的轴辐式结构。其产品覆盖面广, 尤其是产业链末端的制品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 销售市场广阔, 包括建筑、建材、机械、电子、石油等众多行业都需要超硬材料制品, 并且不局限于某一个区域或某一个网线。

3 河南超硬材料产业集群的现状

3.1 集群构成

河南超硬材料及其制品为基础的产业体系形成了郑州高新区和长葛黄河金刚石城两个较为集中的产业发展区域。不仅有在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大企业, 还有一大批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 经营的产品和业务有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 (CBN) 原辅料、制品、制造设备和检测设备等。从地理分布来看, 河南的超硬材料产业主要集中在以郑州为中心的从郑州、洛阳到三门峡的狭长地带, 向南延伸到许昌和南阳。区域内已经呈现相当程度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 为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超硬材料产业链中, 河南在各个环节均有很强的实力, 可以看到, 无论是上游的金刚石、CBN原料、磨料, 下游的制品生产, 还是制造设备, 河南都有相当数量的企业, 并具有规模和技术上的优势。

在这个产业集群中有超硬材料及其制品企业近500家,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0多家, 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2家, 1亿元以上企业6家, 10亿元以上企业1家。超硬材料产业集群从业人员总数及科技人员数量, 也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

在河南的超硬材料产业集群中, 有专业的原辅料生产企业、有国内最大的人造金刚石生产企业, 还有能生产居国内领先地位的六面顶合成压机的专业设备制造企业。超硬材料产业已形成了从原辅材料、压机制造、分选、质量检测、市场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条, 拥有国内最大的生产能力。

集群中的企业构成多样化, 大多是随着改革开放逐渐发展起来的。如企业A是从一个几乎一无所有 (创办时只有3000资金) 的村办企业成长为行业的领头羊, 并成为了行业中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在这个产业集群中, 还有一部分企业是属于寻找投资机会的民间资本与技术的结合, 企业B是其中的典型, 由该企业衍生而来的企业都是遵循资本与技术结合的发展路径。集群中还有一部分企业来自改制以后的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改革也迫使许多国有企业要寻找新的出路,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的超硬材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如企业C、D和E都是这种情况。尤其是企业C, 作为军工企业很早就开始了军转民的探索, 经过长期的摸索, 最终确立了金刚石作为公司的主营业务。这些企业本来就具备一定的资金、人才和技术优势, 加上适宜的市场机遇, 自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3.2 集群的要素支撑体系

河南超硬材料产业集群已形成了从原辅材料、压机制造、分选、质量检测、市场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条。这个产业链需要一系列的要素支撑, 主要体现在技术和产品开发、人才培养、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

3.2.1 技术和产品开发

由郑州高新区内的郑州超硬材料产业园和长葛金刚石城组成的“国家火炬计划河南超硬材料产业基地”是国内超硬材料领域唯一的国家级产业基地, 超硬材料行业的8个国家级中心均设在基地内。基地内的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 (简称三磨所, 下同) 、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河南工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为基地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除了专业科研院所, 基地还拥有多个企业设立的科研机构, 直接推动了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3.2.2 市场体系

超硬材料产业集群已经建立了相当完整的市场体系, 形成了长葛黄河金刚石城、郑州白鸽集团、郑州高新区三个大型的金刚石交易集散地;建立了以欧共体、美国、日本、香港为主要销售市场的销售网络;新产品市场随销售网络的健全得到不断推广。集群内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及电子商务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骨干企业普遍使用信息技术管理企业。

3.2.3 人才培养

河南工业大学是国内最早建立的培养超硬材料专业人才的学校, 它是国内唯一与本行业对口的磨料磨具工业职工大学, 每年都为社会培养大批的专业技术人员。这些人员分布在全国各地, 其中许多人已经成为超硬材料及制品行业的技术骨干。

3.2.4 公共服务体系

集群还形成了信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工程化中试平台、检测中心、培训中心、创业孵化中心等比较完善的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生产经营和企业创业扶持等公共服务体系。如图2所示。

技术—[

检测——国家磨料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信息—[

人才培训—[

标准化——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中小企业孵化——郑州超硬材料产业园孵化中心

图2超硬材料产业集群公共服务体系

此外集群内还出版发行多个学术和技术刊物, 拥有多家中介机构, 为集群中的企业提供相关的服务。这些要素是构成产业集群竞争优势不可缺少的部分。

4 河南超硬材料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任何一个产业集群总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性。浙江“草根经济”中诞生的产业集群以劳动密集型的小商品为主, 技术相对简单, 不需要很多的投资, 集群的主体是中小企业 (甚至是家庭作坊) , 这与浙江人善于发现市场机会、思想活跃、工业基础薄弱有很大的关系。而广东的众多产业集群则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后外资的大量涌入以及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

