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就是构建反思系统(精选4篇)
哲学就是构建反思系统 篇1
反思当代中国哲学的精神构建毕业论文
一、马克思启示与现代民族文化的构建
每一种特殊文化在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都会遇到文化的构建问题,可参照先行者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文化的现代构建与德意志民族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在现代化浪潮的发展下,文化的现代构建既肯定了社会的现代性,也反映了对现代性无限扩张的某种反驳。当前文化构建的核心问题便是如何构建现代精神生活,这也是现代社会中存在的难题。一方面传统的民族文化中很多内容并不适合现代生活要求的精神气质;另一方面人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存在,并不能完全脱离传统。同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双重逻辑关系中,实践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层面,由于实践对象的具体性,人类需要更多的实践经验去把握具体的实践活动,而后抽象的科学理论才可以被转化为实践智慧,其中具体的转化过程便是人本逻辑与科学逻辑之间的相互中介,一方面,科学逻辑可以普遍反映人类思维实践活动规律,另一方面,人本逻辑也可以将文化理想作为需要实现的现实目标,这样双重逻辑之间的相互中介,便最终会转化为一个可以引导具体实践的总体观念。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解决哲学精神构建问题的过程中顾及了现实生活与文化理想,是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解决方式,可以为中国哲学精神的现代构建提供更多启示。
二、自由主义与现代新儒学
如果我们承认现代化的不可避免性与传统文化与现代性之间的冲突问题,那么中国哲学精神的构建实质就是在现代化事实下的重构哲学精神。任何民族的哲学精神都应该充分体现该民族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终极理想目标,中国哲学精神也不例外,它可以为现代的中国人提供一个更为温馨的精神家园。因此构建过程中必须兼顾当下的社会现实以及由此衍生的新儒学思想。与自由主义不同,现代新儒学主要寻求一种道德层面的理想主义道路,虽然它也提倡复兴传统儒家思想,但这种复兴的前期应该是在现代生活之中,因此必须面对现代化的社会生活。中国自由主义与现代新儒学之间的对立体现了现代社会矛盾的根本对立,甚至不可能因为某种理论方式而消解。
三、构建中国的哲学精神的可能方式
关于科学主义的自由主义无法合理的解决文化构建问题,为此便亟需探索一条新的出路。而且这种新的构建方式必须由根本上破除自由主义与现代新儒学的影响,这样才可以在结合中国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实现哲学精神构建的目标。此过程并非简单照搬,也不能盲目的延续守旧。一方面应突破黑格尔的形而上学理论,另一方面也应突破自由主义全盘否定优秀文化的传统倾向,应最终建立一种直面现实的哲学思想,并承认人是一种具有双重生命的生物。在构建中国哲学精神的过程中,应始终秉持双重视角,既不能简单的.归结为一,也不能不折中的合并在一起。所创造的关联方式应为现代生活奠定一个超越性的目标,并使其成为生活的规范标杆,或者是批判生活的终极标尺。不但应在历史与现实的逻辑中掌握中国独有的文化构成思维方式,构建本民族最为本己的文化思想,还应对当下现实中的不同文化加以区别予以批判,并不断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经验,从而构建最新的文化思想。
当今中国社会形势下,现代性的现实生活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即中国道路。同时,文化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并非刚性,而是一种柔性的构建,在此参照条件下的文化理想一定存在着比较广阔的可能空间。同时,现实生活也会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由此现实历程中文化理想的构建必然也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断进行的历史过程。为了进一步实现哲学精神的构建过程,还需要为终极价值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构建一种柔性关联,且要以人类历史科学的认识为基础,由此可以看出,以马克思方式构建中国的哲学理想,并在其与现实生活价值之间构建一种柔性关联,便是最为适合的构建方式。
