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花园对比

2024-11-07

巨人的花园对比(共7篇)

巨人的花园对比 篇1

巨人看着他们这滑稽的举动,不禁笑开了怀。

秋天,瓜果飘香,花园好像被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树上的果子成熟了,诱人的香味飘满花园。孩子们正和巨人在快活地摘果实呢!一个孩子看着树上又大又红的苹果直发愣。他使劲往上蹦,可怎么也够不着。巨人乐呵呵走来,笑眯眯对这个孩子说:“孩子,让我来帮你吧。”他轻松把手一抬,苹果就落到巨人的手掌里。他得意地将这个红透了的大苹果递给孩子。孩子开心地笑了,巨人也乐开了花。

冬天,雪花飞舞,但巨人的花园里却洋溢着欢乐的笑声。瞧!巨人正在自己温暖的小屋里给孩子们讲故事呢!孩子们有的坐在巨人宽大的肩膀上;有的坐在巨人的手臂上;还有的干脆直接躺在巨人的大腿上,听着巨人讲故事……

一年四季,巨人的花园里充满欢乐,巨人感到无比幸福。他冷酷、凶狠的脸上逐渐露出微笑。巨人同时体会到:能与别人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巨人的花园对比 篇2

文本解读

《巨人的花园》 (含《自私的巨人》文本内涵丰富深邃, 我每读一次, 内心深处便涌起阵阵热浪。限于篇幅, 只能概述一二。

一、关于人物

是怎样的一个巨人?自私吗?貌似。当巨人看见窗外的男孩爬不上树哭泣时, 情不自禁心软了。他对自己说:“我是多么自私啊!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这儿来了……”巨人触景生情, 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被重重撞击, 人性中本善的一面开始复苏, 他自个儿唤醒了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善良、温柔和真挚———这才是巨人身上的本质所在。其实这些美好的品性被他臃肿丑陋的外表和粗鲁莽撞的言行所遮蔽。在引导学生比较阅读时, 要重锤敲击“人性本善, 要自我唤醒”的意旨。

是怎样的一个男孩?作者动用了很多笔墨描绘另一形象———“小天使”。一出场, 他便幻化为一个令人怜爱的孩童模样, 与普通的孩子一般, 又不尽相同。他幻化的形象———示弱的哭泣, 触动了巨人的内心世界, 唤醒和考验巨人, 让巨人在逐渐苏醒的过程中, 自我救赎。教材中“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 一种逼视, 一种鞭挞, 一种警告, 催促巨人猛醒, 恍然大悟。巨人的遭遇说明:自私、封闭、狭隘的人不可能长久拥有美好的事物, 不可能拥有人生的春天, 甚至会扼杀一切的美好与希望。

二、关于结尾

教材的结尾写巨人拆除围墙, 与孩子们分享花园后就结束了, 洋溢着其乐融融的气氛, 是圆满的结局。

原著中孩子们一直伴随着巨人玩耍, 只是缺少了一个孩子———天使。有一天, 天使降临, 手脚上带着“爱的伤痕”。天使对巨人说:“你有一回让我在你的园子里玩过, 今天我要带你到我的园子里去, 那就是天堂啊。”充满神秘的结尾意蕴深远。小男孩的亲吻让巨人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爱可以净化一个人的心灵, 爱可以感化世间万物。巧妙利用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激发学生重读童话的兴趣所在。

三、关于表达

整篇童话以花园内风景的变化为明线, 以有无孩子们的到来的不同境况为暗线, 巧妙地将“孩子去, 花园荒、巨人苦;孩子来, 花园美、巨人欢”这一内在意蕴深入浅出地展示在我们面前。前后照应、对比鲜明的“循环式”结构安排, 把我们带进一个美妙神奇又发人深省的童话世界。对花园景象的描写, 教材以四字词的形式表现, 简洁明了, 更多的笔墨留在人物形象的描绘上。原著则用拟人的手法大段大段文字描述雪与霜横行肆虐、北风和冰雹一同为非作歹、树木竟然“忘了开花”的情景。当巨人为“以前的举动感到十分后悔”, 轻轻地抱起孩子, 放到树枝上时, “这棵树马上开花了, 鸟儿也飞来在枝上唱歌”……这是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形象生动地描述为童话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非常适合学生朗读积累。

课例呈现

教学对象:北京小学六年级学生

【学习目标】

1援通过对比学习, 感悟故事情节离奇曲折, 打动人心, 语言灵动活泼是童话的魅力所在。

2援补续童话故事的结尾, 在与原作结尾的比较中, 感受原作结尾的童话魅力。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王尔德《自私的巨人》等作品的兴趣。

【学习重点】

目标1、目标2

【学习过程】

一、整体回顾, 引出情节“不同”

师:今天, 我们要学习的课文———

生:巨人的花园。

师:同学们一定感到奇怪, 《巨人的花园》是我们四年级的一篇课文, 怎么今天还要学习。听课的老师也会奇怪。灵感来自于几周前我到河南去学习, 读到了那里的孩子六年级学习的《巨人的花园》。不比不知道, 比比太美妙, 发现了这两个版本情节、情感以及语言特点都不一样。 (板书:情节情感语言) 课前, 我们都已经读过这两个版本了, (板书:版本一版本二) 先来简要说一说版本一的主要内容。

(一) 回顾主要情节

生:巨人家有一座美丽的花园, 孩子们常在那里玩。巨人很不高兴, 训斥孩子们, 砌墙禁止他们玩耍, 还竖了告示牌, 花园马上狂风大作, 雪花飞舞。孩子们偷偷钻进花园玩耍时, 花园又变成春天。巨人见孩子们又来了就大发脾气, 花园又冰雪覆盖。后来那个小男孩凝视着巨人, 巨人脸上火辣辣的。巨人把围墙拆掉了, 花园又很美丽了。

师:童话的故事情节真是奇妙 (出示后学生朗读) , 我们一起回顾版本一的情节。

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快乐玩耍。巨人见到后训斥孩子们, 砌墙禁止他们玩耍, 还竖了告示牌。花园立刻狂风大作, 雪花飞舞。孩子们又偷偷钻进花园玩耍, 给花园增添春意。巨人见孩子们又来了就大发脾气, 花园再次冰雪覆盖。一位小男孩不愿离开花园, 巨人就大声斥责。男孩凝视着巨人, 巨人感到脸上火辣辣的, 醒悟过来后就把围墙拆掉了, 花园又呈现愉快、美丽的景象。

(二) 比较不同情节

1. 两个版本情节发生变化

师: (板书:凝视醒悟) 版本二与版本一在前一部分内容基本相同, 从这里开始有了变化 (指课件文字的一处) 。谁来说一说?

生:春天来临, 其他地方都是美丽的景象, 只有巨人的花园是冬天的景象。他感到莫名其妙。小孩子们从一个洞里钻进来了, 花园里又是春天的景象。有一个特别小的孩子够不上树枝, 伤心地哭泣着。巨人看了心就软了, 明白了是自己的自私才让花园永远是冬天的。

师:请继续说。

生:后来巨人就去抱男孩上树, 其他的孩子也来到了花园, 巨人和他们一起玩耍, 非常快乐, 一直到年纪老了, 还是非常幸福。

2. 重点比较巨人对孩子的态度

师:两个版本的童话情节色彩浓郁, 充满了神奇的想象。不同转折点就在于———

生:一个是巨人三次粗暴地让孩子滚出去;一个是巨人一次把孩子赶出花园, 后来看到一个小孩够不着树枝, 心就软了。

师:好, 我们先走进不同情节进行对比。请一位男生读版本一中巨人的三次粗暴指责。 (板书三次一次)

出示:

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 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 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师:巨人凶恶地叱责孩子们, 每次的用语中都有“滚出去”。版本二, 只有一次对孩子们训斥, 也请大家读一读。

出示:

“你们窜到这儿干什么?”他粗暴地叫道。“我的花园是我的, 不是你们的。这点道理你们不明白吗?除了我, 谁也不可以进来玩。”

师:多位同学来读一读情节的大转弯———巨人后来的变化, 请大家特别注意不一样的转折点。 (课文的第15~17自然段) “他看到了更美妙的景象:围墙上挖了一个小洞, 一群孩子从洞口爬了进来, 他们攀上花园的果树, 每棵树上……别的孩子看到巨人不再像从前那样凶狠, 便纷纷跑回来, 春天也就跟着孩子们来了”。

师:版本二情节的走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种巨人责骂有三次, 一种只有责骂一次, 还有小男孩的出场也大不一样。请男女生分读。

出示版本一:

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 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不知怎么, 巨人看着他的眼神, 心里感到火辣辣的。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 桃树马上绽出绿芽, 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出示版本二:

这是花园的最边远的角落。一个小男孩……怎么也够不着树枝……伤心地哭泣着……看到这样的景象, 他的心软了, 为他从前的举动后悔了。“我太自私了……我要马上去把这个可怜的小家伙抱上树顶, 然后立刻把围墙拆掉, 让我的花园永远成为孩子们的乐园。”

3. 畅谈自己喜欢哪种版本的理由

师:你们会喜欢哪一种创意, 自由畅谈。跟同桌说一说, 组织一下语言。

生:我比较喜欢第二个版本的情节, 第一个版本里巨人太厉害了, 连续三次都让孩子们滚出去, 非常凶狠。太过分了!

生:第二个版本中巨人其实不是一个坏人, 只不过一开始不想让别人打扰自己, 后来那个小孩子的行动够不着树枝, 巨人就心软了, 比较真实。

生:我也喜欢第二个版本。巨人虽然很自私, 但是还不是一个坏人。作者让一个小男孩来到花园里够不着树枝而哭泣唤醒巨人, 这样的情节能打动我们。

师:关于这一点, 有补充吗?

