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阅读法

2024-07-18

快乐阅读法(共10篇)

快乐阅读法 篇1

火车站, 火车已开动, 三个提着行李的人跟在火车后狂奔, 其中两个身强力壮的追上并爬上了火车, 另一个在体能上稍逊一筹, 随着火车的加速, 只能远远地落在后面。可这个人望着远去的火车及其同伴, 却拊掌大笑:“他俩是来 给我送行 的, 我才是那 要上火车 的人!”……

这是学生在课前“阅读时分”中介绍的一则小故事。他说,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自己想要做的是什么。

一语惊醒梦中人。关于阅读, 我们总是一味地强调这篇文章思想深刻、语言优美, 或者是顺应高考阅读题型, 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 等等, 却忽视了阅读的本来目的。阅读就是要调动人体的所有感官去审美的过程, 只有当你的感官在审美中产生共鸣, 并由此引发快感, 阅读才算完成。所以纳博科夫在他的《文学讲稿》中这样说道:“聪明的读者在欣赏一部天才之作的时候, 为了领略其中的艺术魅力, 他不只是用心灵, 也不全是用脑筋, 而是用脊椎骨阅读的。”因为脊椎骨里有神经, 它感知愉悦。阅读首先应该是充满快乐的。在阅读中如果过分地强调阅读的客体, 强调功利目的, 而忽视阅读主体的感受, 那么我们就有可能成为故事中那搭错车的人, “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自己想要做的是什么”。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阅读并快乐着。

要实现这一目标, 教师就必须有效排除阅读中的种种功利之心, 对学生细心、耐心并充满信心, 于己有一颗谦逊的好学之心。我在语文教学中, 曾尝试着将每节语文课辟出十分钟, 让二至三名学生到讲台上介绍他新近阅读的内容或感受。通过这种形式, 教师了解学生的阅读动态, 学生之间交流阅读理念、阅读心得等, 并形成良好的争鸣风气, 共同提高文学品位。不过, 这需要师生间有平等宽容的心态, 因为美是宽容的, 自由的, 悠闲的, 是毫不功利、平等共享的。

美是宽容的

对于课外阅读, 学生说:不是我不小心, 只是诱惑难于抗拒!对于阅读指导, 教师说:不是我存心放弃, 只是一切以考试为准!

于是很多有识之士纷纷叹道:一方面, 教师的导读功利心切, 使学生丧失了阅读兴趣;另一方面, 学生对大众流行文化的诱惑来者不拒……这两种现状长此以往, 会导致学生阅读的低俗化。在阅读活动中, 教师过于功利, 刻板地以考试为指挥棒, 阅读将是索然无味的, 或者简单地列出必读书目, 非此不读, 那又有失偏颇。应当说, 在中学教育里, 必读书目的介绍是非常必要的, 但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市面上众多纷纭的读物虽良莠混杂, 毕竟也有珍珠, 关键是学生怎么阅读, 教师怎么引导。

曾经有个学生在“阅读时分”介绍了胡兰成的《今生今世》, 这部书在海峡两岸都被评为“无耻文人的从容散淡之作”, 也许这从传统意义上来说算不上是部好书。可一名中学生能从书架上看到这本书, 说明他至少是个好读书的人。于是, 我们避开对这本书的简单评价, 而是让大家了解这部书热销的原因———借刚去世不久的张爱玲之名, 让学生通过研究张爱玲的作品来了解她的悲剧人生, 以她的执著看胡兰成的投机, 而张爱玲为什么会为这样的一个人付出半生的代价呢?好奇的学生通过作品, 通过张爱玲的身世, 通过她的亲人朋友, 搜集有关张爱玲的信息, 结果竟将中国新文学史上的文学女性翻个底朝天。有个女生在诗歌《一代人》中这样叹道:“她们用一双缠着或未缠的小脚/带来新文学的和风与狂飙/用血用泪用呼号/洒下一连串的美丽与苍凉……”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以一种欣赏的心情去对待学生的阅读, 你便常常有惊喜。

对于学生的阅读, 过分的苛求都是对他们的当头棒喝, 他们很可能因此而永远拒绝阅读, 因为在信息社会众彩纷呈的传播媒介中, 从表象上, 阅读是最缺少吸引力的。对于阅读, 教师简单粗暴地授之以“鱼”, 往往事倍功半, 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美就像一家超市, 良莠商品混杂, 教师不能简单当一名推销员, 一味地推销自己的产品, 而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引导他们拥有适合自己的东西。

美不是强迫, 它需要的是一块充满宽容与理解的土壤。

美是从容的

美是不急迫的, 它应当是悠闲的, 从容的。

一方面, 教师对于学生的阅读审美不能急功近利。每个人的文学修养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长期的熏陶。急风骤雨式的美学教育, 往往是毁坏性的;而只有涓涓细流, 才会慢慢渗透心灵。当然, 我们反对拔苗助长, 却也不赞成守株待兔。“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教师本身应有充足的水分, 或者知道哪里有“源头活水”。艾晓明在她的《用一生来学习阅读》中说:“我欣赏的是读者和作者之间, 有轻言细语的交流;我欣赏对艺术形式无止境的追求。”教师和学生也应有这样的心理准备:用一生来阅读!

另一方面, 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张, 阅读则可能是忙里偷闲。不必急于一口气吃成一个胖子, 闲暇时光里, 一杯清茶一本书, 何其惬意。而那时读的书, 其效果往往如绵绵春雨, 润物无声, 使你有所消遣, 又获取知识, 甚至引导你以后的事业, 影响你未来的生活。有人甚至提出“书非闲时不读”, 其实“闲”并不在于时间的多寡, 而在于心境———“心远地自偏”。

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它便会成为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到那时, 师生们遥望古人的“闲爱孤云静爱僧”, 也可以像古人一样气定神闲地骑驴觅诗, 那又何尝不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享受颠覆的快感

关于经典, 钱理群说“少不读水浒, 老不读三国”, 更有王学泰、李新宇在《水浒传与三国演义批判》中提出要“为中国文学经典解毒”。我想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 必有其内在的价值, 而引出这么多的争鸣跟各个时代人们不同的文化心态有关。闻一多就曾说:“汉人功利观念太深, 把《三百篇》做了政治的课本。”如此读经典便索然无味了。我的观点是要让学生对经典有一定的了解, 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 至于他们读不读就全看他们的兴趣了。

