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复习教案

2024-07-31

观察物体复习教案(共9篇)

观察物体复习教案 篇1

《观察物体》复习教案

题:观察物体

复习内容:

观察物体,本第100页总复习(空间与图形)“独立思考”及“练习”中第10-106页第7-9题。

复习目标:、通过复习学生能正确辨认并画出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正方体个数不超过个);能根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物体和立体图形;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个数。

2、通过复习,学生能画出观察范围随观察点的变化而改变的平面图形,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通过回忆、讨论与交流,结合练一练,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掌握水平。

复习重难点:

巩固图形的变换和观察物体方面的知识。

复习准备

多媒体、若干个小正方体。(学生)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与内容

学习活动组织与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预设

时间

分配

补充与反思

一、引入题

师:这节我们一起来复习图形的变换和观察物体的知识。(板书题:图形的变换和观察物体)

明确复习内容,做好复习准备

分钟

二、回顾知识分类整理

回顾第三单元所学知识,想一想,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的哪些知识?

师小结:本学期主要学习了如何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个小正方体)的形状,并画出看到的形状;还学习了通过不同的观察点、观察角度观察物体时,观察范围的变化情况等知识。

2说一说,观察物体时,观察的范围是怎样变化的?

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观察点越高,观察的范围越大;观察的角度越大,观察的范围越大。

根据要求回顾,举手发言,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的哪些知识。

2学生自由发言,观察物体时,观察的范围是怎样变化的分钟

三、指导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总复习中第10-106页第7-9题。

第7题。

巡视指导,组织交流。

2第8题。

巡视指导,组织交流。

3第9题

巡视指导,组织交流。

、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画出从不同的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

全班反馈,展示交流。

2、读题,理解题意。

根据这三个平面图形想象搭成后的立体图形。

四人一小组用准备好的学具验证自己的猜想。

3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交流时说明理由。

第(2)题,学生独立画一画,过眼睛和二楼护栏的顶端画一条射线,再数一数前排的椅子数。(由于学生操作起来会有误差,因此只要学生画出示意图,并结合示意图指出笑笑在什么位置时,淘气能看到她就可以。)

分钟

四、全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了图形的变换和观察物体的相关知识,大家有什么收获,对于今天所复习的还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畅所欲言谈收获及存在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予以解决。

分钟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

观察点越高,观察的范围越大,观察点越低,观察的范围越小。

作业设计:

选做基础训练中的习题。

观察物体教案 篇2

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看到不同的视图,并初步学会根据视图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看到不同的视图。

三、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根据视图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四、教学准备

教师:正方体教具、小熊、小猫学生:茶壶和茶杯

五、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游戏,激活相关的生活经验

师:出示一个正方体(用布盖着)你们看一看它上面是什么?提出具体要求,把看见的记在心里,不要说出来,一会老师说开始再抢答,分成三个小组来看,其他两组不能看。

说明:正方体每个面贴了不同动物的图片,在分组看的时候让每组看不同的图片。

老师说抢答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会出现大家意见不统一的现象,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根据学生的不同原因进行不同的处理。

揭开盖着的布,演示给学生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的面不同结果就可能不同。

(二)观察实物,亲身体验从不同的角度可看到不同的视图

1.给小熊“拍照”。

(1)指导“拍照”方法:请小熊“坐”在课桌中央,让学生用双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搭一个框来表示“相机”,用这个“相机”去给小熊“拍照”,看清楚了就“拍”下来。

(2)实地“拍照”: 先自己选一个喜欢的角度给小熊“拍”一张照片,想一想这张照片拍出来会是什么样子的,把它“印”在自己的脑子里。再变换角度,从小熊的前、后、左、右不同的位置给它拍几张照片。想一想这些照片拍出来又会是什么样子的,把它们都 “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评析:以模拟拍照这一游戏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实际观察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人人参与。通过有目的的指导和分层次的活动,帮助学三A学习网 361经验网 人教数学网

生逐步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想一想照片的样子并把这些照片“印”在自己的脑子里,指导学生不仅要仔细地去观察,而且要注意观察到了什么,从而提高了观察活动的有效性。]

(3)辨认照片:在屏幕上依次打出在小熊的前、后、左、右拍的照片,请学生判断是在什么位置拍的,就站到相应的位置去。当学生辨认左、右两边拍的照片出现困难时,引导学生到小熊的左、右两边再次进行观察,比一比这两个角度拍出的照片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特别提醒学生注意看清小熊的脸是朝哪边的。经过再次观察和比较,让学生重新做出判断,并站到相应的位置去。

[评析:让学生根据照片判断拍摄位置,并站到相应的位置去,不仅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而且也便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观察、辨认的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辨认左、右两边拍的照片是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注意让学生带着困惑有目的地再次进行观察,并引导他们从注意观察到的整体形象转向注意局部变化,逐步领悟两者的差别。]

2.给小猫“拍照”。

(1)出示4位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给小猫拍照的场景及4张不同的照片。请学生判断这些照片分别是谁拍的吗?在书上连一连。(2)核对结果。

[评析:有了上面给小熊“拍照”的经历,学生不难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让学生在书上连一连,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让他们利用在上面的观察活动中获得的经验,进行想象并作出判断。]

3.动画:观察照片

4.观察茶壶。

(1)请组长拿出一把茶壶,按老师指定的朝向放在课桌中央。(2)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仔细观察,并把每次看到的样子记在脑子里。(3)在屏幕上打出四位同学分别从前、后、左、右观察茶壶的场景,并出示四种不同的视图,请学生判断它们分别是谁看到的,在书上连一连。(4)小组内交流,全班评议并核对结果。

[评析:在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以后,通过观察对象的变化,让学生再次参与实际观察的活动,进一步体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会看到不同的视图。]

5.观察茶壶和茶杯

动画:观察茶杯

(1)请组长再拿出一个茶杯,放在茶壶旁边。(2)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它们的位置关系。(3)在小组内互相说说从自己的位置看,茶杯在茶壶的哪一边。(4)请一组学生汇报观察结果。讨论:4个小朋友看到的一样吗?为什么会不一样?

