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网格管理简报

2024-08-26

社区网格管理简报(共14篇)

社区网格管理简报 篇1

关于街道社区网格化管理会议简报

为进一步推进xx街道社区网格化管理和网格信息员绩效考核工作,合力创建“无毒”、“无邪教”示范点,筑牢社会治安维稳工作底线。x月x日下午,xx街道党工委书记xx率队到xx街道社区网格管理中心开展了社区网格管理暨网格信息员绩效考核的调研活动,并召开了座谈会,会议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xx主持,出席会议的还有党工委副书记xx、组织部部长xx,街道组织部、综治办、集体办、后勤服务中心等相关负责人以及xx街道社区网格管理中心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xx街道社区网格管理中心主要负责人刘文勇汇报了xx街道社区网格管理中心的运作情况和网格信息员绩效考核的实施情况以及取得的成绩,报告了下一步的工作方向。汇报后,街道领导对xx街道社区网格管理中心的网格化管理和网格信息员的绩效考核工作予以了充分的肯定。

接下来,各参会人员就如何进一步加强网格信息员队伍的管理、更科学调整网格、网格信息员空缺、保障执法车辆等问题纷纷提出意见和建议。国强副书记强调各综管站站长要提高责任心,动员网格信息员在平时工作中要多观察、多研判,发现重点人员、涉毒、涉邪教人员或组织及时上报,筑牢我街道创建市“无毒”和创建区“无邪教”示范点基础。

最后,xx书记指出街道社区网格管理中心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结合街道中心工作,对街道社区网格管理中心接下来的工作进行了重要的.部署,一是研判人口结构。积极研判人口结构,动态流动情况,为优化人口结构、行业动态,就业形势提供详实的数据;二是合理调划网格。结合区相关工作要求,对辖区网格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区办沟通,建议按出租屋的数量来进行调划,同时,社区网格管理中心可先行对网格进行调整;三是岗位职能定位。进一步加强网格信息员队伍的整合,定位网格信息员的“四大”工作职能;四是抓好业务培训。由街道社区网格管理中心做方案,组织部、综治办、计生办统筹,对网格信息员进行全员全方位的业务培训。五是积极工作创新。社区网格管理中心把推进居住人员信息自主申报工作作为第一位工作来抓;计生办可借鉴此项工作来进一步开展计生信息采集工作;六是完善考核制度。开动脑筋,集思广益,多调研、多总结提炼,更进一步推动绩效考核工作;七是加强后勤保障。与后勤服务中心协调好,保障房屋租赁执法用车;八是强化队伍建设。加强队伍思想教育,增强队伍履职能力,保持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依法行政,廉洁自律,积极向上。

社区网格管理简报 篇2

关键词: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创新

一、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1. 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部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要坚持源头治理, 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 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 实现对居民服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精细化, 是新形势下加强基层服务管理体制的变革和创新, 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实践, 更是固本强基、夯实基层社会管理工作根基的必要举措。

2. 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是破解社会管理难题的有益尝试

当前,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同时也处于社会矛盾集中凸显期, 社会管理的结构和方式均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经济的转型、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 大量农民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告别农耕生活, 直接转变成新市民, 新环境、新生活与固有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发生碰撞, 村干部不认识“新居民”、找不到“老村民”, “新居民”不认识“新干部”、找不到“老干部”, 传统管理模式被逐渐打破, 基层组织管理乏力、服务弱化的问题日益显现, 相当一部分人游离于社会管理之外, 迫切需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3. 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是完善社区自治服务体制的必由之路

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 通过建立基层网格管理人员的正常巡查制度, 可以主动、及时了解和解决群众的需求;通过建立网格服务团队, 推动政府部门向社区延伸服务职能, 可以让居民在社区内就能享受到便捷的服务;通过建立信息管理平台, 实现信息共享, 可以形成服务合力, 有效提高服务效率, 把各种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

4. 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

当前, 我国社会大局总体平稳可控, 但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因素仍然较多, 其中矛盾纠纷化解不及时, 流动人口管控乏力, 居民对社区基层组织缺乏认同感、归属感等问题尤为突出。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 将社会服务管理向末端延伸, 可以及时了解社情民意, 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最大限度地把矛盾消除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可以全面掌握人口动态信息, 实现信息资源的联网互通, 达到底数清、情况明、控得住的目标;可以有效组合服务资源, 优化服务模式, 提高服务水平。

二、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1. 坚持党的领导与推进社区管理多元化相结合

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要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充分挖掘和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党委领导重在科学统筹, 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合理配置党政部门在社区网格化管理中的职责权限, 引导各方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同时要发挥社区党组织、社区工作者、楼栋长、社区民警、物业服务人员、居民代表、志愿者、政府部门职能延伸人员力量的协同、配合作用, 有效调动居民群众参与网格化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形成强大合力。

2. 创新思维方式, 突出“以人为本, 服务为先”的社区服务理念

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须着眼于社区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 把服务社区居民作为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 努力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 使社区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统筹优化社区服务管理运行机制, 不断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 使城乡社区服务管理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3. 科学制定基本目标, 科学设定体制机制

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是由一整套机制组合而成, 即规范化的组织体系、人性化的管理体系、多样化的服务体系、一体化的信息体系和专业化的队伍体系协同发展, 并构成一项系统工程, 才能保证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沿着规范化、制度化不断取得进步和突破。

三、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 科学合理地设置社区网格

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根本任务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 网格的设置必须以方便群众办事为目标。网格区域、规模与数量的确定要坚持既尊重历史传统又着眼未来发展的原则, 在现有行政区划的前提下, 根据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小区楼幢分布和各类人群工作生活习惯、群众认可度等因素, 科学合理划定网格。总体要求是各级网格划分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不留空白、不留盲区, 不交叉不重叠, 把区域内所有主次干道、公共场所等全部纳入网格, 实现全面覆盖。

