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感悟真情

2024-10-31

在生活中感悟真情(精选12篇)

在生活中感悟真情 篇1

在生活中感悟真情

----------《敬爱的老师》教学实录及反思

惠民县石庙镇梁家小学

赵红霞

一、材料说明

《敬爱的老师》是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生活》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在学校工作的人们》第一主题活动。

二、教学目标

1、能列举老师培养自己成长的事例,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劳动。

2、懂得老师工作的辛苦。

3、感受老师对自己的爱,形成尊师情感。

4、对老师有礼貌,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爱。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观察、调查、采访老师一天的工作。(四人一组)

2、做一张心语卡。教师准备:

1、学校老师的照片。

2、了解教过学生的老师有哪些感人事迹,获得过哪些荣誉证书。

3、班主任的寄语录像。

4、《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歌曲。

四、教学活动过程

(一)回忆生活体验导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9月10日是什么节日吗? 生:教师节。

师:你们是如何向老师祝贺节日的? 生1:我给老师做了一张贺卡。生2:我给老师画了一幅画。

……

(二)回顾老师给予我们的知识

2、师讲述故事(略)

3、师:如今,我也成了一名老师。深深体会到了做老师的辛苦、责任和幸福。所以后来当我听到一首歌的时候就深深喜欢上了它,老师也把它带来了。想听吗? 生:想。

4、师播放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5、师:听了这首歌,听了我和老师之间的故事,你猜猜,我现在最想对老师说什么?是啊!千言万语也道不尽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好了,孩子们,我相信你们在和老师相处中肯定也有许多让你难忘的故事,该你们讲了,大家先在小组内讲一讲。

6、组内交流。

7、全班交流。

生1:有一次我生病了,老师连忙送我去医院。

生2:我有一道题不会做,是老师耐心地讲给我听,我才明白了。

生3:前几天镇上举行诵读比赛,老师每天指导我朗诵,为了纠正一个字音,老师一遍遍地教我,并陪我练习,嗓子都哑了,最后我在镇上获得了第二名的成绩,我知道我的成绩里包含着老师的心血。

… …

8、师:我觉得每一个人的故事背后都有老师的爱心在闪耀,我也发现,大家对于我们朝夕相处的班主任斯老师更有特殊的感情,想不想更深入地了解他。

9、师出示斯老师资料(各种荣誉、获奖证书)生:哇,斯老师真厉害!生:斯老师真棒。

10、师:斯老师也有话对大家说(播放斯老师录音)

(孩子们,我是你们的斯老师,与大家相处了2年多,你们给我带来了许多快乐,希望你们在新的学期里天天快乐,学习更上一层楼,我永远爱你们)。

(五)感恩老师,书写心语卡。

1、师:听了班主任的话,你想对你的老师说点什么?可以说说自己今后的打算,也可以表达自己的谢意,送出自己的祝福,请把你想说的话写到心语

问好。

总之,在整堂课上,我始终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从生活中感悟老师的情爱,在生活中做到尊师爱师,遵循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

遗憾的是,由于自己教学水平有限,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能做到及时、精确的评价,而且学生参与面还不够广,这还需要我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努力学习,力争课堂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在生活中感悟真情 篇2

一.观察生活积淀情感

作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留心, 抓住生活中的闪光点, 这是热爱生活、积累情感的常用方法。要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 平时我们应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让学生看到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 留心家庭中一些生活设施的添置……看到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工作表现:如民警指挥交通, 医生热情为病人治病, 营业员服务周到, 教师关心热爱学生, 爷爷奶奶勤劳俭朴, 同学之间友爱帮助……看到大自然的树木花草、虫鱼鸟兽、日月星空、小河田野、瓜果蔬莱……通过亲眼所见, 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 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陶冶学生的情操。

还要善于抓住机会, 指导随机观察生活, 丰富学生的情感。如我在一个下雪天指导学生即兴作文时, 让学生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凝视着窗外飘扬的雪花, 观察了五分钟。古今中外, 历代作家诗人写了不少赞美雪的诗文, 但诗人与孩子的感受不会相同, 学生们各自的感受也不会完全一样。有的学生看到雪花自由自在地飘在空中, 希望自己也能像雪花一样自由, 不受拘束, 不再上这补习班那辅导班;有的学生看到雪花落到地上, 像回到家一样, 找到了归宿;有的则由雪想到了那些纯洁如雪的人;还有好动的学生希望雪花快快落, 多多地落, 好出去打雪仗;……同样的时间, 同样的景物, 观后却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感受。

二.营造氛围挖掘情感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可学生并非每件事都能亲身经历, 如何来充实学生的间接生活体验?让学生用心去倾听。例如写一段夏天的雨景。在某一个炎热的夏天, 学生都显得很烦躁、难受, 我趁机问他们最想听到什么呀?学生都说雨声。我就用音响播出风声、雷声、闪电声、下雨声, 让学生闭眼倾听。想想听到了什么, 又仿佛看到了什么。音响效果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真实的语感情境, 缩短了学生的认识与客观事物之间的距离, 在学生心中唤起了很强的真实感。由此引发可让学生去听更多大自然优美的声音, 听老百姓生动的故事, 听媒体感人的报道……教师应尽可能借助多种媒体信息来表现生活的内容, 使学生悦其耳、动其心、触其情。

教师要借助多种手段, 创设一种艺术情境和情感气氛, 让学生置身其中, 使学生动情, 细心品味, 受到感染, 不仅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情感体验机会, 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情感。先让学生阅读《背影》节选和《永远和你在一起》片断, 找出最感动的句子。 (运用多媒体) 播放M TV《常回家看看》, 播放前布置任务:“请同学们用眼睛捕捉最使你感动的画面, 看完后描述一下画面, 并说明使你感动的理由。”播放结束后, 由同学们交流。课堂上学生观察时认真、仔细, 讨论时主动积极, 且有一定的见地。有了上面的感悟作铺垫, 再进行“具体描写感受最深的画面, 展示人间真情”训练时, 学生基本上能捕捉到自己生活中令人感动的一瞬间。

