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

2024-06-05

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共12篇)

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 篇1

《观察物体一》教学反思

在教学“观察物体(一)”一课时,在学生认识了物体的“正面”、“上面”“侧面”以后,我让小组自由讨论课本的实践题“站在不同位置看讲台,最多能看到几个面?”为了便于观察,我特地允许他们可以自由走动,寻找答案。看着他们在讲台边快乐地转来转去,我沾沾自喜“站在不同位置看讲台,最多能看到3个面”的正确答案马上就可水到渠成了。谁知在反馈时有的学生告诉我“站在不同位置看讲台,最多能看到3个面”,而有的学生告诉我“站在不同位置看讲台,最多能看到5个面”,全班学生就这样分成了两派,相持不下。我严肃地重复着第二种回答“最多能看到5个面吗?”这一反问,认为能看到5个面的那些学生顿时一愣,继而默然地垂下了头,虽然有个别同学暗地里不服气地自言自语“没错嘛,就是5个面”,然而更多的则是沉默,不作声,课堂上因为老师严肃的一问全然没有了刚才相持,争论的气氛,我顿觉师威的负面力量,于是我及时调整了心态,微笑着绕着讲台转了一圈,自言自语地说:“看来5个面也蛮有可能的嘛,谁愿意当小老师上来说说到底最多能看到几个面?”于是气氛 又活跃了起来, 两派学生争着上来讲解示范,就在他们讲解示范的争论中,突然有一个学生发现新大陆似的`嚷起来:“我知道了,我知道为什么有的是3个面,有的是5个面,3个面是算一次的,5个面是算合起来的”,另一个学生也恍然大悟“噢,原来他们算的是一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而我们算的是合起来最多能看到几个面,难怪会不一样啦.”话音刚落又有一个学生激动地喊起来“老师,老师,我也发现了,书本上这个问题提得不好,它没有讲清楚是算一次还是算合起来的。”众生附和,我被这一连串的知道、发现愣住了,再仔细地读了读课本上的那句话“站在不同位置看讲台,最多能看到几个面?”的确,问题中没强调一次,那就既可以理解为一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也可以理解为合起来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当时我一激动,也不管学生的观点是对是错,至少这些学生认真思考,敢于批判书本权威的精神是值得赞赏的,于是我及时表扬了这些学生。.这时一个学生若有所悟地大声自言自语“原来,书本也会有错啊,以后我可一定要认真思考。”

教育教人求真,学习要先学做真人。21世纪的教育,呼唤思考型的人才,因而教师的职责已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成为孩子们学习的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鼓励挑战权威而不是拿出现有真理的人。至少,我庆幸自己当时没有以师威压人,把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硬生生的塞到学生脑中,而是鼓励学生进行独立观察,发表独特见解,从而激发了他们科学批判权威的勇气,并从中认识到思考的重要性。

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前测

本次前测共3题, 被测班级为我校503, 504班学生共9人. 前测的有关信息及分析如下.

第 1 题:

结果:本题是对教材例2进行改编而成的. 在91名学生中, 89名学生正确, 占97.8%.

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空间观念, 并且由于学生在二年级时学过观察物体, 因此, 要求学生思考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时的形状是什么, 他们会结合图片中的“实物”, 通过虚拟移位观察、想象出观察到的形状. 可见, 让学生说出观察到的形状对学生而言不是难点, 关键是要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尤其是空间想象能力.

第 2 题:

结果:本题是教材中练习八的第3题. 完全正确的有85人占93.4%.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出错的6名学生, 错的都是第二空

分析:让学生观察、思考、想象从正面、上面看的物体形状, 对学生而言相对简单, 而从左面 (侧面) 观察物体、想象形状对空间观念较差的几名学生稍有难度. 因此, 在教学中应以引导学生观察、想象从左面 (侧面) 看到的形状为主.

第3题:一个物体, 从正面看如图1. 这个物体可能是什么? (想到几种写几种, 越多越好. )

结果 (见下表) :

分析:本题主要检测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检测结果呈常态分布. 同时, 从结果看存在两个明显的 现象 (问题 ) :一是“面”、“体”概念不清 , 即“平面”与“立体 ”混淆. 题目要求想象物体, 属于“体”, 不少学生画“形”.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从观察的“体”到想象看到的“面”的引导, 以此来发展空间观念. 二是说出2种的学生最多, 占54.9%. 但是这两种几乎都是长方体和正方体, 说明学生对具体物体的想象受数学课堂教学的限制, 拘泥于课本中的物体, 而不会主动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想象. 因此对学生空间想象的广度可做适当的引导与加强.

二、观察物体“看”什么

根据教学前测可以发现,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空间观念, 有较高的学习起点, 如果仅以教材中安排的那样, 只要会说出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情形就行了的话, 显然起点太低, 学前与学后没有什么质的区别. 那么, 经过本课的学习, 我们想要“看”到什么结果呢? 我以为, 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一看:是否关注观察的“体”与想象的“面”的联系与沟通在学习中, 学生观察的是具体的物体, 是“体”, 而要求从不同方向观察, 说出观察的结果, 却是“面”. 在“体”与“面”之间的转化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因此可以通过本课的学习,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体”与“面”的关系. 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创设情境, 要求学生根据观察的物体, 画出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

二看:是否关注观察物体的方向与物体之间相对的大小、位置关系. 由于五年级学生所观察的物体是以“组”的形式出现的 (至少有两个物体) , 那么在正确表达所观察到的物体形状的前提下, 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感悟到物体之间相对的大小、位置关系, 对于他们空间观念的有效构建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看:是否关注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空间想象是空间观念培养的重要途径与方法. 在“图形与几何”领域知识的教学中, 需尽可能地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以更好地构建空间观念.

三、教学实践片断

1. 观 察圆柱 , 分别画出从正面 、左面 、上面看到的形状.

(1) 出示圆柱 , 引导学生观察 , 并按要求画出图形.

(2) 检查反馈: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怎样的?