然而, “正儿八经的研究总是累人的” (闻一多语) , 充满逆反精神的当代中学生对于经典常常不是毕恭毕敬, 更多的时候是自己找个缺口翻墙而入, 而不管经典的高墙深院门开几道、帘垂几重, 径自在草地上闲庭信步、看花草、数台阶, 让思绪时不时地撒点野。在他们眼里, 唐僧是个伪君子, 孙悟空是个不良少年;《诗经》中那个背信弃义的“氓”竟成了母系社会男人寻找真正爱情的勇士……即便是一些他们欣赏的佳作, 他们也喜欢从现代的角度去趣说、评点。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在一男生笔下换成了《再别食堂》: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摆手/作别食堂的素菜/那汤里的海带/是大海里的小鱼/清汤中的油花/在我的心头荡漾……但我不能不吃/咕咕是肚子的声响/电扇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天的食堂/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抹一抹嘴吧/不留下一颗饭粒。

当在课文中读到《记念刘和珍君》时, 有位足球愤青竟将此篇完完整整改成《纪念米卢君》:“……真的猛士, 敢于直面输球的痛苦, 敢于正视失败的残酷。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中国足球又常常为庸人所设计, 以不断的失败, 留下淡红的血色和耻辱的记录。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个尽头!……但是, 那些胜利者却居然昂起头来, 不知道个个脸上有中国球迷的泪水……”化鲁迅的沉郁悲愤为幽默风趣而不乏讽刺, 没有透彻的理解何来颠覆?在颠覆中, 拉近经典与现实的距离, 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经典, 在颠覆中享受阅读带来的快感。

也许, 有人认为如此阅读会扭曲了经典的本来面目。其实, 真正的经典是不怕颠覆的。每一个时代对经典都应有自己的看法 (颠覆) , 经历了各个朝代各种思想的评判而能流传下来的, 才成其为经典。一部《红楼梦》, “经学家看见《易》, 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 革命家看见排满, 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鲁迅) , 它依然是经典。台湾舞蹈艺术家林怀民的《云门舞集》, 从《红楼梦》到《楚辞》多用经典, 却又在颠覆经典, 云中君是玩滑板的叛逆男孩, 湘夫人变成了永远等待爱情的女人……台湾文艺界奇才蒋勋说得好:“去把经典颠覆, 反而是复活了经典!”

阅读与倾诉

古人云:开卷有益。如今却颇有争议。出版业的繁荣, 使得好书越来越多, 坏书也不少, 而且由于书籍在流通渠道没有严格的限制, 其中的坏书对于心理发育不成熟、识别力不高、自控力不强的中学生容易造成消极影响。所以, 就有人大声呼吁:谨慎读书!并指出“武打、言情、漫画, 不值一读;爱国、名著、科普, 明目补钙”, 因为“坏书猛于虎, 千万不要读坏书!”此种说法当然不无道理, 关键是怎样才能让学生知道那是一本坏书, 怎样让学生不去读坏书呢?众所周知, 这类书籍往往以惊人的话语、刺激的情节、新奇的描述、直白的画面去吸引青少年。在我们无法堵住坏书流入的情况下, 一味的警告, 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 关键还应从学生的个体增强其“免疫力”。

在中学生阅读中, 教师人文精神的介入, 适时的引导是很有必要的。在一个公共的阅读空间里, 师生互动, 阅读, 介绍, 倾听, 争论, 引导。这种阅读往往是个性化的解读, 它比起一个人闭门苦读, 更易引起共鸣, 产生磁场效应。如果读的是好书, 那会吸引更多的人去欣赏, 使美得到充分的传播;如果是坏书, 通过倾诉, 阅读者得到释放, 教师得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通过争鸣以及适时的引导, 使恶不至于沉淀下来, 而产生过于强大的负面影响。在我们的“阅读时分”里, 学生介绍的不仅有名篇佳作, 也有颇受争议的韩寒、安妮宝贝、几米、郭敬明等的作品。而我们在《梦里花落知多少》里读到的是它的诗意, 在幾米的漫画里感受到他的优雅伤感, 在《草样年华》里得到的是“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通过倾诉与倾听, 使美得到共享, 使恶得到化解。

对于阅读, 简单地以好、坏、善、恶划分是不够的。因为从审美选择来说, 在芙蓉与恶草间选芙蓉, 不算稀奇;在芙蓉与牡丹二者间选芙蓉, 才有“涉江采芙蓉”的风雅。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培养学生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

阅读并快乐着, 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快乐阅读法 篇2

培养儿童的快乐性格,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

①丰富感情世界:要在同儿童的交流中加深感情,并鼓励其与同龄人一起玩耍,学会建立愉快融洽的人际关系。

②指导调整心态:人生快乐的秘诀常在于有适应性很强的心理状态,因而要培养儿童形成调整心理状态的能力,在恢复快乐心情中寻到慰藉。

③赋予决策权力:让儿童从小就懂得怎样使用自己的决策权。

④限制物质占有欲:使儿童认识到人生的快乐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物质财富的占有。

⑤培养广泛兴趣:为儿童提供各种兴趣的选择,爱好广泛者容易拥有快乐的性格。

快乐识字法 篇3

一、猜字法

鼓励学生遇到生字时,先根据上下文猜读音,然后再看拼音,如果猜对了,他不是很高兴吗?

采用直观教具、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有声有色,字的结构、笔顺、读音、趣味练习孩子们可喜欢了。

二、游戏激趣法

比如:字形字音找朋友、送字回家、读文找字、叫字排队、开火车认字等。

三、猜谜识字法

所学的生字,让学生自己编谜语、也可以老师编好谜语让学生猜。

四、形象记忆法

如:口、山、人等字可与具体形象联系起来学。

五、顺口溜识字法

如:教“爱”字的时候,可以说:爪字头、秃宝盖,小朋友们爱爱爱!;“金”字: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顺口溜识字教学,幽默风趣寓教于乐,琅琅上口,易学好记,学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果

六、表演动作识字法

比如:教学“看”,可以用手放在眼睛上像孙悟空那样远望。如:学习“跑”字,先想一想跑的动作,然后再做一下,这样学生就会明白“跑”是用(足)跑,所以是足字旁。这样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义,学起来不费力气,学生还很踊跃。

七、自制生字卡片识字法

学生在制作卡片的过程中,通过动手、动脑、动口能加深对生字的记忆。

八、结合生活识字

汉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让学生养成留意周围事物,学习生字的习惯。创设识字环境,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让学生将自己的作业本上的名字都表上拼音,让学生轮流发本子,扩大识字量。还可通过“每日一句话”“每周一首古诗”诵读活动,让学生巩固学过的生字,认识新字,同时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九、联想识字法

