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注意力训练方法

2024-07-25

儿童注意力训练方法(共11篇)

儿童注意力训练方法 篇1

1、引起注意

通常情况下孩子们对于自己喜欢或者感兴趣的事就会更加感兴趣,因此在训练孩子注意力的初期,可以适当的选择一些孩子相对感兴趣的事。比如说游戏锻炼法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了。像日常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不要照本的读,而是要加一些动作,或者是一些可能吸引孩子的情节,这样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也容易使宝宝安心的听下去。

如果实在不知道宝宝感兴趣的事是什么的话,那么也可以利用培养孩子兴趣法,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事实上日常家长们如果可以以身作则的话,也可以间接的把自己的好习惯培养给孩子,这对于训练孩子的注意力也有一定的帮助。比如说你希望孩子可以集中注意力的看一本书的话,那么做家长的日常就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耳濡目染就可以让孩子更好的融入学习的氛围之中。

2、掌握孩子的特点

每个孩子都会有每个孩子的特点的,通过科学家的发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这样的结论那就是不同年龄的孩子注意力集中力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5岁左右的孩子它可能可以将对一件事的注意最多也只能保持15分钟左右的样子,而到了12岁以后孩子的注意力的集中度可能就可以达到半个小时以上了。

当然了应该说每个孩子的特点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做家长的要注意掌握孩子的特点,科学合理的安排训练时间。切不可给孩子过大的心理压力。

3、排除干扰

外界的因素是影响孩子注意力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比如说大声的说话,电视声或者是一些其它的事情都有可能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因此做家长的最重要的就是要排除减少外界对孩子的干扰,给孩子一个相对安静适合做某件事的空间。

如果孩子正在集中的学习或者做什么事的话,家长最好避免大声说话,进进出出。或者孩子正在专心的做一件事的时候,突然要求孩子去做另一件事都是不可取的。

4、表扬法

表扬是训练孩子集中注意力的一个最好的方式方法。值得一提的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无法做到一点。比如说当孩子没办法达到自己的要求的时候大声的呵斥,这不仅不会对孩子的提高有所帮助,相反的还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兴趣。

所以正常的做法就是不时的给孩子鼓励。比如说他之前只能集中注意力10分钟,而现在可以15分钟了,或者说哪怕只有一分钟的提高也都要及时的表扬孩子。

儿童注意力训练方法 篇2

一、力量训练注意的事项

儿童少年时期骨骼的发育特点是软骨组织较多,骨组织内水分多,有机物多,无机盐较少,虽然弹性好,不易折断,但坚固性不好,易弯曲。所以力量的安排要小,且全面。负荷的安排应该以克服自身体重为主,或持轻器械的练习手段为主。根据敏感期的特点,一般到15岁以后才可以进行专门的力量训练,16岁之后逐渐采用最大力量练习手段。

二、速度训练注意的事项

速度的提高取决于步频与步幅两个因素,而步频的提高取决于学生的协调能力,步幅的提高取决于力量的大小。在儿童少年时期,7~14岁是提高步频的最佳时期,所以此时的速度训练应该是提高学生协调能力的训练为主。14岁以后提高步长的速度训练,就应该以提高身体各个部位的力量训练为主了。

在速度训练过程中,无氧训练应该加以限制,因为儿童少年时期,每千克体重的吸氧量较成年人少,进行无氧训练时,儿童少年的身体缺氧快,易疲劳,训练要谨慎。心率在180次/分钟以上的速度训练,持续时间要短,组数要少。

在速度训练时,应该多安排一些自然的快速动作,如各种追逐性游戏,短程接力赛等等,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发展速度力量的练习。

三、耐力训练注意的事项

在儿童少年时期,耐力素质的训练一般是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的,在8~13岁时期应该以发展有氧耐力为主,进入青春期之后以无氧耐力为主,青春期一般指13、14岁~17、18岁这个阶段,并随年龄的增长逐渐提高无氧耐力训练的要求。在有氧训练时,要经常以脉搏数的多少作为控制训练负荷的指标,一般在150~170次/分钟作为适宜状态。在儿童少年时期过多地进行无氧耐力训练,会使心脏壁增厚,心腔体积减小,不利于健康发展。

耐力训练时还要注意其他手段对身体状态的监控,如血红蛋白、尿蛋白等生理指标要定期检查,及时反馈,要根据数据所反映的情况,再进行针对性调整,不要训练过度,造成运动型贫血等事故的发生。

四、灵敏与柔韧素质训练的注意事项

灵敏素质的训练应该与协调能力密切结合,多加强各种动作技能的训练,注意培养他们对时间和空间的判断能力,定向能力以及听觉、视觉等的反应能力。由于灵敏素质训练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容易疲劳,训练时间不宜过长,应该与其他训练内容交替进行来提高训练效果。

柔韧素质的训练在10岁之前就可以开始,青春期之后每次仍要保持一定的时间来训练。柔韧性训练内容的安排要与运动项目相结合,要与力量训练相结合,但必须要保持各关节的灵活性和协调性的发展。

儿童注意力训练方法 篇3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感觉统合训练 观察

对象与方法

2005年12月~2007年3月在本院门诊确诊且家长不同意药物治疗的ADHD患者168例。按感觉统合失调轻中重3个程度分层随机抽取,分为2组,一组给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并辅以心理辅导,另一组只给予心理辅导作为空白对照。其中,训练组84例,男40例,女44例,年龄6~12岁,平均年龄8.9岁;对照组84例,其中男42例,女42例,年龄6~12岁,平均9.1岁;两组性别、年龄、家长量表多动因子得分各方面均无差异。

ADHD诊断:根据DSM-Ⅳ的诊断标准,用Conner's父母用量表。

训练方法:采用广州医学院提供的感觉统合训练治疗方法,结合台湾陳文德教授的《学习困难儿童指导手册-感觉统合积极疗法》(包括滑梯、滑板、秋千、插棍、平衡术、独脚椅、跳床、击球和袋鼠跳等),按就诊的顺序随机编组训练。每组5例儿童,每周训练2次,每次训练时间为90分钟,40次为1疗程。训练中,给予心理辅导。对照组不进行感觉统合治疗,只给予心理辅导。

疗效评定:选用Conner's多动父母用量表对患儿进行治疗后评定[1]。量表共有48项目内容,以0~3四级评分:0分为“无”此问题;1分为“稍有”;2分为“相当多”;3分为“很多”。由患儿父母在医生的指导下填写。

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使用SPSS11.0统计分析。

结 果

训练组和对照组儿童在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多动-冲动、焦虑及多动指数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而品行问题训

练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

讨 论

感统训练是通过游戏的方式为儿童提供一种感觉输入的控制,特别是从负责身体平衡的方向和速度的内耳前庭功能系统、肌肉关节和皮肤输入感觉,使儿童能够统合这些感觉,促进神经功能的发展,并作出适应性反应。感觉统合训练通过针对注意力缺陷的儿童感觉信息,在中枢神经系统整合和处理不协调的生理和心理问题进行矫正。特别针对知觉不平衡和知觉上的问题、手眼协调上的障碍、学习上的障碍、反抗性特别强和协调性不佳及反社会行为,对自己评价不高及其他特征,进行针对性的训练。通过对前庭、本体觉触觉的刺激输入,尤其是前庭的刺激输入,打通额神经系统的通道,从而达到改善脑功能的目的。与国内外研究显示感觉统合训练能改善儿童的行为问题和注意力集中、身体运动协调性情绪的稳定性和学习成绩,疗效达到83.3%~91.7%一致[2]。但本次研究发现对品行方面问题的改善不明显,可能和家庭的支持配合治疗情况和调整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有关。

参考文献

1 [ZK(#]陈文德.感觉统合积极疗法.学习困难儿童指导手册.第1版.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111-115.

