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试题类型及复习大纲(共5篇)
微观经济学试题类型及复习大纲 篇1
一、试题类型
1. 单项选择题2分×15 2. 名词解释4分×4 3. 简答题6分×3 4. 计算题10分×2 5. 论述题16分
二、复习大纲
1. 单选题:均匀地分布于第二之十一章,主要考察对基本概念,基本结论的理解。2. 名词解释:(1)需求,(2)供给,(3)弹性,(4)供求定理,(5)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6)无差异曲线,(7)边际效用递减规律,(8)边际技术替代率,(9)边际报酬递减规律,(10)隐成本,(11)机会成本,(13)生产者剩余,(14)消费者剩余,(15)边际产品价值,(16)生产可能性曲线,(17)经济租金,(18)帕累托最优,(19)公共产品,(20)边际转换率。3. 计算题:(1)P53-1,(2)P55-10,(3)P96-2,(4)P97-11,(5)P149-10,(6)P173-9,(7)P206-10,(8)P244-15。4. 简答:
(1)影响商品需求的的因素有哪些?
(2)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的关系。
(3)什么是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有哪些特点 ?
(4)如果边际产量先递增后递减,试说明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的关系。(5)个人劳动供给曲线后弯的原因。(6)解释三种级别的价格歧视的含义(7)完全竞争市场有什么特点?(8)垄断市场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5.论述题:
(1)利用图形分析正常商品的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是怎样影响消费者需求的。(2)在某些寡头垄断的行业,产品价格长期稳定不变,即使成本发生相当大的变化。寡头厂商的行为符合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吗?试用斯威齐模型对此进行分析。
(3)论述垄断形成的原因以及垄断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国家管制垄断行业的方法有哪些?(4)叙述一种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和应对的经济政策,并举例加以说明。
单项选择仅供练习使用
1.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是()
A.企业如何赚钱的问题
B.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率配置问题
C.用数学方法建立理论模型
D.政府如何管制的问题 2.下列事物不具备稀缺性的是()
A.空气
B.矿泉水
C.食物
D.安全保卫
3.在得出商品A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中哪一种不是常数()
A.个人的收入
B.其他商品的价格
C.个人的偏好
D.商品A的价格
4.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
A.需求增加
B.需求减少
C.需求量增加
D.需求量减少 5.消费者预期某种物品未来的价格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的()
A.需求增加
B.需求减少
C.需求量增加
D.需求量减少 6.一种物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互补品的价格上升 7.建筑材料价格上升将使新房子的供给曲线()
A.左移并使房价下降
B.右移并使房价上升
C.左移并使房价上升
D.右移并使房价下降 8.市场上某商品存在超额需求是由于()
A.产品价格超出市场均衡价格
B.产品价格低于市场均衡价格 C.产品是优质品
D.产品供不应求
9.如果商品X和商品Y互为替代,则X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A.X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X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Y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D.Y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10.若X和Y两产品的交叉弹性是-2.6,则X和Y是()
A.替代品
B.正常品
C.劣质品
D.互补品
11.直线性需求曲线的斜率不变,因此其价格弹性也不变,该说法()
A.对
B.不对
C.可能不对
D.无法判断
12.假如生产某物品所需原材料价格上升,那么将导致该物品的()
A.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D.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13.如果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则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将()
A.大幅度增加
B.增加
C.下降
D.不变
14.政府为扶持林业,对林产品规定了高于其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政府为维持支持价格,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收购过剩的林产品
B.实行林产品配给
C.增加对林产品的税收
D.对林产品生产者予以补贴 15.消费者收入下降但对某商品的需求却增加,说明该商品是()
A.低档商品
B.互补品
C.替代品
D.一般商品
16.如果某商品的供给曲线是通过原点的直线,该商品的供给的价格弹性()
A.不可确定
B.随价格的变动而变动
C.等于斜率值
D.总是为1 17.消费者收入不变,但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则预算线()
A.不动 B.向右上方平移 C.向左下方平移 D.绕着某点旋转 18.当消费者对商品X的消费达到饱和点时,那么边际效用为()
A.负值
B.正值
C.零
D.视具体情况而定
19.对于两种商品X,Y,消费者较偏好X商品,原因是()
A.商品X的价格最低
B.商品X紧俏
C.商品X有多种用途
D.对其而言,商品X的效用最大
20.某女士收入低时购买大宝SOD蜜作为护肤品,收入提高时则购买欧莱雅,大宝SOD蜜对她来说是()
A.吉芬商品
B.低档商品
C.正常商品
D.生活必需品 21.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
A.为正值,且不断增加 B.为正值,但不断减少 C.为负值,且不断减少 D.为负值,且不断增加 22.如果正常商品的价格上涨,哪么()
A.替代效应使需求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减少 B.替代效应使需求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减少 C.替代效应使需求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增加 D.替代效应使需求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增加
23.如果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那么,这一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
A.等于1
B.是一常数
C.随需求量增大而增大
D.随需求量增大而减小 24.在均衡条件下,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的总效用一定()他支付的货币的总效用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
25.某工人在工资率为每小时2美元的时候每周挣80美元,如果每小时3美元的时候每周挣105美元,由此可以断定,()
A.收入效应起主要作用
B.替代效应起主要作用
C.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都没起作用
D.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作用一样大 26.生产函数表示()
A.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B.一定量的投入,至少能生产都少产品
C.一定数量的产品,最多要投入多少生产要素
D.投入与最大产出的关系 27.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
A.与纵轴相交
B.经过原点 C.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D.与横轴相交
28.由于总产量等于所有边际产量之和,所以()
A.在边际产量曲线上升时,总产量曲线以越来越慢的速度上升 B.在边际产量曲线上升时,总产量曲线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上升 C.在边际产量曲线下降时,总产量曲线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上升 D.在边际产量曲线下降时,总产量曲线以越来越慢的速度上升
29.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的时候,边际产量曲线与()相交
A.平均产量曲线
B.纵轴
C.横轴
D.总产量曲线 30.在生产者均衡点上()
A.MRTSLK=PL/PK
B.MPL/PL=MPK/PK
C.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相切
D.以上说法均正确 31.有关等成本线的变动正确的描述是()
A.在两种要素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成本增加使等成本线向右上方平移
B.在两种要素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成本减少使等成本线向左方平移
C.在成本和另一种要素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一种要素的价格变动将导致等成本线旋
转
D.以上均正确
32.下列哪一项属于可变成本()
A.机器设备的折旧
B.厂房的租金
C.可以无偿解雇的工人的工资
D.高管的薪金
33.对应于边际报酬的递增阶段,短期总成本(STC)曲线()
A.以递增的速率上升
B.以递增的速率下降 C.以递减的速率上升
D.以递减的速率下降 34.某企业主从企业的总收入中每年提取2万元作为其“工资”,此企业主的隐性成本()
A.每年是2万元
B.每年多于2万元
C.每年少于2万元
D.以上皆有可能 35.如果总产量从10单位增加到12单位,总成本从60增加到90,那么边际成本等于()
A.30
B.60
C.90
D.15
36.MC曲线是由()决定的
A.TFC 的斜率
B.TVC的斜率
C.TC曲线的斜率
D.既是TVC曲线的斜率也是TC曲线的斜率 37.当某厂商以最小成本生产最大产量时,那他()
A.总收益为零
B.一定获得最大利润
C.一定未获得最大利润
D.无法确定是否获得了最大利润 38.生产者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形的原因与()
A.规模报酬有关
B.外部经济与不经济有关
C.要素的边生产力有关
D.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所占的比重有关 39.当LAC曲线下降时,LAC曲线切与SAC曲线的最低点()
A.总是对的B.绝对不对
C.有时对
D.不能判断 40.SMC曲线与AVC曲线相交以上部分为()
A.竞争性厂商的需求曲线
B.竞争性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C.表明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竞争性厂商将提供的产品数量
