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期中政治试卷

2024-08-27

高二期中政治试卷(通用5篇)

高二期中政治试卷 篇1

2012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政治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单选题)

【本部分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①郯城一中秋季运动会②中央电视台“2012福州月·中华情中秋晚会”③2012年11月8日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④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⑤参加阡陌文学社⑥伦敦奥运会⑦欣赏中国好声音⑧参加保钓游行

A.①②④⑤⑥⑦B.③④⑤⑦⑧

C.①③⑤⑥⑧D.②④⑥⑦⑧

2.追溯中国结的渊源,应从远古年代的结绳记事开始。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说:“结绳为记,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与“吉”谐音,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小小绳结被人们赋予了各种情感色彩,“同心结”、“平安结”、“团圆结”,一个个美丽的中国结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这一文化现象的正确解读是: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追求真善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③从结绳记事中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④结绳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3.2012年5月18日,“抗战记忆——重庆人与重庆城”图片展在渝展出,近600张从台湾征集而来的老照片记录了20世纪30至40年代战时重庆的历史,其中部分图片首次在大陆曝光。上述材料说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②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

③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④文化是政治的集中体现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4.在省委的重视下,经过半年多的提炼和群众投票,以“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为内容的“广东精神”于2012年5月9日在中共广东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正式向社会发布。广东省委对“广东精神”的重视是因为:

A.先进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文化是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D.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

5.“一个只能出口机器设备而不是思想观念的国家,成不了世界大国”。这一观点启示我们: ①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②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因素③加强文化建设,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④积极地向他国输出自己的价值观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6.从1997年《哈利波特》首部作品诞生至今,其在全球的图书、电影、主题公园等,各种开发价值已超过300亿美元。这启示我们:

A.夯实经济基础,壮大文化产业B.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

C.增强文化实力,提升综合国力D.防止文化渗透,反对霸权主义

7.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料告诉我们: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②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

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④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中国文化自古就认为世界应是一个和谐整体,这个观念直至当今仍被中国人所继承,成为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乃至国与国关系的重要价值观。这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C.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D.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9.有人认为,一个孩子如果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逆反。这说明:

A.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B.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C.文化影响人的生活方式D.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

10.某学生在给母校的毕业留言中写道:进校时随处可见的社团海报给校园带来缕缕色彩,青涩的我怀着憧憬成为“社团人”,从心怀忐忑不善谈吐到大胆发言积极参与,在社团的百花丛中寻求我们青春与梦想的舞台。该留言主要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②文化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

③校园社团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④参加校园社团活动有利于培养健全人格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11.学校教育应该是给你一部历史让你翻阅,给你一种文化让你感受,给你一段时间让你安排,给你一个舞台让你表演,给你一个机会让创造,给你一个期待让你自我成长。这说明:

A.文化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C.终生学习是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D.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需要自觉与主动

12.“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深切愿望的集中反映,也是当时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前赴后继、顽强斗争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这体现了:

A.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C.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D.文化对政治具有反作用

13.以下分别是2004雅典奥运会、2008北京奥运会和2012伦敦奥运会的吉祥物。从文化的角度看,这些奥运会吉祥物的设计表明:

“费沃斯和雅典娜”“福娃”“文洛克”

A.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B.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D.世界文化具有时代性

1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从北宋王安石的这首《元日》可以看出:

①民族节日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元素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④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①②

15.晚清思想家龚自珍曾说过,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这启示我们:

A.要推动各国文化共同繁荣B.要尊重、培育、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C.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D.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16.“对本国文化了解愈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愈易”。这句话表明:

A.了解本国文化就能了解西方文化B.不同民族文化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

C.不了解中国文化就不能认识西方文化D.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17.2011年底,山东省美术馆、全省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艺术)馆实现“无障碍、零门槛”,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如果让你就此写一篇新闻稿,最恰当的标题是:

A.满足公民文化需求,提升公民文化素质B.加强文化传播,增强文化渗透力

C.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高民族文化认同D.展示文化魅力,提高国际影响力

18.中秋节不单单是华人的节日,也是韩国,日本等国的传统节日,但庆祝节日的习俗各有差异。由此可见: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庆祝传统节日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④传统习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19.2012年6月23日,冀晋鲁豫辽五省“历史文化名村(镇)村(镇)长论坛”在蔚县落幕,为更好保护正一步步被逼进狭小“胡同”的一些具有传统民间文化色彩的古村落带来了曙光。保护古村落:

