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献论文

2024-09-26

阅读文献论文(精选11篇)

阅读文献论文 篇1

Caj云阅读是清华同方公司配合Cnki电子资源推出的一个免费阅读工具,Caj云阅读整合网站平台资源,提供方便的文献搜索、下载、分类管理、阅读和标注;云同步功能更是把多个平台下的阅读环境整合成一个阅读系统,实现阅读内容管理和标注的云共享,跨越了桌面平台与移动平台的限制,做到随时随地的阅读。

一、Caj 云阅读的下载与安装[1]

网络打开Caj云阅读平台的官方网站(http://Cajviewer. Cnki.net/Cajcloud/),网站提供了Windows版本、安卓版本、IPhone版本、IPad版本、Mac版本选择其对应的平台下载安装及可。均采用标准化的安装程序,简单快捷。

二、Caj 云阅读的特色

Caj云阅读平 台支持中 国期刊网 的EPUB、TEB、Caj、 NH、KDH、PDF等文件格式,既可配合网上原文阅读,亦可以下载后阅读全文Epub方式阅读,文献内容自动重新编排,完全适配手机、平板等移动客户端。

1、多种平台稳定运行;

2、文档个性化编辑,自动提取目录,快速定位所需内容位置;

3、文献分类管理,最近阅读、下载中、下载完成、我的收藏等多种图书资源分类方式,自定义图书分类方式,图书管理井井有条;

4、一键订阅,专享服务,期刊,主题两种订阅方式,简单快捷,让人爱不释手,阅读内容快速获取,个性化文献实时更新,只看我想看。

三、Caj 云阅读的使用

无论是Window客户端和移动客户端,只要设置好用户名和密码后,每次打开客户端,程序会自动把本机数据与网络数据实现同步,做到各种客户端的文章、阅读数据等同步,方便用户阅读体验。

1、Windows 端

(1)本地文档打开

启动程序 后 ,可点软件 左上角图 标打开菜 单栏 ,点击“ 打开 ”按钮 ,开始浏览 或者说是 阅读该文 档 ,这个文档 必须是以 下后缀名 的文件类 型Caj 、PDF 、KDH 、 NH 、CAA 、TEB ;并且可以 再次对文 档进行另 存 、打印等操 作 。

(2)网络文档打开

i Cnki为您提供了丰富的络的知识信息资源,您可以在这里搜索自己喜欢的文档,并下载;i Cnki打开方式如下图所示。

(3)文档标注

标注共有十种,分别是直线,曲线,矩形,椭圆,文本注释,高亮文本,下划线文本,删除线文本,知识元链接和书签。且能在各平台之间同步,做到多平台无缝阅读。特别注意,所有标注里,只有注释文本在打印时勾选 " 打印标注 " 后才可以打印出来。

2、移动平台端

移动客户端(以安卓平台为例)使用简洁,总共分五版块,即:首页,定制,文档,搜索,个人,可在个人栏目中进行登陆,期刊订阅,主题订阅,同步及设置机构账户等操作。设置机构账户后可以在校园网外也可搜索、下载文献资源。

(1)文献检索

点击首页的检索框或者下面的搜索栏都会出现如图的界面

(2)文献阅读

在文档栏目中可以阅读各种文献资源,所有文献都提供原版阅读模式,有的文献还提供Epub模式,按照自己的需要及移动设备来自主选择。

(3)订阅

有两种途径可以订阅文献,一种是在栏目的定制档中, 这儿可以看到自己已经定制的文献和增加、删除订购,另一途径就是在个人栏目中进行期刊订阅和主题订阅,但是最终都会显示在定制栏目中。

(4)订阅管理

长按已经订制的期刊或者主题,可以删除已经完成的订阅。

(5)个人设置

登录后进入个人中心首页,个人中心是保存个人信息的空间,显示个人登录时间等信息。

可以查看软件一些相关信息,更换字体,以及根据个人使用习惯,修改一些常规设置。

在任务栏显示“首页 "、在任务栏显示“更多 "、在任务栏显示“搜索 ",开启此功能,进入云阅读后,首先显示精品推荐,如果关闭,这些页面在任务栏则不显示,只显示”文档“和”个人“,此时云阅读只具备阅读文献的功能;在此开启即可重新显示.

四、Caj 云阅读的建议

总体来说,Caj云阅读是一项创新,特别是多平台的同步功能,可以让用户有效的利用零散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工作,但是以下细节还有等待于完善:

1、移动平台的注释功能有等待于加强,主要表现在无 法有效的选择文字;

2、注释功能无法导出,只限于本平台的阅读同步,无法与现在Cnki的其它阅读软件 ,如Cajview,Cnki E-Learning等软件配合使用,这是制约此软件的根本;

3、移动客户端的 epub 是软件自动生成,阅读体验有待 加强;

4、现 Caj 云平台只能同步在 Cnki 网站检索下载的文 献,不能同步本地文件。

阅读文献论文 篇2

之一:由来思想源头(关于学习)——起源以及早期发展军队的培训教材分析开发(教育倾向工程学观点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关系)——教学作为系统(行为主义米勒的任务分析方法论)——斯金纳的程序化教学运动(刺激反应强化)(他的开发课程方法是形成性评价的要素)——形成行为主义目标的普及(《如何为程序教学准备目标》和《教育目标的分类学》)——标准参照测试运动(根据一个详细说明的行为领域去评估个人的状况)——形成性评价(使用前测试教学资源)——加涅的贡献(学习结果分类、教学事件与智慧技能的层级分析)——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开发——基于行为主义的早期教学设计的系统模式 运用系统方法构建教学设计模式与认知心理学的影响

1、运用系统方法构建教学设计模式

1975年,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开发出“培训的系统方法”SAT和“教学系统开发”ISD共同特点是包括分析、设计、开发、执行、评估五个基本要素(ISD面向行为目标和标准参照测试的运用)以下是认知主义的促进作用:

2、认知心理学对教学系统设计的影响

开始重视关注学习者个别差异的需要评估和分析,以及有关认知策略、动机激励和信息呈现策略的研究 ISD范式的形成与教学设计研究的转向

基于计算机的教学CBI(教学设计开发的缘由:行为主义向认知主义的转向,将他们的注意力从计算机辅助教学转向基于计算机的教学)——教学系统设计的基础知识(ISD这种模式包括五个主要阶段:分析、设计、开发、执行和评估)——ADDIE模型的形成(过于线性化,过于僵化、过于拘束,在实施的过程中过于费时)——教学设计研究的转向(学习者头脑中内容的组织对于教学和运用所学知识的阶段是十分重要的。认知取向的学习理论的不断发展促使研究者们去建构和开发相应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模式)之二:作为设计科学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与教学设计罗伦德:提出新的设计观,突出创造性、注意理性和直觉平衡、强调归纳和演绎统一、重视对话。确定教学设计视为设计的一种。

(二)不同取向的教学设计观

1、理性的教学设计观

重点:理性,突出设计过程的可预测性,强调遵循规则的程序的重要性

2、创造性的教学设计观

强调教学设计过程的艺术性和创造性

3、理性和创造性一体

理性和创造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结合,形成反应设计本质特点并凸显教学设计特点的新的教学设计观一、二、基于泛技术观的教学设计泛技术观:以人为本,以人的学习为本 运用多种媒体。最新教育理念并设计开发相适应的新技术,新模型 作为系统科学的教学设计