在生字中,有的字是象形字,如:《口耳目》一课的生字,这类字很容易让学生由字联想到它所表示的形象,还有一些字虽然不是象形字但它的笔画组合在一起往往是一幅图画。利用这一特点在识字过程中可以用联想形象的方法帮助识记。如:学习“鼠”字,“鼠”它像只小老鼠,上面的“臼”是老鼠的脸,下面的是小老鼠的牙齿。这样一想,这个字就会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

十、比较识字法

在生字中有许多相近的字,在学习时,不让学生单独去认字,而是把相近的字一并出现,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如:学习“目”字,可与“日”字相比较,“日”太阳只有一个,所以“日”里只有一横,“目”眼睛有两只,所以,“目”里有两横。如;学习“她”字,可与“他”“地”相联系比较,在学生观察比较后,让他们总结出:这三个字的右边都是“也”,但又有不同,男人他是人,女人她是女,地是土。这样,学生通过比较它们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义,便不会混淆了。

十一、故事识字法

小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若能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他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生字,更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如教学“望”字时,我给孩子们讲了个小故事:从前,有个小王子,他的妈妈死了,他很想念妈妈,人们告诉他妈妈到月亮上去了,于是他常常抬头望月亮想妈妈。同时教儿歌“王子望月望、望、望”。这样孩子们很快就记住了。

十二、形声字识记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了多数,因此掌握好这类字的造字规律将对今后提高生字的识记效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形声字有两部分组成:形旁(表义),声旁(表音)。教学时,要将汉字音、形、义三者结合起来识记。如教学“青、请、镜、睛”,告诉孩子们“青”是声旁,所以这几个字的韵母都是后鼻韵母ing“请”跟语言有关,部首是言字旁,“镜”是金属,部首是金字旁,“睛”是眼睛,所以部首是“目”旁。运用这种方法能使孩子牢固建立音、形、义三者之间的联系,有效地提高识记效率。

十三、找规律识字法

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寻找规律的方法。加一加:如“方”加一个反文旁就成了放。减一减:如学了“园”,减一减就成了元。换一换:如“底”和“低”就可采用换一换的办法。

快乐阅读法 篇4

1幼蚕初食法——读诗歌, 积语感

当蚕还是蚕宝宝的时候, 它的牙齿比较稚嫩、软弱, 所以它吃桑叶只能选择桑叶中比较薄弱的地方开始, 一小口一小口的咬, 而且, 它咬过的地方不是一大片, 而是东一小口、西一小口, 它的肠胃容量很小, 每次只能吃一点点。

语文古诗教学最简单的训练点在朗读指导上, 朗读既是加深学生对诗意理解的一种手段, 又是检查学生对诗句理解深浅的一种方法。读的方式多种多样, 教师可以采取范读, 学生领读, 学生讲读, 指名朗读, 或小组读等形式。像桑食一样, 每次只要愿意吃, 每次只吃一点点, 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语感。先让学生大声朗读, 先是“不求甚解”地读通读好, 读到朗朗上口, 在读中自悟, 当学生领悟到古诗的意思时, 学生自然就会入情入境地有感情朗读, 进入诗歌中的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 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古诗的思想感情。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受到美的教育。这就得靠语文老师平时注重培养学生养成积累古诗词的好习惯了。

2小蚕啃食法——明诗意, 知方法

蚕宝宝的牙齿稍微有力一点了, 它的肠胃也可以容许它多吃一些, 它每天就沿着以前咬过的地方向周边继续啃呀、咬呀, 它吃过的地方留下一个又一个小孔, 那些小孔呀, 一个比一个大。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可见培养学生自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学生学会正确读诗的前提下, 初步感知诗歌大意和感情基调。古诗语言精炼、含蓄、优美, 首先让学生抓住重点字词, 借助课文中的注释或查字典, 读准字音, 了解字义, 从而理解诗句的意思。课上, 组织学生交流预习的情况, 试着讲一讲古诗的意思, 把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大家讨论, 老师帮助学生理解。“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尽泪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在教学时, 我首先让学生试读、质疑。读后, 学生提出:生字“三万里河东入海”应怎么读?我就立即引导他们借助节奏比较尝试朗读。于是, 学生自己尝试朗读, 加强学生对“三万里河”的理解和记忆, 又进一步引导:如何理解这句诗的意思呢?通过朗读思考, 有同学回答出:这句诗的大意是:秋天的夜里, 天快要亮的时候, 走出篱笆门, 忽然对面吹来一阵凉风, 心中产生一股伤感。为什么用了“三万”“五千”等虚词?联系诗句, 引导学生讨论后, 某生回答:夸张, 用这种艺术表现手法使诗歌更丰富、更有想象力。这样学生明确了诗歌大意, 沿着这边桑叶, 才能继续扩张“领土”。探索诗歌创作艺术方法, 这样就能初步了解古诗的内容了。

3大蚕咬食法——感诗画, 品意境

小蚕的身体慢慢的、一天天的结实起来, 胃口也大了, 现在它吃桑叶不会象以前那么挑剔, 它除了沿着以前咬过地方越咬越大, 而且又在其他地方咬开了一些新的缺口。它的肠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也变得越来越强, 这时, 它一次吃的桑叶比以前几天吃的桑叶还要多。

明白诗歌大意是远远不够领会诗歌神韵的, 我们还需要有新的缺口、更强大的消化。那就是从绘画角度来感受诗歌的图画美。诗以高度凝练的语言给我们展示出无限广阔的空间, 如何去感受诗的图画美呢?我把书中涉及的实物做为绘画素材, 引导学生去发挥想象, 把它描绘成一副完美的图画, 让学生从欣赏画的角度去领会诗意美, 这样就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美的意境。

4成蚕储食法——悟诗情, 触灵魂

蚕已经成熟了, 真正的长大了, 现在的它, 吃东西已经不是为了长身体, 它在储存能量, 为下一步创造性的建设----“吐丝织茧”打好基础。

抒情性的诗歌都有它们内在的情感经纬与情感脉络, 解读、赏析诗歌就必须探求本源、寻找内理、把握心声。对于抒情性诗作, 教学时, 要引导深入到诗人的内心深处, 体验诗人的情感, 从而引导学生触摸诗人的灵魂。