①它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②有利于维护和展现文化多样性

③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④对文化传承与发展有重要意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雷锋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并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被称赞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这体现了文化:①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能增强综合国力

③能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④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文化环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1.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成果,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的《玛纳斯》等一直流传至今,这些文化成果都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这表明()①中华文化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②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

③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2.“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一首《乡愁》,在海峡两岸广泛流传,引起两岸同胞的广泛共鸣。这种激荡在两岸同胞心中的情感()①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热切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

②表明海峡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表明海峡两岸的所有人都赞同一个中国的原则

④体现出爱国主义深深地植根于海峡两岸人民的心中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3.“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话可以用来表达中华文化的()

A.包容性B.不平衡性C.同一性D.时代性

24.下列关于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正确的是()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民族精神的力量是通过中华文化的力量表现出来的③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④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之中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5.“众志成城是民族的成熟,百姓高贵是历史的正常。当苦难酿造出大爱大智,更心怀敬畏;祖国永恒,人民至上!”这首讴歌抗震救灾精神的诗体现了()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青年是最有生命力的群体④尊重和敬畏生命的人文精神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计50分。其中31题10分,32题14分,33题14分,34题12分)

26.(10分)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一些格调不高甚至低俗的内容在网上传播,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下面是经过调查后形成的两种观点:

观点A:“让孩子上网会毁了他!”

观点B:“不让孩子上网会耽误他!”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产生这两种观点原因的认识。

27.(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2月1日,“中欧文化对话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开幕,这是第一次以中国为一方、以欧盟27国为另一方的大型多边文化交流活动,也是迄今为止中欧合作举办的最大规模的文化活动。中国文化部长蔡武强调,中国同欧洲作为在国际事务中有影响力的国家和地区,政治制度虽存在差异,文化上也不尽相同,但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与沟通有助于消弭彼此间的误解、促进融合。同时,随着双边关系的不断发展,文化将同经济、政治一道,成为中欧关系的三大支柱。愿通过“对话年”,把文化的种子播撒在中欧人民的心中,并不断生根、发芽,为构筑中欧间政治互信、经济互利、文化互鉴的美好未来贡献出不可替代的文化之力。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举办“中欧文化对话年”的意义。(4分)

(2)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中欧之间开展文化交流应注意的问题。(10分)

28.(14分)没有他们,中国不可能有如此高速的经济增长;没有他们,中国不可能实现“保八”的目标;全世界都以敬佩和畏惧的目光,注视着这个东方的群体,他们的名字就叫中国工人。美国《时代》杂志16日宣布,“中国工人”作为唯一一个群体获得亚军。这肯定了中国工人在苦难面前挺起的不屈的脊梁,肯定了他们在国际金融危机和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特殊贡献。中国工人入围《时代》人物又一次振奋了民族精神。

(1)上述材料中“不屈的脊梁”指的是什么?中国工人为什么要挺起“不屈的脊梁”?、(2)(2)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说明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能永不泯灭。

29、(12分)材料一:各国之间无论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发展道路还是历史传统、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都存在着差异,各有自己的特性和优点,应彼此尊重,和睦相处,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创造一个不同文化和谐共处的多姿多彩的世界。

材料二: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全球范围内的联系和交往日益紧密、方便、快捷,各国文化交流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什么观点?

(2)用所学《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的认识。

高二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篇2

一、单项选择题:本卷有20道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心理学实验表明,只靠耳朵听的知识,3个小时后只能记住65%左右;只靠眼睛看的知识,3个小时后可保持70%左右,3天后能记住30%左右;如果视听结合获得的知识,3个小时后能保持85%左右,3天后能保持70%左右。从哲学上看,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要提高记忆力需要把握

A. 矛盾主次方面之间的关系

B. 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

C. 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

D.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汉刘向《说苑·杂言》:“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回答2-3题。

2.上述论断体现的哲理是

A. 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B.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C. 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D.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3.上述论断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只有尊重规律才能认识和利用规律②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在联系面前无能为力③必须注意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④要充分利用事物之间的有利联系,自觉克服和尽量避免不利联系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胡锦涛指出:“要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段话主要体现了

