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的哲学反思

2024-09-17

人与自然的哲学反思(精选8篇)

人与自然的哲学反思 篇1

哲学对自然科学的反思

哲学与自然科学的思维的维度不同,哲学的认识就是一种反思,它与自然科学也存在着反思关系,即哲学对自然科学的`基础和成果的反思,哲学对自然科学发展逻辑及科学精神的反思.

作 者:史少博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250015刊 名:德州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DEZHOU UNIVERSITY年,卷(期):18(1)分类号:B0关键词:哲学 自然科学 反思

人与自然的哲学反思 篇2

一探讨运动原因的智慧德性与研究运动规律的实用知识

自然哲学或物理学首要的研究对象是运动,亚里士多德研究的运动所涉及的范围较近代物理学广泛,运动指事物由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改变,有些学者更愿意翻译成“变化”,包含三种形式:一、从无到有,即生成;二、从有到无,即消灭;三、存在的事物的状态变化。第三种运动又被分为三类:性质的、数量的和位置的变化。显然只有第三种位移运动,才是以牛顿自然学说为代表的近代物理学的关注对象,但即便关注对象相同,所考察的内容也大相径庭,一个是思考运动的原因,一个是研究运动的规律。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开宗明义:“如果一种研究的对象具有本原、原因或元素,只有认识了这些本原、原因和元素,才是知道了或者说了解了这门科学,——因为只有在认识了它的本因、本原直至元素时,我们才认为是了解了这一事物了。”[1]15如果研究对象是运动,就是要探究运动的原因,即事物“为什么”要运动。“既然我们的目的是要得到认识,又,我们在明白了每一事物的‘为什么’(即根本原因)之前是不会认为自己已经认识了一个事物,所以很明显,在生与灭的问题以及每一种自然变化的问题上去把握它们的基本原因,以便我们可以用它们来解决我们的每一个问题。”[1]50

以上两段引文中,有三点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求知的目的在于认识本身,《形而上学》中开篇第一句话就是“求知是人类的本性”。[2]自然哲学作为知识的一部分,其目的和功能不同于近代对知识的定位。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道出了近代哲学、近代科学追求功用性,以实用为目的的特征,知识是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工具,可以为人类获取利益,但作为外在的工具与人自身的完满并没有直接关系。亚里士多德将一个人的德性分为伦理德性与智慧德性,其中求知、获得认识本身就是目的,是一个人追求自身完美的过程,是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不以外在的利益为目的,人要成为有德性之人,本身就要求必要的知识和智慧,包括对自然的认识。这样的知识听起来很“虚”,但是,如果知识仅仅沦为工具,而与一个人的德性不相关的话,知识越多,成为一个大恶人和大善人的可能性同样的大。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来看,如果知识完全服从对自然的改造和控制,而对自然本身没有“知”,没有理解,就像不理解另一个人而是把他当成单纯研究对象那样,人与自然很难和谐相处。

第二,认识了运动原因也就同时认识了该事物。事物如何运动,它就如何存在,或说该事物就是怎样的,这是希腊传统上对事物及其运动关系的一种普遍看法。近代科学思维框架中,也讲运动与事物的不可分性:运动是事物的运动,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等等。可是认真思考我们不难发现,这种说法并没有将运动与事物的存在真正统一起来,在牛顿看来,只不过恰巧由于上帝的第一推动,事物被外在力量所迫运动起来,运动是偶然的,事物本身并没有非要动起来的“本性”,尽管事实上万物已经被推动起来了,但完全可以想象世界是静止的,物理学就是研究已经运动起来的物体的运动规律,至于事物本身是什么,则是物理学的题外话。但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研究一事物如何运动,就是在对其本身是什么的认识,每一种事物都有特定的运动方式,运动方式等于其存在方式,所以自然哲学最终是要追问事物的本性(自然)或本原。近代物理学将运动的方式简化了,在牛顿力学中,无论所考察的事物是什么,有何特性,其运动规律都符合统一的力学公式,事物的多样性随运动方式的单一化而被取消了,事物齐一化为“物体”。

第三,近代物理学解决已经给定的运动事物的规律问题,而事物“为什么”要运动是经验物理学不需要、也不能研究的课题。但人类理性很容易设想,只有先“有”了运动,才能谈及规律,事物的运动本性显然是更为基础的问题,尽管这个问题的探究不会给我们带来实际的用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既然求知是人的本性,是德性的组成部分,经验科学可以回避的基础问题,自然哲学必须面对。牛顿体系中由于事物与运动的割裂,所以只有预设上帝来解决事物的动因,亚里士多德思想中也涉及了第一推动,但那是形而上学的对象,是满足理性的求知本性之需,不是经验科学意义上的用神来回答或回避经验问题。在重点讨论运动的自然哲学中,他明确地从事物自身、事物的本性(自然)来寻求运动的原因。四因说、三本原说、潜能实现说都是着眼于事物自身的本原、要素、冲动等来说明运动的原因的。这和以外力作用来解释事物运动的牛顿力学思路是不同的,在牛顿看来,苹果落地是由于地球引力,一小球运动是因为另一个的碰撞,这种思路如果用来解释人的行为,那么人的行为就不是主动的,而是被外在的原因所迫,这就直接会导致人的自由的丧失,从而德性、责任也将无从谈起。亚里士多德的解释自然的目的并不在于寻求运动的统一规律,谋求实用,而在于解释事物内部的运动动力,事物本性使然的内在冲动,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都是就事物自身而言的原因,不是外在的强迫。种子是潜在的植物,自身具有将自己实现为植物的生长冲动,这才是解释“为什么”运动的思路。很明显,这种关于“物”之“理”的“物理学”,与关注物体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关注的不是同一层面的问题,而是虽不切实际,但更为基础的问题,是人类理性必然追求的终极问题。如果针对人自身运动的研究,就不会像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或社会学那样,仅仅寻求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运动规律的实用问题,而是直接触及“人是什么”这样的根本问题。人是什么,人就如何以人的方式运动、生活,这就关涉到人的伦理、德性和政治问题了。

