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写作法(精选12篇)
阅读写作法 篇1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选好激发点, 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读的作用在于声音和意义的结合, 增强语感。读的反复实践可以加深理解, 具体领会作品独特的艺术性。读是阅读指导的准备, 它本身也是一种具体的阅读指导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动手 (查阅字典词典解决生字词) 、动脑 (思考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阅读课文, 既是学生对课文的外部语言转化成自己的语言, 把课文的思路、思想转变成自己的思路、思想的过程, 又是学生运用自己的已有知识对课文知识进行融化的过程。
引导学生阅读可采用如下方法:
一、全方位阅读法
要求学生从课题读起, 课文、注解、思考和练习题全面认真的阅读。借助字典和词典扫除拦路虎, 对课文的思路、思想内容、写作背景、写作特点、作者的情感和语感等有初步认识。这种读法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的。人们看一个景物首先习惯于放眼望去看其全貌, 获得全局形象。看一个人首先注意的是他的整体形象, 而且以之为标准, 作出评价。而不是也不会首先去注意其某一个局部。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曾说过:“倾国宜通体, 谁来独赏眉。”只有把握住全局, 才能正确理解局部, 只有做出高度准确的综合, 才能进行正确的分析, 在把握了全局的前提下, 才能理解好各个部分的思想意义, 才好对各个部分在艺术上的得失作出评价。
二、意识同步阅读法
这就是对课文的画龙点睛之处, 引导学生认真细读、揣摩、探究, 使学生与作者、与作品中的人物心理意识沟通, 产生同步意识流向。如朱自清《背影》中父亲下火车, 去买桔子的那段情节:“我再向外看时, 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 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 自己慢慢爬下, 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 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 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拍拍衣上的泥土, 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 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 回头看见我, 说:‘进去吧, 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 再找不着了, 我便进来坐下, 我的眼泪又来了。”读后引导学生思考: (1) “我赶紧去搀他”表达了儿子对父亲的怎样的感情? (2) “一股脑儿”四个字在此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3) “似的”是否可以不要? (4) 父亲在这里时的两句话, 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 (5) “我的眼泪又来了, ”此时“我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当你的亲人替你背着行李送你上学时, 你产生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意境构想读法
作者往往把人们的喜怒哀乐之情完全融于景物之中, 以景代言, 以景衬情, 产生了情景交融的意境。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结句“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里的“孤帆”、“远影”、“碧空”、江水等景物构成了雄浑壮阔的景物画面, 融合了满腔惆怅别情, 造成奇特的意境, 浓烈的艺术氛围。教师若善于引导学生融情于读, 传神于读, 以读来传递作者的意图, 以读再现作品的意境, 可使学生对课文从意会到神会。再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中写道:“风轻悄悄的, 草软绵绵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 踢几脚球, 赛几趟跑, 捉几回迷藏”的场景描写, 学生读后倍感亲切, 可引起对童年的神往。鲁彦的《听潮》中“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 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月光和玫瑰的神雾那样轻柔;又象微风拂过琴弦;象落花飘落在水上。”这是大海落潮时静穆壮丽的画面, 读后看引导学生就“如果当你站在大海边可听到什么声音?嗅到怎样的气息?看到怎样的情景?产生怎样的感想?”进行思考, 这样做, 可使学生在联想和再造想象的过程中, 进入意境, 与作者产生共鸣。文学作品的语言有它的表露性, 也有它的含蓄型。功底深厚的作家, 往往把深沉的思想, 蕴含在无穷的语言中, 歌德说:“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 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我们应该善于从人物动作的细节, 从作者精心描绘的画面景物中, 去挖掘丰富的潜台词, 去探索作品的真谛。
摘要: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选好激发点, 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读的作用在于声音和意义的结合, 增强语感。读的反复实践可以加深理解, 具体领会作品独特的艺术性。读是阅读指导的准备, 它本身也是一种具体的阅读指导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动手 (查阅字典词典解决生字词) 、动脑 (思考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阅读课文, 既是学生对课文的外部语言转化成自己的语言, 把课文的思路、思想转变成自己的思路、思想的过程, 又是学生运用自己的已有知识对课文知识进行融化的过程。
关键词:阅读观,阅读法,培养
阅读写作法 篇2
(一)计时快速阅读训练的基本原理
计时快速阅读训练的原理是:依据人的自身潜能,通过由易到难的系统训练,逐渐增大阅读者感知文字的瞬间识别间距,从而获得快速阅读的能力。人们在阅读时,眼睛始终处在运动与停顿相互交替的过程中,每次眼动和眼停的时间都很短暂。据心理学研究,人们只有在眼停时才能感知字句。因此,要提高阅读速度,就要设法在每次眼停时感知较多的文字量,即增大瞬间识别间距。增大瞬间识别间距的关键,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能以词为单位来阅读,而应在瞬间把握住较大的意义单位,一组一组地去读。如这样一个句子:
(1)〔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这些〕〔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2)〔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这些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比较一下两种读法即可看出,第一种读法识别间距小,表明阅读能力较低。第二种读法把十六个词合成六个意群来阅读,识别间距较大,阅读速度就要快得多。阅读时识别间距的增大,一方面减少了眼停的次数(由16次减少为6次),因而直接提高了阅读速度;另一方面由于把句子划分成为数不多的意群,也就更便于把握词与词之间的语义联系,因而有利于提高理解率和阅读效率。
人们的阅读过程,并非简单的眼睛运动,而是一个“阅读领悟过程”。这种“阅读领悟过程”是一种思想或心理的现象。能够阅读得快,一眼看了两个词或三个词,固然是重要的,但更主要的还在于我们阅读时的思想过程——在快速阅读的瞬间把握住词语的相互联系。因为思想过程是将这些词作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来领悟的。比如“挨了假洋鬼子打的阿Q越想越气,毒毒的点一点头:‘不准我造反,只准你造反???’”这句话中,作者要传达给读者的意思并不能从单个词中去领悟。句子中有些词意义比较实,如“阿Q”;而有些词意义较虚,像“毒毒的”、“越”、“造反”等等。但无论虚与实,它们都难以表示明确的意义,只有将它们组成词组一类较大的单位时,意义才比较明确。最后,再由它们相互组合,才能共同表达“阿Q挨了假洋鬼子的打后很生气,毒毒地点一点头说:‘不准我造反,只准你造反?’”这样一个特定的意思。
有的心理学家把能够表示较明确意义的单位称为“完形”,意思是“组织”、“整体”或“模型”。完形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的头脑是按照意义单位而工作的,如果我们要从文字材料中去寻找作者告诉我们的意义,就不能从单个的词中去寻找,而要从词组、句子和段落这些单位中去寻找。这样才能领悟作者在这些文字中所要表达的主旨。从心理学上来说,阅读能力低的原因,是由于处理的“完形”小。因此,阅读能力低的人读较短的句子还可以,读较长的句子就有困难了,一个较长的句子包含着很多字词,这些字词首先组成一些较小的词组;这些词组再组合成更大一些的词组或分句,然后共同构成一个较大的完形。我们要想提高阅读能力,就要设法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一步,驾驭更大一些的完形。你驾驭的完形愈大,阅读速度就会越快,理解率和阅读效率就会越高。
领悟较大的“完形”,经验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说,应当先从阅读简易读物做起,熟悉书面语言中常使用的比较简单的句子类型。这些简单的句子类型熟悉了,再逐渐加大难度,去掌握比较复杂的句型(较大的完形)。一旦我们掌握了较多的句式类型,我们就能够在快速阅读中迅速判明各类句式的含义,从而有利于阅读速度的提高。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较长的例句:“瞿塘峡西口原有一横亘江心的巨礁,名叫滟?滩,使船只经常遇险,这巨礁现在已被我们的航道工作人员用炸药炸掉了,往日的险情不存在了。”这个长句意思比较复杂,对阅读能力不高的人来说,很难一下子就把握住它的全部意义。长句由七个短语组成:①瞿塘峡西口有一巨礁;②这一巨礁横亘江心;③巨礁名叫滟?滩;④滟?滩过去经常使船只遇险;⑤巨礁现在已被炸掉了;⑥巨礁是我们的航道工作人员用炸药炸掉的;⑦巨礁炸掉以后,往日的险情不存在了。如果在平时的练习中,对这几种简单的句子类型能够熟练地掌握,再来看这类长句子,就能在快速阅读中迅速理解。总之,要想提高阅读速度,必须循序渐进,努力增大识别间距,逐渐培养驾驭更大的意义单位的能力。
