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保密管理制度

2024-07-27

项目保密管理制度(精选12篇)

项目保密管理制度 篇1

帝泰集团·富裕项目

保密管理制度

第一条、目的确保公司的技术、经营秘密不流失,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项目。

第三条、条例细则

(一)、保密工作遵循“突出重点,积极防范”的方针,坚持“内外有别,既便利工作又确保秘密”的原则,准确划分保密范围,确保公司核心机密安全;同时有控制地放宽非核心秘密,使保密工作更好地为公司服务。

(二)、保密范围和密级划分

1)密级划分:按其重要程度,技术水平及失密后危害大小,公司密级划分为:绝密、机密两级。

2)绝密:是公司秘密中的核心部分,限极少数人知悉的事项,一旦泄密会使公司利益遭受危害和重大损失,涉及公司命运。

主要包括:经营决策、广告策划文书、市场调查与预测报告、促销方案、开发计划、公司投资计划等。

3)机密:是公司秘密中比较重要的部分,一旦泄密,将给公司造成严重的损失。主要包括:公司经营战略,远景规划,财务账簿,销售网络,总结计划;反映集团开发生产能力的方案、计划及特殊原材料等情况的计划、统计事项等;引进的产品、设备、仪器,经过改进,性能、功能有显著提高的改进部分;公司财务、营销管理制度、目标管理方案、月度运行报告等;公司人事档案、工资、公司总体组织架构包括生产线,各市场部人员运作方式等。

(三)、密级的规定,由起草文件或涉及密级资料的承办人员提出密级意见,然后经主管领导批准,划分为绝密的产品、技术资料、文件由公司总经理或项目分公司经理审定。密级的调整,应根据公司发展状况和保密时限,由公司总经理或项目分公司经理办公室同有关人员、部门进行调整,文件资料和密级变更或解密后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规定有保密的文件到时自动解除密级。

(四)、文件、资料的保密

1)一切秘密公文、图纸、资料应准确标明密级,在拟稿、打字、印刷、复制、收

发、承办、借阅、清退、归档、移交、销毁等过程中,均应建立严格的登记手续。

2)绝密级的技术、经营资料,只限于主管总经理或主管总经理批准的直接需要的部门和人员使用,机密级的文件资料,限于主管总经理批准的需要部门的人员。

(五)、使用部门和人员必须做好使用过程的保密工作,办理登记手续。

机密以上文件、资料原则上不准复印或复制,复印复印或复制需要由行政人资总监批准,合同、协议、重要技术资料及重要财务资料需要集团总经理或项目分公司总经理批准。

(六)、电话、计算机的保密

1)通适内容不得涉及秘密;

2)存有涉密内容的计算机网络、外存储设备、磁盘等应按秘密文件资料管理,并采取相应加密措施。

3)计算机网络使用按有关计算机网络使用规则管理。

(七)、对外宣传、通讯、会议的保密

1)公司宣传媒体不得涉及公司秘密,如对某一具体事项不能确定是否需要保密,应由部门经理审定。

2)召开秘密性会议,要严格控制会场,会议内容要记在保密本上(会后收回),如需参阅,另办手续。

(八)、对外交往的保密

1)所有密件一律不准外单位人员借阅,本公司人员亦不得代为转阅;

2)外单位人员来公司参观,学习,应在总经理办公室规定接触范围内,并指定专人陪同,不准外单位人员随意进人涉密区域;

3)对外交往中一旦发现失密、泄密问题,立即报告集团领导,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第四条、保密培训和检查

(一)、各部门要经常性地对员工进行保密培训和检查,对新进员工事先进保密培训,学习保密条例;

(二)、员工遵守下列保密守则:

1)不该说的秘密,绝对不说;

2)不该问的秘密,绝对不问;

3)不该看的秘密,绝对不看;

4)不该记录的秘密,绝对不记录;

5)不在非保密本上记录秘密;

6)不在私人通讯中涉及秘密;

7)不在公开场所或家属、亲友面前谈论秘密;

8)不在不利于保密的地方存放秘密文件资料。

在秘密要害岗位工作和接触秘密的人员,要先审查后使用。

第五条、奖惩

(一)、对保密工作做出贡献,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

1)一贯严格执行保密条例,坚持原则,坚决保护公司秘密者;

发现他人失密、泄密或出卖公司秘密,能及时举报,采取补救措施的。

(二)、出现失密、泄密问题,视性质、情节的不同,给予通报批评、罚款、降级直至开除,严重的将追究法律责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给予相应处理:

1)为谋取私利,将公司秘密通过各种非法手段卖给别人,使公司利益遭受较大损失者;

2)在工作中违反保密规定,造成秘密失窃者;

3)保密观念淡薄,警惕性不高,致使秘密失窃者。

项目保密管理制度 篇2

一、智能建筑及建筑智能化项目

对智能建筑, 《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 50314 -2006) 是这样定义的[1]:将信息化的设施系统及建筑管理系统筹建在建筑平台上, 让建筑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与优化组合为一体, 让住宅建筑在绿色能源这一动力下更为舒适安全、便利高效。

对建筑智能化项目,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 50314- 2006) 中给予了这样的定义[2]:建筑智能化项目是在建筑平台下, 包含电力、照明、电梯、空调、通信信息网络及办公自动化的建筑环境, 随着科技发展, 建筑的智能化技术不断进步, 智能化系统的工程规模也不断扩大。系统包括三部分:1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此系统包括楼宇内的设备集成管理及自动化系统, 还包括与之相配套的安保系统, 此系统又可以称之为楼宇管理自动化系统。在此系统下, 利用现代的管理设备及信息技术能够将人们居住环境同工作环境结合起来, 并调整在舒适程度, 让建筑智能化项目运营的成本大大减少。2、通信自动化系统:此系统包括计算机网络、卫星通讯技术、无线信号传递等技术, 负责智能化项目信号传递及通讯。在上述技术下能够让建筑环境实现视频信号的传递、智能的门禁管理及多媒体通信等功能, 让智能化项目功能更为健全。3、办公自动化系统:此系统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不同输入输出的终端设备, 在这些技术设备下可让智能化项目办公质量及效率有效提高, 既限制了工作中的人为失误, 同时也为智能化项目提供必须的安全保密功能。

