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牛津初中英语教材(共8篇)
评析牛津初中英语教材 篇1
评析牛津初中英语教材
2004年9月江阴市初中全面使用《牛津初中英语》教材。的确在使用这套教材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教学情况和教材教学评估是关心英语教育老师的两个重要议题。
一、关于教材和教材培训。
《牛津初中英语》教材有它的优点,教材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是改革开放以来较好的一套教材。好的学校觉得教材非常好,素质好的教师更是觉得有发挥的余地。教材编写得很好,把比较纯的英语展示给学生,方向绝对是好的。很多学校的课堂面貌大大改观了。
不少老师在充分肯定了教材的优点的同时,谈到教材在使用中的困难以及在教师中所引起的一些困惑,主要原因是许多一线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理解不够,没有准确把握教材的结构、编写思路和意图。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很多老师还停留在老人教教材的目光上,因而难免对新教材的认识出现偏差。又比如:有的老师觉得教材好像太散,其实是没有抓住教材的话题和任务主线,而只是看到语法和语言项目。有的老师对英语考试成绩的观念也需要改变,对英语成绩的理解要向数学、语文靠拢,不再指望在初一,英语仍然是大片的90分以上。
各地在选用教材的时候是非常慎重的,成立了教材选用领导小组和学科专家组,是在认真比较了各种版本的新课标教材以后,经过反复讨论、论证(有的地方还经过了投票)最后确定的。所以,教材选定的程序是科学、民主的,所作的教材选择决定是只正确的,教材使用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是正常的,可以克服的。
各地在教师培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大家觉得应该对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迁就现状,通过建立专家小组、组织培训和教学研讨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使实验区的外语教学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会议代表也认识到教师培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任何教材开始都有一个磨合阶段(谢余良,安徽安庆)。老师教了多年的英语,教学思想不是说改就改得了的,教研室要有一个规划,一方面要加速观念的转变,一方面也要允许一个过程(苏州市吴中区教研员)。
二、教材使用中的困难和措施
各地在教材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是普遍的、相似的,主要有:对现在相当一部分初一学生来说,教材难度偏大;教师对教材的结构和新的教学设计不能完全适应;对教材的要求把握不准;对今后的测试要求心理没底。如何理解教材的难度
1)关于教材的词汇
师生反映的一大困难是词汇量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新课程标准对于词汇的要求提高了;小学英语教学没有跟上,欠帐太多;教材是为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的学生编写的,而目前的初一学生绝大部分是小学五年级开始学的,课本后面的生词表也是按照此类学生的词汇基础编写的,词汇表显得偏大(参见《牛津初中英语》培训材料中的词汇统计);教材在词汇方面给师生留有较大的空间,三会要求单词老师提高到了四会要求,对于大部分学生要掌握所有的词汇显然是困难的。
(传统教学:学生是会说什么说什么,而不是想说什么说什么。其中主要原因是学生词汇不够用!)
2)关于语法
新教材并没有提高语法的难度。由于《牛津初中英语》的语言地道,贴近生活,虽然编者在语言难度控制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但是还有一些语言现象不得已留在上面,教师应该对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对这些语言现象不做处理或暂时不作处理(而仅作为对以后正式学习的铺垫)。另外,教材以话题和任务为主现,而不仅仅是按语法线索组织的,所以,在语法处理的顺序上和传统教材略有区别,在语法处理的方法上也有所不同。
3)关于教学中难度
教学中的最大困难是: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初一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有三种情况:真正零起点的学生,没有任何英语基础;小学学过过英语,但是没有学好;小学英语学得相当好,少数学生甚至觉得《牛津初中英语》内容偏少。其次是教师方面的因素,不少教师面对新教材中的新的教学理念还不能完全理解,不能马上适应新的教学,虽然现在初一英语教学是最困难的,但是学校最优秀的教师大多在初三而不在初一。困难还来自周围的环境,由于是全新的教材,第一次使用困难有很多,初一老师所付出的劳动是巨大的,需要学校领导、班主任、社会和家长的理解。
4)关于“两极分化”
有的老师反映,新教材的使用使得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两极分化”现象提前出现,以前是初二才谈“两极分化”,但是现在初一一开始就出现了。其实,从上面讲到的初一新生英语基础可以看到,初一学生从真正零起点的,到小学英语学得相当好的,已经是很大的差异,也就是说,初一新生在没有使用新教材以前就已经客观存在,所以,初一的这种“两极分化”现象不是初中教材造成的,而是初一英语教学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如果采用零起点教材,表面上看缩小了差距,但这对基础好的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那意味着他们要在原来的基础上等待,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所以,初一英语教学的关键是要让所有的学生得到最大的收获,而不是以牺牲一部分学生的进步为代价保持在相对统一的较低水平上。会议代表都觉得,虽然学生之间的差距拉大了,但是,整体水平确实提高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补上缺口,尽快适应新教材的学习,赶上大部队。
面临上面所讲的种种困难,各地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在进入7A之前普遍增加了一个衔接的教学阶段;进入7A教学以后,放慢教学进度;对基础差的同学进行集中补课;确定合理的测试要求;加强小学的英语教学等。代表们介绍的经验和提出的一些建议很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措施:
1 成立校级英语研讨小组;每周组长必须听课5节以上,组员3——4节
2 期末考试统一进度;
3 寒假和明年的暑假允许学校针对初一英语进行补课;
4 加强对小学英语教学的管理力度(本学期开始,小学五、六年级英语搞全市统一的考试)。
福建南平的程经华主任介绍了他们六个字的管理方针:跟踪、调研、反馈。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张海燕老师介绍,他们通过请专家讲课和进行一系列的教学研究活动,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目前学校的初一英语教学情况在逐渐好转,进入7A的正常教学,好多老师开始喜欢这套教材。到期中考试已经完成2至3至个单元的教学,本学期尽量完成六个单元。
苏州市昆山教研室陈美娟:
1 搞好衔接教学。开始使用衔接教材(补充教材),后来改用原来ABC教材。
2 放慢进度。城里学校教了两个单元,农村学校大多没有。
3 关注小学英语。指导现在的小学六年级学生学好英语,为明年大好基础。
4 培训教师。介绍新教材的特征;再培训,减轻教师的心理负担。分片、分组组织研究,开设公开课。
南京六合田智:
1 教师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体系结构。在教材、教学改革上,我们是没有退路的。教师首先在思想上要认可他。
2 教学上要重视它。1)从单词教学入手,先重视音标教学,给学生拐杖;2)备课要备预习作业。3)适当把好的教师放到初一。通过集体备课,把每一单元的重点单词,语法、语言项目排出表格。4)做好课堂反馈练习。
3 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坚持新的教学理念,同时八仙过海,百花齐放,鼓励老师创出教学特色。传统的、现代的教学方法,只要对教学有利,兼收并蓄。
4 加强对测试的指导。