此外, 我经常鼓励学生多留意生活中的古诗词, 把这些古诗词运用到他们的作文中。有些学生不但运用自如, 更是对一些古诗词进行大胆地加工改造。例如有位同学在写到自己的校服丢了, 他独出心裁, 模仿《春晓》一诗写到:“春眠不觉晓, 校服吹跑了。若有拾到者, 酬谢少不了。”他的聪明才智, 他对古诗词的巧妙改写不能不让我们由衷地折服。

老妈的快乐理财法 篇5

老妈得意地向我一五一十说起她的理财故事。年轻那会儿,母亲的缝纫活做得不错,给矿里的单身汉做棉衣、棉裤、棉鞋,缝缝补补,母亲就攒下了一笔私房钱。她在屋前房后,种菜、养鸡,还腌菜、腌咸鸭蛋、包粽子,逢到休息日,就拿到市场上去卖。过年了,母亲会雇上短工,捂豆芽,做醪糟,包汤圆,让放了寒假的我们,拿到远地方去卖。

后来老爸退休了,老妈也干不动那些出大力气的活儿了,就炒瓜子、油炸蠶豆、煮茶叶蛋,在车站支个摊继续做小生意。

要知道,上世纪80年代,周围人里面,像老妈这样不安分,总想做点小生意搞家庭创收的人还真不多。老妈很早就懂得这个道理:钱不是存出来、省出来的。不能发家致富,就挣点小钱,才是过日子之道。

“怪不得你那时那么心狠呢,天那么冷,也逼着我们起床去卖汤圆,才给我们每人2毛钱‘工资’,真抠门!我笑着向老妈打趣。”“嘿!如果不是我心狠抠门,你们姊妹几个上大学的费用从哪儿出?你体面的嫁妆从哪儿来?”老妈点着我的头说道。

我笑着直点头,夸老妈英明。前些年,老妈不知怎么,迷上了买彩票。老妈不贪,1周只买2注,1个月最多不超过20元。因为坚持,居然有一年,真的中了1万多元。喜得老妈直夸自己运气好。

当彩票玩烦了以后,老妈如今又捡起了废品。她捡矿泉水瓶子、捡纸壳子,一个夏天,居然赚了1500元。我们每次在电话里都“严厉”警告老妈,不许她捡废品。老妈却振振有词地说:“我每天吃完晚饭去散步,边锻炼身体边捡瓶子,多好的事,你们别拦着我赚钱。”金秋十月,她用这笔钱订了打折机票,居然回了一趟老家。

老妈每天买菜去早市,很少去超市。香菜、小葱、荆芥、薄荷等调味小菜,都自个儿种在家里窗台上的花盆里。我笑老妈,连这点钱都要抠。老妈说:“这不叫抠,这叫快乐理财法。我没本事挣大钱,挣些小钱,理些小财,也挺知足。”

我明白了。原来,老妈理财,不只为钱,更为得到快乐和心里满足。

(编辑汤知慧)

低年级快乐识字法 篇6

一、宽松的课堂气氛是快乐识字的基础

七八岁的孩子, 活泼好动, 好奇心强。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 就能激发出他们的热情, 使他们尽快地、全身心地融入到识字教学过程中。如教学《菜园里》一课时, 我从网上搜索到菜园的图片, 创设了一辆卡车开进菜园的情境, 教室里摆放着各种蔬菜和相应的词语卡片, 让学生上车摸一摸、看一看这些蔬菜, 认一认新词。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中, 识字活动自然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

二、多种形式的识字方法是快乐识字的保证

1. 快乐游戏法。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 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 可以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 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 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在教学中, 我们可以将游戏融于教学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不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 就无法进行阅读和写作。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大量出现的仍是为识字而识字的现象。在教学中, 我经常采用“猜认生字”、“组合生字”、“叫字排队”、“送字回家”、“读词赏画”等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希望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玩乐方式帮助新入学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识记汉字。

例如:“找找朋友”。如在教学“妈”字中, 我根据合体字的规律, 把它们分别制成偏旁部首、独体字两个部分的卡片, 发给学生, 要求学生用最快的速度, 边跑边说:“我是‘女’字旁, 谁来和我做朋友?”到讲台后另一个同学马上也拿着卡片, 边跑边说:“我是个‘马’, 小马的马, 我来和你做朋友。”两个人把“女”字旁、“小马的马”组合成“妈”字。接着让学生说说“妈妈”的“妈”为什么是“女”字旁, 有学生说:“因为妈妈是‘女’的, 所以是‘女’字旁。”让学生明白形声字的形旁表义, 声旁表读音的识字规律。“快乐游戏识字”充分利用汉字独有的特点, 重视从汉字本身挖掘趣味性, 使学生在识字时不是望而生畏, 而是学之有趣,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从而有效地巩固识字效果。

2. 猜谜识字法。

猜谜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中国汉字, 很多都可以成为一则谜语, 寓教于乐, 不失为一种好的识字法。如:一字十一笔, 无横又无直, 学生问孔子, 孔子说无味———淡。会少离多———禽。低年级儿童喜爱猜谜, 恰到好处地运用字谜帮助学生识字, 也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学生在猜字谜、编字谜的过程中, 既识记了字音、字形, 又理解了字义, 同时锻炼了思维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真是一举多得。

3. 故事识字法。

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安子介曾说:“汉字是一个阿丽斯仙境的领域, 每一个转弯抹角处就有一个故事。”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 教师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把小小生字的每一个笔画当作人, 当作物来看待, 让生字活起来, 动起来, 走进自己编的小故事中。在识字教学中, 若能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 让他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生字, 更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如教学区分“炮、泡、苞、饱”时, 可以启发学生编故事记忆字形, 有学生说:“我觉得这四个字可以这样记:包妈妈有四个孩子, 一个喜欢玩火, 所以是火字旁;一个喜欢玩水, 所以是三点水;一个喜欢和小草一起玩, 所以是草字头;一个孩子喜欢吃饭, 所以是食字旁。”这样的方法, 激发学生在课下编成了很多的故事、笑话, 学生把学习生字当成一件乐事, 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识字会变得有趣, 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4. 顺口溜、儿歌识字法。

“顺口溜”这种形象化的语言也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形式, 它朗朗上口, 生动有趣, 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

如“碧”可编成“王老头, 白老头, 同坐一块大石头”;“坏”可编成“地里不长草, 坏了”;教“法、丢”时, 先复习“去”字, 再以旧字带新字, 编成一句儿歌:去字头上戴斜帽, 丢、丢、丢, 去字旁边冒水泡, 法、法、法;“草”可编成“没头就是早, 早上长青草, 牛羊见它乐, 禾苗见它恼”;“喜”字可编成“上村十一口, 下村二十口, 两村合一起, 欢乐不发愁。”“美”字可编成“羊字没尾巴, 大字在底下”。……

这样的儿歌和顺口溜还可以编出很多, 在我们看来可能不过是很简单的一句话或者两句话, 但如此一编, 妙趣横生, 学生就可以永久地记住这个字。我们上起课来也比较轻松, 何乐而不为呢?