理论)和处方性理论(教学理论)/认知主义取代行为主义,心理学和教学新的关系——双向影响。

(二)从联系科学到系统科学

硬系统科学:最优化

软系统科学:全局性、联系性、动态性、开放性、不确定性、复杂性

(三)综合系统设计

:综合系统设计意味着特定系统水平上的互动与协调,不同系统水平上的互相依赖以及设计的内在一致性。巴纳易把系统设计看做是创造未来的新的智力技术,并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教学设计的综合系统设计三维框架。将教学系统设计提升到教育系统设计

之三:专业化道路

作者认为,梅贝尔在强调教学设计专业化、研究深化的同时又将教学系统封闭起来,并加以简化、局部化

(一)作为联系科学的教学设1.联系科学的提出:心理学对教学实践的单方面影响2.描述性理论(学习宽阔而包容的多元化路线基于智力背景反思的教学系统设计:不应该简单地用一种理论去排斥另一种理论。新颖的建构性的学习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具有一致性、共同性和连贯性

阅读文献论文 篇3

教育理论学者和小学一线教师围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论证,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论研究尚不深入,没有形成系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想,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为我们形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想提供了新的思路,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论研究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

1.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

小学一线教师经过实践探究,形成了诵读、品读、积累三步教学模式,即合理的诵读、细致的品读、有效的情感体验。而教育理论学者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的顺序,借助计算机工具辅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但其教学模式局限于只对计算机辅助教学一方面的研究,没有形成系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体系。

2.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研究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设计过程中经常出现偏重知识、缺乏过程、三维目标分开、语文缺失等问题的出现,导致设计目标与课标目标不一致。针对这一现象有学者提出了紧扣课题、抓住中心、研透文本、突出重点有效策略。

3.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

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小学一线教师运用引趣激疑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教育理论学者认为教学方法的运用与教学目标设定有关,离开了教学目标就很难比较教学方法的优劣。小学一线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优化组织语文资源、创设丰富的语境、注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教学等方法。

二、窦桂梅小学语文阅读教育教学理念与实践研究

1.关于窦桂梅教育教学理念的研究

2011年窦桂梅提出了她的第一个教育教学理念——“三个超越”,即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对教材的一些内容进行二度创造;教学要走出课堂,创造“无围栏”的课堂;教学建立师生平等的对话关系,让语文教学充分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003年窦桂梅提出了她的第二个教育教学理念——“主题教学”。“主题教学”是对“三个超越”的提升和完善。窦桂梅的两大教育教学理念为教育工作者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供了丰富的启示。但由于主题教学时是多篇文章进行整合、课内与课外文章相衔接,容量大,预设多,大大增加了教师备课的容量和难度,不利于现实教学的长久操作。

之后窦桂梅提出她的另一个教育教学理念——教育回归生活。她指出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为学生的生命奠基,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让每一个环节都努力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体验和感悟,唤起每一个生命内在的、心灵深处的涌动和震撼。

2.关于窦桂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研究

对于窦桂梅教学内容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期刊的文献和书籍。从期刊的文章来看,主要是针对窦桂梅的语文公开课对窦桂梅课堂艺术方面的探究,如《觉醒抵达新境界——从窦桂梅的<珍珠鸟>说开去》、《教出古诗词的文化意蕴来——窦桂梅教<清平乐·村居>片断赏析》等等。就教学内容本身来看,《清平乐·村居》、《秋天的怀念》等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对家人的爱,感悟人间亲情。窦桂梅多采用“情感教学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正是基于教学内容本身、基于窦桂梅教学方法的独特性、基于窦桂梅本身是一个富有激情的性情中人,在做公开课时,特挖掘具有情感的内容,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字字句句都是有生命的,字字句句都是有着丰厚的情感。

3.关于窦桂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

窦桂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主要有调情、阅读教学与学生人生相结合两种教学方法,如《谈有创意的阅读教学“多角度”》、《让学生在感悟中体验情感》等。窦桂梅为让课堂能够传达她对学生人生的关照,把课堂和学生人生的裂缝弥补起来,导课中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新授课中为学生生命成长奠基,课堂小节中拓宽学生生命成长的时空,从而让课堂承担“传道”的职能。

4.关于窦桂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言的研究

(1)导入语

第一,实物演示法,窦桂梅在教学时多利用课文中提到的实物进行导课,例如明代学者魏学伊《核舟记》窦桂梅将核桃带进课堂,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个了不起的人在这枚小小的核桃上刻了五个人,一艘船,八扇窗,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这样的导课,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思考,学生主动到书中寻找答案,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第二,情境渲染法,有的课文或是悲愤,或是欣喜,情感色彩浓郁,例如古代诗歌《观沧海》、《次北固山下》,窦桂梅运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声情并茂的导课,营造一种情调氛围,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2)提问得法

窦桂梅对课堂的态度决定了她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问的态度,精心准备,温情催化;窦桂梅提倡教师的提问要着眼于学生“开窍”,提问的角度,要巧妙切入,激趣生疑;窦桂梅话语朴素,它的妙处在于开课之始使大多数学生有话可说、有言可发,轻松自在地进行文本阅读,体现了面向学生的广度,开阔思维;窦桂梅设计课堂教学时总是深浅适宜,她一直把握一个原则,提问的深度,难易适当,促进发展;窦桂梅的课堂疏密有致,节奏相宜,循循善诱。

综上所述,经过对窦桂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相关文献的梳理,有关窦桂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窦桂梅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在实践教学层面的研究,主要是对窦桂梅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途径、导课和语言艺术的研究,这些研究不仅为教育专家提供大胆推陈出新的研究案例,而且为一线教师展示出本色语文课堂听、说、读、写训练的范例。但我们也不难发现有关“窦桂梅”研究缺少教育思想深层次的挖掘,缺少对窦桂梅教育教学艺术特质的研究。在观看窦桂梅的教学实录后,发现窦桂梅的教学主要是帮助孩子感悟“两种境界”, 给孩子一个“喜新厌旧”的头脑,让孩子们敢于向教材发难,同时课堂是“无围栏”的,她在课堂上一直追求与学生心灵的碰撞,让同学们感受三种情感,即激情、温情、真情。

作者简介:

阅读文献论文 篇4

从2007年底开始, 浙江大学陆续推出该丛书中的前四种:西方哲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基础文献选读, 最近即将推出的是《政治学基础文献选读》和《社会学基础文献选读》两种。至此, 该丛书第一辑六种全部出齐。而第二辑的六种 (包括法学、语言学、美学、心理学、传播学、宗教学) 也在紧张积极的编辑过程中, 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和明年初陆续面市。

言及当前大学生的阅读现状, 多数教育工作者都表示了不同程度的忧虑。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的吴仰湘教授忧心忡忡地说, 现在的大学生的阅读习性呈现出两方面的不成熟, 可谓两个极端。一些学生有心尝试原著的深层阅读, 但或者面对大量的文献束手无策, 流于走马观花、浅尝辄止, 或者一上来就是最艰深的著作, 结果导致囫囵吞枣、消化不良。另一些学生则满足于简单和低级的表层阅读, 习惯于通俗读物、心灵鸡汤一类的文字快餐, 几乎没有有效阅读量。等而下之的, 甚至除了课本和作业, 什么都不读, 久而久之, 渐渐丧失阅读能力。这话得到了部分学生的证实。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一位李姓的工科生表示, 不知道为什么, 他看到文字就犯糊涂, “字都认识, 就是看不下去, 容易走神, 不知道都说了什么。有时连看报纸都看不懂。”这或许是比较极端的例子, 但在理工科生中, 阅读速度慢、效率低是普遍现象。文科学生的阅读能力也颇令人担忧, 岳麓书院历史系的一位学生自己分析说, 是因为在网上一目十行看东西习惯了, “眼睛发飘, 溜得快, 深度不够, 没法沉静下来慢慢看、细细咂摸。”至于经典原著的阅读, 李姓学生说, 他当然也知道这很重要, 但通识课老师开的书目, 每个都是一大厚本, 没时间看, 而且也找不到重点, 看不懂。再说, 他也不做人文社科研究, 费力读那些干什么?