[评析:观察对象由单个物体发展到两个物体的组合,通过让学生实际观察并在小组内交流观察到的结果,体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所看到的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也有所不同。]

动画:观察暖壶

6.反思总结,加深体会。

(1)刚才我们一起观察了一些物体,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进行观察的?(2)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评析:在学生经历了三次观察物体的活动以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对活动过程、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和体验作出进一步的解释,形成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体会。]

(三)观察图片,想象不同角度看到的视图

1、出示一张大楼的照片,说明:这是一幢长方体的大楼。

2、引导学生想象:从大楼的前、后、左、右去观察,分别会看到什么样子呢?

3、在小组内互相说说想象的结果。

4、出示四张图片,请学生判断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

[评析:让学生根据大楼的照片想象大楼前、后、左、右的视图,由于在课堂里无法进行实际观察,学生需要综合应用在前面的观察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和相关的旧知才能展开合理的想象,并需要有一定的空间观念作支撑,这对一年级的的小朋友来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这里向学生提出这一任务,主要是为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提供一种机会。在学生展开想象并交流想象结果的基础上,再出示各种视图,一方面让学生作出选择和判断,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的想象活动提供了反馈。]

(四)作业

2.动画:观察电脑

观察物体教案 篇3

教学设计:覃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正确地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教具、学具:

学生8人一组,每组一个小熊玩偶,图片(课件)教学重点:

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认识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教学过程:

一、猜人激趣,引入新授

师:大家知道吗?开学以来,我们班有一个学生每天来得特别早,还经常为班上打扫卫生,擦黑板,摆课桌,然后就坐得端端正正地开始读书。大家想想知道她是谁吗?

生:想。师:老师悄悄地给她拍了照片,拿起一张照片,猜猜看,她是谁?(再看一张)

生:议论纷纷,猜不到,师:为什么呢?这是她的背面和侧面?只要知道她的哪一面就知道她是谁呀?

生:前面

师:好吧!出示从前面拍到的照片,她是— 生:龚钰

师:对,她就是我们班的龚钰同学,大家都应该向龚钰同学学习,学习她默默为班级做好事,学习她勤学早到的好习惯。好吗?

生齐声:好!

师虽然是同一个人,但因为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样子也就不同,要想看到事物的全貌就要全面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生大声朗读课题。

二、实践观察,建立表象

师:今天老师为每组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它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下面我们看看它是谁?

师:请各组的小组长把小熊拿出来,像老师这样放在桌子正中间摆正。

1.本位观察,初步感知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师:请小组里的8位同学分别坐在小熊的四周围(前、后、左、右各坐2人)把目光正对着小熊,不要偏头,更不要站立。想一想,现在,你们看到的小熊是什么样的?请坐在一起的俩人互相说一说。

师:在黑板上贴上小熊前、后、左、右的照片四张。并标上1、2、3、4。请四人回答,汇报。

师:请一个同学说说你坐在小熊的哪一面,看到的是第几幅图片?

生1:我坐在小熊前面,看到的是小熊的整张脸,有眼睛、嘴巴、鼻子是第1张图片。

师:请你把看到的面摸一摸。请看到小熊前面的同学举一下手,前面看到的面又叫正面。

师:板书:前(正面)读2遍,再请一位同学说一说他坐在小熊的哪面?是第几张图片。

生2:我坐在小熊后面,看到了小熊的屁股和后背是第4张图片。师:从小熊后面看到的就是小熊的背面,请看到小熊背面的同学举一下手,反应真快。板书:后(背面),都是再请2名同学说一说他们分别看到的哪一面,看到的是第几张图片。

生3:我坐在小熊的左面,看到的是第3张的图片。生4:我坐在小熊的右面,看到的是第2张的图片。

师:坐在小熊左、右两面看到是都是小熊的侧面,板书:左、右(侧面),下面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请坐在小熊侧面的同学同时用手把小熊举起来,好,好,真可爱。

2.换位观察,建立表象。3.师:刚才,我们是坐还自己的位置上观察小熊的,下面,我们来换位进行观察,好吗?

(生兴奋):好,好!

师:换位前,请听清要求:(课件或小黑板)出示。要求一:按顺时针方向换位,(手势表示)换位时比一比哪一组最有序,最安静,最文明。

⑵每换一次位子,请你仔细观察你坐在小 熊的哪一边,是小熊的哪一面。听清楚了吗?

师:先请一个小组示范换位的方法,第1小组听口令,第一次换位开始……第1 小组的同学都很不错,反应又快又有序。下面请全班8个小组听口令,全班一起换位。师:第一次换位开始……好,真文明!请一个同学说一说你坐在小熊的哪一面,看到是小熊的正面、背面还是侧面。

生5:我坐在小熊的前面,看到的是小熊的正面。是第1张的图片。

师:掌声!请看到小熊正面的同学举手,请看到小熊背面的同学举手,请看到小熊侧面的同学站起来。

师:第二次换位开始……不错,安静又有序,请看到小熊侧面的同学站起来,请看到小熊正面的同学举手,看到小熊背面的同学举手。

3.重点观察,对比辨析:

师:第三次换位开始前,这次要求有些不一样;请看到侧面的同学站起来,请你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你站起来看到的小熊是什么西门子的,把它记在心里。

准备好,第三次换位开始,记性真好,把你看到的小熊样子记下来,静静地等等1分钟,师:请站着的一个学生说,你看到?你站在小熊哪一面,小熊是第几张图片。

生6:我站在小熊左面,看到是第3张图片。

师(反问)请和他看到图片一样的孩子举手,请问站着没举手的,你们看到是小熊的哪一面。是第几张图片?