2. 规范组织结构、加强队伍建设

整合社区、企事业单位、居民小组长、楼栋长、各类志愿者和政府部门延伸力量等人力资源, 构建起专群结合、条块结合的社会服务管理格局, 实行“组团式”服务。在每一个网格, 配置1名网格责任人 (网格长) , 第一级网格责任人由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第二级网格, 住宅小区要明确社区“两委”工作人员挂钩负责, 担任网格责任长。住宅小区内三、四级网格, 根据服务范围, 由政府财政出资配备专门人员担任责任人 (居民小组长和楼栋长) , 对条件成熟的, 要通过公开竞争, 由网格内居民或居民代表选举产生。

3. 明确工作内容, 落实岗位职责

(1) 做好政策法规宣传员。围绕辖区居民广泛关注的医疗保险、计划生育、民政优抚等民生问题, 通过发布公告、现场咨询、发放传单等方式, 广泛宣传政策法规, 切实做到上情下达。 (2) 做好社情民意信息员。通过经常与群众面对面交谈沟通, 认真听取民声、了解民意、汇聚民智, 把居民的意见及时整理上报社区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平台。 (3) 做好矛盾纠纷调解员。开展经常性的入户走访活动, 严格落实有纠纷报纠纷、无纠纷报平安的制度。 (4) 做好居民事务服务员。每个网格管理人员要把优化居住环境、促进邻里互助、关爱弱势群体、帮扶特困家庭等纳入日常服务管理范围, 配合做好低保、救助、老龄、就业和卫生计生工作。 (5) 做好社会安全防范员。协助社区民警、司法行政人员等抓好网格内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等特殊人群的登记管理工作, 对群众反响强烈的治安突出问题, 配合抓好打击整治和群防群治措施落实。

4. 强化保障措施, 加大经费投入

推动社区“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管理服务体制建设, 加快社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建设。根据“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 为社区提供必要的工作保障, 在每个居民小组片区显要位置, 通过租赁或购买的方式, 为居民小组配备办公用房, 作为居民小组长和楼栋长议事的固定场所, 统一设置标识、配备办公设备、工作职责上墙, 方便群众办事。将专职社工、楼栋长、居民小组长等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 足额保障到位。

5. 加强制度建设, 健全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信息采集制度。社区要对采集的各类基本信息, 建立信息档案。二是建立巡查走访制度。居民小组长、楼栋长每天要到网格进行巡查, 通过走访联系、写好民情日记、做好基础台账。三是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小区要经常召集三级、四级网格长召开民情分析梳理会议。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也要经常召开二级网格长会议。四是建立信息联动制度。在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同时, 要同步建立社区综合管理服务信息平台, 将排查掌握的各类基础信息全部录入计算机系统, 与有关部门实行联网共享, 为实现部门联动、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水平提供智能化、信息化支撑。五是建立监督考核制度。将每一个网格的责任人和网格员姓名、职务、分工等基本信息在网格辖区内进行公示宣传, 每一名网格员都要着统一标识, 方便群众求助、接受群众监督。

参考文献

[1]库世昌.社会管理科学化视域下的社区网格化管理[J].学习论坛, 2012 (9) .

论社区西格玛网格化管理模式 篇3

[关键词] 社区管理模式;建设实体化;党建社会化;网格化管理;西格玛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195-1

一、X社区西格玛网格化管理的发展现状

(一)X社区西格玛网格化管理发展的基本情况。1.西格玛网格化社区管理模式概述。西格玛网格化管理模式是指依托统一的城镇社区管理数字化平台,将管理辖区内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单元网格,通过以社区居民为中心,利用对事实和数据的分析,改进提升社区管理的业务流程能力,是一套灵活的、综合性的社区管理方法体系。2.X社区西格玛网格化社区管理模式的发展情况。在网格化的探索过程中,A社区将街道作为网络运行的主体和信息化支撑的平台,按照“尊重传统、界线清晰、任务适当、便于管理、方便服务”的原则因地制宜,将X 社区西格玛网格化管理区域分为四个子网格,辖区6个居委会分别划入其中,整个辖区划分为四个子网格。

(二)X社区西格玛网格化管理的优越性。1.工作效率高。问题从发现上报到结案仅用50分钟,从受理至派遣到位仅用10分钟左右,其它个案一般耗时最多也在20分钟左右。2.经济效益好。考虑监督员定期巡视、问题精确定位及快速传递,部件维修费用、部门处理成本及协调成本当有较大改善。3.服务效果佳。权责清晰化和流程规范化解决了社区管理职责不清、多头管理等冗杂问题,大大加快了问题处置速度和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

二、X社区西格玛网格化管理模式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X社区西格玛网格化管理模式实施中存在的问题。1.社区管理法规的缺席问题。2.社区功能主体职责的不明确。3.社区组织活动缺乏经费。4.社区各类组织人员结构不合理。5.上情不下达的现象严重。上情不下达的问题主要是指由于网格之间在协调上断裂现象的存在,致使上一级层面的指令和意图下一级的工作人员并不能完全、准确地领悟。

三、完善X社区西格玛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社区管理的法制建设,加快法制化与人性化相结合的西格玛管理模式建立的进程。要制定和完善西格玛网格化社区管理的法律体系,逐步建立起责任问责制、监督考核、问题处理和反馈制度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来填充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制度缺失,为西格玛管理社区打下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保障西格玛网格化管理的顺利推行;还必须以情感为纽带,实行人性化的管理,让社区成员充分感受到社区的温暖,自愿积极配合行政执法人员执法。

(二)多方筹集资金,开源节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1.政府有责任加大财政的投入,全力支持社区的改革与发展。2.多方筹集专项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积极拓宽社区建设的资金渠道,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以資金、土地、房产等多种形式投资社区建设,吸引和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进行捐赠赞助,共同推动西格玛网格化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建设。

(三)加强社区服务队伍建设,提高社区服务人员素质。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在岗的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管理的专业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应大力发展社区工作教育事业,解决社区工作专业人才稀缺的问题;积极引导与鼓励社会组织致力于发展社区事业,让更多的组织能服务社区,为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

(四)建立西格玛管理的激励机制,构建社区和谐的人际关系。从友善、平等、诚信、合作等方面入手构建和谐的社区关系,塑造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社区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同时要积极建立健全西格玛管理社区的激励机制,通过社区居民民主推荐,组成评选小组评定,民主评选出为社区建设作出贡献的社区成员,在社区总结大会上进行表彰、颁奖等奖励,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西格玛管理的最大效用,进而真正体现出西格玛网格化管理最高目标的优越性,使得城镇社区能持续、健康、文明、和谐的发展。通过构建和谐的社区关系,加强社区外与社区内、社区内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解决上情不下达的信息断层现象。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紧跟城镇化步伐,使社区管理能担当起重任,就必须提升社区管理水平,这既是对社区的考验,也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现代社区管理主要以社区的基本信息化为基础,依靠法律、行政和技术等手段,对社区运转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时反馈、处置和解决,以维护和强化社区管理的功能。鉴于西格玛网格化管理与服务系统的优点,对社区实行西格玛网格化的管理与服务,无疑是现代社区管理改革的方向,应当大力推广并加以发展和深化。

参考文献:

[1]陶铁胜.社区管理概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0,(11).

