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文献阅读汇报(通用5篇)
博士文献阅读汇报 篇1
博士研究生如何做文献阅读笔记
研究生如何有效阅读文献
查阅大量外文文献,然后从文献的文献再去查找,如此往复循环,你的 idea 不知不觉中就被启发开来。我们老板说过,看文献,最重要,最有权威,也最有深度的是什么,就是你查找的文献的文献。
看文献中懂得抓重点,找思路。主要是学习别人的 IDEA。也就是看了文献问几个问题,文章的技术突破口在哪里。比如一大堆专利讲了很多种分离方法,关键不是看它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而是想这个分离方法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人家会想到这个方法,是不是还有其他方面的物性可以利用为分离的依据。
读论文的时候最有意思的事情是发现“一稿两投”。我的意思是不少作者把同一科研数据写成相似主题的不同论文,或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变化。这时,如果你的课题与此类似,你的好运也就来了。因为能通过深入比较这几篇文章的异同,发现作者(或科研小组)对同一组数据的不同看法、思路的演变,或者发现作者本想隐藏的“真正”方法。我就是在分析了同一科研小组的类似实验后,迅速发现自己实验失败的关键原因,短时间内成功完成动物模型制作的,为进一步实验打下了基础。
做技术的要善于比较和发现,一些技术含量高文献,不可能把要点都报道出来,中文如此,英文也是如此。比如一篇专利中有很多的 Sample,而每个的条件或配方都不同,这时要多比较几个同类文献,看其共同点在那里。这点在制药和表面活性剂行业还是要注意的。
全面参考国外文献。一定要清楚,国外文献也有一些不可信的文章;另外一种现象就是关于重点的关键的东西他会略去不写,有时一些细节的东西他也不会写的。问题是各人省略的关键和细节不尽相同,你便从对比中发现他们研究的脉络和问题的关键所在。
单篇文章阅读顺序及侧重
一篇论文中最重要的部分依次是: 图表,讨论,文字结果,方法。如在寻找课题阶段,重点读讨论和结论以及展望,在课题设计阶段,主要是材料和方法。若只需了解一下该研究的思路,可选取摘要及引文与结论进行泛读。个人的经验是尽量去把握作者的研究思路,然后是学习他们的分析方法,最后是学习写作技巧和写作语言方式等。
文献追踪的重要性 已定课题的实施
1、得到一个大概方向。
2、查相关中文综述,查看国内有谁或哪个单位在做相关内容。
3、查外文综述,比较一下,毕竟外文可能会更详尽一些,看看大家对什么感兴趣。
4、查较关键的参考文献,注意杂志和作者的权威性、引用次数
5、重检相关全文,注意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讨论中存在什么问题
6、根据本人所能控制的资金和本地技术资源考虑我能做什么,怎么做
7、再进一步紧缩范围,有一个框架图
8、根据框架图再进一步查外文原文以明细节。研究生如何进行科技文献的检索与分析 SCI检索
利用其 Cited References 找到以前的与你想关的文献,Times cited,可以找到这项技术的后续发展,而 Find Related Records 则可以找到与你关心内容相关的一些研究方向,看看,肯定会对你的研究起一个很大的提示。
这个功能也是帮助使用者 Driving The innovation.专利 重点介绍一些 Derwent 数据库一些很好的特性。这个数据库在 Delphion,WOK(即在 Web of Knowledge 数据库中的 DII),DIALOG(Dialogweb,Dialogone, Dialogclassic),STN(web 和easy),QUESTEL-ORBIT。
“勤思考:不单单是了解别人做了什么,还要考虑别人没做什么,或者他的实验能不能和他的结论吻合,数据可不可靠等等。
最后,如果觉得该论文确实有价值,返回去通篇精读。读论文时要牢记一个问题,“我应该如何利用该论文?”“真的像作者宣称的那样么?”“如果„„会发生什么?”。理解论文得到了什么结论并不等同于理解了该论文。理解论文,就要了解论文的目的,作者所作的选择(很多都是隐含的),假设和形式化是否可行,论文指出了怎样的方向,论文所涉及领域都有哪些问题,作者的研究中持续出现的难点模式是什么,论文所表达的策略观点是什么,诸如此类。”
如在寻找课题阶段,重点读讨论和结论以及展望,在课题设计阶段,主要是材料和方法。若只需了解一下该研究的思路,可选取摘要及引文与结论进行泛读。
文章的讨论部分真是很重要,如果时间稍微充裕点,建议研读和模仿牛人paper的讨论部分。
idea创新性以及与旧有的实验结果比较的关键部分,可以看出作者设计此实验的思路,在作出比较以后,对自己的课题会有很大启发。”
“单篇文章阅读顺序及侧重
1.摘要引文引用的主要信息,研究背景。2.图表了解主要数据和解释。
3.讨论和结论 将图表和结论联系起来,根据图表判断结论是否恰当。4.结果详细阅读结果,看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又是如何分析的。5.材料和方法 详细阅读材料和实验方法,看实验是如何进行的。6.讨论和结果 进一步掌握论文,注意讨论中的关于从已知的知识和研究如何解释本文获得的结果。另外对于论文中大量的图表来说,当你能够重新画出这张图,并且能用自己的语言解说这张图,表明就读懂了。
博士生思想汇报 篇2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已在哈工大度过了一个学期的美好时光,并逐渐适应了博士生的学习和生活节奏。作为一名博士生党员,我已经学习了较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了较多的为同学服务的本领,也更加认真的思考了“共产党员”的含义。因此我从学生党员应该发挥的这种积极作用方面对党组织做出以下汇报。
第一,作为博士生,主要任务还是学习专业知识,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众所周知,目前博士生是我国社会文化阶层中的较高层次,博士生党员更要能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因此博士生党员的专业知识一定要过硬,这就要求博士生党员勤奋刻苦,善于合理利用学习时间,在学习中起表率作用,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同时,博士生应该在知识的摄取方面还要有一定的宽度,就是要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个人文化修养的培养,增加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作为博士生党员,要有社会责任感。因此,应当关注时事,带头参加学校各种活动,带动周围的同学团结合作,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切实能够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第二,要学会思考问题,加强党性的修养。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变化的社会,我们身边的人、事、物都会不断的发生变化,博士生党员要学会以不变应万变。平时注意党性修养的培养,才能抵挡住不良诱惑的影响,以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适应复杂的社会。同时,博士生党员在认真学习和积极宣传党的先进思想、政治理论的基础上,要从实际出发、发挥带头作用,勇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和理论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当代的博士生是祖国的未来,而作为一名博士生学生党员一定要在专业学习中走在前面,做出表率,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担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学生党员一定要正确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并以此为指导,努力加强党性修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在前进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实践中加强政治修养,坚定自己的政治信念,关心政治和国家大事,真正的站在党员的角度树立和坚持正确的立场和世界观。
第三,要积极的影响、带动同学们共同前进。作为一名博士生党员,不仅要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同时,要用先进性来带动并作为开展工作的基础。要在自己不断进取的同时,坚持与同学共勉,互帮互学,共同进步。总之我认为,博士生党员最根本和最实际的义务就是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其丰富的内容,想要真正做好也是很不容易的。党员的先进性不仅仅是一种思想境界,它更是在实践中的积极参与及奉献行为。
