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文化政策(通用8篇)
法国文化政策 篇1
法国服饰与法国文化的关系
0811091143 朱文苑
法国民族服饰
法国民族服饰中阿尔萨斯人的传统服饰接近德国风格,因为阿尔萨斯很长一段时间被德国统治,如果我们记得《最后一课》讲的就是德法战争时的。法国西北的布列塔尼,列塔尼人的祖先是西元五、六世纪从英格兰渡海而来的塞尔特人,至今仍穿着传统服饰及沿袭独特的习俗。科西嘉人是法国科西嘉岛上的居民,但是很多人说其祖先是德意志民族,也有人说是日尔曼民族,我想这是科西嘉人服装很具有欧洲色彩的原因。总而言之,法国的民族服饰和大多欧洲国家一样,具有鲜明的欧洲风情。
法国宫廷服饰
在20年代初,气质优雅的法国贵族淑女们每天最多要换6次穿着,而那时服装的风格是突出细致的手工和合身的裁剪,这种修长的晚礼服能完美的呈现着女性们玲珑有致的曲线,而服装上的各种精美的自然图形已经透出了当时新艺术的影响力。
法国时装
在现代,法国时装在世界上享有盛誉,选料丰富、优异,设计大胆,制作技术高超,使法国时装一直引导世界时装潮流。在巴黎,时装从来就是一门艺术,一门可以与绘画、雕塑、建筑相提并论的艺术。时装店老板们的口号是:“时装不卖第二件”。而在大街上,几乎看不到两个妇女穿着一模一样的服装。目前高级时装最有名的有:“Guileje”、“Balangxiaka”、“Jiwang hee”、“Chanel”、“Diaoer”、“Ardently ”和Saint Laurent”。近年来,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巴黎女郎的裙子,其式样之多。款式之新,在别国很难见到。
法国人是把收入的最小部分用于穿着的。欧洲国家,法国人一般很注意服装方面的鉴赏力,也接受比较便宜的而不十分讲究的仿制品。
著名品牌
Christian Dior克丽丝汀·迪奥:
贵族出身的Christian Dior于1946年用自己的名字创立第一间专门店,以设计前所未有的紧腰上装配宽松长裙而闻名,展现女性的修长线条美,赢尽当年淑女的欢心。
Dior可以说是法国时装界的经典品牌。Dior之所以能成为经典,除了其创新中又带着优雅的设计,亦培育出许多优秀的年轻设计师。Yves Saint Laurent、Marc Bohan、Gianfranco Ferre以及John Galliano在Dior过世后陆续接手,非凡的设计功力将Dior的声势推向顶点,而他们秉持的设计精神都是一样的——Dior的精致剪裁。2001年法国籍设计师Hedi Slimane接手改名后的DIOR HOMME,他的设计强调完美的线条,超小尺码的服装透过精瘦的年轻男模特儿呈现出一种带点病态的美感,风靡了全球。
如今,Dior的品牌范围除了高级时装,更早已拓展到香水、皮草、针织衫、内衣、化妆品、珠宝及鞋等领域,不断尝试、不断创新却始终保持着优雅的风格和品味。1947年,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巴黎在重建世界时装中心的过程中,Dior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05年,Christian Dior诞生一百周年的今天,Dior持续带给人们生活和穿着的新体验。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伟大的设计师Dior的生平:1905年1月,出生于法国诺曼底 1920年-1925年,攻读政治学 1928年-1931年,画商 1931年-1937年,自由设计师 1937年-1939年,Piguet(皮盖)服装店助理设计师 1941年-1947年,Lelong(勒隆)服装店设计师 1946年,开设自己的商店。
1935年,独立的早期,Dior经历了一段非常黑暗的时光。每天他得从报纸上的小广告中搜索工作机会,他没有固定的地址,时而与朋友同住,时而露宿街头,饥一餐,饱一餐,最终得了肺结核。尽管如此,Dior始终没有垮下。有一天当Dior因找不到工作而陷入深深失意时,一位时装界的朋友建议他画一些时装设计图,不料却大受欢迎。每一份设计都充分展露出他独特的才能,他紧紧抓住生活中的动态,每一份设计都如此地栩栩如生。
1937年,他终于成为“Piguet”公司的时装设计师。就在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Dior被迫离开巴黎与家人团聚。当他重新返回巴黎时,他那“Piguet”公司时装设计师的位置已被他人替代,他只好成为一位助理。当时的Dior已年过40,而他周围的朋友均事业有成,该轮到Dior大干一场了。
多年的尝试与失败使Dior日渐成熟,他清楚地意识到了自己的天赋。他是一个天生的设计师,从没学过裁剪、缝纫的技艺,但对裁剪的概念了然在胸,对比例的感觉极为敏锐。
1946年,Dior先生在偶然的机会下巧遇商业大亨Marcel Boussac,两人一拍即合,拥有85位员工与投入6千万珐郎资金的第一家Christian Dior店,于巴黎最优雅尊贵的蒙田大道(Avenue Montaigne)30号正式创立,全店装潢以Dior先生最爱的灰白两色与法国路易十六风格为主。
1947年2月12日,这是个辉煌的日子,Dior开办了他的第一个高级时装展,推出的第一个时装系列名为“新风貌”(New Look)。该时装具有鲜明的风格:裙长不再曳地,强调女性隆胸丰臀、腰肢纤细、肩形柔美的曲线,打破了战后女装保守古板的线条。这种风格轰动了巴黎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Dior在时装界名声大噪。当一个个模特儿出现在面前时,人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圆桌摆大的长裙,那细腰,那高耸的胸脯,还有斜斜地遮着半只眼的帽子……顿时让人们眼前一亮,坐在观众席中的女士们为当时自己身上穿着的短裙及绑在身上的茄克开始感到懊恼、不安。这一天Dior大获成功。
不久,Dior带着他第一个时装系列“新时尚”成功地将崛起的事业发展到大西洋的彼岸--美国。消息很快传遍纽约,Dior终于在纽约的第七街(闻名全国的街道)扎下根。Dior的到来给一度曾因战火而与欧洲断绝往来的“山姆大叔”的家乡带来了欧洲时尚特有的魅力和色彩。人们开始告别超短裙、灯笼袖、平跟鞋和椰菜花式的帽子。Dior的设计同时也打破了战前风靡一时的香奈儿(Chanel)式时装。Dior那半遮脸的宽边帽及沙沙作响的大摆长裙,让人们追忆到更古典的时代。这便是Dior强调的一种新风格。
Dior在第二期创作中大胆地运用了黑色。那黑色纯羊毛长裙的裙围周长竟达40米。Dior将第二期作品取名为“Dierame”。
随后,Dior有计划地将他的事业发展到古巴、墨西哥、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短短的几年中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庞大的商业网络。
1947年,以“Miss Dior”命名的第一瓶香水闻世,紧接着“Diorama”、“Diorissimo”纷纷出名。
五十年代推出的“垂直造型”及“郁金香造型”就是Dior提倡时装女性化这一设计理念的表现。
1952年,Dior开始放松腰部曲线,提高裙子下摆。
1953年,更是把裙底边提高到离地40厘米,使欧洲社会一片哗然。
1954年,设计的收减肩部幅宽,增大裙子下摆的“H”型,以及同年发布的“Y型”、“纺锤型”系列,无不引起轰动。这些简洁年轻的直线型设计,依旧体现着他那种纤细华丽的风格,并始终遵循着传统女性的标准。
1985年,“Poison”问世。1991年,“Dune”问世。Chanel夏奈尔:
创立于1913年的法国品牌Chanel,世界上最著名的品牌之一,也是最古老的品牌之一。早期设计一直以典雅的高级女性套装闻名。YSL(Yves Saint Laurent)伊夫圣罗兰:
1961年Yves Saint Laurent与拍档Pierre Berge共同创立了YSL王国,其手工精致得一丝不苟的晚礼服备受名媛淑女追捧。
Jean Paul Gaultier 让-保罗·戈尔捷 :
Paul Gaultier初出道时不过17岁,于70年代为Pierre Cardin的设计学徒,后于76年开设自己品牌,他天马行空的设计将时装传统反转,更因此成为众多明星及电影的服饰指导。Montagut 梦特娇 :
创立于1880年的法国巴黎梦特娇公司目前是一家拥有上百亿美元资产的企业。“亮丝”面料的服装是梦特娇产品系列中的精品。
知名设计师
圣洛朗与香奈尔和克里斯汀·迪奥并称法国时装界“三圣”。自21岁成为迪奥高级女装设计师以来,他便被人们视为“三圣”的不二人选。无论是在迪奥效力还是为自己的品牌打拼,圣洛朗都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为女性打造服装上,通过不懈努力,他改变了战后女性的着装风格,他的影响力一直延续到现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过香奈尔和迪奥。