(3) 不少学生认为 , 从正面与左面看到的形状如下 :

(4) 思考:从正面和左面看, 看到的形状到底是怎样的呢?

(5) 操作 : 用摄像头对着圆柱 , 不断移动 , 当与被观察的圆柱保持水平方向时, 观察到的形状为长方形 (或正方形, 观察底面直径与高相等的圆柱, 操作相同, 方法相同) .

2. 教 学例 2.

(1) 同桌2人为一组 , 前面摆放形如例2的实物图. (如图3, 左边是乒乓球, 右边是薯片筒加工后的圆柱. )

(2) 分别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看到的形状. 要求先仔细观察, 再画一画 (画草图) .

(3) 反馈.

1反馈正确的结果.

2重点辨析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

第二种:

讨论得到:所画的形状是正确的, 但所呈现的相对位置、大小不正确.

(4) 进一步感悟物体的相对位置、大小关系的变化.

1操作:把两个物体左右再分开些, 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 结果会怎样?

2操作:把两个物体前后错开些, 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 结果会怎样?

(5) 根据看到的图 , 感悟实物的相对位置关系.

出示:如果看到的图形如图7, 那么这两个物体的位置是怎样的呢? 先想一想, 再动手摆一摆.

3. 练 习 , 根据提供的观察结果 , 想象是什么物体.

依次出示 (如图8) :

(1) 根据从正面看的形状 , 可能是两个什么物体 ?

(2) 再出示从左面看的形状, 追问:可能是两个什么物体?

(3) 最后出示从上面看的形状 , 追问 : 是两个什么物体 ? (左面是底面直径和高相等的圆柱 , 右面是一个正方体. )

[感悟根据所观察的图形 , 物体的不确定性到唯一性的变化. ]

四、反思

1. “观察物体”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哪里 ? 诚如前测所反映的情况. 提供被观察的物体和观察的结果, 让学生连一连、说一说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学生的正确率非常高. 《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在第二学段课程内容中提出:“能辨认从不同方向 (前面、侧面、上面) 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也就是说, 从显性的知识技能检测方面看, 学生在学习之前已基本上都达到了这个要求, 他们已有相当高的学习起点. 如果本课的设计仍以此为教学重、难点的话, 就会对本课的把握失之偏颇. 虽然课堂上热闹非凡, 但极易使课堂教学流于形式, 最终导致学生在学前与学后没有质的区别. 因此根据前测信息, 我们可以对教材的编排进行拓展, 提高学生的学习起点,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画一画、想一想、辨一辨等环节中, 促使他们的眼、手、脑积极地动起来, “插上想象的翅膀”, 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构建空间观念.

2. “观察物体”内隐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 怎么落实 ? 作为“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学习内容 , “观察物体”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方面 “责无旁贷”. 同时 , 作为10个核心概念之一的“空间观念”, 在《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的解释与本课有关的描述为:根据物体抽象出几何图形, 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 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 因此本课内隐的教学目标, 可以设定为:立足学生已有基础, 通过层层深入的引导、巧妙的设计, 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首先, 观察物体画出形状. 作为本课的切入点, “画”出所看到的形状, 无疑是给学生出了一个“难题”. 在此之前, 尽管他们画过各种平面图形、立体图形, 但要根据所观察的“体”画出所看到的“面”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他们往往会把“体”与“面”混淆起来 . 因此在让他们观察一组物体之前 , 我创设了“观察圆柱 , 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 , 画出看到的形状”的情境. 学生最大的困难是无法正确画出前面与左面所看到的形状, 他们会无意中与美术中的“透视”结合起来, 画出的不是长方形. 当借助摄像头代替我们的眼睛去“看”圆柱, 通过观察方向的移动, 当正对着圆柱时, 在屏幕上同步 出现“物像”确实是一个长方形. 帮助学生有效地突破了“体”到“面”的延伸, 使他们能正确画出物体的形状, 为接下去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其次, 通过辨析感悟物体相对的大小与位置关系. 五年级的“观察物体”, 学生所观察的物体由一个拓展到多个, 是一组物体. 因此在画出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时, 除了形状正确与否外, 还需要关注物像相对的大小与位置关系. 在上述教学实践中, 通过辨析学生所画的物体形状、操作实物想象图形的变化情况, 根据三个方向 (正面、左面、上面) 看到的形状想象物体的位置等环节, 精心设计, 层层深入, 不断修正与丰富学生的经验, 使他们深刻感受到了物体相对的大小与位置关系.

再次, 根据形状想象具体的物体. 在练习环节, 我设计了根据看到的物体形状想象具体的物体. 当学生只看到正面的形状时, 通过想象发现可能的物体有多种情况, 接着依次出示从左面、上面看到的形状. 学生的思维在飞速地转动着, 通过丰富的想象, 不断把范围缩小, 最后得出唯一的结果. 在这一练习过程中, 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对于他们空间观念的有效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 当学生置身于上述学习情境中, 没有因学习难度的增加而畏缩不前, 他们都在积极地发挥着想象, 他们在看、想、画、摆的过程中, 不断提高着自己的认识, 发展着空间观念.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篇3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8页观察物体。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样子是不一样的,知道要全面的了解物体的特征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辨认物体。

四、教学难点

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1.初次与上课学生见面,从实际切入激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九江小学的邓老师。想和邓老师交朋友的请举手!哇,全班同学都愿意和我交朋友,我真是太高兴了!你们能像我这样大声地介绍自己吗?(指名介绍)

2.师:如果有哪位小朋友们的介绍得比他们还好,我们就请他当我们二( )班的形象大使,好吗?谁愿意?大家觉得谁介绍的最好?好,你就是咱们班的形象大使,来,请到前面来,摆个POS拍几张照片,留个纪念。

(教师分别从正面→侧面→后面给班级形象大使拍照)

小结:要想拍出好照片,就要仔细观察,找到最佳位置才行。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师: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礼物,想看吗?请小组长从抽屉里拿出来,看,是什么呀?(各种玩具)喜欢吗?那我们就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它们加入我们同学的小组学习中。

1.观察玩具

(1)本位观察

师:现在,咱们面对着玩具坐好,仔细观察,头不要偏,手不要动,谁愿意介绍从你这个位置看到了它的什么?