二、建筑智能化项目中保密管理的应用需求

建筑智能化项目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但是这些项目在执行过程中保密管理的链条过长, 保密管理难度大, 面对科技信息不断发展的大环境, 项目信息的保密性面临严重威胁。而在建筑智能化项目在实施生命整个周期中项目内容越来越多, 需要保密的信息的范围不断增加, 管理对象的时间、空间范围对应关系也更为复杂。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先进保密管理方法下不断完善改进。

三、建筑智能化项目中保密管理方法的应用

(1) 制定保密目标:在项目周期中, 制定保密工作零事故的工作目标。 (2) 制定保密管理措施:按照国家及企业保密管理制度及建筑智能化项目系统特点制定相应保密管理措施。对于智能建筑内的智能化项目系统来讲, 保密管理措施主要包括: (1) 做好保密教育工作:对项目管理人员进行保密教育, 宣讲保密法律及工作制度, 让每个工作人员都有保密意识, 所有工作人员均需签署保密责任书。 (2) 做好保密检查工作:从项目涉密人员、涉密载体、涉密计算机、涉密网络及外协工作几个方面加强保密检查工作, 查漏补缺, 进而确保各项管理工作都拥有完善的保密管理措施。 (3) 信息追踪技术应用:信息追踪技术此技术将项目信息同相关的业务间关联起来, 并在这基础上对产品信息进行有效定位及关系搜索[3], 为项目信息保密得以实现的前提。在此技术下能够对项目信息展开追踪, 并通过追踪来获取如何进行系统边界信息操作的一个动态信息, 并利用这些边界信息的控制为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为建筑智能化项目系统中的信息保密集成管理提供更具科学含量的技术支持。 (4) 保密控制技术应用:保密控制技术主要针对面向建筑智能项目系统边界的项目所设定, 在此技术下可以通过逆向思维的方式, 将项目信息过程简单化, 将项目保密系统边界的控制简单化, 并在此技术下对项目边界系统实现动态保密管理。 (5) 项目授权管理技术:项目授权管理技术是通过项目信息模型, 以各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为基础, 对不同项目实施过程进行授权管理, 并对这些授权进行分析, 在分析过程中将任务及角色有效关联起来,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基础各个项目实施相关角色的控制模型, 通过模型对项目实施过程的任务、证书及授权的整个过程进行系统管理。

总之, 智能建筑不断推广的今天, 从系统基础管理及信息保密管理两个方面加强建筑智能化项目的保密管理, 对项目保密管理方法不断完善, 能够让智能建筑实现系统、管理、服务的最优化组合, 满足人们对居住舒适安全的要求。

摘要:随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 智能化项目在智能建筑中得以推广应用, 对智能化项目加强保密管理同人们居住安全息息相关。本文在对智能建筑及建筑智能化项目简单介绍基础上, 重点对建筑智能化项目中的项目保密管理方法进行阐述分析。

关键词:项目管理,保密管理方法,建筑,智能化项目

参考文献

[1]王刚.建筑智能化系统中项目管理的实践思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 (26) :236.

[2]华美芳.现代项目管理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18) :239.

[3]尚朝君.智能化项目管理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2014, (11) :62-63.

我国科技保密管理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科学技术;保密管理;定密;网络

1 概述

科技不仅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标志,还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因此科技一直是国际上综合国力竞争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成为保密和窃密的核心内容。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科技保密管理工作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给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我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是当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 我国科技保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科技保密管理制度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和完善后,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我国的科技安全和经济利益起到了良好的保驾护航的作用。但由于体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我国现行的科技保密管理体制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

2.1 科技定密准确性不高 定密是对某一科学技术成果和科学技术进行密级确认,科技定密是科学技术保密管理的首要环节,若定密环节出现问题,则会动摇整个科技保密管理的根基。我国当前在定密环节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将没有价值和科学技术确定为科技秘密,或对技术含量较低的科技秘密定位较高,极大的浪费了社会资源和企业成本;使该部分技术被窃取,影响了我国科技的进步;原被定为秘密的科学成果,在到达一定阶段时就失去了保密的必要性,而管理部门却没有对该部分技术进行解密,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2.2 管理体制不完善 我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改革开放给国外不法分子提供了窃取我国科技情报的条件,我国科技保密工作将面临极为严重的任务;科学技术在经济领域乃至更多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大,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而我国当前的科技保密管理制度仍处于保守落后的阶段,主要依靠涉密人员的自觉性进行科技管理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管理體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2.3 网络泄密严重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应用,网络窃密事件不断发生。大批量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的共享功能大肆搜集重要情报,给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隐患。与此同时,我国网络保密防范工作较为落后,科研单位或涉密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淡薄,给伺机偷窃我国科技情报的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互联网已经成为发展间谍的重要渠道,而网络泄密事件不断发生,给我国的科技保密工作敲响了警钟。

2.4 涉密人员问题 科技人员是科技信息的直接接触者和管理者,而由科技人员造成科技成果泄漏的案件也不断呈现上升趋势。第一,涉密人员的个人经济利益需求与现有的利益所得出现了矛盾,在利益的驱使下可能会发生泄密事件。第二,涉密人员保密意识淡薄,尤其是进入信息时代后,更是忽略了科技成果的保密管理工作。第三,科技人才流动频繁。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直接导致了人才流动频繁,而人才的流动可能会造成一些核心技术的流失,给国家和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3 加强我国科技保密管理的对策

3.1 提高科技保密管理意识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明显,我国的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和合作将更加激烈和紧密,在这种形势下,应对科技保密管理进行客观、科学的认识,提高科技保密管理意识。科技保密管理工作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正在发生一系列变革:科技保密由静态转为动态管理,由科技成果保密管理转为科技研发过程保密;保密范围和保密形式都随之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整个涉密部门及涉密人员提高自身的保密意识,防止一切形式的科技泄密事件发生。

