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就是法国

2024-10-16

法国就是法国(共7篇)

法国就是法国 篇1

《水的嬉戏》在当时西方音乐历史上留下辉煌的印记, 这部作品在具体的创作风格上、演奏技巧上为当时法国钢琴创作带来极大的影响。要分析其对于法国钢琴创作演奏的影响, 就要从其作者拉威尔入手, 分析拉威尔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风格技巧针对性在《水的嬉戏》作品中的应用, 来折射出当时法国钢琴作品的演奏方式。

一、拉威尔钢琴音乐的创作风格

1、从和声和调式上来分析

首先从和声上类分析, 拉威尔充分吸收德彪西的音乐创作风格。德彪西的音乐创作在和声上的突破性为印象主义开始的音乐创作之路以及现代音乐奠定的良好的基础。他打破了传统的和声的大小声的概念, 细腻的将钢琴各部分音色都晕染在整个乐曲当中, 他还大量的使用全音阶、五声调式等等, 对于各种不和谐的音程与品行无八度也给予了大量使用。除此之外, 拉威尔特别擅长使用五声调式和四、五度和弦, 其中《水的嬉戏》副部主题中就应用了这种风格。

从调式上来看, 拉威尔的《水的嬉戏》中, 它的调式在无调性的范围之内却更尊重古典主义形式《水的嬉戏》中, 无论它的和弦是多么不和谐, 但是他发出的音效效果却始终能保持清爽透明, 给人以美的享受。并且其整体都围绕一个主音调做的延生, 旋律线条相对明显清晰, 偶尔会有带着某种调式的倾向性, 并解疑一个大的调式泛音形成一个具有倾向性的旋律。

2、从写作内容和形式上来分析

拉威尔的作品大部分描写的是客观事物, 即便如此他描写的客观事物就能成为当时钢琴创作风格的代表。当时法国作曲家例如德彪西的作品也是以对客观事物的描写为主但是他的在具体的描写过程中是作为一个观察者去体验周围的事物, 然后通过自己风格和技巧的运用添加到作品里去, 但是拉威尔的描写客观事物的音乐, 却是将自己放置到具体事物当中, 跟具体的事物融为一体, 再从中塑造自己的体会和想法, 《水的嬉戏》作品中, 拉威尔就是将自己完全融入到作品当中的环境中所创作出来的, 那种人与作品合一的境界赢得了业界的一致称赞。设身处地的创作自然更受到大家的喜欢, 所以当时有许多作曲家纷纷效仿拉威尔的这一作品内容, 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法国的一种作品风格。

形式上, 根据拉威尔独特的创作内容的特点, 所以他更擅长用宽广悠扬的旋律和明亮辉煌的色彩。在《水的嬉戏》中, 透漏出来的更多的清新淡雅的曲风, 且给人一种朦胧中的清晰。因为拉威尔的作品是立足是自己的感觉出发, 所以难免在其中会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但是由于自己的这种感觉是其身临其境迸发出来的, 所以又多了一丝鲜明主题意味, 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3、从音乐色彩上来分析

拉威尔的《水的嬉戏》具有一定的朦胧色彩的风格。在当时十九世纪初期社会环境动荡不安, 人们充满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对于音乐有更高的寄托就是情感的宣泄, 所以当时法国音乐作品大部分是色彩比较鲜明手法比较夸张的。他认为音乐的层次应当是宽广的, 钢琴乐不能作为发泄感情的工具, 所以他的《水的嬉戏》

有体现出大片弱音里出现强有力的小动机, 在《水的嬉戏》作品中经常会看到从ppp、pp、p、mp、到f、ff、fff六个层次的变化。这种强烈的对比使拉威尔的《水的嬉戏》种各种形态的水描画的清新无比, 也在音乐上形成了其独特的明朗、清新色彩。

二、拉威尔钢琴音乐创作风格形成的原因

拉威尔的音乐创作风格在法国钢琴音乐史上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拉威尔这种创作风格的形成也是由于多种因素综合影响而成。

1、成长经历方面分析

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对于其以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对于拉威尔来说, 其出身在一个家庭富裕的条件下, 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获取了大量的音乐方面的知识。拉威尔的父亲对于音乐就十分热爱, 所以这对于后来拉威尔对于音乐的执着也有起到巨大的影响。同时出自于拉威尔对于母亲的依恋、母亲民族音乐的热爱都使他对于音乐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 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就开始学习起音乐。在具体的音乐学习过程中, 正规的音乐教育和拉威尔的由衷热爱与专研对于拉威尔日后在法国传统音乐的寻找道路上打下深厚的基础。

2、社会背景方面分析

艺术一定程度上是对于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所以社会的变动对于创作家创作有着重要的向导作用。

拉威尔早起创作时候, 当时法国正在经历巴黎公社和浦发战争, 社会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 所以他这个时期创作出来的作品都能有极大的浪漫主义情调。此时期的音乐风格中有一股狂野的气味, 大多数作曲家都想突破传统音乐的束缚, 创造出符合当下时代的音乐形式。拉威尔的音乐风格也大多体现了这一特点, 在其《水的嬉戏》这部作品身上就有但是时代背景的影子。