生1:我看到了小熊的嘴巴,还有鼻子、眼睛。(师板书)

师:大家听了他的介绍,能判断出他看到的是小熊的什么面吗?

生2:是正面。(师板书)

师:你的反应真快!接着请你这组的同学介绍,你看到了什么?

生3:我看到了它的侧面。(板书侧面)

师:仔细看看,侧面有什么?

生4:侧面有手,还有耳朵。(师板书)

师:刚才,这一小组的同学非常仔细地看了小熊,仔细看一个物体,我们就说是“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师:为什么他们都是观察小熊,看到的不一样呢?(生回答)

师:对!在不同位置看到物体的形状不一样。(板书看到物体的形状不一样。)

(2)与对面同学交换位置观察

师:老师想知道大家都填对了吗?现在请同桌交换位置,互相检查,如果填对了,就把它取下来。开始!

小结:同学们,我们每个组同学观察的是同一物体,为什么所填的观察卡不一样?

生:因为我们是在不同位置上看到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3)观察玩具的前后左右四个面

师:现在要想看到物体的玩具的前后左右,有什么好办法吗?(学生交流不同方法)请小组长选择一种你们组最喜欢的方法,观察物体的前后左右四个面。开始!大家从不同位置观察后,有什么想说的?

2.模拟拍照

师:如果我们能把观察到的拍下来,那才过瘾呢!你们想当优秀的照相师吗?

我们一起进入“照相师岗前培训”学习照相四步曲:(1)听指令:照相师起立,听老师发出的指令;(2)定位:快速到达照相地点。(3)取景:用两手架起相机,锁定要拍摄的画面。(4)拍照,按下快门,拍下画面。

师:听明白步骤了吗?我们准备进入“模拟拍照”

第一次听指令:请给男同学拍玩具的后面,女同学拍玩具的正面;

第二次听指令:请男同学拍玩具的左侧面,女同学拍它的右侧面)。

通过这个活动,你有什么发现或想法?

(三)巩固新知

师:同学们的反应真快,谁愿意做真正的照相师了?老师把照相机给你,你想给谁拍照?邀请你的好朋友到前面来,你听老师的指令给他们的拍照,其他同学看看他拍照的位置对不对?请拍他们的正面、后面、左侧面、右侧面

(四)小结

今天的数学课开心吗?为什么?其实生活中有许多事物需要我们同学用自己的慧眼去观察、去发现,课后请同学继续在生活中去观察各种物体,把你的发现告诉爸爸妈妈好吗?

六、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不同位置 形状不一样

正面 眼睛

侧面 耳朵

后面 尾巴

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 篇4

(一)教案

赤壁市赤马港办事处营里小学

芮淑萍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页例题1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第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正确地观

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3、使学生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认识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学生四人一组每组一个熊猫玩偶,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动物身体一部分,学生猜猜是什么动物。

2、出示熟悉人物的正面、后面、侧面照,学生猜猜是从哪个方位照的,从而揭示课题,观察物体

(一)。

二、实践观察,积累经验,感知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1、明确观察对象,确定观察的位置。

2、本位观察,初步感知。

分组观察、交流,你坐在熊猫的哪一面?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

3、分别说:你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并选出你看到的图形。

4、重点观察熊猫左、右面,对比辨析。

5、换位全面观察,整体感知。(小游戏:走一走、看一看)

6、读懂情境图,正确判断。

根据情境图,想想这位同学看到的图是什么样子的?再说说下面的图分别是哪位小朋友看到的。

7、小结: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不同。

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完成“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六第/4题。

3、完成练习十六第2题。

四、评价总结:

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 篇5

一、单选题

1.()拍到的照片是正好相反的。

A.乐乐和甜甜                               B.乐乐和小东                               C.小东和甜甜

2.淘气看到的是()。

A.B.C.3.下面的图片是从空中看到的颁奖仪式上的场景。

下面四幅照片,在①位置上拍摄的是()。

A.B.C.D.4.看看这两幅图:

哪一幅是远距离所看到的?()

A.B.二、判断题

5.从不同的方向看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6.从不同的方向看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7.不同的物体,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看到的一定不相同。

8.在不同方向观看一个书包,看到的都是一样的。

三、填空题

9.观察一个正方体形状的物体,一次最多能看到________个面。

10.王刚沿大路向图书大厦走出。下面两幅图中,________是在A点处看到的。________是在B点处看到的。

11.看图回答。

从________面看

从________面看

从________面看

从________面看

12.下面的墨水瓶,从上面看到的是________,从左面看到的是________。

13.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________。

四、解答题

14.他们分别看到的是车的哪一面。

15.下面的照片分别是谁拍的?(连一连)

16.下面哪幅图是淘气和笑笑看到的,写一写。①

五、作图题

17.如下图所示的立体图形,请按要求画出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图形。

从下往上看

从正面看

从侧面看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解答】根据分析可知,小东和甜甜拍到的照片是正好相反的.故答案为:C.【分析】观察图可知,小东和甜甜所站的位置是相对的,所以他们拍到的照片是正好相反的.2.【答案】

C

【解析】解答:淘气看到的是,故答案为:C

分析:淘气是从茶壶底往上看,看到的是,即可得解。

3.【答案】

B

【解析】【解答】解:在①位置上拍摄的是

.故答案为:B.

