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献阅读报告一

2024-11-03

经典文献阅读报告一(精选7篇)

经典文献阅读报告一 篇1

读文献的实质:teach yourself,也即是自学。但是中文“自学”字面意义上没有反映出阅读中的一些关系。teachyourself,谁teach?第一反应当然是自己教自己。我看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作者教你。

这怎么是可能的呢?作者不在你身边,你只是和他的文字打交道,“他”如何教你呢?根据个人的阅读经验来看,阅读的过程似乎是两个人之间的对话,作者和自己的互动的问答过程。在这里,我更愿意承认在阅读的时候我们的个人人格实际上“分裂”为了两个人,一个代表作者,一个代表自己。

当“自己”不懂的时候,通过文字去努力理解作者意图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自己努力变成“作者”的过程,试图从作者的角度去思考,去回答“自己”的问题。这样,阅读就是“自己”努力地去“移情”成为作者从而教会自己的过程。

因此,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要有一个“作者的意识”,始终要考虑和琢磨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要那么些,他当时的意图是什么?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应该是通往作者心理的不二法门。

“数学书有两种,一种是看了一页就不想看下去的,一种是看了一行就不想看下去的”,杨振宁曾这样讲过。这大概也是不少学科文献阅读的感受。事实上,万事开头难。我个人的阅读经验经常是这样的:第一次努力读下来,可能只懂了全文的1%,读第二次大概懂了5%,可是第三次我大概就懂了30%。也就是说理解的程度是随次数增加而指数增长的。

所以说如果一篇文献你没有(认真地)读过3次,你是没有资格说难的。许多人常常只读了第一遍以后就觉得难读不下去放弃了。我相信他如果再读上两次,他可能就不这么认为了。“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却见不到后天的太阳,所以我们干什么都要坚持!”马云的说法和这里“文献至少读三次”有异曲同工之妙。

首先应分清楚著名作品和经典作品的一些区别。在科技文献中,经典作品应该属于一个领域相对基础性的优秀作品。著名作品常常是指一个领域里程碑式的作品,比如代表着前人几十年研究而最终被攻克的某难题的文章,或者横空出世的某一新理论等。

从这里的区分讲,经典文献是那种写的很仔细,可以用来打基础,进入某一领域必读的优秀作品。反之,著名作品常常很艰深,就不一定是要非读不可了,特别是在个人能力还不足以做到的时候。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做呢?

经典文献阅读报告一 篇2

从2007年底开始, 浙江大学陆续推出该丛书中的前四种:西方哲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基础文献选读, 最近即将推出的是《政治学基础文献选读》和《社会学基础文献选读》两种。至此, 该丛书第一辑六种全部出齐。而第二辑的六种 (包括法学、语言学、美学、心理学、传播学、宗教学) 也在紧张积极的编辑过程中, 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和明年初陆续面市。

言及当前大学生的阅读现状, 多数教育工作者都表示了不同程度的忧虑。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的吴仰湘教授忧心忡忡地说, 现在的大学生的阅读习性呈现出两方面的不成熟, 可谓两个极端。一些学生有心尝试原著的深层阅读, 但或者面对大量的文献束手无策, 流于走马观花、浅尝辄止, 或者一上来就是最艰深的著作, 结果导致囫囵吞枣、消化不良。另一些学生则满足于简单和低级的表层阅读, 习惯于通俗读物、心灵鸡汤一类的文字快餐, 几乎没有有效阅读量。等而下之的, 甚至除了课本和作业, 什么都不读, 久而久之, 渐渐丧失阅读能力。这话得到了部分学生的证实。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一位李姓的工科生表示, 不知道为什么, 他看到文字就犯糊涂, “字都认识, 就是看不下去, 容易走神, 不知道都说了什么。有时连看报纸都看不懂。”这或许是比较极端的例子, 但在理工科生中, 阅读速度慢、效率低是普遍现象。文科学生的阅读能力也颇令人担忧, 岳麓书院历史系的一位学生自己分析说, 是因为在网上一目十行看东西习惯了, “眼睛发飘, 溜得快, 深度不够, 没法沉静下来慢慢看、细细咂摸。”至于经典原著的阅读, 李姓学生说, 他当然也知道这很重要, 但通识课老师开的书目, 每个都是一大厚本, 没时间看, 而且也找不到重点, 看不懂。再说, 他也不做人文社科研究, 费力读那些干什么?

针对学生的这种阅读状况和认识观念,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文献选读”丛书提出了“中度阅读”或者“中层阅读”的阅读理念或概念, 既不同于专家研究学者的大规模深层阅读, 又不流于泛泛的浅层阅读。丛书区别了研究性阅读和理解性、了解性阅读的不同,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文献选读”丛书属于理解性、了解性阅读, 毕竟很多学生以后不会从事学术事业, 但是作为大学生和研究生, 又不应该限于浅层阅读, 经典阅读是教育的需要, 对于学生的智力成长有无可替代的引导作用, 而真理追求、对深邃思想的把握又需要循序渐进。对于普通学生来说, 丛书是观景台, 从这里能看到人类智慧最美的风景, 通过窥一斑而见全豹。对于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学生来说, 丛书是桥梁, 从这里出发, 引入更深层的研究性阅读。这些都是“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文献选读”丛书作为阶梯、中介媒质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经典阅读学习活动实施情况报告 篇3

一.经典阅读学习活动的背景因素

经典阅读学习活动的设计,基于以下三方面背景因素:

1、“讲”“练”常规手段失效,教学现状逼迫我另寻出路。

多年来,语文教学低效无效,甚至被指为误尽苍生,可以说是处境艰难。眼见许多语文教师舍“读”取“讲”,以“讲”为中心,挤占学生读书时间去精批细讲一篇篇课文,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减弱甚至丧失,收效甚微反响不好;眼见许多教师舍“读”取“练”,以“练”为中心,挤占学生读书时间运用题海战术做大量练习来提高成绩的教学实践低效、痛苦、有害。既然这两种常规教学手段失效,这两条道路走不通,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转换一下思路,从学生自主阅读这一角度寻找新路呢?