河南作为与沿海开放地区截然不同的内陆欠发达省份, 经济和社会文化与沿海开放地区有很大的差异, 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有其特殊性。此外就产业特性来说, 与浙江和广东的产业集群不同, 超硬材料是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行业, 建一个企业至少需要上千万元的投入, 产品本身涉及化学、物理、机械等多个学科, 技术含量很高。如果没有可靠的资本和技术来源, 是不可能形成产业集群的。

概括起来, 河南超硬材料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4.1 技术极推动

在超硬材料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 河南在初级要素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比如作为一种高耗能产业, 金刚石和CBN磨料的合成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 河南由于煤炭储量丰富而成为了火力发电大省。但全国电力生产充沛的省份很多, 这并不是超硬材料产业在河南得到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郑州作为全国的交通枢纽, 拥有铁路、公路运输的便利条件, 但金刚石、CBN及其制品的单位重量价值很高, 即使是产量最大的企业的总产量也不过2000吨, 运输并不是一个主要问题。生产金刚石的主要原料碳片主要产自河南新郑, 但叶蜡石主要来自北京, 触媒则主要产自湖南, 就原料来说河南的区位优势也并不明显。河南的地理位置客观上有利于产品向全国的辐射, 但地处中原也对产品的出口形成了地理上的限制, 而河南目前恰恰是超硬材料的出口大省。这说明区位在超硬材料产业集群市场中的作用也不是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原因。

技术极及其理论是描述和解释硅谷现象的一种理论。技术极不仅是高技术企业研究开发机构的中心, 而且还是新技术转化为商品的中心。技术极的创新过程能够使该地区持续地产生新企业, 老企业不断地扩展, 并不断吸引其它区域企业迁入本地区。技术极的核心是科学和工业的相互作用, 结果是新产品和新工艺的不断涌现。技术极理论能够充分的解释河南超硬材料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只不过在河南超硬材料产业集群中担当技术极的不是一般的企业, 而是郑州三磨所。

河南成为我国超硬材料的发源地主要得益于上个世纪50年代国家的产业布局。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国家将机械行业中的磨料磨具行业设置在郑州, 除了建立了第二砂轮厂 (白鸽集团) 作为磨料磨具的重要生产基地之外, 还配套成立了机械部第六设计院和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作为国家的行业技术归口研究机构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 是我国唯一专门从事超硬材料及其制品研究开发工作的专业研究机构, 也是国家超硬材料工程中心, 技术力量雄厚, 在超硬材料及制品的研究开发方面居全国领先地位。在超硬材料行业的发展中, 三磨所不仅开发了大量的技术和产品, 而且成为了河南超硬材料行业发展的主要技术源泉 (技术极) 。作为超硬材料主体的人造金刚石就是1963年诞生于三磨所。随后, 三磨所又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颗立方氮化硼单晶、立方氮化硼微粉、金刚石复合片等金刚石工具系列产品, 成为了我国超硬材料发展的孵化基地。

可以说在超硬材料产业集群中的各个企业主要的技术来源均为三磨所。整个集群的技术开发就是以三磨所的“种子”技术为基础, 逐渐衍生扩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技术和产品系列。技术扩散的途径有合资、联合开发、科技人员创办企业等。在这个技术扩散过程中, 人员的流动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多种原因, 三磨所的技术人员大量流失, 其主要流向就是构成超硬材料产业集群的各个企业, 他们在流动的同时也把技术带到了这些企业。因而从根本上说, 河南超硬材料产业集群的出现是三磨所这个技术极的推动。设想一下, 如果三磨所不在郑州, 恐怕就很难在河南形成超硬材料产业集群。

4.2 市场需求拉动

超硬材料产业集群得以快速发展的另一个原因是旺盛市场需求的拉动。作为普通磨料磨具和切削工具的替代品, 超硬材料凭借独特的性能, 在现代工业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发达国家, 超硬材料已经逐步替代硬质合金和普通磨料, 在许多工业领域广泛应用。

90年代以来我国的超硬材料市场连年保持高速增长。低廉的成本、良好的劳动力素质、完整的产业基础, 加上方兴未艾的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 为我国超硬材料产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由于成本的降低和品质的提高, 我国超硬材料及其制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年增强, 出口量连年成倍增长, 在国际市场上所占份额逐步扩大。

不仅是国际市场,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产业升级、城市化带来的建筑和建材业的蓬勃发展都为超硬材料及其制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4.3 政府扶持的促进作用

波特的钻石模型中政府是影响集群竞争优势的4个关键要素之一, 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相对落后的中部地区, 市场机制不健全, 人们的思想观念保守, 如果政府对超硬材料产业的发展不加干预、不从宏观方面调控, 而随其自由发展, 那么超硬材料产业中的企业就如一盘散沙, 发展缓慢, 不会带来集群的竞争优势, 集群的网络效应、外部效应、创新效应也不能充分体现出来。