二事物运动所展开的时间与空间

运动必然涉及时间和空间,近代物理学也认为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但依照牛顿的绝对时空观,这只不过是说:运动要在空间中进行,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运动学就是研究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各种关系。这种意义上的“离不开”严格说来其实是偶然的,我们完全可以想象没有任何事物存在的“空”的空间,不依靠任何运动的事物、在所有事物消亡后仍自身川流不息的时间。事物偶然地占用空间的某一部分,将现存事物重新随意“摆放”一下也并非不可;事物偶然出现在一个时段,也可以想象它随便出现在其他任何时段。如果研究对象是一个人,他也是偶然地因其躯体而占用一个与自己并不相干的变化着的空间,在时间中耗尽一生,时间仍然继续流动,俗语说:无论离开了谁地球照样转。亚里士多德的时空观与此不同,他将空间归纳了以下四点:“一、空间乃是一事物(如果它是这事物空间的话)的直接包围者,而又不是该事物的部分;二、直接空间既不大于也不小于内容物;三、空间可以在内容物离开以后留下来,因而是可分离的;四、此外,整个空间有上和下之分,每一种元素按本性都趋向它们各自特有的空间并在那里留下来,空间就根据这个分上下”。[1]100与我们的通常观念不同,前两点说明,空间与其内容物密不可分。按绝对时空观,一物可以占用整个无限空间中的任何一部分,所占用的空间不可能小于,但完全可以大于内容物。比如,一件珍贵物品可以单独占用一间藏室,一个人可占用一所大房子。可亚里士多德却明确地说空间与内容物相等,是其直接包围者,在他看来,不是内容物被外在地、偶然地摆到一个已经有了的、与之无关的空间中,毋宁是空间反倒要依事物而存在,由其运动而展开,所以括号中特别强调“如果它是这事物空间的话”。可见,空间并不离开事物而独立存在。亚里士多德还说:“每一生长事物的空间必须和它们一起长大,既然每一事物的空间不大于也不小于每一事物。”[1]95我们只说事物长大了,占用的空间大了。而亚里士多德说,空间随其事物一起长大,比如,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可见,空间依事物而存,随事物而灭。第三点显得与前两点有些矛盾,既然空间依事物而存,事物离开之后,空间怎会单独留在原处?这岂不是与绝对时空观一致,认为空间可以与内容物割裂吗?分析一下第四点我们就会明白,每个事物依照各自的本性或自然趋向自己特有的空间,整个空间有上下之分。事物之所以运动,除了四因说、潜能实现说之外,从空间角度来看,每个事物都有自己应该占用的独特位置,运动随之分为合乎自然(本性)与反乎自然的运动。当事物被迫,即反乎自然地离开自己的空间之后,它就有合乎自然地回到自己的空间的倾向,运动是事物内部的冲动,目的在于归其本位。重物如土之自然位置在下面,轻物如火之自然位置在上面,因此重物加速下落,减速上升;轻物则加速上升,减速下降。在第三点中谈到的,在近代物理世界中事物所离开的空间,在意义世界仍然与事物相关并属于该事物,是事物运动的趋向之所,整个空间的上下之分,是由事物本性(自然)的相关性所决定的,这不同于绝对时空观认为空间无客观的上下之分,空间各点呈现漫无差别的均质性。事物依本性向上或向下的运动又与“重”和“轻”相关联,而轻、重、快、慢等都与人对物的实践息息相关,因而事物之空间就与人生活实践的意义相关联。比如一张讲桌,它的位置或应该处于的空间就是讲台,讲桌被教师使用,教师进行教学又与学生发生关联,这种关联整体就构成讲桌的意义空间,一个被称为讲桌的东西,只有被摆在讲台教师充分使用,我们才说它物尽其材,在教室中占据了它应该占据的空间,将之移到教室别的地方,讲台仍旧留有其位置,情况正常的话,讲桌就会依其本性被搬回原位。可见,亚里士多德对空间的探讨,是一种人性化的思维方式,与人的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如果研究对象本身就是人的生存活动空间,亚里士多德的空间思考更为恰当,人就是朝向其目的而不断运动的动物。所以,不是先有无差别的空间,事物摆放进去,毋宁是,事物的活动才展开了它独特的意义空间。

