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发展目标的教案

2024-05-24

确定发展目标的教案(通用8篇)

确定发展目标的教案 篇1

第二节 确定成才目标 作好生涯规划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旅游。分三组。第一组只说“跟我走”,去哪里,有多远都不知道。第二组说明“跟我走,10公里远,走2小时”。第三组“跟我走,10公里远,每一公里有一个标志”。结果怎样举这个例子只是想告诉同学们,目标在人的生活中很重要,要摆脱空虚无聊,就要树立一个目标。不管这个目标是什么,事业的,爱情的,个人的,社会的,都能成为一个人行为的动力。

一、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过去的学习,大家目标明确,就是上大学。至于上了大学后的目标是什么,谁也不去多想,也没有时间多想。刚入大学的人都有一种轻松的感觉,都觉得过去太累了,该歇口气了。【案例】大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大一学生和大三学生的不同感受,说明大一学生在新生活的兴奋中忘记了努力奋斗在人生道路上的意义。而大三学生在经历了一段松懈之后,对比体验到了只有努力奋斗的人生才是充实的。看了这个调查,同学们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一定要经过曲折才会有这样的认识呢?

成才,是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期望,也是大学生发自内心的呼声。培养目标是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制定的。

教育方针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提出并规定了大学的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亚里士多德认为: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古代社会有一种说法,叫做“女子无才便是德”,怎么看待?特别是女生同学?(讨论)那么我们抛开性别来说,,“无才便是德”,对吗? 对于德与才之间的关系,无非有四种: “无德无才”------庸人 “有德无才”------好人

“有才无德”------小人

庞涓

马岭之战 “德才兼备”------贤人

诸葛亮

分析这四种情况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一个人“无德无才”是可悲的事,“德才兼备”是可敬的,“有德无才”的人是可惜的,“有才无德”是可怕的。

无德的表现:学习上,嫉妒别人,自负心理,起外号,搞破坏。

要通过大学教育,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还应培养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德育具体规格要求是:一是了解中国的历史和国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传统。二是努力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理论。三是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观念。四是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劳动观点、群众观点、阶级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五是树立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思想,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顾全大局,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六是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养成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良好学风,努力攀登科学高峰,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七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培养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八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树立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开拓进取、公平竞争、团结协作、自强自立、讲究效率、惜时守信等观念。九是具备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点。

案例:在上海浦东新区外资企业的人才招聘案例 2.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作曲家门德尔松认为:“智慧是知识的善于运用”。智是大学生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本领,是能否成为有用的人才的重要基础。

通过去甲骨文的识别,看古代中国人的智。

智是我们大家都想要的,在古代中国,有许多有智慧的人,我最佩服的是张仪。3.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吴运铎说过:“旺盛的精力寓于健康的身体”。健康的体魄是大学生为祖国服务的基本条件。

4.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指出:“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二、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案例:张立勇的事迹

请问:张立勇的事迹带给我们那些启示?

职业决定人生,规划塑造人生,成功的人生是从合理的规划开始的。

我国职业生涯规划、人生设计专家徐小平说:“如果不做职业生涯规划,你离挨饿只有三天。”因此,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来讲尤其重要。

(一)职业生涯规划意义:

第一,发掘自我潜力,增强个人实力。

第二,增强发展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提升成功的机会。

第三,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

(二)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 第一,自我评价。

第二,环境评价。

第三,确立目标。

第四,职业定位。

第五,实施策略。

第六,评价与反馈。

三、减少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失误 大学生确定奋斗目标应避免的问题: 第一,目标设计不适合自己。

第二,目标结构不合理。

第三,缺乏明确目标。

第四,实现目标过程中的不当行为。

第五,不留余地。

四、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当代大学生承担着历史的重任,是社会上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的群体。良好的形象不仅是大学生成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同学们要适应时代的要求,自觉塑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崭新形象。

1.理想远大,热爱祖国。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勇于奉献的形象,把自己的崇高理想具体落实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来,始终以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己任。同学们生逢报效祖国和人民的难得历史机遇,理应树立起“舍我其谁” 的豪情壮志和坚定信念,把为振兴中华做贡献作为自己不懈奋斗的目标。

2.追求真理,善于创新。当代大学生应当发挥朝气蓬勃、思维敏捷、敢为人先、最少陈旧观念、最具创造力的诸多优势,追求真理,用于探索,努力提高创新能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同学们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汲取营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掌握正确的方法论,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努力做用于和善于创新的先锋。

3.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当代大学生要学习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以造福国家和人民。同时,要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中国古代思想家司马光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用“德”来统帅“才”,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以“才”支撑“德”,才能真正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目前社会上出现的学术腐败和高科技犯罪等现象,为人们敲响了正确把握德才关系的警钟。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德”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德才兼备是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

4.事业开阔,胸怀宽广。当代大学生应当学会以开阔的视野观察不断发展的中国,观察日新月异的世界;用宽广的胸襟向历史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向实际学习。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把个人的“小我”融入国家和集体的“大我”之中,在维护和实现国家与人民利益的过程中创造个人的辉煌人生。

5.知行统一,脚踏实地。当代大学生要努力将书本知识与实际行动密切联系起来,塑造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良好形象。知行统一是和道德人格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个人能否做到言行一致,是他立身处世的基础。在人和人的相处中,既要重视言,更要重视行。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时时提醒自己,比如,应该做的事情,认识到了,是否去做了;应该改正的错误,认识到了,是否去改了。一个人如果能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做到言行一致,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他的道德人格必然会不断完善。案例: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 思考:童年的疑团对大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启发?如何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来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确定发展目标的教案 篇2

一、依据课程标准, 明确课程目标, 把握教学方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它具有法定性、核心性、指导性的地位和作用, 也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直接依据。课程标准就是课程的核心, 而教学目标作为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体现, 要紧紧围绕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来制定。