D.B与C都对 41.如果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那么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
A.上升
B.下降
C.必定既上升又下降
D.必定保持不变 42.企业的不变成本是指()
A.购买投入要素所发生的成本 B.任意给定产量的最小成本
C.在相当长的未来时期以确定下来的单位成本 D.即使产量为零也必定发生的成本
43.当产出增加时LAC曲线下降,这是由于()
A.规模的不经济性 B.规模的经济性 C.收益递减律的作用 D.上述都正确 44.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实现长期均衡时()
A.每个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 B.每个厂商都得到了正常利润 C.行业中没有任何厂商再进入或退出 D.以上都对 45.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短期均衡意味着()
A.P=最小AC
B.P=MC
C.不存在经济利润
D.不存在经济亏损 46.在MR=MC的均衡产量上,企业()
A.不可能亏损
B.必然会得到最小亏损
C.必然会有得到最大利润
D.若获利润,则利润最大,若亏损,则亏损最小 47.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
A.水平直线
B.自左向右上倾斜 C.垂直于横轴
D.自左向右下倾斜 48.如果完全竞争行业某厂商在目前产量水平上的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和平均收益均等于一美元,则该厂商()
A.得到正常利润
B.未得到最大利润. C.不能确定是否得到了最大利润
D.已得到超额利润
49.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不完全竞争企业将会增加雇佣劳动数量,直到工资等于()
A.劳动的边际成本
B.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
C.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
D.边际收益 50.在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产量上必然会有()
A.P=LMC≠SMC B.P=LMC=SMC≠LAC
C.P=LMC=SMC=LAC≠SAC
D.P=LMC=SMC=LAC=SAC 51.垄断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时,厂商()
A.获得超额利润
B.会有亏损
C.得到正常利润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52.最接近生产者剩余的财务数据是()
A.利润
B.利润+税收
C.利润+工资
D.利润+税收+折旧 53.如果在需求曲线上有一点,ed=2,P=20,则边际收益为= A.20 B.10
C.40 D.-10 54.当垄断厂商的需求富有弹性时,则边际收益为()
A.正
B.负
C.1 D.-1 55.完全垄断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
A.P>MR=AC
B.P=MR>MC
C.P>MR=MC D.P>MC=AC 56.在短期,垄断厂商()
A.无盈亏
B.有垄断利润
C.有亏损
D.以上任何一种情况都可能出现 5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是其边际成本曲线。
B.完全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制定者,它能随心所欲地决定价格。C.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是一致的。
D.实行一级价格歧视比不实行价格歧视产出更多,利润更多。58.垄断市场中如果A市场的价格高于B市场的价格,则()
A.A市场的需求弹性大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 B.A市场的需求弹性小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 C.两个市场的需求弹性相等 D.以上都正确
59.假定垄断厂商面临的市场价格超过平均成本,同时,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此时,垄断厂商增加1单位的产量使()
A.该厂商的总利润减少的数额为Q(P-AC)B.该厂商的总收益减少的数额为Q(P-AC)C.该厂商的总利润增加的数额为MR-MC D.该厂商的总利润不变,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差额会缩小 60.垄断竞争的厂商实现短期均衡时会有()
A.超额利润
B.正常利润
C.亏损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61.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
A.派生需求
B.间接需求
C.联合需求
D.以上都对 62.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点上,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处于()
A.上升阶段。B.下降阶段
C.水平阶段。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63.边际收益产品(MRP)是衡量()
A.多生产一单位产量所导致的TR的增加量 B.多生产一单位产量所导致的TC的增加量 C.增加一单位某投入要素引起的TC的增加量 D.增加一单位某投入要素引起的TR的增量
64.劳动者提供劳动供给的一般原则是使收入对闲暇的MRS等于()
A.利息率
B.劳动率
C.工资
D.工资率 65.就单个劳动者而言,一般情况下,在工资率较低时,劳动供给量随工资率的上升而()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能确定 66.准租金与厂商的总利润相比()
A.两者相等 B.准租金总是大于总利润 C.准租金总是小于总利润 D.两者没有关系 67.土地的供给曲线是()
A.向右上方倾斜
B.向右下方倾斜
C.垂直的D.水平的 68.对于只有一种用途的土地而言,其地租率的决定因素是()
A.土地所有者所要的价格 B.土地的供给水平
C.土地的需求水平
D.以上均不是 70.某歌星的年薪是10万元,若从事其他职业,最多只能得到3万元,那么,他获得的经济租金为()
A.3万元
B.7万元
C.10万元
D.13万元
71.一个经济社会要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要满足的条件是()
A.生产任意两种产品的任意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
B.任意两个消费者的任意两种商品交换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
C.任意两种商品的生产边际转换率与交换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
D.以上三项同时得到满足
72.下列哪一项不能由帕累托效率引出()
A.交换的效率
B.生产的效率
C.产品组合的效率
D.所有人平等的分配收入的效率 73.规范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A.是什么 B.为什么 C.会如何 D.应该怎样 74.政府提供的物品()
A.一定是公共物品
B.不都是公共物品
C.大部分是公共物品
D.少部分是公共物品
75.为提高经济效率,政府应该对自然垄断部门()
A.大力支持
B.放任不管
C.加以管制
D.坚决反对 76.某一经济活动存在外部不经济是指该经济活动的()
A.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
B.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
C.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D.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77.如 果 人 们因他人的行为无偿的拥有的额外的收益或承担了额外的成本,这种情况称为()
A.道德陷阱
B.公共物品
C.交易成本
D.外部性 78.下列属于公共物品的是哪一种()
A.保险
B.国防
C.公共交通
D.教育
79.按照科斯定理,如果上游的工厂污染了下游居民的饮水,市场可以自动的有效解决问题的条件是()
A.只要产权明确,不管交易成本有多大
B.只要产权明确且交易成本为零
C.不管产权是否明确,只要交易成本为零 D.不论产权是否明确和交易成本是否为零
80.在对自然垄断价格管制政策中,通常使垄断企业的价格等于()
A.平均成本
B.边际成本
C.平均收益
D.边际收益
微观经济学试题类型及复习大纲 篇2
《经济生活》模块作为高考政治试卷的一部分, 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分值在今年的广东卷、新课标Ⅰ卷、Ⅱ卷中占到了30%, 海南卷中占到了28%, 天津卷、福建卷中占到了24%, 它的得分高低, 直接关系到考生政治科目的成绩, 基于此, 老师和考生认真进行试题研究, 摸清《经济生活》的命题走向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2013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试题命题特点
2013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模块命题秉持了关注社会热点、突出能力考查、突出经济学素养考查的命题风格, 坚持稳中有变、变中求新, 使人耳目一新。具体如下:
(一) 规范命题, 体现大纲要求
依据《考试大纲》和《经济生活》教材, 规范命题、科学命题, 是2013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命题的首要特点。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从所占比重看, 符合《考试大纲》或者《考试说明》要求。江苏《考试说明》规定《经济生活》约占全卷的25%, 实际就是25%, 执行得非常严格;再如安徽卷, 《考试说明》规定《经济生活》和《经济学常识》约占30%, 实际是《经济生活》25分, 占25%;其他地方试卷模块比例基本和往年一致, 保持了稳定性和连续性。
第二, 从考查题型看, 和《考试大纲》或者《考试说明》中“典型题示例”中展示的题型相一致。选择题以文字式为主, 兼顾图表式。如安徽试卷, 3道选择题中只有1道是图表式选择题;新课标Ⅰ卷, 4道选择题中也只有1道是图表式选择题, 其余都是文字式选择题。主观题一般以图表式材料解析题的面目出现, 如天津卷第38题、新课标Ⅰ卷第38题、广东卷第37题、福建卷第39题、山东卷第30题、浙江卷第40题、北京卷第38题等, 也有个别地区没有采用图表式, 而是直接引用文字材料创设题目, 如新课标Ⅱ卷第38题、海南卷第24题等。
第三, 从考题难度看, 试题以中档题为主, 基础题、难题比重较小, 和《考试大纲》的要求基本吻合。如江苏卷, 10道题中除第5题、第10题比较容易, 其余的都是中档题, 这和江苏省《考试说明》中“试卷由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组成, 以中等难度题为主”的命题要求相符。再如福建卷, 除第39题第2问略难一点, 3道选择题的难度都不大, 基本符合《考试说明》难度系数控制在0.6-0.65之间的要求。
第四, 从考查内容看, 考查所涉及的知识点都在《考试大纲》和教材范围内, 如:纸币的流通规律、汇率、供求关系与价格、影响消费的因素、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司的经营与发展、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财政收入与支出、税收的作用、投资理财、市场调节的作用与局限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全球化、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 没有一个超出《考试大纲》的要求, 体现了《考试大纲》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 聚焦热点, 折射时代特色
