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导学

2024-07-31|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观察物体导学(精选14篇)

观察物体导学 篇1

五里屯小学杨家利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2~74页。

教材分析

教材的编排不仅设计观察活动,而且注意设计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例如,呈现从不同方位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得到的三个图形,让学生用正方体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这就要求学生要根据已有的图形的表象,不断在头脑中对这些表象进行组合和调整,最后通过拼摆进行验证,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了解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组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一组长方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3.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

4.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精神,培养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根据观察到的形状判断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难点:在实物与相应视图之间建立联系。

教学具准备:

每组准备两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实物,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这节数学课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首古诗《题西林壁》,我们一起来欣赏。(师生共同诵读古诗。)

(2)师:同是一座庐山,为什么诗人看到的却是“各不同”景色呢?

(3)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也会不同。学习了今天的知识,你更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二、温故互查

同学们会从不同的方位观察和辨认单个具体实物的形状,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从不同的方位看一组物体的形状。(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三、设问导读

1.课件出示走进商场--观察物体(信息窗1)。

谈话:商场里非常热闹,冰箱冰柜大展销活动吸引了许许多多小朋友前来观看。

小亮、小军、小红和电梯上的小朋友从不同的方向看冰箱和冰柜,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样的呢?

【设问导读】

一、(1)说一说:几个小朋友分别从哪个位置看冰箱和冰柜,他们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

(2)连一连:(连完后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二、模拟观察。请每个小组把两个长方体纸盒摆到桌上,

(观察前请同学们读一读观察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仔细观察,填一填并交流:

(1)在小组内分别说一说,你从哪个位置观察的?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我是从()面观察的,看到的形状是()。

(2)把自己看到的图形在图片中选出来。我看到的形状是图()。

三、调换位置,再观察一次,在小组内交流:

调换位置后,我是从()面观察的,看到的形状是图()。

【自学检测】

下面请同学们完成自学检测中的两个题,检查新知识学得怎么样?

“小试牛刀!”

【巩固练习】

【拓展延伸】一、想一想,填一填。

我猜想这个物体的形状是()。

二、根据分别从不同的三个观察点所看到的图形,你能想象图中这两个物体的形状和摆放的位置吗?

(从正面看)(从上面看)(从左面看)

1、我猜想这两个物体的形状是()。

2、用学具摆一摆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有一定的层次,既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又有一定的拓展,为学生下面的学习做铺垫。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五、课堂小结。

谈话: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

这样的小结,既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关注学生的知识。

观察物体导学 篇2

一、教学前测

本次前测共3题, 被测班级为我校503, 504班学生共9人. 前测的有关信息及分析如下.

第 1 题:

结果:本题是对教材例2进行改编而成的. 在91名学生中, 89名学生正确, 占97.8%.

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空间观念, 并且由于学生在二年级时学过观察物体, 因此, 要求学生思考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时的形状是什么, 他们会结合图片中的“实物”, 通过虚拟移位观察、想象出观察到的形状. 可见, 让学生说出观察到的形状对学生而言不是难点, 关键是要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尤其是空间想象能力.

第 2 题:

结果:本题是教材中练习八的第3题. 完全正确的有85人占93.4%.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出错的6名学生, 错的都是第二空

分析:让学生观察、思考、想象从正面、上面看的物体形状, 对学生而言相对简单, 而从左面 (侧面) 观察物体、想象形状对空间观念较差的几名学生稍有难度. 因此, 在教学中应以引导学生观察、想象从左面 (侧面) 看到的形状为主.

第3题:一个物体, 从正面看如图1. 这个物体可能是什么? (想到几种写几种, 越多越好. )

结果 (见下表) :

分析:本题主要检测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检测结果呈常态分布. 同时, 从结果看存在两个明显的 现象 (问题 ) :一是“面”、“体”概念不清 , 即“平面”与“立体 ”混淆. 题目要求想象物体, 属于“体”, 不少学生画“形”.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从观察的“体”到想象看到的“面”的引导, 以此来发展空间观念. 二是说出2种的学生最多, 占54.9%. 但是这两种几乎都是长方体和正方体, 说明学生对具体物体的想象受数学课堂教学的限制, 拘泥于课本中的物体, 而不会主动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想象. 因此对学生空间想象的广度可做适当的引导与加强.

二、观察物体“看”什么

根据教学前测可以发现,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空间观念, 有较高的学习起点, 如果仅以教材中安排的那样, 只要会说出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情形就行了的话, 显然起点太低, 学前与学后没有什么质的区别. 那么, 经过本课的学习, 我们想要“看”到什么结果呢? 我以为, 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一看:是否关注观察的“体”与想象的“面”的联系与沟通在学习中, 学生观察的是具体的物体, 是“体”, 而要求从不同方向观察, 说出观察的结果, 却是“面”. 在“体”与“面”之间的转化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因此可以通过本课的学习,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体”与“面”的关系. 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创设情境, 要求学生根据观察的物体, 画出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

二看:是否关注观察物体的方向与物体之间相对的大小、位置关系. 由于五年级学生所观察的物体是以“组”的形式出现的 (至少有两个物体) , 那么在正确表达所观察到的物体形状的前提下, 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感悟到物体之间相对的大小、位置关系, 对于他们空间观念的有效构建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看:是否关注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空间想象是空间观念培养的重要途径与方法. 在“图形与几何”领域知识的教学中, 需尽可能地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以更好地构建空间观念.

