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断阅读法

2024-06-05

推断阅读法(精选10篇)

推断阅读法 篇1

推断阅读,指的是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寻找关键词,分析语义群和确实意图这三个步骤而达到掌握各段大意、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而形成一套要领的阅读方法。推断阅读法的好处是,压缩了文字数量,提高了理解文章的质量。推断阅读法的理论依据是因为大脑具有选择和压缩信息的功能,所以阅读时在必要的条件下不需要通读全文,只需要通过找重点、作判断的办法,就能达到去粗取精、广泛获得知识的目的。

推断阅读的实践依据是一般理解文章的两种方法。一般理解文章的两种方法是:

(一)寻找重点内容法

这种方法是在阅读时,把文章分成几部分,再把每部分按照内容分成几个方面,这样就会形成有利于理解和进一步背诵的重点。所谓重点内容是指某个点而言,这个总的文字虽然十分简短,但是却具有某种更为广泛的内容。理解的目的是抓住全文的基本思想,关键词和某些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理解的过程,是把全文的内容归结成为简短的逻辑性强的几条提纲,从每一条提纲里找同一个统一的、有一定联系的思想。划分重点内容的过程,也就是在文章不丢掉重点内容的前提下,进行加工和提炼的过程。理解阅读法就是通过这种办法制订出来的。

(二)判断法(或预测法、猜测法)

内行的读者只要看一眼几个句子,就能猜出整段或整页的意思。思维之所以有效,是因为采取了有效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读者把精力主要放在了把握全文的意思上,而不是个别的词的意思上。读者所考虑的主要是文章的思想内容,所探讨的是作者的基本思想。

上述两种理解方法是多数人经常采用的阅读方法。如果对这两种方法加以综合运用,就能大大提高理解各类文章的效果。在快速阅读的情况下,理解具有它的迅速性、紧迫性。因此,利用上述方法进行思考无疑是有益的。

理解,是人的头脑通过利用现有的知识,在事物与事物之间建立起一种逻辑联系。在阅读容易的文章时,理解仅仅表现为感知,也就是一下子能够抓住所需要的东西,并把它同新的印象结合在一起。但是在阅读不熟悉和不容易理解的文章时,对所读内容要下一番工夫,就要利用旧知识和新知识建立起新的逻辑联系。

因此,理解不是一字不漏地通读,而要掌握全文精神;并不要通读全文,读其中一部分就行了。这一部分是指文章内容的“精华”。

文章里都包含着一定的信息。这种信息只要读一遍文章便可得知。所以,读书的第一步就是处理信息,信息就是本篇向读者提供的东西。

当然,如果读者在开始时还不理解某篇文章的价值,那么它就不会给他带来任何信息,事后过了一段很长的时间,这个读者得到了新的知识,这时他如果读这篇文章的话,才能从中得到必要的信息。

读者对文章进行研究的结果便产生了一种概念,在这种概念的基础上,又了解了一种意图,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推断阅读的步骤:

找出关键词。即读第一遍时把关键词找出来,刚开始训练时可以用笔把关键词画出来。

确定判断。即把画出的关键词,在头脑里重新编码,形成自己的判断。

理解意图。即通过回忆,根据自己形成的判断,确定所读文章的意图,也就是中心思想。对理解阅读法尚不熟练的时候,可按上述三个步骤分步训练。待到一定熟练程度后,再将三步变为一步,即在阅读时,同时进行找关键词、确定判断、确定意图的工作。也就是既要善于抓关键词,进行快速阅读,又要同时进行思索,以达到理解文章主旨的目的。

自我测试范文:

儿童的大脑

苏·怀亭博士

儿童大脑的早期发展阶段是激烈的神经活动时期,在这一时期,大脑细胞之间的相互连接正在以疯狂的速度形成。因此,大脑开始学习的时间不能太早。

大脑的爆发

与其他器官相比,大脑完全发育成熟所需的时间要长得多,并且它的生长模式也明显不同。其他大多数器官的基本发展是在子宫中完成的,当身体成长时,器官的进一步成长是通过细胞分裂完成的。而另一方面,大脑在出生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其细胞发育过程——那就是为什么儿童的大脑看起来与其身躯的其余部分不成比例。

近10年所做的研究是以以前的证据为基础的。即当大脑还在子宫里的时候,就通过自发地产生信号的方式开始了细胞之间的复杂连接。在受孕之后大约8个星期,第一次“大脑爆发”开始(术语“大脑爆发”与大脑的不断发展有关)。再过5个星期,大多数脑细胞就形成了。第二次“大脑爆发”在出生前约10个星期开始,并持续到出生之后两年。第二次大脑爆发时期是脑细胞激烈活动的时期:脑细胞之间的相互连接更精致、更协调和范围更大。脑细胞连接率的增长将导致大脑的迅速增长。在出生时,大脑的重量约为其成年重量的25%,在6个月时为50%,在两岁半时是75%,5岁时则为90%。

初来人世

研究显示:孩子出生时,对人类的声音表现出积极和明确的回应。一段新生婴儿的高速影片在慢放和逐帧检查时显示:婴儿某些部位微小的姿势与特定的声调和父母发出的只言片语同步。而其他非人类的声音则不会产生这样的反应。这就暗示着:当他们还在子宫中时就已学会了某些语言技巧。在子宫中听过母亲的心跳声,这种声音能为婴儿识别并具有安慰性的影响。

汤姆·鲍威尔在爱丁堡大学所做的关于幼儿理解的研究表明:婴儿出生后所体验的是一个三维的世界。他用偏振的遮尘眼镜,使左右眼睛看见不同的图像。他在婴儿面前创造了一个实心物体的视觉图像。鲍威尔发现:即使是新生的婴儿也会伸出他们的手去触摸这个明显的物体,一旦孩子触到的是空荡荡的空气,而不是实在的物体时,他就开始哭叫。这表明:在出生时,婴儿期待的视觉目标应是切实的,并显示出视觉和触觉的简单一致性。

光线和声音

在爱丁堡所做的其他试验表明:光线和声音也有影响,新生儿会把头转向有声音特别是母亲的声音的方向。他们已表明,婴儿生来就具有辨别好闻的气味和臭味的能力,他们会将头恰如其分地转过来、背过去。

