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阅读

2024-10-10

经典阅读(精选12篇)

经典阅读 篇1

语文学科重要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之一就是经典阅读, 经典阅读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在我国的综合素质教育中, 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离不开经典阅读。我们着手延伸语文基础教育的着眼点之一就是对于传统经典的吸收, 可是当下中学生对于文学经典名著的接触和吸收是少之又少。

一、经典阅读危机

朱自清曾说过“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 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1]其实在所有阶段的教育中, 经典阅读都是必不可少的。1956年欧远方教授在《怎样阅读经典著作》一文中讨论了阅读经典的方法。而在随后的40年间, 只有少数研究经典阅读的作品问世, 其中有宋养琰教授的《怎样阅读经典著作》。经典阅读又一次迎来研究热潮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近10年来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发表了有关经典阅读研究的文章有250余篇, 而其中关于对经典阅读历史的考查也为当下研究经典阅读提供了有用的信息。王余光教授在《论阅读传统经典》一文通过对这段历史的描述, 包括从20世纪初的传统典籍与知识分子距离越来越远, 以及五四运动之后很多学者开始热衷推荐书目, 而得出21世纪经典阅读的意义。[2]尤小立先生则在《“读经”讨论的思想史研究———以1935年〈教育杂志〉关于“读经”问题的讨论为例》文中总结讨论了两次规模较大的读经运动, 一次是1915年康有为、陈焕章先生等提出的定孔教为国教的运动, 另一次是1934~1935年《教育杂志》关于读经问题的讨论, 通过分析探讨经典阅读对当今教育的影响。[3]

伴随数字化时代的到来, 生活节奏的加快, 生活水平的提高, 而影响着人们语言生活和人生态度的电视为主导的图像文化, 使人们更容易注重物质享受而忽视内在精神的提升。人们对待阅读更希望在短时间内摄取大量信息, 就专注于能够给人感官享受的时尚流行阅读。这就是大众文化对经典阅读的冲击。当下生活阅历浅、知识面窄的中小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了“大众文化”的影响, 面对如此众多的刺激和诱惑, 又怎么会静下心来研读经典呢?此外, 家庭、学校和社会衡量教育水平的唯一尺度就是升学率。而经典阅读带不来立竿见影的高分和经济效益, 中小学生面对极少的课外时间和沉重的课业压力而造成了没空看书这一现象, 并且有的家长也目光短浅, 认为这是看“闲书”会影响考试而加以反对。所以造成了许多中小学生只关注于课内而不进行课外经典阅读, 如果长此以往, 那么经典文化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离我们而去。

二、产生经典阅读危机的原因

这样的阅读状况实在令人堪忧, 远离经典阅读的时代, 人们处于浮躁的氛围之中。正因如此, 对于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阅读教育就更要重视起来, 更要关注它。那么, 为什么会造成经典阅读匮乏呢?

一是阅读的功利性太强。学生读书不在于学到多少科学知识, 提升多少道德素养, 而仅仅是为了考试, 仅仅关注阅读对分数的影响。这样的功利性也导致教师教学方法上忽视对经典著作的广泛阅读而仅停留在解题的技能上。二是学生自身压力也大, 课业繁重占用大部分的时间, 没有足够的精力花在不能直接带来分数的经典著作的阅读上。此外, 教师也有一定的责任, 现在许多教师对经典著作涉猎不多, 有些教师甚至四大名著都没读齐, 即使读过也理解得不够深不够透。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去指导学生, 又怎么能够讲解透彻?

因此, 摆在每个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怎样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经典阅读上来?“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若是一味忽视经典文化, 那我们会成为历史上亵渎前人智慧结晶的罪人。

三、拯救经典阅读的方法

1. 要营造书香校园, 充分发挥阅览室的作用

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教书育人, 就是要使学生和教师的生命主体都得到发展, 尤其要使广大青少年逐步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完成这个根本任务, 学校学习文化建设是很关键的手段与途径。它是学校师生生命成长中的核心力量, 学习上升到“文化”的层面, 学校就会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浓厚的学习氛围, 学习就从简单的知识积累的过程上升为思想升华的过程, 在这种氛围中, 广大师生也就增强了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 从而产生强大的教育推动力。学校要从立德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出发, 措施出新, 更新观念, 努力营造书香校园。学校阅览室, 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要提高阅览室教师的素质, 用教师自身的形象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 使阅览室成为学生心灵的家园, 还要分门别类开设分层次阅览室, 并根据教学需要设置经典作品书架, 让学生很容易找到想读的著作。同时, 利用校报、校刊、校园网络和宣传栏等多种媒介对已藏经典著作进行宣传, 激起学生的读书兴趣;组织各种与经典阅读有关的活动与讲座, 吸引学生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建立音像资料库, 收集一些由中外名著改编的影视剧作品, 借给班主任和语文老师, 利用课外时间放映, 让师生一起感受名著的魅力, 以培养阅读的意识和自觉性。引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应以学生读书和做人的问题作为自己的使命, 想方设法引起学生对经典著作的阅读兴趣, 引导他们与那些人类的大师对话, 走高品位的读书之路。

2.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职能

教师以身作则就先要热爱经典阅读, 只有拓宽视野, 才能在上课时游刃有余, 才能引导学生走进经典的世界, 去观、去品、去悟, 然后爱上经典。可以争取条件开设经典名著的欣赏课, 可以用课件、影视剪辑、评书等多种教学手段, 带领学生分析异同, 从中领悟经典的内涵及价值。同时, 教授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 诸如精读、略读, 摘抄优美词句, 做读书笔记等。教师帮助制订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 适当推荐阅读作品, 以避免学生自己选择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对于推荐数量, 要以学生基本情况来确定, 不要贪多, 以少而精为原则, 可以参照课程标准中推荐的经典名著为基础, 灵活掌握。此外还要考查学生的读书效果, 建立灵活的考核模式。秉持“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 “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 而是要把人的创造潜能开发出来, ‘唤醒’学生的生命感、价值感, 让每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体验到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从而确证自己的存在”[4], 这才是真正成功有效的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模式。阅读课外经典名著可以采用多种活动, 诸如征文比赛、演讲朗诵、编剧表演、讲故事比赛等, 还可以举办读书笔记展览评比会。主题当然是以经典名著为题, 主要建立在对经典著作深入阅读的考查上。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 既深入了解了经典名著又增加了对经典名著的渴望。

对于学生自身来说, 不能只看外部条件怎么样, 还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要提高阅读认识, 最大限度地降低经典阅读的功利性。赋予更多人性色彩的经典阅读, 拉开了人与冷冰冰的物质世界及世俗的功利世界的距离, 它不仅是保持丰富的个人精神世界的手段, 还给个人精神世界以足够的发展空间。德国的诗人诺瓦里斯曾说, 哲学史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家园。经典阅读也可看作是一种寻找精神家园的过程。经典阅读里充满着前人对人生, 对人性真、善、美的探索思考, 可以引领人们不断超越自我、超越现实。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对经典著作产生饥饿感, 在参加的各种活动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愿望。具体操作方法可以通过每天一首诗来培养个人文化涵养;循序渐进, 扩展阅读, 课内和课外和谐链接;撰写读书报告, 促成学生内在感受能力和外在创新能力的提高。培养读书习惯, 使读书变成快乐享受, 让学生爱读书, 想读书!通过经典著作的阅读, 能够让学生看得远, 想得深。

3. 创设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

要创设和形成包括家长在内的全民阅读的良好风气和氛围, 给学生以阅读的熏陶和榜样。中小学生有较强的模仿心理, 尤其是天天生活在一起的父母更是他们的模仿对象。父母率先进行经典阅读, 那么子女也会自然而然进行模仿, 所以家庭也是重要的教育场所, 是学生最基本的修身养性的地方。我们可以积极地采取全家一起读经的方法来发挥经典阅读的德育的功能。家长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经典著作阅读, 扩大视野, 陶冶情操, 摒弃只为分数而读书的学习功利性, 营造开心愉悦的读书环境, 享受经典阅读的乐趣。芝加哥大学的教授艾伦·布鲁姆曾说:“在人们重温柏拉图和莎士比亚的著作时, 他们比任何时候都生活得更加充实、更加美满, 因为阅读经典将使人置身于无限蕴藏的本质中。”[5]同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 真正的阅读能够吸引学生的理智和心灵, 激起他们对世界和自己的深思, 迫使他们认识和思考自己的未来。这就是经典阅读的魅力, 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阅读氛围, 通过经典阅读来不断提升学生的自身文化修养, 为他们的将来打好基础。

四、经典阅读的效应

经典阅读填补了新课程改革与国民素质差距及青少年道德教育之间的空白。面对当今浮躁的社会, 我们教育工作者有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 要让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明继续发扬, 就要通过对经典著作的阅读提高当代中小学生的文化道德修养。1994年王财贵教授在台湾发起的读经教育运动所取得的成功经验给我们很大启发。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 之所以传延至今而不被淘汰, 就是这一传统文明教育所致。经典阅读带来的成效也是显而易见的。

经典著作的阅读, 不光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而且教师在对学生的指导当中也提高了自身的写作能力, 能够培养师生双方的阅读能力, 使自觉阅读成为可能。阅读经典, 加强了学生智力品德修养, 使中小学生自身生出许多书卷气, 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更能陶冶学生的性灵, 诸如对“晨则省, 昏则定”[6]的学习, 就可以养成学生孝顺的习惯。同时阅读经典也可以促进实际的办学效益, 丰富了语文教学的思想和空间, 还推动了学校各项校园文化、德育工作的发展, 带动了一系列科研实验的开展, 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教师的整体素质, 造就了一批科研骨干的教师队伍。

总之, 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 我们清楚地认识到阅读经典著作的效果不会立竿见影, 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积累的。“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学生精神家园的建构呼唤经典阅读的回归。让经典阅读重新回到中小学生身边, 让经典阅读时刻伴随着我国的教育, 让经典阅读伴随学生并成为他们的文化之魂!