(二)计时快速阅读的训练方法
计时训练,既可集体训练,也可单独进行。集体训练的具体做法是:
(1)选择一篇通俗易懂的文章,要求学生尽快地读完。
(2)精确地记下阅读所用的时间。一般来说,时间的计算应当精确到秒。但如果由教师在黑板上统一计时,也可以精确到10秒。
(3)不看原文,凭记忆回答老师事先设计好的十个测试题目(详见18页),并计算出理解率。理解率是答对的问题数与受试问题的百分比。
(4)将阅读速度(每分钟阅读的字数)、理解率与阅读效率(阅读速度×理解率=阅读效率)分别记录在表一内。训练十次左右,就可以按表二和表三画出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的进步曲线图,从曲线中可以明显地看出进步的幅度。表三阅读效率表:
表一:快速阅读训练检测表
表二:阅读速度表:
表三:阅读效率表:
写作应“法”而生 篇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新课程标准虽然强调的是把自由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但这并不等同于学生的写作可以天马行空、任意驰骋而无所束缚。
作为一名新课程研究与实践的语文教师,我在充分学习了《新课程语文教学的理论研究》之后,认真领悟了其精髓;结合自己的写作教学,进行了大胆的研究和创新。以写人物的文章为例,写人物的作文,就是通过记叙人物的具体活动来表现人物的道德品质、精神风貌及思想感情等。想要写好人物的作文,可以按照以下的思路进行。
一、要整体感知人物性格
我们生活中会接触很多人,特别是自己身边熟悉的人。他们有的内向收敛,有的外向活泼;有的勤劳,有的懒惰;有的处处为别人,有的时时为自己;有的铺张浪费,有的俭省节约;有的宽容大度,有的狭隘自私,等等。这些就是一个人物的主要特点或者说个性。写人物的作文就是要抓住所写人物的特点,通过这些特点反映出这个人物有什么样的思想品质,写人物的作文,这是根本。
二、选取典型事例塑造人物
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例反映出来的,所以,写人物一定要通过具体的事件去表现其思想、性格。如果离开具体的事件,人物的特点就是缺少说服力、感染力,不能使人信服。我们所说的事例,并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大事,那些生活中看似平凡实则包含着人物不平常品质的小事有时能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俗话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所以,同学们所选取事件时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而不能无中生有、捕风捉影,要选那些能打动人、影响人、感染人、有代表性、有意义的、有时代气息的、给人印象深刻的典型事例。
三、运用恰当的方法描写人物
要想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就要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运用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多种描写方法。外貌描写必须从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要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描写。人物的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现,因此成功的语言描写能恰当地表现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品质、作风和个性特点。描写人物的语言时,注意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相互间的关系。心理活动是无声的语言,是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思想活动的主要手段。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注意与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结合起来。
在这里须要强调的是对人物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的最重要的方法。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运用细节描写,要为表现人物性格、发展故事情节以及直接、间接揭示作品意义或主题思想服务。细节要尽量典型,富有表现力,能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细节还要新颖独特、有生命力。
四、处理好文章细枝末节上的问题
1.体裁形式及题目
写人物的作文体裁应该灵活多样,不能因循守旧、形式单一。以“我的父亲”为话题作例,可以考虑以下几种体裁,然后再围绕体裁拟好相应的题目。
记叙文:选取最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相应的题目如,《我的父亲》《记父亲二三事》《我敬佩的父亲》;
散文:罗列与父亲有关的一些琐事、或者借物抒情,相应的题目是,《我的“富”亲》《我读懂了父亲》《冰糖葫芦情》;
日记:以内心独白的形式抒发自己对父爱的感悟,题目可以是,《父亲,我要对你说》;
书信:自己敞开心扉,或叙、或议,题目可是,《致父亲的一封信》;
人物传记:按照时间顺序交代父亲的主要经历和性格,题目是,《父亲传记》《我为父亲立传》。
2.写作手法
对比是写人物的作文经常用到的写作方法。可以拿自己的某一方面特点、爱好、特长和他人作对比,即横向对比;也可以将自己现在的某一方面和过去的某一方面进行对比。通过横、纵对比,将一个人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主要特点突出地表现出来。
欲扬先抑是写人物的作文常用到的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真实;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使作品情感更加真挚动人,更有利于表达作者的感情。
以小见大也应该是写人物常用的手法。以小见大指从小的方面可以看出大的方面,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在写作中对形象进行强调、取舍、浓缩,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更充分地凸显人物形象。
3.语言特色
一篇文章要选取怎样的语言,也是从人物的个性出发。如果人物的性格是活泼好动的,那文章的语言特色也应该是生动有趣的;如果人物的性格是内向收敛的,那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也应该是朴实的;如果人物的性格是幽默的,那么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也应是诙谐有趣的。总之一切从人物的性格出发,如此如此。写人物的文章,只要在行文中注意上述几个方面,就一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我把这种写作的思路运用到了课堂上,学生理清了写文章的基本条理,茅塞顿开、收效甚大。
当然“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作文应有更多的自主性,如学生的写作情感可自主抒发、写作题材可自主选择、表现方式可自主运用等。但要学生“自主抒发”并不是指写作教学无目的、无秩序,相反我们更应发挥好教师“启发者”的身份和角色。“自主性表达”、“自由性写作”放开了学生的写作思维,打开了学生的写作思路。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还须学习、掌握一些写作的规范技巧。像写作记叙文时就要生动叙事,把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的前因后果介绍清楚,还要写出事件的过程;写作议论文就要明确观点,用充分的事实、道理去论证;写作说明文就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把事物说清楚。
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而有用。教师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教师还要在学生写作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教授、示范一些常用的写作技巧:让学生学会作文的谋篇布局,学会灵活运用文章结构,还要让学生注意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有规矩成方圆”,注重对学生写作之前的指导、写作过程中的指导,让学生乐写、能写、会写,从而写出有创新的文章。这是一名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努力达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
阅读写作法 篇4
这是学生在课前“阅读时分”中介绍的一则小故事。他说,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自己想要做的是什么。
一语惊醒梦中人。关于阅读, 我们总是一味地强调这篇文章思想深刻、语言优美, 或者是顺应高考阅读题型, 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 等等, 却忽视了阅读的本来目的。阅读就是要调动人体的所有感官去审美的过程, 只有当你的感官在审美中产生共鸣, 并由此引发快感, 阅读才算完成。所以纳博科夫在他的《文学讲稿》中这样说道:“聪明的读者在欣赏一部天才之作的时候, 为了领略其中的艺术魅力, 他不只是用心灵, 也不全是用脑筋, 而是用脊椎骨阅读的。”因为脊椎骨里有神经, 它感知愉悦。阅读首先应该是充满快乐的。在阅读中如果过分地强调阅读的客体, 强调功利目的, 而忽视阅读主体的感受, 那么我们就有可能成为故事中那搭错车的人, “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自己想要做的是什么”。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阅读并快乐着。
要实现这一目标, 教师就必须有效排除阅读中的种种功利之心, 对学生细心、耐心并充满信心, 于己有一颗谦逊的好学之心。我在语文教学中, 曾尝试着将每节语文课辟出十分钟, 让二至三名学生到讲台上介绍他新近阅读的内容或感受。通过这种形式, 教师了解学生的阅读动态, 学生之间交流阅读理念、阅读心得等, 并形成良好的争鸣风气, 共同提高文学品位。不过, 这需要师生间有平等宽容的心态, 因为美是宽容的, 自由的, 悠闲的, 是毫不功利、平等共享的。
美是宽容的
对于课外阅读, 学生说:不是我不小心, 只是诱惑难于抗拒!对于阅读指导, 教师说:不是我存心放弃, 只是一切以考试为准!
