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精选11篇)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篇1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一、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能观察由2~3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观察4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本单元教材的编排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1.让学生同时观察由4个小正方体摆成的不同形状的物体,通过观察和比较,进一步积累经验,深化对实物与视图关系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2.不仅重视组织观察活动,而且重视组织根据指定的视图要求进行拼摆的活动,并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认识,发挥各自的想象力,探索不同的拼摆方法,从而使学生的直观思考能力和空间想像能力得到更为充分的锻炼。
二、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通过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培养初步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三、单元教学关键:
重视组织观察活动,深化对实物与视图关系的认识。
四、单元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五、单元教学难点:
根据指定的视图要求进行拼摆的活动,探索不同的拼摆方法。
六、单元教学课时安排:
1.观察物体„„„„„„„„„„„„„„„„„„„„„„„„„2课时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篇2
一、教学前测
本次前测共3题, 被测班级为我校503, 504班学生共9人. 前测的有关信息及分析如下.
第 1 题:
结果:本题是对教材例2进行改编而成的. 在91名学生中, 89名学生正确, 占97.8%.
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空间观念, 并且由于学生在二年级时学过观察物体, 因此, 要求学生思考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时的形状是什么, 他们会结合图片中的“实物”, 通过虚拟移位观察、想象出观察到的形状. 可见, 让学生说出观察到的形状对学生而言不是难点, 关键是要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尤其是空间想象能力.
第 2 题:
结果:本题是教材中练习八的第3题. 完全正确的有85人占93.4%.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出错的6名学生, 错的都是第二空
分析:让学生观察、思考、想象从正面、上面看的物体形状, 对学生而言相对简单, 而从左面 (侧面) 观察物体、想象形状对空间观念较差的几名学生稍有难度. 因此, 在教学中应以引导学生观察、想象从左面 (侧面) 看到的形状为主.
第3题:一个物体, 从正面看如图1. 这个物体可能是什么? (想到几种写几种, 越多越好. )
结果 (见下表) :
分析:本题主要检测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检测结果呈常态分布. 同时, 从结果看存在两个明显的 现象 (问题 ) :一是“面”、“体”概念不清 , 即“平面”与“立体 ”混淆. 题目要求想象物体, 属于“体”, 不少学生画“形”.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从观察的“体”到想象看到的“面”的引导, 以此来发展空间观念. 二是说出2种的学生最多, 占54.9%. 但是这两种几乎都是长方体和正方体, 说明学生对具体物体的想象受数学课堂教学的限制, 拘泥于课本中的物体, 而不会主动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想象. 因此对学生空间想象的广度可做适当的引导与加强.
二、观察物体“看”什么
根据教学前测可以发现,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空间观念, 有较高的学习起点, 如果仅以教材中安排的那样, 只要会说出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情形就行了的话, 显然起点太低, 学前与学后没有什么质的区别. 那么, 经过本课的学习, 我们想要“看”到什么结果呢? 我以为, 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一看:是否关注观察的“体”与想象的“面”的联系与沟通在学习中, 学生观察的是具体的物体, 是“体”, 而要求从不同方向观察, 说出观察的结果, 却是“面”. 在“体”与“面”之间的转化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因此可以通过本课的学习,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体”与“面”的关系. 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创设情境, 要求学生根据观察的物体, 画出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
二看:是否关注观察物体的方向与物体之间相对的大小、位置关系. 由于五年级学生所观察的物体是以“组”的形式出现的 (至少有两个物体) , 那么在正确表达所观察到的物体形状的前提下, 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感悟到物体之间相对的大小、位置关系, 对于他们空间观念的有效构建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看:是否关注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空间想象是空间观念培养的重要途径与方法. 在“图形与几何”领域知识的教学中, 需尽可能地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以更好地构建空间观念.
三、教学实践片断
1. 观 察圆柱 , 分别画出从正面 、左面 、上面看到的形状.
(1) 出示圆柱 , 引导学生观察 , 并按要求画出图形.
(2) 检查反馈: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怎样的?
(3) 不少学生认为 , 从正面与左面看到的形状如下 :
(4) 思考:从正面和左面看, 看到的形状到底是怎样的呢?
(5) 操作 : 用摄像头对着圆柱 , 不断移动 , 当与被观察的圆柱保持水平方向时, 观察到的形状为长方形 (或正方形, 观察底面直径与高相等的圆柱, 操作相同, 方法相同) .
2. 教 学例 2.
(1) 同桌2人为一组 , 前面摆放形如例2的实物图. (如图3, 左边是乒乓球, 右边是薯片筒加工后的圆柱. )
(2) 分别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看到的形状. 要求先仔细观察, 再画一画 (画草图) .
(3) 反馈.
1反馈正确的结果.
2重点辨析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
第二种:
讨论得到:所画的形状是正确的, 但所呈现的相对位置、大小不正确.
(4) 进一步感悟物体的相对位置、大小关系的变化.
1操作:把两个物体左右再分开些, 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 结果会怎样?
2操作:把两个物体前后错开些, 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 结果会怎样?
(5) 根据看到的图 , 感悟实物的相对位置关系.
出示:如果看到的图形如图7, 那么这两个物体的位置是怎样的呢? 先想一想, 再动手摆一摆.
