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试卷分析

2024-09-23

八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试卷分析(精选8篇)

八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试卷分析 篇1

八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试卷分析

一、试卷整体评价

此次期末试卷,含四个大题,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填表题、材料分析题。试卷以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材为依据,注重了双基,强调了能力的考查。在命题方式、选材、立意等方面,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试题知识覆盖面宽,基本突出了考查教学中重点的理念。试题难度适中,能有效地检查学生在本学期学习的效果。考查内容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其试题活而不乱,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分析能力、阅读材料的能力、开放性思维的能力。试卷还对时政知识加以考查,突出了思想品德的学科特点。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从对学生卷面答题的质量抽样分析情况看,学生普遍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如下:

1、重大时政知识积累欠缺。单选题中的1、4、5三个小题虽取材于社会热点新闻,学生答的相对不好,这足以说明学生对时事政治不够关心,还需要培养学生关心时政新闻的习惯。

2、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不够。判断题的第8题错误率较高,很多同学单凭个人感觉答题,忽视了基础知识是答题遵循的依据。“竞争的积极作用”很容易被同学所不解,但学习过程中如若对这一基础知识掌握清楚就不会答错。还有材料分析第2题中有关对“诚信”概念的理解,对“善意的谎言”的理解这两个问题都是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察,很多同学只是对其进行片面的个人分析,并没有运用教材所学的知识,这样是得不到高分的。可见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

3、学生运用课本主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即学生不能根据材料从课本中提取出有效知识,也不会把课本知识和材料有机结台起来,要么只看到材料而忽视了课本知识,要么只单纯回答了课本知识而没有结合材料。这种现象在材料分析题里体现最为明显。例如材料4题,表面看上去脱离教材知识点,其实在材料中隐含着相关的知识点,是关于“如何履行承诺”的知识点,此题是理论与实际巧妙相结合才能答得恰到好处的。

4、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较弱,不能多角度地分析、解决问题。最典型的就是第三大题,这道填表题有很大的灵活性,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思辨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可有些同学思考的过于拘泥,思路较狭窄,而导致失分。

5、学生审题不够认真细致,偏差失误较多。不能从设问和材料中提取出有效信息,导致答案偏离设问指向。材料第5题是涉及到“竞争与合作”中的知识。如不仔细审题,就会领会不到题的内在意义,从而很粗糙的作答,很难答到点子上。

三、今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针对这次考试中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我觉得教师今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1、强化基础知识训练。万变不离其宗,基础知识是根本,判断题错的原因大多就是基础知识不牢固。一环扣一环,没有基础知识的支撑,材料分析题也就更难了。要以课标为纲,以课本为本,注重基础,稳扎稳打,适当综合,分层提高。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归类和疏理学习内容,形成知识网络,实现知识的迁移、重组和整合。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也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考试命题方式是灵活的,但无论如何选材,落脚点还是教材知识。设问可能非常灵活,答案却可能非常简单,教材知识不熟悉,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即使审题准确,也难得高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抓基础知识入手,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关注时政热点,关注社会生活,关注成长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时政热点、社会生活、学生实际生活问题,依据所学课本知识,进行深层次及多角度思考是很多有名的政治教师成功之所在,这也是政治教师必备的素质。在平时,应要求学生多收集整理一些与教学重点知识相关的资料,根据教材所学,指导学生分析解决这些问题。不断地坚持问题带考点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多层次、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3、注重对学生应试技巧能力训练,加强答题规范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规范习惯。审题、解题、答题、表述、书写的规范和完整,既是考试的重要要求.也是提高考试成绩的重要途径。在讲练当中,对规范应长抓不懈,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尽量运用政治学科的专业用语,做到格式正确.语言规范,紧扣问题,条理清晰。

4、转变教学观念,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在教学中要大力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努力处理好两个转变: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变为“学习者为中心”,以“教会学生知识”转变为“教会学生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时既要重视改革“教法”,更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和培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总之,在今后的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要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的教学思想,才可能收到“一石三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效果。

八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试卷分析 篇2

1.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现状的分析。

首先是思想品德学科考查要求。众所周知, 随着课改的深入和新教材的逐渐普及, 材料解析题愈来愈受到中考思想品德命题时的首选, 特别是开卷考试的实行, 这类试题开放度和难度更是大大提升。所以, 把握好这类试题的答题技巧、提高正确率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卷面考查成绩。

作为思想品德考试中的重要题型, 材料分析题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多样性等特点, 除传统地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外, 材料分析题更倾向于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思考的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说, 材料分析题都是给出一段或几段材料供考生分析, 解题时需要学生立足材料设置的情境, 通过审题, 明确题目要求及其隐含条件, 然后回忆所学的知识或课本上相关的原话, 最后联系材料的事例进行简单分析或详细论述。

其次, 分析八年级学生特点,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初中阶段是个体成长的关键期, 也是从儿童向成人迈进的过渡期、“断乳期”。此时的他们生理、心理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和完善。初中三年, 他们的各项能力会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慢慢得到培养和锻炼, 尤其是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会有较大的发展。八年级, 作为初中的中间年级, 有其特殊的群体特性。与初一、初三学生相比, 他们既无初一学生的好动与好奇, 又无初三学生那样明确的升学目标, 所以对他们的引导过程中, 一个不注意, 就很有可能让其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 如逆反、闭锁心理就以八年级为高发群体。

此外, 笔者注意到在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的编排上也体现出了编者对三个年级学生群体特征的考虑。

例如:“课标”第7页中有“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 知道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 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内容。其中, 七年级要求:行为和后果的联系 (拒绝、调节、遵守) ;八年级要求: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沟通、积极行使) ;九年级要求:人应该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负责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张秀芝老师关于《新课程理念下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策略的思考》讲座) 。

这无疑很好地说明了随着年龄的增长, 学生的思维会逐渐趋于理性, 能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实际的案例与材料, 从中建立自己的思考并得出结论。