A.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B. 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 与时俱进的发展观D.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5.下列说法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B. 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C.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D.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2008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回答6—7题。

6.三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得以大大加强。这主要说明了

A.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积极的反作用

B. 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C. 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D.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深刻反映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有三个伟大创举: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三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三大创举说明

A. 新农村建设必须完全依靠农民

B.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8.“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改革会使人人受益”,但“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这一观点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A.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 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

D. 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9.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道德内容,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符合

A. 对立统一的观点B. 辩证的否定观

C. 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原理

D.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0.汶川地震发生后,灾区人民奋力自救,广大公益组织与民间力量纷纷伸出援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力争将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这说明①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②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③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11.明代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一段话说明了

A. 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 B. 否定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C. 只要否定,就能发展D. 怀疑精神就是创新精神

12.徽调、汉戏、昆曲、秦腔等经过五六十年的相互交流、融合,从而产生了声腔、剧目、表演都独具一格的新剧种——京剧。200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不断的发生变革,更加丰富多彩。京剧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

A.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 事物不断地吸收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得到发展

13.温家宝总理指出,中国有13亿人口,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很大的问题;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很小的数目。这个“乘除法”表明

A.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B. 只要有量变,就必然发生质变

C. 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D. 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14.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以及国家体育场“鸟巢”的设计者发挥了中国传统的空间观、宇宙观和建筑观,两种建筑在外形上相呼应,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这表明

A. 人的认识来源于客观,灵感来源于主观

B. 建筑艺术对建筑业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C. 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D.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出新的联系

15.近年来,“草根网民”、“奥运经济”、“换客”、“房奴”等新词汇不断出现。新词汇浓缩着时代前进的步伐,折射出百姓的生活。这体现了

A.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B.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16. “能群者存,不能群者灭;善群者存,不善群者灭”这句话在人生观上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②利用集体去谋取个人利益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④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我们要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最大限度地为民造福、为民谋利,永远不脱离群众。回答第17-18题。

17.材料中提出“我们要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不脱离群众”,这是因为

A.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C. 人民群众是我国的领导力量

D.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8.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①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②是我们党各项工作的重心 ③是我们党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④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9.现实生活中,一些年轻人抱着不劳而获的思想,“靠老”、“刮老”,对父母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这样的年轻人

①没有认识到劳动着的人、奉献的人是幸福的②正确处理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③缺乏自强拼搏的精神④只强调索取,而不愿意付出与奉献

A. ①②③B. ①②④ C. ②③④D. ①③④

20.“今朝踏浪书海豪情盛,来年题名金榜笑颜开”,这是一位老师送给高三学子的一副对联。该对联的哲学寓意是

A. 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

B.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 对真理的求索无止境,人们可以突破客观条件和规律的限制

D. 只有参加实践,才能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道题)

21.据统计,我国水资源有80%以上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而京、津及华北地区水资源的短缺,越来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为了解决京、津及华北地区缺水问题,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势在必行。国务院指出,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必须搞好总体规划,全面安排,有先有后,分步实施,要正确处理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同节水、治污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道理的?

22.社会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推陈出新速度越来越快,在全社会倡导创新意识的今天,我们面对的是扑面而来的新信息、新事物。

请运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回答:

(1)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

(2)有人说:“新事物就是在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否定旧事物而产生的。”请对这一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23.李丽在1岁时患小儿麻痹症,童年从未站起来过;40岁时再遭厄运,车祸让她下半身完全瘫痪,从此与轮椅为伴。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了一条向社会传播爱心之路。她创办了“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网站“丽爱天空”,长期从事公益事业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她还成了很多服刑人员的“偶像”。5年时间,温暖8万个冰冷的心灵。李丽被评为“2008感动中国人物”。

请运用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回答:

(1)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价值?

