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历史文化南北湖

2024-10-11

嘉兴历史文化南北湖(共11篇)

嘉兴历史文化南北湖 篇1

南北湖三面环山,一面临海,面积约35平方公里,地处杭沪苏甬等大中城市的中心地段,位于县城武原镇西南,距上海120公里,杭州80公里,苏州110公里,地域位置十分理想,交通便捷。整个风景区以南北湖为中心,东起长山,西至海宁界,北邻六里堰集镇,南濒杭州湾,由湖塘、三湾、鹰窠顶、谈仙岭、滨海五大景区组成。一堤横卧,分湖南北,不深却曲折,其间有岛;湖的南端是海,闻名中外的钱江潮就

在此形成,既能欣赏钱江潮源、石帆蜃气等奇景,也能海边拾趣;湖的四周山体连绵,松、竹、茶、橘……近翠远黛,簇拥一池碧水,可谓湖光山色,一片诗情画意。登山至鹰窠顶,将山海湖尽收眼底,农历十月初一,更可观东南奇景“日月并升”。南北湖春日桃红柳绿,百花争艳,茶树吐新;夏天万木垂荫,荷花竞放,湖海浪游;秋季遍野金黄,丹桂飘香,橘压枝头;冬时鹰窠睛雪,苍山皑皑,山海湖浑然一体。游山玩水看海,品茗品橘品笋,参与新鲜刺激的野外拓展训练,享受休闲度假之乐,一切近在南北湖!南北湖古名永安湖,历来是旅游胜地。宋绍定三年(1230)《海盐澉水志》卷三“水门”中记载:“永安湖……四周皆山,中间小堤,春时游人竞渡行乐,号为小西湖。”历代文人雅士文徵明、黄宗羲、查慎行、许相卿、董沄、朱彝尊等曾专程往游,并留下不少唱和之作。明代董沄有《中秋泛永安湖》诗:

青山影里弄扁舟,海色湖光并作秋。

午夜云山悲玉笛,九天雨露湿琼楼。

直凌牛豆同清泛,应有鱼龙识醉游。

万里长空传浩啸,冷然鸾凤在沧州。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南北湖这一大自然恩赐的瑰宝,集山水之精华,聚人文之荟萃,成为钱塘江畔一颗璀璨的明珠,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观光旅游。

南北湖三面环山,南临大海,形成了冬暖夏凉的小气候,对农作物生长极为有利,土特产颇多,当地农民有“春茶秋橘冬鸟腊,夏至杨梅满山红,桃熟笋肥枇杷黄,松花寒露两藫鲜”之说。

南北湖山不高,但层峦叠翠,水不深,但曲折蜿蜒,以其独特的自然风貌享誉江南,成为名符其实的上海“后花园”,杭州“姊妹湖”,倍受世人关注。近几年来,风景区加大开发建设力度,景区面貌日新月异,游客人数逐年上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为了发展南北湖风景区旅游事业,近年来,县人民政府逐年拨款修建,部分景点已修容一新。1984年成立南北湖风景区规划领导小组(后改为南北湖风景区管理处),同时组织力量对风景区进行勘察和规划,根据景区现有资源基础,划定三级保护范围。将原有“澉湖秋月”、“云岫合璧”、“鹰窠晴雪”、“孟泉瀑布”、“茶磨松风”、“巫门渔笛”、“葫芦叠翠”、“石帆蜃气”老八景按其景色分成三等,并规划新辟“垂虹落雁”、“湖荡烟雨”、“湖天海月”、“香曲水居”、“翠屏山庄”、“西涧草堂”、“华萼村舍”、“荆陵初晓”新八景。今公路已通中湖塘长堤。还新建了南北湖山庄(宾馆),增设湖上游艇等旅游设施。1985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将南北湖风景区列入省级风景名胜区。

南北湖是一泻湖,面积1800亩,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湖形曲折,有鲍堤横贯东西,将湖分为南北两半,故名南北湖。湖中有白鹭洲,蝴蝶岛,这湖边山,湖中堤,湖内岛,自然别致,相得益彰。游人每每惊讶它太像西湖,却比西湖更幽静,更有乡村气息。

南北湖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而且人文景观丰富。由金九避难处、黄源藏书楼、陈从周艺术馆组成的名人文化区,透着浓浓的文化气息,讲述着金九与中国人民的友谊佳话;黄源先生热爱祖国,奉献家乡的感人故事;陈从周教授对艺术的追求及对南北湖独特情怀的追忆。这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使南北湖风景区更富情趣和魅力。

南北湖山、海、湖融为一体,洞、园、池自成格局,环境独特,景色宜人。著名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称赞南北湖:“山有层次,水有曲折,海有奇景,比瘦西湖逸秀,比西子湖玲珑,能兼两者之长。”南北湖风景区以其闲雅和野趣保留了江南一片真山水。南北湖风景区是您休闲、旅游、观光、度假、会务的好去处。

嘉兴历史文化南北湖 篇2

在这一天, 武汉市高校课堂建设巡礼“三走进”活动之走进学科来到了江汉区北湖小学, 感受了北湖小学“魅力数学·文化数学”的学科文化魅力。

在这一天, 我们迎来了远方的朋友们——中国长江“中三角”之长沙、合肥、南昌、武汉等四城市教研协作项目组的教育同仁!大家汇聚在这里, 共同见证江汉区北湖小学在学科建设上的探索与实践、收获与喜悦!

江汉区经济上有实力。它是武汉市的中心城区, 因地处长江与汉水交汇而得名, 是武汉市最繁华的金融商贸核心区和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

江汉区在教育投入上很大气。他们因地制宜打造文化氛围浓厚的高品位校园, 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工程、“小班化教学”出彩教育工程, 这使得他们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走在了全市的前列。

江汉区在办学方向上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从2009年开展“本色课堂”研究以来, 江汉区直面问题, 聚焦研究新型课堂形态与文化, 在“教对、教会、教出学科味”的基本要求下, 砥砺前行, 在不断的探索中追寻高效课堂的真谛。

我们今天看到的北湖小学的数学学科, 他们立足数学文化根基, 培养优秀的教师团队, 着眼学生全面发展, 充分搭建“学科基地校”平台, 用文化品位促进学科发展, 突出数学的应用价值、科学价值、人文价值、美学价值。其数学的理性精神在学科建设中不断彰显, 从而使数学不断突破与超越刚性的、静态的、封闭的课程, 进而形成弹性的、动态的、开放的课程,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形成能力、教师提升素养、学校沉淀文化。

本次走进学科的巡礼活动构思新颖, 富有内涵。三个层面的展示呈现了以下三大亮点。

一所好的学校, 离不开一个好的校长。北湖小学范永岁校长作为武汉市名校长、武汉市数学学科带头人, 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及先进的办学思想为支撑, 带领北湖小学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学科文化建设、团队文化建设。范校长在汇报中, 把平时在数学学科建设中的点滴做法拍摄成了微电影《童眼看数学》, 展现了丰富的数学活动与理性思考, 给在场的教育专家及同仁以启发与思考。

二是一是一个好的学科, 离不开一个好的团队。北湖小学数学团队就是这样一个好团队!这个由22名数学教师组成、平均年龄只有37岁的年轻团队, 积极进取, 勇于创新, 他们现场呈现的“业务导师”“微教研”“微课”, 系统展示了北湖小学的数学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 教师教得有趣, 学生学得有味, 体现了课堂的本色。真心地希望我们武汉市今后能涌现出更多这样的学校、这样的学科、这样的团队、这样的老师!