如果说, 超硬材料产业集群最初的产生是得益于中央政府的产业布局的话, 在后来的发展中, 主要是地方政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河南超硬材料产业集群的形成中, 从超硬材料产业园、国家超硬材料工程中心的建设, 一直到主要企业的发展, 政府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例如企业A在发展的过程中就曾经多次得到了政府的扶持。

在产业政策上, 河南省还给予了超硬材料产业特别的关注, 制定了一系列扶持产业快速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 包括加强对重点工业企业的培植、给予重点工业企业财税优惠、设立超硬材料制品专项资助、重点支持产学研合作和有关的创新项目等。

可以说, 政府的扶持在河南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难以替代的关键作用。

5 超硬材料产业集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1 存在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 河南超硬材料产业集群已经具备很多优势, 但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变化, 集群也面临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

5.1.1 技术极功能弱化

河南超硬材料产业集群能否实现产业的“正向更替”[6], 关键在于能否继续保持其“技术极”的竞争优势。近年来, 河南超硬材料传统的技术优势正在逐渐消退, 三磨所作为行业核心的独特优势在不断面临挑战。目前, 国内超硬材料研究单位已经从1家发展到3家。三磨所曾经是超硬材料的发源地和惟一的核心研究单位, 但是, 现在另两家都已经成为国家级研究中心, 三磨所在行业里的技术领头地位已经大大的削弱。作为科研单位的三磨所没有及时成长为科研产业联合体, 无论是三磨所还是其他高校、科研机构都未能把技术优势成功地转化为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

5.1.2 产业结构不合理

集群“技术极”的弱化影响了集群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目前, 集群主要生产的是金刚石, 与国外相比, CBN的比重太低, 而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制造业、尤其是机械加工行业对高档工具的需求潜力将越来越大, 市场对CBN及其制品的需求比金刚石要大得多。集群内的CBN产量低, CBN厂家也少。

5.1.3 企业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发展趋同

虽然集群的生产总量大, 但水平不高;河南超硬材料厂家很多, 产量也很高, 但大多是中低档次的, 多数产品的技术水平不高, 包括品种、规格、工艺技术、制品制造设备、产品性能及应用领域等多方面,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均存在差距。

现有的原材料及设备等都不能满足市场变化的要求, 严重制约了河南超硬材料及制品的发展。虽然产业配套原料及设备自给能力较强, 但水平不高, 发展滞后。从产量上看有些企业已经具有很大的规模, 但都是以低附加值产品生产为主, 尚未成为集群中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中心,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业领头羊。作为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行业, 超硬材料产业需要类似国外的GE或者元素六这样的龙头企业。缺少龙头企业已经严重制约了河南甚至我国超硬材料及其制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目前的现状是集群内企业发展战略趋同, 片面追求规模扩张, 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严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既浪费了资源, 又加剧了原本就十分激烈的低端产品市场竞争。

5.1.4 体制障碍造成的集群规划及管理不统一

由于超硬材料集群内的企业分属不同的地市和部门管理, 所以无法统一规划, 统一管理, 也难以把现有力量集中起来协同攻关, 把超硬材料产业集群做强。

虽然有向郑州集中的趋势, 现在超硬材料产业集群中的主要企业仍然分散在郑州、许昌、南阳、洛阳和三门峡等地, 地域上的分散客观上阻碍了集群的进一步发展。这些企业涉及到的相关政府部门既有省、市、县等不同层次的科技厅 (局) 、发改委以及兵器工业总公司等, 还有各地的开发区管委会。如何使发展规划、政府政策和各种支持尽快统一起来, 发挥合力, 并且培育对整个行业具有协调功能的行业组织, 显得非常重要。

5.2 对策

5.2.1 转变发展观念

为了促使超硬材料产业集群能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首先需要转变发展观念。河南超硬材料产业的发展长期以来主要是一种外延式的扩张, 这与政府的政绩观有很大的关系。在目前的体制下, 各级政府主要追求任期内GDP等指标的最大化, 追求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 而产业集群的发展不是短期内就能见效的, 波特认为产业集群通常需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才能获得实质性的竞争优势[3]。所以, 要给超硬材料产业集群的发展足够的时间, 就必须具有长远眼光。在政府层面上, 需要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 兼顾短期和长期利益, 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 真正使超硬材料产业集群转变为依靠创新推动的内涵式发展。

近年来超硬材料 (尤其是合成金刚石) 单位价格的持续下跌意味着产业本身进入了一个转折期, 需要从单纯的扩大产量转向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 进一步拉长、细化产业链。超硬材料作为一个行业, 其最大价值环节不在金刚石材料和原辅材料, 更不在标准检测工具业, 而在价值含量最大的金刚石制品和立方氮化硼制品领域。在国外, 制品与材料的价值比往往在20∶1左右, 在国内也达到5∶1。在这个市场容量巨大的领域内, 河南企业势单力薄。因而超硬材料产业集群在继续发挥材料制造优势的同时, 要充分利用集群内部的企业创新网络, 重点发展超硬材料制品, 对原材料进行深加工, 提高产品附加值, 改变产业链中比例失调的现状, 促进上下游的协调发展。