作为学生,要以做好身边之事为起点,把个人理想和社会需求统一起来,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步入社会,服务人民。
第四,要密联系群众,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要热爱和关心集体,顾全大局,树立榜样作用,带动同学共同建设好集体,增强集体的凝聚力。既要与同学搞好关系,又要帮助同学解决在学习、思想和政治上的问题,与同学共勉,共同进步。博士生党员尤其应该重视在生活中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注意和同学们保持良好的关系,通过平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融洽与同学的感情。此外,还应注意观察,及时发现同学在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想办法帮助解决,这样也能更好的有利于一起帮助导师完成课题,提高专业知识和个人综合能力。
作为一名博士生党员要不断的全面的完善自己。如今的时代是知识的时代,新的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决定了共产党员的形象必须具有更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更突出的先进性,每一位党员,尤其是学生党员,都必须抓紧时代的脉搏,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在前进的道路上,只有不断超越自己才能不断战胜困难,不管是在学校里还是在社会上,共产党员都应该自觉地为党增光。我愿意继续接受党组织的监督,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招聘信息
发布时间: 2015-3-14 19:38:40 发布人:admin 被阅览数: 735 次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单 位 简 介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是国家专业从事空空导弹、发射装置、地面检测设备和机载光电设备及其派生型产品研制开发及批量生产的研究发展基地,是国家重点科研院所之一。
研究领域覆盖导弹总体设计与制导、自动控制、无线电、红外、激光、微波、计算机、通讯、精密机械、火箭发动机、信号处理、机械设计与制造等。
作为中国研制“高精尖”武器的国家队,研究院拥有国内一流的厂房、实验设施,拥有万余台套专用仪器和设备,拥有先进的制造、批量生产能力和现代化试验等手段,拥有着一流的科研队伍,上千名科技人员孜孜不倦的奋战在各个岗位上,完备的管理体系让产品质量得以保障。
五十年来,研究院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取得各类科研成果3000多项。研究院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使用和培养。在科研生产重点项目、重点岗位大胆启用青年科技人才,同时还提供多渠道的深造机会。近年,研究院向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多所重点院校送培博士、硕士生,并设立了清华大学研究生工作站和清华大学远程教育工作站。并与国外有着广泛的联系,经常派员出国进修、培训、考察和学术交流。
研究院致力于为职工创造最优质的生活环境:具有完善的后勤保障和生活配套设施,单身宿舍、职工食堂、子弟学校、幼儿园、职工医院、职工活动中心、电视台、俱乐部、体育场、游泳池等一应俱全,职工住房条件优越。工作区、生活区整洁规范,环境优美,被授予“国家级绿色小区”、“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荣誉称号。
在这里,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国际先进,和谐创新”成为全员的共同理想,随处可见的灿烂笑容是研究院发展的活力所在。
2015招聘专业计划
序号 招聘专业、方向
相关要求 1 2 雷达信号处理/信号与与信息处理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博士或硕士,熟练掌握雷达原理、信号处理等技术。博士或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
博士,熟练掌握天线原理、相控阵天线设计、射频电路设计等技术。
博士或硕士,熟练掌握硬件电路、嵌入式系统、大规模集成电路,或电子线路、元器件失效分析等技术。博士或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博士或硕士,具备良好的数学功底,了解武器系统,3 电路与系统、微电子技术 5 6(红外)目标特性与信息处理技术
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 激光制导技术
熟练掌握红外目标特性分析、仿真和算法集成、相关信息处理等技术。
硕士,熟练掌握图像处理相关算法、软件技术 博士,熟练掌握机电控制理论与技术,了解激光导引相关技术。
接收毕业生相关要求及待遇情况
应聘要求
1、全日制重点院校毕业;
2、专业、学历符合招聘岗位需求,学业成绩优秀,专业基础扎实;
3、具备良好的沟通及团队协作能力,愿意效力于国防军工事业;
4、在校期间有相关项目经验者或发表相关论文者优先考虑。薪资待遇
硕 士:起薪年收入7万以上,安家费5000元, 提供宿舍(暖气、空调、床铺等一应俱全); 博 士:起薪年收入10-12万,另有30万安置费(税前)用及公寓。部分专业硕博士可视面试情况约定协议工资。●实行劳动合同制,首签3-5年(含试用期6个月); ●院建补充养老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及其他丰厚福利; ●国家法定节假日,每年十天以上带薪休假、小浪底度假疗养; 联系方式
固定电话:0379-63383626 简历申请网址:cama.zhiye.com 如有疑问或已在招聘网站投递简历,可通过联系。简历请以“姓名—大学—学历—专业—申请的职位”来命名zhaopinhr_612@163.com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招聘信息
发布时间: 2015-3-13 17:24:10 发布人:admin 被阅览数: 532 次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招收地方大学毕业生概要西昌——卫星升起的地方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目前对外开放规模最大、设备技术最先进、承揽外星发射任务最多、具备发射多型号、多用途、多射向卫星能力的综合性航天器发射场。中心组建于1970年12月,主体位于祖国大西南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总部设在自治州首府西昌市,中心现有西昌、文昌两个发射场区,海南文昌发射场已首战告捷,完成了长征七号合练任务,明年将执行首飞任务。中心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北斗导航卫星和深空探测卫星(嫦娥工程)等发射任务,海南发射场并将承担大质量极轨卫星、载人空间站和飞船发射任务。
中心组建40多年来,建成了配套完善的测发、测控、通信、气象和勤保五大系统,主要担负地球同步卫星发射的组织指挥、测试发射、主动段测量、安全控制、数据处理、信息传递、气象保障、残骸回收、试验技术研究等任务,涵盖了动力、测控、数据处理、指挥监视、安全控制、卫通、光端、时统、数传、显示、记录、电视录像、天气预报、雷电监测、供电、供水、供气、消防、空调、医疗等专业。
1984年以来,中心共成功地把“亚星”、“澳星”、“亚太”、“嫦娥”等80余颗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首次发射外星、首次发射试验通信卫星、首次发射实用通信卫星“三个第一”,随着海南发射场建设的完成,中心将迎来中国航天史上新的里程碑。
多年来,中心得到了全国各大院校的大力支持,先后接收了300多所大学数千名品学兼优的毕业生。他们坚持把个人的理想和追求与祖国航天事业需要融为一体,拼搏进取、无私奉献,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为卫星发射任务的圆满完成做出了突出贡献,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已经成为本系统、本专业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专家,有的在科研攻关中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新世纪、新阶段,随着人类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技术的发展,中心对外开放将不断扩大,发射任务将日益繁重,中国航天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热诚欢迎有志为祖国航天事业做贡献的高素质人才到中心工作,中心将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求实创新、团结奉献”的西昌航天精神,开发空间,造福人类,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心简介