2. 会谈技巧在教学中应用这一问题的提出。

会谈一词如果让我们顾名思义地去作解释的话, 就是会面和谈话。在这里, 会谈中的双方就不仅仅是通过谈话交流的, 会谈双方视线的接触和身体的姿式等也会成为会谈中交流的要素。会谈技巧, 一方面需要接收、理解来访者各种方式的言语或非言语信息, 另一方面则要对来访者传递来的信息作出反应, 从而有效地促成来访者的良性改变, 起到助人自助的咨询目的。笔者认为, 日常教学中, 教师们都希望学生能在其引导下逐渐靠自己的领悟与体会习得某项技能或锻炼某项能力, 这与会谈技巧在心理咨询中的操作目的是一样的。

基于此, 笔者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和所教授学科, 将心理咨询中的会谈技术融入实际材料分析教学过程中, 以期达到让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掌握一定的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方法, 提高个人的材料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 实现其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增长。

二、具体的实践与研究

1. 倾听与询问技巧的应用。

倾听与询问技巧中咨询者虽然处于听的位置, 但这是一种主动的听, 是一种以收集信息为目的的倾听, 是心理咨询中不可缺少的。常见的倾听与询问技巧包括开放性提问、封闭性提问、鼓励、澄清、释义、情感反应、概述等。其中, 开放性提问和封闭式提问在笔记的材料分析教学中比较常用, 前者常以“什么”、“如何”、“为什么”、“能不能”、“可不可以”、“行不行”等设问, 促使学生尽可能多地回忆和表述所学知识、个人体会或见解;后者通常以“是不是”、“要不要”、“有没有”、“对不对”等设问, 用来限制学生回答的内容, 避免其在表述时不自觉地偏离主题。

另外, 在学生回答过程中还需要适当加入一些鼓励性语言, 如“接着说”、“还有吗”、“需要补充吗”、“嗯”, 以此表示教师对回答问题学生的关注, 并鼓励其讲出更多。

例一:

亲爱的妈妈:

你的儿子在给你写信。我已经好久没给你写信了, 因为我出差、度假、住医院了……

我们这里现在正是春光明媚、夏日炎炎、秋高气爽、寒冬腊月的时节。

我现在的身体还好、很好、不太好、很不好。

前不久我去逛过剧院、电影院、音乐厅、酒吧。

我打算再过1个月、1年、5年去看你。

我知道你没钱花了, 所以寄给你30、20、10、5个卢布。

我已被任命为总工程师、厂长、总局局长。

我和妻子祖莉菲娅向你问好。

你的爱子彼佳

12月31日

这是一位母亲写给儿子的信, 在信的背面有这样一句话:“亲爱的彼佳, 你只需将多余的字词划去再将信寄回来即可。”母亲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

分析过程:

生:母亲想让儿子给他写信。

师:母亲为什么想让儿子给他写信?

生:因为她想知道他儿子的情况。

师:为什么她想知道他儿子的情况?

生:因为母亲很关心自己的儿子。

师:母亲关心儿子其实就是母亲对儿子什么的一种表现啊?

生:母亲爱自己的儿子, 想自己的儿子了。

师:悟性非常高啊!所以我们在审题时就要明确, 题目问的是“用意是什么”, 用意指的就是本质上的原因, 所以我们要学会一步步挖掘进去, 直到找到根本原因为止。

学生似乎有些恍然大悟, 并且在接下去的几个材料分析题中, 学生开始尝试着用这样的刨根问底式的倾听与询问技术展开对问题的思考, 事实证明当堂效果比较明显。

2. 影响性技巧的实践运用。

会谈中的倾听与询问技巧主要是在来访者发出的信息上展开的。这对帮助来访者认识自我、发现问题等有明显效果, 但来访者在这个过程中的成长往往是缓慢的, 甚至是不易察觉的。所以, 在咨询过程中, 咨询者也需要在某个时刻从自身角度出发, 依靠个人的专业能力 (包括观察力、感受力和个人价值观等) , 主动影响来访者, 促使其更好更快地认识到问题所在, 加速个人的成长。这便是会谈技巧中的影响性技术, 是一项比倾听和询问技术来得更加直接的会谈技术, 其内容包括解释、指导、提供信息、影响性总结、自我开放等。

结合学校教学和思品教学的特点, 应该说, 笔者日常课堂教学中对影响性技术各项内容都有一定程度的运用, 但在材料分析题的教学中主要以指导和影响性总结为主。在此, 笔者将以对指导技术的运用为例来分析。

说白了, 指导就是直接告诉该干嘛、要怎么做、会怎么样等, 是一种常用且较有影响力的技巧。应该说, 这也是和常见的学校教育方法最接近的一种技术。

例二:

下面是一位女中学生的叙述:

我现在都有点不想上学了。在班上, 我没有朋友, 有时候, 别的同学在一起说悄悄话, 也都故意背着我, 大家好像都联合起来对付我。前不久, 我又因为一点小事和一位同学吵了一架。我承认自己脾气不好, 总爱和同学吵架, 可是我觉得同学们也不理解我。我很孤独, 不知道该怎么办……

请你帮这位女同学出个主意:如何解决她与同学交往中出现的问题?

师指导:既然是要我们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那我们首先就应该明确她的问题是什么才好, 这样才可以对症下药啊!

于是学生迅速地再次阅读材料分析问题, 最终一一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3. 非言语交流的意外效用。

心理咨询中的会谈与常规理解中的会谈有所不同, 并非只有用耳朵听和用嘴说, 还包括用个人的表情、肢体动作、语音语调改变去“说”、用眼睛去“听”。所以非语言性交流是会谈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美国心理学家梅拉比安通过实验提出这样一个公式:信息资料的总效果=7%的言语+38%的声调+55%的非言语。另一位心理学家伯特惠斯戴尔就人际交往中非言语沟通发生的数量进行推测, 在两人的交往中, 言语所传递的信息不到全部信息的35%, 而65%以上的信息是通过非言语的形式传递的。 (沈正元, 《非言语沟通: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1993) 简单来说, 非语言交流其实就是一种无声的、暗示性教育, 是一种让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外界信息的方法。这是与八年级学生的特点相吻合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过:“造成教育少年困难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 而处于这种年龄期的人按其本性来说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的。”

