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备课方法(精选8篇)
小学语文备课方法 篇1
小学语文备课方案参考
(一)写教案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十项: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七.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八.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九.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十.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ps: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2.怎样进行,复习哪些内容?
3.提问那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二)讲授新课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
3.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
(三)巩固练习
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2.怎样进行,谁上黑板板演?
3.需要多少时间?
(四)归纳小结
1.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
2.需用多少时间?
(五)作业安排
1.布置那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2.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释?
(二)七大主要环节的设计指导思想:
1.教学目的。所谓教学目的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所要达到的最终效果。教师只有明确了教学目的,才能使“教”有的放矢,使“学”有目标可循。教学目的在教案中要明确、具体、简练。一般应选定1~3个教学目的。
2.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整个教学的核心,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所在。重点突出,难点明确,有利于学生掌握教学总体思路,便于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3.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每节课的教学方法必须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来确定。教师的教学艺术如何,很重要的是看其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巧妙得当。教学过程也称教学步骤或教学程序,即用于指导和规范教师课堂活动的步骤。只有安排好教学过程,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有条不紊地圆满地完成每一个教学环节。
4.教学内容的引入。教学内容的引入就是课堂导语。课堂导语是门艺术,它是教与学的纽带,是让学生走进教材、掌握教材的桥梁。因此,教师应该根据确定的教学目的、内容,针对学生的心理,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巧妙地导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5.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因为备课的其他环节都是为它服务的。写教案时,必须将教学内容分步骤分层次地写清楚,必要时还应在每一部分内容后注明所需的时间。这样,可以使所讲授的内容按预计时间稳步进行,不至于出现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的局面。
6.训练内容。练习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纽带,是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方式,更是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的好方法,因此无论所讲授的知识内容是何性质,都应在课堂上安排练习时间,而不应满堂灌。
7.小结和作业。一个好的教案应有始有终。小结既是课堂教学的结束语,又是强化教学重点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好的总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作业则是教师根据授课内容所布置的课后习题,以便于学生复习、理解、消化授课内容,为学好下一节课的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三大部分的设计具体要求: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每课教材内容与之前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生分析
学生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确定知识目标。(2)确定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策略。(3)确定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选点及其教学实施策略。A、叙述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
行为主体 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人们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一般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须注意如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表达:“通过„„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而不是“使学生掌握„„”“教会学生„„”等表述方式
行为条件 行为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如“通过收集资料”“通过观看影片„„”“通过本课学习” 行为动词 行为动词必须是具体可测量、可评价的。如知道、归纳、列举、感受、参加等等
表现程度 指学生学习之后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平,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达到的程度。
比如自己以前写的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教材第三目(行为条件),能够背写出(行为动词)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表现程度),了解(行为动词)战争的经过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表现程度)B、叙述最好有不同层次
根据《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差异性,按照教学内容,由低到高,由易到难,设计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如某老师把《落花生
(二)》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1)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C、过程与方法是什么?
对于过程与方法,真的存在很大的误区,以前写过程与方法,往往写的是:讨论法、合作探究、资料收集等,其实这些只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根本不能作为学生要获得的能力目标。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是指具体的内在的学习思维的过程,如搜集资料的过程与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辨析史料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学会如何收集”“学会如何探究”。(这是以前教学的薄弱环节,也是以后教学必须重视的内容,学生应该学会基本的历史思维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部分的写作要求:两个操作要求:(1)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重点。(2)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部分的写作要求:介绍进行课堂教学所要采取的方法与技巧。PS:小学语文教学常见的基本方法
1.朗读法:以读代讲、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加深理解、陶冶情感; 2.讲授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抓住重点解疑,常与其他方法相结合; 3.练习法:实践,及时巩固深化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背诵法:积累语言;
5.表演法:动作表演、设置情境,重视学生的体验;
6.谈话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7.讨论法: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8.电教法:(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新型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 自主学习,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教师发挥指导作用
情境教学法: 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进入课文,发展联想和想象,加深理解,学习语言,培养能力。(分角色表演)
读写结合法: 从读学写,以写促读,实现读写交融、同步发展
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
1、识字写字教学常用的方法:
讲授法、观察法、多媒体辅助法、示范法、比较法、实践法。
2、具体教学方法
字音教学:形声字——拼音助记、多音字——据词定音、音近字——比较辨析 字形教学:
(1)笔画分析法。笔画分析法就是用数笔画的方式来识记字形,这种方法适用于独体字的教学。
(2)部件分析法。即通过对汉字组合的各个部件的分析来识记字形。这种方法适用于合体字的教学。
字义教学(高年级):直观法(实物、教具,如“袖”“仰”)
联系法(生活实际、上下文,如“吏”)
选择法(让学生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选择正确的义项,例:“疾”在字典里的意思,根据文本选择一个)构字法(造字规律,如:“伞”、“笔”“掳”等字)比较法(同义词、反义词)运用法(组词、造句:也、把)
(六)教学用具
教学用具部分的写作要求:两个操作要求:(1)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准备。(2)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
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部分
课前探究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探究的方案。
(二)导入新课部分
导入新课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引语,教学引语要起到“凝神、起兴、点题”三个作用。
(三)师生互动部分
师生互动部分的写作要求:(1)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结构(板书结构)。(2)写出每步设计的设计目的(设计意图)
此外,在教学结构设计中要注意体现下列6个要求:(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2)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3)设计出师生互动方式。(4)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5)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存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6)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
(四)课堂总结部分
课堂总结部分的写作要求:(1)设计出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系统的回忆巩固问题及方案。(2)设计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及复习巩固方案。
(五)课后作业部分
课后作业部分的写作要求:每节课设计10道单项选择题(选择题突出对教材知识点的记忆、理解与掌握),1道材料解析题(材料解析题突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道问答题(问答题突出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比较、评价能力。)
三、课后系统部分——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部分
教学后记部分的写作要求:(1)评价出你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实施结果。(2)对你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及时的修改、补充、完善。(3)写出你的教学感想、心得、体会。
反思的主要内容有① 教学目标实现了没有?