于是很多有识之士纷纷叹道:一方面, 教师的导读功利心切, 使学生丧失了阅读兴趣;另一方面, 学生对大众流行文化的诱惑来者不拒……这两种现状长此以往, 会导致学生阅读的低俗化。在阅读活动中, 教师过于功利, 刻板地以考试为指挥棒, 阅读将是索然无味的, 或者简单地列出必读书目, 非此不读, 那又有失偏颇。应当说, 在中学教育里, 必读书目的介绍是非常必要的, 但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市面上众多纷纭的读物虽良莠混杂, 毕竟也有珍珠, 关键是学生怎么阅读, 教师怎么引导。
曾经有个学生在“阅读时分”介绍了胡兰成的《今生今世》, 这部书在海峡两岸都被评为“无耻文人的从容散淡之作”, 也许这从传统意义上来说算不上是部好书。可一名中学生能从书架上看到这本书, 说明他至少是个好读书的人。于是, 我们避开对这本书的简单评价, 而是让大家了解这部书热销的原因———借刚去世不久的张爱玲之名, 让学生通过研究张爱玲的作品来了解她的悲剧人生, 以她的执著看胡兰成的投机, 而张爱玲为什么会为这样的一个人付出半生的代价呢?好奇的学生通过作品, 通过张爱玲的身世, 通过她的亲人朋友, 搜集有关张爱玲的信息, 结果竟将中国新文学史上的文学女性翻个底朝天。有个女生在诗歌《一代人》中这样叹道:“她们用一双缠着或未缠的小脚/带来新文学的和风与狂飙/用血用泪用呼号/洒下一连串的美丽与苍凉……”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以一种欣赏的心情去对待学生的阅读, 你便常常有惊喜。
对于学生的阅读, 过分的苛求都是对他们的当头棒喝, 他们很可能因此而永远拒绝阅读, 因为在信息社会众彩纷呈的传播媒介中, 从表象上, 阅读是最缺少吸引力的。对于阅读, 教师简单粗暴地授之以“鱼”, 往往事倍功半, 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美就像一家超市, 良莠商品混杂, 教师不能简单当一名推销员, 一味地推销自己的产品, 而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引导他们拥有适合自己的东西。
美不是强迫, 它需要的是一块充满宽容与理解的土壤。
美是从容的
美是不急迫的, 它应当是悠闲的, 从容的。
一方面, 教师对于学生的阅读审美不能急功近利。每个人的文学修养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长期的熏陶。急风骤雨式的美学教育, 往往是毁坏性的;而只有涓涓细流, 才会慢慢渗透心灵。当然, 我们反对拔苗助长, 却也不赞成守株待兔。“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教师本身应有充足的水分, 或者知道哪里有“源头活水”。艾晓明在她的《用一生来学习阅读》中说:“我欣赏的是读者和作者之间, 有轻言细语的交流;我欣赏对艺术形式无止境的追求。”教师和学生也应有这样的心理准备:用一生来阅读!
另一方面, 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张, 阅读则可能是忙里偷闲。不必急于一口气吃成一个胖子, 闲暇时光里, 一杯清茶一本书, 何其惬意。而那时读的书, 其效果往往如绵绵春雨, 润物无声, 使你有所消遣, 又获取知识, 甚至引导你以后的事业, 影响你未来的生活。有人甚至提出“书非闲时不读”, 其实“闲”并不在于时间的多寡, 而在于心境———“心远地自偏”。
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它便会成为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到那时, 师生们遥望古人的“闲爱孤云静爱僧”, 也可以像古人一样气定神闲地骑驴觅诗, 那又何尝不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享受颠覆的快感
关于经典, 钱理群说“少不读水浒, 老不读三国”, 更有王学泰、李新宇在《水浒传与三国演义批判》中提出要“为中国文学经典解毒”。我想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 必有其内在的价值, 而引出这么多的争鸣跟各个时代人们不同的文化心态有关。闻一多就曾说:“汉人功利观念太深, 把《三百篇》做了政治的课本。”如此读经典便索然无味了。我的观点是要让学生对经典有一定的了解, 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 至于他们读不读就全看他们的兴趣了。
然而, “正儿八经的研究总是累人的” (闻一多语) , 充满逆反精神的当代中学生对于经典常常不是毕恭毕敬, 更多的时候是自己找个缺口翻墙而入, 而不管经典的高墙深院门开几道、帘垂几重, 径自在草地上闲庭信步、看花草、数台阶, 让思绪时不时地撒点野。在他们眼里, 唐僧是个伪君子, 孙悟空是个不良少年;《诗经》中那个背信弃义的“氓”竟成了母系社会男人寻找真正爱情的勇士……即便是一些他们欣赏的佳作, 他们也喜欢从现代的角度去趣说、评点。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在一男生笔下换成了《再别食堂》: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摆手/作别食堂的素菜/那汤里的海带/是大海里的小鱼/清汤中的油花/在我的心头荡漾……但我不能不吃/咕咕是肚子的声响/电扇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天的食堂/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抹一抹嘴吧/不留下一颗饭粒。
当在课文中读到《记念刘和珍君》时, 有位足球愤青竟将此篇完完整整改成《纪念米卢君》:“……真的猛士, 敢于直面输球的痛苦, 敢于正视失败的残酷。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中国足球又常常为庸人所设计, 以不断的失败, 留下淡红的血色和耻辱的记录。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个尽头!……但是, 那些胜利者却居然昂起头来, 不知道个个脸上有中国球迷的泪水……”化鲁迅的沉郁悲愤为幽默风趣而不乏讽刺, 没有透彻的理解何来颠覆?在颠覆中, 拉近经典与现实的距离, 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经典, 在颠覆中享受阅读带来的快感。
也许, 有人认为如此阅读会扭曲了经典的本来面目。其实, 真正的经典是不怕颠覆的。每一个时代对经典都应有自己的看法 (颠覆) , 经历了各个朝代各种思想的评判而能流传下来的, 才成其为经典。一部《红楼梦》, “经学家看见《易》, 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 革命家看见排满, 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鲁迅) , 它依然是经典。台湾舞蹈艺术家林怀民的《云门舞集》, 从《红楼梦》到《楚辞》多用经典, 却又在颠覆经典, 云中君是玩滑板的叛逆男孩, 湘夫人变成了永远等待爱情的女人……台湾文艺界奇才蒋勋说得好:“去把经典颠覆, 反而是复活了经典!”
阅读与倾诉
古人云:开卷有益。如今却颇有争议。出版业的繁荣, 使得好书越来越多, 坏书也不少, 而且由于书籍在流通渠道没有严格的限制, 其中的坏书对于心理发育不成熟、识别力不高、自控力不强的中学生容易造成消极影响。所以, 就有人大声呼吁:谨慎读书!并指出“武打、言情、漫画, 不值一读;爱国、名著、科普, 明目补钙”, 因为“坏书猛于虎, 千万不要读坏书!”此种说法当然不无道理, 关键是怎样才能让学生知道那是一本坏书, 怎样让学生不去读坏书呢?众所周知, 这类书籍往往以惊人的话语、刺激的情节、新奇的描述、直白的画面去吸引青少年。在我们无法堵住坏书流入的情况下, 一味的警告, 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 关键还应从学生的个体增强其“免疫力”。
在中学生阅读中, 教师人文精神的介入, 适时的引导是很有必要的。在一个公共的阅读空间里, 师生互动, 阅读, 介绍, 倾听, 争论, 引导。这种阅读往往是个性化的解读, 它比起一个人闭门苦读, 更易引起共鸣, 产生磁场效应。如果读的是好书, 那会吸引更多的人去欣赏, 使美得到充分的传播;如果是坏书, 通过倾诉, 阅读者得到释放, 教师得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通过争鸣以及适时的引导, 使恶不至于沉淀下来, 而产生过于强大的负面影响。在我们的“阅读时分”里, 学生介绍的不仅有名篇佳作, 也有颇受争议的韩寒、安妮宝贝、几米、郭敬明等的作品。而我们在《梦里花落知多少》里读到的是它的诗意, 在幾米的漫画里感受到他的优雅伤感, 在《草样年华》里得到的是“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通过倾诉与倾听, 使美得到共享, 使恶得到化解。
对于阅读, 简单地以好、坏、善、恶划分是不够的。因为从审美选择来说, 在芙蓉与恶草间选芙蓉, 不算稀奇;在芙蓉与牡丹二者间选芙蓉, 才有“涉江采芙蓉”的风雅。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培养学生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
“习题式”阅读法 篇5
所谓“习题式”阅读法,就是教师根据大纲要求,把课本知识转化为习题,让学生带着习题去看书自学,边阅读边做习题。它适合于知识点较密集,重、难点较集中的那部分教材。采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自学选编习题很重要,要求选编的题目与课本内容密切联系,主要知识点都应在题目中显示出来,而且题目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难度要适中,以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都能得出正确答案为宜。
