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卷

2024-11-15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卷(精选6篇)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卷 篇1

乌审旗职业中学2014春季高二年级政治期中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3分X20=60分)

1、下面对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的重要区别论述不正确的事()

A中等职业学校都设置了面向各个专业的公共课。

B中等职业学校都设置了面向本专业对应职业群的公共专业课。

C中等职业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各专业还设置了针对一个职业甚至一个岗位,与职业资格标准直接挂钩的专业课,体现“专门化”的特殊要求。

D初中生和普高生没有专业定向,他们的规划重点在于是否升学以及如何升学,侧重于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或学什么专业。

2、下列对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论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中等职业教育的重点在于是否升学以及如何升学,侧重于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或学什么专业。

B中职生要学习特定的专业,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是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C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往往与社会上一定的职业群相对应。

D职业教育的各专业都有各自的教学计划,以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3、下面对中职生面对的两类职业群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适合中职生横向发展的职业群主要体现为首次就业是择业面的拓展或今后可能转岗的职业。

B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中职生,既可以到计算机公司从事计算机及相关软硬件产品的销售、储运等技术支持工作,也可以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室担任报表处理、打字、打印、复印的办公文员等工作。这说的是中职生纵向的职业群。C适合中职生纵向发展的职业群主要体现为技术等级和职务提升的岗位,是中职生职业生涯发展潜在的岗位。

D学导游专业的中职生,毕业后从中文导游起步,向外语导游发展,也有可能升迁为旅行社的部门经理。这说的是中职生纵向的职业群。

4、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看,下面对从业者的思想道德素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A思想道德素质对其他素质起统领作用,决定中职生未来职业活动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是否正确。

B衡量一个人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主要是看他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C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素质代表着个人的形象和个性,因而不必太压抑,必要时

1可以不必遵守。D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应立足于自己的专业及其对应的职业

群。

5、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看,下面对从业者的素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各行业的工作性质、社会责任、服务对象和服务手段不同,决定了它对职业

道德素质的要求各不相同。C中职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主要表现在专业技能

和专业知识方面表现出来的状况和水平。D职业素质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职业活动中又集中表现为从业者具有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6、下面对中职生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证”是求职就业的“入场券”,“证”是具有实力、能胜任岗位的标志,“取

证”是增强就业竞争力的手段。如果能在毕业前多拿几个证书,就会就业。

B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就业环境中,中职生的优势不是学历,而是实践力。

C中职生应该按照“两种证书”(中等职业学校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完成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习任务。

D取证急需要投资,又需要投入相当的精力和时间,所以多取证不等于乱取证。

7、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个著名的企业家说:需要几人才。这说明,专业无所谓优劣之分,只要是

市场最需要的就是人才需要学的。

B当今社会,是务实创新、人才辈出的新时代,我们只有升重点大学才能为祖

国的繁荣富强做贡献。

C“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说明了中职生要相信自己能成才,每个行业都

有可能产生出自己的精英和“状元”。

D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变化,从重学历变为越来越看重才智和

能力,看重是否具有创造良好效益的特长。中职生应树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理念。

8、有关资料表明,如果一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不感兴趣,他在工作中只能发

挥其全部才能的20%~30%,而如果一个人对他的工作有兴趣,他就能发挥其全

部才能的80%~90%。下面对这段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我们在考虑自己未来发展方向时,要尽可能在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群中,选

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

B一个人对工作的兴趣与其成就大小密切相关。

C如果对自己的职业有浓厚的兴趣,就会在学习和工作中积极探索、刻苦钻研,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自己的职业生涯得到更快发展。

D对于已经专业定向的中职生来说,已经不需要培养即将从事的职业兴趣了。

9、作为一名中职生,怎样了解即将从事的职业,并培养相关的兴趣。下列说法

有误的是()A搜集有关信息,关注其现状和发展趋势;参与实践活动;了解成功事迹等。

B学好专业课。C要拓展自己的兴趣范围。

D明确职业理想,培养良好道德,学习从业技能及特长。

10、黑格尔说:“一个深广的心灵总是把兴趣的领域推广到无数事物上去。”对

这句话理解不准确的是()A世界上的各种职业是有联系的。B我们应该培养自己对众多事物的兴趣,增强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形成学习兴趣的先导。

C职业理想是个人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的向往和追求,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动力。

D为了将来能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就要学会适应,并尽力胜任好现在的工

作。

11、让类似“张飞”性格的人去做文员,一定会让上司头痛;让类似“林黛玉”

性格的人去开拓市场,业绩肯定不太理想。这说明:()A外向型性格的人开朗乐天,为人处世灵活多变,能较好地适应外界变化,但

他们做事马虎、松散、容易急躁。

B不同的职业要求从业者具有与之相适应的职业性格。

C内向型性格的人比较严谨、克制性强、有安全性,但他们有时处事犹豫不决,处理人际关系是不如外向型的人爽快和易于接近。

D中间型性格的人在职业适应性方面更宽泛些。

12、一对在相同环境中学习成长的孪生姐妹,姐姐活泼开朗、勇敢果断、处事

主动,妹妹文静内向、缺少主见、依附性强。这说明()A性格存在可塑性,性格不是天生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改变的,它的形成还

受环境的影响。B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C日常生活中,许多从事同一职业的人有相似的性格。

D为了职业需要,人们可以尝试去调适自己的性格。

13、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曾经当过中学数学老师,但不太受学生欢迎。因为他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也不强。但他的学习能

力极强,有超常的记忆能力、注意能力、想象能力、算数能力和高于常人的逻

辑思维能力。这种能力特征,使他能成为攀登科学高峰的数学家,却不能成为

合格的中学教师。下列对这段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不同职业对从业者的能力要求不同。

B明确的职业理想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功与否的重要保证。

C具有符合职业要求的能力,是职业生涯发展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

D对职业的热爱,能促使从业者锻炼出超乎常人的职业能力。

14、面对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取向必须达到的要求,分析不正确的是()

