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行政执法工作总结

2024-07-05

农业行政执法工作总结(共8篇)

农业行政执法工作总结 篇1

在过去的一年里,成果是什么?问题是什么?有什么建议?这一切都需要在工作总结中体现,参考以下工作总结,你将懂得更多……

今年,我队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及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和《2011年全国农资打假和监督工作要点》的精神,组织精干力量,强化源头治理、狠抓专项整治、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经营行为为重点,扎实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确保了全市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一、制定方案,确保整治工作有序推进

为贯彻落实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农业工作实际,先后制定了《2011年农业行政执法工作方案》和《2011年农资打假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保证了农资打假有计划、有目标、有组织地开展。

二、广泛宣传,营造专项整治良好氛围

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开展“放心农资下乡”宣传活动:全局共出动宣传人员108人次,开展咨询活动10场次,接待咨询群众2000余人次,印发宣传资料15000余份,制作宣传板报3块,组织优质农资展销1000公斤,金额4万多元。通过大力宣传引导,进一步普及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等涉农法律法规,提高了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对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及其危害性的认识,增强了人民群众质量安全意识和维权能力,营造了专项整治活动良好社会氛围。

三、源头治理,规范农资生产经营行为

一是开展农药经营主体清查。组织力量对主体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建立详细档案记录,资质条件不符要求的经销商责令限期整改,净化了农药市场秩序。二是严格农资批发环节产品备案审核制度。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农业执法大队严格审查进入我市销售的种子、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严把农资商品市场准入关,问题产品发出整改通知书责令退回改正。通过监管关口前移,从源头上杜绝了违规农资产品进入流通领域,有效遏制了违法经营行为。三是构建监管长效机制。主要有农资经营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进贷查验制度、进销贷发票制度,进销货台账制度、禁销禁限用高毒农药制度、过期未失效农药专柜销售制度等,通过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确保经营者做到守法经营,诚信经营。

四、强化监测,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

为使农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药、放心肥,切实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农业执法大队制定详细的农资质量抽检计划,扩大抽检范围,提高抽检密度,防止了不合格农资流入农业生产领域。从市场抽送检农药样品15个、肥料样品20个,并对质量不合格产品依法予以查处,杜绝了假劣农资坑农害农。

五、加强监管,严厉打击农资违法行为

农业执法人员坚持工作重心下移,以是否经营假劣农资、未审定(登记)农资、标识标签不合格农资及禁、限用农资等为重点,对辖区内农资生产、经营单位及网点实行拉网式检查,并认真做好检查记录,保证农资市场监管不留盲区死角。截止11月15日,共出动执法车辆100多台次,出动执法人员500多人次,行程1.5万多公里,对辖区内25家农资批发商、生产商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对哲桥、大市、南京、灶市等36个乡镇农资市场进行了全面整治:共检查种子品种200多个,代表数量10多万公斤;检查肥料30多个批次,代表数量400多吨;检查农药品种100多个,代表数量20吨。共受理农资案件186起,其中简易程序案158起,一般程序案立案28起,结案28起,结案率100%。没收假劣种子120多公斤、农药200多件共200多公斤。

今年,我市农资市场通过农资打假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农资市场秩序稳定。

(一)种子生产经营全部进入市场化。我市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已顺利完成,市种子公司已被撤销,市种子管理局已正式成立,种子生产经营已全部进入市场化。目前,我市无种子生产企业,有县级种子批发商10家,乡级零售商150余家,经营的种子品种有400个左右,其中杂交水稻品种约200个左右。

(二)农药市场步入中、低毒高效化。目前,我市无农药生产企业,有县级农药批发商15家,乡级零售商200多家,经营的中、低毒高效农药品种占市场份额的80%以上,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禁用农药已退出市场。高毒农药试行定点经营,现正在逐步推进之中,计划在今年年底以前完成全市高毒农药定点经营试行工作,市区批发每个办事处定点2家,乡镇零售市场每乡(镇)定点2-3家。

(三)肥料市场复合肥化。我市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已达7年,平衡施肥深入推广,基本扭转了以往重氮、轻磷、钾的施肥势头。目前,我市有肥料生产企业1家,县级肥料批发商13家,乡级零售商180多家。经营的肥料品种中,复合肥已占市场份额50%以上,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

今年,在全体执法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农药市场规范难度大。农药经营门槛过低,销售尚未设置许可制度,管理难度加大;农药“商标名”繁多,甚至多于过去的“商品名”,使用者难以做到“对症下药”;农药中违规加药现象比较严重。

(二)经费严重不足。目前,市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没有财政专项农业执法工作经费,除了人头经费外,其他经费开支都靠罚没款解决,难以维持正常工作的运转,经费不足已成为我市农业执法工作的“瓶颈”。

二0一二年工作设想

总体设想是:实现“四个巩固”,力求“三个突破”,提高“两个水平”,争创“一流队伍”。

1、“四个巩固”。巩固种子、农药、肥料、农产品质量安全四个农业执法领域的执法主体地位,加大农资打假力度,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切实维护公众健康。

2、力求“三个突破”。突破耕地质量保护、农业环境保护、外来物种管理三个农业执法领域的执法,寻求突破口,查办典型案件,树立农业执法新权威。

3、提高“二个水平”。一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力争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在98.5%以上,同比提高0.5个百分比;二是提高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水平,确保结案率100%,杜绝错案。

4、争创“一流队伍”。一是争创耒阳市农业局系统的一流单位;二是争创耒阳市行政执法系统的一流单位;三是争创衡阳市农业行政执法系统的一流单位;四是争创湖南省农业行政执法系统的一流单位。

农业行政执法工作总结 篇2

1.1 基本现状

云南省玉龙县农业局是玉龙人民政府职能部门, 正科级、加挂玉龙县渔政管理局牌子, 设有10个内设机构, 局属事业站所12个。其中一个内设机构、7个事业站所具有行政执法资格。全局共核编制283名, 农业局机关行政编制51名, 事业编制232名。现全局实有275人。其中73人 (除农机监理站9人为参公管理外, 均为事业编制在岗人员) 共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渔业生产防疫检疫、植物检疫、农机安全管理、农药管理等8个方面工作。

1.2 执法范围、内容和依据1.2.1执法主体及执法类别

玉龙县农业局执法主体现有:农业局机关 (内设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及下属7个站所:农机监理站、渔政执法大队、植保站、农经站、种子管理站、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和土肥站。其中:

(1) 农业局机关是法定的行政执法部门, 执法类别为农业综合执法。

(2) 7个站所是法律法规授权或行政机关委托行使行政执法的机构, 均有合法明确的委托手续及编制部门批准的“三定”职能。执法类别为农业执法。

1.3 执法设备配备情况

虽然玉龙县农业局承担着全县范围内的农业综合执法工作, 点多面广, 工作量大, 但没有配备农业综合执法专用车、通讯设备、照相机、摄像机、电脑和简单实用的其他取证设备。严重影响了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1.4 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开展情况

农业局内设的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核定行政编制5人 (大队长、副大队长及工作人员3名) , 但目前人员都还未就位, 农业综合执法工作都由局下属的具有执法主体的7个站所在农业局的领导下, 依据各自承担的执法职能在正常的开展各项执法工作。目前全县范围内无大案要案发生。