5 加强小学英语教学。
南京市玄武区李西宁:
提倡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三、关于衔接教材
除了少数学校开学以后马上就进入7A教学,各实验区的学校大多进行了时间不等的衔接教学。不少学校反映,目前使用的衔接教材语法、语音项目集中,缺少趣味性,有的项目还偏难。原因是,衔接教材本来是为小学学过英语但没有学好的学生编写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疏理语言知识,通过短期的集中复习,为顺利进入7A教学做好准备。然而,实际情况是,不少学生在小学没有学习英语或者是学得不好等于没有学习,他们无法使用衔接教材。
四、关于评价
评价应该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的学校从学期初的摸底考试到学期期中考试,学生的考试分数节节攀升,这除了是因为学生的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说明学校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加了解,所出的试题难度更加合适,这种考试对学生的学习的确会有促进作用。关于考试的要求,南京市玄武区西宁老师提出“要保底,不封顶”。许多老师对这一提法表示赞同,认为,考试应该能让绝大部分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给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留有发挥的空间。安徽安庆一中刘老师提出,评分要求也要科学,要放大学生的优点,对有些项目可以暂时不扣分。“成功是成功之母”
(南京市白下区 黄老师)。
“你怎么考,我就怎么教”是不少教师的共同想法,说明对以后的测试要求心里没底,但这种说法也说明有些老师片面地理解了测试与教学之间关系。如果教学就是为了直接瞄准考试,那么这种教学有悖于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也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牛津初中英语》为所有的学生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老师在把握基本要求时可能感到心里没底。关于每个单元的基本要求和教学重点,南京六合的田智老师提出了以下几条依据:1)课程标准;2)自己的经验;3)教材本身的特点。每一个单元围绕一个话题和一个中心任务展开,那么越贴近这个话题和任务的语言项目就越是重要;4)数量的观念。要求学生掌握的数量应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来确定。
所考的和课上所练的要一致。如:课堂进行大量的口头练习,而考试完全是书面形式的,不利于促进教学。所以,初一的英语测试应该包含听和说,有的老师介绍,说的测试可以放在平时,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为平时记录下来。另外,书面考试题也应该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评价不能只是期中和期末一张试卷论高低,应该加强过程评价,是评价真正反映一个学生的发展过程和实际水平,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使他们不断进步。
评析牛津初中英语教材 篇2
一、新教材独到之处
1.教材容量大, 覆盖面广, 为英语的学习提供了较大的输入量
话题紧密联系社会生活, 有很强的时代气息, 如朋友、节日、宠物、明星等话题, 绝大多数学生都很感兴趣。
2.课本版块的变化
每册书由六个单元变为八个单元, 但每单元的内容减少了, 分散了难点。以前每单元reading后都有冗长的vocabulary, 现在这个版块被删去, 减轻了学生的词汇负担。语音被作为重点回到书本上。老版初中教材中没有音标教学这个版块, 而教师由于教学任务重、时间紧, 忙于赶进度, 只能抽时间带学生“囫囵吞枣”, 效果可想而知。新教材将音标系统地分散于各个单元, 便于学生掌握。
二、新教材中存在的缺陷
1.词汇量过多, 布局不均
单词记忆是很多学生英语学习路上的拦路虎。据统计, 新教材中初一的词汇量达到900多, 初二是700多, 而初三是600多。对于初一的新生, 我认为应该多培养他们的英语口语及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他们刚进入初中, 对英语感到好奇, 如果这时词汇过多, 会成为他们学习英语的一大障碍, 从而不利于今后的学习及自信心的培养。
2.语法的分布过于密集, 没有体现渐进性
如现在的7b第三单元刚介绍了将来时, 第五单元就提及一般过去时, 所以许多学生在学习时感到吃不透, 消化不了。本人发现初一教材的语法内容偏多, 而初三的语法内容却很少, 这可能跟我们的应试教育体制密不可分。初三都在忙于题海战术, 忙于复习, 哪有时间上语法课?从这点看, 教材在编排时也是始终围绕着中考这根“指挥棒”, 殊不知这给初一初二的学生增加了课业负担, 也不符合教育教学循序渐进的规律。
3.超前的语言现象在教材中出现
如在7aUnit1中出现了这样一句话Howtolookafteryoure-dog?”7bUnit2中则出现了短语agoodplacetolive, 而这些知识点到8b, 9a里才正式介绍, 提前出现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
4.IntergratedSkills环节有待改进
英语教学作为语言学科, 要满足学生的听说读写这四个需求。IntergratedSkills这个部分主要是提高学生听、说的能力, 这两个任务安排在一节课里时间有点紧张。前面的听力环节内容稍难, 而有好几个单元后面的对话环节与前面的听力部分内容没有什么关联, 无法实现自然过渡。
三、使用新教材的几点建议
1.教材的改进
对于教材中编写不合理和有疏漏的地方, 本人建议教材使用者可向教材编写者及相关教育主管部门提供优秀的教材改进方案, 以弥补教材的不足,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 避免走弯路。
2.认真做好集体备课
俗语说“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大家在集体备课时各抒己见, 互相交流, 才能更好地探讨“教什么”, “怎样教”。同时, 我们也可以多去听听别的英语教师的公开课, 取他人之长, 补己之短。只有这样, 才能拓展思维, 摆脱故步自封, 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3.精心设计教学步骤, 优化教学过程
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始终要依靠教师的主导作用。这要求教师首先要了解教材的编排, 吃透教材, 适时放慢进度。对于新教材, 我们不仅要看见其固有的不足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懂得取舍, 更应该发现其闪光之处, 合理地在教学中运用。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彼此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和谐的课堂气氛。所以, 我们要做到在生活中多关心学生, 懂得宽容、理解、信任。对待学生的错误要少埋怨, 尝试着给他们改正的机会。在课堂教学时, 要常常结合所学的内容多讨论有关情感态度的问题,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5.借助教辅工具和多媒体设备丰富课堂,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论初中牛津英语教材的运用 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牛津教材;教材运用
初中牛津英语教材是在我国英语教学中不断总结的经验教训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之下,应运而生的。初中牛津英语教材是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为指导所编写的新教材。它改变了以往枯燥、乏味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为现代的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创新及教学效率的提高都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下面笔者就来谈一下自己对教材运用的心得,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初中牛津英语教材的特点