三、提供“快乐识字”的平台, 让学生巩固识字

首先, 开展“好书伴我读”活动, 利用早读、闲暇时间读书、读报、讲故事, 把课堂识字延伸到家庭。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在口头组词中、在生活各种场合中, 留意生字的出现, 做巩固认字的有心人。其次, 开展“阅读———交流同步”活动, 让学生把自己学过的生字, 学习的新内容和大家交流, 可以交流识字收获, 也可以交流阅读感受。再次, 开展“快乐写话”交流活动。随着识字量的增加, 为同步读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想在低年级开辟与教材同步的校本课程———“快乐写话”, 由于选择了快乐主题, 源于教材, 与教材同步, 针对性强, 学生乐写, 爱写。

快乐学习古典诗词法 篇7

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局面?是师生们主观上不够重视, 还是客观上在这方面下的功夫还不够?笔者认为, 都不是!真正的原因是无论我们老师还是学生都只把诗歌鉴赏当作一个考点来对待, 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一心只想着在这个考点上拿多少分, 机械地释义、背诵、训练, 却严重忽略了古典诗词深刻的人文性质、审美情趣和生活体验。功利化的思想严重地扭曲了诗歌鉴赏的走向, 导致教者无奈, 学者无趣, 最后的结果便是“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 还谈何认识“中华文化之瑰宝”?可悲呀!国人曾以“诗的国度”为荣, 如今却怎一个“烦”字了得?

慨叹之余, 笔者想起作家高洪波先生曾对孩子们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和诗歌做朋友是一件快乐的事。”或许我们语文教师应以此为训, 探讨更适合于推广古典诗词的方法, 使得古典诗词这一“中华瑰宝”真正地回到现实生活中来。但今天, 诗歌已经远离了人们的心灵, 人们的心已经渐渐麻木, 不再为诗歌而震颤了。

如何才能让学生和诗歌做朋友?笔者多年来一直探索, 现将个人的实践心得表述如下, 抛砖引玉, 供同行商榷。

一.激趣:融入作者及相关典故的趣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简单朴素的话对我们教师永远都具有指导意义。因此要“让学生与诗歌做朋友”, 首先便是使学生喜欢这个知识并且以此为乐。笔者的做法是在讲解诗歌的过程中, 融入有关作者及相关典故的趣事, 吸引学生主动走进诗歌。例如:

1、粉丝的故事。“粉丝” (fans, 意为狂热的追随者) 是现代年轻人的时尚用语。年轻人喜欢用夸张的言语来表达他们澎湃的思想, 笔者就利用这点去创设情境。讲李白诗的时候, 绘声绘色地为他们讲述了李白的铁杆“粉丝”魏万, 他为了一睹李白尊容, 历时半年, 徒步跋涉三千多里, 追随李白的仙游踪迹。波折重重, 终于见到李白, 竟然激动得泪流满面, 跪拜在李白面前。讲白居易诗的时候, 笔者避开了传统的简介方式, 改向他们介绍了葛清这样一位绝无仅有的超级“粉丝”的故事:自颈部以下, 全身都刺青刻上白居易的诗, 而且随客人指画之处, 皆能随口成诵。这些超级“追星族”的故事不但让学生觉得古人与他们年轻人一样“潮爆”, 新鲜好玩, 而且无形中还加深了他们对诗人们的认同感。

2、影响诗人生平的故事。诗人的生平经历往往影响着他们的创作。建议教师详细了解这类故事, 并在讲解的过程中恰当运用。例如影响苏轼一生及其思想的“乌台诗案”对学生便非常有吸引力, 同时更有助于学生了解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然洒脱的人生境界。再如柳永的一首《鹤冲天》, 就那么一句“忍把浮名, 换了浅斟低唱”, 却酿就了他一生的辛酸。诗人们大多命途多舛, 这类故事本身就委婉动人, 只要老师们善于运用, 往往可以取得奇效。

3、诗词中的典故。“用典”是古典诗词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 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可以使诗词意蕴丰富、曲折典雅, 达到辞近旨远的目的。教师可以借助这些典故来“激趣”。例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便是经典之作。其用典精当, 短短的一首词, 糅合了孙权、刘裕、刘义隆、霍去病、拓跋焘以及廉颇等六个叱咤风云的人物故事, 他们在刀光剑影中的身影, 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二.尝试最快乐的朗读

朱自清说:“诗文是为了读而存在的。”可见朗读在古典诗词的学习中尤为重要, 教师应掌握好这一环节, 切勿因为高考语文不考口语朗读就忽视了。但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更不可忽略“快乐”这一因素。机械重复的朗读只能让学生变成“复读机”, 毫无收获, 而快乐享受的朗读才能促进语感, 让学生心领神会。要学生读得快乐, 教师应大胆开放自己的课堂, 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例如传统的正字正音的范读自然必不可少, 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朗读, 让人在平平仄仄间强烈地感受到诗的音韵美。其次, 配乐朗诵也是快乐朗读的一个重要手段。朱谦之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国音乐文学史》里面, 便说“所谓诗歌即是音乐”。这句话, 概括了中国诗歌与音乐天生的血缘关系。例如朗读《将进酒》时可配合琵琶曲《十面埋伏》, 乐曲时而高昂磅礴, 时而沉闷悲壮, 开阖变化, 李白的狂放与失意就如流水般, 随着乐曲的起伏跌宕流进学生的心田。此情此景的感染力相信比老师们眉飞色舞的讲解要强得多。