2 工作开展情况

2.1 基本现状

玉龙县种子管理站属县农业局下属股所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核定编制22人, 现在编在岗22人。其中事业干部13人;事业工勤3人;以工代技6人。现持有农业部核发的农业综和执法证18人, 持省政府核发的执法证件7人。

2.2 工作职能

主要工作职责有:依法履行种子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管理等职责, 在品种管理、市场监督和良种推广方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宣传贯彻种子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 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区域种子产业发展规划, 负责备荒种子储备管理, 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种子信息统计分析及服务工作。

2.3 执法依据, 范围和内容

2.3.1 执法依据

主要的执法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是全国人大常委员会于2000年12月1日颁布实施;地方性法规有《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08年6月1日通过实施;部门规章有《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农业部2011年9有25日颁布;《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农业部2003年9月1日颁布;《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农业部2005年5月1日颁布;《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农业部2003年9月1日颁布;农业局执法委托书。

2.3.2 执法范围和内容。

2.3.2. 1 行政许可事项

种子生产和经营许可证核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二十条、二十六条;《云南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二十四条。

2.3.2. 2 行政处罚事项

(1) 未取得种子生产许可证的, 《种子法》第60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 并处以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 000元以上3万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伪造、变造、买卖、租借种子生产许可证, 或者未按照种子生产许可证生产种子的, 《种子法》第60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 并处以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 000元以上3万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违法行为人的种子生产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 未取得种子经营许可证的, 《种子法》第60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 并处以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 000元以上3万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 伪造、变造、买卖、租借种子经营许可证, 或者未按照种子经营许可证经营种子的, 《种子法》第60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 并处以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 000元以上3万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违法行为人的种子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 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59条规定:责令停止生产、经营, 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 吊销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 并处以罚款;有违法所得的, 处以违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 处以2 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 为境外制种的种子在国内销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61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 并处以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 000元以上2万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 从境外引进农作物种子进行引种试验的收获物在国内作商品种子销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61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 并处以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 000元以上2万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 经营的种子应当包装而没有包装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62条规定:责令改正, 处以1 000元以上10 000元以下罚款。

(9) 经营的种子没有标签或者标签内容不符合本法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62条规定:责令改正, 处以1 000元以上10 000元以下罚款。

(10) 伪造、涂改标签或者试验、检验数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62条规定:责令改正, 处以1 000元以上10 000元以下罚款。

(11) 未按规定制作、保存种子生产、经营档案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62条规定:责令改正, 处以1 000元以上10 000元以下罚款。

(12) 种子经营者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未按规定备案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62条规定:责令改正, 处以1 000元以上10 000元以下罚款。

(13) 经营、推广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通过的种子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64条规定:责令停止种子的经营、推广, 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 并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14) 在种子生产基地进行病虫害接种试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67条规定:责令停止试验, 处以5万元以下罚款。

(15) 侵占、破坏种质资源库、保护区 (地) 的, 《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6条规定:责令改正, 没收种质资源和违法所得, 可以并处1 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16) 擅自采集或者采伐本省重点保护的种质资源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46条规定:责令改正, 没收种质资源和违法所得, 可以并处1 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17) 擅自向种质资源保护区 (地) 引进新物种的, 或者擅自向省外提供本省特有种质资源的, 《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6条规定:令改正, 没收种质资源和违法所得, 可以并处1 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18) 未按规定进行隔离试种的, 《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6条规定:责令改正, 没收种质资源和违法所得, 可以并处1 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19) 应当登记而未经登记的, 《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7条规定;责令改正, 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 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 处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0) 亲本或者原种不合格的, 《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7条规定:责令改正, 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 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 处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1) 包装不合格的, 《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7条规定:责令改正, 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 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 处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2) 标签残缺、标签不清或者擅自修改、涂改标签内容的, 《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7条规定:责令改正, 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 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 处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3) 生产、经营已经公告停止使用的种子的, 《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7条规定:责令改正, 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 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 处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4) 在未种植过的生态区域经营、推广未经试验成功的种子的, 《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7条规定:责令改正, 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 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 处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5) 生产、经营种子未按照规定进行备案的, 《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8条规定:责令改正, 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 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 处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6) 未按规定取得种子经营备案书或者伪造、变造、买卖、租借备案书的, 《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8条规定:责令改正, 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 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 处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7) 种子代销者超范围经营种子或者再次委托他人代销种子的, 《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8条规定:责令改正, 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 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 处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8) 专门经营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者将包装种子拆包销售的, 《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8条规定:责令改正, 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 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 处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9) 未向种子使用者提供种子的简要性状、主要栽培措施、使用条件的说明与有关咨询服务的, 《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8条规定;责令改正, 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 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 处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4 执法工作开展情况。

(1) 种子执法队伍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种子体制改革后, 全站职工转变观念, 明确职能, 在加强种子市场监管的同时, 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资料, 单位的集中学习时间和工作过程中相互交流沟通, 以及到省、市、县加强执法工作的岗位培训和执法证的培训, 通过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和业务培训、资格考核, 持证上岗, 使人们既熟悉了种子法律法规和检验知识, 明确了种子执法工作的目标、要求和重点, 使种子检验员、执法人员的业务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和依法行政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2) 种子生产经营备案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每年的种子生产经营前, 要求在玉龙县辖区内进行种子生产的云南广大种业、云南足丰种业、云南伯符科技公司和丽江鑫苗农业科技公司和进行种子经营的云南佑丰种业有限公司、云南腾丰种业有限公司古城分公司、丽江上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丽江鑫苗科技有限公司到玉龙县种子管理站备案, 2013年, 到玉龙县种子管理站进行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备案的企业有2家, 生产杂交玉米种近666.6 hm2, 产种量大约300万kg;进行种子经营备案的企业有4家, 备案杂交玉米品种约25个, 备案种子22.5万kg, 备案水稻品种2个, 备案种子2 500kg;发放经营备案书40份, 分布全县16个乡镇100个村委会, 完善了种子生产经营的许可管理和备案制度, 提高了种子生产经营人员的合法生产经营意识。

(3) 种子生产经营行为得到了进一步规范。种子经营户在种子经营过程中, 种子经营人员佩戴上岗证外, 把所经营的品种样品整齐的摆在经营货柜上, 并按种子管理站监制的发票和经营台账, 建立了经营台账, 表明了种子的来源和销售去向, 包括电话号码等。

(4) 加大了种子生产经营质量监管和抽查的力度。除了正常的种子市场检查外, 在种子经营的旺季, 到40个种子经营网点进行种子经营的品种等情况进行检查, 并进行了抽样, 并对违法经营种子的案件进行了处罚。在种子生产的去雄和收购环节, 到石鼓、大具2个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 进行种子生产质量监控, 查看是否建立了种子生产档案等情况。

(5) 法律法规得到了进一步的宣传和贯彻落实。在市场检查的同时, 在种子经营的旺季和种子生产前后, 到种子经营网点、农村集贸市场和种子生产基地, 印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告农民朋友书》等1万多份, 提高了经营户合法经营的意识和广大用种户的自我保护意识。