3.2 完善科技保密管理体制 科技保密管理体制完善的根本是做好科技秘密的确定工作,这是做好科技保密的源头和根本,这一环节对整个管理体系的规模、成本、投入产出、管理周期等因素都会产生直接影响。首先,对科技秘密的范围进行合理规定,根据《科学技术保密规定》及相关资料规定,凡是能削弱我国防御和治安能力、影响我国技术在国际上的先进程度、涉及我国独有技术的科技成果和科学技术都应该被列为具有保密价值的范围内。其次,实行科技成果鉴定专家责任制。鉴定专家不仅具有对科技成果的价值进行鉴定的责任,还要对科技成果的密级进行鉴定,并提供参考意见。最后,形成科技秘密动态管理的长效机制。科研活动是一项变化的、动态的过程,对科研活动也应进行相应的保密管理,并对科技秘密的范围、项目、密级进行及时的确定和变更。

3.3 加强网络信息传输的保密管理 网络信息传输方面,应进一步建立上网信息保密审查制度,防止科技秘密信息出现在互联网或公共网中。首先,科研单位应控制好源头,对于秘密科技成果,不得上传到公共网上;做好检查工作,对于已经上网的信息进行实时检查,一旦发现秘密信息,应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并对秘密泄漏进行深入调查。其次,做好科技涉密人员的保密教育工作,提高科技人员的保密意识。通过案例教育、技术培训等形式,培养科研人员对于各种骗局、陷阱的辨别能力,提高自身的反间谍意识。最后,逐渐加大网络安全保密防范技术的研发力度,不断提升我国自身的技术防范能力和水平。

4 结语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科技成果转化速度逐渐加快,科技对国家经济、国防安全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强,已经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而全球化经济的不断深化,导致各国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不断加强,与此同时国家之间的合作也逐渐深化,这种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局面就给科技保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我国应逐步完善自身的科技信息保密管理工作,切实保护我国的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

参考文献:

[1]段甦.我国科技保密管理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9.

[2]蒋建湘,蒋美仕.市场化网络化条件下我国科技保密管理体系运行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2):5-7.

项目保密协议 篇4

甲方:

乙方:

鉴于乙方由于(项目应答等)工作需要,知悉甲方*******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内容,为保障甲方权益,乙方向甲方做出如下承诺:

保密信息:指****以书面、口头、可视方式向乙方提供的有关****及其关联公司(包括****的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分公司)的所有数据、文件、信息和资料。保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任何****不欲公开的观点、发现、发明、公式、程序、计划、图表、模型、参数、数据、标准和专有技术秘密,和/或其中的任何知识产权。

乙方明确对这些信息只有使用权,并没有所有权、知识产权及解释权。乙方承认****在本承诺书规定的保密信息上的利益和/或一切有关的权利,乙方将考虑****的利益对该信息予以妥善保存。

乙方承认并同意,****向乙方披露本承诺书所列文件之举不构成****向乙方转让、授予任何特许权或其他任何权利。****向乙方披露本承诺书所列保密信息不构成****授予乙方享有****对其商标、专利或技术秘密拥有的权益,亦不构成向乙方转让或授予乙方使用第三方许可****使用的商标、专利或技术秘密等有关权益。

乙方同意仅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使用保密信息,绝不为与该项目无关的目的使用保密信息。

未经****的事先书面批准,乙方将不会直接或间接地以任何形式或任何方式把保密信息和/或其中的任何部分,披露或透露给任何第三方。乙方有义务妥善保管上述文件,不得复制、泄漏或遗失。如有违反,乙方将承担因此给****带来的一切损失。乙方亦不会依据****提供的任何保密信息,就任何问题,向任何第三方做出任何建议。

乙方同意****有权在****认为必要的情况下收回所提供的文件及其使用权。

乙方同意,对从****处取得的所有****保密信息,均应予以严格保密。未经****书面许可,乙方在任何时候均不会以任何方式向本承诺书以外的任何第三方披露****保密信息的任何部分。乙方将妥善保管上述保密信息,不得复制、泄漏或遗失。如有违反,乙方将承担因此给****带来的一切损失。

乙方同意上述保密信息的保密期限为五年。

甲方:

项目保密保证书 篇5

一、 认真遵守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履行保密 义务;

二、不提供虚假个人信息,自愿接受保密审查;

三、不违规记录、存储、复制国家秘密信息,不违规留存 国家秘密载体;

四、不以任何方式泄露所接触和知悉的国家秘密;

五、未经单位审查批准,不擅自发表涉及未公开工作内容的 文章、著述;

六、离岗时,自愿接受脱密期管理,签订保密承诺书。 违反上述承诺,自愿承担党纪、政纪责任和法律后果。

保证人:XXX

参与部队项目保密承诺书 篇6

XZXX部队采购办:

我方参加贵部组织的编号(项目编号和项目名称)

项目采购活动,根据有关保密法规制度,知悉应当承担的保密义务和法律责任,承诺如下:

一、严格遵守国家和军队的保密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履行保密义务。

二、不以任何方式泄露或传播本次采购项目相关信息。

三、不违规记录、存储、复制本次采购项目相关信息。

四、招标文件以及相关技术文件专室放置、专盘存储、专人管理。

五、未经招标人审查批准,不得擅自在互联网、通讯媒体等发表涉及此次采购项目相关内容或资讯。

违反上述承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接受军队采购管理部门和招标人按国家和军队规定作出的相关处罚。

投标人全称:(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

唐代文书档案保密制度探析 篇7

一、唐代文书档案保密制度的内容

(一) 专人制作——“四禁”制度

中书舍人是负责诏旨制敕、玺书册命的草拟工作的, 他们在文书的制作过程中, 其禁有四:“一曰泄漏, 二曰稽缓, 三曰违失, 四曰忘误。”即要做到保守文书秘密, 保证文书及时迅速发出, 保证遣词造句的准确无误, 保证承旨书写无事情遗漏以及文字错讹。对于违反以上要求的行为, 都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或笞或杖或徒流, 重者可至死罪。专人撰写使得文书档案的保密性和安全性进一步增强。