2、对经典阅读作用意义的认识和把握,激励我进行这一探索。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这些语文学习经验之谈,强调的是一本书学生自己多读几遍,自然可以理解书中内容含义;强调的是学生读书多了,会有丰厚积淀,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自然会得到健康有效的发展。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无心插柳柳成荫”“得来全不费工夫”。基于这些道理,古人才有“好读书,不求甚解”的主张。中国传统语文教学强调“读万卷书”,正是主张学生们读尽可能多的书。

学生阅读经典作品,可以与大师对话,以大师为师;学生阅读经典作品,可以解放思想,穿越时空,超越自我,享受人生快乐;学生阅读经典作品,可以在积淀人文素养的同时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自然会有效提高语文成绩。对经典阅读作用意义的这一认识和把握,激励我大胆探索新路径。

3、新课程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支持我进行这一探索。

语文学科日益被边缘化的现状,令每一个语文人内心无限苍凉,也激励着无数语文人投身探索改革的大潮。新课程理念关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学习目标,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精神,从语文教学现实层面支持我进行这一探索。

二.经典阅读学习活动的具体设计

基于学生学习现实和长远发展所需能力考虑,我从两方面设计经典阅读学习活动:经典抄评,经典阅读。这一学习活动预设两个学习目标:提高汉字书写水准,接受人文素养熏陶。

1、经典抄评的具体规划设计:

为了确保这一学习活动取得应有效果,我要求学生把经典抄评作业本作为永久性学习档案保存收藏,并对经典抄评这一学习活动进行如下具体设计,提出相应明确的要求:

班集体统一购置经典抄评本,本子前面预留两页以备将来制作目录使用;每页纸左边三分之二用于抄写古诗文读本中班级统一选定的经典文段,右边三分之一用于对所抄写经典文段自主评点,抄、评内容之间折一竖线分开;抄写文段用蓝色笔迹,自主评点用红色笔迹;抄写必须工整清晰,排版规范,书体美观,提倡认真读帖临摹,形成自己喜欢的书写风格;人人参与,互帮互学,认真投入,严格要求自己,确保两年内写得一笔好字;评点要求有感而发,内容充实,结合文本,联系现实;坚持每天五分钟经典抄评雷打不动,不允许一曝十寒一天集中完成几天的经典抄评学习任务。

2、经典阅读的具体规划设计:

为了便于指导和交流,经典阅读学习活动在《论语》《孟子》《老子》《史记》四部推荐经典中进行。具体设计要求如下:

坚持每天二十分钟经典阅读日日不辍,一学年至少研读一部经典名著或者若干篇经典文章;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原则,每次阅读必留下批注评点或赏析文字;坚持每周六语文活动课上经典导读课,结合具体文本引导大家学会批注评点或赏析;坚持每月一次读书报告交流会,同学之间交流经典阅读感悟,交换经典阅读信息。

三.经典阅读学习活动的具体实施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确保经典阅读学习活动的扎实高效,学期之初,经典阅读学习活动实施之前我用专门时间做好学生的思想鼓动工作,结合人生发展社会需要阐明经典阅读学习活动的重大意义;讲清这一学习活动的具体要求,发动全体同学酝酿制定经典阅读学习活动检查评价的标准和规则;大家推选两位同学担任经典抄评部部长和经典阅读部部长,共同拟定部长的职责和要求。实施过程中各位负责同学定时检查、作出记录;树立典型、矫正偏差;老师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教给方法、指引路子。

具体说来,经典抄评部部长负责经典抄评活动的检查、记录、数据处理考核评价工作。具体职责要求有:购置、收发经典抄评本;选择确定每天抄评内容并在教室黑板上公布;每周检查一次经典抄评作业本,依据评价规则公正评价作业等级并如实记录;每月组织一次班级书法竞赛,选择书写美观的同学交流书写经验供大家借鉴,共同提高。经典抄评作业评价规则是:字迹书写清楚工整,排列整齐美观,评点认真深刻为A等;字迹马虎,评点少为B等;字迹潦草,评点过少为C等;字迹脏乱,没有评点为D等。

经典阅读部部长负责课外经典阅读活动的检查、记录、数据处理考核评价工作。具体职责有:确定每周阅读进度,提出阅读要求;每两周检查统计同学们阅读书目、阅读质量和阅读进度一次;依据评价规则,公正评定每个人经典阅读情况所属等级并如实记录;每月组织一次班级读书交流活动,交流阅读感悟,交换阅读信息,引导同学们学会读书,品尝经典阅读的快乐。经典阅读学习活动检查评价规则是:每天坚持阅读经典15~20分钟,每2周检查一次;认真完成约定阅读进度,批注认真为A级;完成阅读进度三分之二以上,有一定批注为B级;完成阅读进度三分之一以上,批注简单肤浅为C级;不阅读不批注的D级。

四.经典阅读学习活动的实施效果

高一学年,按照上述设计要求,组织实施经典阅读学习活动。实施开展经典阅读学习活动的班级,同学们语文学习兴趣明显提高,语文学习效果初步显现,具体表现在:

1、经典阅读成为语文学科常规学习活动,学生用于读书的时间明显增加,用于做练习题的时间明显减少,学习负担明显减轻,经典阅读兴趣和语文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2、经典抄评作业渐趋规范美观,汉字书写水平明显提升,作业和试卷的卷面书写质量明显提高;

3、人文素养得到一定提升,学生写作积极性和写作水平明显提高,在写作上形成一定优势;语文学科考试成绩稳定提升。

五.开展经典阅读学习活动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一学年来的经典阅读学习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活动设计目标,这将激励我继续进行这一探索。回顾走过的探索路程,为了更加卓有成效的开展经典阅读学习活动,我觉得有以下问题需要解决:

1、需要统一思想,扩大规模,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气氛。

去年我只是在自己任教的两个班级进行了经典阅读学习活动,各班学生学习信息互有交流,因为没有统一思想,个别班级开展这一活动不能形成气候,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学习活动容易受到负面影响。如果整个年级、整所学校乃至更大区域内就开展经典阅读活动达成共识,统一口径,系统设计,形成气候相互促进,那么这一学习活动可能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2、需要时间保证,确保经典阅读学习活动落到实处。

学段整体而言,高一年级课标上的课程门类多达十多门,每门课程都要占用一定时间。学科内部看来,语文涉及课本、读本的学习,涉及基础练习的处理,涉及各个知识点能力点的应对学习,也需要耗费一定时间。在时间分配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如何从时间上给经典阅读学习活动提供保证,需要教师、年级组乃至学校通盘考虑,统筹谋划。上一学年,我自己经常是割舍课堂课文讲授时间、割舍作业练习时间来让学生开展经典阅读活动的。如果能够从人的终身发展持续发展这一高度看待经典阅读学习活动,压缩一些不必要耗费太多的时间,用来开展经典阅读学习活动,确保这一活动能够落到实处,取得更佳效果,这于学生、学科、学校、社会都会有丰厚的回报。