把习题印发给学生,学生带着题目有针对性地去看书,到课本中找答案,辩正错,动眼、动手、动脑,有利于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依照课本去解答题目,能够准确而简明扼要地得出正确答案,有利于学生答题的规范化,提高解题能力。
“三步式”阅读法初探 篇6
关键词:语文阅读;三步式阅读法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3-072-1
第一步:内容式阅读——整体感知,学习概括
我们是语文课,理解课文肯定是第一步。因此,整体感知课文,知晓课文内容是有效课堂的第一步。在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即写了什么,让学生对课文的大意有个了解。
例如《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让学生概括巴老在信中写了哪几个方面?先给每个自然段概括段意,再把相关联的内容合并。学生运用这个方法进行学习,他们发现了这封信巴老主要写了五个方面:感谢孩子们的来信;为不使孩子们失望,他带病回信;告诉孩子们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希望孩子们爱惜时间;祝福孩子们。其中,第三和第四的内容从字数和篇幅来看,是重点要表达的。
其他两篇课文《钱学森》《詹天佑》也是如此,知道围绕主要人物写了什么事。这样一梳理,同学们对于课文的内容和框架有了很清晰的了解,为后面的教学做了铺垫。
其实,在此基础上,也可以再往前走一步,深究内容背后承载的目的。例如,《詹天佑》这篇课文,在学生得知课文主要写了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后,进一步追问:“课文写这件事是为了说明什么?(为什么写这件事)”同学们很自然明白是为了突出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其他课文也是如此,学生经过这样的训练,潜意识明白写人是要通过事情,而事情就是为了突出人物品质的。
第一步的教学,不仅让学生知道了课文的大意,疏通了脉络,读懂了课文,而且还训练了学生概括的能力,同时也渗透了一些写作方法的指导,真是一举三得。
第二步:表达式阅读——聚焦重点,学习表达
通常在课堂上,我们大问题、小问题一个接一个,环节一环套一环,看似很热闹,步步深入,但其实很多都是无用的,是堆砌的繁华,很多是没有价值和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有效的课堂应该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直奔重点。奔向重点讲什么,是否也是层层追问,在内容上细细纠结?否也,应该借助理解,指向表达。新课程再三强调,语文课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要想學会运用,必定要探究文本是如何表达的,来找寻、理解、欣赏作者的表达形式。“表达式”阅读的核心是从作者文字的运用中来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例如,《给家乡孩子的信》中,我们直奔第三自然段,一起来找寻巴金是如何表达自己对于生命意义的看法。通过一起找寻,学生们惊讶地发现,这么著名的大文学家,重点段中居然没有生动的词语、优美的句子(后来我们在全文找,也没找到),但是我们读来却是那么的感人、真挚。每句话,都是发自巴老的肺腑,都流淌着巴老对孩子们的真诚希望。“语言朴素,感情真挚。”这是孩子们对于这篇文章表达方法的一个很深的印象。文学底蕴深厚的巴老,写了那么多有影响著作的巴老,怎么在这篇文章中,语言这么平淡?真如他所说的没有“才华”吗?再次深入研讨,孩子们发现——这是写给家乡孩子们的信,巴老知道孩子们的阅读能力还不是很强,应该尽量用通俗的、孩子们读得懂的语言来写,这个小细节蕴含着他对孩子们无私的爱啊。同时,巴老的文章也给我们一个启示——语言只是一个形式,文章的情感是命脉,有情感的文章才是有生命的文章!朴素的语言表达最真挚的情感,这是写作的最高境界!朴素的东西是最美的!
第三步:读写式阅读——迁移模仿,学以致用
刚刚我们曾谈到,学语文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而运用只有在实践中操作才能得以掌握。因此,每篇课文在进行以上两步之后,一定要指向第三步,也是三步中最重要的一步——运用,都要根据学习的表达形式进行迁移,进行随文练笔。
如,在《钱学森》一文中,我们重点关注人物的语言,一共四句话,两句是钱学森说的,一句是留学生劝的,一句是美国高级将领说的。在紧扣四句话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知道了“说话句 有选择”——正面和侧面的语言描写都是为了强调和衬托出钱学森的爱国与杰出。为了学以致用,我设计了“写好说话句”的写话练习。我结合我们曾经学过的文章《船长》,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当“诺曼底”号遇险,大家惊慌失措时,船长哈尔威大声吼道:“”当时,哈尔威喊道:“”……这是第一步,正面描写哈尔威的语言,凸显出他的沉着镇定,他的忠于职守,他的做人之道。接着,请同学们继续假想,“轮船徐徐沉入大海,‘玛丽’号上被救的人员,看着船长如黑色雕像沉入深渊,肯定有很多话要说,如果要写,可选择哪些人来述述情怀?”经过大家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要不同身份的,这样才能有代表性。例如没有遗忘的克莱芒,一直跟随船长的大副,怀抱婴儿的妇女等等。就此让学生选择一个身份,进入人物内心,继续写话。这样的训练强化了学生对于“说话句”的认识,也丰富“说话句”的表达。
这个单元都是写人的文章,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明白了写人的文章首先要选择典型事例,而这些典型事例就要靠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来描绘。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反映人物的品质,可以适当进行侧面烘托,借用环境、其他人物的表现来衬托出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明白这些后,我们进行了《习作六》的作文练习,要我们写一写“家乡的名人”。我先让同学们确定要写的名人,并找寻所写人的事例,进行筛选,选出最能反映品质的典型事例,所选取的事例中,要尽量有正面侧面的“说话句”。因为有章可循,有法可学,同学们写来就得心应手了。
议论文写作的类比法与对比法 篇7
一、类比法
所谓类比,就是借助某个或某几个类似的故事、实例或写作者安排的情境,进行由此及彼的推理。运用某个材料的引申义,通过类比,来论证文章的观点,这种方法简称类比法,也叫引申论证法。用作类比引申的材料,一般是寓言、童话、典故、神话故事,还有自然现象和社会幽默小品。类比论证的好处,在于这些材料本身的生动有趣及其哲理性,会使文章的观点鲜明深刻,同时生动引人。如《达·芬奇画蛋有感》,从达·芬奇的老师让他画蛋练基本功一事,可以联想到类似的一些例子:某杂技演员转碟技艺精湛,别人问其奥秘,演员将问者领至床边,指着床下大堆摔碎的碟子说:“这就是答案。”一个芭蕾舞演员舞跳得非常好,因为她跳坏的舞鞋有几百双等等。通过这些例子的类比,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要做好任何一件事,不从最基本的功夫练起是不行的,不付出艰辛的劳动,是不可能有惊人收获的。这就是类比推理。
在运用类比论证时,要注意如下三点:
1. 所类比的事物必经是具有本质方面的相同点的一类事物。
如果不属一类事物,虽有某些相似之点,大多可以比喻,一般不能类比,例如把革命人民对反动派的坚决斗争同武松对老虎的斗争相比,只能说是比喻而不能称为类比。再如“谈谈练基本功的问题”:基本功对拿笔杆子的人很重要,不练是不行的。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绘画的人常画,唱歌的人常唱,而搞文字的人怎么可以几个月不写东西呢?这里,写作、绘画、歌唱可以类比,因为这些都属于文艺创作的范围,有相同的本质属性。
2. 引申的材料要完整简洁。
考场作文,不允许你让记叙的篇幅过长,如用例证法时对事例的叙述一样,务必简短而又全面。有篇高分作文《要正确对待挫折》写道:“蚌在自由自在生存的过程中,一粒沙子钻进了它的体内,生命的磨难由此开始,为了摆脱痛苦,它不断地砥砺,不断地挣扎,不断地抗争,结果,体内的那粒粗糙的沙子竟然变成了一颗晶莹圆润的珍珠。它曾经是一只伤痛的蚌,而现在成了珍珠的载体。在人生的道路上,免不了会有挫折和苦痛,只要我们敢于抗争,美景是属于我们的。”这里就运用了类比论证,简洁生动地论证了观点。
3. 对运用的材料要加以分析。
要善于揭示主题,一语破的,一针见血。例如为了论证“要成功,必须付出劳动”这一观点,在列举“守株待兔”寓言故事后,还可作这样的分析:“侥幸是一种意外,一种偶然,把一时的侥幸视为成功的必然,那是人生的可悲。要想收获,必须付出劳动。”
二、对比法
所谓对比,就是把正反两方面的论点和论据加以剖析对照,达到否定错误观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用正面的或正确的观点同反面的材料或观点进行对比,作者肯定什么,否定什么,就能得到直白鲜活的表现,具有很强的论证力量,能给阅卷者以鲜明的印象,为获得高分打下基础。
对比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横比”,一种是“纵比”。
“横比”是把同一时期的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例如《赞牺牲精神》,开篇列举了太原工学院副教授栾弗,归国定居的年轻女科学家赵芬,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九旬老人徐良董,浙江省象山县无机轻体板材厂女青年郭秀莲与王竹平等人,为建设国家甘愿牺牲一时一己的利益直至个人生命的模范事迹,作者热情地赞扬了人们的牺牲精神。接着,文章转为批评另外一些人:
“可惜,现在有些人还缺少这种牺牲精神。他们脑子里装的不是党和人民的利益,不是祖国大业,而是个人眼前的‘实惠’。不是吗?……这种极端利己者的人生观,和前面那类人相比,显得何等渺小,和我们今天的历史重任何等不相称?”