2 任桂英,王玉凤.感觉统合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2):260-262.

集中注意力训练方法 篇4

根特先生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他在读书时经常使用一种精神集中法。其做法是,当他读书前,或者在书房里深思冥想问题时,他必定是透过窗户凝视着远方屋 顶上的一个随风摆动的风向标箭头,他一边眼盯着风向的转动,一边下意识地沉浸于深深地思考之中。这种方法大大帮助了他,哲学中的许多理论就是这样思考出来的。这种方法好像没有什么奇特,很多读书人,也有这方面的经验,当两眼凝视着某一点时,一边对着视点出神,一边思考着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思考已读过的内容,好像无形之中,注意力就集中在一起,促进了思考的深度。

这种做法所以会产生如此好的效果,也还是有其道理的。当人的双眼长时间地凝视在一点时,视野就会变得狭窄,那些容易吸引你并导致注意力分散的事物也就会进入眼帘,因此人的意识范围也随着变窄,从而使人达到注意力集中的心理境界。

有一位获得较大成就的科学家说:他读书之前,或在思考问题时,喜欢双眼盯着窗外的松树枝,目不转睛地望着,望着,很快地就集中起精神来,不自觉在进入了学习的遐想,这种方法对他的读书或思考问题很有帮助。

另外据说以前练习射箭的人,将一个中间空的小铜钱挂在远处,经常远远注视它,分辨出铜币的空心,练到一定的时候,再练习注视高空中的飞鸟,极力分辨鸟的头和身子及其它部位,长期坚持训练,其结果不仅增强了视力,而且还增强了集中注意的能力。据说这是训练神箭手的方法。

所以当你一坐在书桌前,就习惯地把面前某一件东西作为注意的靶子,例如屋外的天线、树枝、电线杆,或书桌上的台灯开关、铅笔、台笔、自己的手指等。然后用双眼凝视着它,并经常做这种练习,定会有好的作用。

儿童注意力训练方法 篇5

1、高声读书注意力集中训练

很多家长不知道读书也是对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方法,单一的环境能影响孩子的学习,读书大声可以减少周围环境对孩子思考的影响,减少周围环境对孩子学习的影响,大声读书可以让孩子专心,也起到了让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效果。

2、注意力集中游戏训练

家长通过注意力集中游戏训练,家长念数字不断的增加,让孩子写出来,从少到多,这个时候孩子会高度的注意力集中,经常使用此方法对孩子的注意力有帮助,这种注意力集中训练的方法有趣孩子也不会觉得枯燥,在兴趣中培养孩子。

3、扑克注意力集中训练

家长可以拿出几张扑克,让孩子看到其中的一张,然后再5张扑克里面换来换去,让孩子高度集中注意力,孩子会在游戏中集中注意力,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有助于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能力,帮助孩子注意力集中。

4、注意力感统训练

儿童注意力训练方法 篇6

应用行为分析法自从1993年以来在美国越来越广泛地受到教育界的注意。在莫莉思1993年写的《让我听你的声音》书中,讲了一个有两个孤独症孩子家庭,矫治孩子的方法。他们看了罗瓦思1987写的一篇文章后决定按照他的方法建立家里的强化训练项目。他们的结果显得十分成功。因此现在美国很多家长和专家都在讨论这个教法。

罗瓦思在1981年的书阐明了他的方法。孩子的训练一般是在他三岁半前开始的。每周在家里有三十到四十个小时的训练。就是每星期5—7天的训练,每天4—6个小时(都是一对一的)。这种时间安排不是绝对的,主要是要按照各各儿童的需要调整。一次训练平均2—3个小时(包括休息)。每个项目(5分钟左右)结束之后要休息1—2分钟,每小时也让儿童休息15分钟,那时候他可以自己玩,吃零食,看录象,等活动。

开展一个应用性行为分析法(ABA)训练计划需要哪些人参与?在美国一般来说要组成一个“治疗组”。这组有至少三个人,这样可以保障他们一周的工作的时间加起来可达到30—40小时。通常参与的人员是学教育学或心理学的大学生或研究生,但有时也可以请亲戚来帮助。如果这些人愿意作志愿者当然最好,但是常常找到的是要打工的学生。家长也是这个组的成员,但是不一定是直接来充当一对一的教师。也可能,家长自己先学会这种操作技能,再教给请来的老师,他的角色是参加每周治疗组开会。最好是,能先请专家来,一起设置一些合适的项目,帮所有训练人员(家长和其他老师)都掌握同样的方法。如果没有这种专家,家长可以自己通过看了书,了解了方法以后,就开始做。一个人只要有兴趣,有积极性和能够坚持就可以学会这个方法。

这几年来在美国越来越多学校,机构和家庭都选用应用行为分析法(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ABA)来教孤独症儿童。教学、训练的方式叫回合式教学(Discrete Trial Teaching)。这种DTT是一种具体的训练技术。它主要具有以下特点:①将每一项要教的技能(skill)分成小的步骤,然后一步步地练习;②强化性(intensive)教学,反复训练每个步骤;③使用提示帮助孩子做出正确的反应;④使用强化物及强化手段。

为什么叫回合式教学(DTT)呢?这是因为这样的教育过程包括着多种“操作”,每项“操作”都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具体过程是由三环节组成:①给孩子发出指令或要求;②促使孩子对指令或要求的回答或作出反应;③结果(对孩子的反应强化或提示加强化)。一个操作的这三个环节完成后,稍微停顿后再给出下一个指令(开始新的操作)。

孩子必须先学会每项技能的第一步,才可以开始学第二步。可以把技能分成很小的步骤,这叫《分解目标》。比如,要教孩子学习洗手就有好几个步骤:打开水龙头,搓手,擦肥皂,再搓手,关水,把手擦干„„。再比如,要较孩子学会配对物品或图片:先要教他学习相配一模一样的物品。先把一件物品(比如,一支杯子)放在面前的桌子上,然后把一支同样的杯子给孩子,并说:“把它放在一样的东西旁”(配对)。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使用“提示”和“强化”(下面还将仔细介绍)来促使孩子正确反应,完成要求。学会了这第一步之后,第二步就要在桌子上摆放两件物品(比如,一支杯子和一个球),孩子就须在摆放之前辨别和区分。由于孩子已经练习过前面的内容,第二步就会容易一些。ABA把每项技能分成很小的步骤练习,就是为了使孩子在学习中更容易得到成功,尽量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减少挫折感。ABA的回合式教学(Discrete Trial Teaching)与传统的经典的教学方法不一样。它是由指令、反应、和结果三个环节构成的。经典的教学方法是给孩子提供(看或讲)很多的信息内容,孩子在教授过程中只需被动的“听”,无需明确地作出反应。ABA教法就不一样,只给孩子很少的“信息”(比如两张动物的卡片和一个指令:“把牛给我。”),对孩子的要求十分明确,孩子对此也十分清楚。因此,应该说ABA不是那种被动、消极的学习方式,而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法。每次“操作”时孩子必须作出反应。这种方式很适于对孤独症儿童的训练,因为他们不可能象正常儿童那样,只需被动听老师上课就能学会新的技能。