针对学生的这种阅读状况和认识观念,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文献选读”丛书提出了“中度阅读”或者“中层阅读”的阅读理念或概念, 既不同于专家研究学者的大规模深层阅读, 又不流于泛泛的浅层阅读。丛书区别了研究性阅读和理解性、了解性阅读的不同,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文献选读”丛书属于理解性、了解性阅读, 毕竟很多学生以后不会从事学术事业, 但是作为大学生和研究生, 又不应该限于浅层阅读, 经典阅读是教育的需要, 对于学生的智力成长有无可替代的引导作用, 而真理追求、对深邃思想的把握又需要循序渐进。对于普通学生来说, 丛书是观景台, 从这里能看到人类智慧最美的风景, 通过窥一斑而见全豹。对于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学生来说, 丛书是桥梁, 从这里出发, 引入更深层的研究性阅读。这些都是“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文献选读”丛书作为阶梯、中介媒质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文献阅读报告格式 篇5

作者:

专业:农药学

学号:

题目(中文)

正文部分:

1.研究背景

2.主要实验方法

3.结果与讨论

4.个人看法和体会

参考阅读文献:

阅读文献论文 篇6

摘 要:CBI在中國已有近二十年的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但CBI的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本科教育阶段,针对“博士生”群体的CBI英语课程指导的研究与探索尚属空白,本文以CBI教学理论为理论基础,基于献阅读与翻译课程的教学实践,以求为博士英语课程的优化进行积极探索。

关键字:博士英语课程,CBI,文献阅读与翻译

【分类号】H059-4

一、引言

博士生英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沿用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忽视语言运用、语言技能的培养,导致博士生虽已掌握了相当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但英语实际应用的能力相对较弱。而且针对“博士生”这样优秀学习群体的英语课程教学设计,还没有人进行过类似研究与探索。本文通过对研究生、博士文献阅读课程相关文献的研读,对文献阅读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进行批判性梳理,以CBI教学理念为基础,结合笔者博士英语教学经验,以博士“文献阅读与翻译”为案例,以求对博士英语课程层次低、成效差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造,真正实现将“学习英语”转向“用英语学习”,并希望能够填补这一教学领域的研究空白。

二、文献阅读教学模式综述

从时间的维度来看,文献阅读这一类型课程最早是由上海大学钱伟长校长提出,并于2002年秋季在上海大学开展试点(曹丽莉, 李娜琴, 孙芳芳,2013:220)。对于此课程诸家学者基于研究与实践,贡献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如田也壮,杨洋(2011)从文献解析策略角度,提出了静态解析法与动态解析法。静态解析方法,包括对学术文献内容的解剖式分析和解构式分析;动态解析方法,包括基于写作过程的学术文献解析和基于心路历程的学术文献解析。文秋芳(2012)通过对“文献阅读与评价”课程的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与教学效果的观察,对课程的细节中所出现的问题给出了相应对策,并提出了对学生进行分组的想法。曹丽莉等(2013)则提出“文献检索”、“文献阅读”、“课程教授”、“课程论文撰写”四步流程,对该授课流程进行优化。由上文可以看出,诸家学者对文献阅读类型课程的研究目的在于,对学生而言,使其摆脱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提高文献阅读能力与学术能力;对授课教师而言,为其提供科学、可行的教学模式,摆脱“不知如何教”的窘境,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调动学生积极性。

三、文献阅读与翻译”课程与CBI理论

虽然诸家学者对文献阅读这一类型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但是笔者认为,“文献阅读与翻译”这门课是文献阅读这一类型课程的子集,必须自身特点,除了满足文献阅读课程的特点外,还具有跨能力的特点。所谓“跨能力”是指这门课不仅需要培养学生能够研读中外自身领域文献的能力,还需培养翻译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要在这门课程中具有或者通过这门课程培养良好的英语运用能力。但是博士研究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并不乐观,根据王捷和罗家英分别在2005年和2009年针对博士研究生的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博士生对自己的英语交际都(很)不满意(郑芳芳,2010)。

因此,笔者认为,针对“文献阅读与翻译”课程的特性,可以引用CBI理论。

CBI教学理念旨在将特定的内容与语言教学目标结合起来,要求以学科知识为轴心,课程内容根据学科知识进行组织。既能满足学生学习各种学科文化知识的需求,又可达到提高英语综合使用能力的目的,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成为自觉的学习者,积极探讨有关学科知识,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促进语言的发展,从"学习英语"转向"用英语学习"。博士研究生本身较高的素养与学术水平,在攻读学位期间,有着明确的学术任务、阅读其相关学术方向文献的需求、发表中英文论文的压力,满足CBI教学理念的适用条件,同时与学生未来职业需求,能力发展倾向和情感需要相一致。

可见,以CBI教学理念为“文献阅读与翻译”课程指导思想不仅具有强大的优越性,也能够针对“文献阅读与翻译”课程的特点与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四、课程设计

如上所述,本课程以CBI为指导,通过选取与学生学科知识有关的话题和主题,培养学生阅读文献与翻译能力,做出如下指导尝试:

1.划分小组。虽有学者做过分组尝试,但分组较为随意。而笔者以学生专业为基础,按照学生学术背景进行分组,如“机械组”、“土木工程组”、“冶金组”,“医学组”使学生处于同一个主题语境下,促成具有同样学术背景的学生进行顺畅的讨论、交流;

2.自由选定翻译内容。笔者采用较为自由的方式,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选择翻译内容和翻译形式,如即将发表的论文摘要,正在研读的文献,已完成文献翻译的进行修改等。这样做既保证了学生所做的内容与自己的专业相符,又让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文献阅读与翻译能力的培养中获得锻炼。

3.互动式授课。在授课环节,笔者除了讲授文献阅读与文献翻译的技巧与方法,更多地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清晰、通俗的语言展示自己文献资源与翻译内容,并不断进行修改。这就从机制上有效地保证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文献阅读的效度;从能力培养的角度来看,这种互动分享式做法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跨学科视野

由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本课程指导教学每一步均密切结合CBI的“内容依托”之理念,并且与学生学术背景紧密相连。

五、 案例分析

如上所述,CBI课程指导以主题导向课程为主,采用CBI的主题模式,通过选取与学生学科知识有关的话题和主题,旨在提供以英语为媒介的新信息的过程中,结合听、说、读、写、译各项语言技能,展开综合训练,逐步深入。因此对此课程做出如下指导尝试:

本文研究了矿井斜巷运输中的跑车防护系统,对跑车防护进行了设计,采用破坏平衡吸能的原理,达到跑车防护的目的,制止了由于矿车失控造成人员伤亡事故。该系统的特点是减少设备的损失,处理事故时间短、操作简单、远程操作。(欧阳东, 马红翠, 张保丰等a,2012:27)

该生在一开始将源文本翻译为:

This passage research the resistance car in the mine of inclined lane transportation and on the car stop was designed, energy absorption by damage to the principle of balance to get the purpose of mining to stop car, so as to stop the runaway mine car causing casualties due. M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is to reduce the loss of equipment to deal with accidents short, simple operation, remote operation.