3. 练 习 , 根据提供的观察结果 , 想象是什么物体.
依次出示 (如图8) :
(1) 根据从正面看的形状 , 可能是两个什么物体 ?
(2) 再出示从左面看的形状, 追问:可能是两个什么物体?
(3) 最后出示从上面看的形状 , 追问 : 是两个什么物体 ? (左面是底面直径和高相等的圆柱 , 右面是一个正方体. )
[感悟根据所观察的图形 , 物体的不确定性到唯一性的变化. ]
四、反思
1. “观察物体”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哪里 ? 诚如前测所反映的情况. 提供被观察的物体和观察的结果, 让学生连一连、说一说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学生的正确率非常高. 《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在第二学段课程内容中提出:“能辨认从不同方向 (前面、侧面、上面) 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也就是说, 从显性的知识技能检测方面看, 学生在学习之前已基本上都达到了这个要求, 他们已有相当高的学习起点. 如果本课的设计仍以此为教学重、难点的话, 就会对本课的把握失之偏颇. 虽然课堂上热闹非凡, 但极易使课堂教学流于形式, 最终导致学生在学前与学后没有质的区别. 因此根据前测信息, 我们可以对教材的编排进行拓展, 提高学生的学习起点,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画一画、想一想、辨一辨等环节中, 促使他们的眼、手、脑积极地动起来, “插上想象的翅膀”, 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构建空间观念.
2. “观察物体”内隐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 怎么落实 ? 作为“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学习内容 , “观察物体”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方面 “责无旁贷”. 同时 , 作为10个核心概念之一的“空间观念”, 在《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的解释与本课有关的描述为:根据物体抽象出几何图形, 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 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 因此本课内隐的教学目标, 可以设定为:立足学生已有基础, 通过层层深入的引导、巧妙的设计, 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首先, 观察物体画出形状. 作为本课的切入点, “画”出所看到的形状, 无疑是给学生出了一个“难题”. 在此之前, 尽管他们画过各种平面图形、立体图形, 但要根据所观察的“体”画出所看到的“面”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他们往往会把“体”与“面”混淆起来 . 因此在让他们观察一组物体之前 , 我创设了“观察圆柱 , 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 , 画出看到的形状”的情境. 学生最大的困难是无法正确画出前面与左面所看到的形状, 他们会无意中与美术中的“透视”结合起来, 画出的不是长方形. 当借助摄像头代替我们的眼睛去“看”圆柱, 通过观察方向的移动, 当正对着圆柱时, 在屏幕上同步 出现“物像”确实是一个长方形. 帮助学生有效地突破了“体”到“面”的延伸, 使他们能正确画出物体的形状, 为接下去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其次, 通过辨析感悟物体相对的大小与位置关系. 五年级的“观察物体”, 学生所观察的物体由一个拓展到多个, 是一组物体. 因此在画出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时, 除了形状正确与否外, 还需要关注物像相对的大小与位置关系. 在上述教学实践中, 通过辨析学生所画的物体形状、操作实物想象图形的变化情况, 根据三个方向 (正面、左面、上面) 看到的形状想象物体的位置等环节, 精心设计, 层层深入, 不断修正与丰富学生的经验, 使他们深刻感受到了物体相对的大小与位置关系.
再次, 根据形状想象具体的物体. 在练习环节, 我设计了根据看到的物体形状想象具体的物体. 当学生只看到正面的形状时, 通过想象发现可能的物体有多种情况, 接着依次出示从左面、上面看到的形状. 学生的思维在飞速地转动着, 通过丰富的想象, 不断把范围缩小, 最后得出唯一的结果. 在这一练习过程中, 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对于他们空间观念的有效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 当学生置身于上述学习情境中, 没有因学习难度的增加而畏缩不前, 他们都在积极地发挥着想象, 他们在看、想、画、摆的过程中, 不断提高着自己的认识, 发展着空间观念.