生:我喜欢版本二的内容。巨人本性是不坏的, 只是不喜欢孩子们吵闹罢了。巨人看见窗外的情景, 他的心也软了。他对自己说:“我是多么自私啊!”他自个儿唤醒了内心深处的善良。不是像版本一那样显得巨人太恶了, 一点善良的心都没有。

生:版本一这样写, 巨人太可怕了, 这么自私残酷任性的人一下子就变好了, 有点太快了。

生:我喜欢第一个版本的一个内容:“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 桃树马上绽出绿芽, 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小男孩成了魔法师, 这种创意挺好。

师:横看成岭侧成峰。我喜欢你们这样自由畅谈。

生:我喜欢第一个版本。“小天使”很有力量, 用他自己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 似乎在警告巨人, 让巨人突然醒了, 恍然大悟, 一下子从一个自私冷酷的人变成善良的人了。

生:我喜欢第二个版本。“小天使”在树旁转来转去, 哭得很厉害没有跑开, 因为他的眼里充满了泪水。这样写让人觉得真值得同情, 巨人也是这样的, 因为同情孩子才让自己的灵魂苏醒。

师:小荷已露尖尖角, 你会成为文学鉴赏家。

生:我也喜欢第二个版本。“小天使”用自己的哭声唤醒和考验巨人。在考验中, 巨人更多的是发现自己错了, 自己改正错误。

师:个性阅读绽放花的灿烂。我综合大家的意见, 喜欢第一个版本是因为情节尤为离奇, 巨人一下子从一个凶狠的人变得善良可爱。小男孩简直就是魔术师, 符合一些读者的阅读心理。喜欢版本二的集中原因是巨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不是极端邪恶, 一旦看到别人弱势, 就把那根善良的神经触动了, 比较符合生活中的人。你们想听听我的想法吗?

生:想。

师:说心里话, 我喜欢第二个版本。在我的心里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 训斥他错在哪里是第一层次的教育;启发他知道自己错在哪儿是第二层次的教育;唤醒他知错的良知和改错的行为才是更高层次的教育。如果有学生犯了错误, 我会用巧妙的办法唤醒他们知错就改的心。好, 比较学习真快乐。通过比较我们明白一个童话故事充满魅力的“根”, 情节打动读者的心。 (板书:打动)

二、比较“不同”, 欣赏童话语言

1.举一:比较不同

师:优美的童话作品情节为什么会让我们如此心动?那是语言小精灵在施展魔力。请走进两个版本的语言描写。请看:同一个内容描写迥然不同。 (出示) 请看版本二中有关“狂风”和“雪花”的描写。

出示版本一:

但不知为什么, 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 天天狂风大作, 雪花飞舞。

学生找相关的句子后进行朗读。

出示版本二:

……花园里一片凄凉, 只有雪和霜乐不可支, 他们兴奋地欢呼:“哈哈, 春姑娘已经忘记了这座花园, 我们可以一年四季住在这儿啦。”大雪用她那巨大的白色斗篷把草地盖得严严实实, 严霜给所有的树木穿上晶亮银装。他们还邀请北风大哥和他们做伴。北风穿一身毛皮大衣, 整天在花园里东奔西闯, 咆哮如雷, 吹断了所有的烟囱顶筒。他说:“这是块好地方, 应该把冰雹大爷也请来。”冰雹大爷真的来了, 他每天要在这里闹上3个小时, “噼里啪啦”地打在房顶上, 把瓦片砸个稀巴烂, 还围着花园飞快地乱跑, 呼出阵阵袭人的寒气。

生:我喜欢第二个版本的描写。“雪和霜乐不可支”非常形象生动, 在我们面前出现了雪和霜发着威风的画面。

生:我感觉第一个版本很简洁, 但缺少了童话的意味。

生:“大雪用她那巨大的白色斗篷把草地盖得严严实实, 严霜给所有的树木穿上晶亮银装。他们还邀请北风大哥和他们做伴。北风穿一身毛皮大衣, 整天在花园里东奔西闯, 咆哮如雷, 吹断了所有的烟囱顶筒。”这样的语言太灵动了, 特别是“邀请”“穿着”“东奔西闯”这些字眼, 让我们看到了雪和霜好像是一个个不讲理的人。

生:这样的描写更让我们感受到孩子是春天的天使。只有孩子才会给花园带来快乐。

师:你们说得好。童话的语言以灵动见“优”, 版本二几乎把所有陈述性的语言都变成美妙的形象描述, 而且和作者要表达的心声紧密联系在一起, 用美好的语言感染大家。我们把这种美好读出来吧!

(生有感情地朗读, 配乐《绿色花园》。)

2.反三:感情朗读

师:当孩子们第二次来到花园里, 版本一是这样描写, 邀请男生朗读。

出示版本一:

他看到花园里草翠花开, 有许多孩子在欢快地游戏, 他们大概是从围墙的破损处钻进来的。孩子们的欢笑使花园增添了春意。

好, 静下心来, 从第二个版本的第12~15自然段里找到相关的描写。先自己比较, 然后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朗读。

出示版本二:

一只小朱顶雀在窗外歌唱, 婉转的歌声在巨人的耳边回荡。这简直就是妙不可言。冰雹闻声停住了狂乱的舞步, 北风也停止了咆哮……桃树们见孩子们终于来了, 心里非常高兴, 因此用鲜艳的花朵把自己打扮起来, 伸出肥枝嫩杈在孩子们的脑袋上方悠悠地摆动。鸟儿们快乐地四处飞舞歌唱, 花儿们也从绿草中间伸出头来看, 哈哈大笑。多么迷人的景象啊!

师:通过比较后, 讲自己的理解融进你喜欢版本的朗读中。

生:我特别喜欢第二个版本的描写。第一个版本的描写太简单了, 版本二的描写语言非常生动。 (生读句)

生:还有“桃树们用鲜艳的花朵把自己打扮起来, 伸出肥枝嫩杈在孩子们的脑袋上方悠悠地摆动, 鸟儿们快乐地四处飞舞歌唱。花儿们也从绿草中间伸出头来看, 哈哈大笑”, 这样的描写太形象了。 (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师:这样的描写跟作者的情感是否吻合呢?

生:拟人的手法来写春天的景象和作者心声, 特别有关系。春天的美好景象与孩子们紧密联系在一起了, 更能表现没有孩子的地方没有春天。

师:你和作者的心贴得真近。万物都有情!那就把美好的感觉送到我们的朗读中吧!

(学生在音乐的伴随中朗读)

师:像这样值得我们比较的地方很多很多。由于时间原因, 我们不再一一进行。

三、补写结尾, 表现诸多“不同”

师:今天我们的比较学习, 欣赏到了情节离奇曲折和打动人心是童话魅力的“根”, 语言灵动活泼是童话魅力的“魂”。同一篇文章不同的版本我们可以比较学习, 今天我们比较的是《巨人的花园》, 以后可以比较《成吉思汗和鹰》的两个版本。一个把成吉思汗写成如同蓄意杀鹰的谋杀犯, 一个写成无奈之举下杀死老鹰。一部名著的少儿版和成人版不同, 同一个作家的不同文章可以进行比较, 不同作家写同一个题材的也可以进行比较学习。比较学习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式, 打开了阅读的一扇天窗。告诉大家一个秘密, 《巨人的花园》两个版本都不是进口“原装”品, 都是组合的。组合后, 有的适合四年级学习, 有的适合六年级学习。组合的时候都没有把结尾放进来, 你们猜想王尔德会怎样写结尾呢?我们也来畅想一番, 看谁的想象最有童话味道, 又跟王尔德的心贴得最近。王尔德的心是这么表白的。

出示:

我总愿使故事寓意深邃……使之尽量完美, 并包含很多秘密的答案。

(学生交流, 生写结尾。比较原著的结尾。巨人年纪大了, 躺在床上起不来了。)

出示:

“你是谁?”巨人说着, 心中油然生出一种奇特的敬畏之情。他一下子跪在小男孩的面前。

小男孩面带笑容地看着巨人说道:“你让我在你的花园中玩过一次。今天我要带你去我的花园, 那就是天堂。”

那天下午孩子们跑进花园的时候, 他们看见巨人躺在那棵树下, 已经死了, 满身都盖着白花。

师:秘密何在?

生:为什么对那个孩子产生奇特的敬畏之情?

生:为什么要带他去自己的花园就是天堂?

生:那个小男孩到底是谁?

生: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完美的结局?

师:透露一点点秘密, 小男孩把去世的老人接到天堂和“人性本美好, 自我能唤醒”有密切关系…… (翻课件) 请走进王尔德的原著, 走进他的其他作品, 感受这位与安徒生齐名的作者的童话作品魅力。

板书:

教后反思

“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 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 (乌申斯基) 在语文教学中, 比较阅读是扩展思路、提高效率的重要学习方法。在本校六 (5) 年级的课堂上, 我让学生比较人教版四年级和西师大版六年级课文《巨人的花园》。通过“整体回顾, 引出不同”, “欣赏语言, 比较不同”, “补写结尾, 表现不同”三个教学环节, 学生体验了一种新鲜的学习方式, 感受到了语文学习原来可以这样充满着挑战。他们碰撞思维, 交流认识, 展现表达, 品味着语文学习收获的快乐。尤其是设计童话的结尾, 学生在课堂中习得方法, 以后可以用这种方法延伸到课外中比较同一个内容的不同版本, 比较同一个作家的不同文章, 不同作家写的同一个题材……打开了阅读的一扇天窗。

本课的教学内容丰富, 课堂时间有限, 语言表达的比较和结尾部分的补写就显得匆忙。本课的教学内容若要让学生有大的交流学习的空间, 需要50分钟。也提醒自己, 若要进行比较学习, 还需学生提前对两篇文章多熟悉。