生7:第2张图片。

师:刚才这两个位置(左、右两面)观察到小熊的样子好像差不多,你们是怎么区分,两边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生8:我坐在小熊的左面,看到小熊的嘴巴和脸都是朝向左边的,所以是第3张图片。

生9:我坐在小熊的右面,看到小熊耳朵上有一个蝴蝶结,第2张图片的耳朵上有一个蝴蝶结,所以是第2张图片。

师:真是了不起的孩子们,是的,我们可以借助手势,小熊脸和脚的的朝向的不同以及小熊耳朵上的不同特征(右耳有蝴蝶结)来正确区分,从两个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师:小结,通过对比观察,我们对不同位置看到的小熊样子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板书)

观察的位置不同,形状也不不同下面教师来考考大家。

(三)情境模拟,沟通联系,发展空间观念(课件)1.运用表象,正确判断(出示68页例1情景图)师:看,老师这里也有四个小朋友在观察我国保护动物—熊猫。请同学们想一想,分别站在这四位同学的位置看到的图各是什么样子的呢?

师:(出示4张图片)请一名同学说说下面的图分别是信看到的。用线连一连。点名回答。

生10:小明站在熊猫的前面,看到的是熊猫正面是第1张图片。生11:小芳站在熊猫的后面,看到的是熊猫的背面,是第4张图片。

生12:小亮站在熊猫的右面,可以看到耳朵有一个蝴蝶结,有蝴蝶结的侧面是小亮看到的,是第2张图片。

生13:小红站在熊猫的左面,应该看不到右耳朵上的蝴蝶结,所以小红看到的侧面耳朵上没有蝴蝶结,是第3张图片。

师依次用尺子连线。并加以表扬孩子的清楚表述。

2.游戏巩固,正确判断(讲台上摆一个大熊猫,请表现好的的一个组上台玩一玩)

师:下面老师任意圈出上面图中的一张图片,请你判断是谁看到的,然后快速站到那一边去。(注意安全)真棒,请回到原来的座位坐好。

另外一个小组玩游戏,将课尝气氛调活。

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师:有四只可爱的小动物听说,二

(六)同学们正在学习观察物体,他们也来凑热闹了。瞧,他们也遇到了难题,请你们帮忙看一看,右边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用线连一连。请3-4名学生说一说。

生14:小熊在水杯的前面,看到是水杯的下面和我们大家观察的角度一样,水杯的手柄在右,是第1幅图。

生15:小兔在水杯的后面,看到的是水杯的背面和小熊看到的相反,手柄在左,是第2幅图。

生16:小鸡站在水杯的 左面,水杯的手柄在后面,应该看不见手柄,所以是第4幅图。

生17:小猫站在水杯的右面,刚好看到水杯的手柄。,手柄在前面,所以小猫看到的是第3幅图。

老师跟着把相应的动物的图片连结起来,师:这四位同学讲得非常好,小动物们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它们夸奖你们说:二

(六)班的同学们,可真棒!

五、总结方法,提升认识

师:谁来说一说,今天这节课学会了什么? 生18: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形状也不同。

生19:想知道观察物体看到的是什么形状,就要把自己想象在哪个位置,才能知道看到的哪一面。

生20:我学会了小组合作。我觉得观察物体非常有趣。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留心观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你就会发现:生活中有许多你从未发现的美,今后,我们竹都要留心观察,做一个小小的观察家,你们能做到吗?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前 后 左,右

正面 背面 侧面

观察物体教案 篇4

及反思

芳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 90-92 页内容。教材简析:

本节课教学从物体的前、后、左、右等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让学生基本掌握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让学生在观察物体,认识方向等各种活动中,获得关于空间与图形的知识,更好的从形状去认识周围事物,把握事物的特 征,描述事物间的关系,形成和发展良好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在各种探索性的操作活动中,通过观察猜测、操作、讨论交流、感知、感受物体的特征,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 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使学生理解选择哪个观察点,观察到的只是物体其中一部分,观察点不同,看到的形状也可能是不同的。只有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会形成这个物体的完整表象。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 不一样的,能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根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正确判断观 察者的位置。2.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发展直观思考能力和初步 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体验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猜猜我是谁!出示本班某个小朋友的的背面、侧面、正面图,分别猜猜它是谁? 揭题:看来,要想了解一个物体,不能单看一面,我们还得要全面地观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二、观察照片,激活相关的生活经验

1、出示校门照片:请仔细观察,说说哪一张是在学校的外面拍摄的,哪一张是在学校的里面拍摄的? 学生判断。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同样是观察校门,分别在里面和外面观察,看到的样子是不同的。

2、出示教室照片:哪一张照片是在教室的前面拍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在教室的前面拍能拍到教室 后面的场景)。另一张照片是在教室的哪一面拍的?为什么呢?

4、小结:你们真会观察。同一个教室,分别从前面和后面看,看到的样子是不同的。看来,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样子可能是不一样的。(板书:不同的位置

三、组织活动,观察引导

小朋友,刚才你们欣赏的都是老师拍的照片,想不想自己来当摄影师,亲自动手试一试? 那就让热水壶当今天的模特儿吧!请小组长把它拿出来,跟着老师做,让壶嘴朝正前方。1.仔细观察,说说自己坐在水壶的哪一面,几号位置。2.在自己位置上给水壶拍照,小组内说说自己坐在水壶的哪一面,拍到的水壶是什么样子。全班交流。

3.变换位置给水壶拍照,全班交流说说自己坐在水壶的哪一面,拍到的水壶是什么样子。

4.回到原位,根据手中的水壶照片找到相应的位置。

5.出示课前给水壶拍的照片,说说分别是在水壶的哪一面拍到的。6.练习。

小明、小青、小玲和小梅 4 个同学用同样的方法为一只小猴拍了照片,你知道下面这些照片分别是谁拍的吗?