三.创设活动激活情感

我们的作文教学还要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时间和活动的空间, 让学生走向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 每个人都有自己倾诉的对象。学生的课余生活因谈话交流而变得丰富多彩, 趣味盎然, 有些同学交谈时还会发出来自内心的感悟, 其实聊天中的部分内容, 往往会成为我们写作中的妙言佳句, 真情所在。当然, 我们老师、家长要充分提供学生聊天的这种机会。例如:针对初一的新生, 大家互不了解, 为了促进大家的融洽气氛, 老师可以安排他们随意“聊一下自己”, 把自己介绍给大家, 说自己的性格特点, 说自己的远大理想, 这样, 在诉说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在谈话中谈出真情, 这种诉说既激活了写作之泉, 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情趣。

利用课外实践活动, 引发写作的激情。如:中秋之夜, 花好月圆, 为什么不可以举行一个月光晚会呢?地点当然选择在操场。即使阴雨天, 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皎洁的明月定格在布幕上, 关掉教室里的灯, 在讲台上点上两支蜡烛, 举行“明月诗歌朗诵会”, 该多浪漫!这富有诗情画意的夜晚, 会给同学们留下多么丰富的想象和快乐啊!国庆长假, 秋高气爽, 为什么不可以进行一次集体活动, 郊游或爬山?回归自然, 寄情山水, 让我们感受战胜大自然、克服困难的自豪感, 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感受大自然的万种风情, 感受祖国壮丽的河山, 从而激发同学们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感情!“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情溢于海”。每次活动归来后, 指导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描绘生活、欣赏生活, 把活动的真实感受写下来, 学生抓住了活的材料, 尤其是亲身经历的, 还怕写不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吗?

情感是写作的动力, 文章的萌发和诞生都离不开情感。正像古人所云:“缀文者, 情动而辞发。”《新课标》也明确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总之, 教师要从生活入手进行情感熏陶, 增加学生的情感经历, 要教育学生热爱生活, 指导学生投身生活, 不仅要观察生活, 积累生活, 更主要的是要体验生活, 感受生活。指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人之处, 深切体味, 并积累情感,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提高生活感受力, 以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摘要:丰富的情感体验, 是学生写作的心理基础。如何才能让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品来呢?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抒写真情。教师作为主导者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投身生活, 以此来积淀学生丰富的情感, 并抓住机会创设各种情景来挖掘他们的情感, 最后能发现和捕捉实践活动中能够引起学生情感发泄的触发点, 使之自然而然进入习作的最佳状态。

在生活中探究感悟数学 篇3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一、使数学知识生活化,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孩子的眼中,数学是‘些符号与文字的结合,是抽象的、枯燥的。而生活却是丰富多彩、充满情趣的,是学生天天经历的。他们对生活充满着具体的、感性的认识。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及旧知出发,将生活中有关数学知识的内容引入课堂,并与课堂所教知识相融,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如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计算》这节课,我利用多媒体网络自制了一个网页,把它设计成一节实践活动课。内容主要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家庭购买了新房,要粉刷墙壁,铺设地板。今天大家‘起来做‘回小小设计师。老师新房分为卧室、客厅、书房、厨房、洗手间5个部分。你们帮助老师计算出每个房间需要装修的面积的总和,再出谋献策,设计出装修方案。”学生听说是帮老师设计装修方案,都来了劲头。老师通过现代化手段创设出模拟的真实的情景,深深吸引学生,不用老师多讲,学生就对新知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二、让学生走进生活、发现问题,感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的知识源于生活,我们把研究的目光注视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学生的生活是五彩斑斓的,充分利用起来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源泉。《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年级下册找规律的教学中,学生对于“规律”词很难理解,理论的解释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徒劳无功的。但生活中却处处存在着规律,学生也时时接触着规律,于是我把生活中简单的规律现象抽象出来,转变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让学生来玩‘玩规律,这样学生在玩规律的同时,认识着、理解着规律的特点。在初步感知规律的概念后,我出示了一副生动活泼的场景——六‘儿童节联欢会,找‘找其中的规律。学生对于这个场景太熟悉了,学生的思维一下子从数学课本上飞到了实际生活中,体会着规律给生活带来的美,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让生活问题数学化,有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在小学阶段,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特别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能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实践和应用。

1.课堂教学凸显数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我先与学生随意聊天,并请他们帮忙。学生们‘听老师请他们帮忙热情顿时高涨,“老师你说,帮什么忙?只要我们能做到绝对没问题。”“我的爸爸过生日,他非常爱喝酒,我想送他两瓶酒,可又怕他喝醉,我该选择怎样的酒?请同学们帮我出个主意。”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纷纷说要买度数低点的酒。那么,为什么要买度数低的?酒的度数又代表什么意思呢?学生被我反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百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需要。

2.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自主探究,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由于学生的数学思维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内在的隐性活动,因此,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显性活动作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的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引导他们借助生活表象来学习知识,激发探究欲望。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有这样‘题245 - 95 = 245 - 100+5,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5,难以理解。因此,我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的生活实际自主探究:妈妈带了135元钱去商店买了‘只95元的特价电熨斗,准备用来熨衣服。她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应把135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5元,(应加上5元)。所以,多减去的5应该加上。这样教学,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这样教学,让学生对数学的抽象思维找到了具体形象的生活依托,在脑海中形成了清晰的思考流程,实现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3.让书本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数学知识本身产生于现实生活,那么数学学习的素材也应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即生活数学。因此,教学时,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打破数学教材的狭隘框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兴趣的故事、实例、新闻等入手,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进行充实、重组和处理教材,提出真实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使原来十分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学生感兴趣,而且使学生真切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可问:“同学们经常喝牛奶,有没有留意牛奶盒上标有脂肪≥3.1%,蛋白质≥2.9%等内容?你们知道3.1%,2.9%等表示什么意思吗?”从而激起学生求知的内驱力。