A目标明确的发展自己和扬长补短的发展自己。B不能脱离本人实际

C不能脱离环境(包括国家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和本人生活的区域环境、社区环

境)。

D必须从实际出发,要经常反思自己的事业价值取向,并及时调整使之符合实

际。

15、不同思想境界的人,对个人职业价值取向的需求排列次序不同。我们要善

于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好怎样的关系?()A希望为社会多做贡献。B希望个人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

C既希望为社会多做贡献,又希望个人的物质、精神需要得到满足。

D希望个人的精神需要得到满足

16、正确面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就要做到()

A要处理好为社会多做贡献,又要个人的物质、精神需要得到满足的辩证关系。

B要树立明确的职业理想,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学习好专业技能与特长。

C要敢于面对现实,能正视自己;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挖掘自己的潜能。

D要目标明确的发展自己和扬长补短的发展自己。

17、人的发展离不开自己的“根”,善于在家乡和更大范围里捕捉、把握发展机

遇,是成功的“秘诀”。下面不属于职业生涯发展机遇的是()A家庭状况的影响及变化。B区域经济的发展动向。

C行业的发展动向。D专业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的改变。

18、关于职业生涯发展,我们应该着重从哪些方面关注区域经济发展?()A家庭经济条件的变化。B家乡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特点。

C本行业发展的经济特点。D区域经济特点和本地经济与其他区域经济的比较。

19、下面对行业发展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说法最准确的是()

A行业发展影响职业生涯发展。B行业发展制约职业生涯发展。

C行业发展为个人发展提供机会,个人发展促进行业发展。

D职业理想是实现社会理想的基础。社会理想制约着职业理想。

20、下面对职业生涯发展条件和机遇论述有误的是()A培养即将从事的职业兴趣。

B职业理想是个人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的向往和追求,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动力。C专业定向不等于职业定向。在职业群和相关职业群中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拓宽自己的择业面,或在职业群中转岗,都能使自己从事于个性相符或相近的职业。

D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养成关注区域经济、行业动向的习惯,提高搜集、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是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判断题(2分X10=20分)

21、阶段目标构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脉络、是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重要标志。

()

22、实现近期目标的措施要更具体,第二阶段之后的发展措施则可以“模糊”一些。()

23、求职时要实事求是,要正视就业难的严峻形势。()

24、首次就业并不重要,无须珍惜,关键是再次择业。()

25、中职生在学生时代,不应重智轻德,在学习生活中都要认真“做人”为职

业生涯的顺利起步做好准备。()

26.定期自我检查规划落实的情况,是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重要手段。()

27.集体评价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

28.不同的人对职业生涯成功与否的判断标准不同。()

29、职业资格证书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人的职业能力水平,在求职、转岗、晋升以及创业中有重要作用。()

30、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是用人单位在录用一线从业者十分看重的重要素质。()

乌审旗职业中学2014春季高二年级政治期中测试

答题卡

姓名:班级: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3分X20=60分)

二、判断题(2分X10=20分)

三、简答题(20分)

31、职业能力是由哪些能力的构成的?(6分)

32、关于职业生涯发展的机遇,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关注行业发展?(4分)

33、职业素质主要包括哪四种素质?(4分)

34、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选择一般要经历那三个阶段?(6分)

高二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篇2

一、单项选择题:本卷有20道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心理学实验表明,只靠耳朵听的知识,3个小时后只能记住65%左右;只靠眼睛看的知识,3个小时后可保持70%左右,3天后能记住30%左右;如果视听结合获得的知识,3个小时后能保持85%左右,3天后能保持70%左右。从哲学上看,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要提高记忆力需要把握

A. 矛盾主次方面之间的关系

B. 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

C. 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

D.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汉刘向《说苑·杂言》:“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回答2-3题。

2.上述论断体现的哲理是

A. 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B.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C. 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D.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3.上述论断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只有尊重规律才能认识和利用规律②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在联系面前无能为力③必须注意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④要充分利用事物之间的有利联系,自觉克服和尽量避免不利联系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胡锦涛指出:“要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段话主要体现了

A.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B. 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 与时俱进的发展观D.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5.下列说法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B. 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C.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D.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2008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回答6—7题。

6.三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得以大大加强。这主要说明了

A.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积极的反作用

B. 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C. 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D.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深刻反映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有三个伟大创举: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三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三大创举说明

A. 新农村建设必须完全依靠农民

B.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8.“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改革会使人人受益”,但“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这一观点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A.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 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

D. 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9.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道德内容,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符合

A. 对立统一的观点B. 辩证的否定观

C. 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原理

D.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0.汶川地震发生后,灾区人民奋力自救,广大公益组织与民间力量纷纷伸出援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力争将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这说明①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②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③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11.明代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一段话说明了

A. 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 B. 否定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C. 只要否定,就能发展D. 怀疑精神就是创新精神

12.徽调、汉戏、昆曲、秦腔等经过五六十年的相互交流、融合,从而产生了声腔、剧目、表演都独具一格的新剧种——京剧。200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不断的发生变革,更加丰富多彩。京剧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

A.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 事物不断地吸收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得到发展

13.温家宝总理指出,中国有13亿人口,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很大的问题;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很小的数目。这个“乘除法”表明

A.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B. 只要有量变,就必然发生质变

C. 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D. 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14.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以及国家体育场“鸟巢”的设计者发挥了中国传统的空间观、宇宙观和建筑观,两种建筑在外形上相呼应,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这表明

A. 人的认识来源于客观,灵感来源于主观

B. 建筑艺术对建筑业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C. 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D.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出新的联系

15.近年来,“草根网民”、“奥运经济”、“换客”、“房奴”等新词汇不断出现。新词汇浓缩着时代前进的步伐,折射出百姓的生活。这体现了

A.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B.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16. “能群者存,不能群者灭;善群者存,不善群者灭”这句话在人生观上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②利用集体去谋取个人利益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④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我们要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最大限度地为民造福、为民谋利,永远不脱离群众。回答第17-18题。

