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发展方向(精选9篇)
工业工程发展方向 篇1
落实工业强县发展战略 建立加快工业发展“四项机制”
近日,县工业项目会战和经济运行指挥部召开全体成员单位会议,学习贯彻全县干部作风建设大会精神,对县政府即将出台的《项目落地评审》、《项目建设推进》、《企业扶持壮大》和《项目清退》“四项机制”进一步修订完善,为加快全县项目建设、营造赶超发展新优势提供坚实保障。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为立,县政府副县长管洪祥,县政协副主席王允东,县政府党组成员、经信局局长陈涛出席会议。
管洪祥指出,今后一段时期将是我县赶超发展的重要阶段,工业经济作为全县经济的支柱、产业发展的“核心发动机”,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县工业项目会战和经济运行指挥部,要以《项目落地评审》、《项目建设推进》、《企业扶持壮大》和《项目清退》“四项机制”为总抓手,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加速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进度,着力做强园区经济;要综合利用各方面优势资源,集聚发展要素,全面提升工作效能,创优经济发展环境,强化赶超发展的牵引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县工业项目会战和经济运行指挥部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
工业工程发展方向 篇2
工业工程源于美国, 全称为Industrial Engineering, 缩写为IE, 曾为美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很大贡献。后来相继被日本、德国引进使用, 并且取得较大的发展与进步。工业工程作为一门综合交叉性学科, 综合了管理学、运筹学、系统工程、统计学等多门学科, 不仅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 目前也被广泛应用于第三产业。工业工程的定义一直以来众说纷纭, 没有一个明确确定的定义。目前, 在所有工业工程的定义中只有美国工业工程师协会于1995年制定并修改的定义被广泛采纳, 它指出工业工程是对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人、资源、能源、信息与设备等进行综合性设计、完善以及设置的技术, 采用工业工程技术再结合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某些技术知识, 能够实现对整个生产系统的综合设计、评价与预测。
2 发展现状及问题
上世纪80年代, 我国开始引入工业工程技术。1978年我国在邓小平同志的带领下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政策, 这也掀起了我国向日本学习的浪潮, 其中就包括工业工程的学习和引进。引入工业工程学科以后, 我国工业生产制造业得到迅猛发展, 可谓脱胎换骨。但是从目前我国工业工程的发展状况来看, 其在我国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工业工程技术不能灵活掌握应用, 企业的整个生产和经济系统出现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2) 采用工业工程的企业效益不高, 生产产品综合性结构不合理, 环境适应性上存在欠缺。 (3) 国内对于工业工程的运用大部分还处于“摹仿”状态, 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缺乏特色。同时, 企业运营无明确战略, 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措施欠缺, 工业工程技术与管理脱节。 (4) 企业、政府以及市场之间的关系不稳定、不规范。
3 解决问题的策略
3.1 工业工程的应用要特别强调整条产业链的整体优化
工业工程的使用应该着眼整体, 从整个生产系统到每一条产业链, 再到每条产业链的每个单元, 再到每个单元的各个细节。生产系统中的每个环节和细节都是相关联的, 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 某个环节不能代表整个系统。因此进行规划设计时, 必须从整体出发进行考虑。目前, 为工业工程的使用建立一个统一、科学、合理的的规划与布局, 明确应用战略和目标是工业工程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
3.2 借鉴国外优秀研究成果和经验的同时加强自身研究, 努力突破创新
在企业应用工业工程的过程中, 一定要掌握工业工程的灵魂, 灵活运用, 然后自己再进行创新。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 工业工程在我国已经有30多年的发展, 工业工程发展需要的基础设施、设备已经非常完善, 进行创新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因此, 企业在今后的生产运作中要注重创新, 在内部成立专门的工业工程项目研究部门, 专门负责工业工程的相关事项。
3.3 把握方向与趋势, 与国际接轨
工业工程始于美国, 后被日本、德国引用并获得较大进步, 在我国只有30多年的发展。因此为了能够真正掌握工业工程, 我国要不断向国外具有先进工业工程技术的国家学习, 提升整体水平, 将工业工程技术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并有所突破, 逐渐缩小与技术发达国家的差距。
4 工业工程发展趋势
工业工程和我国的先进科学技术融合已经形成了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与新科学, 并逐渐形成现代工业工程体系。纵观现代工业工程的整个体系, 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生产制造业的应用, 而是开始向第三产业、农业转移, 功能性更强, 系统性也更加突出, 相比传统工业工程有了较大进步。今后, 工业工程在我国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工业工程将与系统工程、计算机以及信息系统的结合更加紧密, 相互贯通。
尤其是将工业工程与现代计算机和信息系统结合产生的现代生产制造信息系统, 对生产制造企业的正常生产运作产生重要保障作用。同时, 智能信息系统的建立能够对生产系统进行投资分析、决策分析以及生产计划安排等, 能够保证快速、准确地生产出客户需要的产品。
4.2 工业工程对生产成本、效率以及质量的研究将更加深入, 对这些因素的控制将更加严格。
另外, 对生产环境比如车间温度、噪音、湿度等空间条件的研究和控制也将突破传统, 利用这些生产“软件”提高生产效率。
4.3 传统工业工程的内容和技术将发生很大改变, 必将与运筹学、生产计划等应用新学科结合使用, 提高工业工程的研究水平。
未来工业工程将遵循运筹学、系统工程、生产计划等学科的原则, 将理论和实践研究深入到生产系统的每个环节和操作, 争取从整体上提高生产系统的效率, 增强功能。
5 结语
目前, 我国在工业工程的应用和研究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但是随着我国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不断增强, 工业工业工程技术在我国将有更大的突破和发展, 除了工业制造还将对第三产业、农业等产生强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韩强胜.浅谈工业工程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经营管理者, 2013 (27) .