为了促使孩子对指令作出(正确)的反应,必须使用提示(这包括手把手练习、语言提示、手势和操作示范等提示)帮助。传统的教育过程往往不包括向ABA这样的提示形式。教一个非孤独症儿童时,他可能通过观察来学习,比如问他“今天是星期几?”他不会回答,或者回答不正确时,可以再询问另一个孩子。如果别的孩子回答正确,那么正常孩子下次也就可以回答出来了。但是孤独症儿童就不一样了,所以必需给他们以提示,给他们多次的机会自己作出反应,再多次得到强化。ABA这种方法更强调对孩子指令后,孩子须马上做出反应。因此,提示的技术就更具意义。比如,教一个孩子学会完成两步的指令(“拍拍手、拍拍桌子”,或者“站起来,把书放在桌子上”„„)时,孩子很可能只听从第一项动作指令或后面一项指令,所以,给出指令后,马上示范或手把手提示——让他先完成第一项动作指令,再完成第二项动作指令。有了这样的提示,孩子才对指令可能做出正确的反应。只要他能够完成了指令(那怕是提示后完成的),还是要对他做出的正确反应给以强化。强化孩子做出的正确的反应就是“操作训练”的第三环节——结果。如果儿童反应是对的,马上给某种奖励,如果反应不对,说“不好!”。通过反复的练习,可以逐渐减少对孩子的提示,一直到无需再给提示,他也能正确做出反应。强化的使用也是有区别的,一般在操作练习两天以后的技能,如果需要提示的反应,强化的方式就用赞赏(对、很对;好„),如果没有经提示就做出的正确反应,就要多给强化,包括更多的夸奖及给他喜欢的东西(好吃的、玩具之类)。

上面这个例子提到了ABA另外两个特点(除了把技能项目分解成很小的步骤和使用提示帮助以外),就是强化和反复练习的重要性。强化:ABA强调任何一种行为变化都和它自身的结果有关联。如果一个孩子叫了“妈妈”,妈妈马上高兴的对他笑、并拥抱他,孩子可能因此会更多地叫妈妈。妈妈对孩子的态度强化了孩子的行为。开始对孤独症孩子训练时,往往能够使用的只是初级强化物,它包括食物、饮料等,在使用初级强化方式(给以食物、饮料)时,也要失用表扬等,逐渐可以引导孩子接受次级强化手段——如表扬、赞赏,拥抱等。无论如何,都不能忽视的作用。教孩子较难的技能项目时,就要使用最好的强化物(孩子最想要的)。强化物可以放在放在使孩子能够看到的地方,让他明确听指令就会有好处。但是不要说:“如果你听话,指出那个是公园,就给你吃糖”。这样好像是在讨价还价。最好是通过孩子在完成了应有的反应得到强化的经验,让他来接受你的这种操作方式。强化的目的是让孩子更愿意配合,更喜欢训练。你在使用赞赏时,除了说“很好”、“真棒”以外,也应该明确地表明你所强化、表扬的是什么行为。比如,在孩子进行对名词的理解的训练时,指令是“把火车给我”,孩子果真把火车拿给你了,结果(强化)可以这样说:“真好,把火车给了老师。”(具体说明了什么样的动作反应“真好”)。反复练习是ABA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因为使用了强化和提示,孩子才愿意反复进行练习。因为反复进行练习,孩子才能更快、更好地掌握新的技能。有些从事训练的老师或家长往往容易出现如下的“错误”,就是在孩子对指令只做出一次反应或回答以后,就换做另一个题目了。他们给孩子提示,使孩子“正确”地做出了反应,并没有给孩子机会反复练习,以致达到能够无须提示也可以正确操作的机会。这样的训练是无效的。应该说,重复多次的练习,对孩子掌握技能是特别重要的。在美国ABA老师训练新的技能时一般给孩子10次(包括有提示或不提示)练习的机会。这样可以每天了解有百分之几的反应是正确的,有百分之几的是错的。比如,教孩子认识房间的作用(“我们在厨房里干甚么?”“做饭”),开始教这个项目时,选一个房间练习10次。不过,连续十遍问同样的问题可能没有意思。可以问几次后再问些不同的问题(比如,给他看一个房间或地方的图片,问他“这是哪里?“),然后再回到目标问题上。只是注意,在问不同问题前的最后一个目标问题的回答必须是没有提示的。如果孩子已经掌握了一个项目中的几项内容后(比如学习“情感”的认识时,已经对“高兴”、“生气”、“难过”有了认识,下一步要求了解“不好意思”),除了增加和练习新的内容(反复给他出示一个孩子在做错事后而感到不好意思的图片,并问他觉得怎么样?)以外,还要随时穿插他已经练习过的话题。这样做有以下好处:①使练习不觉得单调(更有意思);②有助他记住学过的东西;③加强他对旧的和新的图片辨别能力。在反复练习时,要寻找各种不同的材料和例子,使孩子所学的技能够得到泛化,另外也可增加孩子的兴趣。如果他在学《分类》,把不同分类的东西(水果,动物,交通工具,文具类等,或它们的图片)排好,找好几个水果,也找好几个苹果,西瓜,等的例子。这样用不同的例子,反复练习,也是ABA最强调的一点。

具体操作方法步骤: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包括多种类型的操作。不论你想教甚么,都可以运用这些方法来操作。他们包括模仿,理解和表达语言,认知概念,社会交往,生活自理,玩(游戏)能力,大动作,精细动作都可以用回合式教学(DTT)来从最基本的能力去教。在美国,孩子一般同时学10至20个项目,包括刚提到的每种项目。最好有效的是每周上20—40小时一对一的操作练习课。一开始,训练是以一对一为主,但是ABA也强调乏化,尽快开始加入小组或集体操作练习课。开始训练时,需要找一个视觉和听觉刺激很少的环境。比如,找家里(睡觉房间)的一个角落,在那儿放一个小桌子和两个小椅子,按照你的孩子的年龄和能力水平,选几项要教他的技能或概念(可以参照下面提及的一些项目)。内容可以包括具体概念(名词:物品名称或图片里的物品;动词:自己的动作或图片里人的动作);比较抽象的概念(形容词:大小、颜色、长短,数字、情感„等)。训练技能项目的顺序的选择应该是从简单到复杂。开始应教与孩子自己有关的内容(比如:身体的部位、对家中人的称呼、房间里的物品„),然后再教更广泛的内容(如:房间或社会场所性能,常识„„在动物园里有什么?什么时候睡觉?医生是干甚么的?等等)。开始训练前,应该先简单地“测查”一下孩子对选定的练习项目是不是已经掌握了(如果做几次,孩子都能够完成,这项联系技能就算通过了)。比如对《社会角色(医生、警察„)的认识和表达》的测查,先将几张卡片放在桌子上,让孩子指给你看哪个是医生、哪个是警察、哪个是农民,„„。如果这些他已经能够认识,再试他的表达能够,一个一个地问“他是谁?”如果他还不能讲出来,就可以给他安排《社会角色表达》的项目训练。