3、需要改进设计,更加科学高效。

一个人的精神成长,离不开阅读学习活动,尤其是能够震撼心灵的经典阅读学习活动。在人生画卷将要展开的青年初期,正是高效吸纳优秀文明成果塑造自己思想性格世界观的关键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说,从学生终身持续发展需要来看,经典阅读学习活动实在是青少年所有学习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学习活动。

鉴于这一学习活动只是个人行为,必然存在许多不完备的地方。因此,如果大家集思广益,对阅读对象的选择提供、阅读方法的研究掌握、阅读时间阅读场所的有效保障、阅读效果的检测评定、阅读和写作的有效结合等等方面认真研究,对这一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研究、改进、提高,这一学习活动必将会更加科学高效地开展,产生更为显著的教育教学效益。

庞仁甫,教师,现居浙江杭州。

文献阅读报告(最终版) 篇4

毕业设计文献阅读报告

题目_______________

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教师签字)

指导教师职称:

日期:

****年**月**日

超声波治疗文献阅读报告 课题背景及意义

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物理学上发现了压电效应与反压电效应之后,人们解决了利用电子学技术产生超声波的办法,从此迅速揭开了发展与推广超声技术的历史篇章。1922年,德国出现了首例超声波治疗的发明专利。1939年发表了有关超声波治疗取得临床效果的文献报道。40年代末期超声治疗在欧美兴起,直到1949年召开的第一次国际医学超声波学术会议上,才有了超声治疗方面的论文交流,为超声治疗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6年第二届国际超声医学学术会议上已有许多论文发表,超声治疗进入了实用成熟阶段。

八十年代俄罗斯开发出磁致伸缩原理的超声外科手术仪。日本住友公司为避免刀具容易断裂问题采用无齿刀具,相比有齿刀具,无齿刀具寿命大大得到延长。国内主要是清华大学对超声骨科手术进行研究。美国Valleylab公司采用磁致伸缩换能器进行外科吸引,法国、英国、德国等相继推出压电陶器换能器的超声吸引器,意大利推出了超声脂肪吸引等产品。美国强生公司于九十年代初期开始致力于超声止血手术并推出“Uitraci—sion”超声止血刀主要用于切割软组织和血管,近年,强生GEN300数码超声切割止血刀被广泛用于医院各手术科室。

国内在超声治疗领域起步稍晚,于20世纪50年代初才只有少数医院开展超声治疗工作,从1950年首先在北京开始用800KHz频率的超声治疗机治疗多种疾病,至50年代开始逐步推广,并有了国产仪器。公开的文献报道始见于1957年。到了70年代有了各型国产超声治疗仪,超声疗法普及到全国各大型医院。40多年来,全国各大医院已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资料和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超声体外机械波碎石术和超声外科,是结石症治疗史上的重大突破。如今已在国际范围内推广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无创外科,已使超声治疗在当代医疗技术中占据重要位置。而在21世纪(HIFU)超声聚焦外科已被誉为是21世纪治疗肿瘤的最新技术。

超声技术在医疗方面的独特疗效已得到医学界的普遍认可,并越来越被临床重视和采用。国内外医学专家利用超声技术在治疗肢体软组织损伤、肢体慢性疼痛康复、肢体运动康复方面积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并把超声治疗拓展到中医科、骨科、外科、内科、儿科、肿瘤科、男科、妇产科等,在临床得以广泛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近年来,超声治疗技术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并在若干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临床研究表明。一定剂量的超声波辐照可以导致生物体系不同结构层次上各种各样的生物效应,对一些病症有明确的治疗作用。基于这种效应,临床上发展了多种超声波疗法。如:一般超声理疗法、超声药物透入疗法、超声——电疗法及超声外科等,这些疗法的出现与发展,使超声治疗在当代医疗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超声波治疗介绍

2.1 简介

高于2000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将超声波作用于人体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称为超声波疗法。超声波是一种声波,超过人耳的听觉界限的声波。声源的机械振动能引起周围弹性介质的振动,振动沿着介质由近及远地传播,形成机械波—声波。

超声波治疗文献阅读报告

频率500~2500千赫的超声波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理疗中常用的频率一般为800~1000千赫。超声波疗法的使用范围日益广泛,已远远超过理疗科原来的一般疗法,如超声治癌、泌尿系碎石及口腔医学的应用等,因此超声波疗法的概念应有广义的(包括各种特殊超声疗法)及狭义的(指理疗科常用的无损伤剂量疗法)两种。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超声波不仅用于治疗,还已广泛用于诊断、基础及实验医学、因此已有“超声医学”之称。

2.2物理特性

超声波与声波的本质相同,都是物体的机械振动在弹性介质中传播所形成的机械振动波。

超声波的传播

1.因声波是物质传播能的一种形式,所以其传播必须依赖介质,而在真空中则不能传播,此与光波、电磁波不同。

2.超声波向周围介质传播时,产生一种疏密的波形。这种连续的压缩层和稀疏层交替形成的弹性波和声源振荡的方向一致,是一种弹性纵波)。由于超声波具有非常短的波长,可以聚集成狭小的发射线束而呈束状直线播散,故传播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3.传播速度 声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特性有关,而与声波的频率无关。声波的传播速度都随介质温度的上升而加快。

4.超声的吸收与穿透:超声在介质中传播时,强度随其传播距离而减弱,这说明超声能量被吸收,超声的吸收与介质的密度、粘滞性、导热性及超声的频率等有关。超声在气体中被吸收最大,液体中被吸收较小,固体中吸收最小,在空气中的吸收系数比在水中约大一千倍。且介质的吸收系数又与超声波频率的平方成正比,因而高频超声在空气中衰减异常剧烈,所以在治疗中声头下虽是极小的空气光泡,也应避免。

在实际工作中常用半价层或半吸收层来表明一种介质对超声波的吸收能力。半吸收层是指超声波在某种介质中衰减至原来能量的一半时的厚度。半吸收层厚度大,表示吸收能力弱,不同组织对同一频率的超声波其半吸收层值不同,如频率300千赫的超声波,肌肉半吸收层值为3.6厘米,脂肪为6.8厘米,肌肉加脂肪为4.9厘米。同一组织对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吸收也不同,超声频率愈高吸收愈多,穿透愈浅,如90千周的超声能穿透软组织10厘米,1兆周的超声将穿透5厘米,而4兆周的超声只穿透1厘米深度。因此,常用于理疗的超声波选用8000千周/秒,穿透深度为5厘米左右。