同为设计师的克里斯汀·拉克鲁瓦称,圣洛朗的成功秘诀就在于他的“多面性”。他说:“香奈尔、埃尔莎·夏帕瑞莉、克里斯托瓦尔·巴伦西亚和迪奥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他们都专注于一个特定的风格。相比之下,圣洛朗却把所有风格融会贯通,在他设计的时装上,我们能够感受到香奈尔的剪裁、迪奥的丰富以及夏帕瑞莉的智慧。
传奇性美国时装杂志编辑黛安娜·薇兰德将圣洛朗称之为“时装界的花衣魔笛手”。圣洛朗的时装带有很强的诱惑力,富有而聪明的法国女星凯瑟琳·德纳芙便曾多次亲临他的时装展捧场,而且是坐在最前排。虽然40年过去了,但能够以一身圣洛朗品牌亮相仍是很有面子的事情。此外,圣洛朗的性感系列也是名噪一时,可谓极尽暴露之能事,这种大胆的风格在女权运动之初自然极受欢迎——性感系列与他设计的裤子一样,成为女性衣橱的一件必备品。圣洛朗曾多次表示,他设计的服装融入了艺术以及其它现代文化的元素,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彰显女性的独特气质。
除了克里斯蒂安·迪奥以外,法国还有许多世界超级服装设计师,如克里斯多巴勒·巴朗西亚加,可可·夏奈尔;新一代则以古·拉罗什、伊夫·圣·洛朗和皮尔·卡丹等“新三王”为代表,他们与世界其他时装大国如意大利、英国、美国等国家的时装设计大师在国际时装界各领风骚。他们既是法国时装的经典代表,也是世界时装的潮流风向标。
法国服装的精华
法国高级服装是法国服装的精华,每件时装犹如一件艺术作品,针针线线无不凝聚设计大师的智慧与创造。设计师可以自由地表现自己的创作理念,抒发对美的遐想和对潮流的体味。在巴黎,每年均有“巴黎春夏时装博览会”和“巴黎秋冬时装博览会”。这是世界上最受瞩目的时装盛会,引导着全世界的服装潮流,影响着人们对于流行的观念。
克里斯蒂安·拉克鲁瓦(Christian Lacroix),同样也是这些大师级设计师中赫赫有名的一位。自1987年开设了自己的服装公司起,他将不同思想、不同文化融会贯通,将复杂多变、充满戏剧性的设计与各种布料、色彩、风格拼置混合,在世界时装史上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其作品风格独特,灵感源泉瑰丽多彩。有来自传统的,如普罗旺斯文化;也有来自异族的,如神秘东方风情。最重要的是他所有法国知名品牌设计师中,借助服装语言将法国本土文化精髓转化得最为透彻明晰、表现最为淋漓尽致的一位。
法国的时装,在世界时装界声名赫赫,古代影响着西欧,近代影响着世界。这种影响突出表现在“流行”二字上,这里花样翻新,四处随波逐流。还可以这样说:二战之前,法国的服装潮流更多地囿于上流社会,而二战之后,这种潮流则变得大众化,推向了整个社会。
法国文化政策 篇2
法国菜以其美味可口出名,且菜肴种类繁多,烹调方法独特。法国菜具有选料广泛、用料新鲜、装盘美观、品种繁多的特点。菜肴一般较生,还有吃生菜的习惯。在调味上,用酒较重,并讲究什么原料用什么酒。他们的口味肥浓、鲜嫩而忌辣。猪肉、牛肉、羊肉(肥嫩的)、鸡、鱼、虾、鸡蛋和各种烧卤肠子、素菜、水果是他们喜爱的食品,尤其爱吃菠萝。无鳞鱼是被排除在餐桌外,不受欢迎的食物。进餐时,冷盘为整块肉,边切边吃。法国餐是不能仅仅用味美或营养丰富来形容的。除了在对菜的配料、火候的讲究、菜肴的搭配、选料的新鲜程度以及不同地区所演变出的多元化菜肴与烹调方法,法餐可以说其在细腻、合理性和艺术性都在其他西餐之上。
法国餐的每一道菜与饮品搭配是一门“艺术”。餐前一杯开胃酒不可缺少。就餐期间酒的种类,甚至颜色都非常讲究。点肉类食品要配红葡萄酒。吃鱼虾一类的海味要喝白葡萄酒,有些人用餐后还喜欢喝一点白兰地一类的烈性酒。每种酒所用的酒杯都不同。
法国人还特别追求进餐时的情调,比如精美的餐具、幽幽的烛光、典雅的环境等等。大一点的餐厅大都布置得富丽堂皇。有的店里还存有16世纪的路易十四时期的豪华家具,精致的银餐具、水晶杯子等昂贵华丽的餐具。还有的餐馆把艺术收藏品作为店里的主打。墙上的名画是真正的珍品。绝不是牵强的装点门面的一般艺术挂画。也有的餐馆还将自己的收藏爱好放到店里与客人共享收藏乐趣,如果饭店的历史很短,他们也能想办法摆满各式鲜花。与品尝美味是绝好的情景交融。
法餐三宝
传统意义上的“法餐三宝”大多是指蜗牛、鹅肝和牡蛎。最适合女性享用的“法餐三宝”是蜗牛、鹅肝和龙虾。
1.烤蜗牛
被视为“肉中黄金”的蜗牛营养丰富,极具药用价值。在众多食用蜗牛的国家中,法国蜗牛最有名气。法国蜗牛高蛋白、低脂肪,含有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人体无法合成的氨基酸。据法国饮食协会的资料显示,蜗牛有清热、解毒、消肿等作用,能调节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长期食用能养颜美容、延年益寿。法国人一直将食用蜗牛视为时髦和富裕的象征。每逢喜庆节日,家宴上的第一道冷菜就是蜗牛。据统计,法国人每年要吃掉6 万吨蜗牛肉,折合30 万吨鲜活蜗牛,其中90%以上依靠进口。巴黎专营蜗牛食品的商店有500 多家。法国蜗牛的烹调别具特色,一般以烤为主:在蜗牛肉上涂一层奶油,再将蜗牛肉与葱、蒜等一起捣碎,拌上黄油和调料,塞进洗干净的完整的蜗牛壳中,然后将“改装”过的“蜗牛”放入底下有6个圆孔的圆形铁盘内,搁在炉火上烘烤。等奶油烤化了,就可以取出蜗牛食用了。法国人吃蜗牛的工具很特别,是一种特制的叉子和钳子。吃蜗牛的人一手用钳子夹住蜗牛,一手用叉子将蜗牛肉从壳里挑出,蘸上调味汁或辣椒酱,味道鲜美无比。
2.鹅肝酱
法国鹅肝酱,与鱼子酱、松露齐名的世界三大美食珍品之一,是法国的传统名菜。鹅肝酱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入口即化、唇齿留香。据记载,真正发现吃鹅肝的乐趣和美味的,是2000多年前的罗马人,他们搭配着无花果食用,被西泽大帝视为极品佳肴,后来在法国西南部乡村,有人用鹅肝制作肉冻及肉酱,并搭配法国面包食用,食法简单方便,后正式流传开来。
3.活牡蛎
驰名世界的法国大菜以海鲜为最,最值得称道的是俗称“蚝”的牡蛎。早在中世纪时,蚝已是法国人钟爱的珍馐。到了讲究豪华排场的17 世纪,蚝有了更多的吃法,但美食家始终推崇生食。蚝是一种有“海中牛奶”之誉的海洋生物,富含人体必需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尤其在生食时其营养价值极高。若佐以口感偏干的白葡萄酒,生蚝的味道会更臻鲜美。
吃牡蛎没什么配料,基本上是生吃活吃,挤点柠檬汁和一两样其他的调料就直接入口了。吃完牡蛎,都要把壳里一汪海水喝进去。大凡第一次吃法国生蚝的食客,都会有味蕾“惊艳”的感觉,端上桌的刹那,蚝肉还在微微蠕动,很鲜活,肉质丰满厚嫩,带着微微的甜味,尤其是那一口清澈的汁,咸咸的,新鲜!仿佛可以体验到大海波澜壮阔的味道。不必放任何的芥末、酱汁,就这样“裸吃”,方显真味道。
面包文化(“棍子面包”)
巴黎的大街小巷,清晨时分,有许多来去匆匆的行人,怀抱一根用作早餐的长条面包穿梭走过。这是令人好奇的时髦风景。对法国人来说,面包就像中国人碗里的米饭。早餐时涂上黄油和果酱,午餐时做成三明治,晚餐时用来揩净菜盘子里剩下的调味汁,放上干酪一起吃。每一餐都少不了面包。法国面包,因外形像一条长长的棍子,所以俗称法式棍,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法国特产的硬式面包。与大多数的软面包不同,它的外皮和里面都很硬,所以除了法国人之外,并不是很多人都喜欢吃的一种面包。法式棍的一部分法国面包的制作也是对面包师的考验,上等的法国面包的外皮是脆而不碎。法国人有边走边吃的习惯,儿童上学也喜欢手拿长面包,大口大口地啃食。有时,他们把面包当棍棒,追逐捅打,别具情趣。
红酒文化
法国的酒主要分三大类,红白葡萄酒是一类,白兰地是一类,再就是香槟酒,这些都是以葡萄作为原料的,不像中国人以粮食酿酒。
在法国最常喝的是红白葡萄酒,产地很多,主要是波尔多、勃艮第、阿尔萨斯、博若莱等地,酿造方法有的工业化、有的家庭传统式,在祖传的古堡内酿酒,酒瓶上的商标著名产地或古堡的名字。
白兰地则贵一些,葡萄酒比较大众化。法国著名的白兰地产于中西部一个叫干邑的地方,后来由于这里的白兰地有名,地名就成为酒名了。我们所知的路易十四、人头马、拿破仑、轩尼诗就是不同品牌的不同酒,均闻名于世,成了法国高品质文化的象征。
香槟酒产于东部兰斯一带的香槟地区,只有这个产区出的才可以叫香槟酒。这种酒浅黄色,加汽,有甜味,饭前当开胃酒喝,有时也配正餐。
法国史·法国文化·法国人 篇3
这部通史有四十余万字,从古代的高卢,一直写到一九六九年的现代法国。
作者写这本书的宗旨在导言中便声明了。他认为,从十九世纪自由派历史学家和米什莱开始,“民族”和“民主”两个主题例来是编撰法国史的基本倾向,在许多法国近代和现代史著作中,充满了民族主义精神:群众参军、革命武装和革命战争,这些内容和共和思想一样,都被认作是法国的传统。不仅如此,在法国大革命中,法国人还认为,不应只造福于法国人,还应该解放欧洲,解放奴隶,为世界树立一个榜样。因此,民族主义向外扩张了,“一八三○年,一八四八年和以后的巴黎公社,都是忠于这个世界解放理想的,而一九一四年以后,这个理想又被各个战时内阁中‘爱国的’社会主义者以另外一种形式继承并发扬光大”了。