确定课程目标, 首先教师应该依据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总体目标与内容, 目标的设计要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其次教师应明确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不同课型的目标要求。《半截蜡烛》属于第三学段的教材, 该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情感, 品味文章的语言, 体会其表达效果, 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 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据此, 确定的《半截蜡烛》一课的课程目标为:

课程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 初步掌握识记生字、理解新词的方法。

3. 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了解文章表达顺序, 体会人物情感, 受到情感熏陶。

4. 体会文中重点词句的表达效果, 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5. 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能根据需要, 主动运用其表达方法写作, 发展书面运用能力。

课程目标的确定和落实, 学生不仅整体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了人物情感、领悟了表达方法, 更重要的是通过扎扎实实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 提高了听说读写的能力, 掌握了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情感受到了熏陶。总之, 把“语文课”上成了真正的“语文”课, 整体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了语文教学的方向。

二、用心解读文本, 确定基本目标, 优化教学内容。

如果把课程目标比做远航的目标, 那么对文本解读就是一艘航行在浩瀚大海中的航船, 教学目标就是一座座灯塔。只有正确地解读文本, 熟练地把握文本特点, 娴熟地驾驶这艘“航船”, 然后据此确定切合文本特点的教学目标, 在一座座“灯塔”的指引下, 乘风破浪, 最终才能驶向胜利的“彼岸”, 落实课程目标。

基本教学目标的定位必须通过正确、到位地解读文本, 准确、精当地把握文本特点, 依据文本提供的具体内容, 根据已确定的课程目标各项要求确定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教师首先要对文本进行多重解读, 即以“读者”的身份解读文本告诉了我们什么, 以“教者”的身份解读文本让学生学什么, 以“学生”的身份解读文本让学生怎样学。深刻把握文本特点, 再结合编者的意图, 借助《教学参考用书》等资料, 认真钻研教材, 用心解读文本。然后确定详细、具体而又全面的教学目标。根据对《半截蜡烛》一课文本的解读, 确定的教学目标为:

基本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有关语句。

2. 学会本课的生字“截、诺、熄、厨、芯、嘛、梯”, 两条绿线中的2个字“厄、奎”只识不写。

理解生词“厄运、烛芯、摇曳、镇定”。

3. 了解课文以半截蜡烛为叙事主线, 能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 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险境中的动作、神态、语言和

心理活动, 感悟他们在与敌人斗争时的沉着、勇敢和机敏, 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受到爱国热情的熏陶。

5. 体会文中词语“似乎”及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初步领悟并运用文章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基本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落实, 进一步明确了教学措施、方法和方向, 达到了用教材教, 优化了教学内容, 经过具体准确的语文实践活动训练, 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三、充分了解学情, 制定有效目标, 促进学生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 应该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 确定课堂教学目标。一是要充分考虑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准备情况和思维特点, 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 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确定教学目标;二是要充分考虑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的适应性, 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 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出发, 审视制定有效教学目标。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前教师根据预设的教学目标设计具体的预习学习内容并让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即预习学案, 可放手让学生自主预习。通过检查预习学案、学生交流汇报, 充分了解学生对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 确定教学的有效目标。学生通过自学能够解决哪些问题, 达到哪些目标, 确定教学的起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作为本课教学内容, 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点拨、指导, 确定教学的难点;多数学生认为的难点是什么, 课堂上引导学生精读感悟, 确定教学的重点;哪些内容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 教师要组织学生探究,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课堂实效。根据对学生的充分了解, 确定了《半截蜡烛》一课的有效教学目标为:

有效目标:

1. 能有感情地朗读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有关语句。

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受到爱国热情的熏陶。

2. 学会本课的生字“截、诺”, 理解生词“厄运”。

3. 能说出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 体会文中词语“似乎”及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主动运用文章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师根据了解的学情, 进一步确定适合学生需要的有效教学目标, 再设计下面的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才能想学生之所想, 急学生之所急, 使学生在一堂课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课时目标的确定 篇3

一、 目标的作用

目标是教学的方向,教师要围绕目标设计教学。教学素材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课堂练习的确定都与课时目标有关。简单地说,教学目标要在教学中得到落实;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教学目标作为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情况会有变化,可能给目标的制订带来较大的变动。

二、制订课时目标的依据

要想准确无误地制订课时目标,实现高效教学,教师就要准确把握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因此,只有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才能准确把握教学方向。

三、制订课时目标的方法

首先,教师要以课程总目标指导课时目标,以课时目标服务课程总目标。

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是教学的总目标,但不少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只关注第三部分“内容标准”,这样就会断章取义,不利于对课程总目标的把握。

课程总目标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的,这三个方面在目标实施的过程中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结合的,贯穿于整个地理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地理教师必须明确:时代需要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社会对地理课程有什么新的要求,我们应当落实哪些目标,培养学生怎样的能力,如何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

在制订教学目标时,教师除了要考虑内容标准外,还要考虑课程目标的实现方法。

例如,对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这部分内容,课程标准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如果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直接把结论灌输给学生,就违背了课程总目标中“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积累丰富的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归纳地理特征,理解地理规律”的有关要求。对此,教师可以先从学生身边的农业产品开始讲起,结合气候、植被、水文等自然特征,向学生讲解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进而根据中国不同地区环境的差异,推断出我国农业的分布概况,这样学生就能深刻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其次,教师必须明确行为目标的内涵。

行为目标的对象是谁?是教师,是学生,还是他人?我认为,行为目标的对象是学生,行为目标是对学生学习提出的一种基本要求。

一旦行为目标的对象确定下来,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行为目标究竟要求学生学到什么程度?

例如,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识别山峰、山脊、山谷;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其中,“说出”“识别”“绘制”“简述”就是对学生学习程度的一种具体描述。

学生要达成行为目标需要借助什么样的载体?