三是数学文化的渗透离不开数学活动这个载体。北湖小学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长见识、增能力。他们展示的说唱RAP《数学歌谣》, 妙趣横生, 动感十足;现场进行的“运算达人争霸赛”展现了该校一年一度的传统“数学节”的魅力;师生同台的原创歌舞《魅力数学》表达了师生们对数学的领悟和热爱!

如果说今天, 是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希冀把大家联系在一起;那么明天, 我们将继续从这里出发, 在高效课堂建设工程中敢为人先, 追求卓越!

正如江汉区教育局唐一飞局长所说的那样:当每所学校都以自己的特定文化为学校精神的第一表达时, 我们知道学科的发展与研究不能只单枪匹马, 学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鞭策我们要建立一个更广大的平台。“三走进”活动就是我们大武汉的大教研的大平台!

中西、南北文化元素的集成体 篇3

棺盖画面(见图2):边缘画有宽约7.5厘米的忍冬纹饰带,正中从顶端而下直通棺尾画有一条宽7至9厘米呈波状饰有水涡纹的金色长河,长河中点缀有翱翔的白鹤、戏游的鱼、鸭等,寓意象征着天河。棺盖的上方,天河两侧有两座似对称的悬垂帷幔的屋宇,单层庑殿顶,鸱尾翘起,有人字形斗拱,屋顶上方正中各画有一只金翅鸟,昂首展翅作欲飞状。左边屋顶右上方绘一红色太阳,中有三足乌,右边屋顶左上方画有一白色月亮,中有墨线。左边屋内榻上坐一中年男子,盘腿袖手,头戴黑色高冠,角巾披肩,身着红色长袍,左右站立无冠侍女。右边屋内为一中年女子,室内设置、服饰及人物姿态与左室相同,只是在屋外两侧站立着高冠、长衣袖手侍从。左屋左侧有黄底墨字榜题“东王父”三字,右屋榜题已缺,应为“西王母”三字。天河两侧图案为缠枝双结卷草图,中间点缀有珍禽、怪兽、仙人等。

漆棺前档画面(见图3):高52厘米、宽66厘米,是反映墓主人生前生活的饮宴图。正中有一屋宇,人字形斗拱,屋内长方形榻上屈膝斜坐一中年男子,头戴高冠,身着宽袖圆领长袍,窄口裤,腰束带,足穿尖头乌靴,是鲜卑贵族的装束。右手执耳杯,小指翘起,左手握尘尾。主人两侧各有两名侍从,左边一侍从头戴高冠,上身着交领宽袖大衣,下身穿宽腿裤,足穿乌靴,一手执耳杯,一手下垂。另一侍从似女性,身旁置放一个长颈壶。右边两侍从,腰束带,束腿,其下两侧为忍冬纹图案。画面下部左右分别绘有一个人物,束发无冠,后有头光,硕耳戴环,裸胸佩饰璎珞,颈着项圈,手臂着钏,长眉大眼,嘴部有胡须,侧身斜立,天衣绕臂而下,弓臂于耳际,是佛教乐伎形象。画中人物均以写实为主,精神面貌表现自然,其中身穿鲜卑服装而持尘尾的人物形象在北朝同期绘画中罕见。画面上侍女旁放置的长颈壶具有浓郁的西亚文化色彩。

漆棺侧板画面:左侧高27厘米、长190厘米,右侧高61厘米、长175厘米。两侧依内容可分为上中下三栏,上栏为孝子故事画,中栏为装饰性图案,下栏为狩猎图。上栏孝子故事,以横卷方式展开,画幅以三角状火焰纹图案相间。故事由数幅具有连续性的单幅画面构成,每幅有榜题。漆棺左侧有蔡顺、丁兰、尹伯奇等孝子故事(见图4),其中以尹吉甫之子尹伯奇的故事最为少见。右侧是郭巨与舜的故事,以舜的故事最为有趣(见图5),有11幅,画面构成一连环故事画,有榜题;表现郭巨的画面有3幅,榜题5方。值得注意的是舜的故事,其故事在《孟子·万章》《史记·五帝本纪》中均有记载,在民间也广为流传。舜的故事在其他考古出土物上,如北魏司马金龙墓漆屏风、宁懋石室孝子石棺上均有所表现,其形象均为高冠博带,并有娥皇、女英侍立两侧,道貌岸然。而漆棺画上的舜,两次出现裸体形象,似一顽童,完全摆脱“帝舜”思想束缚。且表现内容丰富,从谋害舜开始,至舜父子和好,故事首尾连接完整。表现形式由过去的单幅发展成数十幅有统一格局的连环画形式,且每幅画面都有说明内容的榜题,规矩整齐,在我国连环画史上是一种进步。

上栏与中栏之间相隔有宽约4厘米的云纹装饰带。之下是高约40厘米的三排联珠龟背纹,右侧横向排列约有10个直径约12厘米的圆环,其内对称地画三种图样:主要为两个裸体人物,圆脸,眉目清秀,肩臂上缠绕飘带,有圆形头光,翩翩起舞;另两种图样为怪兽、奇禽,姿态多变各异。左右侧板的中部画有长方形的直棂窗,窗后画有头戴高冠、身着无领衣的男女,边饰水波纹。中栏与下栏也有云纹饰带相隔。下栏为狩猎图,画面山峦突兀,猛兽狂奔,武士射猎,有的猎手挽弓待发,有的猎手正投掷武器,反映了鲜卑族“射猎为业”的民族特点和生活风俗。另外,还有一块画面,有两个人物,无冠,着广袖长衣。一个长发飘举,两臂前后伸张,另一人右手持环首刀作自刎状,而左臂前伸已将自己的头颅提在手中。人物以山峦为背景,榜题“开疆譂(惮)逃败自刎死时”。内容或为《宴子春秋·纳谏篇》中“二桃杀三士”之故事,这种题材常见于汉画中,南北朝时未曾出现,画虽残缺,但人物动态夸张,感染力强,仍为难得的珍迹。

漆画展示了来自中西亚波斯、嚈哒和中国北方鲜卑等民族的文化因素与中国传统“生时长生、死后升仙”丧葬文化紧密结合的内容,彰显出了中西、南北文化的集成与糅合,既显现出了诸多民族的文化元素,又见证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事实。一是鲜卑族文化风格。漆画的内容具有明显的鲜卑民族风格,形状前高宽、后低窄,与内蒙古鲜卑墓葬出土的棺木形状相同。内容和风格笼罩着浓厚的鲜卑色彩,前档上的饮宴图,男子着鲜卑贵族装束。侧档上的孝悌故事画,也保留了夹领小袖的鲜卑服饰。而棺盖画上则是褒衣博带式的服饰,这种胡、汉杂混现象,体现了中国北方草原文化和中原文化初步融合的时代气息。二是嚈哒文化风格。5、6世纪时,嚈哒是中亚的游牧大国,活动在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的索格底亚那及巴克特里亚一带,控制着中国通往西方的国际通道。嚈哒与北魏通好,往来频繁,从5世纪中叶到6世纪中叶,嚈哒派使臣向北魏朝贡近30次之多。前档宴饮图上主人饮酒时的坐姿,具有明显的中亚风格,身着鲜卑装、脚掌相对而坐于榻上,右手执耳杯,小指翘起,左手握尘尾,表现出一派嚈哒人的作风。三是佛教乐舞的显现。左右侧板画面中联珠纹圆环内的内容是正在起舞的舞伎,且舞姿和形态不尽相同。总体上讲,每个圆环内的舞伎成对,似为一对男女。其中女舞伎裸胸、丰乳、体态丰满、屈臂弯肘、耸肩歪头,所执长巾随舞绕臂飘逸,手臂和腿部动姿各有不同,没有明显的扭腰出胯动作。男舞伎面相方颐,络腮胡须,舞姿动作看似幅度较大。这种长巾绕臂飘逸的裸胸舞伎是受到西方有翼神像与佛教相结合而形成的艺术形象,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致使佛教乐舞成为南北朝时期中国代表性的舞蹈形式。