三、延伸思考

前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著名的电脑软件专家李开复曾在一篇文章中谈21世纪最需要的人才时指出:21世纪更多的工作是靠人的脑力的创造, 要靠平等的竞争, 已经没有国界的差别, 世界已被铲为平地, 任何一个国家的人都可以和另外一个国家的人合作或者竞争, 任何人都可以接触、使用、共享到同样的信息。21世纪需要的不再是19、20世纪那种听话的、没有自己意见的、努力且有毅力的蓝领或者白领工人, 更需要的是创新实践者、跨领域合成者、高情商合作者、高效能沟通者、热爱工作者、积极主动者、乐观向上者。他对其中的跨领域合作者的诠释大致是这样的:他认为21世纪最需要的并不是那些只把所学专业学好的专才, 更多的是需要那些在学好本专业基础上能将本专业与其他任何方面的知识结合起来的人。

在拿破仑的军队中, 即使是一名实力最弱的士兵, 也会梦想着自己当将军的那一天。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 笔者也一直在考虑自己到底想要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李开复先生的一席话无疑给了笔者很大的启示:培养以后社会需要的、能在社会上生存与发展的人, 也许他们的知识未必全面, 但他们却拥有随时将生活过程中所见、所闻、所悟纳入自己原有知识体系的能力。而思想品德课堂无疑是目前最好的实践平台。

因此, 笔者愿以自身的尝试为例, 尽可能地将所学知识、个人经历、生活经验等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扮演好课堂组织者的角色, 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实现个人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让其见证知识与知识、知识与生活融合并用的可能性, 并让他们逐渐建立起“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就会且应该努力去获得相应的本领”的观念, 为其今后个人目标定位、职业选择等提供前瞻性的、潜在的课堂教育。

参考文献

[1]高玉祥.个性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第二版

[2]闫学.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

[3]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8.第五版

[4]郭念锋主编.国家职业资格教程——心理咨询师 (基础知识) .民族出版社.2005.8

[5]夏正江.一个模子不适合所有的学生.差异教学的原理与实践[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

[6]于淑云、黄友安.教师职业道德、心理健康和专业发展[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第二版

[7]秦榆编著.老子学院.老子的无为而治.[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6.8

[8]刘守旗.试论非言语沟通与青年思想教育.中华硕博网.2008.5

九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期末测试题 篇3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14年11月22日清晨,几位晨练的社区居民愉快地谈论着:

建筑工人张龙:“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有了好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建造高楼大厦,把我区的建筑业做大、做强。这是我的责任!”

数学教师凌风:“素质教育要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要引导他们学会学习,学会自主合作,提高其素质和能力。这是我的职责!”

中学生童歌:“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加强体育锻炼,将来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

以上社区居民的对话告诉我们()

A.有的人承担责任,有的人不承担责任

B.每个人承担的责任都是相等的

C.每个人的角色不同,所承担的责任不同

D.人们的身份都是不同的,但责任相同

2.中学生玲玲在微博中写道:个人与集体是一对孪生子,相辅相成,互成因果。集体是个人的联合体,个人共同携手组成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容纳了个人的所有能力。下面同学的观点与玲玲的观点不一致的是()

A.陶陶:我生活在班集体中,我离不开班集体,班集体需要我

B.丽丽:为了班集体的荣誉,每次发现我们班的卫生区有纸片,我都会自觉地捡起,然后丢到其他班级的卫生区中

C.琳琳:班集体是我成长的园地,在班集体中我获得了知识,增长了才干

D.刚刚:运动会上,我虽然扭伤了脚,但为了班集体的荣誉,我仍然坚持跑到了终点

3.右图漫画《拆》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

A.平时要注意从点滴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B.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以个人利益为重

C.关爱个人就是关爱集体

D.集体是个大家庭,损失一点利益没关系

4.2014年8月20日,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邓小平同志指导我们党正确认识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根本任务,制定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材料中提到的“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根本任务”分别是()

A.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成为中等发达国家

B.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5.2014年6月3日,习近平在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一批重大工程科技成就,大幅度提升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高速铁路等一大批重大工程建设成功,大幅度提升了中国的基础工业、制造业、新兴产业等领域创新能力和水平,加快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农业科技、人口健康、资源环境、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等领域工程科技发展,大幅度提高了13亿多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使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我国取得这些成就的根本原因是()

A.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确定

B.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大力实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D.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6.2014年11月27日,山东省某企业举办人才招聘会。会上,该企业董事长说:我省是一个人口大省,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给我省经济社会带来了沉重压力,我们企业也遇到了同样的难题,工人素质低,高新技术人才短缺。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变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从国家的角度上,必须实施()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经济社会发展的“三步走”战略

C.人人均可成才战略

D.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7.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

A.创造和创新力的竞争B.领土主权的竞争

C.教育和人才的竞争D.拥有人口数量的竞争

8.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进孟中印缅、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推出一批重大支撑项目,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拓展国际经济基础合作新空间。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我国的对外开放不断扩大②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必须走向世界③中国经济发展“一枝独秀”,正在改变着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发展趋势④当今世界日渐成为一个“地球村”,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9.2014年“十一”长假期间,某报通过两家知名网站对4177人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79.8%的人表示自己“愿意参与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这说明()

A.网络媒体是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唯一途径

B.我国公民积极依法参与政治生活,行使监督权

C.我国公民都能实事求是地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

D.我国公民都能自觉地履行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的义务

10.2014年3月5日至1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等七个草案。这表明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

C.最高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

1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该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endprint

①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②中国共产党的意志决定的③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④全体人民的意志决定的

A.①④B.①③C.①②D.②③

12.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A.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B.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13.右图“富”字的拼写完成说明了()

①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②我国的分配制度鼓励收入两极分化③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实现共同富裕④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14.下面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的阐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

B.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

C.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

D.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5.一次主题班会上,中学生敏敏说:“社会在发展,学习无止境,那种一次‘充电、终身‘放电的状况已一去不复返。”这告诉我们()