② 教育、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了吗?通过什么方式转化? ③ 有没有创造性地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
④ 教学设计最突出的亮点是什么?存在的问题和症结在哪里? ⑤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策略。学好下一节课的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实例:
语 文 教 案
课 题:第 课 ********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 的思想。
2、背诵课文(或背诵课文第 — 自然段节)
3、学会 个生字、运用 个词语说话(造句)
教学重点:(1、《教师用书》
2、课本编排说明
3、单元概括导读部分
4、课文上方的解读
5、课后习题部分
6、语文园地部分)
1、会认、会写 个生字。
2、第 自然段节中的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同重点相同的地方找)
细节描写:(1、根据课文内容而定
2、根据班上学生基础而定)
教 时: 2节(1、课时:生字新词、初读、分段
2、课时:熟读、讲读课文)
教 具:(识字卡、挂图、收音机、磁带、多媒体、磁铁、自制教具等、小黑板)
教学内容(生字新词、生字新词+初读课文+划分段落、课文分析、讲读课文等)
生字新词教学
教学步骤:
组织教学(组织教学、纪律维持应贯彻课堂始终)
清点人数、整顿纪律、安定情绪
一、导入课题、题解、背景及作者
1、导题:(情景、小故事、提问、事物、季节气候、节目等方式)
2、题解:(*****)文体(从文体、题眼、中心词、修饰限制的成分理解破题)注:文体的定义、类分、特点、要素、方法等。
3、背景:(历史、时代背景、作者的处境、心情、仕途等)
4、作者:(身份及主要作品,属文学常识范畴)
二、新授
1、老师范读课文(或放录音磁带,或放多媒体、组织学生认真听,学生边听边围点生字新词回声字优美话句)
2、板书生字新词(拼音和汉字采用不同的颜色的粉笔书写
翘舌音的写在一起,后鼻音的写在一起,易读错的写在一
起,易写错的写一起,结构相同的写在一起,偏旁相同的写在一起,笔画多的写在一起,笔顺易错的写在一起)
3、生字新词教学
A生字(认读方式多样)B新词(新词从近反义词,词义及使用范围)
4、练写(课堂练习部分)
1、边认边用手临空,临桌写)
2、用课堂作业本书写
5、巩固认识:
A齐认读 B老师念生字,学生听写 C读生字,写拼音
6、带领学生读课文
1、注意停顿 2注意语速 3有感情的读(纠正唱读、拖音读)
7、学生齐读课文
三:小结(总结)1小结所学内容
2小结学习态度或课堂纪律 四:作业 板书设计
1.熟读课文 1设计要求合理 2讲究精、少 2.书写生字.新词 3按我们学生实际进行板书,4一堂课的知识内容基本上要求在黑板上
5字迹工整,颜色鲜明 教学反思:
1、备课是否有遗漏,没想到没设计好的地方
2、教学环节及步骤是否记住或错乱现象
3、课堂上传知之处是否有错、传喽之处
4、课堂纪律是否正常
5、学生的学习态度诸方面情况如何
6、教师自认为教的怎么样?(学生是否学到、效果、得失)
7、组织教学如何
8、时间分配把握怎么样?
人教版第三册第七课《一分钟》
一、教学目标
1、会读字词,理解“叹气、后悔”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二、学情分析
1、本班学生通过一年的努力,对学习有了一定的理解,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
2、由于年纪还小,时间观念不强,对于如何珍惜时间缺乏感性认识。
3、能写一两句通顺的语句,只是标点符号不会用。
4、地处广东方言区,平舌音、翘舌音总是混淆,这还需老师多下功夫,耐心指导进行学习。
三、教学内容分析
《一分钟》是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二组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讲述了小朋友元元由于早上贪睡了一分钟,导致上课迟到了20分钟,使自己非常后悔。多睡一分钟,只不过是放松了一下自己,结果耽误了半节课。课文内容较为通俗,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设情境,在读中感悟,从中体会元元的焦急与尴尬,从而在学习的基础上懂得“分秒必争”。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借助提示语,结合语言环境,读好表现人物情感的句子。教学难点:
创设情境,揣摩元元的心理,读好表现人物情感的句子。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火眼金睛:投影出示:钅勹辶门口尺中又巳合市
谁能从这一堆字和偏旁部首中找到两个好朋友,让他们俩组成一个新的字?
2、闯迷宫:复习词语。
3、上一节课大家已经学习了第一自然段,知道闹钟丁零零响起来了,可元元还躺在温暖的被窝里,不肯起床,他想多睡一分钟(板书)。谁能演演元元,边打呵欠边读第一自然段?(评价)看,元元钻在被窝里,多舒服放松呀!
二、学习课文2至6自然段,感受元元的后悔。
(一)、学习第六自然段
1、再请大家看看一幅图,看看图中的哪个小朋友是元元?(出示文中插图2)为什么你会这样说呢?
2、自由朗读5自然段。你能找到支持你的想法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吗?
3、李老师又在对他说什么呢?谁来读读李老师的这句话?
4、师:面对老师的批评,同学们异样的眼光,元元——非常后悔。(齐读第六段)
(二)学习第2——4自然段
1、元元贪图多睡一分钟的舒服,却换来了深深的后悔。可是小朋友,元元的后悔只是从走进教室,被老师批评那一刻才有的吗?请大家认认真真地读读课文2-4段,把你觉得元元很后悔的句子画出来。
2、学生自由读课文2-4段,并把有关的句子画出②来
3、逐句交流
4、师生合作读2-4段。师:下面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读读2-4段,小朋友就读元元说的话,其他老师读,好不好
5、小结
孩子们,元元因为多睡了一分钟,绿灯没赶上,公共汽车也没赶上,只能辛苦地走到学校。到了学校,已经——
这时,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此时,你想对元元说点什么?
三、阅读训练
我们要从元元的故事中,我们知道了平时要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让我们读一读资料城里的 名人珍惜时间的故事:59页
2、《一分钟》
珍惜时间的诗歌:61页
4、《明日歌》
5、《今日歌》
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64页
11、《名人名言》
四、写话训练
通过阅读,相信大家一定知道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吧。让我们一起想像一下:
第二天,闹钟响了,元元会怎么做呢? 请你把它写下来。板书设计:
7、一分钟 多睡 迟到 一分钟 20分钟
小学语文备课方法 篇2
一、导入新课和设计导语应遵循的原则
1.符合教学的目的性和必要性 。
课堂教学的导入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导语, 不要使导语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
2.根据授课内容设计导语 。
备课时可以从教学内容中抽出有概括意义的一个或几个问题, 将其与学生熟知的或似知非知的事例联系在一起, 设计出独出心裁的导语。由于每节教材内容有丰富而广阔的外延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和事物, 课堂的起始设计可以从关联中寻找线索。
3.导入要言简意赅或短小精悍 。 导入部分时间过长 , 使 人有喧宾夺主之感。
4.导入形式要丰富多彩 。
二、教材中心的提炼技巧
备课前应该先钻研教材, 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成竹在胸, 切忌备课时, 认为这也重要, 那也重要, 面面俱到, 千头万绪。蜻蜓点水的结果只能是浅尝辄止。下面介绍几种提炼中心的主要方法。
1.题目分析法。
一篇文章的 题目常能 反映该篇 文章的重 点和中心 所在。分析 题目的含 义 (当然要结 合课文内 容 ) , 尤其要抓 住“题眼”分析透彻课文的中心 , 教学重点自然突出了。如《 高大的背影 》, 记叙妈妈 背“我”去医 院看病的 路上 , 一位三轮车工人主动送“我”去医院的事。 如果抓住“高大”一词来分析:“背影”为什么“高大”? 它“高大”在什么地方? 教学重点就突出了。
2.篇中揭示 法。
有些教材一开始就揭示出该篇的中心, 有的则在中间用中心语句提炼教材的中心, 有的则篇末点题, 抓住这些词语就能够提炼文章的中心。
3.归纳总结法 。
先把教材分成段落或层次, 根据各部分或层次的主要内容, 分析它们在整篇教材中的位置和作用, 从而概括出整篇文章的中心和重点。
三、备课的“模拟讲授”环节
模拟讲授或训练作为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 往往被人忽视。其实, 教案完成了, 是纸上的东西。纸上谈兵不一定能取得实战效果。要实现两个飞跃, 一是把纸上的东西变成脑子里的东西, 成为印象, 也就是把教案里的文字变成形象, 印在脑海里, 形成意识。第二个飞跃是把意识变为行动, 也就是能够按教案的设想进行实际操作。有的教师写完教案, 要看几遍, 边看边想在课堂上如何动作, 甚至对着镜子演示一番, 像演员排练节目一样, 若发现纰漏, 则及时修改补充教案, 直到满意为止, 这是值得提倡的。如果写了教案就搁置一边, 到了课堂上再临场发挥, 就有点草率了。
四、备课“六忌”
1.忌 简单照搬 。
2.忌千头万绪。
3.忌 闭门造车 。 教师备课时 , 对学生的知识结构 、认知能力等全然不顾, 势必会降低教学效率。
4.忌 琐碎设问 。 有的教师一问到底 , 不管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 在不该设问处滥问, 势必影响教学效果。
5.忌 漫无目的 。 教学目的不明确 , 备课时毫无目的 , 课堂上随意发挥, 学生只会茫茫然, 所得甚微。