关于时间的讨论,亚里士多德遵循同样的思路,“时间是关于前和后的运动的数”。[1]127“像时间和运动关联那样,‘现在’和运动物体相联,因为我们凭运动物体认识了运动中的前和后。”[1]126没有运动着的事物,没有运动物体的前和后的运动状态改变,就没有时间。可见,时间不是外在于事物的“现在”之流,事物全灭,时间依旧。物体运动的前与后被计数,才展开了“现在”序列,而计数依赖于心灵和意识。“可能有人要问,如果意识不存在,时间是否存在呢?所以会产生这个问题是因为,如果没有计数者,也就不能有事物的被计数,因此显然不能有任何数,因为数是已经被数者或能被数者。如果除了意识或意识的理性而外没有别的事物能实行计数的行动,那么,如果没有意识的话,也就不可能有时间,而只有作为时间存在基础的运动存在了。”[1]136将时间说成是心灵计算运动所得之数,听起来有点唯心主义,很显然,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否认运动的客观性,但是,事物的运动一旦被人所把握,与人之生存实践活动相关的话,运动状态就被分成了前和后,前和后都是对人有意义的运动的显现,如果没有人,前和后是没有意义的,人的意识区分前和后的环节点是“现在”,之前是“过去”,之后是“将来”。人们说“过去”、“现在”、“将来”,一定会涉及在所指时间之内“做某事”或在“当时”一个事物是何种状态,也就是说,时间所表现出来的每一个“现在”都是有内容的,不是空空流去的与事物无关的系列,是事物的运动展开了它独特的时间,而不仅仅是占用了无差别的时间。运动被人所把握,被区分了前后才是有意义的,因此,时间与人的生存活动相关联,时间的主观性并不与运动的客观性发生矛盾,有人之前有无客观时间的问题并没有意义,人的实践活动把时间展现为“过去”、“现在”、和“将来”,才能真正对客观运动有所反映,完全与人无关的抽象客观性是包括马克思在内的所有大哲学家所坚决反对的。亚里士多德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观点,在牛顿时代显然不符合经验自然科学发展的潮流,也不会对发现运动的规律有所帮助,但经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思想与经验科学不属于同一层面,至少并不与经验科学相矛盾,并且在思考自然时处处渗透着人文主义的关怀。

三有限宇宙观与无限宇宙观

将亚里士多德关于空间的讨论范围扩大,就必然涉及对宇宙整体的认识。亚里士多德认为宇宙是有限的,这与牛顿的无限宇宙观不同,但也决不能与爱因斯坦的有限宇宙观强拉硬拽,因为科学家观察自然的角度是经验的,谈论的是宇宙在物理意义上的有限还是无限问题,经院学者利用亚里士多德的宇宙观攻击近代无限宇宙观,是将其降格到经验科学层面了。我们可以想象,当一个人遥望星空,设想宇宙无限并不是一件需罕见天才之难事,与亚里士多德同时甚至更早,就有自然哲学家提出了无限宇宙论,在其著作《论天》中就有与无限宇宙观争论的内容,亚里士多德之所以坚持宇宙的有限,是有人文意蕴包含其中的。他说“但如果宇宙无限,这(运动)就是不可能的。一般而言,既无中心也无外沿的东西,就既无上又无下,也就没有可供物体移动的地点(空间)。而如果没有地点,也就不会有运动;因为物体的被运动必然要么合乎自然要么反乎自然,而这两种形式都是就地点而言,即由特有的和相反的地点来确定的。”[3]288“在无限的地点(空间)中,不可能有上或下,而且正是通过这些,才区分出了重和轻。”[3]344结合前面对空间问题的讨论不难看出,空间或空间的差异性是事物合乎自然或反乎自然运动的原因,正因为事物有自己的空间,事物才有轻重之分,才会依本性而运动。如果宇宙无限大,就没有中心与边缘的差异,没有了上与下之分,事物运动就失去了方向或目的。可见,亚里士多德的有限宇宙观并不是经验意义上的,而是要反对将宇宙“均质化”,均质性会使得任何事物处在任何空间都是偶然的和无所谓的,运动的开始或停止将由外力作用所决定,事物自身实现潜能运动的主动性消失,没有了目的、趋向,只能沦为被动的机械运动。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这是宇宙的无序、混沌状态,最终导致运动、至少是有序运动的消失。中心、边缘、上、下、轻、重之分代表一种秩序,就连现代物理学也把有差异的状态叫做“有序”,无差别均质状态叫做“无序”,热寂说就是认为宇宙将失去差异陷入混沌状态。