工业工程发展方向 篇3
工程项目管理内涵
因为工程项目建设具有独特的、一次性的特点,故蕴含了效果的不确定性。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是:自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Project Planning)和项目控制(Project Control),以使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 “费用目标”对业主来说是投资目标,对施工方来说是成本目标。
按建设工程项目不同参与方的工作性质和组织特征划分,项目管理有业主方的项目管理、设计方的项目管理、施工方的项目管理、供货方的项目管理、建设项目总承包方的项目管理。由于业主方是建设工程项目生产过程的总集成者——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知识的集成,业主方也是建设工程项目生产过程的总组织者,因此,对于一个项目而言,虽然有代表不同利益方的项目管理,但是,业主方的项目管理是管理的核心。
代表不同利益方的项目管理类型众多,特点各异,但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项目整体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费用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和项目采购管理。项目管理与国内工程监理的工作内容大部分是相同的。但是,由于国内工程监理多年来其服务范围主要局限于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与原先工程监理的设想有较大的差距。
监理公司走向项目管理公司的几点思考
建设部在2003年2月以建令[20O3]30号文发布了《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出:“鼓励具有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资质的企业,通过建立与工程项目管理业务相适应的组织机构、项目管理体系、充实项目管理专业人员,按照有关资质管理规定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工程范围内开展相应的工程项目管理业务。”
我国的建设监理公司本身的定位就应该是为业主方服务的项目管理公司。多年来,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原因,未能全面地实现这个目标,建设部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发布的上述《指导意见》,既为我国建设监理事业的发展指出了方向,也为监理公司向项目管理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尽管目前我国建设工程的业主很少将工程项目的全部或大部分交由项目管理公司来管理,但推行现代化的工程项目管理制是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因此项目管理公司是我国有实力的监理公司的发展方向。在建设过程中以下几点是值得注意的:
1. 加强项目管理知识的学习。从管理理论和方法的角度看,工程监理与国外通称的工程项目管理是一致的,但项目管理比工程监理有着更全面、更丰富的知识体系。而且,目前我国监理的从业人员大部分具有一门专业技术知识,而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经济、法律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可见,加强项目管理知识的学习至关重要。培训是学习项目管理知识的有效方法。在组织内广泛普及项目管理知识,才能保证下一步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IS010006《项目管理质量指南》提供了项目管理过程的质量指南,提出项目管理组织应建立项目管理体系的概念。PMBOK 给出了项目由过程组成,为使工程项目管理有序、规范和有效,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体系的范围应覆盖项目管理的全过程。过程管理是项目成功的重要保证,项目管理体系的建立就是要解决项目过程与组织机构控制之间的关系。
3. 明确项目管理是组织行为。很多人片面地认为项目的成功与否是项目经理的事,其实不然 ,项目经理虽然负有很大的责任,但不是全部。项目管理是一种组织行为而非个人行为,项目过程活动也是一种团队行动。除了人员知识与技能这些硬性条件外,项目中人们行为方式的协调与否直接影响着项目的绩效,直接关系着项目的成败,项目的成功是团队协同努力的结果。注重培养项目成员间的协作意识和必要的沟通技巧,建立一个良好的团队协作氛围,更有利于项目团队与项目管理层和客户之间顺畅的沟通,确保客户满意度的提高。
4. 注重项目管理人力资源建设。项目管理行业是智力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行业。项目管理单位最主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技术、能力和职业道德。人力资源禀赋将是项目管理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影响成效的最主要因素。因此项目管理公司应该把人力资源建设当作事关公司生死存亡的大事来抓。我国目前监理从业人员中,技术人员较多,知识结构不够合理,缺乏法律、经济和管理知识,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缺口很大。另外,作为一个项目管理公司,其业务范围远比目前的监理公司宽广。这就要求公司在人才建设上下大功夫,公司应制定中长期的人力资源计划:一方面下决心培育本公司人才,按照项目管理对人才的要求,着重在人才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上下功夫,要培育本公司的骨干,留住人才;另一方面,还需要以良好的待遇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吸引高技术素质、高管理水平的专业人才,尤其是某些领域的权威。并大力引进包括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注册建造师及各类专业工程师,确保满足从单一的工程监理公司走向综合性的全面工程项目管理公司的人才需求。在一定的时期内,通过内培外引,建设一支懂项目管理、会外语、熟悉国际惯例、能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当前工程监理企业向项目管理公司发展的迫切要求。
5.抓住入世的机遇,主动开拓市场。随着我国入世,国外项目管理公司将越来越多地介入到国内项目管理市场,国内监理单位将面临更多与国外项目管理公司联合的机会。我们应主动寻找外国公司作为合作伙伴。争取在国内的外资项目上与外国项目管理公司或咨询公司合作进行项目管理。合作的目的是按照比较严格的项目管理要求,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学习项目管理知识、理念、技术,学习外国公司的长处,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项目管理能力和水平。
同时,监理公司应加大对业主方的宣传力度。因为市场需求是监理发展的根本,我国的业主方,不论是政府投资方还是一些私营业主方大都不懂工程项目管理,因而公司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大宣传力度。向业主方介绍项目管理的内容、过程,委托项目管理公司进行专业化管理的必要性以及本公司的实力。总之,要主动开拓市场。
工程力学专业介绍及发展方向 篇4
摘要:工程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涉及机械、土建、材料、能源、交通、航空、船舶、水利、化工等各种工程与力学结合的领域,分为六大研究方向:非线性力学与工程、工程稳定性分析及控制技术、应力与变形测量理论和破坏检测技术、数值分析方法与工程应用、工程材料物理力学性质、工程动力学与工程爆破。学制一般为四年,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就业面相当广泛,可以继续读博、从事科学研究、教师、公务员,或到国防单位工作,去外企等等。总的来说,工程力学专业具有现代工程与理论相结合的的特点,有很大的知识面和灵活性,对国家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工程力学是研究有关物质宏观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工程给力学提出问题,力学的研究成果改进工程设计思想。从工程上的应用来说,工程力学包括:质点及刚体力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流变学,土力学,岩体力学等。