三、教学实践片断

1. 观 察圆柱 , 分别画出从正面 、左面 、上面看到的形状.

(1) 出示圆柱 , 引导学生观察 , 并按要求画出图形.

(2) 检查反馈: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怎样的?

(3) 不少学生认为 , 从正面与左面看到的形状如下 :

(4) 思考:从正面和左面看, 看到的形状到底是怎样的呢?

(5) 操作 : 用摄像头对着圆柱 , 不断移动 , 当与被观察的圆柱保持水平方向时, 观察到的形状为长方形 (或正方形, 观察底面直径与高相等的圆柱, 操作相同, 方法相同) .

2. 教 学例 2.

(1) 同桌2人为一组 , 前面摆放形如例2的实物图. (如图3, 左边是乒乓球, 右边是薯片筒加工后的圆柱. )

(2) 分别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看到的形状. 要求先仔细观察, 再画一画 (画草图) .

(3) 反馈.

1反馈正确的结果.

2重点辨析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

第二种:

讨论得到:所画的形状是正确的, 但所呈现的相对位置、大小不正确.

(4) 进一步感悟物体的相对位置、大小关系的变化.

1操作:把两个物体左右再分开些, 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 结果会怎样?

2操作:把两个物体前后错开些, 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 结果会怎样?

(5) 根据看到的图 , 感悟实物的相对位置关系.

出示:如果看到的图形如图7, 那么这两个物体的位置是怎样的呢? 先想一想, 再动手摆一摆.

3. 练 习 , 根据提供的观察结果 , 想象是什么物体.

依次出示 (如图8) :

(1) 根据从正面看的形状 , 可能是两个什么物体 ?

(2) 再出示从左面看的形状, 追问:可能是两个什么物体?

(3) 最后出示从上面看的形状 , 追问 : 是两个什么物体 ? (左面是底面直径和高相等的圆柱 , 右面是一个正方体. )

[感悟根据所观察的图形 , 物体的不确定性到唯一性的变化. ]

四、反思

1. “观察物体”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哪里 ? 诚如前测所反映的情况. 提供被观察的物体和观察的结果, 让学生连一连、说一说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学生的正确率非常高. 《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在第二学段课程内容中提出:“能辨认从不同方向 (前面、侧面、上面) 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也就是说, 从显性的知识技能检测方面看, 学生在学习之前已基本上都达到了这个要求, 他们已有相当高的学习起点. 如果本课的设计仍以此为教学重、难点的话, 就会对本课的把握失之偏颇. 虽然课堂上热闹非凡, 但极易使课堂教学流于形式, 最终导致学生在学前与学后没有质的区别. 因此根据前测信息, 我们可以对教材的编排进行拓展, 提高学生的学习起点,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画一画、想一想、辨一辨等环节中, 促使他们的眼、手、脑积极地动起来, “插上想象的翅膀”, 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构建空间观念.

2. “观察物体”内隐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 怎么落实 ? 作为“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学习内容 , “观察物体”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方面 “责无旁贷”. 同时 , 作为10个核心概念之一的“空间观念”, 在《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的解释与本课有关的描述为:根据物体抽象出几何图形, 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 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 因此本课内隐的教学目标, 可以设定为:立足学生已有基础, 通过层层深入的引导、巧妙的设计, 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首先, 观察物体画出形状. 作为本课的切入点, “画”出所看到的形状, 无疑是给学生出了一个“难题”. 在此之前, 尽管他们画过各种平面图形、立体图形, 但要根据所观察的“体”画出所看到的“面”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他们往往会把“体”与“面”混淆起来 . 因此在让他们观察一组物体之前 , 我创设了“观察圆柱 , 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 , 画出看到的形状”的情境. 学生最大的困难是无法正确画出前面与左面所看到的形状, 他们会无意中与美术中的“透视”结合起来, 画出的不是长方形. 当借助摄像头代替我们的眼睛去“看”圆柱, 通过观察方向的移动, 当正对着圆柱时, 在屏幕上同步 出现“物像”确实是一个长方形. 帮助学生有效地突破了“体”到“面”的延伸, 使他们能正确画出物体的形状, 为接下去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其次, 通过辨析感悟物体相对的大小与位置关系. 五年级的“观察物体”, 学生所观察的物体由一个拓展到多个, 是一组物体. 因此在画出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时, 除了形状正确与否外, 还需要关注物像相对的大小与位置关系. 在上述教学实践中, 通过辨析学生所画的物体形状、操作实物想象图形的变化情况, 根据三个方向 (正面、左面、上面) 看到的形状想象物体的位置等环节, 精心设计, 层层深入, 不断修正与丰富学生的经验, 使他们深刻感受到了物体相对的大小与位置关系.

再次, 根据形状想象具体的物体. 在练习环节, 我设计了根据看到的物体形状想象具体的物体. 当学生只看到正面的形状时, 通过想象发现可能的物体有多种情况, 接着依次出示从左面、上面看到的形状. 学生的思维在飞速地转动着, 通过丰富的想象, 不断把范围缩小, 最后得出唯一的结果. 在这一练习过程中, 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对于他们空间观念的有效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 当学生置身于上述学习情境中, 没有因学习难度的增加而畏缩不前, 他们都在积极地发挥着想象, 他们在看、想、画、摆的过程中, 不断提高着自己的认识, 发展着空间观念.