除此之外,亚里士多德将宇宙区分上下更重要的在于其人文意义,为人类或个人在宇宙或社会中的位置提供了宇宙论基础。作有始有终运动的人类,居于宇宙的中心地球,天界居住着作圆周运动的天使,天外的原动天有不动的神。人类有始有终的运动决定了人的有限,而人作为与众不同的、有超越有限性倾向的存在者,能够向“上”仰望天空,这对后世影响极大,以至于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论证人优越于动物的地方就在于人可以仰望天空,其寓意在于:人类决不是为所欲为的无限存在者,但是,尽管人本身有限,但其超越自己、向“上”不断追求完善的本性却又是其最伟大的特性,如果没有上下之分,人的超越目标、方向就无从谈起了,这就给人类在宇宙中规定了最恰当的位置。另一方面,个人在城邦、社会中的位置,是这种有秩序宇宙思想的更加“人性化”的延伸。亚里士多德在其伦理学、政治学中给人下过一个经典的定义:人是政治的动物。他说:“凡人由于本性或由于偶然而不归属于任何城邦的,他如果不是一个鄙夫,那就是一位超人。”[4]按人的本性来分析,人的目的就是要成为城邦中的一员,城邦先于个人,只有当人在城邦中找到了自己恰当的位置时,我们才称之为人。但这决不是失去了自我,相反,只有在正义的有秩序城邦中,个人的德性、幸福才有可能充分实现。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只有和大家一起在城邦中过政治生活,每个人在城邦中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展现自己的价值时,个人之善,即德性或幸福才能达到。人的现实差异决定了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适合自己的位置,一个人的一生就是趋向、寻找自己的合适位置,通向德性的有目的运动。一个有序的社会,应该为不同禀赋的人提供不同的、适合其发展的位置,这样的城邦才是正义的、和谐的;相反,在一个“均质化”的、无序的社会中,有差异的人面对无差别的位置,每个人反而不会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空间,个人的一切地位、荣誉、幸福都将变成偶然的、易逝的,人的奋斗目标、运动目的无法确定,幸福最终将无从谈起。宇宙的差异化和城邦、社会中位置的差异化,为人寻求自己的位置提供了理论基础,所以,当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惊呼“无限宇宙使我恐惧”的时候,不是天文学意义上对无限辽阔的恐惧,而是对秩序的解体和道德的崩溃的不寒而栗。不可否认,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是柏拉图理想国的进一步发挥,包含着一些等级思想,这是我们现代社会不足取的。但难能可贵的是,他的这种人文思考能如此巧妙地与对自然的思考完美结合,或者反过来说,在他的自然哲学中一刻也没有离开对人的终极意义的深思。在要么是科学主义的滥觞,要么是人文主义的矫情的现时代,认真借鉴亚里士多德的思维方式,真正把思考人的生存与研究自然有机结合起来,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我们从对自然知识的定位、运动观、时空观、宇宙论等方面,在与近代科学思想的对比中不难看出,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所关注的问题并不与近代自然科学在一个层面上,他的思想之所以阻碍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是由于有些经院学者将其“降格”为对自然的经验考察。亚里士多德在思考自然的时候,无时不渗透着强烈的人文关怀,他从来没有把自然和人的生活实践割裂开来进行考察,在研究自然、伦理、政治问题时,他的思路是高度统一的。在他的视野中,运动是事物自身的、依其本性的运动,事物特有的运动方式使之成其所是,认识事物的运动就是认识事物本身,而这种运动是趋向自己位置或空间的运动,事物丰富多彩的多样性被保持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谈得上事物离不开运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出于这样的考虑,亚里士多德强调宇宙的秩序性和异质性,与近代宇宙观不同,他坚持宇宙的有限性。有中心、有边缘是使物有自己应该趋向的位置,从而使运动得以可能的必然推论,并非与牛顿的无限宇宙观矛盾,也不同于与爱因斯坦物理学意义上的有限无边宇宙观,而是蕴涵着对人如何获取幸福这个人类不断思索的问题的人性考察,这种对自然的知识其实是人不断追求完善的德性的体现,高于对知识的实用性的追求。近代以来,人类在征服世界、改造自然的同时,也造成了自然与人性的疏远,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对立,充分揭示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的人文意蕴,在科学思维统治一切的今天,对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摘要:文章从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中对知识的定位、运动观、时空观、宇宙论等几个方面,通过与近代自然科学世界观的对比,说明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关注的是较经验科学更为基础的问题并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因素,这种思考自然的方式对于现代人意义重大。只有在他的自然哲学被“降格”到经验科学层面时,才会阻碍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关键词:运动,空间,时间,目的论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物理学[M].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

[3]亚里士多德.论天[M]//亚里士多德全集(二).徐开来,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人与自然的哲学反思 篇3

关键词:自然哲学;自然神学;近代自然科学

中图分类号:B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1-0074-02

在哲学领域,中世纪神学向近代哲学的转变是从文艺复兴开始的。15世纪发端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其一大主题就是自然的发现。自然的发现主要是通过自然哲学的思辨、奇异科学的实践以及柏拉图主义的复兴这三个途径发展起来的。除了人文主义者,自然哲学家从古希腊哲学尤其是柏拉图主义的复兴中吸取了物活论、生机论和泛神论的因素,把自然看作是与神联系在一起的生机勃勃的运动实体,研究自然与研究上帝属于同样的工作。这一转变是从中世纪神学到近代自然科学过渡的一个重要环节。自然哲学家们反对经院哲学把抽象的理性模式强加在自然之上,要按照可以感觉到的自然本身的原则解释自然。虽然这一时期的自然科学还常常与占星术、巫术、魔术、炼金术、通灵术这些“奇异科学”掺和在一起,但两者具有一个共同点——以实用为目的,要求可感的经验证据和检验——这些在原则上符合经验科学的一般标准。

一、哲学背景

(一)经验论

培根以知识论作为自己哲学的中心问题,他把改造人类的知识,实现科学的“伟大的复兴”,建立一个能促进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新哲学,当作自己理论活动的目的。他坚信人类的理智能力,认为只要人们认识自己的力量,并愿意尝试和发挥这种力量,就可以获得比以往更多的东西。他认为知识起源于经验,提出“人们若非发狂,一切自然的知识都应求助于感觉”,并以此作为其认识论的基本原则。他认为,要获得知识就要面对自然,面对事实,以经验观察为依据。他在《新工具论》第一卷的箴言里,开宗明义宣称:“人是自然的仆役和解释者,因此他所能做的和所能了解的,就是他在事实上或在思想上对于自然过程所见到的那么多,也就只是那么多。超乎于此,他既不知道什么,也不能做什么”[1]。从而把经验从一向受鄙视、受贬抑的卑贱地位上升为一种科学原则,一种考察方法,使之成为科学上、哲学上一种不可缺少的依据。同时,也不能迷信感觉经验,对于无关的因素的要排除掉,对于直接用感官感受不到的东西,要借助实验机器加以感觉。