紧密联系实际, 折射时代特色, 是高考政治命题的一贯要求。纵观今年试题, 时代气息扑面而来, 积极的财政政策、农业补贴、城镇化建设、居民收入倍增目标、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建设、H7N9禽流感、中小企业发展、营业税改增值税、IMF改革、贸易摩擦、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等社会热点问题, 有的直接以题目的形式出现, 如:
(2013·天津文综卷·1)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 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一目标的提出, 体现了“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的原则, 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实现居民收入倍增
(1) 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2) 要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3)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4) 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
A. (1) (2) (3) B. (1) (2) (4)
C. (2) (3) (4) D. (1) (3) (4)
有的以热点为背景, 巧妙设问, 考查考生对国家方针政策的理解能力。如:
(2013·新课标Ⅱ卷·12) 财政政策是我国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2013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 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
A.扩大社会总需求, 促进经济增长
B.减轻企业的税负, 改善经济结构
C.优化预算的结构, 完善社会保障
D.增加社会总供给, 扩大居民消费
还有的借助社会热点问题, 创设情境, 灵活考查经济学知识。如:
(2013·福建文综卷·33) 2013年3月以来, 我国一些地方相继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家禽业受到很大冲击, 禽类市场疲软。对此, 政府采取了种禽生产补贴和定点保护收购等政策。政府制定这些政策基于的传导预期是
A.需求迅速增加→互补品价格上涨→供给增加→市场活跃
B.需求迅速下降→市场失衡→替代品价格下降→市场失衡
C.价格迅速上涨→需求迅速增加→供给短缺→价高伤民
D.价格迅速下降→行业严重亏损→供给减少→价高伤民
(三) 贴近生活, 凸显课改理念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 政治课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 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思考、学会创新。顺应这一要求,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命题往往以现实生活材料为载体, 精心设题, 使考生眼观其景、身临其境、心有所思、情有所依, 既考查综合素质, 又凸显了政治试题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引导和牵引作用。如:2013年上海卷第15题、福建卷第32题、江苏卷第10题、海南卷第9题, 都考查了投资收益问题, 江苏卷更进一步, 还考查了投资对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启发考生要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投资人;新课标Ⅱ卷第12题, 以农民种植土豆“丰产不丰收”为楔入点, 考查了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问题, 引导考生关注农业、关注农村、关注农民问题;宁夏卷第25题以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结算为素材, 考查了信用工具的使用问题, 有利于考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海南卷第25题以我国高档商品消费快速增长为例, 考查了收入与消费的关系问题;广东卷第37题, 以汽车消费者消费理念的变化为引子, 创设情境, 要求考生运用《经济生活》中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 分析消费新趋势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天津卷通过“汽车消费及相关指标”的统计表格、车带来诸多问题的材料创设问题情境, 考查考生如何看待我国汽车消费的增长;新课标Ⅱ卷第38题以R镇城镇化为背景, 考查城镇化对乡镇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江苏卷第35题则考查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社会公平问题。这些问题的设置, 有助于引导考生关心社会、关注现实, 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四) 能力立意, 突出考查能力
坚持能力立意, 突出考查能力, 是高考政治命题的重要原则之一。江苏省《考试说明》明确指出, “命题坚持能力立意为主导, ……充分体现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选拔性, 使试卷既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又有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新课标考试大纲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索问题四种能力作为政治高考的考核目标和要求, 并进行了具体阐述。四种能力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但在不同题目中四种能力考核的侧重点又是不尽相同的。如新课标Ⅰ卷第15题, 重点考查了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它要求考生根据2011年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增长的情况做出合理推断;再如上海卷第15题, 重点考查了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它要求考生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 调动和运用储蓄存款的有关知识计算出叶先生10 000元“定存一年自动转存一年”所取得的利息收入;又如安徽卷第38题第2问, 重点考查了阐释事物的能力, 它要求考生运用《经过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助推产业升级措施对推动技术创新的意义;福建卷第39题第2问重点考查了论证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它要求考生运用《经济生活》知识, 评析材料一“讨论结果”中的任意一个观点, 并说明该观点思想方法上的不足;等等。
(五) 图文并茂, 展现庄谐之美
2013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命题, 引入了古文、漫画、统计表、流程图、曲线图等, 既丰富了命题素材, 又使试题版面更显生动, 展现了庄谐之美。如福建卷第21题, 引入古文“贾人 (商人) 夏则资 (购买) 皮, 冬则资絺 (夏天用的细麻布) , 旱则资舟, 水则资车”, 考查了我国古代商人对价值规律的利用, 增强了考生的民族自豪感;江苏卷第5题、广东卷第27题、新课标Ⅰ卷第12题都以曲线图的形式考查了考生对供求与价格关系的把握;福建卷第32题, 要求考生根据A、B两种理财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的收益率趋势图进行比较分析, 并选出分析正确的选项, 体现了高考对考生读图能力的重视;广东卷第26题以扩张性财政政策引发通货膨胀的传导路径图为载体, 要求考生通过比较甄别选出传导路径正确的选项, 江苏卷第10题通过发展中国家一个完整的工业品全生命周期的全球流通路线图考查考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将流程图引入高考, 这在以往的高考中是很少见的;江苏卷第35题第1问、广东卷第37题第1问、天津卷第14题第1问、浙江卷第40题第1问分别以柱状图、折线图、统计表等形式, 考查考生阅读图表, 有效获取经济信息的能力;江苏卷第35题第2问别出心裁, 要求考生“根据材料二, 从图6中选取三个点连接起来表示我国2012的实际收入分配曲线”, 第一次考查了考生的作图能力;浙江卷第25题通过漫画《问候的变化》考查漫画所隐含的经济学道理, 北京卷第29题通过漫画《卖菜难与买菜贵》揭示了“卖菜难与买菜贵”的矛盾, 考查缓解这一矛盾的措施, 画面诙谐生动, 使人忍俊不禁, 给紧张考试的考生带来了难得的惬意和轻松。在以往, 漫画题一般出现在哲学考题中, 而今年有两个省份采用漫画形式考查经济学问题, 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经济生活》模块复习建议
1.夯实基础乃谋分之本。高考坚持能力立意, 重视能力考查。但知识是能力的基础, 没有知识的积累, 再简单的题目也不可能得分。如:
(2013·上海卷·15) 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是3.5%。银行有自动转存业务, 存款到期不取, 会自动将利息并入本金再转存一定年份, 叶先生将10 000元现金存入银行, 他选择“定存一年自动转存一年”方式所取得的利息是
A.700元B.712.25元
C.350元D.356.13元
该题答案选B。题目虽然十分简单, 但如果对利息概念、利息计算方法不了解, 一样会痛失分数。
夯实基础乃谋分之本, 复习《经济生活》必须做到“点清”、“线明”、“面全”、“体丰”。“点清”, 就是要全面复习, 不留空白, 对每个知识点, 尤其是主干知识、核心知识、高频考点要做到了如指掌、如数家珍, 想得到, 调得出;“线明”, 就是要以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主线, 将孤立的知识点连点成线, 做到抓住一点, 拎起一串。如复习《经济生活》第六课时, 可以用投资收益这根主线将储蓄存款、股票投资、债券投资、保险串联起来, 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投资方式的优缺点, 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选择;再如, 在复习某一知识板块时, 可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根逻辑主线将相应的知识整合起来复习;“面全”, 就是要打破章节板块之间的界限, 实现知识的多向迁移和重新组合, 构建知识体系。这个体系应当是有序的、全面的, 既不能颠三倒四, 也不能丢三落四;既可以是从整个教材出发的宏观体系, 也可以是以中心词或主干知识为核心的微观体系。如在综合复习“公司的经营与发展”时, 我们可以“公司的经营与发展”为核心, 构建包括价值规律、消费、投资、财政税收、科学发展观、经济全球化在内的知识体系, 以达到牵一点, 动一线, 带一面的复习效果。“体丰”, 就是要将平面的知识体系向学生生活、向社会延伸, 建立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用新鲜、真实的时事材料, 丰富知识体系, 用理性、科学的知识阐释、说明时事材料, 实现知识与生活的相互印照。
2.提高能力乃谋分之剑。突出考查能力, 是高考政治的不二选择。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 纯粹考查知识记忆的题目已经少之又少。要想在高考中获得理想的成绩, 就必须磨砺能力之剑。提高能力必须做到三个“强化”:强化训练、强化纠错、强化反思。