四、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 2题。

其实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的情况,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瞧,校园里停了一辆汽车,三个小朋友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这辆汽车。想一想,右边的汽车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集体交流时,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游戏互动: “想想做做”第 3 题。

这里的4个小朋友正在观察一架飞机呢,老师指到这里的一个小朋友,请你们很快地选出 他看到的是几号图片。师生互动,说一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桌上有一个长方体,小女孩和小男孩分别看到是什么呢?

五、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1.小朋友,刚才你们欣赏的都是老师拍的照片,想不想自己来当摄影师,亲自动手试一试? 那就让热水壶当今天的模特儿吧!请小组长把它拿出来,跟着老师做,让壶嘴朝正前方。仔细看看你坐在几号位置,在热水壶的哪一面。请一个小组的4个人来汇报。请坐在热水壶前面的小手拍三下,你们是几号位置?坐在小熊后面的同学请起立,坐在小熊右面的挥挥手,坐在小熊左面的请起立。

《观察物体》的教案 篇5

1、正确辨认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同时观察到物体的两个面或三个面,能正确辨认简单的组合图形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能根据从某一面看到的图形,把物体摆出来。

2、通过不同题目的练习、讲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自己独立进行题目的练习。

难点: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进行直观思考。

教学准备:

补充练习题。

教学过程:

口算:

80÷8= 93÷3= 9×800= 110×5

500×6= 31×2 62÷3= 48÷4=

学生练习,1分钟完成。集体核对。

注意末尾的0别忘了添。

62÷3如何处理?复习商1不够就商0的题型。

观察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观察一个物体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应该站在什么位置?

站在什么位置只能看到一个物体的一个面?

站在什么位置能看到一个物体的两个面?

学生尝试回答。

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如何确定长方体、正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补充:如果长方体、正方体相对的面的图案相同,则这时长方体的下面的面是什么图案?正方体的背面是什么图案?

学生观察并说说这样判断的理由。

下列的照片分别是谁拍的?连一连。

学生连线并说说这样连的理由。

从侧面看下列的三个物体,分别看到的是什么形状?用线连一连。

注意题目的要求,是从哪个面看的?学生尝试练习。

集体核对,指名回答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六、解决实际问题2小题(简单的乘除法应用题。)

每本练习本8角,5元钱最多能买多少本练习本?

学生找重要信息,尝试列式。指名板书(两人),看看谁写得准确而完整。

学生观察、比较板书,注意答句。

一共有43个乒乓球,每8个装一盒,最少要用多少个盒子?

学生读题,自己独立列式解答。指名两人板书,看看谁完成得出色。

集体核对,注意答句。

比较:两道题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除法应用题,而且答案都有余数。

不同点:答句的处理,第1小题舍去余数,第2小题需要进1。

:这种题目的答句非常重要,是否要进1,就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判断。

练习。

你觉得在观察物体这一章节中,有哪些重要的知识点?

学生交流并自我对照。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补充练习

课前思考:

补充了一些之前所学的知识和这一单元观察物体中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同时,不断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在观察物体的补充练习中,让学生正确辨认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同时观察到物体的两个面或三个面,能正确辨认简单的组合图形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能根据从某一面看到的图形,把物体摆出来。

课后反思:

由于这一单元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所以这一节复习课补充了之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在口算中注重正确率的基础上还要强调做题速度。简单的连乘问题,学生学习得也不错。对于这一单元,要注意题目之间的比较,能深层次地挖掘题目中的重要知识点。学生对于一些直观的题目都能完成得很好,理解比较到位置。从题目的处理来看,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还可以,但由于题目中抽象的成分不多,因此,没有什么难度。因此在练习的过程中,适当地在原来题目的基础上扩充,一来增加题目的难度,二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快速反映能力。这样可以避免由题目简单有带来学生的骄傲情绪,反之,会让学生充满兴趣。

课后反思:

这节课主要是练习与复习本单元的内容。口算部分相对简单,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简单的连乘实际问题,学生能自己分析题意,并正确的列式计算,也能够完整的表述自己的想法,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练习过程中还是要强调选择正确的单位。对于本单元的内容,学生对比较直观的问题掌握得很好,当遇到需要空间想象的问题时,学生的思维还是达不到要求,需要通过学具或画图的方式来辅助。但总体而言,这部分知识抽象的内容不多,所以学生掌握起来不是很费力。

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观察物体》 篇6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观察物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数学教案:《观察物体》1

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体验角度不同,看到的物体不同,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通过观察各种物体,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角度不同,看到的物体形状不同,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小象的玩具模型,图涂有不同颜色的长方形盒子,杯子,三张抽象的杯子图片

学生自备一个小玩具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大家在暑假的时候有没有去旅游呢,说一说你去过哪些地方吧。

暑假的时候,我们的三位小朋友,毛毛,淘气,奇奇也去旅行了。他们来到了印度。印度最有名的动物呢,是大象。这一天他们也看到了一头大象。(出示大象玩具)

毛毛说:“我看到一扇门上挂着一条尾巴。”

淘气说:“我发现一堵墙上有一只耳朵。”

奇奇高兴的说:“我看到了一头可爱的大象两只呼扇唿扇的耳朵,还有长长的鼻子。”

为什么同样一头大象,三个小朋友看到的确是完全不同的画面呢?

生答: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他们看到的都不是完整的大象。

我们要全面了解一个物体,必须全面观察这个物体,学会观察物体。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观察物体吧。(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探索新知

1、(出示长方形盒子)现在老师手中有一个盒子,它是什么形状的呢?

生答:长方体

大家仔细观察这个长方体,它的每个面的颜色是一样的吗?(转动长方体)它有哪几种颜色呢?

(板书:黄、红、白、绿、蓝、黑)

老师手拿盒子,分别提问距离相差很远的小朋友,在你的位置上你一次能看到几种颜色?

(板书几个小朋友的答案,并按种类多少将其归类)

(老师手指黑板上的答案)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看到的是三种颜色,而有的小朋友看到的却是两种甚至只有一种呢?

生答:观察角度不同

那大家仔细想想:我们一次最多可以看到几种颜色呢?