选择的项目应该包括模仿项目(一步模仿、二步模仿、声音模仿、口形模仿等等);理解语言/听指令(一步指令、二步指令、认识东西和图片,等等);表达语言(讲出物品的名称、描述图片或复述故事情节,回答有关对此问题的询问);认知概念(包括颜色、形状、形容词、代词、介词、性别、物品的作用、相同和区别、分类、回答“为什么”、什么时候、在哪里的问题等);社会交往(社交问题、交流社会信息„,学会问问题,转告语言等);生活自理(洗脸,洗手,刷牙、做饭等。都可以分解目标,分成很小的步骤,一步一步地训练);休闲、游戏(排列积木、讲故事„„等)。每一个项目都可以参照下面的几个例子去教:

项目:摹仿大肌肉群运动: ① 和孩子面对面坐按椅子上。尽量使他注意你(确定他注意了你,就可以开始了)。

② 一边做一个动作,一边同时说“这样做。”动作可以是: 拍桌子 拍手

挥手(象打招呼似的)握双手 拍腿 摇头 点头

转身 用手把脸捂起来 拍肩膀 跳 抱臂 拍肚子 踏步 伸手 敲椅子 插腰 拍头 摩擦手掌等

③ 每个动作都要提示孩子,帮助他成功,然后给于强化。

④ 逐渐地减少实践的提示,改变强化方式。减少提示,加强表扬获奖励。最后孩子能够按照指令反应正确时才给他强化。

项目:摹仿口形的运动: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确定他是否注意。② 边示范边说:“这样做。” 口型动作包括: 张嘴 伸舌头 噘嘴 磕牙齿 吹的动作 笑

吻 舌头抵上下牙齿等

注意:你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要求语音模仿,那么一边做动作,一边要发出声响。如果孩子不能够摹仿你,你们可以坐在镜子面前操作。从镜子里学习模仿动作。

② 跟别的其它项目一样,只要做对了就要给他强化。先给帮助提示,逐渐减少到孩子听到了口头指令就能够正确反应。

项目:配对、区别物体 A.配对(一双、一对物体)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使他主义力集中。

② 把一件物品(比如∶杯子、扣子---)放在桌子上面。

③ 把另外一个一模一样的物品给孩子,同时叫他配对,“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④ 提示他做出正确的反应(把东西放在了第一个物品的旁边--较近),给以强化。

B.配对(两双、两对物体)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使他注意义力集中。

② 把两个不同的东西放在桌子上(比如:一个杯子,一个勺子,这两件东西要从形状上不容易混淆)。两件东西要摆放的距离孩子一样远。

③ 拿另外的一件东西(和上面的一件东西相同)给孩子,要求他“把一样的东西摆到一起”。

④ 如果他摆得不对,马上把东西放还给他,让他重新来一次。对他说∶“不对”并且重复说:“把一样的东西摆到一起”。用手把手地提示让他正确摆放。⑤ 对他正确的操作给以强化。和以上操作一样逐渐地减少帮助和强化。⑤ 在孩子学会了将以上两件物品相配以后,再练习随意地相配(比如:一次用杯子,两次用勺子)。也要使用提示和强化的手段。C.配对(两对物品位置变换不定)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使他注意义力集中。

② 和B项操作一样,只是要随时把桌子上的东西位置变动。为的是不要使孩 子只是记住固定的摆放位置(比如∶杯子在左边;勺子在右边的放法)。注意:在做好了A.B.C.三项操作练习以后,可以练习用三、四对物品相配,教他区别更多的东西。

项目:图片(领悟和表达)A.领悟:认出图片里的物品

浅析儿童钢琴表演的训练方法 篇7

观看世界著名钢琴家的演奏, 如:朗朗, 李云迪, 陈萨, 阿格里奇等, 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弹奏出的音乐特别能吸引人, 而且表现自如, 表演极富感染力, 肢体动作自然到位, 可以说是人琴合一, 让听者如痴如醉。那么如何能让儿童在钢琴学习中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力和表现力, 使肢体动作自然地参与到演奏中, 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训练方法。

一、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孩子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 教师在示范弹奏一首新曲子时, 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和聆听来勾勒脑海中的画面, 并大声说出来。学生在学习和弹奏中, 这种画面会深深地印在脑子里, 挥之不去。例如在弹奏《小白船》时, 孩子的脑海中会浮现出月亮船轻轻摇摆的温暖场景, 弹奏起来, 乐曲的流动性和摇摆性就会表现得比较明显。在弹奏《摇篮曲》时, 孩子会联想到躺在妈妈怀里睡觉的场景, 那种温馨的感觉让他们把音乐表现的更加甜美和抒情。当然, 教师的语言也很重要, 不要总用“弱一些、强一些”的词语, 可以多加入一些“让音乐高兴起来;让音乐温暖一些;让音乐听起来伤心一些”或者“小宝宝睡着了, 我们不要吵醒她;黄鹂鸟在歌唱, 声音是非常清脆的”等等, 以此来唤起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在弹琴中, 有了这些想象的画面, 乐曲的情感自然就表现得更加自如和真实, 而不是外在强加上去的。

二、通过跳舞感受身体的律动

许多孩子在弹琴中, 总是把肢体动作与弹奏隔离开, 即便教他们如何去做, 也表现的很僵硬。有些孩子甚至讨厌这种做作的, 机械模仿的动作, 认为非常难看。那么如何能让孩子自己动起来, 而不是强加在他们身上的呢?跳舞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著名的钢琴家史兰倩丝卡曾说过:“老师可以就他 (琴童) 所弹奏的音乐, 带领他在屋子的中央跳舞, 让他的身体真正地感觉舞曲的律动, 一旦他的身体有了音乐的律动感, 再将这种感觉转移到钢琴的弹奏上, 便极其容易了。”这种方式对小孩子非常的有效。跳舞是对情感最大限度的抒发, 孩子们都喜欢跳舞, 在舞蹈中, 他们的肢体动作幅度会更大, 参与到的身体部位也会更多, 调动的本体感受也会更鲜明, 更能让他们感觉到身心的愉快。孩子在音乐中通过舞蹈的方式把感情传递出去, 再把这种主动的、积极的、有取向的, 具有一定身心张力的肢体语言融入到钢琴的弹奏中来, 效果自然是可以预见的。就如美国钢琴家布鲁瑟尔所言:“将注意力放在接触和运动的感觉上是为了帮助你重新和身体沟通, 并增加创造音乐的身体的愉悦而设计的。你越从运用自己的身体中感到快乐, 你的身体协调性和音质就越好……你对自己的真实状态认识得越多, 你带给你所创造的音乐的丰富、力量和微妙就越多。”所以, 只有将技术内化成身体的自然能力, 才能在正式演奏中表现地得心应手。