【分析】选项A、C是从正面看到的,看到C的位置比A远,即A是站在②看到的,C是站在③看到的,B是站在①看到的,D是站在④看到的,据此解答即可.4.【答案】

B

【解析】【解答】第二幅是远距离所看到的故答案为:B

【分析】观察屋后树和房子的位置,距离越远,看到的树越多,所以选B

二、判断题

5.【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从不同的方向看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分析】一般的物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如果这个物体是正方体,那么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都是一个正方形,即看到的形状一样。

6.【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

从不同的方向看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知识,从不同的方向看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据此判断。

7.【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当这个物体是一个球体,那么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都一样;所以从同一个方向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图形可能相同。

【分析】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但有特殊情况,如果这个物体是球体,那么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形状一样。

8.【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在不同方向观看一个书包,看到的都是一样的。原题说法错误。

【分析】从不同方向观看一个书包,看到的也会因方向不同而不同的。

三、填空题

9.【答案】3

【解析】【解答】观察一个正方体形状的物体,一次最多能看到3个面.故答案为:3.【分析】每个正方体都有六个面:正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从正方体的一个棱角上看最多能看到三个面,看到正面就看不到后面,看到上面就看不到下面,看到左面就看不到右面,据此解答.10.【答案】

图1;图2

【解析】【分析】A点距离较远,能看到楼顶,B点距离较近,看不到楼顶,据此解答。

11.【答案】

后;左;上;下

【解析】【解答】解:第一个图形是飞机的后边,是从后面看到的;第二个图形是飞机的侧面,是从左面看到的;第三个图形是飞机的上面,是从上面看到的;第四个图形是飞机的下面,是从下面看到的.故答案为:后;左;上;下

【分析】先观察飞机的位置,注意抓住飞机的主要特征,然后根据看到的图形判断观察的位置即可.12.【答案】

B;C

【解析】【解答】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

【分析】墨水瓶从上面看到的是一个长方形,中间有一个圆圈的图案,从左面看到的是带着两条黑色线条,没有写字的长方形。

13.【答案】不一定一样

【解析】【解答】解: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定一样。

故答案为:不一定一样

【分析】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但是如果物体的某些面是相同的,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形状也可能是一样的。

四、解答题

14.【答案】

解:连线如下:

【解析】【分析】(1)小朋友在车的前面,只能看到车头;(2)小朋友在车的左侧面,只能看到车头和车的左侧面;(3)小朋友在车的后面,只能看到车尾和驾驶室的后面.15.【答案】

解:

【解析】【分析】三个人拍摄的是同一物体,拍摄的是舞者的正面,所以能看到展开的两只手,在舞者的左侧拍摄,在这一角度下,只能看到舞者右边比较低的手。在舞者的右侧拍摄,在这一角度下,只能看到舞者左边高高举起的手

16.【答案】

①淘气;②笑笑

【解析】

五、作图题

17.【答案】

解:

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 篇6

课题:观察物体(教材12--13页)

课型:新授课时数:1课时上课时间:主备人:执教人:刘茵

学案 教案

一、自学导航

课前,请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物体,

如家里的家具、电器、玩具等,从上、

下、左、右、前、后仔细观察,不同的观察角度所看到的有什么不同。并选择一种物体画出六个面来。

二、探讨交流

活动一:交流展示

1、小组内交流介绍自己所选物体及六个面

2、选择5-8名同学全班介绍。

活动二:观察思考

教师出示各种物体请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并说一说它们的不同,为什么。

活动三:探究原因

小组内讨论为什么观察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物体的面是不同的。请学生说一说。

活动四:巩固提高

单独完成书中12-13页的练习。

三、课堂小结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才能了解物体的全貌,丰富和积累学生的生活体验。

2.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从前面、后面和侧面观察物体,能根据平面图判断观察物体的角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以及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知识点:

观察物体时应注意,要从前、后、左、右等不同角度、不同位置去观察。

教学过程

1、初步感知,发现问题。

2、观察操作,建立模型。

3、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4、创新思维,开拓进取。

教学准备:课件

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 篇7

“观察物体”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教学目标是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可能看到物体不同的样子;在一个位置上, 同时最多看到一个物体的3个面;能用正确的观察方法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进行观察。观察物体来自生活的需要, 应当是真实的、可感的, 电子白板和ipad的交互性、生成性、灵活性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 体现出“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使课堂教学更加便捷、生动、有趣。

教学片段:

一、观察之眼

师:让我们再次观察投票箱, 你们可以看到它的几个面?

生1:2个面。

生2:1个面。

师:为什么观察同一个投票箱, 却有不同的结论?

生:因为看的角度不同。

师:老师也想对投票箱进行观察 (师随之选择一个位置) , 站正问:你们猜猜看, 现在老师能看到投票箱的几个面?

生猜:3个面。

(教师用ipad展示:正面、侧面和上面)

师:老师比你们多看到一个面。如果再换一个位置, 会不会同时看到更多的面?

生1:能!

生2:不能!

师追问:那你觉得是几个面?

生1:4个!

师:有同意他的想法的吗? (大约有十多个学生同意)

师:现在有不同的观点, 这些都是你的猜想, 很大胆!不过,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还是让实践来检验吧! (学生分组活动, 教师巡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活动, 找一个看得最多的角度拍摄。

小组汇报 (用airserver推送图片到大屏幕) , 每组都是最多看到3个面。

师:祝贺大家经过进一步的仔细观察, 修正了错误, 在实践中找到了真理。

分析:ipad做教师的眼睛, 拍摄出教师现场看到的画面, 并且和孩子们分享, 让同学们可以直接看出, 究竟教师能够看到几个面。学生一目了然。这比传统教学中出现预先拍摄好的照片更有说服力, 也更加贴近孩子的生活,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在学生的活动中, ipad先充当学生的眼睛, 记录下了他们看到的图像, 又把自己看到的图像分享给其他同学。学生个人的活动经验是单独的, 但把全班同学的探索结果都显示出来, 让个人的经验上升为整体的结论, 这是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

二、探索之眼

出示2个小正方体拼接的组合体, 想象出正面、侧面和上面的形状。

师示范操作:教师先站在所要观察物体的前面, 弯下腰去, 找到了正对的位置, 用ipad记录下教师看到的景象。 (教师用ipad拍照, 然后用docas软件画边线)

要求:用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竖着摆成一个长方体 (如图1) , 从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看一看, 分别看到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学生打开ipad的自制软件“观察物体”, 学生在ipad上操作)