至于法国式的“正义”,它表现为一种要求平等的意愿,而这种意愿是在对中央集权的典型法国式热情中形成的,它表现为对国家的崇拜,从路易十四的“朕即国家”,到法国大革命的雅各宾专政,不过是把“国王主权代之以人民主权”,于是,就可以在革命的形势下,维持王政时期的中央集权传统。作者认为,中央集权派的巴黎人同外省人的争论自有法兰西以来就存在,它表现为外省的大领主和法兰西岛国王的斗争、法国大革命中主张建立地方分权的联邦制国家的吉伦特派与主张建立中央集权的雅各宾派之间的对话和现在某些大城市市长对国家机器的反抗。
作者认为,人们往往按照这样的线索去写法国史,然而,这样写出来的历史是太片面,太简单化了,它“把由于离心力造成的财富,即被遗忘的各省的文化和它们生存的意志,都当作残渣废料舍弃了”。而历史学目前的任务正是要重新说明这种已被故弄玄虚了的民族史,尽力忘掉那种在编纂历史时过于严格的民族观点,以便把法国生活的各个方面全面展开,并向其欧洲的延续部分展开。
在写这部通史中,他贯彻了这种精神。他认为,自古以来,“法国门户四开”,“山脉和河流没有成为阻碍”,在法国的边境没有到达莱茵河之前,北部和东部都没有边界线,莱茵河和东多瑙河一样,经常被东方来的民族所穿越,比利牛斯山“没能挡住南北的相互移民和入侵”,“更不用说阿尔卑斯山了,它的宽阔山谷就是阳关大道!”法国在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没能蛰居自守。而相互入侵的结果,是落后民族被先进民族同化。米盖尔对罗马征服高卢是唱赞歌的,他没有象其他许多历史学家在描写这段历史时那样,去写掠夺、屠杀和罪恶,而是认为罗马人入侵的结果,给法国带来长达四个世纪的繁荣。他写道:在几百年间,高卢人忘掉了独立,忘掉了战争,唯独和罗马社会发生联系,并心甘情愿地成为罗马社会在西欧的基础。他这种写法在那些抱有强烈民族意识的人看来,恐怕有些荒唐了。但是,在米盖尔看来,显然社会进步的标准要重于民族独立的标准。
至于中央集权,众所周知,法国从路易十四以来就确立了中央集权,并成为欧洲最专制的国家,这种专制维持了很多年,从王政到雅各宾专政,再到拿破仑,直至十九世纪后期,这种情况才有改变。随着政治上从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向议会民主制过渡,巴黎也渐渐地失去了在法国政治中的中心地位。对这一点,米盖尔是予以充分关注的。他虽然承认巴黎在艺术和享乐上是法国甚至欧洲的中心,在法国大革命中和以后一段时期里也是政治中心,但在十九世纪末,法国政治角逐的战场却已转移到外省。他写道:激进派政治从来不在巴黎“上流社会”的代表人物中物色自己的优秀分子,最显赫的政治人物来自外省的中小资产阶级,巴黎表面上居于支配地位,实际上是外省决定政治形势。因此,他着意描叙了共和制在外省的社会基础,并把第三共和国到来的悄悄无声和不可逆转比喻成“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
总之,无论从导言和正文中都可以看出,米盖尔是既不喜欢狭隘的民族主义,也不喜欢中央集权的,他试图用新的史学思想并从更高的角度去冷眼、客观地看待法国的全部历史,并追寻那些早已被人们遗忘了的珍贵财富。这在本书对古代和中世纪历史的描写中表现得尤其突出。米盖尔的史学思想对于十九世纪欧洲和当代一些国家的历史写作倾向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反传统。民族主义和中央集权是紧密相关的两个问题。有人认为,中央集权的历史使命就是,也仅仅是民族的统一和独立,在完成了这两个历史使命之后,就应该用民主的议会制来取代它。在十八世纪末和整个十九世纪,欧洲和北美普遍经历了民族、民主运动,因此,在这些国家当时的历史著作中,“民族”和“民主”必然是两大基本主题。而到了二十世纪,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早已打破了民族和国家的界限,因此,作为一种新的、更先进的世界观,必然把眼光从一个民族或国家的范围扩展到全人类和全世界,而着眼于人类的进步。这种世界观也必然在历史学中表现出来,米盖尔在《法国史》中所体现出来的史学思想,就是这种新世界观的体现。
米盖尔的法国史又是一部文化史。他不但用大量笔墨去写法国文化,而且,显然在有意把法国文化与欧洲文化的历史联系起来——与意大利,与俄国,他在寻找法国文化的渊源及流向。对古代,他写罗马人的入侵、罗马化和加洛林王朝的文艺复兴;中世纪末期,他写法国对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心向往之和刻意模仿;现代,则写法国,或更准确地说巴黎成为全欧洲的文化中心:绘画、文学、音乐、雕塑……,最现代的艺术风格从这里向欧洲传播扩散。正是由于偏重文化上的考虑,他一反常人而赞赏十五世纪的几位法国国王:查理八世、路易十二和弗朗索瓦一世,并有几分为他们的意大利冒险辩护;也正是出于文化上的考虑,他抨击宗教战争,认为它给法国带来了苦涩。对于那几位国王,他是这样写的:“在‘市民式国王’路易十一之后,法国相继有过好几个‘骑士式的国王’。对他们来说,意大利冒险不仅仅是一次侵袭。他们在阿尔卑斯山的另一侧发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数不尽的财富。十五世纪意大利如此优雅和欢快的奇迹般的城市,不免使粗鲁的法国领主们想入非非,但他们的幻想毫无英雄气概。他们去意大利,不是为了在那里打几场胜仗,而是因为文艺复兴的奇妙幻景打动了他们的心。”意大利冒险之后,把“新文化”带给了法国,使文化空气风靡一时。在以后一段时期,法国的国王们对文化的发展和普及也产生了重要作用。这些,都为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也正是出于文化上的考虑,米盖尔对十九世纪末巴黎作为国际都市的重要性予以足够关注。他认为,巴黎成了欧洲的首都,在艺术上也成为欧洲的中心。最早的野兽派画家和最早的立体派画家是在巴黎宣告了艺术革命,此外,还有罗丹的雕塑、德彪西的音乐。总之,“震动世界的艺术事件无不来自巴黎”,巴黎以其游乐盛会使法国声名远扬,全世界的百万富翁纷纷出入于这里的沙龙、豪华酒楼和跑马场……。
此外,米盖尔的《法国史》还是一部社会史,他注意观察不同时期的社会风俗、心态和民情。对罗马时期,他写道,罗马化提高了高卢人,尤其是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生活环境,为他们增添了戏剧、竞技和祭祀等精神生活。对文艺复兴时期,米盖尔写道,意大利的影响给法国一种刺激,一种时尚,改变了法国的习俗。艺术家的地位提高了,从此受到宫廷和富人的保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改善了,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更加柔和、更文明、更得体。人们的生活也时髦起来,昂贵雅致的服装、精心制作的头饰,还有车马随从和讲究的家俱……,总之,法国人在发现意大利的同时,也发现了生活的情趣。对启蒙运动时期,米盖尔认为,在“法国式”思想出现的同时,也出现了“法国式”的城市,“法国式”的沙龙和“法国式”的平民住宅,一种“生活的艺术”在法国形成。
米盖尔还注意了不同时期的法国人,他们的不同心态、情感和性格。他认为,高卢人生性暴躁,嗜好战争,单纯,善良却骄傲轻佻;中世纪的法国人带有一种好斗狂热和追求美女的骑士风度;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国人崇尚文化、温文尔雅,重视修饰;启蒙时代的法国人追求时髦,思想活跃,夸夸其谈;十九世纪末的法国人浪漫轻佻,充满活力;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法国人因为生活条件的变化侵蚀了民族的精神面貌,变得颓废和萎靡不振,青年人留起了长头发,跳起了扭摆舞;而五、六十年代的法国人则因为经济的巨大飞跃而一反常态,变得精明能干,善于管理和充满信心。
在写作的文风和技巧上,这本《法国史》也很有特色。作者是巴黎第四大学的历史教授,同时又是通讯报导问题专家和电视台的制片人。职业习惯使他普遍关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而且,敏感、尖锐、幽默、充满情感,他还善于用富于变幻的形象思维把社会历史的种种场景一一展现出来,使人感到时空的变化,思想的流动和迸发火花,读着他写的法国史,有如在欣赏一部色彩斑斓的电视记录片,随着摄像机镜头的移动,作者在向我们诉说那古老和动荡的法国历史。这的确是一部写得很美的法国史。
法国用餐文化礼仪 篇4
1,不要在吧台点了一杯饮料,然后迳自到餐桌的座位去享用:
除了速食餐厅,大部分餐厅在吧台和在餐桌点的饮料价钱是不同的,收银系统也是不同的,如果您在吧台点了一杯饮料,就必须要站在吧台旁使用,不要拿到餐桌的座位坐下来喝,要不然服务生会很头痛。
2,确定想好要点什么再向服务生点菜:
法国的服务生很没有耐性,如果服务生来问您点好了没,千万不要没点好还点头,当他看到您一边点,一边犹豫不决时会非常火大,然后会不耐烦地用法文说晚点再来,并转身离去,之后可能很久才会再出现。
还有一点很重要,希望服务生来点菜就将菜单合起来或是反着放(单面时),这样服务生才会认为您选好了.