17.材料中提出“我们要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不脱离群众”,这是因为

A.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C. 人民群众是我国的领导力量

D.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8.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①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②是我们党各项工作的重心 ③是我们党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④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9.现实生活中,一些年轻人抱着不劳而获的思想,“靠老”、“刮老”,对父母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这样的年轻人

①没有认识到劳动着的人、奉献的人是幸福的②正确处理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③缺乏自强拼搏的精神④只强调索取,而不愿意付出与奉献

A. ①②③B. ①②④ C. ②③④D. ①③④

20.“今朝踏浪书海豪情盛,来年题名金榜笑颜开”,这是一位老师送给高三学子的一副对联。该对联的哲学寓意是

A. 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

B.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 对真理的求索无止境,人们可以突破客观条件和规律的限制

D. 只有参加实践,才能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道题)

21.据统计,我国水资源有80%以上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而京、津及华北地区水资源的短缺,越来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为了解决京、津及华北地区缺水问题,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势在必行。国务院指出,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必须搞好总体规划,全面安排,有先有后,分步实施,要正确处理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同节水、治污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道理的?

22.社会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推陈出新速度越来越快,在全社会倡导创新意识的今天,我们面对的是扑面而来的新信息、新事物。

请运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回答:

(1)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

(2)有人说:“新事物就是在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否定旧事物而产生的。”请对这一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23.李丽在1岁时患小儿麻痹症,童年从未站起来过;40岁时再遭厄运,车祸让她下半身完全瘫痪,从此与轮椅为伴。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了一条向社会传播爱心之路。她创办了“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网站“丽爱天空”,长期从事公益事业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她还成了很多服刑人员的“偶像”。5年时间,温暖8万个冰冷的心灵。李丽被评为“2008感动中国人物”。

请运用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回答:

(1)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价值?

(2)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李丽是如何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

一、选择题

1.C 2.A 3.C 4.C 5.B 6.C 7.D 8.B 9.B 10.D11.A 12.D 13.C 14.C 15.B 16.C 17.B 18.A 19.D20.B

二、非选择题

21.①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全面安排,处理好南水北调工程同节水、治污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体现了这一观点。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实施南水北调,可有效解决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矛盾,有利于北方经济和社会发展。③要重视量的积累,为事物的质变做好准备。南水北调工程要有先有后,分步实施体现了这一观点。④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具体体现,同时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任答三点即可。)

22.(1)是看它们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或答: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2)①题中认为“新事物是否定旧事物中产生的”,这一说法是正确的。新事物在旧事物中孕育产生,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②这种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但由此认为“新事物是在创新意识的基础上产生”则是错误的。以创新意识指导实践,可以推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但创新意识不是新事物产生的基础。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卷 篇3

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人觉得,别看草色暗淡,春天却已来临,细细寻找,一定能发现那报春的梅花——“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俄国诗人普希金曾在困苦的时期写了一首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其实,赵蕃的诗表达的意思跟这个也差不多,表现的是一种乐观豁达、积极进取的精神,虽然我们不熟悉诗歌题目当中提到的斯远,但他与当时号称“上饶二泉”的赵蕃、韩虎都是好友,都有诗歌酬答。诗人赵蕃诚挚地写道:“揩摩病目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可见,他们是知音、知己,一同畅谈人生理想,一起分享生活感悟。

16.(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2)(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者

17.C(①正确。毁家纾难:指不惜捐献所有家产,牺牲自我,帮助国家减轻困难、解救国难的行为。②不合语境。“广开言路”指尽量给下属和群众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③正确。“危言耸听”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④不合语境。“风生水起”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⑤正确。“束之高阁”比喻放着不用,也比喻把某事或某种主张、意见等搁置起来。不予理睬和办理。⑥不合语境。“改头换面”原指人的容貌发生了改变。现多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可换为“改弦易辙”。“改弦易辙”本意指改换琴弦,变更行车道路。比喻改变方向、计划或态度。)

18.D(A项语序不当,“不仅”放在“黄冈人”前。B项成分残缺,“且仍处于上升”后加“态势”。C项句式杂糅,应改为“适逢南京大屠杀80周年”或“在南京大屠杀80周年之际”。)

19.C(A项“在下”,谦词,称自己。B项“洗耳恭听”,专心地听(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D项“抛砖引玉”,用没有价值的事物引出有价值的事物之意,比喻用粗浅、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成熟的意见。是一种自谦的说法。)

20.示例:①同姓不一定同源

②我们祖先经历过母系氏族的痕迹

③姓与氏合一 21.示例:③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他没有坚持下去,所以,他不会成功。④如果有大雾,飞机就会停飞;今天起了大雾,所以,飞机会停飞。22.作文审题立意参考:

作文题目提供了“罗某强行扒阻车门造成列车延误”和“管理部门为挽救生命主动延迟发车”两则主体材料。罗某为一己私利任性而为,扰乱车站、列车正常秩序,违反了相关规定,表现出其对规则的轻视。而另一则材料所述却是为挽救生命延迟发车,体现的则是对生命的尊重。

写作时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卷 篇4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着眼/着装完毕

铜臭/遗臭万年

攒射/人头攒动 B.重创/抚平创痛

丈量/计量单位

数落/数见不鲜 C.偏裨/大有裨益

呜咽/狼吞虎咽

吭声/引吭高歌 D.慰藉/杯盘狼藉

落枕/丢三落四

薄暮/厚古薄今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厂家认为,电动车之所以“超标”的原因,是因为时速20公里,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40公斤的车辆配备的电池,最多跑20公里,连基本出行都非常不便。

B.端午节已是中国的法定节日,然而在我国内地的很多大城市已经难见赛龙舟的景象,倒是繁荣的国际大都市香港却还保留着五月五赛龙舟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C.奥巴马一到中国就与青年人展开对话,介绍美国政府的对外政策及他本人,这似乎印证了美国媒体的观点:奥巴马对华政策成败与否的关键是能否赢得中国的青年人。

D.上海世博会是由中国政府主办的国际性大型博览会,它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目前已有2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展,创下158年世博史的最高纪录。