例如,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运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其中,“运用地球仪”“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运用气温、降水资料”“运用地图等资料”就是学生达成行为目标需要的载体,而好的载体能够促进学生达成行为目标。

确定发展目标的教案 篇4

主备人:韩春艳

(-)知识目标

1.通过现实情境感受在平面上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法; 2.能说出平面上确定物体位置需要的两个条件; 3.能根据不同情境选择合适的方法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能力目标

1.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确定平面上物体位置的方式,使学生感受丰富的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

2.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观察、操作与活动.

2.让学生能把思考的结果用语言很好地表达出来,同时要让学生很好地交流和合作. 〖教学重点〗

1.在平面上某点的位置可以用唯一一对数来表示。2.在平面上某点的位置可以用方位角+距离来表示。〖教学难点〗

比较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

[师]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如,确定学校、家庭的位置,确定地图上城市的位置,在棋盘上确定棋子的位置,在海战中确定舰艇的位置„„,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确定平面上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

二、探索新知:

探索确定位置需要两个数据 环节

(一)有序数对定位法

展示进入电影院依据电影票找位置的情景和问题。问题:在电影院内如何找到电影票上所指的位置? 具体问题

如果A、B两人各拿到一张只有6排和只有6号的电影票,1、A、B两人能否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2、假如A要找到属于他的位置,还需加什么条件? B呢?

3、假如换两张电影票A的为6排3号,B的为3排6号,那么A、B能否找到自己的位置? 请同学们在平面图中找出 “6排3号”与“3排6号” 的位置?

4、如果将“6排3号”简记作(6,3),那么“3排6号”如何表示?

(5,6)表示什么含义?(6,5)呢? 从刚才的讨论中,你知道在电影院内,确定一个座位一般需要几个数据?

学生活动:根据教师的层层设问积极主动的思考并回答,从中学习新的表示方法,同时感知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需要两个数据,并且这两个数据是有顺序的。思考:每个座位都能用唯一一对数表示吗?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做接龙游戏

约定教室里的学生从左边数为第一列、第二列„„从前到后为第一排、第二排„„ 教师先说一对列数在前排数在后的数对如(1,2),与此对应的学生站起来再说一对数如(5,3),与此对应的学生站起来再说一对数, „„依次接龙下去。由此得到平面上物体的位置可以用唯一一对数来表示。随堂练习

说出在棋盘中棋子的位置 设计意图:巩固新知

环节

(二)方位角+距离定位法

展示一个与电影票这一情境不同的实例

在解决问题中思考:这个实例中确定平面上物体位置用到了哪些量,分别是什么? 具体问题

下图是某次海战中敌我双方舰艇对峙示意图,对我方潜艇来说:

(1)北偏东40°的方向上有哪些目标?

(2)距我方潜艇图上距离1 cm处的敌舰有哪几艘?(3)要确定每艘敌舰的位置,各需要几个数据? 解:(1)对我方潜艇来说,北偏东40°的方向上有两个目标:敌舰B和小岛.

(2)距我方潜艇图上距离1 cm处的敌舰有两艘:敌舰A和敌舰C.

(3)要确定每艘敌舰的位置,各需要两个数据:距离和方位角.如,对我方潜艇来说,敌舰A在正南方向,图上距离为1 cm处;敌舰B在北偏东40°,图上距离为1.4 cm处;敌舰C在正东方向,图上距离为1 cm.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完成,引导学生探索。

学生活动:观察分析,回答问题,相互交流,总结出确定每艘敌舰的位置还是需要2个数据——方位角和距离。

练习:如下图,8月30日江苏省4艘渔船在回港途中,突遭9级强风,船上共35名船员遇险,岛上边防战士接到命令后立即出发,进行拉网式搜救。

以小岛为观测点,你能告诉边防战士渔船A、B、C、D位置吗?小岛南偏西60°方向的15km处是什么?„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并回答为题,学生互评。环节

(三)经纬度定位法

如下图,今年第5号台风“海棠”,7月17日晚上8时中心位置在台湾省台北市东南方向大约795公里的洋面上,即北纬20.7度,东经127.7度,中心气压910百帕,近中心最大风力12级以上(65米/秒)。而后台风中心向西北方向移动,并于18日夜间到19日中午在福建到浙江南部一带沿海登陆。请用数对的形式表示台风中心位置,并在图上标出台风中心。(130,30)(120,25)是否位于台风移动的主要路径上?

学生活动:用数对的形式书写台风中心位置,学生互评。学生分别指出(130,30)、(120,25)的位置并进行解释,学生评价。

三、归纳小结,梳理知识

提问:今天你学会了什么?用几个数据可以确定平面内物体位置的位置?表示时注意什么?

教师活动: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注意学生回答时数学语言的准确性。学生活动:小结由学生来完成,同时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四、实际应用,拓展提升

设置利用方位角+距离确定位置的练习。设置利用有序数对表示棋盘上棋子位置、依据数对找棋子位置的练习以及一些生活实际问题和趣味性练习。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学生活动:相互交流探讨,积极思考。

五、知识拓展

生活中还有其他一些确定位置方法

(1)全班同学站成一列做早操,现在教师想找某个同学,只需要用1个数据。(2)多层电影院确定座位位置用两个数据是不够的。必须有三个数据(a,b,c),其中a表示层数,b表示排号,c表示座号,即“a层b排c号”。(3)确定小区中住户的位置必须有四个数据,分别为楼号a,单元号b,层数c和住户号d,即“a楼b单元c层d号。”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七、板书设计

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

1.有序数对定位法(行列定位法)

教学反思:

方法

2.方位角+距离定位法

确定位置教案1 篇5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4页的例1和“练一练”,练习十二的第1、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

2.使学生经历描述物体方向和距离的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日常生活现象,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意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学习需求 1.多媒体出示电影2012片段。

师:同学们看完这段电影之后你有什么收获吗?