[2]郑士源,徐辉,王浣尘.网格及网格化管理综述[J].系统工程,2005,(3).

[3]陈平.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娄成武,孙萍.社区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韩正.考察长宁区后召开工作会议[N].浦东信息化政务公开,2006,(04).

[6]汪大海,魏娜,郇建立.社区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06).

网格化管理工作简报 篇4

近年来,齐齐哈尔市人社部门始终以提升基层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和便民服务水平为首要任务,先后指导建立用人单位、乡镇(街道)、行业(商会)、产业园区等类型的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432个,全面实现了调解标识、调解组织名称、工作职责、工作程序、调解员行为规范和调解员证书管理“六规范、五上墙”和“十有标准”。

20,为大力破解争议处理过程中当事人对本单位调解组织信任度低、中小企业调解组织建立率低、基层调解组织办案数量低等“三低”工作瓶颈,突出发挥基层调解组织“第三方”功能作用,方便当事人自主就近就简化解争议,齐齐哈尔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探索建立了“全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网格化管理”工作新模式。网格以乡镇(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为骨干,以网格内功能完善、效能突出的其他类型调解组织为补充,共同开展网格内用人单位劳动人事纠纷隐患排查、宣传预防、争议预警工作,同时根据劳动者调解申请和仲裁机构指定或委托,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时限进行争议调解、委托调解以及调解书仲裁审查。全市按照乡镇(街道)划分的161个“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网格”信息全部通过齐齐哈尔市人社局官方网站公示,每个网格内的用人单位、调解组织、调解员等基础信息一目了然,初步形成区划明确、涵盖全面、职责清晰、衔接紧密的争议调解工作格局,为全面推进实施劳动人事争议调裁一体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社区网格管理简报 篇5

建立村级网格化管理新模式简报材料

建立村级网格化管理新模式简报材料 XX区XX镇建立村级网格化管理新模式 XX区XX镇按照“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夯实基础”的原则,进一步推进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实现社会管理全覆盖。 一、建立三级管理网络。按照分级管理、权责明确的原则,在村居综治“131”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三三制”新模式,即“镇——村——二级支部、村——二级支部——村民小组、二级支部——村民小组——中心户”的.社会管理新体系。以村为单位建立一级管理网格,在全村以二级支部为单位建立二级管理网格,在二级支部以组为单位建立三级管理网格,同时在各个网格内优化配置其它社会管理资源,形成“多网合一、一网多格、一格多员、一员多能”的新型管理模式。二级支部的设置主要结合历史和传统,按照地域相邻、便于组织、利于工作的原则,一般以各村业已形成的自然村或村民小组为单位设立党组织,凡党员在3名以上建立党小组,3个党小组以上可建立一个党支部即二级支部。 二、实行“7+X”组合运作。“7”为支部内的七大员:挂职镇机关干部为该网格的指导员,书记为协调员,专职副书记为管理员,专职调解员为监督员,大学生村官为助理员,村民小组长为联络员,中心户长为信息员。书记由村支委一名成员兼任,负

光明社区第四网格网格化管理小结 篇6

光明社区第四网格网格化管理小结

5月14日,光明社区网格化在会议室召开了上半年网格管理工作总结会,社区13个网格巡逻队员和2个流管人员还有社区领导参加了会议,参会人员就半年来网格管理工作进行了总结,光明社区是一个拥有常住居民1609余户,4127人的大社区,是青得里街道办事处下属典型的杂居小区,半年来,网格管理员以服务居民为宗旨,全面实现网格化管理,通过服务使居民们真正享受到网格化管理带来的甜头,半年来,光明社区网格人员深入辖区不仅较好地完成了人口信息核对工作,还就计生、民政、综治、城管、劳动保障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细致工作,截止5月上旬,社区网格管理员走街串户调解矛盾纠纷17起,处理交通事故19起,救助困难群众2起,服务居民8起,居民们一致表示,自从社区实行网格划管理以来,辖区环境不仅从根本上有了较大变化、而且邻里之间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治安形势更加有了保障。

通过总结,网格员们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更加热爱、更加充满信心,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工作,做一名优秀网格巡逻队员。

社区网格管理简报 篇7

一、特殊人群的简单介绍

在我们国家, 特殊人群通常是指如下三部分人: (1) 弱势群体:因主客观原因导致政治势力小、经济条件差、社会地位低、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不利形势的人群, 如孤寡老人、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妇女、最低保障对象、下岗失业人员等群体; (2) 边缘人群:因为社会流动或者社会越轨而导致不适应社会的人群, 如外来人口、社会越轨人群包括“两劳”释放人员、缓刑人员等人群; (3) 优抚对象:包括现役军人家属、革命伤残军人、复员军人、因公牺牲军人家属, 病故军人家属、现役军人家属、军队离退休干部等在内的优抚对象。特殊人群的社会问题凸显,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特殊人群被利用性高。

特殊人群经济窘迫、抵制力差、流动性高、社会地位低下的特点使其在防范犯罪和抵制犯罪的高额回报面前容易迷失本性, 加上这些群体的高度流动性, 使有预谋的犯罪分子容易利用这部分特殊人群从事犯罪活动, 这无疑加重了犯罪的社会危害性。