3.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低碳经济”。(不超过40字)(4分)

2003年,英国发表的白皮书首次使用“低碳经济”这一概念。随着应对气候变暖的国际行动不断走向深入,低碳经济的概念广受关注。英国虽然提出了这一概念,但并无明确界定。低碳经济是经济形态还是发展模式,或是二者兼而有之,尚无共识。但各种观点都强调其目标是应对能源、环境和气候变暖的挑战。低碳经济是在气候变暖背景下产生的,因此其核心特征是低碳排放。而学界对“低碳排放”理解不一。衡量一个经济体消耗单位碳资源所带来的相应产出,即如果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小于经济产出的增量,则可称之为低碳排放。这一观点得到普遍认同。

低碳经济是一种

▲的经济形态(发展模式)。

4.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写一个句子。要求话题合理,句式相同或相近,修辞手法相同,内容有意蕴。(5分)

如果不赋予时间以创造性的价值,它就像小溪的流水,只能带走凋零的青春花瓣,而不 能浮起成就的远洋货轮。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追和陶渊明诗引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薯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平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处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孟子曰:“曾子、子思同道。”区区之迹,盖未足以论士也。

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李太白、杜子美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而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丁丑十二月海康城南东斋引。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癯而实腴

癯:清瘦

B.与物多忤

忤:抵触

C.终不能悛

悛:悔改

D.其出处进退

处:处所

6.下列句子中,对苏轼追和陶诗的理由解释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A.① 未有追和古人者

② 少而穷苦

B.① 诗有古人之风

② 其学日进

C.① 其诗质而实绮

② 如其为人,实有感焉

D.①平生出仕,以犯世患

② 自托于渊明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垂暮之年,远谪天涯,生活非常艰难,其他读书写作活动大都终止了,惟喜写诗,尤喜读陶渊明的诗歌,追和陶诗。

B.文章第一段虽不是直接论苏轼和陶诗,却谈了苏轼和陶诗的写作背景,暗示苏轼和陶诗与他当时的处境和心境有关。

C.文中对陶渊明其诗其人的评价全用苏轼来信的原文来表现,引文占全文的三分之一,这样更贴近苏轼的本意,也含蓄地表达了苏辙对陶诗不作评论的态度。

D.本文是苏辙应苏轼要求为其和陶诗写的序言,文章充分肯定了苏诗的成就,对苏轼追和陶诗的心迹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相信后人自有公论。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独与幼子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3分)

(2)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4分)

(3)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3分)

三、古诗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阮 郎 归 曾

柳阴庭院占风光,呢喃清昼长。碧波新涨小池塘,双双蹴水忙。萍散漫,絮飘飏,轻盈体态狂。为怜流去落红香,衔将归画梁。

(1)这首咏物词吟咏的是什么事物?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3分)

(2)“萍散漫,絮飘飏”两句在词中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说明。(3分)

(3)结尾两句,古人评价为“大不俗”,请分析这样说的理由。(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蒹葭采采,▲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诗经·蒹葭》)

(2)春江花朝秋月夜,▲

。岂无山歌与村笛,▲

。(白居易《琵琶行》)(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4)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5)子曰:“质胜文则野,▲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6)大直若屈,▲,大辩若讷。(《老子》)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歌的高度 王宗仁

那年初春,青藏公路刚通车不久,我们这些跑车的汽车兵用人间最纯朴的感情给西藏运 送着温暖,满脸的油腻都在欢笑。

那天应该说是我们心情最轻松最欢畅的日子,来自首都的中央慰问团要为青藏公路沿线 的军民演出,这是第一次,也是至今为止最隆重档次最高的一次慰问演出。

江河源头兵站的演出令人难忘。那歌声、那舞蹈仿佛是演员肉体或灵魂的一部分。

演出结束后,慰问团继续西行,却不得不把一个跳舞的女文工团员留在了兵站。她发着高烧,高山反应十分严重,无法再到海拔更高的地方去演出了,必须留在原地休息、治疗。

那晚,站上住进了五个汽车连队。他们当中有些人本来这晚是投宿别的兵站的。但他们 觉得,只要看女文工团员一眼,看看那身合体整洁的演出军装,心里也会舒畅好些日子。

江河源兵站这个夜晚的月亮只有一种颜色。纯白,干净。

晚饭后,兵们不约而同地、轻手轻脚地把女文工团员住的那顶帐篷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他们不忍心打扰她,又不愿意远离她,就这样若近若离,远远地看着,似乎只要能瞅见那灯光就满足了。

女文工团员终于发现了帐篷外面有“情况”,她走出来,笑盈盈地对大家说:“外面太冷,里面有火炉,请大家到帐篷里坐。”

她满面春风,声音柔雅,很难看出有病在身。但是没有人进她的帐篷。一个胆大的战士突然违背大家原先只想看她一眼的初衷,提出了一个似乎过分的要求:“我们想听你唱支歌!”

这个本该视为节外生枝的要求一提出来,众兵们竟然一时心血来潮地附和起来。女文工团员稍有犹豫,张口想说什么却未出声。能看出她不是推辞,但有难处。但是面对这么多热切渴望的眼神,她顾不得多想,对兵弟弟们说:“好吧!我答应给大家唱歌。不过,我有个要求,既然唱就唱你们爱听的歌。由你们点歌,我来唱。”

她的话音刚落,一群战士就送来了大声呼号:“冲呀——点歌开始!”女文工团员这时完全消失了病态的神情,像一个等待出征的兵。

点的歌儿太多了,她只好说,我会唱的就满足大家,我不会唱的就过。大家拍手。她唱了《康定情歌》,唱了《敖包相会》,又唱了《十送红军》„„她已经有点力不从心了,歌声时断时续,好比鸟儿已经飞上了天空,但飞得有些沉重。她坚持着让歌声飞。可以想象得出,一定是剧烈的头痛再加上高山缺氧使她痛苦万分。然而,那些热情却很粗心的兵们只是专心致志地听歌,竟然没有留意到唱歌人情绪的起伏变化,他们继续一个接一个地点歌。