三、教师要重视平时的还课

孩子之所以在舞台表演时表现得紧张和不自在, 与他们平时锻炼的少是有关系的。孩子考级与比赛的机会毕竟还是少的, 每当孩子需要上舞台时教师再去强调坐姿、台风、表演力为时已晚。当台下观众的目光都投向一个人的时候, 当舞台的灯光使自己感觉有些晕眩时, 上台前所强调的一切的一切其实早已抛到脑后, 甚至连自己弹的什么音符有可能都会忘记, 脑子里经常是一片空白, 指尖已经是无意识的在弹奏, 不受任何控制了。所以, 教师要重视平时的还课, 孩子每弹完一首作品, 教师都要要求孩子把它弹得如比赛一般熟练, 流畅, 并且让他加上上台和下台, 富有表现力的完整的演奏一遍, 如身临比赛现场一般。只有这样不断的锻炼孩子, 他们才能真正在舞台上发挥的自然和舒适, 把每一次比赛都当做平时的还课, 慢慢适应无数观众的眼光, 适应灯光的照射, 全身心地投入到演奏中去。当然, 教师还要让孩子多欣赏钢琴家的演出, 让他们去观察大师的表演风格和特点, 并且做一定的模仿, 久而久之, 孩子们的舞台表演力自然就会增强, 表演欲望也会随之上升。

四、结语

涂装调色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探究 篇8

關键词:涂装 调色 安全

一、前言

21世纪汽车产业高速发展,成为国民支柱产业,汽车维修行业备受关注。近年来,我们国家的汽车维修及轿车钣金修复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都取得了很大进步,涂装工艺相对有些滞后。尤其是在涂装过程中,调色及面漆的喷涂工艺操作及安全注意事项不规范,对于在校学生涂装实习的过程中,学习速度慢、训练不科学、不注意安全事项、耗材浪费严重等问题相对突出。本文就涂装训练过程中的方法及安全防护作以简单的阐述。

二、学生的选择

从业人员是我们工作的主体,那么在校学生对于涂装的训练过程中,首要任务是选择合适的同学。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对颜色是敏感的,也并不是每一个涂装工都需要进行调漆,首先得确保对颜色的敏感度,再次基础上进行学习训练。

光源、物体、眼睛三者之间的结合才能形成色彩,在可见光谱中,颜色又分为基本色调、次要色调和第三类色调。从事调色工艺首先能真确定的区分三类颜色。所以,先让大家来识别主色调和次色调。

对于颜色在不同的光线及色彩下所表现的特征,需要学生去进行辩解,从而来决定学生对于色彩的敏感度。选择对色彩敏感的学生去训练调色,才会取得理想的结果。在现实的颜色调配过程中,才可能无线的接近原车的颜色。

三、训练过程

众所周知,油漆的成本高昂,对于初期训练调色的学生来讲,首先通过色谱图提高学生的认知度。让学生将色谱图上的、同种色、相邻色、互补色进行熟记。其次,告知学生颜色的可能走向,是趋于哪种色相。再次,对于常见的颜色,之间以1:1的比例配合后喷涂试板,来加强学生的印象。对于不同的比例,颜色的走向又趋于哪个方向,留给学生思考。

训练的初期,采用点混法。几种不同色彩的油漆,引领学生以玻璃棒沾取的方法进行混合,先确定颜色的基本走向。取几种不同色彩的漆,不同的比例混合,来探索颜色的变化。只有学生能确定出颜色的走向,才可能真正的去进行调色的作业。

在调色训练的过程中,采用的是点滴法。在我们每次进行其他颜色的漆配比时,先滴一小点(约0.03g,不会影响整个色彩),用玻璃棒进行点搅拌,看颜色的走向是否趋于我们所需求的标准色,而不是盲目的添加色彩,或许会影响整个漆的颜色变化。当对色彩具有相当的认知后,可以直接添加,以节约时间成本。尤其需要注意,在整个色彩的比对过程中,须一直在标准的光源下,在不同的方向下对比,才可能得到最接近的色彩。

四、调色过程中的防护及注意事项

1.个人防护

油漆刺鼻的味道主要是由甲醛、苯、TVOC等污染物散发出来的,其中甲醛对呼吸道刺激性很大。长期吸入甲醛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可引发鼻咽癌、喉头癌等严重疾病;苯可抑制人体造血功能,使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患率增高;还可导致女性月经异常,胎儿的先天性缺陷等;TVOC能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头晕、头痛、嗜睡、无力、胸闷等症状,还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那么,我们在从事调漆作业的过程中,必须做好个人防护。

(1)棉帽,保护头部

(2)护目镜,保护眼睛

(3)活性炭口罩,保护呼吸系统

(4)棉布工作服

(5)橡胶手套,避免漆粘贴在手上,进入皮肤

(6)钢头安全鞋

2.注意事项

(1)调色时由于颜色迁移的原因,用调漆尺看色时要”快“,否则容易出现偏差。建议采用喷板的方法看色,因为喷板更接近与实际操作。喷板时样板应选择不渗漆的15mm×25mm见方的金属板,最好喷涂与修补一样的底漆,金属漆要罩光后对色。

(2)颜色不准加相邻色,少加相间色,避免或慎重加补色,补色只在“消色”时慎重使用,否则很容易把油漆废掉。

(3)黑、白用于调整素色漆的深浅,深浅不准要慎重加黑白,千万不要加过,因为黑色着色力好,白色容易使油漆“粉”掉。

(4)艳漆变旧加微量的主色的相对色母,旧漆变新加大量的主色色母。

(5)黑漆变深加深蓝,黑漆变浅点红。

(6)白漆(浅色)要加低浓度色母进行微调,否则容易加过。

(7)银粉色母的颗粒大小、正侧面明暗度、闪烁度要接近。

(8)要判断是否含有珍珠色母,否则容易犯方向性的错误。

(9)对色的“湿对湿,干对干”原则——未干的油漆不能与干燥的漆膜直接比色,因为油漆干燥后会产生颜色变化。解决办法:可以将旧漆膜表面抹上水、洗涤剂或柴油让其变“湿”变“新”称“湿对湿”。将调好的漆干燥后与旧漆膜比较,称为“干对干”。

(10)纯色漆干燥后变深,金属漆干燥后变浅的规律——很多人认为“调出的漆与车身漆一样喷涂后就一样”,实际并非如此,一般纯色漆干燥后会变深,浅色的大约比车身深10-15%,深色的大约比车身深5%;金属漆干燥后会变浅,浅色的大约比车身浅5%,深色的比车身大约浅10-15%。

(11)同样的底色漆,是否罩光及罩光漆的新旧也会有色差。新喷涂的罩光漆透明度高,正面观察时,底色漆的颜色偏艳,稍浅,侧面观察较深,而旧漆罩光漆透明度低,正面观察时,底色漆的颜色偏旧,稍深,侧面偏深。解决方法将旧漆膜抛光或抹水减少误差。

参考文献:

[1]张湘衡主编.汽车车身涂装.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2]欧阳清平.涂装施工中涂料颜色调配方法[M].涂装工业,2006,36(5).