漆棺画是中西、南北多种文化交汇的集成体,因为宁夏南部的固原在北朝至隋唐时期是著名的北方重镇之一,被统治者视为“国之藩屏”“霸业所基”。不仅是丝绸之路上的咽喉孔道,而且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大通道,当时在这里兴起了“中亚文明之风”,北朝丝路遗存大量发现,尤其是漆棺画上出现胡、汉多民族的文化杂混风格,就可想而知了。

高三历史:南北朝的历史脉络 篇4

迁都洛阳以后,原来驻守北方防线的鲜卑贵族受到冷落,待遇不及迁入洛阳的新贵族,于是纷纷拿起武器刷存在感。于公元524年,京北六镇的氏族发起了六镇起义,直接结果就是北魏灭亡,东魏和西魏的建立。

东魏和西魏,虽同带魏字,却早已成为傀儡之国。西魏实际上被军阀宇文泰控制,而东魏则是被高欢所控制。550年,高欢之子高洋废杀东魏帝,并屠杀东魏皇室,建立北齐,东魏由此灭亡。

反观西魏,宇文泰去世后,其侄宇文护专权。557年废西魏恭帝,改国号为周,立宇文泰子宇文觉为北周孝闵帝,西魏由此灭亡。

北齐和北周常年以来,战乱不休。后来北周武帝宇文邕即位后,在政治、外交和军事上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大大的增强了北周的综合实力。

《中国南北文化》原文及阅读答案 篇5

后来则有南北朝时期的南北对立和分庭抗礼。南朝文学具有柔靡香软的特点,南朝民歌更是以情歌为主,不同于北朝文学和北朝民歌的刚健质朴。再后来则是南北文学走上合流,这种合流促成和孕育了唐代文学的博大卓著。而元杂剧作为北方文学的代表,其音律、曲调都不同于以南戏、明清传奇为代表的南方文学。

从美学上说,北方文化代表壮美,充满着阳刚之气,刚烈豪放,慷慨激昂,正所谓铁马秋风塞北;而南方文化则是优美的化身,弥漫着阴柔之气,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正所谓杏花春雨江南。从地形地貌来说,南方多山多水,山川秀丽,北方则以平原、草原为主,一望无际,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从饮食结构来说,北方是麦黍文化,南方是稻作文化。

从思想形态上说,儒家思想更多地属于北方文化系统,充满着先秦理性精神,道家思想更多地属于南方文化,充满着理想和浪漫气息。而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文化思想的主导形态和文化发展趋势。儒家思想成了正统思想和官方意识形态,标志着北方文化的主导地位和主流性。文化的中心在北方中原、华北地区,这里的重要自然景观是黄土和黄河,它们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哺育中国文化的乳汁,因此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在黄河,传统文化的根扎在黄土中。正统文化的底色就是黄河文明,或称黄土文明。中国历代首都大都坐落在黄土地上,分布在黄河主轴线周围,如西京长安、东京汴梁、北京等,它们都是中国传统华夏黄土文明或叫黄河文化的凝聚点和扩散中心。

20世纪,北方文化有了五四运动的辉煌后,政治和文化的领导权就转移到了南方,南方因居于西方现代文明登陆中国的`前沿地带,获得了中国文化发展潮流的领导权。20世纪前半期进行的北伐战争,意味着南方文化在拉动着中国战车;而长征更是从南向北一路播撒革命的种子,是南方文化向北方播撒现代福音;20世纪后半叶则有文化界劲吹东南风,港台商业文化从南方一路厮杀过来,演化成大众文化对北方精英文化的挑战。

(节选自徐衍主编《全球文化风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有删改)

6.关于中国南北文化,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周朝起至今,吴、越、楚等南方诸国因为断发文身,地广人稀,刀耕火种,被北方视为蛮夷,其文化被称为蛮夷文化。

B.早期代表中国北方文化的《诗经》灌注着现实主义精神,而南方文化以屈原《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则流淌着浪漫主义神韵。

C.中国北方文化是麦黍文化,因而充满着阳刚之气,刚烈豪放;而南方文化则是稻作文化,因而弥漫着阴柔之气。

D.中国北方文化系统儒家思想充满着先秦理性精神,而完全属于南方文化系统的道家思想则充满着理想和浪漫气息。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炎黄子孙华夏民族称谓是远古南北文化对抗融合的遗迹,黄河与长江则从远古时期就形成了黄河、长江文明两大文化体系。

B.王逸的《楚辞章句》中说,南方文化是一种巫术文化,这种巫术文化可以激发屈原的灵感,丰富屈原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刺激屈原无穷无尽的想象。

C.从历史上说,中国就存在南北文化的差别和南北文化的对立融合,而当南北文学走向合流后便促成和孕育了唐代文学的博大卓著。

D.20世纪后半叶港台商业文化从南方一路向北方传播,演化成大众文化对北方精英文化的挑战。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黄帝打败了炎帝,奠定了北方文化的胜利及其权威地位,但南方文化依然继续存在和发展,强大时还有可能压制着北方文化。

B.南北朝时期,南朝文化具有柔靡香软的特点,民歌以情歌为主,不同于北朝文学和北朝民歌的刚健质朴,南北文化基本上势不两立。

C.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在黄河,传统文化的根扎在黄土中,根本原因是中国历代首都大都坐落在黄土地上,分布在黄河主轴线周围。

D.20世纪,南方因居于西方现代文明登陆中国的前沿地带,曾领导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潮流,如20世纪前半期进行的北伐战争,就表明南方文化在起引导作用。

参考答案

6.B 【解析】A项,从周朝起至今时间表述错误,至今属无中生有。C项,强加因果。D项,分析错误,表述过于绝对,原文中说从思想形态上说,儒家思想更多地属于北方文化传统,充满着先秦理性精神,道家思想更多地属于南方文化,充满着理想和浪漫气息,用的是更多地属于,因此不能绝对化地表述成完全属于。

7.B 【解析】B项王逸《楚辞章句》说南方文化是一种巫术文化分析错误,偷换概念,原文说正如王逸《楚辞章句》中所说的楚人信巫,这只是陈述了一个信巫的事实,与南方文化是一种巫术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南方文化是一种巫术文化应该是作者的观点。

