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知识点

2024-10-26

高二政治知识点(精选10篇)

高二政治知识点 篇1

1、文化的继承性

(1)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3)传统文艺的继承: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4)传统思想的继承:中国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2、传统文化的特点:(重点)

(1)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2)传统文化既有相对稳定性。(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3、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重点)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所以,传统文化的内容应与时俱进。

4、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

(1)从民族、国家、社会的角度来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2)从个人角度来看: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5、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6、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重点)

(1)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2)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7、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社会制度的更替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不同思想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不但催生着社会变革,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4)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高二政治知识点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分别抽取四川、贵州、云南3 省2010 年接受国家、省级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的调查点及其邻县共计11 个县作为研究现场,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在11 个县各抽取1 所高中,每所高中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法( 随机数字表) 抽取高二年级2 个班级,在2013 年3—12 月间对所有学生进行调查。 共发放问卷857份,回收857 份,回收率为100% 。其中四川269 份,贵州301 份,云南287 份; 男生387 名,女生405 名,未填写性别的65 名; 少数民族学生163 ( 19. 3% ) 名;12( 1. 4% ) 名学生有结核病史,38( 4. 6% ) 名学生家中曾有人患结核病。调查对象中位年龄为17 岁。

1. 2 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根据《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 2010 版) 》[6]及《全国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行为调查报告》[7]设计,包括研究对象一般情况、结核病核心知识( 共10 题,包括结核病传播途径、疑似症状、预防方法、治疗政策等) 、结核病相关态度( 共4 题,包括得病后主动告知、对待结核病人态度、了解和参与结核病防治相关活动等) 、结核病相关行为( 共3 题,包括与结核病人交往情况、主动了解及传播结核病防治知识情况等) ,以及结核病知识来源等。调查员为统一培训的复旦大学课题组成员,由调查员发放和回收问卷并计算调查对象结核病单项和总体知识、态度、行为的正确率和总得分; 知识得分为0 ~ 10 分,得分不低于6 分者为合格。

1. 3统计处理对问卷统一编码,利用Epi Data 3. 1建立数据库,进行双录入,使用SPSS 16. 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 1 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及其影响因素受调查者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61. 3% ( 5 257 /8 570) ,10 条核心信息全部答对者仅11 人,占1. 3%( 11 /857) ,同时有4 名学生全部答错( 0. 5% ) 。调查对象对结核病的传播途径、疑似症状、定点和就诊机构、疾病转归等知识知晓率较高,均在70% 以上。但知晓“肺结核是我国发病和死亡人数最多的重大传染病”的学生仅占24. 6% ; 对于我国结核病检查治疗政策,知晓“部分免费”的学生不足40. 0% 。见表1。

调查对象结核病核心信息中位得分为6( P25= 5,P75= 8 ) ,其中核心知识得分合格的有547 人,占63. 8% 。对知识得分合格有影响的因素包括省别( χ2=59. 407,P < 0. 01 ) 和卡介苗接种史( χ2= 5. 948,P =0. 015) ,而性别、民族、父母最高学历( 以学历高的一方计入) 、结核病病史、家人结核病史等因素对知识得分合格情况无影响。纳入以上因素,对影响学生知识得分合格情况的因素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省别的学生知识得分合格情况不同,与贵州省相比,四川省学生知识得分合格率较高( OR= 3. 398,95% CI = 2. 125 ~ 5. 432) 。

2. 2 结核病相关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受调查者结核病防治态度总体正答率为91. 04% ( 3 050 /3 350) 。91. 1% ( 770 /845) 的受调查者表示如果得了结核病会主动告诉老师、同学,其余8. 9% ( 75 /845) 学生表示会隐瞒病情。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害怕受歧视( 41. 3% ,31 /75) 、不想让别人担心( 9. 3% ,7 /75 ) 、害怕影响学习( 8. 0% ,6 /75) 、觉得没有必要( 6. 7% ,5 /75) 等。知识得分合格与否对学生主动告知的意愿有影响,知识得分合格的学生在得病后更愿意告诉老师、同学( χ2=8. 735,P = 0. 003) 。当问及邻居同学若患有结核病会如何对待时,超过半数( 56. 2% ,449 /857) 的受调查者表示会像平常人一样看待或者更关心他( 她) ,仅有1. 0% ( 8 /857) 学生会与他( 她) 断绝来往。