3,不要向不同的服务生点菜:
在法国的餐厅,服务生都有负责的桌子,不同的桌子照理说他们是不用负责的。所以不要中间随便向不同的服务生点菜,要不然可能会对于对方不理会的态度感到很惊讶,而且又惹火了原本服务您的服务生。
4.不要一到餐厅就问洗手间在哪里:
有些餐厅的洗手间都要使用柜台给的代币,要点东西才可以跟柜台拿。法国人是不欢迎非顾客的人使用洗手间的,不要被误认为是来借使用洗手间的。尽量等到点完菜,或是等到餐点或饮料都上了后,再去洗手间。
5.不要请求打包,严禁携带外食:
努力尽量吃,吃不完也不要请服务生打包,在法国,打包会被认为是乞丐的行为。
注意法国人的一些餐桌礼仪:
法国人习惯将面包放在桌上,而非盘子里,而且不能将面包反着放,他们认为这样会带来不好的运气;
不要在盘子里切莴苣;不要将刀子交叉着放;剩下的酱汁要用手将面包剥小块沾酱汁来吃;跟法国人吃饭时,不要在吃兔肉的时候表示同情可怜的小兔子,这样不但别人不觉得可爱,还会遭来白眼;同样地,也不要说吃蜗牛很怪。
法国用餐礼仪三部分
入座
入座最得体的是从座位左侧入座,当椅子被拉开后,女生从桌子边站直,服务员会把椅子推进来
用餐
法国人在吃饭前都会互说一句法语,很自然亲切
离开及小费
法国葡萄酒历史与文化 篇5
【摘要】法国红葡萄酒被世人奉为世界葡萄酒的极品。它所以深受人们的爱戴,不仅仅在于它与香水、时装一样象征着法兰西浪漫情调,更重要的是它有着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法国的红酒文化伴是随着法国的历史与文明成长和发展起来的。红酒文化是法国优雅文化的典型代表,凝聚着法兰西历史,它已渗透进法国人的宗教、政治、文化、艺术及生活的各个层面,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世界政治、经济与文化大国,法国葡萄酒文化也影响着全世界人的生活方式与文化情趣。
【关键词】葡萄酒 法国 历史文化
法国曾有“浪漫的葡萄酒帝国”之称,法国的葡萄酒不仅名气大,对法国而言分量也重:每年84亿欧元的产值,其中50多亿欧元出口;提供30万个工作岗位。更重要的是,葡萄酒和香水、艾菲尔铁塔一样,是法国的“名片”。法国葡萄酒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它随着法国社会文明一起成长发展,可以说葡萄酒文化已渗透进法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在宗教、政治、文化、艺术等领域中都可以看见它的踪迹和影响。正如有句法国谚语则这么说:“打开一瓶法国葡萄酒,就像打开了一本书。”葡萄酒文化不仅表现了法兰西民族对精致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法国文明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在18世纪末转内销的葡萄酒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酿造技术飞跃提高,已经可以酿造优质的葡萄酒了,同时开始逐步完善权威的酒庄评级系统。
一、法国葡萄酒的的发展史
法国葡萄酒的名声可谓是居全球之冠,但是葡萄酒的起源之地却并不在法国。一般来说,葡萄酒的历史,与西班牙葡萄酒生产历史息息相关,起源于早期腓尼基入侵伊比利亚半岛。提起法国葡萄酒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当时,腓尼基人和凯尔特人首先将葡萄酒的种植及酿造工艺传入现在的法国南部马赛地区,使葡萄酒成为人们佐餐的奢侈品。在古罗马时期,帝国的军队在征服了欧洲大陆的同时也将葡萄酒的种植与酿造推广开来。公元1世纪,在罗马人的大力推动下,葡萄种植迅速地在法国地中海沿岸刮起一阵雄风,也使得饮酒成为一种时尚。葡萄种植与酿造技术先后进入罗纳河谷(Vallée du Rhrne)勃艮第(Bourgogne)、波尔多(Bordeaux)、卢瓦尔河河谷(Vallée de la Loire)、香槟地区(Champagne)和 摩泽尔河谷(Vallée de la Moselle)地区,如今这些地区仍是法国著名的葡萄酒出产地。随着罗马帝国衰落,葡萄园也随之衰落。基督教的兴起带来了又一次葡萄酒酿造的发展。法国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及土壤使其成为葡萄酒的主要产地。在十八世纪之前法国的葡萄酒产业一直掌握在贵族及僧侣手中。
法国的葡萄种植业也几经兴衰。公元92年,罗马人为保护亚丁宁半岛的葡萄种植及酿酒业,逼迫高卢(今法国)人摧毁了大部分葡萄园,因此出现了第一次危机。公元280年,罗马皇帝下令恢复种植葡萄的自由,由此进入了法国葡萄种植与酿造的重要的发展时期。1441年,勃艮第公爵禁止良田种植
葡萄,葡萄种植和酿造再度陷入危机。1731年,路易十五国王取消了部分上述禁令;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葡萄种植获得自由,法国的葡萄种植及酿造也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十九世纪,随着铁路交通的发展,法国南部的葡萄酒业渐渐赶超北部。20世纪,法国出台了各种法规条例更加规范了葡萄酒的生产与等级,这些法令使的法国葡萄酒更加完美并得到世界的赞誉。
二、酒庄文化与分级制度
“葡萄酒庄”(Chateau)一词就源于法国著名的葡萄酒之乡波尔多。法语“Chateau” 原意是指那些中世纪为防范外敌入侵而修建的带有塔楼和护城河的城堡,后来,在著名的波尔多、勃艮第等酿酒区,Chateau逐渐被赋予了特殊含义,指那些专营酿酒的庄园,意为“酒堡”和“酒庄”。
发展到今天,葡萄酒庄的意思就是指一个独立的葡萄酒生产单位,是葡萄栽培、葡萄酒酿造和销售的场所。它包括葡萄园、一流的酿酒师、过硬的酿酒技术、一流的酿酒设备、贮藏葡萄酒的橡木桶及酒窖等等。在大多数情况下,从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到灌装,每一个生产过程都应在葡萄酒庄园内完成。专业化的葡萄酒庄不仅需要庞大的资金,更需要良好的环境、精湛的技术以及厚重的文化底蕴。
葡萄酒庄象征着传统精致的工艺和高质量、高品味的产品。同一般的中低档葡萄酒相比,庄园葡萄酒的品质纯正优良。为了保证口味的纯正,庄园葡萄酒大多采用传统手工方式酿造,酒的价值高。有时候,如果某年的葡萄酒品质未能达标,顶级酒庄甚至不生产葡萄酒,这也是葡萄酒庄园保证其品质的最有力措施。
葡萄酒庄园还具有传播葡萄酒文化,普及葡萄酒知识的功能。在这里,葡萄种植和酿酒不仅是一个生产过程,还能让参观者直观而强烈地感受到葡萄酒的内涵。葡萄酒庄还有旅游、休闲的功能。葡萄酒庄代表的是一种高雅的文化品味,代表一种精致的工艺态度,代表一种无可挑剔的高质量,是葡萄酒中的贵族。
法国不仅是葡萄酒的消费大国,而且也是一个葡萄酒的生产大国。比我国海南岛面积还小一点的波尔多地区,就有9000多个酒庄。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早在上世纪30年代,法国的一些葡萄酒生产商,在农业部的支持下成立了著名的法国“全国葡萄酒原产区研究所”,为葡萄酒建立了等级系统。时至今日,该研究所将法国葡萄酒分为四级,即:
法定产区葡萄酒、优良地区葡萄酒、地区佐餐酒、日常佐餐酒。法定产区葡萄酒:法定产区葡萄酒,级别简称AOC,是法国葡萄酒最高的级别。原产地地区的葡萄品种、种植数量、酿造过程、酒精含量等都要得到专家认证。只能用原产地种植的葡萄酿制,绝对不可和其他地区的葡萄汁勾兑。法定产区葡萄酒的产量约占法国葡萄酒总产量的35%。
优良地区葡萄酒:优良地区葡萄酒,级别简称VDQS,是地区佐餐酒向法定产区葡萄酒过渡必须经过的级别。如果普通地区佐餐酒比优良地区葡萄酒的质量表现良好,可以升级为法定产区葡萄酒。优良
地区葡萄酒的产量只占法国葡萄酒总产量的2%。
地区佐餐酒:地区佐餐酒的法文是VindePays,是由日常佐餐酒中最好的酒升级而来的。地区佐餐酒的标签必须标明产区。地区佐餐酒可以用标明产区内的葡萄汁勾兑,但仅限于该产区内产的葡萄。地区佐餐酒的产量约占法国葡萄酒总产量的15%。法国绝大部分地区佐餐酒产自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
日常佐餐酒:日常佐餐酒的法文是VindeTable,也可译为普通佐餐酒,是最低档次的瓶装葡萄酒,作日常饮用。可以由不同地区的葡萄汁勾兑而成,如果葡萄汁限于法国各产区,可称法国日常佐餐酒。不得用欧盟以外国家的葡萄汁。日常佐餐酒的产量约占法国葡萄酒总产量的38%。
三、法国红酒的气质与精神内在法国红葡萄酒被世人奉为世界葡萄酒的极品。它所以深受人们的爱戴,不仅仅在于它与香水、时装一样象征着法兰西浪漫情调,更重要的是它有着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法国的红酒文化伴是随着法国的历史与文明成长和发展起来的。红酒文化是法国优雅文化的典型代表,凝聚着法兰西历史,它已渗透进法国人的宗教、政治、文化、艺术及生活的各个层面,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世界政治、经济与文化大国,法国葡萄酒文化也影响着全世界人的生活方式与文化情趣。
(一)宗教赋予法国红酒的独特魅力
红酒是构建法兰西文化的功臣,曾几何,它总是身在古老的修道院地窖的橡木桶里静酿,在修炼它的酒性和酒品。《圣经》中521次提到红葡萄酒。根据《圣经》记载,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上把葡萄酒递给圣徒时说“面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此后,基督教把红葡萄酒视为“圣血”,每次弥撒都要饮用。于是,种植葡萄并酿造酒浆,成了各地修道院一项重要的工作。法国很多地区著名的葡萄酒,都可以在中世纪的修道院里找到源头。在“地理大发现”的年代,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技术随着传教士不知疲倦的脚步播撒到世界各地。葡萄酒终于从拯救世界的圣血,化身为俗世的琼浆玉液。
葡萄酒一旦从神的世界走进世俗文化,马上被赋予种种美好的寓意。欧洲中世纪葡萄酒小贩使用的招牌上,都把葡萄酒作为增进人际友情的圣物来推销。当时的画家也喜欢在画布上表现手持葡萄串的爱神。人们普遍认为,这种形象寓意“丰收与和平”在欧洲人的隐喻习惯中,葡萄酒代表着味觉,而当人们可以充分享受味觉快乐的时候,实际上就意味着和平。
(二)法国红酒的现代文化内涵
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品种、严格的管理制度,让红酒文化在法兰西这片充满浪漫色彩的土地上蔓延开来,从葡萄的种植、葡萄酒的生产及贮藏、品酒、饮酒到酒器和配餐等等,学问之广博,不得不令人为之感叹。其实,一种东西喜欢人多了,便会渐渐烘托出一种氛围,进而形成一种文化。红酒也是如此,法兰西特有的浪漫柔情和红酒的浓郁热烈有着某种特殊的契合。
如今,法国人在推销自己的葡萄酒时,给人的感觉似乎不是在推销一种饮品,而是在推销一种高雅和浪漫的生活方式。围绕葡萄酒已形成一种有关高雅和浪漫的神话。葡萄酒就是葡萄酒,本来与高雅和浪漫沾不上边。但从十九世纪开始,法国人就成功地把法国生活方式塑造成了全球的标准。于是,属于这种生活方式的一切东西全都变得高雅和浪漫起来。例如蜗牛,原本是一种令人恶心的动物,一旦它进入法国大餐的菜谱,连最讲究的时髦女人都趋之若骛。因为法国葡萄酒已经不是一种饮品,而是一种有关高雅和浪漫的检验标准了。
总之,法国的酒文化十分发达,从葡萄的种植、酒的生产、储藏、品酒、饮酒到酒器和配餐等等,学问之深,不得不令人为之感叹。孔子说得好,“食不厌精”,在法国酒文化中得到充足体现。有时候甚至精到近乎神秘的程度。这种广博而神秘的酒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可以说我所不在。它所具有的魅力经久不衰,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自觉不自觉地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年新酒上市,都要召告全国,人们争相品尝,城乡各地弥漫着一股浓郁的酒情。
法国葡萄酒是法国优雅文化的表现,凝聚着法兰西的历史。作为世界政治、经济与文化大国,法国葡萄酒文化也影响着全世界人的生活方式与文化情趣。可以这么说,了解法国葡萄酒文化将有助于我们对法国文化的整体认识。
参考文献
1.王亚军 著,《莱茵散记》(Une promenade romantique entre les Vosages et la Forêt-Noire),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3,2.李艳,牟德华。营销文化与葡萄酒的文化营销。酿酒,2007,(05)。