3 存在问题

(1) 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的职能难以充分发挥

(2) 多部门协同执法, 难以明确执法主体的权力和责任

(3) 现有的农业综合执法人员身份和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的机构性质不符

(4) 农业综合执法队伍素质不高, 执法水平有待提高

(5) 农业行政执法装备缺乏, 经费不足

4 结语

开展农业综合执法试点工作需整合现有资源, 进一步完善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农业行政综合执法试点工作要同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紧密结合。规范行为,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树立农业综合执法的良好形象。强化执法装备, 保障执法经费, 提高农业行政执法的效率和水平。提高认识, 各有关部门要增强建设农业综合执法体系的责任感。

摘要: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机关的执法行为, 提高执法水平, 优化执法环境, 整合执法资源, 明确执法责任和权力, 推进依法行政, 加快法治政府建设, 农业局成立了专门的临时结构开展本项工作。同时, 对农业局及下属事业站所的行政执法主体、行政执法依据、行政执法职权事项及各类执法人员进行了摸底排查, 并对农业局及涉及行政执法的事业站所近年来开展的行政执法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不足之处开展了分析。

玉龙县农业行政执法试点工作分析 篇3

关键词 农业行政执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试点工作;云南省玉龙县

中图分类号:D922.63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5-0-04

1 概况

1.1 基本现状

云南省玉龙县农业局是玉龙人民政府职能部门,正科级、加挂玉龙县渔政管理局牌子,设有10个内设机构,局属事业站所12个。其中一个内设机构、7个事业站所具有行政执法资格。全局共核编制283名,农业局机关行政编制51名,事业编制232名。现全局实有275人。其中73人(除农机监理站9人为参公管理外,均为事业编制在岗人员)共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渔业生产防疫检疫、植物检疫、农机安全管理、农药管理等8个方面工作。

1.2 执法范围、内容和依据

1.2.1 执法主体及执法类别

玉龙县农业局执法主体现有:农业局机关(内设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及下属7个站所:农机监理站、渔政执法大队、植保站、农经站、种子管理站、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和土肥站。其中:

(1)农业局机关是法定的行政执法部门,执法类别为农业综合执法。

(2)7个站所是法律法规授权或行政机关委托行使行政执法的机构,均有合法明确的委托手续及编制部门批准的“三定”职能。执法类别为农业执法。

1.3 执法设备配备情况

虽然玉龙县农业局承担着全县范围内的农业综合执法工作,点多面广,工作量大,但没有配备农业综合执法专用车、通讯设备、照相机、摄像机、电脑和简单实用的其他取证设备。严重影响了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1.4 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开展情况

农业局内设的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核定行政编制5人(大队长、副大队长及工作人员3名),但目前人员都还未就位,农业综合执法工作都由局下属的具有执法主体的7个站所在农业局的领导下,依据各自承担的执法职能在正常的开展各项执法工作。目前全县范围内无大案要案发生。

2 工作开展情况

2.1 基本现状

玉龙县种子管理站属县农业局下属股所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核定编制22人,现在编在岗22人。其中事业干部13人;事业工勤3人;以工代技6人。现持有农业部核发的农业综和执法证18人,持省政府核发的执法证件7人。

2.2 工作职能

主要工作职责有:依法履行种子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管理等职责,在品种管理、市场监督和良种推广方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宣传贯彻种子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区域种子产业发展规划,负责备荒种子储备管理,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种子信息统计分析及服务工作。

2.3 执法依据,范围和内容

2.3.1 执法依据

主要的执法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是全国人大常委员会于2000年12月1日颁布实施;地方性法规有《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08年6月1日通过实施;部门规章有《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农业部2011年9有25日颁布;《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农业部2003年9月1日颁布;《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农业部2005年5月1日颁布;《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农业部2003年9月1日颁布;农业局执法委托书。

2.3.2 执法范围和内容。

2.3.2.1 行政许可事项

种子生产和经营许可证核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二十条、二十六条;《云南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二十四条。

2.3.2.2 行政处罚事项

(1)未取得种子生产许可证的,《种子法》第60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并处以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 000元以上3万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伪造、变造、买卖、租借种子生产许可证,或者未按照种子生产许可证生产种子的,《种子法》第60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并处以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 000元以上3万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违法行为人的种子生产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未取得种子经营许可证的,《种子法》第60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并处以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 000元以上3万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伪造、变造、买卖、租借种子经营许可证,或者未按照种子经营许可证经营种子的,《种子法》第60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并处以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 000元以上3万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违法行为人的种子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59条规定: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吊销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并处以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处以违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2 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为境外制种的种子在国内销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61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并处以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 000元以上2万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endprint

(7)从境外引进农作物种子进行引种试验的收获物在国内作商品种子销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61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并处以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 000元以上2万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经营的种子应当包装而没有包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62条规定:责令改正,处以1 000元以上10 000元以下罚款。

(9)经营的种子没有标签或者标签内容不符合本法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62条规定:责令改正,处以1 000元以上10 000元以下罚款。

(10)伪造、涂改标签或者试验、检验数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62条规定:责令改正,处以1 000元以上10 000元以下罚款。

(11)未按规定制作、保存种子生产、经营档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62条规定:责令改正,处以1 000元以上10 000元以下罚款。

(12)种子经营者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未按规定备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62条规定:责令改正,处以1 000元以上10 000元以下罚款。

(13)经营、推广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通过的种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64条规定:责令停止种子的经营、推广,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并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14)在种子生产基地进行病虫害接种试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67条规定:责令停止试验,处以5万元以下罚款。

(15)侵占、破坏种质资源库、保护区(地)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6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质资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1 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16)擅自采集或者采伐本省重点保护的种质资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46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质资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1 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17)擅自向种质资源保护区(地)引进新物种的,或者擅自向省外提供本省特有种质资源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6条规定:令改正,没收种质资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1 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18)未按规定进行隔离试种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6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质资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1 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19)应当登记而未经登记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7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0)亲本或者原种不合格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7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1)包装不合格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7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2)标签残缺、标签不清或者擅自修改、涂改标签内容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7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3)生产、经营已经公告停止使用的种子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7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4)在未种植过的生态区域经营、推广未经试验成功的种子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7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5)生产、经营种子未按照规定进行备案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8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6)未按规定取得种子经营备案书或者伪造、变造、买卖、租借备案书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8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7)种子代销者超范围经营种子或者再次委托他人代销种子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8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8)专门经营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者将包装种子拆包销售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8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9)未向种子使用者提供种子的简要性状、主要栽培措施、使用条件的说明与有关咨询服务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8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4 执法工作开展情况。

(1)种子执法队伍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种子体制改革后,全站职工转变观念,明确职能,在加强种子市场监管的同时,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资料,单位的集中学习时间和工作过程中相互交流沟通,以及到省、市、县加强执法工作的岗位培训和执法证的培训,通过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和业务培训、资格考核,持证上岗,使人们既熟悉了种子法律法规和检验知识,明确了种子执法工作的目标、要求和重点,使种子检验员、执法人员的业务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和依法行政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endprint