三.联系生活, 发掘现实之趣

古诗到底有没有存在的社会价值?这个问题, 至今仍存在激烈的争议。有人以送孩子进“读经班”为时尚, 吟诗唱词的孩子们在玩着iphone吹着B-Box的新生代中尤显突出。甚至扬州一所中学即将推行古典诗词等级考试, 意在推广经典诵读。然而反对的声音同样响亮。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陶东风说:“古典诗词中无法找到可适应现代生活的价值观, 了解诗词对于现代社会并无帮助。”“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定义不需要诗词的修养。”笔者对陶教授的说法是坚决否定的。事实证明, 信仰匮乏的当代中国人, 更需要古典诗词的熏陶。古人说“哀莫大于心死, 而身死次之”。“学习古典诗词可以使你的人心不死。” (叶嘉莹教授语)

古典诗词的存在十分有必要, 而且很有现实价值。关键是教师要使学生明确认识这一点, 就必须发掘古典诗词的现实之趣。比如:

1、用张籍的《节妇吟》, 教会学生“婉拒”的艺术。“还君明珠双泪垂, 恨不相逢未嫁时”式的委婉, 让一贯以自我为中心的90后学会了考虑别人的感受。笔者设计了“婉拒求爱”的写信环节, 学生们在互相戏谑的欢乐中学会了委婉地表情达意。

2、《酬乐天频梦微之》一诗, 让我们看到两个共患难的伟大灵魂成就的一段千秋佳话。他们对好友的关切之情正是我们指导学生学会交友的最好教材。

3、自古文人多不幸。很多老师在对伟大的诗人们由衷赞美时, 总忘记告诉年轻的学生们, 诗人们的生不逢时、壮志难酬不仅仅是时代的错, 他们自身的不足想必也值得后人正视。如李白的狂傲不羁, 白居易的犯颜直谏, 苏轼的恃才傲物, 柳永的放浪形骸等等, 都是性格中缺乏兼容性的明证。表现自我固然重要, 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讲究谦虚与收敛。笔者总不忘以此自勉并忠告学生“闻者足戒”。

4、爱国情怀最动人。古典诗词中所包含的爱国情怀应是最动人的, 其价值观永远都不容否定。忧国忧民的杜甫、杜牧, 忠贞爱国的辛弃疾、陆游, 他们虽手无权杖, 但心怀祖国, 赤子之情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五千年的中国梦, 难道没有他们的身影吗?引导学生与这些伟大的诗人做朋友, 神交于时空一隅, 心灵才能相通。

5、感悟生活中的美与理。物欲横流的现代生活, 驱走了人们对美的感受欲望。我们现代人孤独的内心不相信真善美, 这便是恶象丛生的根源。

笔者寄望, 古典诗词中的山水田园诗、即景抒情诗、咏物诗等优美的意象意境以及真挚的情理, 能重新把人们的审美情趣培养出来。例如陶渊明、王维笔下的山水田园之乐, 张若虚、李白笔下的山川明月之美, 元白之间的友情之真, 凡此种种, 只要学生们能感悟到其中的美与理, 自然便喜欢亲近诗歌, 快乐地学习诗歌了。

辛弃疾有言:“一松一竹真朋友, 山鸟山花好弟兄”。诗人们与自然万物尚且可称兄弟、做朋友, 我们年轻人为何不可成为他们的朋友?

四.读与写结合, “玩转”古典诗词

高考不允许写诗, 但切莫误以为诗歌的阅读与写作毫无关系。其实只要花点心思, 照样能在写作上“玩转”古典诗词。

1、改编歌词。歌与诗本身就是源与流的关系, 虽然后来诗词摆脱了曲调的束缚, 但其音乐的特质还是不变的。我们的学生可能会不喜欢古典诗词, 但一般都喜欢唱歌, 教师不妨教学生把诗当作歌来学。笔者在教授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清照的《声声慢》、李白的《越女词》等篇章时都设计了这个环节:把诗改写成歌词, 诗歌的意象和主旨不变, 可自选乐曲或自创乐曲配唱。这个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他们会把诗一遍遍地研究, 多番斟酌后改编成能在课堂上为大家演唱的歌词。很多同学的艺术潜能被激发, 演唱时赢得阵阵掌声。我确信, 学生们真的爱上了古诗。

2、编写课本剧。这也是个有趣好玩的做法。笔者在讲授《诗经·静女》、杜甫的《月夜》等诗的时候, 就要求学生把诗歌改编成剧本, 自导自演。在这个再创作的过程中, 他们与诗的距离越来越近。

五.课外也要和诗做朋友

为了开拓学生们的视野, 稳定他们与诗的关系, 笔者还指导他们在课外多与古典诗词亲密接触。向他们推荐一些关于名家或新锐作家读诗的作品, 例如叶嘉莹先生的《唐宋词十七讲》、莫励锋教授的《莫励锋说唐诗》、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等作品。网络也是很好的媒介, 学生可以在诸如《唐之韵》、《百家讲坛》、《子午书简》等节目中找到他们的知音。

浅谈我的快乐古诗法 篇8

一、诵唱结合, 让学生体会读诗之乐

1. 上古诗课前, 我常常自己熟读成诵, 上课时, 就把自己想象成诗人, 摇头晃脑地读起来, 学生起初很好奇, 接着就模仿, 越学越觉得古诗有味。

我也常常鼓励同学们大胆诵读, 对有进步的同学及时表扬, 这样一带二, 二带四, 班上多数同学爱上了诵读, 有了这样的学习氛围, 教起古诗来也就轻松多了。

2. 配乐诵读, 让学生进入诗的氛围之中。

方法单一, 易使人枯燥无味。于是我就在网上精选一些优美的音乐, 让音乐和诵读结合起来。例如诵读苏轼的《江城子》这首悼亡词时我就配上《江河水》, 那种悲哀的乐调一出, 还没有诵读就有了几分伤感, 然后简单点交代一下背景, 就能把学生带入那种伤感的氛围, 当学生闭上眼睛听完我的配乐朗诵后, 能说出一大堆美妙的感觉来, 这样七嘴八舌地谈一通, 学生自己就解读了诗的内容, 最后我只要稍微加以总结就行了, 这样的学习既轻松又有趣, 何乐而不为了?