工程力学的产生
工程力学作为力学的一个分支,是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的。首先提出这一名称并对这个学科做了开创性工作的是中国学者钱学森。
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一些极端条件下的工程技术问题,所涉及的温度高达几千度到几百万度,压力达几万到几百万大气压,应变率达百万分之一~亿分之一秒等。在这样的条件下,介质和材料的性质很难用实验方法来直接测定。为了减少耗时费钱的实验工作,需要用微观分析的方法阐明介质和材料的性质。
在一些力学问题中,出现了特征尺度与微观结构的特征尺度可比拟的情况,因而必须从微观结构分析入手处理宏观问题。出现一些远离平衡态的力学问题,必须从微观分析出发,以求了解耗散过程的高阶项。
由于对新材料的需求以及大批新型材料的出现,要求寻找一种从微观理论出发合成具有特殊性能材料的“配方”或预见新型材料力学性能的计算方法。
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促使了工程力学的建立。工程力学之所以出现,一方面是迫切要求能有一种有效的手段,预知介质和材料在极端条件下的性质及其随状态参量变化的规律;另一方面是近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原子分子物理和统计力学的建立和发展,物质的微观结构及其运动规律已经比较清楚,为从微观状态推算出宏观特性提供了基础和可能。
工程力学虽然还处在萌芽阶段,很不成熟,而且继承有关老学科的地方较多,但作为力学的一个新分支,确有一些独具的特点。
工程力学着重于分析问题的机理,并借助建立理论模型来解决具体问题。只有在进行机理分析而感到资料不够时,才求助于新的实验。
工程力学注重运算手段,不满足于问题的原则解决,要求作彻底的数值计算。因此,工程力学的研究力求采用高效率的运算方法和现代化的电子运算工具。
工程力学注重从微观到宏观。以往的技术科学和绝大多数的基础科学,都是或从宏观到宏观,或从宏观到微观,或从微观到微观,而工程力学则建立在近代物理和近代化学成就之上,运用这些成就,建立起物质宏观性质的微观理论,这也是工程力学建立的主导思想和根本目的。
虽然工程力学引用了近代物理和近代化学的许多结果,但它并不完全是统计物理或者物理化学的一个分支,因为无论是近代物理还是近代化学,都不能完全解决工程技术里所提出的各种具体问题。工程力学所面临的问题往往要比基础学科里所提出的问题复杂得多,它不能单靠简单的推演方法或者只借助于某一单一学科的成就,而必须尽可能结合实验和运用多学科的成果。
工程力学的主要内容
工程力学主要研究平衡现象,如气体、液体、固体的状态方程,各种热力学平衡性质和化学平衡的研究等。对于这类问题,工程力学主要借助统计力学的方法。
工程力学对非平衡现象的研究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趋向于平衡的过程,如各种化学反应和弛豫现象的研究;二是偏离平衡状态较小的、稳定的非平衡过程,如物质的扩散、热传导、粘性以及热辐射等的研究;三是远离于衡态的问题,如开放系统中所遇到的各种能量耗散过程的研究;四是平衡和非平衡状态下所发生的突变过程,如相变等。解决这些问题要借助于非平衡统计力学和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理论。
工程力学的研究工作,目前主要集中三个方面:高温气体性质,研究气体在高温下的热力学平衡性质(包括状态方程)、输运性质、辐射性质以及与各种动力学过程有关的弛豫现象;稠密流体性质,主要研究高压气体和各种液体的热力学平衡性质(包括状态方程)、输运性质以及相变行为等;固体材料性质,利用微观理论研究材料的弹性、塑性、强度以及本构关系等。
物质的性质及其随状态参量变化规律的知识,无论对科学研究还是工程应用都极为重要,力学本身的发展就一直离不开物性和对物性的研究。
近代工程技术和尖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别需要深入研究各种宏观状态下物体内部原子、分子所处的微观状态和相互作用过程,从而认识宏观状态参量扩大后物体的宏观性质和变化规律。因此,工程力学的建立和发展,不但可直接为工程技术提供所需介质和材科的物性,也将为力学和其他学科的发展创造条件。
工程力学的研究方向
(一)非线性力学与工程
主要研究非线性力学的基础理论和工程实用技术。研究土木建筑、水利水电、采矿、交通等部门中的地下峒室、采场、隧道、井巷、高层建筑基础、桥梁与基础、公路边坡、矿山边坡、水利水电坝基与边坡等工程在普通力场和耦合力作用下发生变形、位移和破坏的规律。通过现场监测、实验室模拟及计算机数值分析等综合研究,为工程设计和施工、实现工程设计优化、保证生产和施工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方向致力于将现代前沿科学技术,如人工智能技术、灰色理论、数值模拟、非线性力学和不确定性分析技术等应用到岩土、结构材料力学分析和工程应用研究中来,不断提高工程设计和施工的科学水平。
(二)工程稳定性分析及控制技术
主要研究建筑结构、建筑地基、地下铁道、地下隧道、地下峒室、矿山井巷和岩土边坡、坝坡等结构和岩土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分析、预测及其控制技术。通过现场监测、物理模拟及数值法计算,研究各种因素及其耦合作用对工程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符合静、动力学和耦合特征的稳定性控制技术,特别是研究岩土体加固的作用机理、参数确定和新技术开发,新奥法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三)应力与变形测量理论和破坏检测技术 应力和变形状态及其分布规律是一切工程稳定性的最基本方法。应力和应变测量是了解工程中应力、变形与破坏状态及其分布规律的重要手段。本方向研究重点为以下列两个方面:
(1)地应力测量理论和技术。研究地应力测量的原理和方法,特别对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应力解除法和水压致裂法在不连续、非均质、各相异性和非线性岩体中的工作性能进行系统的试验和研究。发展实用的测量和分析技术、仪器,以提高应力解除法和水压致裂法在复杂岩体和地质条件下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同时,发展新的地应力测量理论和监测技术、仪器。
(2)在无损检测技术。现代无损检测技术、岩土材料和工程结构内部损伤、破坏、寿命评估、反分析理论和技术方法。
(四)数值分析方法与工程应用
数值分析已经成为岩土工程开挖与结构建造动态过程模拟、工程结构优化设计和稳定性分析的最有利手段。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各种数值分析方法,包括有限元法、边界单元法、离散单元法、不连续变形分析法和问题反分析方法和优化设计等在岩土和结构工程中的应用。重点在于应用上述方法合理、准确地模拟和分析、解决岩土和结构工程中的实际问题。要求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坚实的数学、力学基础,通晓数值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不断发展现有的分析理论和技术,使之具有更加广泛的实用性和更高的精度的能力。同时还应具有编制实用程序软件的能力。
(五)工程材料物理力学性质
此研究方向以固体力学为基础,运用断裂力学、损伤力学和流变力学的新成就,研究岩土材料和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
研究完整岩石的力学性质,在室内试验基础上研究岩石的应力应变关系、岩石破坏类型及破坏机制、岩石强度准则;研究节理岩体的力学特性,研究结构面对岩石强度、变形的影响;研究岩石流变力学,岩石和岩体的流变特性;研究软岩的力学特性,研究膨胀岩的力学特性、膨胀机制,研究软岩、膨胀岩稳定性的控制。研究混凝土及人工复合材料的细观破坏机理与宏观断裂与强度,徐变、疲劳以及环境因素对材料性能和寿命的影响。根据现场试验和实验室试验的结果,运用相关的力学理论,以及概论统计、模糊数学、灰色理论、人工智能理论和不确定性分析理论等建立岩石、岩体和混凝土等材料的本构模型也是本方向的重要研究内容。
(六)工程动力学与工程爆破 研究冲击和动荷载对岩石的作用及其在岩体和地壳中引起的应力、应变、位移、裂隙和破坏等效应。在工程上主要研究凿岩、岩石破碎、桩基工程、地下开挖工程、岩爆、冲击地压、矿震和地震等与岩石动力学与工程有关的实际问题。
研究炸药与爆炸的基本理论,现代岩石爆破理论,地质结构面的力学特征与爆破作用,工程爆破(一般土岩爆破、大爆破、拆除爆破和特种爆破)的设计与施工,爆破的量测技术和爆破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工程力学的就业前景