6岁儿童的智力训练方法 篇9

一、让孩子多接触和使用不同的工具帮助孩子学会熟练地使用剪刀。给孩子提供一些旧衣物和用旧的小工具,让他们做一些拆装工作。还可以让他帮忙做家务,例如抹桌子、扫地等等,使他在劳动过程中,掌握更多的工具使用。

二、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孩子的各种能力给孩子讲到熟悉的故事时,先不要讲结尾,停下来,让孩子为故事加上自己的结尾。问孩子“如果……会怎样”的问题,如果“小红帽”遇到的是只小兔子而不是大灰狼,那会怎样呢?给孩子提供一些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处理分类、分组、配对、数数和排列等的机会,例如摆桌子,数排队的人数,把袜子分类,把织物配对等。

三、培养孩子的思维独创性为孩子创造宽松的家庭氛围。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和各种新颖、独特甚至有点可笑的创造性设想,不要阻挠孩子的自由发挥。告诉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没有标准答案,消除孩子对书本上、大人话的百依百顺。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自主活动,独立办事,鼓励孩子用新办法来解决问题。孩子的大脑发育就像一棵小树苗的成长,需要充分合理的营养供应和尽心尽力、方法得当的养护,家长在促进孩子的智能发育上就要从营养和教育这两方面入手,抓准时机、抓住根本,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游戏 “全能宝宝”必做家庭游戏 很多家长为了开发宝宝的大脑,很早就购买智能开发玩具或教具,事实上,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和宝宝相处的时间玩游戏,就能轻松、简单的刺激宝宝智能发展,且能巩固亲子间情感基础。

1—6周岁宝宝智力开发训练方法

1、家长尽量少用“不可以” 此时的孩子喜欢尝试去做各种事情,家长千万注意不要一味以“不可以”来制止孩子的行为。如果家长这样做,孩子将会变得非常消极,无法建立自信心。只有当孩子所做的事具有危险性,或对孩子性格的形成会有极不良的影响时,才说“不可以”。

2、给孩子玩具的方法家长给孩子的玩具必须是孩子能从中学到某些东西的玩具,例如可以发展想象、训练发声等的玩具;不要一次给孩子太多玩具,会使孩子精神不集中,而无法培养出注意力集中和性情稳定的孩子;家长应和孩子一起玩,以帮助其智慧的增长。

3、家长要尽量多跟孩子说话这个时期的孩子在语言理解方面会有极快速的发育,对家长所说的话的理解力急速增强,但这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引导孩子说话,并教给他正确的语言。

4、文字的阅读为宝宝读故事情节简单的图画书——发展语言能力,扩大词汇量,发展宝宝的情感。宝宝在这个阶段的词汇量应从2~3个扩大到250个左右。每天和宝宝一起阅读半小时,如果宝宝对书上的字、词感兴趣,你可以边读边用手指沿字行移动,让宝宝在口头语言与文字所代表的意义之间建立起联系。

6岁儿童智力开发的秘诀

1. 多吃碱性食品

孩子饮食要避免大鱼大肉,多吃豆制品和乳制品;少吃油性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甜食,多吃海产品。

一些食品如核桃、哈士蟆、珍珠、动物的脑、红枣等也可以增进智力发育。含有维生素C高的食品也对提高智商有利。

2. 关掉声音看电视、电影

关掉声音,仅靠画面去分析电视里正在播放的内容。父母还可以让孩子观看纯英文电视,让孩子猜测意思。这样能刺激大脑皮层,并训练自己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件事情。

3. 大声给孩子朗读

跟孩子一起盯着书,大声朗读,即使宝宝不懂也没关系,朗读的过程是把视觉刺激反馈给听觉,并加以确认,它所带给大脑的刺激要比默读多得多,因此记忆也更加深刻。

4. 有意识地让孩子用左手做事

儿童注意力训练方法 篇10

任课老师:方明军 班级:08级体教 周次:十六 课次: 二次 主要教材:1.跆拳道技术训练方法和手段的概念

2.跆拳道技术练习的主要方法

3.跆拳道技术训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主要任务: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跆拳道技术训练方法和手段的概念

2.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跆拳道技术练习的主要方法

3.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跆拳道技术训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跆拳道技术训练方法和手段的概念

1.跆拳道技术训练的方法

训练方法是指教练员和运动员为完成训练任务,掌握专项枝术达到提高专项成绩的目的而采用的途径和方法。训练过程中要完成身体身素质、技术,战术 心理等各方面的仟务。达到提高专项运功成绩的目的,就必须采用各种具体的途径和方法。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高,各阶段任务的完成,以及达到创造专项运动最高成绩的目的。无不是依赖于训练方法的正确和创新。在训练实践中,训练方法的运用往往又是与新选用的训练内容密切结合进行的,因而又有训练手段这一概念,技术训练力法是专门针对技术训练采取的方法。

2.跆拳道技术训练的手段

训练手段指解决运动员身体素质、挂术、战术和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而采取具有针对性的专门练习内容和具体方法。及训练手段段包含练习的内容和训练方法两个方面的内容。值得一提的是,仅靠在训练馆所采用的各种具体方法解决这一需要,因此,必须将运动训练手段这一 概念加以延伸。更为广泛的内涵。技术训练手段,是指为了完善跆拳道技术的学习,而采取的不同方法和措施。其目的是为了使技术更准确更规格化。

(二)跆拳道技术练习的主要方法

跆拳道的技术训练是在一定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技术训练,可以提高专项技术的熟练运用程度、技术的运用效果和掌握运用技术的实战变化规律,从而达到提高专项运动成绩的目的。

1. 自我训练法

即自己进行专门的技术动作训练 这种方法训练可以使练习者自己用身心去休会和感觉动作.理解动作含义和目的。寻找技术力法的运动和变化规律。从而提高掌握技术.运用技术的能力。常用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1)对镜子练习法。即自己面对镜子练习各种技术动作.边练习、边自我观察,通过个人的对镜练习,可以正确地掌握基本动作,体会各种攻防的路线、方向、角度、力点等。同时,通过镜子的反馈,可以及时纠正错误,建立良好的、正确的动作概念,并不断强化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

(2)模仿练习法 模仿优秀运动员或有效技术组合进行技术练习。模仿法可以专门练习提高有特殊效果的技术动作。通过模仿,了解和掌握技术动作的特点和优势,既利于自己运用,又利于自己从中发现规律,创造出新的技术组合。模仿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模仿单个技术动作也可以模仿组合技术动作:模仿练习的同时,可以请教练或同伴在旁边临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利于改进和捉高。