参考文献

[1]朱自清.经典常谈[M].北京:中华书局, 2009.

[2]王余光.论阅读传统经典[J].北京大学学报, 2001 (1) .

[3]尤小立.“读经”讨论的思想史研究——以1935年《教育杂志》关于“读经”问题的讨论为例[J].安徽史学, 2003 (5) .

[4]曹晶.当前高校人文教育误区分析及对策研究[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3) .

[5][美]艾伦·布鲁姆.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6]张林.经典诵读读本[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经典阅读 篇2

这本书是美国作家芭芭拉安吉利斯写的一本书。一共包括四个篇章,其中第一篇的第一节,你快乐吗?这个问题式的章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问自己这个问题时,我觉得这不单单是一个问题,而是一种生活状态,是一种珍惜当下的生活状态。

有这样一段话,我觉得很有意思: 起初,我想进大学想得要死;随后,我巴不得赶快大学毕业好开始工作;

再来,我又巴望小孩快点长大去上学,好让我回去上班; 之后,我每天想退休想的要死; 现在,我真的快死了„„

忽然间,我明白了,我一直忘了真正去活。

这段话的作者一直在期待自己下一段生活的开始,却忘了要去体验生命中每一刻的完美与奥妙,真正的满足就在当下的此时此刻。最重要的是,面对你自己的真实刹那。若想拥有每一个真实的刹那,就要用心迎接生命为你展现的每一刻,全心全意活在当下,放开心胸去充分感受,尽情展现生机。“活在当下”在我看来就是“立足现在”,既不是对已经发生过的事做无谓的假设,沉浸在后悔中,也不对未来盲目的憧憬,活在幻想中。

人生不到百岁,除去懵懂的孩提时代,步履蹒跚的老年时间和吃饭、睡觉、生病等用去的时光,真正属于我们自己可以利用的时间少之又少。有时,我会抱怨时间过的快,或是后悔以前没有珍惜,然而在抱怨的同时又失去了以前所失去的。有时我也会计划未来,但只是想想,没有行动,结果只是幻想。

有人说人生是时间,有人说人生就是许多个片段组成的故事,也有人说人生就是好好活着,做许多有意义的事。其实,活在当下就是人生。生活在都市中的人,每天忙忙碌碌的工作,下班后匆忙的回家,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紧紧张张的甚至于忘了周未怎么去休息、放松。其实,我们是被过去的忙碌和将来的苦恼所左右,失去了自我。

我们经常会说:“从明天起,我要如何如何„„”,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其实想一想,过去的已经过去,不可挽回,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从过去的经历中吸取经验教训,以便走好以后的路。读了此书后我想告诉身边的朋友,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吧,脚踏实地,珍惜现在,把握当前,活在当下。珍惜属于自己的今天,不要给明天留下太多的遗憾,那么你的人生将是充实而丰盈的。

爱和慈悲永远不会白费。生命永远会因为它们而与所变化。受者因此得惠,而施者如你,也因此得福。

倘要阅读,还是阅读经典吧 篇3

说到经典,几乎是一个被用烂了的词,所以讨论一下它的本原,似乎颇有必要。手边有本《现代汉语词典》,是本赫赫有名的辞书,尽管反反复复的修订版让它的权威性打了些许折扣,但凭借吕叔湘、丁声树先生早年做下的硬功夫,它仍不失为一本用起来放心的善本。关于“经典”,本书释义如下:1. (名)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2.(名)泛指各宗教宣扬教义的根本性著作。3. (形)著作具有权威性的。4. (形)事物具有典型性而影响较大的。

去除掉词性的归属和若干限定性的范畴,归纳起来,“经典”作为一个判定词,应该具有“权威性”“根本性”“典型性”及“影响较大”诸意义。这自然是对经典一词最经典的解释。不过,如果仅就著作而言,一旦被冠名经典,其实也就包括了沙里淘金般的筛选,否则“权威”“根本”“典型”及“影响”云云,便无从谈起。而上述诸项的筛选,其中必然需要时间的淘洗,也就是说,不经历相当时间的积淀沉潜,撇除芜杂,存蓄菁华,经典便无从建立。这样看来,“经典”实际也是一个时间概念。这一点虽然辞书上并没有明确,但却是其所开列诸项的一个实际贯穿。至于这个时间的具体限定,似乎也不方便硬性地划定一个死杠杠,然而几乎可以确定的是,终究还是愈是久远方才愈发显现出其不愧经典的质地。如果忽略这个久远的时间,上述种种义项,其实也不方便形成。譬如,“权威性”总是需要相当的时间才可以建立起来,“根本性”“典型性”也是同理,“影响”更是一个长期积累后的效应。

检讨当下对“经典”的滥用,说到底,其实就是忽略了时间的维度,在夸大了修辞功能的同时,也降低了晋身的门槛,当“经典”满天飞舞时,便再不存在所谓“经典”了。

好在,拥有几千年的文明库存,泛滥的“经典”总会被淘洗下去,真正的经典原本就积累在那里,即便因疏远而略略蒙尘,但其本身所具有的权威性根本性典型性及深远影响,并不会因为后人的冷落忘却而稍减。只要你肯用心,真心阅读,它自然不会辜负你。

之所以将经典作为阅读的首选,其实是一个极其功利的选择。这就譬如吃饭,一面是垃圾食品,地沟油,不够新鲜的食材,只会用辣椒遮蔽一切的厨艺;一面是色香味俱佳的满汉全席,相信不会有人偏要做出不同的选择吧。阅读经典正是这个道理。经典所提供的阅读,尽管其中也存在或多或少的高下差异,但相对于非经典,则无疑是最能给阅读者带来身心享受的好东西乃至罕物。而且,阅读又不同于吃饭。饕餮盛宴当然需要付出不菲的开销,这也是垃圾食品地沟油之所以泛滥的成本动因。鉴于印刷品的定价并不会因内容的经典与非经典而有所偏倚,因而经典作品与非经典作品在成本方面,反而没有什么差异。也就是说,好书未必昂贵。这样的性价比,只要参透其中的道理,相信同样也不会有人偏要做出不同的选择吧。

另一个性价比的考量则在于,由于人的生命有限,人能进行的阅读自然同样有限。面对这个有限,与其不问良莠混读一气,当然不如睁开眼睛选择那些不会令人失望的作品,而经典正拥有如此斐然的质地。在整体收益相对固定的前提下,选择经典实属必然。

诚然,经典比之非经典,在阅读方面,即便是从消遣出发,也的确需要更多耐心和准备,其所带来的阅读享受也需要以更为沉稳的心态去感受。相比一辣遮百丑的粗鄙菜品,满汉全席当然需要用心品味,泛滥的辣味只是一过性的短暂刺激,食材的真正滋味,制作的实在功夫,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咂摸体会。阅读经典的享受也是如此,也只有经典才耐得住反复咂摸体会,才会收获深入骨髓触及灵魂焕发身心震颤的終极感受。

如同垃圾食品吃多了会糟蹋味蕾乃至引发味觉退化,非经典的阅读太过泛滥,也会败坏阅读的胃口。因此,倘要阅读,即便从最功利的目的出发,也还是阅读经典吧。

阅读经典,品味书香 篇4

一、教育在于唤醒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逐渐增多, 长期以来他们将父母的爱视为“理所当然”, 普遍存在缺乏爱心、缺乏感恩的现象, 身为父母应予以关注, 并对他们逐步加强相应的培养。

教育在于唤醒。《猜猜我有多爱你》是世界著名作家山姆·麦克布雷尼的一本带有深厚的爱的童话书。2009年12月16日晚, 亲子共读之后我写道:“惠惠呀, 小兔子是你学习的好榜样, 妈妈相信你, 你也会很乖、很出色的, 不是吗?”当我把这段话读给孩子听时, 她的眼中一下子闪出异样的光彩, 小脸儿红红的, 显出腼腆的样子, 有点儿不好意思。教育在于唤醒孩子心灵深处那最美好的东西——爱。接着我又写道:“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 你还记得吗?我们的自行车没气了, 经常到对门阿姨家借打气筒;我们这栋楼没电了, 楼上楼下的叔叔阿姨跑前跑后;四楼小花阿姨从老家带来的花生、青菜之类的东西总忘不了送给我们一些;楼道脏了, 总有人来打扫……邻里和睦相处, 互帮互助, 这些你感受到了吗?”