3.李世隆。葡萄美酒是文化——德国葡萄酒文化巡礼。中外文化交流,2008,(08)
4.法国:葡萄酒文化的发祥地。国际市场,2011,(10)
法国文化政策 篇6
法国的文化政策:一个基于民族文化视角
的研究
田珊珊
摘要:以国家干预为主要特征的法国文化政策一直被认为是与美国自由主义文化政策针锋 相对的典型代表。而在解释为什么法国选择国家干预的文化政策时,学术界普遍认为这是 法国为了抵御美国文化,保护法国文化的被动无奈的对策。这种说法实际上是在暗示:一 个国家的文化政策取决于其文化的经济地位,会因文化经济实力的变化而变化。但事实表 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策通常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连贯性。文化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一个 国家所采取的文化政策从根本上反映着该国的民族文化。因此,只有把一国的文化政策放 在其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才能理解文化政策的深刻意义,从而得出正确的认识。关键词: 法国文化政策 民族文化 荣誉
Résumé : Considérée souvent comme interventionniste, la politique culturelle fran.aise semble prendre une logique qui s’oppose radicalement à celle du libéralisme américain.Pour un grand nombre de chercheurs, c’est dans l’objectif de protéger la culture fran.aise contre l’expansion de la culture américaine que la France s’équipe d’une telle politique.Cette explication suppose en effet que la politique culturelle d’un pays dépend de sa situation économique et évolue avec elle.Il s’agit donc d’un palliatif.Or, la réalité montre que la politique culturelle fran.aise se caractérise par une grande stabilité et cohérence dans la durée.La nature de la culture est radicalement différente des produits commerciaux généraux et la politique culturelle adoptée par un pays révèle bien les caractéristiques de sa culture nationale.C’est seulement en mettant la politique culturelle dans le contexte globale de la culture nationale fran.aise que l’on peut comprendre le sens que prend cette politique.1.引言
学术界普遍认为,当前世界各国的文化政策可以分为两类:以自由主义为特征的美国
模式和以国家干预为特征的法国模式。美国的文化政策体现了其自由主义传统,强调文化 产品生产、销售的高度市场化和最小化政府干预;而法国则强调文化产品不同于一般商品 的“文化”属性,对自由主义的文化政策提出质疑,其文化政策模式大多强调政府对本国 文化产业的理性规划。
美国文化产业的强大优势无疑证明了美国模式的成功,而法国作为传统文化大国地位 的削弱使得法国模式受到质疑和批评。在这个背景下,与美国模式截然不同的法国模式被
No77法國研究(Etudes Fran.aises)2e trim.2010
认为是法国政府为了应对美国文化入侵的被动选择,是“文化保护主义”。(肖云上,2000 : 93)从经济因素来考察法国的文化政策,这种结论完全是成立的。然而,仅从自由主义经 济学家的角度来分析法国的文化政策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它无法解释法国文化政策的一贯 性、稳定性和系统性,无助于科学地了解法国文化政策的全貌。
本文将试图引入文化阐释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系统地考察法国的文化政策,从而说明现 行的文化政策不是仅仅出于对法国文化的保护,还是法国历史积淀的产物。它正体现了法 国的民族文化。
2.法国文化政策概述
在法国,把文化作为一项全国性的事务,由国家最高统治层进行统一管理和规划的历 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法王路易
十三、路易十四统治时期。(Poirrier,2006 : 15-16)伴 随着教会对社会生活影响力的衰弱,加上统治者个人的大力推动,法国中央政府不仅将对 文艺创作的审查权控制在自己手中,而且成为文艺创作最大的资助者。在这一时期,还成 立了全国性的专业艺术机构,承担起文艺人才培养、文艺作品创作的功能。比如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和皇家手工艺工场(壁毯、瓷器)等。这些措施使当时欧洲国力最 强的法国迅速成为欧洲的文艺中心,奠定了法国文化大国的地位。
法国大革命时期,即使是在混乱动荡的政治局势下,中央政权也没有忽视对文化事业 的关注,而且取得了影响深远的成绩。其中,在保护和“破坏”(毁坏艺术品)之间的辨证 关系中,诞生了“民族遗产”这一概念;设置了三个重要的国家文化机构:国家档案馆,国家图书馆和中央艺术馆。通过这些公共的文化机构,“民族遗产”被国家化,以达到保 护遗产、教育国民和独立、自由培养艺术人才的三重目标。
从拿破仑一世到第二帝国期间,法国政体频繁更替,政局动荡。但在总体上,历届政
府都坚持了有利于发展文化艺术的政策,并进一步加强了国家对文化事业的控制。第三共 和国期间,法国文化政策经历了一些自由化的冲击,但最终人民阵线很快对自由化的逻辑 做了一些修正,强调了国家进行干预的合法性,并且提出使精英文化走向大众化的前景。随 后的维希政权继续加强行政建设,扩大国家的影响力。在第四共和国期间,主要将精力投 入到战后重建,以及维持旧殖民主义秩序的中央政府无瑕顾及文化,更谈不上有国家层面 的文化政策,法国文化事业陷入低谷。
1959年,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正式组建文化事务部,将文化事务集中在专门的中央政府 机构中,标志着法国开始有了“完整的文化政策”。(肖云上,1999 :50)1959年 7月戴 高乐总统任命法国著名作家马尔罗为文化事务部长。1959年 7月 24日的政府令明确了文 化事务部的职责:“使最大多数法国人能够接近人类的尤其是法国的文化杰作,确保他们 对我国文化遗产的兴趣,促进文化艺术创作,繁荣艺术园地。”(肖云上,1999 :50)
自从法国文化部成立以后,法国的文化政策在总体上保持了连贯性和持续性。即使在 倾向于经济自由主义的右派政府上台期间,中央政府也没有明显地减弱对文化事务的干 预,法国文化政策总的方针和原则也并没有大的变化。而在密特朗总统执政的14年间(1981—1995),法国更是全面强化了国家对文化事务的控制。不仅国家对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 大幅增加,而且赋予了法国文化政策更多的内涵,更加强调文化的公益性:“文化部的使 命是培养全体法国人发明创造的能力,使他们能够自由地验证自己的才华,并能按自己的77
No77法國研究(Etudes Fran.aises)2e trim.2010
意愿接受艺术培训。为了集体的共同利益,保护全国和地方以及不同社会团体的文化财富,为艺术作品和艺术思想的创造,提供支持和帮助,并使这些作品获得广大的欣赏者,在世界 文化的自由对话中,促进法国文化艺术的发展。”[1]
之后的希拉克政府更是把推广法国文化看作是重塑法国世界大国地位的重要举措,赋
予其更多的政治内涵。在这种情况下,文化要服务于国家的政治,因此,国家对文化事业 的控制得到了空前加强,许多文化事务被国家用正式法律来规范。其中“关于法语使用的 法案”,简称杜蓬法,是学术界关注最多的一个。正是通过这个旨在保护法语的法案,法 国文化政策学者认为整个法国文化政策的指导思想和根本目的是保护法国文化,抵御美国 文化帝国主义的进攻,也就是说,法国文化政策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保护主义政策。
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法国文化政策仅仅是为了被动地保护法国文化吗?该如何认
识法国文化政策?要回答这些问题,不仅要研究法国文化政策的具体内容,更要考察出台 这些内容的背景,当事人的想法,并与法国民族文化特征结合起来,站在法国文化的角度 对法国文化政策进行阐释。
3.民族文化与文化政策
通过对法国三百多年来国家对文化事业的简要政策回顾,[2] 我们不难注意到法国的文 化政策具有很强的连贯性与稳定性。法国社会对文化事业的态度并没有因重大的社会变革 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无论是在路易十四统治时期的辉煌的巅峰,还是处于纳粹铁蹄下的 艰难岁月;无论是作为欧洲霸主的拿破仑大帝国,还是作为失去“殖民光环”的西方二流 国家,法国始终将本国的文化事业放在一个较为突出的位置加以重视。由此可见,法国的 文化实力和地位——不管是处于文化输出的强势,还是处于文化输入的弱势——并不是决 定法国文化政策的主要因素。决定法国文化政策的是以崇尚荣誉为特征的法国民族文化。而只有把法国文化政策放在法国民族文化的背景中去考察,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这些政策的 意义,才能理解“文化例外”的原则,而不是把它仅仅看成是逃避竞争的托辞。下面我们 将按照时间顺序,对法国文化政策形成过程中关键人物的思想进行考察。
在被伏尔泰称为“最接近尽善尽美之境的时代”(伏尔泰:1)的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法 国文化事业的繁荣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这得益于国家对文学、艺术、建筑、戏剧、科学等所有文化门类的全方位扶持。在路易十三创建法兰西学院(1634年)之后,路易十 四相继创立了舞蹈学院(1661年)、挂毯制作坊(1662年)、铭文经石学院(1663年)、绘 画和雕塑学院(1664年)、科学院(1666年)、巴黎天文台(1667-1672)、音乐学院(1669 年)、建筑学院(1671)、巴黎喜剧院(1680年)等由国家资助和管理的文化机构,基本构 筑起法国文化事业的组织格局。他还通过政治和财政措施吸引了大批法国以外的文化精 英,促进了整个欧洲文化的大发展,使法国成为欧洲的文化中心。
路易十四之所以热心文化事业,除了他本人对一些文艺形式的兴趣爱好之外,[3] “在 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向欧洲炫耀”。(弗朗索瓦·布吕士:82)这样的判断并不是没有根据的。路易十四在谈到创立舞蹈学院时有过这样的论述: “几个世纪以来跳舞一直是法国人喜爱 的娱乐方式。我所有的臣民都喜欢看到我也喜欢他们喜爱的或者非常擅长的东西。这样能 够赢得他们的心,在很多时候这要比给他们奖赏和福利还要管用。不要忘了,正是借助舞 蹈艺术,法国的荣耀照亮了欧洲的每个角落。”(Beaussant:142)78
No77法國研究(Etudes Fran.aises)2e trim.2010
事实上,利用文学艺术为政治服务是路易十四统治伊始就既定的文化政策。1662年,财政大臣科尔贝尔——路易十四时期文化政策的实际执行者和推动者——命人写出了一 份关于利用文学艺术“为确保国王的事业永放光芒”的报告,成为指导文化事业的纲领性 文件。成就法兰西王国及国王个人的荣耀成为文学艺术的主要的,或者说是唯一的目标。被誉为“太阳王”的路易十四对荣誉更是有着不同寻常的渴望,他希望借助一切可能的方 式和手段来显示荣耀。在通过战争为法国赢得光荣的同时,路易十四也十分重视文艺的作 用。在谈及凡尔赛宫这一欧洲最辉煌的宫廷建筑时,路易十四说道: “凡尔赛宫!那些七嘴 八舌的人说我是拿着手杖来当建筑师,但是他们承认凡尔赛是我个人的作品,我跟和我相 处了一生的艺术家来创作的作品。在我们共同创作的过程中,他们逐渐了解了我远大的志 向。这些人可以享有我名副其实的尊重,因为我把我把我最宝贵的东西托付于他们,这就 是我的荣耀。”(Longnon:121)