四、结束语
任何哲学精神都是当时所处时代的体现者与引领者,当今我国哲学精神的精髓便是可以充分体现中国发展趋势的哲**流。但任何一种成功哲学的构建的都需要顾及现实与传统文化两个方面,这一问题的特殊性在于其间的张力不仅存在于理论层面,而且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当前很多构建方案都会涉及这两个方面,但其本质却试图将两方面归结合一,并弱化了其中一方面。因此我们应在借鉴以往构建经验的同时,批判性的反思中国自由主义以及现代新儒学的构建方案,从而可以构建出最具中国哲学精神的文化体系。
哲学就是构建反思系统 篇2
1 前言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大国,经济增长快速,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现已成为全球第一耗能大国和第一排碳大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和能源效率低下有关。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节能减排备受全球关注,同时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重要国策。
在国家关于节能减排的政策频频出台的良好环境下,我国从事节能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但传统节能理论存在缺陷等问题,造成节能产品鱼龙混杂的现象,为能帮助节能事业健康发展,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对我国节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反思,以期梳理出清晰、正确、健康发展节能的技术路线。
2 科学研究需要哲学思维引领
科学技术发展史说明,科学技术健康发展需要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有机组合的保证。在科学研究中正确的本体论预设是事物“是其所是”的本源——道,回答事物的本源“是什么”的问题,它给做正确的事提供了一个正确的前提和目标,这是寻求做事的根本——效能的问题;认识论提供了一种“尖刀思维”的方法,锁定目标不放松,回答怎么能够清楚认识事物“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提供了一种正确做事、迅速达到目标的行之有效的执行程序,回答“怎么做”才能有效实现“是什么”的问题,也是寻求做事效率的问题。本体论确定目标,认识论锁定目标,方法论怎么才能有效实现目标,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各司其职、协同运行、高效能、高效率有机组合,给完成确定目标、负反馈跟踪逼近目标的科学研究过程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3 节能之遒
系统是客观世界的基本形式和根本属性,世界是按照系统的形式诞生、运行和发展的。从系统论的观点审视节能,这种理论之一就是“系统节能”理论。
“系统节能”理论是依据普适的系统科学原理、用“系统思考”的理念提出的揭露耗能系统本质、规律、特点的节能理论。它由一个信念、三个基本观点组成。从科学技术健康发展需要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有机组合的条件衡量,“系统节能”理论是完全满足哲学“三论”要求的节能之道。
4 “系统节能”理论简介
“系统节能”理论由一个信念,三个基本观点组成。
一个信念是理念决定世界。理念是世界的本质,世界是理念的不完善摹本,因此人的观察、行动、结果都渗透着理念。改变世界首先要改变思想、理念。这是“系统节能”理论中的本体论预设部分。
三个基本观点是:
耗能系统是一个有机系统整体。像造物主创造一个健康的人一样,耗能系统是设计师依目的将组成要素整合达到“配置合理、运行协调、整体优化”境界,构成健康的有机系统整体,那么节能,就是在健康的有机系统整体层面上自然而然涌现出的,简约、透明、节能、自适应、大大简化运行管理难度和费用等等一系列优良的健康属性之一;节能是设计者赋予耗能系统的一种涌现健康属性的能力。这条给出了符合系统科学原理的节能概念,是“系统节能”理论中的本体论预设部分。
节能耗能系统的设计、构造过程,是新生命诞生式创新过程。新生命诞生需要将父母DNA充分融合,继承,变成有父母基因,又有自己的DNA才有可能实现;同样,节能耗能系统的设计、构造过程需要系统中各个专业模块的思想、技术、设备充分融合继承,重新整合组态编码,变成新的、系统的概念知识体系才能建成,靠各种节能技术的堆砌、叠加的方法,设计、构造不出健康、完善、节能的耗能系统。这条是“系统节能”理论中的方法论部分。