四、联系生活实际,创新教材,加强探究

数学具有逻辑的严谨性,在教材中它总以完善的形式呈现学生面前,许多题目都是经过数学处理的,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文字表达严谨、准确、枯燥,但很少创设问题情境,忽略数学知识从生活生产中被发现的曲折过程,抑制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因此,教师要善于处理教材,重组教材,把学生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课堂。

合理补充教材,充实学生的学习材料。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教材的滞后性,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在教材中难以及时体现。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联系生活实际,就地取材,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充实到教材中去,让教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以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在小数的乘法计算中,也可增加电表、水表的读数,并能算出费用,毕竟这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比例尺”的教学中,应增添把实际距离扩大‘定的倍数以后,再画上图纸上的例题,这样比较完善比例尺知识,贴切实际的生产生活。

布鲁纳曾经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便没有数学的发展。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学生在生活中看到了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独特的感受,走进课堂,同教师、教材、同学对话,白主探究感悟数学,形成白己个性化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这将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研究的方向。

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定稿) 篇4

自课改以来,为了让数学课堂落到实处,我们每个数学老师都作了自己的努力,我觉得我们教数学是教会孩子们解决问题的策略和鼓励孩子们运用所学知识真正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但是孩子们到底真正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了吗?老师们又能着实引导孩子们解决问题吗?这仍是我们值得探讨的话题。

数学课程标准说过“数学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而且“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因此,我们要遵循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的规律,合理地设计教学,充分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然后又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 的问题,逐步理解学习数学的意义。

我认为数学教学离开生活就不会精彩,就如同鱼儿离开了水就失去了生命,应尽早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真正的主人,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快乐。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领悟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回归于生活呢?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灵活的应用新教材,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用生活中的数学去贴近学生,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见解,谈谈我对这方面的体会:

一、在生活经验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其实看似枯燥的数学知识,蕴藏着生动的元素。只要我们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中,将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真实情景变成学生容易接受的具体事物,学生就能学得轻松、积极、主动。

例如,在教学“分类”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先出示新世纪商场图片,我问孩子们,这是什么地方?(超市)你们去超市买过东西吗?(买过)老师想买一瓶橙汁、笔记本应分别到哪个柜台去买?接下来我们就到文具柜台去瞧瞧,售货员阿姨正在摆柜台,阿姨发现漏掉了一支铅笔,应该放到哪一层?说说你的理由?(把同样的东西分在一起)像阿姨这样分类摆放有什么好处?(干净整齐)这样的设计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很直观形象,他们会初步感受到超市摆放物品、整理书包等这些生活中的事都用到数学知识了,而且学生感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并且我以超市摆放物品作为引入,同时强调从寻找分类的好处入手,让学生体会分类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例如,在教学“搭配”时,我从同学们平时感兴趣的动物园入手引入,今天小红要去动物园玩,你能帮她搭配一套漂亮的衣服吗?学生结合自己的爱好找出各种搭配的方法,这样安排一下就抓住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借机让学生讨论讨论搭配不遗漏的方法,通过交流学生很快就总结出了方法,这节课的难点很轻松的就突破了。学生经历了一个从现实背景中引发问题的过程,真切地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

又如在教学“找规律”的时,我给学生出示一幅布置得乱糟糟的教室挂图.让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并试着帮他重新布置一下.学生用已有经验干净整洁地布置着.这样既为学生学习新的数学知识作好了铺垫,又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索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

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了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学习数学是他们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经验的总结与升华。鉴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着好奇,数学教师就必须紧紧地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情景,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例如,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认为不仅仅是要认识和会数100以内的数,也应该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例如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得数,十个十个得数等或者其他一些实际生活中引发的数数问题.我在本节课最后设计了这样一个思考题:我们学校这么多老师,你能帮忙很快的数出来吗?生:等老师开会的时候,我一排一排的数.每排10人,有几排就是几个十.生:我想去每个办公室统计,再合起来.生:我可以去问每科的组长,有多少人,再加起来, „„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逐渐理解了数数的方法.在教”元角分的认识”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三八妇女节到了,小红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就把自己存的1角硬币和纸币都拿出来,数了数有20个,外婆看见了说,这样拿着不方便,便收了他的钱,又给了他2张1元纸币.,小红很不高兴,觉得自己吃了亏.你们觉得小红亏不亏?为什么呢?首先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将30个一角一个个的数,每10个放在一起,然后告诉大家这10个一角就是1元,3个10个1角就是3元,所以30个一角和3远是相等的.第二,让学生观察并从中找规律”元和角是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得出结论1元=10角.三、运用数学知识,切实解决问题。

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价值,联系生活并掌握数学知识,并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应该是能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形成一定的应用技能。所以,数学教师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开阔学生数学视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体验数学的实用价值。

如在学习了长文秘助手、厘米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回家后测量自己的或者妈妈、爸爸的身高、测量手臂伸开的长度、测量冰箱、洗衣机、饭桌等的高度,测量床、衣柜桌子、铅笔、文具盒、数学书、一步等的长度、测量教室门、讲台、教室的宽度、以及测量窗户的宽度等活动,以此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理解,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数据。特别是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高度的测量,感觉自己正在成长的快乐。在这个活动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实际测量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在用。

又如,在学生学习了“单价×数量=总价”这个数量关系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巧花10元钱的活动,第二天学生给我做了汇报.生:我买了我买了一瓶水花了2元,一袋饼干3元,买了2袋,一盒跳跳糖2元,10-2-2-2×3=0(元)我一共花了10元,没有剩的了。生:我买了10本作业本,每本5角,一盒彩色笔5元,一共用了10元.师:10元钱这么不经花呀!爸爸妈妈挣钱不容易,真应该珍惜!生: 我以后不乱花钱了.当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学生发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这样就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在生活中磨炼自己 篇5

【教学过程】

(一)新闻播报 导入新课

学生自主搜集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播报。

教师引领:谈感受,顺势导入新课

板书:在生活中磨炼自己

(二)问卷调查 解疑释惑

教师引导:课前我进行了一个问卷调查,下面是我问卷调查的情况,请同学们一起来帮助那些存在疑惑的同学。

多媒体展示:问卷调查1的问题与调查情况统计

1.对自己的明天你有何打算?