(2)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李丽是如何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

一、选择题

1.C 2.A 3.C 4.C 5.B 6.C 7.D 8.B 9.B 10.D11.A 12.D 13.C 14.C 15.B 16.C 17.B 18.A 19.D20.B

二、非选择题

21.①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全面安排,处理好南水北调工程同节水、治污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体现了这一观点。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实施南水北调,可有效解决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矛盾,有利于北方经济和社会发展。③要重视量的积累,为事物的质变做好准备。南水北调工程要有先有后,分步实施体现了这一观点。④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具体体现,同时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任答三点即可。)

22.(1)是看它们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或答: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2)①题中认为“新事物是否定旧事物中产生的”,这一说法是正确的。新事物在旧事物中孕育产生,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②这种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但由此认为“新事物是在创新意识的基础上产生”则是错误的。以创新意识指导实践,可以推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但创新意识不是新事物产生的基础。

海拉尔二中高二文科政治期中试卷 篇3

说明: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每道题2分,共60分)1.近来播放的《中天悬剑》、《战火中青春》、《军刀》等电视剧,为人们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通过播放上述电视剧,为人们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说明()①人们对文化的感受既有差异,又有共同之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③文化消费在生活消费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这首威武雄壮、震撼人心的战歌,充分表达了当时我国军民同仇敌忾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心,在八年抗战中流传最广,并成为七十年来经久不衰的经典。这表明,优秀文化作品()①有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②能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③产生的精神力量具有持久性 ④决定着人们的实践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明代诗人于谦认为,读书可以使人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由此可见

()①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 ②读书能为人的成长提供精神食粮,提高人的文化素养 ③优秀的文化作品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目前,美国科技研究与开发支出为排名紧随其后的七个国家的总和,美国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每年所赚利润不计其数;日本的图书和音乐产品销售量、高科技产品出口数量都居世界第二位。根据相关知识,回答4~5题。4.上述材料说明()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在综合国力中有重要地位

③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5.上述材料启示我们()①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②必须把文化产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

③必须重视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

④必须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看,下列成语体现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是()

①孟母三迁 ②耳濡目染 ③东施效颦 ④近朱者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河南人民创作了,《赶嫁妆》《编花篮》《对花》等一大批富有中原特色的优秀民歌,享誉神州。这说明()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

④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2010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于6月13日隆重开幕,端午节期间,龙舟竞渡百舸争流,精致香囊纳福避邪,大街小巷粽香四溢,巡游方队载歌载舞。端午节热闹非凡、节庆场景异彩纷呈,数千年来这一古风习俗一直延续至今。这一事实说明()①传统文化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9.我们之所以切实推进中国端午节的民俗传承,挖掘传统民俗民间文化的丰富资源,是因为()①端午节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②端午节作为传统文化,其消极作用基本消失

③国家的兴旺发达需要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④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2010年5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20字工作方针。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注重发展教育是因为()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

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1.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我们()①承袭传统文化,固守传统教育方式

②舍弃传统教育方式,发展全新的教育模式

③对传统教育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应继续保持和发扬

④对传统教育中的糟粕必须加以改造或剔除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2010年4月15日,上海世博局举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文化演艺活动新闻发布会,介绍首批亮相的重点演出剧目,“茶圣”陆羽的传说变成多媒体杂技剧《CHA》;少林功夫融 合现代舞蹈,演绎“达摩面壁”的佛教传说。这主要说明()①我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

②中华传统文化借世博舞台接轨世界

③中华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④有了文化交流,就能实现文化的发扬光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首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受到世界各国电影机构的广泛关注,这次北京电影展映活动旨在为国内外影片搭建集中展映的平台,展示世界各国不同的民族文化。这一文化活动: ①能够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有利于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走向同一 ③有利于不同民族的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④表明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4.在2012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年逾五旬的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和杰出现代舞者王迪合作表演的舞蹈《雀之恋》“美得令人窒息”。“原生态作品展现的是一个原汁原味的民族的文化特色,而《雀之恋》会追求这背后的精神上的东西。杨丽萍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NBA总裁斯特恩在点评姚明的功绩时说:“他是NBA发展中一个重要的文化里程碑,他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送给NBA的最好的礼物。他是中西两种文化之间的桥梁。”这告诉我们:

①传统文化推动社会的发展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④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6.陕西的“窑洞””、广东的“围村”、上海的“石库门、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①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