3、浪漫主义遗风对于拉威尔创作风格的影响

拉威尔音乐创作风格出现在浪漫主义后期, 这个时期人们渴望变化渴望新事物, 而在这个天时地利与人和之际, 拉威尔的独特的创作风格给人们带来眼前一亮的感觉, 瞬间被传播开来, 一定程度上成为当时法国钢琴乐的代表风格。它之所以能够得到迅速健康的发展, 是符合一定的规律的, 往往新事物是在对旧事物的否定之上的, 然而新事物的发展又离不开旧事物的孕育。所以创造出来的拉威尔新的音乐风格。例如他每个钢琴作品几乎都有标题, 可见是由“旧事物”代表人物之一李斯特那里继承而来。所以拉威尔的音乐风格虽然是一种新事物, 但是它却是在法国传统音乐发展的基础之上发展的。比如, 《水的嬉戏》中, 拉威尔在写作内容上就是继承了传统的浪漫主义李斯特的的作用关于“水”其次在具体描绘水的技巧上, 拉威尔又继承了李斯对于“水”的高难度炫技手法, 他用李斯特首创的刮键式验证方式。在《水的嬉戏》第二十九、三十小结的右手也是采用四、五度平行的和弦方式也是来自于李斯特在《艾斯特别墅的喷泉》作品中的技巧。

三、拉威尔钢琴作用的演奏技巧

1、《水的嬉戏》趋势结构上

有数据显示, 拉威尔《水的嬉戏》中的布局是以传统的古典奏鸣曲式的结构, 由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组成, 但是在这个传统的布局之内, 拉威尔巧妙地布置了许多和传统不一样的展开方式、调式、和声等。

首先从不一样的展开方式来看, 《水的嬉戏》的展开采用的是一个新的素材进行发展。在调性上, 《水的嬉戏》的发展部调式显得十分模糊。在材料运用上, 《水的嬉戏》中出现了大量的模进、反复, 例如第四十四到四十七小结中。

2、触键技巧方面

《水的嬉戏》是一部有强烈的浓郁音画的作品, 各种形态的水的描绘为大家呈现了一场“水”的听觉盛宴。如此神化的作品的完美呈现, 得益于多种不同触键技巧的运用。例如当时音乐最求的朦胧感促使拉威尔在具体演奏的时候必须控制整首曲目的触键位置, 避免指尖部分的触碰琴键。还要保持手指用力的适度使音乐听起来轻巧不笨重, 充分的运用了每一个触键技巧才能演绎出完整的作品。

3、力度和速度方面

《水的嬉戏》作品演奏之前, 拉威尔在作品中精确的标记出每一段所需要的速度, 例如他会在曲目的某段开头标记上Tres donx 144每拍。以保证演奏者在具体的演奏过程中都能演奏出符合他标准的音乐。严禁演奏者根据自己的主观随意践行快或者慢的改变处理。保证作品可以以最好的效果呈现在听众面前。

另一方面是指在下键的力度上, 《水的嬉戏》作品中下键的力度也是经过拉威尔精心设计的, 例如从三十八到五十小节, 拉威尔将力度从p mp到f ff fff有到最后的减弱。整个力度变化让听众完全融入到曲目当中, 跟着曲目的变化而澎湃、低昂, 让听众能一直保持新鲜感。

4、踏板的运用方面

踏板是钢琴的灵魂, 《水的嬉戏》对于踏板的巧妙运用让拉威尔所要求的朦胧音乐有了不一样的线条美。

《水的嬉戏》作品中在对于弱音的处理上, 可以看到弱音踏板的频繁出入, 这些弱踏板的出现为整首《水的嬉戏》注入了新鲜的力量使其整体的音量变得轻柔, 音乐的强弱层次有变得更加清晰。

其次在《水的嬉戏》中加入了延音踏板的运用, 将延音踏板一个接一个的连在一起, 在同一个音上换踏板, 使其有了泛音的效果。

四、结束语

拉威尔的《水的嬉戏》尽显了拉威尔的本人的创作风格和技巧, 故而这部作品在法国钢琴音乐上了也占有重要的位置, 起到了一定的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代表了当时法国钢琴音乐的流行创作风格, 也为当时钢琴音乐的演奏提供一定的技巧性建议。极大的有利于法国音乐的发展。

摘要:莫里斯·拉威尔是法国著名的作曲家, 据有关数据统计, 他一生当中创作的作品虽然不多, 但是都是精华, 都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巧在当时西方音乐历史上留下辉煌的印记。莫里斯·拉威尔的钢琴音乐融入了多种创作风格, 将古典浪漫主义音乐赋予了新力量也为印象主义音乐开辟新道路代表了当时法国钢琴的演奏风格和技巧。本文主要通过拉威尔典型代表作《水的嬉戏》来分析其演奏风格和技巧, 来进一步照射当时法国钢琴演奏风格。

关键词:拉威尔,印象派,法国钢琴作品,触键,珍珠式演奏

参考文献

[1]范斯顿.拉威尔《水之嬉戏》初探[J].黄河之声, 2015, 23:6-7.

[2]王丽莉.拉威尔水中嬉戏的演奏艺术[J].艺术研究, 2016, 02:42-43.

[3]崔岚.拉威尔钢琴作品的表演艺术[J].乐府新声 (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14, 01:208-214.