(二) 专人签署——签押、判署制度

唐朝规定, 文书制作完毕之后, 需要经过本部门长官的审定认可, 长官如认可, 则在文书前写上“依”、“从”、“可”、“闻”等字样, 此称之为判署。同时, 文书还要经本部门长官署上名字方可执行。若是皇帝制敕, 则需经过参与文书制作和审批的各部门相关主管人员的签名方可, 此称之为联署。需要注意的是, 唐制原则上规定文书署名必须本人亲自为之, 不得代署, 唐代律令也对此有相关的处罚措施, “诸公文由本案事直而代官司署者, 杖八十。代判者, 徙一年。亡失案而代者, 各加一等”。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伪造公文, 从而保证了文书档案的准确与安全。

(三) 专人邮传——邮传制度

文书在经过以上种种环节之后, 就可以向外发送了。文书的邮递是文书管理中致为重要和关键的一环。唐代为确保国家交通的顺畅, 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传设施。除此之外, 唐代的有关律令也显示了政府对于文书的邮传的重视。《唐律疏议》中的有关条文规定, 唐代根据文书的缓急程度以及远近程度, 对于驿传时的总路程和每日行程, 是否派发驿马、驴和驿船以及派发的数量, 文书传递的目的地等等, 都有详尽的规定。如驿使稽程、驿使以书寄人、驿使误诣他所、乘驿枉道、乘驿马赍私物、诈乘驿马等等, 处分有笞、杖, 徒、流直至死罪。法律条文对邮传人员的路线和任务都作了详尽的规定, 保证了文书档案的全程安全。

(四) 专人勾检——勾检制度

这是唐代施行的对文书档案的监督检查制度。“检者, 谓发辰检稽失, 诸司录事之类。勾者, 署名勾讫, 录事参军之类”。由此可见勾检官吏或官司主要是检查文书是否有办理失误或迟缓, 文书本身是否有错讹之处, 文书是否办理完毕等。唐代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有文书勾检部门或文书勾检人员, 在中央, 尚书省是最高级文书档案勾检部门, 勾检全国各级行政管理官府的官文书。在地方, 负责文书档案的处理工作的文书官员录事、司录参军等也负责文书的监督工作。文书的发出, 需要勾检, 档案的收集和归档, 也需要勾检。勾检的对象包括各级政府部门的公文、地方州县的官文书和各类户籍、计账等, 勾检的内容包括:文书档案是否办理完毕, 文书是否违期, 档是否粘署压缝完毕。“勾检的过程包括登记、检查、复查三个步骤, 这三者构成了唐王朝衙署的勾检制度。”勾检人员的勾检再次保证了文书档案的准确性与安全性。

(五) 专人利用——档案的利用制度

古代历朝历代都把档案视作国之重器一般的事物, 对其严加保密, 私人不得允许是无法亲近的。各王朝能够利用档案的也只有那些修撰史书的史官和编辑类书的官员, 唐代也是如此。唐代对档案的利用主要是修史。唐代形成了官修史书的制度, 设立史馆, 专门负责国史和前代史的修撰。此外, 唐朝还用档案编修谱牒。贞观十二年 (638) , 编成了一百卷的《氏族志》, 内容非常丰富。利用文书档案的人员和用途有限也保证了文书档案的安全。

(六) 定期销毁——鉴定销毁制度

唐代对于档案规定了鉴定制度, 即“检简”, 把档案进行分析、研究、检查, 哪些档案应该永久保存, 哪些档案保留一段时间便可以销毁, 问题处理非常慎重, 另外对档案销毁规定极为严格, “文案不须常留者, 每三年一拣除”, “凡文案、诏敕、奏案及考案、补官解官案, 祥瑞、财务、婚、田、良贱、市估案, 如此之类长留, 以外年别检简, 三年一除之, 具录事目为记。其须为年限者, 量事留纳, 限满准除。”可见, 唐朝对档案的销毁, 审查是非常严格的, 态度是非常慎重的。定期清理公务文书既是为了更好地保存处理完毕的有保留价值的公务文书, 又保证了文书档案的安全。

二、唐代文书档案保密制度的特点

(一) 法制化

唐代从更多的方面强化文书档案的保密制度, 并且以名目繁多的法律条文来防止公文泄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泄露机密的处罚条律:凡官吏泄露国家机密, 不论有意无意, 是否造成后果, 均追究其刑事责任。泄露官府收捕谋叛者、官军奔袭“寇贼”等机密者, 处以绞刑;泄露一般机密, 如天象灾变征兆的报告等, 处以徒刑一年半, 如透露给藩国使者, 则罪加一等;凡两人以上泄露机密, 以初传者为首犯, 次传者为从犯, 按首从法定罪, 第三人以下辗转相传者, 杖八十。

私拆文书的处罚条律:凡秘书人员未经同意而私拆制书者, 杖八十;私拆官府文书者, 杖六十;如被拆阅的系密件, 则按泄密罪处治。

由此可见, 唐朝有关文书保密工作的律令细而多, 目的是使保密工作有章可循, 从而提高文书档案保密工作的水平。

(二) 程序化

文书作为政府发布命令和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 对于维护统治秩序和国家安全意义重大。由于古代文书档案管理制度本身存在的不足和疏忽, 常常出现文书失窃、国家机密被泄漏等现象, “档案的安全关系到统治者的切身利益”。因而通过行政和法律手段来确保文书档案的保密和安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唐代, 由中书舍人负责诏敕的拟定, 关系极其敏感, 针对他们就制定了稽迟、违失、忘误和泄露的“四禁”制度。在文书档案处理的各个环节, 都要求经办人员仔细检查, 并在文书原件上署名, 这样在出现问题时能及时落实责任, 确保文书的安全。还规定:制书官文书只能由勾检官收发, 其它人不得擅自拆阅。对于偷盗或伪造官文书或符宝印节等物的行为, 因其严重地干扰了国家正常的统治秩序, 损害了政府的权威, 而且很可能泄露机密, 不利于文书档案的安全和保密。因此, 这类行为是要受到严厉处罚的, “诸漏泄大事应密者, 绞。非大事应秘者, 徙一年半;漏泄于藩国使者, 加一等。仍以初传者为首, 传至者为从。即转传大事者, 杖八十, 非大事者, 勿论”。“把泄漏文书档案定为禁令, 强制实行, 确保了文书档案的安全保密。”

综上所述, 我们对唐代的文书档案保密制度的内容和特点作了探讨。为了文书档案保密, 唐代秘书人员做了大量的保密工作, 文书存放安全场所, 文书制发保密, 机密文书专人传送, 制定文书保密法律条文等。由此可见, 唐代文书从保存、制发、传递的保密工作不断加强至制定法律条文加强保密, 文书档案保密制度也因之变得越来越完善, 从而达到理想的保密程度。它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文书档案工作经验, 对今天的档案管理保密工作具有借鉴和启迪作用。进入二十一世纪,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 我们要注意学习、掌握现代文书档案保密工作技术, 尽快实现文书档案保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 (唐) 李林甫.唐六典[M].北京:中华书局, 1992.