(2)种子生产经营备案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每年的种子生产经营前,要求在玉龙县辖区内进行种子生产的云南广大种业、云南足丰种业、云南伯符科技公司和丽江鑫苗农业科技公司和进行种子经营的云南佑丰种业有限公司、云南腾丰种业有限公司古城分公司、丽江上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丽江鑫苗科技有限公司到玉龙县种子管理站备案,2013年,到玉龙县种子管理站进行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备案的企业有2家,生产杂交玉米种近

666.6 hm2,产种量大约300万 kg;进行种子经营备案的企业有4家,备案杂交玉米品种约25个,备案种子22.5万 kg,备案水稻品种2个,备案种子2 500 kg;发放经营备案书40份,分布全县16个乡镇100个村委会,完善了种子生产经营的许可管理和备案制度,提高了种子生产经营人员的合法生产经营意识。

(3)种子生产经营行为得到了进一步规范。种子经营户在种子经营过程中,种子经营人员佩戴上岗证外,把所经营的品种样品整齐的摆在经营货柜上,并按种子管理站监制的发票和经营台账,建立了经营台账,表明了种子的来源和销售去向,包括电话号码等。

(4)加大了种子生产经营质量监管和抽查的力度。除了正常的种子市场检查外,在种子经营的旺季,到40个种子经营网点进行种子经营的品种等情况进行检查,并进行了抽样,并对违法经营种子的案件进行了处罚。在种子生产的去雄和收购环节,到石鼓、大具2个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进行种子生产质量监控,查看是否建立了种子生产档案等情况。

(5)法律法规得到了进一步的宣传和贯彻落实。在市场检查的同时,在种子经营的旺季和种子生产前后,到种子经营网点、农村集贸市场和种子生产基地,印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告农民朋友书》等1万多份,提高了经营户合法经营的意识和广大用种户的自我保护意识。

3 存在问题

(1)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的职能难以充分发挥

(2)多部门协同执法,难以明确执法主体的权力和责任

(3)现有的农业综合执法人员身份和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的机构性质不符

(4)农业综合执法队伍素质不高,执法水平有待提高

(5)农业行政执法装备缺乏,经费不足

4 结语

开展农业综合执法试点工作需整合现有资源,进一步完善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农业行政综合执法试点工作要同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紧密结合。规范行为,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树立农业综合执法的良好形象。强化执法装备,保障执法经费,提高农业行政执法的效率和水平。提高认识,各有关部门要增强建设农业综合执法体系的责任感。

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年终工作总结 篇4

在已经过去的20xx年,**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为了进一步提高执法效率,加大执法力度,巩固和发展执法成果,完善执法程序,配备执法装备,建立一支关系协调、组织严密、运行有力的农业执法队伍,为建设**“平安农业”、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全县农业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农根本的实现,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该大队狠抓规范化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度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全县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危害、净化农资市场、防止有害病菌的侵入、确保农产品的安全、消除事故隐患、保护农民及消费者的利益较好地发挥了职能,先后被省农业厅评为农业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合格单位和 -20xx年全省农业行政执法工作先进集体,进一步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农业行政执法环境。

强化领导,建立健全执法体系

农业行政执法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涉及农业部门职能转变和内部利益调整。**县农业局党委年初就把农业行政执法工作摆到突出的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注重加强领导,做到了党委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使该大队人员、编制、经费很快得到落实,于去年7月份正式成立。大队成立后,一方面严格按照上级有关通知的规定,积极向县财政部门争取正常工作经费以及“办案费用补助”专项经费,并按规定的开支范围使用;另一方面,向主管部门要求统筹安排、解决好经费、车辆、人员使用等问题。目前,全队共有专职执法人员16名,电脑、传真机、打印机、照相机、复印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也已配备,并增设了听证室、档案室,形成了有领导、有机构、有队伍的执法体系,使该大队实现了机构合法化、人员专职化、手段现代化。

加强培训,充分提高执法力度

农业行政执法工作的专业性和政策性很强,涉及到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等多方面问题,而这就更需要有一支思想观念转变、工作态度端正、政治业务和法律学习加强、业务素质提高的过硬执法队伍。为此,该大队专门针对思想作风、工作作风进行了4次教育,明确提出“文明执法、优质服务”的口号。同时,该大队从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技能着手,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每月集中全队人员学习2次以上,而每次都至少有半天。不仅如此,该大队还结合本队实际进行了执法培训。据不完全统计,20xx年全年组织涉及到行政许可培训、土地承包法知识培训、道路交通法知识培训、执法实务培训的培训班就有4期。通过培训,为提高执法力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广大执法人员真正做到执法先懂法,办案法制化,执法程序化。

加大宣传,增强群众法律意识

群众的理解和参与是搞好依法治农的基础。一年来,该大队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大造舆论,不断提高全县农民朋友依法治农的法制观念。在宣传工作中,他们做到了“三个面向”,即:面向上级、面向群众和面向农资企业,形成全方位的宣传格局。在面向上级上,不但向分管领导宣传,还主动向省市上级执法部门宣传。在面向群众上,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其中电视新闻12次、电视专栏公告“96323”举报投诉电话6次、信息稿22篇,印发宣传资料560余份,制作黑板报16块。在面向农资企业上,积极开展农资经营户的法制培训。全年共举办了3期农资管理法规和农资安全使用培训班,160余家农资生产、经营单位派员参加。通过一年的宣传,群众依法治农的自觉性明显提高。

完善制度,规范实施监督执法

执法必须有据,制度必须健全,执法行为才会规范。去年年初,**县农业局就已经开始进行健全和完善农业行政执法相关配套制度的工作。为此,该局党委专门召开了有关执法站业务骨干讨论修改制度内容,并结合**县实际情况,执行省农业厅统一制订的配套制度。该大队成立后,结合大队实际,专门制定了以大队工作职能、日常工作制度、人员管理制度、财物管理制度、监督廉政制度和大队工作流程为主要内容的《**县农业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若干制度》。在此基础上,该大队还专门制定了《岗位职责》、《行政许可制度》、《农资经营管理制度》、《96323举报投诉工作细则》、《各科室执法责任书》。为了便于执法人员掌握相关法律知识,该大队特别组织人员搜集精选刊印了《常用农业法律法规选编》一书。目前,该大队执法工作真正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形成了“制度到位,责任到人”的良好局面。

严格执法,深入查处违法案件

在农业执法案件查处中,该大队通过对涉农案件的普查摸底,建立档案,进行监督检查,对违法案件,执法人员严格按照“立案-调查-处理-送达-复议-执行”的执法程序,准确运用《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查处。一年的执法实践,该大队体会到要使农业行政执法工作顺利发展,必须采取两点措施。一是要敢于执法,对违法行为要敢于上前制止,并依法办事。二是善于执法。在执法过程中,一定与有关执法部门加强联系,搞好协作。