法国就是法国 篇2

0811091143 朱文苑

法国民族服饰

法国民族服饰中阿尔萨斯人的传统服饰接近德国风格,因为阿尔萨斯很长一段时间被德国统治,如果我们记得《最后一课》讲的就是德法战争时的。法国西北的布列塔尼,列塔尼人的祖先是西元五、六世纪从英格兰渡海而来的塞尔特人,至今仍穿着传统服饰及沿袭独特的习俗。科西嘉人是法国科西嘉岛上的居民,但是很多人说其祖先是德意志民族,也有人说是日尔曼民族,我想这是科西嘉人服装很具有欧洲色彩的原因。总而言之,法国的民族服饰和大多欧洲国家一样,具有鲜明的欧洲风情。

法国宫廷服饰

在20年代初,气质优雅的法国贵族淑女们每天最多要换6次穿着,而那时服装的风格是突出细致的手工和合身的裁剪,这种修长的晚礼服能完美的呈现着女性们玲珑有致的曲线,而服装上的各种精美的自然图形已经透出了当时新艺术的影响力。

法国时装

在现代,法国时装在世界上享有盛誉,选料丰富、优异,设计大胆,制作技术高超,使法国时装一直引导世界时装潮流。在巴黎,时装从来就是一门艺术,一门可以与绘画、雕塑、建筑相提并论的艺术。时装店老板们的口号是:“时装不卖第二件”。而在大街上,几乎看不到两个妇女穿着一模一样的服装。目前高级时装最有名的有:“Guileje”、“Balangxiaka”、“Jiwang hee”、“Chanel”、“Diaoer”、“Ardently ”和Saint Laurent”。近年来,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巴黎女郎的裙子,其式样之多。款式之新,在别国很难见到。

法国人是把收入的最小部分用于穿着的。欧洲国家,法国人一般很注意服装方面的鉴赏力,也接受比较便宜的而不十分讲究的仿制品。

著名品牌

Christian Dior克丽丝汀·迪奥:

贵族出身的Christian Dior于1946年用自己的名字创立第一间专门店,以设计前所未有的紧腰上装配宽松长裙而闻名,展现女性的修长线条美,赢尽当年淑女的欢心。

Dior可以说是法国时装界的经典品牌。Dior之所以能成为经典,除了其创新中又带着优雅的设计,亦培育出许多优秀的年轻设计师。Yves Saint Laurent、Marc Bohan、Gianfranco Ferre以及John Galliano在Dior过世后陆续接手,非凡的设计功力将Dior的声势推向顶点,而他们秉持的设计精神都是一样的——Dior的精致剪裁。2001年法国籍设计师Hedi Slimane接手改名后的DIOR HOMME,他的设计强调完美的线条,超小尺码的服装透过精瘦的年轻男模特儿呈现出一种带点病态的美感,风靡了全球。

如今,Dior的品牌范围除了高级时装,更早已拓展到香水、皮草、针织衫、内衣、化妆品、珠宝及鞋等领域,不断尝试、不断创新却始终保持着优雅的风格和品味。1947年,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巴黎在重建世界时装中心的过程中,Dior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05年,Christian Dior诞生一百周年的今天,Dior持续带给人们生活和穿着的新体验。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伟大的设计师Dior的生平:1905年1月,出生于法国诺曼底 1920年-1925年,攻读政治学 1928年-1931年,画商 1931年-1937年,自由设计师 1937年-1939年,Piguet(皮盖)服装店助理设计师 1941年-1947年,Lelong(勒隆)服装店设计师 1946年,开设自己的商店。

1935年,独立的早期,Dior经历了一段非常黑暗的时光。每天他得从报纸上的小广告中搜索工作机会,他没有固定的地址,时而与朋友同住,时而露宿街头,饥一餐,饱一餐,最终得了肺结核。尽管如此,Dior始终没有垮下。有一天当Dior因找不到工作而陷入深深失意时,一位时装界的朋友建议他画一些时装设计图,不料却大受欢迎。每一份设计都充分展露出他独特的才能,他紧紧抓住生活中的动态,每一份设计都如此地栩栩如生。

1937年,他终于成为“Piguet”公司的时装设计师。就在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Dior被迫离开巴黎与家人团聚。当他重新返回巴黎时,他那“Piguet”公司时装设计师的位置已被他人替代,他只好成为一位助理。当时的Dior已年过40,而他周围的朋友均事业有成,该轮到Dior大干一场了。

多年的尝试与失败使Dior日渐成熟,他清楚地意识到了自己的天赋。他是一个天生的设计师,从没学过裁剪、缝纫的技艺,但对裁剪的概念了然在胸,对比例的感觉极为敏锐。

1946年,Dior先生在偶然的机会下巧遇商业大亨Marcel Boussac,两人一拍即合,拥有85位员工与投入6千万珐郎资金的第一家Christian Dior店,于巴黎最优雅尊贵的蒙田大道(Avenue Montaigne)30号正式创立,全店装潢以Dior先生最爱的灰白两色与法国路易十六风格为主。

1947年2月12日,这是个辉煌的日子,Dior开办了他的第一个高级时装展,推出的第一个时装系列名为“新风貌”(New Look)。该时装具有鲜明的风格:裙长不再曳地,强调女性隆胸丰臀、腰肢纤细、肩形柔美的曲线,打破了战后女装保守古板的线条。这种风格轰动了巴黎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Dior在时装界名声大噪。当一个个模特儿出现在面前时,人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圆桌摆大的长裙,那细腰,那高耸的胸脯,还有斜斜地遮着半只眼的帽子……顿时让人们眼前一亮,坐在观众席中的女士们为当时自己身上穿着的短裙及绑在身上的茄克开始感到懊恼、不安。这一天Dior大获成功。

不久,Dior带着他第一个时装系列“新时尚”成功地将崛起的事业发展到大西洋的彼岸--美国。消息很快传遍纽约,Dior终于在纽约的第七街(闻名全国的街道)扎下根。Dior的到来给一度曾因战火而与欧洲断绝往来的“山姆大叔”的家乡带来了欧洲时尚特有的魅力和色彩。人们开始告别超短裙、灯笼袖、平跟鞋和椰菜花式的帽子。Dior的设计同时也打破了战前风靡一时的香奈儿(Chanel)式时装。Dior那半遮脸的宽边帽及沙沙作响的大摆长裙,让人们追忆到更古典的时代。这便是Dior强调的一种新风格。