2%的同学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

8%的同学有比较短期的目标;

65%的同学目标模糊;

25%的同学没有目标。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这一问题,教师设计了一个“相关链接”:

哈佛大学曾对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客观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做过一个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调查内容为目标对人生的影响,结果发现:

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27%的人,没有目标。

25年后……

3%的有清晰且长远目标的人,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向实现目标做着不懈的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的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的有清晰短期目标者,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征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得以实现,生活水平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

60%的目标模糊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能安稳地工作与生活,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余下27%的那些没有目标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状况很不如意,经常处于失业状态,靠社会救济,并且时常抱怨他人、社会、世界。说一说:上述事例说明了什么?对我们有何启示?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坚强的意志和明确的目标是分不开的。行动目标越明确,行动意志就越坚决,甚至使人奋不顾身去全力以赴。人生目标的实现过程也就是磨砺意志的过程。

回顾问卷调查1情况,你想对那些目标模糊或者没有目标的同学说些什么? 小活动:课本“人生目标畅谈”(学习目标、工作目标、意志品质目标…)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周恩来在上学时就确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目标,成为共和国第一任总理。毛泽东为了实现“救国救民”的人生目标而锻炼身体,磨炼意志。

板书:1.确立明确的目标

多媒体展示:李宁的故事

“体操王子”李宁发现自己有急躁的的毛病。而这一毛病可能会导致在比赛中出现失误,影响成绩。为此,他很苦恼,决心改掉它。他了解到练习书法和绘画,能使人屏神静气,修身养性,就主动拜一位国画大师为师,学习画竹子。李宁本来对画画没什么兴趣,试想,一个长期在运动场上摸爬滚打的人,突然让他静下来去舞文弄墨,确实有点强人所难,但他硬是坚持了下来。在练习过程中,李宁发现,原来绘画和体操之间有这么多相似之处,都讲究力与美、动与静的结合,都需要练习者全身心地投入,而且都需要那么地一丝不苟。几年来,李宁在紧张的体操训练之余坚持做着自己本不感兴趣的事,改掉了以往急躁的毛病,自己的意志磨炼得更坚强了。

李宁的做法对我们磨炼意志有何启发?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在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并非都是有趣的。一些事情往往是在做了之后才体会到它的意义,才会产生兴趣。自己如果对一件有长远意义的事缺乏兴趣,千万不要消极回避,而应该积极地去做这件事。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更要靠意志力,这恰恰是考验和锻炼意志的好机会。

教师引领:请同学们看问卷调查2的情况

多媒体展示:问卷调查2的问题与调查情况统计

2.自己最喜欢的科目有哪些?不喜欢的科目有哪些?

20%的同学不喜欢语文;22%的同学不喜欢数学;28%的同学不喜欢英语;25%的同学不喜欢历史,地理,生物等。

说一说:不喜欢的原因?危害?应怎样对待?

请列举,生活中还有哪些你不感兴趣但有意义的事情?

板书:2.做自己不感兴趣但有意义的事情

教师引领:请同学们继续看问卷调查3的情况

多媒体展示:问卷调查3的问题与调查情况统计

3.列举一个你最得意的好习惯,并说说它是怎样形成的?

“独立思考问题”,“早晨早起”,“不懂就问”,“认真细致”,“记日记”,“写作业时不看电视”,“饭前洗手”等不同的好习惯,大部分习惯是在父母的监督下养成的,也有的是靠名言警句来提醒自己或者写日记进行自我反省养成的。

谈一谈:你有什么好习惯?自己养成好习惯,磨炼坚强意志的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磨炼意志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如果不能有效地管理自己,就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要磨炼坚强的意志,就要学会约束和管理自己。板书:3.加强自我管理和约束

教师引领:引领学生进入“各抒己见”环节

多媒体展示:

男孩:如果一个人连小事都不能克制自己的人,怎么能指望他在做大事时成功呢?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女孩:要磨砺坚强的意志,就不要纠缠于一些生活中的小事,而要到大风大浪中去经风雨、见世面。不是有位名人说过吗“平静的湖水练不出好舵手”吗? 针对以上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世界上的大事都是有小事积累而成,意志品质的培养也是如此。如果把坚强的意志比做一座大厦,那么,这座大厦是由成千上百块小的成功行动的砖石垒砌而成的。同时,从小事做起,还会增

强磨炼意志的信心。

板书:4.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三)自我激励 浅谈收获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

2.今后我打算,这样做

(四)拓展练习:身边的榜样—刘伟

多媒体展示:刘伟的视频与文字材料

刘伟,10岁时因触电失去双臂。在尝试用双脚替代双手的日子里,困难重重。脚趾练肿了,流血了,刘伟不想再受这份罪了,但妈妈硬是“逼”他苦练下去。19岁时,刘伟有了一个音乐上的梦想,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人。用双脚弹琴谈何容易,刘伟只能琢磨出自己独创的一套“双脚弹钢琴”的绝技。用脚弹琴要靠腹部、腰部、腿部共同使劲,一天下来腰酸腹痛,双脚抽筋。但刘伟没有退却,苦练3年,终于使自己的钢琴演奏水平达到了惊人的七级。现在,刘伟不仅能弹琴,还能作曲、填词。这位“80后”自豪地说:“三年前,我就已能赚钱养活自己了。”

在刘伟桌前有一幅字匾:“面对困难,跨越障碍。向着目标,勇往直前。”它让我们看到一个瘦弱不屈的身影在不断创造奇迹,他脚底下流淌的音乐是顽强生命的展示。这音乐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

思考:1.刘伟是如何磨炼意志的?2.我们应如何向刘伟学习?3.请向刘伟学习,写一句格言鼓励自己。

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成功的帮助了那些存在疑惑的同学,同时也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同学们一定能够成为意志坚强的人。

【板书设计】

二、在生活中磨炼自己

1.确立明确的目标

2.做自己不感兴趣但有意义的事情

3.加强自我管理和约束

4.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在生活中成长作文 篇6

每一个人都是由母体孕育出来的,每一个人都必然从婴儿走到老年,再走到大地母亲的怀抱里去。人生是一条坎坷的路,漫长而又短暂。旅途中信心是拐杖,勇气是武器,希望理想就在远处。

生活常在妈妈的嘴边,听的多了也耳熟了,却不曾理解其内函。长期在外工作的爸爸电话中常嘱咐我好好学习,健康成长。在电话这一端的我,总是眨吧着眼睛想:“什么是成长?”在老者讲叙的故事里,听见的总是“人生的路……”,我嘟着小嘴嚷:“人生的路是什么样的呢?”老者总是抚摸着我的头:“长大你就知道了!”