听课评析

看到《〈巨人的花园〉对比教学》这个课题, 你是不是很好奇:这是什么课?近日, 吉老师就为老师们上了这么一节别出心裁的阅读课, 充分体现了她的教学智慧。

一、重组教材显智慧

吉老师在谈到“语文味”的教材构建时曾有这样一段论述:“‘走出一本书’的教材观引领全体语文教师拓宽视野, 在用好主体教材———某一版本语文教材的同时, 相机融合其他版本的内容以及利用课外广泛的阅读资源指导学生学习语文, 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这堂课就是对上述观点最好的演绎。这堂课上, 所采用的教材是同一作家 (王尔德) 的同一篇作品, 它们分别出现在人教版第7册第9课和西师大版第11册第30课, 故事情节、表达的情感和语言风格迥然不同。吉老师巧妙地将它们组合在一起, 引导学生从情节、情感和语言三方面进行比较阅读, 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意识和方法, 进一步使学生感受童话的魅力, 学会阅读童话的方法, 学写简单的童话。每一个听课的老师都惊叹:真是一种教孩子学会阅读的全新尝试!我想:能重组这样的教材, 实属创造啊!吉老师是用怎样的慧眼、怎样的慧心由此及彼, 发现了另一篇《巨人的花园》?又是怎么想到将它们组合起来, 为“我”所用, 成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绝佳教材的?而且还用如此清晰独特的教学思路引领学生畅游童话王国?……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不得而知, 唯一的解释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准确把握使她具有无与伦比的慧心。

二、循序渐进显智慧

对于这两篇加起来有好几千字的文章, 吉老师顺学而导。第一步:引导概括情节, 知梗概。版本一上四年级的时候学过, 就引导学生回忆一下主要情节;版本二没学过, 就通过预习检查的方式引导学生归纳主要内容。此时, 学生脑中形成的是对这两篇文章情节的大致印象。

第二步:引导梳理情节, 明走向。对于版本一版本二情节的“大块头印象”, 学生还是难以比较, 于是, 吉老师又以“几次训斥”和“怎么醒悟”这两问, 轻松地引导学生理出情节之线, 学生对情节的把握更清晰了。

第三步:具体比较情节, 悟特点。有了第二步的梳理, 学生可以比较了。但吉老师出示了与“三次训斥”和“醒悟”相关的语句, 让学生比较的着眼点更清楚, 毕竟板书中的“三次”“一次”“凝视醒悟”“自我唤醒”都还是抽象的语词。

三、举一反三显智慧

也运用比较思维方法来看“比较语言”这一块的教学, 我发现前后两个环节都是这样来设计的:出示两个版本中写同一个内容的语句, 引导学生思议:“你喜欢哪个版本的?为什么?”这两个环节有什么不同呢?在第一环节中, 吉老师直接出示两个版本中写花园景象的句子, 让学生读后交流:“喜欢哪个?为什么?”而在第二环节中, 直接给出的却是版本一中写花园仍是冬景和花园中又现春景的语句, 让学生分别找出版本二中对应的句子, 再简单交流:“你喜欢哪个版本的?”

难道这两个环节大同小异?仅仅是将老师直接给出的一组“同内容异表达”的句子, 改成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找出相应的句子吗?不管语句是“给出”还是“找出”, 接下来, 两个环节中都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比较语言, 发现两个版本语言的不同魅力。再一次仔细推敲这两个教学环节, 我发现了它们本质的不同:第一环节, 重在引导学生比较, 畅谈自己为何喜欢这样的语言, 以此归纳出各自语言的特点;第二环节, 侧重于引导学生欣赏、畅读灵动的语言, 进一步感受各自语言的特点。

由“畅谈”到“畅读”, 虽只一字之差, 体现的却是吉老师引领学生的认识逐步走向深入的智慧。

四、读写结合显智慧

“我总愿使故事寓意深邃……使之尽量完美, 并包含很多秘密的答案。”正像王尔德所说的那样, “创编结尾”这样的形式, 也让这节课具有了“秘密的答案”, 走向了“完美”。

在精读某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中, 我们会关注某一个独特的“言语形式”, 因此, 常会见到读写结合的范例。但是, 对两篇课文进行比较阅读, 更多的是宏观方面的比较, 不太涉及某一个具体的表达形式, 因此, 读写结合就很难实施。

巨人的花园对比 篇3

一、文路:文章的表达顺序

文章的基本表达顺序有:按时间变化、地点变换、事情发展、人物出现、逻辑关系等等。那么,《巨人的花园》属于什么表达顺序呢?我们不难看出,可以用不同的依据列出不同的表达顺序。“花园”“巨人”“孩子”“围墙”四条线泾渭分明,各自相对独立,但四条线互相交织、互相作用,螺旋发展,形成有机的整体,才使故事的情节变得如此完整,如此曲折,这才符合童话的特点。这方面,无论是课文,还是原文,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定要分个强弱,由于文章篇幅的原因,原文在故事情节中自然略胜一筹。我们不妨在情节的开端、发展、结局等三个方面作一比较。

1.情节开端的比较

【课文】花园的主人是个巨人,他外出旅行已有好久了。

【原文】一天,巨人回来了。原来他到自己的妖怪朋友科尼西家串门去了,他和朋友一起待了七年。七年的时间里他把要讲的话都讲完了,因为他的交谈是受限制的。接着巨人决定回他自己的城堡了。

课文的开端只交代了“花园的主人是个巨人,他外出旅行已有好久了”,即回答两个问题:一是花园的主人是谁?二是他干什么去了?仅此而已。原文就不同了,文章紧紧抓住了童话夸张、幻想的特点,在开端就引发儿童的兴趣。“妖怪朋友”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串门(不称做客,也不叫旅行)”一串就是七年,儿童就会想:串门哪有这么长时间呀?“把要讲的话都讲完了”,他讲了哪些话?他真的讲完了吗?“他的交谈是受限制的”,既然是串门,怎么就会受限制呢?如此种种,儿童对每句话、每个词都感兴趣,这叫作“引人入胜”。

2.情节发展的比较

【课文】巨人不解地看看四周,突然发现桃树底下站着个小男孩……于是,他立刻拆除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

【原文】那是花园中最远的一个角落,一个小男孩正孤零零地站在那儿。因为他个头太小了,不能爬到树枝上,只能围着树转来转去,一边走一边哭。那棵可怜的树仍被霜雪裹得严严实实的,北风也对它肆意地咆哮着。“快爬上来呀,小孩子!”树儿说。它尽可能地垂下枝条,可是那个孩子太小了。

看着窗外的一切,巨人的心融化了。“我以前怎么会这么自私呢?”他说,“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我这儿来了。我要帮那可怜的孩子爬到树上去,然后再把围墙都推倒,让我的花园永远成为孩子们的游乐园。”他真为自己过去所做的一切而感到羞愧。

巨人轻轻地走下楼,悄悄地打开前门,走到花园里。但是孩子们一看到他,就都吓得逃走了,花园再次回到了冬天。只有那个小男孩没有跑,因为他的眼里充满了泪水,没有看见走过来的巨人。巨人悄悄来到小孩的身后,双手轻轻托起孩子放在树枝上。树上的鲜花一下都开了,鸟儿们也飞来唱起歌。小男孩伸出双臂搂着巨人的脖子,亲吻他的脸。

童话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用细腻生动的笔调,采用多种手法,描写人物的性格与心理活动,描写生活环境和背景。注重人物形象刻画的典型性,人物的个性在跌宕起伏的情节发展中丰满生动,呈立体化。比较课文与原文,在情节发展中相差还是比较大的。课文中的巨人,从对他的语言描写的三个“滚出去”,从对他的神情描写的“生气”到“发脾气”再到“大声斥责”,从字里行间能体会到巨人是粗暴的、蛮不讲理的,是平面化的。而原文中第一次巨人见到孩子玩耍时,虽然有“粗暴的语气大声吼起来”这样的神态描写,但没有说“滚出去”,而是说“你们在这儿干什么”。第二次巨人看见孩子们爬过墙上的小洞来到了花园的情景,心里感叹:“多可爱的情景啊!”第三次巨人看见孤零零的小男孩,“巨人的心融化了”。从上面的句子中,我们可以感悟到:巨人虽粗暴但不失和蔼,虽自私但不失慷慨,是立体化的。所以说,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原文就显得更加起伏有致、丰满生动。

3.情节结局的比较

【课文】从那以后,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地玩耍。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

【原文】小男孩对巨人露出了微笑,说道:“你让我在你的花园中玩过一次。今天我要带你去我的花园,那就是天堂。”

那天下午,当孩子们跑进花园的时候,他们看见巨人静静地躺在那棵树下,已经死了,满身覆盖着白花。

童话的结局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向善的”,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课文和原文的结局都是美好的,这一点是相同的。但细作比较,课文以巨人开放花园,孩子们与巨人尽情玩耍,感到无比的幸福为结局。这与儿童纯真善良的心理是非常吻合的。但深层次地说,就显得比较一般,没有悬念。而原文的结局就更为深邃。其一,解开了课文中“小男孩”的身份,只有天使才有这样的神奇,非常符合童话具有幻想的特点。其二,巨人死去虽然是悲伤的,但从巨人“静静地躺”可以看出,巨人临死前是多么的平静、多么的安详、多么的幸福。因为他把欢乐给了孩子们,他死后可以上天堂。这是一种以悲衬喜喜更喜的写法。

二、文旨:文章的思想感情

什么是文章的思想感情?什么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思想感情与中心思想有什么不同?我们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思想感情是塔身的话,那么中心思想就是塔尖。《巨人的花园》的思想感情是什么?笔者罗列了各个版本的教参或教案,有这样一些学生感悟出来的思想感情:“快乐一起分享”“人不要太自私”“孩子天真活泼”“巨人是自私的”“巨人是大度的”“巨人是讨厌的”“巨人是可爱的”“要尊重孩子,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懂得待人要宽容”“巨人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深深的懊悔”等等。我们有理由相信,文章的思想感情远不止以上几种,还有很多很多,因为思想感情是丰富的、多元的。可以在一段话、一句话、一个词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中感悟到不同的思想感情。那么,课文与原文在思想感情上到底有什么异同呢?