就业单位:主要到各种工程(如机械、土建、材料、能源、交通、航空、船舶、水利、化工等)中从事与力学有关的科研、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力学教学工作。去些民办的事业、企业单位从事产品的检测或开发,这类企业以机械、建筑等重工业行业为主,毕业生可在机械、土木、水利工程类企、事业单位从事设计、计算和强度分析等工作,在研制工程应用软件的高新技术公司中从事软件设计工作,在科技、教育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力学、机械、土木与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生。工程力学这个专业 最好以后考研究生。
目前已经就业的情况,工程力学专业的毕业生的去向有:
1、学校和科研单位,选择研究所的人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大多数是航空集团下属的研究所。这种单位的工资水平不是很高,但是也是比较安稳的。工作地点主要在沈阳、西安、北京、上海。去学校当老师的相对少一些,主要是由于目前硕士生的扩招,学校对老师的学历要求也随之提高。
2、继续读博,这也是很多工程力学硕士生的选择。而且很大一部分选择了继续在武大读博,除了武大的工程力学实力比较雄厚原因之外,导师因素和本身对硕士课题比较了解也是一个原因。由于硕士期间对课题有一定的理解,有利于博士期间展开研究。这一部分人将来博士毕业基本上是去学校当老师。
3、国防单位,很大原因是南航在本科的时候招收了国防生,这些国防生读完了硕士就去部队工作了。
4、外企,一些人进了外企,比如三星、爱默生、福特等等。这些单位做的工作包括有限元计算,优化,软件开发等等。这种单位待遇相对好一些,当然劳动强度也高。
5、其他,除了以上这些去向,还有人选择考公务员,或者到和本科专业相关的单位,比如就有本科专业是土木工程的同学毕业后去建筑设计研究院。
工业工程发展方向 篇5
工业工程学科简介
工业工程是对有关人员、物资、设备、能源和信息等组成的整体系统进行规划、设计、改进和实施的学科。
发展:
经典工业工程:工作效率、生产管理、成本规划、质量管理
现代工业工程:系统集成、数字制造、全球协用、知识管理
竞争核心:生产规模、生产成本、产品质量
工业工程是将现代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它采用系统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思维方法,是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有机结合的交叉学科,其理论基础包括数学、运筹学、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和系统科学等。近年来,IE学科领域兼收并蓄了计算机科学、现代制造工程学等最新科学成果,发展成为包括多种现代科学知识的综合性学科。
近年来,服务业蓬勃发展,无论是就业人口数还是产值均大幅上升。面对服务业时代的来临,如何将工业工程在制造业中的经验及技术转换到服务业等非制造领域,成为目前工业工程应用的主要课题之一。虽然目前制造现场和制造领域仍是我国工业工程技术应用的主体,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流通、商贸、服务业等非制造领域工业工程技术也会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可以将工业工程技术应用在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上。在这些领域应用所产生的示范作用将会促进社会发展,并推动工业工程学科的自身建设。
目前,制造业已从单一规格的大规模批量生产发展到根据不同用户的具体需求生产的柔性制造系统,这是制造业或加工业发展的最高阶段。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实现柔性制造,这也是我国工业工程发展的方向之一。用户需求与柔性制造系统获知此类信息之间的时延是影响柔性制造系统响应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进而也会影响到柔性制造系统其他优势性能的充分发挥。如果不能及时、准确获取有效的需求信息,“柔性制造”就成了一句空话。
工业工程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应用IE技术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已在增效降耗、生产管理、质量保证、现场管理、项目开发和实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工业工程成为企业加强科学管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切入点,随着时间的推进,必将产生更加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但是,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企业在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层次过多、管理职责混乱、管理模式粗放、企业生产过程欠优化、企业生产系统集成功能不强。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工业工程的应用变得十分复杂。对于工业工程应用的复杂性,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畏葸不前,只有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才能推动工业工程在中国的深入推广与发展。
工业工程发展方向 篇6
基因工程药物的研究热点及发展方向
周继才
(化学工程学院 制药工程101班 051003135)【摘 要】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突飞猛进,基因工程药物在现代生物制药产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基因工程药物已经成研究生命攸关的关键课题。本文对基因工程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颇为关注,并展望了基因工程药物美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基因工程药物;研究;热点;发展方向;前景
Hot Topics and Developmental Direction of Genetically
Engineered Pharmaceutics ZHOU Jicai(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101
class
051003135)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biology technology, Genetically Engineered Pharmaceutics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modern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The Genetically Engineered Pharmaceutics has gradually become a crucial research subject currently.Therefore, we attempt to expound the hot topics and focused developmental direction of it.Furthermore, its developmental prospects are also viewed in this paper.Key words: Genetically Engineered Pharmaceutics;research;hot topics; direction;prospects 1 前言
以四大科学支柱:微电子、生物技术、新型材料和航天技术【1】。的现代
科学技术在今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而其中以生物技术的发展科学成就尤其突 出,成绩斐然。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基因工程药物和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
当代药物科学前沿课程论文
活息息相关,关联到人们的生活质量、生存状态和生命意义。面对人们对美好生 活渴望和对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的内在追求,面对国内制药行业对基因工程药物 技术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面对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要求,基因工程药 物在制药业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2】。指出,未来15年,中国要在生物技术领域切实掌握一 批前沿技术,包括靶标发现、动植物品种与药物分子设计、基因操作和蛋白质工 程、基于干细胞的人体组织工程和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包括生物催化和生物转 化)等。随着我国的基因工程药物研究深入,为满足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 遵循科学实践发展观的需求,与时俱进,与国际先进技术缩小差距,基因工程药 物与现代科研技术密切结合,将逐渐进入国际市场。基因工程药物在治病救人和 防治疑难重症及抗癌等方面发挥着巨大贡献。