A.要有创新精神B.应发挥个人智慧

C.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D.要具有开放的胸怀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价值判断(下列各题的叙述中,都包含一定的价值标准或者是行为选择,请予以判断,在括号内写明“正确”或“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6.看着西藏、新疆地区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相关新闻报道,中学生婷婷说:“维护民族团结,我们青少年应结合实际,从自身做起。”(5分)

判断:()理由:

17.有的同学认为,现阶段中央“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就是要把文化建设作为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5分)

判断:()理由:

18.2014年11月,一次以“理想”为主题的“口头作文大赛”中,中学生亮亮说:“我的个人理想与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5分)

判断:()理由:

三、情景分析(13分)

19.陶笛,一名九年级女学生,学习刻苦努力。进入初中以来,陶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学校和家长对她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可2014年5月临近中考的前一个月,陶笛开始紧张不安、心烦意乱,晚上经常失眠,学习效率明显下降,考试成绩也一次不如一次。老师和家长给予了她关心和安慰,但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愈演愈烈……

分析上面情景,回答问题:

(1)在陶笛同学身上表现出的是什么现象?(1分)

(2)看着陶笛的状态一天天下滑,朋友桑刚说:“陶笛得了这种病,没救了!”你认为呢?(7分)

(3)在你的身上发生过这种现象吗?当时你是怎样做的?(5分)

四、材料分析(13分)

20.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青岛第一希望中学为了进一步落实习总书记“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讲话精神,准备组织系列活动。诚邀你参与:

活动一:形式选择

(1)筹备组打算向全校师生征集两种活动形式。你能帮助他们选择两种最佳的活动形式吗?(2分)

活动形式一:

活动形式二:

活动二:理由阐释

(2)活动中,部分同学认为,现在是和平年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没有必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6分)

活动三:建言献策

(3)活动接近尾声时,活动组委会向全校师生发出了征集两条“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措施(或建议)的通知。你能完成这一任务吗?(2分)

措施一:

措施二:

活动四:身体力行

(4)通过参与本次活动,你认为我们中学生应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做点什么?(3分)

五、生活实践(14分)

21.“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为了引导毕业班学生了解国家召开的重大会议,深刻学习、领会党和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某校毕业班思想品德学科王老师,以“学习、宣传党和国家的会议精神”为主题,分组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写一写】

第一组同学准备围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这一会议精神对我国依法治国的地位进行概括。

(1)请帮助第一组同学概括一下。(4分)

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积极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基本完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说一说】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第二组同学准备用自己学过的思想品德观点证实这一会议精神。endprint

(2)请围绕这一会议精神反映的主题,帮助第二组同学说出三个观点加以证实。(6分)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份规划执政党依法治国路线图的纲领性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做一做】

为了积极响应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会议精神,第三组同学结合“实行依法治国方略,建设法治中国,从我做起”这一主题向全班同学发出了呼吁……

(3)请帮助第三组同学设计呼吁的主要内容。(4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C2.B3.A4.C5.B6.D7.C8.D9.B10.A11.B12.A13.B14.D15.C

二、16.判断:(正确)(1分)理由: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1分)自觉履行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就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3分)

17.判断:(错误)(1分)理由: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2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2分)

18.判断:(错误)(1分)理由:为了个人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当代青年要把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将个人理想的实现融入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去。(简要概括“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言之有理亦可。4分)

三、19.(1)学习压力大,出现考试焦虑。(1分)

(2)桑刚的说法是不正确的。(1分)学习生活中总会有压力和焦虑存在,感受到压力和焦虑是正常的。(1分)由于学习压力和焦虑而出现一些生理、心理反应,是大家经常会遇到的。(1分)学习压力和焦虑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1分)适度的学习压力和焦虑体现了我们对考试积极认真的态度,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1分)过度的学习压力和焦虑则会干扰我们的学习,对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1分)不过,学习压力和焦虑并不是不可调节的,只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就会完全可以使自己拥有乐观积极的心态,变压力为动力,从容地面对升学考试。(1分)

(3)①有过,如感到紧张、头脑空白、记忆卡壳、难以思考等。(1分)②A.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1分)B.树立正确的考试观;(1分)C.实事求是地调整自我期望;(1分)D.增强自身实力。(1分)

四、20.(1)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辩论会、手抄报等。(其他形式也可;每写出一种活动形式得1分,满分2分)

(2)①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1分)②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2分)③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1分)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继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全国各族人民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团结一致,不畏艰难,以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不断夺取新的胜利,把现代化建设的美好蓝图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展现中华民族的伟大风采。所以,我不赞同这些同学的观点。(2分)

(3)①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正确面对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④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只要能写出两条即可得2分)

(4)①以积极的态度,自觉接受民族精神教育,感悟伟大的民族精神。②从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做起,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③争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只要能写出一条且言之有理即可得3分)

五、21.(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4分)

(2)观点举例: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③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或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实现共同富裕)。⑤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⑥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该问开放性较强,只要写出能体现“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主题的任意三个观点即可;若写出其他观点,只要符合题意、体现主题亦可;每写出一个体现主题的观点得2分,满分6分)

八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试卷分析 篇4

一、指导思想 :

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努力践行新课改理念,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改革探索意识,积极探求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新路子,较好落实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开拓我校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1、按照课程计划,完成好八年级《思想品德》(上)的教学目标任务。

2、创造条件,积极开展中学生道德实践活动。

3、根据我班学生实际,开展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三、教材分析:

本册书包含四个单元十课的内容,以人际交往为主题,围绕学生生活圈的扩展,分别是相亲相爱一家人,师友结伴同行,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交往艺术新思维。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善于与人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知道孝敬父母和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能够孝敬父母,做一个诚实的人;学会尊重宽容他人,能够平等待人,与人为善。这是教学目标。通过半年时间的教育教学,帮助学生学会交往,提高他们的交往品德,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他们终身受益。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学生交往品德的培养,道德实践活动的开展。

四、教学措施:

1、教师要反复学习新课标,深入理解新课改的基本精神,加大探索创新的力度,尽快摸索出一条既适应新形势要求又切合我校教学条件和教学对象实际的教育教学的新路子。

2、同科教师要加强合作,共同开展好教学科研工作。

3、教师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深入分析学生情况,确定好教学环节的重点难点,科学安排教学过程。