此外,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愿意了解有关预防结核病的卫生知识( 98. 2% ,837 /852) ,也愿意参加学校或社区宣传预防结核病的活动( 97. 5% ,832 /862) 。

将存在得病后不愿告知、与结核病人断绝来往保持距离、不愿了解知识或不愿参加活动中任意一项视作对待结核病的消极态度,调查对象中共有23. 9%( 205 /857) 对结核病存在消极态度。对消极态度有影响的因素包括受调查者的民族、省别、家人结核病史、父母最高学历( χ2值分别为5. 632,33. 389,4. 054,4. 218,P值均< 0. 05) ,而与性别、卡介苗接种史、结核病史无关。纳入以上因素后,对影响学生结核病消极态度的因素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省别的学生消极态度严重程度不同,与云南省相比,四川省( OR = 2. 613,95% CI = 1. 523 ~ 4. 482)和贵州省( OR = 3. 378,95% CI = 2. 000 ~ 5. 707) 的学生消极态度更为严重; 家人无结核病史的学生更有可能对结核病存在消极态度( OR = 4. 512,95% CI = 1.010 ~ 20. 167) 。

2. 3 结核病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受调查者结核病防治行为总正确率为31. 9% ( 525 /1 647) 。对89名周围存在结核病人的学生调查发现,当问及与结核病人的来往情况时,半数学生( 52. 9% ,45 /85) 表示以前就很少来往。

曾主动了解过有关结核病知识和曾主动向别人讲过结核病知识的学生分别占27. 7% ( 200 /721) 和29. 3% ( 246 /841) 。受调查者的知识得分与其对待结核病的行为存在相互影响,曾主动了解知识的学生得分合格率更高( χ2= 10. 221,P = 0. 001 ) ,而得分合格的学生曾主动讲过知识的比例也更高( χ2= 25. 798,P< 0. 01) 。

2. 4 结核病防治知识获得途径受调查的学生获得结核病防治知识的途径排在前3 位的依次是电视( 66. 9% ,570 /852 ) 、报纸杂志书刊( 61. 3% ,522 /852) 、口口相传( 57. 2% ,487 /592 ) ,通过学校获得知识的仅占44. 1% 。不同年龄、父母学历、民族、性别的学生获得结核病防治知识的途径不相同,年龄不满18岁的学生通过“集会宣传、展览”获得知识的比例高于已成年的学生( χ2= 7. 565,P = 0. 006 ) ; 父母学历( 较高的一方) 为高中及以上的学生通过“网络”或“磁带、录像带、光盘”获得知识的比例较高( χ2值分别为4.833,5. 104,P值均< 0. 05) ,但通过学校了解知识的比例较低( χ2= 6. 148,P = 0. 013 ) ; 少数民族学生通过“网络”获得知识的比例较高( χ2= 6. 311,P = 0. 012) ;男生通过“磁带、录像带、光盘”获得知识的比例较高( χ2= 7. 827,P = 0. 005) 。

知识得分不同的学生获得结核病防治知识的途径也不尽相同,知识得分合格的学生从广播、报纸杂志书刊、传单折页宣传画、集会宣传展览、宣传栏黑板报、学校等途径获得知识的比例均高于知识得分不合格的学生( P值均< 0. 05) 。见表2。其他教育途径两类学生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 0. 05) 。

注: ( ) 内数字为报告率/% 。

在过去1 a中,有56. 4% 的学生曾拿过肺结核防治宣传资料,其中仅拿过图画材料( 传单、折页、宣传画) 、仅拿过文字资料( 报纸、杂志、书、小册子) 、两种都拿过的学生分别有150( 31. 3% ) ,88( 18. 2% ) ,245( 50. 7% ) 人; 但拿到宣传资料后仅有7. 7% ( 36 /467)的学生看过宣传内容,且该比例与宣传资料种类无关( χ2= 0. 915,P = 0. 633) 。