Dior在第二期创作中大胆地运用了黑色。那黑色纯羊毛长裙的裙围周长竟达40米。Dior将第二期作品取名为“Dierame”。

随后,Dior有计划地将他的事业发展到古巴、墨西哥、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短短的几年中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庞大的商业网络。

1947年,以“Miss Dior”命名的第一瓶香水闻世,紧接着“Diorama”、“Diorissimo”纷纷出名。

五十年代推出的“垂直造型”及“郁金香造型”就是Dior提倡时装女性化这一设计理念的表现。

1952年,Dior开始放松腰部曲线,提高裙子下摆。

1953年,更是把裙底边提高到离地40厘米,使欧洲社会一片哗然。

1954年,设计的收减肩部幅宽,增大裙子下摆的“H”型,以及同年发布的“Y型”、“纺锤型”系列,无不引起轰动。这些简洁年轻的直线型设计,依旧体现着他那种纤细华丽的风格,并始终遵循着传统女性的标准。

1985年,“Poison”问世。1991年,“Dune”问世。Chanel夏奈尔:

创立于1913年的法国品牌Chanel,世界上最著名的品牌之一,也是最古老的品牌之一。早期设计一直以典雅的高级女性套装闻名。YSL(Yves Saint Laurent)伊夫圣罗兰:

1961年Yves Saint Laurent与拍档Pierre Berge共同创立了YSL王国,其手工精致得一丝不苟的晚礼服备受名媛淑女追捧。

Jean Paul Gaultier 让-保罗·戈尔捷 :

Paul Gaultier初出道时不过17岁,于70年代为Pierre Cardin的设计学徒,后于76年开设自己品牌,他天马行空的设计将时装传统反转,更因此成为众多明星及电影的服饰指导。Montagut 梦特娇 :

创立于1880年的法国巴黎梦特娇公司目前是一家拥有上百亿美元资产的企业。“亮丝”面料的服装是梦特娇产品系列中的精品。

知名设计师

圣洛朗与香奈尔和克里斯汀·迪奥并称法国时装界“三圣”。自21岁成为迪奥高级女装设计师以来,他便被人们视为“三圣”的不二人选。无论是在迪奥效力还是为自己的品牌打拼,圣洛朗都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为女性打造服装上,通过不懈努力,他改变了战后女性的着装风格,他的影响力一直延续到现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过香奈尔和迪奥。

同为设计师的克里斯汀·拉克鲁瓦称,圣洛朗的成功秘诀就在于他的“多面性”。他说:“香奈尔、埃尔莎·夏帕瑞莉、克里斯托瓦尔·巴伦西亚和迪奥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他们都专注于一个特定的风格。相比之下,圣洛朗却把所有风格融会贯通,在他设计的时装上,我们能够感受到香奈尔的剪裁、迪奥的丰富以及夏帕瑞莉的智慧。

传奇性美国时装杂志编辑黛安娜·薇兰德将圣洛朗称之为“时装界的花衣魔笛手”。圣洛朗的时装带有很强的诱惑力,富有而聪明的法国女星凯瑟琳·德纳芙便曾多次亲临他的时装展捧场,而且是坐在最前排。虽然40年过去了,但能够以一身圣洛朗品牌亮相仍是很有面子的事情。此外,圣洛朗的性感系列也是名噪一时,可谓极尽暴露之能事,这种大胆的风格在女权运动之初自然极受欢迎——性感系列与他设计的裤子一样,成为女性衣橱的一件必备品。圣洛朗曾多次表示,他设计的服装融入了艺术以及其它现代文化的元素,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彰显女性的独特气质。

除了克里斯蒂安·迪奥以外,法国还有许多世界超级服装设计师,如克里斯多巴勒·巴朗西亚加,可可·夏奈尔;新一代则以古·拉罗什、伊夫·圣·洛朗和皮尔·卡丹等“新三王”为代表,他们与世界其他时装大国如意大利、英国、美国等国家的时装设计大师在国际时装界各领风骚。他们既是法国时装的经典代表,也是世界时装的潮流风向标。

法国服装的精华

法国高级服装是法国服装的精华,每件时装犹如一件艺术作品,针针线线无不凝聚设计大师的智慧与创造。设计师可以自由地表现自己的创作理念,抒发对美的遐想和对潮流的体味。在巴黎,每年均有“巴黎春夏时装博览会”和“巴黎秋冬时装博览会”。这是世界上最受瞩目的时装盛会,引导着全世界的服装潮流,影响着人们对于流行的观念。

克里斯蒂安·拉克鲁瓦(Christian Lacroix),同样也是这些大师级设计师中赫赫有名的一位。自1987年开设了自己的服装公司起,他将不同思想、不同文化融会贯通,将复杂多变、充满戏剧性的设计与各种布料、色彩、风格拼置混合,在世界时装史上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其作品风格独特,灵感源泉瑰丽多彩。有来自传统的,如普罗旺斯文化;也有来自异族的,如神秘东方风情。最重要的是他所有法国知名品牌设计师中,借助服装语言将法国本土文化精髓转化得最为透彻明晰、表现最为淋漓尽致的一位。