牛津英语教材与传统的英语教材相比,具有信息容量更大、图文更加生动形象、内容更加贴近实际、更能顺应时代的发展等突出特点。课程标准要求初中英语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和特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为学生传递更多、更丰富的内容和信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二、灵活运用初中牛津英语教材
1.整体把握教材的编写
教材的编写,反映了教材的总体内容和思路。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对实际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初中牛津英语教材内容多样,词汇丰富,是以功能、结构和任务相统一的方法编写而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认真学习和领会初中牛津英语教材总的教学目标和编排结构。然后,从全局出发,整体把握初中的英语教学,对每节课程的安排都有一个具体的思路和规划,形成从整体到部分的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案。
2.结合学生实际运用教材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不能一概而论,而要依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灵活组织、运用教材。初中牛津英语教材是适应新教学要求的教材,它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较大的创造空间,让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教学。这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被课本内容所束缚,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安排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内容,使之适合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3.转变原来的教学思想
新课程改革要求英语教学要重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学思想的转变是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初中牛津英语教材已经转变原来的编写方式,注重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英语教学的国际化倾向。在初中牛津英语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原来的重学分而轻运用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结合初中牛津英语教材,让学生多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在实际运用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4.运用教材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初中牛津英语教材是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教材,在这本教材中,有具体的教学情境设置。初中的英语教学要充分利用情境进行教学,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教材的运用要经过长时间的磨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优势,初中牛津英语教材也是如此。初中英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要充分把握教材内容,灵活运用教材知识,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促进初中英语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那文.对牛津初中英语教学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0(23):147-148.
[2]储祥兰.初中牛津英语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09.(49):103-104.
[3]杨安全.牛津初中英语教学的几点困惑[J].科教文汇,2008(25):167.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宝应县实验初中)
初一牛津英语新教材使用心得 篇4
我想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初一牛津英语教材的使用和我校初一英语备课组教师的一些做法。
我们都知道,新教材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照任务型教学的原则设计语言实践活动。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话题让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和探究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另外,有的单元还安排了一个旨在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课题(project),让学生综合运用在这几个单元里面所学的语言知识、技能及学习技巧,以培养他们的口笔头交际能力、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合作精神。
2.本教材内容联系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语言想象再现率高,符合学生学习语言的认知规律。
3.编排体系上突破了传统模式,体现了语言教学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整套教材中,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跨文化意识等有机结合,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那么,针对以上这些特点,我们初一英语备课组的老师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学尝试:
一、进行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
初一新教材相对于以前的教材词汇量明显地增大,大概每个单元100个单词左右,有些单词还相当长,而且一些不常见词的出现率也相当高。同时语法点增多,并提前出现。例如:It takes sb.some time to do sth.以及 Sb.spends some time doing sth.(on sth.)这类句型以前要到初三教材中才会出现,而现在初一就出现了。针对这些难度的增加,我们几个人在一起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首先让学生过好语音关
学期开始时先教学48个音标.在教学48 个音标时,突出重点:如五个元音字母在开闭音节中的读音, r音节及七个辅音字母(c g j n s x y)在单词中的读音;分散难点:元音字母组合和辅音字母组合 ,这部分量大,学生难以记住.为此我们要求学生每天记八个,逐步增加.尽量不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尽量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如果碰到较长的学生难以拼读的音标拼读词,这时我们就教学生拼读音标词的方法,先教学生分成几段来拼读然后再快速朗读成词.教学音标时要求学生眼看,手在空中比画或在桌面上写.动用多种感官提高记忆效果.过好语音关, 有助于学生把握单词的读音;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有助于解决学生对单词读音的遗忘现象;有助于学生快速而且长久地记忆单词.2.其次在教学中让学生过好词汇关
新教材词汇量大,每个单元大约有100个左右,为了减轻学生记忆单词的负担,我们把它们分几次来教,在教学新课前,利用早读课提前教25个左右。等到教学新课时,我们还进行强化巩固。