力、物体的平衡单元练习题 篇3
1.关于力,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B.力不一定总有受力物体.例如,一个人用力向外推掌,用了很大力,但没有受力物体
C.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重力一定和地面垂直
D.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也不论怎样运动,受到的重力都一样
2.下列各种力的名称,根据力的性质命名的是()
A.弹力B.拉力
C.动力D.浮力
3.关于摩擦力,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B.滑动摩擦力总是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
C.静摩擦力随着拉力的增大而增大,并有一个最大值
D.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4.关于合力与分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力的合力,至少大于一个分力
B.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小于一个分力
C.两个力的合力,不可能小于两个分力
D.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两个分力
5.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书的重力就是书对桌面的压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属于弹力
6.下面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要互相接触就存在弹力
B.弹力的大小总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
C.压力或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D.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而发生形变的物体之间
7.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分别为6N和8N,其合力大小可能是()
A.1NB.3N
C.13ND.15N
8.图1中,一个质量均匀的球放在互成120°的两块光滑平面上,保持静止,OA是水平的.关于球的受力分析,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球受重力、平面OA和OB的弹力
B.球除了受重力外,只受到平面OA的弹力
C.平面OA对球的弹力,方向向上偏左
D.平面OA对球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上
9.某人想用力F竖直向上提起地面上的重物,重物没被提起,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力F小于物体的重力,所以物体所受的合力不等于零
B.地面所受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和拉力的差值
C.物体受重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互相平衡的力
D.力F和地面所受压力互相平衡
10.如图2所示,用轻质细线拴住同种材料制成的A、B两物体,它们沿斜面向下作匀速运动,关于A,B的受力情况,正确的是()
A.A受三个力作用,B受四个力作用
B.A受四个力作用,B受三个力作用
C.A,B均受三个力作用
D.A,B均受四个力作用
11.如图3所示.A,B质量相等,均为m,C质量为M(M>m),C对A,B是对称的。三个物体处于图中所示的平衡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C物体向下拉一小段距离,松手后,三物体仍能回到原来的位置,再次达到平衡
B.若C物的质量增加,则三物体将可能有一个新的平衡位置
C.若C物的质量减小,则三物体将可能有一个新的平衡位置
D.以上三种情况,都无法再达到平衡
12.如图4所示,a,b,c三根绳子完全相同,其中b绳水平,C绳下挂一重物。若使重物加重,则这三根绳子中最先断的是()
A.a绳B.b绳
C.c绳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3.某人体重500N,用绳绕过定滑轮提起300N的重物,那么此人对地面的压力是______。
14.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用15N的水平力推它,没推动.这时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当用30N的水平力推物体时,刚刚推动,则物体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
15.质量为50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用100N的水平推力刚能使物体匀速前进,那么,用200N的水平力推物体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______N。
16.某运动员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的动作,使身体匀速上升,第一次两手距离与肩同宽,第二次两手间的距离是肩宽的2倍。比较运动员两次对单杠向下的作用力的大小,其结果为______。
17.如图5,斜面上有一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在木块加一个垂直于斜面的力F之后,其静摩擦力的大小变化是_______________。
18.如图6,弹簧上压着质量为m的物体,这时弹簧长L,若弹簧的劲度为k,则弹簧原长为______。
19.一球重量为G,置于两光滑的平面之间,已知一平面竖直放置,另一平面与竖直方向成θ角如(图7),则球对斜面的压力为______,对竖直平面压力为_________________。
20.已知力F及它的一个分力与它的夹角θ,则它的另一个分力F′的大小取值范围是______。
三、计算题
21.如图8,悬挂在天花板下重60N的小球,在恒定的水平风力作用下偏离了竖直方向θ=30°角。求风对小球的作用力和绳子的拉力。
22.如图所示,重物A质量为mA=5kg,重物B质量为mB=2kg,A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的fm=10N,为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试求拉力F的大小。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篇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页
教学要求:1.使学生通过辨认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立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观察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2.使学生在实际的拼搭活动中,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思考,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注意点:1.教学过程中,教师演示摆放立体时,注意同时运用语言叙述摆放过程。比如:横着放两个小正方体,在你左边的小正方体上叠放两个小正方体。等……
2.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可以让学生猜测一下还没有看见的面的形状,再观察验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在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观察由2-3个小正方体拼搭成的立体,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观察多个小正方体拼搭成的立体。(板书立体)
二、新授:
a、出示例题
出示立体图
这三个立体都是由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请大家跟着我一起搭出第一个立体。<教师同步操作>
(横着放3个小正方体,在你左边的小正方体前面放一个小正方体)你们搭的立体和老师的一样吗?
你会从所搭立体的正面、侧面、上面来观察吗?(开始)
<同样摆出后两个立体,观察立体>
b、刚才我们从正面、侧面、上面分别观察了三个立体的形状,你们发现没有,从正面看这三个立体,形状相同吗?<电脑展示三个立体>(从正面看,三个立体的都是由3个横摆的小正方形拼成)
从侧面和上面看呢?(侧面看,三个立体的形状也是相同的,从上面看是不相同的)
谁能来描述一下你从侧面看到的形状?(两个小正方形横摆)
这三个立体从上面看,形状是不相同的,我们一齐来看一看他们的形状。<电脑展示>
<比较立体俯视图的异同>
c、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发现,由4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拼成的立体,分别从它们的正面、侧面、上面去观察,<观察大屏幕上三个立体的三视图>得到的图形可能是相同的,可能是不同的。
d、假如我用四个小正方体拼搭成一个立体,从正面、侧面看的形状还是和刚才一样,但是从上面看的形状不一样,还可以怎么搭呢?(同桌合作操作,四人小组交流,集体汇报讨论,大屏幕展示)
三、巩固
1. 把四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成右边的样子。下面的图形分别是哪一面看到的?你能连一连吗?
a、教师用模型摆放出立体,学生跟着老师的叙述摆放。
b、请同学们从立体的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立体,并且同桌相互说说所看见的形状。
c、交流。大屏幕展示,连线
d、如果搭成右边的样子,从正面看,和刚才看到的样子相同吗?从侧面和上面看呢?(讨论,连线)
2.完成教科书2-3页上的2-4题。
四、全堂总结
通过我们这堂课的学习,进一步观察了由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认识了这些立体图形正面、侧面、上面的形状。我们还发现,这些由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分别从它们的正面、侧面、上面去观察,得到的图形可能是相同的,可能是不同的。希望同学课后能自己动手搭一搭,观察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
1.小华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出了下面几个立体。
a.从正面看到是 的有哪几个?从侧面看到这种形状有那几个?
b. 从正面看到是 的有哪几个?从侧面看到这种形状有那几个?