3 讨论

在《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 2011—2015) 》实施之前,已有多项研究对西部地区不同省份的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情况进行了研究。其中,青海省与贵州省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36. 1% ( 2007)[8],重庆市中专学生总知晓率为42. 4% ( 2008)[9],内蒙古包头市高中学生总知晓率为42. 0% ( 2007 年)[10]。与其相比,本次调查所示目前西部地区学生结核病知晓水平( 总知晓率为61. 3% ) 已得到较大提高,说明防治规划的实施在学生群体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西部地区学生结核病知晓水平与《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 2011—2015) 》规定的到2015年全民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达85% 的目标尚有较大差距,仍需要进一步的改善和加强。调查结果还表明,西部地区高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不均衡,对传播途径、疑似症状、定点和就诊机构、疾病转归等知识掌握度较高,但对结核病严重性和国家免费政策认识不足,与卢谭旺等[11]在深圳市所做的调查结果类似。以上结果提示,高中学生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未达到预期效果,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存在薄弱环节。通过研究结核病核心信息得分的影响因素发现,贵州学生知识得分合格率较低、知晓程度较差,而性别、父母学历、家人结核病史等因素与调查对象知晓程度无关,与马斌忠等[12]在青海高中生中的调查结果不相同,提示在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开展。同时,获取知识的途径与学生知晓程度有关,除学校教育外,知晓程度较高( 知识得分合格) 的学生更常从广播、报刊书籍、传单宣传画、集会展览中获得结核病防治知识,说明加强以上渠道宣传力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大部分学生对结核病有正确的认识和较积极的态度,能够妥善处理与患者的关系,愿意与结核病患者保持正常的人际交往; 在日常生活中也愿意了解结核病防治知识、参加相关活动,表明此前的健康教育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需引起注意的是,仍有极少部分的学生对结核病存在误解,承认若患上结核病会因怕受歧视、影响学业等原因而隐瞒病情,这种不恰当的心理会影响结核病人的早发现早治疗,为结核病在学校中的暴发流行留下隐患[13 - 14]。本研究发现,结核病防治知识得分情况对学生的主动告知行为产生影响,知识知晓程度较高的学生更愿意主动告知病情,知识知晓程度还与主动了解知识、主动传播知识的行为有关,知识得分较高的学生更愿意主动了解知识,也更愿意主动传播知识,提示加强结核病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知识知晓程度会对结核病防控产生良好作用。

西部地区70% 高中生主要通过电视、报刊杂志和口口相传等途径获得结核病防治知识,而从学校获得知识的学生不足50% ,提示学校并未发挥结核病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可能与领导重视不足、经费投入不够、教师培训缺失有关[15]。部分学校还存在应试教育的弊端,忽视学生对于健康教育的需求,同时学校健康教育的任课老师往往由其他学科老师兼任,缺乏专业的健康教育培训背景和专业知识,从而造成学生无法从学校层面获得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现状。因此,在未来的工作中,必须加快学校决策层的观念转变,将学校的结防教育与当地结防所的工作有机结合,加强对学校的监督指导,并为教师提供必要的专业知识培训。此外,本次调查结果与2007 年陈斌等[16]在江苏省学生中所做调查相比,学生从电视等途径获得知识的比例较高,提示在未来的高中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中,在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同时,应纳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健康教育途径,利用广泛普及的电视、报刊杂志等公众宣传教育平台,寓教于乐,为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打开新的局面。此外,不同年龄、父母学历、性别、民族的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不尽相同,提示在健康教育工作中,还应当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设定个性化、多元化的健康教育方式。

高二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篇3

一、单项选择题:本卷有20道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心理学实验表明,只靠耳朵听的知识,3个小时后只能记住65%左右;只靠眼睛看的知识,3个小时后可保持70%左右,3天后能记住30%左右;如果视听结合获得的知识,3个小时后能保持85%左右,3天后能保持70%左右。从哲学上看,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要提高记忆力需要把握

A. 矛盾主次方面之间的关系

B. 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

C. 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

D.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汉刘向《说苑·杂言》:“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回答2-3题。

2.上述论断体现的哲理是

A. 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B.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C. 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D.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3.上述论断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只有尊重规律才能认识和利用规律②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在联系面前无能为力③必须注意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④要充分利用事物之间的有利联系,自觉克服和尽量避免不利联系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胡锦涛指出:“要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段话主要体现了