嘉兴历史文化南北湖 篇6

一、城市建设与佛寺成长

由于东晋初年时局动荡的因素, 从晋成帝咸和中期以后, 才逐渐展开都城的建设, 至梁武帝之世, 达到其高峰, 此时也是建康佛寺数量最多的时期。

梁武帝之世不仅是建康最繁荣的时期, 也是建康寺院盛况空前的时期。根据唐代僧人法琳的记载, 东晋南朝寺院的数量如下:东晋1788座、宋1913座、齐2015座、梁2846座、陈1232座。通过这些数字, 可见寺院的数目有跳跃式的增长, 除了梁武帝笃信佛教的因素之外, 和梁朝政治社会的繁荣这个大背景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梁武帝统治之世, 恰逢北魏政治衰落之时, 无力南侵, 所以边境无事, 而武帝又勤政节俭, 因此他在位的前三、四十年, 是汉末以来最为安定昌盛的时代, 史书上形容梁朝盛世:“征赋所及之乡, 文轨傍通之地, 南超万里, 西拓五千, 其中瓌财重宝, 千夫百族, 莫不充牣王府, 蹶角阙庭, 三、四十年, 斯为盛矣。自魏、晋以降, 未或有焉。”故此时寺院的数量是六朝之冠, 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

建康的城市建设和寺院的增加也有密切的关系。可以钟山为例:钟山成为建康重要的佛教圣地, 和东晋时期都城建设的两项措施有关。一是东晋咸和中在建康城东面开设了建春门和清明门, 二是钟山的造林政策。钟山本来草木稀疏, 崖窟峻异, 从东晋开始, 令诸州、郡官员罢职返回京师时, 必须在钟山种植松树, 一直到刘宋时期都还执行此一政策, 《金陵地记》云:“蒋山本少林木, 东晋刺史罢还都, 种松百株, 郡守五十株。”

随着时间的推移, 造林政策有了巨大成效, 至刘宋以后, 钟山成为隐士幽栖的佳处, 也是僧人禅居修行的灵秀之地。如刘宋时外国僧人僧伽罗多抵达建康, 就看中了钟山作为修行的处所, 并且在这里建造寺院:“元嘉十年卜居锺阜之阳, 剪棘开榛造立精舍, 即宋熙寺是也。”

二、都城建康的舍宅为寺

南朝宋齐梁陈, 舍宅为寺的情况非常普遍, 已经到“甲第显宅, 于兹殆尽”的地步了。齐武帝在他的遗诏中, 甚至特别下诏:“自今公私皆不得出家为道, 及起立塔寺, 以宅为精舍, 并严断之。唯年六十, 必有道心, 听朝贤选序, 已有别诏。”不过, 建康佛寺的数量仍然持续增加。

建康都城内的佛寺, 大都是在原有的住宅园林的基址上建造的, 有的是信徒施舍自家的园宅所兴造, 其中有一部分是以先代的家庙、祠堂, 也有的是购买墓地, 用以改立为佛寺。如宋文帝元嘉二年 (425) , 黄门侍郎王景深之母范氏以其先祖王坦之故祠堂地, 施给比丘尼业首, 建造“青园寺”。又宋文帝时, 僧人道儒到了建康, 卢丞相、伯仲孙等人一起出资买张敬儿先人的墓地, 为他建了一所佛寺, 即“齐福寺”。

最多的情况是以自己的园宅造寺, 如晋尚书仆射谢尚舍宅造“庄严寺”, 晋武帝咸宁元年 (275) , 居士司徒察舍宅为“义和寺”, 后来梁昭明太子萧统为此寺所写的寺额“义和之寺”, 至元代尚存。晋咸康三年 (337) , 尚书令李邈舍宅造灵曜尼寺, 后改称“金华寺”。宋车骑将军范泰在其住宅之西建“祇洹精舍”, 施舍果竹园60亩地以为寺域, 并请僧人释慧义为之规划。梁武帝即位以后, 舍其原有居宅为“光宅寺”。梁朝征西咨议郯僧绍舍宅, 建“仁孝寺”。陈天嘉元年 (560) , 章皇后舍宅为“国胜寺”。

另外, 有的舍宅为寺是仅将住居宅第的一部分, 捐作寺院, 如梁吏部尚书徐勉将他在清明门外的住宅西半部, 割给“宣武寺”。

三、佛寺与建康的城市文化

建康和洛阳是同一个时期南、北政权的都城, 也是当时两个佛教中心。两个城市内外都有很多的佛寺, 为构成其都城风貌的特色之一。不过, 由于两者在佛寺建筑方面强调的重点不同, 也形成其都城风貌的差异。

据《洛阳伽蓝记》的记叙, 可知北魏洛阳城内外有1367所佛寺, 且有为数不菲的佛塔。而建康佛寺则限于地势等因素, 很少有高层佛塔, 多树立直线形的剎, 以代替实体佛塔的建造;至于寺院内部的壁画, 则是它的特色。可以说, 建康佛寺内生动彩绘的佛画和经变图, 通常都是动人心魄的艺术品。

建康佛寺中佛殿墙壁上的佛画和人物画, 和同一时期贵族宅第中的壁画, 是东晋南朝建筑的特色。东晋南朝盛行以壁画作为建筑物的装饰, 当时绘画的主题是人物画, 在王公贵族的宅第中常将其崇仰的古人今贤的形象绘在墙壁上, 而在佛寺则绘的是佛像和经变图。六朝南方佛寺多以壁画作为装饰, 一则用以宣扬教义, 二则美化佛寺, 如宗士标〈孝敬寺剎下铭〉云:“雕饰彪炳, 丹青葱倩, 写彼金园, 图兹绀殿。”从南齐谢赫《古画品》及陈朝姚最《续画品》的记叙中, 可知有些画家特别擅长于寺院壁画, 如张僧繇《善图塔庙》、解蒨《寺壁最长》等等, 即属此类。寺院壁画所绘的内容有佛像、高僧、建寺者的画像和经变图。除了寺壁之外, 寺院其他部分也常以彩绘丹青作为装饰。

总之, 本时期寺院是人们重要的赏游地点, 并在某种程度上引领着城市的文化时尚。建康都城之内寺院寺域较为狭小, 但寺院之内有精彩的佛画和经变图, 前往游观者往往从这些耸动人心的艺术品中, 得到宗教上的启发。

参考文献

[1]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 1959.

[2]房玄龄, 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74.

[3]卢海鸣.六朝都城[M].南京:南京出版社, 2002.