该大队成立以来,检查肥料农药经营户100余家、18 家单位50余批次卫生杀虫剂、兽药生产销售户84户、全县49家定点销售杀鼠剂农资经营单位、县城42家地板(防蛀剂)经营商店;查获肥料、农药、种子的不合格产品共约6000余公斤,不规范的非法卫生杀虫剂产品176包,登记证过期农药和肥料各1只共800公斤,查获不合格兽药546盒(瓶)货值约 1余元,收缴非法销售的剧毒鼠药48包;受理投诉举报案件38起,为农民争得补助款(赔偿款)10余万元;累计查获各类违法案件55起,立案31 起,大案3起,罚没款5.41万元。

农业行政执法工作总结 篇5

巫山县农委行政执法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及县农委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相关业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农资打假工作方案,紧紧围绕“依法兴农,依法护农”的目标,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农资打假,积极服务“三农”,规范了农资市场,维护了农民利益,进一步为全县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一年来,农业执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现总结如下:

一、立足我县实际,科学制定2010年农业行政执法工作的方案

我委针对农资产品供货渠道多和农资经营市场管理难度大的特点,我委今年农业执法的工作方案的总的思路是:坚持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营为主要目标,全面落实市关于农业执法的各种指标,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农资监管和打假工作,强化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加强农机、渔政安全监管,认真落实农业行政执法责任制,明确执法职责,规范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效能,依法行政,以法治农,推进现代化新农村建设。

二、分解执法职权,整合执法力量,大力加强综合执法的力度

今年,我委根据我县农业执法的实际情况,在农业执法 大队为专业的执法队伍的基础上,将各股站执法职权的行使整合起来,统一执法行动,强化综合执法,全面开展农资打假活动的同时,积极开展植物检疫、农业环保、耕地清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执法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为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1—12月,我委按照《巫山县农业委员会2010年平安建设、法制建设、安全管理工作要点》、《巫山县2010年农业安全工作管理目标责任书》、《巫山县农业委员会2010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考核方案的通知》要求,明确制定了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的具体工作方案、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一是调整充实了以主任为组长,农委分管主任、县相关职能管理单位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委属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食品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组织与实施。

二是制定了《201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方案》,提前做好安排部署,明确监管职责。确定工作重点,和各阶段工作任务和目标,层层落实责任。并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到县农村工作年度的目标考核考核到乡镇政府和乡镇农业服务中心。2010年我委就农业安全于25个乡镇、435户农资经营企业签订了460份,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责任书。三是完善和落实县内农产品质安全监管制度,深入开展了县内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和集中监管检查,提高我县农产品质安全水平。

(二)完善监管体系,健全监管制度

一是完善了以县、乡(镇)、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三级监管体系。

二是逐步健全县乡镇三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岗位责任制度”、“整治信息通报制度”、“举报投诉制度”、“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承诺制度和台帐记录制度”等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监管制度。

三是健全了“农资经营公开承诺书”、“农资商品进货制度”、“商品撤柜制度”、“农资经营管理制度”、“农资商品销售制度”、“消费投诉处理制度”、“农资经营服务公约等农资诚信经营相关制度。

四是健全农业投入品市场农资经营使用可追溯制度。逐步规范农资经营点及蔬菜生产基地、种养业大户签订农资诚信经营使用承诺书,实行农资经营使用台帐制度。

(三)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我县重点推进了龙井乡桂花村、大溪乡官田村、大溪村,两坪乡标准蔬菜示范基地2000亩和建平乡春晓村、官渡镇杨坝村中高山蔬菜示范基地5000亩的建设。为加快蔬菜基地建设进程,2010年县里整合资金,专项用于标准化 蔬菜基地规模化建设的资金400万元,按《巫山县移民区蔬菜大棚建设规划》,先后对三乡六村重点规划的400个标准蔬菜大棚进行了验收和资金补助。

二是出台奖励扶持政策,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及产品认证。今年以来,我县我县又有2个农产品基地获得重庆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分别是重庆市巫山县鸿达蔬菜有限责任公司500亩鱼腥草基地、重庆市达源蔬菜食品公司52500亩甘薯基地。截至今年八月,全县种植业有8个农产品基地获得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6个蔬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县里为鼓励蔬菜基地推进品牌建设,今年三月出台奖励政策,对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给与适当奖励。)每认证一个无公害农产品给予5000元、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给予30000元奖励。

三是1—12月全县新建标准化果园1.15万亩,老果园改造3000亩;

四是认真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综合检查工作,加强基地生产管理。

2010 年,我委农技、果树、水产等技术部门组织收集、规类整理农产品标准和技术规程 33 项,用于指导督促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实施力度,1—12月,我委开展了无公害农产品综合检查的自查自 纠工作,对我县农业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获证企业和县域内4家农贸市场,6个超市进行了检查,发现1家无公害农产品获证企业无生产记录,总体评价较差,遂责令其加以整改,还对农产品生产企业和人员,宣传和培训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病虫防治技术、生产记录、投入品管理及包装标识等内容,指导获证企业严格落实并规范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四是认真开展上市蔬菜农药残留抽样检测

为了加强我县上市和基地蔬菜产品质量,保障广大群众的蔬菜消费安全,我委对县内主要蔬菜基地和市场的蔬菜利用酶抑制法进行了农药残抽样。1—12月我委对城乡结合部的建坪、龙井、曲尺、大溪蔬菜、水果、基地开展了3次蔬菜质量检查,共抽检蔬菜样品182个,其中:农残合格样本181个,合格率为99.45%;检出农残超标样品1个,不合格率为0.55%。还配合县相关职能部门,逐步将农产品生产基地、收购企业、加工企业、批发市场和经营超市 100% 纳入了检测范围,加强了春节、“五一”、旅游高峰时段等重要节假日食品卫生安全检查。

(四)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氛围。

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一周年,集中宣传日、“送法下乡”、“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等宣传活动及日常执法监管工作,积极开展了以《食品安全 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日常和集中宣传教育。1—12月我委一月中旬通过阳光培训工程对全县农资经营网点、乡村625个三农服务便民店开展的农业法律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先后在县、乡(镇)集镇共开展集中性宣传活动8次,设立宣传咨询点12个,悬挂宣传挂图35余幅次,展示宣传展板4块次,免费赠送农业法律法规、食品卫生、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科技宣传资料8类10万余份。通过普法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知晓上半年,我委按照《巫山县2010年度农业安全目标责任书》要求,完善乡镇农资经营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深入开展了对食品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和集中监管检查,提高了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五)切实搞好监管检查

1、加强了对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环节的监管检查

一是继续坚持每月实施集中性监管检查2次以上,其中大、小春种植暨农资使用高峰期,每月实施监管检查4次以上。1—12月开展了农资经营监管检查32次,累计出动县、乡农业执法人员、农资协管员3853人次。检查县乡镇村各级农资经销店、邮政农资便民店1950个(次),严肃查禁经营水胺硫磷、甲胺磷等五种高毒高残留农药,并规定对农业、果品、水产生产基地等产业发展有碍环境的禁、限用农药要 求做到实名制销售登记及法律法规明令禁止使用的违禁农业投入品的不法行为,确保了食品暨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是重点对初级农产品种、养过程中农业投入品使用登记情况及有无使用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其它违禁农业投入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了日常监管检查。经监管检查,未发现生产、经营、使用高毒、高残留、违禁、假劣农业投入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2、加强了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监管检查