基因工程药物
基因工程药物是指用现代基因重组高科技对基因进行克隆,通过重组DNA 导入大肠杆菌、酵母或动物细胞成功构建工程菌株或细胞株,在工程菌株、细胞 中所表达生产的新型药物包括细胞因子、多肽类激素、溶血栓药物、疫苗、抗体、反义RNA及基因治疗药物等等多种难治疾病的基因工程药物。基因工程药物研究的热点
随着基因工程药物的发展,转基因技术研究的深入,转基因技术在制药业中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的基因制药行业已初具规模【3】。随着后基因组时 代的逐步深入,生物反应器、反义核酸技术、RNAi技术和siRNA等基因技术的 不断完善,采用小分子干扰手段进行基因治疗极具发展潜力。使用现代生物学、医学、药学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方法生产基因工程药物,治疗遗传疾病和肿瘤等 病症引起了全世界更多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发展和完善生物药物制剂、大分子药 物吸收、转运机理研究和给药系统研究、代谢工程—组合生物学与新药研发、糖 生物学和糖基化工程与新药研究等成为最热门的研究热点。基因工程药物的生
当代药物科学前沿课程论文
物机理和传导机制及生物信息组学和代谢功能的研究受到了高度关注。而且,生 物信息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特别是蛋白质组学、药物基因组学与基因药物研究发 定点突变、DNA洗牌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新蛋白质设计等基因工程药物技术的发展 前景广阔,医学应用价值深远。基因工程药物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基因工程药物目前的研究方向是通过关键技术的突破性研究,研发具有自
主知识产权,对治疗人类重大疾病能够产生确切的疗效,毒副作用较小,可以进 行大型规模化生产,质量较为稳定的、功能可控的基因工程药物,并且在原有基 因工程药物的基础上,开发系列制剂,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扩大临床治疗效果 和应用范围。
基因工程药物的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将针对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创伤 修复、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和肿瘤等方面),在基因工程多肽及基 因治疗药物、疫苗、重大疾病防治药物、药物新剂型、分子诊断技术等方面进行 突破性的研究和发展,并研制和加大力度开发对老年疾病的治疗,研发能够产生 有效作用的新型制剂和特效药物.。前景和展望
基因工程药物的发展给生物医药领域带来了不断的突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
完成更有利于帮助我们确定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靶标以及寻找更多的有效治疗药 物【4】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后基因组计划、蛋白质组学研究和RNA的 功能等的不断研究,人体重要器官的生理活动和功能与疾病相关的基因的关系逐 渐研究深入,功能的改变引起了人体生理功能衰退和功能的缺失的基因结构逐渐 被认识清楚,引发众多疑难问题和顽固疾病的机理逐渐研究清晰。基因重组细胞 因子、基因重组激素、基因重组溶血栓药物、基因工程血液代用品、基因工程重 组蛋白药物、反义核酸药物、RNAi基因治疗药物和siRNA基因治疗药物等对抗 病毒感染、抗肿瘤治疗、对基因功能的研究及识别和确认基因靶点等领域的功能
当代药物科学前沿课程论文
研究不断深入,新型基因工程药物的研制不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运用基因工程 药物进行基因治疗,是治疗人类的遗传病症、癌症的转移和扩散等并发症、衰老 疾病、心血管病症、传染性病毒和代谢性疾病等众多疾病治疗的最为有效的治疗 方法。因此,基因工程药物对人类生存和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治疗潜力,发展 前景广阔。结语
基因工程药物理论和技术科学的快速发展,工艺和研制等技术不断进步,促进了 人们对基因工程药物认识和理解的加深,基因工程药越来越突显出它在现代生物 技术制药领域的重要性,以及迫切发展基因工程药物的时代紧迫感.随着科技发 展和更新,不断丰富和更新的基因工程药物理论、探索基因工程药物的生物活性、发展基因工程药物的新技术程序和合成途径,加快临床研究和技术开发及应用,对于提高生命的质量和生存的意义、预防衰老、治疗肿瘤等疾病有重要的医学应 用价值。基因工程药物已经成为研究人类生存的生命攸关的重要研究领域,对基 因工程药物的深入研究,可不断促进人类生命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参考文献】
[1] 李元主编.基因工程药物[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7 [2]《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国发[2005]44号),中共中央国务院,2006年2月9日。
[3] 李哲.转基因技术在我国生物制药领域的应用与发展[J]。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理
热能与动力工程发展方向 篇7
1 热能与动力工程简介
热能与动力工程, 即水利水电动力工程, 该专业是有水电站动力装置专业发展而来的, 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在我国高校中。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 建立了部分专门培养该专业人才的院校, 为水患治理和经济发展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 水利水电工程与热能动力专业相结合, 确切地说,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并入后者之中, 由此分成了热力发动机、热能与动力机械、制冷与低温技术和水利水电动力等不同的专业。从专业角度来看, 热能与动力工程内容庞大, 涉及电子、电力和计算机等多学科, 自动化水平高。因此, 该专业的课程设置, 应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可满足生产的需要。
2 热能与动力发展现状
目前, 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煤炭生产国、消费国, 众所周知, 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现阶段, 由于工业发展的影响, 中国环境问题非常严重,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提高, 热能与动力专业面临较大的经济、社会发展压力, 因为煤炭污染的开发和利用是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随着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对能源资源, 特别是电能的需求上升, 在新形势下, 如不提高煤炭能源利用率, 环境问题将会变得更为严重, 可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同时,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 对国外石油依赖性逐年上升, 所有这些均使得中国能源安全面临巨大考验。长期以来, 中国实行粗放型经济发展, 技术水平低, 能源利用率与发达国家相比, 低30~40个百分点, 差距比较大, 导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环境污染问题无法有效避免。因此, 在能源利用中, 推广先进节煤技术、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 提高资源利用率, 任务繁重。中国政府虽大力倡导发展新能源技术, 投入了大量的支持资金, 但由于新能源技术研发的见效慢, 因此短时期内还无法改变现行的能源结构, 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依然比较大。通过分析可知, 中国热能与动力工业发展形势严峻, 在发展中面临巨大挑战。同时也意味着, 在未来发展中, 中国需要大量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 人才的发挥空间大。