生答;3种

那只看到一种颜色或者两种颜色的小朋友要怎样才能看到三种颜色呢?

生答:转动长方体,或改变观察角度

3、现在拿出你自己的玩具,自己来亲身体验观察的乐趣吧。

要求:四人一组,分别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玩具,告诉同伴你看到了玩具的那一部分,并且思考:从不同角度看到的部分相同吗?

(老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物体)

刚才我们已经观察了自己的玩具,谁能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

对集体发问,在观察的过程中,你有没有转动自己的玩具观察呢?通过转动玩具,你又发现了什么?

老师总结,板书: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结果不同(齐读)

小游戏: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猜猜它是什么 自由讨论30秒,对于这四幅图,你的谜底是什么呢?

其实,这四幅图是同一个物体。有的同学可能就疑惑了,同一个物体怎么会有四幅不一样的图呢?(观察角度不同)

那把四幅图片合在一起向想,这个谜底是什么呢?

生答:杯子

真的是杯子吗?(出示杯子)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到底是不是杯子吧!

你在哪个角度看到的第一幅图呢?第二幅第三幅还有第四幅呢 ?

三、练习巩固(课本67页)

1、军事博物馆举行恐龙展,小亮、小明、小红都来看恐龙。那你知道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老师巡视,然后集体纠正)

2、现在不把书垒起来,你会做第2题吗?试一试吧。

四、总结

通过观察长方体,自己的玩具,还有猜谜游戏,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观察物体》2

科目:数学

教师:钟芳远

班级:二(2)班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的内容,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有了辨别前后左右的知识基础,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体验中明白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并能辨认从不同的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要全面了解物体的特征,就需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教学重点:体验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具准备:课件、玩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学生仔细看大屏幕,根据照片来猜猜这是什么动物?

出示几张动物的部分照片,学生猜测。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动物正面照片。

从部分图片我们的确很难确定,当同学们看到前面就认出来了,是这样的吗?

刚才同学们看得都特别仔细、特别认真。用眼睛仔细、认真的看这就叫“观察”。

二、授新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个好朋友,瞧!就是这只玩具小驴。小朋友们,喜欢这只玩具小驴吗?它可爱吗?

小朋友想一想:你坐在玩具小驴的哪一边?

请大家头不要偏,手不要动,仔细观察玩具小驴,思考一个问题:仔细观察,坐在你的位置上能看见玩具小熊的什么?

请一位学生站起来向全班学生说说?

结合学生发言,课件分别出示在不同面拍摄的玩具小驴的照片,让学生进行描述,同时教师进行板书:前面、后面、侧面。

为什么观察的是同样的玩具小驴,大家刚才说的却不一样呢?

结合回答,教师归纳:由于位置不同,所以观察角度就不同,看到的玩具小熊的形状也就不一样了。

下面咱们换换位置再观察观察。

现在你又看到玩具小驴的哪个面呢?这回和刚才看到的一样吗?

通过我们前面两次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话想和大家说说吗?

教师小结: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学生闭眼想:在正面、侧面、背面能分别看到玩具小熊的什么?

活动一:照片找位置。

老师出示一张照片,学生想一想:这张照片具体的观察位置在哪儿?是在玩具小熊的什么面拍摄的?请学生用最快的速度站到玩具小驴的那个面吧!

活动二:跑动找位置

老师拿出很多从不同位置拍摄的小驴照片,任选其中的一张,请学生根据照片想想拍摄的位置在哪儿,并快速的站过去。

刚才咱们不管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还是换了位置以后,都只能看到了玩具小驴的一个面。如果能让每个小朋友全面地看到小驴的前后左右四个面,那才好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看到玩具小驴的前后左右四个面吗?请大家开动你们聪明的脑袋想想吧!

四人换座位。

也可以把小驴转一转。

大家发现了:要全面的观察物体可以围着它转,从四处看;也可以让它给我们转一圈来进行观察。

如果是一些较大的物体,同学们想一想,那应该怎么办呢?对于一些较大的、不能动的物体,我们就要站在不同位置,从不同角度观察,才能看得更清楚、更全面!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观察方法!

三、拓展运用激励创新

小亮他们也有一个玩具——恐龙,让我们看看他们看到的是恐龙的那一面吧。

课件出示摞书的图片。

看一看,你知道他们分别看到数学书的哪一面吗?请小朋友拿出课本,自己动笔来连连线吧!

课件同步出示图片,展示连线的正确答案,集体反馈。三位小朋友正在观察一辆小卡车,他们所站的位置都不相同,在他们的位置上分别看到的是汽车的哪个面呢?

四、学生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五、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希望大家课后能够处处留心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感受,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

小学数学教案:《观察物体》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

3.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4.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等。

德育渗透: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乐于与人合作,从不同角度欣赏他人的良好心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比赛:快速抢答。下列照片中分别是什么?(师分别出示三组物体照片:电话、手机、手电筒。以下是一组图形照片。)

师:同样一个物体照片,为什么有的能一眼看出,有的却看不出?(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创设学生喜欢的“猜一猜”引入,新颖有趣,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立刻进入了学习的状态,让学生初步感知新知。]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1.引入:神探“冒险小虎队”的故事同学们知道吗?他们就是靠敏锐的观察力,破了很多大案。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他们最近在忙些什么?(板书:观察)

[设计意图:运用课件动态演示,讲神探小故事,声色并茂,立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出示例1:一位专家刚刚研制出一种新药,他把新药放在小药箱里,可是有一天,他发现药不见了,是谁偷了药?

3.请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小药箱,问:你观察到什么?(分小组操作、交流。)

4.“冒险小虎队”找到四个犯罪嫌疑人,他们每个人看了一眼小药箱后说了一句话:

A我看到的那一面上画了个红十字。

B我看到的那面上写:小药箱。

C我看到的是白色的面,没什么标记。

D药箱相对的面颜色是一样的。

你认为谁说了谎话,为什么?(板书:推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进行推理,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5.如果前面为正面,其它面分别是什么面?如果右面为正面,其它面分别是什么面?