新时代下的南北文化姿态 篇7

在南方的餐桌上,北方人总是吃不惯菜里加的那一点甜;而在北方,面对日复一日的口味刺激,南方人也禁不住要在异乡寻找记忆中的那丝清淡。口音秉性,举手投足,走在街上,南北方人总能轻而易举地一眼指认出彼此的来处。

北方人守着自己的家园,南方人四方游历闯荡,就这样,在这个大融合的时代里,南北混杂着,在同一个城市里擦肩而过、比邻而居。

然而,对祖先、对自然的精神认同和情感依恋,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南北方人的骨髓中,随着时间的老去浓稠在他们的血液里。当几乎所有的城市都被量化型的发展之潮席卷而成为千篇一律的水泥森林,当它们在车水马龙的紧迫步调中晕头转向而再次面临“现代VS传统”的取舍,潜移默化的文化根基便开始呼唤它们的子民,使他们在时代中,展现出源远流长而别具一格的文化姿态。

北方:相对于亦步亦趋的纷乱脚步,他们选择了“守”

置身北方,你很容易在声色犬马的都市魅景之外发现这么一种人:他们只守着自己的一花一草、一蔬一饭,每天看着日光从这头滑到那头,偶尔一声铃铛的清响,更显日子的平淡与宁静。这样的人,可以是每天挤公交买菜的老太太,也可以是初出茅庐白手起家的年轻一代。对于山的那一头,他们不再有太多的想法,骨子里镌刻着的,都是对过去的生活、逝去的时光的心心念念。

不过,他们可并非慵懒度日的游手好闲之徒,相反,你轻易就能发现,在这种与世隔绝的状态中,他们对一事一物是如此的用心与专注。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一刀一刻地铸造着自己不平凡的人生,这种务实的态度,仿佛让人以为自己正亲眼目睹一位工匠大师的成长轨迹,从而触摸到这个古老民族之魂庄严而神圣的内核。

北方,它的大气与雍容,正是积淀于这一点一滴的虔诚与庄重,而这也正是它在这个发展失速的时代,仍然对中国传统的“大人格”不失敬仰的缘故。城墙、故居、楼阁……生活在这里的人,他们总在呼吁历史人文遗址的保护力度不够;昂然自信,促使他们把对故乡的感情表露为对当下时代的诉求。

相对很多亦步亦趋的纷乱脚步,他们选择了“守”,守着世代相传的老牌匾,更是守着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的良知和品格。他们在这份从容的安守中,沉淀下浓浓的历史文化底蕴,而“礼”与“乐”,正是敲响这片土地暮鼓晨钟的苍古音韵。

南方:裹挟一身商业气息,他们朝气蓬勃地轻装上阵

五行中把南方的属性定义为“火”,实在不无道理。“火”升腾、热烈、向上的特性,正好与南方人积极的人世态度不谋而合。

面对一种新的制度、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南方人会迫不及待地打开自己固有的习惯和模式,积极地去拥抱一个新的世界。灵活多变的他们,已习惯于在急速变化的社会中寻找着自己的位置。裹挟一身商业气息,他们朝气蓬勃地轻装上阵,因为走得太快,而将一些年代过于久远的物事暂且抛诸脑后。这样的姿态,看似浅薄,实则正是由于他们对未来如此地期冀和向往,才得以在世事历练的闪躲腾挪中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叫上三五知己转战各式美食餐馆,午间休憩时享受一份可口的下午茶,他们已心满意足——给日子染上这样的缤纷色彩,便是平常拼搏冲锋的全部意义了。

地理位置的优越,使得他们与国际之间的交流十分便利,器物、风气、礼仪,南方人的开放态度,很快就把西方的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创意的生活方式纳入了本土的体系。商业风气之盛,正表明他们更认同在平等洽谈的关系中解决问题、取得双赢;与之相继的,则是他们倾向于私人空间的保留和情感的独立,而更甚于在时代汹涌的集体情绪中与大众融为一体。

当然,他们不会忘记祖上的老屋和祠堂,亦不会疏远家乡的远亲和近邻,偶尔他们也会在炊烟袅袅的寻常巷陌中氤氲缱绻,怀念一下自己的童年青春。然而,白驹过隙的世间逝如云烟,若不随着时代的走马灯腾跃奔跑,他们便难以确定自己的人生坐标,于是,新一轮的起步和追逐总在不断地开始……

(作者系广东人,旅居北京多年,现为自由撰稿人)

嘉兴历史文化南北湖 篇8

首先,增加“美国南北战争”内容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第六单元的主题内涵。

工业文明又称现代化,是指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的主题是工业文明的诞生和发展,共分三个单元。其中,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从文明史和全球史两个角度简述了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到20世纪初整体世界的形成这一阶段的文明进程。教材紧扣本单元两个主题词“席卷全球”和“工业文明”展开,选取了两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形成、西方工业文明和殖民掠夺以及海地、日本、中国等亚非拉国家应对工业文明的挑战等典型事件来说明单元主题的内涵。即工业革命后,人类真正进入到工业社会,同时,工业文明从西欧扩展到全球。但教材却忽略了这一时期工业文明对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进一步影响,致使其“席卷全球”的层次、力度和分量都稍显单薄。其实,这一时期的欧美国家发生了许多同样深受工业文明大潮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美国南北战争即是典型。从文明史观出发,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既是北方资本主义经济与南方种植园经济的矛盾,更是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矛盾冲突,而北方的胜利,则是工业文明在全美国的胜利。通过选取美国南北战争这一事例,进而使学生宏观认识到,工业文明是历史发展不可抗拒的潮流和趋势,它不仅席卷着亚非拉国家和地区,席卷着全球,同时也在进一步冲击着欧美等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国家,使它们的工业现代化文明程度更高,国家更先进,更强大。

其次,增加“美国南北战争”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把握美国的历史发展进程。

美国从脱离英国殖民统治到成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只用了两百多年的时间。期间,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和罗斯福新政三大历史事件在其短暂的发展历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说,国家的独立、共和政体的确立,为美国的发展打下了基础,那么,国家的统一、黑人奴隶制的废除,则为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成为世界头号帝国主义强国铺平了道路。同时,稍有美国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华盛顿、林肯和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的三大著名总统,缺少了林肯这位“将与华盛顿齐名”(马克思语)的历史人物不利于学生完整地理解美国的发展脉络。尽管新教材强调“文明史观”、“整体史观”,强调大结构、大过程、大事件的叙述,注重宏观历史,但也不应忽视国别史,特别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起了重大推动作用的国家,如美国;改写了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如美国南北战争,也应予以重视。

再次,增加“美国南北战争”内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九年级关于“人权”的内容。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第三单元“走向新世纪的政治文明”第一课“人权的历程”第一目“人权的足迹”,教材简述了人类争取人权的历史进程,提到启蒙思想家的“天赋人权”口号、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并在专题探究“西方国家人权历程剪辑”中特别提到1963年美国著名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来说明实现真正人权的艰难曲折。他说,“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签署一百年后,美国的黑人依然被种族隔离的镣铐和歧视的锁链悲惨地束缚着”。老师每讲到此,学生就会感到突兀和疑惑:一百年前美国发生了什么事情?《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内容是什么?马丁·路德·金为什么会这样讲?如果八年级下册教材增加了美国南北战争,增加了林肯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内容,学生就会更好地理解:虽然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但美国的种族歧视依然存在;在美国要真正实现人权,仍然是个梦想。同时也能更好地认识到,教材中“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人人享有充分的人权,还任重而道远”的观点。

最后,增加“美国南北战争”内容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的和平统一大业。

嘉兴历史文化南北湖 篇9

一、幽默在魏晋南北朝走向繁荣的原因

这一时期幽默走向发展高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黑暗动荡的社会环境迫使民众化愤怒为嘲讽, 以谐谑消解苦闷。这一时期经历了四百年的动荡, 三国争霸、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南北朝对峙, 政治局势风云诡谲, 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不断, 世族门阀与寒门大众的矛盾激化, 社会秩序混乱, 经济民生凋敝, 世风日益下沉, 所谓“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 ( 曹操《蒿里行》) , “中州板荡, 戎狄交侵、僭伪相属、生灵涂炭” ( 《北史·文苑列传序》) 正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写照。民众在这样的社会中找不到出路, 苦痛压抑、恐惧的情感被迫寻求嘲戏当权、讽刺现实、自我解嘲的消解方式, 以转移社会现实带来的生存危机。这正是刘勰《文心雕龙·谐隐》所言“怨怒之情不一, 欢谑之言无方”, 实则是“内怨为俳”。