新生儿也能认识人类的面孔。罗伯特·弗兰茨是克利夫兰市西里塞夫大学的研究员,他给一个刚出生一天的孩子选择地出示图片:一个人的面孔、公牛的眼睛、新闻纸或彩色圆圈。他发现了孩子对人的面孔的优先选择,大多数孩子看人的面孔的时间比看其他图片多得多。卡内基麦林研究院的马克·约翰逊对刚出生十分钟的婴儿做了类似的试验,并观察到他们明显偏爱人的面孔,而不太喜欢空的椭圆或皱巴巴的面孔。根据约翰逊的试验,这就意味着人类在出生时就有关于面孔的“模板”,这将有助于我们辨明食物来源、温暖和保护。

有人用正常的语言跟他说话,而不光是用儿语哄孩子,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学习语言。一个丰富的早期环境,如父母一方或双方有意识地帮助孩子提高感觉的体验,会加快和鼓励孩子的发展。早在1952年,艾伦·斯特恩认定一个有意识刺激的环境对他的女儿艾迪斯会有好处。从出生起,他就尽量与她多谈话(不是儿童式的谈话),给她演奏古典音乐,并给她闪动地显示有数字或动物的卡片。这一技术已被无数的父母采纳和应用,并取得了非常积极的结果。

斜坡、阶梯和轮子

为了评估丰富多彩的环境对大脑成长的影响,伯克雷市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马克·罗森威格,让一群幼鼠在一个满是斜坡、梯子、轮子、隧道和其他刺激物的笼子里成长。第二群留在一个空荡荡的笼子里。105天之后,检查了两组老鼠的大脑,结果显示:在环境丰富的笼子里,老鼠的脑量上升,并且比对照组有更多的相互连接。大脑细胞也多15%,神经体多15%,也许最重要的是与其他的神经有更多的连接。

程序化的生物学核心知识的信条处在大多数儿童发展研究的核心,这种研究不仅使用数字和物理的方法,而且要使用其他的认识技巧。正是这样一些程序化的核心知识仍然不成熟。从1988年开始,当时加利福尼亚技术学院发明了一种多电极装置,才有较大的可能去检测和测量哺乳动物胎儿的大脑细胞在子宫中的相互刺激、形成、协调和相适应的连接。关于这样的神经活动方面的工作表明:脑细胞之间的相互连接是在“大脑爆发”期间形成的,而不是每个神经连接都被储存在我们的基因里面。给定数百万个连接需要在大脑里形成的条件下,根据前面的理论,仅需储存很少的遗传信息。这应该意味着:遗传蓝图只是当儿童在子宫时及幼年起作用。

天性与教育

上述是一些相对比较新的假设,需要做许多工作来发展和论证。这一假设还应加上至关重要的、对天性和教育的新思考。

在那些涉及许多理论、研究和结论的研究领域中,在给定合适的刺激后婴儿所展示的潜力继续鼓舞着父母们。教育的重要影响给了父母们以机会,以他们认为合适和切实可行的方式去尽其所能地帮助他们的儿女们。

无论是出于遗传程序的原因,还是由于在子宫中以及在关键的头几个月中所形成的神经之间的相互连接,我们对婴儿的智力和容量的认识都在增长。无论父母用什么方式去鼓励和加强他们孩子的智力发展,有两个关键点必须考虑:

第一,必须遵循连续性。一个能力比他或她的同学发展要快得多的孩子也许会故意保持在后面,以避免出众或被嫉妒、嘲笑。

第二,应该注意真正地尊重和发展孩子的希望和兴趣。在已经投入了大量的时间、感情和希望之后,父母们必须意识到,不要过多地在意自己劳动的成果如何,关键是孩子的幸福和满足,而父母的欢乐在于积极地参与。

现在停下计时器

所用时间:分钟

下一步,用本段的字数(本段为2298字)除以所占用的时间(以分钟计),计算出阅读速度,即每分钟多少字:(WPM)。

快速阅读计算公式

每分钟字数(WPM)=所读数量/时间

每分钟字数:

理解测试

1.人类的大脑:

(a)在受孕时脑细胞就已经完全形成

(b)脑细胞在出生之前就已经完全形成

(c)脑细胞在出生一个月后就完全形成

(d)在出生两年之后脑细胞才完全形成

2.第一次“大脑爆发”始于:

(a)受孕时

(b)受孕后8个星期

(c)受孕后4个月

(d)出生前1个月。

3.第二次“大脑爆发”大约开始于:

(a)受孕后8个星期

(b)受孕后10个星期

(c)出生前10个星期

(d)出生前4个星期

4.出生时,人的大脑重量占成年时大脑重量的百分比是;

(a)10%

(b)15%

(c)25%

(d)40%

5.在6个月时,大脑重量占成年时大脑重量的百分比是:

(a)25%

(b)40%

(c)50%

(d)75%

6.在两岁半时,大脑的重量占成年时大脑重量的百分比是:

(a)50%

(b)75%

(c)80%

(d)90%

7.在5岁时,大脑的重量占成年时大脑重量的百分比是:

(a)85%

(b)90%

(c)95%

(d)100%

8.婴儿在出生的当天就能对人类声音的音调作出积极而特定的反应。

真/假

9.爱丁堡大学的汤姆·鲍威尔对新生儿理解能力的研究表明:一个孩子在出生时:

(a)只看见模糊的图像

(b)立即注意他的母亲

(c)能很清楚地听见声音

(d)立即体验到一个三维的世界

10.在爱丁堡大学的其他研究也已经显示,光线和声音也有影响,一个新生儿会把头转向有声音的方向,特别是()的声音。

11.罗伯特·弗朗茨和马克·约翰逊发现:新生儿对某种图像有明显的选择性:

(a)他母亲的图像

(b)彩色的圆圈

(c)人的面孔

(d)动物

12.那些“咕咕叫”的孩子有更多的机会掌握语言。

真/假

13.马克·罗森威格用老鼠做的试验表明:在丰富环境里成长的老鼠:

(a)大脑较小

(b)个子长得较大

(c)大脑没有增长

(d)在大脑脑细胞之间有更多的连接

14.婴儿大脑中神经的相互连接是形成在:

(a)“大脑爆发”期间

(b)出生之前

(c)我们基因的储存间

(d)在生命的头两年

15.父母的主要目的是:

(a)培养一个天才

(b)提供良好的学术教育

(c)孩子的幸福和满足

(d)不干扰孩子的自然发展

翻到290页检查答案,然后用得分除以15,再乘以100,换算成理解百分率。

理解得分:/15

/100

答案:

1.b2.b3.c4.c5.c6.b7.b

8.真9.d10.母亲的声音11.c12.假

13.d14.a15.c

推断阅读法 篇2

形训推断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来解释词的基本含义。如1998年全国高考语文卷第16题C项:“若少屈, 冀得一归觐 (觐:拜见) ”该字形旁为“见”, 意思肯定与“见”有关, 再根据语境, 李若水见的对象是父母, 据此可以推断该项“拜见”的解释是正确的。

声训推断法

运用声训推断法, 可以发现通假关系, 从而用本字字义去推断所通之字的含义。如2006年全国高考江苏卷第8题D项:“麾妇人出 (麾:挥手, 使……离去) ”据声训推断法, 可知“麾”与“挥”同音;再结合语境, 可大胆推测二者为通假关系。因此, D项解释是正确的。

语法推断法

除了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之外, 古代汉语的语法和现代汉语中的语法并无太大差别。所以, 分析语法现象, 不仅可以推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 还能够了解词类活用现象。如2004年全国卷 (乙) 第11题D项:“于是行旅不至, 人物无资 (行旅:旅行, 游览) ”根据否定副词“不”的位置, 可判断“行旅不至”为主谓结构。那么, “行旅”应是名词, 可视为活用, 故D项解释错误。

成语推断法

学生对成语是比较熟悉的, 而成语是古汉语的产物。所以,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成语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如2006年全国高考湖南卷第9题D项:“北枕大江, 南薄五岭 (薄:接近) ”古汉语中“薄”的含义是比较多的, 而大部分考生对“日薄西山”这个成语是熟悉的, 可以由该成语中“薄”的含义推断出文中的“薄”是“接近”的意思, 且这一解释完全符合语境。所以, D项解释正确。

对位推断法

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并列句很多, 而这种句式中, 处于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词性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这样, 可以利用已知的词义去推断相对应的实词或虚词的含义。如2006年全国高考湖北卷第7题B项:“令国致乐不已, 狗马室妾, 不已厚乎。”前一个“已”可联系上文语境, 尤其是“致能歌者”一句推出是“停止”的意思, 而“不已厚乎”与后文“不亦薄乎”的句式结构完全相同, 后一句的“亦”为副词, 是“也”的意思。据此, 可以推断出“不已厚乎”中的“已”绝不可能是动词。故B项不相同。

语境和逻辑推断法

高考文言文的选材多为一些人物传记, 大都具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 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这使学生易于把握文章的情节线索。一般人物个性在开头部分有明确的交代, 这样, 就使学生容易把握人物的性格, 可以对人物的活动做出合理的推断。如2004年辽宁卷第11题A项:“轨遂投城遁走。”从后文看, “遁走”为“逃跑”之意, 按逻辑推理, “逃跑”当在“投奔”之前, 倘若“投”真是“投奔”之意, 那么, 语序就该是“遁走投城”, 这显然不符合原句。其实, “投”应该是“放弃”之意。 (联系成语典故“投笔从戎”中“投”的含义, 亦可推知“投”, 当为“放弃”之意。)

历史文化常识推断法

虽然近年来考试大纲中没有将文学常识列入考试范围内, 但是文学常识对考生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内容有重大的作用。考生如果没有掌握基本的文学常识, 没有一定的有关姓名称谓、官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器物、天文历法等方面的常识积累, 阅读文言文的难度就会大大增加, 考试中答题的准确性则会大大降低。同时, 这些常识还可以帮助考生推断某些词、句的含义。如2005年全国高考天津卷第11题A项:“如是二年, 国衰, 诸侯谋之 (谋:为……谋划) ) ””该文的背景是战国时期, 稍稍具备一点历史知识的考生都知道, 那是一个诸侯争霸的时代;赵文王好剑不厌, 致使朝政荒废, 国力衰落, 这正好给其他诸侯国以可乘之机, 怎么会为赵文王“谋划”呢?考生根据语境, 结合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 不难推断出该处“谋”当为“图谋”之意。

结构推断法 篇3

【同步突击三】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选自《郁离子》)

1.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乞猫于中山(乞求)

B.其子患之(担心)

C.不病于无鸡乎(疾病)

D.去饥寒犹远(距离)

2.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山人予之(给)

B.是非若所知也(判断动词)

C.毁吾衣(破坏)

D.穿吾垣墉(穿透)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棋者不信,以帊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校,不误一道。其强记默识如此。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

(选自《三国志·王粲传》)

1.下面句中黑体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使背而诵之(背诵)

B.不失一字(丢失)

C.局坏,粲为覆之(恢复)

D.棋者不信(诚信)

2.下面句中黑体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其强记默识如此(读zhì,记)

B.善属文,举笔便成(读zhǔ,缀辑,撰著)

C.然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超过)

推断阅读法 篇4

当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王磊

朱大成

高考文言文阅读除了考查迁移能力之外,还要考查领悟推断词义的能力。如何提高推断文言词义的能力?只有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点拨并进行有意识的训练,才能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提高他们推断词义的能力。本人在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依据语境推断词义 1 整体感知,推断词义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如果教师解题的话,“讽”的意义学生只能死记,认识并不深刻。如果让学生整体把握全文之后,让学生来推断“讽”的意义,便知道邹忌是用自己家里的事暗示、规劝,没有讽刺嘲讽的意义。对注释里“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的理解就更深透。一个“讽”字的解释,也可让学生了解进谏的方式,鸣鼓不用重敲,让纳谏者有一个接受的余地;出发点是要让他治理好国家。一个词义的理解,让学生变死记硬背为领悟推断,其思维品质又提升了几个层次,何乐而不为? 2 上推下联,揣度词义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有辞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其中“辞”如何解释呢?解释为“拒绝、谢绝”与下文“许之”相悖,只有解释为“推辞”,上下文意才能相符。本来注释写得很清楚,讲解的时候,有意识地提出这一个词,可以让学生关注上下文,以便寻求释词的方法,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推断词义的能力。把握感情,推断词义