将县内两个农产品批发市场(神女、平湖)100%纳入了质量安全监管。今年六月委水产、果品监管部门,重点对城乡结合部农集贸市场不按规定履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和销售者在水产品、果品保鲜、储存中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材料不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的技术规范等情况开展监管检查2次。1-12月对神女、平湖、长冠、名特超市果品批发市场的果品质量安全开展了监管检查8次,切实加强了对果品批发市场果品质量安全的监管。

四、加强农业机械安全化管理,继续深化创造平安农机示范乡镇建设。全年在桂花、抱龙、巫峡镇等乡镇举办农机驾驶员培训4期,培训人员180人。检查农业机构安全运行,严查农用机械载人、载客、超载现象,全年县、乡两级共出动执法车辆150台/次,出动执法人员507人/次,检查单位881个,查处违法违规行为135起,整改135起,整改率达 100%,确保了我县农业机械的安全运行。

五、加强渔船安全运行管理力度,严查非法捕鱼行为。全年县、乡两级共出动执法船只185艘/次,出动执法人员809人次,检查单位978个,全年共查处违法违规行为171起,整改171起,整改率达100%。查处铜鼓(新华)、抱龙、龙井(桂花)3起毒鱼事件,报批公安机关拘留违法人员5名,有力的打击了非法捕捞行为,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加强渔民安全生产常识教育,规范操作规程,提高渔民安全生产意识,确保渔民安全生产。

六、落实工作责任,上半年召开全县农业安全生产会议,与各乡镇签订了《巫山县农业机械安全监理行政执法委托协议书》和《巫山县渔业船舶安全管理行政执法委托协议书》,明确了工作目标,落实了工作责任,为我县的农业安全生产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七、农业执法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执法经费尚显不足;二是执法手段还比较落后;三是执法人员执法素质和执法水平有待提高。

(巫山县农委)

农业局行政执法工作自查报告 篇6

按照市农业局宛农[2004]94号文件关于开展农业行政执法工作检查通知精神,结合内乡实际,现将内乡县2004年农业行政执法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行政执法工作的领导

今年以来,我局始终把农业行政执法工作作为重点工作。一是年初就制订了全年行政执法实施方案,局成立农业行政执法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主抓副职为副组长,各农业行政执法单位领导为成员,办公室抽调人员为专干,全面督导农业行政执法工作落到实处。局领导班子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听取主抓领导和各行政执法单位阶段性工作汇报,总结成绩,查找不足,确定解决问题办法,部署下步工作。二是实行“绩效挂钩,一岗双责制”。即:主抓领导、执法单位领导工作成绩实行百分考评制,年底考核,60分以下不合格,发放工作60%,70——85分为合格,发放工资80%,90——100分为优秀,发放全额工资并进行适当奖励。三是经常向县人大、县政府领导汇报农业行政执法工作情况,争取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如六月份,我们就农资广告不规范,有误导群众问题,建议县人大常委会印发了《关于加强广告管理的决定》的通告,九月份配合县人大组织开展了《种子法》执法检查,农业行政执法工作得到县领导充分肯定。

二、强化宣传培训,营造农业行政执法的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宣传栏、标语、公告、挂图、横幅等宣传媒介,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民朋友识别假冒伪劣农资的能力。结合普法工作,加大农资法律法规宣传,在农资产品集散地、经营场所以及集中居住区设立宣传栏,普及识假辨假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和经营者的守法意识,动员组织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到农资打假的工作中。今年以来,共出动宣传车42辆次,印发各类法制宣传资料1.5万余份,受教人员达2万多人次,同时,在电视台、广播电台开办了“农业行政法律法规宣传栏目”,通过以案释法等形式,使农民对农业法律法规有了明确的认识,受到社会的广泛称赞。种子管理站、植保植检站、土肥检测站,在加强自身人员农业行政执法素质的同时,还为各生产厂家、经营商户开办了各类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班,其中种子管理培训136人,植保植检、农药等培训人员200余人,土肥培训60余人,使全县农业行政执法水平和遵纪守法自觉性有了明显提高。

三、坚持依法行政,严格规范执法行为

随着国家法律法规体系的逐步完善,农业行政执法的任务越来越重,要求也越来越高。今年以来,我们结合贯彻《行政许可法》和县委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要求,把完善制度、严格规范农业行政执法行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规范执法机构队伍。协调县编委健全了局法规股、种子管理站、植保植检站和农药监督检验所、肥料监测管理站等农业行政执法单位,调整充实持部、省、县执法证专职农业行政执法人员24人,各单位都配备了基本的交通、通讯、检验、取证设备,能依法正常开展农作物种子、肥料、农药、植物检疫、食用菌种、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等农业行政执法工作。二是规范执法行为。局对各执法单位分别下达委托执法文件,签订了实施行政处罚委托书;对构成行政处罚案件的立案审批、询问及调查取证、违法行为处理通知、行政处罚决定书下达、结案报告等执法程序及文书严格按照农业部规定的规范程序和文本格式执行;向社会公示执法依据、程序、举报电话等。同时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所有收费、罚款一律上缴财政专户,严禁对单位、个人下达罚款任务。三是加强对执法单位、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执法人员除积极参加上极组织的培训外,局组织为期一周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开展思想作风教育整顿活动,要求执法人员必须树立为基层为群众服务的思想,做到恪尽职守、文明执法、程序合法、廉洁奉公,不得利用特权谋取不正当利益;各执法单位定期向局汇报执法工作开展情况,实行错案追究制,全年局系统执法人员没有出现违纪违规现象。

四、认真履行职责,狠抓农资市场打假整治和管理工作

在年初全国农资打假电视电话会议和市局召开的全市农资打假专项治理会议后,我们迅速向县政府主管农业副县长作了专题汇报,制订了《内乡县2004年农资打假工作方案》,承担起农资市场管理牵头单位的职责,组织各执法单位采取经常性检查与集中整治相结合,部门执法与联合打假相结合,明查暗访与奖励举报相结合等方法,认真开展农资市场打假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种子市场整治工作。首先对全县种子市场进行了拉网式检查,共检查种子企业2家,种子经销户140家,其中,瓜菜种子案件14起,品种侵权案4起,标签不合格案19起,质量不达标案件15起,查封违法种子案件5600公斤。其次是加强了对种子广告发布工作的管理。对发布种子广告的单位及个人把好“三关”,即:品种审定关、种子质量关、广告语关,严禁任意夸大种子产量和质量,误导农户消费。并与工商局结合,实行种子广告由农业、工商两乡审查制。取缔违法和虚假广告12个。其三严格品种管理。对新品种引进示范实行申报登记制度,种植面积严格限制在本作物种植面积的5%以内,查处销售未审定品种案件2起,涉及种子1930公斤。其四加强种子质量监控,对重点作物,特别是小麦、棉花、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和种植面积较大的其他播作物,共抽检样品112份,代表数量17万公斤,其中棉花合格样品占60%,玉米合格样品占91%,水稻合格样品占93%。如在对种子公司玉米样品抽检中,检测出鲁单981和单科2123两个品种不合格,及时向公司出具了检验报告和处理意见,责令停止经营该品种,2万公斤种子已退货。