师:如果改变摆放方式, 如图2这样放。从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看一看, 分别看到的又是什么图形?请你再摆一摆。

学生独立在ipad上操作。 (用airserver将一位同学的结果投影到大屏幕)

师:同样正方体的个数, 换了一种摆法, 从正面、侧面和上面去观察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看来找准正确的观察角度, 仔细观察十分重要。

分析:从正面看到图形后, 让学生画出边线并直接擦除图片, 只留下学生刚刚画的边线, 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在第二个环节, 先不实际操作, 让学生利用手中的ipad作为白板, 直接拼出想象后的形状。这里就突破了原来白板教学只能有一个同学与教师互动的瓶颈, 让每一位同学都成为参与者。观察由浅入深, 逐步提高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 充分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检测之眼

师:最后, 我们来做一组练习, 检测一下今天的学习效果。

(教师现场发送1组练习, 共10题, 学生独立练习)

师:全班全对的有4题, 错误率最高的是第6小题, 有一半同学出错, 其余题目都是个别同学出错。

组织讨论第6小题 (题目:圆柱体从正面看是什么形状?)

生:我用ipad拍下了正面看到的形状, 是长方形。 (推送拍到的照片与全班同学分享)

分析:这组练习的时间只有5分钟, 时间到后自动停止答题, 学生ipad上现场反馈出成绩。教师根据反馈结果进行选择性的讲解。在这里既可以控制答题的时间, 又可以及时看到学生掌握的情况, 反馈的情况既能精确到题, 又能精确到人, 教师不仅可以选择正确率较低的题进行集中讲解, 又可以找到掌握较薄弱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 这是以前的教学中无法实现的。

案例反思:

ipad教学还是一个全新的模式, 新的课堂模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同时也是适应课改、推进素质教育的助力器。

一、改变格局, 关注主体学情

ipad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以讲台或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格局, 教师手中的ipad变成了一块移动黑板, 可以让教师行走于教室的每一个角落, 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这种自由式课堂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一个亲切的眼神, 一个鼓励的表情, 都让课堂气氛变得自然而活泼, 教师像一个讲故事的大哥哥、大姐姐, 学生们都愿意倾听和交流, 大胆地发散思维, 踊跃表达。课堂格局的改变毫不费劲地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内容上来。真正让学生感觉到他们才是学习的小主人, 于是他们积极参与。

二、更新界面, 吸引注意

学生年龄较小,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上课注意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孩子很容易上课走神, 而ipad漂亮的界面、良好的互动性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它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提升了学习兴趣。在课堂上, 无论教师走在教室哪个角落, 只要手指轻轻一触, 大屏幕就会出现精彩的变化, 此时的教师就像一个魔法师, 尤其让学生感到神奇。

三、展示、评价改进

ipad教学在互动展示交流上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有优势的平台。传统的课堂展示需要教师指名, 学生走到讲台前, 由教师协助将其作品投影到屏幕上。而ipad课堂中, 学生只需在座位上轻轻一触屏, 自己的作业就会在几秒钟内投影到大屏幕上, 供全班同学分享。这不仅节省了时间, 而且实现了学生手中“人人一块小白板”的教学理想, 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他们争先恐后地要求进行展示并参与讨论, 真正成了学习的小主人。

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 篇8

摘 要:画物体受力图一节内容不仅是教学的重点,更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应在画受力图的方法、画研究对象的轮廓图、每个力方向的确定及物体系受力图的画法等方面进行重点讲解并举实例说明,以引导学生理解本节内容。教师讲完后,再布置一些典型例题让学生练习,以加深对本节内容的理解,进而掌握本节内容。

关键词:物体受力图 难点 突破

画物体受力图,不但是求工程构件约束反力的基础,也是材料力学对工程构件进行强度、刚度计算的基础。本节内容是有难度的,主要表现在约束类型的多样,约束与被约束物体的接触方式的多样性。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给确定约束反力增加了难度。另外,对有些物体的约束反力(铰链约束反力,固定铰链支座约束反力)的确定,需要用二力杆,三力杆平衡汇交原理或作用、反作用等知识来判别。究竟用什么知识来判别,这需要对题目进行分析才能确定。这些都给分析约束反力造成一定的难度。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下面几点。

一、正确应用画受力图的方法

最常用的是隔离法,是把所选的研究对象单独从物体系中“拿出”,再画出它所受力的方法。此法可使学生分清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从而正确地画出物体所受到的力。

二、正确画出研究对象的轮廓图

三、正确确定各个力的方向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技师学院)endprint

摘 要:画物体受力图一节内容不仅是教学的重点,更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应在画受力图的方法、画研究对象的轮廓图、每个力方向的确定及物体系受力图的画法等方面进行重点讲解并举实例说明,以引导学生理解本节内容。教师讲完后,再布置一些典型例题让学生练习,以加深对本节内容的理解,进而掌握本节内容。

关键词:物体受力图 难点 突破

画物体受力图,不但是求工程构件约束反力的基础,也是材料力学对工程构件进行强度、刚度计算的基础。本节内容是有难度的,主要表现在约束类型的多样,约束与被约束物体的接触方式的多样性。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给确定约束反力增加了难度。另外,对有些物体的约束反力(铰链约束反力,固定铰链支座约束反力)的确定,需要用二力杆,三力杆平衡汇交原理或作用、反作用等知识来判别。究竟用什么知识来判别,这需要对题目进行分析才能确定。这些都给分析约束反力造成一定的难度。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下面几点。

一、正确应用画受力图的方法

最常用的是隔离法,是把所选的研究对象单独从物体系中“拿出”,再画出它所受力的方法。此法可使学生分清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从而正确地画出物体所受到的力。

二、正确画出研究对象的轮廓图

三、正确确定各个力的方向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技师学院)endprint

摘 要:画物体受力图一节内容不仅是教学的重点,更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应在画受力图的方法、画研究对象的轮廓图、每个力方向的确定及物体系受力图的画法等方面进行重点讲解并举实例说明,以引导学生理解本节内容。教师讲完后,再布置一些典型例题让学生练习,以加深对本节内容的理解,进而掌握本节内容。