牺牲精神是可贵的、高尚的,以利己主义者的人生观来反衬,显得更为可贵、高尚。真善美与假恶丑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在写作中能够经常运用这种论证方法。
“纵比”是把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的不同情况作比较。比如现在有些文章在论述党的某一经济政策的正确性时,往往讲到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生产形势,群众生活与过去相比发生,使用的就是这种对比方法。
对比论证有三种方法:“整体对比”、“局部对比”、“句子对比”。
1. 整体对比,即文章的整个本论部分,进行正反对比。
例如著名杂文家林放的《巨人与小鼠》,作者以解放军老干部陈洛平同志的事迹,说明了无私精神的伟大,然后以“巨人面前往往有小丑”作对比,揭露当时四川乐山市人大主任易先才的丑恶行径,抨击了这等小丑的“鼠类”本质,一正一反,鲜明对比,歌颂什么,批判什么,跃然纸上。
2. 局部对比,即将本论部分的某个层次进行正反比较。
有篇高考看图作文“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有位考生确定论点是“持之以恒才能获得成功”,其中有一层次的内容是这样写的:“恒,是事业成功的基础。有恒,才有了司马迁的《史记》;有恒,才有了‘陈氏定理’的诞生。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人绝不会硕果累累;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人绝不能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3. 句子对比。
阅读写作法 篇8
关键词:“阅读—过程体裁法”,阅读,提高写作能力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指出, 高中阶段应“特别注重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写作是思维和表达的主要方式之一, 因此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师的重要任务。然而从历年的高考试卷来看, 学生得分率最低的就是书面表达。据笔者多年观察研究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方面:学生方面和教师方面。学生方面的主要问题有: (1) 语言知识不扎实。表现为词汇匮乏、用词不当、同一词汇反复使用或搭配错误;句型混淆错用;语法错误。 (2) 文章主题不明确, 层次结构不清晰, 缺乏衔接和过渡词, 行文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差; (3) 写作内容空洞乏味言之无物, 主题不明, 缺少深度。归纳起来:即是语言问题、语篇问题和内容问题。教师方面的主要问题是教学方法不当。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 绝大多数教师仍是采用结果法 (the product approach) 。教师布置作文题目让学生去写, 然后批阅。重结果轻过程, 忽略了学生的写作过程, 没能解决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我们应重新审视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方法。笔者经过文献研究发现阅读可以解决学生语言知识, 写作内容方面的问题, 而“过程体裁法” (theprocess genre approach) 则解决了学生语篇等方面的问题。于是笔者把二者结合起来, 创造了“阅读—过程体裁法”这一新型的写作教学模式。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以合作学习为主要策略, 认为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全员参与, 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 在互动中主动开发自己的思维品质, 完成自己知识的建构。
2.输入假设理论 (the input hypothesis) 。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的可理解性输入假设理论认为:二语习得的关键是接触大量的可理解性的、比学习者自身水平稍高一些的信息。
三、“阅读—过程体裁法”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第一阶段:写前信息输入阶段
(1) 课外阅读给学生提供大量与作文话题相关不同体裁的文章, 要求学生阅读并摘抄好词好句。此阶段在写作课之前在课外完成, 并且要提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准备。
关于阅读的重要性,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 (Krashen) 在他的教学理论力作《阅读的力量》中指出:无论是母语还是外语学习, 阅读都是提高理解水平, 扩大词汇量, 提高拼写能力, 语法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有力途径。只有大量的输入才能有较高质量的输出。只有通过读的不断领会, 才能逐步转化为写的能力。在拓展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阅读话题的一致性以保证主题词汇的重现率。这种重现率帮助学生在大量的语言中“习得”词汇, 促使学生能更积极正确地使用这些词汇。
(2) 范文分析选择特定体裁的典型范文介绍分析某一体裁, 如:议论文, 说明文, 应用文, 记叙文等, 分析其功能、体裁结构、语言特点。使学生对这种体裁的形式和内容有全面的了解, 为接下来的写作阶段以及今后类似体裁文章的写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范文分析在写作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笔者在介绍说明文的写作时用了07年高考天津卷为范文:
假设你校举办看图征文活动, 题目为“How to ProtectOur Eyesight”。请你用英语写一篇短文, 指出图中所反映的现象, 并从阅读时间、光线、眼睛保健及睡眠等方面, 谈谈保护视力的具体方法。 (范文略)
这是一篇事理性说明文。说明如何做事情的作文属于事理性说明文。比如:如何使用一件新产品、如何包饺子, 如何学外语、如何上网查资料、如何保持身体健康等都属于事理性说明文。
在布局结构方面, 事理类说明文可分三段来写。在第一段首先要表明说明的对象及目的, 如果给出的是图表或图画应首先说明图表或图画内容, 但文字不要过多, 文章的重点应放在“如何”即方法的说明上。第二段是文章的主体, 应集中在方法的说明上。考生要认真审题, 明确说明内容。要根据题目要求组织好要点, 不要泛泛而谈。例如高考07年天津卷, 题目中点明了要学生从阅读时间、光线、眼睛保健及睡眠等方面谈谈保护视力的具体方法, 但有部分考生忽略了“阅读时间、光线、眼睛保健及睡眠等方面”这个范围, 随意发挥以致要点不全, 偏离题目要求, 造成失分。最后一段进行归纳总结。
在语言使用方面, 说明时要注意条理性。首先要注意过渡词的使用。写这类说明文通常按照逻辑顺序或时间顺序。先做什么, 后做什么, 为什么要这样做。为达到这一目的, 就要借助使用过渡词, 例如:表顺序的first, then, next, finally表递进的besides, in addition, furthermore, moreover等。这类说明文的一些常用句型也可介绍给学生。另外, 还可以多使用倒装, 定语从句, 非谓语, 强调句型等使行文跌宕起伏, 错落有致。
第二阶段:信息输出阶段
(1) 协商与模仿教师给出作文题目, 学生根据范文的体裁结构, 语言特点等进行互相讨论和切磋。讨论内容包括如何布局, 可以用哪些句式, 如何写主题句, 如何扩展主题句等。
(2) 独立写作学生根据教师所给作文题目, 运用阅读过程中获得的语言知识, 范文分析时获得的体裁知识以及与同学协商时获取的知识进行实际的创作。这一过程包括审题, 打腹稿, 列提纲, 打草稿, 修改, 完善, 成文等过程。
(3) 修改编辑这一阶段包括作者自己修改, 小组互改和教师批改。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 发现并纠正自己的错误并且从别的同学那学到自己没有的东西。因此通过自改和互改不但发现纠正了错误并且作文内容也得到了充实完善。在这过程中学生不断地体验成功, 因此提高了写作的兴趣, 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 写作能力也得到了发展。教师批改放在最后。教师可以从文章结构, 内容要点, 语言的使用 (如:是否使用高级词汇, 较复杂的结构等) , 文章的衔接以及是否达到交际的目的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性或综合性评价。
四、结束语
“阅读—过程体裁法”结合了阅读和“过程体裁法”的优点, 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语言知识, 掌握了体裁结构特征和语言特点并关注学生语言习得和认知发展过程, 尤其在协商与模仿和修改编辑阶段, 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增强了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真正的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3]王蔷.英语学科教育理论与实践[M].安微教育出版社, 2003.