5.折射、反射与聚焦:超声波由一种介质传播至另一种介质时,将在界面处一部分反射回第一种介质(反射),其余透过界面进入第二种介质,但会发生传播方向的偏转(折射)。声波在界面被反射的程度决定于两种介质的声阻差及入射角的角度。入射角越小,反射角就越小,超声能量反射越少,作用效率越高。声阻差越大,反射程度也越大,(介质的密度和声速的乘积叫介质的声阻)。

声头与空气间反射近于100%,所以超声治疗时需用石腊油等作接触剂,以减少反射。实验证明,由声头进入组织的超声能量只有35~40%,而60~65%被反射。由于空气与组织间的反射,使大量超声能丧失,所以超声波不能通过肺和充气的胃肠。

基于超声传播的反射、折射原理,采用透镜及弧面反射而将声束聚焦于焦点上以产生强大的能量,而治疗某些疾病,如用集束超声波破坏脑部肿瘤等。超声波的声场

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空间范围 即介质受到超声振动能作用的区域叫超声声场。超声因其频率高,具有类似光线的束射特性,在接近声头的一段为几乎平行的射束,称之为近场区。其后射束开始扩散,称之为远场区。由于超声场的这种特性,为克服能量分布的不均,超声波治疗文献阅读报告

在治疗时声头应在治疗部位缓慢地移动。

超声声场

描写超声声场的主要物理量有声压和声强。

1.声压: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使介质内部发生有节律的疏密变化,这种疏密变化形成了压力变化,即声压。代表超声波的强度。声压与超声波的频率和振幅成正比,与声阻成反比。

2.声强:为单位时间内声能的强度,即在每秒内垂直通过每平方厘米面积的声能。常用测量单位是瓦特/厘米2(W/cm2)。临床常用治疗剂量为3W/cm2以下。

超声波的发生

产生超声波有各种方法,主要用压电式超声发生器,它是根据压电效应的原理制成的。具有压电效应性质的晶体受到压缩或伸拉时在其受力面上就会产生数量相等而符号相反的电荷,这种物理现象称为压电效应。

2.3超声波的生物物理特征

机械作用

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作往复运动,使介质内部发生有节律的疏密变化,这种疏密变化形成了压力变化,能对人体组织细胞产生微细按摩作用。微细按摩作用是超声波治疗疾病的最基本的机制。这种对细胞的微细按摩作用可以改变组织细胞的体积,减轻肿胀,改变膜的通透性,促进代谢物质的交换,改变细胞的功能,提高组织细胞的再生能力。所以治疗某些局部循环障碍性疾病,如营养不良性溃疡效果良好。有人观察在超声波的机械作用下,脊髓反射幅度降低,反射的传递受抑制,神经组织的生物电活性降低,因而超声波有明显镇痛作用。超声的机械作用还能使坚硬的结缔组织延长、变软,用于治疗疤痕、粘连及硬皮症等。

可见,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可软化组织、增强渗透、提高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刺激神经系统及细胞功能,因此有重要的治疗意义,在超声治疗机理上占重要地位。

温热作用

超声波作用于机体时可产生热,超声波在机体内热的形成,主要是组织吸收声能的结果。其产热有以下特点:

1.由于人体各组织对声能的吸收量各有差异,因而产热也不同。一般超声波的热作用以骨和结缔组织为量显著,脂肪与血液为最少。如在超声波5W/cm2,1.5分钟作用时,温度上升在肌肉为1.1℃,在骨质则为5.9℃。2.超声波热作用的独特之处是除普便吸收之外,还可选择性加热,主要是在两种不同介质的交界面上生热较多,特别是在骨膜上可产生局部高热。这在关节、韧带等运动创伤的治疗上有很大意义。所以超声波的热作用(不均匀加热)与高频是及其他物理因子所具有的弥漫性热作用(均匀性加热)是不同的。

3.超声波产生的热将有79-82%由血液循环带走,18-21%由邻近组织的热传导散布,因此当超声波作用于缺少血循环的组织时,如眼的角膜、晶体、玻璃体、睾丸等则应十分注意产生过热,以免发生损害[3]。

空化作用

超声波在液体介质中传播时产生声压。当产生的负声压超过液体的内聚力时,液体中出现细小的空腔,即空化现象。空腔分为两种,即稳定空腔和暂时空腔。稳定空腔在声压的作用下来回振动,空腔周围产生局部的单向的液体流动。这种非常小的液体流动叫做微流,在超声波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微流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膜

超声波治疗文献阅读报告

两侧的钾、钙等离子的分布,因而加速组织修复的过程,改变神经的电活动,缓解疼痛。暂时的空腔在声压变化时破灭,产生高热、高压、发光、放电等现象,对机体有破坏作用。

2.4治疗作用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小剂量超声波能使神经兴奋性增高,传导速度加快,减轻神经的炎性反应,促进神经的损伤愈合,提高痛阈,减轻疼痛。因而对周围神经疾病,如神经炎、神经痛,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大剂量超声波作用于末梢神经可引起血管麻痹、组织细胞缺氧、继而坏死。

中枢神经对超波显示较高的敏感性,一定剂量之内,超声波对中枢神经的作用如下:作用于大脑可刺激细胞能量代谢,脑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加速侧枝循环的建立,加速脑细胞功能的恢复;作用于间脑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作用于脊髓可以改变感觉、运动神经传导。

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房室束对超声波的作用很敏感。超声波主要影响心脏活动能力及其节律。大剂量超声波可使心律减慢,诱发心绞痛,严重时发生心律紊乱,最后导致心跳停止;小剂量超声波使心脏毛细血管充血,对冠心病患者有扩张动脉管腔及解除血管痉挛的作用,对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有一定疗效。

治疗剂量超声对血管无损害作用,通常可见血管扩张,血循环加速。低强度超声作用下,血管器扩张;在较大剂量作用下,可引起血管收缩。更大剂量的超声可使血管运动神经麻痹,从而造成血液流动停止。用大剂量超声时可直接引起血管内皮肿胀,血循环障碍。对眼睛的影响

由于眼的解剖结构特点是球体形态,层次多,液体成份和血循环特点等因素容易热积聚致损伤。大剂量超声可引起结膜充血、角膜水肿甚至眼底改变,对晶体可致热性白内障。还可以引起交感性眼炎。但用小剂量可以促进吸收,改善循环,对玻璃体浑浊、眼内出血、视网膜炎、外伤性白内障等有较好疗效。