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通过小组讨论,互相批改,他将初始翻译做出了如下修改:

The tramcar catching system used for transportation in inclined laneways was studied, and a tramcar catching system was designed. The principle of breaking the balance of running tramcar and energy absorption were applied to the system so as to prevent the tramcar sliding. The system is characterized by short accident disposal duration, simple operation and remote operation.(欧阳东, 马红翠, 张保丰等b,2012:27)

通過对比可以发现,在译文中,该生的翻译有了长足的进步,语法错误(如research应为researches)大量减少,而且译文风格得到了巨大提高,“本文研究了……”一句使用了被动语态,而且在授课教师的帮助下,学生通过文献阅读与互联网技术积极学习本领域专业词汇,折射到译文二所用词汇语域升高,专业化风格浓厚。而且投稿之后,获得期刊杂志的录用并出版,可见英文摘要得到认可。该学生再把自己的得意翻译作品最后交给任课老师,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该生又对译文二进行了修改:

The tramcar catching system currently used for transportation in inclined areas was studied, and an improved tramcar catching system was designed. The principle of unhinging the usual balance between the movement of the running tramcar and energy absorption was applied to the system so as to prevent the tramcar from sliding. The system is characterized by less loss of the equipment and more efficient accident management, as well as a simple, remote operation.

通过译文三可以看出,该生已有意识对译文二进行润色,如“currently used for transportation in inclined areas”、 “improved”的添加,“the balance of running tramcar and energy absorption”中of替换为between;“减少设备的损失、处理事故时间短”中“减少”、 “时间短”用“less loss”和“more efficient” 替换“short accident disposal duration, simple operation and remote operation”不仅语义更为贴切,而且显得对仗、简洁、整齐,富有修辞美。由此可见在CBI指导下的“文献阅读与翻译”课程指导,是学生能够在深化本学科能力的基础上,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六、总结

本文将CBI教学理念应用到博士研究生的英语教学中,以“文献阅读与翻译”课程指导为例,通过教学实践,验证了语言学习与学科内容学习有机融合的有效性。实践证明,实施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成为自觉的学习者,积极探讨有关学科知识,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促进语言的发展。同时本文认为CBI虽然已在大学英语、研究生英语以及英语教材编写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但针对“博士生”这样优秀学习群体的英语课程指导的研究与探索尚未出现,本文亦是对这一教育领域之研究空白进行了填补。

参考文献:

[1]曹丽莉, 李娜琴, 孙芳芳. 研究生培养中指导“指导性文献阅读研讨”课程的研究[J]. 人力资源管理, 2013, (6):220-221

[2]刘连营, 陆吉凤. 国内近20年CBI研究概述[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11):177-178.

[3]欧阳东, 马红翠, 张保丰等. 斜巷运输跑车防护系统自动化研究[J]. 矿山机械, 2012, 40(2):27-29.

[4]田也壮, 杨洋. 博士研究生学术文献范例教学的解析方法[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1, (2).

[5]文秋芳. 提高“文献阅读与评价”课程质量的行动研究[J]. 中国外语教育, 2012, (1).

[6]吴增欣. 基于CBI理念的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研究[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 (7).

[7]郑芳芳. 博士生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课程改革设想[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23):72-72.

阅读文献论文 篇7

1 理论基础

词汇与阅读学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词汇是阅读的前提, 如果没有词汇, 阅读就没有办法进行。Nation[1]认为背诵单词表能帮助学习者在短时间内记住大量单词, 但脱离语境的学习对于了解单词的用法没有什么意义, 而在广泛的阅读中, 由于理解文章的需要, 学习者就会将认知重点放在意义、用法上, 从而提高词汇习得效果。Laufer[2]认为既然母语词汇的大多数都是附带习得的, 那么广泛阅读对于词汇增长确有帮助。语言学家Krashen 就提出了他的“输入假说”, 认为第二语言习得能力的关键取决于能否接触大量有意义的、有趣的或是相关的第二语言输入材料[3]。Stoller & Grabe[4]认为词汇发展的很大一部分应归因于附带习得, 词汇附带习得发生在不同上下文的多次接触, 而不仅仅是上下文分析, 他们还认为显性的教学, 包括从上下文猜词意, 并不能解释词汇量的突飞猛进。Paribakt & Wesche[5]把附带习得定义为当学习者试图“从上下文理解他们听到或读到的新单词”而发生的学习, 学习者“在关注词汇学习之外的东西时却习得了词汇”。既然词汇在英语阅读中的影响如此重大, 那么在专业英语阅读中的作用就毋庸置疑了。因此, 掌握大量的医学专业词汇并抓住其特点进行阅读就成了提高阅读理解力的必要手段。学习医学词汇, 不仅要掌握词汇记忆的技巧和方法, 更关键的是将所学词汇应用到实践中去。结合语境学习词汇, 有助于理解篇章内容。

2 医学词汇医学文献阅读一体教学法

2.1 教学内容安排

分系统教学, 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骨骼肌肉系统、皮肤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具体每一系统大致内容如下:介绍本系统基本词根词缀, 其次介绍本系统简单的疾病, 然后进行医学文献阅读。阅读的材料的选择应当考虑几个因素:一是内容必须与该系统相关联的文献;二是语篇难度适中, 生词率要控制在适度范围 (最多不超过5%) ;三是语篇的文体应符合医学常用文体包括病例报告、手术、实验室检查等。最后每一系统都附有练习题和阅读翻译题。

2.2 课堂组织

首先介绍本系统基本词根词缀, 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记忆词根词缀, 并听写, 记录听写成绩, 告诉学生平时成绩占30%, 这样大家都记得很认真。然后讲解本系统典型的疾病, 讲解过程中和学生一起分析词汇的构成部分, 将词汇分解, 然后记忆。学习者往往对病例学习很感兴趣, 因为他们具有一定的背景知识, 理解相对容易。在有兴趣的前提下习得医学词汇就不再感觉那么枯燥难记。由于课堂上时间有限, 在学习每一系统词汇时, 鼓励学生大量网上阅读本系统医学英语文献, 阅读时, 找出本系统典型的医学词汇进行分解, 并解释每一部分的意思。

3 教学效果分析

通过以上教学法应用于3个班进行了一学期的教学后, 作者就教学效果对学习者进行了回顾与调查。调查结果发现, 通过将文献阅读与词汇习得融合在一起, 学习者学习医学英语词汇的兴趣提高了, 使复杂难记的医学词汇变得简单易记, 词汇量快速增加, 所有的学习者对医学术语的习得能力得到加强, 同时学习者在大量的文献阅读中医学英语文献阅读能力也得到迅速提高。

4 结语

实践证明:医学英语词汇和医学文献阅读一体教学法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能有效提高学习者医学英语词汇习得能力的新路子, 该教学方法不仅能增强学习者记忆医学英语词汇的兴趣和掌握医学英语词汇的能力, 而且也有助于学习者快速提高医学英语文献阅读能力, 该方法可以在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Nation, I.S.P.1990. 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M]. New York: Newbury House.

[2]Laufer, B&Hulstijin, J.H.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in a second language:The construct of task-induced in-volvement load[J].Applied Linguistics, 2001, 22 (1) :1-26.