奇怪的是,后来女文工团员的高山反应奇迹般地消失了,她越唱越来情绪,越唱声音越宏亮,越唱音阶越高。身为舞蹈演员的她仿佛从来都没有感到自己还有如此超拔的唱歌天赋。心为歌源,血是真的。唱者不累,听者不厌。歌的高度可以摘取星辰。

然而,她毕竟是个严重高山反应染身的病人,毕竟是在海拔近5000米的缺氧地区耗尽体力地唱歌。唱着唱着,她累倒了,病倒了!她躺倒在江河源兵站临时为她腾出的帐篷里后就再也没起来„„

在她的生命之泉干涸之前,月光皎洁的江河源上空破例地飞过一只连当地牧民也没见过的夜鸟,掉下了一片光滑多彩的羽毛。有个兵有幸拣起了这片羽毛,它是源头一页沉重的历史。这个“拣羽”的兵就是当时的一个汽车兵——后来成为作家的我:王宗仁。

(选自《2008年我最喜爱的中国散文100篇》,有删改)11.文中划线句“江河源兵站这个夜晚的月亮只有一种颜色。纯白,干净”描写景物用的是哪种手法?就全文而言,它在刻画人物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

12.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划线句“能看出她不是推辞,但有难处”中的“难处”有哪些。(4分)

13.文章最后一段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4.结合全文,探究“歌的高度”这个题目中“高度”一词的多重含义。(7分)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义”的真谛

王乾荣

义,指合乎正义和公益的思想或行为。

比如,我们向灾区捐款,是“义捐”;去做志愿者,叫“义工”。这里所谓“义”,是说我们做这些事,不但是心甘情愿为他人的,更是不求一己之私利的。大灾临头,这样做,是为了救人类之难,是把自己完全置诸脑后的。

这使我想到冯友兰先生在名著《新原人》里讲的一个关于道德和非道德的故事。他说,例如有两个军人,都去冲锋陷阵。一个人如此做,为的是得到上面的奖赏,或同伴的称誉;另一人则以为,这是尽军人的天职,此外别无所求。此二人之行为,表面上一样,但内里有很大不同。

处于道德境界之人,不但求别人的利,而且对于别人,有一种痛痒相关的感情,即以别人的痛痒为痛痒。捐款和做志愿者,就是为这个目的。这时候,举其事者就显得慈悲而有耐心,有毅力,干什么都毫无怨言,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像鲁迅说的,“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乐”——这是发自内心的、绝不张扬的、不求别人夸赞的快乐。有时候,这样的人连那快乐,也来不及享受——他完全忘我了。为什么有的人捐了那么多善款,做了那么多善事,连姓名也不愿留下?因为“善欲人知,非真善也”。他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没必要留。如此不计毁誉,不顾罚赏,才是真正的以道德为圭臬。

但是很遗憾,也有的人,做了些事,客观上帮了别人,应该肯定,但是太过张扬,比如捐款,一定要在镜头前面长时间地亮相,把写着款项数目的牌子,晃了又晃,唯恐别人看不清楚,留不下印象,则难免叫人疑惑他们这样做,是不是为了获得“自己预期的利”,至少叫人家称赞一番,奖赏一番。在别人的生死关头和巨大悲剧面前,借机收获自己的荣誉,至少氛围不谐调吧!所以通过“利他”以“利己”的行为,仍然难脱功利境界。有的在镜头前面许诺的“义举”,作秀完毕,居然可以不认账,不兑现,就更叫人觉得距离道德境界甚远——远到亵渎道德的地步。

对一个人来说,义举原则重在正己,而非责人。我写了上面的话,不是对别人说三道四,只为约束自己。

(节选自《2008中国杂文年选》)

1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作者认为,向灾区捐款捐物,去灾区做志愿者,这些行为,并不一定都是真正意义上的“义”。

B.作者认为,真正“义”者,做了善事是不需要别人知道,也不在乎别人评判的,他们的行为是发自内心的。C.作者认为,在电视镜头前面长时间亮相的捐款人,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叫别人称赞一番,奖赏一番。D.作者认为,每个人都应当明白“义”的真谛,并以此要求自己,约束自己,而不是责备别人。

16.文章第三段引用了《新原人》里的一个故事,结合上下文,简析这个故事中的“道德”和“非道德”。(6分)

17.处于“道德境界”和“功利境界”的人,在对待“义”的问题上有什么区别?请概括说明。(6分)

七、作文(70分)

18. 请以“春风来又走”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语文 Ⅱ(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然 而 有 志 于 为 文 者 其 功 必 自 八家 始 何 以 言 之 文 莫 盛 于 西 汉 而 汉 人 所 谓 文者 但 有 奏 对 封 事 皆 告 君 之 体耳。书序虽亦有之,不克多见。至昌黎始工为赠送碑志之文,柳州始创山水杂记之体,庐陵始专精于序事,眉山始穷力于策论,序经以临川为优,记学以南丰称首。

(节选自刘开《与

阮芸台宫保论文书》)

20.刘开认为汉文的不足之处是什么?(2分)

21.文中“柳州”“南丰”各指哪位作家?(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沈从文在《边城》中借“爷爷”之口介绍了湘西民俗中两种求婚方式:一是走马路,由家长请了媒人到女方家中提亲;二是走车路,由小伙子为姑娘唱三年六个月歌。

B.曹雪芹为《红楼梦》中的人物取名时大多包含了深层的意思,如贾府四姐妹的名字合起来可以理解为“原应叹息”,这就预示了她们命运的不幸。

C.曹禺在《雷雨》中巧妙地运用了“回顾”和“穿插”的表现手法,把“现在的戏剧”和“过去的戏剧”交织在短短一天之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D.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在复仇过程中,为自己的优柔寡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自己中剑而亡;情人奥菲利娅因为遭到抛弃而发疯,最终溺水而死。