耗能系统的本质是一个耗散结构系统。耗散结构系统中耗能的过程是有效能通过能量传递链耗散流动的过程。如图1为夏天空调系统能量传递链示意图,图2为冬天供暖系统能量传递链示意图。耗能系统的灵魂是“实时跟踪负荷的变化”,耗能系统节能的精髓是“花最小的代价实现实时跟踪负荷变化的过程(最小耗能原理)”。这两条耗能法则任何一个生物体、生物器官甚至一个生物细胞的耗能过程都要遵守的。这是设计者应当根植于耗能系统结构里的两条生命红线,即健康的DNA。有了健康的DNA,耗能系统便天生有了涌现简约、节能、自组织等等一系列优良健康属性的能力。这条是“系统节能”理论中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综合部分。
5 节能反思——传统节能概念辨析
5.1节能的权威定义
按照世界能源委员会1979年提出的节能定义: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和社会可接受的一切措施,来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
按照我国1998年提出的节能定义: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5.2现在通行的节能理念辨析
生产、耗能、排废等现象都是在耗能系统中发生的,它们也应该符合系统运行的规律。对耗能系统节能减排的研究,也应该用普适的系统科学原理来指导。但由于权威的节能概念缺少正确的本体论预设,造成现在通行的节能理念按专业模块“片面思考”的理念,“土豆放在麻袋里”模式将各种各样的节能技术、设备叠加堆积起来,便构成了一个节能的耗能系统,很少考虑耗能系统的整体性及对整体性起着决定作用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很少涉及系统的概念,更少自觉地利用系统科学原理来指导节能减排的实践,至于涉及耗能系统本质、规律、特点及设备容入系统其性能要发生本质的变化的论述,更是少之又少。
nlc202309022122
5.3理论上的节能反思
节能的前提是需要有正知正见。从系统观审视,现在通行的节能理念并没有为节能减排给出明确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有机组合的保证。我们需对系统的概念、系统科学基本原理和节能的概念,对设备容入系统后的静态特性、动态特性以及引起左邻右舍的变化有很好地理解。
5.4经典耗能领域的节能反思
例1,智能建筑的定义不符合系统科学原理,没有给出“三论”的指导,导致我国智能建筑的开通率很低,也是造成我国在运行的中央空调、智能建筑,95%都是不节能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2,北方供暖系统,只盯着分户计量的局部,对供暖系统的整体没有足够的重视,标准出了不少,供暖系统怎么节能还是没有理出头绪来。
例3,工业循环水冷却系统,摸黑使用,水泵在什么工况点运行、能否满足生产需求,都是模模糊糊的。不知道水力平衡是什么,冷却水设计温度差是10℃,可运行的温度差只有3℃—4℃,明明是水泵总容量已经大了一倍多,末端还在报警,还在下指令要求增加水量,泵房还得增加水泵投入台数。
例4,现在推行的节能产品中毛细管网换热器,换热效率高、美观、施工容易……但它的热水温度差只有3℃,可现在的采暖系统的温度差有30℃,是其温度差的10倍。如果毛细管容入老的供暖系统,要输送同样的热量,水泵容量要大1000倍。如果是新设计的系统管道按经济流速设计,那水泵的容量也要增大到10倍,管道的直径增大3倍多。从采暖系统整体看,还计算不出采用毛细管网换热器在什么地方可以节能。
5.5设备系统性能系数才反映系统中运行设备的本质性能
我国完成了冷水机组节能标识GB19577—2004,规定性能系数COP高于5即可以贴上节能一级产品。公式(1)为COP的定义式:
Qc——额定工况制冷量,单位kW;
Wcom——额定工况制冷压缩机消耗的电功率,单位kW。
由公式(1)可看出,它只计及制冷压缩机消耗的电功率,并没有考虑冷水机组在系统中运行时,还要消耗冷却水泵、冷水泵提供的压力能,才能制出额定的冷量的,COP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冷水机组的性能。能够真实反映冷水机组性能的应该用冷水机组的系统性能系数:
Wc.p——额定工况冷水机组消耗冷却水泵的电功率,单位kW;
Wf.p——额定工况冷水机组消耗冷水泵的电功率,单位kW。