怎样正确观察物体? 篇3

其中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观察物体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教师教学好、学生学习好该单元是整个“观察物体”系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该单元主要教学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物体。教材分两段安排:第一段主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等形状的生活用品以及由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第二段主要引导学生观察由三个同样大小 的正方体摆成的简单物体。通过该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观察物体的具体方法和技巧,感受物体与平面图形的内在联系,增强对空间与图形领域数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其他内容提供一些帮助。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正确观察物体时产生了以下几个问题。

1.长方体、正方体等形状的生活用品正面究竟在哪里?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补充习题第69页有这样一道题:

近90%的同学在练习时看到新华字典的摆放认为有“新华字典”四个字的是上面,较小长方形由于是面对我们的因此是正面。其实,这是学生一种错误的理解,根据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师参考用书第185页指出:“很多日常生活用品的正面是人们在生活中自然约定的,而确定了正面,也就随着确定了它们的侧面。”观察物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生活用品,一种是观察由两、三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前者需考虑所观察的物体在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如苏教版教材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7想想做做第1题中提到的洗衣机和电冰箱,通常有门的面是观察的正面。

2.由三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简单物体的侧面究竟怎样观察?

由三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可以摆成如图一种简单物体,那么它是侧面是图一,还是图二呢?近七成同学都认为图一是该物体的侧面,还有近三成认为图二也是该物体的侧面。侧面亦称"矢面",是表达空间向量图的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之一,由Y轴(上下方向)和Z轴(前后方向)组成的平面根据观察方法的不同,可将侧面分为右侧面和左侧面。学生根据已有经验知道实物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七成同学是从右侧面去观察的,三成同学是从左侧面观察的。侧面,目前国内多采用右侧面。苏教版在教材中回避了该问题,但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应明确该观察方法。

3.由三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简单物体的上面和侧面究竟是什么样的?

由三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简单物体有多种摆法,现仅列举上述A、B、C情况加以说明。学生对于上述情况的上面或侧面究竟是什么形状都很清楚,但部分学生对于摆放方向却总是模糊在图一和图二之间,往往会发生错误。查其原因发现,该部分学生在观察物体时身体总是固定在正面,在观察侧面时没有发挥想象力,只是面对着图或实物歪着头去思考,如果方向发生了错误;观察上面时则缺少手势帮助思考平面图形的摆放方向,即如下图: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篇4

观察物体的内容是培养空间观念的崭新素材,这部分内容在《标准》中相应的知识技能目标是“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一年级下册在“观察物体”中,通过安排学生观察小汽车,体会在观察同一个物体时,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涉及学生的空间想像和对几何图形的记忆,这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基础。教材还通过“练一练”中“连一连、看一看”等观察玩具、茶壶的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动手操作,经历“观察实物——初步感知——形成表象”的过程,逐步建构起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本册“观察物体”,只要求学生能辨认从两个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的形状,但因为“练一练”第3题中出现三个面的情况,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酌情渗透。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小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已经知道前面、后面、侧面、上面、下面等位置关系;但他们的认知水平还处于由直观认知逐步向抽象认知过渡的阶段,他们的空间观念也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本课内容学习需要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实际观察和操作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观察、感知、操作、思考、想像等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在玩中学、乐中悟。

〖教学反思〗

本课以观察学生熟悉的小汽车、茶壶、玩具等物体为线索,引导学生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一致的。因此,本课教学的着眼点主要放在“趣”“实”“活”三个方面。

首先,我创设了“猜一猜,它是谁”的问题情境,从一开课就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为什么刚开始猜的时候,我们不敢确定谁猜的对呢”,这个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在“猜”中思考,在思考中产生求知的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之中。

“趣”还体现在换位置观察小汽车、当“小小摄影师”为同学“照相”、用肢体语言模仿茶壶是什么样子等多个环节,这既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充分展现了数学的魅力,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

观察物体----搭一搭 篇5

垣曲中心小学

相继霞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78页到79页。

教学目标: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能画出平面图。

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面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3.能根据给定的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教学重点:会按要求搭立体图形,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正方体。教学准备:小立方体(学生用),大立方体(教师用),比赛记录纸(每小组一张)。

教学方法: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板书课题。

二、操作活动,观察探究。.

1.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平面图形。(小组合作学习、汇报交流)。

想一想,从正面看是什么形状,从上面、左面看又分别是什么形状?你们画出的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与实际看到的立体图形符合吗?说说理由。

2.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小组合作学习、汇报交流)。

小结:从正面、左面、上面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这个立体图形的形状是唯一的、确定的。

3.思考:从二个方向观察,能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师:这是一个用5个小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从上面和正面观察所画下的形状。同学们,你能不能用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学生小组合作操作,根据上面两图形搭出立体图形)

小结:从正面、上面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这个立体图形的形状是多样的、不确定的。

4.思考:从二个方向观察能不能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数量范围?