就连组织公关娱乐活动也是为了向欧洲其他帝国显示法兰西国王与民同乐的政治优 势 : “一个法国国王或王储应该在这样的公共娱乐活动中看到更多,这种娱乐活动不仅仅 是我们的,也不仅仅是宫廷的,而是所有人的,有一些国家的国王只是依靠恐怖和使人害 怕的手段来凸现自己的威严,„„尽管这可能符合许多民众卑躬屈膝的习惯,但是,这却 不是我们法国人的天性,更不是我们的历史告诉我们应该做的。如果这个国家(法国)有 什么特征的话,那就是臣民可以自由方便的接近他们的国王。”(Longnon: 94)
得益于路易十四文化政策慷慨扶持的文艺家们也都以能为国家和国王的光荣增色而 感到光荣。拉辛就在一次演讲中说过:“我们认为,语言的每一个词,每一个音节,都必 须仔细推敲,因为我们把这些词,这些音节看作为伟大保护人的光荣服务的工具。”(吕 一民:77)在当时,整个法国社会都深受路易十四追求光荣的影响,荣誉——国家的荣誉,国王的荣誉和个人的荣誉——成为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对此,孟德斯鸠曾有这样的论述: “在君主的、政治宽和的国家里,权力受它的动力的限制;我的意思是说,受荣誉的限制; 荣誉象一个皇帝,统治着君主,又统治着人民,人们绝对不去向君主援引宗教的法规;朝 臣知道,这样做的话,自已就可笑了。„„在那里,人们使我们看到的品德,往往是关于 我们对自已所应负的义务,而关于我们对他人所负的义务方面则较少。这些品德,与其说 是召唤我们去接近我们的同胞,毋宁说是使我们在同胞中超群出众。在那里,判断人的行 为的标准不是好坏,而是美丑;不是公道与否,而是伟大与否;不是合理与否,而是非凡 与否。„„在那里,无处不为荣誉所浸渍,它渗入到人们各式各样的想法和感觉中,甚至 于指导人们的原则”。(孟德斯鸠:28-30)
当然,路易十四对国家光荣的渴求是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的。伏尔泰对路易十四之前 法国的社会生活状况有这样一番概述:“在这个时代之前,意大利把所有位于阿尔卑斯山背 后的民族统称为野蛮人。必须承认,法国人在某种程度上受这一辱骂,倒也该当。他们的 祖先把摩尔人具有浪漫色彩的殷勤风流和哥特人的粗野土俗合为一体。他们似乎没有任何 令人喜欢的技艺可言。这证明有用的技艺受到他们忽视,因为当生活必需品已趋完善的时 候,人们很快就会找到美好和令人喜爱的事物。无怪乎,在一个虽然濒大西洋和地中海都 有港口,但却无船队;虽然酷爱豪华奢侈,但却只有极少简陋的制作工场的国家里,绘画、雕刻、诗歌、雄辩术、哲学等几乎都闻所未闻。犹太人、热那亚人、威尼斯人、葡萄牙人、佛兰德尔人、荷兰人和英国人都先后与对贸易原则毫无所知的法国进行过贸易。路易十三
No77法國研究(Etudes Fran.aises)2e trim.2010
登位时,法国连一艘大船也没有。巴黎居民不到四十万。城内宏伟壮丽的建筑不到四座。王国的其他城市与现在卢瓦尔河彼岸的市镇相似。整个贵族阶级与世隔绝,蛰居于乡下有 护城河围绕的城堡中,残酷压榨种地人。通衢大道几乎无法通行。城市没有警政。国库空 空如也。政府在国外几乎毫无信誉可言。”(伏尔泰:1)
法国被描述成为一个破败不堪、愚昧无知、寒酸低贱的没落形象,毫无任何尊严与荣 誉可言。但是,法国人并不甘心,希望重新赢得往日的辉煌。伏尔泰的论述就明确地表达 了这种愿望:“然而,甚至从法国人在十六世纪初获得的那点微不足道的成就中也可看出,当他们得到正确领导时会有何等作为。”(伏尔泰:3)
然而,追求荣誉这一看似极具时代特征的事物在路易十四的大力推动下,被融入启蒙 思想之中,逐渐成为法国民族文化的核心范畴,即使经历了法国大革命的洗礼也没有被削 弱。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这样论述到:“我始终认为,在这项独特的事业中,他们的成就远较外人所想象的和他们自己最初所想象的要小。我深信,他们在不知不觉中 从旧制度继承了大部分感情、习惯、思想,他们甚至是依靠这一切领导了这场摧毁旧制度 的大革命,他们利用了旧制度的瓦砾来建造新社会的大厦。”(托克维尔: 76)“如果认为旧 制度是个奴役与依附的时代,这是十分错误的。那时有着比我们今天多得多的自由„„这 种自由,尽管范围狭小、形式改变,仍富有生命力。在中央集权制日益使一切性格都变得 一致、柔顺、暗淡的时代,正是自由在大批个人心中保留着他们天生的特质、鲜明的色彩,在他们心中培育自豪感,使热爱荣誉经常压倒一切爱好。”(托克维尔: 82)
迪尔巴尔纳在阐释法国文化对荣誉的追求时,论述到: “法国大革命不但没有扫除贵族 阶级特有的“高尚”﹑“高贵”的信念,反而使得这一信念在共和国制度下更加蓬勃。”(d’Iribarne:86)“对“高尚”概念的理解不应局限于它曾经专属于某个社会阶层,而是 因为我们希望得到最高程度的尊重”。(d’Iribarne:56)
追求荣誉也顺理成章地成为法国文化政策的指导思想。之后的各个时期的文化政策无 一不体现了这一原则。被认为形成法国完整文化政策端倪的戴高乐时代,刚刚从战争废墟 中恢复一些元气的法国面对着冷战格局的世界,对国家荣誉的要求更为迫切。在法国文化 政策形成过程中,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在文化事务部筹备期间,通 过复兴法兰西文化来重振法国大国地位的思想就已非常明确。当时任国务秘书的
Peyrefitte 就向受命组建文化事务部的马尔罗传达了戴高乐的这一主张: “安德烈[4],将 军计划让你完成非常伟大的事情。„„在第三和第四共和国只有一个捉襟见肘的次长或国 务秘书来管理美术,缺少经费,没有什么作为。我们必须要大大地超越,要使之成为国家 最高事务。由你负责实施具体的项目,尤其是那些旨在传播法国文化,并使其光芒四射的 项目。”(Poirrier:71)
对如何实现戴高乐将军赋予文化事业这一使命,马尔罗有自己的主张。马尔罗的文化 政策符合福利国家的逻辑,即 “使大众平等的进入、参与并融入到文化福利的环境中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文化部实施了两项政策:
一、使全体公民进入文化事业:
二、加强对艺 术家的社会福利保护。这一思想被称为“文化民主化”,而文化民主化进程在马尔罗看来 只有国家通过领导、促进和规范才能实现。这完全体现了戴高乐共和国式的现代化逻辑。1968年,马尔罗的办公室主任安东尼·伯纳德在一份内参中记述道: “无论是在保障创作 的自由方面,还是在捍卫我们新的文化政策的基石——(民众)选择(作品)的自由方面,80
No77法國研究(Etudes Fran.aises)2e trim.2010
国家仍然是最好的人选。„„新的文化政策不可能诞生于思想还十分混乱的民众中。这就 是为什么要保持国家的决定性控制。”(Poirrier:110)
如果说利用文化张显法国作为大国的荣耀是法国文化政策的指导方针,那么国家干预 则是这项方针最有力、最直接的手段保障。马尔罗之后的历届政府——无论是左派还是右 派——,尽管在上台伊始出于政治目的都会宣称对以往文化政策进行“重新思考”或“重 新定位”,但最终都归结为确认文化行动为大众服务的法国模式的合法性,强化国家对文 化事业的干预和主导地位。
在荣誉逻辑的思想指导下,法国针对客观上存在的美国文化大量涌入,特别是美国坚 持把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纳入自由贸易范围的要求,采取了一些必要的应对措施。1993年 秋,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进入到最后阶段时,在大多数公众舆论和政党广泛认同 的基础上,展开了关于“文化特殊性”的讨论。讨论的结果是法国各个政治派别在文化特殊 性问题上达到了空前的一致。这个概念得到了民众广泛的认同。当时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 显示[5],80%的法国人肯定国家对文化事业的干预和资助,只有13%的人认为“文化与其他 的行业没有区别,无需国家的介入”。人们普遍认为,文化财富和文化服务,不能按一般 的商品那样对待。法国又成功地说服欧盟的其他国家接受“文化例外”原则,统一立场,成功地阻止了美国的企图。1999年,在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中,法国又打出“文化多样性” 的大旗,联合欧盟其他成员国,继续抵制美国关于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自由贸易要求。
这两个概念和围绕这两个概念的一系列行动被学术界普遍认为是法国实行文化保护
主义的体现。然而,当我们把这些意识形态和具体政策的举措放在法国文化政策一贯的指 导思想下来考察时,就会发现它们远非简单的经济博弈中的权宜之计,而是对荣誉逻辑带 有时代特征的诠释。首先,能够在美国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格局中发出强有力的 不同,甚至反对声音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在法国人看来,以理性真理的名义“大 声疾呼”出自己的主张正是荣誉的集中体现:自己越是少数派,这种“真理斗士”的荣誉 感就越强。如果说在六十年代退出北约,与美国的欧洲政策决裂是法国在政治上寻求国家 荣誉的话,那么敢于公开抵制美国的文化政策则可视为法国通过捍卫自己文化政策的自主 性来显示其作为文化大国的荣誉。其次,“文化例外”和“文化多样性”两个带有浓重意 识形态色彩概念的提出以及对其进行的诠释为法国再次赢得了“思想独立、善于创新”的 美誉。最后,法国的文化政策获得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可和支持 [6],使得法国借助 文化加强其国际地位的目的在事实上得以实现。
4.结语
文化产品不是普通商品,它既有普通商品的属性,但更多的体现了精神层面和价值观
层面的内涵。因此,一个国家的文化政策也就不同于其主要出于经济实力对比和利益博弈 考虑的贸易政策,它更多地反映了该国民族文化的特征。只有把一国的文化政策放在其民 族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才能理解文化政策的深刻意义,从而得出正确的认识。
【注释】 [1] 1982年5月10日政府令。
[2]对法国文化政策的全面了解可参考 Philippe Poirrier, Bibliographie de l’histoire des politiques culturelles : France, XIXe-XXe siècles,Paris : Ministère de la culture, 1999.[3]路易十四本人非常喜爱话剧,常常亲自登台演出,自娱自乐。[4]马尔罗全名为安德烈·马尔罗。81
No77法國研究(Etudes Fran.aises)2e trim.2010
[5]该调查由SOFRES受La Croix 报委托实施。
[6]2005年,在法国的努力推动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3届大会正式通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
形式多样性公约》。投反对票只有美国和以色列两国。
【参考文献】