生:我们要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否则大自然会报复人类的等等。(如果学生没有说到为什么他们能够准确的知道前方多少米或者什么方位有什么东西的话,教师提出)师:我看完这段电影之后我有个疑问,他们是怎么知道自己的前方或者周围有什么物体呢?你们想知道吗? 2.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确定位置》。

师:要想确定位置就应该要有一定的方向,我们之前学习了那些方向了呢? 生: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根据学生的回答多媒体依次展示。同时强调在平面图上也长用“N”表示方向北。出示例1的场景图。

师:这是一艘轮船在大海中航行的场景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生:灯塔1和灯塔2都在轮船的北面,灯塔1大约在轮船的东北方向,灯塔2在轮船的西北方向等等。

师:灯塔1和灯塔2一个在东北方向,一个在西北方向,都偏离了正北方向,实际上,在野外或图上确定位置时,我们帮东北方向和西北方向都起了一个新名字,分别是北偏东,北偏西,你能说说你对这两个新名字的理解吗?

生:北偏东就是由北向东偏一些,北偏西就是由北向西偏一些(动画配合演示)(注:多请几个学生讲一讲,让学生自主讲讲南偏西,南偏东)师:同学们说的真好,那么你能帮其他两个也起个新名字吗? 生:可能会出现西偏南,东偏南现象。

师:出示你知道吗材料,给学生认知为什么不说西偏南和东偏南。师:我们可以发现灯塔一和灯塔二都偏离了正北方向,那么偏离的角度一样吗? 生:不一样。

出示教材例1的平面图。

师:这幅平面图正反应了这艘轮船航行的情景,从这幅图上你又看到一些什么呢?

帮助学生认识到:灯塔1在北偏东30度方向,灯塔2在轮船的北偏西55度方向。师:你是怎么理解北偏东30度,北偏西55度的呢?

生:北偏东30度就是由北向东偏了30度,北偏西55度就是由北向西偏了55度。

师:同学们真棒,那么这样描述物体的方向有什么好处呢? 生:更加精确。

出示课本练一练第一题 请学生回答。

出示习题1(练习与测试第一题)李杰参加无线电测向兴趣小组活动。

(1)无线信号发射器A在李杰家北偏东()的方向(2)无线信号发射器B在李杰家北偏()()的方向(3)无线信号发射器C在李杰家()偏()()的方向(4)无线信号发射器D在李杰家()偏()()的方向。学生独立解答,并请学生回答。注意角度是哪个偏哪个。师:同学们掌握的真不错,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很准确的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了呢?

多媒体出示:是不是知道了灯塔1在轮船的北偏东30度方向就能定下轮船的位置呢?

学生操作后还是不能很准确的找到灯塔1在哪里。

师:这个时候我们发现仅有了方向还不够,我们还要知道什么呢? 生:物体间的距离。

师:对了,为了更加精确地表示物体的位置,不仅要有方向,还需要知道物体间的位置。多媒体出示

师:你能算出灯塔1到轮船的实际距离吗?说说你打算怎么算?

启发学生运用比例尺的知识,通过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来算出灯塔1在轮船北偏东30度方向的多少千米处。

集体交流计算结果,让学生完整的说出“灯塔1在轮船北偏东30度方向的6千米处。”

师:那么你能不能求出灯塔2的实际距离呢? 学生独立解答,强调解题过程。3.小结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呢?

生:知道了方向和距离,就能更加准确地确定物体的位置。4.巩固练习练习十二第一题

(1)少年宫在学校的北偏东方向()米处。

(2)科技馆在学校北偏()方向()米处。

(3)新华书店在学校的南偏()方向()米处。(4)邮局在学校的南偏()方向()米处。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图上为什么要标注一段一段的?什么意思呢?

生:一段表示1厘米,学校到少年宫有5段也就是5厘米,实际有500米,也就是告诉我们比例尺,图上1厘米实际100米。

师:同学们真棒,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这时候我们一起来看看一开始电影中的诺亚方舟是怎么知道前方物体的了。出示多媒体:

学生独立算出珠穆拉马峰的具体位置。主要强调用量角器测量角度的过程。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总结一下,你已经会用哪些方法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五课后延伸

确定位置教案 篇6

九华小学郑 蓓

教学目标:

1、通过确定某一位同学的位置,能运用数对确定某一物体的位置。

2、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到方格纸上,学会用“数对”确定位置。

3、通过游戏、探究、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理解和应用能力,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会“数对”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来确定位置。

教师准备:课件、1张数位纸、2张作业纸 1张座位表

教棒

课前准备: 板书:

位置

小青: 教学设计:

每个人在教室里都有自己的位置,今天我们来学习和位置有关的知识。环节一:通过小青和小敏、小华3位同学的位置,说清楚第几组第几个。(站在黑板边上)

1、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位同学班上的位置吧,请看大屏幕(出示主题图)(停留几秒钟)请你找一找小青的位置在哪里?(预设:第3组第2位。)(课件出示圈点)眼睛真亮!

2、是的,先横着,从左往右看,发现他是在第3组,再竖着,从下往上看,发现他是在第2排。(手随着话语移动)对不对?所以是:第3组第2位。(板书:第3组第2位)(引导学生看图一般从左往右,从下往上看)

3、我们再来找一找小敏,你能用刚才老师说小青的方法说一说小敏在哪里吗?看看是谁不光眼睛亮而且还记性最好!