中心目前下辖西昌、文昌两个发射场,分布在四川、贵州、海南3省5地。包括测试发射、测量控制、通信、气象、勤务保障等5大系统。近年来西昌发射场集中执行“北斗”、“嫦娥”、“天链”等高密度卫星发射任务。海南发射场在近年初刚刚完成了长征7号卫星合练任务,即将迎来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火箭的首飞任务。组织机构:
基地机关(西昌市区 西昌技术部(西昌市区)海口技术部(海口市区)西昌指挥控制中心(西昌市区)西昌发射测试站(西昌场区)西昌测量站(西昌市区)宜宾测量站(四川宜宾)贵阳测量站(贵州贵阳)文昌发射测试站(龙楼场区)文昌指挥控制中心(龙楼场区)西沙测量站(西沙琛航岛)通信总站(西昌、文昌)勤务站(漫水湾)教导大队(礼州)
近年以来,基地官兵奋战在两个战场三条战线,充分贯彻总装和基地党委提出的“走上试验场就是上战场,执行发射任务就能打仗,实验任务圆满承购就打胜仗”的要求,加强科技练兵,大力推进科研创新。获得各级别军队科技进步奖上百项。对于有志投身军营,航天报国的同学来说。中心,是你不会后悔的选择。
3招收需求
3.1工程技术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机械电子工程 火箭发动机 光电测量与仪器 自动控制 电子信息与技术 测控技术与仪器 通信工程 应用物理学
应用电子技术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应用数学 学历层次:限博士、硕士研究生(有学位)年 龄:29周岁以下(截止2015年8月31日)
3.2政工类
哲学、法学、新闻学、政治理论等相关专业。学历层次:限博士、硕士研究生(有学位)年 龄:29周岁以下(截止2015年8月31日)
3.3医学类(临床医学及全科医学专业)
学历层次:限本科学历(有学位)
年 龄:24周岁以下(截止2015年8月31日)
4招收条件
(一)政治条件:必须政治合格,现实表现良好,入伍态度端正,志愿从事国防事业。
(二)年龄和身体条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年龄应分别在24、29、34周岁(截止毕业8月31日)以下。身体条件符合《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男性身长162cm以上(净身高),女性身长160cm以上,外表端正、形象气质好的,无先天性、传染性疾病。入伍审批步骤 5.1考察接收对象
3月20日前,接受大学生报名。组织德才表现考察和身体心理检测,择优确定接收对象。
5.2报名资格审查
3月31日前,总政干部部利用“军队接收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网上报名审核系统”对接收对象逐一审核,未通过系统审核的一律不得参加全军集中考评。
5.3全军集中考评
总装组织接收对象参加全军统一进行的“三考一测”(德才表现考察、体能素质考核、知识能力考试和身体心理检测)。
5.4总政审核批准
总政根据考评成绩,综合衡量确定录取人员。
5.5组织新训锻炼
7月初至9月中旬,基地组织接收的地方大学生进行新训锻炼。
5.6集中任职培训
9月,由装备学院组织任职培训。培训时间5个月。
训练结束,我们将统一下达入伍批复,明确你的职级待遇。从此,你就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了,你的家属也开始享受军属待遇,夏季毕业的入伍时间从报到当年的6月30日起算。待遇 6.1 工资待遇
军人工资待遇主要通过职务等级、军衔级别和军龄确定: 博士研究生:正营职(专业技术十级)、少校军衔 硕士研究生:正连职(专业技术十二级)、上尉军衔 本科毕业生:副连职(专业技术十三级)、中尉军官 军龄由入伍当年起算。
根据现行工资标准,本科毕业生月工资约为为5000元、硕士研究生月工资约为5300元、博士研究生工资标准约为6500元。工作在西昌场区、龙楼场区、西沙琛航岛等总部划定的艰苦边远地区的,按相应标准增加艰苦边远补助、战试等级补助、雷达辐射补助等各项补助。
6.2 福利待遇 探亲休假:
由入伍的第二年起安排探亲休假,分为探亲假和休假两种。
探亲假:未婚军官与父母不在一地生活的,每年探望父母一次,假期30天。已婚军官与父母不在一地生活的,每两年探望父母一次,假期20天。军官与配偶不在一地生活的,每年探望配偶一次,假期40天。军官与父母、配偶不在一地生活,在一年内同时符合探望父母及配偶条件的,假期45天。休假服:现役不满20年或者服现役和参加工作不满20年的军官,每年休假20天;服现役满20年以上或者服现役和参加工作满20年以上的军官,每年休假30天。
医疗:
入伍后,享受军队公费医疗。并统一购买军人医疗保险。
住房:
博士文献阅读汇报 篇3
行政管理学博士入学考试、中期考核必读书目(共同书目)
(一)基础理论经典原著 1、泰罗:《科学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年版(入学考试必读)(中期考核必读)。、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年版(入学考试必读)。3、西蒙:《管理行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4 年版(入学考试必读)。
4、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入学考试必读)(中期考核必读)。
5、F·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入学考试必读)。
6、詹姆斯·Q·威尔逊:《美国官僚政治——政府机构的行为及其动因》,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版(入学考试必读)(中期考核必读)。
7、戴维·H·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入学考试必读)。
8、R·J·斯蒂尔曼编著、李方等译:《公共行政学》(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入学考试必读)。
9、R·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入学考试必读)。
10、沙夫里茨和海德:《公共行政学经典》(英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入学考试必读)(中期考核必读)。
(二)基础理论前沿论著
1、查尔斯·J·福克斯等:《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版(中期考核必读)。
2、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入学考试必读)。
3、巴泽尔:《突破官僚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入学考试必读)(中期考
核必读)。
4、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4年版(入学考试必读)。
5、O·C·麦克斯特:《公共行政的合法性——一种话语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中期考核必读)。
6、V·登哈特和R·登哈特:《新公共服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入学考试必读)(中期考试必读)。
7、简·莱恩:《新公共管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出版社(入学考试必读)。
8、C·胡德:《国家的艺术:文化、修辞与公共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本(中期考试必读)。
9、弗里德利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入学考试必读)(中期考核必读)。
10、奥斯本和盖布勒:《改革政府》。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入学考试必读)。
11、亨廷顿:《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入学考试必读)。
12、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版本(入学考试必读)。
13、霍恩:《公共管理的政治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出版社(中期考核必读)。
14、Sabtier:《政策过程理论》。三联出版社2004年版(中期考核必读)。
15、敦利威:《民主、官僚制与公共选择》。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出版社(中期考核必读)。
(三)方法论与研究方法