关键词:物体受力图 难点 突破

画物体受力图,不但是求工程构件约束反力的基础,也是材料力学对工程构件进行强度、刚度计算的基础。本节内容是有难度的,主要表现在约束类型的多样,约束与被约束物体的接触方式的多样性。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给确定约束反力增加了难度。另外,对有些物体的约束反力(铰链约束反力,固定铰链支座约束反力)的确定,需要用二力杆,三力杆平衡汇交原理或作用、反作用等知识来判别。究竟用什么知识来判别,这需要对题目进行分析才能确定。这些都给分析约束反力造成一定的难度。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下面几点。

一、正确应用画受力图的方法

最常用的是隔离法,是把所选的研究对象单独从物体系中“拿出”,再画出它所受力的方法。此法可使学生分清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从而正确地画出物体所受到的力。

二、正确画出研究对象的轮廓图

三、正确确定各个力的方向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篇9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认识到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所有的面。

2.过程与方法: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3.情感价值态度观:通过学生观察,想象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看到不同的形状。难点:辨认从各个不同面观察到得简单物体的形状。

三、教学过程

1.趣学趣教感知导入

师:首先,大家来看看几张图片,这是什么呢? 生:小汽车。

师:是小汽车,而且都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制造的小汽车,那大家来看看这辆小汽车是老师从哪个方向拍到的? 生: 正面。

师:很好,这一幅呢? 生:侧面。

师:再来看这一幅? 生:后面

师:同学们真棒!在生活中,需不需要这样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呢?这是老师在淘宝上挑选下来的一组电话照片?这卖家为什么要拍这么多不同角度的照片呢?

生1:这是为了更好的宣传他的商品。

生2:这样也可以让买电话的人全面的了解这部电话。师:回答的都很好,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导入的过程新颖求变,通过同一物体各个方向的照片展示,增强学生

对新知识的渴望心里。

2.导学导教体验探索 整体观察

师:我们今天来观察这个药箱。在你的位置上观察药箱,你看到了哪几个面?看好了吗?谁来说一下?

生1:我看到了三个面,是正面、上面和左面。

生2:我看到的也是三个面,是正面、上面和右面。生3:我这个位置只能看到一个面。

生4:我看到的是两个面,背面和侧面,不过我站起来又多看见了一个面,是上面。

师:是吗?为什么会这样? 生:因为他观察的高度和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结果就会不同。师:回答的真不错,这个问题不通过思考是想不出来的。

师:下面大家来思考这样三个问题,看到一个、两个、三个面的都有,你能找出个位置看到所有的面吗?最多能看见几个面?请大家站起来看一看,找一找。

师:有找到的吗?最多找到了几个面呢?

生:我发现最多看见三个面,因为长方体有三个面,看见了正面就看不见反面,看见了前面就看不见后面,看见了左面就看不见后面。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我们无论站在哪个位置上,都不能看完一个物体的所有面,这个长方体的药箱我们最多能看到它三个面。

设计意图:本阶段内容设计是严格依据数学教材设计的,通过大家共同观察每个人观察到的形状都不同,从而让学生自己得出物体观察的规律。

分别从三个面观察

师:刚才咱们从整体上观察了这个药箱,下面我们从几个不同的方向去观察它,看看他的正面、左面以及上面看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图形,然后再把它们画出来。观察时,要正视眼神垂直于被观察物体。生1:正面,左面和上面都是长方形。

生2:虽然都是长方形,但形状不一样,正面是小药箱,左面没有字,上面有个急救图标。

师:那有没有上面,左面和正面观察图形都是一样的物体呢? 生:正方体。

师:他说的对吗? 生: 对。

师:那老师拿一个魔方来给大家看看,它的每一面都是一模一样的吗? 生:魔方的每一个面的形状和大小都是一样的。

生:不对,还有颜色,每一面的颜色不同,在不同位置观察,虽然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但是颜色不同。

师: 回答的很好啊,通过大家共同的思考发现,从不同的位置和方向观察,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师:在大家认真学习的时候,有几位动漫人物也发表了他们的意见,大家来看看谁说了谎话? 生:灰太狼。

教学设计:规定观察以什么为基准,让大家找到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正面上面

和左面的图形是什么样的。

3.学以致用巩固强化 师:那我们来看这几样我们熟悉的几何体,有圆柱体,球和正方体。这三个物品,先把球和圆柱体组合在一起,大家分别从左面,上面和上面看看是什么图案?连一下线。

师:大家都能够看到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体也是不同的。

师:再来看圆柱体和正方体,大家看看左面,正面和上面分别是哪一幅? 师: 大家来看看这个小故事,帮助美羊羊找到偷她宝物的凶手? 生:灰太狼。

师:很好。下面两个人一起做个游戏,一个人描述第一句,另一个人猜,回答的人只能说是或说不是。

师:请你转过身去,请你拿好要给他猜的物体。

生1:我有一个物体,它的一面是圆的,请你猜一猜,它是什么? 生2:它是圆柱体。生1:不是。

生2:那它另一面也是圆形的吗? 生1:是的

生2:他是不是从任意方向看都是圆形的。生1:是的。

生2:它是球体。生1:你猜对了。(下面学生鼓掌)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学习方式,让大家增进对本节课的认识,也锻炼了同学

们的动脑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乐学乐教激情延伸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吗?