3. 唱出诗歌, 让诗歌长上飞翔之翼。

古诗起初也是用来歌唱的, 这样更有利于抒发内心的感情。而现在的学生非常喜欢听歌, 他们手里的播放器五花八门, 这样的资源不好好利用, 也实在是浪费。好在当代的许多歌唱家、作曲家, 把诗文编进了歌曲, 于是我就下载了大量的古诗歌曲、名家诵文, 然后教给学生, 先讲解诗文, 然后教他们唱歌, 几首下来, 学生感觉到古诗歌曲原来是那么优美, 于是纷纷要我给他们下载诗文歌曲, 这样的诗文, 一唱就会, 教师省心, 学生快乐, 效果良好。如邓丽君的《春花秋月何时了》《月满西楼》等, 这些名曲名歌能很好地让学生领会诗的内容。

二、传授方法, 让学生体验学诗之乐

听起来美, 唱起来美, 但是, 为什么别人一唱就美, 一诵就美, 而自己却不行呢?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后, 我趁热打铁, 用了两节课给学生讲解了诵读的要领, 例如什么情况下快, 什么情况下慢, 什么词语重读, 什么词语轻读, 何处拖音, 何处停动。另外我还告诉他们, 要诵好诗, 唱好诗, 还要学习好多知识, 只要大家好好学习, 一定有同学能成为歌星, 主持人, 这些都给学生以希望, 给他们以动力。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更高了。

三、自主讨论, 让学生展现个性之乐

学生读诗、诵诗、唱诗, 学的多了, 也就有了自己的感受, 让他们讲出来, 更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起初我每节课前五分钟讲一首诗, 以扩大学生的视野, 后来, 学生主动提出讲诗, 希望我给他们一个机会。学生有这样的热情, 老师还能不接受吗?这既解放了我, 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锻炼了学生的。于是为了好好表现自己, 学生就广泛地搜集材料, 认真地准备, 以致于有些诗我也没有见过。由于是学生讲课, 出于好奇, 大家都听得很认真。讲的同学也希望能在众人面前好好地表现自己, 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肯定, 讲完后, 我对每位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 特别肯定其优点, 于是学生的兴趣更浓了。此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鉴赏能力, 交际能力, 很受学生欢迎。例如我特意挑拣不同风格的诗人, 像浪漫派的李白、豪放派的苏轼、婉约派的李清照、现实主义的杜甫让学生品读其作品, 这样在他们的讲解中既深入了解了不同风格诗人的特点, 又进一步体会了诗歌的内涵, 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

四、举行活动, 让学生寻求自信之乐

在同学们兴趣很浓的情况下, 我们又通过诗歌朗诵、诗文课本剧等活动来使学生展示自己, 表现自己, 从而增强自信。由于要参加比赛, 同学们读诗、背诗诵诗的积极性更高了。经过多次的比赛, 过关的继续努力, 淘汰的欣赏学习。同学们相互学习, 相互借鉴, 共同进步, 学习的自主性越来越高。

由于学诗歌提起了学习兴趣, 有些学生从此喜欢上了语文, 有些学生主动起来学写古诗, 让乐趣在诗中升华。

通过这件事我想, 在新课改的今天, 只要我们每一位老师敢于探索, 勇于创新, 都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乐学、愿学。让快乐伴随, 让古诗重生。

摘要:通过诵唱结合体会读诗之乐、学习诵读方法体验学诗之乐、自主讨论展现个性之乐、举行活动寻求自信之乐。

快乐阅读 快乐成长 篇9

幼儿园早期阅读主要是指在幼儿园阶段, 以图画读物为主, 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 从兴趣入手, 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 丰富幼儿的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体验阅读情感。结合我园级课题的内容, 我进行了《快乐阅读, 快乐成长》的实验研究, 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本文主要围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 以幼儿需求为起点, 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2) 依据幼儿年龄特点, 开展快乐阅读活动; (3) 共建亲子阅读乐园, 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英国的戏剧作家莎士比亚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活里没有书籍, 就好像天空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 就好比鸟儿失去了翅膀!”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对教育的重视, 越来越多的家长感受到了知识的重要性。我们只有多读书才能不断地进步, 读书不但能让我们获取知识, 而且还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现在的孩子, 无论是在家中, 还是在幼儿园, 书籍总是陪伴左右, 作为一线的幼儿教师, 我们该怎样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良好阅读习惯, 促进其活泼、健康成长呢?

一、从幼儿需求为起点, 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孟母三迁的故事许多人也是耳熟能详, 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对培养幼儿阅读能力有着重要作用。良好阅读环境的创设, 能使幼儿主动、有效地与环境互动。幼儿园阅读环境可以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幼儿园外部环境的创设中融合了幼儿所熟悉和喜爱的卡通故事形象, 喜羊羊、灰太狼、机器猫、狮子王等一个又一个故事深藏其中。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心理需求, 有机地将故事情节融入环境, 让幼儿置身于美妙的童话世界, 每时每刻都能“读”到故事。内部环境的创设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是要注重情绪的感染性, 第二要注重环境创设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第三要注重积极向上的精神, 第四是要注重儿童的参与性。孩子认识事物, 主要是通过自身的感知和活动形成, 所以教室阅读环境的创设为幼儿提高阅读能力创造了条件。教室内部环境中, 教师们开辟一些阅读的区域:如“快乐阅读吧”、“阅读小天地”等, 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激发求知欲、开拓眼界、收获快乐。我们让幼儿随时、随地都能进入阅读世界。

二、依据幼儿年龄特点, 开展快乐阅读活动

我们让阅读活动融入幼儿一日活动中, 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展。我们会定时和不定时地安排一些互动阅读时间, 如:早晨来园时, 我们让幼儿自由地与同伴相互欣赏各自从家里带来的书, 或是幼儿园的各种图书。每天教师利用晨间谈话的十分钟开展“晨间稚语”活动, 让每个幼儿都来讲讲自己读到的书的内容及所想所思。午饭后, 幼儿也可以自由看书;下午离园前, 幼儿还可以自由阅读图书。通过“生生互动”的形式, 让幼儿之间相互合作、交流, 幼儿在集体环境中学习阅读, 与同伴一起分享着阅读的快乐, 更增添了幼儿的阅读情趣。

此外, 我们还组织幼儿开展了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 如“读报纸”、“故事大王大比拼”、“表演游戏”、“小喇叭”、“新闻角”、“快来秀一秀”等活动, 搭建阅读表演的平台, 使孩子们表现了更强的自信心、快乐之感, 让阅读真正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三、共建亲子阅读乐园, 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读一本好的书, 就像和一群高尚的人对话。”在空闲的时候, 让家长给自己的孩子朗读一两个小故事, 能和孩子一起看看幼儿读物。我们鼓励家长在家里开展亲子阅读活动, 并推荐合适的读物, 为家长提供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有《格林童话集》、《安徒生童话集》、《三百六十五夜故事》、《唐诗集》、《伊索寓言集》、《恐龙世界》、《谜语大全》、《成语故事》等上百种。还有的阅读材料是家长和孩子一起自制的, 如《安全画报》、《漫画世界》、《我是故事大王》等, 图文并茂, 内容丰富, 形象生动, 趣味盎然。