洛克对哲学的目的和任务做了新的规定,认为传统哲学在用理智从事哲学研究的时候,往往不考察理智本身的能力,不知道人类知识的起源、本性和范围,结果便妄谈天赋观念的存在和作用。人们只要运用天赋的能力就可以自然地获得相应的知识。洛克提出,要把对人类理智本身性质和能力的考察作为哲学研究的第一步,通过这种考察,“探讨人类知识的起源、确定性和范围,以及信仰、意见和同意的各种根据和程度。”无论在思辨领域,还是在道德实践领域,都不存在作为知识源泉和基础的天赋观念,必须把天赋观念作为知识的主要障碍进行批判。人生之初,心灵犹如一块白板,没有任何标记,只有后得的经验才在这块白板上写上观念的文字。

(二)唯理论

笛卡尔首先从方法论的角度,摧毁旧的经院哲学体系基础,同时证明新兴的自然科学的合法合理性。他认为,批判经院哲学,推进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是理性的普遍怀疑。我们已有的观念和论断很多是极其可疑的,为了追求真理,必须对一切都尽可能地怀疑。这种怀疑不同于否定一切知识的不可知论,而是以怀疑为手段,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他把怀疑看成积极的理性活动,以理性为公正的检查员把一切放到理性的尺度上校正。

唯理论哲学家无不关心知识的起源、性质、对象、基础和范围等问题,在前人没有涉足之处开始建立新的知识体系。与经验论的分析归纳方法不同,唯理论提倡数学演绎方法。唯理论以数学为知识的模型,因此,唯理论者无不推崇数学的方法,把天赋观念作为知识的起点,把观念的内在标准作为真理的标准。自然科学需要新的科学观和方法论来确立自身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数学是理性能够清楚明白理解的,所以数学的方法可以用来作为求得真理的方法,应当以这种方法找出一些最根本的真理来作为哲学的基础。

(三)机械论

机械论是近代哲学的普遍特征,不管是唯物论、唯心论,还是经验论、唯理论,都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并有机械论的倾向。唯物论把人的精神活动归结为感官活动,并最终还原为机械运动。唯理论把心灵作为与物质不同的实体,心灵活动与物质运动属于不同的因果序列,因此产生了身心如何相互作用的问题。经验论把因果关系等同为观念之间的关系,因此产生出因果联系是否普遍有效的问题。

其自然观把世界看作由因果链组成的大机器,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直线因果链,一切都按照因果关系必然出现。必然性就是这条锁链中绝不会错的和不变的联系,一切原因都必然产生确定结果。偶然性是一个没有意义的字眼,是人们把不了解的因果联系归结出来的,是掩盖人们无知的遁词。自然界也是没有变化的,它只有数量的增减和机械的运动,而运动的原因则是外力的推动。遵循着力学定律,研究自然的方法主要是把整体分成部分,然后把各个部分孤立起来加以研究,分析之后的归纳,也只是停留在机械地加和上。人是世界这架大机器中的小机器,组成其部分的零件一个一个推动,造成人的生命运动,人体和心灵的一切活动都只是机械运动的一种表现。

二、自然神学的兴起

(一)历史背景

17-18世纪英国的启蒙运动发生于切尔伯里的赫伯特(Herbertof Cherbury)和剑桥柏拉图主义者之前,1688年的光荣革命是这一历史阶段的起点。在此时期,自由派对政治家和在教会中“不拘泥于宗教教条及形式的人”有着重大的影响,欧陆斯宾诺莎的《神学政治论》论证了在宗教事务中摆脱专制的理由。英国早期的启蒙运动的显著特征就是在这样的两个极端之间所展开的尖锐争论,一极是反对权威的自然神论者,另一极是为等级制度和正统作辩护的高教会派。业已形成的启蒙运动,与以前的某些价值如宽容、自由和合理性相比,被认为更值得重视。它与独裁主义势不两立,拒斥对教会权威的过分张扬,这与它特别尊重世俗的观点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它既与自然神论的理论不可分割,又与怀疑主义须臾不离。

这一历史时期的科学理性并没有立即成为另一种替代的权威(像今天这样),一方面是因为它在很长时间内还受宗教传统的影响,同时,特别重要的是它还要受到经验的制约,正是这种“健全的理性”才成为新的自然哲学和数学发展的动力,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文艺复兴是一个反权威的时代,而不是一个从一种权威向另一种权威过渡的时代。无论如何权威是理性的障碍,反对权威是理性复兴的必要前提。

(二)基本观点

自然神学是对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看法所进行的理性的构想,它透过现象领域达到终极实在的领域,达到经验世界之唯一解释的神圣秩序的领域,否则,经验世界便晦涩难解,令人迷惑,面目不清。自然神学有一神论和理性两个要素,即上帝只有一个、上帝的创世行为可为人的理智所认识。实际上理性是基督教自然神学的最重要特征,也是基督教区别于其他宗教的一大特点,同时也是基督教理论化程度高于其它宗教的主要原因。因而自然神学是一种理性神学。

自然神学的基本观点是把上帝看作外在的造物主,他创造世界,把世界置于一些规律的支配之下,然后就单独丢下世界不管。塞缪尔·克拉克在《论上帝的存在和属性》中把自然神论者分为四个类别:第一,一些自然神论者自称相信一个永恒、无限、独立、理智的存在物的存在;这个至上的存在物创造了这个世界;他们又想象上帝本身根本和这个世界的管理没有牵连,一点也不注意,或者一点也不关心那里所做的事情。第二,一些自然神论者承认自然中有天道。第三,一些自然神论者进而还有关于上帝道德圆满性的意念。第四,一些自然神论者此外还承认人对上帝的义务,看到需要一个有奖惩的将来状态——但是有关这点的一切都只是“就他通过自然之光可以发现的而言。”[2]上帝在我们面前摆着两本书,一本是《圣经》,把上帝的意志显示给我们;一本便是万物,把上帝的力量表现给我们,而由事入理,万物可作为圣经的钥匙。人们通过对万事万物的理性思索和研究,就会对上帝有适当的思量忖度。