小结:物体的左、右、正面都是相对的。

6.填写观察实验报告:

从不同角度观察下面三个物体,把你从各个角度看到的形状画下来。

上面

正面

左右面7.如果降低高度,它的正面是什么形状?(课件出示)

8.课间小歇:欣赏古诗《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优美的乐声中欣赏古诗,进行美育教育,体现数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整合]

(二)教学例2

1.引入例2。

神探“冒险小虎队”最近又在忙什么呢?某博物馆被盗了两件古董,被盗当天门窗都是锁好的。(形状如下)

“冒险小虎队”突然发现房梁上有一个小洞。接着,他们找到四个犯罪嫌疑人,他们每个人都画了古董的形状:

ABC2.出示例2。

(1)思考:他们谁是小偷?为什么?他们分别是从哪个方向上看到的?

(2)动手操作。

(3)汇报,小结。

三、巩固新知

1.这是我看到的物体的一个面,它可能是什么形状?

2.这是我看到的物体的一个面,它可能是什么形状?

3.这是我看到的两个物体的一个面,它们可能是什么形状?

4.画一画。

选择两个物体摆一摆,先确定一个面为正面,然后分别从上面、正面、左(右)面等角度观察所摆物体,在纸上画出所见到的形状。

5.猜一猜:展示作品,其它组同学猜猜这组物体是什么。

小学数学教案:《观察物体》4

教学内容:

观察5个或6个相同正方体摆成的物体

教学目标:

1、通过从下面、上面以及不同侧面观察5个或6个相同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积累辨认物体视图的经验,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2、使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和有条理的思考,发展空间观察。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积累辨认物体视图的经验

教学难点:

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教学准备:

学具盒

教学思路:

一、导入新课:

出示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

让学生观察,说说从下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视图。

接着追问:还可以怎样摆?

二、探究新知:

让学生试一试,再看一看。

学生分组展示不同的摆法。

集体交流:你能找到摆的方法吗?

引导学生发现:在原来物体的前面或后面,与原来的某一个正方体对齐着放一个都是正确的.。

小学数学教案:《观察物体》5

观察物体

郑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和2个简单物体组成的复合物体的形状。

3、明白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物体的所有的面。教具:大药箱、圆柱体、球体、课件、作业纸。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几张图片。(幻灯)

2、知道这是什么吗?这张照片是从哪个方向拍到的?

3、这幅呢?这幅呢?

4、肯定认识它吧,这张照片是从哪个方向拍到的?这幅呢?这幅呢?

5、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一个物体,那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6、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

二、例1教学

1、出示大药箱。请你仔细观察,说一说你可以同时看到箱子的哪几个面?

2、总结:我们一次最多可以看到长方体的3个面。

3、如果我从药箱的正上方看,想想,这样我可以看到哪个面?用示意图画一画。

4、如果我从药箱的左面看,想想,这样我可以看到哪个面?用示意图画一画。

5、如果我从药箱的正面看,想想,这样我可以看到哪个面?用示意图画一画。

6、总结: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长方体,可以看到不同的形状与图案。

三、小组合作交流

1、把4本数学课本叠起来,也可以当作长方体,四人小组合作,分别说一说从上面、左面、正面分别看到什么形状和什么图案?并画出简单示意图?

2、交流汇报。

四、巩固拓展

1、出示圆柱体,想一想,从圆柱体的正上方看,看到的是什么形状?动画演示。

2、左面和正面呢?动画演示。

3、再出示球体,想一想,从上面、左面、前面看到的样子,画出示意图。

4、交流汇报。

5、动画演示。

6、从三个方向去观察物体可以正确的认识该物体,如果只是从1个方向观察物体就可能发生偏差。

7、动画演示“从正面看到是正方形”,它可能是怎样的物体?(正方体、长方体、方锥)

五、总结

1、这样从多个角度去观察物体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应用。你看到过吗?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小学数学教案:《观察物体》6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和整理,进一步认识《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及植树问题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复习和整理,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过程:

一、回顾内容,畅谈收获。

你知道我们在《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这两个单元中,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吗?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先和同桌进行交流。

然后集体交流。

二、书本练习,扎实基础。

1、请你找出书本上相关的《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的题目。

2、完成书本第9、15题。

3、交流题目。

三、补充练习,延伸深化。

第一部分:统计与可能性

(一)连线。

10个红球 摸出的肯定不是红球。

8红2绿 摸出的红球可能比绿球多。

5红5绿 摸出的肯定是红球。

1红9绿 摸出的红球和绿球可能差不多。

10个绿球 摸出的红球可能比绿球少。

(二)应用题。

1、校园里栽了4行树,每行10棵,其中有15棵是杨树,剩下的是柳树。栽了多少棵柳树?

2、三年级(2)班有28个男同学,20个女同学。每8个同学分一组,全组可以分成几组?

3、手工组做了50朵花,送给幼儿园14朵,剩下的每3朵装一盒,可以装多少盒?

4、两个小队做纸花,第一小队做了400朵,第二小队有4个队员,平均每人做80朵。这两个小队共做了多少朵?

5、三(2)班参加农业活动,每个小队有10人,平均每人摘冬瓜5千克。4个小队一共摘了多少千克?

6、养场有奶牛200头,肉牛的头数比奶牛的3倍还多50头,肉牛有多少头?

7、每辆面包车坐22人,每辆大客车坐49人三年级有100名学生去公园游览。

(1)5辆面包车够吗?

(2)2辆大客车够吗?

(3)2辆面包车和1辆大客车行吗?