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生殖器官对超声波较敏感,适量的超声波可使精子数目增加,精子活动性增强,受孕率提高。大剂量超声波可使精子萎缩。适量超声波可促进卵泡滤泡形成,大剂量超声波使卵泡变性。超声波可使胚胎畸形、流产。

对骨骼的影响

小剂量超声波多次投射可以促进骨骼生长,骨痂形成;大剂量超声波作用于未骨化的骨骼,可致骨发育不全,因此对幼儿骨骺处禁用超声。对结缔组织的作用

结缔组织对超声波的敏感性较差,对有组织损伤的伤口,有刺激结缔组织增长的作用;当结缔组织过度增长时,超声波又有软化消散的作用,特别对于浓缩的纤维组织作用更显著。因此超声波对疤痕化结缔组织有“分离纤维”作用,有使“凝胶变为溶胶”的作用。在临床上亦可见超声波对疤痕有较明显的软化散作用。

对皮肤的作用

超声波作用于皮肤可提高皮肤血管的通透性,使皮肤轻微充血,但无红斑。超声波可增强皮肤汗腺分泌,促进皮肤排泄功能,增强真皮再生能力。大剂量超声波可引起皮肤伤害性炎症反应。

2.5治疗方法

直接接触法

超声波治疗文献阅读报告

将超声波头直接和治疗部位的皮肤接触进行治疗。此时在皮肤和声头之间应加接触剂。(1)移动法:该法最常用。治疗时声头轻压皮肤,在治疗部位作缓慢移动,移动速度以每秒1-2厘米为宜。

(2)固定法:较少采用。将超声波声头以适当压力固定在治疗部位。此法易产生过热而发生“骨膜疼痛反应”。故治疗剂量宜小。间接接触法

(1)水下法:治疗时将超声波声头和治疗肢体一起浸入36-38℃温开水中,声头与皮肤距离1-5厘米,剂量要比直接接触法稍大。

此法常用于不规则的体表,局部痛觉敏感的部位或声头不便直接接触的部位如手指、足趾、踝、肘、溃疡等。

(2)辅助器治疗法:常用有水漏斗法,水枕或水袋法。后者是用薄橡皮膜制成袋,灌满煮沸过的温水,然后再涂接触剂进行治疗,用于面部、颈部、关节、前列腺、牙齿、眼等不平之处。

(3)聚集照射法:利用凹面镜和声透镜将超声波高度集中在某一部位而获得大能量超声波的作用,以做特殊治疗。如治疗肿瘤时用。

治疗剂量

1.治疗强度:以0.4-1.5W/cm2为宜,水下法、水枕法时强度可稍大临床多采用低、中等强度。

2.治疗时间:总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多选择5-10分钟。固定法要比移动法治疗时间要短。

3.疗程:一般治疗次数5-10次,慢性病15-20次或更多。每日或隔日一次。疗程间隔1-2周。适应症

1.外科疾病:软组织扭挫伤、乳腺炎、颈椎病、运动支撑器官创伤性疾病腰痛、肌痛、肩关节周围炎、增生性脊柱炎、颞颌关节炎、腱鞘炎、退行性骨关节病等。

2.皮肤科疾病:荨麻疹、瘙痒症、硬皮病、神经性皮炎、牛皮癣、带状疱疹、湿疹等 3.神经科疾病:脑血栓形成、脑梗死、脑出血、脑外伤、神经炎、神经痛、幻肢痛、坐骨神经痛等

4.其他 脑血管病偏瘫、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眼视网膜炎、玻璃体混浊、营养不良性、溃疡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胃肠功能紊乱。禁忌证

凡恶性肿瘤、急性全身性感染、高热、活动性肺结核、严重心脏病的心区和星状神经节、出血倾向、感觉神经异常的局部、孕妇腹部等。技术应用

3.1技术应用的领域

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它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超声波因其频率下限大约等于人的听觉上限而得名。在医学上,由于超声波对人体的无害性,超声波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组织形貌检测,器官病变的诊断,判断血管的通畅程度,[3]胎儿成长情况鉴定等等。让医生可以提前看到人体内部组织的病变情况,提早诊断,尽早治疗,让广大患者得到了福音。现在,随着超声波技术的进

超声波治疗文献阅读报告

一步发展,超声波碎石技术,超声波手术刀已经得到应用,患者已经可以在无需开刀(或者创口几下送)的前提下完成手术,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手术的风险。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相关技术的发展,超声检测也向着全息影像技术方向发展。这样一声可以得到更直观,更全面,更详细的人体内部组织图像,为疾病的治疗和确定手术方案带来极大的帮助。

3.2 技术应用特点及原理

医学超声波检查的工作原理与声纳有一定的相似性,即将超声波发射到人体内,当它在体内遇到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及折射,并且在人体组织中可能被吸收而衰减。因为人体各种组织的形态与结构是不相同的,因此其反射与折射以及吸收超声波的程度也就不同,医生们正是通过仪器所反映出的波型、曲线,或影象的特征来辨别它们。此外再结合解剖学知识、正常与病理的改变,便可诊断所检查的器官是否有病。

目前,医生们应用的超声诊断方法有不同的形式,可分为A型、B型、M型及D型四大类。

A型:是以波形来显示组织特征的方法,主要用于测量器官的径线,以判定其大小。可用来鉴别病变组织的一些物理特性,如实质性、液体或是气体是否存在等。B型:用平面图形的形式来显示被探查组织的具体情况。检查时,首先将人体界面的反射信号转变为强弱不同的光点,这些光点可通过荧光屏显现出来,这种方法直观性好,重复性强,可供前后对比,所以广泛用于妇产科、泌尿、消化及心血管等系统疾病的诊断。