《赤壁之战》中,有“权勃然日:‘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没可以当曹操者,然刘豫州于人”“非刘豫州没可以当曹操者”“安能抗此难乎”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怒气,对刘豫州不屑一顾。依据字里行间的情感推断,“勃然”解释为“发怒的样子”。

《伶官传序》中有“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逸豫”如何解释呢? “兴国”和“亡身”相反,感情迥异;那么“逸豫”和“忧劳”相反,褒贬相异,因此“逸豫”要解释为“闲逸,安逸”。揣度语气,推断词义

《师说》中“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其中“其”如何解释呢?句中“此”从上文可知,指“是否从师而问”,那么“其”只能是表推测的副词,意为“大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中的“其”又如何解释呢?依据上下文反问的语气,便可解释为“难道”。解释文中副词的意义,一般比较麻烦,而依据上下文的语气是可以推断的。还有一些文言虚词的意义,也可以借助句子结构关系分析或者文言句式常识进行推断。

二、依据句子结构关系,推断词义

l 利用对举结构的特点,推断词义 《师说》“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中“出”、“下”如何解释呢?因为此句有对举的特点,“从师而问”与“耻学于师”相反,“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为对比关系,因此,“出”解释为“超出”,“下”应解释为“低于”,也构成为相反钓关系。分析句子结构关系,推断词义 《过秦论》“追亡逐北”中“追”“逐”意义相同,“亡”“北”意义相同,但如何解释呢,还要进行语法分析,“亡”“北”均为宾“失败”,而此处的解释,只能从语法结构关系去解释,才能说通。《赤壁之战》“闻操已向荆州”中的“向”如何解释呢? “向”前有“已”(副词)修饰,“向”一定是动词,只能解释为“奔向”,后面的“荆州”作“奔向”的补语。《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谏”如何解释? “谏”只能作“纳”的宾语,解释为“意见、谏言”,而不能解释为“规劝……改正错误”。这也是按语法结构关系解释词义的一个例子。

《赤壁之战》“可烧而走之”中“走”如何解释呢? “烧”的主语是吴方,那么“走”的主语是谁?走的肯定不是吴方,而是曹方。主语的暗换,就改变了“走”的用法,只能解释为“使……逃跑”上下文才能贯通。文言文中为了表达的简洁,往往暗换主语,只有从语法结构入手,才能释准词义。

三、比较分辨,断定词义 《过秦论》“瓮牖绳枢”与《训俭示康》“锦衣玉食”,如果按照“瓮牖绳枢”解释的方法去解释“锦衣玉食”,可能就会出错。原因何在?前者是并列关系,后者是偏正关系。“瓮”“绳”是动词,分别带宾语;“锦”“玉”是名词作状语,构成偏正结构,没有动词,只能补上省略的动词一一“穿”“吃”。如果此处按照“两名词在一起,一定有一个活用作动词”的规则,必定会混淆不清。

初中化学推断题方法 篇5

由于“酸碱盐”的内容主要是学习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及条件和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其涉及的物质种类多,且颜色状态不一。因而认识初中化学中常见的、重要的物质是最关键的。

建议学生进行归纳、再认识。二指示剂: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无色酚酞溶液(遇酸不变,遇碱变红);三酸:稀硫酸、盐酸、硝酸;五氧化物:氧化铜(黑色)、氧化铁(红褐色)、氧化钙(白色)、二氧化碳(无色无味气体)、二氧化硫(刺激性气味气体);七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氢氧化铜、氢氧化铁、氢氧化镁;十三盐:氯化钠、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氯化铁、硫酸铜、硝酸铵、硫酸铵、碳酸氢铵、碳酸钙(不溶水溶于酸)、碳酸钡(不溶水溶于酸)、氯化银(不溶水不溶酸)、硫酸钡(不溶水不溶酸)。

归纳、认识以上物质时注意它们的颜色、状态、溶解性及其对应水溶液的颜色,掌握物质分类的知识和技能。

层次二:物质间的反应关系

以一种酸或碱或盐归纳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然后拓展到其他同类物质,最后总结出酸的性质、碱的性质和盐的性质,进而总结出物质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并进一步认识物质的用途。

这个层次的复习主要以书写化学方程式为主,借以轻松地掌握重要的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层次三:概念的认识及反应规律

1、认识概念:一个条件:复分解反应条件(生成水或气体或沉淀);两种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三种干燥剂:氢氧化钠、浓硫酸、生石灰;四种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五个概念的理解:酸(碱)性溶液、溶液的酸碱度、中和反应、潮解、风化;六类复分解反应: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酸与碱反应、酸与盐反应、碱与盐反应、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盐与盐反应。

2、反应规律: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中至少有气体、沉淀、水中的一种;碱与盐反应、盐与盐反应,反应物都必须溶于水;在复分解反应中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和氨气(常见的是二氧化碳);复分解反应中生成物是碳酸时要写出二氧化碳和水,是氢氧化铵时要写出氨气和水;硫酸盐能转化成盐酸盐和硝酸盐,盐酸盐能转化成硝酸盐,反之则不可以;金属与盐反应前置后盐必溶、单质铁、变二价、钾钙钠都不行;金属和盐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的固体和滤液,金属活动性由不活泼的到活泼的在固体中依次出现,而滤液中则是由活泼到不活泼的依次出现(金属包括金属单质和盐中的金属元素),以上的内容需要很好地理解并特殊记忆。

层次四:物质的应用

通过前三个层次的复习,学生对酸、碱、盐的认识已较为深刻了。此时应该将内化的知识转化为外化的实践,即对物质的性进行应用,如进行物质的鉴别、物质除杂、物质的推断等实践应用,并在实践中寻找规律、把握技巧和方法,也可让自己做一些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如探寻一些物质的制备方法等。通过这一复习途径,可以进一步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高考选择性推断题解法探究 篇6