A.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B. 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 与时俱进的发展观D.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5.下列说法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B. 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C.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D.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2008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回答6—7题。

6.三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得以大大加强。这主要说明了

A.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积极的反作用

B. 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C. 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D.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深刻反映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有三个伟大创举: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三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三大创举说明

A. 新农村建设必须完全依靠农民

B.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8.“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改革会使人人受益”,但“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这一观点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A.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 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

D. 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9.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道德内容,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符合

A. 对立统一的观点B. 辩证的否定观

C. 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原理

D.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0.汶川地震发生后,灾区人民奋力自救,广大公益组织与民间力量纷纷伸出援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力争将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这说明①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②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③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11.明代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一段话说明了

A. 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 B. 否定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C. 只要否定,就能发展D. 怀疑精神就是创新精神

12.徽调、汉戏、昆曲、秦腔等经过五六十年的相互交流、融合,从而产生了声腔、剧目、表演都独具一格的新剧种——京剧。200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不断的发生变革,更加丰富多彩。京剧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

A.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 事物不断地吸收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得到发展

13.温家宝总理指出,中国有13亿人口,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很大的问题;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很小的数目。这个“乘除法”表明

A.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B. 只要有量变,就必然发生质变

C. 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D. 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14.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以及国家体育场“鸟巢”的设计者发挥了中国传统的空间观、宇宙观和建筑观,两种建筑在外形上相呼应,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这表明

A. 人的认识来源于客观,灵感来源于主观

B. 建筑艺术对建筑业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C. 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D.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出新的联系

15.近年来,“草根网民”、“奥运经济”、“换客”、“房奴”等新词汇不断出现。新词汇浓缩着时代前进的步伐,折射出百姓的生活。这体现了

A.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B.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16. “能群者存,不能群者灭;善群者存,不善群者灭”这句话在人生观上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②利用集体去谋取个人利益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④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我们要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最大限度地为民造福、为民谋利,永远不脱离群众。回答第17-18题。

17.材料中提出“我们要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不脱离群众”,这是因为

A.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C. 人民群众是我国的领导力量

D.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8.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①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②是我们党各项工作的重心 ③是我们党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④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9.现实生活中,一些年轻人抱着不劳而获的思想,“靠老”、“刮老”,对父母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这样的年轻人

①没有认识到劳动着的人、奉献的人是幸福的②正确处理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③缺乏自强拼搏的精神④只强调索取,而不愿意付出与奉献

A. ①②③B. ①②④ C. ②③④D. ①③④

20.“今朝踏浪书海豪情盛,来年题名金榜笑颜开”,这是一位老师送给高三学子的一副对联。该对联的哲学寓意是

A. 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

B.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 对真理的求索无止境,人们可以突破客观条件和规律的限制

D. 只有参加实践,才能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道题)

21.据统计,我国水资源有80%以上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而京、津及华北地区水资源的短缺,越来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为了解决京、津及华北地区缺水问题,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势在必行。国务院指出,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必须搞好总体规划,全面安排,有先有后,分步实施,要正确处理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同节水、治污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道理的?

22.社会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推陈出新速度越来越快,在全社会倡导创新意识的今天,我们面对的是扑面而来的新信息、新事物。

请运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回答:

(1)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

(2)有人说:“新事物就是在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否定旧事物而产生的。”请对这一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23.李丽在1岁时患小儿麻痹症,童年从未站起来过;40岁时再遭厄运,车祸让她下半身完全瘫痪,从此与轮椅为伴。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了一条向社会传播爱心之路。她创办了“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网站“丽爱天空”,长期从事公益事业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她还成了很多服刑人员的“偶像”。5年时间,温暖8万个冰冷的心灵。李丽被评为“2008感动中国人物”。

请运用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回答:

(1)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价值?