2. 特殊人群被侵害的可能性大。

组织残疾人、未成年人以乞讨为业并从中牟利的事情在我国并不罕见, 组织乞讨者利用特殊群体作为行乞的道具, 使这部分人员成为利益驱动下的牺牲者, 过着食不果腹、朝不保夕的生活, 这无疑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性。

这些现状都会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步伐, 延缓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 对特殊人群管理的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传统的社区管理模式对特殊人群的管理

特殊人群的管理不仅影响着人民整体生活素质的提高, 也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经济的发展, 不断会有新的群体被归类为“特殊人群”, 究竟对“特殊人群”实施怎样的制度才能更切实有效地保障他们的相关权益, 还需要不断地更新管理措施。当前我国大部分社区管理模式在特殊人群这一块仍然不完善:第一, 对社区的特殊人群信息没有一个整体而详细的统计, 因而在特殊人群的管理上处于被动地位, 不能做到在问题发生前做好预防, 及时地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第二, 对特殊人群照顾不够全面, 对他们的困难不能做到在第一时间解决, 特别是针对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和残疾人, 这也造成了他们无处求助的情况;第三, 国家对特殊人群的相关政策不能及时下达到他们手里, 这样, 有一部分人不能得到应有的照顾;第四, 针对那些边缘人群, 我们对他们没有一个动态的信息掌握, 这也无疑增加了他们再次走入歧途的几率。

三、实施网格化管理模式对特殊人群的管理

由上可见, 传统的社区管理模式对于特殊人群的管理并不十分尽人意, 相比较而言, 现在在全国推行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有巨大优势。我们不妨去探究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影响。相对于以前的管理模式, 网格化管理模式对特殊人群有以下优势:一是注重采集弱势群体的信息。针对弱势群体形式多样的特点, 服务团队根据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年迈无儿女等原因, 分类采集信息, 并认真做好数据分析。依托“网格化管理, 组团式服务”工作信息系统完善低保户、困难户网上动态管理, 并规范最低生活保障准入和退出机制, 建立健全困难家庭助学、助困、助医等制度, 切实做好结对帮扶。借助网格化信息系统, 及时有效地了解情况、掌握动态、解决问题, 做到随时了解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二是注重解决弱势群体的诉求。根据掌握的信息, 仔细摸清排解他们的服务诉求, 并尽可能地安排责任心强、素质高的党员干部为他们解决难题。网格化管理, 使党员的责任大了, 动力足了, 和群众的心更近了。党组织成为群众的主心骨, 党员成了居民的贴心人, 社区居民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大大增强。三是注重开展网格义工活动, 公共对特殊人群的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通过“夕阳红网格服务队”、“网格专业服务队”每季度开展一次上门服务, 为鳏寡孤独等弱势群体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针对弱势儿童群体, 定期开展慰问活动, 为留守儿童送去学习用品和关爱, 为弱势儿童群体撑起爱的保护伞。四是注重结对帮扶。弱势群众的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各不相同, 服务团队针对各种对象选择适宜的帮助形式, 制定不同的经济发展帮扶措施, 有的给予产业帮扶、有的给予技术指导、有的提供技能扶持, 落实针对性的服务和切实有效的帮扶, 真正达到解弱势群体之困、化弱势群体之难、暖弱势群体之心、惠弱势群体之实的目的。随着网格化管理模式的推行, 前文提到的关于对特殊人群管理难的问题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解决。谁家有人失业了, 谁家有人生病了, 谁家老人生活不方便等等, 这些信息仅靠社区工作人员很难掌握全面, 而生活在居民当中的网格员, 将居民的大事小情、意见需求记入民情日记, 将帮扶对子结到网格、志愿服务开到网格, 建立网格基础数据库, 把低保、五保、空巢、残疾等群体纳入数据库之中, 第一时间掌握相关情况。可以通过他们把贫困人群救助政策、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等宣传到居民当中去, 也可以通过他们及社区中的热心居民以志愿服务等方式对特殊人群进行爱心帮扶, 让他们得到及时的关爱, 努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总之, 网格化管理在特殊人群管理方面做到了情况全摸清, 问题早预防, 困难及时解决, 从而成了特殊人群的左膀右臂, 大家的贴心衣。

四、探究社区网格化管理对特殊人群的影响

通过走访居民以及请教社区领导及网格管理员得知, 在实施网格化管理之后, 社区工作者的人员配置合理, 以前一个社区只有不到十个人的工作队伍, 要照顾到社区所有老龄人等弱势群体, 可能一个人就要管理100~200人的特殊人群, 这样工作量大, 容易疏漏;现在一个网格管理员负责一个网格里的居民, 对网格里的特殊群体都有详细的了解, 由被动告知转为主动获取, 通过上门交谈等方式把握动态信息, 这样不仅能做到预防, 也能让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防止问题扩大。相比实施网格管理之前的状态, 网格化管理不仅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 也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娄成武, 孙萍.社区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刘杰, 彭宗政.社区信息化理论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3]范明林, 张钟女.老年社会工作[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6.

社区网格管理简报 篇8

关键词:城乡社区;气象防灾减灾;网格化研究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自然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造成的灾害损失愈来愈大。如何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建立有效的气象防灾减灾社会化模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新课题。从总的来看,气象防灾减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各方面力量参与。党的十八大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2015年,永州市委、市政府把网格化管理作为全市社会治理机制改革的重点,气象防灾减灾作为城乡社区治理机制中重要环节,不仅对宣传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提高民众避灾能力起到前导性作用,更是在灾害发生时,如何充分发挥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民众互救的防灾减灾应急机制提出新的要求。

一、永州自然灾害状况和地理环境

永州市地处湖南南部,南岭北麓,山高坡陡河谷深。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既具温光丰富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又有雨量充沛空气湿润的海洋性气候特征。气候温暖,四季分明。永州市气候要素时空分布不均,山区高差悬殊,立体气候明显,水热分布差异大,局部小气候复杂。气象灾害繁多,暴雨洪涝、高温干旱频繁,“三寒”明显,雷雨、大风、冰雹年年成灾,连阴雨、雪灾冰冻时有发生,及其诱发的气象衍生灾害如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渍涝、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等连年不断,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