2.配合练习法

通过和教练或同伴的配合,训练基本技术和组十技术。这种方法比较灵活,练习时教练员或同伴可以做出多种不同的配合动作,训练练习者的各种技术,提高其运动技术的效果和能力。常采用以下的具体方法:(1)听口令完成技术动作。练习者按教练员或同伴的不同口令,完成相应的技术动作。练习者处于准备状态,当听到教练员或同伴发出的口令。例如:“左横蹋”、“右横踢”、“左前蹋接右横”、“右横踢接左后旋踢”等时。练习者必须迅速、准确地完成相应的技术动作,这种练习既可练习技术动作,又可练习练习者的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训练方法。(2)蹋脚靶练习法 教练员或同伴手持脚靶,让练习者进行攻击性技术动作踢击练习,踢靶练习可以先从固定靶丌始,练习固定位置们踢击技术。熟练和具有一定的力度后,再进行移动靶的踢击练习。踢移动靶时要遵循由慢到快、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个变到多变的原则。不断提高练习难度,逐渐向实战过渡。通过蹋靶练习,可以有效地提高练习者的反应速度。应变能力,动作灵敏协调性和攻防扛术动作的准确性,熟练掌握在不同情况下的击打技术。提高攻击效果。(3)踢组合靶练习-由4~6名同伴乒持不同高度、不同放置角度的固定靶,站在相距每人不超过两米的两条直线,由练习各从一端踢向另一端。要求练习者根据靶位的高低和靶而的角度,选择运州不同的方法踢击。要求动作准确,击打力度,声音清脆宏亮,这是较为综合的练习法。选择运用和击打效果有较高的要求。因而是提高技术训练效果的最有效的方法。如果利用这种方法行移动靶的练习,难度更大,效果也更好。

3.增加难度训练法

即通过增加术难度和攻防难度的练习方法,来提高技术的熟练程度和运用能力。

(1)增加技术难度的训练方法。在已经掌握动作规格的基础上,在有干扰或进行其它练习时听信号突然完成技术动作的练习方法:例如.给练习者规定,只要看到脚靶举过头顶,就用劈腿攻击,练习叫教练员或同伴训练习开先用中、低位脚靶练习横 踢、侧踢或前踢技术动作,每踢2或3次,就突然将靶举过顶一次或两次,让练习者突然问完成重点练习动作,增加技术的难度相突然性。

(2)增加攻防难度的训练方法。

即利用比正常条件困难得多的练习条件,进行技术训练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多种形式,例如,负重练习法;大强度练习法和同时的一对二练习法等,利用高难度或超重量的训练,使运动员对技术有一个强化运用的过程。这样对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更深刻。

4.利用外界条件和环境的练习力法

借助外界的不同条件和环境,进行有一定体能或心理要求的训练,这种形式的训练是辅助性和针对性的。用来解决遇到的不同问题。

主要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模拟比赛环境练习法。有的运动员自己练习时。技术的发挥和运用非常好,们在比赛中却发挥不出来这种情况,可采用模拟比赛的方法。将技术训练设置到类似比赛的环境中,增强这种环境下发挥技术能力的训练。

(2)利用水阻练习法已经掌握了基本技术的练习者,让他们列齐腰或齐胸的水中进行技术训练,利用自然界的条件训练技术,因为水中阻力的影响,练习者在水中做动作时会感到很困难,同时,还要克服浮力对动作的影响,以及水压对呼吸带来的困难。要想在水中完成动作,就必须准确控制动作的规格,否则就会变形。因此,水中训练法对精确握动作技术是非常有益的。同时,水中练习既是对练习者灵敏、协凋素质的加难训练,又是对体能耐力的有效训练。

5.踢打沙袋练习法:

沙袋练习是跆拳道训练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踢打沙袋,可以提高腿法技术的完成速度和击打力度,从而提高技术训练的质量。通过踢打沙袋练习技术时,应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技术动作的规格,不要猛踢猛打,使技术动作变形;二是体会完成技术动作的本体感觉,即进行正确合理而又有效的技术动作时自己的感觉是怎样的,并将这种感觉保持下去;二是将技术训练打击力度训练、时间空间感觉训练以及准确性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逐渐向实战过渡。

6.实战训练法

训练专项技术的目的是实战,实战是对技术训练效果的有效验证和进一步促进,因此,利用实战训练法进行实战技术的训练和检验。技术训练的最高阶段,同时也是最终目的。所以,经常进行测验赛、选拔赛、邀请赛、对抗赛等多种形式的实战比赛,会对运动员的技术训练起到任何训练方法都不能比拟的实际效果。通过实战比赛,使练习者技术技能有质的变化,同时,在高度紧张烈和瞬息万变的情况下,有效地运用技术战术,可增强练习者的自信心,丰富其临场经验,为真正进入高水平比赛创造条件。

7、有条件实战训练法

针对某些技术的训练,必须在近似实战或实战中训练,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根据训练需要,进行有目的有条件的实战训练,专门性地强化所练技术,是技术训练中有实际意义的练习法。这种练习可以使练习者有目的地熟练掌握运用各项攻防技术动作,同时.锻炼练习者在近似实战状况下,经过技术训练相运用,提高对抗击打的时机和准确性,积累实战经验,为实战做技术、战术和心理上准备。

8.主要技术的脚靶训练法

不同技术动作的练习采用不同的拿靶方法。踢靶时要踢靶的中心,也称靶心位置,拿靶时拿靶柄的中间稍靠前端的部位。

(1)前 踢。握靶柄的前端部位,靶面分别在水平位置的上下,靶柄后端与靶前边缘在持靶人的体前右、左方前踢时用正脚背踢击靶心位置,如果技术正确,部位准确,踢击的瞬间脚靶的两面相互撞击,会产生清脆宏亮的声音。

(2)横 踢。握靶柄的前端,靶面与水平面成15度-45度的夹角,靶的两面分别指向左斜下和右斜上(踢另一侧时相反),靶的前边缘在前斜上方;整个靶位在人体前方。横踢分中段和上段构个高度,中段在腹胸之间,上段即为头的高度踢击时用正脚背击打靶心,产生清脆宏亮的声音。

(3)劈 踢。靶位在持靶人的体侧,握靶柄的前端,靶身和地面平行,靶面微向斜上方。另一种握法是靶柄指向上方,靶前边缘在下方,靶面与地面垂直。劈踢叫靶位与头同高,用脚掌击打脚靶发出清脆声响。

(4)侧踢和推踢 侧踢和推踢踢练习时的握靶方法,用单手靶柄的中间,靶柄、靶前边缘水平面垂直,靶面面对踢靶人。

(5)后 踢: 后踢靶时有 两握靶,一种是单手靶,握靶柄的中间,靶柄、靶前边缘与地面垂直,靶面正对踢靶人,靶位在握靶人的身体侧面,另一种方法是双手靶,握靶人双手各一个,两个靶心贴紧;;靶位在握靶人的胸部以下和髋关节以上的位置。靶在握靶人的身体正前方。后踢时,分中,高两个高度。中段后踢时用双靶,上段后踢时用单靶,都是击打靶心的位置。

(6)后旋踢。后旋踢靶时有两种握靶方法,一种是单手靶,另一种是双手靶。单手握靶时,握靶柄的前端,靶柄与水平面垂直,靶面微向外侧倾斜,靶位在握靶人的正前方。双手握靶时,握靶柄的前端,两靶柄与水平面成垂自方向,两靶面向左、右方向.两靶间隔约15厘米,与踢靶人的头部同高后旋踢时用脚掌击打靶心位置,产生清脆宏亮的声音。