②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 ③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④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谁占据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必须: ①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⑧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④把先进文化作为文化发展中心环节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8.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某校团委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主题活动,在青年学生中营造爱国主义的良好氛围。下列诗句表达了爱国主义情怀的是: ①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②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③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④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9.汉字大体来源于两个系统:一是刻画系统,一是图画系统。以图画系统为主,刻画系统为辅。这些原始文字属于表意字范畴,所描绘的或者是具体事物的形象,或者是生活当中的场景,或者是生活当中的事件,都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一事实说明()

①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②文化自身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③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10年来,许多地方媒体纷纷效仿《感动中国》,每年在本地发起“寻找感动”活动。爱国、坚强、勇敢、善良、孝悌、助人等诸多传统美德通过媒体的“寻找感动”活动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开展这一活动的意义在于:

①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和途径

②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融合

③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④发挥模范人物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研讨会中,某同学认为依托微博、视频网站、手机等移动互联新媒体发展起来的“微电影”清新朴实、“短小精悍”,但是良莠不分,冲击文化院线的大电影,不利于文化建设。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微电影”是一种“快餐文化”,不宜发展

②文化创新能促进文化的发展

③发展“微电影”是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④只要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应倡导和引导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2.由女建筑师珍妮·甘领导的建筑事务所为芝加哥设计的82层“水楼”(Aqua)建成,这是迄今为止由女性建筑师领导的事务所设计的最高建筑物。这幢外表呈现波浪形的建筑物,带来了摩天楼设计的新方式,促进了建筑艺术的发展。摩天楼的设计说明: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B.文化创新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D.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23.由共青团中央主办中国青年网承办的全新大型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网正式上线。建设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依据是: ①爱国主义是我国文化发展的“主心骨”

②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③爱国主义是我们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④传播爱国主义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4.抓住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这个关键,应该

①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②以集体主义为着力点

③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

④以“五爱”为原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5.毛泽东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为工农兵服务,号召作家深入群众,转变立足点,和劳动人民在思想感情上打成一片。这体现了

()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②一切文化都来源于社会实践 ③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

④文艺工作者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是统一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6.为把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引向深入,某学校结合传统节假日、纪念日,通过主题班会等活动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以此让学生更深地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逐步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①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②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③是抵制西方化的迫切需要

④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7.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因为

()①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对推动社会进步有巨大作用

②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③是在思想观念和文化形态多样化的环境中,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的要求 ④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制定方针政策的立足点、出发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8.全国道德模范王乐义始终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用诚实劳动获取财富。他靠诚信带领乡亲们发明了冬暖式大棚蔬菜生产技术,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这种美德: ①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③引领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④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9.2011年11月24日,嘉陵区某搬家公司搬运工杨树和在帮客户搬家过程中意外捡到一个装有1.5万元现金的厚厚信封,从农村来城里打工的他坚守“不义之财不能贪”,及时将钱还给了失主。事后他所说“我虽然缺钱但不缺良心”让人非常感动。杨树和的事迹表明: ①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②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0.2011年发生的“金华皮革奶”、“双汇瘦肉精”、“上海染色馒头”、“地沟油”、“火锅老油”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提高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必须:

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基本道德规范

②既尊重差异,又包容多样

③加强道德舆论建设,唤醒公民道德良知

④培育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20分)材料:学雷锋志愿者小组组长带领大家学习《雷锋日记》; 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多帮助人民做点儿好事,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某同学说:从上世纪60年代到现在,雷锋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哪都能找到雷锋的痕迹,雷锋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影响巨大。不管学习雷锋的载体与形式如何变化,雷锋精神始终是影响中国最重要的精神坐标。半个世纪以来,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几代中国人奋发图强,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焕发出人们建设文明风尚的巨大热情,激扬人民心中蕴藏的美好思想品德,把公民道德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32.(20分)

材料:浙江某海岛县加大财政对图书馆、电影院、社区健身活动等设施建设的投入,利用海岛传统文化积极开发具有海岛特色的公益性休闲娱乐产业和系列文化产品,开展送戏上岛等 丰富多彩文化活动,组织“美丽海岛我的家”志愿者文明劝导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该县是怎样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

海拉尔二中高二文科期中考试

政治答案页

31.(20分)