M型:是用于观察活动界面时间变化的一种方法。最适用于检查心脏的活动情况,其曲线的动态改变称为超声心动图,可以用来观察心脏各层结构的位置、活动状态、结构的状况等,多用于辅助心脏及大血管疫病的诊断。[4] D型:是专门用来检测血液流动和器官活动的一种超声诊断方法,又称为多普勒超声诊断法。可确定血管是否通畅、管腔是否狭窄、闭塞以及病变部位。新一代的D型超声波还能定量地测定管腔内血液的流量。近几年来科学家又发展了彩色编码多普勒系统,可在超声心动图解剖标志的指示下,以不同颜色显示血流的方向,色泽的深浅代表血流的流速。现在还有立体超声显象、超声CT、超声内窥镜等超声技术不断涌现出来,并且还可以与其他检查仪器结合使用,使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大大提高。超声波技术正在医学界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科学的进步,它将更加完善,将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全息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1]全息技术第一步是利用干涉原理记录物体光波信息,此即拍摄过程:被摄物体在激光辐照下形成漫射式的物光束;另一部分激光作为参考光束射到全息底片上,和物光束叠加产生干涉,把物体光波上各点的位相和振幅转换成在空间上变化的强度,从而利用干涉条纹间的反差和间隔将物体光波的全部信息记录下来。记录着干涉条纹的底片经过显影、定影等处理程序后,便成为一张全息图,或称全息照片;其第二步是利用衍射原理再现物体光波信息,这是成象过程:全息图犹如一个复杂的光栅,在相干激光照射下,一张线性记录的正弦型全息图的衍射光波一般可给出两个象,即原始象(又称初始象)和共轭象。再现的图像立体感强,具有真实的视觉效应。全息图的每一部分都记录了物体上各点的光信息,故原则上它的每一部分都能再现原物的整个图像,通过多次曝光还可以在同一张底片上记录多个不同的图像,而且能互不干扰地分别显示出来。

全息学的原理适用于各种形式的波动,如X射线、微波、声波、电子波等。[2]只要这些波动在形成干涉花样时具有足够的相干性即可。全息以它独特的优点解决了许多其他技术难以解决的问题,为疾病的诊治做出了贡献。激光全息技术首先在眼科疾病诊治的应用中获得了成功,一张全息照片所提供的信息相当于480张普通眼底照片所提供的信息。在眼科疾

超声波治疗文献阅读报告

病的诊断过程中,利用激光全息成像技术可以提供整个眼睛的三维立体图像,并可以用显微镜对整个眼睛

图像的不同位置(如角膜、前房、晶状体、玻璃体以及视网膜等)进行逐层观察和研究。也可以利用激光全息成像技术提供眼睛各个部分单独的三维立体图像以做深入的检查。在临床检查中,利用全息

诊断方法可以查出直径在1 mm以上的乳腺癌,有利于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超声全息可用于医疗上的透视等。

理论研究表明,在振幅相同的条件下,一个物体振动的能量与振动频率成正比,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质点振动的频率很高,因而能量很大。有些疾病如咽喉炎、气管炎等疾病,很难利用血流使药物到达患病的部位。利用超声波加湿器的原理,把药液雾化,让病人吸入,能够提高疗效。利用超声波巨大的能量还可以使人体内的结石做剧烈的受迫振动而破碎,从而减缓病痛,达到治愈的目的。初次之外,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还能破坏细菌结构,对物品进行杀菌消毒。[5] 超声手术刀是采用超声能对软组织进行止血切开和凝固。适用于对需要控制出血和最小程度热损伤的软组织进行切开,被广泛的应用于外科手术。超声手术刀可以用来配合或取代高频手术刀、激光手术刀和钢制手术刀,大大拓宽了超声治疗的应用领域。超声白内障乳化是超声外科手术在眼科的应用。主要利用超声波的空化效应。3mm 从 到 5mm 切口将白内障乳化后吸除,再将人工晶体经切口植入。利用超声乳化技术后,手 术时间短,无出血,切口长度比常规手术大大缩小,为自封闭形的。能保持正常眼压,故此,术后散光和炎症反应明显减少,视力可早期恢复。此类仪器的技术已经很成熟。超声骨科手术主要利用超声波机械效应,它既可以用于骨骼的切割,如心胸外科切胸骨、脑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切开椎板、骨肿瘤摘除、在骨干上切开“窗口”,又可以用于各 种骨组织整形修复,如关节手术对关节腔中的半月板进行修复、骨科的的矫形、面额骨 整形美容等等。超声骨科手术的独特优点在于:骨科手术中超声刀省力、切缘整齐;激 化了凝血酶的活性,使手术中出血少,手术视野清晰;可用于安全性要求高的场合。

利用强度较低的超声波的热效应和机械效应,用聚焦或非聚焦声束对疾病部位进行“加热”和机械刺激来治疗某些疾病,这称为超声理疗。超声理疗主要包括超声按摩、超声针灸及超声热疗等。超声按摩和针灸对于治疗某些皮肤病、坐骨神经痛和某些神经疾病、脑血栓及促进伤口愈合和囊肿的吸收等都有较好的效果。经过数10年实验尝试,表明用聚焦超声可有效地抑制某些癌细胞的生长,甚至杀死癌细胞。而正常组织则不受影响。这表明超声治癌很有前景。

超声波治疗文献阅读报告

参考文献

[1]乔志恒,华桂茹.高等医学院康复治疗学教材《理疗学》第157页-第172页

[2]肖展宏.超声波治疗机化血肿239例临床观察.华夏医学第6期第25卷.第851页-第853页 [3]陈 栎,刘红.波针刺加 TDP 结合超声波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 42 例.基层医学论坛.2013 年 3 月第 17 卷第 7 期第910页-第911页

经典文献阅读报告一 篇5

杜红箭

“国学”现在似乎很“热”,不管谁都喜欢和“国学”扯上点关系。什么“国学班”“读经班”“国学研究院”比比皆是。走进书店,书架上也全摆着“某某大师讲国学”“某某专家谈国学”。很多中学也热火朝天地搞“国学进校园”“国学进课堂”。

那么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学习“国学”,阅读“国学经典”呢?首先不能把“国学”“神化”,不要认为学了点“国学”,阅读了一些“国学经典”就觉得“国学”比导弹还厉害,能够解决世间的一切问题。也不能轻视“国学”,认为“国学经典”不就是老祖宗留下的几本破书。“国学经典”中有很多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精髓,而这些东西在今天对我们仍然有着深刻的影响。每一个中国人,或多或少,都应该有所了解。

学习“国学”要知道什么是“国学”,它有哪些具体内容,哪些才算是“国学经典”。凡是中国古代和现代的学术文化好像都可以叫“国学”。把范围缩小一点,“国学”的内容应该包括“经、史、子、集”,主要也就是哲学、文学、历史等等。把范围再缩小一点,则“国学”是指儒家的文化学术,“国学经典”就应该是“儒家经典”。对于这些问题,入门的话可以去读一读曹伯韩先生的《国学常识》,想要深入了解则可参看《书目答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