从“系统节能”理论分析,设备系统性能系SCOP的物理含义是输入单位有效能够产生多少有效能输出,即设备的有效能增益。它反映的是在系统运行的设备特性的全息参数,任何影响设备性能的因素都包含在其中,因此衡量在系统中运行的设备真实本质性能,要用设备系统性能系数,也只有用设备系统性能系数才能看清问题的实质,也只有用设备系统性能系数的指标要求设备,设备的科学研究也才有了明确的方向性和确定的数值考核指标。现在,在节能减排行业中我们遇到的许多节能产品,如无动力冷却塔、水轮机冷却塔、恒压变频供水器、恒压变频热水机组……节能产品的情况也都类似,只谈设备个体性能,不谈设备容入系统中的静态特性、动态特性以及引起左邻右舍发生的变化,并不能说明产品在系统中运行时的真正性能,设备运行的真实性能要用设备系统性能系数来考核。
6 “系统节能”理论在节能工程上的应用
“系统节能”理论是依据普适的系统科学原理按“系统思考”理念提出的,它是揭露耗能系统的本质、规律、特点,解决耗能系统本质问题,并给节能科学提供正确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保证的普适性节能理论,因此可以在各个领域节能减排工程中应用。另一篇论文《数字化循环水冷却系统技术规范》则是“系统节能”理论应用的完整范例,这是根据“系统节能”理论结合网络计算机控制技术推出的。系统按结构化、模块化设计。整个系统分5个模块,每个从站模块完成对应设备的数字化、透明化、实时跟踪负荷变化且花最小的代价,在主站模块的协调控制下,完成循环水冷却系统整体的数字化、透明化、实时跟踪负荷变化且花最小的代价,这个过程实质是向每个设备及整个系统根植健康的DNA的过程。这使整个循环水冷却系统被整合,基本达到“配置合理,运行协调、整体优化”境界而成为健康的有机系统整体,那循环水冷却系统自然就有了涌现节能等一系列优良的健康属性的能力。这是传统循环水冷却系统不可能具有的性能。从这个观点看,“系统节能”理论也是传统耗能系统升级换代的理论。
图3为某化工厂数字化循环水冷却智能控制系统原理图,是正在用“系统节能”理论实施的一个节能改造工程。整个系统共有75个被冷却末端是分几期建成的,管道系统十分庞杂。智能控制系统分5个控制模块,1—4从站模块各管一个设备按两条红线运行,主站协调1—4模块运行,控制整个系统达到运行协调、整体优化的境界,从而在有机系统整体层面上有涌现优良性的能力。
7 结论
传统节能理论没能为节能给出正确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指导,从技术方面看,这是目前引起节能市场混乱的根本原因;
“系统节能”理论能够为节能给出正确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指导,这是做好节能的技术理论依托。
哲学观反思与哲学研究的范式转换 篇3
哲学观反思与哲学研究的范式转换
当代中国的哲学研究最引人注目的变化,集中体现在由哲学观反思所引起的哲学研究的范式转换上,这是当代中国的哲学研究者主体意识普遍觉醒的标志.哲学观反思破除了以前附加在哲学上的`种种僭越和虚妄,使哲学回归其爱智求真的本性,对当代中国的哲学研究的范式转换已经并将继续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重建适应时代生活需要的新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作 者:杨学功 Yang Xuegong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刊 名:天津社会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TIANJIN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5(5)分类号:B0关键词:哲学观 哲学范式 反思 转换
幼童天生就是哲学家 篇4
关键词 幼童;哲学思维
一、幼童天生就是哲学家
1.每个幼童生来就是天才,就是哲学家
幼童与生俱来就有运用哲学的能力,“他们从小就提出哲理性的问题,还要做哲理性的评论,比十三、四岁的孩子做的更多。雨果说:“在人世间所能听到的最崇高的赞美歌,就是从孩子的嘴里发出来的人类灵魂的喃喃话语。”在《译后记》中,陈国容先生说:“天真烂漫的幼童对宇宙、人生、周围一切事物所萌发的种种困惑、疑问、匪夷所思的想法,都含有探索真理的意味,符合深奥的哲学原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哲学普遍存在于幼童的生活中,从出生开始幼童就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幻想,从而形成了哲学思想的萌芽。
2.幼童哲学的来源
幼童哲学的来源是什么呢?亚里斯多德说过,哲学起源于怀疑。 亚里斯多德还指出,哲学导源于困惑和怀疑。另外,伯特兰·罗素告诉我们,哲学“即使不能解答我们所希望解答的许多问题,至少有提出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增加对宇宙的兴趣,甚至在日常生活中最平凡事物的表面现象下,看到事物的新奇与值得怀疑之处。” 由此可见,哲学存在的最深层原因就是怀疑与困惑,它也为人类的发展提出了种种难题,包括隐性的和显性的。