(学生:第2组第3个。(教师板书)先横着,从左往右看,发现她是在第2组,再竖着,从下往上看,发现她是在第3排。所以是:第2组第3位。)不错的小姑娘。

4、我们再来找一找小华在哪里,好不好?(板书:第4组第4位)(不用说理由)环节

二、利用多种方式表示第几组第几个,并确定用数对表示位置是一种更简洁、有效、科学的方法。

1、刚才老师在记录这几个同学的位置时(手指黑板),用了这么多的字,比较繁琐。你能帮老师想一个比这样更简洁明了的记录方法吗?我们就以小青的位置是“第3组第2位”为例(在小青的后面用红笔打勾)

①请你独立思考,把你想出的简洁的记录方法写在草稿本上。(停一分钟)(学生独立练习,老师巡视)

②完成的同学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的想法。③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和大家说说?

(可能有:32

3—2

第3组第2个3、2 2(3,2)等,教师逐一板书)对汇报(组:3,位:2)的学生进行表扬:你想的方法是比老师的简洁,而且一看就知道什么意思,还有更简单的吗?(你很有自己的想法)

2、同学们都很会动脑筋!想出这么多好方法,那我们先来看这些方法,它们有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预设:都出现了两个数3、2)

3、看来 “3,2” 这两个数是必不可少的。(板书:3

2)谁能说说这3和2各代表什么意思呢?

4、(语速放慢,一句句说清楚)用这一对数可以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在数学上会怎么写呢?(和这位同学的想法是一样的)这两个数的中间需要用“,”分开,还要用“()”把两个数括起来,(用红色粉笔来写括号和逗号)(看来这个同学很聪明)(3,2)这个(手指(3,2))就是一个数对(板书:数对(红色))。怎么读呢?读作:数对(3,2)。(学生齐读2次)这就是数学家们的想法,你们的这些想法和他们的已经接近,真聪明。(对(3,2)的同学进行肯定:你的想法和数学家是一样的,真了不起)

5、那么现在,小敏和小华的位置你能用这个新方法——数对来表示吗?写在你的草稿纸上。(汇报板书:(2,3))谁来读一读?(汇报一个齐读一个。)

6、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板书:用

确定)

(设计理念:直接采用主题图,通过学习并讨论规范的数对表达方式,开门见山导出新课,感受数学味,增加学习新知的兴趣)

环节

三、把现实物体看成点,教学转化。(演变时候站电脑边上)

1、我们还是来看这张座位图,这幅图有那么多同学,看起来很复杂,我们可以把它这样处理,把桌子和人都看成一个点(演示变·)然后把这些人去掉,好不好?(演示)

2、刚才我们找小青的位置时是先怎么看的?(预设:先横着看)是的,先横着看在第几组,好,那我们用用横轴表示横着有几组,记住了一定要从左往右去看(课件出现横轴)这里一共有几组?(预设:有5组)那我们把数字标上去。(课件出示)

3、接下来,我们再怎么看?(预设:竖着看)是的,再竖着看,从下往上看看有几排。好,那我们就用纵轴表示排(课件出示纵轴)有几排呢?(预设:有5排)那我们也把数字标上去。(课件出示)

4、这样看还是感觉有点不方便,不能很快的确定这些点具体对应的位置什么。那 老师再把这张图片处理一下,把里面的点用虚线连接起来。(课件演示,并且先竖后横)先横着看组,第一组,第二组„„;再竖着看排,第一排,第二排„„。这样这幅图看起来就明了多了。

环节

四、利用主题图巩固数对。

好!那我们现在就利用这个图来写写数对。好不好?

1、根据点写数对

①(课件在(1,3)和(5,1)位置上出现两个点)这两个点,你能用数对表示吗?做在作业纸,数对就写在这个点的旁边,并想一想你为什么用这个数对来表示这个点的位置?(投影学生答案)。(引导学生先看横轴再看纵轴)

(汇报:第一个先核对再请他自己说,第二个先核对请其他小朋友说。一起核对)

2、根据数对写点

①同学们真能干,都能准确的写出所给点的数对,那你能倒回去,根据数对找点吗?好,我们就来试一试(课件出示:数对(4,2),在什么位置?)请同学在你的作业纸上找一找,用小圆点表示,并想想你把这小圆点画在这里的理由。哪位同学能勇敢的上来指指小军的位置。

②刚才这位同学认为小军的位置在这里,郑老师给他标上去,有没有其它意见的?郑老师有意见,认为小军应该在这里(出示数对(2,4))这两个点到底哪个才表示数对(4,2),为什么?(预设:数对(4,2)横着看是第4组,纵着看是第2个,而数对(2,4)横着看是第2组,纵着看是第4个。)

③是的,这个点实际上应该是多少?(课件出示:消除错误,显示正确结果)看来你们比郑老师都能干,都聪明。

④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两个数对不同在哪里呢?

A:第一个数对的2代表的是什么?第二个数对里的2呢?

第一个数对的4代表的是什么?第二个数对里的4代表的是?(目的:同样是两个数字,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B:不同的数对,里面数的位置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同学们在写的时候要小心和仔细,不要把组和排的位置前后写错了,像郑老师刚才一样犯错误。环节

五、练习。

对照现实,让同学用数对写写自己在班中的位置,同时进行(6,X)的教学。练习一:(要求2人说理由,共叫4人)

1、刚才我们写的都是小青班里的位置。其实咱们四(1)班的位置同样也可以用数对来表示的。

2、约定:写之前先听清楚了:从老师的左手开始为第一小组,这个为(让学生一起说:第二小组„„)从这位同学轮下去为第一排,这个为(学生一起说:第二排„„)

3、那现在就请你们用数对表示出你在班里的位置。请写在这张(拿起来小纸条)小纸片上。

(老师报名字)谁勇敢的来说说你所写的数对,并告诉大家为什么你用这个数对来表示你的位置?(2人说理由共叫3—4人)(预设:我在班里的位置是(8,2))

4、郑老师发现还有那么多同学举手,那请你们同桌之间说说,并检查一下他的数对有没有写对,好不好?好,开始。

练习二:(三步:一是同一组;二是同一排,三是游戏)

(一)1、好!静下来。我发现这一组同学静的最快,那我就再请这一组(第3小组)的同学说说你写的数对。(教师板书数对)

①观察这些数对,你们有没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预设:都有3)3是这个数对里的第几个数?为什么数对里的第一个数字都是3?(预设:3是这个数对里的第一个数的,因为他们都在同一组里)那你的意思是说同一组里的第一个数是一样的,都是3。是不是? ②那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为什么?