阅读“国学经典”,对中学生而言,最好从“儒家经典”着手。“儒家经典”主要指“十三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尚书》、《诗经》、《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其中《论语》、《孟子》、《诗经》、《春秋左传》是中学生所熟知的。中学语文教材从这些典籍中选了很多篇章,比如《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寡人之于国》、《关雎》、《氓》、《烛之武退秦师》等等。学过这些篇章是不是等于读过这些经典,肯定不是!现代人读书有一股不好的风气,读过《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或者《于丹<论语>心得》,甚至看了电影《孔子》就说自己读过《论语》了。这种风气,说小点是读书不认真,说大点是做人不诚实。阅读“国学经典”必须一字一句,老老实实地去阅读原著,来不得半点虚假。在读“十三经”时,要坚持先易后难、先今注后古注的原则。很多中学生对“国学”特别感兴趣,但好高骛远,一开始就去读《周易》《尚书》而且读的是有古人注疏的本子,还有的刚读了几本,就去做音韵、训诂、文字、版本、目录、校勘、辑佚、辨伪等方面的专门研究。《周易》《尚书》佶屈聱牙、文字艰深,还不如先去读和我们学过的文言文难度相近的 1

《论语》《孟子》《孝经》,再读 “春秋三传”、《诗经》,最后再来读“三礼”、《周易》、《尚书》、《尔雅》。阅读时还要注意版本的选择,先找有今人做注的本子(如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孟子译注》,周振甫的《周易译注》)来读。比较熟悉后,就可以找有古人注疏的本子(如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的《论语注疏》,东汉·赵岐注、宋·孙奭疏的《孟子注疏》)来读。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必定会有很多收获。中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很少能抽出时间来读课外书籍,但不管怎样《论语》《孟子》还是应该读完。

黄宗羲能够将“十三经注疏”全部背完,而且还能倒着背。听起来不可思议,其实很多真正的国学大师都能将“十三经”背下来。我们不说把整个内容背下来,至少要应把一些精彩的段落记住。有些读不通的地方则做上记号,借助工具书或者向老师同学请教,一定要求得文字上的“通”,而不能囫囵吞枣。有了感触和看法,可以在原书上进行批注,或者将其扩展为一篇一篇读后感。李零教授在他的《丧家狗——我读<论语>》中讲了很多自己读《论语》的独特体会和感受。我们可以把这本书作为写作阅读“国学经典”读后感的一个范本来学习。有了这些基础,再适当拓宽自己的阅读视野,旁及附属于经学的“小学”、“史”、“子”、“集”等其他内容。

阅读“国学经典”有很多益处。通过大量感性材料的阅读积累,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必定会有很大地提高。我们从这些“国学经典”中也会学到许多做人处事的道理。“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多次委婉地劝说他们。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后,父母不愿意接受,还是要对他们非常恭敬,并不违抗,为他们操劳而心里却不怨恨。你看我们不是从中学到怎么处理和父母的关系。“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原来我对于人,是听到他的话就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到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与所说的相一致。这不是交给我们判断一个人的好坏的方法。当然正如我前面所说,不要夸大“国学”的作用,认为只要读了几本“国学经典”,一个坏人马上就能变成万人敬仰的圣人。

经典文献阅读报告一 篇6

这是一幅美丽的景色。许多老祖母蹒跚地走出门来,走到太阳光里来。她们简直像年轻的时候一样,欢快地四处游玩,观赏那些田野里遍地长着的黄花。世界又变得年轻了。“今天外面真是快乐!”老祖母说。

森林仍然是棕绿色的,布满了花苞。又香又新鲜的车叶草已经长出来了。紫罗兰遍地都有,还有秋牡丹和樱草花;它们的每片叶子里都充满了汁液和力量。这的确是一张可以坐的、美丽的地毯,而一对年轻人也真的手挽着手地坐在它上面,唱着歌,微笑着,生长着。

一阵毛毛细雨从天上向他们降落下来,但是他们却没有注意到它。因为雨点和欢乐的眼泪混在一起,变成同样的水滴。这对新婚夫妇互相吻着,而当他们正在吻着的时候,树林就开始欣欣向荣地生长。太阳升起来了,所有的森林都染上了一层绿色。

这对新婚的年轻人手挽着手,在垂着的新鲜叶簇下面散着步。太阳光和阴影在这些绿叶上组合出变幻无穷的可爱色调。这些细嫩的叶子里充满了处女般的纯洁和新鲜的香气。溪涧晶莹地、快乐地在天鹅绒般的绿色灯芯草中间,在五光十色的小石子上,潺潺地流着。整个大自然似乎在说:“世界是丰饶的,世界将永远是丰饶的!”杜鹃在唱着歌,百灵鸟也在唱着歌:这是美丽的春天。但是,柳树已经在它们的花朵上戴上了羊毛般的手套——它们把自己保护得太仔细了,这真使人感到讨厌。

许多日子过去了,许多星期过去了,炎热的天气就接踵而来。热浪从那渐渐变黄的麦林中袭来。北国的雪白的睡莲,在山区镜子般的湖上,展开巨大的绿叶子。鱼儿跑到它们下面歇凉。在树林挡着风的一边,太阳照到农家屋子的墙上,暖着正在开放的玫瑰花;樱桃树上悬着充满了汗液的、红得发黑的、被太阳光晒热了的浆果。这儿坐着那位美丽的“夏天”少妇——她就是我们先前所看到的那个小孩和后来的新嫁娘。她的视线在盯着一堆正在密集的乌云;它们像重叠的山峰,又青又沉重,一层比一层高。它们是从三方面集拢来的。它们像变成了化石的、倒悬的大海一样,向这树林压下来;而这树林,像着了魔一样,变得寂然无声。空中没有一点动静;每一只飞鸟都变得哑然。大自然中有一种庄严的气氛——有一种紧张的沉寂。但是在大路和小径上,行人、骑马的人和坐车子的人都在忙于找隐蔽的处所。