(2)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李丽是如何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

一、选择题

1.C 2.A 3.C 4.C 5.B 6.C 7.D 8.B 9.B 10.D11.A 12.D 13.C 14.C 15.B 16.C 17.B 18.A 19.D20.B

二、非选择题

21.①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全面安排,处理好南水北调工程同节水、治污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体现了这一观点。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实施南水北调,可有效解决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矛盾,有利于北方经济和社会发展。③要重视量的积累,为事物的质变做好准备。南水北调工程要有先有后,分步实施体现了这一观点。④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具体体现,同时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任答三点即可。)

22.(1)是看它们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或答: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2)①题中认为“新事物是否定旧事物中产生的”,这一说法是正确的。新事物在旧事物中孕育产生,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②这种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但由此认为“新事物是在创新意识的基础上产生”则是错误的。以创新意识指导实践,可以推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但创新意识不是新事物产生的基础。

高二政治知识点总结 篇4

一、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1、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原理:

(1)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2)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方法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的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 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原理:

(1)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2)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3)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物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且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叫做物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并指明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补充: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原理:

(1)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的首要条件;

(2)它是形成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是人们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基础;

(3)它决定着整个社会的状况和发展变化;

2、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部分组成。生产力的发展是客观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集中体现了社会的物质性。

二、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应

1、意识:

(1)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应;

(3)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2、表现:

(1)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也能够反应。事物的本质。

(2)意识的反作用: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3、方法论: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三、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1、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原理:

(1)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

(2)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的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

(3)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2、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原理:

(1)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2)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是科学的制定和坚定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

方法论: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对于青年学来说,就是要学习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就要了解我们的现实,就要把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上。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1、观点:(1)唯物: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应。

(2)唯心: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2、根本分歧: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3、唯物主义的发展过程: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唯心主义的派别:客观唯物主义;主观唯物主义。

5、方法论: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

(1)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

(2)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上;

(3)客观的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办事情要有客观精神;

(4)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

第二课、联系地、发展的看问题

一、坚持联系的观点

1、联系: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联系的普遍性:

(1)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2)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

(3)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3、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4、联系的多样性:

(1)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1)二者不可分割;

2)二者相互影响;

3)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方法论:

1)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2)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2)因果联系

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

1)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我们正确认识世界,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

2)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二、坚持发展的观点

1、原理:(1)自然界是发展变化的;

(2)人类社会是发展变化的;

(3)人的认识是发展变化的。

2、方法论:

(1)把事物如实的看成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2)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

(3)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

事物的成长。

3、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和强大的生命力。)

三、 运动: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高二政治知识点集合 篇5

许多政治名词概念,表面看好像很复杂,但只要我们运用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就能迅速地、准确地、全面地加以理解。

例如,对于高一政治第一课第一框中的重点名词“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运用句子成分划分的办法,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加以理解:

(1)主干成分:“商品是劳动产品”。简单地说,商品就是劳动产品。这种“化繁为简”的办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商品”这个经济学名词概念的要义。

(2)第一修饰词:“交换的”。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也就是说,商品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何“劳动产品”都是“商品”,只有那些“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这样,我们就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商品”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内涵。

2.区分易混词──准确地理解知识点

俗话说:“一字值千金”,所以“读书须仔细”。这些年高考的选择题和辨析题,有些题目就是在某些易混词上做文章,用来检查学生是否对知识准确地掌握。

例如,随着我国信用卡使用的快速增加,信用卡领域的违法犯罪也随之增多。我国信用卡使用快速增加的根本原因是(江苏学业水平考试考题)

A.使用信用卡能够节省交易费用B、信用卡的功能全面,收款手续简便

C、个人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加强D、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

这是一道十分简单的单项选择题,正确答案是D.但是,据当时的统计,仍然有32%的学生做错。其做错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区分清楚“根本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之间的关系。

比如我们书上还有诸如:“决定”与“影响”、“根据”与“条件”、“主要”与“全部”、“原则”与“政策”等,他们都属于易混词。课本在知识叙述上,常使用这些词把知识点准确地加以界定。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时常注意课本上的这些易混词,区分易混词、准确地把握知识点。

3.抓住近义词──培养信息转换能力

信息转换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能力。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都有一些材料题,要求阅读后完成一定的题目。这种题就属于检测信息转换能力的题目。在这种题目中,往往有一些通俗的词语,其实就对应着我们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课本中的名词概念。重点、中心、关键、首要,这四个名词与“主要矛盾”就是“近义词”;主流、大局、方向,这三个名词与“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近义词”……在教学中,对于这些近义词,我们可以在课本上做好旁批,准确地理解知识点。