阅读写作法 篇9
人们学习一种语言的自然顺序是先听后说,然后才是读和写。因此作为语言学习的最高阶段,写作是掌握语言的必由之路,也是培养认知和思考能力的重要方式。然而对于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用英语写作一直是他们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一大难点。其实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从历年的英语四六级考试写作试题来看,也只是在半小时内根据所给题目完成一篇120—150词的短文,内容基本完整,用词恰当,语意连贯。能描述个人经历、观感、情感和发生的事件,能写常见的应用文就达到了一般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难发现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一是形式方面,如拼写、首字母大写、标点符号、语法等;其二是内容方面,学生的写作容易出现千篇一律、观点模糊、内容空洞等问题。即使他们的英语词汇量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扩大,但写作时仍不能转化为积极词汇,致使他们的写作能力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而且学生对于英语写作也是毫无兴趣,越不会写就越不想写,越不想写就越不会写,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学生学写作难,教师教写作也难。教英语写作已不仅仅是指写作技巧的简单传授了,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还要帮助学生拓展创造性思维。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中,我们采用的是以目的为主的成果写作法。这种方法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给出刺激,学生作出反应,将重点放在了目标的完成上。首先教师给出范文,然后分析讲解,接着学生模仿写作,最后教师打分或给出评语。学生在教师的完全控制下完成整个写作过程,写作成了枯燥的技巧的输入与输出。教师在批改作文中耗费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关注的是语言的正确性却忽视了文章的内容。而学生只关心分数,甚至连文章中的批改都不重视。这种教学方法已不适于现今大学英语的写作教学了。
二、过程写作法的定义及特点
为了避免以上所提到的传统英语写作教学中所出现的种种不足之处,近年来不少学者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总结,提出了以英语教学法二语习得理论、英语课程论、发展心理学及认知心理学互动理论为基础的过程写作法。过程写作法的首创者Wallace Douglas认为,“写作是一个过程,写作课应该教授的是构成写作过程的一步步的操作方法”。过程写作法把写作看作是一种发现意义并创造意义的循环式的心理认知过程、思维创作过程和社会交互过程,写作者通过写作过程的一系列认知活动、交互活动,提高其认知能力、交互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既然所有的写作都离不开过程,写作的本质就不仅仅是对语法的理解、对修辞模式的模仿以及对所要写的内容的阐述。写作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关注的是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所经历的内部运作过程,探讨的是写作者在写作中要做什么而不是最终成品的样子。
成功的课堂教学应具备最重要的两个特点是:(1)教师对教学进行适当监控而不是完全控制。这样给课堂引入许多新的活动,教师和学生都有更多的自由空间,改变了呆板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也给课堂教学营造了轻松气氛,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2)所有的学生从始至终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新的课堂活动来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将他们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积极的学习者。而过程写作法正具有这两个特点。与成果写作法把重点放在语法、篇章结构等语言知识上不同,以过程写作法为指导的英语写作课堂教学的重点落在了写作过程上,通过引入一系列的课堂写作活动,使学生发挥写作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并提高了写作的趣味性,加强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整个写作过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激发。
三、过程写作法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步骤和要注意的问题
既然写作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和思维创造过程,其过程划分还没有形成一致看法。有些语言学家认为,过程写作法可分为准备、初稿、反馈和修改定稿四个阶段。还有些学者认为应分为写前准备、写初稿、修改、反馈修改及重写五个阶段。以下本文就以实用为角度,分七个步骤来介绍过程写作法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1)信息的输入。首先通过阅读,使学生从书报杂志中找到与写作主题相关的信息,然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就写作主题进行讨论并记录下尽可能多的要点。在讨论之后,每个学生要写下自己的观点,也可与其他讨论组的成员交流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2)初稿的拟定。因为对文章还要进一步地组织,才能确定其具体内容,在写初稿时,教师应该告诉学生不必太在意语法上的错误和选词。
(3)学生互评。教师将学生分为两到三人一组,给出一些标准,让他们对某一学生的文章进行评论。
(4)二稿的拟定。鼓励学生对部分内容进行修改或重写。
(5)教师的评阅。教师可将文章阅读三遍,第一遍读得文章大意;第二遍给出建议提出问题或指出优点;第三遍用红笔画出语法错误或写作不当之处。
(6)教师与学生互动环节。教师与学生交换意见并尝试改进某些内容,解决文章中的问题。
(7)定稿。学生在听取所有的意见和建议之后,完成文章的修改,确定最后的文稿。
如果要让过程写作法在教学实践中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在这七个步骤中有两个关键的问题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第一个问题是分组讨论的目标和技巧方面。分组讨论必须要达到三个目标:一是所有成员的参与;二是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三是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只有达成这些目标的分组讨论才能为学生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之间形成彼此支持相互尊重的好习惯。分组讨论的技巧分为五种,包括提问技巧、参与技巧、回应技巧、回顾技巧和合作技巧。这些技巧各不相同,教师可根据班级的大小和学生的英语水平来决定使用。目的都是为了提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讨论中。第二个问题是文章的评阅。与成果写作法有区别的是,过程写作法引入了学生互评这一步骤。让学生互相批阅,可以使他们在批阅过程中学习到别人文章中好的语言、写作技巧、结构安排等,而自己找到的错误会使他们印象深刻。同时,这种方式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教师可以把以前用于纠正肤浅错误的时间用于研究和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然而学生之间的互评只能是辅助性的,教学方法的改变要求教师的批阅方式也要进行改变。教师在批阅过程中应担任三重角色:一是读者,教师把学生的作文看作是作者的作品;二是评论者,教师要给出对文章的综合评价,指出文章的优缺点;三是语法专家,教师要指出文章中的语法问题。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评阅并不应该成为写作过程的终点。写作是一个反复、复杂的认知过程,过程中的反馈就不应当是单向的、一次性的,而应该建立一种多向的、重复性的反馈机制。
过程写作法在西方的写作教学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并被实践证明了其教学原则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实效性。因此面对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应大胆借鉴这种写作教学方法,使写作教学更具科学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在学习写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解决他们在学习英语写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摘要:本文根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过程写作法对传统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以交际理论为基础, 将写作过程视为复杂心理认知和语言交际过程的写作理论, 这对于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践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过程写作法,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参考文献
[1]Arndt, V.Six writers in search of texts:A protocol based study of L1and L2writing[J].ELT Journal, 1987.41:257-267.
[2]Flower, L., Hayes, J.R.A cognitive process theory of writing[J].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1981.32, (4) :105-225.