1.巨人的情感比较

【课文】

①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②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③“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原文】

①“你们在这儿干什么?”他用粗暴的语气大声吼叫起来,孩子们都吓跑了。

②看着窗外的一切,巨人的心融化了。“我以前怎么会这么自私呢?”他说,“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我这儿来了。我要帮那可怜的孩子爬到树上去,然后再把围墙都推倒,让我的花园永远成为孩子们的游乐园。”他真为自己过去所做的一切而感到羞愧。

③巨人悄悄来到小孩的身后,双手轻轻托起孩子放在树枝上。树上的鲜花一下都开了,鸟儿们也飞来唱起歌。

其一,巨人对孩子的态度。从课文对巨人的神态和语言的描写中,我们强烈地体会到巨人对孩子的态度是冷酷的、粗暴的,甚至一次比一次激烈,最后达到忍无可忍的地步。而原文中巨人由初见时的粗暴,到再见时的羞愧,再到最后“轻轻托起孩子”的动作,巨人表现得一次比一次善良可爱。其二,巨人心理的变化。课文中巨人的心理变化是靠天气的刺激、孩子(特别是小男孩)的言行教育而产生变化的,是被动的。而原文中巨人的心理变化是自觉的,是一个自我觉醒的过程,是主动的。由此,我们感觉到课文中的巨人是自私的、毫无感情的,是个冷血动物,感觉是个“反面”人物。而原文中的巨人也有自私、粗暴的一面,但更多的是自责、懊悔、善良、大度,说不上是“正面”人物,但至少也是个“中性”人物。

2.小男孩的情感比较

【课文】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原文】只有那个小男孩没有跑,因为他的眼里充满了泪水,没有看见走过来的巨人。巨人悄悄来到小孩的身后,双手轻轻托起孩子放在树枝上。树上的鲜花一下都开了,鸟儿们也飞来唱起歌。小男孩伸出双臂搂着巨人的脖子,亲吻他的脸。

其一,小男孩不跑的原因是不同的。在巨人的大声叱责下,小男孩没有跑,这一点两篇文章是相同的,但不跑的原因却是不同的。课文中的小男孩“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是无所畏惧的。留下来是准备“教育”巨人,请他“改邪归正”,是个“强大、主动”的孩子。而原文中的小男孩,是“因为他的眼里充满了泪水,没有看见走过来的巨人”。他为什么会伤心地流泪呢?他可能会怨恨巨人的自私、凶恶,他可能会怨恨自己的渺小、无能,他更担忧其他孩子永远得不到开心、欢乐。他是个“弱小、被动”的孩子。其二,小男孩的表现是不同的。课文中“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小男孩的“一伸”,是“主动出击”,多么潇洒,多么神奇。但读者除了感觉到小男孩威力无比外,其他就少之又少了。而原文中巨人“双手轻轻托起孩子放在树枝上。树上的鲜花一下都开了,鸟儿们也飞来唱起歌”,小男孩被巨人的“一放”,虽突不出小男孩的强大,但说明鲜花、鸟儿是多么喜欢小男孩啊!突出了“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春天”这一主题。孩子、巨人、花园互相给予、互相依存,人类、动物、自然的关系也不正是如此吗?

3.孩子们的情感比较

【课文】

①孩子们吓坏了,四处逃散。

②孩子们听到可怕的训斥,纷纷逃窜。

③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地玩耍。

【原文】

①他用粗暴的语气大声吼叫起来,孩子们都吓跑了。

②但是孩子们一看他,就都吓得逃走了。

③当人们去赶集的时候,发现巨人和孩子们一起在他们从未见过的世界上最美丽的花园中玩耍。他们玩了整整一天,夜幕降临后,孩子们要和巨人说再见了。

其一,前两次小孩子都吓跑了,两者是相同的,但吓跑的程度不一样。课文用“四处逃散”“纷纷逃窜”等词,说明孩子们心里是相当害怕的,达到了慌不择路的境地,同时反映出巨人的“蛮横、凶恶”。相比之下,原文就显得平和得多,只用了“吓跑了、逃走了”等词。虽然还是用了“跑、逃”,但孩子们的害怕程度相对轻了许多,同时巨人的形象也温和一些。其二,孩子与巨人同时尽情地玩,尽情地享受,两者是相同的。但原文是通过人们的视角来描写孩子们与巨人同乐的情境,比课文中作者直接叙述要有情趣得多。在“玩耍”前加了“在他们从未见过的世界上最美丽的花园中”这一修饰语,不仅仅是孩子与巨人欢乐,还有人与花园的和谐,文章的立意就不一样了。

我们说,学生对文章思想情感的感悟是多元的,但不管怎么样,两篇文章的价值取向(中心思想)是相同的,即“爱心能给世界也能给自己带来美好和欢乐,自私则会给世界也会给自己带来不幸和痛苦”。

三、文法:文章的表达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指的文法,不是词典里所解释的“语法”,也不仅仅是文章的表达方法,这中间还包括了修辞方法及表现手法。无论是课文还是原文,在文章的表达上都富有特点,文章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丰满生动;文章语言富有美感。

1.表现手法的比较

童话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故事完整,篇幅较长,情节比较曲折。如何在篇幅较长的情况下,吸引读者,需要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那么,怎样使故事情节变得跌宕起伏呢?课文也好,原文也罢,都运用了相同的表现手法——对比。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从上文“表达顺序”一节的例子中我们完全可以感悟到两篇文章的不同点。其一,前后的对比程度,课文显得更加强烈。无论是“花园”变化线、“巨人”变化线、“孩子”变化线,还是“围墙”变化线,“花园”的春夏秋冬,“巨人”“孩子”的喜怒哀乐,每个阶段都写得十分明确,儿童既能一读就懂,又很有快感。这都是运用强烈的对比这一表现手法所起的作用。而原文在对比的程度上,就显得“模糊”得多,但人物的心理变化要合情合理一些,使之更加自然、更加含蓄、更加可信。其二,前后的对比内容,课文显得简洁明了,花园要么鲜花盛开,要么雪花飞舞;孩子要么欢乐,要么害怕;巨人生气、生气、再生气,直至最后才醒悟过来。原文就显得复杂一些。无论是巨人、孩子的心理活动、言语表达、行动表现,还是花园的前后变化,都是几个方面交织在一起,慢慢演变而成的。

2.表达方法的比较

【课文】

①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②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③“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原文】只有那个小男孩没有跑,因为他的眼里充满了泪水,没有看见走过来的巨人。巨人悄悄来到小孩的身后,双手轻轻托起孩子放在树枝上。树上的鲜花一下都开了,鸟儿们也飞来唱起歌。

大家知道,要使故事中的人物活灵活现,必须运用人物描写的表达方法。人物描写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及神态描写等。

读了课文中巨人的话,我们不知不觉地感悟到了一个“自私”“任性”的巨人,为什么能感悟到呢?就是因为运用了人物的语言描写。其一,用词褒贬分明,三个“滚出去”,而不是“走出去”,充分表达了巨人愤怒的心情。其二,标点十分恰当,三次说话,用了五个感叹号,可谓感情强烈。其三,尽量使用短句,说话内容,少则一字“喂”,再则三个字“滚出去”,多则也只有八个字。这一语言风格与人物的心理是吻合的。其四,恰当使用提示语,提示语就是对人物说话时的表现进行记叙描写,提示一下当时的样子。课文从“生气”到“发脾气”再到“大声叱责”,内心愤怒是一层高于一层。所以说,课文中的语言描写是富有特色的。

再看原文,人物的语言描写不够突出,但人物的动作描写是可圈可点的。其一,动词的准确性,句中的“来到”“托起”,都用得十分贴切,用“来到”,而不用“走到”“跑到”,因为“走”感觉太慢,“跑”又感觉太“急”。“来”字更有想象的空间。其二,修饰语的准确性,“走”的前面用“悄悄地”,是因为只怕惊动小孩。“托”的前面用“轻轻地”,是因为巨人醒悟后的羞愧,是对小孩的感激,对小孩的挚爱。可谓一个动词牵动着一片深情。这也许是人物动作描写的魅力吧!

3.修辞手法的比较

【课文】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原文】像星星一样美丽的鲜花,在草地上随意地盛开着。草地上还长着十二棵桃树,一到春天就开放出粉扑扑的团团花朵,秋天里则结下甜美果实。栖息在树枝上的鸟儿唱着欢乐的曲子,他们唱得很动听。

我们知道要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就要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同样是对花园的景色描写,两者就相差甚远。课文通过改编后,从词语的角度看,运用了汉语中特有的语言形式——四字词语,“鲜花盛开”“绿树成荫”……内容含量很大,读起来朗朗上口。从句子的角度看,运用了对偶这种修辞方法。描写春夏秋冬的四个句子,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形成了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协调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相比原文,虽然译成中文,但更尊重外文原著,由于中外语言特点的差异,读起来韵味就差远了。再看下面两段文字:

【课文】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原文】只有雪和霜对此乐不可支。“春天已忘记了这座花园。”他们叫喊着,“这样我们就可以一年四季住在这儿了。”雪用她那巨大的白色斗篷把草地盖得严严实实,霜也把所有的树木涂上银色。随后他们还邀来北风和他们同住。北风也欣然应邀而至。他穿着一身厚厚的毛皮大衣,整天在花园里呼啸,把烟囱的罩盖也给吹掉了。“这是个令人开心的地方。”他说,“我们还得把冰雹也叫来。”于是,冰雹来了。每天他都要不停地下三个钟头,大大的冰块敲打着城堡的房顶,房上的石板瓦被砸得七零八落。然后他又围着花园一圈接一圈地飞跑,浑身上下灰蒙蒙的,呼吸喷出的全是冰。

上面课文的段落,虽简单明了,但动感不强,缺乏童话的趣味性。相比之下,原文运用了拟人的写法,把“雪、霜、北风、冰雹等”当作“人”来写,赋予人的动作、人的语言、人的情感,“乐不可支”“应邀而至”等词本是描写人动作的词语,移植到景物描写当中,使整个故事情节妙趣横生,达到了童话的艺术效果。

综上所述,笔者在文路、文旨、文法三个方面对课文和原文进行了比较,不难发现原文比课文要丰富精妙一些,譬如,课文《丑小鸭》与译文,课文《西门豹》与文言文及译文等大体也是如此。试想,如果我们在理解教材、教学设计、课堂实践中能结合原文,是否更能激发学生阅读原著、阅读经典的兴趣,同时也能更好地、高效地完成我们的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让每个孩子走向原著,阅读经典,爱上经典!