此外,哲学还应该来源于历史生活,来源于人类现实,来源于文化本文。哲学脱离现实、脱离生活、脱离文化本文,现实、生活与文化本文也就必然抛弃哲学。幼童的大量充满哲学性的问题都是来源于幼童对生活以及周围世界的迷惑和好奇,所以他们的哲学思维方式是应该受到成人维护的。
二、哲学普遍存在于幼童的生活中
1.哲学存在于幼童的日常生活中
哲学普遍存在于幼童的生活中,包括困惑、游戏、推理、皮亚杰、故事、幻想、焦虑、纯朴、对话。幼童创造了哲学,也运用了哲学。只是幼童运用哲学的方式是尽量用简单易懂的生活实例来窥见哲学,把高深莫测的哲学简单化、生活化。幼童把自己天真烂漫的想法和心灵深处的灵魂思想统统赤裸裸地展现在成人眼前,他们不掩饰自己心底的好奇与困惑,孩子的思想简单,但是却非常真实。
2.哲学存在于幼童平常提出的疑问中
哲学有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双向功能,在幼童平常的提问中存在着哲学思维。如:孩子会问:“爸爸,为什么我要叫你爸爸呢?而不是你叫我爸爸呢?”;夜幕降临的时候,孩子会饶有兴致不停地望着月亮走来走去,时而快,时而慢,然后就会说:“月亮在跟着我走,我快它也快,我慢它也慢,这到底为什么呢?”;吃鸡蛋的时候,孩子会问:“鸡蛋是怎么来的呢?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胜枚举。幼童会不定时地提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就是幼童哲学思维的表现。说不定成人的冷眼与恶语中就有爱因斯坦和爱迪生,所以成人要特别注意幼童提出的疑问,并给予高度重视。
三、成人如何捍卫幼童的哲学思维
皮亚杰在他早期的《幼童的哲学》和其他著作中指出幼童的思维和早期哲学家的思维二者是平行的。他说:“人们不能说幼童的哲学,不同于用隐喻。”幼童是有感情的人,同样也是具有思想权利的人,他的精神粮食包括情感特别丰富的故事,就像《哲学与幼童》这本书里面的那些富有趣味性和哲理性的故事一样。
1.捍卫幼童世界的哲学元素
幼童的世界充满哲学色彩,这样的幼童才是哲学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对于这些“小小哲学家”我们应该保护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不管是对周围事物、对人生、对宇宙的所有不解,成人都应尽可能地对幼童的提问做出回应,善待幼童的“问”,鼓励幼童不断追求真理,不断探索世界的存在与人的价值。幼童“善问”,成人只有“善待问”,才可以进一步激发幼童追求真理的欲望,从而将幼童的哲学思维推向更高的层次”。
2.维护幼童的尊严
成人应该像卢梭所说的那样,尊重幼童,尊重幼童的个性和维护幼童的尊严。对幼童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关爱,与幼童平等相处,站在与幼童同一水平同一速度上跟幼童对话。幼童是自然之子,幼童是历史之子,幼童是成人之父。不管是自然还是历史,都离不开哲学,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哲学的光鲜下慢慢演变而发展的。
3.尊重幼童的童真与自然本性
哲学来源于幼童的童真,来源于幼童的自然本性,所以我们要尊重幼童的童真与自然本性。幼童的思维方式通过哲学而变得复杂而高深,哲学却因幼童幼稚的思维方式而显得通俗易、生活有趣,并富有哲理性和探索性。在两者的释放和回归中,幼童的思维便成为了哲学的一种载体,而哲学却成为了幼童思维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哲学便以一种最简单的生活实际存在着,存在于宇宙一切事物之中,存在于一切幼童的心灵世界。一切幼童的困惑、好奇、不解、游戏、幻想、焦虑都与哲学息息相关。因为哲学,幼童幼稚的思维更加理性化、成熟化、历史化;因为幼童的思维方式,哲学更加简单化、通俗化、生活化、本文化、实际化。所以,如果要捍卫幼童的哲学思维就必须捍卫幼童的童真,捍卫他们自然的天性,捍卫幼童的生命存在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加雷斯·皮·马修斯著. 陈国容译.哲学与幼童[M].三联书店, 1989.
【哲学就是构建反思系统】推荐阅读: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哲学10-07
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石09-30
金融危机的哲学反思09-21
人工智能的哲学反思08-27
哲学课的教学反思07-11
人与自然的哲学反思10-20
国美:管理哲学的七大系统06-06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心得体会10-05
我就是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