二、城乡社区气象防灾减灾现状

当前,永州市已初步构建成以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系统、气象预报预警系统、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公共气象服务系统、气象应急保障系统、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为一体的气象防灾减灾指挥体系。但近年来,随着城乡人口不断增加,气象灾害的频发及次生、衍生灾害的不可预料性,城乡基础设施的负载能力日益减弱,民众对气象灾害有效防御的脆弱性日益凸显。通过建设加强城乡社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最大程度避免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三、建立永州城乡社区气象防灾减灾决策指挥系统

1.理顺气象防灾减灾指挥机制,建立气象防灾减灾系统

2013年底,永州市气象防灾减灾指挥部成立,气象、国土、公安、水利、民政等36个单位为成员单位,同年底,召开气象防灾减灾现场办公会。2014年气象为农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并入市气象防灾减灾指挥部。2015年永州市气象防灾减灾指挥部办公室人员得以落实,与此同时,部分县区探索乡镇气象防灾减灾新机制,地方政府与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场等签订气象防災减灾目标管理责任书,要求各责任单位成立气象防灾减灾领导机构、构建“八有”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做好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做好辖区内气象仪器和设施的维护、保护等工作,年底对各责任单位实施考评。

2.气象防灾减灾应急指挥有体系、防灾减灾有平台

加强城乡社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市级气象信息发布平台、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平台对接市云计算中心和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立城乡社区气象防灾减灾分平台。配置城乡社区气象防灾减灾信息服务站,签订防灾减灾责任书,成立以社区书记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职责、气象服务和管理的制度和应急流程,制定城乡社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气象灾害风险防御规划等。

3.气象信息员队伍有落实,气象预报预警服务有保障

一是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当前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职责。二是确定社区一名工作人员分管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确定固定的网格管理人员为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接收员。三是按照现有的“七有”标准(有工作场所、有人员配备、有应急配置、有接收终端、有宣传培训、有防灾减灾志愿都队伍、有长效发展机制)城市气象防灾减灾社区标准,强化城乡社区气象信息员服务队伍建设,提升工作人员气象防灾减灾水平。四是强化信息发布和上报,灾害来临前,信息能够按照网格分布发送到网点,实现“信息网上传,人在网中走”;能够及时收集灾害性天气情况。五是按照应急预案,能够排查灾害隐患点。

4.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有重点,专项培训效果佳

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力,增强民众气象防灾减灾意识。目前,永州气象部门与其他各部门充分利用3.23世界气象日活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5.17科技活动周、6月“安全生产月”、应急宣传等各类宣传活动,积极宣传气象防灾减灾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完善相关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机制、参与各类应急演练。

针对城乡社区易发的气象灾害,编制城乡社区气象灾害风险防御宣传手册,印发分灾种的气象防灾减灾明白卡。举办气象科普知识讲座和学生科普知识竞赛等,创新科普宣传的载体和媒介,发挥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作用,整合各类资源实现信息共享,扩大信息的传播率和覆盖面。缩短气象科普宣传与受众距离,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打破气象防灾减灾宣传的单向性,加强与居民的交流、互动,开展各类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建立气象科普示范社区,提升社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品质。

四、结束语

社区网格管理员制度 篇9

1、采集网格区域内群众基本信息准确。对网格区域内群众生产、生活、住房、社会保障、求诉、就业、经济收入等情况做的底数清、情况明。并将采集的信息整理归档,录入微机进行管理,并做到实时动态更新。

2、开展网络服务,按要求做好记录。记录应当充分反映网格服务的过程,办理事项的代办、交办、转办、办结等情况,每月末将记录本交到网格化服务领导小组办公室查阅。

3、开展政策宣传。强化学习,掌握政策法规。在网格服务中向网格区域内群众广泛宣传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大力宣传国家保障性政策,撤街道建社区的目的和意义,社区服务运转模式,使网格内区域群众熟知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和关心社区建设。

4、处理群众反映的求诉及时、高效。对网格内群众反映和求诉认真做好登记,能及时办理的及时办理,超出政策范围的,及时把政策讲清、讲透,做好疏导工作。对存在的矛盾纠纷,积极主动介入,做好稳控和化解,不能化解的应在做好稳控的同时,在2个工作日内,将情况报社区领导和群众工作部,并随时跟踪办理情况。

5、做好网格区域内重点人员的稳控工作,及时掌握网格内涉及社会政治稳定、社会治安方面的信息,及时处理和上报,全年不发生越级上访和群访等情况,网格区域和谐稳定。

6、加强社会治安防范宣传。在走访过程中向群众宣传治安防范工作,普及家庭治安防范措施,提高群众防范意识,促进群众安全感的提升。

7、落实“四访”:工作机制。对网格内群众,坚持每月一次走访,重点人员随时走访,根据群众需求每周至少三次随机走访,针对群众反映的重要事项专题拜访,群众诉求结束后及时回访。重要节点,对重点人群随时掌握具体情况和在家情况。

8、认真履行网格员职责,带领和发动群众积极开展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切实做好区域卫生、门前三包、防火防盗、安全稳定等各项工作任务。

智慧社区四级网格化管理 篇10

一级网格:社区

二级网格:将社区划分成大块的管理区域

三级网格:自治院落、物管小区、驻区单位

四级网格:人口、户数较多的自治院落、物管小区以及单元、楼栋

4月25日,金水花园社区率先实现“从社区到楼栋”四级网格化管理,139项政府下沉的政务服务全部实行政府购买服务,金水区阳光惠民社会服务中心就是这139项政务服务的提供方。

四级智慧社区网格化管理即是:每个社区为一级网格,根据社区人口户数、院落性质、工作现状等因素,按照社区两委成员配备职数,将社区划分成大块的管理区域即二级网格。二级网格下的自治院落、物管小区、驻区单位为网格单元三级网格;三级网格中的人口、户数较多的自治院落、物管小区以及单元、楼栋可进一步划小网格单元即四级网格。

实际上,这让社区的管理和服务更加精细化。网格内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实现,街道作为购买服务的法律主体和监管主体,社区作为购买服务的委托实施主体,按照公开、择优、以事定费原则,通过委托、采购等方式将政务事项交给社会组织、志愿者服务组织以及其他符合条件的社会主体来承接。建立和完善购买服务的社会化评估机制,并对行政事务事项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化评估结果,确保购买服务公开、透明、规范、高效。