巨人的花园续写 篇4

巨人的花园续写1

巨人把围墙推倒以后,巨人和孩子们成为了好朋友,一起分享着美丽的花园。

春天到了,巨人和孩子们被喜鹊婉转的歌声惊醒了,树木抽出了崭新的枝条,孩子们蹦蹦跳跳的来到花园,他们看到了:高贵清雅的桃花,秀丽淡雅的蔷薇和火红火红的石榴花……孩子们飞快地跑到草坪上准备给巨人做一个巨大的花环呢!

夏天到了,知了在树上叫着,树枝都“无精打采“地弯下了腰,孩子们都热得不可开交,连玩耍的力气都没了,巨人决定挖一个巨大的游泳池给孩子们消暑,他挖呀挖,挖了好久,终于把游泳池挖好了,孩子们欢快地跳入游泳池里开始游泳,他们一会儿自由泳,一会儿蝶泳,一会儿蛙泳……玩得可开心啦!

秋天到了,水果成熟了,一棵棵果树上都挂满了成熟的果实,它们对着大家“微笑”,好像在等巨人和孩子们去采摘,孩子们爬上树,采摘着各种各样的水果,他们准备办一个欢乐的水果派呢!

冬天到了,花园里到处银装素裹,巨人和孩子们在花园里打雪仗,堆雪人玩的不亦乐乎,让他们完全忘记了冬日的严寒。

如今的巨人花园到处充满着生机,带给孩子们无限的欢乐,连巨人也觉得生活越来越幸福快乐了。

巨人的花园续写2

于是,他立刻拆除围墙,把花园让给了孩子们,花园立刻充满了春意,柳树发了芽,桃树绽出美丽的桃花,小草也发了芽,小花也开出了花骨朵、、、、、、巨人的花园充满了孩子们的欢笑,巨人望着眼前的一起,听到花园里孩子们的笑声,心里很难过:我终于明白了,当时花园里的一起都是我那自私冷酷的心呀,当时如果不那么自私就好了!

有一个男孩突然来叫他:“巨人叔叔,和我们一起玩吧!”巨人一口答应:“好的!”孩子们玩捉迷藏,有的爬到巨人的衣服里,有的爬到巨人的头上,有的还爬到脖子上藏起来,要找的小朋友数完50个数,开始抓他们了。

他最先在草丛里抓到一个,他心想:“都到哪里去了呢?是不是在巨人身上呢?”他爬到巨人身上,东张西望,突然发现了一个圆鼓鼓的东西,心里想:“哈,又找到了一个。”他赶快跑过去拍了一下,里面的小男孩叫了一声:“哎呀,谁拍我啊?”“你输了,我找到你啦,哈哈!”

他们愉快的过了一天,好开心啊!

巨人的花园续写3

巨人每天都和孩子们待在一块儿,有说有笑,有滋有味。巨人经常会给孩子们讲一些动人的故事,孩子们也会向巨人倾诉一些烦恼,或者跟巨人说一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有趣事儿。就这样,巨人和孩子们的关系已经非常亲密,巨人把孩子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孩子们也把巨人看成自己的大伯,巨人的态度和以前截然不同,简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原来他的脾气暴躁,冷酷无情;而现在的他呢,却是和蔼可亲,和孩子们相处得十分融洽。这之间的差别,实在是太大了!

一天夜里,一个孩子发了高烧,体温三十九度半。他的朋友急得团团转,连忙跑去找巨人求助。巨人当时正呼呼大睡,一听到这个消息,一骨碌爬起来,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那个孩子家。他用双手将那孩子托起,迈着大步把孩子送到了医院的急诊室。医生经过一整夜的救治,孩子的烧终于退了。朋友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了。在孩子身边守候了一夜的巨人疲惫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那个孩子在知道了巨人帮助他的经过后,感动不已……

巨人的花园续写4

巨人懂得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之后,他和孩子相处在一起。孩子们天天到巨人的花园里玩,巨人呢,天天跟着孩子们玩,他们彼此很要好。

春天,鲜花盛开,孩子们给巨人摘花,巨人感到很幸福。

夏天,绿树成阴,巨人在大树底下,和小孩儿一起玩。

秋天,鲜果飘香,孩子们像小猴子一样,在树上摘果子吃,巨人也来帮助他们。巨人的手成了“水果电梯”,把孩子们摘的果子“运”到地上,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进行着。

冬天,白雪一片,孩子们和巨人玩打雪球的游戏。

突然,有一年冬天发生了雪灾,雪堆成了山,太高了,形成了大大的雪球滚了下来,滚进村子里。村子里的人纷纷逃窜,巨人跑出花园,用力把大雪球一砍,大大的雪球变成了两半。村里的人们都非常高兴,称赞巨人是大力士,并给了巨人很多东西。从此,巨人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巨人的花园续写5

自从巨人把花园拆掉以后,花园里就变得热闹了:鸟儿开心得在树枝上唱歌,那清脆的歌声真好听。青蛙和小兔子非常快活:青蛙击鼓,兔子跳舞给我们表演,它们跳得真好看。蝴蝶在草丛中飞来飞去,它们给嫩绿的草地增添了色彩。水里的鱼自由自在地游着,给小河增添了无限生机。

孩子们和巨人在花园里一年四季都开心的玩着。

春天,鲜花满园。巨人和孩子们在草地上捉迷藏,他们有的爬到树上,有的藏在巨人的帽子上面,有的躲在巨石的下面巨人找了半天也没找到。

夏天,绿树成行。巨人和孩子们在小河边戏水,一会我往你身上泼水,一会你往我身上泼水,清澈的河水变成了一朵朵浪花,过了一会,孩子和巨人像从水里捞出的鱼儿。

秋天,瓜果飘香。巨人和孩子们摘树上的果子,巨人说:“咱们比谁摘得的果子多。”孩子们说:“好!”结果孩子们怎样也摘不到果子,巨人看见笑了,一个孩子想到了一个办法,于是他爬上巨人的肩膀,站在巨人的头上摘了好多,巨人以为自己能赢,结果他输了。冬天,雪花飞舞。孩子们穿着厚厚的衣服来到花园,有的打雪仗,雪白的雪球飞来飞去,像一个个小棉花;有的在堆雪人,一个个雪人“站”在那里从远处看去就像一个个小朋友。

巨人的花园是孩子们的天堂,也是巨人幸福的家。

巨人的花园续写6

巨人看到小男孩触碰了桃树,桃树马上绽出了绿芽,开出了许多美丽的花朵。巨人突然明白自己的花园春天为何会迟迟不来。于是,巨人连夜拆除了花园的围墙,他决定要将花园还给孩子们。

第二天,天刚刚蒙蒙亮,巨人就被一阵清脆的鸟鸣声吵醒了。巨人探出头,看见屋外的大树的嫩枝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正在梳理着羽毛,还一边叽叽喳喳的唱着歌。巨人惊喜的发现,花园里春意盎然,整个花园铺满了嫩绿的小草,草地上星星点点的点缀着五彩缤纷的小花,像给花园铺上了绿底花绒毯。大树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时候,太阳出来了,墨绿的叶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让大树显得更精神。小树也长出了嫩绿的枝叶,在阳光下迎风摇摆。各种果树也不甘示弱,纷纷开出美丽的花朵。巨人心情十分高兴,迅速来到花园中,这时,他发现昨天的那个小男孩正躲在大树的后面,用那双亮闪闪的,会说话的眼睛看着他。巨人向他伸出手,对他说:“孩子,快过来,到花园来玩吧。”孩子天真地抬起头问道:“我们真的可以到里面玩?”“是的”,巨人温和的说。”你和你的小伙伴都可以随时进来玩。“孩子开心地笑了,回头大声地说:”快了吧,巨人同意让我们在花园玩。“只见大树后一个接一个走出孩子,小心翼翼的看着巨人。巨人温和地一笑,对他们说:”去吧,花园属于你们。“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终于开心地跑进了花园。巨人坐在一棵大树下,看着孩子们开心地玩游戏。

花园里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在明媚的阳光下,孩子们开心的玩着游戏,花园里到处是欢声笑语,巨人看着也非常高兴。这时,巨人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大树上停着许多的鸟儿,鸟儿叽叽喳喳地唱歌,蝴蝶也飞来了,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巨人看着这一切,不禁想:原来春天就藏在我们的心里!幸福就在自己的手中啊!

巨人的花园续写7

自从巨人拆除了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花园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又变成百花盛开,绿树成荫的景象。

草坪上,小草宝宝从地下偷偷地探出尖尖的小脑袋,迫不及待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花儿露出了它那美丽的笑脸。小朋友有的在花园里捉迷藏,有的靠在茂盛的大树旁,享受这大自然的气息,还有的孩子在巨人那粗大的脚上,仔细倾听巨人讲故事,他讲得有声有色。

过了一会儿,孩子们和巨人举办了一场音乐会,巨人清了清嗓子,大声的唱起来。小朋友们都惊呆了,巨人唱歌原来这么好,引来了很多小动物,连勤劳的小蜜蜂路过这里也停了下来,大家都连连鼓掌,还竖起大拇指说:“好!好!”巨人看了,脸都红了,还哭了起来,说:“对不起,孩子们,以前我太自私了,请原谅我!”孩子们说:“我们原谅你,因为你已经用你的实际行动来纠正错误了!”