师:这是一个用小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从上面和左面观察所画下的形状。同学们,你能不能用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几个小正方体?(学生小组合作操作,根据上面两图形搭出立体图形)

小结:从二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虽不能唯一确定一个物体的立体图形,但可以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观察物体1 篇6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经验进行辨认,使学生体会到同一景物在不同位置拍摄出来的画面不一样。

2、联系生活实际并动手操作,能正确辨认照片分别是从什么位置拍摄的。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辨认一组物体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相应画面。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玩中学

1、出示教材。

2、谈一谈观察后的体会。

3、动手操作。

1、亲自按书中的图摆放好物体,并按书中的四个问题进行操作,二、学中做

1、完成说一说

2、完成试一试

三、做中得

1、学生独自思考:四个问题

2、与同伴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学生操作并交流

学生结合实际进行辨认

1、先交流,再汇报

2、动手画一画。

学生练习

浅谈如何观察和表现物体的色彩 篇7

一、光源色与物体色的混合

当物体受到光的投射时, 我们能看到客观物体的颜色出现了明暗深浅的变化, 还看到存在着光源色与物体色相混合的色彩变化, 二者变化是一致的, 不存在明显的矛盾。下面以一个红色圆球为例, 说明物体固有色和光源色的关系 (如图示) 。

各种物体受到光的投射时, 就蒙上了一层光源色的色彩, 光射的角度不同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如直射角度的集光部 (高光) 受光源影响最大, 基本上呈现着光源的色彩, 由直射部位渐渐转向侧光时 (中间调) , 光源的影响渐渐减弱, 固有色渐渐明显, 所以整个受光面蒙上一层不同程度的光源色。

物体的暗部色彩, 主要受着周围物体色彩的反射影响, 一般叫做环境的影响, 这种影响与明部受光源投射相同。由于受到环境色反射的角度不同, 整个暗部就不同程度地蒙上了一层环境反射的色彩, 反光部分受环境色彩影响最大, 基本上呈现着环境色与物体色相混合的色彩。

明暗交界线, 相对来讲受光源色和环境色影响最少, 固有色最明显。但是我们看到的物体都是处于多光源下, 因此往往带有第二光源色的影响。如在室外, 明暗交界线都带有光的蓝色调。

以上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在特殊情况下, 如, 当受到特别色彩的光源照射时, 物体的明部会显现出强烈的光的色彩, 其固有色则显得很弱。又如, 若物体的固有色特别饱满鲜艳, 光源色的影响就显得微弱。但是无论情况如何不同, 客观物体在光的投射下, 总是蒙着一层厚薄不同的光的色彩。

光色与物体色混合的一般现象:

红色光源投射下, 红色=更鲜艳明亮的红色, 黄色=带橙味的黄色, 蓝色=倾向紫味的蓝色;

黄色光源投射下, 红色=带橘红味的红色, 黄色=更明亮的黄色, 蓝色=带绿味的蓝色;

蓝色光源投射下, 红色=带紫味的红色, 黄色=带淡绿味的黄色, 蓝色=更鲜艳的蓝色。

二、物体色彩受空间的影响

一切物体都是处于空间之中。在人们生活着的大气层空间中, 存在着大量的空气分子和水分子, 以及尘埃杂质的微粒, 它们的密度是随着气候和环境的变化而不同的, 这种不同密度, 对于我们感觉远近不同的客观物体的色彩有着不同的影响。一般讲, 空间微粒密度越浓, 对于物体色彩的影响越大。空间距离越远, 对于物体色彩的影响也越大。这种影响与素描的空间影响也是一致的。下面举几个例。

明度对比的减弱:

纯度对比的减弱:

冷暖色的转换:

其他天空的色彩变化以此类推。

三、视觉引起的冷暖变化

客观物体色彩主要受着光源色、环境色、空间远近的影响, 而展现着一个极其丰富的色彩世界。同时, 当色彩客观地反映到我们眼帘时, 由于我们的眼神经对于色彩感觉调节的需要, 客观色彩之间产生着相互对比的色彩关系, 即色彩的冷暖对比关系, 主要体现在明部和暗部、前景与背景、并列着的物体相互之间。客观物体的色彩冷暖对比关系, 不像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等那样明显地存在, 而是比较含糊, 有时是若隐若现的。如果我们迅速地看色彩, 看得快些, 猛一看, 色彩感觉比较新鲜, 客观色彩的对比关系就显得明确而且突出。如果我们慢慢地看, 看的时间长, 盯着一个局部看, 色彩感觉迟钝了, 这时色彩对比关系就会显得模糊而不明显。

因此, 对色彩的辨别能力需要从明暗、远近、相互之间的对比关系的观察中训练, 这种训练必须经历反复实践的过程。

我们对于色彩的物理作用的认识 (光学、颜料学, 包括光色与物体色的混合等认识) , 还仅限于一个大的概念, 只能让我们对于客观色彩有一个比较科学的理性认识。我们做素描练习不能仅仅依靠透视、解剖和明暗规律来画人像, 因为这样来画, 只能画一个模型或解剖图像。我们只有通过写生, 依靠自己的眼睛带有感情的直接感觉, 才能准确地把对象在具体场合下的具体形象的特征表现出来。所以说, 绘画的基本功在于训练画家的眼与手, 就是这一道理。我们画色彩也是如此。对于色彩的物理作用的理解, 只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感觉色彩, 只有培养、训练出敏锐、准确的色彩感觉能力, 才能准确地、恰到好处地把握客观色彩变化的微妙关系, 才能更准确地反映客观色彩的真实性。

综上所述, 我们做水粉画练习时, 一定要理解和掌握准确的观察方法, 即首先从物体固有色、光源色的混合, 空间远近的影响来理解客观色彩的实际存在, 依此再深入琢磨客观色彩的明暗、远近、相互之间的冷暖对比的微妙关系, 也就是说要培养和掌握从理性和感性两个方面去观察色彩的习惯和方法, 提高色彩感觉的能力和运用色彩的能力。

观察物体导学 篇8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重点:体验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准备:幻灯片、玩具恐龙、酒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猜一猜,她是谁?