[3]Krashen, S.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Pergamon, 1982.

[4]Stoller, F.&Grabe, W. (1993) .Implications for L2 vocabu-lary acquisition and instruction from L1 vocabulary research[A].In Huckin, T., Haynes, M.&Coady, J. (Eds.) Sec-ond language reading and vocabulary learning[C]:24-45.Norwood:Ablex.

阅读文献论文 篇8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在学生不易弄懂、而教师又不易讲清的地方,一味采取放羊式的阅读方法,要求学生多读熟背,希望学生在读背过程中能自行理解其义。可是,现在有些学生读书,犹如小和尚念经,口在念,心却游离在外;即使死记硬背下来,也不能准确理解其义。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理解性阅读,提高阅读质量呢?“入境体验,个性表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入境体验,个性表达”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有利于“主体参与”的情境,积极开展合作互动、交流探究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促进学生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课题《“入境体验,个性表达”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不仅提倡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要入境体验,更重视学生阅读后的个性表达,努力阐述自己独特的体会和感受,对于有效提高初中学生的阅读体验能力、个性表达水平,具有积极与现实的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

国外体验式教学思想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教学思想、夸美纽斯的教学思想、卢梭自然主义教学思想以及杜威经验主义教学思想。美国组织行为学教授大卫·库伯(David kolb)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模型——体验学习圈,他认为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进而发表看法,然后进行反思,再总结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体验式教学法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就是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既能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

(二)关于体验教学理论的探讨。

体验式阅读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阅读教学方式,为语文新课标所倡导,已有许多学者和教师予以关注并研究。体验教学成为近年来阅读教学研究的一大热点,现将近年来见诸期刊文献择要综述如下:

1. 体验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如贺义廉老师在《当代教师教育》(2009.4)上发表《中学语文体验教学的缺失与实现策略》一文,该文分析了现有中学语文教学仍然教学效率低、效果差,教师感到越来越难教,学生感到越来越难学的原因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科学主义倾向与教学的主体性缺失以及教学的智慧性、审美性迷失,提出了必须实现语文教学的亲历性、创造性、过程性、审美性和差异性策略。贺卫东老师在《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6)上发表《体验性语文教学的意义与建构》一文,认为体验是教育对“生命体的呵护”,“在体验世界中,一切客体都是生命化的,都充满着生命的意蕴和情调”;因此指出,建构体验式教学对焕发语文学科的人文生命本性和语文开放性的活力有着积极意义。童国嘉老师在《江苏教育研究》(2009.10)上发表《体验学习:语文智慧生长的有效路径》一文,作者认为语文体验学习是促进语文智慧生长的有效路径,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以教材为例子引导学生对其思维智慧、语言智慧、写作技能智慧的体验和感悟,以形成“我的智慧”和“理性能力”。……这些文献积极探讨了体验式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为阅读教学的深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它们只注重体验理论的探讨、教学模式的构建,对于如何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入境体验的实践研究明显不足。

2. 情境教学。

江苏省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所创设的情境教学法是典型的入境阅读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能够积极创设情境,生动形象,让学生的学习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入境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为阅读教学开创了崭新的一面。但是,情境教学法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与组织能力,而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深入探讨如何让学生进入情境去体验,更没有引导学生入境体验后如何进行个性表达,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

本课题在主体体验式阅读教学、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入境体验,个性表达”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本课题不仅提倡入境阅读、主体体验,还引进电影镜头式描写方法,既切合学生喜好看电影的心理感受,又能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直观体验、形象深入地理解文本;更重视入境体验后的表达,尤其是独特的、富有个性的“有我”表达值得深入挖掘与探究。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1)入境体验。文人写诗作文讲求“诗情画意”,融情入景,以境会意。诗中见画意,画中品诗情。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描绘的艺术情境,与文中人物一起体验感受作品传达的思想感情,陶冶性情,净化心灵,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收获。

(2)个性表达。让学生自由表达入境阅读后的真实体验,独特感受;进行表达时,不论是口头表达(课堂回答问题),还是书面表达(写作训练),要有“我”的观点看法、“我”的独特感受、“我”的思想情感,展示“我”的个性风采,张扬“我”的个性特色。在“入境体验,个性表达”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中,不仅要鼓励学生进入情境积极体验,形成自己的观点看法、自己的独特感受、自己的思想情感,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勇于说出独特的体会感受,敢于展示自己的个性风采,善于展现自己的智慧品格。

四、课题需深入探究的问题

“入境阅读,有我体验”主体体验式语文阅读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的积极实践与大胆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和一系列的成绩,当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创设情境不能只是语言描述,入境体验要结合多媒体教学进一步深入开展。创设情境,入境体验,不能只靠教师的口头描述,课题组要求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形象的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入境阅读。

2.个性表达,不要沦为精英表演,要面向全体学生。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只倾向于“精英”教育,把课堂变为少数人表演的舞台,而应面向全体,为了一切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课堂学习,不仅要让学生动脑、动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要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勇于表达自己独特的体会和感受,敢于质疑问难和探索创新。

阅读文献论文 篇9

关键词:循证放射学,医学文献,阅读

医学是一个知识不断更新的动态领域。美国医学教育成果评审委员会的报告认为客观分析能力属于“医学知识”,基于实践的学习和改进的能力均含于循证医学之中 [1]。另外,美国放射学会也强调客观分析思维能力是住院医师的研究能力的体现[2]。

期刊论文阅读训练是一种有效的形式以普及学习循证医学及客观评价[3]。论文阅读训练的困难之一是如何挑选合适的文章及掌握正确的阅读分析方法。此外,有学者指出[4],如果不熟悉病理生理和影像学表现,分析医学影像学文献亦有困难。期刊论文阅读训练的目的是从中学习,学会客观思考分析文献的能力。本文为文献阅读和客观评价提供基本的思路。

1 通篇阅读文章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阅读文章可能有无数的方法。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法,通篇阅读文章是必要的。最初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应该记住以下几个问题:①作者试图解决什么?②关于研究的问题或假设的普遍观点是什么?③作者对主题的特独特的问题是什么;关于这个主题,什么是已知的?④主题是否新颖?

2 如何系统的,客观的分析文献

摘要:

摘要是对整个研究提供一个简洁的概述。对于原创的研究论文,摘要普遍包含目的、材料与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也可能因期刊不同摘要的结构有所不同。但是,所有的摘要应包含文章的重要信息。在目的部分,作者应简单介绍一下这项研究的主要目标。在材料和方法部分,作者应解释研究是如何进行的。在结果部分描述主要结果。在结论中,作者应说明是否达到主要的研究目标,并对研究意义进行陈述。阅读摘要时要注意的问题有:在不阅读整篇文章的情况下,摘要是否能充分概括、清楚反应文章的内容,摘要地内容和论文主体是否存在较大的差异(有学者[5]报道此现象发生率在18-68%),摘要的结论是否对应作者的特别研究目的等。

引言:

文章的引言部分提供了研究的理论基础、解释研究的具体目标。阅读此部分时,需注意的具体问题包括:作者试图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是否引言提供了研究问题的基本框架,围绕作者问题的一般观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对已知主题提出自己问题,作者的假设是否建立在符合逻辑的背景上,作者的假设和研究的目的虽然不一定在引言的最后一段出现,但应该是很容易识别。如果作者的问题不是清晰可见,研究有效性会被质疑。其他的问题有:作者的要研究问题是否已有其他答案,如果有,是否已在背景知识中介绍,文献是否包含重要主题,有的研究虽然研究设计及完成都不错,但从研究中得不到可用于临床的信息。