2.你能用几个小正方体搭出下面的楼房模型吗?
2. 你能数出下面的立体各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拼搭成的吗?
3.两人合作,用4个小正方体按要求搭一搭。
a.教师指导:(教师发出指令,教师演示)
横着放3个,在你左边正方体的上面放一个;
b.教师发指令,学生操作
1.横着放3个,在你左边第一个正方体的上面放一个;
2.横着摆2个,在你右边正方体的上面放一个,再在左边正方体的前面放一个;
3.横着摆3个,在中间正方体后面放一个;……
c.教师摆出立体,学生说摆放过程
注意小组交流和教师的纠正,在全班学生交流时,可以学生说,老师摆。
d.同桌操作,学生说指令,学生摆
同桌两人互相操作,请两人小组在全班展示(用游戏的方式出现,可以老师摆出一个立体,一位同学看着立体发出指令,另一位同学不能看见立体,根据指令操作)
4.下面的几张照片分别是谁拍的?连一连
板书:
第六单元观察物体 篇5
信息窗1:辨认组合的实物体形状和相对位置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2~80页。
教材简析
学生在学习了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简单物体(单个具体实物)的形状的基础上,本节课学习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一组长方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它是“空间与图形”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选取的素材是生活场景,这样的素材能有效地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在观察与交流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学习知识,同时获得美的体验。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了解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组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一组长方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3.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4.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精神,培养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回忆旧知
1.课件出示走进商场——观察物体(信息窗1,只有冰箱),复习辨认单个具体实物的形状。
谈话:同学们经常逛商场,这个场景你们见过吗?图中的冰箱从不同的方位看分别是什么形状?(课件出示3种形状学生选择)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实物,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2.课件出示信息窗1(有冰箱和冰柜两个实物)
谈话:只有冰箱我们会从不同的方位观察和辨认,现在图中有冰箱和冰柜两个物体,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又会是什么形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从不同的方位看一组物体是什么形状。(板书课题:观察一组物体)
[设计意图]从简单一个实物的观察到复杂的两个实物,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三、操作观察合作交流
1.借助经验 大胆猜测
谈话:(课件出示3组形状)请同学们猜猜每组形状是从哪个方位看到的呢?
学生猜测。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培养学生的猜测能力。
2.模拟观察验证猜测
谈话:同学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请同学们利用老师为你准备的两个纸盒来代替冰箱和冰柜,按照信息图中冰箱和冰柜的摆放放好。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从正面、侧面、上面分别进行观察,注意观察时,视线要与所观察的面垂直,(教师边讲边演示怎样观察)并把观察到冰箱和冰柜一组的形状和课件出示的形状进行对照,看看课件中的每一组形状分别是从哪个方位看到的。
3.小组合作,观察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4.全班交流汇报。
5.想、画,进一步明确形状。
谈话:通过刚才的观察和交流,请同学们想一想,试着画一画冰箱和冰柜这一组物体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分别是什么形状。(学生画,教师指导)
6.充分感知,建立表象。
谈话:请同学们利用老师为你准备的另一组学具(两个大小不同的圆柱体)摆放的位置不同,从不同的方位看分别是哪组形状。(课件出示形状,学生分组观察,教师指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猜测——观察——验证这一探究过程,通过设置模拟情境,学生亲自从不同的方位进行观察,合作交流,充分感知一组物体,建立一组物体形状的表象。同时老师及时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培养了学生观察动手和合作交流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
四、拓展应用。
1.说一说。学生独立思考自主练习第1题。
2.看一看,连一连。自主练习第2题。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3.想一想,摆一摆。自主练习第4题。学生先想象,在以小组为单位摆一摆,从不同的方位进行观察交流。为信息窗2做铺垫。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有一定的层次,既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又有一定的拓展,为学生下面的学习做铺垫。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五、课堂小结。
谈话:请同学们谈谈你、老师或你的同学这节课的表现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这样的小结,既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关注学生的知识。
课后反思
观察物体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感知、体验是教学中应注意的重要方面。本课为学生安排了大量的动手操作感知活动,如摆一摆、说一说、找一找等等,注重从学生的直观感知入手,使学生通过猜测——操作、观察——验证的过程,初步学会观察一组物体的方法,建立感知一组物体形状的表象。无论是从集体合作验证还是自主探索,学生都能观察并说出不同方位所看到的一组物体的不同形状,学会从多方位观察物体的方法策略。充分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大胆的猜测。同时让学生都能积极的参加了实验验证,并能正确的判断出一组物体的形状和摆放位置,真正能把所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B卷 篇6
一、填空。
1、一次最多能看见长方体的(2、3、从()个面。)面看到的图形是。;从()面看到的图形是 ;从()
)面看到的图形是 从(
面看到的图形是
4、请分别在括号里注明下面四张照片是从房子的哪一面拍的。
二、选择题。
2、下面(【①
(
)
(
)
(
)
(
)
)立体图形从左面看,所看见的图形是 ② ③ 】 所看到的图形是(② ③ 所看到的图形是(② ③ 】)。】
。
3、从上面观察 【①
4、从右面观察 【①
)。
5、一个由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观察分别是 正面 由()个正方体组成的立体模型。【① 4 ② 6 ③ 9 】
,这是
左面 右面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篇7
冀教版 二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教案 观察物体