师: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大朋友的相片,请同学们仔细看,你认识她吗?

依次出示幻灯片2、(后面)幻灯片3(测面)、幻灯片4(前面)。

师:你认识她吗?

师:对,就是我,我姓王,来自坝芒小学。同学们叫我王老师好啦。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能告诉王老师你们是看到哪个面的相片就猜出是我呢?

师:从相片的后面我们的确很难确定,当小朋友看到相片的前面就认出来了,是这样的吗?

2、板书课题

刚才小朋友们看得都特别仔细、特别认真。用眼睛仔细、认真的看这就叫“观察”。

板书:观察

(本小节的教学设计,因为我想到没时间作自我介绍,特制作自己后面、侧面、前面的相片让学生猜一猜,在学生辨认出是我自己后,并作了自我介绍,同时,为学习新知识作了铺垫。今天教学时,有一位同学在观察到第二张相片时,个别同学认出是我,但还是不敢肯定;当同学们看到第三张相片时,已经确定是我,这样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新知

1、辨别前面、后面、测面

回放幻灯片4、灯片3、灯片2

师:刚才同学们观察了老师的这几张相片,你能告诉老师,它们分别是我的哪一个面?

出示幻灯片5,辨别前面、后面、测面

师范读,学生跟读。

(本节的教学设计是在作自我介绍的基础上,引入了观察的三个面:前面、后面、测面,这三个面的准确表达是学生学习观察物体的关键,为了作好这个铺垫,我用自己的三张不同相片自然地向学生表达了这三个面)

2、教学例1

(1)、本位观察

出示玩具恐龙。

师:今天,我还给同学们带来一件礼物,你认识它吗?它叫什么名字?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坐在你的位置上能看见玩具恐龙的什么?

(本节教学通过出示实物玩具恐龙,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师:观察好的,请举手告诉老师。

学生一边回答,老师一边放幻灯片6(测面)、幻灯片7(前面)、幻灯片8(后面),给予学生肯定。

师:看到玩具恐龙的后面的同学请举手?看到玩具恐龙的前面的同学请举手?看到玩具恐龙的测面的同学请举手?(同时回放幻灯片)

师:好样的,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昨天我们班的同学也观察了玩具恐龙,(出示幻灯片9),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师:说得真棒,不过王老师有点儿纳闷了,为什么观察的是同样的玩具恐龙,为什么你们、他们看到的玩具恐龙的形状不一样呢?

(引导说出:他们观察玩具恐龙的角度不同。)

师:说得真好,因为同学们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玩具恐龙的。他是在玩具恐龙的前面观察的(前面的同学),他是在玩具恐龙的后面观察玩具恐龙的,还有这两边的同学是在玩具恐龙的侧面观察玩具恐龙的。也就是我们观察玩具恐龙的角度不同,观察到的玩具恐龙的形状也不同。

(本节的教学引导很成功,达到了预定的教学效果。)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一同来探讨和学习的新知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把课题板书完整)

板书: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不同。

(2)、换位观察

师:前面大家观察得十分认真,你们可真是会学习的好孩子!同学们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了玩具恐龙,下面咱们换换位置再观察观察,好吗?

师:现在你又看到玩具狗的哪个面呢?这回和刚才看到的一样吗?

(引導学生回答现在看到了什么面?和刚才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师:为什么?玩具恐龙变了吗?是什么变化了?(引导学生说出观察的位置)

师:说得真棒,我们观察玩具恐龙的位置不同,所观察到的玩具恐龙的形状也不同。

板书: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不同。

(本节的教学设计一是让学生明白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也不同。二是通过换位观察玩具恐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体现学生互动学习。)

3、课堂练习:

第67页“做一做”

师:只要大家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你就会发现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熟悉的物体,比如说:书本、铅笔盒、书桌……都可以作为我们观察的对象。瞧!这三位小朋友也在观察物体呢!(出示幻灯片10)

师:看一看,你知道他们分别看到数学书的哪一面吗?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己动笔来连连线吧!

投影展示连线的正确答案,集体反馈。

师:你们都是这么连的吗?全部连对的小朋友向老师挥挥手吧,祝贺你们!

四、课间活动

师:刚才我参观了你们的校园,看到你们的校园好美哟。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王老师的学校瞧瞧?

师:但是去瞧瞧之前,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必须说出你是从哪个面观察到的,能做到吗?

出示幻灯片11-22(学校环境图片)

师:你们觉得我的学校美吗?谢谢大家!欢迎大家和在座的各位老师去王老师的学校做客!其实啊,在这些照片中的画面也是从不同的位置进行拍摄的,可以说这也是我们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本节的教学设计目的是:一,因为低年级的同学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同学们观察物体也有些累了,课已经上了27分钟,为了让同学们不疲惫,特设计本课间活动。二是让同学们的大脑得到休息的时候,又巩固了前面学到的观察方法。三是向大家展示了我的学校,让同学们和评委、听课的老师了解了我的学校,同学们一边休息,一边称赏,一边复习巩固了新知。我认为这是我教学设计的一个亮点,也是本节课教学成功之一,它为我的课堂教学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巩固练习

1、辩一辩

师:昨天我们班的同学知道我要来和二(2)班的同学们一起学习,他们都想来,你们欢迎他们来吗?