例如:“20到我们回首已经加入WTO五周年之际。我们回顾过去,艰难谈判中的困难是中美谈判。中国需要WTO,WTO也需要中国。中国政府在谈判中始终坚持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只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WTO,从而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双赢结局。加入WTO,有机遇,也有挑战,有利也有弊,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利大于弊。”“请问,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年某市高三二模统考题)

对于上述题目,运用“咬文嚼字”的办法,把材料中的词句转换成“政治术语”,就能比较好地作答。材料中,①“成为了”→“发展”→发展的观点;②“艰难”→“曲折”→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观点;③“最”→“主要”→抓主要矛盾的观点;④“也”→“联系”→联系的观点;“只能”→“特殊”→矛盾的特殊性原理;⑤“双赢”→“共存”→对立统一的观点。⑥“利、弊”→“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的观点;⑦“利大于弊”→两点之中有重点的观点。

4.注意对应词──学得灵活

“主要”对应“次要”、“现象”对应“本质”、“物质”对应“意识”、“主观”对应“客观”、“正确”对应“错误”……我们首先就应该充分注意教材在表述中的对应词,在课本上做好批注。这样,就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的目的。

例如,高一政治课本第二课写到:“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是依市场调节实现的”。因为“主要”对应“次要”,所以,课本上那句话的言下之意是,市场调剂不是资源配置的实现方式。那么,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思考:另外还有什么其它的实现方式呢?──国家的宏观调控。这样,就初步地、灵活地把握了市场调剂和宏观调控的辩证关系。

5.重读关键词──抓住知识重点

所谓“关键词”,就是指课文中寓意深刻,能突出地揭示概念、原理的本质属性或特征的一些词语。最、首要、前提、基础、基本、关键、核心、主要、主导、实质、本质、根本、根源、标志、目标、目的、原则、源泉、决定、第一,等等,就属于“关键词”。

教材中的关键词是很多的,它们在课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在学习中,我们可以采用在课本上对关键词划上点、线、圈、勾等着重号,或用彩色把关键词加以突出。

6.寻找反义词──正确理解知识点

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学会从对立面去观察事物,能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准确。专家在编写教材时,为了对概念、观点、原理等进行准确的表达,一般都是使用一些精确的词语。我们在阅读时,应该使用反义词的方法,准确地理解课本中的知识点、观点和原理,进而培养辩证思维。

例如,“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这是一句黑体字,是重点知识,是一个重要观点。在这句话中,是“一种”,不是“”。优化配置资源的有效形式,除了“市场调节”外,那还有“宏观调控”。是“有效”,不是“无效”,是“优化”,不是“劣化”。通过这样的分析,对“资源配置”就有了一个全面的映像、对“市场调节”就有了一个准确的理解。

7.重视“引言”──注意前后两课之间的联系

现行政治必修教材,每一课都有一个引言。这个引言,既概括了该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也言简意赅地点拨了该课与前一个课之间的有机联系。重视引言,能帮助我们在宏观上把握知识板块之间的联系,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例如,高一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课本第五课的引言。这个引言的第二和第三句话是:“了解不同企业的不同形式,尤其是我国现代市场经济中有影响的公司制。”这也就向我们讲述了三层意思:第一,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细胞;第二,企业的`分类──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第三,作为企业该如何经营和发展。因此,我们不要忽视每一课的引言。

8.易混归类──培养辨别能力

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往往就是考点,这些知识点往往在选择题和辨析题中出现。这种题目的难度较大,只有对课本知识掌握得十分扎实,才不容易做错。例如,关于价值的表现形式的问题,高一课本有两处,是分别出现的。一处是“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另一处是:“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记得上海市在单独命题高考时,就在价值的表现形式这个问题上曾经考过一道选择题,结果,得分率很低。

比如高中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中有:“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四种说法,虽然都是“代表大会”,但却是最容易混淆的。再比如:“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三种说法,分别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虽然都是“政治制度”,但也是容易混淆的。