如今,我慢慢的长大了,明白了,是时间给了我答案。

你曾品尝过成功的喜悦吗?你可曾有过失望的感觉吗?在成长中时间匆匆的走过,带着亲人的远去,悲伤的泪水挂满脸庞……这都是成长。生活中的`片段、,插曲、阻挡不了我前进的步伐。

生活像一首唱不完的歌,像一首节奏轻快的进行曲,时高时时低、时起时伏。

生活像一杯香醇的美酒,包含着人生的酸甜苦辣。

生活像一团麻总有解不开的小疙瘩。

在生活中成长,品尝香、醇,体验酸、甜、苦、辣。走过山林,攀过险峰,淌过小河,划过险滩。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思想渐趋成熟,懂的了三思而后行,懂的了施于援手,培养了宽阔的胸怀。这就是成长,这就是生活,前方总长满刺荆。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篇7

化学是一门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科学, 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将一百多种元素巧妙地结合起来, 构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化学的重要性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我们周围的事物都是由许许多多的化学元素组成的, 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居家饮食方面

化学在居家饮食中的应用比比皆是, 许多生活现象都可以用化学原理去解释。例如:做馒头的时候我们用纯碱发酵, 做出的馒头松软可口;饮用酒也是粮食等原料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制得的。我们通过闻是否有硫化氢气体的气味, 判断鸡蛋是否变质;用明矾等混凝剂的净化水和液氯等消毒剂对水进行消毒;烧水的壶用时间久了, 里层往往有一层白色的水垢, 简单的去垢方法就是滴入食醋。很多家庭用作燃料的煤气, 是煤在隔绝了空气的地方受热而分解出来的一种混合气体, 包含氢气、甲烷、一氧化碳、乙烯、氮以及二氧化碳等成分。人们从乳类、豆类、蛋类、蔬菜等食物中, 补充钠、钙、磷、铁等营养元素, 饼干、火腿肠、方便面等食品中也使用一些化学添加剂。家庭常用的去污用品———洗衣粉和肥皂、洗洁精、洗涤剂, 人们日常使用的化妆品、洗发剂、染发剂、消毒液, 也都与化学相关。

二、医疗卫生方面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 就面临着疾病的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进化的过程, 也是一个与疾病不断抗争的过程。随着科学的发展, 特别是医药科学的发展, 人类利用化学方法人工制得针对各种疾病的治疗药物, 延长了人类的寿命, 百岁老人已不是很稀奇的事。人们谈之色变的癌症、艾滋病尽管现在还难以医治, 但有些国家的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了行之有效的方法遏制癌细胞再生并杀死癌细胞和预防艾滋病疫苗, 给癌症和艾滋病患者带来了生命的曙光。人造假肢、人造骨骼、人造牙齿等人造器官的发明, 给残疾人朋友带来了福音, 使他们也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而给适龄儿童注射疫苗, 增强了儿童的疾病抵抗率, 新生婴儿的死亡率大大降低。

三、农业生产方面

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 高产增收是农民朋友提高自身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农民朋友采用农业科研人员研制的种子、化肥, 促使了农业的高丰收;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杀死影响或危害农作物生长的杂草、昆虫和病菌, 减少了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使用生长调节剂改善农作物的生长条件, 获得粮食果蔬的高产和丰收;人工合成的类天然昆虫保幼激素可以破坏幼虫的正常生长发育, 杀死幼虫;人工降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作物生长旺盛期水分不足的问题。各种农业机械设备的制造, 也与化学密不可分。用农作物秸秆和动物粪便密封发酵产生的沼气, 是一种清洁能源, 而且沼气残渣可以用作农作物的肥料和鱼的饵料, 是一种循环利用的生产方式。在普通塑料薄膜里注入玻璃纤维, 可以大大提高塑料温室的强度, 人们在不同的季节也可以品尝到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围着火炉吃西瓜”已经不是难事。

四、工业生产方面

工业生产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水平发展的标志, 与化学密不可分。比如, 铁、铝、镁、锌、铜等金属材料的冶炼和制备, 用化学方法对金属表面进行处理;高分子合成材料、复合材料的研发和制造;煤炭资源仍然是发电主要来源。随着我国机动车数量的不断攀升, 机动车用油的需求加大, 对石油冶炼的高效率、高产出率提出了要求。在大力提倡清洁能源的今天, 用天然气做燃料无疑是不二的选择;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资源, 积极寻找无污染的新能源是化学工作者的一项艰巨任务。在航天工程中, 如何找到重量轻、能量高的燃料是一个重要的科研课题。此外, 硬水的软化, 海水的淡化等都与化学工业紧密相关。

五、环境保护方面

化学处理技术在消毒和灭菌方面有着较长的历史和较广泛的应用。及时回收生产和生活废弃的垃圾, 将其转化为可以使用的其他物品, 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汽车排气口加铂铑催化剂装置, 减少汽车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在煤炭的燃烧过程中采用固硫的措施, 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采用可降解的塑料, 减少白色污染。广大农村地区将用农作物秸秆和动物粪便密封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燃料, 解决了秸秆焚烧和粪便乱倒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水污染问题是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利用化学原理降低污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也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方法。

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爱国主义精神 篇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这为我们如何有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