师:因为路远,他们要坐中巴车才能来。(出示幻灯片23)

师:请你告诉老师,我们班的这三位同学分别站在中巴车的哪一面?

(本节的教学设计是为学生做第70页练习十五第一题作铺垫的。在带同学们观察完我的学校后,趁势导入我的学生也想来你们的学校瞧瞧,因路途远,要乘座中巴车,又站到车的前面……)

2、连线,第70页练习十五第一题(观察第一题图例)

师:他们来到麻江车站下车后,看到公路上行驶着好多车辆,他们看到 一辆大卡车,请同学们帮他们辨别,他们站在卡车的哪一面,并把他们看到的用线连起来,你能行吗?

教师下位检查学生答题的正确性,并给予做错的学生指导。

3、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幻灯片24、25)

师:他们路过商店,看到商店里摆着好多的商品,如:茶壶,实物出示在课桌上。

师:唉呀,小明和小红认为这个茶壶好漂亮,不断地观察,你能说说他们是从哪个面观察的吗?

六、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和王老师一起学习,你有收获吗

师:今天王老师能和大家一起学习,非常快乐,大家也学到了很多的新知识,知道了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还知道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不同。希望大家课后能够处处留心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感受,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

七:作业

观察物体教案 篇9

1.能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能分析和分辨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情况。

2.通过推测和拼搭图形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3.通过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及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

能根据从正面、上面或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推测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若干个小正方体、多媒体课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都玩过积木吧,老师给你们4个小正方体木块,请你们摆出从正面看到的是下图的图形。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观察物体(三)

二、探索新知

1.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若干个小正方体。

师:现在同学们每个小组都有若干个小正方体,请你们自主探究一下,怎样拼搭立体图形,才能从正面看到的是,看一看哪个小组得出的方法最多。学生分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交流。2.探究结果汇报。

(1)一共有4个小正方体,从正面看到的是,可以先摆一行3个小正方体,剩下的1个小正方体的摆放位置有如下几种情况: ①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后面,如下图。

②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前面,如下图。

师:摆出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是不同的,但是从正面观察时,看到的图形是相同的。还有其他的拼搭方法吗?

学生思考,动手实验。学生接着展示:

大家在拼搭的过程中要多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会发现不同的结论。3.学生探究。

师:如果再增加一个同样的小正方体,也就是用5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的形状不变,应该怎样拼搭呢?下面就请各小组的同学用手中的小正方体进行拼搭,看哪个小组得出的结论最多。

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既可避免重复也可避免遗漏。学生分组自主探究,相互交流。4.汇报探究结果。

小组分别汇报自己小组拼搭的图形。

①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2个的后面,如下图。

②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2个的前面,如下图。

③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后面,如下图。

④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前面,如下图。

⑤可以把1个摆在后面,1个摆在前面,如下图。

教师分别对各个小组所拼搭的图形点评,给学生以肯定和鼓励。5.发现规律。

从同一方面观察不同的几何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但摆法不同,小正方体的个数也不相同。

三、巩固应用

完成教材练习一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根据从一个角度观察物体得到的平面图形进行拼搭立体图形,你有什么收获呢?

观察物体教案 篇10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77至79页 信息窗1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2 3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验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长方体盒子、正方体盒子、圆柱体、乒乓球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1.教师谈话:喜欢做游戏吗?一起做个游戏怎么样?我需要三位同学来帮忙(用布盖杯子、笔筒、乒乓球)(三生站好位置,掀开布)请正对着物体看。对一生(侧面):告诉大家,你看到桌子上放着什么? 另一生():你又看到了什么?对第三位(正面):你来说说,桌子上摆着什么?(笔筒、杯子、乒乓球)。

2.设疑:为什么这三位同学说的都不一样,是不是哪位同学说错了? 生交流。3.揭示课题

噢,观察物体也很有意思,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商场,去观察物体,好吗?(板书:观察物体)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1.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师:“五一”节快到了,利民商场里正在举行 “冰箱和冰柜大展销”的活动。热闹的场面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小军、小红和小亮三人也跑去看个究竟。请看:(出示情境图)

师:你找到他们了吗?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指名回答

引导学生说出他们站在不同的位置:小军站在冰箱和冰柜的正面,小红站在冰箱和冰柜的侧面,小亮站在冰箱和冰柜的上面。课件演示并板书

小亮小红小军

正面、上面、侧面

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汇报

2.从不同的方向看冰箱冰柜,他们三人看到的冰箱冰柜分别是什么形状呢?根据你的经验大胆猜一猜,把你猜测的形状记在脑子里。出示三组形状

请同学们根据你的猜测说一说每组形状是从哪个方位谁看到的? 指名说?谁还想说?

3.师:同学们猜测的对不对呢?接下来我们也从正面、侧面、上面这三个位置亲自来观察来验证一下:

让学生按要求摆放好,出示温馨提示:

明白了? 准备好了吗?