4、教师要努力掌握教育新技术,充分利用我校有限的多媒体资源。

5、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精心组织课外实践活动。

6、组织管理好学生,注意培养学习活动的积极分子,利用积极分子带动全班学生,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搞好教学的关键。

7、协调好学校领导,班主任,其他教师,家长的关系,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六、教学进度:

八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试卷分析 篇5

满分50分,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上海世博展中华风采:古老的汉字“世”、“人”字形吉祥物、复活的《清明上河图》、青铜制品、少林、武当功夫等,让世人感受中华文化。这表明①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②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富有独特的艺术魅力③中国的所有传统文化都值得也应当继承④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A.②③B.②④C.①②D.①③

2、上海世博会于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在上海举行。在上海申办世博会时,海外的华侨华人也作出了很大贡献。为此,中国侨联副主席李祖沛表示,广大华侨华人是上海世博会申办成功与筹建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这说明()

A.海外华侨华人的大力支持是我国取得世博会主办权的根本原因B.海外华侨华人为世界各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C.实现世界的和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D.海外华侨华人心系祖国,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发展和建设3.“世上有种结,叫心结,难以解开;世上有扇门,叫心扉,难以敞开;世上有条沟,叫代沟,难以逾越。”解开心结,打开心扉,架起与

父母沟通的桥梁就要()

①理解父母的“唠叨”和期望②尊重父母的意见建议、欣赏父母的优点③凡事听从父母④克服逆反心理,主动沟通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4.一首歌中唱到:“祝福你我的祖国,我把满腔赤诚献给你,愿你永远坚强,永远蓬勃。”为 “把满腔赤诚献给祖国”,你打算()

①热爱祖国壮丽的山河、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②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③自觉承担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④勤奋学习,顽强拼搏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5.中华民族自古强调“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西方谚语也说“礼仪是通行四方的推荐书。”人际交往的礼仪原则不包括()A.平等待人B.尊重他人C.宽容大度D.克服闭锁心理6.人类行为学家约翰?杜威曾说:“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赞美。”这启示我们()

①要学会赞美他人②多赞美他人的成绩与进步、优点与美德③赞美不需讲究分寸、把握技巧④多赞美那些不被注意的人们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7.“神七”发射成功后,英雄航天员景海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是亲密无间、生死与共的战友和最佳搭档。我们各有分工,但„1+1+1‟远远大于3。”由此可见()

A.只要合作,就一定取得成功B.合作需要公平,公平才能合作

C.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D.成功需要合作,合作有助于成功

8.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不能表达同样道理的是

A.“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额上能跑马”B.凡事包容,凡事相信恒久忍耐

C.“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D.“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9.一则广告语写到:诚实是用不完的资本,信用是推不倒的品牌。对诚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大事要讲诚信,小事可以撒点谎B.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C.“善意的谎言”不违背诚信原则D.小信诚则大信立10.下列行为中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是()

①小东拒绝父亲让他辍学打工的要求,坚持回校学习②小明打电话向关部门举报学校附近有一个黑网吧③受同学欺负的小刘找自己的哥哥教训那个同学④小梅督促做生意的爸爸及时交足税款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11.右图漫画中公民的行为A.正确,认识到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B.错误,没有认识到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C.正确,认识到权利和义务都是由法律规定的D.错误,没有认识到权利和义务是可以分离的12.在一些重要路段,我市公安和交通部门联手张挂了这样一些标语:喝酒过多伤身,酒后驾车要命。这说明法律保护公民的A.建议权B.生命健康权C.受教育权D.人格尊严13.现如今,形形色色、以假乱真的“山寨”产品、“水货”日益冲击着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这些产品的经营者

①违反了诚实守信原则②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③创新能力在不断提高④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A.①②④B.①③④①②③D.②③④

14.2010年12月9日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9日对贵州省政协原主席黄瑶作出一审判决,认定黄瑶犯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说明()

A我国法律机关对腐败分子一律从重处罚B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

具有普遍约束力

C所有的腐败都必须承担刑事责任D人们的行为只能由法律来规范

A.①②③B.①②C.①②④D.①②③④15.胡锦涛在谈到教育问题时指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或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这是因为()

A.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参加社会实践活动B、学习书本知识没有实际用途

C.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D、青少年缺乏社会经验,参加社会实践要等到长大以后

二、非选择题(共35分)

16、(6分)2010年9月,新的学期一开始,某学校就开展了以“怀感恩之心,行报恩之举”的孝敬父母活动,学校政教处、团委、学生会向全校师生发出了倡议书。

(1)如果你是参加此次活动的一名学生,请你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感恩父母?(3分)

(2)在此次活动的开展中,你想通过哪些具体行动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至少三种做法)(3分)

17.王明在班里喜欢独来独往,他认为自己既没有做错事,也不有求于人,因此没有必要去和别人交往。渐渐地,他觉得自己越来越孤独。为此,他开始沉迷于网络,经常在网吧和网友聊天。王明的同学张力却是爱凑热闹,说话心直口快,但是尖酸刻薄,爱给同学起外号,渐渐地也被同学孤立,因此心里闷闷不乐。

(1)请你对王明“沉迷与于网络,经常在网吧和网友聊天”的行为谈谈自己的看法。并请你为王明正确上网提几条建议?(5分)

(2)假如你是张力的朋友,你打算如何解决他的烦恼帮助他与他人交往?(4分)

18.张宏与刘雨的学习总成绩总是不相上下,只是张宏的数学比较薄弱,不如刘雨该科优异,而刘雨的外语总是给自己拉分。升入八年级后,老师把她们俩调成了同桌。起初,他们很少理睬对方,生怕对方在学习上超过自己。学习了八年级《思想品德》的有关内容后,二人明白了很多道理,她们开始你帮我数学,我帮你英语,学习上都有了很大进步。昨天的数学试卷发下来了,刘雨看到张宏得了97分,自己少得了1分,心想“决不能落后于张宏”,就悄悄将自己的成绩改成了98。张宏说:“我还得多向你学习”,刘雨心里别有一番滋味。回答下列问题:

⑴你认为是《思想品德》课上的哪些道理促使她们发生了转变,从而在学习上都有了很大进步?(6分)

⑵你如何看待刘雨涂改成绩一事?(3分)

19.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掺有工业用油的毒大米、毒瓜子,使用瘦肉的辣椒制品。消费者深受其害。

(1)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益?(4分)

(2)假如你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你将通过哪些合法途径来解决?(4分)

(3)为有效消除食品安全隐患,营造放心消费环境请你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至少三条)(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7分)题号***1314151617答案BBCDDCDBDDAABBABC

二、非选择题(共33分)

18、(1)①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父母不仅从生活上无微不至的抚养、照顾我们,教给我们基本的生活技能,还能从思想品德上关怀、教育我们,教我们如何做人。

②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子女应尽的义务。(3分)

(2)为父母洗一次脚;给父母写一封信;陪父母参加一次户外活动;为父母自制一件生日礼物;承担一次家务劳动;与家长谈一次心等。(3分)

19、(1)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拓宽了我们交往的渠道。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可以为我所用,也可以为其所伤。因此,小名应该正确使用互联网,明辨是非,慎重交友,结交益友。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不浏览不健康的交友信息;上网

不随意约见网友,也不轻易答应网友的邀请。(5分)

(2)首先,要知道文明交往礼为先,要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学会宽容。其次,要掌握交往的艺术,提高交往的能力,要善于与人交往,要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赞美他人。说话要客气,要尊重他人,替人着想等等。(4分)

20、(1)①生活中既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善于合作有助于学习进步、事业成功;

②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统一的,二者相辅相成;

③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共同发展,共同提高,达到双赢的理想结果。(每条2分,共6分)

(2)①小雨涂改成绩的行为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也是一种不诚信的行为;

②这种做法不利于与他人交往合作,不利于自己的发展进步;③要向小红说明情况,勇于承认错误。(3分)

21、(1)人身财产安全权、知悉真实情况权、公民交易权。(3分)(2)消费者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依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通过正确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可以与经营者直接协商,双方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解决争议;当于经营者协商和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试卷分析 篇6

一、试题的评价

这次八年级数学试卷,以新课标为依据,题型较新,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基本理念,有利于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试卷考查的知识点分散、覆盖面广,体现八年级学生所学知识的重点内容。试题内容丰富,贴近生活,灵活性强,从不同角度对学生所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全面的考查。今年的数学试卷具有如下几个亮点:

1、突出考查八年级数学的主要内容

全卷共26题,总分120分,代数部分约占60%,几何部分约占40%。着重考查了代数运算、几何证明、函数方程等重点知识,以及数形结合、逻辑推理等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并注重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

2、面向全体,注重基础

基本题以常规题型为主,并以基本要求为考查目的,强调知识的直接应用,问题表述简洁明了,例如避免了繁难的数值计算,降低了几何证明中的难度与推理过程。

3、重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考查数学应用能力

全卷设置了9个与现实生活有关的实际问题,分值占70分。这些试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考查中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感。

4、注重灵活运用知识和探求能力的考查

如3、4、5、6小题,考查学生观察图形、图像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与方法的能力;第15题考查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探求规律的能力;23题与24、25、26题具有开放性、探索性,考查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析、探求、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5、试卷体现新课程理念

有些试题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另外,试题还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数学内容来源于现实生活,数学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一门学科,如第3、4、5、6、7、23、24、25、26题,从不同层次和角度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这些,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自觉体验和探究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规律,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融入现实生活,数学教学达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目的,同时也使学生明确了学习数学的方向,从现实生活中学会观察、探究和总结数学规律,把生活常识与所学数学知识联系起来,从而能够学好初中数学。

二、学生的答题情况

这次的100份试卷,最高分120分(3人),最低分为6分,平均71.59分,优秀46人(96分以上),及格52人(72分以上)

第一大题 选择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平均得16.22分。

第1题考查了分解因式的知识。

第2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ASS)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有些同学错误的认为(AAS)也不能判断三角形全等。

第3题三角形的玻璃被打碎成三块,只有第③块符合(ASA),其他两块均不能判断。

第4、6题是生活与数学相结合的题,只有生活知识或只有数学知识是无法作出正确选择的,判断时需有一个转化过程。

第5题有些同学根本没有找到对称轴就下结论,因此出现错误。第7题消费各项所占百分比在其他学科也有应用,学生出错较少。

第8题涉及简单的单项式运算及幂运算,出错较少,只有个别学生没有做对。第9题失分多,原因是不知道什么数的零次幂等于1,属概念不清。

第10题在已知两三角形有两边相等时,若要判断其全等,只有两种可能,或(SAS)或(SSS),这道题不可能用(SSS),很多学生没有选择(SAS),失分的较多。第二大题 填空题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平均得18.5分。第11题出错原因大多是没考虑系数的符号。

第12题出错原因是不能正确利用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或忽视负数的奇数次幂为负数。第13题出错大部分是基础差的学生,不清楚正比例关系中k值的求法。

第14题为较常见的一次函数应用题,程度好的学生能正确写出关系式,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写出x的取值,程度较差的学生不能写出正确的关系式,也有关系式中带着单位(cm)(kg)的。

第15题是一个先去括号再进行多项式的加减运算题,出错的主要原因是括号外带“—”号的去括号后不能将各项都变号,或找不出同类项和不能正确合并同类项。

第16题是一个典型的配方问题,此方法在初三时会常用到,近几年高考也是常用到的,可以说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此题出错者较多,主要是对完全平方公式的各项关系不完全清楚。第17题出错较少,出错者多是猜想出来的,缺少依据,因为根本找不到△PMN的边与CD上部分线段的等量关系。

第18题是由学生添加条件再进行证明,添加条件可以是AD=BC用(SSS)也可是∠CAB=∠DBA(SAS)大部分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条件,也有部分学生选择不符合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如(SSA)。