(1) 强化训练。能力是练出来的, 不经过科学的、规范的、严格的训练, 能力是不可能获得有效提高的。有人提出“文科理科化, 政治数学化”, 就是要解决政治学科光说不练的问题。基础训练, 要侧重于知识的巩固, 题目以基本题为主;专项训练, 侧重于提高规范解题的能力。可将训练题分为选择题专项训练、简析题专项训练、探究题专项训练等, 每个专项下面又可以分成几个类别, 通过训练, 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要求, 避免无谓的失分;综合训练, 又称模拟训练, 是临考之前的训练, 要通过题目的筛选和训练节奏的控制, 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的飞跃。
(2) 强化纠错。强化纠错是强化训练的必然要求。纠错首先是知识层面的纠错, 要通过纠错, 纠正错误点, 澄清模糊点, 填补空白点, 巩固正确点, 拓展热考点;其次是解题方法层面的纠错。要通过纠错, 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如江苏卷第35题第1问, 不少考生只答到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且不平衡, 而忽视了数据所透露的收入增长速度快、收入差距拉大等信息。在审题上, 只注重前半句, 而忽视了后半句“请利用图5中的数据分别加以说明”的要求, 答案中只有结论, 而没有数据支撑。要通过纠错, 提高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如江苏卷第35题第2问后半部分要求考生“从右表中选择两项能够使我国基尼系数下降的政策, 并分别说明理由”, 由材料二可以知道, 基尼系数下降, 意味着收入分配趋于公平, 联系教材有关社会公平的知识, 对照右表, 可以轻松选择 (1) (3) 。而我们一些考生出现错选, 其根本原因在于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差, 没有找到教材和材料问题的结合点。要通过纠错, 提高组织答案的能力。如上题, 我们有的考生也选择了 (1) (3) , 就是理由不会说。其实, 题在书外, 理在书中, 只要注意将教材相关知识和材料挂钩分析说明就行了。答案为:选 (1) , 理由: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选 (3) , 理由: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或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第三是拓展延伸层面的纠错, 这既是对前面纠错的检验也是纠错的深化。在知识纠错和方法纠错的基础上, 将错题进行变式, 换背景、换题型、换角度训练,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以错题为母本, 挑选与错题相类似的其他题目进行再练, 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3) 强化反思。强化反思是知识内化、能力提高的重要举措。反思, 不仅要做好错题订正工作, 还要从知识层面、方法层面、思维层面、心理层面等分析错误原因, 并采取恰当方法进行认真纠错。
3.拓宽视野乃谋分之要鲜活的时事是高考政治命题的原材料, 社会热点与教材主干知识的结合点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这就要求我们要拓宽视野, 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 关注国家大政方针的调整, 关注重大事件的发生, 既要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说明相关问题, 更要深入思考, 找到命题的切入点, 自主归纳, 自主设计, 并进行强化训练, 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微观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篇3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A、怎样生产
B、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是
2、下列各项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A、失业
B、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C、通货膨胀
D、经济能力增长惟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
3、保持所有其它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A、失业
B、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C、通货膨胀
D、经济能力增长惟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
4、若某行业中许多生产者生产一种标准化产品,我们可以估计到其中任何一个生产者的需求将是:()
A、毫无弹性
B、有单元弹性 C、缺乏弹性
D、富有弹性
5、如果人们收入水平提高,食物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将()A、大大增加
B、稍有增加 C、下降
D、不变
6、若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为:-1/2,这意味着消费者有更多x的时,他更愿意放弃()单位x而获得一单位y。
A、1/2
B、2 C、1
D、1.5
7、恩格尔曲线从()导出
A、价格——消费曲线
B、收入——消费曲线 C、需求曲线
D、无差异曲线
8、使用自有资金也应计算利息收入,这种利息从成本角度看是()
A、固定成本
B、隐含成本 C、会计成本
D、生产成本
9、长期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与()有关
A、规模报酬
B、外部经济与不经济
C、要素的边际生产
D、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所占比重
10、在拐折需求曲线模型中,拐点左右两边的需求弹性是()
A、左边大,右边小
B、左边小,右边大 C、左右一样大
D、、以上均不对
二、判断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注:对的打“√”,错的打“×”)
1、实证经济学回答的问题是:应该是什么()
2、对于一个正常品来说,它的替代品价格上涨时,它的需求曲线回向右上方移动()
3、市场上某产品存在超额需求是由于该产品供不应求()
4、降低价格一定会使供给量下降()
5、提高价格可以使总收益增加()
6、SAC决不会小于LAC()
7、消费者均衡点处于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处()
8、劳动的供给会随价格的上升而增加()
9、完全竞争厂商不愿做广告()
10、什均衡属于优势策略均衡(占优均衡)()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差异。
2、简述商品需求弹性的五种情况。
3、简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内容。
4、怎样理解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
5、简述纳什均衡的完整定义。
四、计算说明题(30分)
1、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L3/8K5/8,又设PL=3,PK=5。⑴、求产量Q=10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使用的L与K的数量。(5分)⑵、求产量Q=25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使用的L与K的数量。(5分)
求总成本为160时,厂商均衡的Q、K、L的值。(5分)
2、已知生产函数为:Q=L0.5K0.5,试证明: ⑴、该生产过程是规模报酬不变。(7分)⑵、它受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支配。(8分)
五、分析讨论题(15分)
结合图形剖析正常物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作用方式,以及正常物品需求曲线的形状形成机理。试题答案及标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D
2、B
3、A
4、D
5、C
6、B
7、B
8、B
9、A
10、A
二、判断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差异。答案要点:
实证经济学不讲价值判断。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只描述不评价)(2.5分)规范经济学以价值判断为基础,回答“应该是什么” 的问题。(2.5分)
2、简述商品需求弹性的五种情况。答案要点:
① Ed=0,需求完全无弹性。价格如何变化需求都不变化。(1分)②0 ③Ed=1,需求具有单位弹性。价格变动的比率 =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1分)④1 ⑤Ed=∞,需求有无限弹性。价格为既定时,需求量是无限的。(1分) 3、简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内容 答案要点: 在短期生产中普遍存在这么一种情况:假定技术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连续增加一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2分) 当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数值时,边际产量递增;(1分) 当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某一特定值时,边际产量最终会递减。(2分) 4、怎样理解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 答案要点: 机会成本是指:把某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大利益。(2分) 含义:在稀缺性的世界中选择一种东西意味着要放弃其他东西。—项选择的机会成本也就是所放弃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3分) 5、简述纳什均衡的完整定义。答案要点: 给出对方的策略,你所选策略是最优的(至少不比其它策略差),如果每个局中人都是这样,那么所构成的策略组合(对局),就称为纳什均衡。(5分) 四、1、计算说明题(30分) 解:要想在既定产量下达到成本最小,两种要素必须符合: ① 又知道:TC=3L+5K②(3分) ⑴、已知: Q=10③ 由 ①、②、③式可得: (3分) 进一步得:K=L=10(2分)∴MinTC=3×10+5×10=80(2分)⑵已知:Q=25 ③ 由①、②、③式可得: K=L=25(1分) MinTC=3×25+5×25=200(2分)⑶已知:TC=160,K=L、TC=3L+5K 得:K=L=20(1分) Q= L3/8K5/8=20(1分) 2、证明:⑴给定一个大于0的正整数λ,设把各投入要素的量翻λ倍,则新的产量为: 符合规模报酬不变的条件。(7分) 证明:⑵假定资本的使用量不变(用 表示)而L为可变投入量,则 (5分) 从劳动的一阶导数(劳动的边际产量)和二阶导数来看,在资本投入不变情况下,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总产量有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即它符合边际报酬递减规律。(2分)同理,可证得:当劳动投入不变时,资本也符合边际报酬递减规律。