(1)在教学单词的过程中,我们觉得如果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会产生厌烦情绪,这样就不利于英语教学,所以教给学生记忆单词的方法非常重要。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觉得“创设情境记忆法”效果较好,所以我们常采用这样的做法。如:在教学“closed ”这个词的时候,我们就先请一个学生上来做“开门”这个动作,然后让另一个学生用open来造句,如:Open the door.或 The door is open.这个时候,我们就板书,并用彩笔在is open下面画线。然后我们再请一个学生做“关门”这个动作,并让他用英语来描述这个动作,他很可能会说Close the door./The door is close.这时我们就可以顺势引出Now the door is closed.并用彩笔在is closed下面画线。然后我们就让学生用所画的两个短语自由地编排动作、自由造句。除此以外,我们还采用“词汇渗透法”。我们在讲课时常将后面要出现的与此单词相同或相近的词,在教学中渗透下去,而等到以后要讲到这个词的用法时,学生已经有所熟悉,这时再进行复习、归纳,学生的印象自然会更深。当然,我们还采用如下方法,如:“音标拼读记忆法”、“音标分段记忆法”、“比较法”(比较单词的异同)、“联想法”(由同一词根或意义联想)。
(2)通过形式多样、紧密联系课文内容的练习题,提高单词的复现率。我们仔细钻研教材,自编了一些练习题,如根据中文提示完成单词拼写的练习题(放在句子中),或将词组里的主要单词划去,让学生选词填空或首字母填空(我们所选的这些练习题一般都较容易),这样一方面可以巩固所学单词,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这种方法比起孤立的背单词或抄单词要有意义得多.而且学生也感兴趣得多。俗话说得好,再好的方法,如果长期单一的使用,也会失去其在初期的最好效应。(以上就是我们在帮助学生过好词汇关当中的一些粗浅的做法。)
二、如何整体处理新教材中的单元结构。
(请大家翻开书)新教材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Comic strip(卡通漫画)、welcome to the unit、Reading、Vocabulary、Grammar、Integrated skills、Study skills/pronunciation、Main task and Check out.就我校的情况,单元的课时安排一般分为两到两周半的时间。Comic strip and Welcome to the unit一课时 Reading约两课时 Vocabulary 一课时 Grammar 约两课时 Integrated skills约一课时 Study skills/pronunciation一课时 Main task 一课时 Check out一课时。
Comic strip 主要通过漫画中的小狗Eddie和电子狗Hobo之间一段简洁而有趣的对话,点明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教学时我们几个人主要让学生听录音,模仿跟读,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此内容往往是学生学习本单元的热身运动。
Reading 即课文教学,我们平时都尽可能创设一定的情境来教学课文。同时要处理好教材中的配套练习,如B.C中的相关内容,B.C部分经常有true or false题等,这时我们经常根据课文内容适当编一些WH-question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复述课文。
Vocabulary 教学主要呈现与话题有关的新词语并指导学生有效的学习和掌握这些单词。我们在教学时往往根据所学内容增加一些联系学生生活实践的一些同类的相关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部分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可以将它与后面的check out 或main task 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Grammar主要是对已出现的语法现象进行归纳总结,我们就根据教学内容精选一些练习题来进行操练,帮助学生掌握语法规则,正如斯金纳所说的:小步走,快反馈。
Integrated skills 主要是复习本单元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Main task 主要是学生在学完本单元后应掌握的基本内容。在学生掌握这些内容的基础上,我们还注重指导学生的英语写作。
Check out 是教学本单元的最低要求。
在教以上几个部分时,我们并非按照教科书一层不变的进行教学,而是经常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我们常把Grammar提到课文前面教,便于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强化巩固Grammar。
三、设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兴趣了,我们的英语教学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情境教学法。在教学对话、课文时,我们充分利用实物、挂图、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等创设英语教学情境,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让学生喜欢上英语这门课,在集备时我们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制作了许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的多媒体课件。在教学对话时,我们通常采取这样的方式:把对话里的重点句型提炼出来,进行重新组合,变成简单的、学生容易接受的对话,这样的对话使得那些平时懒于张口说英语的学生也变得跃跃欲试,课堂气氛一下子就变得活跃起来。待他们把这个对话操练熟悉之后,再来学习课文中的对话,他们就会感到得心应手,成功感油然而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自然提高。另外,在教学课文时,我们还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资源。如在教学 7A Unit1时,我们就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照片或请学生到前面来让大家进行外貌描写。如Her hair is short/long.She has black in a ponytail.She has black hair in bunches.She wears glasses.She is quite tall and slim.等句型进行操练。再如在教学7A Unit6 “My Fashion Design”一课时,我们先让学生设计各自喜欢的服装(从颜色、风格、搭配包括发行的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考虑)。或让学生上网收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流行服装的设计。上课时我们请学生将自己设计的流行服装张贴在黑板上,而后让学生用英语表达,在表达前让他们分组讨论。这样学生可以大胆的发挥思维想象,将那些服装进行重新组合或款式的修改。学生个个都很投入,热情高涨。这样的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为了让学生轻松地复述对话、课文,我们引导学生将对话或课文改成小品,让学生进行表演,激发学生学英语的热情。另外我们还精心设计板书,让学生结合黑板上的Key words和挂图等而后过度到单独只看挂图或实物、教具等复述课文。这两种方法大大地减少了学生课后读背课文的负担,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学以致用法”。即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如在教学7A Unit4 Food 一课时,我们让学生用英语说出自己喜欢的各种食品,如肉类(fish,meat,pork,chicken,beef),蔬菜类(vegetables,cabbages,tomatoes,potatoes,beans,peas and so on),水果类(apples,bananas,pineapples,watermelons and some other kinds),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对话问答,“??—What do you love/like/dislike/hate?