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强的, 我经常教育孩子要心中有爱, 常怀感恩。爸爸妈妈上班时, 孩子能主动说“再见”;爷爷奶奶到我们家时, 能搀扶着他们上下楼梯;见到老师同学能主动问好;与同学发生矛盾能互相谦让……这其间都包含着浓浓的爱。

二、呵护童心

2010年9月份, 我们共读了《中国寓言故事》。这本书收集了几十个故事, 篇幅虽短, 却发人深省。在这些故事中, 孩子最喜欢《牧童斗狼》。当孩子读过这则寓言后写道:“我们的妈妈都爱我们, 就像老狼一样, 这里跑那里跑, 最后连自己的命也没了, 可是还没有救出小狼。”依我们成人的眼光来看, 这则故事的寓意是:牧童机智勇敢, 终于战胜了比自己强大的狼。看到孩子书写的感受我很惊讶, 于是我又认真阅读原文, 一时间发现孩子的想法是那样的天真有趣——不是吗?老狼为了救小狼, 东奔西跑, 最后活活累死在树下。孩子的心像水晶一样透明, 像玻璃一样易碎, 我们要用心呵护——呵护童心, 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用故事启迪心智

在日常的说服教育中, 作为家长的我常感到凭空的说教是毫无用处的, 用短小精悍的哲理故事启迪教育孩子, 往往会收到预期的效果。《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 其中的故事篇幅短小, 不拘形式, 有很高的艺术性、思想性和趣味性。《挤牛奶的姑娘》启迪我们脚踏实地, 刻苦勤奋;《跳蚤和人》启示我们知错就改, 善莫大焉;《神奇的钱包》启发我们应该学会满足, 因为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狐狸与仙鹤》启示我们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 你就应该尊重别人;《狼来了》启示我们诚实守信乃立身之本……

四、形成阅读习惯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 压力倍增, 节奏加快, 人心浮躁, 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品味经典, 沐浴书香, 这时候外力会起到一定的作用。每天下午放学后孩子会一遍遍提醒“开始亲子共读了”, 孩子是那样的执著认真。看着孩子的认真劲, 我们家长倍感欣慰。于是等每天下午放学孩子做完作业后, 我们便开始了我们的阅读之旅。如今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一种制度, 彼此谁也不能中断、违反。虽然很辛苦, 但我们的收获却是沉甸甸的。

每天下午孩子做完作业后, 我们便开始了亲子共读。孩子在认真读, 我在静静地听, 常常被书中那些精彩的情节吸引, 白天工作的疲劳也无影无踪了。孩子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我有什么想法, 我们彼此交流。这些经典的故事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度过他们的金色童年, 我们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经典永恒, 应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每逢节假日, 孩子特别喜欢逛书店, 每次都要挑选几本自己喜欢的书, 这就是一种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 在亲子共读中, 孩子养成了书写心得体会的习惯, 尽管文笔、思想还很稚嫩, 尽管还有很多不足, 但那是智慧的火花, 是心灵的启迪。

五、提升综合能力

以前孩子做作业, 我都要在旁边给孩子读题, 读一道做一道, 有些题目要求还要给她解释半天。可现在一般不用家长读题了, 甚至连“举一反三”那样的有难度的题, 她都能独立完成;语文的“仿写题”是比较难的, 但一般她都可以做得很好;“看图写话”往往句子通顺, 有时还会用上精彩的词语, 妙语连珠。总之, 阅读提升了孩子的综合能力。

在亲子共读过程中, 家长和孩子共同体验着书籍带来的喜怒哀乐, 彼此贴得更近, 相互没有隔阂, 像朋友那样亲密无间、无话不谈, 家长可以零距离感受到孩子的心理和思想变化, 找到与孩子沟通交流的语言密码。

温馨的亲子时光, 在孩子的心灵里播下爱的种子, 给孩子的智慧插上飞翔的翅膀。最是书香能致远, 阅读之乐乐无穷, 我们要让孩子爱上阅读, 让童年充满书香, 为孩子的成长奠基。

美术经典阅读笔记 篇5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在傅雷生前并未出版,加上他后来以翻译家著名于世,所以该书在相对长的一段时间里都鲜为人知。迄今为止,关于此书的研究文章仅见于傅雷研究文集或传记中。除此之外,该书似乎不被学术界关注,它的冷落与傅雷研究的热潮形成了鲜明了对比,这不能说不是一种怪现象。然而,事实上受冷落并不意味着应该被遗忘。数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梳理傅雷的艺术活动和艺术观念时,对这部被视为傅雷唯一的美术著述作一番讨论,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而且对近现代美术史研究或有所启发。

庞薰琹在《<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与傅雷先生》中说到傅雷的经历对他写作的影响:“傅雷先生深受罗曼·罗兰的影响,热爱音乐。这生活经历可以帮助读者理解,为什么一个二十六岁的青年,能有如此渊博的知识。在《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中,不单是分析了一些绘画、雕塑作品,同时接触到哲学、文学、音乐、社会经济、历史背景等等。对青年读者来说,如何丰富自己的知识,是很有教益的。对从事美术史研究的人来说,有些问题是值得思考,例如美术史究竟应该如何编写等等。”

吴甲丰在评价《二十讲》的时候写道:“傅先生在《讲稿》(即《二十讲》)中没有大量列举家派与作品,而仅仅是选择有代表性的加以评述,但他谈得何等委曲精微、娓娓动听。除了评介作品的特色与美术家的身世片段外,也提到一些由艺术实践引起的美学方面的疑难问题,并提出他自己的看法;尽管往往只有三言两语,却也发人深思。”

金梅先生认为,这部著作不仅仅是授课讲义的“整理、补充、修改”,其“真正来源,是傅雷留法期间攻读西洋美术史的学习心得,是他在巴黎、罗马、日内瓦、布鲁塞尔等地观摩世界名画时留下的大量鉴赏性笔记。”他对《二十讲》的激赏溢于言表:“《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是傅雷青年时期的一部著作,就其学术价值和独特性来说,却是迄今为止仍属国内少见的著作。……尽管从 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写成《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之后,傅雷极少公开发表这方面的著作,但仅此一书,他自称或被人称之为‘美术批评家’,已是当之无愧。……他这部著作的编写方式,就很与众不同。他不是一般性地在按照历史教科书式的分期概念,再划分出区域、国别,叙述它们美术发展的概况,然后分别以众多的画家及其作品的分析作为史的印证。而是将 13 至 19 世纪六百年间,西欧美术史本身的发展脉络大体按照这样一个顺序进行叙述:‘文艺复兴初期’→‘文艺复兴鼎盛期’→‘巴洛克艺术’→‘古典派’→‘浪漫派’;其间,又蕴含着由‘神的艺术’向‘的艺术’再向‘自然的艺术’,这样一种人类对主体和客体认知的观念演进。在此种美术史本身的发展脉络和观念演进的统率下,傅雷也不以介绍画家及其作品之多取胜,而是从西欧美术史的转捩点上,撷取一两个代表性人物及其一两件代表性作品加以精细的剖析,剖析的重点,又主要放在画家的艺术独创性上面。就是说,无论是画家,还是作品,傅雷所选所析的对象,对近代西欧美术史来说,都带有‘史’的和‘艺术’的代表性。……”

阅读经典赢取健康 篇6

遗憾的是,IDF调查表明:即使在糖尿病患者中,仍有50%~80%的人对糖尿病不甚了解或严重误解。这种情形在我国更为严重,除了大城市有较多糖尿病患者树立了学习意识之外,多数地区(特别是经济、文化欠发达地区)的多数糖尿病患者还只知道“开药、吃药”,严重忽视另外“四驾马车”,特别是忽视了“糖尿病教育”,导致直接影响了“驾好其他马车”。

在此,向广大糖尿病患者推荐一本经典好书——《这样征服糖尿病》,该书有以下特点:

权威作者:

该书由22位医学专家精心撰稿。三位主编中的顾经宇医师是南京医科大学内分泌学博士;朱大龙医师是南京市鼓楼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欧洲糖尿病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刘超医师是江苏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内分泌学会主任委员。其他编委医师均为各大医院内分泌科、营养医学、运动医学领域的一线专家。

系统全面:

这非常重要!这样才能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片面理解问题造成的危害。根据最新理念,糖尿病患者不仅要了解“糖尿病本身”,而且要了解与糖尿病“狼狈为奸”的各种代谢异常(如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高凝、高尿酸、高骨破坏等)和并发疾病(心、脑、肾、眼、足、神经、性功能等),而且,特定的人群(例如:儿童、老人、未婚青年、孕妇、需要避孕的女性、家属等)还要了解特定的知识,这些在该书中都有精心编排和阐述。

深入浅出:

让科普书真正适合病人看是很不容易的,为此,该书的设计非常“人性化”!该书每章的编排模式是这样的:首先,浅显明白又细致详尽地告诉病人“做什么、有哪些注意事项”——这是对病人最实用、也最重要的;然后,适当深入、通俗易懂地阐释“为什么这样做”——以确保病友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这样,患者才理解得更透彻、执行得更准确;最后,拓展性补充更深一步的相关知识和医学思维——让学有余力、喜欢深度的病友过足瘾。

最新精华:

该书充分汲取和反映了2005、2006年以来糖尿病诊治的最新认识和最新进展,并超前性涵盖诊治“代谢综合征”的知识和理念,对老病友也大有裨益。

层次清晰:

糖尿病知识实在太多。教学有条理、避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就显得格外重要。对此,该书的设计独具匠心,打造了层层递进的5级台阶:

①防患——排除潜藏的糖尿病;

②核实——正确诊断糖尿病;