(7)冲拳攻击 握靶柄的前端,靶柄、靶前边缘与水平面成垂直方向,靶面微向内侧斜。用拳面击打靶心位置发出声音。

9.打踢脚靶的注意事项

(1)踢打靶的中心位詈。(2)力量要穿透靶面向后延仲

(3)握靶时手不要太放松(4)脚背,脚跟。脚掌和拳面要与靶面完全按触。

(5)踢靶前全身个要放松,踢靶快捷有力。(6)拳攻时要短促有力。

(三)跆拳道技术训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把握好学习与创新的关系。学习是为了提高,要虚心学习国外跆拳道同有的先进的技术和训练方法与手段,同时,切忌肓目追随,迷信他人,有虚心学习的基础上,更应提倡自力更生,自我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赶超世界一流水平,才能使我国的跆拳道项目为国争光.2.鉴于基本技术有跆拳道技术中的地位和作用,教练员运动员应认识到基本技术是跆拳道比赛的主要得分手段,是技术的灵魂,训练中一定要在基本技术的速度、力量、准确性、击打效果、技术细节等下大功夫进一步提高,必须完成对正规技术的过渡,而创新、自我风格与特色的创立,一定要在扎实的基础之上进行,为要盲目追求高难度,只有这样才能少走弯路、世界水平讨两样也是通过长年累月的艰苦训练得来的,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3.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必须围绕两个重点.即基本技术是基础,实战能力是核心,只有紧紧抓住实战这一核心,才能及时把握训练的方向,调整训练各阶段的目标,才能将训练中得到的技术应用到实战中去,并取得胜利。

4.教练员、运动员对竞赛规则、得分概念要有深刻的理解.要吃透规则和利用规则,技术训练要紧扣技术得分的三要素进行。运动员所有技术训练都应围绕“得分”这一中心去计划、安排、组织、实施和提高。

5.教练员和运动员对技术体系内的各部分技术都应熟练掌握,不能偏废。教练员应在充分了解跆拳道技术体系全部内涵及足其各部分之间相互关系和作用的前提·下,指导运动员将来在高水平训练中突出发展其中的某些技术,形成自己独特的技术风格.6.就技术本身的要素来分析,应重视速度重于力量,重视进攻重于防守,重视准确性重于出腿次数。把握技术训练的关键环节。

7.运动员的整体实力表现在许多方面,如技术与技术的连接,对进攻、防守反击等战机的严格与精确把握,合适的心理紧张状态,利用规则和裁判尺度的限度,实施有利于自己的技术战术等等,这些无形的比赛经验和比赛能力,需要通过多年的训练和多次比赛来获的、完善和提高.再多年的训练中应有计划、有系统地发展运动员的能力和竞技术水平、引导运动员员走向竞技最高层次。

儿童注意力训练方法 篇11

1.认知训练

考虑到中小学羽毛球运动员年龄分布区间在10~16岁左右,由于还处于生长发育期,其接受外部的信息还主要是以视觉刺激为主,而认知训练的方式大多是通过语言来进行,所以这种方法需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教师应尽量去关注这一年龄阶段羽毛球运动员的兴趣,可以通过视频教学加上口头的理论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去生动有趣地讲解羽毛球的一些战术理论与指导思想,进而激发其对羽毛球这项运动的兴趣,并让其产生正确的训练动机。

2.念动训练

就是通过念想在头脑中形成该技术动作的表象,并通过大脑的想象去连贯地完成某一个技术动作的一种心理训练方法。但考虑到羽毛球运动员的年龄状况,这一阶段运动员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同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使其对于自身情绪的掌控不是很理想,在运用这种手段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时间的掌控,尽量做到时间短、数量刺激多的原则,让他们高效地完成一项项技术动作的念想。

3.意志训练

教练员运用语言的激励让这些羽毛球运动员去明白他们为何来这里训练,并通过长期的强化让他们自觉地形成对于胜利的渴望,从而培养他们那种勇于担当、不怕困难挫折、坚持不懈的优秀意志品质。而落实到具体的训练当中就有一种叫做“方向”训练的手段,这种手段就是逼迫运动员去面对那些他们不喜欢的事情,比如有些运动员喜欢背对着灯光打球,不喜欢迎着强光打球,那么在训练当中教练员就可以刻意地安排运动员面对强光反复练习,长此以往去适应这种情况,以后遇到强光的情况也就能从容应对,又如在运动员非常疲劳需要休息的时候再对其进行高强度的训练,让其不断突破身体的极限去形成顽强的意志品质,反正就是安排各种不寻常的情况让这些运动员在不断地训练中去适应,磨砺他们的意志,去克服场上一切对于自身不利的情况。

4.放松训练

运动员在比赛当中时常会发生由于紧张而发挥不佳的情况,许多实证告诉我们,优异的运动成绩的产生和临场时运动员的身心协调有着密切联系,对于这些羽毛球运动员,由于年龄较小,接触的人相对比较单一,一般就只有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比赛时容易受到陌生人的影响产生紧张情绪,因此教练员在平时的训练当中要教这些运动员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如何运用放松训练法去调节。在运用以上几种具体的调控方法时,教练员和体育科研工作者应该注意这几种方法运用的先后顺序以及懂得在特定合适的时间段内选择合适的调控方法。

5.模拟心理训练

在训练中,根据不同时期的训练任务,尽可能创造与实战相接近的环境,运用各种模拟训练不断提高运动员的实战能力,尤其是临近比赛时的训练,还应适当安排一些公开性的比赛,其主要作用在于提高运动员对比赛情境的适应性,在头脑中建立合理的动力定型结构,以便使技战术在千变万化的特殊情况下得到正常发挥。同时还可以针对场上的一些突发情况采取相应的模拟心理训练,比如可以模拟大比分落后、观众的呼声太大、场地太硬等场上一切可能发生的状况。

二、学生羽毛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注意事项

俗话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运动员都有着与其他个体不同的性格、气质、能力、文化背景等,这就要求教练员要善于观察、了解每个运动员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让每个运动员达到心理训练的预期效果。而纵观国内外赛前心理焦虑的调控,基本都是套用临床心理治疗手法,少有结合体育运动的特点自行设计的调控方法。同时这些方法都没有结合运动员自身的气质类型,不同的气质类型对于调控方法的接受程度存在差异,如让胆汁质类型的人去接受渐进式放松疗法,有可能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因为渐进式疗法需要的是平静平和的心态,而且持续的时间较长,而胆汁质的人脾气急躁,很难长时间、有耐心去完成一件重复枯燥的事情。

又如,在模拟心理训练当中,没有提出不同的气质类型的运动员需要进行不同情境的心理模拟训练,对于黏液质、抑郁质、气质类型的运动员而言,他们本身的自信心不足,在针对他们的模拟训练当中就应该安排那种大比分落后而且对手的实力又非常出众的情境,让其在不断的训练当中培养抗挫的能力以及坚持不懈的品质;而对于胆汁类型的运动员可以创设比赛对手较为顽强,迟迟不能赢下比赛的情境,让其在不断训练中培养耐心以及顽强拼搏的品质。总之,赛前心理焦虑的调节是基于运动员的不同气质类型而言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练员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手段与方法来调控焦虑,从而能够让运动员发挥自身应有的水准。

由于考虑到心理训练的对象是10~16岁的青少年,这一阶段的青少年接受外部的信息还是以第一信号系统为主,所以在进行心理训练时切忌运用太过于书面以及专业的术语,最好是运用身体力行的形式外加上生动有趣的语言加以训练,这样的话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杨济中.培养学生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中学,2013(4).

上一篇:班组管理制度细则下一篇:学生无故旷课离校检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