6.忌程式定势。根据小学生好奇求新求变的心理特点 , 教师备课时, 必须因文而异, 教法要富于变化, 努力寻求新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单调乏味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五、导入技巧的运用
紧扣课文设计一两个问题, 最好能总领全文, 或从侧面入手, 对理解课文起关键作用。例如:《司马光》一课, 一位老师是这样导入的:小朋友, 如果平时你和另一位小朋友玩耍时, 他不小心掉进了一个盛水的缸里, 你有什么办法把那位小朋友救出来? 今天要讲的课文中的司马光就想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叙述故事导入:小学生爱听故事, 通过讲故事可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草船借箭》一课时, 老师可通过讲述孔明以自己的大智大勇借到十万只箭的故事导入新课, 学生兴趣一定很浓。歌谣导入:歌谣, 特别是儿歌, 在儿童教育方面的作用历来备受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引进一些儿歌, 并加以引导, 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符合“寓教于乐”的教育原理。谜语导入:如教《奇妙的“眼睛”》, 先让学生猜一个谜:上边毛, 下边毛, 中间有颗黑葡萄。由谜语导入对“眼睛”的学习, 过渡自然, 学生兴趣浓厚。游戏导入:小学低、中年级宜采用这种方法。图画导入:通过图像导入新课, 可以增强教学效果。如教《鹅》这首故事时, 教师一笔画出了曲颈高歌的白鹅。无疑此时被画震惊了的孩子的情绪是异常振奋的, 精神会格外专注, 思维也会空前活跃, 各种理解想象乃至灵感都会奔涌而至。音乐导入:多用于音乐渲染气氛的课文和直接是音乐歌词的课文。如《鸟的天堂》, 教师可先放《百鸟朝凤》的乐曲。如上作文课, 作文题为《我所喜欢的一首歌》, 教师可在学生动笔之前先放几首优美动听的歌曲, 并加以适当的点评。导入新课的艺术和方法还有很多, 如笑话导入法、成语导入法表扬导入法、观察导入法、诗词导入法、珍闻导入法, 等等。切记生搬硬套, 要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无论运用哪种导入方法都一定要紧扣教学中心。
语文教学备课的原则与方法 篇3
关键词:语文;备课;原则;方法
语文教学备课的过程,实质上是在既定的语文教学具体内容的制约下,教师对教材、学生、教法等各种教学要素整体认识和综合处理的过程。一般包括熟悉大纲、了解学生、钻研教材、确定教法、编写教案、设计板书等步骤。熟悉大纲和了解学生是备课的根本依据,钻研教材和确定教法是备课的主要内容,而编写教案和设计板书则是备课的必然结果。这些步骤大体依照先后次序,构成语文教学备课的流线型的有机整体。
一、语文备课应遵循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语文教学是科学,保证科学性是语文教学备课的最根本的要求。语文教学内容极其丰富。就其内部结构而言,它包含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多种知识和听说读写多种能力;就其外部联系而言,它涉及文史哲、数理化、天地生、工农医等领域。可谓包罗万象,博大精深。这样丰富的内容,要准确而系统地掌握并非易事。即使学富五车,也难免千虑一失。所以万万不可掉以轻心。音要读准,字要写对,内容要理解正确。要勤查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切不可望文生义。
(二)目的性原则
语文教学是有目的的教育活动。每一堂课都应有明确具体的目的。教学目的是整个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般包括思想教育和语文训练两个方面的要求。拟定教学目的要求做到目的集中,内容概括,文字简明,分行排列。一个单元、一课书或者一节课的教学目的要求,应当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重点,联系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训练言语能力的实际需要来确定。
(三)针对性原则
备课要针对学生实际,教学设计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讲学生之所缺,练学生之所需。同样的教学内容对于不同的教育对象应作不同的处理。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学生实际千差万别,就是同一学校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学生情况也不尽相同。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教同年级、同进度两个班的课,常常有两个教案。语文教师一定要立足本班,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真正从他们的实际需要出发来设计教学,才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四)计划性原则
教学不仅是有目的的活动,而且是有计划的活动。加强计划性,才能减少盲目性。教学计划周密,课堂结构才能紧凑。备课及编写教案时应当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精心作好课时分配和教学过程安排。课时不可偏多偏少,教学进度不可时紧时松。教学过程要尽可能实现最佳课堂节奏。哪些字需要正音正字,用多少时间;哪些内容讲解分析,又用多少时间,准备就哪些教学要点提问,如何提问;听说读写训练怎样分项安排。
二、语文备课的内容
(一)熟悉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要明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大法,也是教师备课的指导文件。课程标准和大纲制约着教學设计,教学要体现大纲要求。首先要整体领会大纲的精神。其次要具体落实大纲的要求。某一单元、某一单篇的课文,它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处于什么地位,备课时如何落实大纲的要求。这就需要:了解一套,熟悉一本,明确一单元,备好一课。这就是说,开始要了解整套中学语文课本的编辑意图和基本构成,接着从头至尾通读自己所教的这一册课本,熟悉它的基本内容;然后认真分析一下,本单元以及本篇课文在教学中处于什么地位。这样,就能从课文的实际出发来具体落实大纲的要求了。
(二)分析学习者
要分析学习者学习语文的目的、态度、习惯、方法以及兴趣、爱好、情感、意志等等。同时,主要针对所备课文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他们有没有跟课文相适应的知识和经验,有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哪些地方感兴趣和有困难,希望重点学习和调练些什么,喜欢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等等。然后,将了解所得进行综合分析。分析学生的现状与大纲和教材的差距,分析如何缩小差距。
(三)钻研教材
指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把握,教师备课,要对教学内容(即教材)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解。材包括:熟悉本单元或本单篇课文的全部教学内容,确定它的教学目的要求,提出它的教学重点、难点;把握课后思考和练习题的解答和使用。就具体课文而言钻研教材包含三个步骤,第一步,通读全文,把握全局,找出主干,理清脉络,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第二步,细读各段,认真推敲,抓住关键词语,把握重点段落,体味文章的写作方法,第三步,深读全篇,潜心思考,剖析内在联系,理解文章旨趣,揭示文章的教育意义。
(四)确定教法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 篇4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知道“乐”是多音字。学会“世”的笔顺。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体会雪中游戏的乐趣。教育学生课间要做健康游戏。
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知道“乐”是多音字,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体会雪中游戏的乐趣。教育学生课间要做健康游戏。
一、激趣引入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猜一个谜语(穿白裙,顺风飘,满天飞,全落下。忙给大地絮棉花,土壤妈妈了哈哈,春风送暖全融化,种子喝饱发芽芽。)谜底——雪花。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一起走进雪的世界,去体会雪带给我们的乐趣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解题:
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学生自由提问
三、自主学习探究交流:
1、播放课件(课文动画)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初读课文,借助书下生字条读准字音,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3、学生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4、小组内读,相互正音,遇到长句子多读几遍。
5、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用红色写)
窗户世界打雪仗乐园飞快争先恐后抬水分开
(1)指名认读,齐读
(2)说说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哪个字?