金水区在此次推行网格管理社区服务过程中,最大的亮点就是首次将139项服务纳入政府购买范畴,并投入3000多万元强力推行该项措施。

作者:金鹏信息

“我们选择了金水区阳光惠民社会服务中心,这也是我们孵化中心自己孵化出来的社会组织,其中很多成员都是以前社区综合服务站的工作人员,现在他们的劳动关系全部都转入社会组织,不再属于社区,但是他们之前在社区工作,所以对于政务服务工作十分熟悉,这也是我们选择这个社会组织的主要原因之一”,金鹏信息赵长生表示,政府购买的139项服务涉及居家养老、残疾人服务等多个领域,已涵盖了基本的民生事项。

社区网格管理简报 篇11

一、社区党建工作中网格化管理的实践

在现有的社区党建工作实施过程中,使用网格化的管理模式进行操作,首先应该在社区党建工作管理上进行有效的规划,按照现有的社区状况进行网格管理队伍的编制,可以将社区的工作人员与社区的党建工作负责人进行工作的结合,在社区党建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进行网格责任区块的有效分类,做到全员覆盖的目标,在该基础之下,应该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只有完善的网格管理工作机制,才能保证网格管理在社区进行有效的实施,解决社区居民出现的各种问题状况,不断提升社区的综合工作水平。在现有的社区条件下,进行网格管理信息平台的建立,这种平台的建立就是将社区居民的意见与要求进行开放性的公布,这种信息的传递可以将社区的工作进行相关部门的传播,保证信息的可行性与及时性;然后,在社区网格化实施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规范进行针对性的安排,对于社区工作应该严格按照网格工作的职责以及流程进行相对应的管理,严格制定网格实施的工作要求,重视社区管理的绩效考核制度的实施,在社区党政工作实施过程中,应该进行有效的研究和审核,将社区现有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地改善,从而将社区的工作进行稳定性的调节。

二、社区党建工作中网格化管理的创新

将社区党政工作进行网格化管理的创新,应该按照社区党政工作整体建设构建为基础,将原有的工作程序进行进一步的规划和扩展,将党政工作的实施面积进行有效地扩大。在社区工作中将网格化管理的全方位服务,个性化服务,整体化服务三大标准进行充分地展现。

(一)对于社区党政工作网格化管理的创新问题来说,首先应该进行全方位服务的实现。在社区正常的运转过程中,对于社区的各项问题都应该进行网格化的整体规划,在网格化的实施过程中按照社区的基础性建设构想,将网格化的全方位服务进行完美的融合,创新体制的建设,将民主、治安、扶贫进行充分的展现,这些内容的展现就可以将网格化的创新模式进行阶段性地升级,从陈旧的体制中进行网格化管理全新体制的完善,与社区内所有的资源进行充分的使用,按照社区的活动状况进行资源的合理分布,这种网格化的实施,不仅仅可以改善社区的现有不足,还可以缓解社区对经济资源状况的约束,促进社区安定健康的发展。

(二)应该进行网格化个性化服务的实现。在社区党建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应该不断创新党员的管理模式,实现党组织网格全覆盖的目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区管理中核心位置的展现,在此基础上还应该积极地整合网格化内部管理以及服务资源完善的问题,将社区现有密闭的管理模式进行改变,使用全新的网络方案,将社区的各个楼宇之间进行基本单元的整合,将信息化使用推广到社区的各个角落中,在社区网格化的创建过程中,还应该建立以社区干部、居委会人员、片区民警以及退休党员为基础的网格化专业管理服务团队,这种团队的建立也是一种创新模式的展现,可以将团队的每一位人进行工作内容的制定,按照自身的优势,有的放失,为社区党建工作进行有效地推动。

(三)应该进行整体化力量的整合创新。将网格化的实施变得更加整体,按照社区的整体要求进行针对性的创建,以方便党建工作能够更加完善的融合进社区正常的运转中去,根据这方面的创新,可以在社区进行管理信息卡,服务承诺卡以及爱心奉献卡等卡片的制定,这种卡片式服务管理的模式,可以及时对社区网格化创新的基本状况进行有效地反馈,按照现有社区的状况进行相关活动的安排,在网格化体系中,社区人群积极地参与的过程中,体会社区正常创新的内容,将社区变成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在社区整体性建设的过程中,还应该将社区的各项部门进行充分地结合,按照部门自身的特性,将网格化的模式充分地融入,实现社区多元化,社区便捷化,社区人性化的服务机制目标,在社区今后的发展中有十分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随着社区党建工作网格化的不断完善和创新,社区党建工作的实施也越加地深入,在今后社区党组织在社区的活动中,得到了十分充分的展现,党建工作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表现的更加具有亲和力也更加吸引社区的群众,将整个社区建设成一个和谐美好的大“家庭”,为今后建设文明和谐的社区形象奠定了十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夏燕.浅谈社区党建工作中网格化管理的实践与创新[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4(05):44-45.

[2]郭彦良,李春涛.网格化管理:社区党建的实践与创新——以长庆油田银川燕鸽湖燕和园社区为例[J].共产党人,2013(Z1):41-43.