E.阿Q是鲁迅先生塑造的一个遭受屈辱却用精神胜利法自我麻醉的形象,在他看来,“革命”就是报私仇、抢东西、娶老婆。

23.简答题(10分)

(1)《欧也妮·葛朗台》中,在处理兄弟破产官司上,老葛朗台是如何欺骗那些巴黎债主的?据此简析老葛朗台的性格特征。(6分)

(2)概述《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的起因、经过和结果。(4分)

三、材料分析鉴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4~26题。

高晓声

有四个人走到了渡口,要到彼岸去。

这四个人:一个是有钱的,一个是大力士,一个是有权的,一个是作家。他们都要求渡河。

摆渡人说:“你们每一个人,都要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分一点给我,我就摆。谁不给,我就不摆。”

有钱人给了点钱,上了船。

大力士举举拳头说:“你吃得消这个吗?”也上了船。

有权的人说:“你摆我过河以后,就别干这苦活了,跟我去做一点干净省力的事儿吧。”摆渡人听了高兴,扶他上了船。

最后轮到作家开口了。作家说:“我最宝贵的,就是写作了。不过一时也写不出来。我唱个歌儿你听听吧。”

摆渡人说:“歌儿我也会唱,谁要听你的!你如实在没有什么,唱一个也可以。唱得好,就让你过去。”

作家就唱了一个。

摆渡人听了,摇摇头说:“你唱的算什么,还没有他(指有权的)说得好听。”说罢,不让作家上船,篙子一点,船就离了岸。这时暮色已浓。作家又冷又饿,想着对岸家中,妻儿还在等他回来想办法买米烧夜饭吃,他一阵心酸,不禁仰天叹道:“我平生没有作过孽,为什么就没有路走了呢?”

摆渡人一听,又把船靠岸,说:“你这一声叹,比刚才唱得好听。请上船吧!”

作家一愣,继而一乐。他觉得摆渡人说得真好。

到了次日,作家想起摆渡人已跟那有权的走掉,没有人摆渡了,那怎么行呢?于是他就自动去做摆渡人。从此改了行。

过一阵以后,作家又觉得自己并未改行。

24.摆渡人最终为什么让作家上船?作家从摆渡人最后的话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4分)

25.文章结尾处,作家为什么“觉得自己并未改行”?(3分)

26.这则寓言故事篇幅虽不长,却有深意蕴涵其间。请简要分析。(8分)

苏州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C(3分。A项

zhuï/zhuï、xiù/chîu、cuán/cuán,B项chuāng/chuāng、liáng/liáng、shǔ/shuî,C项pí/bì、yâ/yàn、kēng/háng,D项jiâ/jí、lào/là、bï/bï)

2. D(3分。A项结构混乱,应删除“的原因”;B项成分残缺,可在“屈原”后加“的习俗(风俗)”等;C项不合逻辑,“成败与否”应改成“成功与否”或“成败”)

3. 4分。参考答案:【低碳经济是一种】在气候变暖背景下产生的,以低碳排放为核心特征的,应对能源、环境和气候变暖挑战(1分)【的经济形态(发展模式)】。(“背景”“特征”“目的”各1分,3分拿到,语句通顺再给1分)

4. 5分。参考示例1:如果不给激情以理性的约束,它就像脱缰的骏马,终将坠入生命的悬崖,而不是奔向人生的通途。参考示例2:如果不给行动以理想的指引,它就如失去方向的船只,容易偏离人生的航道,而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合理的话题1分,恰当的比喻(第二句中)1分,正反对比1分,对比中的两个比喻(第三、第四句中)各1分。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5. D(3分。处:隐居)

6. C(3分)

7. C(3分。“含蓄地表达了苏辙对陶诗不作评论的态度”的说法没有依据)

8. ① 只和幼子挑着担子过海,建造茅竹之屋(或“修建茅竹之屋”、“用茅竹建屋”)居住(或“居住在那里”)。(3分。“负担”“葺茅竹”“居”三个得分点)

② 这就是深深佩服陶渊明,想在晚年多少学习一点陶渊明行为的原因啊。(4分。“此所以”“晚节”“师范”“万一”四个得分点)

③ 但是自从他被贬居住在东坡,他的学问一天天地进步(或“与日俱进”),(才思)充沛的样子如大河之水正在涌来。(3分。“斥”“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三个得分点)注意:以上翻译见得分点给分,整句语句欠通顺酌情扣分。【参考译文】

东坡先生被贬谪居海南,将家安置在罗浮山下,只和幼子挑着担子过海,建造茅竹之屋居住。每天吃的是番薯芋类,心中不存在住华屋享玉食的念头。他平生没有嗜好,不过是把读图书史册当作游园林,把写文章当作吹奏乐器,到此时也都放弃了,只是喜欢作诗,所作的诗歌内容精妙深刻,形式华丽美妙,看不到老年人的衰老疲惫之气。

这时我也贬到了海康,子瞻来信告诉我说:“古代诗人,有摹拟古人的诗作,没有追和古人的。追和古人是从我开始的。我对于诗人没有特别爱好的,只好陶渊明诗。渊明作诗不多,但他的诗看似质朴其实华美,看似清瘦其实丰腴,从曹植、刘琨、鲍照、谢灵运、李白、杜甫等人以来,都不如他。我前后共追和了他一百几十首诗,写到那得意处,自认为不比陶渊明差多少,现在将要把这些诗收集起来一并编录成书,用来留给后来君子。你替我记下这事。

但我对于陶渊明,难道是只爱他的诗吗?对他的为人,我实在有些感想。陶渊明临死前告诉他的儿子陶俨等人:‘我自幼穷苦,每因家贫,四处奔波,我性情刚直才智拙笨,与周围多有抵触。自己替自己考虑,必定会给你们留下世俗的祸患,我勤勉了一生而今去世,使你们年幼却要遭受饥寒。’渊明这些话,恐怕是实录啊。我如今真是有这样的毛病,但自己没有及早发现。半生做官,触犯世人,这就是深深佩服渊明,想在晚年多少学习一点陶渊明的行为的原因啊。”