(3)使用课件出示“世”字笔顺,指导书写“世”字。
6、指名分段接读课文,说说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四、精读课文感悟内容
1、课件出示中心议题
同学们在操场上玩了什么游戏?玩的开心吗?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在文中找一找,画一画。
2、学生读课文,在文中画一画。
3、学生汇报:
(1)指名读句子,说体会
(课件出示):“同学们在厚厚的积雪上滚雪球、堆雪人、打雪仗,操场上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 “厚厚的积雪”说明什么?第一自然段中还有那些语句说明雪下的大?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雪纷纷扬扬的下了两天。从教师的窗户向外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银白色的世界。下课的时间一到,同学们争先恐后的涌出了教室,跑着、跳着、扑进了雪的怀抱。宽阔的操场成了我们的乐园。理解“争先恐后”找几名同学表演来理解这个词。“乐园”的“乐”字是多音字。
课件出示对比句:操场成了我们的乐园。齐读。
下节课是音乐课。
理解第一段中的“欢声笑语”这个词说明同学们玩的怎么样?(开心)下面请同学们用高兴的语气来读这段话。(先指名试读,然后老师范读,最后学生练读。)
(2)接着汇报:同学们在操场上还玩了什么游戏?指名读句子
(课件出示):“快看那,奶油蛋糕!”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我抬头望去,在操场的一角,那块圆圆的水泥板上面积满了半尺多后的雪,活像一块香喷喷的奶油蛋糕。我们几个同学飞快的跑过去,团团围住了这块“特质蛋糕”。
“特质蛋糕”指什么?孩子们看到奶油蛋糕时心情怎样?(兴奋、高兴)指名试读,师范读,生练读。
孩子们是怎样“分享”蛋糕的?指名读句子,理解“分享”一词,想像一下孩子们当时的心情怎样?指导读出快乐的语气。几个人物“分享”蛋糕的句子分角色读。
(3)指名读最后一段,理解“恋恋不舍”一词,指导读出舍不得离开的语气。想像:孩子们在操场上留下了什么“杰作”?并说说你在雪上留下过什么杰作?
五、总结梳理强化重点
说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应用拓展激励创造
课后搜集有关雪的诗句、成语或谚语。
板书设计
雪趣
银白色的世界奶油蛋糕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讲义 篇5
课题:《小学语文教师集体备课》 主讲:
时间:2016年1月18日上午
地点:凯里经济开发区白午小学多媒体教室 课时:4学时
参培教师:白午、铜鼓、同兴全体在职教师 内容:1.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流程 2.小学语文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3.语文教师如何进行集体备课
4.如何有效地进行集体备课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流程
(1学时)
一、备前准备工作: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前,至少提前一周,确定集体备课主持人(一般应为教研组长)、主备人、参与人、备课内容、记录人等,并将这些内容通知所有参与备课者,要求参与者事先个人备课。
主备人至少提前三天将备课补充资料、可用课程资源、参考预案等相应材料发至每个参与备课人手中。
二、备课流程:
1.主持人宣布备课开始,并简要说明本次备课的任务、内容、工作分工及时间安排等相应计划。
2.参与备课者轮流大声朗诵教材,所有参与人认真倾听,找出容易读错的字、词,难读的句子,必要时,停下来研讨感情朗读的处理等问题。3.主备人分析教材。此处重点分析教材内容。如果备课内容为课文,不论低中高年级,都要说出所备课文的主要内容、文章主旨、文章结构(包括分段、段义,分层、层义,文章结构方式等)、写作或表达上的特点等。其他参与备课者可在主备人分析后,或在分析过程中,对主备人的分析提出补充、修正或不同看法。并通过研讨,力争达成共识。记录人对有价值的分析应做必要记录。4.主备人分析备课内容的“教学价值”(也即知识点、能力点、体验点、理解点、训练点等等)。此处,主备人应不分年段,将备课内容的所有教学价值竭泽而渔式地全部归纳整理出来。其他参与备课者,可在主备人分析之后,或在分析过程中,提出补充、修正或不同看法,并通过研讨,力争达成共识。记录人应做相应记录。
5.根据上一步骤归纳整理出的“教学价值”,主备人根据学段目标、学校学生情况、教师教学水平等,确立教学目标。并逐一说明确定的教学目标与单元目标、学段目标的关系。(此项工作,在大家对单元目标、学段目标特别熟悉时,也可省略。当然如果不熟悉,则应长期坚持。)其他参与备课者,可在主备人分析之后,或在分析过程中,提出补充、修正或不同看法,并通过研讨,力争达成共识。记录人应做相应记录。
6.根据确定的教学目标,主备人选择针对每一个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其他参与备课者提出补充、修正或不同看法,力争达成共识,或提出多种可行方案,但每一种方案应经过大家集体讨论认可,方可采用。记录人应重点做好相应记录。
7.根据以上成果,主备人提出整体教学结构设计及教学基本流程,并分析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参与备课者共同研讨,确定一个或更多最佳流程。对主备人设计意图的分析进行补充、修正或提出不同见解,争取达成共识。记录人做好记录。
8.根据以上成果,主备人提出板书设计、细节策略、课件应用、教具学具应用、练习设计、作业设计等相应设计或计划,大家讨论。记录人做好记录。9.记录人整理好记录,通过各种方式,发至每个人手中。(提倡用电脑记录,以便整理和共享。)10.至此,主持人宣布主题备课结束。
三、集体备课后的工作:
集体备课后,参与备课的所有教师(包括主备人)要根据集体备课的研讨成果,选择集体备课中的结构、方法、策略等,重新进行教学精细化设计,并写出详略得当的教案。
集体备课后,应根据分工,进一步制作、完善、修订练习设计、作业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学具等。
至此,一个完整的集体备课流程才算最终完成。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1学时)
一、指导思想
我们都知道,备课是上课的基础和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多年来,我们的备课检查只注重等方面,而忽视了它的实用性、创新性和合作性,使备课成了机械的教案抄写,费时低效,劳民伤财,对上好课基本没有什么帮助。
为了切实提高备课效益,构建高效课堂,我们决定在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方面做一下改革,尝试创造一种高效、省时、程序明晰、易操作的备课模式,使备课过程成为教师合作、实践、创新的研究过程,从而大大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并通过集体备课的集体智慧把全县小学语文教师解放出来,真正步入信息化、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实现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多元、多赢的教学效果。
所以,我们现在的集体备课,虽然也规定了时间,规定了内容,也要求先周备课,但是,我们的集体备课是不是象征性的进行?是不是在例行公事?老师们工作繁忙,身心疲惫,集体备课时肯定是出工不出力,只是在倾听主备人在那里唠叨、叙述教参上的东西。这不怪老师,因为我们没有给他时间研讨,只是一味的促使他们抄写备课来应付检查。因为,我们的检查标准就是看老师们的备课书写是否工整、认真、项目、环节是否齐全、课时量是否足等等。老师们虽然累得腰酸背痛但毫无效果,没有多少实用价值。我们教研室的全体人员针对现状,我们感觉,要想发挥集体备课的效益,让备课真正有实效,有价值,首先咱们得为老师“减负”,特别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我们要改变费时耗力的手写式教案,实行电子教案,把抄教案的时间用于研讨教材上,评议教法上。强化集体备课,优化备课形式,发挥集体效应,形成资源共享。
二、基本原则
根据我们的教学实际,在集体备课中要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1.合作性:老师要加强合作与交流,互相学习,当然,在合作中提倡自主探究,把自己的见解、建议、意见、想法、困惑等摆在桌面上,让大家针对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让老师们明白,讨论你所提出的问题不是在找你的茶,而是在帮助你。充分的交流,和谐的讨论有助于每个教师的专业成长。
2.实效性:现在咱们进行的是关于阅读教学集体备课的一种探讨和尝试。对于阅读教学,我们要继续科学的解读策略,创造性的运用策略。力求从实际出发,在集体研讨中注重“预设”,也就是要充分的备教材,备教法、特别是备学生,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预设学生在本节课中将要取得的收获和知识点的提升。想学生所想,设学生所问。在集体研讨中解决老师们在个人初备时提出的实实在在的、有价值的问题,让备课真正成为上好课的基础和保证。3.研究性: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要把参与这项活动当作是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的难得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积极参与、主动研究,善于倾听,乐于思考,长于表达,在研究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创新性:教材是死的,但透过教材所了解到的信息是活的;教案是死的,但我们教师操作的过程是活的。在集体研讨形成教案的基础上,老师们的教学风格、语言习惯、学生的实际情况各有不同,因此,要以形成的集体教案作为参照,老师们在上面进行切合实际的删改、圈划,创造性的进行使用。
三、实施步骤及方法
基本遵循“四步七环节”这一步骤实施备课过程。
“四步”即“个人初备----集体研讨----形成教案---构建特色”。“七环节”即
1.确定内容。教研组的组织下,主备人提前一周布置集体备课的内容。
2.研读教材。每位教师自接到备课任务之日起,要抽时间充分的了解教材,熟读教材,分析教材,找出教学的重点、难点、标记出重点词、句、段,结合策略,把本单元的每一课的设计思路打一腹稿,所产生的困惑或建议以及设计盲点记录在“个人初备反馈表”中,对于课文的关键段落、注意点及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等,可以在书上标一标、划一划,并及时把反馈表交给主备人。这一环节是集体研讨是否深入、是否有效地关键环节。