二是多元的思想结构和意识形态的自由解放催促着幽默的自觉。这一时期是一个思想大变革的时代。秦汉在思想文化领域建立起来的大一统权威趋于式微, 儒学礼教、谶纬经学一干禁锢人心的文艺思想失去了市场, 三教九流重新并起。玄学观念、佛教思想和民族文化的融合开始显现作用, 强权性文化逐步瓦解, 社会思想结构日益多元化。作为主体存在的人的内心世界受到关注, 信仰、价值、审美等开始重新建构, 文人知识分子开始重新定位自己, 个性觉醒的时代随之到来。这种相对宽松多元的文化环境为幽默的繁荣准备了条件。以建安七子、正始名士、竹林七贤、陶谢等为代表的文人大多放浪形骸、潇洒不羁, 幽默诙谐、庄谐相倚也必然成为他们应对现实环境的姿态, 是他们“魏晋风度”的外化特征之一。幽默也因此伴随着思想的多元、个性的觉醒而开启了自觉之路, 其不再是文艺领域的附加产品, 而开始被有意识的运用, 成为世人的有意追求。诸如邯郸淳《笑林》等专门的幽默小品集出现了。幽默由边缘向中心移动, 这定然促进幽默的繁荣。

二、幽默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繁荣的表现

这一时期幽默的繁荣景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统治阶级和知识分子的支持和参与创作。这一时期的统治阶级对嘲戏文字、俳倡戏耍、调笑谐谑普遍较为偏爱, 许多上层人士言行颇具幽默感, 如酷爱俳谐的三曹父子 (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曹瞒传》写曹操“每与人谈论, 戏弄言诵, 尽无所隐”) ; “滑稽辨给, 伎巧绝人” ( 《北史·艺术列传·上》) 的陈后主等。而且许多帝王将相还亲自创作诙谐幽默的文赋, 如曹操《止省东曹令》以诙谐口吻发布政令, 南梁武帝作《戏题刘孺手板诗》等别具谐趣。统治者对诙谐幽默的喜爱带动民间幽默的发展, 引领一代嘲戏之风。在知识分子方面, “崇尚老庄, 轻蔑礼法, 任达不羁和遗落世事” ( 孙述圻《六朝思想史》) 是“魏晋风度”作家群共同的精神风貌, 是他们普遍具有幽默感的基础。诙谐幽默可以说是这群知识分子愉悦性情、解构权贵、雅俗并收的生活志趣, 是他们与现实世界斗争的手段, 也是他们个性觉醒的特征和风度之所在。时常嘲笑戏弄曹操的孔融; 洒脱狂放、言嘲行谑的阮籍、嵇康; 乐感恬淡的陶渊明等无不用幽默回应黑暗的时代, 在讽刺、嘲戏、谑弄中彰显不与世俗同流的精神。

二是幽默体裁、作品的集中增多。魏晋南北朝时期幽默的手法、作品大大增多。从宫廷、文士到民间, 幽默性的俳优歌舞、小说、文赋、诗歌、寓言、谜语谣谚等层出不穷。游戏文字成为一时之风, 每个朝代都有大量游戏文字之作, 嬉笑怒骂, 调侃谐谑之文时常见于笔端。在名士文集方面, 邯郸淳撰《笑林》可堪中国最早的笑话故事集, 干宝《搜神记》、刘义庆《世说新语》也饱含幽默的小说故事集, 应璩《百一诗》、陶渊明《责子诗》、鲁褒《钱神论》、袁淑《俳谐文》均诙谐百出, 传入中国的印度佛书, 如《百句譬喻经》也颇多幽默寓言。总之, 这时出现的大量幽默作品, 既有纯粹娱乐性调侃, 也有讥讽劝诫人世, 题材上既有哲理幽默、生活幽默、政治幽默、宗教幽默, 也有以饮酒、做梦、妇孺、鬼神等内容入幽默的题材, 蔚为大观。

三是幽默诙谐理论的发展。南朝刘勰是这一时期最为重要的文艺理论家。他的《文心雕龙·谐隐》篇放在有韵之文的最后一篇, 一改世人视谐隐为小道的认识, 把其当做文来看待。通过对“谐”和“隐”两类文学样式的产生原因、历史演变、功能利弊等多方面论述, 告诫世人“会义适时, 颇益讽诫。空戏滑稽, 德音大坏”, 因而强调“谐”、“隐”的社会引导功能、政治效应和讽诫作用。体现了他较为系统的幽默观, 这也是幽默发展史上第一次关于幽默的较为系统的论述, 迈出了幽默理论研究的重要一步。

三、结语

周谷城先生曾在《论幽默》中说“世道衰, 天下动乱, 就一定会产生许多幽默家”。魏晋南北朝正是这样一个时代, 大批幽默家、幽默作品的问世继承了先秦两汉的幽默传统并光大之, 开创了新的幽默局面并引领之。家国离乱、政局跌宕、思想多元、个性觉醒的时代环境让幽默成为社会的调节器, 幽默之花因此茁壮成长, 并影响了中国幽默文化的历史走向。

参考文献

[1]魏裕铭.中国古代幽默文学史论 (先秦至宋)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嘉兴历史文化南北湖 篇10

一、从射箭文化的交流和传承看体育运动的社会性

1. 魏晋南北朝时期射箭文化的相互交流。魏晋南北朝时期 (265—586) 作为历史上众多民族相互融合的重要时期, 各个民族之间频繁的文化交流促进了南方和北方的射箭文化以及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射箭文化的相互融合。在北魏孝武帝时期, 射箭活动已经成为大型宴会、庆祝活动中的必不可少的表演项目, 每当有外国使臣来拜访, 孝武帝就会安排大型的射箭表演, 以供使臣观赏[1]56。在东魏和北齐时期, 我国和萧梁之间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 并开始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 两国之间融洽的政治关系促进了射箭活动的学习和交流, 两国的统治者也经常派遣精通射箭技艺的人相互切磋, 一时之间, 射箭活动成为当时与外国交流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据史料《北齐书·綦连猛传》记载, 在东魏武定时期, 梁朝派遣了一位精通射箭技艺的使臣来到邺都, 文中记载道“:綦连猛, 少有志气, 便习弓马, 云有武艺, 求访北人, 欲与相角。”东魏的统治者盛情接待了这位梁朝使臣, 并安排具有高超射箭技艺的人与之切磋、比试射箭。此后, 凡是萧梁国精通射箭技艺的高手来到邺都, 东魏的统治者都会安排一些射箭高手进行相互切磋和学习。据史料记载, 东魏的统治者也曾多次派遣使臣出使萧梁, 交流和学习射箭技艺, 萧梁的统治者安排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并亲自与使臣探讨关于射箭方面的问题。由此可见, 射箭活动受到了当时南北两国的统治者的高度重视。