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改进方向为:
1) 重热现象的有效运用。所谓的重热现象, 即多级汽轮中小部分属于上一级的损失, 但能够在后续环节通过一定的技术加以利用, 其中的重热系数值指的是理想状态下, 汽轮的焓降, 即各级理想焓降之和。众所周知, 重热现象的影响面是比较广的, 但利用不合理, 出现了较大的浪费, 同样无法提高经济效益。在利用重热现象时, 注意事项为:一般而言, 在效率较低的条件下, 重热现象才可以被利用, 因为只能回收其中小部分损耗。除此之外, 重热系统须严格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并不是越大越好, 但是也不可以无限缩小。
2) 提高节流调节有效性。系统正常运行的第一级内, 通过节流调节可完成所有的进气任务。在设备工况不变的条件下, 可通过降低温度, 提高系统的实用性。不过, 由于节流损失严重, 系统的经济性通常较差。因此, 在热电厂正常运行中, 根据伏流格尔原理, 参照伏流格尔公式适用条件, 对相同流量下的各级比焓降、压力差等, 均应严格分析、推算, 进而确定各个零部件的受力情况、功率效率, 分析和判断汽轮机是否正常。在流量已知的条件下, 观察流动面积的大小变化趋势。
3 热能与动力对经济环境的影响
3.1 对环境的影响
现阶段, 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石油和煤炭为主,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能源结构将维持现状, 不会有较大的改变。我们知道, 煤炭等资源直接用于火力发电, 会产生有危害的气体, 比如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 对环境造成影响, 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和热污染等问题。在火力发电中, 还会产生的大量的固体废弃物, 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同样会造成影响。火力发电中烟尘, 占全社会烟尘排放量的35%, 比例较大, 烟尘中微粒子是影响大气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工业的发展对环境的损害, 北方近两年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 特别是北京、天津等地区, 持续时间长, 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出行造成较大危害。因此, 目前中国的环境问题已相当严重。在热能动力技术研究中, 首要关注的问题便是环境问题, 通过提高热能与动力工程技术水平, 从根本上改善环境。但如技术水平在短时间内无法提高, 则其它讨论均属空谈。
3.2 对经济发展影响
热能与动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 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电力工业、钢铁、化学工业和石油工业, 交通运输行业、农业生产等领域, 大有可用。在水力发电、潮汐能发电等领域也可应用。非但如此, 热能与动力工程是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中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 特别是新能源利用技术的发展,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 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未来发展
从实际情况看,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前景被看好, 工业的发展使其就要前景乐观, 从近年就业市场上能够看出, 该专业学生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 占据主动。目前, 中国就业形势严峻, 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被看好, 一些理科学生选择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这就足以说明该专业就业前景好。由于热能与动力工程的专业性强, 从近年的就业市场来看, 市场上大量缺乏技术型人才, 技术人才待遇较好, 在工资、福利等方面均比其他专业高, 由于该专业在能源、环保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普遍, 因此就业不成问题, 收入也十分可观。
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高校毕业生, 在国内知名汽车生产厂家, 比如通用汽车、会众汽车和东风集团等, 占有较大比例, 进入知名发动机生产厂家的毕业生也较多, 主要包括潍柴动力、上海内燃机研究所与广州能源研究所等。
在新形势下, 要求高等院校适当扩招, 合理设置该专业课程,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操作能力, 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坚实保障。
5 结语
现阶段, 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大, 随着经济增速的回落, 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从高校毕业生实际就业情况看,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很客观, 出现供不应求的良好局面。在本文中, 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 从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概况, 以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发展前景等方面做了系统的分析。
摘要:热能与动力工程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范畴,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地位独特。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 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在文本中, 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 探讨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发展这一命题。
关键词:热能,动力工程,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雨萌, 张伟龙.浅谈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发展[J].科技资讯, 2012.
浅谈热能与动力工程发展方向 篇8
摘要:热能与动力工程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范畴,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位独特。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本文介绍了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基本内容,论述了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发展方向,分析了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创新应用。
关键词:热能动力;工程;能源利用