我们法国人就是爱示威 篇3

乔希亚娜·贝特朗是个体户,经营一家小熟食店,卖香肠、炖猪蹄、猪肝酱、猪头肉。她说,她店里卖的火腿是巴黎最好的,顾客经常排长队。

外面大雨下个不停。烦心事本来就不少,还发了洪水。尽管如此,等候买肉的人群气氛欢快,他们兴高采烈地说着话,主题只有一个:罢工。

如果你相信法国《世界报》观点的话,熟食店的人龙可以说准确地反映着整个国家的情绪:分裂,支持和反对《劳动法》改革草案的几乎各占一半。

菲利普今年28岁,他有一份大多数法国人心目中的梦想职业。菲利普是地方政府职员。职员指的是各种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内的政府雇员。这样的工作是终身制,待遇和条件都不错,有固定工作时间,优厚的养老金,相对更长的假期。许多法国年轻人的理想并不是要改变世界,比如去探索、创新或者自行创业。他们梦想成为职业稳定的干部。

菲利普知道自己很幸运,他反对任何改革。菲利普说:“我很开心。我清楚自己的处境,我知道自己40年后的生活:养老金很好。”

排队的还有埃莱奥诺,她40出头,有四个孩子,其中两个正在她身边蹦蹦跳跳。埃莱诺奥是中学老师,她的工作也是铁饭碗、福利很高。但是和菲利普不同的是,她支持改革。

埃莱奥诺说:“不能持续下去了。有一个我这样的人,就有20多个根本没希望的人。”

劳动法改革造成僵局

法国25岁以下人口当中失业率高达1/4,许多年轻人受过教育、有良好技能,但还是找不到工作。这当中有相当一大批来自移民家庭,他们的就业几率更小。

正是这些人,在2012年用手中的选票将奥朗德送入总统府,奥朗德当时承诺,一定要结束法国的就业困境。现在奥朗德又做出新的保证:这回他是拿自己的政治生涯做赌注了。奥朗德说,除非降低失业率,否则将不参加明年春天的连任竞选。在一个被工业纠纷搞得四分五裂的国家、对一个支持率只有可怜的14%的总统来说,这样的承诺堪称大胆。

奥朗德和总理瓦尔斯以及外号“老板的老板”的法国雇主协会(Medef,规模最大的法国雇主联合会)主席皮埃尔·盖塔茨并肩作战,抵抗法国两家最大工会的联手铁拳。

《劳动法》草案长达500页,宗旨是简化、放宽从前的《法国劳动规则》。规则长达3689页,对雇主来说,简直就是陷阱密布的迷宫。

工会的立场是:除非将《劳动法》草案撤出议会、否则根本不考虑谈判。总统和他的盟友坚持只字不改,奥朗德说:“这个法很好,对法国有好处。”结果呢?全盘僵局,持久攻坚战。

示威者和围观者

刚过中午一点,蒙帕纳斯大道。在一家人气旺盛餐馆,透过玻璃墙看出去,街面突然变得很安静。车辆不见了,防暴警察设立警戒线,三排,四周是武装警车,头顶上直升机盘旋。

远处,一群人开始高呼口号——示威者来了。声音越来越大,震耳欲聋。防暴警察站好位置。侍应生弗雷德里克赶快关上餐馆门。吃午饭的人发现自己也成了“展品”:身处透明的美食展柜,四周是各色烤鱼、红白酒水、甜点。

从外往里看的是示威者,有些人雄赳赳气昂昂大踏步地游行,有些人溜溜达达,还有些人伴随着彩车上传出的音乐且歌且舞且游行。

从里往外看的是食客。吃午饭的人指手划脚评论示威者,示威者兴高采烈地冲吃午饭的人挥手。席间的谈话既无奈、也好笑。有人说:“又来了,这一轮怎么收场呢?”也有人自嘲,比如:“我们法国人就是爱示威……”

一会儿,一切都平息了。噪音结束了,示威者走远了,红气球放飞了,震耳欲聋的音乐也安静了,剩下的只有一地垃圾。

弗雷德里克打开餐馆门,食客不再谈论政治,继续谈私事。

意大利和西班牙其实都已经推行类似改革,好久好久以前德国也这样做了。德国的失业率是5%,还不到法国的一半。

坊间一些评论人士说,法国现在成了欧洲20世纪风格社会主义的最后一座堡垒。

(摘自英国BBC中文网)(编辑/唐馨)

小资料:

法国劳动法改革——这项改革方案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取消法国著名的每周35小时工作制,35小时以外的加班费也可能被削减。改革方案的其他措施包括更灵活的雇佣和解聘制度,从而给予雇主更多空间解雇员工和削减成本。方案出台后在法国各地引发愤怒反响,人们纷纷走上街头示威,造成严重的交通堵塞,并导致部分列车车次被取消或晚点。

《巴黎人报》的民意调查显示,大部分法国人支持对劳动法进行改革,但70%的人反对政府目前的改革方案。

法国就是法国 篇4

一、大革命前的土地权利结构

土地所有权是一个历史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现代社会,土地所有权指所有人占有、使用、处置土地并从土地上获取利益的权利,具有绝对性、排他性和永续性的特征。而中世纪的西欧,封建土地权利都是有限的、可分的和共同的。土地所有权可分为两个部分:从属所有权和高级所有权。从属所有权指所有人对土地有使用处置的权利。土地所有人可以使用、转让、分割和继承土地,但在法律上是不完全的且受到条件限制。高级所有权指土地所有人可以监督土地的使用和管理。此外,他们还保留收回已经给予的土地使用权的权利。因此,在中世纪的法国没有任何人完全拥有一块土地。

由于土地并未为任何人所拥有,而是由各等级人士所持有,因此每一个等级的人都享有一部分的权利。就农民而言,大革命前绝大多数农民都持有一小块土地,但他们多只拥有土地的从属所有权。他们可使用、转让、继承土地,可获得土地上的收益,但要接受领主的监督管理,并履行一定的封建义务。他们不能随意转让出售土地,只有在得到领主的允许并交纳土地转让金后方可转让。土地可永久地由持有者及其后人占有,但子女在继承土地时须向领主交纳一定费用。农民每年还须向领主交纳封建地租、提供劳役等。总体而言,大革命之前法国农民的土地附着大量封建义务和封建租税,而这些封建义务和封建租税的存在是其土地所有权不完全的标志。唯有废除这些封建权利,才能确立真正近现代意义上的土地私有权。