[3]祁寿华.西方写作理论、教学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阅读写作法 篇10
一、厦门市中考写作情况分析
通过对近四年来厦门市中考进行质量分析,发现:考生的短文写作即紧扣意义主线进行连贯的顺畅的书面表达的能力较弱。比如,2012 年,段落编写、短文写作、试卷的难度值分别为0.42、0.43、0.64;2013 年,段落编写、短文写作、试卷的难度值分别为0.50、0.43、0.68;2014 年,段落编写、短文写作、试卷的难度值分别为0.53、0.41、0.63;2015 年,段落编写、短文写作、试卷的难度值分别为0.58、0.44、0.63。可以看出,写作的难度值(难度值= 平均分÷满分值)远远低于试卷的总难度值。如何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快地提高写作能力,是英语教师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书面表达能力较弱的原因
在调查中发现,许多英语教师仍采取传统的写作教学法即结果写作法。这种写作教学流于形式,机械枯燥,大多是教师在讲解范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模仿写作,仿照范文的谋篇布局,选取类似的主题内容,照搬范文的句型词组等。而且许多教师让学生课后完成,学生得不到教师的写作指导,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干脆应付了事,从而导致写作教学的低效性。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过程写作法(Process-writing Approach),发现它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过程写作法其实是一种“任务型”的写作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围绕写作任务这一中心,设计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写作任务,并在写作实践中真正学会写作。
三、过程写作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过程写作法把写作过程大致划分为写前准备阶段、起草阶段和重写阶段。教师应精心设计写作课的过程教案,有针对性地实施“过程写作法”的教学步骤。现在以Go For It八年级上册Unit10 为例,论述过程写作法的具体步骤。
(1)写前准备阶段(prewriting)。写前准备阶段又称为构思阶段,主要是确定预期读者、写作目的和写作模式,采集信息和规划写作。首先,播放配乐视频,展示几个学生谈论dream job以及如何为实现梦想而进行努力的画面,形象具体地展示主题。其次,采用头脑风暴法开展A memory challenge游戏,让学生说出工作名称和实现手段,呈现相应词语(an engineer、study science…)和句型结构(I’m going to…)。最后,学生两人一组进行Pair work活动,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competition,使每个学生都能大胆地开口说英语,为写作创造条件。
(2)起草阶段(drafting)。此阶段是学生把口头交流的内容转化为笔头叙述的过程,是进一步整理思想、确定写作内容的过程,是写作的主要阶段。
1)小组讨论(group’s discussion)。学生以My dream job为话题,四人小组进行group work活动,根据提示句,如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Where are you going to work,按照要求和作文题材进行讨论,列出提纲,之后小组汇报,大家交流探讨。学生能够互相借鉴彼此写作思路,对文章的整体框架有更明确的构想,提高了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2)教师指导(teacher’s guiding)。教师及时指导学生写作技巧,寻求更多的写作材料。同时,观察学生的写作活动,鼓励学生在写初稿时不必过于顾及表达的外在形式,尽量使用不同的句式。如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指导,使学生的文章更为流利,行文更为自然。
3)初稿写作(first drafting)。教师根据学生最终的讨论结果,把写作的思路用PPT展示出来,以降低学生的写作难度。学生利用教师所给材料和资源,根据自己的想法,结合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写出初稿。
(3)重写阶段(revising or rewriting)。
1)给出中考英语写作评分标准,使学生在评价时有据可查。比如,第一档(13 分~15 分),评分标准是:覆盖所有内容要点;语言准确、丰富、流畅,富有个性;基本无语法错误;完全达到预期的写作目的。第二档(9 分~12 分),评分标准是:虽漏掉一些内容,但覆盖所有主要内容;语言表达基本准确,连贯性和个性化较一般,存在少量词汇、语法错误,但不影响理解;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第三档(5 分~8 分),评分标准是:语法结构单调,词汇知识有限,连贯性差,同时各种语言用法错误较多,影响了对写作内容的理解;信息未能清楚地传达给读者。第四档(1分~4 分),评分标准是:语法结构单调,词汇知识有限,毫无连贯性,同时有很多语言用法错误,影响了对写作内容的理解;信息未能传达给读者。
2)同学互相订正。同学交换习作,并通过小组互改互评的方式订正彼此的错误。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合作精神,又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3)听取班级反馈。教师随机抽样批改部分作文初稿,学生发现共性的典型错误。同时,选出中等水平习作,集体讨论、修改,并将信息反馈给学生,使评价具有及时性、针对性和启迪性。
4)听取教师反馈。评述学生的修改意见,给出鼓励性和建设性的评语,展示范文,并对照评分标准点评。
5)学生誊写定稿。学生根据同学及教师的意见,再次修改作文,完成最终作品。优秀作文可当范文朗读,供其他学生欣赏、学习、仿效。课后教师再把优秀作文张贴在班级墙壁“我写我秀”栏上,以示鼓励。
四、结束语
在初中阶段,英语写作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技能。因此,英语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革新教学方式,注重研究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而通过对过程写作教学的深入开展,有效地强化了学生的写作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基本掌握了写作的技能与技巧。当然,英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探索、改进创新,学习和探索英语写作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才能使过程写作教学发挥出最大的活力和生命力,也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英语写作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摘要:英语写作是初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技能,也是初中阶段要求最高的一项重要的语言技能。结合厦门市中考写作情况分析,从写前准备阶段、起草阶段、重写阶段等方面,探讨过程写作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旨在调动学生英语写作积极性,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过程写作法,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有效性,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何学芬.上好初中英语阅读课的几点建议[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
[3]鲁子问,王笃勤.新篇英语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陈传光.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导入策略[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02).
[5]方亚君.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反思与探新[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03).
[6]袁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有效对策[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06).
人物描写“三学”写作法 篇11
关键词: 《我的母亲》 写作结构 写作内容 写作技巧
每每教完老舍作品《我的母亲》,我便要求学生写作文《我的母亲》,学生的反应不外乎两类:要么安静地开始动笔写,要么告知我这篇文章小学写、初中写,现在还写,多次写过的作文题已经没有什么意义,甚至还有些学生不想写这篇作文。学生为何不爱写作?学生为何害怕写作?在做《我的母亲》的教学设计时,我先让学生学习文章结构,其次让学生学习文章内容,接着让学生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通过三学写作法,让学生明确写作结构、写作内容、写作技巧(出神的人物刻画),并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手把手地指导学生怎么写。
一、学习《我的母亲》中的结构
语文教材就是最好的写作教材,写好作文就要读好课文分析好课文,要写好文章结构就要多读。“写必须靠读,读必须靠写,因为不写的话就读不深,读不透”。要读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但读不是单纯地读一读,而是要通过读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这便是学生非常值得向老舍先生学习的一点,这是避免学生文章结构混乱、行文脉络模糊的学习点之一。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从“母亲的娘家是在北平德胜门外”讲起,学生读深读透的过程是我们对文章行文结构从朦朦胧胧到清清楚楚的过程,学生清晰明了地概括提炼出老舍《我的母亲》的结构:全文按时间顺序,讲述母亲的一生,母亲的家庭背景→母亲出生、出嫁、生我→母亲的勤俭、朴实、热情好客→母亲最会吃亏,却并不软弱→母亲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和理解→儿子对母亲的思念→儿子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引导学生在读深的基础上继续读透,学生可以精炼地概括出文章结构:母亲高尚的品德和母亲对我的影响。由此,学生学习老舍先生《我的母亲》的文章结构,明确《我的母亲》的文章结构,第一部分:介绍母亲的出生、出嫁,第二部分:母亲的品格,第三部分:我对母亲的感恩之情。通过学习,学生逐渐明白自己的文章为什么会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完全没有章法可言的原因,学生自己的文章结构已清晰明了,学生开始懂得怎样谋篇布局。
二、学习《我的母亲》的写作内容