[2] (唐) 长孙无忌.唐律疏议[M].北京:中华书局, 1983.

[3]周雪恒.中国档案事业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

[4][日]仁井田升著, 栗劲翻译.唐令拾遗[M].长春:长春出版社, 1989.

试析如何做好档案保密管理与利用 篇8

[关键词]档案;保密管理;利用

档案在社会上所产生的价值是非常大的,它能为人们提供有用的信息资源,所以大家也就都比较重视档案,尤其在对其进行保管和利用方面上。在进入现代化社会之后,档案的载体已经不只是纸质档案,更向以电子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电子档案发展,这也是未来的档案管理重要组成形式。但是现在还有很多人对档案的保密等级划分与利用方法不是很明确,容易造成档案信息遗失等情况,为档案工作带来麻烦。

一、做好档案密级调整工作

(一)保密档案的等级。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档案可以分为绝密、秘密以及机密三个等级,将档案划分出明确的等级,就是让档案工作人员去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以便于人们对档案的利用。但是在档案保管的时候,密级并不是一直都不边的,它是随着文件的贯彻情况以及时间的流逝而有所变化的,一般都是升密、解密以及降密这几种变化。档案很少有升密的情况,及时有也是暂时的,多数的档案都是降密或者是解密的变化。在实施相关法律规定的同时,相关人员还要加大档案的宣传力度,让人们了解档案,并在档案的管理工作中做好协调工作,解决好相关的档案保管问题,首先要明确掌握档案解密的时间控制表,对有关涉密的档案内容要严格执行保密管理的标准,切实落实法律规定的一切条款。其次,还要接受保密部门对档案保管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工作,一同将档案中的涉密文件做好密级检定工作,并严格区分开密级档案和非密级档案的界限,明确哪些档案是不能开放利用,哪些档案是可以开放利用的,哪些档案要在一定的范围内被利用,这些都是保密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

(二)建立法制秩序。在对密级档案进行调整的过程中,不应该只立足于眼前的工作,要将目光放长远一些。在以往的密级档案管理工作中,保管的制度还不是很完善,不能适应新的保密法中的规定,所以在档案保管的制度中,还要添加一些能适用于现代保密档案管理的工作内容。为了保证涉及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要完善相应的制度。首先,建立一套涉密档案的密级划分制度,这样能使保密期限满的档案进行自动解密;其次,建立调密通知的制度,主要应用与提前解密的档案或者是密级有升降变化的档案,并且能下发正规的通知单,方便工作的衔接,还能随时掌握档案的密级情况;最后,建立一套涉密档案的接受制度,使涉密档案的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

(三)科学管理涉密档案。以往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总是将涉密档案和普通的档案混合管理,并且混合利用,这样加大了档案的泄密现象,所以,采取合理的涉密档案保管是很有必要的。对于以前的档案存放不去挪动,但是在以后的档案提供利用的时候,如果涉及到涉密的档案,就不能向外提供,并且对那些涉密的档案进行密封处理,保管好档案。在以后的涉密档案管理工作,就要每份档案都单独保存,不能再出现与非机密档案相混淆的现象出现,使以往工作中的管理漏洞给填补上,使涉密档案和非涉密档案都能够统一管理类,为以后的利用工作和密级调整工作带来方便。此外,还要为档案建立密级的目录或者卡片,这样便于对档案的存放和查找工作,起到了索引的作用,使档案的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

二、档案利用监督是档案保密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制度建设。档案利用规章制度一般有阅览制度、外借制度、复制制度等。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利用人员确定不同的利用范围,规定不同的审批手续,使提供利用工作有章可循,在大力开展档案利用工作的同时,确保不失密、不泄密及文件的完好无损。各项档案利用规章制度的条文应严密而简明,便于执行,并在实践中认真加以总结,不断充实和完善。

(二)队伍建设。担负利用服务工作的档案管理人员,是利用制度的直接贯彻者,对档案的安全负有直接责任,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

(三)监督措施。在利用中,要根据不同的利用对象和不同目的,掌握其心理和思想动机,加强重点监护。做好利用监督,仔细检查翻阅被利用过的案卷和文件,发现问题及时查处,并在利用登记簿上备注说明。对于损毁档案较为严重的违法行为,应及时报告有关领导,以便及时查处,挽回损失。

(四)做好档案的解密工作。保密档案是有等级的,其划分等级是根据《保密法》规定,划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确定档案的密级,就是为了让档案工作人员根据不同的密级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提供利用档案。但是秘密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旦秘密保管期限届满,便失去了它的保密價值,为此我们不能按原有的保密文件管理,而应该按照公开文件进行管理。这就是档案保密的时效性。向社会各界开放的档案,必须是到了一定时限的档案,要开放,必须先进行划密解密,把未解密的列入控制使用的范围。

三、档案保密管理与利用工作中的对策与措施

(一)认识提升到位。档案保密既是档案管理的工作内容,也是整个保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保密实际上是现行文件资料保密的延伸和拓展,不能因为涉密文件资料已经立卷归档了,进了档案保管室,就如同入了保险柜,可以高枕无忧了。说到底,涉密文件资料除了被销毁的部分以外,在其保密期限内,大部分时间是依靠档案保密室来落实保密防范措施的。因此,各级档案、保密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协作,紧密配合,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严格责任,齐心协力抓好档案保密工作的落实。