巨人的花园续写8

自从巨人把花园给了孩子们以后,巨人天天都过得非常开心,因为他知道了快乐要与人分享。

有一次,巨人和孩子们正在花园里玩耍,一个老巫婆路过这里,看见花园里有许多孩子,馋得直流口水,她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吃过小孩了。于是就用魔法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很和善的老人,把魔杖变成拐杖,拄着拐杖慢腾腾地走进花园。对巨人说:我去看望我的女儿,在途中迷路了,现在又累又饿,能在这里歇歇脚吗?当然可以!巨人爽快地答应了。

到了吃晚饭的时间,孩子们都津津有味地吃着香喷喷的炒米饭,这时巨人看了一眼老巫婆,猛然发现她正用狠毒的目光看着孩子们,巨人猜想到老巫婆没安好心。

于是,第二天早晨他假装去买蔬菜,其实他并没走多远,而是趴在茂密的草丛里观察着花园里的动静。这时,老巫婆以为巨人走远了,便暗自欢喜。她变回了本来的面目,对着孩子们放声大笑,然后大声说:我要吃了你们!孩子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四处逃窜。这时巨人从草丛中跳了出来,大叫一声:我不许你伤害他们!说完抡起大拳头向老巫婆砸去。可是老巫婆向一边一闪,巨人不但没有捶到老巫婆,而且由于用力过大,自己的拳头也陷进了泥土里。老巫婆趁机用魔杖在巨人的手上一点,霎时,巨人的全身变成了石头。孩子们被老巫婆给抓走了。

一位神仙知道了这件事,便前去营救,老巫婆看到神仙知道大事不妙,扔下孩子们逃跑了,孩子们得救了。神仙又下了一场神雨,雨水滴到石头上,巨人复活了。他还给巨人了一些法力,并告诉他老巫婆的住处。巨人来到老巫婆的住所,用法力除掉了老巫婆。

从此,巨人和孩子们又在花园里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巨人的花园续写9

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于是巨人把围墙拆了,立刻把孩子们接来,还把花园送给了孩子们当乐园玩耍。

孩子们度过了漫长的冬天,春天终于来了,花儿开了,有红的、白的、紫的、黄的......各种各样的花儿在花的海洋里争奇斗艳呢!小草长高了,翠绿翠绿的,摸起来很舒服的。小树也长大了,一群群的小鸟在它枝头上欢快地唱着歌呢!小男孩们在花园里玩捉迷藏,小男孩看看四周,在想该躲到哪里,忽然,他看见了巨人的口袋,就灵机一动,要巨人把他自己放进他的口袋里,巨人答应了,小男孩于是就躲进了巨人的口袋里。小孩子们找了半天都没有找到他,于是异口同声地说:“你出来吧!我们投降了。”然后巨人从他的口袋里把小男孩拿了出来,大家见他能想到这鬼点子,躲在巨人的口袋里,都夸小男孩聪明。

夏天来了,绿树成荫,孩子们紧紧依偎这巨人,在大树底下乘凉,巨人一边轻轻地抚摸着孩子们的头,一边有声有色地给孩子们讲故事,孩子们全神贯注地听着有趣的故事,慢慢地进入了甜蜜的梦乡。第二天,孩子们和巨人在大树底下手牵手欢快地转圈,孩子们高兴地叫喊着。接着,他们还玩了丢手绢,该小男孩丢手绢了,大家都盯着他,怕丢在自己身后,小男孩转了几圈,把手绢丢在了巨人的身后,巨人看见手绢在自己身后,于是赶快去追小男孩,他居然只走了一步,没费什么劲,就把小男孩抓到了,不怪乎叫巨人啊!

秋天来了,瓜果飘香,果实都成熟了,农民伯伯正忙着摘呢!花园里的大树个个都硕果累累,孩子们饿了,随时可以叫巨人帮自己摘,有的时候,小男孩调皮地骑在巨人的头顶上,用小手洋洋得意地摘啊摘,摘啊摘......孩子们和巨人把果实吃完后,就一起玩游戏?老鹰抓小鸡。巨人当老鹰时,他伸出手抓孩子们的时候,孩子们纷纷机灵地躲闪,巨人怎么也抓不到。咳!巨人也有他的烦恼呢!轮到巨人当母鸡的时候,“老鹰”总是抓不到小鸡,因为巨人太大了,巨人乐得开怀大笑,欢蹦乱跳。

冬天来了,天空中下起了鹅毛大雪,雪花在空中飞舞着,整个花园已被铺上一层厚厚的棉被,美丽极了。孩子们和巨人就在雪地上打雪杖,巨人用手抛起来的雪球好大好大,随便一扔,就能打到几个小孩,孩子们和巨人玩得十分开心,他们还用雪做了一个大雪人,大雪人做得真像,可爱极了。他们还玩了滑雪、堆雪球......孩子们玩得笑口常开,巨人看见孩子们玩得很开心,自己也觉得很开心。他们在欢乐中度过了漫长的冬天。

巨人他们在花园里玩得十分开心,快乐,他们都把对方当作自己的亲人,在里面感受到了无比幸福与温暖。

巨人的花园续写10

自从巨人的墙拆了以后,巨人的生活变的不再那么孤独,他和小朋友们去高又险的雪山冒险;到海上游泳、捉鱼;去热带雨林和野生动物做朋友;他现在的生活可谓是津津有味。

可是有一天,巨人突然生病了。孩子们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其中一个说:“我听说雪山上有一种叫百灵药草的,我们去摘吧!”又一个说:“雪山上那么危险又可怕,我不想去!”这时有人站出来说:“巨人是我的,也是大家的好伙伴。我们要为巨人找想呀!”突然一片叫好声,我去,我去……他们冒着狂风和大雪,走着危险的深渊,最终终于找到了百灵草。他们摘到了百灵草后,把他给巨人服下,巨人一下子精神百倍,身体也好了很多!

巨人惭愧的低下头说:“对不起,原来我把你们都赶出我的花园,现在你们还愿意救我!”孩子们说:“好了,好了,这不已经都过去了嘛,再说我们已经是好朋友了呀!”巨人激动的看着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

后来巨人又和孩子们去天涯海角冒险,和他们一起欢歌笑语!

巨人的花园续写11

今天,我们要去课文中《巨人的`花园》中探索一下,什么才是漂亮、美丽的花园。我踏上时空穿梭机,三、二、一 转移!接着我到了一个如同仙境的地方。外面,是一个庞大的巨人他张着嘴对我说;’快进来、快进来;‘我踏步走了进去。啊!只觉得头被一个人打了一下,然后身体就软绵绵的倒了下去。当我醒来时,我到了一个有许多孩子的地方,到处都是孩子的欢笑声,还有一个巨大的巨人。我连忙上前去问;’您好 巨人叔叔!;

你好呀,小朋友;‘他用粗大的声音对我说;’我带你去参观参观吧;‘好呀;’我用调皮可爱的声音说。我参观了他们的自制木桥、木头秋千、自制摩天轮与树中滑梯。我最深刻的是树上滑梯,巨人把我举上去,我扶着树枝小心翼翼的爬上去,只看见一个粗大的木头做桥、几个瓶子做木桩担着我这90斤左右体重的我有许多的不放心,因为看上去那个东西安全指数几乎为零,让我非常担心和害怕。巨人叔叔这时对我说;’别害怕孩,有我呢;‘于是,我鼓起勇气迈向了外面,突然绳子已放开眼看就要摔下去了,我抓住树毫不思索的滑了下去。啊!我成功了,我高兴地手舞足蹈起来!最后,我恋恋不舍的和巨人叔叔告别,因为这花园与巨人带给了我无限的欢乐!

巨人的花园续写12

巨人虽然死了,但是他的花园依然满园春色,孩子们依然喜欢下午到这里嬉笑打闹玩耍,一切都和从前一样。

有一天村子里突然搬来一个巫师,他就住在了巨人花园的隔壁。这位巫师听闻巨人的花园如何如何美丽,心想这世界上怎么可能有比他的花园更美丽的花园?

巫师念着咒语,他那遥远的城堡花园一下就过来了,这花园也非常漂亮,12棵桂花树12棵桃树包围着整个花园。

巫师花园和巨人的花园之间隔着一面大镜子,这可是巫师专门立的魔镜。

巫师每天都听见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中欢笑声,孩子们大声叫着巨人花园是天堂。巫师听得清清楚楚,但是巫师的花园却没有孩子去玩。

巫师想知道原因,就去问那面会说话的魔镜。

“魔镜魔镜,世界上最美的花园是谁的?”魔镜想了想说:“大人的,不过隔壁巨人的花园那里也很美!”

巫师听见魔镜这样说,他走到镜子前去看巨人花园,眼前五颜六色的花花草草,绿树成荫,最重要的是他感受到了花园带给他一种无法形容的开心快乐。

他使劲晃动身体要摆脱那份开心快乐的感觉,巫师心想看我怎么把巨人的花园变废墟吧!