通过分析《我的母亲》的文章结构,要引导学生明确什么样的结构需要什么样的写作内容,而不是随意地将写作内容胡乱地堆砌。引导学生合理确定写作内容,并根据写作内容选择素材、归纳素材,培养学生根据行文的需要恰当选择写作素材的能力。老舍先生通过典型的事件写母亲高尚的品德,比如为了展现母亲软而硬的个性,采用三件事写母亲坚强,第一件事:联军入城搜家时母亲镇定自若地保护儿女;第二件事:为一家人的生计考虑;第三件事:北平无数次的变乱中母亲不慌不哭,从无办法中想办法。通过引导学习,学生为展现母亲对子女浓浓的爱意,学生心中自己和母亲见爱的故事已倾泻而出——如学生甲也记述了母亲的三件事:第一件事:善良的母亲照顾家人帮助邻居;第二件事:得了白血病的母亲毅然外出打工;第三件事:病重的母亲依然倾其所有地为我付出。学生的讲述无不动情,无不感人。
三、学习《我的母亲》中出神的人物刻画
通过以上两个环节的学习,文章结构混乱、内容空洞的难题逐步得到解决,学生可以逐步确定文章的结构,根据文章结构确定写作内容,合理选择写作素材,但是从课中口头作文看,一些学生刻画母亲的方法十分单一,语言干瘪,缺乏生动性,很难活灵活现地展现母亲的性格和对子女深深的爱意。学生描写母亲的人物刻画方法是个难题,依然需要解决。通过师生问答可以确定学生知道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但学生在写作中使用人物描写方法仍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把生活中的写作素材描写得真实生动,我分两步走:第一步,以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为例,引导学生分析老舍使用了那些人物描写方法展现母亲含蓄深沉的爱——作者使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展现深深母子情。第二步,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中,引导学生品味几个关键词的深意。如: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当听说“我”还要回校时,她先是“愣住了”,然后半天才“叹出一口气来”。临走时,母亲递给“我”一些花生,说了声:“去吧,小子!”这简简单单的话语中,老舍先生只用了简单的一“笑”一“叹”一“愣”三个动作描写展现了母亲复杂丰富的心理活动。一个“笑”字,就将母亲见到儿子的那种喜出望外的心态和抑制不住的激动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愣”一“叹”又将母亲听说儿子又要回去时的失落的心情表现得入木三分,这包含了丰富的心理活动,反复咀嚼,令人感动。这动作描写中又隐藏着语言描写。母亲说了声“去吧,小子”,这句话听起来极普通,仔细品味这语言描写,却别有深情,这里有母亲的理解,有母亲对儿子全部的爱,令人潸然泪下。通过这样清晰明了的两步走分析,学生已有自己的体会。如学生甲所写:“回望家乡熟悉的柳树林,回想起病逝的母亲,回想起母亲背我走过的那条很短而又很长的街,我心里的某个地方好像成了空白,好像风雨交加,好像心如刀割,好像心里真的滴出了血。母亲,你可知道,女儿很想很想您。”借鉴老舍先生的刻画母亲的写作方法,学生做到了叶圣陶所言的“所谓实际作文,皆有所为而发”,将真实可感的母爱故事通过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娓娓道来,生动展现母亲的性格及母亲对子女无声的爱,将浓浓的亲情渗透在字里行间,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在学习《我的母亲》的过程中,通过“三学”,让学生深入学习的同时也能深入学习写作,通过“三学”,把阅读与写作与教学打成一片,通过这样的学习训练达到做中学、学中悟、悟中写,这样的教学训练做到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对接,这样的教学训练让效果更显著。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阅读教学中的“三品”法尝试 篇12
一、“三品”法创设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语文的教学阅读作了如下阐述:
⒈理念: (1) 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 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⒉能力目标: (1) 加强朗读教学; (2) 重视阅读的感受和体验; (3) 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4) 培养语感, 注重积累。依据上述理念与能力培养的宗旨, 在《四读、双课、八环节》的“诵读环节”“品读环节”上, 我作了进一步调整, 将“三品”教学法引入课堂, 即, “品语言, 悟情感”“品主旨, 理事件”“品手法, 写生活”。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一本名著, 其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逼真感人, 无外乎就是将生活融注情感并借助于某种载体而显示出的一种艺术的升华。基于这点, 我认为, 课堂教学的归宿与落脚点应是将这种升华了的艺术通过对融注了个人主观情愫的语言材料进行客观解剖而将其还原于生活, 即让学生沿着“生活———艺术——生活”的学习探究的途径, 最终完成自己生活的升华, 而并非纯艺术的升华。
二、“三品”法创设意图
(一) 品语言, 悟情感
(一) 品味语言:依据本文的写作特点, 抓住文章的“精彩之处”, 通过研究文章字、词、句运用的精妙及功用达到对作者语言风格、人文素养、思想倾向、审美情趣等的认识, 提高学生对文章语言的品味能力及对美的洞察力和审辨力, 从而为他们对课文内容的认识与把握以及对文章创作体式的学习与模仿打下基础, 做好铺垫。
(二) 品味情感:
以“点”“线”“旨”作为贯穿整个课堂的文章内容的分析脉络, 在分析中, 始终把“情”作为一条主线, 侧重研究把握作者渗透于文章字里行间的情感流露, 使之达到作品内容与学生心灵内在感应的完美融合, 真正使学生在作者汩汩流淌的情感中得到一种美的熏陶, 一种爱的陶冶, 一种情的感染, 一种真的升华。
(三) 品味生活:
在分析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让学生研读文本的创作体式, 模仿文本的创作结构、精美语言, 创设自己熟知的生活故事。这样做, 一方面可以强化巩固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深邃了解, 品味文本创作中所给予自身的生活感受与启示;另一方面, 通过自我往昔生活的追忆, 未来生活的畅想, 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以及良好的道德与价值观的分辨能力。为他们今后的人生追求打造出一块块坚实的基石。
三、“三品”法范例点评
(一) 品语言, 悟情感
例1:《范进中举》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
1.“范进因没有盘费, 走去同丈人商议, 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 骂了一个狗血喷头……”
骂人的趾高气昂, 被骂的唯唯连声, 体现范进的猥琐可怜和胡屠户的傲慢、⒐俗、市侩嘴脸。
2.“当下众邻居有拿鸡蛋来的, 有拿白酒来的, 也有背了斗米来的, 也有捉两只鸡来的……”
封建社会的众生相, 体现了一种等级制度的影响, 及由此形成的趋炎附势的社会风气, 反⒊了当时的世态炎凉。
例2:《雨说》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
1.“雨说: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
“久了”展示了一种期待和愿望。
2.“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探访四月的大地。”
诗人选择了几个富有代表性的事物, “田圃”“牧场”“鱼塘”“小溪”等, 展示一种难耐的渴望和欣喜。
3.“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风也不拥挤。”
“呼唤……乳名”“不喧嚷”等, 展示了春雨轻柔的特点和对孩子们博大的爱心。
4.“只要旗子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笑”不仅是一种美好的情绪, 也是一种幸福、快乐的象征。两个“只要”, 展示了诗人心中一种希望, 一种压抑于心中难以宣泄的祝愿。
5.“有一天, 你们吃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甜”“心意”等词, 展示了一种生命的崇高及暗伏于“雨”心中的祝福的力量。
(二) 品主旨, 理事件
例3:《范进中举》
⒈主旨:
刻画范进癫狂的丑态, 周围各色人的趋炎附势, 反映封建科举制度对人心灵的荼毒。
⒉事件梳理:
事件:中举前后。中举前:生活 (住茅草棚、不知猪油味、饿了两三天、母亲的眼看不见) 、社会地位 (岳父骂、贺礼贱、邻里无人询问) 、处事态度 (甘受欺辱、唯唯连声) ;中举后:经济 (邻里送蛋、酒、米、鸡、桌、凳, 胡屠户送肉、钱, 张乡绅送银、房子) 、社会 (邻里称范老爷、岳父称文曲星、乡绅拜会称兄联谊) 、处事 (对乡绅奉迎、对岳父势利虚伪) 。
人物性格:范进 (唯唯诺诺、无能、迂腐、畏缩懦弱、甘受欺辱、圆滑世故、势利虚伪、醉心功名) 、胡屠户 (前倨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口是心非、贪婪虚伪) 。
例4:《雨说》
⒈主旨:
(1) “雨”不仅指自然界中的“雨”, 还指政治上、心灵上的雨;
(2) “雨”像妈妈, 给孩子带来快乐、幸福、温馨;
(3) “雨”具有“人”的灵气, 善解人意, 勇敢乐观, 有奉献精神;
(4) “雨”代表春天, 代表快乐, 代表希望, 告诉人们面对人生应持的一种心态。
归纳总结:文章把春雨拟人化, 借春雨探访大地的殷勤脚步及春雨给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爱, 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的殷殷关爱和深深祝福。
⒉事件梳理:
点:雨———主体物;辐射物:田圃、牧场、鱼塘、小溪、种子、牛羊、游鱼、孩子们……
线:联想:雨的神态———雨的祈求———雨的动员———雨的性格——雨的希望;情感:关爱、祝福。
(三) 品手法, 写生活
例5:《范进中举》
⒈品味特色:
(1) 夸张手法的运用:喜极而疯, 巴掌治醒。世人热衷的科举功名到手, 自然惊喜若狂, 何况范进等了35年, 以巴掌对其行为加以讽刺。
(2) 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强化讽刺效果:如对胡屠户的前后两次贺喜的描写, 勾画人物形象特征, 前挖苦、训斥、目中无人;后惶恐、手发木、扯衣角、赞语肉麻等;对范进前后境遇、心态描写。
⒉生活故事: (任选一题)
(1) 范进中举当天, 接受了众多人物的朝贺, 这是不是说明社会对知识的重视, 联系当今“知本家”的现象, 谈谈你的看法。
(2) 请设计一个场景, 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反映人物的某一性格特征, 要体现讽刺效果。
(3) 从家里已饿了三天时间看, 范进到乡里参加乡试应是去了两三天, 请发挥想象, 写一写范进参加乡试的情形。
例6:《雨说》
⒈品味特色:
(1) 运用拟人手法, 使“雨”富有人的思想情感, 对孩子们深情倾诉令人真切感受“雨”的挚爱之心;
(2) 运用象征手法, 使诗中的“雨”的形象及种种情景无一不具有诗人和时代本身特具的影像;
(3) 运用适合儿童的口语写诗, 诗歌自身体现出丰富的想象力、表现力。
⒉生活故事: (任选一题)
(1) 以《雨的自述》为题, 将这首诗改写成300字以上的小散文, 巩固体会诗人渗透于诗中的情感。
(2) 请根据你自己的阅读经验和感受, 用几行诗或几句话对春雨作一番描写, 要融注自己的主观情感于客观描写之中。
【阅读写作法】推荐阅读:
快乐阅读法07-18
推断阅读法06-05
过程写作法阅读写作课10-12
批注式阅读法10-09
初中语文阅读法论文10-15
《幸福的计算法》阅读题答案07-17
浏览阅读法的讨论教育论文07-01
考研英语高效阅读掌握首尾呼应法10-01
巧妙应用“两遍阅读法”顺利通过四六级考试06-11
爱上阅读、享受阅读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