合成及推断是每年高考中的必考题目, 正确掌握题目类型和解答方法是破解这类高考题型的关键。在选择题中融合无机 (有机) 推断的思想是一种新的命题形式, 它开拓了合成及推断命题的新视野。仅以2010年高考为例, 在选择题中融合有机推断的就有四套试卷, 如2010年全国卷Ⅰ第11题“4—溴环己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 2010年江苏卷第9题“合成阿魏酸”、 2010年重庆卷第11题“合成解热镇痛抗炎药贝诺酯”等;在选择题中融合无机 (有机) 推断的有三套试卷, 如2010年福建卷第9题, 有表有图等。2011年高考, 也有较多独立命题的省份采用这种方式。该类题选材涉及有机新物质类、新方法类、新理论类等, 那么如何应对这类题型, 现在介绍几种常见推理方法, 供读者参考。

1.选项代入法

该方法是先通读定义内容, 明确其基本含义, 然后将选项代入定义当中进行判断, 看是否符合定义描述;顺着题意正向思维, 由已知逐步推向未知, 最后作出正确的推断, 即可迅速找出正确选项。选项代入法的优点在于, 可以通过参照选项的方法来帮助应试者理清关系。

例1. (2011年武汉模拟) 下图为含有同一种元素的a、b、c、d、e五种物质的转化关系, 其中a是单质, b是气态氢化物, c、d是氧化物, e是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则a可能是①C、②N2、③S、④F2中的 ( )

A.只有①和③ B.只有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此题用选项代入法。根据选项答案的特点, 首先将④中的F2代入, 则c、d不可能为F的氧化物, 且F元素不存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故B、D两项不正确;然后将②代入, a为N2, b为NH3, c为NO, d为NO2, e为HNO3, 则C项正确。

【答案】C

例2. (2010年福建卷) 下列各组物质中, 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 )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 可用代入法, 即把各选项中的X、Y、Z代入上图的圆圈中进行判断。C项中, CΟ2CΟΟ2CΟ2ΜgC的每步都可通过一步反应来实现, 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2.表格法

该方法是抓住无机物的结构、性质和实验现象这条主线, 草绘表格有助于逆向思维, 从未知逐步推向已知, 抓住突破口, 把整个题中各种物质联系起来进行反推, 从而得出正确的推断。

例3. (2011年金华模拟) 已知KHSO4、BaCl2、Na2CO3、FeSO4和氯水五种溶液有下图所示的相互反应, 图中每条连线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

A.X一定为KHSO4

B.Y一定为Na2CO3

C.Z可能是氯水

D.M、N必定各为BaCl2、FeSO4中的一种

【解析】本题以简洁的框图形式综合考查了无机元素化合物之间的反应关系, 该题属于中等难度题。本题可采用表格法:

从题中转化关系图分析, 可把五种物质分成三类, X、Z均能同时发生两个反应, M、N均能同时发生三个反应, 而Y却能发生四个反应, 故Y一定是Na2CO3溶液, X、Z只能是KHSO4溶液或氯水中的某一种, M、N只能是FeSO4溶液或BaCl2溶液中的某一种。

【答案】A

3.剥离法

该方法是指先根据已知条件把明显的未知首先剥离出来, 然后根据已知将已剥离出来的未知当做已知, 逐个求解那些潜在的未知。

例4. (2011年杭州模拟) 下图中M、N为含X元素的常见化合物, 则X元素为 ( )

A.Fe或C B.Cu和Fe

C.N或S D.C或Al

【解析】本题思路:把推理过程剥离成三段, 各个击破, 求得未知。X→M的反应 (置换反应) 可能有:Fe+CuCl2=Cu+FeCl2或C+2CuΟ=2Cu+CΟ2↑;ΜΝ的反应 (化合反应) 可能有:2FeCl2+Cl2=2FeCl3, 2FeCl3+Fe=3FeCl2CΟ2+C=2CO, 2CΟ+Ο2=2CΟ2;X→N的反应可能有:2Fe+3Cl2=2FeCl3, 2C+Ο2=2CO。

【答案】A

例5. (2010年全国卷Ⅰ) 下图表示4-溴环己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其中, 产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各个反应的产物。反应①为氧化反应, 产物含有溴原子和羧基两种官能团;反应②为取代反应, 产物含有羟基和碳碳双键两种官能团;反应③为消去反应, 产物只含碳碳双键一种官能团;反应④为加成反应, 产物只含溴原子一种官能团, 故C项正确。

【答案】C

4.分层推理法

该方法是指先根据题意进行分层推理得出每层的结构, 然后再将每一层结构进行综合推理, 最后得出正确结论。上述几种方法往往交替结合使用, 快速简便。

例6.已知A、B、C、D、G含有同种元素, A单质为银白色, B溶液为黄色, D固体为红棕色, G溶液为浅绿色。E是通常情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B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也能将一种氧化物氧化为F, F是含有三种元素的化合物, 与A反应生成E、G。其相互转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D的化学式为Fe (OH) 3

B.G生成C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为先产生白色沉淀, 迅速变为灰绿色, 最后变为红褐色

C.E→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Η2+Fe3Ο4=3Fe+4Η2Ο

D.B→F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SΟ2+2Η2Ο=2Fe2++SΟ42-+4H+

【解析】这个平面“魔方”的突破口在于溶液的颜色及E的密度。由题意知E为H2;B中既含Fe3+又含Cl-, 故B为FeCl3。从颜色分析此“魔方”是有关铁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 则A为Fe, 再联想反应A (Fe) +F=Η2+Fe2+, 可知F为酸且为硫酸, 则G为硫酸亚铁, D为Fe2O3, C为Fe (OH) 3, 然后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答案】A

例7. (2011年江苏化学卷) β-紫罗兰酮是存在于玫瑰花、番茄等中的一种天然香料, 它经多步反应可合成维生素A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β-紫罗兰酮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1mol中间体X最多能与2molH2发生加成反应

C.维生素A1易溶于NaOH溶液

D.β-紫罗兰酮与中间体X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首先观察三种有机物中含有哪些官能团, 这些官能团在转化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这些变化是由哪种反应类型引起的;然后再根据典型官能团的性质一一分析选项从而顺利破解。β-紫罗兰酮含有碳碳双键, 可以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而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A项正确;1分子中间体X中含2个碳碳双键和1个醛基, 故1mol中间体X可以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 B项错;维生素A1中含碳原子数较多, 且没有羧基, 故不易溶于NaOH溶液, C项错;中间体X比β-紫罗兰酮多一个碳原子, 故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 D项错。