材料:学雷锋志愿者小组组长带领大家学习《雷锋日记》; 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多帮助人民做点儿好事,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某同学说:从上世纪60年代到现在,雷锋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哪都能找到雷锋的痕迹,雷锋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影响巨大。不管学习雷锋的载体与形式如何变化,雷锋精神始终是影响中国最重要的精神坐标。半个世纪以来,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几代中国人奋发图强,不 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焕发出人们建设文明风尚的巨大热情,激扬人民心中蕴藏的美好思想品德,把公民道德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

32.(20分

材料:浙江某海岛县加大财政对图书馆、电影院、社区健身活动等设施建设的投入,利用海岛传统文化积极开发具有海岛特色的公益性休闲娱乐产业和系列文化产品,开展送戏上岛等丰富多彩文化活动,组织“美丽海岛我的家”志愿者文明劝导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该县是怎样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的?

参考答案

1——5BABAD 6—10 BCCBA 11---15BCBDC 16—20DCADD 21---25CDCCA 26---30DACDB 3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

①精神力量:雷锋精神始终对人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作为一种精神力量,雷锋精神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5分)

②主流价值:传承雷锋精神,奏响主旋律,有利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巩固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5分)

③道德典范:充分发挥雷锋作为道德典范的榜样作用,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风尚,建设和谐社会。(5分)

④民族精神: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突出表现之一。传承雷锋精神,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5分)3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该县是怎样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20分

①文化活动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该海岛县加大财政对图书馆等设施建设的投入,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供物质保障。(5分)

②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该县大力发展公益性休闲娱乐产业和系列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5分)

③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内容形式创新,该县利用海岛传统文化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5分)

高二期中政治试卷 篇4

高二政治试卷(A)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6页,共100分,考试时

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毎小题2分,共50 分。)

1.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判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毛泽东说,主义譬如一面旗帜。”以上论断共同说明

A.文化由政治和经济决定

B.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C.文化对政治经济具有反作用 D.文化能促进政治经济的发展

2.两千多年前,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苏格拉底用思辨哲学开辟了西方文明,释迦摩尼在其冥想中启发了印度文明,而中国的孔子则在世界的东方写下了中华文明的遗传密码。这反映了

①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性规律 ②各民族都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③各民族文化都是在自身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④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5年11月 9 日,习近平和马英九在新加坡举行了闭门会谈。回答3〜4题。3.尽管不同年代和时期,“先生”一词指代的对象不尽相同,但该词一直是中华民族自 古以来就有的一个尊称。两岸领导人习近平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时也互称“先生”。这说明传统文化

①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②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③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斯积淀 ④能够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习近平和马英九都强调,要顺应民意,要加强两岸文化和教育文流合作,传承和弘 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增强同胞精神纽带。这反映出

①中华文化能够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②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创造力 ③海峡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凝聚力之中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如果全世界都只吃汉堡包,那将是人类的悲哀;如果全世界都只看美国电影,那将是世界文化的毁灭。”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②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各自孤立发展

③维护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促迸世界文化发展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文化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6.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美术的典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家.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这说明

①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造的基本要求

③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④文化创新要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南京小伙于某为了夸奖西班牙客户的小孩,多次掌心向内伸出两根手指做出“V” 字。他不知道,掌心向内对西班牙人来说是侮辱人的意思。小孩爸爸忍不住打了他一拳,公司丢了这笔业务,他也被炒鱿鱼。这主要说明

A.不同地域人们的交往方式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 B.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产生的交往方式会完全不同 C.文化差异只有通过交往时的行为举止才能体现

D.如何对待文化差异已成为商业谈判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古丝绸之路是一条商贸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传播和交流之路。商人们运输的不仅仅是商品,在进行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古希腊的暂学、科学,中国的印刷术,阿拉伯人的数学等也实现了相互交流。这主要说明 A.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商品交换的过程

B.商人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发挥了主要作用 C.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D.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9.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是瑰宝,是黄金,但是,只继承,不改革创新,它将永远是旧市场上的古玩,如能在新的历史时空,与时俱进,展翅雄飞,是令人神往的,这段话主要说明

①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②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然要求 ③对待传统文化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④对待传统文化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每到传统节日,总有一些东西便我们的心変得柔软。记忆中的除夕夜,全家人围炉夜话,仁爱亲情、长幼有序,礼数有方。如今的春节,人们忙着在群里抢红包、在网络上看春晚、在微信圈里发祝福。人们纷纷感概:年味淡了,人们对年味的留恋与感慨,实质是