3.集体研讨。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备课组教师在主备人的召集下针对“个人初备反馈汇总表”上的信息对教材进行集中研讨,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各自发表建议,依照策略,形成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在这一环节中主备人要做好记录,对于每一位发言人所提出的好的设计建议、看法、想法都要详细记录。这一方面承载着业务检查的凭证,激励教师积极发言,深入研究;另一方面为主备人形成教案集结材料。
4.整理完善。集体交流之后,在1---2天内,主备人根据大家的讨论内容、交流信息做以梳理,形成教学文本预案,打印复印后分发到备课组每个教师手中。
5.操作实践。教师拿到集体备课的教案后,每位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和经验对教案再作深入细致的推敲、斟酌、研究,对教案还可随时进行调整,可以是知识点的拓展,可以是教学方法的更换,可以是教学片断的增删,也可以是教学环节的替换,鼓励教师大胆删改、创新运用,形成个性化的教案。这一方面减轻了老师的抄写负担,最关键的是老师们能够在上课前已经走进了文本,真正了解了教材,并能在省时、省力的情况下抓住了教学的重难点,达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摒弃了盲目上课的现象,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良好的上课习惯。
6.教后反思。备课组的每位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在休息闲暇之余可以不刻意的交流教学情况。并把猛然间产生的教学感悟、反思记录下来,哪怕就记在课本的一角,哪怕是一句话,或几个字,只要真实、针对性强,都是非常有价值。我们不提倡套话式的反思,说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明白了什么道理,记住了几个生字”等等庸俗、无谓的语言。
7.检查评价。教导处、教研组要对集体备课的全程进行监控,明确主备人职责,特别关注“个人初备”的反馈信息以及“集体研讨”的积极程度和热烈气氛。主备人每一次对于每一个教师的发言都要做好详细记录,特别是比较有价值的发言要做好标记,并把教师们的发言率作为评价参与集体备课活动的积极度和认真度,并相应赋分,也可作为业务检查的一项凭证。目的是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研讨中来,真正的解放我们自己,真正的摆脱无效的、盲从的、劳民伤财式的抄写行为。
四、注意事项
1.集体备课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要遵循“问题导学---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育教学理念。
2.集体备课要注意灵活性。每个单元要重点研讨单元中的主体课文,也可根据本单元的训练目标、训练重点灵活制定集体备课内容,突出灵活性、实效性,提高备课的质量和效率。
3.要做到超前备课。各备课教师在明确了每次的备课内容之后,先于一周进行个人备课,要做到“四有”,即“脑中有策略、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口中有引导”;“四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预设”;“四精”即“精心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思路、精心挖掘问题、精心设计作业”。
集体备课要防止一言堂。采取集中讨论与个人钻研相结合的形式。全组成员要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讨论的时候积极主动,集思广益,博取众长。集中讨论时,主备人要善于引导,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还要善于总结,概括大家的建议,不可主备人一言定论,一人定教案。
语文教师如何进行集体备课(1学时)
明确备课的方向是前提,而备课方式的好坏是决定教学质量好坏的关键。在新课改下,语文教师要逐步完善集体备课,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一)集体备课生活化
新课改下,生活化的备课方式是一个重大的改革。集体备课不单是纯粹备书面上的教案,我们应尽量搜集生活中的对教学有帮助的片段材料等作为备课和教学的素材。教师平时应多看报纸,关注社会热点,舆论,流行文化、潮流,随时搜集资料,为以后所教的课文做好准备,以便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让课堂讨论具一定的深度,广度,不至于只停留于教材上,“照本宣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老师在集体备课时也应该走出办公室,走向大自然捕捉生活实景。社会是一个学习语文的大课堂,是一个大语文环境,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形成备课生活化的观念,随时搜索生活中的大语文。这就能为制作课件、教学提供素材,充实课件、课堂的内容。大语文不仅是小语文(即语文课程)的源头,还是小语文的归宿。因此,小语文要以小驭大,就必须开其源、畅其流,使大语文的活水汩汩灌注于小语文。这包括大语文中涌现的具有强大吸引力的语文活动的移植,包括许多与语文相关的研究成果等新观念的吸收,也包括“模拟性语文活动”之外的社会情景中的实际语文活动的开展。社会中的任何一项活动,都不可能脱离语言形式而赤裸裸地存在。当我们走在大街上,抬头可以看到花花绿绿的广告和招牌,那是在学习广告语言和识别文字;听到各种不同风格的广播和流行歌曲,那是在学习广播语言和词曲作品。这样就可以逐步实现“沟通学校内外”的目的,实现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现在条件好的学校已经人手一台手提电脑,如果条件允许,语文科组还应该每人配备一台数码相机,平时逛街,逛公园,或在外旅游时,多用数码相机捕捉有欣赏价值,有意义的风景、名胜古迹、生活片断等语文素材;然后把它输进电脑,提供给其他老师,在备课时就可以用它作为素材,制作出不仅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更感兴趣,更具有个人风格的高效精美的课件。
总之,引进“活水”,使小语文处于充盈常新之中,而不拘守、凝固;走出“雷池”,全方位地向生活开放,在大语文中摸爬滚打,突出语文的实践性。这种生活化的备课方式有效地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更能体现新课标“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理念。
(二)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集体备课
语文教师要把从生活中备到的与语文有关的实际现象集合起来,在集体备课时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会达到最佳的效果。传统的备课以教师的“教”为中心,为了完成事先设定的教学任务,对课堂中学生提出的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视而不见……长此以往,学生只会被动地跟着教师转,主动性被束缚,创造性被扼杀。新课标提倡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显然,传统的教学观和备课观是不利于培养学生上述品质的,必须改变,而关键是教师要及时转变备课观念、教学观念,从过去的研究“教师怎样教”的问题转变为集体研究“学生怎样学”,钻研教材等问题。所以,老师在新课改下首先也要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集体备课。
探究是一个围绕“问题”展开的活动,是逐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不同老师的集体备课有不同的要求:对新参加工作的教师,应要求他们在集体备课时注重规范,以锤炼青年教师备课的基本功,而中老年教师就要指导青年教师如何钻研教材;对中老年教师,应要求备课有创意,在教学改革上下功夫,青年教师就要帮助他们一起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利用网络信息备课;对优秀教师,则要求他们重在总结经验,帮助形成教学理念。
(三)学生应参与集体备课 由于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语文能力。而语文能力又主要是通过他们的亲历言语实践才能获得,因此,他们是活动的主体。言语实践活动中的言意互转(吸收←→表达),都以学生自我为中心、为归宿,因而他们处于“自主”“自由”的地位,要求教师予以充分的理解与尊重。换言之,学生与教师一样同是课程的研制者,实施者,而且是不可或缺的。学生参与集体备课也是这一理念的体现。
集体备课不只是教师之间的智慧碰撞,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智慧碰撞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火花。学生活跃的思维可以向老师提出很多点子,老师可以在经验的基础上加上学生的点子使老学的质量更高;而老师成熟的经验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逐渐形成成熟的思维能力,这样就能做到智慧互补的作用。学生也是课程资源的设计者和开发者,在信息化的今天,学生往往拥有着和教师同样甚至更多的信息源,而他们往往也有自己不同于成人的独特的视角。所以语文教师应当积极顺应信息时代的这种变化,把过去教师单向封闭的备课转变为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备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引导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参与备课。这样语文课堂的空间将会更加深广,教学效果也会更佳。课改专家认为,不能把课程仅仅理解为教科书或教师教学的材料,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例如我们学校初一语文有一个题为“感受自然”的综合性活动,有一个班上公开课,老师就让学生参加课件的制作,与他们共同准备,其实班上有好几个电脑高手,英雄终于有用武之地了。那几个同学根据老师教案的意思制作了一个生动有趣,很有欣赏价值的动漫课件,前来听课的老师、领导知道是学生亲手制作的,都感到非常意外,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四)通过试讲完善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不仅仅是语文科组的老师集中在小组备课室里关上门讨论完教案和课件就完事了,集体备课的全过程还包括最后一个环节,那就是中心发言人要先上课试讲,其他老师听课。听课的老师要从试教的中心发言人的教学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再集中提出修正;而对于其优点就要学习借鉴,力求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尽善尽美。试教的中心发言人通过课后评课来改正缺点,积累经验,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语文的集体备课是要通过经验加反思来完善的。