【答案】A

通过以上几例可以看出, 对于选择性推断题, 常见的分析思路如下:

审题明显信息隐含信息规律或方法得出答案

剖析信息时首先要把握以下三个推断的关键:①审清题意 (分析题意、弄清题目的来龙去脉, 掌握意图) , 用足信息 (准确获取信息, 并迁移应用) , 积极思考 (判断合理, 综合推断) ;然后再从突破口向外发散, 通过正推法、逆推法、正逆综合法、假设法、知识迁移法等得出结论;最后作全面的检查, 验证结论是否符合题意。

跟踪练习:

1.某优质甜樱桃中含有一种羟基酸 (用M表示) , M的碳链结构无支链, 分子式为C4H6O5;1.34gM与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0.448L。M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转化:ΜABr2BΝaΟΗC (Μ、A、B、C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相同)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M的结构简式为HOOCCHOHCH2COOH

B.B的分子式为C4H4O4Br2

C.与M的官能团种类、数量完全相同的同分异构体还有2种

D.C物质不可能溶于水

2. (2011年青岛模拟) 下图中B为常见金属或非金属单质, 有下列转化关系:

若C是可用作自来水消毒的气体, D、E都是二元化合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 , D转化为E时, 增加的氧的质量约是D物质总质量的25.8%, 则A是 ( )

A.AlCl3 B.H2O2

C.KCl D.NaCl

3.已知A是一种金属单质, B显淡黄色, 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则C的以下性质错误的是 ( )

A.溶液呈碱性

B.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C.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气体

D.受热易分解

4.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2H4, 可发生以下系列转化。已知B、D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75%的B溶液常用以医疗消毒

B.D、E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C.B、D、E三种物质可以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D.由B、D制备E常用浓硫酸作脱水剂

5.某含碳、氢、氧的有机物A能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变化:已知A、C、D、E均能在一定条件下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则A的同分异构体是 ( )

AΝaΟΗ{B[JG (]D[ΖJJΤX4][JG) ][ΚΗ-*5]CΗ2SΟ4E

氧化

A.乙酸 B.甲酸乙酯

C.甲酸甲酯 D.乙酸甲酯

6. (2010年南通模拟) 科学家用催化剂将苯酚 (X) 和1, 3-二羰基化合物 (Y) 合成一种重要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构单元——苯并呋喃 (Z) , W是中间产物 (R1、R2均为烃基) 。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反应①属于加成反应

B.W中至少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C.X、Y、W、Z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D.可用溴水或FeCl3溶液鉴别X和W

7.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 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右图所示转化的是 ( )

参考答案:1.D 2.D 3.D 4.D 5.A 6.BC 7.B

现代文阅读的推断方法 篇7

一、透过明示信息,挖掘隐含信息

推断不是凭空进行的,而是根据文章的内容有根据地得出的。作者在文中对问题的结论作了一定的暗示,这就要求考生能够透过明示信息深挖隐含信息,根据已知推出未知,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如2001年高考全国卷第20题A项:“《四库提要》虽然比《三才图会》晚出,却是一部权威性的著作”,这里有两点信息:其一,《四库提要》比《三才图会》晚出,其二,《四库提要》较《三才图会》具权威性。这项推断是否正确呢?仔细阅读原文第三段的有关句子,作者认为《三才图会》一书撰写时代太晚,不能作证据,但作者恰又用比《三才图会》还晚出的《四库提要》来否定之,正好说明了《四库提要》是一部公认的权威性的著作,因而此项推断是正确的。而该题C项推断“凡是有人骑马形象”就“不属于神话故事”,文章没有隐含这样的信息,因而是错误的。

二、联系上下文,把握文意

既然是推断,就有可能出现主观臆断、无中生有等毛病。这就要求考生能够联系上下文,捕捉信息,做出正确的选择。如2003年高考全国卷第10题B项:“一旦人类能够控制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加剧,那么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能继续,台风将远离日本”。联系文章的第一段可知,防止温室效应加剧,固然能使滑雪运动在欧洲继续下去,但未必能使台风远离日本,这二者没有必然联系,缺乏推断依据,为主观臆断。如2004年高考全国卷第10题A项:“已经证实,把胰岛素基因转入人类干细胞可以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从上文看,并未做过人类实验,更未得到过“证实”,犯了无中生有的毛病。类似问题常见的还有偷换概念、故意曲解、断章取义等等,一般来说,只要联系原文,答案不难选出。

三、根据事理逻辑,展开合理推断

古人说“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就是根据事理进行的推断。我们阅读文章,特别要能借助对文章表层的理解,深入到文章的深层内蕴,探究事理,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举一反三,获得丰富、多彩的文中信息。如2004年高考北京卷推断题B项:“了解CPEB在记忆存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客观上对提示疯牛病等神经变性疾病的病理不无帮助”,原文根本无此说的依据,文中只是说“此次研究提示了可能的存储手段”,存储手段尚只是可能,怎会提示到疯牛病等神经变性疾病的病理?显然与事理不符,是错误推断。而此题的C项“CPEB合成的蛋白质会随着记忆的形成加强突触,这实际上就是‘朊毒体活动’在发挥作用”,对照原文第五段,符合文意,是合情合理的推断。

四、整体阅读,明辨是非

近年来,现代文强调整体阅读法,考试命题也多立足全篇,避免零打碎敲,把一篇好端端的文章搞得支离破碎。阅读推断题也贯彻了这一思想,每年都有一项是着眼文章整体而设计的,这就需考生从全篇出发来斟酌。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第10题D项:“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因此,人类应当顺应大自然,而不是企图去改变大自然”,此句出现在文章结尾处,而关涉全篇,因而必须联系全文去判断。前文讲到人为因素加剧了沙尘暴的危害,那么人为因素不可以减少这种灾害的发生吗?此项推断显然有悖文意。再如2003年高考全国卷第10题D项:“假如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持续降低,全球气温就有可能持续降低,人类也许将面临另一场全球变冷的挑战”,也同样需要立足全文来判断,这句话实际上是全文内容的反面说明,因此该项推断正确。