A.对数字时代人情淡漠的焦虑

B.对传统年俗的固守与坚持 C.对传统文化内核的留恋与珍视

D.对记忆中除夕夜的记忆与怀念

11.自2015年10月下旬起,传统京剧《杨门女将》与《锁麟囊》在法国和瑞士顶尖剧院创下连演7场的纪录,栗房与口碑双丰收,一武一文两出戏让欧洲当地观众大呼过瘾。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B.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C.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推动人类文明共同发展进歩

D.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12.近年,日本不惜重金打造宣扬军国主义论调的电影,《永远的零》、《太平洋的奇迹》等诸多宣场军国主义战争的怍品被频频搬上荧屏。影片情节大量涉及日本侵略战争历史,颠倒黑白,煸情至极,足以令不明历史真相的年轻日本国民陷入混沌。面对这种情况*我们

①要提高眼力,自觉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②反对文化霸权主义,谨防殖民文化的侵蚀 ③努力改造落后文化,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古人认为,羊是膳食的美味,所以羊大为“美”;“美”与“善”同义,故金文的“善”字从羊从二言,表示众口夸赞的意思,因此羊言为“善”;羊的性情温和驯顺,因此“善”又有善良、慈费之义……由此可见,汉字 ①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③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④具有整体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4.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①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

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诗文演变而来 ③孔子的 “仁政”思想为后世所传播

④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并被本土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5.犹太人在欧洲生活了一千多年仍摆脱不了被驱逐的命运,但一千年以前定居于中国的犹太人早与当地的中国人融合在一起了,这说明

A.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包容性

B.中华文化能吸收其他民族文化 C.中华民族历来睦邻友好,不畏强暴

D.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共间的价值追求 16.自古以来,总有一些呐喊,让人热血沸腾。吉鸿昌的“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宋哲元的“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李少石的“丹心已共河山碎,大义长争日月光”,陈毅的“五年碧血拥沧海,一片丹心照汉旗”,都是穿越历史的呐喊、热血写就的精神。这些呐喊,、这种精神

①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②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量

③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 ④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自强不息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是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下列选项能够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有

①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逐日

②不畏强御、勇者不惧、天道酬勤

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④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公布,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需要 ①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文化需求

②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③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

④立足群众文化需求,推动文化创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9.近年来,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各大媒体,专门开辟出“点赞中国”“德耀中华”“志愿 服务进行时”“对话核心价值观,等栏目,讲述一个个真实的故事,点赞凡人善举,褒奖美好、鞭挞丑陋、推介经验。这些栏目的开辟有利于

①奏响主旋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精神动力 ②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全方位提升文化竞争力 ③传递真善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对漫画《大煞风景》所反映的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这是传统习俗,应该顺其甶然

B.这是腐朽文化的表现形式,应该坚决抵制和依法取缔 C.这是中华传统美德中孝道的体现,应该予以发扬光大 D.这是落后文化的表现形式,应该努力予以改造

2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髙度深刻认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强国。为此,我们应该

①把文化建设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③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

④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名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这说明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②先进文化决定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 动 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不受时代的限制

④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 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3.近年来,一些“戏说”历史的通俗读物成为出版热门。这些出版物常常将奇闻异事作为历史知识,把阴谋权术作为成功之道,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荒诞化,误导了社会公众,尤其是误导了青少年读者对历史知识的认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

①文化工作者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②广大读者只选择高雅的、严肃的文化产品③国家加强市场管理,引导发展先进文化④文化生产者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毛泽东曾说过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 时代应当完结了。”这一论断表明

A.马克思主义是推动近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决定力量 B.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C.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 D.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败走向重振的转折点

25.广州执信中学是孙中山先生于1921年为纪念民主革命家朱执信先生而创办的,其校训是“崇德渝(yue)智”。“渝”有渗透之意,校训含义即以德为先、渗透智意。在“崇德渝智”的激励下,从执信校园走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工程学家等各行各业的人才。这说明

①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相辅相成,并行不悖 ②道德修养与文化修养相互促进,“德”好“智”必然会好 ③思想道德指引人生的前进方向,教书育人应“以德为先” ④学校中的德育和智育密不可分,不分伯仲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50分)