唉,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整衣戴冠拜见乡里小儿。但子瞻作官三十几年,被狱吏困辱,却始终不能悔改以致陷此大难之中,竟想在晚年将精神寄于渊明,这谁能相信呢?虽然如此,子瞻为官,他的去就进退还是可以考察的,后世君子,必有能加以正确评判的。孔子说:“传述古籍而不随便创作,相信而且喜爱古代文化,我私下把自己与老彭相比。”孟子说:“曾子与子思两人所走的道路是相同的。”小小的行迹,是不足用以议论读书人的啊。

我小时没有老师,子瞻成年后学有所成,先父让我向他学习。子瞻曾说我的诗有古人之风,他自以为不如我,但是自从他被贬居住在东坡,他的学问一天天地进步,(才思)充沛的样子如大河之水正在涌来。他的诗比李白、杜甫还好,可与陶渊明相比。我虽急奔追随他,却常落在他后面。他和渊明的诗,我能赶上的,也不过一二首啊。

丁丑年十二月序于海康城南东斋。

三、古诗鉴赏(10分)9.(1)(共3分)燕子(1分)。从“呢喃”(1分)“衔将归画梁”(1分)这些词句中可以看出(多写或错写一个词句倒扣一分,扣完2分为止)。(2)用浮萍点点、逐水飘流,柳絮飘的景象点明时令(或“季节”,1分),既承接了上片的“池塘”“柳阴”(1分),又烘托了燕子轻盈飞翔的姿态(1分)。

(3)这两句写多情的燕子把落花一口一口衔回画梁,筑成芳巢(1分),赋燕子以怜惜落花的情感(1分),同时也将诗人怜惜美好事物的心情反映了出来(2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1)白露未已(2)往往取酒还独倾

呕哑嘲哳难为听

(3)侣鱼虾而友麋鹿

举匏尊以相属

(4)吟鞭东指即天涯

(5)文胜质则史

(6)大巧若拙(一空一分。如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11.(共6分)用的是白描的手法(2分);用月亮的纯白、干净衬托(或“象征”)汽车兵心灵的纯洁、无瑕(2分),同时也衬托(或“象征”)女文工团员心地的纯洁、善良(2分)。

12.(共4分)她正在患高山反应,还发着高烧;她是个舞蹈演员,唱歌非她专长。(写出一个方面给2分,写出两个方面给4分。意思对即可)

13.(共6分)抒发感情(1分),把女文工团员的牺牲看作是“源头一页沉重的历史”(1分);深化主题(或“深化主旨”,1分),用当地牧民也没有见过的美丽夜鸟象征女文工团员的崇高精神(或“写出了女文工团员对作者的精神鼓舞和影响”,1分);增强文章的真实性(1分),交代作者是这个故事的见证者和记录者(1分)。

14.(共7分)一是海拔的高度,女文工团员是在高原唱歌(2分);二是艺术的高度,女文工团员显示了超拔的唱歌天赋(或“音阶的高度,女文工团员唱得声音宏亮、音阶高”,2分);三是人生的高度(或“生命的高度”、“精神的高度”),女文工团员以自己的牺牲完成了人生的高度(3分)。(意思对即可)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15.C(3分。从文中“至少”两字可以看出,在电视镜头前面长时间亮相的捐款人,其目的并不都是,或者不仅仅是为了叫别人称赞一番,奖赏一番。)

16.(共6分)一个军人为尽军人天职冲锋陷阵(1分),这种不求一己之私(或“不求回报”)的思想和行为,是道德的(2分);另一个军人为了得到上面的奖赏、同伴的称誉冲锋陷阵(1分),这种沽名钓誉(或“为了收获自己的荣誉”)的思想和行为,是非道德的(2分)。

17.(共6分)前者求别人的利(或“利他”,1分),以别人的痛痒为痛痒(或“对于别人有一种痛痒相关的感情”,1分),并且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或“不计毁誉,不顾罚赏”,1分);后者通过“利他”来“利己”(2分,如写“为了获得自己预期的利”或“利己”给1分),或者许诺(或“作秀”)后不认帐、不兑现(1分)。

七、作文(70分)18.基准分50分。从“立意”“内容”“结构”“语言”四个方面评判。每个方面,如有突出,上浮3-5分;如有缺陷,下降3-5分。题中“春风”可指本义,也可进行比喻、引申。“来”和“走”有所侧重(重于“走”),但不可偏废。写出“来”和“走”两者之间关系,或在“走”字上立意高、新者,为佳。对题意把握有偏差的,原则上不超过45分。

附 加 题答 案

一、(10分)

19.然而有志于为文者/其功必自八家始/何以言之/文莫盛于西汉/而汉人所谓文者/但有奏对封事/皆告君之体耳(6分。断对一处给1分,断错或多断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20.文体单调(或“文章体制简单”,2分。答“皆告君之体”得1分)21.柳宗元,曾巩(2分。各1分)

二、(15分)

22.A D(5分,答对一个给2分,答对两个给5分。A项错在两种方式名称颠倒,D项错在奥菲利娅发疯还有父亲被杀这个原因)23.(1)(共6分)在处理兄弟破产纠纷问题上,老葛朗台一方面安排侄儿查理签订文书,放弃继承父亲遗产,以便钻法律空子摆脱巨额债务(2分);另一方面又拍卖兄弟遗产支付部分欠款以此蒙骗巴黎债主,并许诺等侄儿发财后归还(2分)。老葛朗台贪婪、吝啬、自私,精于算计,诡计多端,是极端的利己主义者和冷酷的拜金主义者(2分)。(大意对即可)

(2)为联吴抗曹,诸葛亮前往柴桑游说孙权,面对东吴以张昭为首的主降派的轮番发难,他晓以利害,谕以情义,一一将他们驳得哑口无言,终于促成了孙刘联盟。(起因、经过、结果,写出一处得2分,全部写出得5分。)

三、(15分)