(二)体系完善到位。抓好档案保密管理工作,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三大体系。一是组织领导体系。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档案保密工作的组织领导,严格领导干部保密责任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操作、谁负责、谁出问题、谁负责”的原则,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分析和研究档案保密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二是管理制度体系。我们要建立健全立卷归档、档案提供、档案保管等一系列工作规范,坚持把保密要素渗透到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做到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理事,杜绝档案保密工作中的主观随意性和自由散漫的行为,防止因工作失误而造成失泄密责任事故。

四、结束语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需求,我国企业必须加强档案保密管理和利用工作,才能使企业更好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也相信档案保密管理和利用工作在各种技术的进步下越来越好,使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杨艳萍.浅谈档案管理科学化[J].科技致富向导,2010(22)

[2]韩文琳.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J].青年记者,2011(8)

项目保密管理制度 篇9

3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项目组人员保密协议

我们作为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本所”)的项目组成员,在执业过程中能够获知审计客户的保密信息。我们已被本所告知,我们有责任对执业活动中获知的涉密信息保密。

保密信息,指项目在执业过程中获取的所有商业信息。主要但不限于包括客户财务、经营等相关记录、公司计划、营销战略和资料、客户清单、政策和其它手册以及其它相关资料。它还包括客户与合伙人或项目组人员,合伙人与合伙人,执业人员或合伙人与咨询人员的沟通记录等。

我们有责任对本所审计客户的信息保密,我们郑重承诺,除《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所规定的情形可以披露涉密信息以外,不存在下列行为:

(一)未经客户授权或法律法规允许,向本所以外的第三方披露所获知的涉密信息;

(二)利用所获知的涉密信息为本人或第三方谋取利益;

(三)有意或无意向社会交往的人员泄密,特别是向近亲属或关系密切的人员泄密;

(四)在终止本项目客户关系后,对执业活动中获知的涉密信息泄密。

我们同意,任何时候无论与公司聘用当期或结束聘用,除非明确授权,否则不得透露给任何人或使用涉密信息(如上文所述)。

我们已阅读并充分理解《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的相关规定。我们将遵守在职业活动中获知的涉密信息的保密条款。我们清楚的知晓,如果违反了这个协议,将承担一切相应责任。

签字

日期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签章)日期:

保密管理制度 篇10

保守公司秘密,维护公司利益。2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3 定义

3.1公司秘密是关系到公司利益,依照特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3.2泄密是指违反公司保密制度,使公司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或使公司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而不能证明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4 职责

4.1保守公司秘密的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既确保公司秘密又便利各项工作的方针。各部门和所有员工都有保守公司秘密的义务。4.2总经办归口管理全公司的保密工作。

4.4涉及公司秘密的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指定人员管理本部门的保密工作。4.5人力资源部负责对新入司员工进行保密知识培训并签订保密协议。5 公司秘密的范围和密级

5.1公司秘密包括符合本制度第3.1条定义的以下秘密事项: 5.1.1公司经营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5.1.2公司研发、生产、营销、商务、财务、法务、投资、人事、行政、基建、计划等活动中的秘密事项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事项。5.2公司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绝密”是最重要的公司秘密,泄露会使公司的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是重要的公司秘密,泄露会使公司利益遭受到严重的损害;“秘密”是一般的公司秘密,泄露会使公司的利益遭受损害。

5.3公司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总经办分别会同各部门规定,至少每年在有关范围内公布一次。

5.4各部门对所产生的公司秘密事项,应当按照公司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在产生的同时确定密级。对是否属于公司秘密和属于何种密级不明确的事项,由上级部门或总经办确定;在此之前,应当按照拟定的密级,先行采取保密措施。

5.5属于公司秘密的文件、资料,应当按照本制度第5.2、5.3、5.4条的规定标明密级。5.6对是否属于公司秘密和属于何种密级有争议的,由总经办确定。

5.7各部门对公司秘密事项确定密级时,应当根据情况确定保密期限。保密期限的具体办法由总经办分别会同各部门规定,至少每年在有关范围内公布一次。

5.8公司秘密事项的密级和保密期限,应当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变更。密级和保密期限的变更,由原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的部门决定。

5.9公司秘密事项的保密期限届满的,自行解密。保密期限需要延长的,由原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的部门决定。6 保密规定

6.1公司经营各方面的专项保密规定,由该业务的归口管理部门根据本制度制定。其中: 6.1.1属于公司秘密的公文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摘抄、保存和销毁办法,由总经理办公室规定。

本文件电子文件为受控文件,经打印即为非受控文件 6.1.2采取电子信息技术存取、处理、传递公司秘密的办法,由IT部门规定。6.1.3属于公司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进出公司的办法,由总经办制定。6.1.4属于公司秘密不对外开放的场所、部位的保密措施,由有关责任部门规定。6.2对绝密级的公司秘密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必须采取以下保密措施: 6.2.1非经原确定密级的部门批准,不得复制或摘抄。

6.2.2收发、传递和外出携带,由指定人员担任,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尤其不得通过OA系统或以未加密的文件形式通过电子邮件传递。

6.2.3实物在设备完善的保险装置中保存,电子文档加密保存。

6.2.4经批准复制、摘抄的绝密级的公司秘密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依照前款规定采取保密措施。

6.3对外交往与合作中需要提供公司秘密事项的,应当按照规定程序事先经过批准,并通过一定形式要求对方承担保密义务。

6.4发生泄密事件的部门,应当迅速查明被泄露的公司秘密的内容和密级,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的范围和严重程度、事件的主要情节和有关责任者,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报告主管公司领导和总经办。8 处罚条例

8.1对产生的公司秘密事项,相关责任人未按要求确定、标明密级的,提出批评或处罚50元;由此

造成泄密,但尚未产生严重后果或经济损失的,处罚100-200元;由此造成泄密并产生严重后果或经

济损失的,处罚500-1000元。

8.2过失泄露公司秘密,尚未产生严重后果或经济损失的,处罚100-300元。8.3过失泄露公司秘密,产生严重后果或经济损失的,处罚500-5000元。8.4故意泄露公司秘密的,予以开除并赔偿经济损失。