生1:我知道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图形不一样。生2:无论我怎么看长方体最多只能看见三面。

师:对,观察物体是这样。那么我们向全面了解一个人或一件事更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去观察,思考,不能片面的看待。

师:老师有一个问题要提给大家思考,是不是所有物体做多只能看见三个面,例如老师所拿的这个物体,最多我能看见四个面?这是怎么回事呢?课后大家来思考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总结本节课,从数学知识升华到对人生,生活的态度,最后留给大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篇10

1.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经历在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过程,初步感知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观察实践,体验观察结果的不相同。

1、具体实物的观察

2、(1)观察、体验

师:每小组一只小猪储蓄罐,仔细观察后,说说你看到了这只小猪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

学生1:我看到的是小猪的前面,有两只耳朵、两只眼睛、两条腿和一张嘴巴。

学生2:我看到的是小猪的后面,有两条腿、一条尾巴和两只耳朵。

学生3:我看到的是小猪的左面,有一只耳朵、一只眼睛、一张嘴、一条尾巴和两条腿。

学生4:我看到的是小猪的右面,也有一只耳朵、一只眼睛、一张嘴、一条尾巴和两条腿。

师:现在请每位同学把你们看到的小猪的样子画下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画从正面、右侧面、左侧面、背面的小猪图片,画完后组内交流欣赏,看看不同角度的小猪的形状。有以下几种情况: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画得也很好。现在请你们根据这几幅图画商量一下,可以提出什么问题。讨论片刻后交流。

生1:为什么同一只小猪画出的形状会不一样呢?

生2:因为我们观察得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形状会不一样。

师:对,我们观察物体时所处得位置不同,也就是观察得角度不同,那么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进一步体验:每组学生围绕小猪一周,在正面、后面、侧面等各个位置停一下,体验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学生在活动中思维活跃,情感积极。】

(2)观察、想象

①想象:从下面往上看,想象一下,会是什么样子?把你的想象画出来看一看。

(学生想了片刻之后,开始动手画形。其中有少数学生的想象是正确的。)

②验证:然后拿起储蓄罐从下往上实际观察一下,验证自己的想象,看谁的想象最接近。

【那几个想象正确的学生非常兴奋,为自己的成功感到由衷的快乐。这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学法指导:在观察之前,我们可以先想象一下,它会是什么样子呢?然后再实际观察,验证自己的想象。这样做,会让我们的眼睛变得越来越厉害。

③练习:

a.、课本67页: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b.b、每课一练49页第1题:下面6个杯子的形状,分别是哪6个小朋友看到的,知道吗? c.C、观察两幢房子。

【通过练习,能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这些练习,需要学生在头脑中进行“虚拟移位”,即假设自己在物体的哪一方,会看到哪个图形,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了充分的培养。】

2、简单几何形体的观察

师:请同学们把小猪放回盒子,然后观察储蓄罐的盒子,你发现这个盒子是什么立体图形?生:是长方体。

师:长方体有几个面?

生:六个面。

师:你最多能看到几个面?怎么看?有几种看法?最少能看到几个面?怎么看?有几种看法?怎样看到两个面?学生观察活动,交流汇报:

生:最多能看到三个面,可以站在尖角的地方。从8个尖角可以看到三个面。

生:最少能看到一个面,可以正对着一个面。有6个位置可以看到一个面。

生:隔着一条边,就可以看到两个面。有12个位置可以看到两个面。

【这样观察,渗透了长方体的8个顶点、12条 棱的特点。为教学长方体的特征进行初步的感知。】

(三)想象:下图是一个从上往下看的物体的形状,根据你的经验,你能想象它是什么物体吗?

学生思考片刻后,举出:井沿、洗衣机、饮水机等等。

【师在学生联想的基础上,课件出示其他物体,如砚台、各种产品、月饼、装有袋子的VCD等,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观察物体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物体的样子也不同。

教学反思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课教学内容还不是正式教学三视图,只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学生无论选择了哪个观察点,观察到的只是物体的其中一部分,观察点不同,看到的形状也是不同的。只有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会形成这个物体的完整表象。基于以上认识,本课在教学时注重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充分体验,在体验中适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新课程特别倡导用具体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投入数学活动。郑敏信教授也说过:情境的设置不仅仅有益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还应当在课程的进一步开展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本课教学开始,我创设了猜一猜的游戏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当第一张图片出示时,学生有的猜是白球,有的猜是月亮,有的猜是饭勺子,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我接着出示第二张图片,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观察信息,这时,有部分学生猜测可能是灯炮,有一半学生还拿不准。当我出示第三张图片时,全班学生异口同声说这是灯炮。在这个图片展示过程中,学生不仅强烈地感受到物体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而且整个情境的创设遵循”短、平、快”的引入原则,精炼,用时少,效果好,导向明确。

二、观察体验,让学生体验观察结果的不相同 观察物体一课的教学内容,决定了本课的教学方式,应以活动为主,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不断体验,让他们在亲身经历中不断丰富表象,增强感性认识。因此,教学时,我选择学生喜欢的储蓄罐作为观察对象,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观察,并在组内交流,思考讨论:为什么同一只小猪看到的形状会不一样呢?在他们的亲身经历中不难达成共识。为了深化体验,我又让学生进行换位观察,围绕储蓄罐一周,观察正面、后面、侧面等不同形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进行观察,才会形成这个物体的完整表象。为了提升本课数学内容的思维层次,我适当地拓展了教学内容,让学生继续观察装储蓄罐的长方体盒子,并提出数学问题:最多能看到几个面?怎么看?有几种看法?最少能看到几个面?怎么看?有几种看法?怎么看到两个面?这些问题实际上包含了长方体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特征,比如,12条棱,8个顶点等知识点,但这些知识都在学生的观察中渗透,在体验中感知,为学习长方体的特征打下了良好的辅垫。

三、借助观察,让学生在想象中发展空间观念

如前所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好素材。为了发展学生的窨观念,本课教学安排两处让学生展开想象,一是让学生从正面、后面、侧面观察储蓄罐之后,我就让学生进行想象:从下面往上看,想象一下,会是什么样子?把你的想象画出来看一看,然后拿起储蓄罐实际观察一下,验证自己的想象是否正确。二是在对简单形体的观察后,我出示一个外方内圆的组合图形,让学生根据已有有生活经验,联想它是什么物体从上往下看到的形状,沟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1、《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篇11