高二政治必修三知识点 篇6

1、从产生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本质看: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从职能看: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

从重要性看: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一定意义上是财富的象征;

(2)对金钱要取之有道,要通过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

(3)用之有益,要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

(4)用之有度。花钱要有所节制,要分轻重缓急。

供求影响价格

1.供求影响价格

(1)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有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有影响(间接因素);

(2)这些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直接因素)来实现的

2.供求如何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就是“卖方市场”。(即由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卖者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法律知识与政治教学的融合 篇7

随着生理和智力所发生的一系列特殊的变化, 初中生个性发展上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 表现在自我意识、情绪情感、日常心态以及父母及同伴的关系诸多方面。总体来讲, 初中生的主要个性特点有两个:一是不平衡性, 二是极端性和偏执性。

基于对初中生的性格特征、我国法制化发展的趋势的理解, 我在教学工作中把法律知识融合到政治教学中。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学到一些常用的法律知识, 变得更加理性, 心智趋于成熟、理智;另一方面, 初中政治本来就涉及到一些法律知识和党的思想, 把法律知识融合到政治教学当中去, 既有利于初中生学习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 又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多元地理解政治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处理问题的方式过于偏激, 发现这一点后, 我在教学过程中会把马加爵案、药家鑫案等案件融入到教学当中去, 并运用法律知识给学生们从心理、法律等角度分析这个问题。这种方式得到不少学生的认可。曾经有一个学生在下课后问我:“老师, 你认为哪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最好?”我告诉他:“你们心理还不是很成熟, 有什么问题可以征求家长和老师们的意见, 最重要的是理智, 同时也要学习一些法律知识, 武装自己的大脑, 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

让政治知识点的记忆变得容易起来 篇8

一、尊重遗忘规律,及时复习反复复习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这就是遗忘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却可以为我们所利用,面对“遗忘在学习之后即开始”这个问题,我把它解释为“立即遗忘”,我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后及时复习当天所讲内容,最迟不能超过第二天。用这种方法克服“立即遗忘”这头怪兽。当我们战胜立即遗忘之后,不要忘记还有一个“逐渐缓慢遗忘”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遗忘的存在。这时,我就要求学生必须做到反复复习,具体来讲就是在我讲完一个礼拜左右,再将知识拿出来自主复习,同时学会利用学校每个月的阶段考试再次进行复习。经过三次的反复复习之后,基本上就可以将知识牢牢的记住。概括起来就是:及时复习加反复复习。

其实,及时复习与反复复习从加强记忆的途径的角度来说,其属于学生学习心理上的重复,复习本身就是重复的过程,及时强调的重复的时间,反复强调的是重复的数量,只要在时间和数量上做够文章,那对政治知识的记忆效果就会倍增。需要注意的是,重复不能是机械的重复,而是要通过多种方式亦即变式的思想进行重复,这样学生不会在心理上感觉到厌倦,记忆的效果会更好。

二、掌握记忆技巧,力求事半功倍

在记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利用一些记忆的技巧,来帮助我们的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像“对比记忆法”就是一个不错的记忆技巧。比如在政治生活中的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和党必须坚持依法执政,这两个知识点在识记中非常容易混淆,从而加大了记忆的难度。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对比记忆法,虽然这两个知识点分布在不同的单元,我们可以将它们一起写到白纸上,让它们坦诚相见,进行对比记忆,这样的记忆效果会比较好。

再比如“抓关键词法”,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记忆方法。政治学科不同于语文学科,政治学科不需要像语文的文言文那样不差一个字的全盘照抄,很多情况下,我们只要抓住关键词就可以了,因为在政治阅卷中,阅卷老师看到关键词才给分。比如:文化生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在这里我们只需要抓住:马克思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改革创新、荣辱观即可。

抓住关键词进行记忆,实际上是抓住政治知识的核心进行记忆。教学验表明,政治学习内容太多,真正将每个知识点一字不漏地进行记忆是有着极大的困难的。而紧扣关键词进行记忆,则意味着学生的记忆容量之内可以容纳更多的知识点,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进而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

当然,记忆的技巧还有很多,需要大家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多思考。只有掌握记忆技巧,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三、注重知识理解,切忌死记硬背