在能源生产与利用领域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建设发展受到了各方工作人员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其应用范围也呈现出显著的拓展趋势。为了充分发挥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功效,必须重视对本领域相关知识点的研究,以便真正意义上掌握热能与动力工程研究精髓,通过积极展开热能与动力工程科技创新的方式,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改善能源利用率。只有做好科技创新方面的工作,方能创造更加丰富的经济价值,同时达到缓解环境问题的目的。
一、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基本内容
1.热能与动力工程所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指热能与动力之间的合理转化。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依赖于多种不同的方式,实现热能→动力或热能→电能的合理转换,以促进能源的高效率利用,发挥其在提升经济效应水平方面的重要价值。结合实践,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在解决能源利用问题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当前实践中,热能与动力工程涉及多个学科,且各个学科相互关系非常复杂与系统,后期应用中还可以支持电能与机械能的相互转换,为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奠定了非常良好的基础。
2.从专业构成的角度来说,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研究内容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专业模块:第一是建立在热能转换与利用基础上的热能动力及其控制工程(包括新能源的开发、能源环境利用工程在内);第二是建立在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基础之上的热力发电机及汽车工程;第三是建立在电能转化为机械功基础上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第四是建立在机械功转化为电能基础上的火力火电与水利水电动力工程。
二、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发展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的能源结构也以煤炭为主,因此,媒炭生产与消费也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而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增强,我国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面临着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压力。随着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尤其是对电能的需求。因此,现今需要大量的煤炭资源。但如果不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仅依靠现在的技术,会对目前的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从而妨碍社会的经济发展。同时,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对国外石油依赖性逐年上升,所有这些均使得中国能源安全面临巨大考验。因此,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实现能源供应的可持续发展是现在的重要任务。但实际上,我国优于技术水平较低,能源开发的利用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低30-40 个百分点,长期粗放型的经济发展不急限制了能源的开发利用,同时导致了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随着科技的进步,老式低效的动力设备将逐步被新型高效的热动力设备所取代,例如大型流化床锅炉的研制成功,其主要技术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成为燃煤发电,特点是可以清洁高效的利用煤炭资源。这些发明创新意味着我国今后将需要大量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新型专业人才。
三、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发展方向
金融危机的爆发打破了传统的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模式,同时低碳经济具有了政治与经济的双重属性。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考虑所付出的环境代价。因此,如何在节能减排的基础上,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是目前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研究方向。
1.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热能动力工程需要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改进,力求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同时,积极的对生产性的服务业,进行发展,以满足人们的方便、提升生产质量为核心内容,来进行改进,在工业生产之中,需要淘汰过时的产品,对于陈旧的工艺技术以及设备,要加快淘汰的速度,并且适时的发展新型的技术,力求全面的提升生产质量以及生产效率,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的推动产业的转型以及升级。
2.提高技术创新。对于热能与动力工程以及产业要采取技术创新,如在钢铁及电力行业,对当前形势开发新型的技术,从而有效的弥补存在的技术劣势,并且可以结合当今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环境,共同研发有效的技术和服务平台,将技术的发展和规范化,作为工作的重点和核心来进行,建设好能源高效循环利用模式,积极的开展减量技术、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以及资源化技术,全面的将热能动力工程当中生产效率较为低下的方面进行改进,力求减少排放、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同时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在实施过程中,要从根本做起、从基础性的建设做起,逐步的控制增量,并且要进行产业的调整以及结构的优化,逐渐的强化污染防治措施,全面的实施重点工程建设。同时,还需要发展创新性的模式,进而加快经济的循环,依靠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将技能减排工作管理,作为工作当中的重点内容以及核心内容,加快新技术的发展步伐,结合热能动力工程的实际特点和应用情况,发展新型的热能技术,开发出新的能源,投入到具体的使用当中对高能耗的企业以及生产,要采取节能措施,进而达到节能的效果和目的。
四、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创新应用
1.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节流调节中改变工作状况可能会造成不小的节流损失,但在温度恒定的条件下,截流调节的负载适应性明显高于喷管调节,因此节流调节多适用于容量较小的机组;第二,喷管调节是在满足负荷适应性的基础上,为了能够提高汽轮机的工作效率,达到平衡各种不同汽轮机的调节以及变化。
2.热能与动力工程在锅炉与热电厂中的技术创新