第二部分:植树问题

先填空,再列式计算。

1、把一根木料锯3次,能锯成()段。如果要锯成6段,需要锯()次。

2、把一根木料锯成4段,每锯一次要3分钟,一共要锯()分钟。

3、在20米的路边种树,从一端隔4米种一棵,一共要种()棵。

4、6只兔子一排做操,每两个兔子之间相隔2米。队伍长()米。

5、一条走廊15米,每隔3米放一盆花。如果两头都放,一共要();如果两头不放,一共要();一头放一头不放,一共要()

6、小明家住四楼,他每上一层楼要走12级台阶,小明从一楼到四楼要走()级台阶。

7、一条马路长56米,从头到尾共插8面彩旗,相邻两面彩旗之间相距()米。

8、一座楼房每上一层要走18级台阶,小明家住四楼,要走()级台阶。

9、一个正方形花圃周长20米,在它的四周每隔2米放1盆花,一共可以放()盆。如果在一个长20米的跑道一边,照这样放,一共可以放()盆。

10、一根50厘米的钢条,锯成5厘米长的小段,一共要锯()次。

11、学校通道的一侧插红旗,每隔5米插一面。从起点到终点共插了10面,这条路有()米长。

四、全课小结,激励评价:

1、通过今天对这些知识的复习,你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有什么进步?

2、你认为今天谁的表现不错?为什么?

小学数学教案:《观察物体》7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体会图形变换的意义,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3、在分组活动的过程中,与他人能够合作交流。

二、教学重点:

加深对“对称”的理解与掌握。

三、教学难点:

利用所学的知识完成活动内容,经历从数学到生活的过程。

四、教具准备:

玩具汽车(不同方位的图形)、一幅雪花图案、水中小房子的倒影简笔画、动画图片一组。

五、学具准备:

白纸、剪刀、彩笔、动物图片一组

六、教学过程:

学生回忆:

我们都学过了哪些观察物体的方法和对称的知识?

学生自由谈论,教师指明进行补充。明确所学的主要知识点:轴对称、平面对称、镜面对称

找准位置:

出示一辆汽车玩具和从“前、后、左、右、上”观察到的图形

出示表示方向的词语“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

学生根据教师所出示的每一个形状,选择观察的位置

同位两人相互判断对错

个人操作:

1、“我会剪”(出示一幅雪花的图案)

现在利用我们学过的对称的有关知识,思考如何才能既简便有迅速地完成作品?

课堂交流各自的方案。

2、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合适的图形和形状,自己设计、剪出一朵美丽的雪花。

找不同层次的学生交流自己的剪法,并说出知识依据。

那么你还见过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这些内容?举例说明

小组讨论之后。再集体进行课堂评价

同位合作:

1、“我能画”(出示一幅简笔画)

根据小房子在水里的倒影,你们能够画出它在陆地上的样子吗?

2、学生同位合作完成3、班级绘画展评:

指明对不同的作品进行讲评。那些地方较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说明自己的理由。

小组探索:

1、“我能做”(出示一组不同的动画图片)

根据要求贴图画:

小猫的左手拿着一支笔。

小猴的右手里有一个桃子。

小狗左脚的鞋子有一个洞。

小猪的右边有一把钥匙。

学生根据要求,把每一个小动物的画像补充完整。

2、小组之间相互评价。

指名让学生自愿选择小组成果进行评价,也可以对自己进行评价

快乐舞蹈:

播放一块欢快的音乐,师生一起面对镜子做舞蹈动作。

根据教师的口令,边做边观察镜子中的“你”是如何做的?

应该发出什么样的口令,才能让镜子中的“你”听从你的指挥?

课堂小结:

谁来说一说你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你觉得你在这节课的表现如何?(小组之间说一说)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 篇7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辨认、想象、推理等活动,初步掌握全面、正确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丰富的活动中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和谐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目标解析

这节课是学生在一年级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方位之后,第一次接触观察物体的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口描述、用心体验,亲身经历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学会辨认从前面、后面、左侧面、右侧面等不同方位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为进一步学习立体几何知识奠定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四、教学准备

课件,四张熊猫玩偶图片,每组一个熊猫玩偶、茶缸。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故事激趣

(1)课件播放:盲人摸象。

(2)引发问题:同学们为什么觉得好笑呢?他们看到的大象真的不一样吗?

(3)学生交流:这几位盲人只摸到大象的一部分,所以说不出大象的全貌。

2.揭示课题

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观察物体,才有可能做出符合实际的判断。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问题是探究的出发点,本课伊始,创设儿童熟悉的故事情境,旨在诱发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初步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不仅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新知的学习,而且为新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起点。

(二)观察实践,自主建构

将熊猫玩偶放在桌子中间,学生四人一组分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围坐在四周。

1.定位观察,建立表象

(1)首次观察:每个学生均正对熊猫观察。

(2)组内交流:你看到了熊猫的哪一面?是从哪个位置观察的?

(3)全班汇报:指定一组中的四位学生依次说说自己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教师适时点拨。

(4)设疑探究:你们看的是同一个熊猫玩偶,为什么看到的情况却不一样?

2.全面观察,丰富表象

是这样的吗?接下来我们换个位置观察一下好吗?

(1)再次观察:每组同学按顺时针依次到其他三个位置进行观察。

(2)交流反思:你现在看到小汽车的哪一面?为什么和刚才的一样呢?