—I love/like/dislike/hate ….What about you?
—I love/like/dislike/hate ….”
并讨论“What food do we eat if we want to be healthy?”等得出 “healthy food and healthy lifestyle.”
3.竞争法。充分挖掘学生身上的兴趣点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单词遗忘快,为了与遗忘作斗争,我们充分利用课前几分钟的复习时间来增加单词的复现率。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课上组织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我们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将前面一课或最近所学的长单词、不常用词抄五-六个在黑板的一角,上课时叫几个基础较差的学生读,我们注意倾听,帮助他们正音,然后再进行抢记单词和用这些单词造词组或句子的比赛。试用下来我们觉得效果较好,就连那些课后懒得记单词的学生,课上也频频举手,这时我们及时地对他们进行表扬,哪怕是星星之火也要让其形成燎原之势,让他们感到老师对他们的赏识。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单一的教学方法即使是一种好的方式,经常使用也会失去它的魅力。我们还采用其他的一些竞赛形式,如限时阅读比赛,限时朗读比赛,口头演讲比赛等。
4.针对新教材词汇量大、固定句型和语法点提前出现的情况,我们将以往单一的Everyday English扩充为现在的口头作文(每周两至三次),和对关键词、词组和句型的复习(每周两次左右)等,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口
语表达能力。除了平时的口头作文训练外,我们也利用期中、期末复习课对作文进行讲评,如课前先找几个层次不同的学生作文抄在黑板上,然后课上大家一起来讲评,并根据中考作文评分要求让他们来评分,有了这样的评分机制,初一相当一部分同学的作文水平较之开始时提高了许多。有的同学的作文水平甚至远远超出了老师的想象。
5.将枯燥乏味的语法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如,在教学比较级和最高级,当学生对这种语法结构有所了解的时候,我们请学生自己造句或将他们所崇拜的明星人物编进句中,如,姚明比潘长江高。此外,对一些易错的语法项目,我们编了一些简单的口诀,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如一般现在时:主语三单时,肯定加s,否定和疑问,动词用原形,助动词用does;又如be动词口诀:我用am,你用are, is用于他、她、它,所有复数全用are。再如运用现在进行时,学生时常会忘记be或动词的ing形式,这时我们打比方:be为人的左手,动词ing为人的右手,两者缺一不可,否则残疾。另外,在学习no one和none时,我们将其编成顺口溜:1:2,2:1。如回答Who is in the classroom? No one(回答无人时).回答How many students are there in the classroom? There are none(回答无人时).回答How much milk is there in the cup? There is none(回答没有时).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他们立马想到了金龙鱼色拉油的广告用语1:1:1。
6.外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从自身做起,努力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为了提高效率,在前面上课的老师会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上课心得,以便后面上课的老师在上课时可以做到有的放矢,高效的组织课堂教学,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少走弯路。与此同时,我们还经常互相交流上课的心得体会,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针对初一新教材采用的“五轮复习法”
初一新教材相对于以前的教材词汇量明显地增大,大概每个单元达75-100个左右,有些单词还相当长。而且语法点增多,例如:It takes sb.some time to do sth.以及 Sb.Spends some time doing sth.(on sth.)这类句型以前在初三教材中才出现,而现在初一就出现了。针对这一系列难度的增加,我们同济中学不光利用期中、期末集中复习的时间,还立足于平时,采用“五轮复习法”。
第一轮:立足单词。在每个版块的内容学习完毕,根据本课的内容,精选或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如根据中文提示完成单词拼写的练习题(放在句子中), 根据图片写单词,或将词组里的主要单词划去,让学生选词填空或首字母填空(我们所选的这些练习题一般都较容易,放在句子中,一般为书上所学内容的变化形式),这样一方面可以巩固所学单词,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这种方法比起孤立的背单词或抄单词要有意义得多.而且学生也感兴趣得多。俗话说得好,再好的方法,如果长期单一的使用,也会失去其在初期的最好效应。
第二轮:在每单元学习完毕,根据整个单元的内容,配以适当的拔高练习,内容紧扣课文,涉及词汇、时态、巨型转换几块,选择适当的部分当堂完成,教师在巡视的时候,特别留意中等生,对错得多的题目进行详细地评讲,不具共性的错题只作个别辅导。这两轮复习安单元,利用早读课或课后时间完成。这样天天给他们一定量的练习或阅读,渐渐地学生对所学内容由生而熟。
第三轮:做综合性基础题。这些题目难度不大,让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对,有成就感。单选、时态填空和词汇填空题基本上是课堂上完成的,教师在巡视的时候,特别留意中等生,只对错得多的题目才做详细地评讲。阅读、完形、写作课后做,讲评时,我们特别注意解题方法的指导。
第四轮:专项练习。主要是围绕语言点进行归类和查漏补缺。采用句型转换、时态填空、词汇练习、句子翻译等形式。
第五轮:在前四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主要是综合题,立足于培养学生能力。
为配合以上的“五轮复习法”,我们注意在平时的教学中对重点和难点随时进行巩固和强化。
1.学习单词之后,把上一节课重点的单词或词组在课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读读、说说,有时举些长单词让学生进行抢记比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背单词的效率。
2.进行课文限时朗读比赛。对于一些比较长的课文,抽取部分重点段落,作为朗读的材料。先选一位比较好的学生测一下时间,然后抽几位水平相当的学生朗读该段,其它学生做评委,评出读得比较好的同学,予以表扬,以此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3.学习完对话以后,为了进行有效的复习和巩固,要求中等左右的学生能表演出来,基础好的学生要有一定的拓展或联想。有时也举行讲同意句比赛,同样的句子,看谁能用另外的句子结构表达出来。这两种方法用意在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对写作的巩固。每个单元的课文都涉及一个话题,与写作相配合,学完课文后,要求学生就某一话题,写一短文,作为开放式的练习,可长可短,一般5-8句话左右,利用“Everyday English”时间,抽取部分学生朗读他们的作文,教师做适当的点评。以训练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观点。
5.强化听力。在平时的每个单元中都有听力,期中、期末复习时,利用一些练习材料,对听力做一些强化训练。这样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上为我们初一备课组采用的“五轮复习法”。实施下来,效果良好,当然,其中的不足之处,我们会进一步完善。
评析牛津初中英语教材 篇5
教学目标:
能熟练地听懂、会说、会读、会拼写词汇family,father, mother,brother,sister,并且能听懂、会说、会读单词grandpa.grandma 能熟练地、会读、会说句型This is…和He’s/She’s…
能熟练地运用本课所学的词汇和日常交际用语与人告别,向他人介 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4.学会用名词所有格来把朋友的家人介绍给别人 5.学生初步会唱Family song
二、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名词所有格来把朋友的家人介绍给别人 学生初步会唱Family song