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总结 篇12

“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在社区进行格化管理以来,福华南街社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科学地划分为四个格,社区二级格长、信息员和三级格长转变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式,坚持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群众服务。

一、格长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服务质量。

为发挥好格长的作用,社区加强对格长业务培训。格长做为党的政策在基层的“宣传员”;做为发现各类问题的“信息员”;做为化解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做为生产经营单位的“消防员”,格长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一人多才”才能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才能高效率的为居民群众进行帮困解忧。为此社区开展业务交流,对各个业务的办事流程,进行汇总、打印,格长日常巡查时随身携带“小册子”,方便自身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格长积极与下沉的部门对接,跟着老师学。

2、坚持日巡查制度和日碰头会制度。

格长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巡查所负责的片区,查看是否有非法生产、非法经营等六个重点领域问题;查看楼院环境卫生状况,地面是否干净、垃圾是否日产日清;()查看沿街门店是否按照城市化管理要求,是否有突出门店经营、占道经营现象。通过日巡查,每天都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每天下午日碰头会例会,都由办事处副科级领导任社区第一书记的领导参加,各个格长对发现的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总、上报,大家共同商讨解决疑难问题。

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计划 篇13

管理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提高XXX社区工会联合会维护稳定服务群众的能力,构建有利于介休市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社会环境,夯实基层基础,扎实做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巩固党的群众基础,转变工作方式,根据东南街道党工委关于加强“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安排,现就XXX社区开展“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利民、惠民、便民为宗旨,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分类推进,探索职责明确、管理精细、服务有效的网格体系。努力构建以社区为基础,以网格化为依托,以新体制为保障,以社区管理为主的网格化管理长效机制,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管理服务并举的理念,以建设和谐社区、和谐街道、使社区居民更加和谐为工作目标。

二、工作目标

依托现有的社区管理体系和信息平台建设,以辖区内的居民为服务对象,划分成若干个网格,在每个网格区域内配置有各种管理服务团队,实时采集网格内居民家庭的情况,实现对网格内居民的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动态管理和服务,努力使公共资源整合化,1

管理服务水平更有效率;业务流程规范化,管理服务机制更加便民;管理队伍务实化,管理服务作风更加深入。

三、工作步骤

(一)学习知识、掌握理念、提高网格化管理工作的认识。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是一种革命和创新,对社区工作人员来说,是一项新的工作,因此首先要通过对有关网格化管理知识的学习,了解和掌握网格化管理的基本原理和要领,以便更好地运用。一是通过互联网搜索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学习有关网格化管理的概念性的知识,了解实施网格化管理搞得成功的地区(街道和社区)的做法,树立网格化管理社区的新理念;二是通过各种形式对网格化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网格化管理人员的操作水平;三是按照上级关于网格化管理的部署,结合社区的实际,深刻认识网格化管理对社区工作的推动作用,进一步认识网格化管理对社会管理的积极意义。

(二)、建信息、划网格、组团队,夯实网格化管理工作基础。

1、建信息。结合这次入户取得和更新的居民的资料信息,了解服务对象的家庭成员情况以及服务需求,建立社区网格化管理综合资料信息库,便于及时了解情况,掌握工作动态。对区域内的空巢老人、残疾人、低保家庭、4050人员、矫正人员等群体等服务对象进行分类,做到服务(管理)有重点,工作有方向。

2、划网格。结合居民住宅区、辖区单位交错分布的社区现状,2

按照街、巷界线、小区范围将辖区合理划分为八个网格,每个网格内居民约100户左右,人口约270人左右,将网格内的居民纳入网格管理之中,逐步将所有单位(工商企业、个体工商户)纳入网格。

3、组团队。确定网格管理员(网格责任人)的人选范围,组建初期拟由社区工作人员兼任网格管理员为主,居民小组长(楼栋长)、党员骨干、志愿者为网格联户成员,负责网格内居民的动态管理和服务,畅通基层群众直接反映问题的渠道。建立必要的服务管理团队、定期或不定期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服务。

(三)、选模式、订制度、优服务,打造全方位服务管理工作新格局。

1、选模式。首先,社区成立“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主任任组长,社区工作人员为成员。负责筹备网格化管理建立和运行的工作,要制定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其次,要选好模式,许多城市(街道社区)在网格化管理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创建了不同的管理模式,各社区(或全街道)要通过对本社区(或街道)的实际情况的掌握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在实施网格化管理前就应选好符合本社区(或街道)实际的网格化模式,确定网格内管理和服务的事项范围,社区服务管理事项的范围,做到全社区(或街道)一盘棋,形成有自己社区(街道)特色的网格化管理体系。

2、订制度。建立各项服务管理制度,形成规范的工作机制。制 3

订诸如《网格化管理员职责》、《网格化工作成员职责》《网格化工作例会制度》、《网格化工作服务人员职责》、《网格化工作问题反馈制度》等制度,用针对性较强的工作制度来规范操作,使服务管理工作开展有序展开。

3、优服务。为确保网格化服务见成效,社区要开展“工作进组、服务入户”模式,结合党组织建设,把党小组与居民小组合二为一,建立网格党小组,以党小组为单位定期组织党员、居民骨干参加理论学习、民情研判、议事决策、党内推优等活动。组建日常服务团队和综合服务团队,向周边群众提供近距离服务,帮助街道(社区)党组织全面掌握社区实际情况,准确掌握居民利益诉求,有效凝聚居民群众。各网格管理员要定期对网格区调查到的信息进行整理汇总,对居民反映求助的事,进行分类进行处理:一般性事务,由网格责任人现场处理;需要协调处理的工作,由网格责任人和社区协调处理;紧急性工作,网格责任人立即上报社区、并现场全程跟踪,做到“去有目的,来有问题、后有反馈”,服务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相关工作要求

一、通过网格化管理,实现服务精细化。以网格为依托,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网格团队准确搜集群众基础数据,及时掌握群众动态信息,做到有目的性的为老百姓解疑释惑,有针对性地预测、4

预防各类安全隐患,真正实现对网格的无缝化管理、精细化服务。

二、通过网格化管理,实现管理服务综合化。坚持“以人为本,便利公众”的原则,优化管理结构,提升综合服务功能,要求社区工作人员、居民小组长、志愿者、在册党员等网格成员多角色参与到网格内的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社会福利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引导建立完善的网格服务中心体系,满足网格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总之,我们要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认真学习掌握网格化管理的知识,不断探索网格化管理的路子,利用好网格化管理这个平台,促进社区各项工作扎实、稳步提高,为再造一个新介休作出贡献。

社区网格管理简报 篇14

一、“网格化”网络社区建设概述

1. 网络社区引入“网格化”的意义

以人人网、QQ、开心网、微博等为代表的SNS在人际传播中表现出了瞬间的爆发力和持久的高速度[2]。由此可知, 大学生对于这类人际传播网络热衷度高, 因此基于SNS的人际传播原理建立的校园网络社区, 集中了大学生的各类网络活动。