8.5刺探、窃取、收买或利用职权强制获得不应知悉的公司秘密的,处罚100-1000元,情节恶劣者予以辞退。

8.6涉及公司《竞业保密协议》的事项,按该协议规定进行处理。

8.7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并构成违法犯罪的,在按公司制度处罚的同时,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8.8屡次发生泄密或因泄密造成严重后果的部门,对部门负责人处罚100-1000元。9 相关文件

9.1《员工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9.2《物资出门管理制度》 10 附加说明

10.1本文件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10.2本文件由总经理办公室起草,并负责修订和归口管理。

项目保密管理制度 篇11

关键词:档案保密 管理与利用 措施

中图分类号:G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a)-0182-01

档案资源中档案管理性质使得档案资源存在极强的保密性质。其中,特别是在社会发展中,档案资源管理与保密工作直接影响着本单位最根本利益和安全。档案保密贯穿档案管理全过程,在档案管理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1 完善档案机密等级划分工作

档案管理过程中,相关资料的机密等级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该领域形势变化以及时间推移不断在进行优化调整。在调整时,必须严格遵守《保密法》中的各项规定,确保档案机密等级准确性,以此来为实现机密等级规范、标准化奠定坚实基础;档案等级划分是由制发机关来进行,制发机关应根据国家机密等级制度及该领域形势变化,并且保证是在行政部门指导下,对机密文件进行等级划分。最后将变更结果上报管理部门,以此来明确机密档案主体;根据《国家秘密保密期限的规定》中的要求,可以得知必须构建机密单位与资料库管理部门间的联系制度,形成强有力的机密档案管理,来实现档案管理机密等级制度化。

2 改善档案管理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2.1 档案库管理制度

档案库管理作为档案保密基础和关键。从档案管理安全及保密性出发,档案库应该根据国家与相关事业单位需求来进行管理建设。从保密性的角度来看,在对库房进行保密管理时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库房应该制定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各库房应分别对相关专业人士进行管理;库房应与办公室以及阅览室隔开,同时,库房不适合设在较低楼层;库房内应放置防虫药物,避免室内温度潮湿;库房的门窗应该特别加固,安装防护装置以及全方位摄像监控,防止资料被盗,避免安全问题出现。建设完善库房制度,是实现库房安全的最根本基础。

2.2 提升管理人员素质

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资源管理进行过程中一直处身于比较特别的位置。建设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提升相关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保障档案库资料的完整与绝对安全。保障档案资源的绝对安全,是从事档案管理专业人士基本工作内容,也是对资料库进行管理最基本目的。这要求管理人员对工作需要高度集中,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他们对国家机密与事业单位内部文件保护存在相当大的责任。正因为档案管理该项工作具有绝对保密性,在对待员工要求上相对就更加严格。该领域相关文件中就有明确规定,要求相关管理者必须拥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对事业高度集中,同时,能够将国家利益放在最前线,把个人利益归于国家利益之后。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因个人工作疏忽而丢失档案库文件,使档案库内容缺失或被不良分子剽窃。在进行档案管理时,应该有条不紊,不急不躁;档案资料排放应该整齐规范,有依可寻。档案管理人员相关工作是艰巨的,同时也是光荣伟大的,只有完善这一基础工作,才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保证资料库的完整和安全。为党和国家工作奠定基础。

3 档案开放的管理和监督

首先,相关单位应制定健全的资源借阅制度,以此来加强保密档案借阅制度建设。建设完善,简明的借阅制度在管理人员进行工作时能有效利用时间,为工作带去便捷,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相关规章制度,确保档案安全。机密资料被借阅时,应严格遵守规定进行手续办理,确保清单的准确无误,之后再由直接领导人以及项目负责人进行签字核实,确保每一个步骤都要透明严格。同时,也要求借阅人自身素质以及约束力要好,能够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禁止向他人泄露国家以及事业单位个人机密与技术劳动成果。不得丢失,泄密,私自复印、损毁、修改机密资料,更不能发现缺页现象。管理人员在发现问题时,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进行最大限度补救。机密资料借阅时长不能超过7 d,当过了约定时间却无法及时归还时,还应当办理相关续借手续。一切按国家相关规章制度严格执行。

4 明确保密管理与利用关系

保护国家机密不仅仅是每个公民的职责更是相关档案管理人员的义务。档案管理的主要职责,就是为了保护国家重要机密,不被不良分子以任何方式进行窃取。日常工作时,管理人员应准确并客观对工作智能进行转化,同时,对上级领导决策进行服务。对机密档案进行保护是为了使档案库资料能够得到更好利用。在一定程度上,资源运用在时间及地点上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对少许资源只是进行保存而不使用,时间长了该资料将会失去自身价值,那么那时候它的存在也将毫无意义。与此同时,人们对档案进行管理利用时,必须保证机密档案是在被保护状态下被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对此进行反复,无限度使用也会给国家以及相关事业单位带去利益上的伤害。国家和事业单位对档案进行保密的目的是为了对企业和社会服务。因此,对从事档案管理工作者来说,对资源进行保密与使用都相当重要,应该正确处理好档案保密管理和档案利用两者间的关系,将档案保密和档案使用进行有效结合,才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档案使用价值。同时,这也要求管理人员自身对工作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管理者在这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是国家建设的推动者。

5 结语

由于当前社会处于经济全球化,各国与各企业间交流日益密切,同时,相互之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为了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国家与国家都拥有自己的机密档案。因此,机密档案在保管和利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工作至关重要,国家和企业都必须加强对机密档案的管理,只有加强对档案管理的使用,国家与企业才能得到更好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增加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彦杰.如何完善档案保密管理工作[J].陕西档案,2013(3):33.

[2]牛静平,关翠集.档案保管利用过程中的保密工作[J].陕西档案,2014(4):55-56.