2.魏晋南北朝时期射箭文化的家族传承。由于各个民族之间的纷争不断, 使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变得极不稳定, 也正是这种混乱的环境改变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封建社会格局。在当时, 尚武之风被普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 习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这也促进了家族之间射箭技艺的传承。虽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未形成宗族或家族组织, 未建立用于祭祖的祠堂, 也未制定相关的宗族制度, 但是在家族之中父子间射箭技艺的传承在当时已经非常盛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父子都精通射箭技艺的有很多。例如《十六国春秋·前赵录三·刘聪》中记载了一对名叫刘渊和刘聪的父子, 二人都有着高超的射箭技艺, 并以“猿臂善射”而闻名天下[2]90。在当时, 这种代代相传的射箭技艺是比较常见的。此外,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一些关于射箭理论的书籍也相继诞生, 例如《马射谱》、《骑马都格》等, 这些书籍的出现大大推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射箭文化的传承。

3.体育的社会性是射箭文化发展的基础。无论是诞生于哪个时期的体育活动, 只要能得到民众的认可和推崇, 此项体育活动就能得到快速发展。射箭活动正是由于受到民众的喜爱, 因此才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人类社会是由不同的阶级构成, 人们的思想也各不相同, 但是他们可以在研究体育运动的规律、技术过程中发挥出不同的作用。因此可以说体育并非某个阶级所特有的, 而是属于全人类。魏晋南北朝时期, 各个民族之间对射箭文化的交流、学习推动了射箭文化的发展。例如在古代祭祀活动时举行的大射活动被一些少数民族所传承, 通过融入中原的礼仪文化制度与少数民族的粗犷, 极大地丰富了射箭文化, 并且在统治阶级的推崇下, 魏晋南北朝时期射箭活动的形式以及内容也变得日益丰富。

二、从女子射箭文化看体育运动的社会性

1.魏晋南北朝时期女子学习射箭。在中国历史上,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 政权极不稳定以及经济发展缓慢的时期, 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 人们的精神、思想却是空前的开放。魏晋南北朝的女子打破了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 挣脱了传统礼教对女子身体、思想以及精神上的束缚, 她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女子争得了应该享有的权利[3]62。女子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和军事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些拥有聪明智商的女子时常为政治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一些身怀武艺的女子奉命带兵出征, 在广阔的战场上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子都擅长射箭, 她们的射箭技艺一点也不输给男子, 史料中也大量记载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拥有超高射箭技艺的巾帼女英雄。其实, 魏晋南北朝时期女子学射之风最先的从具有娱乐休闲性质的射箭表演中演变而来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射箭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极其丰富, 是一些统治阶级和达官显贵们休闲娱乐的主要内容, 射箭活动也以一种具有娱乐性质的表演形式开始在社会的各个阶层盛行, 女子学习射箭也因此而盛行, 并诞生了许多精通射箭技艺的女英雄。

2.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性活动, 本身没有歧视性。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给中国古代女子的身心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这一封建思想起源于汉武帝统治时期, 在当时, 社会中性别歧视现象非常严重, 女子根本毫无人权可言的, 只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到了魏晋时期, 社会文化、思想以及经济等方面的转变使当时女子的思想、个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女子纷纷开始争取自身享有的合法权利, 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女子的社会地位达到一定高度的时期。女子射箭活动的盛行是体现魏晋南北朝时期女子社会地位提高的重要表现, 在当时的社会中, 男女都非常喜爱射箭, 都以拥有精湛的射箭技艺为荣[4]54。 射箭在当时不但是一项实用性较强的体育运动, 也是一项竞技娱乐性质的活动。远和准则成为射箭比赛中的判断标准, 男女为了提高射箭的精准度, 便开始研究弓箭的构造以及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射箭技艺, 于是, 身体、技术和器械形成了一个社会问题, 男子和女子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 专门适合女子使用的弓弩诞生了, 通过一定的体育训练后, 能够达到射箭要求的女子就能在掌握一定的射箭技艺后参加军事武艺活动, 对于没有达到射箭要求的女子则可以参加娱乐性质的射箭活动, 这给女子享有平等参加体育活动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性的活动, 其本身不存在歧视性。

三、从射箭的目的性看体育运动的社会性

1.魏晋南北朝时期射箭的目的。据史料记载, 魏晋南北朝时期诞生了很多擅长射箭技艺的将领, 他们都是从小就开始练习射箭, 拥有着较高的射箭技艺, 他们在射箭过程中能熟练地掌握远度和准确度。在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武术名家也都非常喜爱射箭, 并将射箭技术的高低作为判断武术水平的重要标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众多统治者为了提高自身的武艺水平, 都曾拜射箭技艺高超的人为师, 学习射箭技艺。由此可见, 射箭在当时不但是一项实用性较强的武艺, 也是人们用来展示自身武艺水平的工具。此外, 据史料记载, 魏晋南北朝时期还盛行一种赌射活动, 而参加赌射活动的人都是统治阶层的文武大臣, 并都是拥有超高射箭技艺的高手, 当时的统治者也会和文武大臣们一同参与赌射活动。魏晋南北朝时期曾举行过多次大型的赌射形式的射箭比赛, 其比赛难度非常大, 这种具有竞技性和观赏性的赌射活动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5]73。

2. 魏晋南北朝时期射箭的目的性所体现出的体育运动的社会性。射箭活动作为人体的本能活动, 其主要特点并非本能的体现, 也并非简单的肢体动作, 而是在人体思想的控制下进行的有目的和有意识的自觉活动。自觉的目的和意识是人体进行射箭活动的内控因素, 并且也是意识活动的对象, 可以将身体活动的行为区分开来, 而人体自觉能动性的形成是区分动物活动和人的活动的关键。因此, 体育活动的目的体现出了射箭活动的社会性。人类以体育目的进行射箭活动是想确定自身能否符合射箭规律, 而人可以控制自身来进行射箭活动, 并通过改造射箭活动来达到自身的目的完全是因为人可以结合自身的自然规律, 充分利用身体中各种物质能量和属性, 并转化各种运动手段从而为自身服务[6]79。

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射箭文化的交流和传承、女子射箭文化以及射箭的目的性等方面深入分析, 可以总结出体育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 不存在歧视性和阶级性, 它在人类社会中诞生、发展, 并服务于人类社会。其作为人类交往的工具, 可以促进人类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学习, 这也是其社会性的体现。只有对体育活动的社会性进行深入了解, 才能推动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摘要:射箭活动作为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文介绍魏晋南北朝射箭文化的交流和传承、女子射箭文化以及射箭的目的性等, 深入分析了体育运动的社会性。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射箭文化,体育运动,社会性

参考文献

[1]张元.从周代的射箭活动看体育的社会性[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1979 (2) .

[2]马爱民.论两晋南北朝的射箭文化[J].体育科学, 2008.

[3]胡小明.体育的社会性[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85 (1) .

[4]白晋湘.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化中的民族传统体育[J].体育科学, 2004

[5]马廉祯.中国射箭研究综述[J].体育文化导刊, 2004 (10) .