师:好,各小组同学可以离开座位从不同的方向进行观察,然后把你每一次观察的图形试着画出来。

师:小组内交流一下观察的情况。(抽三生到黑板画)

师:一起看小黑板,画图的三位同学请到前面来介绍一下你们的观察情况。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做法: 上: 侧: 前: 你们也是这样画的吗?(生有不同上黑板画)2.感受处于相对位置时看到的物体形状之间的相对关系

师:为什么都从上面进行观察,看到的 却不一样呢? 生交流。

师小结:的确是这样。如果站在相反位置的上面进行观察,看到的形状就会是左右相反的。

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观察、猜测、想象、动手操作、互相交流,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方法,知道了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组物体,所看到的的形状有可能是不同的。你们的表现非常棒!下面我们用学到的观察物体的方法来解决几个问题好吗? 1.出示:自主练习第1题 看图回答问题

请大家仔细观察图,闭上眼睛想象各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然后在书上连一连 指名汇报,集体核对

2.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2题

教师谈话:请开动脑筋,展开想象,看一看下面三幅图分别是从哪个位置看到的? 指名汇报,集体交流 3.出示自主练习第4题

4、出示:

5.猜一猜(根据图形,确定物体的形状和摆放位置)

师:同学们表现得太出色了,来一次智力抢答,看看谁的反应最快!猜2个物体什么形状?有不同意见吗?别着急,再接着看图,谁再来说。理由呢?

6、出示:

7.出示:

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总结

师:这节课上跟着老师逛商场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结束语:这节课我们学会了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一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你们不仅学会了观察物体的方法,还发现了观察物体中的很多奥秘。课下你们可以自选一组物体利用我们学习的方法认真去观察,相信你会发现更多的奥秘。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正面 侧面 上面

柴胡店镇中心小学

《观察物体》教案 篇11

教案设计

课 题:《观察物体》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数学

3、课时:第一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课前观察生活中的物体。教学课题:

学生在生活中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形状不同的物体”已有一定的体会,但要准确辨认从两个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的形状还比较困难。本课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安排了观察热水瓶、小药箱、球体、圆柱等物体的活动,以使学生经历“观察实物—初步感知—形成表象”的过程,从而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材分析:

教材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安排了观察热水瓶、小药箱、球体、圆柱等物体的活动,以使学生经历“观察实物—初步感知—形成表象”的过程,从而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小药箱的过程,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明白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物体所

有的面,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2、通过观察球和圆柱的组合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在整个观察活动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教学重点:

1、明白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物体所有的面,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教学难点:

1、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2、明确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的。教学准备:

长方体药箱、圆柱、球、正方体实物若干、圆柱和球的组合学具。教学过程:

一、调用旧知 激活体验

同学们,我们在没有学习新课之前,先做一个游戏:看图片猜物体。(分别出示从不同方位拍到的三张热水瓶的图片)

同样是热水瓶,为什么三张图片会有所不同呢?(因为他们拍摄的角度不同)同学们说对了,我们虽然观察的是同一物体,可在不同位置上观察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却是不同的。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观察物体,相信同学们会有更深一步的认识。(板书:观察物体)

二、观察物体 探究新知

活动一:观察小药箱(出示长方体小药箱学生围坐在四周,分5组进行观察)

1、同学们我们首先要观察的是长方体的小药箱,请你说一说这个药箱有几个面?分别都是哪些面?(这个长方体的小药箱一共有6个面,分别是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

那把谁看作正面?其他的面怎么称呼呢?(我们把带有“小药箱”三个字的面称为正面,那么和它相对的面就是后面。带有“十字”的面是上面,和它相对的面就是下面。剩下的两个面分别是左面和右面,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侧面。)(教师板书:正面、上面、侧面)

2、现在请同学们任意选一个角度观察小药箱,说说你能看到哪几个面?

学生自由观察。学生汇报。

还有看到更多的面的同学吗?()是的,我们站在任意位置都不能看到物体所有的面,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教师板书: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3、(出示)请你判断这三幅图分别是小女孩从小药箱的哪面看到的。(学生回答)那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位置上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4、同学们看这也是个长方体(出示)请你迅速的做出判断。(1)生在书上连线,师巡视。(2)生汇报,集体订正。

5、我们刚才观察的是长方体,能够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如果换成正方体,同学们想象一下,从不同的角度看每个面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在任意位置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呢?(正方体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的,我认为它和长方体一样,在任意位置最多只能看到

三个面。)

小结:同学们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两个几何体已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你们看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两个几何体,你认识它们吗?

活动二:观察球体和圆柱体

1、(分别出示两个物体)你知道这个物体叫什么名字吗?(一个是球体,一个是圆柱体。)

2、、观察球体。请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这个球体,你看到了什么形状,你有什么发现?(我分别从上、下、左、右去看,无论怎样看,这个球都是圆形的。)

3、观察圆柱体。(1)我们再来观察这个圆柱体,观察时注意:无论从哪个位置观察,视线都必须垂直于被观察物体的表面。(师演示给学生看)(2)任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把你从不同位置上看到的形状和同学说一说,小组内有疑议可以提出来和老师交流。(3)学生自由观察(4)学生汇报。

验证。(课件演示)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将这个圆柱体由近向远处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活动三:观察球和圆柱体的组合图形

通过观察同学们对这两个物体不同位置的形状已经有了清晰的表象,现在老师就把两个单一的几何体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组组合形体,让我们继续观察

1、请同学们把你手中的球和圆柱象老师这样把球放在圆柱的左边进行组合,摆放好。

2、(师示范)同学们看老师现在面对的组合物体的面就是它们的正面,那么同学们也要和老师站在一样的位置上先观察它们的正面,然后再从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注意:观察时视线要垂直于被观察物

体的表面。

3、学生从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观察后完成手中的答题卡。

5、展示学生的答题卡,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6、练习:第3题。

小结:祝贺同学们,你们已经能根据它们的位置关系正确的辨认从不同位置上看到的形状了。

三、趣味游戏 强化认知

1、师:我们来做个游戏猜物体。(出示“做一做")谁来猜一猜,它们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吗?