如何有效地进行集体备课
(1学时)
《语文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多元的。”可见,真正的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班级的实际情况来一次归纳、提升和再创造,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教师自己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自己学生。因此,我们备课组一直非常重视集体备课,集备力争做到踏踏实实,力求实效。全组教师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秉承新课改的实施要求,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在传统备课形式的基础上,融入新的教学理念,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坚持做到了“一个重视”、“一个优化”、“一个反思”。
一、重视学习语文科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
我们利用每周三下午的教研活动时间,组织全组语文教师认真学习语文科新课程标准,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设计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教案。通过学习、交流探讨,老师们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大家深深体会到:当一名优秀语文教师十分不易。语文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泛,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循守旧的教法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了,改革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我们平时积极开展个人间的合作研讨,交流教学经验,共同讨论教学问题,搜集相关教学资源,努力提高备课、上课质量。
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我们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㈠自我初备。
也就是集备前的个人准备,可别小看这个人准备,这要求我们必须在集备前熟悉教材,将教学内容深入吃透,梳理出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确定好教学的重难点。并设计出教学的亮点。这些都是我们集体备课中能深入有效地交流的保障,如果个人准备的不到位,集体备课中就不会有那么多火花闪现,集备必须以个人预备为前提,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再集体合作备课。最后是形成各人各具特色的自备。这就促使我们研究教材、钻研教材。
㈡集体交流
1、整合教材,合理取舍。
在开学初的第一次集体备课时,我们通读教材,研究各册教材的编排的特点、学习目标,新教材内容多,而且比较活、涉及的面也比较广,如果做到面面俱到,恐怕效果不会很好,于是我们对教材进行了合理的整合,“化整为零,各个击破,汇零为总,整体提高”。针对每个年级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们备课组制订了集体备课的方案。同时,我们在每个单元又确定了重点课文,重点教学内容把记叙类、说明类、议论类,寓言童话,小说,精彩语段集锦等多种文体知识点分散到各个重点课文中,精讲精练、重点突出。这样做能够使教师驾驭熟悉各种课型,各种类型的阅读指导讲实练透,通过集体备课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既提高我们教师的专业水平。又使学生受益。
2、集思广义,取长补短。
“集体备课”促进了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与挖掘。在“集体备课”活动中,每个单元都有主讲教师,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钻研,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特点,设计出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案,并在教研组活动中通过个人说课、集体研讨、共同修改后定稿。
在备课探讨时,我们能做到用心听,着重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统一重点、难点;启发引导语言的设计;每位教师都毫无保留的说出自己的观点。在上课前,再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体现个人的特色,作好第二次备课。这样可以节省大量时间,集中精力坐下来研讨,把个人教案优点整合,以最佳方式把每个知识点完整有效地传授给学生,从而使课堂质量得到保证。
3、同题出课,去粗取精。开学至今,我们备课组的老师克服开学初事务繁忙的困难,每个人都上了两节同题课。说实话,这个过程确实很辛苦,备课、讲课、听课、评课、还要写反思,怎能不辛苦。可是想想做教师的哪能不辛苦,虽然辛苦,但是我同样也收获着幸福、充实和快乐。我们通过互相听课大家去粗取精,在每一位老师的课上我们都学到了最为宝贵的东西。我们在互相学习的同时也找到了自己课堂上存在的一些症结,对教材的理解也比原来深刻了。更重要的收获是我们看到了彼此学生的表现,从对方学生的身上再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回过头到在自己班学生身上寻找不足,查漏补缺,取长补短,来提升我们自己的学生。我想这就是我们做教师所要期待的。
三、反思提升,促进发展。
在这里我们强调的是抓住反思的最佳时机,进行评课反思,备课组定的集备时间为周三的下午,我们同题课就定在周三下午三、四节上,其余时间就研讨,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抓住反思的最佳时机,避免遗忘,反思评课时,大家都怀着真诚的态度来谈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先是讲课的老师说说自己的本节课的设计意图,课堂上的得与失,然后大家再评课堂中的闪光点与不足。每一次评课都能让我受益匪浅。而在这样的评课与反思中我又怎能不策马扬鞭呢!真的就感觉到自己进步了,成长啦!也积垫下来许多教学生涯中最为宝贵东西。我们在集体备课的激动与幸福之余,还将自己的课后反思形成电子文稿,为自己的教学留下痕迹,当我们有机会再教时是个借鉴,也给看的人留下思考和启迪。
集体备课中我们还关注实效与细节。例如,关于如何上好晨读课我们进行专题研讨,具体实施。上初中后学生不愿动口,不愿出声,针对这个特点,我们在晨读时,要求学生必须大声朗读,在此基础上指导朗读的技巧让学生读准,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还校园一片朗朗的读书声,集备中我们更关注学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去思考。由于老师们的常年重视学生的书写,尤其是课堂笔记的书写,我们引导学生如何写规范,整洁的笔记,收效很大,我们学年的学生在书写方面让我们感到很欣慰,孩子们能乐于写字,会欣赏汉学的书写美,而且大多数孩子自己也能写一手漂亮的字,每学期举办一次书写大赛,鼓励学生书写规范字,但是学生们认字量不是很多,所以我们加强了课外阅读的力度,在认字教学中强调方法的多元化。由于对课外阅读的重视,我们的孩子们乐于读书啦。他们在读书中积累好多好的词汇和成语。在课上课下学生学会了运用这些好词。名著阅读是我们重点推荐的阅读篇目,每学期举办读书交流会,名著故事大赛,效果显著,尤其是名著故事大赛已举办六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很多有创造力的作品至今让人难以忘怀。我们想在语文教学中写字和阅读都将是永恒不变的主题,这两项训练为学生积垫下来的将是终生受益的东西。也是我们做教师最想给学生的东西。
吉河小学语文备课组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工作的精神为指导,以学校教学工作总目标为纲领,以课程实施为核心,全面进行课堂教学的研究。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逐步形成学生主体作用的教法学法。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备课组教师的教学水平,制定教师个人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力求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着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努力做到教研活动系列化、专题化、实效化。
(2)增强学习意识,完善自我,发展学生。
(3)精心组织过程,追求精致课堂,追求有效教学。
三、具体工作:
1、不断学习,更新观念:
组织年级组语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加强教学理论学习与业务知识的学习,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组织教师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用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开展课程改革工作。在学习反思的基础上,备课组每位语文教师要改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2、加强备课组建设:
(1)加强备课组的活动力度,每周1次的备课组活动定时间、定内容,可以是针对本年级组的相关理论学习、教学经验的信息交流、组内听课、评课活动等……努力使备课组活动做到针对性强,有实效,解决每位老师的实际问题,让老师们更新观念,扩大视野,不断提高每位教师的学识水平、理论修养和课堂教学能力。