(三)代表人物

洛克从来就不是一个偏激的清教徒,拒绝研究各种精致的经院神学理论;而他在宽容理论上的最初尝试是与这样一种观点联系着的,即在宗教中,“思辨性意见的条款应当是少而宽,而礼拜的仪式则应当是少而易。”他的《论宗教宽容的信》、《人类理智论》、《基督教的合理性》等著作属于自由主义神学的历史,同跟着而来的自然神论有密切联系;他论述宗教就像论述任何别的一门学科一样,他解释圣经就像解释任何别的一本书一样;而在他对宗教本性的看法中,他倾向于把宗教说成仿佛它几乎完全在于一种理智信念的态度——一种在18世纪进程中变得更加突出的倾向。

洛克直截了当地诉诸《圣经》:奇迹和预言使他的理性确信这些圣经的权威;同样的理性也被用来理解圣经所揭示的学说。他并不留恋宗教的外在证据,其兴趣在信仰的内容上。这一时期,所有关于神学的辩论都是在理性法庭上进行的。这论战并不是理性主义者与那些不相信理性的人们之间进行的,而是在理性的基础上应当相信什么。

洛克不只为理性的运用辩护,也不只抨击基督教神秘主义,而是对那个时代流行哲学观点进行表达。塞缪尔·克拉克说:“上帝的意志始终使他自己按照万物的永恒理性而行动,”而“一切理性创造物也不得不用同样的永恒理性法则支配他们的一切活动。”[2]

(四)结论

启蒙思想家大多走渊源于洛克路线的温和的怀疑主义,即怀疑宗教和形而上学,但不怀疑科学。“人们现在正在清除他们对自然哲学中的假说和体系的热望,除了那些来自于经验的东西,他们不会相信任何证据。而现在正是他们在各种道德研究中尝试改革、拒斥各种伦理学体系的时候,不管他们是深奥的还是机智的,只要是没有事实和观察根据的,都应如此。”[3]

尽管自然神论是宗教范围内的一种合理化倾向,但并不是“理性主义”的必然伴随物。理性主义者赞成建构知识系统的理想,他们认为,应当像通常所说的几何学知识那样,根据来自于自明的真理的论证来建立这种体系。并非所有的理性主义者最终都批判神学,都背离正统或追求一种哲学的宗教。因此成为哲学上的理性主义者并不必然意味着成为宗教问题上的理性化者,进而成为有这种倾向的自然神论者。

参考文献:

[1][英]罗吉尔·培根.新工具[M].许宝■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Semuel Clarke,A Demonstrationof the Being and Attributes of God,London:1738.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读后感 篇4

本书是由英国近代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自然科学家,经典力学的集大成者—牛顿所写。它不仅是一部划时代的科学巨著,而且在科学的历史上是经典力学的第一部经典著作,也是人类掌握的第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宇宙论和科学理论体系,其影响所及遍布经典自然科学的所有领域,在其后的300年时间里一再取得丰硕成果。这本书囊括了从小学到初高中的所有基本概念、原理,对一些现象方面给予了合理的科学解释。

读了本书,我感觉我以前的物理知识体系更加完备了,其实这本书中介绍的定义原理都不是完全独立的,不同的东西总有一些微妙的联系,比如,电荷之间的静电作用和万有引力和相似性,电场和磁场。在学习的时候要善于类比,就拿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来讲,其公式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库仑力F=kQ1Q2/r2,而万有引力F=GMm/ r2其中k和G都是系数,Q1、Q2是两个电荷和M、m是两个物体的质量,库仑力公式中r是两个点电荷之间的距离,而万有引力中r是两个物体球心之间的距离。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只要明白其中代表的符号的意义,并注意类比,很多物理公式都是想通的,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们的学习效率将大大的提高。

牛顿写的这本书是经典力学的权威著作,它的产生不仅给人类系统的阐述了自然界中的力,而且为量子力学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在牛顿的经典力学中,涉及到了包括我们所学到的各种力,另外还包括了流体力学的相关研究。牛顿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是我们所熟悉并且已经学习过的,通过这些定律我们可以解释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比如,为什么人在冰上更难于行走,潮汐现象,钟表的单摆等等一系列关于力学现象。牛顿并没有声称自己要构造一个体系。他在本书第一版的序言中指出,他要致力于发展与哲学相关的数学,这本书是几何学与力学的结合,是一种理性的力学,一种精确地提出问题并加以演示的科学,旨在研究某种力所产生的运动,以及某种运动所需要的力。他的任务是“由动现象去研究自然力,再由这些力去推演其它的运动现象”。

因为我是理科学生,所以这本书我读起来还是比较快的,因为牛顿的各种原理对我来说是比较熟悉的。全书共分四个部分。开头绪论和第一编

介绍了力学的基本运动三定律与基本的力学量;其中质量的概念是由牛顿首先提出及定义的,牛顿在当时称其为“物质的量”,现在这一名称被另一个物理量使用,质量用M或者m表示,而现在的物质的量用n表示。在第二编中,讨论了物体在阻尼介质中的运动,提出阻力大小与物体速度的一次及二次方成正比的公式,这为流体力学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牛顿研究了气体的弹性和可压缩性,以及空气中的声速等问题,这些研究为牛顿提供了一个展示他数学技巧的舞台。第三编题目为宇宙体系,使用了数学的论述,讨论了太阳系的行星、行星的卫星和彗星的运行,以及海洋潮汐的产生,涉及到多个星体之间的运动问题。