[1]肖云上.法国为什么要实行文化保护主义[J].法国研究, 2000(1): 93.[2]Philippe Poirrier.L’état et la culture en France au XXe siècle[M].Paris : Le Livre de Poche, 2e édition augmentée, 2006 : 15-16.[3]肖云上.法国的文化政策[J].国际观察, 1999(6): 50.[4]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M].王晓东,译.北京 : 商务印书馆,2007 : 1.[5]弗朗索瓦·布吕士.太阳王和他的时代[M].麻艳萍,译.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5 : 82.[6]Jean Longnon.Mémoires de Louis XIV.Le métier de roi[M].Le grand livre du mois, 2001:94.[7]吕一民.法国通史[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M].2002 : 77.[8]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张雁深,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1961 : 28-30.[9]Philippe Beaussant.Louis XIV artiste[M].Payot, 1999 :142.[10]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M].冯棠,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2 :76.[11]Philippe d’Iribarne.L’étrangeté fran.aise[M].Paris:Seuil,1996 : 86.[12]Philippe Poirrier.Histoire des politiques culturelles de la France contemporaine[M].Dijon : Bibliest-Université de Bourgogne(2e), 1998 : 110.[13]李河.发达国家当代文化政策一瞥[M].2004年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北京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浅议法国传统文化教育 篇7
一、法国文化政策概览
法国地处南北欧交界之处,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古罗马文化的直接继承者。自中世纪以来,法国就以其在西方历史上的特殊贡献而获得了独特的地位,从文学到文字、从音乐到建筑、从电影到美食,法兰西民族的传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文化不仅为法国带来了丰厚的文化资产,更是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而塑造了多姿多彩、独树一帜的法兰西民族形象。
法国政府对文化事业的资助和管理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时期,大革命时期,法国还提出了“文化发挥公民教育作用”的理念。时至今日,法国各界政府,不论是左派还是右派,都非常重视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将文化看作是法兰西民族“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让全体国人接触到世界的,特别是法国的文化结晶“作为己任。而法国人亦大多持有一份对法兰西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并认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关系到国家的发展。
20 世纪后半叶,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为了加强文化保护、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和独立性,法国主导提出了“文化例外”(culture ex-ceptionelle)的口号,以对抗美国文化渗透,特别是好莱坞电影对于法国优势传统电影产业的冲击。1994 年在GATT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法国与加拿大提出将“电影为代表的文化产品排除在自由贸易之外”。1此后,法国将“文化例外”发展为“文化多元”(diversité culturelle),其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2003 年法国与加拿大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会上共同提案,以151 对2 的票数(美国和以色列反对)通过了国际公约,承认文化的特殊性,承认各国政府不受制于世贸组织的相关规定,有权制定保护和维护本国文化特征及文化多样性的政策。
尽管如此,曾作为电影发源地并引领“新浪潮”辉煌时代的法国也难挡好莱坞大片的强劲势头。曾作为印象派、超现实主义及其他多个绘画流派艺术摇篮的巴黎,在当代艺术中的地位已逐渐被纽约和伦敦赶超;德彪西和拉瓦尔的时代已一去不返;外国读者对于法国文学的认知大多仍停留在莫里哀、雨果、巴尔扎克、普鲁斯特和萨特,虽然法国拥有最多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每年的文学作品产量仍维持在高水平,但由于语言的障碍,却鲜有国际能见度。在无以逆转的全球化浪潮中,法国政府及民间研究机构不得不正视并研究美国文化的成功之道。
2011 年萨科齐(Nicolas Sarkozy)当选法国总统,就文化政策提出了“重视文化创新与传承”的核心理念。虽然萨科齐“多元文化融合”的政治目标归于失败1,但政策中就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强化艺术教育、国家补贴扩大公益性文化机构、向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免费或优惠开放等举措,对于法兰西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奥朗德左派政府的文化政策虽然宣传要逆转萨科齐的文化路线,但就保护文化遗产、着眼于青少年发展、发展青少年艺术教育等方面与上任政府仍具有很大的共性。
二、语言政策及法语教学
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形式有语言文字和口传文化。语言记录着民族文化的历程,其本身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语言的学习是文化认同的前提,也是凝聚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法语在官方地位的确立可以追溯到1539 年弗朗索瓦一世颁布的《维乐耶- 葛特来赦令》,法律规定所有的法院判决均使用法语,从而使拉丁语踏上了“死语言”的道路。大革命时期,新政府颁布《共和二年热月法案》规定必须用法语撰写所有公文,确立了国家单一语言的政策策略。从中世纪到启蒙时期,法语在欧洲的地位一直非常显赫,成为法兰西民族的荣誉和骄傲,代表着法兰西民族的个性。直到“一战”后,随着英语在外交、国际贸易、科技交流等方面的频繁使用,法语才日渐式微。20 世纪中叶,戴高乐总统提出了建立“法国共同体”的设想,1970 年,21 个法语国家在尼日尔召开会议签署文化技术合作宪章,标志着法语国家组织的成立。1992 年宪法修订时,在第二条特别加入了“共和国的语言是法语”;1994 年法国通过了《法语使用法》(Loi Toubon),规定在劳动、传媒及公共服务部门使用的语言必须为法语,而不能是外语或方言,特别是所有学校的授课语言(外语学科和外国教授除外)都必须是法语。
法国中小学教学遵循国民教育部颁布的统一大纲,法语是基础学科。2005 年,法国颁布《学校教育未来导向法》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需要掌握的七项《知识与能力的共同基础》2(Socle Commun de Connaissances et de Compétences),并于2008 年正式实施。《知识与能力的共同基础》的出台受到了PISA的影响,但其更为重要的目的则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并学习到身为法兰西共和国公民所必须共同享有的共和国精神、价值、知识、语言和实践”,而其中“能够读好、写好、说好法语是学习其他知识和能力的基础。法语是实现教育公平、公民自由及公民权利的首要工具”。[1]
在语言教学中,法国非常重视传统文学的诵读和学习,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古典时期对于拉丁语和希腊语经典文献的学习,“文本的乐趣不在于解释,而在于潜移默化”。[2]小学阶段,每周要有4.5~5.5 学时用于阅读经典文学文本,比如2011 年再次回归小学语文阅读资料库的夏尔·佩罗(Charles Perrault)的童话集。3初中语文深受2002年“国家教学大纲委员会”起草的《在初中学什么》的影响,非常重视语言和传统文化的学习。法国前教育部长雅克·朗(Jack Lang)在为这本小册子写序的时候就提出:“初中教什么?首先作为绝对的原则,我的回答是‘法语’”。初中法语教学有两个密不可分的目标,一是语言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够做到清晰的口头和书面表达;二是了解文化和美学领域中里程碑式的内容,以实现文化分享的重要意义。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接触与其年龄和学习水平相适合的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的主要作品、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从而让学生对于文学创造形成一个整体概念,并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文化旨趣。“朗读文本,特别是戏剧文本,能够通过个人化的方式来解读,学会认识历史、理解前人、建立文化认同感”。[3]教育部还将初中的阅读资料库与历史教学联系在一起,初一年级阅读的是古代文学,如《圣经》、《奥德修斯》、《变形记》;初二和初三年级阅读中世纪到19 世纪的作品;初四年级1则阅读19 到20 世纪的作品,在不讲授严格意义上文学史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发展脉络,从而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法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和发展脉络。根据2009 年新修订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高中阶段学生需要学习4 个方面的内容(文学史、戏剧、诗歌和杂文),旨在通过阅读经典文献了解法国的文化历史和文学史,领会法兰西民族精神,形成美学意识和批判精神。
法国政府不仅重视国内语文教学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还通过语言的输出扩展法兰西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当前法国在138 个国家建有209 个文化中心及研究所,在世界各地共有161 个文化活动合作处、48 个不同名称的法国语言学院或科技处、1,075 个由国家资助建立的法语联盟(Alliance fran觭aise)2培训中心。上述机构虽名称不同,但其宗旨都是推广法国语言,宣传法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输出法兰西民族的价值观念。
三、艺术教育与传统文化传承
法国是艺术大国,艺术文化教育是提升法国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法国的艺术教育着重于人文素养、美学意识和鉴赏力的培养,在国家层面的艺术和文化教育主要由主管教育和文化的部委3共同承担,教育部主导小学到高中的艺术课程,文化部则管辖艺术学校和学院,这些学校和学院提供正规教育之外的艺术培育课程。此外,也有一些事务会涉及到高等教育与研究部、青年部、城市事务部等。2012 年11 月,教育部、文化与传播部联合发表公告,将艺术教育提升为“艺术与文化教育”,旨在让全社会都重视年轻人在课内外参与艺术和文化活动的重要性,让全法国的所有年轻人——从小学到大学都能够在多样性的框架下最大限度地接触到艺术和文化。“艺术和文化教育”也被纳入教育部“共和国学校重建”计划,并且于2013 年新学期开始实施,它由3 个相辅相成的部分组成:课程(包括艺术史)、艺术实践、接触艺术作品与艺术家。