(2)备课组要确立一个教学研究专题,以专题研究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研究课题要求选择点小、切入口深,选题要有研究价值、有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3)重视活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本学期,我组不仅要通过观看优质教学录像课、点评观摩名师课堂等方式对我们的课堂教学进行指导,提升组内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还要加强听课、评课活动的管理力度。一切按计划进行,根据集体备课内容,指定教师在教研组开课,同时也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相互听课,并认真评课。开课教师努力做到:认真备课、认真上课,上课要着力创设让学生自主、合作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听课教师听课前要熟悉教材,听课要专心,并认真做好听课记录,真正使听课、评课落到实处。
3、积极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困生进行补缺补差,使他们树立自信,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4、做好教学中的常规工作:
(1)认真完成教学计划、备课、复习计划、学生作业等文本材料,规范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及订正、测试等工作。并且及时做好教案的修改和教后随笔的记录工作。
(2)在课堂中落实新课程标准,不断研究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积极探索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新模式,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努力将新的教学理念渗透课堂教学,提高三十五分钟的效率。
(3)珍惜每次外出听课的机会,把经验带回来,在备课组活动中交流;加强组内互听课活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每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并且要注意评课的质量,学会看出关键问题,抓住主要问题来评课。
(4)认真执行制定的语言文字训练目标,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汉语拼音,灵活运用所学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用学过的词语和句子学写一段话。
4、配合教导处加强质量监控,提高教学质量:
(1)用好写字训练课,抓好写字指导。
(2)做好平时学生优秀作业的收集,促使学生共同进步。
(3)期中、期末考试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制定补差补缺、提高优秀率的措施,出好复习提纲,上好复习课。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好习惯的养成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认真钻研单元教学目标,并落实于作业设计中
备课组活动时,根据每单元的教学目标,通过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制定单元作业,每个语文教师并针对每班学生特点调整布置回家作业。
四 教研活动时间
每周二上午第一节听课
每周二下午第三节评课
各位语文教师要按时参加。
五 讲课活动安排
讲课时间讲课教师
2.18理论学习
2.25陈明
3.4钟成云
3.11黄娜
3.18李剑秋
3.25任玉庆
4.1理论学习
4.8逯平华
4.15黄瑞英
4.22李启侠
4.29理论学习
5.6王娟
5.13逯艳平
5.20吴杰
小学语文教学应从备课抓起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备课,方法
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和基础, 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备课是每位教师每天都要开展的一项最基本的工作。活动前通过备学生、备活动、备教师, 做到“心中有目标, 眼中有学生, 手中有方法”, 在组织活动时就会有条不紊, 活动时间也会相对充裕,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当重视备课, 了解并掌握备课的基本要领, 切实提高备课能力, 从而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创新设计, 不死板硬套
自己的创新在哪里? 备课设计, 只有创新才能有活力。普拉斯说:“所谓创新, 往往只是将早已存在的东西加以变化。”因此, 小学语文教师备课前应当有“三见”:新见、远见和创见。人云亦云、不知变化、原封不动地照搬别人的, 永远没有出息。某些教师十分崇拜名师教案, 不是自己在独立钻研备课, 而是在“复制”名师的课。但令他们苦恼的是往往事与愿违, “复制”的名师教案, 用在课堂上效果却很差。这是什么原因呢? 道理很简单,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 其学习与培训需在反复活动中作行为自省与调整的跟进才能见效。事实证明, 教案不能复制出效果。教师备课不仅要考虑课前的预设, 还要预见课堂的生成变化。
二、摸清底子
小学语文教师每当接手一批学生时都应从不同渠道, 以最短的时间, 全盘掌握学生的情况。只有明了学生的基础水平、对本学科的兴趣程度、学生个性发展空间, 才可能从容面对全班学生。我们必须承认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差异, 道德水平的不同, 才能针对学生实际, 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只有结合自己学生实际情况、个人教学习惯、风格对教学设计进行个人修改后的课堂教学, 才能在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下按照各类学生的知识水平, 有计划地安排组织不同深度的课堂活动, 以求得各类学生在心理上的一种平衡, 促使优等生更加聚精会神, 积极思维, 后进生在心理上也会感到教师也在时时注意和关心他们, 以增强他们赶上全班整体水平的自信心, 从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吃透教材
吃透教材不仅是对某一篇课文或某课时教学内容的熟悉和理解, 更现实的理解, 应是教师对教材的灵活处理。首先, 我们要精读课程标准, 找准各时段的学科总体教学目标。其次, 要纵观整册教材, 了解全学期的教学内容, 把握编者的编排意图, 制定自己的教学预期目标。再次, 要全面掌握学校已有的能为本教材教学提供参考的资源, 初步确定教学思路和方法。
四、编写教案
这里所说的编写教案, 绝非抄写教案。虽说写教案不等于备课, 但备课不可能不写教案。做任何事, 成功的前提都离不开精心的准备工作, 教学这项系统的工作更是如此。当我们摸清底子吃透教材之后, 必须把自己确定的预期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的重点难点、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梳理成章记录下来, 这是教师的先期备课工作。
五、写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 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 师生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 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 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捕捉, 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 令人遗憾不已。此外,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闪烁, 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 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 而且对学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 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 不仅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而且将其记录下来, 可以成为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一节课下来, 教师应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 教法上有哪些创新, 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 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 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 启迪是否得当, 训练是否到位, 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 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 考虑在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 写出“再教设计”, 这样可以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六、板书设计要有创新, 体现重点
板书渗透教师的学识、智慧和技巧, 体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审美素养, 反映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好的板书能提纲挈领、突出重点, 配合讲述、画龙点睛, 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七、从教学手法做好备课工作
语文教学过程其实是一个十分灵活的教学过程, 也如我们常说的“教无定法”, 任何教学内容都没有一套死的教学规则, 任意一节课, 不同的教师会有自己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样, 任意一个教师都不会只有一套固定的教学结构。所以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大可不必千篇一律, 模仿名家教学模式, 只要能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 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 很多学生都不愿意学习, 或者不知道写什么, 而教师教的写作方法对他们来说都太过于抽象, 刚好那段时间学校特别流行折“千纸鹤”, 很多学生都痴迷于折纸游戏, 我灵机一动:既然他们对“千纸鹤”这么感兴趣, 不如就写一篇关于“千纸鹤”的作文好了, 于是在上课的时候我对大家说:既然大家都喜欢折“千纸鹤”, 那就写一篇介绍如何折千纸鹤的作文吧。这么一说, 立刻得到了大家的响应, 于是, 一节最“可怕的”作文课就这样上完了。