(1)在热能与动力工程研究领域中,如何实现对锅炉在燃烧过程中热能的转化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在本领域技术创新的发展过程中,锅炉的作业方式转变为了智能式,可促进锅炉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的提升。同時,考虑到燃烧期间的空气、燃料与锅炉温度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对预设值的综合比较实现对锅炉性能的合理检测。同时,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开展模拟实验的方式,准确地评估锅炉内部的气体流动情况,预先设置模拟数值,评估不同速度下所形成的矢量图,按照这种方式构建仿真锅炉风机翼型叶片(见图),以此为边界层分离关系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2)在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研究领域中,可以通过合理利用重热现象的方式,根据热电厂的实际运行情况,科学确定重热系数,以达到减少能量损失的目的。与此同时,从调频角度上来说,相较于一次调频模式而言,二次调频的精确性更高(二次调频状态下,负荷—频率静态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在电网频率保持恒定的条件下,可以通过智能调节的方式对二次调频预先设置对应的方程式,以实现对机组的重分配与组合,满足控制功能的要求。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阶段,充分利用和发展热能与动力工程,并对特点有效的控制、环境的污染,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对我国进一步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应把动力工程和节能作为导向,积极探究和提高技术创新,为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詹振.浅析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科技创新[J].科技致富向导,2014(8).
[2] 田青.热能与动力工程在锅炉领域的应用探究[J].科技创新,2014,(19).
工业工程发展方向 篇9
关键词:工业工程;职业发展;实践教学体系
工业工程专业的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对于工业制造企业,尤其是机械、电子、汽车制造等企业的效率提升、质量保证、资源有效利用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处在经济转型期的我国而言,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让培养的人才不断积蓄职业发展潜能,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是当前应用型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的主要问题之一。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的根本是实践教学,只有将工业工程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学生对工业工程的认知方式才能真正得到改善,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才能切实得到培养和提高。[1]
1基于职业发展进行实践教学环节设计的必要性
工业工程专业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工业工程的目标是用技术的方法,经济、有效地解决社会系统的现实问题,这就要求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能将所掌握的知识与社会中的实际问题相联系,具有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常规模式是依据学科的知识体系,按时序设置课程,追求本科专业知识的完整性和逻辑性。这种设计模式在理论上是合理的,但容易出现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现象。因此,应将学科知识体系与市场需求和职业岗位知识能力要求相结合,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构建更加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并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课程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2]同时,融入必要的实践教学,把工业工程专业的实践性充分地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校作为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多年来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重要位置,对本科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极其重视。
,结合山东省名校建设和自身专业发展,通过多方调研,对培养计划进行了修订。通过引入具有一定优势的机械和土木建筑等工程基础技术,形成富有特色的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特色。专业定位为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现代经济与管理科学知识,具备一定的工程技术基础,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综合应用工业工程理念和知识对生产型和服务型企业进行规划、设计、评价、改善以及创新,能从事工程、设计、制造、管理、科研与教育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人才。在培养计划中突出实践的重要性,构建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工业工程专业,其毕业生不仅面临就业问题,同时也面临着进入工作岗位后的职业发展问题。对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我们强调工业工程人才的培养,不但重视职业对人才素质的培养要求,而且要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要把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反映在人才培养方案当中,突出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所需职业技能的各类教学环节,强调解决最短时间上岗的问题,增加就业竞争力;同时还强调培养学生未来职业晋升和相近岗位迁移的职业能力。实践环节是高校工科专业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更是工业工程(工科)专业实现其培养目标的必修环节[3],对实现职业发展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作用。
2当前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实践环节应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当前在各高校进行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虽然都有课程设计、各类实验和实习等实践环节,但具体内容上由于专业定位和学校资源的不同,形成了很多有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和体系[4、7],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2.1实验过于侧重验证性实验
在开设的课程实验中,多数仍然是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占比较低,各门课程的课内实验,仅依附于课程内的理论知识,学生难以从实验中开拓创新。
2.2实践教学手段单一理论不能联系实际
课内实验和部分课程内容设计均采用统一的模式,学生被动接受教师预先设定好的方案,按步骤进行,缺乏实践活动的参与性,积极性不高,也不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同时,由于部分教师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和工程实践背景,所设计的方案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
2.3实验设施不够完备实践教学内容简单
在工业工程本科教育中,对于实验室建设方面明显投入不足,仅能够保证基本的专业实验。对于强调实践性的工业工程专业,因实验设施设备的不足,无法充分发挥实验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2.4实践、教学分散不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