法国学校内的艺术与文化课程是持续而渐进的。在小学,艺术教育每周大约有2~3 课时,课程名称为视觉艺术和音乐课,具体则包含戏剧、音乐、绘画、舞蹈,基本上都是以游戏的方式展开,让学生对艺术的种类形成基本概念。初中的艺术教育每周2 课时,包括造型艺术和音乐,是9 门必修课中的一门,授课内容比小学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增加。造型艺术包含绘画、雕塑、建筑、摄影等,鼓励学生创造、刺激学生观察和想象;音乐课程分为歌唱练习(每学年学习8 首以上的歌曲,学习基本的歌唱技巧等)、听力训练(每学年试听6首不同类型的曲子,了解曲目的年代及特征)、乐器(笛子、打击乐、电子合成乐器等)以及创作表演。初中的艺术课程融合了历史、宗教及文化的内容,特别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国家的文化遗产,强化了国民性和文化认同感。对艺术格外感兴趣或富有艺术天分的学生还可以参加由学校、地方政府以及艺术机构共同开设的“艺术班”,此类班级的授课内容由文化部下属的音乐、舞蹈、戏剧和表演司制定。
法国高中的课程分为必修课“、探索课”以及选修课多个模块。艺术与文化教育主要包括“探索课”模块中的“艺术活动与创作”以及选修课模块中的“艺术”。职业高中的课程虽然实用性和专业性更强,但同样重视艺术与文化教育,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可以选择“实用艺术与文化艺术”这门课程。
法国艺术教育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还体现在艺术史在教学大纲中的重要地位。2008 年教育部颁布政令,将艺术史教育列入所有小学到高中的必修科目,同时艺术史还是初中和高中毕业会考的必考内容1。课程内容循序渐进,主要讲述6 个学科分支历史:空间艺术(建筑、城市、园艺等)、语言艺术(书面及口头文学、书法等)、日常艺术(实用艺术、设计、艺术品、大众艺术等)、声音艺术(音乐、乐器、电影配乐等)、场景艺术(戏剧、音乐剧、舞蹈、模仿、杂技、街头艺术等)、视觉艺术(雕塑、绘画、摄影等)。教育部对每个年级艺术史学习所应达到的水平都有较为详细的规定。社会党政府基本延续了上一届政府的做法,将艺术史作为必修科目,而且初中阶段的艺术史比例非常高,约占历史课内容的1/4,音乐美术课内容的1/2。
四、法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一)政府主导,部际合作
法国拥有丰厚的民族文化遗产,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拥有稳定的国家政策。历史上大多数领导人都认可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性,并且重视保护法兰西民族的文化艺术遗产和资源。
政府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表现在文化政策、语言政策、教育政策等多方面,国家主导型的治理模式保证了国家内部多民族文化认同和核心价值观的继承,同时为本民族文化在全球化大背景中保持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持。
学校教育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国家层面的政策而言,法国内部模式的特点是部际合作。最早的部际合作机构是1988 年时任文化部长雅克·朗主持成立的机构发展与培训司(DDF),该机构负责协调“文化部、教育部与地方政府(通常是市政府)三方共同签署‘地方艺术教育计划’,旨在调动地方积极性,促进青少年利用当地文化设施和艺术资源,亲近文化”。[4]2005 年11 月,法国教育部与文化部联合成立了“艺术与文化教育高等委员会”,旨在为公共艺术与文化教育提供建议,调研地方现有条件提出适合的艺术普及策略,促进大学生文化生活,制定教师培养计划,关注新媒体、新技术与艺术和文化教育的结合等。2013 年奥朗德政府对该机构进行了重新调整,调整后的“艺术与文化教育高等委员会”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其24 名委员分别来自中央政府(8 名)、地方政府及其他机构(8 名)、领域专家(6 名)及学生家长(2 名)。
(二)全社会并举,遗产保护与传统教育并行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法国对于遗产的保护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这种不懈的坚持同时也让法国人更加亲近历史和民族的文化。1980 年以来法国每年列入历史标志性建筑物清单的遗产项目多达数百个。今天,法国共有44,000 座列入遗产保护的建筑物;260,000 件列入遗产保护的文物;104 个“保护区域”以及678 个建筑及景观“保护区”。当然,遗产的概念还包括民间艺术、城市特色建筑、具有象征意义的乡村自然景观以及族谱研究等。在法国,乡村遗产被看作是地方发展的一种途径。在后结构主义代表人物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的提议下,巴黎驯兽园最早被改建为民俗传统与艺术博物馆,后来其他许多地方效仿,法国大部分地区都建立了生态民俗博物馆。
法国文化遗产教育的途径是多元的。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法国的博物馆免费向26 岁以下青年(包含海外学生)开放。每年9 月的第三个周末是法国的“遗产日”,由国家文化与传播部主办,遗产日当天所有的博物馆包括总统府面向大众免费开放。2013 年是法国第30 个”遗产日“,同时也是遗产保护法通过百年纪念。遗产的保护与传统教育不仅仅是文化部门的职责,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政府通过“年度计划”、“四年计划”或专项的形式吸引地方政府和社会文化机构参与,所有接受国家资助的公立文化机构都有责任把“艺术教育”纳入其日常工作,所有享受国家资助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必须将1/3 的工作时间用于参与学校艺术教育。今天全法已有超过450 家博物馆、50 处古迹、107 个文化部命名的历史艺术名城/ 地区将艺术启蒙纳入日常工作。
学校和地方文化机构(如音乐厅、博物馆)合作也是传统文化与艺术教育的重要方式。地方文化机构除了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的后台参观、观摩排练、戏剧舞蹈培训等启蒙活动外,还与艺术家和对口学校一起,针对某一个项目组织艺术实践课程。2014 年法国文化部门还开展了“艺术品进企业”的行动,支持地方文化机构,甚至私人收藏机构向企业提供展品,由企业承办小型展览。总体而言,法国已基本形成以学校、公立文化机构、艺术家为主体、文化部和教育两部共同主导、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艺术教育框架。
(三)着眼于青少年,传统与创新同行
当前青少年的许多问题体现出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缺失,不能把握年轻一代,就不能把握民族的未来。在法国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语言、教育及文化政策中,青少年都是尤为重要的群体。今天,文化与艺术教育已经被纳入从小学到大学整个教育过程中,授课内容由教育部、文化与传播部共同组织专家提供资料库,是中学毕业会考的必考科目。另外,在2014 年法国文化与传播部长奥黛丽·费利佩(Aurélie Filippetti)提出的7 项工作重点中,至少有两项都针对青少年群体,分别涉及启动促进儿童艺术教育的活动,吸引家长和孩子一起走进剧院,实行4 元统一电影儿童票价;将法国电视四台调整为专门面向青少年观众的频道。
传统文化的发展不仅在于遗产的选录与传承,也在于文化的利用与创新。萨科齐曾提出,“如果没有艺术创新能力,文化就会停止发展,最终消亡”。这与我国当前提出的“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创新”有异曲同工之妙。法国鼓励传统文化创新的做法是多元的。在国内,法国政府在坚持传统文化继承和学习的基础上,适度增加对文化事业的投入、规范文化市场加强对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权益保护、保护艺术家创作的自由、鼓励青少年创作。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开发其教育功能,保证本国人民与传统文化及艺术的亲密接触,增强国民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另外,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法国政府还鼓励作者、艺术家们重视新的创作形式,将传统文化内容和资源与新媒体相结合。在国际上,法国坚持“多元化”的文化例外政策,同时将传统文化创新与国际化紧密结合,积极推动海外法语教学和文化推广,吸引国外优秀文化艺术人才,增强法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创造力。
正如我国文化部长蔡武在中法建交50 周年发布会上所说,作为东西方具有代表性的两个文化大国,中法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都重视维护民族文化的特征和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5]继承、弘扬和创新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两国共同面临的挑战,平等的交流对话和相互借鉴将推动两国关系的深入发展,以及各自的文化保护与创新。
摘要:文章以法国为研究对象,从其文化政策、语言教学、艺术与文化教育、部际合作等角度分析了法兰西传统文化教育的特点,解析了法兰西民族在文化认同、传统文化传承、价值观传递等方面采取的教育路径。
法国的垃圾减量政策 篇8
垃圾减量政策的演变
1975年制订的“垃圾减量和材料回收”相关法规指出,减量措施必须加强执行力度,而不能只靠一般的管理手段;
1992年立法中规定:应该优先从源头减少垃圾;
2002年,生态与可持续发展部通过拨款资助五个标兵城市推行垃圾减量活动;
2004年,法国出台《全国垃圾减量行动计划》,包括下列两个方面:
1减少商品包装袋
此举自实施以来虽引起颇多争议,但效果显著,超市物品包装袋近乎减少了一半。
2实行“消灭印刷品垃圾”措施
据统计,每年大约有100万份印刷品免费散发到街道邮箱,重约80万吨。为此,生态与可持续发展部提议建立一个运行机制,阻止公共印刷品继续散发,帮助每个公民减少日常生活垃圾。公民在自家门前的邮箱上用贴纸声明“拒绝广告印刷品”,只要5%的此类要求得到尊重,每年即可减少4万吨垃圾。要使贴纸产生威慑力,须由专业人士、环境保护协会以及消费者共同签署一份道德协议,将其司法化。
垃圾减量政策的推进
根据欧盟长期宏观政策,欧洲议会2006年2月13日采纳了欧盟委员会垃圾主题战略报告中的提案,议会下属的环境部门于当年11月公布了今后将重点采取的措施:
1以公共利益为重,科学规范垃圾处理措施的五个方面,即:减量、再利用、回收、垃圾资源化的其他方法和紧急援助,从而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达到减量目标。
2自提案实施起,以2008年、2012年、2020年为三个时间点,分步骤实现预期减量目标。
3对焚烧所产生的能源进行再利用是垃圾资源化的一种方法,但今后将逐步把焚烧排除于资源化方式之外。
4到2020年,使50%的市政垃圾以及70%的建筑垃圾和工业垃圾得到循环再利用。
自1970年起,法国主要通过焚烧处理垃圾,而不是从源头上减量,因此全国各地都设置了许多焚化点和焚烧厂,并由当地政府负责管理。
法国专门保护环境的非政府组织“星球联合会”于2006年3月15日发表观点称,应该把重点从焚烧转移到减量方面。法国国家信息中心废物处理办公室和世界自然基金会认为,要走向可持续发展,实现垃圾管理环境无害化就必须切实执行垃圾减量政策。
借助欧盟上述垃圾减量措施与相应资助手段,法国地方政府资金不足的状况可以得到改善。配合欧盟委员会2005年12月21日通过的《垃圾指导规划提案》,法国在原有立法和政策的基础上,于2007'年6月15日公布实施垃圾减量及五项重点处理措施(减量、再利用、排放、焚烧、再循环),进一步加强垃圾减量和回收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