嘉兴历史文化南北湖 篇11

关键词:游牧文化;冲突;融合;拓跋鲜卑;推动作用

如果要说有一种民族文化,曾经蛰伏在汉文化之上,并且以其默默流转之势影响了千年的中华文明,那么有一个民族就不得不提,鲜卑。公元45年,雁门关的阵阵黄沙吹开了东汉的门户,鲜卑的弯刀和弓箭伴随着匈奴的马蹄冲进了中原大地,随之而来的游牧文化让当时的统治阶级和士大夫阶级看到了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生产方式、社会关系和民族文化。自东汉始,及至两宋,鲜卑文化跟汉文化,经历过冲突,对立,融合,直到最后朔归同源,在这个纷繁复杂的过程当中,尤其以南北朝时期,拓跋鲜卑的改革最为紧要,也可以说是这个时期的民族融合真正打通鲜卑文化和汉文化的桥梁。

一、鲜卑文化的崛起

1、鲜卑文化诞生

。“鲜卑族是我国北方阿尔泰语系游牧民族,其族源属东胡部落,兴起于大兴安岭山脉。鲜卑民族历史跨度之长,可以上溯到西汉武帝年间,它在历史舞台的活跃囊括三国后期至隋朝建立这一段历史时期。”①鲜卑一脉,后来分为六支,其中拓跋鲜卑,慕容鲜卑,宇文鲜卑对整个历史进程以及汉文化的影响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鲜卑文化与匈奴文化的联系

。如果要追溯鲜卑文化的起源,那么跟匈奴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鲜卑最早隶属于匈奴,而后匈奴在对西汉作战失败,麾下各族纷纷开始自立,鲜卑由此崛起。并且,在鲜卑六族中宇文鲜卑一脉,正是匈奴西迁时留下并入鲜卑。早期的鲜卑文化和匈奴文化如出一辙,除了语言体系殊异之外,在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信仰,服饰,饮食等皆非常接近,是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外延。

3、鲜卑文化与东汉文化的联系

。“公元49年,鲜卑首领偏何归附东汉。54年,鲜卑首领满头、於仇贲率部到洛阳朝贺,被东汉封为王侯,管辖鲜卑、乌桓各部。随着匈奴分裂,鲜卑逐渐摆脱匈奴的控制。”从此,鲜卑文化开始跟东汉文化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随着边境互市,朝贡,通婚,以及不时的骚乱和弹压,在战和交替的过程中,鲜卑文化渐渐认识到汉文化的博大精深,一些具有远见的统治阶级,开始着眼于通过学习汉文化的精髓,来巩固和壮大自己的力量。

二、南北朝时期拓跋鲜卑的改革

1、鲜卑对北方的统一

。公元从337年到420年,随着两晋交替,东晋逐步失去了对整个北方的控制,鲜卑各部开始纷纷建国。一代传奇前秦帝王苻坚,统一北方各部,挥师南下,欲一举踏平江南,与东晋对持于淝水。后终因轻敌,导致大败,北方再度进入分裂局面,至此拓跋鲜卑一脉开始鹊起。在南北朝时期,由鲜卑一脉的北周皇帝拓跋宏,再度完成了对北方的统一。

2、引入政府管理机制

。“鲜卑文化一直以来都是处于一种闭锁的状态,这也是游牧民族文化特点的局限性所在。拓跋鲜卑针对这种不利于维护统治和管理的情况,积极引入汉文化中的政府管理机制,包括俸禄制,分级制,郡县制,统一货币和文字,逐步形成了具有规范化和多元化的鲜卑文化特征。”②拓跋鲜卑的改革,也使得大量汉文化传入游牧民族,从服饰到器具,从语言到书籍,包括民间的自主贸易,婚姻和协作。有接近半数的鲜卑人,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汉族语言,民族大融合的程度盛况空前。

3、游牧向农耕的转型

。华北平原一带,有着天然的粮食产地和先进的农耕生产经验。在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以后,极大的缓解了放牧和狩猎所带来的作物和经济问题。为了便于管理和进一步满足粮食供给,以维持稳定的经济和政治的环境,南北朝时期的鲜卑贵族阶级,开始鼓励农耕,并推行汉族自秦商鞅改革之后采取的均田制。由此,鲜卑文化从早期的游牧文明逐步过渡到后期的农耕文明,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交融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三、对民族大融合的推动作用

1、加速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在南北朝时期,由拓跋鲜卑所推動的民族大融合,是历史上至关重要的一次民族交融,是游牧和农耕一次力与美的结合,是一次自上而下的生产方式的改革,也帮助鲜卑文化走进了以土地为代表的封建文明时期,完成了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的转变。这种转变在整个民族融合的规模和程度上,都是非常罕见和彻底的。鲜卑文化和汉文化几乎是以急流的方式进行交融,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加速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为鲜卑文化向汉文化的演进,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贡献。

2、学习汉文化中的儒家经典

。鲜卑部族当中的贵族阶级,越发的认知到了土地的重要性。而维系土地的稳定的,则是封建统治思想,这也是鲜卑文化从汉文化中继承到的最有特点也决定了他之后完全融于汉文化的根源所在——对儒家文化的推崇和儒家经典的学习。儒家经典强调“忠义礼智信”延续着千年的传统,士大夫阶级愿意参与到政治生活当中,以平天下为终极奋斗目标,士子情结空情高涨,各种奏折议论上达天听。这次改革的结果最终走向成功,也推进整个北方游牧民族的文明进程。很多少数民族文化固步自封或徒学表面,就像穿新衣的皇帝不肯承认自己裸体一样,执政者也不会承认自己走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并且执迷不悟,越走越深。历朝历代很多一把手都想模仿李世民,广开言路,虚怀纳谏,大胆改革。可是,东施效颦的结果是自己根本没有那个智慧跟胸襟。贞观之治犹如童话一般,在这个古老国家的历史上昙花一现,继往开来的,是风闻奏事,文字狱,八股文。而鲜卑文化的先行者们,与这些穿着新衣的皇帝们,对鲜卑文化乃至民族文化的传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3、从北人南徙到杂居共处

。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除了在生产关系,民族文化,教育体系,行政制度方面的融合以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北人南徙。“北方游牧民族向南方迁徙从汉朝开始,就有不同程度的过渡,直到南北朝时期,在燕赵韩魏等地区已经出现了大面积多民族的杂居共处。生活方式的趋同,更加便捷了鲜卑文化和汉文化的深度交流,并随着时间的递增,融合和同化的速度也随之加强,鲜卑文化也逐步成为了汉文化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③

小结

在千百年民族交融史,就是一部不同民族文化向汉文化学习的交流史。鲜卑文化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谦卑而诚恳的方式,走进了汉文化博大的胸怀。鲜卑文化学习了汉文化的先进生产方式,生产经验,文化体系和行政系统,汉文化接触了游牧民族的生活习俗,生态特点,民族特性,兼容并包,兼收并蓄,鲜卑正是在这样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形成了自己一套具有民族特点又具有汉化特性的鲜卑文化。本文从大文化观和大历史观的角度剖析了鲜卑文化在南北朝时期对民族大融合的推动作用,论证了鲜卑文化对整个历史时期众多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当中所代表的积极意义和对后世民族文化交融源远流长的巨大影响。(作者单位:鄂伦春博物馆)

参考文献:

[1] 孙危,《鲜卑考古学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12-3

[2] 吕一飞,《北朝鲜卑文化之历史作用》, 黄山书社,1992-4

[3] 杨军、吕净植,《鲜卑帝国传奇》,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1

注解:

① 孙危,《鲜卑考古学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12-3

② 吕一飞,《北朝鲜卑文化之历史作用》, 黄山书社,1992-4

上一篇: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学反思下一篇:学校科技创新社团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