五、勾勒关键语句,识别混淆所在

这是从微观角度来选择,是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由于阅读推断题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于是就出现了选项的意思与原文内容相比较的问题,即比较两者的异同也有可能选出正确的选项。如全国卷《化学制剂》一文,推断题A项:“动植物的形体和习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造成的,人类也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动植物的质量”,对照原文第一段,一看便知是正确的。而该题的D项:“药物喷洒的发展过程卷入了一个永无终点的螺旋”,对照原文,少了“似乎”二字,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这样的混淆常见的还有指代上的混淆、已然与未然的混淆、主次的混淆、句与句关系上的混淆等等。特别要指出的是,这种方法只能适应做干扰度不大的推断题。

总之,做推断题的角度可以不一而足,但前提必须是从原文出发。文章虽未明说,信息隐含其中。

【牛刀小试】

如果把肥胖完全归罪于吃得过多,营养过剩,那是不太正确的。有些重体力劳动者,尽管吃的是粗茶淡饭,却还是身宽体胖,对于这个问题,英国科学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肥胖者体内存在一种功能特殊的基因,这种基因同体内的3号染色体有关,由于这种基因藏在肥胖者体内,故称之为“肥胖基因。”研究表明,肥胖基因原来是一种应付困难时期的保险装置,它可以促使身体充分利用一切食物,吸收营养物质,并将所吸收的营养物质储存起来。在一些长期极度贫困的地区,居民体内的“肥胖基因”就比较多,以便从有限的食物中,吸收尽量多的营养物质储存起来。然而,随着人们餐桌上的食物不断丰盛,“肥胖基因”便成了人们的负担,由“生命的保护神”变成了导致肥胖的罪魁祸首。科学家发现,肥胖基因能促使身体造出一种在血液中输送脂肪的蛋白质——“APO-D基因”。APO-D基因越多,血液输送脂肪越流畅,体内所积聚的脂肪也就越多,医学家在研究中还发现,人的“肥胖基因”喜欢隔代遗传,在多数家庭里,胖父母一般不会将“肥胖基因”传给其子女,而会将它传给他们的孙辈。

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合理的一项是()

A.“肥胖基因”只存在于肥胖者体内。

B.肥胖者设法减少体内的“肥胖基因”是很有效的减肥方法。

C.非洲贫困地区的人,大多数很胖。

D.“肥胖基因”的形成符合达尔文的“进化论”。

【思路点拨】

高考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 篇8

2.找突破口。题干越长,给的分支越多,往往题目就越简单。因为题干越长,分支越多,也就是给的信息越多,越容易找到突破口。一般的突破口就是一些元素的特性,比如能腐蚀玻璃的单质,自然就知道是氟了;还原性最强的离子,就是硫离子了等等。找到一两个突破口,所要解的结也就很容易解开了。

3.如果实在找不到突破口,在大致范围确定的情况下,大可猜上一把。因为大致的范围确定了,就可以根据题目给的条件猜出几个可能的、常见的、常用的元素或是化合物,再用排除法找到答案。

4.找到突破口进行联想:推断题首先要抓住突破口,表现物质特征处大都是突破口所在,所以考生在掌握化学知识概念点上,要注意总结它的特征。在推断题的题干中及推断示意图中,都明示或隐含着种.种信息。每种物质都有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如物质属单质还是化合物,物质的颜色如何,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有怎样的反应条件,反应过程中有何现象,在生活中有何运用等,同时还要注意表述物质的限制词,如最大(小)、仅有的等。考生看到这些信息时,应积极联想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假设重演,一旦在某一环节出错,便可进行另一种设想。

目标阅读法 篇9

平时能阅读的书报杂志,实在不少。然而,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都很博学,在很多领域都很有成就。

据《福尔摩斯探案集》透露,大侦探福尔摩斯所拥有的学识范围只是:

⒈文学知识──无。

⒉哲学知识──无。

⒊天文学知识──无。

⒋政治学知识──浅薄。

⒌植物学知识──不全面,但对于莨菪(一种有毒的草本植物)制剂和鸦片却知之甚详。对毒剂有一般的了解,而对于实用园艺却一无所知。

⒍地质学知识──偏于实用,但也有限。但他一眼就能分辨出不同的土质。他在散步回来后,曾把溅在裤子上的泥土给人看,并且能根据泥点的颜色和坚实程度说明在伦敦什么地方溅上的。

⒎化学知识──无。

⒏解剖学知识──准确,但无系统。

⒐惊险文学──很广博,他似乎对这世纪中发生的一切恐怖事件都深知底细。

⒑提琴拉得很好。

⒒善于使用棍棒,也精于刀剑拳术。

⒓关于英国法律方面,他具有充分实用的知识。

文言实词含义推断公开课教案 篇10

——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

【教学目标】

1、指导解题方略,掌握准确把握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基本方法。

2、学会知识迁移,提高解题能力。【教学重难点】

掌握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基本方法。【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讲练议结合。【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都知道,文言文阅读在高考试卷中占了15分,分值之多仅次于作文和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在文言文的复习中,实词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虽然历年来高考文言文实词大多来自课本,但由于语境的变化,加上词语词义本身的丰富性,我们要准确把握文言实词的词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解答技巧,无疑对我们是有帮助的。今天我们这节课就要教给个大家一些推断实词含义的方法。【讨论交流】

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下面我们用5分钟分组讨论一下课前预习的六组练习,看看你们对加点实词的推断是否一致,并注意归纳每一组的推断方法。

(特别说明:以下“想一想”的内容作为“课前预习”提前印发给学生,上课时直接讨论;“试一试”内容展示在课件上)

推断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关键:

1、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

2、掌握正确的推断方法。【因例说法】

一、字形推断法

1、想一想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见幻灯片第一组 ①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财物)

②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田地)③金就砺则利。(磨刀石)④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你能推断出加点字的意思吗? 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

2、方法阐释

汉字是表意文字,其中80%以上是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这些字中的形旁往往是表意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表意的形旁来推测这个词的意思。

“贝”与钱财有关; “田”与田地或耕作有关; “石”与石头或坚硬有关; “”与竹子有关;

“忄”与内心活动有关; “纟”与丝织品有关;