(1分)六分析讨论题(15分) 结合图形剖析正常物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作用方式,以及正常物品需求曲线的形状形成机理 答案要点: 1、正常物品的总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并且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均使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见图1),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2分)画出图1得5分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高等教育 《通信技术》教学大纲 总 学 时:56学时 制 订 人:吴辉 修 订 人: 审 定 人: 审定日期: 一、适用范围 《西方经济学》适用于经济法律会计类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微观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研究,说明现代经济社会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实践,市场机制不但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而且也正在成为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主要力量。市场经济有着自己的运行方式和内在规律,了解并掌握这一规律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专业大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课,本课程主要介绍涉及市场经济一般规律性的内容,学习该课程旨在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理论知识方面: (1)了解微观经济学在解决资源配置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理解微观经济学理论知识与经济实践的辩证关系。 (2)掌握经微观济学的基本理论,尤其是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厂商理论,要素价格决定理论,市场失衡和微观经济政策。 实践技能方面: (1)通过学习运用微观经济学分析研究经济问题的基本方法,分析现实经济领域内存在的重点问题和焦点问题。 (2)培养提高学生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参与企业管理决策中的经济决策能力。3.课程教学改革 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分析方法的训练;加强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大纲内容 (一)课程理论教学(56学时) 第一章 引论(4学时) 第一节 什么是微观经济学 1.生产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问题 2.选择与生产资源有效配置 3.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4.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2.基本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实证分析方法。教学法建议: 课堂讲解,实例分析 思考题: 1.稀缺性的含义是什么? 2.简要说明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框架及核心思想。3.经济学的基本方法中,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含义是什么?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6学时) 第一节 需求的基本原理 1.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线 2.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 3.需求定理 第二节 供给的基本原理 1.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 2.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函数 3.供给定理 第三节 均衡价格的决定及其变动 1.均衡价格的决定 2.均衡价格的变动 第四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1.弹性的一般含义 2.需求价格弹性:弧弹性、点弹性、影响因素 3.需求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总收入 4.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与收入弹性 5.供给价格弹性 第五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1.易腐商品的售卖 2.价格放开 3.最高限价与最低限价 4.谷贱伤农 第六节 蛛网模型 教学重点、难点:需求的基本理论,供给的基本理论,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需求弹性,供给价格弹性 价格机制、弹性理论。 教学法建议: 课堂讲授,实例分析,图示分析 思考题: 1.什么是需求和需求曲线?供给和供给曲线? 2.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因素有哪些? 3.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和分类。4.供给价格弹性的含义和分类。 第三章 效用论(4学时)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1.效用的概念 2.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3.基数效用和边际效用分析法概述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均衡。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分析 1.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2.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与无差异曲线的形状 3.消费者预算线 4.消费者均衡 5.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6.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教学重点、难点:边际效用的概念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的原则和表达式,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效用函数、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教学法建议: 课堂讲授,实例分析。思考题: 1.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2.消费者均衡的含义和表达式。3.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 4.分别用图分析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进一步说明这三类物品的需求曲线的特征 5.谈谈你对效用论的评价 第四章 生产论(8学时) 第一节 厂商 1.厂商的组织形式 2.企业的本质 3.厂商的目标 第二节 生产函数 1.生产与生产要素 2.生产函数 3.一些具体的生产函数 第三节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1.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2.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及其相互关系 3.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4.生产的三个阶段 第四节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1.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2.等产量曲线 3.等成本线 4.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5.扩展线 第五节 规模报酬 1.规模报酬递增 2.规模报酬不变 3.规模报酬递减 教学重点、难点: 生产要素,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规模报酬的含义,利润最大化原则的确定,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确定原则,教学法建议:课堂讲授,事例分析 思考题: 1.什么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2.规模经济的含义与因素。 3.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内容与公式。4.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确定原则。 第五章 成本论(4学时) 第一节 成本的概念 1.机会成本 2.显成本与隐成本 3.利润 第二节 短期总产量与短期总成本 1.短期总产量曲线和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2.短期总成本和扩展线的图形。 3.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第三节 长期成本 1.长期总成本 2.长平均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 3.规模经济 教学重点、难点: 机会成本的含义、各类短期成本变动的基本规律,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建议:课堂讲解,重视图形分析。思考题 1.成本变动规律、机会成本、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规模经济。2.机会成本的含义。 3.简述各种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 第五章 完全竞争的市场(4学时) 第一节 厂商和市场的类型 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1.完全竞争的条件 2.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3.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第三节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第四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 1.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2.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3.生产者剩余 第五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第六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1.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2.厂商进出一个行业 第七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1.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2.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3.