简析小学语文的有效备课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程教学 有效备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070
在课程教学之中,备课占据着重要的教学地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教学作用,因此教师备课水平和备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程教学过程能否顺利展开,以及学生的课程学习质量能否真正的得以改善和提高,而小学语文教学能否得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其关键也在于教师能否开展有效的课程备课。
备课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对于课程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有的课程教学都需要教师提前对教学内容进行研读和整合,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有效教学元素,将教学内容中的各种知识点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和归纳,找出教学内容中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这个过程就是教师备课的过程。可以说教师只有在课程教学开始之前,进行认真的、有效的备课,才能够真正的感知教学内容,理清教学思路,提升教学质量。作为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基础性环节,教师更应该充分认识到备课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积极的进行课程备课,完善和改进备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升备课质量,而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备课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自我定位,有效备课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深化和推进,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也由单纯的传授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转变为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培养语文专业人才。面对教学目标的这种调整和转变,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课程备课时,也应该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标准,对自身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定位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和调整。在这种学科教学背景之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清晰的认识到,教师已经不再应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绝对领导者和独裁者,而是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辅助者,为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提供更多的个人化空间和时间,多方位多角度的促进学生的语文学科学习,使教师由原来的“主角”地位,退居为“次主角”。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该对自身有一个正确而科学的认知和定位,充分认识到自身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以及不足之处,在进行语文教案设计时,教师应该发扬自身的优点和强势,避免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对备课过程的不良影响,设计出具有个人特色,符合个人教学习惯的高质量教案。
同时教师在备课过程结束之后,还应该根据自身的备课内容和备课感受,对教案进行进一步的审视和思考,及时发现备课过程中可能遗漏的知识点,以及教案中的其他一些不合理问题,进一步完善教案内容,从而提升教案质量。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经常对自身的备课过程和备课方法等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不断学习和吸收,将更加符合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理念和学生学习需求的备课方法,引入自身的课程备课过程之中,提升自身的学科备课能力以及专业水平,从而在认清自己,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备出更加高效的课堂,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占据着主体性地位,对于课程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课程备课时,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占据的重要教学地位,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之下,能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该对班级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状况,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把握,科学感知学生现阶段的语文课程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并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等对备课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调整和完善,从而提升备课质量;同时教师还应该在全面把握的基础之上,将学生看作独立的学习个体,了解学生在进行语文课程学习时,所具有的个性化和差异化的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习需求,在备课过程以及教案设计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备课措施,针对不同学习层次和学习能力的学生,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凸显备课过程的因材施教性,从而实现小学语文课程的个性化教学,提升备课质量。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还应该对学生的生活状况和生活实际等进行一定的考查和思量,了解学生的现实生活状态,并且将学生的这种实际生活状态纳入语文课程备课范畴之中,避免在备课中涉及学生的个人隐私,消除备课过程的盲目性,避免对学生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质量。例如有些教师在讲解关于亲情和家庭的教学篇目时,由于不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生活实际,而提及学生已经逝去的亲人,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情绪造成很大的影响,使学生出现强烈的情绪波动。这种不顾及学生生活背景和生活实际的备课过程,不仅会影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还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使学生对课程学习或者教师本人产生一定的误解,继而影响学生语文课程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
三、吃透教材,有效备课
语文教材是教师进行课程备课的依据和落脚点,教师的动态备课过程,就是对教材内容的一次有机整合和归纳,是将平面化的教学内容进行挖掘和分析,使教材内容能够立体生动起来,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师的教学习惯,因此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应该立足于语文教材,对教材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读和整合,使教材内容能够充分的在备课和教案内容中得以表达和反映,避免知识点的遗漏和知识系统性的残缺。同时教师在依据教材进行备课时,既要认识到教材在备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又不能陷入教材的沼泽中无法自拔,过分的依赖和迷信教材,从而限制了教师自身的备课渠道和备课视野,使教师的备课能力和技能等,无法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提高,而是应该以教材为基准,丰富备课参考内容,使教师由之前的教材内容的传声筒,转变为对教材内容的一种完善和升华,从而提升备课质量,丰富备课内容,体现出符合时代和教育理念发展的大语文观,从而提升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备课方法】推荐阅读:
浅析小学语文备课10-15
小学语文备课的现状07-01
小学语文的有效备课10-04
小学语文教学备课技巧09-09
小学语文教师备课心得08-24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工作计划05-28
小学三年级语文《罗马速写》备课教案07-02
小学四年级语文优秀备课教案设计06-14
小学二年级语文《爱护书籍》备课教案07-08
小学六年级语文《匆匆》经典备课教案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