“饣”与食物或吃有关; “辶”与行走、行动有关; “刂”与刀或使用刀有关; “王”与玉有关

3、课堂练习① 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到,去)分析:“造”的义符为“辶”,与行走、行动有关,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可推断其意为“到,去”。译文:谭君本人直接到袁世凯居住的法华寺去。② 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砍)分析:刖,的义符为“刂”,与刀或使用刀有关,联系所带宾语“左足”,可推断其意为“古代的一种酷刑,把脚砍掉”。

译文: 厉王认为卞和是个骗子,就砍掉了他的左脚。(诳:欺骗,迷惑)③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雕琢,加工玉石)分析:“理”,从玉(左偏旁写作王),凡形旁从“玉”的字,本义都与玉石珠宝有关,据此推断为“雕琢,加工玉石”。

译文:楚文王于是派玉匠雕琢那块璞玉而得到了一块宝玉。(玉人:加工玉石的工匠;璞:没有雕琢加工的玉石)

二、通假推断法

1、想一想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见幻灯片第二组 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②赢粮而景从。(通“影”,像影子一样)③秦王方还柱走。(通“环”,环绕)④卒起不意。(通“猝”,突然)

2、方法阐释

文言文中有许多通假字,通假字与本字的读音往往是相同或是相近的,当根据本字的义项无法讲通时,我们可以运用声旁找到通假关系,去推断词义。

3、课堂练习

① 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通“背”,违背)

译文:违背自然规律而胡作非为,那么天也不能使人吉利。② 众皆伏泰之义。(通“服”,佩服)译文:众人都佩服孙泰的义气。③或至涂而反。(通“途”,道路)分析:“涂”与“途”读音相同,“涂”是“途”的通假字,“途”的意思是“路途”“道路”,联系上下文,可以推断“涂”的意思是“道路”。译文:有的人走到半路就返回。

三、结构推断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

1、想一想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见幻灯片第三组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被任用)②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攻破)③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尽,竭尽)

2、方法阐释

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等并列结构较多,在对称的句式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意义相同、相近或者相反、相对,利用这一点可以求得词语正确的解释。

3、课堂练习

①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余——赢,剩余,多余)译文:不能让家里有多余的钱,不能让外边有剩余的财物。②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弃——捐,丢弃)译文:礼义被抛弃,廉耻被掼在一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③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戴——腰,腰佩,腰戴)译文:戴着红缨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上佩带白玉环。

四、语法推断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1、想一想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见幻灯片第四组

①将军身披坚执锐。(作宾语,形容词作名词,坚,坚硬的盔甲;锐,锐利的兵器)②范增数目项王。(作谓语,名词作动词,使眼色,用眼睛示意)③左右欲刃相如。(作谓语,名词作动词,用刀杀)

2、方法阐释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以及词语的搭配,可推断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

3、课堂练习

①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分析:“明”作主语,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意为“眼力、视力”。

译文:眼力足够用来看到秋天动物毫毛的末端,却看不到一车子的柴草。②妻马氏,解衣更母湿衣,奉糜食母,抱衾寝母。(穈,粥)分析:“寝”是不及物动词,带有宾语,为使动用法,意为“使……就寝”。

译文:他的妻子马氏脱下自己的衣服换下常母的湿衣,拿稀饭给她吃,拿被褥安排她就寝。③ 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分析:“多”带上了宾语,活用为动词,意为“赞美,赞赏”。

译文:到他离开东阳回到家乡,数年说话时不谈荣誉耻辱,士大夫们更因为这样而赞赏他。

五、联想推断法(根据学过的知识、借助熟知的成语、词语推断词义)

1、想一想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见幻灯片第五组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欲盖弥彰——明显)②相如因持璧却立。(望而却步——后退)③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毫厘不爽、屡试不爽——差错)

2、方法阐释

高考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或者我们熟悉的成语、词语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已有知识举一反三,来确定试题中的实词词义。

3、课堂练习

①至是乃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

联想: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秋毫,比喻细小的东西)译文:于是他杜绝交游,对各种馈赠,一点也不收受。②素与郭善,登门造访。

联想: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善,交好,友善)译文:他(王生)向来与郭生交好,登门拜访郭生。③城之不拔者二耳。

联想:其后秦伐赵,拔石城。——《廉颇蔺相如列传》(拔,攻取)译文:城邑没有被攻下的的只有两座了。④孙膑期曰:“暮见火举而齐发。” 联想:不期而遇(期,约定)

译文:孙膑(和那些弩手)约定说:“晚上见到燃起火把就一齐射箭。”

六、语境推断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方法阐释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把握一个实词的含义,绝不能离开它生存的语境,有时上下文之间存在着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这恰恰是我们要寻找的钥匙。内部语境: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

外部语境:上下文的语言环境。【综合演练】

薛潭学讴①

薛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①唱歌 练习:

1、穷:学尽;尽:学完

2、“反”通“返”

3、谢:道歉,谢罪——“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4、形声字,从行,瞿声。《说文解字》:“行,道也。” 行,本义是道路。衢,四通八达的大路。

5、声:歌声;响:声响

6、遏,阻止,阻遏——“浪遏飞舟。”

7、翻译: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参考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尽秦青的技艺,就自己说已经学完了,于是告辞回去。秦青没有阻止他,在郊外的大路上设宴送行;(秦青)击打着乐器,悲壮地歌唱起来,那歌声使路边的树林都振动了,使空中的飞云也停住了。薛谭(听了后)便(向秦青)道歉并请求能返回(继续跟秦青学习唱歌),(从此)一辈子不再说回去的事了。【注释】 学讴:学唱。于:向。穷:尽,完。

遂辞归:于是就告辞回家。

弗止:弗,不,没有。没有劝阻。饯行于郊衢: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饯:用酒食送行。抚节:打着拍节。遏:阻止。谢:道歉。

反:通假字,通“返”,返回.衢:大道。谓:以为

悲歌:雄壮的歌声 【课堂小结】

1、方法归纳:

①字形推断法;

②通假推断法 ③结构推断法

④语法推断法 ⑤联想推断法

⑥语境推断法

2、结束语

上一篇:美丽的秋天小学三年级作文350字下一篇: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