二、君主立宪派的土地政策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首先上台的就是君主立宪派,他们提出一系列比较温和的改革方案,如八月法令和三月法令。

(一)八月法令

1789年8月4日,君主立宪派颁布一系列法令废除土地上的封建特权,统称为“八月法令”。根据法令,封建权利被分为两种:无条件废除的封建权利和可赎买的封建权利。其中,按规定可无条件废除的封建权利主要包括:(1)永久管业权、封建徭役等旧的封建奴役制度。(2)领主的狩猎权、养鸽权、禁猎区等象征着领主身份的各种封建特权;以及领主通过禁令权强迫农民使用领主磨坊、压酒器;砍伐森林或河塘捕鱼而交纳的各种费用等。庄园法庭也被无条件废除,但在政府建立起新的司法体系之前旧司法人员继续保留岗位。(3)什一税,然而在法律尚未做出具体规定前,人们必须按照旧的方式交纳什一税。可赎买的封建权利主要是指各种封建租税,如年贡、庄园什一税,以及各种额外租税如土地转让金等。法令第6条宣称,所有的永久地租,无论是实物形式的还是货币形式的,无论是什么种类的,无论它们的起源是什么,无论它们应由谁来承担,它们都要赎买。庄园什一税也是如此,赎买的比率日后由国民会议确定,在此之前农民需要继续交纳封建租税。在最后,法令还宣布:“要采取保护措施在未来将不再产生任何不许补偿的租金。”[1]这实际上为各种封建租税的继续存在提供了法律依据,也断绝了农民的所有幻想。

从上述法令内容可以看出,八月法令并没有实现其第一条所称的“彻底废除封建制度”的宣言。八月法令废除了各种封建劳役、农奴制、永久管业权等,使农民获得人身自由。但实际上当时法国绝大部分农民已获得人身自由,仅在弗朗什—孔泰等地还有约100万的农奴残留。1779年时路易十六政府也曾宣布于王室领地废除永久管业权,并号召其他领主也追随政府的行为。狩猎权等领主特权曾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但这些并不是农民最沉重的负担。不少富裕农民早已突破了这些特权限制。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农民已自发突破领主禁令权的限制。1790年3月,国民议会正式废除禁令权,而此时绝大部分地区的农民已经不再使用领主的磨坊并开始组建农民自己的磨坊和烤炉等。当时,农民最关心的问题是各种封建租税。然而八月法令并没有废除封建租税,农民的土地所有权依旧是不完整的。著名封建法学家梅林·德·杜埃表示:“在破坏封建制度时,我们没有打算要剥夺采邑的合法土地所有者他们的所有权,但我们已改变了这些财产的性质:从此以后(它们)从封建法中解放出来,(但)它们依然服从地产法。”[2]对农民来说,无论是服从封建法还是地产法,年贡、土地转让金等封建租税的存在依然是其土地所有权不完整的标志。

(二)三月法令

1790年3月15日,根据八月法令的精神,君主立宪派颁布了有关封建权利的废除和赎买的具体方法及相关规定,这就是1790年3月15日法令。

三月法令依旧将封建权利分为两种:属人权和属物权。属人权是指封建动乱时期领主从公共霸占、公共出让或靠暴力确立的权利,是领主篡夺的公共权利。这其中包括荣誉权、司法权、永久管业权、奴役权、狩猎权、禁猎区、养鸽权、市场权、道路费等等。属物权被认为是领主最初将土地转让给农民所获得的权利,这些权利属于领主合法的正当收入,必须通过赎买方式才能获得解放。年贡、庄园什一税等封建年费和土地转让金等均属于需要赎买的权利。至于具体赎买方式完全由领主决定。倘若领主的地契在1789年大恐慌时期被烧毁,领主只需找到10个证人证明其在1789年前的三十年里曾拥有该土地就可被认定具有这块土地的所有权。而农民若想拒绝支付赎买费用,就必须提供证据证明这块土地是领主采取非法手段侵占的,当然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1790年5月,封建委员会确定了具体的赎买方式和赎买价格。根据法令的规定,以货币支付封建年费的土地的赎买价为年产值的20倍,以实物形式交纳封建费用的土地的赎买价为年产值的25倍。土地转让金等临时费用则为应支付转让金比率的5倍。其定价基准或按土地等级定价,或依据协议定价。假设土地转让金的比率为1/12,这块土地的购买价格为100利弗尔,以前农民购买土地时只需交纳8.34利弗尔的土地转让金。按照新标准,赎买土地的土地转让金比例达到5/12,即41.67利弗尔。农民可单独赎买自己的土地,若拥有多块土地也可分开赎买。但每块土地上所有的封建权利必须一起赎买,在赎买金全额交纳前农民必须继续缴纳这些封建租税。共同所有人可分开赎买临时费用但必须共同赎买年贡等封建年费。此外,农民还须补交三十年来拖欠的部分。如此苛刻的赎买标准使普通小农赎买地产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1791年9月9日,夏朗德滨海省一个土地占有者的代理人在佩莱(Paillé)城堡公证人的陪同下向领主提出申请,希望能赎买8茹尔纳勒土地(茹尔纳勒(Journal),古代土地面积单位,相当于一人一天能耕作的面积)。这块土地每年每茹尔纳勒的产量约为3斗,年总产量为24斗(斗(boisseau),容量单位,1斗为12.5升)。按赎买前十四年间小麦的两个最高价和两个最低价之间的平均价格折算,每斗平均价格为317苏(苏(sou),法国辅币单位,旧时1苏为1/20利弗尔,1利弗尔相当于1古斤银的价格)6德尼埃(德尼埃(denier),法国古代货币单位,1德尼埃约为1/12苏,1/240利弗尔),3斗小麦的价格为1 012苏6德尼埃,即每年每茹尔纳勒的年产值约合1 012苏6德尼埃。这块地是以实物形式交纳,赎买比率为25倍,即每茹尔纳勒的土地需交纳25 312苏6德尼埃。再加上土地转让金的赎买费用,每茹尔纳勒的赎买费用约为28 618苏2德尼埃[3]。若按每利弗尔约合20苏的比率计算,约为1 431利弗尔。那么,8茹尔纳勒土地的赎买价达到上万利弗尔。封建赋税的赎买不仅赎买金额高,所需赎买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如免费磨麦的权力等。1791年6月1日,加尔郡阿莱镇批发商普朗蒂埃·弗朗索瓦赎买了圣贝尔纳—圣克莱尔修道院一笔封建地租的收取权,即7塞提埃面粉的地租和在阿莱镇的新磨坊免费磨16袋小麦的权力。普朗蒂埃为这笔地租税“仅”支付2 100利弗尔[4]。全国需赎买的封建租税估计达到1.2亿利弗尔[5]。按20倍的比率计算,则农民共需支付24亿利弗尔,按25倍的比率计算则需支付约30亿利弗尔。真正能赎买土地的多是大地产主、资产阶级,大多数农民实际上根本无法通过赎买方式获取完整的土地所有权。