材料和方法:

材料和方法部分包含的信息有研究对象、实验设计、数据收集以及数据分析方法。正如学者所说[6],材料和方法部分在本质上是一个蓝图,其他学者应该通过它重现研究。材料和方法部分,在许多方面,是文章中最重要的部分。写的好的材料和方法部分能清楚的解释作者的研究方法。正常情况下,研究方法应包括研究对象的来源、纳入和排除标准、对象的分组、采取的干预或测试(包括技术参数的描述)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当阅读材料和方法部分时,带着问题去读非常重要。应该注意的问题有:作者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否合理, 在实验设计中常出现的缺陷是研究方法不能充分验证假设。研究的内在有效性也就是研究的质量,其主要指标是研究是否采用了合适的研究方法。一个设计良好的研究尽可能的减少和消除偏移和混杂因素。偏移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反映结果偏离事实真相的程度,偏移不同于随机误差。混杂因素来源于病人的特一性和其他的因素。因此,一个设计良好的研究应该是各对象组尽可能地匹配。除有目的的干预外,要确保各组无差异。阅读材料和方法部分的关注点包括:对象是如何选择的,是否随机选择,连续入列还是抽样选择,纳入和排除标准,所选对象是否代表目标群体,实验组的可比性,实验组之间是否唯一区别只是干预不同,随访时间是否足够,对没完成整个研究过程的对象是否进行意向处理分析,评估研究内在效度时,应注意的是否评估了诊断测试或干预。在放射学文献中,分析检测的性能或治疗干预的有效性是较典型的研究。就研究方法而言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诊断实验或干预评估的选择对象是否合适,例如,被评价的检查方法或干预是否在临床实践中经常使用,诊断实验或干预是否有一个独立的参考标准相比,如果是这样,是否在双盲的条件下进行的比较,测试或干预在其他独立的实验组是否有效。实验分组和分组调整很重要,以确保各组的可比性。同样重要的是确保测量公正,以避免测量偏差。研究可能是单、双或三盲。在双盲研究中,受试者和研究者均不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对于诊断实验,放射科医生不仅要求对标准诊断结果处于盲态,对病人病史和以前的影像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均处于盲态。还要注意观察者和观察者之间的差异,如果同一观察者对多个实验对象进行测量,对象间测量的差异是否报道;同样,如果有多个观察者来测量,观察者之间的差异是否报道;其它要考虑的问题包括:成像方法是否详细描述,对成像测试或手术评估是否用相同的参考标准,在研究设计中是否充分考虑同一技术里存在不同版本,是否考虑到辐射暴露,图像是怎样回顾分析的,图像评价是在PACS上还是硬盘拷贝的。

结果部分:

结果部分介绍从研究中发现的结果。一个写得好的结果应该是符合逻辑、描述清楚。通常情况下,数据以表格、图形和图表呈现。图中的数据应该同文中的数据一致。此外,结果部分不应该包含多余的数据。分析结果时,应考虑的问题有:列出的数据有哪些,数据是否符合研究方法,这些数据来源是否清楚,得到数据的手段是否清楚,是否列出所有的数据。研究的结果可能还包括其他评估,包括敏感性和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绝对风险降低和相对风险降低等。

讨论:

在讨论中,文章的作者应说明是否验证了他们的假设。此外,作者应该回顾评价与之相关的其他研究,是否与其他研究发现有区别,如果有应予以解释。通常情况下,作者在研究讨论中会解释方法的局限性。此外,经常在的讨论中强调研究的结论。阅读讨论时应该关注:作者从数据中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读者是否会得出相同的结论,作者的结论是否基于方法和数据的支持得出,从数据中得出的结论是否与作者的结论一致,如果不一致,返回结果看发生差异的解释可能会有帮助。结果和结论是否适用于临床实践,作者是否意识到研究局限性,是否有额外局限性没有阐明,作者是否充分考虑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上述问题为客观分析文献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当然,由于研究方法随假设的不同而不同,这些问题只代表普遍问题,而不是全部内容。

3 结语

医学是一个知识内容不断变化的领域,同时也是知识不断壮大完善的体系。理想的情况是,在临床实践中应体现“系统的应用最新研究的来评估临床可选项和决策”[7]。因此,作为医生,不仅仅只是科学和医学研究成果的应用者,更是研究者。研究的有效性和可信性依赖于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在一个理想的研究中,应修正所有的偏移,消除所有的混杂变量。但在临床研究中,消除所有的偏移和混杂变量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有的研究均有其局限性。因此,分析研究时,很容易变得过于挑剔。

客观的分析目的是确定有局限性的研究的结论是否有效和有用。最后,确定到底应该相信结果吗,是否在病人和临床实践中运用这些研究结果。只有通过仔细阅读和深入的分析,才能得到合理的回答。

参考文献

[1]Collins J,de Christenson MR,Gray L,et al.General com-petencies in radiology residency training:definitions,skills,education and assessment[J].Acad Radiol,2002,9:721-726.

[2]Gunderman RB, Nyce JM, Steele J. Radiologic research: the residents’ perspective[J]. Radiology,002,223:308-310.

[3]Kelly AM, Cronin P. Evidence-based practice journal club: how we do it[J]. Semin Roentgenol,2009,44:209-213.

[4]Heilbrun ME.Should radiology residents be taught evi-dence-based radiology?An experiment with“the EBR Jour-nal Club”[J].Acad Radiol,2009,16:1549-1554.

[5]Pitkin RM,Branagan MA,Burmeister LF.Accuracy of da-ta in abstracts of published research articles[J].JAMA,1999,281:1110-1111.

[6]Provenzale JM,Stanley RJ.A systematic guide to revie-wing a manuscript[J].AJR,2005,185:848-854.

阅读文献论文 篇10

一、阅读文献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近现代以来生动丰富的历史实践留下了浩繁的文献资料, 它们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具有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所不具备的资源优势。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恰当运用这些文献资料 (本文特指列于教材中的阅读文献) 来提高教学效果。

第一, 教师可以运用阅读文献中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解析教学内容中相关的重大理论问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知晓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 尤其对有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典文章要了如指掌。这一方面有助于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另一方面能够便于教师从理论高度解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 从而增强对学生的说服力和理解力。一般来说, 适当运用和分析经典著作远比单纯的灌输式说教更有效果。