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的。虽然科学家们在运用牛顿经典力学方法及成果的同时使自然科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当时人们在接受和运用牛顿的科学成果之时,没有搞清它的适用范围,错误地作出了不适当的夸大。例如,当时有的科学家认为所有涉及到的物理学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不变的引力和斥力,认为只要把自然现象统统用的力作用的结果解释就可以了。这造成了“力”成为人们对现象和规律缺乏认识的避难所,甚至把当时无法解释的各种现象都冠以各种不同力作用的结果。因此,牛顿经典力学的内容及其研究方法在推动自然科学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因此我们在对待经典力学的时候,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其得与失。在利用牛顿经典力学理论解释自然想象的时候,一定要熟知各种定律的适用条件,深思熟虑,严格地做学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开经典力学的局限性,充分的利用它的精髓,更好的推动我们对科学的认知程度。

人与自然的哲学反思 篇5

摘要:

自然资源是商品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对自然资源价值的认识、开发和利用,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对自然资源的价值问题的认识,基于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唯物辩证法的发展的基础,对自然资源价值进一步分析。提出自然资源具有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并对哲学上的价值理念与自然科学的融合做出分析。

关键词:自然资源;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私有制的形成,为天然产物作为商品进行交换创造了条件,人们开始意识到自然物质是“资财的源泉”,从而形成自然资源的概念。

《辞海》把自然资源的定义为:天然存在并有利用价值的自然物,如土壤、矿藏、水利、生物、气候、海洋等资源,是生产的原料来源,也称之为“资财之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给自然资源的定义是:在一定的时间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大英百科全书》把自然资源定义为: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物及生成这些成分的源泉的环境和功能。于光远把自然资源定义为:自然界天然存在、未经人类加工的资源,如土地、水、生物、能量和矿物等。

基于研究领域和研究角度的差别,自然资源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自然界里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利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然诸要素的总称。自然资源从本质上来说是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一种价值判断,是人类生存的自然基础,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以人类利用为标准的。

狭义自然资源则指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实体性资源,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或生态价值,并能提高人们当前或可预见未来生存质量的天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其关键与核心在于“能够产生价值”。

二、自然资源价值的特殊规定性。

价值理论在整个社会科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几乎所有社会科学都与价值理论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目前,在价值问题上主要存在着两种认识:一是认为价值是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出现的,是由人类的主观意识来决定的。另一是认为价值一种超现实的规范或理想,事物有无价值在于观念体系的逻辑规定。根据自然资源的.不同分类,抽象出其本身的特点,对自然资源的价值可以列出如下的特殊性:

1、自然资源价值具有延展性和时间性。

自然资源价值的延展性体现在自然资源不仅是人类物质文明的基础,同时也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不断发展和完善对自然资源的认识,由完全经济意义上的价值取向,逐渐拓展到伦理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等方面。

自然资源价值的时间性,包括自然资源用途的时间变化,以及自然资源未来的发展在价值上的体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自然资源需求增加,使得单位自然资源满足人们需要的功能越来越大,单位自然资源的价值体现也越来越大,这就是自然资源在时间上的分配及其可用性在价值上的体现。

2、自然资源价值具有整体性和多样性。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就是人类对自然资源整体性的认识。自然资源是环境的构成要素,自然资源之间的互相联系不是机械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及相互转化共存共荣。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是统一可分割的整体,经济价值的不断开发必然引起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的流失和缺损。自然资源的整体性,决定了三种价值的不可分割性,取用任何一种价值的同时可能甚至必然造成其它价值的流失和毁灭。

自然资源价值内容的多样性体现在,自然资源的价值可以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可直接作为商品在市场上进行交换,体现的是直接经济价值。二是虽不能直接在市场上进行交换,却具有间接价值。三是那部分能满足人类精神文化和道德需求的资源价值,体现的是文化价值。自然资源产品作为特殊的商品,除了显而易见的经济价值外,其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往往只具备公共物品的属性,体现的是信息和服务功能。

3、自然资源价值具有地域性和社会性。

一方面,自然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差异性,不同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特征致使自然资源在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丰度,因此不同地区对同一资源的消耗在损失补偿上具有差异;另一方面,相同的自然资源在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可利用方式、程度和环境效应,因而价值体现也不相同。

自然资源是全社会、全人类共有的财富,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原则上不能限制任何人享用。因此,自然资源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多数自然资源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其外部效应也多转嫁于社会。人们对自然资源价值的认识水平,对环境保护的关心和重视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们的自身素质、社会氛围、受教育程度等社会因素有关。涉及到未来自然资源的利用、子孙后代的利益等问题大多属于社会公共产品的范畴,因此自然资源价值具有社会属性。

三、哲学视角下的自然资源价值透析。

哲学的研究不是为了直接改造具体的客体,哲学是通过改造我们的主观需要,来改造客体的。从哲学的角度,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价值,主客体之间存在着认识关系、实践关系和价值关系。价值是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客体对主体的效应,最终体现在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方面的“肯定或否定”,体现为一种人与社会的和谐。在商品经济时代,虽然自然资源产品具有商品性质,但却不能完全简单地用一般的价值理论分析自然资源价值。要从哲学的角度出发,根据哲学中对价值的解释,结合现代科学的发展,来理解自然资源的价值。

(一)从自然科学的进步和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理解价值理论。

自然科学作为知识体系,总要求助于一定的理论思维形式;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又总是不断地从自然科学中吸取营养,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于是,自然科学的新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也产生很大影响。当自然科学取得全面的发展时,唯物辩证法的形式和内容也会发生变化,它在各个科学领域中的表现形式也随着变化。