三、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的土地政策

君主立宪派的土地政策并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反而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的不满情绪。为得到农民的支持,吉伦特派上台后决定采取更为激进的措施。

(一)吉伦特派的土地政策

1792年2月29日,库通在国民会议上提议不应再有需要赎买的封建费用,除非是那些能提供证据证明土地费用最初就建立在确实的土地授予基础上或建立在双方都认可的基础上的。4月,国民会议就这一问题展开激烈讨论。1792年6月18日,议会宣布,国民会议取消1790年3月15日法令中第三章第1条和第2条的规定,以及所有相关的法令规定,无条件废除一切临时费用、年贡费用、封建费用等等。除非领主能提供证明其土地是非封建、现金租税租约的原始证书。8月20日至27日,议会又颁布多项法令再次强调年贡等封建租税被无条件废除,除非能提供证明其最初的土地转让的证据。这实际上已经废除了大多数农民土地上所附着的年贡、庄园什一税、土地转让金等封建租税,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象征。“从此以后,法国的土地从封建特权中解放出来,除了那些由私人协议所确立的和法律所支持的那些。旧制度时的格言‘nul terre sans seigneur(没有土地没有领主)’……被废除。”[6]此外,即使农民需要赎买各项租税也无须所有费用一起赎买,所有赎买都可分开进行,各项临时费用可一项项赎买,减轻了那些缺少资金的小农的负担。

吉伦特派的土地政策使大多数农民获得了完整的土地所有权,但是在领主不能提供证据的前提下。当领主能够提供足够的证据时,这些土地上所附着的封建义务依然得到承认,这也变相地承认地主所持有的土地上这些封建义务的合法性,土地问题依然没有完全解决。

(二)雅各宾派的土地政策

1793年,雅各宾派上台,走向更加激进的改革道路。7月17日,国民公会颁布法令,规定:“所有以前的庄园租金、封建费用、年贡费用、固定的和临时费用,以及由去年8月25日法令保留的那些费用全部无条件废除。”[7]但排除了那些纯粹土地收益且非封建性质的地租,并规定以前领主、公证人等所持有的那些封建地契必须全部烧毁。8月10日前所收集的地契证书应当在市政委员会和乡村共同体委员会的组织下于10日当天当众烧毁,其余的必须在法令颁布后3个月内全部被烧毁。法令第7条规定,若有人窝藏、窃取那些理应被烧毁的地契证书的底稿或副本,将处以五年监禁。根据雅各宾派的土地政策,土地上所附着的所有封建权利均被完全废除,消除了土地上所有权不完整的标志。至此,“农民的地权才充分的解放。”[8]农民获得完全意义上的土地所有权。

1804年,《拿破仑法典》规定了“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9]概念,正式从法律上确立农民的土地所有权。

大革命爆发前的法国,土地所有权并不明晰。上至国王、各级领主,下至普通农民,人人都持有土地上一部分权利,但没有任何人完全拥有一块土地。土地不仅附着大量封建义务,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关系和政治地位。近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这种决定封建等级关系的土地所有制极大地制约了法国社会的发展,因此在大革命时期各派革命政权纷纷出台措施废除土地上的封建义务,逐步确立现代意义上的土地所有权制度。从不完全的土地所有权到完整的土地所有权,这种改变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变革,更反映了这一时期法国政治上的变革,标志着法国由一个封建社会转向资本主义社会。

摘要:土地是农业社会的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其归属决定社会的生产关系。中世纪的法国,土地所有权结构混乱,农民所拥有的土地所有权不完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纷纷出台一系列法令废除土地上的封建义务,逐渐确立起现代意义上完全的排外的土地所有权。

关键词:法国大革命,土地政策,土地私有权,土地问题

参考文献

[1]Ph.Sagnac et P.Caron,Les comités des droits féodaux et de législation et l’abolition du régime seigneurial(1789-1793),Paris,Imprimerie Nationale,1905:2.