回到自己的花园,他在地上画了一个圆圈,然后口中念着:“北风,严霜、冰雹和白雪,把巨人花园变废墟”。晴朗天空一下子乌云密布,白雪、冰雹快快得落入如春的巨人花园中,一下子花园披上了白霜,北风呼呼吹着,孩子们都快冻僵了只好离开巨人的花园。

看着自己的杰作,巫师得意的笑了。

他又去问魔镜:“世界上谁的花园最美?”魔镜大声说:“当然是大人的”。

巨人的花园变了样,全村的孩子没有了玩的地方就去巫师的花园玩耍。

一大群孩子来到巫师的花园,在花园中打闹嬉戏,巫师觉得他们弄的到处乱糟糟,他愤怒的说:“你们不许在我的花园跑,不许叫,不许……否则我把你们变成青蛙”,孩子们一听害怕了。

一个小女孩始终到巨人花园去看看走走,她喜欢站在巨人死得的那棵树下自言自语说话,她觉得那棵树就是巨人。

这天小女孩又来到巨人花园,她说:“巨人爷爷,我好想念你,我多么想念你和我们一起在花园里开心玩的日子”说着就伤心的哭了。

那棵树讲话了:“你不要伤心,我一直就在你们身边,让我们一起来重新建造一个更美丽的花园吧”。

树摇动着枝叶,身上厚厚的霜纷纷散去,太阳公公照耀着巨人花园,被寒冷冰冻的小草、花朵、房子苏醒了,花园里长出了绿芽,鸟儿飞来唱歌。

隔壁的巫师看见了这一切,他悄悄把那面大镜子拿开,两个花园连接在了一起。

孩子们看见巫师这样做,纷纷过来谢谢他的帮助,巫师站在那棵树下说:“我知道你的花园为什么四季如春了,孩子才是花园最美的景色!我已经施了咒语,这个大花园永远都是春天”

从此以后,巫师和孩子们每天下午都会一起围着巨人、巫师花园做游戏玩耍了。

巨人的花园续写13

自从巨人把花园的围墙拆掉后,花园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又是一幅百花盛开、绿树成荫的景象。

春天,花儿露出了笑脸,蝴蝶悄悄地跳起了舞,小朋友们从外面跑进来,巨人高兴地迎接大家。小朋友们有的在草地上打滚,有的在巨人茂密的头发里玩起了捉迷藏游戏......花园里到处欢歌笑语。

夏天,火热的太阳挂在花园头顶上,可是花儿们还是笔直地站立。看,大树伸出热情的双臂把小朋友揽在怀里。小朋友们在大树下玩起了游戏,巨人从房子里端来好喝的饮料和解渴的果子说:“来喝喝饮料,吃吃果子,解解渴吧!”

金黄的树叶落下来,秋姑娘提着各种各样的果实来到了花园。瞧,又大又甜的橘子,又香又脆的枣子,还有甜甜的石榴,红红的柿子......巨人开心地张开又粗又大的手,把果子抛向了花园,小朋友们一边抢,一边吃,玩得可开心了!

冬天来到了,花园里到处是一片白色,小朋友和巨人玩起了打雪仗的游戏。冬天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巨人从未感受孤独和寂寞,他每天都过得很愉快、很温暖。

巨人的花园续写14

自从巨人把花园的围墙拆掉后,花园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又一幅百花盛开,绿树成荫的景象。

草地上,小草弟弟偷偷地探出尖尖的小脑袋,穿着翠绿翠绿的衣裳,铺成了绿油油的地毯。草地上的花儿纷纷张开灿烂的笑脸,红如火、黄赛金、粉似霞、白像雪,真是争奇斗艳。到处弥漫着浓浓的花香,勾住了小蜜蜂的脚,它们拎着木桶,“嗡嗡嗡”地来采蜜了。小蝴蝶扇动着美丽的翅膀,翩翩起舞,给花园添加了许多春意。

孩子们在花园里尽情地玩耍。有的躲在巨人的头发里捉迷藏,有的爬到巨人的肩上登高瞭望,有的在巨人的手心里玩老鹰抓小鸡,还有的竟在巨人的衣服里玩密室探险。看,孩子跳进了巨人的衣服,去密室探险喽!他们踩着巨人柔软的肚皮,走着走着,一不小心掉进了一个大黑洞里,哦,原来是巨人的肚脐眼呢。巨人看着他的模样,慈祥地笑了。他们顺着巨人的衣服,来到了巨人的口袋,那里面又黑又大,大得装得下一栋房子。突然,天崩地裂,哦,原来是巨人打了一个饱嗝。

巨人和孩子们的笑声在花园里久久回荡……

巨人的花园续写15

巨人把他的花园给了孩子们。他的花园四季都很美丽,春天百花齐放,百鸟争鸣,一簇簇鲜花围绕着草坪竞相怒放,就像许多只小精灵张开双手迎接我们一样。夏天,这里又变成了绿树的海洋,一棵棵大树像一把把撑开的巨伞,为我们遮阳。秋天,这里的果实成熟了,一个个果实就像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枝头,把树枝的腰都压弯了。冬天,这里又变成了雪的世界,白茫茫的一片像童话世界一样,非常美丽。

每当巨人来到花园里都能看到孩子们在巨大的数下玩捉迷藏,在草翠花开的草地上丢手绢、做游戏,一片热闹的场面。还有一些大胆的孩子把巨人庞大而又黑暗的耳朵当成山洞,用手电筒进去探险,他们把巨人的帽子用来玩捉迷藏,把巨人忽上忽下的手臂当升降电梯,把巨人的腿当做滑滑梯直到把巨人的全身都玩遍为止。巨人也和他们一样快乐地嬉戏、玩耍。

巨人的花园反思 篇5

中宁五小

《巨人的花园》是一篇童话故事,四年级的孩子对通话还是比较感兴趣的,里面人物的对话很多,所讲述的道理浅显易懂,这是我选择本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拿到这篇课文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然后再针对教学目标设计教学。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课后做了深刻的反思:

一、插入动画,激发兴趣

上课开始,引导学生学习了本单元的单元导读,并利用白板的动画导入功能插入单元导读,同时在学生了解的基础上运用白板的纹理笔功能画出单元导读中将会收获的内容。突出了重点,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接着通过和学生谈话,“你读过哪些童话?哪个童话给你的印象最深?”学生打开了话匣子,为学生提供了分享快乐的平台,之后利用白板的媒体功能插入了《白雪公主》的小视频,学生一下子就猜出了故事的名字。白板的媒体功能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轻松导入课题。接着直入主题: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英国作家王尔德的《巨人的花园》,同时我指导了课题中“巨”的笔顺,起到了随文识字的功效。

二、学习词语,浓缩画面

这一环节利用电子白板出示了自学要求,学生根据提示自读课文。自学要求的出示有利于帮助学生明确预习的范围,学会带着问题去读书。接着用电子白板出示词语,通过多种形式的认读,加强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课文中要求会写的生字也本课的重难点,在前面读的词语中有意将会写的生字用红色标注出来,让学生明白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道理。老师引导学生观察红色的字,哪个字比较难写?哪个字再写的时候注意些什么?几分钟后,学生都跃跃欲试,有的认为再写“添”时不能少一点,有的认为交流了自己的识字方法,最后重点落在了“覆”字上,师生共同来剖析这个字。接着利用了白板的语文学科中的生字功能,为学生演示了“覆”的笔顺,同时鼓励学生在生字本上练写这个字。指示两名学生在白板的田字格里练写“覆”,并且全班进行评比,看谁写的正确美观。这一环节不但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而且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写好钢笔字的愿望。然后将词语的学习提升了一个高度,利用白板的动画切入功能,出示了三组词语,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思考这三组词语描写了什么?在学生说出答案后,对他们给予及时有效的表扬。最后在学生对词语掌握的基础上,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内容作了良好的铺垫。

三、研读,感悟美好

让学生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巨人回来前花园是什么样子的?画出有关的句子。学生交流时,老师利用白板的标记功能画出相关的句子。老师引导学生带着感情去读一读这些句子,感受花园的美丽。接着用白板的动画切入春、夏、秋、冬的美景图片,让学生用一个词来概括每个季节的美景特点。同时用白板的遮幕功能把词语遮住,根据学生的回答关闭幕布,出示相应的词语。再用白板的媒体功能播放轻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美美地读一读,同时打开白板的录制功能,知道朗读。这一环节电子白板的频幕录制功能和媒体功能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再接着利用白板动画功能出示美丽的花园,范读想象。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最后提问这样的花园,这么快乐,这么美丽,孩子们的表情用哪个词形容呢?利用白板的动画功能出示“洋溢,并通过练习题,进一步理解“洋溢”的意思。

四、结束,设置悬念

利用白板动画出示冬天的雪景,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了花园的变化。那么为什么巨人回来后花园就发生了变化?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最后利用白板动画出示家庭作业,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

五、我的感受

巨人的花园 篇6

冯河中心学校 张和平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和别人交流自己的感受。2.能在读的过程中,通过想象,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3.初步学习朗读句子的方法。教学重点:

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教学难点:

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默写四字词语: 鲜花盛开 绿树成阴 鲜果飘香 狂风大作 雪花飞舞 草翠花开

2.上节课我们一起去感受了一下巨人花园的变化。

媒体出示:

(1)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2)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3)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3.齐读。

4.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巨人的花园有这样大的变化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帮助巨人找一找。

二、研读课文,探究花园变化的原因。1.默读课文,填空。

媒体出示:

孩子们在时,花园(鲜花盛开、绿树成阴);孩子们不在时,花园(鲜花凋谢、树叶飘落)。

2.巨人花园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引导:因为巨人是个非常自私、无情的人,他把孩子们赶走了,也把春天赶走了,所以花园覆盖了许多冰雪。)

3.巨人是怎样赶走孩子们的呢?请把巨人赶走孩子们时说的话、做的事用横线划出来。

三、细读课文,品读感悟。

(一)划出巨人赶走孩子的句子。媒体出示:

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赶走孩子以后,巨人在花园周围砌起围墙,而且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

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二)读一读,当一当巨人。

1.读读巨人说的这三句话。2.四个同学为一小组,练习读。

(三)品读句子。

1.媒体出示:

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1)个别读,评价。

(2)允许?(同意)巨人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什么样的表情?(很生气)

请大家做做生气的样子。(3)指名读、分组读。

(4)巨人为什么这么生气要赶走孩子,巨人在说这句话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引导:孩子们在花园里乱蹦乱跳,会踩坏我的绿草地;会折断花枝;会破坏花园的美;我就不能欣赏花园的美了;我自己的花园园凭什么让你们玩耍„„)

(5)正因为巨人有了这种想法,所以他是怎么做的? 媒体出示:

赶走孩子以后,巨人在花园周围砌起围墙,而且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6)齐读句子。2.媒体出示:

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1)指名读。(2)“好容易”是很容易吗?(不是的,是很不容易才盼来了春天。)从“好容易、盼”词中你知道了什么?(巨人等春天等了很久,巨人很喜欢春天。)

(3)春天是巨人等来的吗?那是怎么来到的?(是孩子们带来的)

而蒙在鼓里的巨人知道吗?(他以为是自己等了很久等来的,所以他看到孩子再次来到花园,他又发脾气了。)(4)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名读、同桌比赛读等)3.媒体出示:

“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1)巨人为孩子的再次到来而大发脾气,后来看见一个小男孩不听他的训斥更加恼火了,这时,他是用什么样的语气说的?(大声叱责)(2)“叱责”是什么意思?(严厉地批评)谁能大声叱责地读读这句话。

(分大组读,男女生读)

4、加上动作、神态把这四句话连起来读一读、演一演。

(四)评价、感悟。

1.读了这几句话,你觉得巨人是一个怎样的人?(霸道、可怕、自私、无情、厉害„„)

2.这么自私、可怕的巨人,谁见了都会吓得纷纷逃窜,可是有一个勇敢的小男孩他却没有走,他是怎么面对巨人的呢?