(预设:数对的第二个数字都是不相同的,因为他们不在同一位)

③如果他们都是第2组的,那么他们的哪个数字是一样的?第一个数字都是几?第二个数字会一样吗?如果都是第7组的,他们的第一个数字都是几?第8组呢?

④看来只要在同一组里,数对里的第一个数字都是„„(学生齐说)。同学们的发现真不错!

(二)1、刚才第3组的同学都准确而又响亮的报出了自己写的数对,那么现在我再请这一排(第3排)同学说说你写的数对。(教师板书)

①那这些数对,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什么地方是不相同的?为什么?

(预设:第二个数字都是一样的,因为他们都在同一行中;第一个数字都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不在同一组中。)

②如果他们都是第4排的,那么他们的哪个数字是一样的?都是几?第6排呢?

③看来只要在同一排里,数对里的第二个数字都是„„(学生齐说)。咱们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2、那我们再来看看这些数对,这些数对里的3和这些数对里的3是不是一样的?为什么?(预设:不一样,第一个3表示的第三组,第二个3表示第三排。)

老师总结:是的,前面的3表示第三组,后面的3表示第三排;同样是3,但在不同的位置表示意思就不一样了。

3、同学们真能干!不仅能正确的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而且还发现同一组同学所写数对里的第1个数都是?(预设:相同的)同一排同学所写数对,他们第2个数都是?(预设:相同的)

(三)猜一猜。(不要太后面,指到的人站起来,猜4个)

小游戏:现在郑老师就要让你们用刚才发现的规律来玩一个小游戏,好不好?游戏题目叫:猜一猜他是谁。好!请你认真听!

A(慢的,为了告诉游戏规则)板书:(4,2):

①“有一位同学,他和××是同一组的”从这句话里,你能获得一个什么信息?

(预设:他在第4小组,)

也就是他位置的数对的第一个数字是?是的,同一组,数对的第一个数字是一样的。(板书:(4,)

②“这位同学,他还和××是同一排的”你又能得到一个什么信息?

(预设:他在第2排,)

也就是得出他位置的数对的第二个数字是?好的,同一排,数对的第二个数字是相同的。(板书: 2))

③我们现在得到一个数对是多少?(预设:(4,2))他是谁?一起说出他的名字。××你把你写的数对拿起来让大家看看,和黑板上的是不是一样的?

B:(稍快。巩固规则,缺条件)(7,2)会了吗?我们再来一个。

①“有一位同学,他和××是同一组的”从这句话里,你能获得一个什么信息?

(预设:他在第7小组,)

也就是他位置的数对的第一个数字是?好,把这个条件记在本子上。②聪明!那你确定他是谁吗?为什么?

(预设:不知道,因为我还不知道他在第几排,我只知道他在第×组里)你的意思就是要知道几个条件才能确定这位同学?(稍微点一下就可以了)③好,那郑老师就再补一个条件:“这位同学,他还和××是同一排的” 他是谁?(干脆一点,调动气氛)你反应真敏捷!④所以他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多少?(预设:(3,4))那也请你大声的告诉大家你的位置是(3,4)上的一样吗?

C:(加快速度,2个分别是(4,3)

(8,1))

我们再来猜一个,这次要看看谁的反应最快。猜的时候不仅要说出他的名字,重要的是要用数对说出所在的位置。

① “有一位同学,他和××是同一组的”你获得了什么?在脑子里想好!(预设:他数对的第一个数字是4,)

②“这位同学,他还和××是同一排的” 他是谁?为什么是他

看来咱们四(1)班个个都是数学小天才,难不倒大家,个个反应都很快,也很聪明。

练习三:学校附近的地图。(横格和竖格)

(根据点说数对;确定位置知识点提升:先横看,数对里的第一个数就是横轴上对应的数;再竖着看,数对里的二个数就是纵轴上对应的数)

1、生活中,数对除了可以表示出班里的位置以外,还可以表示出其它图上一些物体的位置。比如,你们看。(课件出示)

①这是一张学校附近的地图,你能用数对说说学校的位置吗?

(预设:学校在地图上的位置是(3,2))

你能说说为什么你用(3,2)来表示吗?

(预设:因为先横着看,对过来在第3格所以数对里的第一个数就写3;再竖着看,对过来的是在第2格所以数对里的二个数就写2;所以最后组成的数对是(3,2))

(齐读这句话)

②图上还有哪些建筑物?它们分别在什么位置?同学们先自己独立思考一下。(说哪个课件上点哪个)(代表发言,最后一个集体说:还有最后一个,谁愿意来?哇这么多人,那我们就一起来!)

练习四:九华山风景平面图。(根据点写数对不用说理由,但数对找点要说理由)

1、你们知道郑老师来自哪里吗?九华有很多名胜古迹,是个旅游的好地方!这里我带来了一幅不完整的九华旅游平面图。(课件出示)

2、你能从图上获得哪些有用的条件?

①(指着上北)上北是什么意思?