课题:观察物体 保定市新市区实验小学 李尚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6~48页。 教学目标: 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球等立体实物的过程。 2.能够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立体实物所看到的平面图形。 3.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数学活动中,感受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联系,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课前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件长方体或正方体物品,教师准备实物大礼品盒和长方体、正方体、球等模型。 教学方案: 教学环节 教学预设 一、创设情境 让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鼓励学生说出物品的形状和特征。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特征物品的机会。 师:同学们都带来了一件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品。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带的是什么?说一说它的形状和特征。 学生介绍自己带的物品,教师注意学生的表达是否正确(不一定全面),并给予评价或指导。如: 生:我带的是一个牙膏盒,它是一个长方体,有4个面是长方形的,有2个面是正方形的。 师:说得不错!不但说出了牙膏盒的形状,还说出了牙膏盒6个面的特征。谁带的物品和这位同学的特征不一样?给大家介绍。 二、观察物品 1.教师拿出自己带来的礼品盒,先让学生从前面观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然后,启发学生想象一下,从左面、右面、上面观察会看到什么图形。 师:看老师也带来一个漂亮的礼品盒,大家从前面看,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 这个礼品盒是一个长方体。 我看到了盒子上面画着一只可爱的小兔子。 我看到盒子的前面是一个长方形。 …… 师:想象一下,从盒子的左面、右面、上面观察,看到的形状是什么图形? 学生说。教师用礼品盒让学生实际看一看,不要求说想象、判断的理由。 2.让学生看书,提出:判断一下,书中的三幅图分别是谁从哪个方向看到“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后交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判断的理由,最后介绍正面、侧面。 师:刚才同学们从不同方向观察了老师的礼品盒,现在大家看课本46页。(学生打开书)红红、丫丫、亮亮他们三个人也在观察饼干盒。下面有三幅图,请你判断一下,这三幅图分别是谁从我们的哪个方向看到的。 给学生一点独立思考、判断的时间。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判断的结果?说一说判断的理由。 给学生充分的发言机会,学生可能会说: ●左面的图是亮亮从前面看到的。因为图的形状和图上的画完全一样。还有饼干的英文字母也一样。 ●中间的图是红红看到的,她是从我们的右面看的。因为图片是立着的长方形,和饼干盒的一样,图上也站着一只小兔子。 ●右边的图是丫丫从上面看到的,因为饼干盒的上面也是一个长方形,另外,就剩下一个图了,肯定是丫丫看到的。 …… 学生可能还有其他说法,只要有道理就给予肯定。 师:同学们观察得都非常仔细,我们刚才在汇报时用“前面”,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正面”,而同学们说的“右面”和“左面”都叫做“侧面”。 教师板书: 前面――正面 左面、右面――侧面 3.提出:“观察自己带来的物品,并说一说从正面、侧面看到的图形是什么样的。”按要求鼓励同桌互相说一说。最后指名全班汇报。 师:我们知道了前面叫做正面,左面和右面都叫做侧面,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带来的物品,同桌一组,认真观察,并互相说一说从正面、侧面看到的图形是什么样的。 同桌合作,教师参与并个别指导。然后请几个同学在全班汇报。 三、观察模型 1.观察长方形。 (1)教师出示长方体模型,让学生认真观察。说一说自己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是什么样的图形。 给一定观察、思考的时间再交流。 师:刚才,我们观察了一些生活中常用物品的包装盒。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老师手里的这个长方体教具,说一说自己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会看到什么样的图形。 (2)让学生观察教材上的长方体和三个平面图形,判断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并要求把答案写在书上。 师:请同学们看课本47页,判断一下教材上的三幅图分别是从哪个方面看到的?并把判断的结果写在书上。 学生自己判断、写答案,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然后交流。答案: 第一幅图是从正面看到的。 第二幅图上从上面看到的。 第三幅图是从侧面看到的。 (3)提出想一想的问题:它们对着的三个面各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讨论。 师:大家判断得很正确,现在,请大家想一想,它们对着的三个面各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回答,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进行指导或评价。如: 生:我猜想那三个面和这三个面应该是一样的吧,但也不太肯定。 师:拿一个长方体物品看一看。 生:对着的那三个面和这三个面是一样的! 师:你为什么这么肯定呢? 生:我们以前学习过长方体,它对着的面就是一样的。 师:能把以前学习的知识用到今天的课堂中来,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2.观察正方体。教师出示正方体教具,让学生观察,提出“想象一下:从它们的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看到的会是神恶魔图形”的问题。要求说出判断的理由。 师:我们刚才观察了长方体,现在观察一下这个正方体,想象一下:从它的正面、侧面、上面观察,会看到什么图形呢?说一说你判断的理由。 生:正方体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看到的都是正方形。因为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 学生说完后,教师变化正方体的方向,让学生实际看一看。 3.观察球体。 (1)教师拿出球的教具,提出:“球和长方体、正方体的形状有什么不同?”的问题,让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主见。 师: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生:球。 师:对!球,看一看这个球和长方体、正方体的形状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可能会有许多意见,只要对,就要给予肯定。如: 长方体、正方体都是方方正正的,球是圆圆的。 长方体、正方体都有6个面,而且都是平的,圆没有平平的面…… (2)提出:想象一下,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球,会看到什么图形?并启发学生闭着眼睛想一想。 通过交流,使学生了解:从任何方向观察球,所看到的图形都是圆形。 师:说得对!那你们想象一下: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球,会看到什么图形?可以闭着眼睛想一想。 学生闭目想象,教师不要干扰。 师:谁来说一说你想象的结果? 生1:我想从上面、正面、侧面看球都是圆的。 生2:从任何角度观查球,看到的都是一个圆。 教师观察球教具,让学生看一看。 师:对,都是圆,和你们想象的一样,看来大家的想象能力很高! 四、课堂练习1.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自己判断并填空,再进行交流。 师:看练一练第1题,判断一下,右边的三个图形分别是从长方形的哪个方向看到的?请你在下面的括号里写出答案。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2.练一练第3题,先由学生独立试做,再集体交流判断的方法,要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判断方法的.机会。 师:请同学们看第3题,下面有两个长方体和6个正方体,请你根据这6个图形的形状和观察方向,判断一下,是从哪个长方体上看到的,并把它涂上与长方体相同的颜色。 学生完成后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判断的? 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法: ●先找出二个正面的图判断,再判断二个上面的图,最后判断二个侧面的图。 ●涂色的长方体容易判断,我先找出涂色长方体的正面、侧面、上面的图形。剩下的就是其他长方体的。 3.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将带来的牙膏盒等物品的正面、侧面、上面分别做上不同的记号,再剪开,并判断谁和谁是对着的面。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带来的纸盒,把它的正面、侧面、上面分别做上不同的记号,按书上的样子剪开后,找出相对的面。剪的时候注意安全。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重点看学生标注的方法。 4.练一练第3题,请同学们在书上完成。 师:现在请大家自己完成第3题。 教学随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 题:观察立体 保定市新市区实验小学 李尚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9、50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搭、观察、交流由多个立方块组成的立体的过程。 2.能够辨认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立体所看到的平面图形。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感受图形的奇妙和学习的乐趣,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课前准备:小正方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案: 教学环节 教学预设 一、创设情境 教师谈话并提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一个正方体,会看到什么图形”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师:上节课我们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谁还记得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一个正方体会看到什么图形? 生: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看到的都是一个正方形。 二、操作、观察 1.教师提出:“把两个小正方体搭在一起,会搭出什么体?从不同方向观察,看到的图形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同桌合作搭一搭,看看。 师:说得对!如果把两个小正方体搭在一起,会搭出一个什么立体?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看到的图形什么样呢?现在请同桌两人合作搭一搭,看一看。 学生操作,观察。 2.先让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篇8
学生已经会观察一个物体的正面、后面、侧面、上面、下面,并会根据观察几个相同的立体图形堆成的物体,想像推理出遮盖部分有多少个这样的立体图形。这个学期学生将进一步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物体的形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第一学段(一、二年级):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第二学段(三、四)年级: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砍刀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第三学段(五、六年级):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知识。在本单元教材中没有给出视图的概念,而是采用“从不同方向观察”的表述。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本单元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砍刀的形状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或两个及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观察活动,而且注意设计需要学生进行想像、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能够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难点:搭成的两个简单立体图形的组合的活动,学生进一步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的位置。
五、单元评价要点
第一学段:能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第二学段: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第三学段: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知识
所以在本册中没有给出视图的概念,而是采用“从不同方向观察“的表述。
六、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5节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计划
课时 授课
日期 备注
从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 1、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2、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
3、加强学生之间交流互助。
1课时
简单立体图形的组合 1、培养学生从不同角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1课时
较复杂立体图形组合 1、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物体。
2、能分辨较复杂物体不同角度所观察的情况。
3、更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1课时
单元测试 1课时
测试情况
反馈 1课时
合计 5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2、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
3、加强学生之间交流互助。
4、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教具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盒子等。
三、预计教学时间:1节
四、教学活动
(一)基础训练
【口算】2.25÷58.4÷80.16÷82.8÷402.7÷0.073.6÷0.4
2.25÷1.53.15÷38.8÷0.80.4×20.4+22-0.4
【解答题】0.8除450与12.5的商,得数是多少?
(二)新知学习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观察物体(板书)
二、【典型例题】
教师将一个对面涂有相同颜色的长方体举起静止不动,叫生观察并提问。
1、你观察到的长方体是什么样的?
2、你至少能看到几个面,一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至少能看到长方体的一个面,也可能看到两个面,最多一次能看见三个不同的面,那么请四人小组讨论当我们看到两个或三个面的时候,这些面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小结】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相对的面,运用这个知识可以解答一些简单的数学推理问题。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构建空间想象力
1、师出示一个正方体要求生正面观察,并想象画出从左面,从上面,从右面观察正方体的样子。
2、师再次出示一个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牙膏盒,给学生从不同角度先进行初步观察,再将牙膏盒横对着学生,要求学生想象画出正面右面上面牙膏盒的样子。
再将牙膏盒竖对着学生,要求学生想象画出正面右面上面看到牙膏盒的样子。
【提高练习】
完成练习八的1-2题。
【拓展练习】兴趣探索,根据以下几幅图找出1的对面是几,2的对面是几,3的对面是几。
(四)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小华从正面卡到的图形是
(1) 如果有三个正方体,怎么摆?