三、教学准备
挂图,卡片,录音机,人物头饰
四、教学过程
Step 1 Warm up 课前准备:板书Unit 2 My family
听歌曲My family(2A歌曲)并放本单元歌曲Family song Greeting T: Hello, boys and girls Ss: Hello, Mr.Chu T: Good morning everyone Ss: Good morning Sing songs and say rhymes 歌曲:《Good morning》和小诗《What is she》等。通过歌曲和小诗,学生可以复习到许多单词和句型,学生也乐于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复习,其实不知不觉学生已经接触到本单元的重点知识。Read Story time 跟着录音读Story time,然后再全班齐读 Review——Mike’s family tree 教师带着Mike的头饰,介绍my family 在黑板上示意Mike’s family tree
Father
mother
Tim
Mike
Helen 让学生带着Mike 的头饰介绍 完成小短文,并且全班读:
Hello, I’m Mike.This is me.This is my father.And this is my mother.I love my father and my mother.This is Tim.He’s my brother.Look, this is Helen.She’s my sister.She’s a student.I love my brother and my sister.Step 2 Presentation 教授grandpa, grandma Play a game——Riddles Riddle 1 My father’s father is my
.教师出示grandpa,并教授 T:Please read with me.学生拼写单词G-R-A-N-D-P-A,grandpa(这个单词中只有p这学期没有复习到,但是学生能够拼写的,让学生熟悉拼写单词的方法)Read one by one Read group by group Read together T:My father’s father is my grandpa.学生跟读句子。Riddle 2 My father’s mother is my
.教师出示grandma,并教授 T:Please read with me.学生拼写单词G-R-A-N-D-M-A,grandma(这个单词里的字母都是学生之前复习过的,所以在拼读练习时要多强调)Read one by one Read group by group Read together T:My father’s mother is my grandma.教师带着Mike的头饰:
T:This is my grandpa.This is my grandma.I love my grandpa and my grandma.让学生试着这样去说。
Step 3 Consolidation Play a game——Finger family 在食指画上妈妈,This is my mother.中指画上自己的头像:This is me.无名指画上爸爸:This is my father.让学生轮流上台表演 Checkout time(P29)T:Now, let’s open the books and do it together.(在做这一大题的时候注意让学生跟读句子,不是只是做听力,让学生试着在图片下写单词,允许看黑板或是看书,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检查学生对单词的认读情况。)Family song 教师带着Mike的头饰
T: Look, this is my grandpa…(复习之前一段话)They are my family members.出示单词they(他们)They all live together.They all love one another.出示句子,让学生跟读 跟老师读歌词 听歌曲,熟悉曲调 跟唱歌曲 Letters revision 复习字母,大小写配对,左邻右舍
Step 4 Homework Spell the words, try to write them Sing the song with your friends
五、板书设计
Unit 4 My family This is…
He’s/She’s my…
Mike(me)brother sister
grandpa
grandma father
评析牛津初中英语教材 篇6
Period 1 Story time Step1:Warming-up 1.Listen to a song:Heads Teacher and students sing and do the action together(arouse the ss interest by doing the action)2.Goals for this lesson Try to know some words about parts of the body Try to understand and act out the story Try to talk about the appearance of a person 3.Greetings T:Good morning,boys and girls S:Good morning,Miss Liao T:I like dogs,what do you like? S:......T:I like drawing pictures.Step2:Presentation 1.The teacher draws a circle on the bb and let the ss guess what is it.S:It’s...T:It’s a face.What are on the face.guess S:mouth.(teach mouth)T:What else on the face? S:nose,ears,eyes(big or small),hair(long or short)At the same time teach the words nose ,ear,hair(this part the teacher lets the ss use the words they have learned to describe the face ,its aim is to review the words and lead the ss to learn the new words about the body)2.Let’s play the teacher presents a picture and let the ss guess who she is and then practice the words they have learned through the quick response by when they saw the teacher says she is beautiful and saw the body part says the words.(this part the teacher uses her photos to train the ss’ quick response to speak the words about the body they have learned,its aim is to consolidate the new words)3.lead the title-----dolls The teacher presents a doll and ask the ss what is it and then lead the title of the class(teach doll,dolls)(this part the teacher presents a doll consists of the clear body the face and lead the ss to know today’s topic is doll)4.T:What’s it? S:It’s a doll.T:Yes,it’s a doll.I have many dolls,do you want to see it? T:in these dolls,I like it very much.why? S:beautiful.T:Look at her mouth.It’s..S:It’s small.(teach small)T:How about her nose? S:It’s small.T:How about her eyes? S:They are big.(teach big)T:How about her hair? S:Her hair is long.(teach long)T:How about sb’s hair? S:His hair is short.(teach short)The teacher presents different kinds of dolls and then choose one doll to ask ss why i like the doll very much and by describing the nose,eyes,hair to teach the words short and long,big and small.