②(指列)怎样的叫列?横着看过来这些叫一列列,列和组表达的是同一个的意思。③(指行)怎样的叫行?竖着看过来的这些叫一行行,行和排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

3、好,现在郑老师想请你们用今天的知识把这张图补完整。(课件出示题目和条件)①我们先一起把这些题目和条件读一读。好不好? A: 找一找:在图上标出各个景点的位置。

B:

1、九华山的位置是(6,5);黄土高坡的位置是(7,3)。

2、把九华山的位置先向南平移三格,再向西平移四格,就是九华小学的位置。

3、乡政府的位置是横轴上看与九华小学在同一列,纵轴上看与黄土坡在同一行。②你能根据图上给你的数对找到各个景点在这幅图上的位置吗?把他们标在你们的作业纸2上。(投影展示结果)

4、校对结果:(每一题做完都要核对做对的人数)

①为什么你要把九华山标在这里?黄土高坡?(简单说说,校对正确率。)②那你是怎么找到九华小学的呢?(教棒引导点的移动,放慢速度)郑老师就在这里教书,有机会你可以拿着这张图来这里找郑老师。

③乡政府你又是怎么找出来的?为什么你认为是在这里?同一列在哪里?同一行在哪里?(手指同一列,同一行,放慢速度)

④三道题目都做对的举手。看来很多同学都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确定了九华各个旅游景点的位置。

5、(课件出示)九华的这张旅游图在同学们的集体努力下又重新变完整了,你们看(课件出示)现在你就可以拿这张地图到我们九华一日游了,郑老师欢迎你们的到来。

六、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数对确定位置”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发言)数对是怎么写的?怎么读的?数对有什么用处?看图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看?看来今天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用数对确定位置在生活上用处很广,下课以后我们可以去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是用到数对的,好不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板书设计:

用数对确定位置

小青:第3组第2个

(3,2)

(5,1)

(1,2)小敏:第2组第3个

(2,3)

(5,2)

(2,2)小华:第4组第4个

(4,4)

(5,3)

(3,2)

(4,2)

(5,4)

(4,2)

(5,5)

确定教育活动目标的基本要求 篇7

一、内容的达成性

内容的达成性是指所选择的内容有助于实现某一活动目标。活动目标一旦确定, 就在一定程度上为选择活动内容提供了方向。由于幼儿园各领域的内容既有自身纵向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又有各领域之间横向的联系性和整合性, 因而教师要按一定比例、一定顺序对各领域内容进行优化整合, 使所选择的活动内容为活动目标服务。

一般来说, 一个较高层次的活动目标要通过多个具体活动内容协同达成, 而一个具体活动内容则可能达成多个目标。因此活动目标和活动内容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教师可通过一个具体活动内容实现多个活动目标。比如, 在“玩球”这一活动中, 可锻炼幼儿身体和发展动作 (身体发展目标) ;可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 (心智发展目标) , 还可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社会性目标) 。但切忌无节制地罗列不相关的目标, 否则就会使每一个活动目标都难以充分达成。同样, 一个层次活动目标的达成, 需要对多个活动内容系统地优化整合。比如, 让小班幼儿认识“春天”这一活动目标, 可通过“春风” (诗歌活动) 、“春天来了” (科学活动) 、“花儿好看我不摘” (社会活动) 、“草地上的鲜花” (绘画活动) 、“春天在那里?” (歌唱活动) 等活动来协同达成。

二、目标的可操作性

目标的可操作性是指确定的活动目标要明确具体, 避免笼统过大。活动目标不明确具体就可能致使活动内容杂乱无序, 难以实现预设和生成目标。比如, 在以“认识兔子”为内容的活动中, 教师A确定的活动目标为: (1) 增加幼儿对兔子的认识; (2) 培养幼儿对兔子的感情。教师B确定的活动目标为: (1) 能描述出兔子的外形特征, 说出兔子喜欢吃的食物; (2) 在轮流喂兔子、触摸兔子时, 能做到轻摸, 不使兔子受到惊吓。

显而易见, 教师A在确定活动目标时没有从幼儿的角度出发, 且目标过于笼统, 所以难以据此设计有效的活动, 致使活动目标难以实现。而教师B以幼儿在活动中应达到的具体行为来确定活动目标, 既具体又有可操作性。教师B据此可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内容和环节, 以达成活动目标。

三、目标表述的简约性

目标表述的简约性是指教师在表述目标时要简明清晰, 避免与活动过程和方法混淆。有些教师在表述活动目标时, 常把实施活动的过程及所使用的方法、形式与目标一并加以表述, 难以明确活动所要真正实现的目标。比如, 教师C将活动目标表述为“通过小鸟找家游戏, 练习四散跑”, 显然这是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方法和形式是为实现活动目标服务的工具, 而不是目标本身。所以在确定活动目标时, 教师要明确目标的实现包含哪些要素、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何以及各个要素在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怎样, 使之各行其责、各为所用。

四、目标表述的统一性

论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 篇8

一.要关注文本特点

文本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凭,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是不可能脱离文本的。课程标准、三维目标是上位目标,是制定课时目标必须遵循的指南。而依据文本制定的课时目标是下位目标,要想制定好这个下位目标就需要教师认真研读文本。文本是由语言组织起来的,而组织起来的语言又是有思想感情等内在意义的,因此,所谓制定语文教学目标要关注文本特点就是说,语文课堂教学目标首先必须是语文的,是基于语言理解和表达素养与能力的学习、训练和提高方面的。在学习、训练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能力的同时,必须自然地渗透着思想人文性及情感等的教育与熏陶,因为语言就是人文、思想、情感等的载体。所谓关注文本特点主要是要关注文本思想情感的深入挖掘与教育熏陶,文本结构、表现手法的深入剖析与训练运用,语言特征的深入体会与运用等。

二.要关注学习的起点

关注学习的起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因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起点(语文基础)是不一样的,而集体授课的形式决定了教师不可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学习起点。虽然学生的思维特点、水平,文化积淀、语文素养及语文能力千差万别,但通过共同学段的学习,学生已接触了哪些语文知识,应具备哪些基本语文能力应该是清楚的。作为普高语文教师应了解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课程标准,再者,通过课前预习的布置,课堂中的广泛提问,课堂及课后的检测反馈,应该可以基本掌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基本了解学生学习起点的情况下制定教学目标应该说就具备了相当的适切性与质量。