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第八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 1.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 2.消费者统治说法的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 : 完全竞争的条件、完全竞争下的厂商均衡条件、厂商收益规律。教学法建议: 课堂讲授与学习讨论。思考题: 1.完全竞争市场与不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收益规律有什么不同? 2.为什么厂商在短期亏本时还应继续经营?厂商短期内在什么情况下应当关门?厂商能否长期亏本经营? 4.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可能出现那三种情况? 第六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8学时) 第一节 垄断 1.垄断市场的条件 2.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3.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4.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 5.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6.价格歧视 7.自然垄断和政府管制 第二节 垄断竞争 1.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 2.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3.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4.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5.垄断竞争与理想的产量 6.垄断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 7.非价格竞争 第三节 寡头 1.寡头市场的特征 2.古诺模型 3.斯威齐模型 4.寡头厂商的供给曲线 5.博弈论初步 第四节 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的比较 教学重点、难点 :垄断厂商的收益规律、价格歧视、斯威齐模型、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的比较。 教学法建议: 课堂讲授、图示分析。思考题: 1.用图说明垄断厂商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形成及其条件。 2.试述垄断竞争厂商的两条需求曲线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并进一步用图说明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形成及其条件。 3.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是如何解释寡头市场上的价格刚性现象的? 4.试比较不同市场组织的经济效率。 第七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4学时) 第一节 分配论概述 第二节 引致需求 第三节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1.完全竞争厂商 2.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第四节 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第五节 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 第六节 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 第七节 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第八节 卖方垄断情况下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 教学重点、难点: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卖方垄断情况下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 教学方法建议:课堂讲解、实例分析。思考题: 1.试述生产要素理论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 2.试述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 3.要素使用原则与利润最大化产量原则有和关系 4.试述厂商及市场在完全竞争核垄断、行业调整存在和不存在等各种情况下的要素需求曲线。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力量(6学时) 第一节 对供给方面的概述 1.要素所有者、最大化行为和供给问题 2.无差异曲线分析 3.要素供给问题 第二节 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的决定 1.劳动和闲暇 2.劳动供给曲线 3.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4.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 第三节 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1.土地、土地供给和土地价格 2.土地的供给曲线 3.使用土地的价格和地租的决定 4.租金、准租金和经济租金 第四节 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 1.资本和利息 2.资本的供给 3.资本市场的均衡 第五节 欧拉定理 第六节 洛伦茨曲线 教学重点、难点:消费者要素供给原则,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垂直的土地曲线,地租、租金、准租金、经济租金,欧拉定理。 教学方法建议:抽象分析,实例解剖,图示分析 思考题 1.试述消费者要素供给原则。 2.如何从要素供给原则推倒要素供给曲线? 3.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向后弯曲? 4.土地的供给曲线为什么垂直? 5.试述资本的供给曲线。 第九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4学时) 第一节 垄断 1.垄断与低效率 2.寻租理论 3.对垄断的公共管制 4.反托拉斯法 第二节 外部影响 1.外部影响及其分类 2.外部影响和资源配置 3.有关外部影响的政策 4.科斯定理 第三节 公共物品 1.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 2.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 3.市场失灵 4.公共物品的收益—成本分析 5.公共选择理论 第四节 不完全信息 1.信息的不完全性 2.信息不完全与商品市场 3.信息不完全与保险市场 4.信息不完全与劳动市场 教学重点、难点:市场失灵,反托拉斯法,公共管制,外部影响,科斯定理,外部影响对资源配置的干扰,公共物品的特征。 教学方法建议:课堂讲解与课堂讨论相结合,实例分析。思考题 1.垄断是如何造成市场失灵的? 2.外部影响的存在是如何干扰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的? 3.公共物品为什么不能靠市场来提供? 4.你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出现的环境污染的原因是什么?应当如何解决? 5.你如何看“科斯定理”?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适用吗?它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适用吗? (二)课程实验教学(福利经济学,博弈论及微观经济政策) 本课程讨论学时共12学时,设3次讨论课,分别如下: 讨论一:什么是价格机制?价格机制的作用以及价格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4学时)让同学结合课上所学内容和自己所查阅文献资料,联系实际,明确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体系及核心思想,认识价格在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和发挥作用应当具备的条件。 讨论二:分配环节的平等与效率和经济社会公平与效率之间关系的差异分析。(4学时)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查阅的有关资料,明确初次分配与二次分配原则作用的差异,深刻领会和理解公平与效率之间的辩证关系。 讨论三:市场失灵所表现的环节与领域及其矫治对策(4学时) 通过讨论,明确垄断、外部性、不完全信息以及公共物品的存在导致价格机制难以有效地发挥起作用,在价格机制无法或不能很好发挥作用的领域,政府干预经济矫正市场失灵有利于促进整个经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 五、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 考核方式:采用闭卷考试方式 评分方法:考勤(20分),期末考试(80分) 六、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一)建议教材 1.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16版 2.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5版 3.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册 (二)教学参考书 七、编制说明 1、本课程教学宗旨主要为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基本的经济观点分析能力。 2、本课程是根据高鸿业第三版教材编制而成,让学生对微观经济学的主流观点加以认同,对西方经济学批判式的吸收为我所用。 3、本课程以技能培养为目标,让学生有微观的全局把握能力,分析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企业和个人行为。 4、适当安排一些课堂与课外练习与测试,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通过作业、测验、提问、讨论、实验及学生对教学意见的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以便相应调整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6、本课程的培养方向: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让企业用上合适的人材;给学校谋福音。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学时】 【实验上机学时】 【考核方式】 【开课单位】 【授课对象】 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 (一)教学目的 《经济学原理》是一门结合实际认识理论的学科,属经济相关专业的必修专业课。课程本着理论适度够用,注重分析方法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应用理论的能力,以提高学生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职业能力。 (二)教学任务 通过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理论知识的讲授,使学生较准确理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掌握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并能加以应用;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经济学思维,培养和提高正确处理经济问题的能力,并能灵活应用各种经济学分析方法综合分析现象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相关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二、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及基本要求 (一)性质 本课程是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主干必修课程。 (二)特点 本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和讨论探究为主。 (三)基本要求: 1.正确理解和认识经济学在现代经济管理中的意义和地位; 2.准确认识各种经济概念及应用特点; 3.熟练应用各种经济学分析方法,并能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经济问题; 4.熟练应用公式计算各经济量,并通过作图分析问题。 三、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说明 第一章 引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 2.掌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 3.掌握微观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4.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掌握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 (二)教学内容 1.1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1.2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1.3 正确对待西方经济学 1.4 有关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几点建议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需求的含义与需求定理; 2.掌握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别; 3.掌握供给的含义与供给定理; 4.掌握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的区别; 5.会分析市场均衡价格和产量的决定和变动; 6.会计算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7.了解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 (二)教学内容 2.1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2.2 需求曲线 2.3 供给曲线 2.4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2.5 经济模型 2.6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第三章 消费者选择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的含义; 2.会用图形描述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3.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 4.掌握消费者均衡的公式,并会进行推导和证明; 5.了解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 6.了解消费者预算线的含义; 7.会用图形说明如何达到消费者均衡,以及计算消费者均衡; 8.会从消费者的均衡条件推导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9.掌握什么是替代和收入效应,并会用图形表示正常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二)教学内容 3.1 效用论概述 3.2 无差异曲线 3.3 效用最大化与消费者选择 3.4 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3.5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3.6 市场需求曲线 第四章 生产函数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什么是生产函数,具体到了解什么是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和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2.掌握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3.掌握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图,以及生产的三个阶段和哪个阶段是要素的合理投产区; 4.掌握规模经济的含义与原因; 5.掌握等产量线、脊线的含义与特征,以及什么是边际技术替代率及递减规律; 6.掌握等成本线的含义; 7.会结合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推导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佳投入组合。 (二)教学内容 4.1 厂商 4.2 生产 4.3 短期生产函数 4.4 长期生产函数 第五章 成本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成本的概念,包括什么是机会成本、显成本、隐成本以及相应的利润; 2.理解短期与长期的含义与区别; 3.掌握短期成本分类与变动规律; 4.掌握长期成本分类与变动规律; 5.会用图形从短期成本曲线推导长期成本曲线,并掌握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的综合关系; 6.了解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 (二)教学内容 5.1 成本 5.2 成本最小化 5.3 短期成本曲线 5.4 长期成本曲线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与条件; 2.会画出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3.掌握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及其条件: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均衡条件; 4.掌握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5.会推导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分为成本递增行业,成本递减行业和成本不变行业; (二)教学内容 6.1 厂商和市场的类型 6.2 利润最大化 6.3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 6.4 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6.5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6.6 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6.7 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6.8 完全竞争市场的福利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完全垄断的含义与条件; 2.会画出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3.掌握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及供给曲线; 4.会推导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5.了解垄断竞争的含义与条件; 6.会画出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的需求曲线; 7.掌握垄断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8.会推导垄断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 9.了解寡头垄断的含义与特征; 10.掌握古诺模型和斯威齐模型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二)教学内容 7.1 垄断 7.2 垄断竞争 7.3 寡头 7.4 不同市场的比较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什么是引致需求; 2.掌握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3.会画出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4.会推导市场的要素的需求曲线; 5.了解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及其最大化行为问题; 6.掌握要素供给原则和效用最大化条件; 7.会用无差异曲线分析要素的供给原则; 8.掌握生产要素均衡价格的决定; 9.了解劳动和闲暇,会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分析劳动的供给曲线的形状; 10.了解土地、土地供给和土地价格的概念;会解释土地供给曲线的形状为什么是垂直的以及地租的决定因素;掌握租金、准租金与经济租的概念; 11.了解资本的供给曲线。 (二)教学内容 8.1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8.2 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8.3 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 8.4 对供给方面的概述 8.5 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8.6 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8.8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第九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什么是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2.了解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的四个方程; 3.掌握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生产的帕累托最优,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4.会解释为什么完全竞争经济中实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 5.了解效用可能性曲线和社会福利函数的基本内容; 6.