第二, 阅读文献可以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随着互联网络资源和高校图书资料的丰富和发展, 加上近年来高校课程的大力建设, 学生可以比较容易地获取相关的阅读文献。这为学生阅读中国近现代史方面的文献提供了非常便捷的途径。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并积极开发新的资源, 通过多种方式促使学生进行文献阅读, 从而发挥其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第三, 通过文献阅读, 可以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阅读文献是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反映, 是学生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的一条重要渠道。通过对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的把握, 有助于学生增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有助于提高学生具体地、历史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四, 运用阅读文献有助于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理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内容与中学历史教材重合度较高, 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阅读文献的多边运用, 以确凿的史料充实教学内容, 以灵活多样的形式丰富教学模式, 以此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与实效性, 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 运用阅读文献有助于丰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中国170多年的近现代历史过程中, 历史现象纷繁复杂。通过阅读文献的运用, 可以理解客观历史规律, 明辨重大历史是非,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运用阅读文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离不开阅读文献的支持, 适当运用阅读文献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 从目前来看, 阅读文献的运用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 其应有的效果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第一, 教师对阅读文献的处理能力不强。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往往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对阅读文献的把握和分析能力直接影响阅读文献在教学中的效果。虽然近几年来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逐步实现了年轻化和高学历化, 但教师的教学能力越来越受制于狭窄的专业范围, 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广泛涉猎和整体了解, 对文献资料的运用和把握局限于学术研究, 没有或很少将之运用于教学改革。此外, 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仍然存在非专业化的现象。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 有些非专业的教师承担着主要的教学任务, 这样, 必然会影响对阅读文献的把握和运用, 有的教师很少甚至没有接触阅读文献, 难以对教材中列出的阅读文献进行准确的解读, 使得教学缺乏理论深度, 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第二, 学生的文化素质不高和学习习惯不好。随着高校扩招, 学生的文化素质从个体来说参差不齐, 从总体来说呈下降趋势。中学阶段的历史教学注重记忆, 学生的基础知识尚可, 但理工科学生相对有所欠缺。同时, 中学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很少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对大学课堂的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往往感到无所适从。随着网络的发展, 部分学生养成了网络依赖的心理, 这更加削弱了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 学生往往很少主动甚至没有查找相关阅读文献进行学习。

第三, 高校之间教学资源的共享精神不够。近些年, 随着高校对课程建设的重视, 出现了一大批不同级别的精品课程, 其中包括一些高校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但由于种种原因, 这些课程资源的共享现状, 与互联网络资源共享的便利性、普及性相比, 相去甚远。这使得教师和学生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而无法获得教学所需的优质资源, 其中就包括那些不易获得的阅读文献。

三、阅读文献的多边运用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存在的问题, 就必须把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不可分隔的组成部分的阅读文献充分地利用起来, 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 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阅读文献的多边运用模式。

(一) 文献选择的多元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分上、中、下三篇, 共有3个综述和10章内容, 每一个综述和每一章后都列有数量不等的阅读文献。从来源上看, 这些阅读文献多种多样,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章;第二, 中共领导人的文章和讲话;第三,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文献和决议;第四, 其他政治人物和党派的文章或文献;第五, 近现代报纸、期刊、杂志等。

以上阅读文献均是在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各个时期出现的原始资料, 与教材有比较高的契合度, 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将之运用于教学, 可以大大增强可读性和真实性。当然, 除了以上在教材中精心采选的阅读文献外, 还可以运用更多的其他来源的文献, 如, 利用地方的文献资料以及国外的、中间派别的乃至敌对力量方面的评论、文章, 对于加强教学的生动性和说服力是很有帮助的。

(二) 运用主体的多边性

阅读文献的运用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 在具体运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 师生的主体地位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多边主体作用。

1. 教师单主体。

作为个体的教师, 首先是占有、分析、使用阅读文献的主体, 无论是备课、课堂教学, 还是作业布置、课外辅导, 乃至自身的学习, 都要求每一位任课教师充分运用好阅读文献。

2. 教师多主体。

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织实施, 往往是通过作为一个集体的教研室或教学团队来进行的。因此, 这个组织中的教师必须经常进行集体备课, 共同研讨教学教法, 其中就包括共同研究运用好阅读文献。教师多主体是对教师单主体的叠加与放大。

3. 师生双主体。

师生双主体是指教师与学生同时是阅读文献的运用主体, 这种双主体作用往往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根据互动双方人数的不同, 又可以分为多种形式, 即师生一对一互动, 师生一对多互动, 师生多对一互动, 师生多对多互动。

4. 学生单主体。

在强调研究性学习的背景下, 要积极倡导学生首先是作为个体的学生通过文献阅读, 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 使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综合素质得到加强。

5. 生生多主体。

生生多主体作用一般体现为, 作为群体的学生 (往往是一个教学班的学生) 在教师的组织下通过团队协作, 自主运用某一或某些阅读文献的过程。

不难发现, 以上阅读文献运用主体的不同划分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他们之间完全是可以互相渗透、相互作用的。

(三) 运用方式的多样性

阅读文献要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发挥其功能, 体现不同运用主体的作用, 就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灵活多样的运用。

1. 课堂运用。

在课堂教学中, 阅读文献的运用主要表现为:第一, 教师讲授的教材内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中的史实、理论、观点、结论等, 相当一部分就是直接来源于阅读文献。第二, 课堂互动的环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堂教学, 往往包含一些诸如课堂讨论、演讲、辩论的互动形式, 在这样的过程中, 要使自己的发言更具说服力, 必须引用权威的文献。

2. 考核运用。

考核是每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阅读文献在考核环节的运用, 主要表现为:第一, 平时作业的布置。在平时作业中, 布置一两个小题目, 要求、引导学生引用文献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或充实其内容等。第二, 开放式的结业论文。这是在平时作业中训练运用阅读文献基础上的更高形式。第三, 闭卷形式的笔试试题。通过多次文献阅读运用的练习, 学生已经习惯于运用文献, 即使是在闭卷考核中也能够熟练地运用文献。

3. 实践运用。

阅读文献在实践中的运用有两层含义:第一, 将阅读文献运用于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 如学生的自修、分组研讨、撰写读后感等。第二, 在实践中检验印证文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总之, 无论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 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 无论是学习还是考核, 都离不开相关的阅读文献的支撑。阅读文献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全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都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 将之运用于教学, 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

[2]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教社政[2005]5号.

[3]《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Z].教社政[2005]9号.

[4]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1.

阅读文献论文 篇11

关键词:数字文献,资源,推广,阅读,探索

1 我馆数字文献资源建设及其使用情况

近几年来,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学校图书馆数字文献馆藏量快速增长, 新图书馆设备配置先进, 数字图书馆已建立起来:CNKI中国知网数字图书馆和超星数字图书馆, 数量达到电子期刊71.68万册, 电子图书30.8万种。而且, 超星数字图书馆读秀还为图书馆开通了文献传递服务, 在这种每天可看50页模式下全库近200万册都可进行阅读, 极大地扩大了图书馆的馆藏量, 非常有益读者。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新建现代化图书馆正式投入使用, 馆藏各类文献图书127万余册, 其中纸质图书24万册, 数字文献资源是103万册, 绝大多数是数字文献资源。所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方法。

在我馆的实际服务中, 师生对数字文献阅读的还存在不习惯、不会用和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从而使图书馆的数字文献利用率低, 因此急需找出原因, 提出解决办法。由于我校图书馆既承担高职教育, 同时还承担宁夏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服务的任务, 因此如何为电大师生进行远程数字文献服务, 也需要进行研究, 提出解决办法。所以本文旨在通过对师生阅读动机习惯、阅读倾向、阅读类别、阅读时间、信息素养、价值取向等有必要进行研究。通过详细的数据统计分析, 探析数字时代师生数字文献资源阅读的新特点、新变化、新趋势, 剖析师生阅读行为变化与我馆数字文献资源建设之间的密切关系, 进而解决图书馆采购数字文献的经济性与读者使用阅读率之间的矛盾。数字文献信息资源是无纸化发展大趋势, 业界已做了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积累了一定经验, 形成了多种方式的阅读模式。