26.2016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今年全国人代会上,数名全国人大代表共同提交了 《关于长征路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长征精神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议案》、《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长燃圣火的议案》两份议案。多位代表认为,申报长征路线为世界文化遗产,长征精神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弘扬长征精神和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用“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说明申报长征路线为世界文化遗产、长征精神为世 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性。(10分)

(2)结合所学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8分)

27.多年来中国人渴望一部高水平的国产动画电影,渴望自己的动漫英雄。“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国产动画电影《大圣归来》从古典名著《西游记》中汲取灵感,大胆创造,合理想象,体现出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同时,该片是一部具备世界眼光的影片,从情节架构、人物设定、叙事手法、节奏把控等各种角度来看,《大圣归来》向美国日本的同行们借鉴了不少。3D摄影机旋转镜头的大量使用,使得整部影片的画面让人看起来觉得“精致”、“美丽”。影片公映以来,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广泛“点赞”。

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大圣归来》为什么能够获得广大观众广泛“点 赞”。(12分)

28.2016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等事业。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全民阅读,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运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知识,分析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上述内容的正确性。(12 分)

29.“大众旅游”时代已经到来,旅游路上人潮汹涌,但随之而来的旅游过程中的不文明行为也让原本美好初衷频现“囧态”.君不见,北京十字路口众人“组团”闯红灯;君不见,苏州虎丘山游客过后垃圾泛滥;君不见,马尔代夫的海边有我们的游客在捞珊瑚;君不见,埃及金字塔上曾留下我国游客“到此一游”的痕迹……

从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角度,针对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提出合理化解决建议。(8分)

洛阳市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政治试卷参考答案

1—5 CBDDA 6—10DACBC 11—15BAABA16—20ACBCD 21—25BCDDA 26.(1)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2分)申报长征路线为世界文化遗产、长征精神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中国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4分)同时,长征路线和长征精神申遗也是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中华文化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4分)

(2)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4 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也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4分)

27.①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大圣归来》创作关注群众需求,做到了“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3分)②该片从古典名著《西游记》中汲取灵感,坚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正确处理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3分)③该片借鉴美日同行的成功经验,做到了面向世界,博采众长。(3分)④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该片利用3D 技术提升画面质量,推动了我国电影艺术的发展。(3分)

(从“立足实践,讲好中国故事,推动文化创新”角度组织答案亦可酌情给分)28.①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文学艺术等文化事业,有利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3分)②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有利于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分)③倡导全民阅读,普及科学知识,有利于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3分)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必须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3分)

29.国家: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引导公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4分)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分析 篇5

一、对命题的整体评价:

本次试卷考查的范围是语文拓展模块第四、六单元的内容。内容较少,难度较低。满分100,共分选择、阅读、写作三个大题,时间100分钟。试卷的题型着眼于考查现阶段学生的基础知识及基本写作技能。整份试卷难易适中,保护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并激励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

二、试卷分析:

本试卷共三道大题,选择、阅读和写作。选择主要是基础题,着眼于基础知识的掌握,阅读题是综合题,着眼于阅读能力的考察。选择题学生丢分较少,说明识记的还不错。阅读题有一部分学生都不能正确运用基础知识去解答,不能正确理解文章。丢分有两个原因:第一、基础知识记忆不牢,第二、不注重综合考虑问题。写作情况就是选材没有代表性,不能认真、详细的写作。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我校属于职业高中,绝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不愿学习。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在一些语文知识上存在漏洞,致使后续学习存在一定的障碍;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语文素养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反复强调的题目学生拿不到分,本次考题中有部分为平时教学中反复强调的语文基础知识题目,但还有大部分学生拿不到分,分析其原因是这部分学生课上听讲不是很认真,课下不能独立完成作业,而是等着别人的结论往自己的作业上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3、多数学生懒惰,思想懒,行为懒,不爱动脑。这也是阅读差的一个原因。从各个大题的得分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基础题目得分较好,但能力题型得分偏低,学生的语文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四、今后的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本次不少学生之所以没有考得好成绩,就是因为平时学习习惯不好,不能静心考虑问题。

上一篇:给我爱的他的情书下一篇:房地产销售年度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