在平时跟学生的交谈中,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文科就是死记硬背”。对于这样的话,我们应该辩证的看,首先要肯定的是,文科确实需要记忆(理科又何尝不是呢),但绝对不是死记硬背。建立在死记硬背基础上的知识,必然的结果就是快速的遗忘,更加谈不上运用了。所以,要求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必须做到认真听讲,积极开动脑筋,明确了知识的内涵和外延,知道每个知识点在众多知识点中的地位,才算真正做到了理解,也才能达到最好的记忆效果,才能应用自如。比如:哲学生活中,当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时,是否一定对生产力起到推动作用?对于这个问题的识记,必须深刻理解它背后的原因:只有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才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否则,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对于哲学生活中的原理方法论的理解,比较好的方法是将哲理和具体事例结合起来,做到每一个哲理对应一个事例。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知识的理解有两种途径:一是学生的重复,这一点在上面已经论述过,需要承认的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是有道理的,这个道理其实不在于重复本身,因为重复只是一种途径,关键在于重复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将重复的内容与原有知识联系起来;二是新知与旧知的联系,所谓理解,其实就是用原有的知识去解释新的知识,如果能够成功解释,那就说明学生已经理解了。如果不能,那学生很可能就会变成死记硬背。因此,坚持这两个途径,记忆效果会有一个很好的改观。

总是,只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遵循记忆规律,熟练掌握记忆的技巧,课堂认真听讲从而真正理解每个知识点,一定会觉得,其实,学习政治学科并不困难。

高二政治的期中考试知识点 篇9

高二政治的期中考试知识点11、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指什么?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3、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联系是怎样的?(为何要坚持二者的统一?)

(1)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2)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

4、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引领文化前进的方向的旗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6、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7、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8、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高二政治的期中考试知识点2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文化创新的意义:

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3)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①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②一方面,不能离开传统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4)文化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①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国外文化的有益成果。

②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5)如何实现文化创新?

①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根本途径。

②进行文化创新必须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进行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坚持正确的方向,学习方法。

⑤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因此文化创新必须立足社会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高二政治的期中考试知识点3

1.传统文化的继承

(1)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是立体的文化,凝固的艺术,一个民族的建筑无不体现其民族文化的特征和色彩。

(3)传统文艺的继承: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4)传统思想的继承:中国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2.传统文化的特点:

(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容又能够因时而变。)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形成本民族的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所以,传统文化的内容应与时俱进。

4.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

(1)从民族、国家、社会的角度来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2)从个人角度来看,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5.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6.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1)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2)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7.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社会制度的更替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自古以来,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的发展。)

(3)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不同思想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不但催生着社会变革,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4)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 篇10

文化与社会

1.文化对社会的发展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腐朽的、没落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重大的阻碍作用。)

2.经济决定文化,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整体上讲,经济是基础,经济的发展会决定或带动文化的发展。但二者有同步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因为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无用论”。(注意:①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是区别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标志。文化不仅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2.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不是有形的,强制的。处在一定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但人的文化素养的形成过程,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的过程,只有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的熏陶,才会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世界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必然弱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各民族的文化不但要吸纳外族的先进文化,同时也必须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这样才会有生命力。没有民族的文化也就无所谓世界文化。多元的世界文化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2.大众传媒的发展将促使旧的传媒的消失。(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传媒叫大众传媒。它能够最大限度的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各地的信息,显示出其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但是,旧的传媒并没有消失,仍在当今的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传播渠道多、方法灵活、反馈及时等特点。)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1.正确区分文化、传统文化、先进文化。(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文化观念的核心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在本质上是一定社会先进的经济和政治在文化形态的反映,代表社会发展方向,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对经济和社会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2.对待传统文化就是继承。(注意:①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三点:继承(取其精华)、批判(去其糟粕)、创新(推陈出新)。②对待传统文化必须反对两种错误的态度: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

3.对待外来文化就是排斥。(注意:①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三点:吸收(取其精华)、批判(去其糟粕)、创新(洋为中用)。②对待外来文化必须反对两种错误的态度: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

上一篇:三清单一制度是什么下一篇:体操期末重点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