此外, 我们还通过“亲子课堂”的形式, 把家长请到我们的活动中, 让家长和孩子们建立一种互动的阅读关系。有的家长还很善于引导孩子们, 在讲完故事后一起交流感受;提一些问题让孩子动动脑筋;或者一起扮演角色进行表演等。在家长和孩子之间创设一种愉快、友好的沟通氛围, 增加亲子之间的亲密感。通过建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家长幼儿互动”的阅读关系, 幼儿的阅读技能和语言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 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是的, 一个人如果有了书籍做伴, 就会更加快乐和富有。一个家庭, 如果有了书香做伴, 就会更加幸福与和谐。在一个充满积极向上, 乐于学习, 与书为伴的家庭环境中, 孩子是快乐的、健康的、自信的、博学的。

快乐大道上de瘦身法 篇10

快乐人生,轻松“享瘦”

谈场恋爱恋爱的美妙感受,尝过的人都知道。不仅如此,研究表明它还有不俗的减肥功能呢。法国心理学家帕希尼认为,恋爱可以增强人的新陈代谢、血液循环和肾上腺功能,从而帮助人体分泌更多的氢化可的松,这种化学物质能令人愉悦振奋。所以,沉浸于恋爱中的人总是那么面色红润、神采飞扬。而且由于新陈代谢加快了,脂肪还不容易囤积呢。

身处明亮环境中情绪低落也可能导致肥胖:忧郁症的典型症状就是体重增加。缺乏光照正是忧郁症的起因之一,光线越暗,人的情绪越易陷入低潮。明亮的光线尤其是清朗高调的自然光能够消解人的抑郁愁闷,使人精神振奋。记得平时一定要让室内保持良好采光,特别是较寒冷的季节,室内光线明朗亮堂,有助人心情愉快。

到处走走经常去户外走走亦可帮助人缓解精神焦虑,改善心情,赶走灰暗情绪。步行运动本身对控制体重、提高身体新陈代谢也很有好处。逛街不仅让人领略时尚街景,也助人苗条喔。

读读小说,看看电影脑力运作比体力劳动更能消耗能量。情节紧张、内容精彩的小说电影娱人身心,牵人心神,带给我们乐趣安慰、精神营养,也耗费我们的心智与情思。读读小说,看看电影,脑子不停歇,脂肪自然就不易附身。沉浸于书本碟片中,也可令人忘记食物。

快乐饮食,善待自己

美味不错过热量高的美味食品让许多减肥美眉又爱又恨,好想吃又不敢吃……这种精神压力影响脑部反而容易导致暴饮暴食。其实,热量相当的不同食物,脂肪的囤积量也各有差异。脂肪的形成和人体内有一种叫Insulin的激素有关,这种激素的分泌可促使食物转化为脂肪,但分泌速度因食物而异。所以,只要选择Insulin分泌速度慢的食物,吃下去就不那么容易变胖。就拿冰淇淋来说吧,身体摄入冰淇淋后,Insulin的分泌速度慢于摄入白米饭、胡萝卜、凤梨这些食物,前者转化为脂肪的量也就低于后三者,适量吃一点问题不大。另外,脂肪含量不高的白色肉类如鸡肉等也可放心食用,只要把鸡皮去掉就可以了。高脂肪的红色肉类也不必完全摒弃,可配上新鲜蔬菜一起食用。现在流行食辣,许多美味佳肴都会佐以辣椒、大蒜、长葱等配料,有燃烧脂肪的辣椒和提升代谢率的大蒜、长葱相伴,吃下去的美味也不太容易形成脂肪。

针对性地来点减肥蔬果很多天然蔬果都有不错的减肥效果,且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值得你经常光顾。

黄瓜内含的丙醇二酸有助于抑制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在体内转化为脂肪。

白萝卜内含辛辣成分芥子油,能促进脂肪代谢。

豆类营养丰富而不易转化为脂肪,且容易食得饱,是非常典型的瘦身食品。

冬瓜有利尿作用,可以帮助及时排除体内多余水分,避免浮肿现象。

韭菜具有辣味且含丰富粗纤维,可以提升新陈代谢,促进胃肠蠕动及时通便。

香蕉富含食物纤维,可令大肠运作活跃,消除便秘。

西红柿是所有蔬菜水果中最不容易转化为脂肪的食品之一,营养价值也高。西红柿炒鸡蛋可是一道既美味又有营养的瘦身佳肴,怎么吃也不会胖。

跳场劲舞一场劲舞让人high到极点之时,热量也在不知不觉地耗失。情绪陷入低潮或体重见长的时候,就去迪士高跟着强劲的音乐节奏欢畅狂烈地扭动肢体跳跳舞吧,让身体的每一部分、每一个细胞都跃动起来,脂肪想赖着不跑也难了。

打一顿牙祭美食是人生一大享受,要拒绝这种诱惑可不太容易。其实,和三五好友一块儿到餐厅用餐跟减肥并不矛盾,一边吃饭一边聊天,进食的速度自然会慢下来,吃下去的食物也就比较不容易形成脂肪。愉快的用餐气氛对营养吸收也大有好处,可以使一个鸡蛋变成三个的营养哦。需要给出的小建议是,甜品最好作为第一道菜食用,这样可以使体内血糖值上升,促进人产生饱腹感。另外,有一桌子美味佳肴就别再食米饭了,避免糖分+脂质的食物组合。当然,如果能以减肥茶作为饮品就更万无一失啦。

去美容院做个热效去脂瘦身去美容院做瘦身护理,享受各种先进瘦身设备的功效和美容师的专业按摩,是有效而舒适的强化瘦身途径。美容院的瘦身程序一般包括淋浴、太空舱排汗排毒、热疗瘦身精华液与减肥霜内含长春藤、海藻素、茶等活性元素,可以燃烧分解皮下多余脂肪,并刺激血液与淋巴循环,加速代谢功能,消除水分囤积现象;专业美容师的按摩更可以软化脂肪,使其加速分解。美容院的瘦身护理价格通常不菲,不过逢上心情好或什么大事(如婚典、礼宴派对)前夕,不妨就宠自己一下,去做一个疗程,轻轻松松就可以更fit的形象示人哦。

上一篇:精品开放课程现代教育下一篇:企业税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