3.重点观察,深化表象

(1)对比观察:刚才有两个位置看到的熊猫的样子好像差不多,请再到这两个位置进行观察。

(2)质疑辨析:你看到的熊猫左右个侧面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3)明确认识:引导学生根据熊猫右耳朵上戴的蝴蝶结进行区分,说明熊猫的脸、四肢伸向左边还是右边即可。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熊猫玩偶为直观背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交流,学生的思维在情境活动中激发,在想象活动中激活,在推理活动中建构,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为下一环节的运用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运用表象,发展观念

刚才我们在不同位置对熊猫进行了观察,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出示例1情境图:

1.情境模拟

(1)看一看:对照情境图,先请每组的四位学生都站到小明的位置上,看看小明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再到小红、小芳、小亮所站的位置看一看。

(2)想一想:请学生静静地想一想上图中的四位同学看到的图是什么样子的。

2.运用表象

(1)说一说:教师在黑板上分别贴出四个不同侧面的熊猫图片,学生说一说下面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相应的图片下板书四位同学的名字。

(2)辨一辨:课件任意出示上图中的一张熊猫照片,判断是哪个座位上看到的,请快速站到相应的座位旁。

3.自主迁移

找一找:除了从前、后、左、右四个位置观察,你还可以从什么位置去观察?又会看到什么?(例如,从上面观察,看到熊猫玩偶的头顶。等等)

4.反思提升

(1)启迪反思: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归纳提升:同一物体,如果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板书: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模拟、方法迁移、想象推理等形式,帮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观察者与熊猫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较好地实现由实物到形状图的转化,明确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建立空间观念。

(四)联系生活,应用拓展

1.连一连

(1)课件出示下图:(教材第68页做一做)

(2)观察推理:图中的四位同学看到大卡车的哪一面?分别是右边的哪幅图?

(3)独立解答:学生各自在书上连一连,然后汇报,同时课件显示答案。

2.站一站

(1)自由观察:每组组长将桌上的熊猫玩偶换成茶缸,每组同学围着茶缸走一圈,边走边想每个位置观察到的茶缸形状是怎样的?

(2)活动判断:课件分别出示茶缸前、后、左、右四个不同位置拍的四张图片,学生想一想在哪个位置上能看到这一面,就马上站到相应的位置。

3.填一填

(1)课件出示下图:(教材练习十六第4题)

(2)想象推理:有三名学生分别站在3个序号所在的位置,为天安门城楼拍照,右边的三幅图分别是哪个位置拍的,请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3)交流汇报:学生回答后显示照片的序号。

4.猜一猜

(1)课件依次出示:电脑的背面图、盘子的底面图、茶壶的顶面图、兔子的背面图、储蓄罐的侧面图、闹钟的正面图。

(2)大胆猜测:可能是什么物体?分别是物体的哪个面?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激活经验储备,经历应用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大胆猜测、合情推理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充满着智慧的挑战,负载着丰富的体验,学会数学思考,感受数学美。

(五)全课总结,迁移延伸

1.畅谈收获

2.小结延伸

同一物体,如果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今后在看待事物时,不能像盲人摸象中的盲人那样只凭某一方面的了解来判断,这是不准确的,必须从事物的各个方面来观察,才能全面地认识事物。

观察物体复习教案 篇8

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案之《观察物体》之《从不同角度观察多个物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41页例3,从不同角度观察多个物体。 教学目的: 1、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事物。 2、能分辨较复杂物体不同角度所观察的情况。 3、更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1、变形象思维为抽象思维。 2、明晰物体组合摆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教具学具:小正方体若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出示由若干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正面图形,请同学们猜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并说明理由。 师:看来要了解物体的真面目看一面是不够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较复杂物体的观察(板书)。 (二)新授课 师出示四个小正方体按例3摆放在讲台上,以小组为单位,画出其左面、正面、上面所观察到的图形,抽生展示并说明其理由。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例3及做一做。 2、完成练习九1-3题。 (四)动手操作,思维拓展。 学生按老师要求摆小正方体。 (1)用5个小正方体摆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你能摆出几种不同的方法)。 (2)用四个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是,从左边看也是 的情况。 (3)根据下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摆一摆,从正面看是 从左面看也是 (有多少种不同摆法,最少要用多少个小正方体,最多只能用多少个小正方体。) 五、课外作业:练习九4-6。 课后反思:

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篇9

1、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抽象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在操作活动中感知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会直观比较角的大小。

3、让学生认识直角,能在物体的表面找出直角。

4、形成角的正确表象,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及抽象思维的发展,感悟抽象的数学方法。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学生仔细看大屏幕,根据照片来猜猜这是什么?( 出示冰箱照片)学生猜测。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学生相应的照片。

再猜猜(出示捐款箱图),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你们要是看见哪个面的照片你就能猜出来呢?

刚才同学们看得都特别仔细、特别认真。用眼睛仔细、认真的看这就叫“观察”。

二、授新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个好朋友,瞧!就是这只玩具小熊。小朋友们,喜欢这只小熊吗?它可爱吗? (出示试一试1) 小朋友想一想:男孩站在玩具小熊的哪一边?

请大家头不要偏,手不要动,仔细观察玩具小熊,思考一个问题:仔细观察,站在女孩的位置上,又能看见玩具小熊的什么?

请一位学生站起来向全班学生说说?

结合学生发言,让学生进行描述,同时教师进行板书:前面、侧面。

为什么观察的是同样的玩具小熊,大家刚才说的却不一样呢?

结合回答,教师归纳:由于位置不同,所以观察角度就不同,看到的玩具小熊的形状也就不一样了。

活动一:照片找位置。

老师出示图片(试一试2)学生想一想:这张照片上,小猫、小猴分别看到的是大像的什么?

请学生用最快的速度找到那个面,并连一连吧!

活动二: 老师再出示试一试3(1)图片,请学生根据图片想想淘气、兰兰、小红分别看到茶壶的哪个面?

刚才他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都看到了茶壶的一个面。如果能让小朋友全面地看到茶壶的上下两个面,那才好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看到它的上下两个面吗?请大家开动你们聪明的脑袋想想吧!请看幻灯片试一试3中的(2)。

大家发现了:要全面的观察物体可以围着它转,从四处看;也可以让它给我们转一圈来进行观察。 如果是一些较大的物体,同学们想一想,那应该怎么办呢?对于一些较大的、不能动的物体,我们就要站在不同位置,从不同角度观察,才能看得更清楚、更全面!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观察方法!

三、拓展运用 激励创新

老师准备了一些练习题,大家一起拼一拼。

课件出示图片。

看一看,你知道他们分别看到木箱的哪一面吗?

请小朋友积极动脑,猜一猜吧!

学生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四、教师总结

上一篇:青春无悔得作文怎么写下一篇:电气检修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