媒体出示:

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

3.齐读这句话。“凝视”是什么意思?小男孩那双会说话的眼睛会对巨人说些什么呢?

(学生大胆地想象,进行说话练习:伯伯,您的花园很美,但是您独自一人欣赏,久而久之,您会快乐吗?如果只顾自己,最终只能享受孤独、烦闷„„)

4.巨人看到小男孩会说话的眼睛和他的举动后是怎么说的?

媒体出示;

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1)句子中的“我”指谁?(巨人)(2)“任性”是指放任自己、不加约束;“冷酷”是指待人冷淡苛刻。

(3)巨人的冷酷,任性你从哪里能感受到?

(引导:一次次赶走孩子们、一次次训斥孩子们,独自享用花园里的一切,结果得到的却是寒冷和荒凉。)(4)联系课文填空。媒体出示:

因为我的自私,所以

;所以 ;所以。

5.从巨人的言行举止中我们感受到了他的任性、冷酷。还明白了是巨人剥夺了孩子的欢乐,气跑了美好的春光和快乐的花草树鸟。巨人知道自己的任性和冷酷导致的不良后果了,他经孩子的提醒终于醒悟了,他明白了什么? 媒体出示:

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6.出示春光图,看着图说说图意。

(引导:学生明白有孩子的地方充满了孩子天真烂漫的欢声笑语,洋溢着生机和活力,给人以蓬勃的朝气)。

出示:他不禁抱住那个男孩说——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1).巨人在说这句话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呢?(后悔、惭愧、感激)谁能读好这句话?读出巨人这种心情。(指名读,齐读。)2).醒悟后的巨人不再冷酷任性,他会怎么做?

(立刻拆除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还和孩子们同嬉戏共玩耍。)3).媒体出示两幅图。

看啊!他们玩得多开心,这时的巨人多么开心呀!请同学们比较这两幅图,说一说,在砌墙和拆墙后,花园有什么样的变化,巨人又有什么样的变化?

(砌墙后,花园里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很孤独,不开心;拆墙后花园变得美丽,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感到无比的幸福。)4).从花园、巨人的变化中,你明白了什么?(揭示道理并出示:快乐应该与大家一起分享。)

四、拓展练习,写告示牌,懂得分享。

1.巨人获得了幸福,他的幸福来源于什么?(宽容、善良,愿意与别人共享美好的东西)

2.是呀,巨人变得不再自私无情。他学会了给予,奉献。他想让更多的人分享到他的幸福,欣赏到花园的美丽,特意想请小朋友帮忙,帮他写块告示牌。3.写话训练。媒体出示:

(1)为巨人写一块告示牌插在花园门口。

(2)可以用四字短语恰当地描绘花园的美景来吸引孩子们;也可以用上词语写一写有了孩子们的到来,花园不再怎样了;还可以写巨人的心里想法,表达对孩子们的歉意。(3)写完后四人小组互相交流。4.小组写告示牌。

5.指名说,并把写好的告示牌贴在黑板上。

(“花园有你更美丽。”、“我的花园欢迎你,亲爱的朋友。”„„)

6.齐读告示牌。7.总结全文。

同学们,快乐如果据为己有,世界将会变得冰冷,生活就会没有春天。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能使饥寒交迫的人感觉到温暖,能使春天永驻人间!让我们学会不要自私,要学会爱,快乐只有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才会真正快乐。说明:让学生写告示牌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体验,增强对情感的关注,创设充分交流的氛围,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为习作做铺垫。

板书设计: 巨人的花园

冰天雪地的 荒园 孩子们的 关闭 分享

四季如画的花园

快乐应该与大家一起分享

巨人的花园对比 篇7

一、感悟标点塑造的“形象”

标点符号在文中除了表示停顿之外, 很大程度上还有提示语气、表达情感的作用。有时同样的一句话, 仅是标点的不同, 使得传递的情感迥然不同。为此,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标点符号所传递的情感信息, 感悟人物的形象。

【案例一】感受巨人的傲慢。

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 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的!都滚出去!”

为了让巨人“自私傲慢”的形象更清晰地出现在孩子们的脑海里, 我组织了如下教学。

师:同学们, 自己读读这句话, 想一想“谁允许”后面通常是什么符号?

生:问号。

师:那我们把这个叹号改成问号再读读。 (大屏幕把叹号改成问号, 出示句子。)

生: (自由读)

师:用问的语气谁来读一读, 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我觉得问的语气要温柔些, 要有礼貌一点。

师:再换成叹号读一读, 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读叹号的句子, 我感觉到巨人很生气, 很凶, 很讨厌我们这些小孩子。

生:巨人太自私了。难怪他的花园会变得没有春天, 因为他的心里总是冷冰冰的。

师: (大屏幕出示两个大大的叹号) 是呀, 同学们, 有时一个标点符号能传递给我们很重要的信息。两个叹号, 就让我们领悟到了巨人的傲慢与自私。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领悟一下巨人的冷酷。

全班学生齐读, 声情并茂, 情感很到位。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 要关注到学生没有关注到的, 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标点。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学文字表达, 而且要学习标点的运用, 从中感受出情感, 领悟出人物形象, 揭开文本内部的朦胧面纱。

二、呈现标点所留的“空白”

标点是文本中用来表示停顿、语调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的符号。它虽然只是一个符号却对文本的阅读、情感的表达以及文本的内涵有着重要的标示作用。

【案例二】呈现严冬的寒冷。

巨人裹着毯子, 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 这么荒凉呀……”

上课时, 我让学生查阅资料, 了解到省略号主要有两大用途:一是表示省略, 常用于引文的省略、或列举事物的省略。二是表示断断续续, 常用于话语间。

师:那么, 这里的省略号是表示引文省略或列举事物的省略, 还是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生:表示列举事物的省略。

师:表示列举事物的省略。你觉得省略了什么内容呢?赶快从书上找答案吧!

(学生深入阅读课文。)

生:巨人一个人孤独地呆在花园里显得特别寒冷。

生:他的花园冬天时间特别长, 所以显得特别寒冷。

师:除了寒冷之外, 还省略了巨人对春天的渴望。

生:我也觉得通过这个省略号, 还可以看出巨人是十分喜欢春天的。

师:不错, 很有想法。你们不仅读懂了文字, 而且读出了标点所想表达的内容。

巨人内心对春天的渴望, 在文章中看似“空白”, 但通过这一段落中的标点符号的涵泳, 学生对巨人的内心世界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由此可见, 标点符号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 有时甚至是文字无法替代的。标点符号, 是文章中一道不可忽略的风景。当学生在语言文字的世界里遨游时, 千万别忘了指引他们去欣赏这一道独特的风景。

三、倾听标点背后的“强音”

课堂教学中有些关键性句子的理解、人物情感的体会, 如果仅仅停留在文字上, 往往会出现学生不断重复文字的意思, 而无法进入文本深处的尴尬。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妨借助标点符号, 试试迂回突破的处理方法, 通过对标点的理解, 倾听文本深处的更强音。

【案例三】珍惜春天的温暖。

“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 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在引导学生体会巨人内心的懊悔与喜悦时, 学生大多从“春天温暖”、“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等处谈了自己的看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课文, 可是学生总是读不出巨人内心从懊悔到珍惜的转变。于是, 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

师:请同学们读读巨人的话, 特别要注意这段话中的标点符号, 从中你体会到巨人怎样的心情?

学生反复朗读这段话。

生:老师, 我从两个叹号中看出了巨人后悔的心情。第一处是巨人的恍然大悟, 明白自己做错了。而第二处是明白了春天不来的原因。

生:我觉得第一个叹号是巨人的后悔, 而第二个是巨人知错就改的决心。

师: (由衷地赞叹) 你们真了不起, 从小小的叹号体会到了巨人的心情。

生:我觉得除了有巨人的后悔之外, 我还感受到了巨人对春天的珍惜。其实, 巨人也蛮可爱的。

师:是啊!标点符号也有情。我们就要这样细读书, 才能体会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从而体会文章的情感。

再次引导学生读段落, 效果非常好, 文本的情感已经内化为学生的情感了。

由此可见, 如果在特定的文本语境中, 能敏锐地抓住其中一些特殊的标点符号进行品味、咀嚼, 就能更好地领悟作者深沉热烈的思想感情, 还能更好地表现读者跌宕起伏的情感态度。

标点符号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语言”, 它可以激活学生的想象, 调动学生的思维, 表达文字所不能表达的内涵。因此, 我们在关注文本的同时, 切不可错过精彩的标点, 而要亲近之、品味之, 悟出真情感。

上一篇:暑假生活作文五年级下一篇:《开学第一课》节目小学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