24.因为摆渡人从作家的一声叹中听到了真情实感,这是最为宝贵的(2分)。作家从摆渡人的话中得到的启发是,创作同样需要真情实感(2分)。(意思对即可)

25.创作同摆渡一样,目的都是把人渡到前面的彼岸去(3分)。(意思对即可)

26.人生在世,也有一个从此岸到彼岸的问题(2分)。如果说,此岸是(集中了钱、权、力、欲的)凡俗世界(1分),那么,彼岸就是(超脱于凡俗之上的)理想境界(1分)。而从凡俗世界到理想境界,犹如从河的此岸到彼岸,也是需要“摆渡”的(2分)。作家正是承担这种责任的“摆渡者”(2分)。(意思对即可)补充细则:

“春风”在这里可以指自然界的春风,也可以喻指一切美好的事物或情感,如父母关爱,师长教诲,奉献爱心,文明风尚,人生机遇等;“来又走”蕴含着一个美好事物或一段美好情感的产生、发展和消失、离去。

此题如只写“春风来去”过程(或有简单情感抒发)的,为“基本符合题意”;对“春风来去”的情感态度(珍惜、留恋、感叹、祝愿等)抒写得充分、深刻、新颖的,为“切合题意”,“立意”项上浮3-5分;对“春风”的寓意把握不准或自相矛盾的,或只写“来”不写“走”、只写“走”不提“来”的,或把“春风来去”简单视作时光流逝、季节更替、朝代兴废、生命轮回等(即对“春风”理解不到位)的,作偏题处理,原则上不超过45分。

基础题评分补充细则:

3.“背景”、“特征”、“目的”顺序排列语序允许颠倒,但语句不通顺要酌情扣分。4.仍以“时间”为话题的,可以得分。其他要求见“标准”。

8(2).“以晚节”一定要译成“在晚年”;“万一”可以译作“万分之一”。

9(1).只能答“燕子”(答“鸟”不给分);如未答“燕子”,本小题0分处理;找词句按点给分,不再倒扣,“呢喃”可写作“呢喃清昼长”;“衔将归画梁”不可写作“衔”、“衔将”。

高二期中考试总结 篇5

高二期中考试总结

爱学网编辑

高二刚刚分完文理班,期中考试就按文理分科进行,因此高二的史地政、理化生考试也会引起学生和家长的格外关注。重视是应该的,家长的特别关注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于期中考试的认识必须正确,必须端正。只有端正了对期中考试的认识,期中考试之后的学习策略的制定、措施的落实才不至于犯方向性的错误。

一、关于期中考试的性质

期中考试不是常模参照考试,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选拔考试,比如中考、高考;期中考试也不是水平参照考试,也就是通常我们说的及格考试,比如会考、毕业考;期中考试是诊断性考试,说得完整一点是阶段性诊断考试。显然诊断测试与选拔考试、水平考试在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

二、期中考试的目的与作用

期中考试的性质是诊断性考试,作用包括两个方面:诊断学习,诊断教学。诊断学习是说经过期中考试诊断一下学生在学习上存在什么问题:学习方式、学习方法、基础知识、基用是双向的,既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诊断,一些学校期中考试以后要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评教评学”活动,教与学相互沟通,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从教学规律上讲,也可以这样说,期中考试之前授课内容基本方法,知识的综合,以及各学科的能力要求也会涉及一点,但是少

四、正确对待考试结果

个别同学、个别家长十分重视,期中考试的成绩及学生在班级、年级的位置,这当然可以理解,但是成绩、位置是学生学习结果的外在表现,更重要的是透过这些外在表现抓住内在的、实质性的东西。比如学习方法的得与失,学习习惯的养成,听课质量的提升,作业的完成时间与质量等等,期中考试考好了不能骄傲,要踏下心来总结经验,形成稳定性的学习方式、方法;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也不是坏事,无论如何把问题暴露出来,及时暴露出来是一件好事。关键是要把教训总结出来:基础知识不扎实,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没认真看教科书,作业完成不认真,错误率高,预习、听讲、复习、作业这是学习的四个环节,是否落实了,偏科问题是怎么产生的等等,看来要总结的东西特别多,只有抓住了这些内在的、实质的环节,学习过程才能得到改善,学习结果才能得到提升。

高二期中考试作文 篇6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凄惨的命运没有使他屈从,然后他成为闻名的的音乐家;谢昆山把命运牢牢的把握在自己手中,不抛弃任何一次时机,然后他成为了闻名的画家;海伦凯勒不仇恨命运,不屈从与命运,而是经过自己的尽力学习,成为了闻名的作家。假如他们都屈从于凄惨的命运,那么他们是不会有如此成果的。他们不信任命运,不与命运合唱,而是经过信任自己,与自己独吟,经过本身尽力,改动命运,发明人生价值。

经济学上有一个闻名的钢板价值理论。一块一般钢板价值五元,而制成钢针则价值上万元,若制成手表,则价值上万元。每个人的开端都是一块一般的钢板,挑选持续做钢板,或挑选做钢针,或挑选做手表,决定权都在于你自己,只需尽力奋斗,每个人都能做命运的操纵者。

操纵命运,不是要你自以为是,也不是让你只会逆天而行,更不是寻求特性明显。而是当你面临一般一般的命运时,挑选改动,而不是屈从。

但是,当别人靠着潜规则上位,而自己仍旧是个小职工时;当别人使用权势翻云覆雨,而自己却仅仅那一小片云,一小滴雨时,咱们开端信命运了,咱们不再想改动了,咱们会觉得命运把握在貌美如花的人手中,或把握在权贵手中,总归不会把握在一般的人手中。可真是如此吗?不,正是由于一般,所以更要改动自己,《老男孩》中的一句:”未来在哪里一般?’’唱哭了多少人民群众。认识到了自己的一般,更应该尽力充分自我,完善自我,然后用自己的双手改动着一般的命运。容貌回老去,权利会失掉,别人不牢靠,只要实力会永驻,自己最牢靠。

上一篇:赣西名山开发的可行性报告下一篇:在非常的日子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