农药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先后对全县16个乡镇的农药经营门店进行了检查,重点检查甲胺磷类农药及其高毒农药混配制剂、杀鼠剂等。共检查经营门店189个,抽样品25个,查处假劣农药产品8个,立案5起,查处5起,结案5起。认真落实省植物检疫备案办法,对全县调运、销售的小麦种子全部粘贴植物检疫证明标示。

肥料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共检查县内两个生产企业及经营门店200个,重点检查复混肥料、过磷酸钙、磷酸二铵、生物钾肥料、硫酸钾、氯化钾、磷酸二氢钾等肥料品种30个,代表肥料2500吨,违法肥料品种4个,代表肥料300余吨。立案4期、查处4起、结案4期,挽回经济损失20万余元。全年全县没发生重大农资质量事件,切实维护了我县农业生产的安全。

五、搞好部门配合,加大执法力度

在农业行政执法工作中,我们注意主动与工商、公安、质监等部门协调与配合,加强相互间的信息交流和案件查处工作。如与工商局协调规范了种子、农药、肥料广告的审验管理工作;与公安局配合依法查处了师岗镇一农民非法经营杀鼠剂案件;与质量技术监督局结合查处湍东植检一门市经营劣质硫酸钾案件。

总之,全年我县农业行政执法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着执法力度不够大、个别经营户经营劣质农资、综合执法没有开展等不足,今后我们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各项工作措施,使领导和群众满意。

内乡县农业局

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建设探讨 篇7

1 农业行政执法基本现状

1.1 机构设置完善, 但不平衡

自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农业法律、法规和规章颁布实施以来, 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农业行政执法机构, 并在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农业行政执法机构和人员主要来源于农业系统内的直接调编, 或由种子、植保、土肥、农机管理机构中剥离, 或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中分离, 或在行政体制改革中由政府单独拨编成立。农业行政执法机构设置的主要形式是由农业主管部门内设法规科室直接行使农业行政执法职能, 或由农业主管部门委托下设的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等综合性农业行政执法机构行使执法职能, 或由具有行政执法、技术推广、管理“两位一体”或“三位一体”多项职能的机构进行种子、农药、肥料和农机行政执法。但是由于国家没有统一规定的模式, 现行的农业行政执法机构设置表现为:专业行政执法机构多, 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少;兼职机构多, 专职机构少;行政委托执法机构多, 法律直接授权机构少[1]。

1.2 队伍结构完整, 但人员参差不齐

由于农业行政执法人员来源不同, 现有农业行政执法队伍的人员状况表现为:专业科技人员多, 行政干部和其他人员少;中专以下学历人员多, 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少;农业专业人员多, 法律等专业人员少;中初级科技人员多, 高级科技人员少[2]。

1.3 执法专业性强, 但责任重大

种子、农药、肥料和农机具是特殊的商品, 故在农业行政执法中, 既要牢牢掌握农业各项专业基本技能, 又要精通农业、经济和法律等相关知识, 依据专业技术和法律法规行政, 达到最终执法目的。但因农业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差异较大, 故在实际工作中难免不出现偏差[3]。

1.4 与农资经营联系较广, 但仍有矛盾

由于大多数农业行政执法机构和人员是从种子、植保、土肥、农机机构和人员中脱离出来的, 并将种子、农药、肥料和农机经营单位作为其依法行政对象, 故与农资经营部门有一种天然的靠近和联系。但因工作方向和利益的截然不同, 往往会导致工作上出现新的矛盾。

2 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2.1 建设完整配套的组织机构

结合事业单位改革, 统一机构形式, 将种子与农药、肥料和农机零配件的市场管理机构、人员、职能合并一处, 成立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 集中开展综合性农业行政执法工作, 并将这些部门原来承担的行业管理和技术推广职能分别交由农业主管部门和农业 (机) 技术推广部门, 增强农业行政执法的整体功能[4]。

2.2 建设精明强干的专业队伍

选拔一批政治可靠、思想进步、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农业和法律专业优秀人才充实农业行政执法队伍, 使其队伍结构更加专业精干, 促进工作科学合理化。组织专业知识学习, 增强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观念和宗旨意识, 提高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处理案件和解决各种矛盾与问题的能力, 增强专业基本技能, 担当重大使命。

2.3 建设先进实用的基础设施

2.3.1 建设永久性农资田间检测基地。

选择气候适宜、地势平坦、地力均匀、水源充足、管理方便的水旱田地块, 以购买、租赁、承包等形式, 划归农业行政执法部门长期使用, 由农业行政执法部门负责规划改良, 按照国标标准, 进行种子、农药、肥料质量和农机具性能的田间鉴定。

2.3.2 投建基础设施。

由农业行政执法部门主持, 根据农业行政执法工作需要, 在国家和地方的支持下, 建设农资检测中心, 兴建农资质量检验场所, 投建现代化物理、玻化和电子仪器设备, 开展农资品质检验分析、农资仲裁检验等任务, 为农业行政执法提供科学依据。

2.3.3 实现跨域性的执法业务联网。

鉴于目前各类农业生产资料跨域经营范围广、流动性强、出现问题机率大的特点, 在各地农业行政执法部门配备电子通信设备及其市场管理软件, 开通全国性农业行政执法互联网业务, 紧密跟踪监测, 并科学判断农资市场动态, 开展地域间的联合执法行动, 提高执法效率[5]。

2.4 建设快捷高效的运行机制

2.4.1 建设系统完备的市场安全预警与控制机制。

研制和配备农资市场运行的近距离和中远程监控、检测、化验等特种技术系统及其设备, 研究开发农资市场的危险源辨识、分级标准、早期鉴别、定量监测、风险评估、安全性评价、可靠性分析等关键技术体系和装置, 配备农资市场安全状况全程跟踪管理技术与设备, 提高农资市场监管水平。

2.4.2 建设机动灵活的重大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研究和装备农资市场重大事故应急预案、事故分析、指挥与决策系统的技术和设备, 建设大型农资市场数据库、重大事故案例库和事故分析专家系统, 加快重大事故虚拟仿真分析技术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 建立全国性的农资重大事故统计分析研究体系, 增强农业行政执法部门处理重大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6]。

2.4.3 建设统一规范的农资技术鉴定机制。

加快农资技术鉴定的改革与创新, 由政府编制部门下文, 成立专业性种子、农药、肥料、农机具技术鉴定工作机构, 使组织、人员、标准、程序和运作得到全方位的统一管理, 避免滥组织、乱鉴定, 提高农资技术鉴定的准确性、可靠性、真实性和权威性。

2.4.4 建设简捷灵便的社会化服务行为机制。

规范执法行为, 严格法律程序, 理顺级别管辖, 集中统一行使行政许可权、监督检查权和行政处罚权, 防止多层多头执法、越权执法、徇私枉法和不作为行为;规范行政审批, 清理、削减和简化行政审批项目和程序;规范服务行为, 在履行职责和义务、优化市场环境、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上建立起长效机制;规范民主决策程序, 推行重大决策专家咨询、民主评议、重要事项听证和行政审批会审制度;规范电子政务方式, 及时向社会传递发布政府决策、服务程序、办事方法和行政结果, 实现农业行政执法的快捷可靠。