1.艾伦·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基础》,华夏出版社2000年出版(入学考试必读)(中期考核必读)。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出版(中期考核必读)。
3、迈耶和布鲁德尼:《公共管理中的应用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中期考核必读)。
4、郭志刚主编:《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本(中期考核必读)。
5、应国瑞:《案例学习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中期考核必读)。行政管理学博士各个“研究方向”入学考试、中期考核必读书目 研究方向
(一):公共管理与领导
1、费斯勒、凯特尔:《行政过程的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入学考试必读)。
2、纳特、巴可夫:《公共和第三部门组织的战略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入学考试必读)。
3、F·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入学考试必读)。
4、詹姆斯·Q·威尔逊:《美国官僚政治——政府机构的行为及其动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入学考试必读)。
5、戴维·H·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入学考试必读)。
6、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即出)(中期考核必读)。
7、罗伯特·达尔:《多头政体》。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入学考试必读)。
8、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中期考核必读)。
9、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入学考试必读)。
10、M·J·C·维尔:《宪政与分权》,三联书店,1997年版(中期考核必读)。
11、斯蒂芬·L·埃尔金等:《新宪政论》三联书店,1997年版(中期考核必读)。
12、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中期考核必读)。
13、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复合共和制政治理论》,上海三联1999版(入学考试必读)。
14、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中期考核必读)。
15、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中期考核必读)。
16、胡鞍钢、王绍光、周建明:《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入学考试必读)。
1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中期考核必读)。
18、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入学考试必读)。
19、于建嵘:《岳村政治》。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中期考核必读)。20、徐湘林、格勒、赵建民(主编):《民主、政治秩序与社会变革》。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中期考核必读)。研究方向
(二):经济法与政府经济管理
1.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编译:《经济法》,知识出版社1982年版(入学考试必读)(中期考核必读)。2.[日]金泽良雄:《经济法概论》,中文版见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入学考试必读)(中期考核必读)。
3.[日]丹宗昭信、厚谷襄儿:《现代经济法入门》,中文版见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入学考试必读)(中期考核必读)。4.[德]罗尔夫·斯特博:《德国经济行政法》,中文版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入学考试必读)(中期考核必读)。5.[德]马克斯·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中文版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入学考试必读)(中期考核必读)。6.[法]阿莱克西·雅克曼、居伊·施朗斯:《经济法》,中文版见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入学考试必读)(中期考核必读)。7.[法]勒内·罗迪埃:《比较法导论》,中文版见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入学考试必读)(中期考核必读)。8.[英]施米托夫:《国际贸易法文选》,中文版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入学考试必读)(中期考核必读)。9.[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中文版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中期考核必读)。10.[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中期考核必读)。11.杨紫烜主编:《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入学考试必读)。12.程信和:《经济法之探索》,载《经济法制论坛》2004年第2期(总第5期)(入学考试必读)。
研究方向
(三):地方政府与区域公共管理
1、[美] V·奥斯特罗姆:《美国联邦主义》(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中期考核必读)。
2、[美] 丹尼尔·J·伊拉扎:《联邦主义探索》(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中期考核必读)。
3、[美] V·奥斯特罗姆等:《美国地方政府》(中译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中期考核必读)。
4、[美] R·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中译本),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入学考试必读、中期考核必读)。
5、[美] 詹姆士·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中译本),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入学考试必读、中期考核必读)。
6、[美] 约瑟夫·S·奈、约翰·唐纳胡:《全球化世界的治理》(中译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入学考试必读、中期考核必读)。
7、[德] 贝亚特·科勒-科赫等:《欧洲一体化与欧盟治理》(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中期考核必读)。
8、[美] 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入学考试必读、中期考核必读)。
9、[美] S·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中期考核必读)。
10、[美] S·布莱克:《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中期考核必读)。
11、[美]E·奥斯特罗姆等:《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入学考试必读、中期考核必读)。
12、孙柏瑛:《当代地方治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入学考试必读)。
13、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入学考试必读)。
14、胡兆量:《中国区域发展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入学考试必读)。
15、舒庆、周克瑜:《从封闭走向开放——中国行政区经济透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入学考试必读、中期考核必读)。