[2]Gérard Walter,Histoire des paysans de France,Paris,Flammarion,1963:380.

[3]J.-N.Luc,Le rachat des droits féodaux dans le départment de la Charente-Inférieure(1789-1793),in Albert Soboul(direction),Contributionsàl’histoire paysanne de la Révolution fran?aise,Paris,Edition sociales,1977:317.

[4]让·饶勒斯.社会主义史·法国革命:第1卷制宪议会(下)[M].陈祚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31.

[5]Gérard Walter,Histoire des paysans de France,Paris,Flammarion,1963:389.

[6]P.M.Jones,The Peasantry in the French Revolu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92.

[7]Ph.Sagnac et P.Caron,Les comités des droits féodaux et de législation et l’abolition du régime seigneurial(1789—1793),Paris,Imprimerie Nationale,1905:775.

[8]施亨利.19世纪欧洲土地制度史纲[M].郭汉鸣,译.南京:正中书局,1935:154.

法国就是法国 篇5

法国阅读调查法国全国性日报读者再减

据法国<世界报>报道,法国“欧洲全国性日报研究所”发表的一份读者研究报告称,20法国全国性日报的读者减少了1.6%,已从的`852.7万人减至383.8万人.据统计,平均每5个法国人中有一个人每天阅读一份全国性日报.近来,法国日报的读者减少了64.1万人,减幅为7%.

作 者:于平安 作者单位:刊 名:出版经济英文刊名:PUBLISHING ECONOMY年,卷(期):“”(12)分类号:关键词:

法国没没有的法国菜 篇6

一个法国人经过充分的市场考察,决定在此投资。无论是装潢还是设计,他几乎完全参照了法国餐厅的风格,甚至连餐厅的桌椅、地板和餐具也是从法国空运过来的。不仅如此,他还从法国自带厨师,在餐厅里遍植法国花卉,完全就是一个法国高档餐厅的原版照抄。

谁知开业后的情形却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两个月下来,餐厅不仅没有盈利,反而陷入了严重亏本的境地。菜肴的口味完全地道,配料也绝对正宗考究,可是,问题的症结究竟出自哪里?老板一筹莫展。

其后不久,一个年轻人来店里应聘,经过几天的观察,年轻人道出了其中的缘由:“其实餐厅生意一直不景气的主要原因,不是别的,就是缘于咱们这里的法国菜过于正宗了。”“正宗的难道不好吗?”老板愈发不解了。

“您有没有注意到,来咱们这里就餐的很少有法国人,试想,人家千里迢迢从法国来到日本,肯定不会再去品尝家乡的菜肴。”年轻人继续分析,那么,也就是说,光临咱们这个餐厅的90%都是外国人。您做的菜也许是很正宗,可是,您恰恰忽视了最為重要的一点,传统的法国菜肴尽管外观品质精美绝伦、品种繁多,但却存在火候较小、口味肥浓等不为大多数外国人所接受的弊端。就以咱们餐厅里的臭芝士、鹅肝酱为例,并不是很受顾客欢迎,特别是榴莲饭那种刺鼻的味道,相信,那只是法国人的最爱。不管是口感还是味觉,法国菜肴并不适合这条街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这也是之前几家法国餐厅最终歇业的主要原因。

老板若有所思,也许,自己的失败真的就是缘于做的法国菜肴过于正宗。接下来,餐厅老板开始给自己的菜肴重新定位,那就是做法国没有的法国菜,从根本上彻底改变了菜肴的配方与制作工艺,不断借鉴其他各国餐厅的经验和做法。不仅如此,餐厅老板考虑到好多游客由于赶时间,也许不会像传统法国文化那样耗费几个钟头,坐在那里,持着刀叉文质彬彬地用餐,于是,该餐厅率先推出了独创的法国快餐和外卖。渐渐地,该餐厅在这条街有了名气,好多国家的旅游团来富士山旅游都会指定在该餐厅用餐,甚至很多法国的游客也特别青睐这种经过改进的特殊的法国菜肴。

这家餐厅就是后来著名的法国福楼集团的前身,经过30年的创业,该集团已发展成为法国餐饮业的第一大集团和上市公司,在全球拥有200多家餐厅,5240名员工,2009年的营业额近4亿欧元。

很多时候,成功并不是原版照抄或者一成不变,正宗的法国菜,只适合于法国人,你不可能强求全球的游客都去迎合你的口感。

法国就是法国 篇7

十年前的2004年,茅台集团与卡慕酒业就开始结缘合作,卡慕在全球免税店开设专区,独家代理茅台专门为海外免税市场推出的“小批量勾兑茅台”产品的国际推广业务,这在当时是中国酒业品牌首次进入全球免税市场。通过卡慕酒业强大的市场网络以及成熟的管理经验,贵州茅台酒进一步占领了国际免税市场,从而使全球更多消费者有机会感受到了中国国酒的魅力。

卡慕酒业创办于1863年,一百五十多年来,经过五代人的苦心经营,卡慕酒业已经成为行业内最大的家族企业,旗下拥有全球排名领先的免税产品销售网络和遍及全球的4000多家免税店渠道。

2013年,茅台集团在法国波尔多成功收购了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的中级明星酒庄——海玛酒庄,使得茅台品牌酒类产品的生产制造第一次开始了真正的国际化布局。茅台通过收购法国海玛酒庄,也将会更好地助力国内茅台葡萄酒的发展,尤其是在基地建设、酿造技术、新型国际贸易等方面具有长远意义。

上一篇:企业党务干部问题下一篇:分泌性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