一、认真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是爱国的开始

一提起爱国,可能不少人认为,只有做出非凡的成绩甚至惊天动地的壮举才是爱国。其实爱国并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壮举,只要每个人把身边的小事做好,做一个讲文明、守公德、诚实友善的好公民,就是爱国。因此,要使爱国主义教育落细、落小,就应该将其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使学生懂得积小成为大成,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的道理。

1996年,台湾著名教育家、台湾中信高级工商职业学校创办人、董事长高震东先生在河南师范大学作的以《天下兴亡,我的责任——道德·教育·爱国》为题的演讲,感动了很多人。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美国有个年轻人福特,大学毕业后,去一家汽车公司应聘。和他同去的三四个人都比他学历高。前面几个人面试之后,他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希望了。但既来之,则安之。他敲门走进了董事长办公室。进门时发现地上有一张纸,便弯腰捡了起来,见是一张废纸,便顺手把它扔进了废纸篓里。然后才走到董事长办公桌前,说:“我是来应聘的福特。”董事长说:“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被录用了。”福特惊讶地说:“董事长,我觉得前几位都比我优秀,你怎么把我录用了?”董事长说:“福特先生,前面三位学历的确比你高,且仪表堂堂,但是他们眼睛只能‘看见’大事,而看不见小事。我认为能看见小事的人,将来自然能看到大事;一个只能‘看见’大事的人,会忽略很多小事,是不会成功的。所以,我才决定录用你。”

福特就这样进了这家公司。这家公司不久就扬名天下,福特把这个公司改为“福特公司”,也相应改变了整个美国国民经济状况,使美国汽车产业在世界独占鳌头。大家说,这张废纸重要不重要?看见小事的人能看见大事,但只能“看见”大事的人,不一定能看见小事。这是很深刻的哲理。

演讲过程中,高老师发现大礼堂的地面上有很多废纸,就说:“同学们,丢下这些纸屑就是不爱国。天下无大事,请先把自己脚下的纸屑捡起来——这就是我的教材。好的,同学们捡起自己脚下的废纸,这就是爱国的开始。”说罢,同学们立即行动起来捡起自己脚下的废纸。只几分钟时间,整个大礼堂地面上的废纸就被捡得干干净净。

二、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是爱国的基础

对个人而言,最大的恩情莫过于给予自己生命的父母恩情。对父母的恩情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情感。父母对子女总是无怨无悔、心甘情愿地付出。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因此,儿女应该也必须爱父母、感恩父母、孝敬父母。

央视荧屏上曾经热播过一则感动了无数人,温暖了千万个家庭,温暖了整个中国的公益广告《爱的表达式》。这则公益广告以动漫的方式,通过对英文单词Family的巧妙解读和演变,诠释了“家”的内涵,表达了家庭关系中的责任和爱的温暖,春风化雨般地滋润了观众的心田。其文稿是这样的:

小时候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高大魁梧的爸爸遮风挡雨,温柔贤惠的妈妈相夫教子。渐渐我长大了,少不更事的我总想挣脱爸爸的束缚,屡次顶撞唠叨的妈妈。长大的我渐渐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发现爸爸的背早已驼得不成样子,妈妈的身体也已臃肿。是时候尽一份子女的责任,悉心呵护起这个家了。做父亲贴身的拐杖给他一个依靠的肩膀,给母亲撑把庇护伞为她遮蔽盛夏的骄阳。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爸爸妈妈我爱你! FAMILY,家,有爱就有责任!

《爱的表达式》源自一位14岁失去父亲、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张德元对父母的感恩情怀和渴望回报父母的迫切心声。“感恩父母从现在开始,有爱就有责任”——这则公益广告引起了为人子女者的情感共鸣,诠释了“家,有爱乃成;爱,因责任而生”的家庭伦理,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要让学生学会爱父母、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家长、教育工作者除了率先垂范,为孩子、学生树立爱父母、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的好榜样外,还应在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中渗透爱的教育。

《广东教育》2003年第12期刊出的署名许丽文的文章中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作者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道特殊的作业——“吃饭的时候给你们的长辈夹夹菜,晚上帮你们的长辈洗一次脚。下个星期的作文就写这件事”。

过了几天,在老师殷切的期待中,作文本收上来了。

“当我很不好意思地把鱼夹到妈妈的碗中时,妈妈愣住了,一个劲儿地自言自语——我不是在做梦吧……以前妈妈总是说只喜欢吃鱼头,原来是要把好吃的鱼肉让给我吃。”

“今天是我第一次给爸爸洗脚,当我的手放在热水盆中为爸爸搓脚时,爸爸哭了,我也哭了。

“爷爷脚上有坚硬的老茧,脚板也开裂了……而我曾经还嫌他烦,实在太不应该了。”

稚嫩真诚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这位老师。做过十几年的作业,也布置了数不清的作业,老师没有想到,还可以有这样美丽的作业!它让我们懂得了人情,懂得了亲情,懂得了爱。也许只要我们把教育的着眼点放低一点、近一点、有人情味一点,将会发现,爱,其实很容易;爱,就在身边;爱,就在儿女亲情里,就在柴米油盐中。

三、做好本职工作是最实在的爱国

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或事情。如果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或事情,少给甚至不给他人添麻烦,那么,国家的各项事业就会得到良好而有序的发展,就会减少各种社会矛盾,也就自然而然地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团结,促进了国家的和谐、稳定发展。因此,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最实在、最具体的爱国。

还是回到高震东先生的演讲。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有人说,老师,你让我爱国,我可以爱国,不过,国家在哪里? 我找不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在国家里头,还不知国家在哪!当老师的,国家就是你面前的学生。你往讲台上一站,下边的学生就是你的国家,找国家太容易了。今天我往这儿一站,下面1500人就是我的国家,我必须对你们尽心尽责,就要产生教化作用,影响作用,你就是我的国家,我爱你,就是爱国,把我的思想传播给你,就是爱国!你以后往你的学生面前一站,那就是你的国家。你不能浪费他们的时间,他们的生命,你要好好为国家培养下一代,你给他们这种爱国思想,你就是一个爱国者;不给他们,你就是不爱国,你就是叛国者!