③调研——治疗之前要做5件事;

④攻坚——全面治疗糖尿病;

⑤守业——用心呵护胜利果。最后,为特定人群(儿童、老人、未婚青年、孕妇、需要避孕的女性、家属等)开辟了第6篇。这样的设计,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贴心和实用,犹如一步一步上楼梯,循序渐进。

印刷精良:

该书采用大字体、彩色印刷,并精心运用加彩、图、表、流程图、小贴士等设计,重点一目了然、视觉上清爽舒适。

经典润泽童年阅读丰富人生 篇7

一、精选文本, 日有所诵

面对浩瀚的书海, 哪些文字是适宜作为种子播撒在童心上的?当然只有那些经历岁月淘洗的经典文字。在最黄金的记忆阶段, 我们要先从我们自己的经典读起。因为, 母语才是一个人的思维语言。就启蒙教育的读本而言, 前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我们可以借鉴。比如, 明清时期通用的蒙学读本——古诗词, 不仅是儿童识字的好教材, 也是促进童蒙养成教育、培养语文兴趣的趣味读本, 在低年段可大量背诵。

我们认为《三字经》这部蒙学读本文字优美, 内容健康, 知识丰富。古人曰:“熟读三字经, 便可知天下事, 通圣人礼。”我们来看看古人是怎样劝孩子要努力学习的:“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为了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读来朗朗上口。为什么要学习, 什么时候学习, 向谁学习, 学什么?二十四个字, 把这些问题说得清清楚楚。再看这样的文字:“经子通, 读诸史, 考世系, 知终始……读史者, 考实录, 通古今, 若亲目。”

从三皇至清代的朝代变革, 一部中国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 方方面面, 一应俱全, 而且简单明了。《三字经》用典多, 知识性强, 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成的读物, 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书中还传达了许多很好的读书方法, 如“口而诵, 心而维”。诵读此书, 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 而且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要读最好的书, 以免来不及将它们读完。”大卫·享利·梭罗的警语是我们选择文字的标尺。除了《三字经》, 我还补充了大量的诗词、儿歌、童谣。经过精挑细选, 确定我们二年级“日有所诵”的内容分为三大块:一是经典书籍《三字经》, 二是以绝句为主的古诗词, 三是文质兼美的童谣、儿歌。每周五篇的诵读内容其实是一个套餐:三篇《三字经》节选, 一首古诗, 一首儿歌或童谣。

“日有所诵”操作起来很简单, 学生在每天早读课前10分钟和每周的阅读指导课, 把老师精选的内容反复诵读, 习惯成自然。简单的话天天说, 简单的事情天天做, 简单的招数练到极致就是绝招。连续反复的诵读, 是对儿童天赋之门的叩启。“日有所诵”的评价也很简单:背熟的给100分, 读熟的给80分。一是孩子热爱分数, 二是这样的高分可以不太费力地得到, 所以效果奇佳。经过一个学年的诵读, 基本解决了识字问题, 很多孩子已经可以自主阅读一般的儿童文学作品了。

二、素读经典, 情趣盎然

日有所诵采用的大多是“素读”法。“素读”是日本人对我国古代私塾授课方式的定义, 不追求理解的深刻, 只是朗朗诵读, 直至将所读内容烂熟于心, 脱口而出。在技法上要求反复朗读, 响亮地、清晰地、字正腔圆地读, 用《三字经》的话来说就是“口而诵”, 目标上追求积累大经典文字, 力求完整地、熟练地记诵。根据不同的诵读内容, 可采用多种形式活泼的素读方法。

1. 反复吟诵, 踩着鼓点声声

《三字经》都是三字式的短语, 押韵、上口、节奏感强, 可以借助敲着鼓点, 打着节奏来增添吟诵的乐趣, 学生会觉得很好玩。这种方式可以消除学生的疲惫感和倦怠心。如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先让学生读正确、流利后, 可引导他们敲着鼓点, 踩着节拍来读:咚咚-咚, 咚咚-咚。学生读得别提多带劲了。

2. 想象朗读, 感悟诗歌的意蕴之美

联想和想象是品味诗歌情意的基本手段, 是领悟诗歌思想内容的基本方法。在诗歌诵读中, 以联想和想象为基本抓手, 以情带读, 读中悟情, 将会引导儿童由逐字逐句的认读向充满情味的诵读转变。如《云》——

云是/走动的鞋子/走过高山/走过大海/走过很多地方/轻飘飘的鞋子/走过的路/一点痕迹也没有

诵读这首诗, 我启发学生从“云”发散开去, “云呀, 走过那么多地方, 还会走过哪些地方呢?”“你觉得这是一朵怎样的云?”“你想成为一朵这样的云吗?”带着对云的情感, 带着这样的意境, 学生读得更入情入境了。再如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歌景物生动, 色彩明丽。在读通之后, 我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 并把它画下来, 再读诗时, 就有了“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效果了。

3. 歌曲入古诗, 吟唱乐无穷

唱诗, 本来就是吟诵诗词的一种方式。诗和歌从它们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形影不离, 密不可分。《毛诗序言》中说:“诗者, 志之所之, 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 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 故歌咏之, 咏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古诗新编曲的还真不少。谷建芬老师专门为孩子们学古诗谱的作品就有二十余首——《春晓》《静夜思》《出塞》……把读古诗变成唱古诗, 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那千年的古诗也加入了时尚的元素, 孩子们的兴致格外高, 学得格外投入, 效果格外好。

唱诗还是最好的记忆方式, 一个学期下来, 他们唱会了二十多首由古诗谱成的新曲, 仍觉得意犹未尽。此后, 孩子们竟然乐得自己给古诗配新曲了。

4. 引用故事激发兴趣

《三字经》典故多, 可以充分利用故事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如“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老师可适时向学生讲“孟母三迁”的故事。再如:“香九龄, 能温席。孝于亲, 所当执。融四岁, 能让梨。悌于长, 宜先知。”引入“黄香暖被”“孔融让梨”的故事。通过讲故事, 学生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过来, 背诵起来也很快, 而且不会忘记。

三、周有所展, 激发兴趣

孩子们诵读了这么多古诗, 如果能够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成果的平台, 诵读的热情必定高涨, 兴趣会更浓, 从而更扎实、有效地推进经典诵读活动。具体做法是:利用每周的阅读指导课, 采用多种形式展示“每日所诵”的诵读成果。

1. 巡回接力赛

巡回接力赛有个人和小组两种形式, 如《三字经》, 一人 (组) 诵“人之初, 性本善”, 一人 (组) 马上接“性相近, 习相远”。可接一句, 也可接一段, 背多者胜。这种接力赛的形式让学生始终处于“斗智”的兴奋状态, 比单独的诵读效果更佳。

2. 我爱记诗词

模仿浙江卫视的《我爱记歌词》, 我班开展了《我爱记诗词》的活动, 深受学生的喜爱, 整个场面活跃、气氛热烈。通过比赛的方式评先出月度冠军。如让每组选派一个代表站到前面, 老师或请一位学生先读诗句, 按顺序让选手在5秒内答出下句。答对则意味着闯关成功, 全体同学齐诵古诗, 然后换新的古诗继续比赛;答错的话, 该题让下一位选手继续作答。周而复始, 直至成功晋级。

3. 星级诵读, 实行晋级制

学生诵读经典累计满500分得一颗星, 为一星级经典诵读小能手。满1000分得两颗星, 为二星级经典诵读小能手。以此类推, 到了五星级则成功晋级为经典诵读小硕士, 小硕士再得1000分则晋级为经典诵读小博士, 并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学生你追我赶, 掀起了一股诵读经典的热潮。

经典阅读在图书馆 篇8

1 关于经典

中文语境中下, 经典通常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它有几个特点:第一, 经久不衰;第二, 具有典范性或者说是权威性;第三, 是经过了历史选择的、最有价值的书。在西方语境下, 经典游两个词汇, 一个是classics, 一个是canon.Classics一般用于指代文学作品。经典的文学作品应该至少满足两个条件:第一, 具有良好的品质;第二, 具有良好的声誉。第二个西方语境下的词汇Canon, 这个词的来源是希伯来语, 其意为一种衡量的尺度。后来这个词汇多被宗教社会所用, 特指那些经典的、官方承认的重要作品。再后来, Canon这个词汇用运到了文学作品当中, 指代那些传世的精品之作。不同时代、不同流派对“经典”有不同的定义, 但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当属意大利作家卡尔维在《经典》一书中给出的十四条解释, 其中有这样一些经典定义:1) 经典作品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2) 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 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 但是对那些保留这个机会, 等到享受它们的最佳状态来临时, 才阅读它们的人, 它们也仍然是一种丰富的经验;3) 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 它们要么自己以遗忘的方式, 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 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4)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他的定义对“经典”是最具有代表意义的解释了。

2 中外当代阅读的现状与问题

经典阅读在当代社会经历了很大的变化, 人们对经典阅读已经提出了各种质疑。根据国内最近的调查, 中国连续六七年来阅读率一直在下降, 目前已经低于50%。很多人说没有时间读书, 还有一些人说不习惯读书, 这两者加起来, 超过70%。中国每年出版图书超过30万种, 但是家庭户均消费图书还不到两种, 据称是世界上人均阅读量最少的国家之一。复旦大学做过一个调查, 说我们目前大学生阅读本专业经典著作的只有15.2%, 阅读人文社会科学经典著作的有22.8%, 阅读专业期刊的有9.3%, 阅读英文文献的有5.2%。而美国的大学生, 平均每周的阅读量要超过500页。以上两组数据基本上反映了我们的大众与大学生阅读的普遍状态。与国外相比, 中外经典阅读有以下几点不同之处:

第一, 中外经典阅读受到的冲击程度不同。相对来说, 中国当代阅读受到的冲击无疑更为严重。即大家对于阅读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人们几乎不去读经典, 不去读古典, 而相比之下, 快餐文化盛行;

第二, 网络阅读、电子图书对中外都有影响, 但我们需要追问的是, 它改变的是阅读方式还是阅读内容。目前在中国, 它更多的是改变了阅读内容, 即不再是经典阅读;而在发达国家, 更多改变的是一种阅读的方式。就中外当代阅读的现状而言, 两者有一些相同点。首先, 经典阅读受到冲击, 经典阅读量与兴趣有所下降。其次, 电子读物、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的流行, 都给传统的出版方式与阅读方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最后,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 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实用主义盛行;

第三, 受到实用主义冲击的程度不同, 导致的结果也有所不同。在中国, 情性似乎要更严重一些。两种倾向值得我们重视。一是目前的阅读趣味有低俗化的倾向;二是作家的写作也有浅薄化的倾向。这两种倾向所造成的结果, 就是普遍地缺乏思想深度, 甚至有可能造成全社会文化水平的下降;

第四, 比较中外的阅读, 还有一种差别值得重视。在中国, 我们太多的人都会讲, 没有时间去阅读。但是在发达国家, 比如美国, 阅读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所以, 在美国的很多地方, 比如说在地铁上、飞机上、火车上, 美国人都会沉静在自己的书籍阅读之中。需要特别提醒的是, 我们中国人也有在上述地方阅读的习惯, 但大多数人似乎更喜欢阅读杂志。

3 经典阅读的当下意义

当今的时代, 是一个信息泛滥、图书丰富的时代, 也有是可能阅读质量严重下降的时代。一方面, 国学热、读经热风起云涌, 百家讲堂的收视率屡创新高;另一方面, 国人尤其是中小学学生对经典阅读的兴趣, 越来越冷漠。那么, 经典阅读的当下意义是什么?不要说有些书读了没用, 这个世界有许多书本来就与实用无关, 而只为情趣存在。也不要说有些书离现实太远, 换个角度, 其实它离你的理想很近。至于还有些书对你现在帮助不大, 但可能对你的终身都会有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 人可以带着目的读书, 但不能太有目的, 正如可以带着目的与人交往, 又不能总带着目的, 否则会很可怕。

经典阅读的意义, 本不是一个需要反复论证的问题。但因为当今市场经济横行, 有偏至的物质追求, 不断收窄人的精神空间, 加以资讯的泛滥和网络的挤占, 遂使其重要性不再像早先那样为人认知。尤其近几年, 多种调查显示, 国人的阅读率连续走低, 从成人到孩子, 许多人一年5本书都读不到, 更不要说读经典了。有鉴于此, 今天重提此话题就非常有必要。要否读书, 读书重要与否, 重要到什么程度, 这些在不久前被看作是只有白痴才会问的问题在当下还真成了问题。我们的孔老夫子曾说, 不读诗, 无以言。十七世纪英国哲人弗朗西斯·培根说得好, 读书使人充实, 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 始能无知而显有知。人之才智但有滞碍, 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读书, 首要的是读什么书呢?当然是读经典著作。什么是经典?常念为经, 常数为典。经典所以经得起重复是因为它的内涵, 人们每重复它一次都能从中开发出有用的东西。同样一篇文章或一个理论, 能经得起人反复咀嚼。经典还具有不可超越性, 更不是我们眼前这些急功近利的东西所能替代的。著名电视导演张纪忠说:“经典是不能超越的。你可以在他旁边再垒一座山, 却无法超越这座山。”经典就是这样的一些作品, 常读常新, 且不会过时或落伍。历史文化学者易中天说得好, 经典就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著作。他还引用中国那句老话教育大家, “取法其上, 得乎其中。取法其中, 得乎其下。”“取法其上”, 对于我们读书人来说, 当然就是阅读经典。看看周遭, 已有人不再思考问题, 只想着去哪里找现成的答案, 甚至哪里有上网点, 全不知批判式思维的形成, 更依赖人的“原始硬盘”———人经由经典阅读养成的智慧头脑, 以及由其分析整理过的知识记忆。

如果问人为什么不读书, 回答常常是没时间、没精力。但另一方面, 日常生活类图书之外, 成人读盗墓、穿越;孩子读图文、漫画却越来越多。去年图书零售市场的报告, 虚构类书籍销售的前五名全为郭敬明与韩寒包揽, 许多大学图书馆的名著出借率被排在百位之外。以图代书, 做在线阅读, 甚或以上脸书 (Facebook) 、刷微博代替阅读的也不在少数。雅斯贝尔斯曾感叹人们草草阅读, 只知追求简短的、能快速获知又迅速遗忘的讯息, 而不是能引起反思的东西, 今天的情形就是如此。这种“浅阅读”风气的存在, 凸显了整个社会浮躁肤浅的荒败景观。

我们无意否认知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 但一回到阅读, 认知就发生了偏差, 对读图、读网不能代替读书的认识, 并不像自己以为的那么清楚。相反, 忘记由文字构成的书籍, 因符号抽象, 常呈现为一开放的结构, 在引发人书对话过程中, 能唤起人往复思考, 是最锻炼人脑的活动。其中经典阅读, 尤能使人在人书互动中形成紧张的思维对待, 助成理性对感知的超越, 人性对历史的体贴。

而音画构成的具象, 多刺激感官, 不触及心灵。耽溺日久, 很容易使人产生惰性, 形成按给定预设被动接受的知觉依赖, 进而造成迟钝自闭, 沟通不良。严重的, 连生存都会发生问题。至于网络, 因常提供即刻性与碎片化的资讯, 在使读网带上时尚化的“轻阅读”特性同时, 也会程度不同地损害阅读的品质, 造成人智力的降级与思想的衰退。对此, 前年出版的尼古拉斯·卡尔 (Nicholas Carr) 的《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有很详尽的讨论。它指出因网络对人“神经线路”与“记忆程序”的重新编布, 使人的阅读常流于字表滑行, 而无法做深入的思考, 由此, 他会觉得《战争与和平》太长, 《追忆似水年华》又太晦涩, 并将爱读经典视为前人少环境刺激、无处可去养成的老嗜好, 而将其毫无顾惜地抛弃。可事实是, 尽管现实世界无限广阔, 虚拟空间更丰富多彩, 但如果人们对它的贪恋是以牺牲自身与客体世界的区别为代价, 就太不值了。因为众所周知, 人与包括机器在内的客体世界的分离能力与分离程度, 恰恰是人所具有的本质力量的表征。它不但构成了文化的基本定义, 也是一切经典创造的终极要旨。有鉴于此, 我们实在不能相信, 一味的读图和读网有补人的精神, 相反, 它在提供便捷的同时容忍偷惰, 因此毋宁说是弱智的, 甚至有害的。看看周遭, 已有人不再思考问题, 只想着去哪里找现成的答案, 甚至哪里有上网点, 全不知批判式思维的形成, 更依赖人的“原始硬盘”———人经由经典阅读养成的智慧头脑, 以及由其分析整理过的知识记忆。至于因分析能力与实际享有信息数量不对称, 造成的一些年轻人的价值观倾圮, 就更触目惊心。这让人不禁想起两个世纪前托克维尔著名的发问:为什么当文明扩展时, 杰出的个体反而减少了;为什么当知识变得每个人都能获得时, 天才反而再难见到;为什么当不存在较低等级时, 较高等级也不复存在了。原因固然与物质、技术有关, 但更在人避却思考、耽溺安乐的自甘平庸与自我放失, 在不能善自利用物质技术造成的心智的慵懒与偷惰。在这种慵懒偷惰中, 那种对深邃思想的卓越追索, 对人类整体性精神出路的关切渐渐消退和淡忘, 甚至被嘲笑和放逐。而这些, 恰恰经典里最多, 甚至就是经典最显著的徽标。

4 经典阅读的重要性

经典阅读在基础教育的阶段就呈现出令人尴尬的局面, 为此, 很有必要梳理一下它的来龙去脉, 强调一下它的重要性。

4.1 经典阅读, 守护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灵魂

上个世纪初, 在我国文化界, “中国文化虚无论”曾甚嚣尘上。我国曾是一个文化强国, 汉唐雄风是当世时代的最强音,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影响深远, 形成了一个亚洲文化圈, 但是, 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屡次失败, 由一个泱泱大国, 沦为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 政治、军事、外交上的败绩, 让文化界也开始反思, 是不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出了问题?鲁迅、李大钊等文化巨匠甚至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传承了近五千年的汉字, 也背上了难识、难记的罪名, 要用拼音文字取而代之。但也还有一批有识之士, 如梁启超、王国维等认为:一个民族的消亡是它的文化的消亡。他们逆潮流而动, 力主发扬国学传统, 培养融汇中西、贯通古今的人才, 为中国新时代创造新文化。