“网格化”管理模式起源于城市应用管理, 将城市管理范围根据统一标准进行区域网格单元的划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各网格间的相互协调、资源共享等达到整合资源、提高管理效率的现代化管理思想[3]。在网络社区中引入“网格化”概念, 根据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将校园网络社区分层分类, 建立不同的网格单元。利用互联网平等性、公开性和互动性的特点, 将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和言论有效地集中于网络社区中, 整合资源, 便于沟通。

2.“网格化”网络社区的建设

“网格化”网络社区的建设可以将现实中的校园圈搬到网络上, 根据不同的条件建立属于自己的“网格圈”, 把个人空间、兴趣圈子、学校地域等多种不同维度、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交叠在一起, 搭建起一个立体形、多样化的人际交往平台。

“网格化”网络社区的构建一方面能够便于对网民分类管理, 为网络评论员的培养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能够吸引不同个性的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网格”, 也让局域网下的网络社区更能吸引大学生的加入。每一个“网格”中可入驻一名至多名网络评论员, 为大学生答疑解惑, 指引道德规范, 弘扬主旋律。

二、“网格化”网络社区中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1. 网络评论员队伍是维护校园网络稳定的基础保障

校园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延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模式, 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互联网作为信息载体, 以虚拟性、开放性和去中心化为主要特征的运作模式伴随了网上信息良莠不齐的现状, 使得大学生难以辨析真伪。

网络评论员作为网络社区唱响主旋律的中坚力量, 日常积极参与校园网络社区的评论, 在各个“网格”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 明辨价值判断。

2. 网络评论员队伍是“网格化”网络社区运行的必要条件

“网格化”网络社区以各个“网格”为主要的作用单位, 在每个“网格”中, 成员均可以充分、自由、平等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网络评论员能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 牢牢巩固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意识。

网络评论员要从“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中解脱出来, 以平等的姿态走近大学生。“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精神相契合, 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而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的对话与敞亮。”[4]网络评论员需要以教育生活化的理念和新颖的网络语言, 将道理讲在细微处和生动处, 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3. 网络评论员队伍是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法宝

从目前高校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来看, 已经在教育方法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然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互联网的认识远远不足。在传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中, 一方面高校经常采用网络监控或寻找发帖人等被动方式解决问题, 无法起到提前预警的效果, 另一方面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文化领域建立了红色论坛和微博, 但依然有待提升。

网络评论员是一支有组织、重发展的队伍, 他们以敏锐的洞察力对突发事件和重要事件进行客观而权威的解释, 避免“群体性”不实言论的发生。训练有素的网络评论员在网络社区中逐渐获得网民的信任和赞许, 可以不断参与“网格”的热点讨论, 增强公信力, 促进大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

三、“网格化”网络社区中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思路

1. 网络社区中网络评论员队伍的构成

网络评论员队伍的构建需要注意两方面, 第一是熟悉网络传播的特点, 能运用网络知识和网络语言进行沟通。第二需要有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的基本知识, 能在庞杂的网络信息中为大学生指明方向。因此, “网格化”网络社区中的网络评论员队伍可以高校思政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班主任、党员教师、学生党员为主体, 建立“五位一体”的网络评论员队伍。

“五位一体”的网络评论员队伍中, 多为年纪轻、学历高、懂网络、善言论的高素质人才, 他们在大学生中有很高的威望。他们以身作则, 抓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同时根据网络带来的新变化, 积极投入到网络社区的各个“网格”中, 及时纠正不实言论, 将主流观点引入到网络社区中, 引导大学生提升网络素养, 增强洞见性。

2. 网络社区中网络评论员队伍的培养

网络评论员的培养, 主要集中在“网格化”网络社区中关于T-E-A-M四种技能的培养, 具体而言就是传递技能 ( T-transmit skills) 、情控技能 ( E-emotional skills ) 、应用技能 ( A-application skills ) 和提升技能 ( M-maximization skills) 。一是传递技能, 主要培养网络评论员在网络社区中能自如地与他人进行沟通, 提升网络的沟通能力。二是情控技能, 主要是当网络评论员在网络社区中发表的言论受到质疑时, 能及时地解释问题、解决疑问, 提升的是情绪调整能力。三是应用技能, 主要培养网络评论员在发现不实言论时能够快速反应、指出问题关键, 传播正确导向, 提升的是信息应用能力。四是提升技能, 主要是培养网络评论员碰到网络言论问题时能及时转借调整, 运用创新的方式方法应对, 提升的是创新调整能力。具体能力分解如表1 所示。

3. 网络社区中网络评论员队伍的管理

网络评论员必须坚定立场, 认清网络是一个快速传播的平台, 具有极强的宣传功能。网络评论员所发言论必须具有正确的观点, 坚决抵制各种不实不良言论的扩散, 这样才能成为大学生群体的表率。

网络评论员要认清和坚守职责, 善于分析敏感话题, 以正面的观点及时疏导网络社区民众的思想, 做到先声夺人。面对一些好声音和正能量的信息, 要适时引入到网络社区的各个“网格”中, 将正面信息的宣传效应最大化, 主动维护正确的舆论导向。

高校要充分重视网络评论员队伍的考核与建设, 定期汇总网络舆情分析材料, 建立数据模型。在大数据时代下, 网民每天的动作和方位都可能成为数据被记录和分析[5]。因此, 可以在校园网络后台提取相关数据, 对网络社区成员所发出的“正面教育次数”“发布正面引导信息数量”和自我激励下“大学生主动发布正面言论数量”等进行分析, 通过对大学生网络素质的提升进行回归分析, 继而判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对效果显著的管理引导方法要加大使用力度, 对于非显著效果的方法要转变开展方式。同时, 把实效性的结果分析与工作考核结果挂钩, 并给予相应的奖惩。

参考文献

[1]张九海, 喻洁.高校网络评论员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 2011, (4) :45.

[2]陈艳, 吴燕珍.SNS人际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2) :14.

[3]张帆.学生网格化自我管理体系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用的探索[J].才智, 2013, (7) .

[4]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 1991.

上一篇:初三作文:我选择坚强下一篇:关于游动物园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