(Her..is.../Her..are...)5.Let’s watch Q:How many dolls do they have? S:Two T:Yes,a girl doll and a boy doll.(this part will teach the story,so the teacher gives a question before the ss watch the cartoon,its aim is to arouse the ss interest)6.Listen and circle out the key words T and ss check the answer and describe the dolls together(listen to the story and fill in the blanks,this part the teacher tries to review the words the ss have learned)7.Let’s imitate Read the story together.Read in roles(this part will help the ss consolidate the story)8.Show time Four ss a group choose one way to act the story.(read together,read in roles or act out the story)(this part will help the ss consolidate the story too)Step:Practice T:I have many characters.Do you like them?And let’s guess who is he/she? S:Tutu...Describe the characters in groups and the other groups guess(this part the teacher uses the cartoon character which the ss like best to activate ss speaking abilities to describe the characters)Step:Production Introduce your friends
Let the ss introduce their friends and others guess who she/he is.Eg:This is my friend
His/her...is..His/her...are..He is cool.She is beautiful.(this part the teacher goes back to the core of the lesson to describe a person to let the ss use the words they learned in daily life)Check I can say some words about body parts.I can understand and act out the story.I can talk about a person’s appearance.(this part by giving the stars to the ss and review the materials they have learned in class to check the ss whether they have learned)Homework 1.listen and read the story,try to recite it.2.Introduce your friends to your partner.这节课基本上体现了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的教学思想和民主教学思想,结合低年级学生喜欢做游戏的特点,通过Let’s play、Let’s sing Let’s guess、quick response、Let’s act等多种活动途径,进行愉快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目标达成率较高。
1.教学目标明确,定位恰当且充分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从课堂的歌曲引入、娃娃实物展示、单词卡展示、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直到最后的课堂表演都紧紧围绕本课教学目标展开,且过渡自然,环环相扣。
2.活动方式多样化,有group work、、play a guessing game、say and act 等一系列活动。
3.准备充分,有课件、实物、图片、卡片等
评析牛津初中英语教材 篇7
策略一: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
1.师生关系要融洽和谐
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是课堂氛围轻松愉快的前提。教师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 不可以理直气壮地向学生发号施令。只有善于和学生交往, 才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否则, 教师善意的批评和提醒学生也会难于接受和理解, 从而导致与教师发生冲突, 影响课堂教学。
2.保持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是促进和强化学生超常发挥的重要因素。因此, 我们应当在每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尽力创设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 使学生发挥出学习的主动积极力量。教师教学语言中应该有一定的幽默感, 使讲解能够形象生动, 既传神又传情。
3.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主要动力。在教学英语的过程中, 我将干涩枯燥的英语知识趣味化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从而使学生对英语产生亲切感, 充分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比如, 牛津7A Unit 6 Reading描述了一场为“希望工程”筹款而举办的班级时装秀, 着重介绍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流行服装的变化。话题本身很吸引学生, 但因为本课词汇量较大, 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我在课前就布置学生积极准备本班的时装秀, 可以借用父母或其他亲戚们年轻时的时尚服饰, 并要求走秀时作60个词左右的关于所选服饰的介绍。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课堂上笑声不断, 我想学生的收获一定也很多。
策略二:良好的课前准备
良好的课前准备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障。只有教师自己真正地辛辛苦苦付出, 才能保证学生减负, 才能把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 保证他们都能全面健康地发展。
备课并不是单纯地写教案, 而是必须备教材。教师不仅要花工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 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合理设计教学活动, 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备课时应按照知识的呈现顺序, 设计合理的学习案, 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然后由教师作适当的点拨解释, 并给学生能力展示的机会。在每堂的英语课中, 大目标必须靠小目标来一步步地实现, 小目标又靠大目标进行统一, 它们之间是整体与局部的相连关系。只有仔细考虑到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 对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加以考虑, 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出方案, 才能确保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策略三: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
直观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凭借教室里现有的人和物、所带的实物、教学挂图、直观教具、简笔画以及多媒体手段, 引导学生创设情境, 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的一种方法。