2 数字文献资源推广的意义

在我国起步较早, 引入数字文献的是中国知网CNKI和超星数字图书馆, 技术比较成熟。就宁夏各高校图书馆而言, 2005年以来, 多数图书馆开始购置数字文献资源。但对数字文献的阅读使用率一直不高。老师因要写论文才接触中国知网。对数字图书使用也不高。学生也由于自身习惯、熟悉计算机知识和硬件要求, 造成多数不会使用。在宁夏高校系统, 尽管各馆都单独购买了各类数字文献资源, 因为数字图书价格便宜, 是纸质图书的十几分之一, 各馆为评估要求, 少花钱又能迅速增加馆增加馆藏量而购买的。造成数字文献信息资源重收藏, 轻使用, 这就使得在宁夏这样欠发达地区高校图书馆有限的购置经费不能发挥出最大的投资效益。在发达国家, 由于科学教育发达, 学生物质条件好, 数字图书文献已广泛使用普及了。

加强电子文献使用普及培训指导, 充分方便师生更方便快捷通过网络访问图书馆的数字信息资源, 提升师生使用电子文献的积极主动性, 从而提升图书馆数字文献的阅读使用率, 引导读者进行积极的数字阅读, 从而发挥图书馆的职能。因此, 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数字文献广泛阅读使用普及之路, 可谓迫在眉睫。在校图书馆主导下, 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统一数字文献使用普及方法及措拖, 充分利用新图书馆技术设备和专业人员等方面的优势, 充分发挥图书馆数字文献信息资源资源, 实现为读者提供充分的文献信息保障服务, 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

3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3.1 本文以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工、学生基层电大教师和学员为对象, 研究方法

(1) 调查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数字文献使用现状。 (1) 设计问卷调查表, 通过网络、电话、传真等广泛收集师生对数字文献的使用习惯、要求、需求等基本情况; (2) 到学校各系部实地考察、调研老师和学生及区内部分基层电大分校、工作站图书馆 (图书室) , 获得感性认识并取得第一手资料; (2) 翔实的资料的基础上对比分析问卷:通过问卷反映上来的数据, 发现数字文献资源读者阅读使用存在的存在的共性问题;找出问题所在, 发现高职数字文献服务和电大图书馆远程数字文献资服务中存在的道差别, 提出解决方案; (3) 找出数字文献资源推广使用中存在的制约障碍; (4) 重点找出推广实用性的措施方法; (5) 问题反馈:运用推广措拖后再征询读者在使用中遇到的障碍; (6) 服务系统归纳总结完善:数字文献服务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提炼出完善改进推广阅图书馆数字文献服务中基本要素, 确定推广实用性的具体措施方法。读数字文献资源方法措拖, 来极大地提升率阅读率。

3.2 分析研究调查结果, 归纳出使用数字文献资源障碍和要解决主要问题

确定七项共性要求: (1) 怎么进入我馆数字文献资源检索平台; (2) 怎样获得馆员的随时服务指导, 要有便捷的馆员和读者沟通服务管道; (3) 怎样查找检索到要使用的文献; (4) 怎样阅读我馆的数字文献资源; (5) 怎样拷贝复制方便携带随时随地阅读使用; (6) 怎样学会用好各数字文献提供商的专用阅读器; (7) 怎么在校外使用漫游帐号或假期帐号免费使用超星数字图书馆。针对这七项读者要求, 来研究出推广阅读使数字文献资源服务有效措施办法, 和读者阅读使用数字文献资源中的、寻求解决措施方法, 推广要师生读者都要学会。

4 采取的措施方法

4.1 广泛宣传图书馆的数字文献资源和进入平台方法

(1) 到学校各系部处室办实地发放联系方式, 建立同学校各系部处室办的联系由本部门领导确定图书馆数字文献联系专人, 立除正常传统的馆员在馆服务外, 在互连网和移动互连网高度发展的今天, 通过电话、飞信、腾迅QQ、手机移动微博, 随时随地为读者解决在使用数字文献资源中遇到的障碍。创建了数字文献资源推广公共邮箱, 任何人都能通过以上联系方式随时沟通, 同时对教师进行讲解培训服务; (2) 新生入馆宣传培训。制做了《新生入馆数字文献资使用方法PPT》文档, 对2012年入校的全部新生进行讲解, 发放由本人担任编辑制作《读者导航》的小册子; (3) 根据调查结果和老师与学生反馈, 从初学者的角度出发, 非常详细地制做出有每一步图示的文档,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进入数字文献资源检索平台》PPT演示文稿、《宁职院图书馆实验实训光盘TOD点播使用方法》、《宁职院图书馆超星学术视频使用方法》和《超星校外漫游假期帐号的使用方法》, 发给老师和学生, 同时还将教师和学生在使用的问题进行网解答互动; (4) 将图书馆近几年来购买的全部实验实训光盘, 录入到学校的TOD点播系统中, 随时供师生在网上观看; (5) 与此同时继续开设公共选修课《信息检索》课的讲授工作, 从理论和实践上教会学生挑掌握使用图书馆所有文献资源方法; (6) 发挥图书馆读者协会桥梁钮带作用, 对协会所有成员进行了宣传培训, 传送了以上《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进入数字文献资源检索平台》PPT演示文稿、《宁职院图书馆实验实训光盘TOD点播使用方法》、《宁职院图书馆超星学术视频使用方法》和《超星校外漫游假期帐号的使用方法》文档, 让他们学会阅读使用数字文献资源, 在学生中起带头作用, 从而起到以点带面, 带动更多学生访问图书馆的数字文献资源。为方便学生, 注册了好了几十个超星校外漫游假期帐号直接发给他们; (7) 给各系部室都建立了CNKI数字图书馆和个人CNKI数字图书馆, 很方便教职工在校内外进入中国知网查询资料, 获得好评; (8) 根据老师和学生反馈回来的问题, 制做《关于TOD点播和超星文献传递问题使用说明》的图文演示文档, 针对普遍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讲解, 发送到了全体老师和学生。通过实施以上具体方法后, 数字文献资源阅读使用率明显得到提高。与此同时还将这些课件以通知的形式在校园网上发布, 扩大了宣传效果。

4.2 开放数图

对于基层电大分校或工作站教师和学员对数字文献资源的使用, 我们通过电话和下基层电大分 (分校) , 进行实地调查, 国家开放大学图书馆也开通了数字文献资源服务, 即开放数图。经调查大多数教师和学员不知道, 知道也不会使用, 因此, 采取了以下措拖: (1) 通过开数图资源使用培训会, 进行开放数图的使用演示; (2) 给予图书馆的漫游帐号, 方便师生来远程使用图书馆的数字文献。由于中央电大图书馆的开放数图, 是对全国所有电大师生开放使用, 造成网络拥堵, 网速慢, 而且登陆后只能检索查看, 下载困难, 师生提出要使用图书馆的数字文献资源, 所以报馆领导同意, 给予若干CNKI和超星数字图书馆的漫游帐号, 来解决电大师生使用要求, 对电大的开放教育起到了图书资料的支持服务保障。

5 实施的结果

通过回访调查, 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和学生对数字文献阅读使用普遍大幅提高。师生习惯数字文献阅读使用, 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已普遍掌握了使用数字文献资源的方法。由于他们本身受教育度高, 配备了计算机硬件设备, 在校内外使用都很方便, 满足了在教学和科研上的要求。大多数学生也基本上掌握了使用数字文献资方法。但由于多数学生要依靠图书馆的计算机才能使用数字文献资源, 受条件所限。因此, 还需图书馆提供更多设备为学生方便服务。

参考文献

上一篇:西方古典园林下一篇: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