16、谢庆奎等:《中国地方政府体制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版(入学考试必读)。
研究方向
(四):公共理论与行政伦理
1、[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入学考试必读)。
2、[美]汉娜·阿仑特著,竺乾威译:《人的条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入学考试必读)。
3、汪晖等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8(入学考试必读)。
4、刘军宁等编:《公共论丛》,三联书店(连续出版物)(入学考试必读)。
5、[美]R.T.诺兰等著,姚新中等译:《伦理学与现实生活》,华夏出版社,1988(入学考试必读)。
6、[美]乔尔·阿伯巴奇等著,陶远华等译:《两种人:官僚与政客》,求实出版社,1990(入学考试必读)。
7、[美]特里·L·库珀著,张秀琴译:《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入学考试必读)。
8、[美]杰拉尔德·凯登著,[美]马国泉编:《行政道德文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入学考试必读)。
9、许卓云:《从历史看领导》,三联书店,1994(入学考试必读)。
10、[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著,黄华光译:《欧洲民主史——从孟德斯鸠到凯尔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入学考试必读)。
11、瓦尔特·李普曼著,黄胃译:《公共哲学》,(台湾)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8年版(中期考核必读)。
12、弗里德利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中期考核必读)。
13、V·登哈特和R·登哈特:《新公共服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中期考核必读)。
14、O·C·麦克斯特:《公共行政的合法性——一种话语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中期考核必读)。
15、H.George Frederickson, Ed, Eth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M.E.Sharpe, Inc.1993(中期考核必读).16、Rorert B.Denhardt, In The Shadow of Organization,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1981(中期考核必读).17、Terry L.Cooper, Ed, Handbook of Administration Ethics, Marcel Dekker, Inc, 1994(中期考核必读).18、Peter Madsen, Jay M.Shafritz, Ed, Essentials of Government Ethics, The Penguin Group, 1992(中期考核必读).19、Adams, Guy & Danny Balfour.Unmasking administrative evil.Thousand Oak: Sage Publication, Inc, 1998(中期考核必读).20、The Enterpris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 Summary View.Chandler & Sharp Pub., 1980(中期考核必读).研究方向
(五):行政法治
1、【法】 莫里斯·奥里乌著:《行政法与公法精要》上、下册江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1999年6月第1版(入学考试必读)。
2、【法】 莱昂·骥著:《公法的变迁法律与国家》,江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1999年6月第1版(中期考核必读)。
3、【法】 莱昂· 骥著:《宪法学教程》,江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1999年6月第1版(中期考核必读)。
4、【英】威廉·韦德著:《行政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入学考试必读)。
5、王名扬著:《美国行政法》,上、下册,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年1月第1版(中期考核必读)。
6、王名扬著:《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版(中期考核必读)。
7、【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著:《行政法学总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入学考试必读)。
8、【日】盐野宏著:《行政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入学考试必读)。
9、【日】美浓部达吉著:《公法与私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中期考核必读)。
10、【德】弗里德赫尔穆·胡芬著:《行政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中期考核必读)。
11、【德】奥托·迈耶著:《德国行政法》,商务印书馆,2002年6月第1版(中期考核必读)。
12、【德】 汉斯·J·沃尔夫等著:《行政法》,(第一卷)、(第二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8月第1版(中期考核必读)。
13、【英】马丁·洛克林著:《公法与政治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5月第1版(中期考核必读)。
14、【美】理查德·B·斯图尔特著:《美国行政法的重构》,商务印书馆,2003年5月第1版(入学考试必读)。
15、翁岳生编:《行政法》,上、下册,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版(中期考核必读)。
16、陈新民著:《中国行政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入学考试必读)。
17、陈新民著:《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上、下册,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入学考试必读)。
18、应松年、袁曙宏主编:《走向法治政府------依法行政理论研究与实证调查》,法律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入学考试必读)。
19、Stephen G.Breyer, Richard B.Stewart, Cass R.Sunstein, Matthew L.Spitzer: Administrative Law and Regulatory Policy, Problems, Text, and Case, Aspen Law & Bussiness,1998, Fourth Edition(中期考核必读).20、【英】亚力克斯·卡雷尔著:《宪法与行政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中期考核必读)。
研究方向
(六):地方治理
1)夏尔.德巴什:《 行政科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入学考试书目)。2)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入学考试书目)。3)格罗弗.斯塔林:《公共部门管理》,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入学考试书目)。4)孙柏瑛:《当代地方治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入学考试书目)。5)戴维.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法律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入学考试书目)。6)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入学考试书目)。7)董礼胜:《欧盟成员国中央与地方关系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入学考试书目)。