利用图片、情境、语境、媒体、话题讨论等直观方法进行英语词汇教学, 有利于帮助初学者建立清晰、正确的概念,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记忆英语单词, 又可以让他们理解英语单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与用法, 能够学以致用。
2.任务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强调以“任务”为主, “学生主动学习”为中心,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依靠教师和学习伙伴的指导和帮助, 利用一定学习资料和背景知识, 注重在活动过程中的学习和体验, 最终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知识。这有助于学生在完成任务活动中运用所学词汇、句型进行语言交流, 发展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3.交际教学法
交际教学法的核心是培养交际能力。为了提高交际的质量和水平, 在说话态度、举止、表情、声音的运用, 即“广义的英语”方面适当加入一些教学指导也是很有必要的。尤其对于学习英语的中国人来说, 这些非语言性行为的合理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实际英语语言表达的不足。因此把非语言交际适当引入到我们的英语教学当中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传统的英语教学只重视对学习者语言知识的传授, 不注重对其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这样严重制约着学习者交际能力的提高。
初中牛津英语教材的教学策略初探 篇8
【关键词】牛津英语 教材教学 教学优化
初中牛津英语教材具有新创意,既需要传授语言知识,并注重语言技能的培养,教师需要使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本文中,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分析《牛津初中英语教材的特点,探讨一些可行的教学策略,以解决实际困难。
1、《牛津初中英语》教材分析
《牛津初中英语》图文并茂的方式教材内容比较贴近生活,让学生理解起来更为直观、形象,教材实用性比较强,教师要进行创造性教学才能突出本套教材的优势。具体来说,《牛津初中英语》教材的特点在于:1)重视口语教学,语法教学退到边缘。《牛津初中英语》教材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能够培养学生听、说的兴趣,提高学生听、说的能力,在听、说的过程中理解语法特征,又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2)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牛津初中英语教材多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多参与活动,开阔视野,发散思维。这套教材是教给学生如何学习,而不是教给学生基础知识,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能力,强调的是语言的工具性与社会性,更不是为了考试而学。3)教材内容紧密联系生活,与时俱进。只有与时俱进的教材才能被广泛地应用,才能算得上是好教材。比如,教材内容涉及家庭生活、衣食住行、保护环境、传统风俗习惯、学校生活等,学生比较熟悉这些内容,也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根据教学内容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相联系的课外阅读物,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4)全面贯彻了任务型教学原则。新课程标准下提出,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确立明确的目标,在参与、合作的学习活动中,主动积极地学习,即是任务型教学原则。下面具体分析使用此套教材的困惑,以期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2、牛津英语教学策略
2.1词汇与口语训练
英语学习者长期深入学习英语的基础是英语词汇。 对于想要学好英语的人而言没有英语词汇的积累,是天方夜谭,对于初中生而言这一点更是具有警示作用[1]。 目前在词汇方面表现出的问题,初中生重要表现在词汇量少,构建英语句子能力的缺失,无法达到应有的知识储备。 另外,在单词的发音和功能使用以及单词的应用语境方面能力不足,缺少口语的使用表达训练(即语言的实际应用)。 学习兴趣的缺失,是初中生以上能力的不足的归根结底,有些英语教学课堂 缺乏对初中生单词记忆、发音的引导与纠正,在实践中气氛死气沉沉。
2.2 情境教学与词汇结合的策略
在情境中教授英语的时候,可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增强词汇的潜意识性记忆[2]。例如,在进行教授rockert、mobilephone等单词时,可以播放一些图片或者视频,并配上一些相关的肢体语言,这样学生就能够较快地接受;如能配以适当的解释,就会使效果更好。当然,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较为常见的生活场景、表演场景等来教授单词。例如,在教授单词时要非常注意语境。如cook和cooker这两个单词,分别出示几张简单的图片,学生通过简单的图片显示就能够很清楚地明白这两个词的区别及运用语境。从而避免了对这两个词语的混淆,然后再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就能够使学生记住,使其理解加深。
2.3 语法和阅读训练
牛津版教材注重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和接受能力,针对七、八年级的学生淡化了英语句法。 对于并列句、陈述句、疑问句等句法放到了八年级的教学实践中,达到了初中生学而不难,学而精通的目的。 通过引入一些具有生活趣味性的英语小故事逐步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掌握了英语阅读能力。写作训练。
2.4 培养使用技能
有句经典名言:“知识的源泉在于运用”,在课堂及课外的活动中,教师可以有目的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活动中。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进行采用学用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在每节课的开始之前,让学生进行轮流的发言,主要是汇报当日的班级情况,来锻炼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这样学生不仅提高了口语能力,也提高了学习的成就感[3]。此外,初中牛津英语的教材十分生动形象,图文并茂,与学生的生活非常的贴近,选择的-主题也较为广泛,从家庭到社会,从衣食住行到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所以教师不应该只是在封闭的教室中进行授课,这样有可能造成语言与社会生活脱节。
2.5 培养文化意识
初中正是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能力的关键时期。文化意识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基础[4]。 文化意识包括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吸收,也涵盖对自身国家文化的认同。 拥有良好的文化意识,意味着对中西文化的共同点和差异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辨别能力。 江苏牛津译林版教材通过文化教学过程,让学生对英语拥有一个全面、 多角度的、了解认知和掌握,不仅从基本的技能性英语知识的角度。 学生通过该教材的学习不仅了解到社会经济、政治及军事等方面,而且也能认识到中西方社会风俗习俗方面的差异性。
结语
【评析牛津初中英语教材】推荐阅读:
牛津英语教材09-02
牛津初中英语课堂08-18
牛津初中英语词组总结02-01
牛津初中英语学习方法09-03
牛津初中英语教学案例精选五11-28
牛津幼儿自然拼读教材09-02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评析06-29
上海统编教材常用词组(高一上下册unit 1-14)(沪教牛津版高一英语教案教学设计)08-19
牛津初中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