我们身边有很多尽心尽责、默默无闻地在自己平凡岗位上踏实工作的平凡人。今年“五一”期间,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推出的系列报道《大国工匠》中的八位工匠就是典型代表:中国航天“发动机焊接第一人”高凤林,(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錾刻大师孟剑锋,“蛟龙号”载人深潜器首席装配钳工顾秋亮,中国大飞机首席钳工胡双钱,LNG船焊工“牛人”张冬伟,高铁首席研磨师宁允展,宣纸捞纸工周东红和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首席钳工管延安,他们既没有名牌大学的耀眼文凭,也没有超人的天赋,但他们用孜孜以求、默默坚守的刻苦钻研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再小的细节,他们都会全心专注,全力以赴;再苦再累,付出再多,他们也没有怨言。他们善于从细微处入手,用“螺丝钉”精神,努力在技工技能上求发展、寻突破。正是这种爱岗敬业、尽心尽责、脚踏实地、刻苦钻研、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品质,铸就了中国的“匠人精神”,使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成为各自领域“不可替代”的人才。

总之,对中小学生而言,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小事做起,从平时的点点滴滴做起,从同情心、爱心、善心做起,从爱父母、爱亲人、爱同伴、爱他人做起,从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或事情做起,进而才能逐步培养和升华出爱国之情。

河南新乡 453007)

责任编辑 徐向阳

美,在生活中作文 篇9

“沙沙沙沙”听,柳树又在沙沙作响。不光是柳树在沙沙作响,其它的树木也跟着唱起优美的歌声。柳树就像是一个指挥家,它让许多树木唱起美妙的奏鸣曲。看,明媚的阳光照耀大地,它的阳光让花儿微笑着,让小草成长。一阵微风吹过,小草和花儿都跳起舞来,在一旁的小蚂蚁静静地观赏着芭蕾舞。

“咕噜咕噜”一听就知道是趵突泉的三股泉水在唱歌啦!原来它是和大树们举行歌唱比赛呀!这时柳树这个指挥家可是忙得不可开交,它正训练者它的森林合唱队呢!一声部,二声部,三声部都唱得是那么棒!该清脆的清脆,该洪亮的洪亮,该浑厚的浑厚,不愧为“森林合唱队”。趵突泉那里也不甘示弱,它邀请它的朋友“七彩小鱼”开始工作了。他们跳出水面又回到湖底。他们湿了的鱼鳞变得一闪一闪的,真是称职的伴奏师呢!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济南!

当然,在这美丽的景色当中,自然也少不了我们人类的“美”啦,人类的美不只是外表美,更是心灵美。为什么更是心灵美呢?因为在北京奥运会上,我们中国取得了51枚金牌,这功不可没的成就,百分之九十都是团结的力量。没有团结就没有如此大的成就,这就是心灵美。在学校里老师教我们知识和本领,没有他们,我们将永远物质下去。老师的心就是心灵美。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照顾我们,父母的心就是心灵美。

幸福在生活中作文 篇10

幸福是什么?也许每个人的理解不同,但我认为幸福源于生活。

家是幸福的港湾,不英俊的爸爸,没有明星那么漂亮的妈妈,还有我,我们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在过年的前一天,我们全家一致决定来一次大扫除。妈妈系上了漂亮的围裙,我拿起了扫把,爸爸更是搞笑,他居然穿上了雨衣,这逗得我和妈妈哭笑不得。

扫除开始了!

爸爸踩着板凳擦玻璃门上的灰,妈妈擦电视上的灰,我负责拖地板,扫地板。一会儿,只听见爸爸叫了一声:“哎哟,灰尘进入我眼睛里了,”妈妈赶紧放下手中的抹布,跑过去帮爸爸吹走眼睛里的灰尘,灰尘被吹出来以后,爸爸笑嘻嘻的说:“还是我老婆好,”我哼了一声,爸爸连忙又说:“我儿子也好,儿子也好。”我和妈妈都笑了!

大扫除做完后,妈妈漂亮的头发散了,我的身上也掉了一层灰。更滑稽的是爸爸,他把雨衣脱下来一看,一层厚厚的灰,鼻子上也有,像在脸上点了许多麻子,更像个小丑。我把镜子拿来给爸爸自己看,我们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屋子里的笑声回荡着,里面充满了幸福的味道!

在生活中相知 篇11

随着春天的钟声敲响,新的学期已经拉开了帷幕,我们踏上了学习的征程,迈开了前进的步伐,走在幸福的大路上,彼此相互扶持继承着关于情义的古老传说。

学校的生活多姿多彩,它打破了曾经的三点一线,打破了曾经的枯燥无味,打破了曾經的呆滞刻板,一切都成为了曾几何时。而今我们时时洋溢着自由的气息,宿舍里有我们发狂似的跑调歌曲,操场上有我们矫健的身姿,教室里有我们自由的激辩,一切的一切令人陶醉。

宿舍里的生活是美好的,他不仅仅是一间房如此简单,他有独特的气息独特的美,独特的内涵独特的性格。

宿舍的味道宛如五味瓶,它的身体里散发着香港脚的气味,夹杂着剩菜剩饭的香气,厕所也耐不住寂寞时不时向外吹气,如此多的气息相互挑逗着跟生化武器一样好像在极力阻止别人的光顾。

宿舍的声音是最复杂的,有费玉清的天籁美声,有周杰伦的模棱两可,口齿不清,也有华建、贤齐哥的铿锵有力;有时候床也耐不住寂寞时不时地吱吱呀呀为我们伴奏。乡村的夜晚是安静的,城里的夜晚是喧嚣的,也许宿舍继承了城市的特长,到了晚上也试图喧嚣。呼噜声此起彼伏犹如波涛大海绵绵不断,一浪还比一浪高,磨牙声就像猫头鹰在夜里哭泣一样■得慌,咱不必强调起伏的呼噜声,也不必拘泥于■人的磨牙声,单是午夜梦回的那一声声尖叫就让人不寒而栗。宿舍的声音就是如此,白天开演唱会,晚上演奏《命运交响曲》。