(2) 如果有四个正方体,怎么摆?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从不同角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从形象构建抽象的想象能力。
三、预计教学时间:1节
教具学具:一个球体、一个圆柱体、正方体等。
四、教学活动
(一)基础训练
【口算】2.8÷0.72.8÷0.070.4÷0.50.9÷0.51.25÷0.5
1.25×80.25×41÷0.1251+12.94.1―0.4
【解答题】一个花圃的面积是24.08平方米,其中宽是3.5米,长是多少米?
(二)新知学习
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对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观察,也发现了从中的奥秘和乐趣,今天我们将两上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体验从不同角度看世界。
二、【典型例题】
1、师将一个球体和一个圆柱体按例2摆放在讲台上,抽生的小组为单位上台观察,记住从正面上面左面右面,观察到的样子记下来,再回到位置上把从四个面观察到的画出来,并同方交流。
师抽生把画出的图形展示出来,集体评议。
2、完成39页例2及做一做(展示评议)
【小结】刚才我们学习的是从不同方向观察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构建空间想象力
1、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画出以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强调左右面是重合,故只能看见一个正方形)。
2、将一个正方体和圆柱体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画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
完成练习八第3题。
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的:1、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物体。
2、能分辨较复杂物体不同角度所观察的情况。
3、更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4、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1、变形象思维为抽象思维。
2、明晰物体组合摆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三、预计教学时间:1节
教具学具:小正方体若干。
四、教学活动
(一)基础训练
【口算】2÷0.025.4÷0.030.67÷0.23.4÷1.71÷8
1.25×802.5×401÷445+4.540―0.9
【解答题】一块长方形菜地,要在它的周围围上篱笆,这块菜地的长是3.5米,宽是2.6米,需要多长的篱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出示由若干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正面图形请学生们猜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并说明理由。师:看来要了解物体的真面目看一面是不够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较复杂物体的观察(板书)。
(二)【典型例题】
1、师出示四个小正方体按例3摆放在讲台上,以同方为单位,画出其左面正面上面所观察到的图形。
2、抽生展示并说明其理由。
【小结】从不同的方向进行观察,发现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完成例3及做一做。
2、完成练习九1-3题。
【提高练习】
动手操作,思维拓展。
学生按老师要求摆小正方体。
(1)用5个小正方体摆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你能摆出几种不同的方法)。
(2)用四个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是,从左边看也是的情的情况。
【拓展练习】
根据下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摆一摆,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也是
(有多少种不同摆法,最少要用多少个小正方体,最多只能用多少个小正方体。)
五、课外作业:练习九4-6。
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根据下面从不容的方向看到的图形摆一摆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篇9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页例
1、例2的内容。教学目标:
1.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体会摆法的多样化。2.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
3.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积累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根据看到的平面图形按要求摆出相应的立体图形。教学难点:借助空间想象还原立体图形。教学准备:课件、正方体教具、小正方体学具。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这里有两个立体图形,但只让你们看到它的正面,你能猜出我放的是什么立体图形吗?看看谁能猜对。(学生答,教师随机点评)
(出示课件:
趣味竞猜。)
预设:长方体和球体、长方体和圆柱体、长方体和圆锥体;圆柱体和球体、横着放的圆柱体和竖着放的圆柱体、横放的圆柱体和圆锥体。
教师:其实,老师摆的是两个圆柱体。看来,同学们只看正面图并不好确定究竟摆的是什么立体图形。别急,今天的知识能帮到你们!(板书: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趣味竞猜,激发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后续学习作好准备。)
(二)自主活动,探究新知
1.根据一个面摆放,体会摆法的多样性。(1)出示探究内容,明确探究要求。
教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让我们来看一看,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数学信息?(出示课件)探究问题: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是(2)学生动手拼摆,验证交流方法。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4个小正方体,根据你的理解,用手中的4个小正方体先摆一摆。摆好后仔细观察正面,验证自己的摆法是否正确,最后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么摆的。
(设计意图:给出探究要求,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初步感知摆放方法的1/4 的图形。
多样化。)
(3)全班交流反馈,形成认识。①呈现摆法。
教师:谁来说说你的摆法?(教师指定学生上台展示,然后反馈全班同类型的摆法有多少。)预设:
②观察验证。
教师:这些摆法你试过了吗?快和小组内的同学一起摆一摆。观察一下,从正面看到的是三个正方形吗?
③揭示方法。
教师:刚才我们摆了那么多图形,其实这些图形的摆法都是有联系的,你们看这三种(手指第一行)都是先摆好三个小正方体,从正面看有三个小正方体(边说边摆),再在它们三个的后面任意摆一个。从正面看,前面的小正方体遮住了后面摆的小正方体。所以从正面看仍然是三个小正方体。谁能说说第二行是怎么摆的?
学生:第二行也是先摆好三个小正方体,从正面看有三个小正方体。再在前面的任意位置摆一个。从正面看,后摆的这个遮住了前面摆的其中—个小正方体,还是不影响从正面看到的图形。
教师:说得真好!第二行的摆法也有一定的规律呢!大家看看,如果我们把三个当中的一个前移一下,或后移一下,方法是不是就更多了呢!