8)刘君德等著:《中外行政区划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入学考试书目)。9)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等著:《美国地方政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入学考试书目)。10)克里斯托弗.波利特等著:《公共管理改革:比较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入学考试书目)。11)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中期考核书目)。12)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等著:《美国地方政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中期考核书目)。13)克里斯托弗.波利特等著:《公共管理改革:比较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中期考核书目)。
14)丹尼尔.伊拉扎:《联邦主义探索》,上海三联书店,2004(中期考核书目)。15)斯科特.戈登著:《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中期考核书目)。
16)青目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中期考核书目)。17)W.Ivor 詹宁斯:《法与宪法》,三联书店,1997(中期考核书目)。18)罗伯特.达尔:《多头政体——参与和反对》,商务印书馆,2003(中期考核书目)。19)詹姆斯M布坎南、戈登.塔洛克:《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中期考核书目)。20)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中期考核书目)。
研究方向
(七):公共预算与财政管理
1、希克:《现代公共支出管理方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入学考试必读)。
2、斯基亚沃-坎波和托马西:《公共支出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入学考试必读)。
3、里德和斯韦恩:《公共财政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入学考试必读)。
4、鲁宾:《公共预算中的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入学考试必读)。
5、理查德·马斯格雷夫、佩吉·马斯格雷夫:《财政理论与实践》(第五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入学考试必读)。
6、杨肃昌:《中国国家审计:问题与改革》。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入学考试必读)。
7、楼继伟主编:《中国政府预算:制度、管理与案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入学考试必读)。
8、黄佩华:《中国:国家发展与地方财政》。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入学考试必读)。
9、尼斯坎南:《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出版社(入学考试必读)。
10、费雪:《州和地方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入学考试必读)。
11、敦利威:《民主、官僚制与公共选择》。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出版社(中期考核必读)。
12、戈登·图洛克:《寻租:对寻租活动的经济分析》。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中期考核必读)。
13、布坎南、布伦南:《宪政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中期考核必读)。
14、尔姆斯、桑斯坦:《权利的成本:为什么自由依赖于税》。北京大学2004年版(中期考核必读)。
15.Patashnik, Eric.2001.Putting trust in the US budget: Federal trust funds and the politics of commitment.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中期考核必读).16.Albert C.Hyde.Eds.1991.Government budgeting: Theory, process, and politics.Pacific Grove: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中期考核必读).17.Khan Aman & W.Bartley Hildreth.Eds.2002.Budget theory in the public sector.Westpoint: Quorum Books(中期考核必读).18.Khan Aman.Eds.2004.Financial management theories in the public sector.Westpoint: Quorum Books(中期考核必读).19.John Bartle.2001.Evolving theories of public budgeting.New York: JAI Press(中期考核必读).20.Gerald J.Miller, W.Bartley Hildreth & Jack Rabin.Eds.Performance-based budgeting.Boulder: Westview Press(中期考核必读).研究方向
(八):城市管理与市政学
1.F.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 1987年版(入学考试必读)。2.西蒙:《管理行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入学考试必读)。3.B.盖伊.彼得期:《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入学考试必读)。4.莱恩:《新公共管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入学考试必读)。5.夏书章、王乐夫、陈瑞莲编:《行政管理学》(第3版),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入学考试必读)6.书章著:《现代公共管理概论》,长春出版社2000年版(入学考试必读)。7.夏书章著:《市政学引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入学考试必读)。8.夏书章、徐理明编:《市政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入学考试必读)。9.纳特.巴可夫:《公共和第三部门组织的战略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入学考试必读)。10.薜澜等著:《危机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入学考试必读)。11.彼得.F.德鲁克等著:《知识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中期考核必读)。12.夏书章著:《知识管理导论》,武汉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中期考核必读)。13.夏书章著:《新加坡行(市)政管理》,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中期考核必读)。14.夏书章著:《香港行政管理》,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中期考核必读)。15.李瑞环:《城市建设随谈》(上),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中期考核必读)。16.李瑞环:《城市建设随谈》(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中期考核必读)。17.夏书章主编:《行政效率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中期考核必读)。18.拉塞尔.M.林登著:《无缝隙政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中期考核必读)。19.夏书章、汪淑钧:《行政奇才——周恩来》,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中期考核必读)。20.徐晓林、杨兰蓉编著:《电子政府导论》(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中期考核必读)。