[3]王铁春.如何做好档案保管与利用过程中的安全与保密工作[J].兰台世界,2014

部队信息安全保密风险管理探究 篇12

1 部队信息安全保密风险管理现状

当前, 我国部队在安全保险风险管理上有所提升, 部队的风险意识也在不断的增强, 现在很多部队已经建立了一定的保密体系, 也将信息安全保密风险纳入该体系当中, 但是在管理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没有独立出来, 没有专门的功能性部门和专业的评估人员, 在很大程度上, 造成了风险管理的实效, 导致部队信息泄密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整个运作过程中, 也缺少配套的基础设施及技术支持, 管理理念落后, 风险评估能力较低, 存在致险因子“盲点”。从一般意义上来讲, 我国部队的信息安全保密风险所产生的原因在于信息化条件下黑客的攻击、信息不对称下的国之间的博弈、不可预期事件的发生等。在很大程度上, 完善的信息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地规避该风险的发生。然而, 由于我国的信息安全体制尚处于初级及不断完善的阶段, 信息安全保密销售管理技术还极为落户, 信息安全保密风险管理水平较低家。因此, 优化信息安全保密风险管理, 降低风险管理给部队造成的巨大信息安全保密损失, 是当前部队及相关学术研究面临的重要课题[2]。

2 部队信息安全保密风险管理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技术与管理理念落后

随着科技的进步,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 使我国在信息安全保密风险管理技术方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但是很多部队由于技术成本及人才结构等方面的缺陷, 使其在引入和应用先进管理技术上出现困境。基于技术的落后, 部队在信息安全上缺少对保密风险的管理, 严重制约了其部队信息的安全性及保密性, 加大了部队及国家的安全风险。而且在落后的管理技术下, 造成部队信息安全保密决策的失误, 不仅不能有效防范和降低风险, 而且还造成巨大的物力、人力的损失甚至是生命[3]。另外, 很对部队在管理理念上也相对落后, 只注重对人员的管理收益, 忽视管理等软环境的建设, 特备是下风险管理理念存在着诸多的不足。部队在管理理念上重人力轻管理的意识形态, 极大地制约了部队对信息安全保密管理体系的建构。

2.2 缺失有效的风险动态评估机制

信息安全保密风险虽然客观存在于部队的整体运作过程中, 但是具有一定的不可见性、不可提前预知性和滞后性, 因此, 这就要求部队对其进行有效的评估, 科学地进行决策判断。但是, 当前我国大多部队内部缺少对信息安全保密风险的评估手段与机制, 对风险的评价上相对落后, 而且信息安全保密风险具有一定的随机性, 对方部队的管理管理都会引发信息安全风险, 面对这样的情况, 部队应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加以应对。但是, 当前我国部队在评价风险时除了没有科学的、现金的评估预测方法还缺少一定的动态运作机制, 导致部队信息安全保密风险评估能力的低下, 造成了风险的频发, 严重阻碍了其发展的规模及速度。

2.3信息安全保密风险意识淡薄, 缺少综合素质较高的管理队伍

由于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研究与应用在我国起步较晚, 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完善的发展规模体系, 而且很多部队对其没有足够的了解, 导致其内部成员信息安全保密风险意识淡薄, 缺少相关管理人员。很多部队没有专门的信息安全保密风险管理部门及管理团队, 信息安全保密风险管理方面的活动主要由部队的销售部门及财务部门来完成, 缺少专业的人才, 导致信息安全保密风险管理队伍能力上的有限。这种现象致使信息安全保密风险管理比较混乱, 缺少管理力度, 甚至是流于形式, 起不到任何的作用。另外, 很多部队将信息安全保密风险管理置于内部管理体制之外, 没有将信息安全保密风险管理作为战略发展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没有相关的监督及考核机制, 导致管理人员对此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严重阻碍了部队风险管理的水平的提高[4]。

3 建立健全部队信息安全保密风险管理运行机制的对策

3.1 建立健全部队信息安全保密风险管理体系

部队信息安全保密风险管理水平低下,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没有完善的信息安全保密风险管理体系作为保障, 因此, 部队应从机制上建立科学的、合理的风险管理体系, 减少和有效抵御由信息安全保密风险所带来的致险因素, 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方面的规范, 减少人为的信息泄密。信息安全保密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能够给部队的风险评估、预测及决策提供一个可操作性的平台, 部队信息安全保密风险管理将在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机制下进行合理运作, 通过一定的制度标准对风险管理行为进行规制, 有效降低由信息安全保密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提高部队的管理效益。

3.2促进管理技术与管理理念的有机融合, 提高管理运行水平

通过产研结合的方式, 加大开发适合部队自身发展运营的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系统力度, 不断进行管理技术的革新与应用,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 部队与科研机构互为支撑的信息安全保密管理技术交流合作平台, 加快推进技术的革变, 提高部队对信息安全保密风险的判断与预警能力。而且引入相关科学的管理理念, 使管理技术得到最大限度的应用于发挥。

3.3 建立切实有效的部队信息安全保密风险动态评估机制

部队所面临的信息安全保密风险是一个动态的系统行为, 因此, 部队应建立有效的风险动态评估机制, 在部队各部门之间建立有效的互动联络体系, 密切关注信息安全保密销售的对象主体的管理状况, 关注行业相关政策信息及市场情况的变化, 根据具体情况实施相对应的措施, 减少风险损失及安全隐患, 加强国家安全。

3.4 提高信息安全保密风险意识, 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部队应加强对管理人员信息安全保密风险方面知识及管理防范手段的教育及培训, 提高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 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强部队的团结合作, 建立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 提高信息安全保密风险管理的实效性[5]。

4 结语

部队信息安全保密风险管理及其运行机制的优化完善, 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关系着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意义重大。因此, 需要部队各层级的通力配合, 加强对先进技术及理念的引入, 提高风险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更需要政府及相关科研机构的外部支撑, 给部队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及政策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静.基层部队信息安全管理定量评估及对策研究[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11 (6) :43-46.

[2]周金.军队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研究[J].软件导刊, 2012 (4) :159-160.

[3]阮谢虹.辨识保密风险建立控制机制[J].国防科技工业, 2013 (6) :40-42.

[4]张鹤.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部队信息安全防线的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3 (9) :38-39.

上一篇:数学教学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下一篇:水果丰收会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