3 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3.1 加强行风建设

建立行风建设目标责任制、行风责任监督制和针对严重失职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当事人的追究制, 聘请行风监督员, 设立举报电话, 接待来信来访, 广泛听取各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纠风治理, 标本兼治。对执法人员约法三章, 正确运用手中权力, 反腐倡廉, 提高队伍的素质。开展精神文明建设, 改善管理面貌, 敬业为农, 优质服务, 礼貌待人, 热情周到, 文明执法, 廉洁高效。

3.2 建立社会诚信机制

推行政务公开, 开通阳光热线, 采取实地考察、现场咨询、会议听证、阳光投诉、媒体宣传、现身实践等形式, 与广大群众接触交流、和谐共处, 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获得群众支持。实行诚信行政承诺, 公示上墙, 自觉践诺, 提高农业行政执法的透明度。实施真诚护农行动, 依法打击见利忘义、与民争利和坑农害农不法行为, 解决侵害农民利益问题, 形成浓厚的社会诚信氛围。

3.3 完善农村市场监管网络

针对当前农业行政执法力量不足, 在乡镇村中延伸不足等问题, 在乡村两级设立农情观察员, 委以监督当地农资进货渠道是否正常、游街商贩活动踪迹、农资经营者经营行为是否规范、农民用种用药用肥用机具是否安全有效等事责, 形成完整统一的农村农资市场监管网络, 消除偏远地区农资市场监管空白。

3.4 搞好社会化服务

结合市场监管, 采取广电专题讲座、专家办班授课、参与社区活动、上街展示图板、印发宣传材料等形式, 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 为广大农民提供法律服务。通过服务增强种子经营者的道德意识、行为规范和农民群众的自我维权保护意识。

3.5 健全各项保障制度

完善举报投诉、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执法成效评议制度, 对农业行政执法和行风建设进行民主评议排序, 奖优罚劣, 末位淘汰。并把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工作日程, 坚持常抓不懈, 落实扶持政策, 推动农业执法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群革, 何建永, 马会国, 等.浅析县级种子执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种子科技, 2004, 22 (2) :73-74.

[2]黄正仙.我国种子管理体制的改革与措施[J].种子科技, 2004, 22 (6) :313-314.

[3]朱伟.如何搞好市级种子管理工作[J].种子科技, 2005, 23 (1) :20.

[4]陈伟红.我国食品卫生安全监督管理体制的现状及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 2005 (2) :21-22.

[5]袁曙宏.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读本[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153.

农业行政执法工作总结 篇8

关键词:农业行政执法;处罚法定原则

中图分类号:F3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020-1

1处罚法定原则含义

(1)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及其职权法定。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在法定的范围内实施。但法律、法规授权及允许委托的除外。

(2)行政处罚依据法定。行政机关只能对自己业务主管范围内的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给予行政处罚。对哪些行为应该处罚,哪些行为不该处罚,以及如何处罚等都必须有法定依据。这些依据的范围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机关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实施处罚必须有法定依据,法无明文规定不得处罚。

(3)行政处罚的程序法定。程序法定是法治的一项基本原则。行政处罚法定原则苛求行政处罚必须依据法定程序作出,既包括《行政处罚法》规定的程序,也包括其他法律、法规或规章规定的程序。行政主体不遵守法定程序实施行政处罚,可能导致处罚决定被撤消的法律后果。

2目前在执法中要引起注意的问题

2.1违法行为的法定性上的把握有时会碰到很多困难

2.1.1肥料监管中容易出现的难断的情况在我们一般的概念或理解中,肥料是重要的农业投入品,质量不合格应该要进行处罚,但根据农业部《肥料登记管理办法》和《浙江省肥料登记和使用管理办法》,对劣质肥料产生的质量问题处理有多种不确定性。只规范对登记的产品,而对未登记产品没有明确规定。而肥料登记国家的规定是强制登记与自愿登记相结合。按规定免予登记的产品也可以申请登记,一旦登记就纳入《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的范围,从而出现了同一品种的肥料如果出现了同样的质量问题就会有两种处理结果。如果没把握好,很容易出现误断。

案例1:一种田大户,种大棚西瓜,到农资商店采购了优质的硫酸铵,结果施用后长势很差,30亩西瓜生育期推迟,影响了西瓜上市,失去了最佳上市时间,从而收益明显下降,农户就向执法大队投诉,要求调查并向经营户索赔。执法大队受理后,进行调查,肥料包装只标硫酸铵,含量,生產企业。经初步调查后,该产品是化工厂的副产品,不是真正的农用肥。现场也进行了抽样送检,其含量低于标注含量1%。

这个案件如何处理?难度真的很大,因为硫酸铵按规定不需要登记(16种免登记),按《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生产销售未经登记产品处理不行。按《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三款,有效成分或含量不与登记批准的内容不相符的规定处理也不行。最后按照《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第三款,按标签不规范处理。

案例2:油菜饼当作蘑菇培养料,25户农户采购了40多吨菜饼,发现质量有问题,投诉到执法大队,要求大队查处。大队立即派执法人员到现场调查,一看菜饼泥质含量高,粘性低,没有油香味等特点,可以判定是劣质菜饼,在现场我们也抽了样。

由于蘑菇堆制培养料的时间紧,避免生产事故的发生,在未送检的情况下,我队与街道农科站和村民委商量,要求经营户立即收回全部已售菜饼的决定,并召开菇农会议,马上组织退货,抓紧时间另行组织货源,不耽误生产季节。由于补救措施及时,农户没有损失。接着当事人要求我局从轻处罚。我们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认为在这起事故中,菜饼既不是肥料,更不是饲料,检测也没有技术标准可依,所以抽的样没法送检,由于经营者主动配合,履行退货和补偿措施,我们就调解了这起事故。

2.1.2饲料管理中也存在难管理的情况近几年来,我队受理过多次关于饲料质量的投诉。例如,一农户饲养的500多只种鸭得病陆续成批死亡,损失非常大。执法大队根据农户的反映,会同兽医站对鸭子死亡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喂养使用的麦子质量有问题,而麦子不是国家规定的饲料产品,不是我们主管的范围,根据我们监管的职能将案件移送工商部门处理。

2.2处罚决定书中,适用条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处罚决定书中一定要按照法条要求,不能擅自增加或减少。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处罚种类有:(1)警告;(2)罚款;(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4)责令停产停业;(5)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暂扣或吊销执照;(6)行政拘留;(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一般处罚中的罚款的适用一般没有问题,但其他的条款出差错的机率还是存在的。主要是不严格使用法律条款,有随意性。如:警告、责令改正、责令停止经营、责令停止生产或加工、没收违法生产或加工和销售的产品、限期补办手续、责令限期改正等处罚条款是使用于不同案件,但在不同性质案件上随便使用,致使张冠李戴。我们在执法实务中经常发现一般的处罚把警告、责令改正、责令停止经营作为通用条款使用,这就违反了处罚法定原则。

2.3视情况而定,不搞一刀切

上一篇:求在花盆种黄瓜的成功心得下一篇:爱这样清水样的人优秀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