----四(1)数学公开课教学设计

兴化市西郊中心校

王建成2017.9.26

教学目标:

1、在教材例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物体所看到的图形的方法,并灵活运用。

2、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空间想象力,读图绘图能力。教材分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

1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了“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的过程,观察物体的相对位置和形状,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学习中学会与他人交流,能从数学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所学几何知识,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初步形成评价和反思的意识”。

学情分析:对四年级的孩子而言,这一学段的教学要注重丰富学生对形状的感受和认知,要联系实际生活,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数学活动,注重知识发现和探索的过程,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只有在这样点点滴滴的累积之中,学生的视野才会不断开阔,对图形的理解也才能更加深入。

教学突破:

1、通过组织学生亲自拼摆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各种立体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和尝试,体会立体图形和它相应的平面视图转换。通过摆一摆、看一看、连一连、画一画,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稍微复杂立体图形的形状,丰富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通过小组合作,小组积分方法,调动学习积极性。

一、《预习案》学会自学·小试牛刀

1、设计意图:复习物体的前面、右面、上面,继续巩固辨认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绘图的能力,初步培养空间观念,激发学习兴趣。

2、上课流程:课前5分钟左右发放《预习案》,并尽快完成。课上检查完成情况,视完成情况和正确率对各组进行打分。对于出现的错误,通过小组交流或跨组交流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训练案》合作探究·大显身手

1、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形状可能不同。能确认或辨认由多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摆成的不同物体的前面、右面、上面所看到的图形。体会物体与它相应的平面视图的转换与联系,能借助简单物体或看到的形状直观地、有条理的进行推理,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观察物体的兴趣,乐于对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能克服操作中的困难,并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断激发进一步学习的热情。

2、上课流程:逐条完成“画一画、数一数、摆一摆”,视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如果积木不足,小组可以结对,组成大组。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经验和技巧。

三、《检测案》当堂检测·查漏补缺

1、设计意图:通过对常考习题的考察,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查漏补缺。

《观察物体》教案设计 篇12

(二)辨认一组正方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信息窗2 第1课时 辨认一组正方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新授)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一组正方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并能根据确定方位看到的形状来想象物体的摆放方式。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学会欣赏数学美。3.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精神,培养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一组正方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难点:能根据确定方位看到的形状来想象物体的摆放方式。教具、学具:

教具:教学课件,大正方体 学具:每人六个小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喜欢逛商场吗?商场里的货物琳琅满目,但对于存放货物的仓库我们很少见过。这节课我们一起到存放货物的仓库去看一看,好吗?请看屏幕。(出示书81页情境图)

谈话:请同学们认真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王叔叔会看到几箱货物)为什么他们看到的结果不同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他们的位置吧。说说他们分别站在这两箱货物的什么位置观察的。(正面、侧面、上面)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解决问题:从不同方向看

,各是什么形状?

1.回顾旧知: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的知识,“从不同方向看”指的是哪几个方向?(学生回答:指的是上面、正面、侧面三个方向。)

2.谈话:同学们看,我把图中小车上的货物给大家拿来了。(每人发两个正方体积木。)请你用小正方体代替货物,然后从不同的方向来观察一下,各是什么形状?

(操作后先在小组中互相说说,然后汇报交流,交流时多指名说,让学生畅所欲言。)

3.小结:刚才我们从不同方向看小车上的这堆货物,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察物体。(完成板书:观察物体)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解决问题:(课件出示三个正方体的组合图)

1.谈话:工人叔叔又推来了三箱货物,车上这3箱货物,从不同方向看,各是什么形状呢?

2.请你先用用手中的积木来搭一搭,然后观察一下,从不同方位看,各是什么形状?

(学生在小组中活动,互相交流,然后指名发言,全班交流意见。)3.你能帮助他们把现在看到的图形贴到相应的位置吗?(教师贴好0头像,学生到黑板上板贴看到的图形。)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解决问题:如果车上有4箱,而且从正面看到的是,可以怎样摆?

1.谈话:这一次推车的叔叔想考考你,他说:“我摆了4箱货物,从正面看形状是。你知道我是怎样摆的吗?”

同学们可以一边想,一边用手中的积木试着摆一摆。谁摆出来了?可以到前面摆给同学们看一下。(对第一个发言正确的学生要充分表扬,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是不是只有一种摆法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用手中的正方体积木,摆一摆,看一看,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摆法多。

(学生到台前展示,老师用课件演示总结:我们可以在不改变正面形状的基础上,再在适当的位置添加一个正方体,摆在前面或后面,试图效果一样。)3.小结:同学们能根据我们看到的形状来想象物体的摆放方式,并且想出了这么多种摆放的方法,看来在仓库里摆放货物也有很大的学问。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1.“自主练习”第1题。

谈话:同学们,你想不想也来当一次仓库保管员,来摆放货物呢?不过,摆放货物是有要求的,请同学们翻开书第82页,一起看自主练习第1题。

要求:请同学们先和小组的同学先用积木摆一摆,仔细观察从不方向看到的形状,然后说说每一幅图分别是从哪个位置看到的?

(学生先在小组里摆一摆,说一说,然后集体交流。)2.“自主练习”第2题。

谈话:(出示3幅图)看,这是我在仓库拍的三幅照片。请同学们根据照片完成书第83页第2题。填完后,可以用积木摆一摆验证一下自己填的对不对。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汇报交流)

3.“自主练习”第3题。

谈话:你能帮助这四名同学找一找他们看到的是什么图形吗?如果你一下子就能看出来,那么就直接用线连一连。如果你不能马上看出来,就用积木摆摆看看,再连线。

4.小游戏:你说我摆。(“自主练习”第4题。)

介绍游戏规则:以小组为单位,一个同学抽出一张印有图形的图片,其他同学摆一摆,看一看有几种不同摆法,比一比谁的摆法多。(学生操作、交流)课后总结:

1、布置作业:今天的作业是“自主练习”第5、6、7、8题。2.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上一篇:推断阅读法下一篇:八式太极拳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