(4)应用体验。
教师:如果再增加1个同样的小正方体,保证从正面看还是三个正方形,你还会摆吗? 预设:放在后面被遮挡住或放在前面挡住已有的一个都行。
教师:我们刚才根据正面图形用小正方体摆几何体,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小结:正面看起来形状相同的几何体,其摆法不一定相同。根据从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摆小正方体,摆法是多样的。最后,我们发现虽然摆法很多,但是有规律可循。所以,只看一个面并不能确定组合的几
2/4
何体究竟是什么样子,还需要从更多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和交流,让学生发现只看一个面摆小正方体的方法是多样的,同时体会不同方法的内在联系。最后增加的体验练习,让学生由依赖几何直观逐步过渡到空间想象。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联系比较、分析推理、归纳概括的能力,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2.根据三个面摆放,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1)出示探究内容,明确探究要求。
教师:下面分别给出了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图形,你能用小正方体摆出原来的形状吗?(出示课件教材例2)
(2)学生动手拼摆,验证交流方法。
教师:现在有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可以怎样摆呢?同学们可以先思考一下,和同桌交流后再动手。摆好后同样可以自己验证摆出的图形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还原几何组合体的经验,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完成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还原的逆向思考。)
(3)全班交流反馈,形成认识。
教师:谁来介绍你的摆法?(教师指定学生上台展示。)
学生1(边说边摆):我先根据从正面看到的图形,用两个小正方体摆出这样的形状。然后再根据从左面看到的图形,在原来的形状上增加一个小正方体,这时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不变。最后再看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发现这个小正方体应该往下挪。
教师:现在摆出的形状正确吗?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引导学生从三个方向验证。)学生2:我是先根据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先摆出来(),然后发现从正面、左面看到的图形都符合。
学生3:我先根据这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想象该怎样摆,然后摆好后再验证。教师:同学们,看看他们摆出来的图形一样吗?(一样)教师:通过拼摆,大家有什么发现?
预设1:从这三个方面观察可以确定一个物体的形状,而只观察一个面不一定能知道物体的形状。预设2:这里根据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可以确定物体的形状。预设3:不管哪种摆法,最后结果都一样。
小结:还原原来的物体时,我们可以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拼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最后通过
3/4
验证加以确认。通常,由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可以确定原来物体的形状。
(设计意图: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确,这里根据观察到的三个面摆小正方体的方法是确定的,体会还原过程的多样性,以及最后结果的确定性,注意引导学生由几何直观过渡到空间想象与分析推理。当然,有时候由三个面摆放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还需要结合进一步的信息去确认,这里不作要求。)
(三)实践应用
教师:同学们很善于思考,下面你能用自己的发现来完成这个挑战吗?我们来动手,根据这三个面看到的情况摆一摆,并验证自己的摆法是否正确。
1.“做一做”。
教师:这是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图形,这个立体图形是怎样拼摆的?如果想不出,借助手中的学具摆一摆。
(设计意图:通过“做一做”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三视图通常可以确定一个物体的具体形状”,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2.哪个几何体符合要求?在对的括号里打“√”。
教师:如果上面看换成是哪个图形?(口答)
(设计意图:通过一定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与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第2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思路进行分析。)
(四)全课小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篇10
教学内容:教材39页例2,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物体。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从不同角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从形象构建抽象的想象能力。教具学具:一个球体、一个圆柱体、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对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观察,也发现了从中的奥秘和乐趣,今天我们将两上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体验从不同角度看世界。
二、新授课
1、师将一个球体和一个圆柱体按例2摆放在讲台上,抽生的小组为单位上台观察,燕记住从正面上面左面右面,观察到的样子记下来,再回到位置上把从四个面观察到的画出来,并同方交流。
师抽生把画出的图形展示出来,集体评议。
2、完成39页例2及做一做(展示评议)
三、构建空间想象力
1、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画出以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强调左右面是重合,故只能看见一个正方形)。
2、将一个正方体和圆柱体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画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篇11
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案之《观察物体》之《从不同角度观察多个物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41页例3,从不同角度观察多个物体。 教学目的: 1、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事物。 2、能分辨较复杂物体不同角度所观察的情况。 3、更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1、变形象思维为抽象思维。 2、明晰物体组合摆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教具学具:小正方体若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出示由若干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正面图形,请同学们猜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并说明理由。 师:看来要了解物体的真面目看一面是不够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较复杂物体的观察(板书)。 (二)新授课 师出示四个小正方体按例3摆放在讲台上,以小组为单位,画出其左面、正面、上面所观察到的图形,抽生展示并说明其理由。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例3及做一做。 2、完成练习九1-3题。 (四)动手操作,思维拓展。 学生按老师要求摆小正方体。 (1)用5个小正方体摆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你能摆出几种不同的方法)。 (2)用四个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是,从左边看也是 的情况。 (3)根据下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摆一摆,从正面看是 从左面看也是 (有多少种不同摆法,最少要用多少个小正方体,最多只能用多少个小正方体。) 五、课外作业:练习九4-6。 课后反思: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推荐阅读: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06-09
二上观察物体单元教案10-27
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设计06-03
513《观察物体》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10-18
《观察与发现》单元整组备课12-01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日记12-02
1观察物体三10-23
观察物体整理复习07-28
观察物体复习教案07-31
观察物体导学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