清华大学于1925年创办国学研究院, 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被称为是研究院四大导师。共招生四届, 毕业74人, 其中徐中舒、姜亮夫、王力、陆侃如、蒋天枢等, 日后都成为我国20世纪人文学术的中坚力量。清华国学院的意义在于:弘扬国学, 提倡经典, 奠定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学术传统, 为文化守护了她的灵魂。

4.2 经典阅读, 呈现出最优雅的人生姿态

李宁、刘璇的体操展现人类的体形之美, 姚明、奥尼尔的篮球展现人类的力量之美, 刘翔、罗伯特的跨栏展现人类的速度之美, 我们不禁感叹, 人类无疑是一切生灵中, 最适合各种姿势的动物, 但是, 在这些姿态中, 最优雅的姿态莫过于读书。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著名的“横渠四句”, 因被温家宝总理和台湾国民党主席的连战先生演讲时引用而为世人熟知。张载 (1020-1077) , 字子厚, 世称横渠先生, 北宋大儒, 哲学家, 理学创始人之一。张载原来志不在学问, 而在军事, 宋仁宗康定元年 (1040年) , 张载至延州上书范仲淹, 提出自己的九条军事主张。范仲淹极为赏识, 劝他弃武从文。张载接受劝告, 回乡读书。张载一直埋头于治学读书, 先读《中庸》后求《六经》, 从而形成自己理学学说。熙宁二年, 张载辞官回到横渠, 依靠家中数百亩薄田生活, 整日讲学读书, “俯而读, 仰而思。有得则识之, 或半夜坐起, 取烛以书……”在这期间, 他写下了大量的著作, 终成理学大儒。 (《张载年谱》) 若热衷于军事, 张载的成就不会超过范仲淹;若痴迷于政治, 北宋历史上也许又多一场“乌台诗案”的悲剧, 但张载退而读书做学问, 所以, 是经典阅读成就了张载, 做为理学大儒的人生高度, “横渠四句”最能表达儒者的襟怀, 也是一个儒者最美的人生姿态。

其实读书不仅丰富人的内心, 甚至会改变一个人的外形。沈从文, 由一个剽悍的湘西军人, 成为温文尔雅的先生;吕蒙由一个目不识丁的军人, 成为“士别三日, 当刮目相看”的儒将;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刘伯承戎马倥偬中翻译《战争论》, 哪怕是偏远的农村、封闭的客家土楼, 依然坚守着耕读传家的传统。

4.3 经典阅读, 快餐文化下的阅读选择

而今经济高速发展, 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但是, 国人用于阅读的现状却更令人担忧。由中国科学出版研究所, 主持进行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 2009年我国18~70周岁识字国民, 人均每天读书时长为14.70min。据《人民日报》相关报道, 中国每年出版图书30万种, 已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出版大国, 但平均到每个人身上, 我们的购书量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 甚至十几分之一, 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 (除教材、教辅外) 为5.2册, 2009年这一数字为5.6册, 而韩国的人均阅读量是11册, 日本是40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陈晓明认为:“这恐怕和我们所处的高速发展的时代有密切联系, 这个时代总是在不断求新求变, 文化也不例外。当下的文化在这种求新求变的潮流下, 慢慢演变成了一种文化消费主义的模式。”阅读指向日趋功利化, 于是乎理财、养生的信息广受关注, 厚黑学、关系学成为焦点, 而关乎修养、关乎心灵的书籍, 则少有人问津了。消费主义的模式的直接结果, 就是导致快餐文化的出现。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获取信息的途径日趋多样化, 再加上生活节奏加快, 生活压力增大, 哪里还有闲情逸致吟唐诗、习宋词, 阅读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生存的信息, 为了休闲, 追求浮光掠影的东西, 追求感官的刺激, 消费的成分多了, 思考过程少了, 精神的滋养遗失了, 久而久之, 人生的高度就降低了。

在阅读中, 快餐文化的确是一个很大问题, 它在给读者带来阅读便利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种阅读的功利性。那么, 如何避免快餐文化带来的功利性呢?那就只有静下心来, 回归经典。余秋雨先生说:“书籍, 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 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 能把无数的智能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 经典阅读无疑是锻铸生命质量的重要一环。”

5 经典阅读活动的启示

提倡全民阅读经典, 不仅要阅读社会科学的经典。而且还要阅读自然科学的经典, 唯有如此, 方能让广大民众在培养陶冶人文情操的同时, 继承前人的科学成果, 担当起建设祖国的大任, 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5.1 注重传统经典与现代数字阅读的完美结合

虽然传统意义上的经典阅读, 一般限于纸质的图书阅读, 但社会的进步和高科技术的发展, 已经使阅读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数字阅读确实已经成为全民阅读的方式, 但也只是方式之一。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数字阅读的娱乐性、游戏性、碎片性等明显特征以及所承载知识层次的局限性, 我们应通过完整的作品、优秀的作品、认真的阅读来强调, 传统的经典阅读的思想性和审美情操,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和现代阅读的完美结合, 在享受高科技给我们的阅读带来的便利成果的同时, 也能体验经典阅读给我们带来的精神享受。

5.2 注重互惠互利的双赢合作

通过经典阅读活动的开展, 我们要加强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图书馆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图书馆与各级政府之间的合作、图书馆与各个企业团体间的合作。在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今天, 仅仅依靠图书馆自身的力量还是远远不够的, 要形成行业内开展社会经典阅读的立体效应, 图书馆界应该进行行业内资源的整合与配置, 形成行业共振与效应, 形成推广社会经典阅读的立体格局, 达成精诚合作, 互惠互利的双赢模式, 从而取得社会效益和商业利益的共同发展, 创造最大化的社会财富。

5.3 注重培养大学生经典阅读兴趣

少年儿童是民族的未来, 青少年的阅读, 负载着伟大的使命, 关乎国家的前途和未来。建立儿童和青少年阅读体制, 这是所有国家成熟推广阅读计划的最大特点。我们国家决策层面以及有关部门应共同努力配合, 改变学生功课安排太紧、学生没有更多阅读时间的状况。全身心投入阅读, 是青少年的义务;教会学生阅读, 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把阅读放在重要位置甚至首要位置, 一定要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敞开大门、吸引青少年阅读, 应成为图书馆、博物馆的立身之本。让青少年因阅读而成长、因阅读而成才, 则是政府和全社会的历史使命。

5.4 注重形成图书馆为中坚力量的全民阅读经典的长效机制

“全民经典阅读”活动的背后, 是需要用多个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和长期努力作为支撑的, 建立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长效工作机制, 中国应学习借鉴美国的阅读计划, 将经典阅读纳入国家图书馆战略发展规划和国家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 在各级政府、各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 协同制定一系列的方案, 形成全民阅读的长效机制, 把经典阅读会活动推向深入。

6 结束语

图书馆承担着经典文化传播, 启迪和教育青少年一代健康心灵的历史使命。图书馆里陈列的书籍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无边无际, 对人的感染和教育是潜移默化的, 图书馆主要是用来进行经典阅读的, 一个图书馆的价值就是一个时代经典阅读的价值, 而一个图书馆经典阅读的价值水准,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图书馆的经典阅读的氛围和水准。图书馆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 举办各类讲座和读书活动, 举办读者沙龙探讨等, 来形成经典阅读的图书馆氛围, 来吸引读者自主的参与进来, 多读书, 读好书, 这样才能深刻体会到“修身莫如养性, 至乐莫过读书”。

参考文献

浅析军校学员经典阅读对策 篇9

军事经典著作是历代军事将才的智慧的结晶, 历经岁月洗礼, 征服了不同时代和地域的将才军官, 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军事文库。因此, 经典阅读对军校学员具有深远的意义。

1. 经典阅读, 提升道德品性。

经典讲述的都是一些修身养性、齐家治国、热爱生活、钟情自然的道理, 让学员在军校内接受这些体能训练之外的经典文本的熏陶, 用经典来塑造军魂, 陶冶情操, 提升人生境界, 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品格, 奠定坚实的人文底蕴, 有百益而无一害。

2. 经典阅读, 启迪思想智慧。

俗话说:“经典常读启智, 红歌常唱励志, 故事常讲明理, 箴言常传警世。”阅读经典可以增强个人的感悟能力, 让思想火花迸发出智慧之光。阅读经典能够丰富自己的人生, 增加阅历, 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广大学员指点方向。

3. 经典阅读, 增强军事素养。

在当今的和平年代, 军人的战术素养除了靠平时的训练积累之外, 更多的是靠自己阅读的吸取。阅读中国传统军事著作的精华, 接受世界军事文明的熏陶, 让广大学员理性思考, 学会科学地认识战争、认识社会、认识人生, 感悟时代赋予军人的特殊历史使命, 从而使其成为精神饱满、思想成熟、敢于奉献、忠于祖国的栋梁之才。

二、军校学员经典阅读的对策

1. 充实馆藏资源, 引导阅读。

坚持“藏以致用”的指导思想, 为了优化现有馆藏结构和图书质量, 及时掌握教学科研的需求和学员的阅读动向, 从多种途径充实经典馆藏, 推动经典阅读, 让每名到馆的学员都能第一眼看到经典著作。

(1) 成立专门学术经典委员会。学术经典委员会的组成成员包括机关首长、各学科主席或学术带头人和教员, 每年至少举行两次经典学术交流会, 对现有经典图书馆藏结构进行调整, 对下一阶段进行部署, 特别是及时补充军事经典图书。