三.提高课堂教学目标的质量具体要做到以下五个字

1.教学目标要做到准

现如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已毋庸置疑地取得了统治地位,但在教学实践上这种已取得统治地位的教学思想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比如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很少有教师在教学设计之前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状况进行掌握和分析,很少有教师能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有一些教师根本不布置学生预习)再来设计自己的教学目标(老师一般都是提前备课)。这样,其结果可能是学生知道的大讲特练,而学生不知道的却少讲不讲或少练不练,使教学目标失去了“准头”。作为一名教师,要知道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学生,因此在教学之前详细的了解学情,然后再制定教学目标就会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的教学就会有“准头”,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2.教学目标要做到深

对教材的挖掘,体现一个教师的功底和水平。观一些特级教师的教学,其超乎常人之处往往就在于对教材的挖掘的深度上。一般的教师脱离不了教参,对教材没有自己的发现,结果教学内容多是人云亦云,大同小异。比如人教版必修1《小狗包弟》一课,许多教师按照教参把教学目标定位为揭露“文革”的丑恶和赞颂巴金的良心。实际上,《小狗包弟》中作者在文章开头的引子和中间部分都写了人连狗都不放过的情节,而作者也算是使小狗包弟致死的间接凶手,文中的狗乖巧,惹人喜爱,忠心救主,而文中的人却不如狗。如果我们从人性的角度加以挖掘就会得到更加深入的主题。再如郁达夫《故都的秋》一文,许多老师把“情”与“景”的关系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这固然是不错的,但如果教师再能从审美的角度对文章进行挖掘,那么就能给学生以更大的收益。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挖掘,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教师只有占据知识和精神的高地,才能引领学生不断迈入胜境,领略无限风光。

3.教学目标要做到宽

要做到教学目标的宽,就意味着不仅要教教材,更要学会利用教材来教。语文教材的知识点与能力点大多是零散的,而学生恰恰需要系统的知识与能力,因此语文教师的教学就必须拓展或增益教学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才能使学生具备完备的能力素养。比如,教文言文要整理文字的多种义项和用法,多种句式的特点等。教古诗词要旁征博引,从一类诗词的共同点总结其表情达意的规律,从同类诗词的不同点指明其差异性,还要教授古代的文学文化常识等。教现代文阅读也要让学生了解心理学、美学、文化民俗等知识,同时也不能就文章讲文章,要让学生多接触同类作品,以期掌握其共同的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形成一种规律性的认识。例如我在教授《囚绿记》一课时,就通过比较阅读的方式,把《河的第三条岸》和《暮色四合》两篇具有很强象征性的文章同《囚绿记》放在一起教,让学生领会了运用象征手法表情达意的特点。

4.教学目标要做到新

教学目标的确立要依据文本和学生,文本的内容是固定的,而教师要依据文本本身和学生的实际知识、思想、思维和能力现状作必要的取舍,切不可总是依据教材,逐字逐句地教学,凡教材所具有的内容,唯恐有所遗漏。这是教学的最低级阶段,往往是初上讲台者为之。如果教师完全依据教材和教参,那就谈不上教学目标的创新。教学目标的创新,不是针对每一篇课文而言,应是当新则新。所谓当新,首要的依据是学生,其次的依据才是文本。比如,有教师在上《鱼我所欲也》一课时,把“舍生取义”的思想教育作为教学的最主要目标。整节课大谈舍生取义的道理,且没有依据文本,结合讲文言文知识来谈,而讲的内容又十分陈旧,大讲黄继光、董存瑞、布鲁诺等人的例子。应该说舍生取义的道理对于高中生来说是熟知的,他们从小学到高中,从思想政治课、历史课、语文课及所看的书籍与影视作品中接触的很多。因此不宜作为一个最主要的目标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大讲。我在教授《鱼我所欲也》时,除了完成文言知识的教学外,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定位为:在正义、道德、良知和规律面前学会正确的取舍。这样既符合教学陌生化的原则,又拓展和创新了教学目标。

5.教学目标要做到活

教学目标要做到活,既是指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又指根据课堂生成情况临时调整教学目标上,还指在教学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设计上。教学内容的取舍方面前面已提及,这里就不再赘言。至于根据课堂生成情况临时调整教学目标则需要教师有扎实的学科知识,高超的教学能力和机变的教学智慧,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下面主要来谈谈教学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设计问题。从总体上说,教学最根本的方法是以学生为主体,实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教师应采用何种教学的手段、方式与方法,主要依据文本的特点与学生上课时的具体状况。

教师要学会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比如对于有意境的诗文,最好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以调动学生走进情境,体会意境。对于思辨性较强的议论文,最好采用要求学生概括段意。理清思路的方法。对于优美的诗歌和散文要多诵读,对于复杂的论说文要多分析,对于含蓄蕴藉的文章要多揣摩体会等等,不一而足。

教师还要学会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有针对性地采用灵活的方法进行教学。比如,对有的同学需要给以知识的铺垫,对有的同学需要给以思维的点拨,对有的同学需要调动他生活的经验等。对于同一种教学方法,也应灵活地运用。比如,许多教师都喜欢采用讲析的方法,实际上,讲非常重要,它是教学最主要的方法之一,过去的教室,就有称讲堂的。教师不讲解,全由学生自习行吗?但讲也有学问,也应灵活处理。当讲则讲,不当讲则不讲,当少讲时不多讲,当多讲时不少讲。比如,学生无法企及的内容教师要多讲,慢讲,细讲,必要的教学过渡衔接就要少讲、快讲,与教学无关的及学生能讲会讲的教师就不要讲,学生解决问题卡壳时,教师要少讲,作精当的引导即可。

上一篇:读厉以宁先生诗下一篇:湖北省电网电价调整及有关问题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