宿舍的生活是活泼而又阳光的,累了我们可以高唱一曲,即使跑调也无所谓,反正都是一群山炮加大老粗罢了。时不时来场保皇争霸赛,记得上次我好像是蝉联了争霸赛年度输牌冠军啊。有时候一时兴起,晚上借上几个手电筒来个通宵达旦,当然我们也创造了不少幽默的词语。像什么“你小子牌品不行”,“牌品和牌技成正比”,“我宁可自己惨不忍睹也要把你打哭”……有时候睡不着了,几个大男人会随便聊聊,既聊国家大事也谈学校趣闻,但聊的更多是那个某某真漂亮,我一定要追她……

宿舍的生活也会有烦恼,考试前我们是最累的,早上五点多就得去自习室占位,中午累了一躺继续学,晚上又要挑灯夜战,就一个目的不能挂科。另一种烦恼就是感情问题了,我们始终在学习与恋爱之间徘徊,不知道如何是好,面对别人的搂搂抱抱我们也就只能羡慕嫉妒恨了,看到对面职工楼人家一家三口那日子真是羡慕啊。朋友说过,找不到女友只能说明我们太帅了,也对,人长得帅了,资本雄厚了,不好好挑一下还真对不起自己。总之,目前还是学习为重,就像我以前说的,是你的,皇帝也抢不走,不是你的,太监也可以肆意践踏。回头想想我们今天的奋斗不是为了明天更好的幸福吗?

在宿舍里的一起生活,我们培养了相似的性格,相似的习惯,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我们的友谊没有伯牙子期的惊天动地却有他们的刻骨铭心;我们不要他们的结局但要他们的惺惺相惜。俗话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今日相聚就是有缘,我们的友情不需要用金钱和时间来支撑。既然我们在此相识相交相知,那就注定一辈子是如此,我们不要为了兄弟两肋插刀的莽撞,不要抛头颅洒热血的激昂,也不要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我们要的是默默的关心帮助,彼此像镜子一样照着对方,像太白所说的那样:“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相信在物质利益横行的时代里还有我们的一份纯真。

学校的生活是美好的,宿舍的生活是幸福的,这些都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都是需要珍藏一生的美好记忆,希望我们可以在温馨的宿舍家庭中幸福成长,彼此扶持踏向美好的人生大道,始终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茂岭山下六一八,多少俊龙藏奇葩。

五湖四海心相映,千里因缘此相逢。

三载风霜踏冰雪,情若泰山意益浓。

让数学在生活中开花 篇12

一、联系生活实际, 引入新知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 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为主, 因此为了使他们能比较轻松地掌握数学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 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 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切感, 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 并不神秘.在实际操作中,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 掌握数学方法, 逐步培养他们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1. 摄取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素材, 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源泉.”小学生正处在好奇心特别强的时期,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奇心”来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愿望.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 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一天, 许多鸟儿在天空中飞来飞去, 突然天阴了下来, 鸟儿飞走了, 这一变化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这时教师立刻问:“天阴了, 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就会很自觉地联系他们已有的经验, 回答这个问题.郑安文说:“可能会下雨”“可能会打雷、闪电”.张敏说:“可能会刮风”“可能会一直阴着天, 不再有变化”.唐雯说:“可能一会儿天又晴了, 还可能会下雪.”等等.

老师接着边说边演示:“同学们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 如下雨;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 如下雪等.”“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 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 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呢?”通过这一创设情境的导入, 使学生对“可能性”这一含义有了初步的感觉.学习“可能性”, 关键是要了解事物发生的不确定性, 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的天气变化现象, 为“可能性”的概念教学奠定了基础.

2. 结合学生生活经验, 创设情境, 拓展思维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教学中, 要让学生感到生活处处有数学, 通过创设情景, 我们可以把生活中的经验提炼为数学, 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比如, 在教学“面积的认识”一课时导入:同学们, 你们知道在我们人体上存在着许多有趣的面积吗?我们的食指甲大约是1平方厘米, 我们的手掌大约是1平方分米.又比如, 在教学“元、角、分”时, 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母亲节快到了, 小明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 就把自己攒的1角的硬币都拿出来, 一数有30个, 拿着这么多硬币不方便, 于是小明就找隔壁的老爷爷来帮忙想办法, 老爷爷说这好办, 收了小明的30个硬币, 又给了小明3张1元, 小明有点不高兴, 觉得有点吃亏.你们说小明拿30个1角换3张1元的纸币亏不亏?为什么?首先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学生将这30个硬币一角一角地数, 每10个1角放在一起, 然后再告诉大家这10个1角就是1元, 3个10角就是3元, 所以30个1角和3元是相等的;然后, 根据学生的分析, 再组织学生观察已分好的硬币, 从中找规律:看看元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得出结论:“1元和10角相等”“10个1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个1角”“1元=10角”.

二、结合学生生活实际, 学习新知

数学来源于实践, 在获得对现实的数学认识并总结到数学原理或规律后, 使他们能比较轻松地掌握数学规律.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力求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 把学生引入生活实际中来, 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 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逻辑性

例如, 在学过“比多比少应用题”后, 老师出了一道题:“爸爸今年33岁, 比儿子大30岁, 儿子今年几岁?”

有名学生说:33+30=63 (岁) .

师问:你为什么这样解答?

生:因为33岁加上30岁, 就是63岁.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 这是不符合实际的, 也不符合逻辑.教师肯定大部分学生用生活验证的做法, 指出要形成自觉从生活经验角度去检测数学学习的结论,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合理性.

2. 设计开放问题, 培养学生应用的独创性

在课堂教学中, 注重开放题的设计, 给学生留下广阔的空间, 让学生补充问题、收集条件、探索不同的答案, 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独创性.

贴近学生生活的开放题给学生打开了一扇窗,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奇妙无穷, 同时培养了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虽然不是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找出所有答案, 意义在于乐在寻求多个答案的过程之中, 引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现实情景中开始数学学习, 体验和理解数学, 培养了学生的应用创造性.

上一篇:高中化学新课改培训心得下一篇:老舍:秋天一定要住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