(2) 组织专题问卷调查。定期举办全院范围的问卷调查, 针对馆藏经典图书资源调整、阅读倾向、意见建议的收集, 及时在采购新书中体现。

(3) 诚邀读者座谈交流。我院在校学员类型复杂, 层次多样, 在读者的交流座谈中, 我们总是尽量让不同类型的学员都有座谈的机会, 捕捉他们的阅读点, 追踪阅读趋势, 引导经典阅读。

2. 提高馆员素质, 以身作则。

好的图书馆必须有高素质的馆员。军事院校图书馆员首先要热爱图书馆, 热爱阅读, 热爱经典, 认真研究其中的热点和疑点, 并且一定要涉猎广泛, 特别是相关的军事名著, 揣摩其中有价值的观点, 只有馆员自己加深了对经典名著的理解, 才能引导学员走进经典的世界, 去观、去品、去悟, 然后才能爱上经典。

另外, 学员来馆借阅, 有时并没有清晰的阅读倾向, 这就需要馆员具有明察秋毫、耐心细致的敏锐感, 积极引导, 从而拓宽学员的知识面, 多读些经典名著。

3. 开辟军事经典, 突出专业。

军事院校的学员, 自主时间少, 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体能训练、操课训练等, 所以到馆时间显得异常宝贵。军事经典阅览室的开设, 有效地缩短了学员寻找军事经典著作的时间。军事经典阅览室按着军事分类法分别放置军事经典图书, 最新到的军事著作陈列在前排, 方便学员查找新书。对学员军事教材中所涉及的经典适当增加复本量, 让学生很容易找到想读的经著作。

4. 开展经典宣传, 激发兴趣。

加强对馆藏经典著作的宣传, 做好导读, 可利用校报、校刊、宣传栏、网络等多种媒介。开辟经典图书推介专栏, 针对不同层次, 不同专业的学员, 推介不同种类的经典读物, 引导学员的读书兴趣。

5. 发起读书活动, 营造氛围。

每年发起经典读书活动, 推出经典阅读书目, 开展一系列经典读书活动, 如, 经典读书体会征文, 举办经典读书演讲, 外请专家来院做经典读书的讲座等, 营造经典读书的氛围。经典读书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员训练后的业余生活, 还能提高经典图书的借阅率。

将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向经典 篇10

一.投以诱饵, 激发阅读兴趣

在学习课文《隆中对》和《出师表》之前, 利用阅读课收集了易中天《品三国———隆中对策》, 再学习课文, 并让学生写那节收视课的收获, 效果异外的好。下面是学生的感想:

到了初中, 中国的四大名著中, 我只看过《西游记》, 还是在电视剧中才知道, 在明朝吴承恩的笔下, 竟有个这么神通广大的猴子。自从那节阅读课后才开始想看《三国演义》这本书。那是一次让我印象极为深刻的阅读课。“百家讲坛”易中天先生, 用简洁似在聊天的口气“评隆中对策”。不像书中的文言文深奥难懂, 要仔细揣摩才晓得其中之意, 了解作者的用意何在。并且我对《三国演义》也产生了浓厚兴趣, 对《百家讲坛》也印象深刻。连续看了三堂, 班上就掀起了“上阅读课, 看品三国”的热潮。有同学在周记中这样记述着:等待漫长一周的阅读课终于到来了, 心中莫名地升起一股兴奋与激动, 连上课铃声都听起来那么悦耳。当老师宣布本节课收看“品三国”时, 班上的同学不约而同地叫好, 并且迅速安静下来。

只靠仅有的阅读课, 一部《品三国》都不知要收看到猴年马月, 于是就发动学生去购买书籍《易中天———品三国》, 有书在手, 课间睡前随时都可以阅读, 随时都可以享受到读书的乐趣, 于是教室里很多同学都在抢读这本书。于是, 我又及时推荐学生将《三国演义》比照着读并在班上开展了课前五分钟自荐“说三国故事”的活动, 这样学生就很自然地主动在课余时间去阅读《三国》。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二.延伸拓展, 扩大阅读范围

将学生带进“三国”的历史后, 于是又组织学生收看《于丹论语心得》《蒙曼说唐》《评说武则天》, 也看有教育意义的电影《东京审判》《暖春》……期末时让学生回顾收视课的收获。

有学生说:自从班上有了多媒体以后, 我们的阅读课知识面变得更为广泛, 从古到今, 让我们更为了解中国千古以来的历史与文化。从“三国”到“清朝”末年。每个星期的阅读课, 让我们常有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的痛快, 那是阅览室的图书不能给的。

通过收视课的引导, 学生有了读名著、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强烈愿望。于是我发动学生每人贡献一部书, 成立班级图书角的活动。这样有了丰富了图书资源, 也节约了金钱, 还可以进行心得交流。每学期更新一次, 学生的阅读就有了绵绵不断的源头活水。教室里传阅漫画书、故事会的少了, 捧读中外名著的多了。

三.开展活动, 展示阅读成果

为了保持学生旺盛的阅读经典的兴趣, 就需要不断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激情, 为学生提供展示阅读效果的平台, 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源源不断的动力。于是我在班上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如:每课课前五分钟的讲故事, 每周一次的“读后感”欣赏, 一月一次的读书知识竞赛, 每期大体的介绍名著的课件, 一期一次的读书摘抄评比, 每期寒暑假的自写自编读书心得集……有布置有检查有评比有奖励, 每期评出了讲故事大王、最佳小作者、博识的小学者、最有创意的课件、最好的摘抄集、最棒的习作集……以上这些活动都由学生策划、检查、评比, 最后传到校园网上进行宣传。这样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开发了学生的潜能, 激发了学生的创意, 展示了学生的智慧。

这里特别能体现学生阅读效果的是布置学生利用寒暑假自写自编文集:书集内容有读后感, 有美文摘抄, 有社会见闻, 有游记专集, 有专题评论……内容丰富, 不拘一格, 很有心得, 也很有创意。有位叫张嵩同学的专集《水浒之我见》分“一、总谈, 二、品人篇, 三、品事篇”共12篇, 很有研究专家之风范, 同学们传阅了后佩服不已。我一直保存着, 成为激励后来者的示范。我总是让学生们的文集成为班级图书角的阅读资料, 大家阅读着同学们自己的文集, 达到互相激励的效果。

经典阅读 智慧之源 篇11

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有人比喻:孩子小时候看见野草,就长成了野草;看见玫瑰,就长成了玫瑰。青少年时期是阅读的黄金时段,其阅读会影响人一生的思维方式、处世方式和生活方式。今天孩子们读书的状况,会影响这一代人的将来。

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发现。2008年我国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达到81.4%,远远高于成年人。这说明近年各地开展的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当然值得高兴。但也不无隐忧。十年前国家教育部便向中学生推荐了30部中外必读名著,《语文课程标准》也列出了推荐书目。然而我们却尴尬地发现,中学生升学压力日增,课余读书渐成奢侈。电子传媒、课业负担、阅读兴趣使他们逃离了经典。

2008年中青网调查报告显示:在6~14岁的少年儿童群体中,仅有不到5%的孩子保持着阅读习惯,而言情小说、各种漫画、娱乐杂志以及储存在MP4播放器里面的网络小说、色情读物占据了中小学生90%以上的阅读空间。

上海的青少年媒体素养调查报告显示:每天读报的仅占88%,每天读杂志的仅占6.2%,超6成学生喜欢阅读的报纸内容是笑话、故事与影视节目介绍。喜欢阅读国内国际时事的仅占3成,74%的学生喜欢科幻、侦探小说。而钟情人物传记、文学名著的仅占30%。中小学生对扑面而来的媒体信息普遍缺乏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和思辨能力。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深阅读”的重要标志,但据一项调查,从不写读书笔记的占51%,偶尔写的45%,经常写的仅有4%。事实上,浮光掠影、意在消遣的“浅阅读”主宰着青少年。

阅读经典意义重大

倡导青少年阅读经典,首先要让他们认识经典的价值。

2009年两会前夕,温家宝总理与网民在线交流时说:“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4月23日,温家宝总理参加读者活动时又说:“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读书可以给人智慧,可以使人勇敢,可以让人温暖。”

为什么要阅读经典?可以从多方面向青少年讲明道理。比如:

阅读经典可以汲取人类智慧。托尔斯泰说过: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读书不仅增长知识,提高能力,更重要的是汲取人类的智慧,丰富自己的人生。读书的比喻很多。如:求知成才的翅膀,人类精神的福音,开启智慧的钥匙,抚慰心灵的仙乐……可以指导学生收集并用以激励自己多读书、读好书。

阅读经照可以延长有限生命。鲁迅说过:时间就是生命,节省时间就是延长生命,无端地浪费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如果我们把书分为四种类型:有益又有趣,有益而无趣,有趣而无益,无益又无趣。你选择哪一类呢?读一本无益又无趣的坏书,浪费了我们宝贵的时间,还可能使我们的心灵受伤害,所以选书要慎之又慎。经典、名著经过时间的考验,应属有益又有趣的首选书目。

阅读经典可以提高语文素养。1942年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自序中说:“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经典是久经时间检验的优秀作品,文质兼美,是学习祖国语文最好的范本,用以提高语言文字修养,事半而功倍。而善读能写,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养。