这时好像是从太阳里爆裂出来的闪光,在燃烧着,在耀眼,在把一切都吞没掉。一声轰雷把黑暗又带回来。大雨在倾盆地下泻。一会儿黑夜,一会儿白天;一会儿静寂,一会儿发出巨响。沼地上细嫩的、棕色羽毛般的芦苇,像长条的波浪似地前后摇曳着。树林里的枝桠笼罩在水雾里。接着又是黑暗,又是闪光;又是静寂,又是巨响。草和麦子被打到地上,浸在水里,好像永远不能再起来似的。但是不一会儿雨就变成了轻柔的细点;太阳从云层里出来了;水滴像珍珠似地在叶子和草上发出闪光;鸟儿在歌唱;鱼儿从湖水上跃出来;蚊虫在阳光里跳着舞。在那咸味的、起伏波动着的海水中的大礁石上,坐着“夏天”本人——他是一个强健的人,有粗壮的肢体和滴着水的长发。他坐在温暖的太阳光里,洗完冷水浴后,更显得精神抖擞。四周的大自然又复活起来了;一切都显得丰茂、强壮和美丽。这是夏天,温暖的、可爱的夏天。

从那一片丰茂的苜蓿地上升起一阵愉快和甜美的香气;蜜蜂在一个庙会旧址上嗡嗡地唱歌。荆棘在那个作为祭坛的石桌上蔓延着。这个祭坛,经过了雨洗,在太阳光中射出光来。蜂后带着她的一群蜜蜂向那儿飞去,忙着制造蜡和蜜。只有“夏天”和他强健的妻子看到了这情景。这个堆满了大自然的供品的祭坛,就是为他们而设的。

黄昏的天空射出金光,任何教堂的圆顶都没有这样华丽。月光在晚霞和朝霞之间亮着①:这是夏天。

①在北欧,特别是在瑞典,夏天有一个时期几乎没有黑夜。

许多日子过去了,许多星期过去了,收获人的明晃晃的镰刀在麦田里发着光;苹果树枝结着红而带黄的果实,弯下来了。蛇麻一丛一丛地低垂着,发出甜美的香气。榛子林下悬着一串一串的硬壳果。一个男子和女子——“夏天”和他安静的妻子——在这儿休息着。

“多么丰富啊!”她说,“周围是一种丰饶的景象,使人觉得温暖和舒适。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渴望安静和休息——我不知道怎样把这感觉表达出来。现在大家又在田里工作了。人们总想获得更多、更多的东西。看吧,鹳鸟成群地来了,遥遥地在犁头后面跟着。那是把我们从空中送来的埃及的鸟儿啊!你记得当我们是一对小孩的时候,我们怎样来到这北方的国度吗?我们带来花儿、愉快的阳光和树林的绿色外衣。风儿对树林非常粗暴。那些树像南方的树一样,变成了黑色和棕色;可是它们没有像那些树一样,结出金黄的果实!”

“你想看到黄金的果实吗?”“夏天”说,“那么请你欣赏吧。”

他举起他的手臂。于是树林里的叶子就染上了一片深红和金黄;于是整个的树林就染上了美丽的色彩。玫瑰花里面亮着鲜红的野蔷薇子,接骨木树枝上沉重地挂着串串的黑果实;成熟了的野栗子从壳里脱落下来。在树林的深处,紫罗兰又开花了。

但是这“一年的皇后”一天一天地变得沉寂,一天一天地变得惨白。

“风吹得冷起来了!”她说,“夜带来了潮湿的雾。我渴望回到我儿时的故乡去。”

于是她看到鹳鸟飞走了。每一只都飞走了!她在它们后面伸着手。她抬头望望它们的窝——那里面是空的。有一个窝里还长出了一棵梗子很长的矢车菊;另一个窝里长出了一棵黄芥子,好像这窝就是为了保护它而存在似的。于是麻雀就飞上来了。

“吱吱!主人跑到什么地方去了?风一吹起来,他就有些吃不消了,所以他就离开这国家了。祝他有一个愉快的旅行!”

树林里的叶子渐渐变得枯黄了,一片一片地落下来;狂暴的秋风在怒号。这已经是深秋了;“一年的皇后”躺在枯黄的落叶上,用她温和的眼睛望着那些闪亮的星星,这时她的丈夫就站在她的身边。有一阵风从叶子上扫过;叶子又落了,皇后也不见了,只有一只蝴蝶——这一年最后的生物——在寒冷的空中飞过去。潮湿的雾下降了;接着就是冰冻的风和漫长的黑夜。这年的国王的头发都变得雪白了,但是他自己不知道;他以为那是从云块上飞下的雪花。不久,薄薄的一层雪就盖满了绿色的田野。

这时教堂上敲出圣诞节的钟声。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报告 篇7

偶然间在网上看到这么一本书,心中有一股莫名的笑意:这年头,有教人考公务员的,有教人用电脑的,有教人为人处世的,但是教人读书的,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不过,对我这种伪书虫来说,这本书还是有莫大的吸引力的。于是,从网上订购这本书。细细阅读起来。初时一位这本书会和其他教学类书籍一样,先来论述一下读书对人是多么多么重要,我们要好好读书,要如何读书。。。重复这种千篇一律的论调。但真正拿起这本书细细品味之后,却发现这本书的水深的很,作者对于读书确实很有一套自己的心得与技巧。

书中将读书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基础阅读,顾名思义,就是最简单最基本的阅读,包括识字断句等。检视阅读--快速了解全书,知道全书在讲些什么。分析阅读--对书本进行细读,理清作者的观点,逻辑以及作者想要解决或尚未解决的问题。主题阅读--对比几本同类的书籍,从中更加全面的了解事实或对某事物的看法等。其中低等级的阅读包含在高等级的阅读之中,为我们了解以及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提供了一个较为明确的标准。

而且,在每个阅读的层次里,作者还不厌其烦的添加了一个个行之有效的建议,为我们提高阅读水平铺好了道路。

我是一个爱书的人,对书,我有一种莫名的喜欢,每次看到自己心仪的书籍,平时比较节俭的我都会毫不犹豫的掏腰包(当然,前提是腰包里有钱。)但是,我又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真正爱书的人,因为每次当我将书买到手后,便很少有将它看完的一天,仿佛自己只是迷恋于那种买书的满足感罢了。此实乃余平生一大憾事也。没法看完全本书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看了一部分之后便觉得无趣,对此书失去了兴趣;比如才看了开头的一小部分,便觉得该书实在是艰涩难懂,于是将其束之高阁;比如看了一半便由于忙碌某事而不得不搁置,以至于后来完全遗忘。。。这些都是我自己读书时的坏习惯,也许当年五柳先生的话可以形容我对读书的看法“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而每次看到书架上没有仔细研读过的书,心中便会有一丝说不出的遗憾。

上一篇:龙舟比赛发布会下一篇:窗花_小学生五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