第19题有一定的综合性,需由条件将两个函数转化成方程组解出k、b的值,学生出错较多的原因是不知道函数图象上的点满足函数关系式,因此得不到关于k、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第20题属代数、几何的综合性题目,需根据一次函数先求出与坐标轴的交点,再由三点确定三角形,最后求三角形面积。用到的几何知识少而且简单,出错原因与19题相似,19题做错者20题基本上没能做对,可见学生对函数与图像之间的“数、形”关系没有很好的掌握。第21题是多项式运算中较为简单的问题,但抽样的100份试卷中竟有40名学生为0分。有没做的,也有没做对的,做错者多为完全平方公式与平方差公式用错或去括号时出现错误,也有在加减运算中出错的。

第22题是用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问题,虽然题目较为简单,但抽样中有52名学生为0分,出错原因是有当成计算题去做的,也有提取公因式时需将括号内外变号时出错的(内变外不变或外变内不变),教学中应引起重视。

第23题与18题有共同之处,属较开放性命题,需自己添加条件,已知两三角形一角及一角所在的边对应相等,可添加条件:另一边对应相等或还有一组对应角相等,也可添加条件为△EFC≌△DFA。出错者添加条件的一边符合(SSA)情况无法判断全等,也有添加∠A=∠C这两个角都不是单个的角,应表示为∠BAE=∠BCD,可能是学生心里明白但表示不正确导致错误,也有证法不规范被扣分者,这与教师的要求有直接关系。

第24题是叫找出一对全等三角形,实际上只有一对全等,大部分同学能够找出并正确证明;也有一部分学生只能找到这对全等三角形,不能给出正确的证明;另有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的找出这对全等三角形;还有少部分学生此题没做。证明时有的学生不用三角形符号“△”表示三角形,如(ACE≌BCD),还有用“=”号表示全等的,应引起老师们的重视。第25题是利用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满足函数关系式的特点求出函数关系式的题,并能根据一个变量的变化情况确定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范围。有近一半学生能正确解答,有41名学生完全没有做对。主要原因是不能利用点的坐标列出方程组,也有能列出方程组但不能正确的解出方程组,从而使得出的函数关系式错误,这也就导致了后一问的错误,也有不会列方程组的或空白没做的。26题是利用函数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题类,空白不做者较多。有些同学虽没有计算数据,但从图像上可以看出用30元钱租书卡租用的时间长(如果不提任何依据还是不得分),此题正确求出两个函数关系式是关键,后面的问题都是以函数关系式为依据来解的,有的学生第一问就解错了,直接影响后面的得分,因此认真解题,每步不出错误是得分关键。从答题情况看,如何使学生能把会做的题做对,是今后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学生的数学基础的问题,也是因材施教的问题,需要我们全体数学教师的努力。

三、今后教学的建议

1、要立足基础。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基础,教学过程中要落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要求,特别要关心数学“学困生”的学习,通过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他们达到学习的基本要求,提高合格率。

2、要加强培养学生的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建模能力。不少试题体现了数学应用思想、实践与操作、过程与方法、探究学习等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探究,数学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不断探究、不断实践的自主学习过程。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必须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要经常从所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和相关学科的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测量、探究,归纳抽象出数学概念和规律,让学生不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应用意识和建模能力,帮助学生走出死读书题海战术的困境,提高教学效果。

3、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述能力。学生在答题中,由于书写表达的不规范或是表达能力的欠缺,也是造成失分的原因。如解答过程的阐述不清等。表述是一种重要的数学交流能力,因此,教学中要重视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语言表述能力,尽量减少由于书写表述不清造成的失分。

4、要重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是教师怎样教,学生跟着怎样学,学生的学习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学习是尝试探究、合作交流、主动获取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很好地把握好教授的“度”,也就是说,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学习数学的方法。

八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试卷分析 篇7

一、六大特色

1. 基础性。

2010年试卷突出了对学科基础知识、主干知识、核心内容与能力的考查。针对河南省目前“一标多本”的教学实际情况, 试卷严格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 面向全体学生, 紧紧依照《河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与检测》命题, 没有超出考试范围的试题。试卷在学科考核目标与要求方面, 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无偏题、怪题。例如选择题的4、5、6、7、8题都很好地体现了考查学生识记、理解基础知识的特点。辨析题9题虽属于“双开”型的主观性试题, 鼓励学生多角度、辩证思维, 但命题的基本思路仍是依“标”扣“本”的, 评分标准没有超越或偏离教材中的基础知识, 解题能力要求也没有超越初中学生的基本技能水平。再如观察与思考10、11题, 活动与探索12题 (1) (3) 、13题 (1) (3) , 虽然试题材料新、立意高、时代感强, 考查的仍是课标和教材中的一些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纵观整个试卷仍是“题在书外, 理在书中”, 很好地体现了中招考试重基础的特点。

2. 时代性。

热点问题是时代脉搏的体现, 是教材内容的深化和持续, 也是加强时事政策教育的要求。2010试卷紧扣时代脉搏, 关注社会热点, 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形势, 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试卷中出现的“选举法修正案, 国家科技奖励大会, 南水北调, 低碳生活, 民族团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三平精神’, 上海世博会”等问题, 都是考生应当关注的重大热点问题。如第10、12题是以“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热点话题为背景的。

3. 思想性。

试卷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课程标准》规定:“课程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是非善恶观念, 学做负责任的公民, 过有意义的生活。”[1]试卷注重学生的情感道德体验, 注重学生行为的引导,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等等。如第2题的民主意识, 第3题的热爱生命情感, 第6、9题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意识, 第7、10、11、12、13题的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爱家乡的意识, 以及集体意识、责任意识、社会公德意识。

4. 人文性。

试卷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和考试的主人。试题呈现方式生动活泼, 卷面设计图文并茂, 增加了试卷的美感, 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试卷设计温馨提示:“倡导道德践行, 引领人生的航程, 唱响自信之歌, 你我相伴前行, 发挥最佳水平, 祝你走向成功!”这些富有人情味、带有激励性的“小提醒”, 很好地缓解了学生应考的心理压力, 创造了有利于学生发挥水平的宽松氛围, 体现了人文关怀。