了解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二)教学内容 9.1 一般均衡 9.2 经济效率 9.3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9.4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9.5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9.6 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9.7 社会福利函数 9.8 效率与公平 第十章 博弈论初步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什么是博弈论及其策略行为 2.了解纯策略均衡 3.了解混合策略均衡 4.了解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 (二)教学内容 10.1 博弈论和策略行为 10.2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纯策略均衡 10.3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混合策略均衡 10.4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垄断如何产生了低效率; 了解对垄断的公共管制; 掌握外部影响及其分类; 了解有关外部影响的政策,重点掌握科斯定理; 了解什么是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怎样确定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会用成本—收益分析公共物品的生产。 (二)教学内容 11.1 不完全竞争 11.2 外部影响 11.3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11.4 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11.6 微观经济学结束语 2.3.4.5.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我国近年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现代宏观经济学与凯恩斯革命;宏观经济五大经济总量关系;GDP的缺陷; 2.理解: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简单的两部门、三个部门和四个部门的经济流量循环模型;名义GDP和实际GDP;潜在GDP和现实GDP; 3.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内涵、目标;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二)教学内容 12.1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12.2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 12.3 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 12.4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12.5 名义GDP和实际GDP 12.6 失业和物价水平的衡量 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2.理解: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的决定的几何方法; 3.掌握:均衡产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的决定的代数法;乘数原理及各种乘数; (二)教学内容 13.1 均衡产出 13.2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13.3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13.4 乘数论 13.5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13.6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 13.7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十四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古典投资理论;与投资有关的因素及其他的投资理论;货币供给; 2.理解:IS曲线、LM曲线的斜率和移动;均衡及变动; 3.掌握:凯恩斯投资理论;资本边际效率;IS曲线、LM曲线含义和推导;货币需求;均衡利率的决定及变化; (二)教学内容 14.1 投资的决定 14.2 IS曲线 14.3 利率的决定 14.4 LM曲线 14.5 IS-LM分析 14.6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第十五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AD-AS模型的经济解释; 2.理解: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总量生产函数;劳动市场; 3.掌握: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及移动;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的推导;短期与长期总供给曲线;宏观经济均衡:AD-AS模型分析; (二)教学内容 15.1 总需求曲线 15.2 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15.3 两种极端的总供给曲线 15.4 常规总供给曲线 15.5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15.6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数学小结 第十六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失业成本;关于失业问题的争论;通货膨胀的分类; 2.理解:失业类型;凯恩斯主义与菲利普斯曲线的提出;货币主义与菲利浦斯曲线;理性预期与菲利浦斯曲线; 3.掌握:失业、通货膨胀的概念;通货膨胀的成因;奥肯定律;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失业与通胀的治理政策; (二)教学内容 16.1 失业的描述 16.2 失业的原因 16.3 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 16.4 通货膨胀的描述 16.5 通货膨胀的原因 16.6 通货膨胀的成本 16.7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第十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的凯恩斯极端和古典主义极端; 2.理解:政策效果的IS-LM分析方法; 3.掌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政策效果的“IS-LM模型”分析方法和政策的使用; (二)教学内容 17.1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以及经济政策影响 17.2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17.3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17.4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17.6 关于总需求管理政策的争论 17.7 供给管理的政策 第十八章 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及其应用 (二)教学内容 18.1 汇率和对外贸易 18.2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18.3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应用 18.4 南-北关系的一种经济分析 第十九章 经济增长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经济周期的理论解释;经济增长核算; 2.理解:乘数—加速模型;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3.掌握:经济周期概念及一般特征;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增长理论;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二)教学内容 19.1 国民收入长期趋势和波动 19.2 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 19.3 增长核算 19.4 构建和分析新古典增长模型 19.5 应用新古典增长模型 19.7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第二十一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及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特征 (二)教学内容 21.1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21.2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21.5 新凯恩斯主义形成的理论背景和特征 21.6 名义粘性 21.8 目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共识 第二十二章 西方经济学与中国 (一)目的与要求 结合理论分析中国具体经济情况 (二)教学内容 22.1 西方经济学科学性与意识形态问题 22.2 我国借鉴西方经济学问题 22.3 2008年金融危机对先行西方经济理论的挑战 22.4 关于当前中国经济改革一些问题的思考 22.5 关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四、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与适用范围、学制 使用教材:《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高鸿业主编,适用范围: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课 学 制:四年 五、主要参考书目 1、《经济学原理》保罗·克鲁格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经济学与生活》,诺伯特·哈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六、成绩考核 本课程为考试课,上课出勤占总成绩10%,作业占总成绩10%,小组成绩占总成绩10%,课堂表现占总成绩10%,考试成绩占总成绩60%。 七、说明 1、本课程主要采用讲授方式进行,在讲授过程中结合实例及学生的小组讨论,每单元布置一次作业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主要教学手段是利用多媒体进行新知讲授和练习巩固。 执笔: 审核(教研室主任): 批准(院长): 【微观经济学试题类型及复习大纲】推荐阅读: 微观经济学复习10级07-30 宏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09-10 微观经济学综合复习资料09-27 经济学原理(微观)复习提纲小结10-10 重庆大学804微观经济学2007年试题07-12 微观经济学A+B卷试题与答案12-07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高鸿业-人大版)10-17 微观经济学(练习题2及答案)汇总11-06 微观经济学基础05-17《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篇4
微观经济学试题类型及复习大纲 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