研究方向(九): 公共管理与制度分析
1、郭小聪主编:《政府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入学考试必读)
2、方福前:《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的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入学考试必读)
3、[德] 柯武刚、史漫飞著:《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入学考试必读)
4、[美] 奥斯特罗姆、帕克斯和惠特克著:《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入学考试必读)、(中期考核必读)
5、[美]道格拉斯·C.诺斯著:《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入学考试必读)、(中期考核必读)
6、[美]曼瑟尔·奥尔森著:《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入学考试必读)、(中期考核必读)
7、[美] 盖瑞·J.米勒著:《管理困境——科层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入学考试必读)
8、[美] 丹尼斯·C.缪勒著:《公共选择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入学考试必读)、(中期考核必读)
9、[美] 乔·B.史蒂文斯著:《集体选择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入学考试必读)
10、[美] 威廉姆·A.尼斯坎南:《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出版社。(入学考试必读)、(中期考核必读)
11、[美] 詹姆斯·M.布坎南、戈登·塔洛克著:《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入学考试必读)
研究方向
(十):政府组织与管理
1.戴维•奥斯本、彼德•普拉斯特里克:《摈弃官僚制: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入学考试必读)2.罗伯特•B•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入学考试必读)3.B•盖伊•彼德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入学考试必读)
4.雅米尔•吉瑞赛特:《公共组织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演进》,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入学考试必读)5.格罗弗•斯塔林:《公共部门管理》,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入学考试必读)6.纳特、巴可夫:《公共和第三部门组织的战略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入学考试必读)7.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复合共和制政治理论》,上海三联1999版。(中期考核必读)8.詹姆斯·Q·威尔逊:《美国官僚政治——政府机构的行为及其动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入学考试必读)9.莱恩:《新公共管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中期考核必读)10.戴维·H·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入学考试必读)11.弗里德利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入学考试必读)12.V·登哈特和R·登哈特:《新公共服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入学考试必读)
高文文献阅读(推荐) 篇4
之一:由来思想源头(关于学习)——起源以及早期发展军队的培训教材分析开发(教育倾向工程学观点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关系)——教学作为系统(行为主义米勒的任务分析方法论)——斯金纳的程序化教学运动(刺激反应强化)(他的开发课程方法是形成性评价的要素)——形成行为主义目标的普及(《如何为程序教学准备目标》和《教育目标的分类学》)——标准参照测试运动(根据一个详细说明的行为领域去评估个人的状况)——形成性评价(使用前测试教学资源)——加涅的贡献(学习结果分类、教学事件与智慧技能的层级分析)——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开发——基于行为主义的早期教学设计的系统模式 运用系统方法构建教学设计模式与认知心理学的影响
1、运用系统方法构建教学设计模式
1975年,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开发出“培训的系统方法”SAT和“教学系统开发”ISD共同特点是包括分析、设计、开发、执行、评估五个基本要素(ISD面向行为目标和标准参照测试的运用)以下是认知主义的促进作用:
2、认知心理学对教学系统设计的影响
开始重视关注学习者个别差异的需要评估和分析,以及有关认知策略、动机激励和信息呈现策略的研究 ISD范式的形成与教学设计研究的转向
基于计算机的教学CBI(教学设计开发的缘由:行为主义向认知主义的转向,将他们的注意力从计算机辅助教学转向基于计算机的教学)——教学系统设计的基础知识(ISD这种模式包括五个主要阶段:分析、设计、开发、执行和评估)——ADDIE模型的形成(过于线性化,过于僵化、过于拘束,在实施的过程中过于费时)——教学设计研究的转向(学习者头脑中内容的组织对于教学和运用所学知识的阶段是十分重要的。认知取向的学习理论的不断发展促使研究者们去建构和开发相应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模式)之二:作为设计科学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与教学设计罗伦德:提出新的设计观,突出创造性、注意理性和直觉平衡、强调归纳和演绎统一、重视对话。确定教学设计视为设计的一种。
(二)不同取向的教学设计观
1、理性的教学设计观
重点:理性,突出设计过程的可预测性,强调遵循规则的程序的重要性
2、创造性的教学设计观
强调教学设计过程的艺术性和创造性
3、理性和创造性一体
理性和创造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结合,形成反应设计本质特点并凸显教学设计特点的新的教学设计观一、二、基于泛技术观的教学设计泛技术观:以人为本,以人的学习为本 运用多种媒体。最新教育理念并设计开发相适应的新技术,新模型 作为系统科学的教学设计
理论)和处方性理论(教学理论)/认知主义取代行为主义,心理学和教学新的关系——双向影响。
(二)从联系科学到系统科学
硬系统科学:最优化
软系统科学:全局性、联系性、动态性、开放性、不确定性、复杂性
(三)综合系统设计
:综合系统设计意味着特定系统水平上的互动与协调,不同系统水平上的互相依赖以及设计的内在一致性。巴纳易把系统设计看做是创造未来的新的智力技术,并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教学设计的综合系统设计三维框架。将教学系统设计提升到教育系统设计
之三:专业化道路
作者认为,梅贝尔在强调教学设计专业化、研究深化的同时又将教学系统封闭起来,并加以简化、局部化
(一)作为联系科学的教学设1.联系科学的提出:心理学对教学实践的单方面影响2.描述性理论(学习宽阔而包容的多元化路线基于智力背景反思的教学系统设计:不应该简单地用一种理论去排斥另一种理论。新颖的建构性的学习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具有一致性、共同性和连贯性
文献阅读心得体会 篇5
通过阅读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类文献,也就是文献阅读,我发现自己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的一些专业知识还是很贫乏,这点需要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的加强。文献阅读看似简单,其实不然,这不仅需要好的文献阅读方法,也要有文献检索的基本技能。文献阅读实习刚开始,老师就指导我如何下载文献和怎样看文献。通过对我所选择的的论文课题的有关文献和论文阅读,很好的了解了课题相关的有关文献和发展动态,这样使得对自己未来研究方向的设计实现有的放失!