5. 创新性。

首先, 主观题比重明显增大, 题型设计灵活多样, 纯知识性和机械记忆类的试题比重进一步减少, 取消了简答和概括两种题型, 辨析题分值由原来的8分提高到10分, 观察与思考由原来的二选一变为两题都做, 由10分提高到20分。其次, 试卷立意开放、选材开放、设问开放、答案多元化。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思维空间, 为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创造了良好条件, 有利于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13题:材料1: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材料2:在河南进京务工人员座谈上, 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对在外务工的河南人给予了高度评价, 盛赞这些普普通通的河南人充分体现了宝贵的“三平”精神: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 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 平常之中的强烈的责任感。据悉, 你校学生会准备以“‘三平’精神放光芒, 中原崛起我有责”为主题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请你参与。 (2) 请参照示例, 列举两位在相关活动中评选出的我省英雄模范人物。 (3) 作为中原儿女, 你准备怎样以实际行动成为“三平”精神的践行者?

第 (2) 题答案列出了杨靖宇、吉鸿昌等20个模范人物。第 (3) 题答案列出了努力学习、立志成材等9个方面。这道试题设问的开放性非常强, 答案也不是唯一的, 学生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 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 地域性。

突出地方特色, 重视省情教育。试题关注本省经济、文化的发展, 贯彻本省的重大决策, 讴歌本省的先进人物事迹, 引导学生增进家乡意识, 关注河南、热爱河南、宣传河南是2010年试卷的特色之一[2]。如第6、7、10、12、13 (2) 题就我省的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 以及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相关问题对学生进行考查, 增强了学生的主人意识、参与意识和对家乡的认同感。

二、四点启示

1. 关注改革, 明确方向。

首先要认真研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明确课标导向。在日常教学中, 学会用课标统领教材, 用教材进一步领悟课程标准。其次要研读《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与检测》和近年的中招试卷, 准确把握河南省中考改革的有关政策, 保证九年级教学的正确方向, 避免复习教学走弯路, 打造高效思想品德课堂。

2. 狠抓基础, 突出主干。

近年思想品德中考都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考查, 虽从表面上看试题似乎是“题在书外”, 但实质上“理在书中”, 灵活地体现了课标精神。因此, 要扎实抓好日常教学中每个环节, 高度重视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复习, 狠抓基础知识, 突出主干知识, 以干带支, 以点带面, 构建知识网络, 以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做到宏观在胸, 微观在握, 知识迁移自如。

3. 关注生活, 学以致用。

“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新时期, 我们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树立生活即教育理念, 小课堂直通大社会。根据思品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时事, 关注身边生活;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思想品德知识分析、评价和解决实际问题,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平常的教学中, 培养学生关心时政的好习惯, 引导学生在教材中找出时政材料的理论支撑点。在复习中, 引导学生把基础知识与当前社会焦点、生活热点结合起来, 尤其是关注我省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人与事,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回报社会的情感。

4. 注重过程, 培养能力。

要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思品问题的提出过程, 解决方法的探索过程, 问题经历的深化过程, 方法能力的迁移过程, 逐步提高思维辨别性、深刻性、缜密性、全面性。教学的重点应由过去的重识记、理解向知识的应用、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转变。要加大对学生主观题的训练, 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 尤其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

八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试卷分析 篇8

第八课

竞争合作求双赢

第二节

合作!竞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竞争和合作的关系。

2)明确在合作中竞争的目的以及在竞争中合作的真谛。3)理解在竞争中合作需要形成团队精神。

2.能力目标:

1)大胆自信、敢于竞争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的能力。2)正确处理与竞争对手关系的能力;辩证看待竞争中胜于败的能力。

3)为自己的集体作出贡献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促使学生学会在合作中敢于竞争、善于竞争、享受竞争。2)尝试在竞争中愿意合作、善于合作、享受合作。3)在学习如何竞争和合作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做高尚的人。

教学重点:

竞争和合作的关系;把握在合作中竞争和在竞争中合作的技能。

教学难点:

在学习如何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如何做人。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参与学习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提问: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体育代表团共获得多少个

活动四:考考你 1.多媒体展示问题:

 有人说:竞争对手就是我们的“眼中钉,肉中刺”,是“你死我活”的关系。你赞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在一次马拉松比赛中,当最后一名运动员跑到终点时,观众们为他长久的鼓掌。为什么? 

2.学生分组讨论问题。3.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4.教师总结,说明在合作中竞争应注意的问题。

(二)在竞争中合作

活动五:出谋划策(P97心理试验活动材料)1.学生阅读材料,感知情境,明确活动目的。2.学生分组讨论材料中提出的问题。3.学生自由发言,全班交流。

4.教师总结,说明竞争中需要合作;合作应体验“双赢”原则。活动六:智力闯关 1.多媒体展示问题:

 4x100接力赛中,世界纪录的的成绩大于4人100米速度的相加,为什么?

在NBA上一个赛季的季前赛中,火箭队有着得分王迈克格雷迪和最有希望的中锋姚明“MM”超级组合,却接连输给苦苦挣扎的老鹰、猛龙和尼克斯这样的弱旅。为什么? 一个四肢健全的瞎子和一个眼睛明亮的跛子被大火围在一座楼房里,怎么办? 

2.学生分组讨论问题。3.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4.教师总结,说明在竞争中合作应注意的问题。5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

 如何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P98) 团队精神的含义及核心(P99)

体教学课件。由于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既贴近学生生活,又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因此,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竞争和合作的关系;把握在合作中竞争和在竞争中合作的技能。难点是:在学习如何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如何做人。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中采取了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合作探究法、体验教学法、参与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知识、增长了能力、培养了情感,较好地实现了“三维教学目标”。如,本课时在开始和结尾以较近的重大时政视频创设情境,材料新颖而富有吸引力。中间以感悟、体验、训练、讨论、阅读、朗诵等活动方式教学,环环相扣,层层相连,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合作和竞争的意识和情感。

上一篇:谷雨节气来历与习俗一览下一篇:别被手机绑架了你心情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