5.2.2 增强集群的创新能力

对河南超硬材料产业集群来说, 能否规避集群的“反向更替”, 最重要的是增强集群的创新能力, 以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以创新推动产品和技术的升级换代。

在网络化创新成为趋势的今天, 促进集群中的合作创新是增强集群创新能力的根本。集群创新的主体是企业, 集群内部竞争形成的压力, 激发集群内的企业不断创新[7]。当集群内企业通过信息共享进行合作创新时, 一方面存在其它企业通过共享信息资源增强竞争力而引发竞争的加剧;另一方面, 信息资源共享带来的合作创新会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以及集群整体的竞争优势。企业在合作与竞争之间权衡, 从自身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做出信息资源共享决策。产业集群的创新环境越好, 合作对利润的贡献越大, 企业愿意提供越多的信息资源进行共享。随着产业集群的规模的扩大, 企业进行信息共享的动力增强, 企业就愿意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进行共享。在现实中, 具有良好的合作创新环境的产业集群以及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中会存在更多的信息共享[8]。

因而要推动集群内企业的合作创新, 就必须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这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技术合作, 还要通过中试基地、产业加工中心的建设为企业创新提供良好的条件, 促进产学研合作、知识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结合、研究开发与工业化生产的结合。让以三磨所为代表的科研机构和高校继续发挥集群技术极的作用, 成为主要的技术源泉和创新动力和连接集群内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 对集群实现正向替代十分重要。此外, 还要通过资金、智力支持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开发, 解决超硬材料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 推动重要产品的产业化, 为超硬材料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

增强集群创新能力的另一个有效途径是吸引跨国公司的进入。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经过长期的研发积累, 拥有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强大技术创新能力。河南超硬材料产业集群要想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 就要充分利用河南的制造优势和中国的市场潜力, 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吸引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投资建立研发基地, 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 实现双赢。吸引一批有国际影响的跨国公司进入河南超硬材料产业集群内, 不仅可以带来新的技术源泉, 还可以形成“鲇鱼效应”, 促进集群内原有企业的创新。

5.2.3 组建行业协会、发展中介组织, 协调和促进行业发展

集群的主体是企业, 今后政府在集群的发展过程中更多的是扮演促进、辅导和支持性的角色, 而不是直接的干预和管理。事实上, 由于自身体制的原因, 政府也很难对涉及广大地区的企业进行有效的协调和指导。商会为代表的行业协会作为同行企业组成的社会组织具有规划行业发展、协调企业生产经营、促进同行企业技术开发和市场开拓等独特的作用, 因而需要建立商会式的行业协会以逐步取代政府引导集群的发展。

除了行业协会, 还需要促进其它专业化服务机构的发展。这一方面体现在对于民间各方面根据区内中小企业的需求而自主建立的“社会自主型”中介服务机构;另一方面, 政府还要发挥自身的资源、信息和组织优势, 建立起“政府主导型”的专业化中介服务机构, 与“社会自主型”中介服务机构共同为集群内企业提供服务, 支持集群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歇尔著.朱志泰译.经济学原理[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65

[2].A.韦伯著.李刚剑等译.工业区位论[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7

[3].迈克尔.波特著.李明轩, 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2

[4].Dayasindhu, N., Embeddedness, Knowledge Trans-fer, Industry Cluster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A CaseStudy of Indian Software Industry[J].Technovation, 22:551-560, 2002

[5].符正平.论企业集群的产生条件与形成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 2002, (10)

[6].储小平, 李桦.中小企业集群研究述评[J].学术研究, 2002, (5)

[7].蔡宁, 杨旭, 桂昭君.协作与竞争行为和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关联机理[J].经济管理.新管理, 2003, (2)

河南理工大学材料力学 篇8

首先,创新机制,积极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一是开展辅导员心理咨询技能培训,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专业支撑。二是建立学院二级心理辅导工作站,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搭建平台。三是建立“辅导员——心理服务委员——宿舍长”的工作体系,全面把握学生心理动态。四是加强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督导,逐步形成辅导员职业发展的特色增长点。

其次,明确目标,充分发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优势。

一是坚持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月报制度,主动掌握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二是坚持特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周报制度,切实帮助严重心理问题学生健康成长。三是坚持主动约谈突遇重大生活事件学生,增强对心理危机事件的预防应对能力。四是坚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项目培育,积极开展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最后,追求实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效显著。

上一篇:竞职班委演讲稿下一篇:有限公司总经理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