阅读经典可以提升人生境界。著名哲学家钱穆说:“我们做人第一要讲生活,这是物质文明。第二要讲行为与事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人文精神。第三最高的人生哲学要讲德性性命。”(《人生三步骤》)著名哲学家冯友兰说:人生有四个境界,从低到高依次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人生的境界》)要从自然境界提升人生到道德境界,重要途径甚至可以说唯一途径是读古今中外的经典,从中体会人生天地间,要做什么,能做什么,又该怎样去做。

经典阅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还可以列出许多,关键在于要让青少年认可。

正确引导青少年选择经典

青少年应该读哪些名著?《语文课程标准》开列了一个书目,义务教育阶段有《安徒生童话》、《朝花夕拾》、《繁星·春水》、《西游记》、《水浒》、《骆驼祥子》、《鲁滨逊漂流记》、《名人传》等14部,高中阶段有《论语》、《孟子》、《庄子》、《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子夜》、《家》等23部。但学生不大认同。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表明,青少年最喜爱的作家前十名依次为金庸、鲁迅、琼瑶、古龙、曹雪芹、郭敬明、老舍、贾平凹、巴金、韩寒。另一项小范围的调查表明,高中生最爱读的书前十名依次是:《梦里花落知多少》、《那小子真帅》、《金庸全集》、《围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楼梦》、《简·爱》、《家》、《阿Q正传》、《福尔摩斯探案集》。显然与专家的推荐有些错位。更有一些学校强制学生集体背诵《三字经》、《弟子规》或《论语》、《道德经》全书。看似成绩斐然,效果未必理想。

其实,号称“经典”的读物仍然数量庞大,阅读经典也须慎重选择。什么年龄读什么书,应该是选书的常识。对学生的阅读取向,应该顺应,引导,促使其提升。有几点值得注意:

宣疏勿堵。青少年思想尚在发展中。好奇心强,喜欢从众,兴趣多样也多变,易受家长、老师尤其是同龄人的影响。因此只宜引导,不能强制,否则易生逆反心理。深圳罗湖区外语学校一个班部分学生选读张爱玲,理由是张迷众多,

“张看”成学,而且被选入“30年30本书”。他们报告读书心得时,选择张爱玲散文中的一些警句,联系实际,讲得头头是道。看来不能以成人的眼光代青少年选书,对网络阅读也应如是观。

兼收并蓄。青少年志向还不固定,读书重在积累,应求宽忌偏,要古今中外兼顾,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文章作品与文学作品并重,不可偏食一味,以免营养不良。北京大学王余光教授《名著的选择》的研究表明: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前10部作品中,文章作品有《史记》、《庄子》、《老子》、《论语》、《孟子》、《韩非子》、《左传》、《荀子》8部,文学作品仅《诗经》、《楚辞》2部。这是中国文化的根。《中国新闻出版报》的畅销书排行榜也分为“虚构”和“非虚构”两大类。只向青少年推荐文学书,有失偏颇,实为误导。

由点到面。青少年主要生活在学校,学习的主要教材是课本。充分利用课本知识,由点到面,扩展开去,是推荐好书的捷径。由单篇到文集,如读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扩展到《朝花夕拾》;由节选到全书,如读了《智取生辰纲》扩展到《水浒》,读了《孤独之旅》扩展到《草房子》;由作家此文到彼书,如读了《云南的歌会》扩展到《边城》,读了《日》、《月》扩展到《家》、《随想录》;由此作家到有可比性的彼作家,如读了朱自清扩展到叶圣陶、夏丐尊……这样顺理成章,学生容易接受。许多语文老师这样做,都卓有成效。

男女有别。处于青春前期的男孩女孩,生理、心理、思维都有所不同,阅读兴趣也有差异。男孩喜欢武侠、侦探小说,爱谈政治、军事;女孩喜欢言情小说、优美散文。爱谈生活、轶闻。应顺其自然,向男孩推荐《大卫·科波菲尔》、《约翰·克里斯朵夫》、《老人与海》等经典,向女孩推荐《悲惨世界》、《简·爱》等名著。有的老师利用青少年的争胜心理,让男女生“打擂台”,各谈读书体验,其实是让学生合作交流。

经典补充,丰满阅读教学的空白 篇12

一、曲解经典, 引发低效阅读

古典, 在《辞海》中是指古代流传下来而被后人认为有典范性或代表性的;古典文学, 泛指各民族的古代文学, 有时专指其中的优秀作品。学生天真烂漫, 阅历尚浅, 面对有一定文化积淀的经典作品, 找不到切入点, 无从着力, 对经典的解读“不入味”。生活在现时, 流行语热潮不断升温, 冲击着校园这方儿童语言的“净土”, 干扰了学生语言学习规律的形成。

1. 背景空白, 模糊历史的真相

教学成语时, 理解错位时常出现。比如, 鸡飞狗跳, 有的学生这样理解:鸡先飞走了, 狗很寂寞, 也跳过墙头, 找鸡玩去了;拔地而起:地震后, 大楼像个萝卜, 整个拔了起来……这类望文生义的解读引来阵阵哄笑。哄笑不都是否定, 也有的是当笑话听。

按照哲学家怀特海的理论, 人的学习按照三个阶段螺旋发展:浪漫、精确、综合。这类曲解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望文生义的解读始于曲解的兴趣, 也终于曲解的兴趣。

2. 浅表表达, 导致浅表的解构

学生在经典的阅读中, 只能按照自身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和已有的经验积累去解读。

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中, 面对洪教头三番五次的挑衅, 林冲一忍再忍。探究原因, 一个学生说:要不是看在柴大哥的面子上, 我早就K死你这个混混。K是网络语言, 很新潮。这里潜藏着对特立独行的期待和声援。从语言韵味到内容把握到内涵, 作品的古典韵味难觅踪迹。对经典的解构, 是学生低效解读作品的开端;对解构经典的新鲜感的追求, 则是学生与经典浸润背道而驰的内驱力。

3. 价值偏离, 误入人性的阴暗

建构主义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 从而使自身认识结构得到发展。在教学《祁黄羊》时,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 当学生读到“‘悼公十分惊讶:‘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举荐他, 难道不怕别人说你偏心眼儿?’”时, 把“偏心眼儿”说成了“缺心眼儿”, 表面的错读反映了学生真实的想法。问起原因, 他说:“想提拔自己的儿子也不能做这么明显的事情, 多丢人啊!”而有的学生认为, 祁黄羊就应该这么做, 解狐死了, 得抓住这个机会, 不为儿子着想才是“缺心眼儿”呢。扭曲的人性、歪曲的智慧, 是现实生活的阴暗面对学生的影响, 在他们本该纯净的心田埋下了一颗颗功利、算计的种子。

4. 主题定型, 冲淡古典的韵味

文学作品的魅力不但在于文字的优美、意境的兴味, 还在于传达出的理想生活状态的信息。如杜牧的《江南春》, 诗人将历史兴衰的感慨融于迷离的江南烟雨中, 学生在课堂上质疑:前两句诗中写春天的美景, 为什么写得好好的, 后两句就下起雨了呢?多扫兴的事啊!“春天的美景”就是歌颂的代言, 定型的主题下是惰性和浅层的解读。

二、经典补充, 丰满阅读教学的空白

宋代陆九渊说:“读书切戒在慌忙, 涵咏功夫兴味长。”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可阐释的空间, 是文学经典构建的必要条件。文学经典凝聚高远识见, 它是个不断建构的过程, 不是某个人的一次性决定。

1.“故事”填空, 成语显背景

成语来自经典中的故事, 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寓言故事和神话故事不但包含成语的具体内容、情感指向, 而且还有它们特定的意蕴。学生对成语直译, 会出现错误。比如:鸡鸣狗盗, 鸡和狗都做了强盗。老师先让学生解释一下, 然后借口为了丰富他们的想象, 讲个故事给他们听。这是孟尝君门客的故事, 春秋时代战乱纷纷, 情势危急, 随着故事的深入, 学生渐渐明白“鸡鸣狗盗”的原意是指一些有特别本领的人。后来, 意思发生了转变, 含有对小偷的鄙视与批评的感情色彩。一个成语的“前世今生”, 原汁原味地再现了它的原始含义, 也道尽了它的历史变迁。

2. 原著补白, 情境现真相

人非草木, 孰能无情?学生对文本有个性的欣赏角度, 有奇妙的情感体验。如教学《祁黄羊》时, 学生就“偏心眼儿”和“缺心眼儿”讨论起来。教师可以先出示一段“宋襄公义战”中的文字, 让学生理解“断指手可掬”的残酷。此刻, 教师再出示原著, 《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 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 将立之而卒。又问焉, 对曰:“午可也。”于是羊舌职死矣, 晋侯问:“孰可以代之?”对曰:“赤也可。”于是, 是祁午为中军尉, 羊舌赤佐之。君子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称其仇, 不为谄。举其偏, 不为党……”让学生对他一心为国的品质感悟升华到生命的高度。学生在合作研读和探究求知的过程中, 感受生命不可逆转的珍贵, 特别是感受心灵碰撞、精神陶冶、情感净化,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内在人格成长, 形成自重的生命意识。

3. 同类迁移, 对比涵养意蕴

上一篇:生物质气化技术研究下一篇:绘画能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