在文献阅读中,在老师的指导下,我通过网上数据库资源的检索、图书馆资料的借阅,搜集了与所选的研究方向相关的2本著作,2篇中文期刊,2篇外文期刊 文献,之后进行了相关的文献阅读。解决本人在论文写作阶段网络环境下查找学术信息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提高本人对信息资源的选择、检索和利用能力。
在文献阅读完成后,我深切体会到了文献阅读对于研究方向确定的重要性,明白了紧靠所学的相关专业知识来确定研究方向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阅读大量相关课题的国内外学者研究文献,才能更好的了解到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在现阶段的发展现状和研究现状,以便做出更好更出色的研究。
以下就是本人在阅读部分文献后的心得体会:
一、明白了文献阅读是研究方向确定前提和必备的能力
在此次文献阅读环节中,我明白了要进行文献阅读,首先必须学会如何检索文献,找到对自己有用,有实际意义的文献。通过导师的介绍,明白了文献检索是一门很重要很有用的学问也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了解到了信息检索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了一些文献检索的基本技能。虽然我现在学到的还只是一点皮毛,但是只要通过不断的学积累,借助老师教过的方法,我相信自己能够一点点的进步,直到能够很熟练的掌握它,为下学期毕业论文的设计进行文献的检索打下基础。做本科毕业设计,不看文献要做好毕业设计,可以说一点可能都没有。只有广看论文,深入学习,才能厚积薄发,写出响当当的论文出来,写的论文才有内涵,有价值,有意义。进行研究方向前的文献阅读时一定要切忌心浮气躁,或者就是想着混个毕业。相反我们要沉下心来,大量阅读文献,在读的过程中有的文献看懂了,但是看不懂的文献也可能会居多。看懂的认真学习借鉴,看不懂的深入探索,实在不行就暂时放下,过一段时间,随着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慢慢也就弄明白了一些。这样下学期写毕业论文就有了扎实的基础和文献阅读的基本功了,做毕业设计事半功倍。
无论题目从何而来,都必需紧密追踪当前有关科学领域发展的动向。从开始的研究,到最后毕业设计完成的整个过程,在导师教导下完成文献阅读是必不可少的。掌握文献、对文献进行综合,以批判的眼光评价文献,并从中提取出有用的和正确的信息以指导今后的研究,是一个能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应届毕业生需必备的能力。
二、懂得了阅读文献必须掌握技巧,才能事半功倍
在此次文献阅读实习环节中,我深切体会到,要想有效的完成文献阅读可以从以下六个要素方面出发:
1、首先要明白自己现阶段的主要科研目标是什么,打算做或正在做哪个相关领域的科研项目,这个要稍微具体点,因为这是自己阅读文献的前提。对于我们刚入学的研究生而言,文献阅读之前必须要确定毕业设计的题目及研究方向。只有有了这个具体的目标,阅读文献才会有一个大致方向,不然收效不大,因为茫茫书海,没有一个大致的具体的研读文献的方向,就跟大海里迷失了自己一样,很难走到彼岸!
2、其次把与自己研究的课题的文献都搜集出来,之后 对于下载的文献,要以其内容建立以专题杂志按时间先后的专门分类。哪些需要仔细阅读并保存,哪些用处不大,待删除,哪些需要阅读却尚未阅读。以后想到时,还能及时找到。
3、做好笔记,写好心得!不要相信自己的记性,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一篇文献你不做标记,不写点自己的心得,那么用不了多久,当我们再打开该文献,因为该文献上也是很干净的,因为你没有留下任何标记,你可能会忘得很干净,到时候不得不重新再从头阅读,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4、如果你再第一次阅读的时候,稍微花点时间,把重点句子标记起来,把文章的大致内容和自己的想法写出来,那么下次再看到这篇文章,只需重点的看一下自己标记的句子和写得心得体会,马上就会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这样也我们以后做论文撰写的时候,回来查找相关资料就容易的多了。
5、阅读文献时,先阅读摘要、引言的最后部分、结论,因为这几部分都是作者大致介绍自己研究的内容,以及自己文章的特色,在最后结论部分有些也是和摘要中的字句是重合的。这几部分一般都比较短,花的时间也很短,但可以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清晰的轮廓,为自己进一步读正文打下基础,哪些应该重点读,哪些应该了解,自己心中有数!然后读参考文献,顺藤摸瓜,找出该领域相关的重点文献,有助于自己系统的,集中的阅读文献,加深印象,迸出火花!
6、读完一篇文献后,要写一个小总结。把该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难点、创新点等用简短的话描述出来,然后把文章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手段以及最后的得到的结果也分析一下,用自己的话总结,最后把自己的想法,以及值得自己借鉴地方,存在的问题总结出来,那么这篇文章才算真正意义上的读懂了。做这些工作有很大的好处,一是提升自己的总结概括和写作能力,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你就会不知不觉得到提高,另外一个好处是积累,有了这些文字性积累,以后你自己写文章,写论文就会很方便的,不用临时抱佛脚,那时候是很难挤出什么东西出来的。
三、结语
【博士文献阅读汇报】推荐阅读:
2016博士入党思想汇报02-06
阅读文献论文09-26
文献阅读法12-16
科技文献阅读12-20
法理学博士生阅读书目03-06
文献阅读与翻译07-29
报告文献综述汇报04-20
教育研究文献阅读08-19
经典文献阅读报告一11-03
怎样写文献阅读报告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