2、猜测。

3、看来大家的意见不太一致,你们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让大家知道这究竟是什么物体吗?

4、转动两个物体进行验证。(课件演示)

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通过观察发现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就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只有把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

四、畅谈收获 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们精彩的回答令老师叹服.学到这里,老师想起了我国宋代大诗人苏轼的一首诗,(课件出示)横看成岭侧成蜂,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希望同学们也能像诗人一样,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事物,那么我们眼中世界会更清晰更精彩.板书设计:

观 察 物 体

正面

上面 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侧面

教后反思: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篇12

棣丰街道中心小学

《观察物体》是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我主要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后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的能力,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这节课主要有几点个人认为比较优秀的地方:

一、精雕细琢巧设计环环相扣渐深入

我们都知道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我在教学前不仅“吃透”教材,还充分地了解学生。整个教学环节设计精巧,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教学的生长点,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生的发展观。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轻松、有效的学习情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精彩的课堂导入为课堂的有效开展埋下伏笔 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场,好的课堂导入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启发思考,起到“一石击破水中天”的作用。课堂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环节,就像一块磁石,一下子将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本节课我采用游戏导入“你看到了什

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篇13

这一节课让学生在“拼摆”和“观察”中探讨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是上面图形。要让学生能通过想象,从实物中抽象出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让学生在拼摆得过程中体会多种摆设,但不要求学生个个都要摆出不同的摆法。

教学时通过背诵古诗引入要学的内容进行新授教学。新课教学时,先让学生收集信息,了解信息窗中得活动场景,给学生创设观察的氛围。紧接着根据所给信息提出相应的问题“他们分别从不同的面看到了什么形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借助学具动手摆一摆,下哦那个不同位置去观察、去发现。小组成员在合作的过程中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去观察物体,并将观察到形状互相交流,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模式与学习习惯。在此环节中,由于对学具的使用方法教师交待的不清楚,学生在观察时的方法指导还不够确切和详细;而且由于学具太小,不利于学生观察,观察的实效性降低。

在观察了三个正方体组成的物体后接着又让学生观察“再加一个正方体,从不同的方向看会是什么形状呢?”本环节让学生与同伴充分说明自己的想法,并倾听他人的看法,从而进一步与亲身实践结合起来,跟上步伐,作验证。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观察物体》教案 篇14

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38页例1、以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够辨认从各个不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

3、加强学生之间交流互助。

教学重点:能从不同方向观察图形,看到不同的形状。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教具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盒子、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吗?同一座庐山,为什么诗人看到的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色呢?

这里,诗人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庐山进行观察。如果观察药箱又会有什么结果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

[巧妙利用语文诗歌顺利导入了新课,体现了语数学科的有机整合。]

二、合作探究

将学生分为四至六人一小组,每小组一个鞋盒。将鞋盒放在课桌中央,让学生观察,并说说站在什么位置,看到了哪几个面?

问:一次最多看到几个面呢?

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至少能看到长方体的一个面,也可能看到两个面,最多一次能看见三个不同的面,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且站在任一位置,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

[在操作过程中应强调被观察的物体应放在桌面上不动,是观察者的方向发生改变。由于教学中强调不够,所以有学生回答可以看到六个面。]

三、深入探讨:

如果我们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又能出现什么呢?实践出真知,我们现在就试试吧!

1、让学生分别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并与小组内成员交流各个面都有什么?

注意事项:

(1)观察时,视线要垂直于物体的表面。

(2)正面、左面和上面都是相对观察者而言的。

2、出示例1的3张图片,让同学说一说这3个同学分别是从哪面看到的?在书上填一填,集体订正。

师:同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各不相同。

3、构建空间想象力

(1)师出示一个正方体要求生正面观察,并想象画出从左面,从上面,从右面观察正方体的样子。

(2)师再次出示一个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牙膏盒,给学生从不同角度先进行初步观察,再将牙膏盒横对着学生,要求学生想象画出正面右面上面牙膏盒的样子。

再将牙膏盒竖对着学生,要求学生想象画出正面右面上面看到牙膏盒的样子。

四、巩固练习:

1、P40第1题,连一连,巡礼指导个别学生,然后让三名学生说说答案及理由,集体订正。

2、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正方体、球体和圆柱体,看看观察到了什么形状。组织学生相互交流。

师: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物体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的。

3、判断:

(1)从不同方向观察图形,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

(2)观察正方体,从不同角度观察,最多可以看到4个面。( )

(3)从不同角度看一个球体,观察到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六、兴趣探索

根据以下几幅图找出1的对面是几,2的对面是几,3的对面是几。

课后小计:

今天,我让所有学生都带了一个鞋盒子用来观察,这样就让全体学生参与到了观察学习的全过程,因此教学效果极佳。如果下次再上,可以将例1、例2压缩在一课时内完成,这样40分钟的知识含量更高。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青年志愿者精神下一篇:初中历史德育渗透方案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