人类的历史进程就是自然界的物质系统、生物系统、社会系统在现实中自身作用、相互作用、共同作用的过程。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存在着主客体相互作用,人类根据自身需要,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并且使其成为产品或者服务的一个组成部分,或为生产产品和服务提供条件。自然资源作为一种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反映了其作为一种客体对人类的满足和效用,这也正是哲学角度上自然资源价值的普遍意义。

(二)自然资源价值的能量通约性。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宇宙间万物是运动的,在物质的一切属性中,运动是最基本的属性。物质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一个具体的物质运动形式,都存在相应的能量形式,当运动形式不同时,可以相互描述和比较的物质运动特性的物理量就是能量,可以说,能量特性是一切运动着的物质的共同特性。由于任何物质之间的能量传递和能量变换,都遵循着“能量守恒定律”,不管物质之间怎么相互作用,总的能量不会发生变化,故可认为宇宙总的物质运动规模不变。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相对孤立的非孤立物质系统。一方面,作为一个相对的孤立系统,其内部发生的过程,包括人类的价值增殖过程,即不断地耗损自然能量;另一方面则是地球与太阳等宇宙天体的能量交换中,得到能量的增量补充。实际上,地球资源的再生,其大部分能量正是源于这种系统外能量的增量。生物是一种典型的耗散结构,人类是一种高度发达的耗散结构。人类相对于地球则是一个非孤立系统,其全部价值增殖的基础,均来自于其外部的自然世界中之能量补充的获得。

自然资源是自然系统转换、贮存太阳能的一切资源;人的智能具有最高能量的能级,人智慧的创造和应用,对价值创造系统的能量,具有最大的反馈调控作用。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相互作用,使自然物质经过形式变化,被加工转化为人化自然。对于人化自然的价值来说,其实质就是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统一。能量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看,代表社会财富创造与积累的本质。人类社会通过各种能量转换获取不同性质的能量,来支撑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这其实也就是人类社会价值的深层次内涵。

参考文献:

人与自然的哲学反思 篇6

------关于玄幻小说的几点哲学思考

哲学是什么?像这样一个伟大中透着点神秘的古老而又现实的话题,历尽亘古千秋,多少伟人、天才在寻求唯一真知、在乘风击浪勇淘沙。这种孜孜不倦、勇于探索、栉风沐雨的精神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但依我看来,小至自然,大至宇宙,任何的一种有束缚的不灵活的僵硬的保守的固定的不变的定义,本身就是一种偏见,一种“小富即安”,一种一叶窥舟,不能穷其极,不能穷其尽。当然,“三人行,必有我师”,时代需要伟人来开创、纪元需要天才来谱写、历史需要人民来传承,向伟人、天才和人民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自然之道。

对玄幻小说的哲学思考。说起玄幻小说,那就不得不提一个人----郭敬明,一个和我有着同样姓氏的男孩,但比我优秀。这是一个早熟中透着聪颖,不羁中隐着睿智,率性中藏着机敏的男孩。一篇玄幻小说《幻城》让其名满全球,一夜之间终结了韩寒在青少年心目中弥漫的憧憬,一夜之间让玄幻小说成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登上艺术的殿堂,一夜之间让《幻城》遍布各大书店、各类学校,在青少年中争相传阅。《幻城》和随后的一些好的文学作品奠定了郭敬明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基石,同时也掀起了玄幻小说这种新体裁的文学形式蓬勃发展的浪潮。之于《幻城》,后来我也拜读过。

玄幻小说,这个名词我接触的时间比较迟,大概是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那时班级里有一个同学突然迷上了玄幻小说,上课看,下课看,吃饭看,晚上睡觉打着手机看,班级里一下子变成了“寂静的春天”。看着在身边随处可见的玄幻小说,看着一本本另人眼花缭乱的精装封面。我不禁想问,玄幻小说究竟是何方神圣?具体有哪些内容?为何如此的让人着迷?难道真如某些家长所说的那样------不曾打开的潘多拉的盒子。

其实,就我自己看,我还是一个保守中透着点古典的人,相比较其他纷繁错乱的小说,我还是比较喜欢中国传统的小说,因为是本土的、文化的、历史的,所以爱。虽然身边充斥着这越来越红火的玄幻浪潮,可我一直都不曾涉猎这个方面,也许这也是一种遗憾。我真的接触了玄幻小说。这个暑假里的一天,闲来无事,在一个同学的电脑里,随手点开了一篇《龙域》,粗看一下便不觉被其吸引,随索性通读一遍,试窥玄幻小说之冰山一角。如今想来,这其实也是偶然中的一种必然。

以下是对这篇小说内容的简洁概括:

1、男主人公集强大经济集团、国家核心政治高层于一身的家庭经济政治背景。

2、背负时代使命而出生,命运曲折,身世坎坷,至出身风云际会,自幼经隐世武士释道儒非常人般的熏陶锤炼,享奢华、观艰辛、访名山、拜江河、察日月星辰交替、看人间喜怒哀乐、由魔转道、由道返人、感悟自然、领悟人生,则道法自然。

3、联合能人义士、上古传承隐士家族,挽狂浪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禀赋中国上苍之龙气,尊崇江湖传统之侠义道,伴香车美人快意江湖恩仇。

4、风云际会、群魔乱舞,游龙携凤,斗海外西方隐世之骑士家族,所到之处,拜服称雄,唯龙独尊。

5、大手笔、大气魄、大渲染的歌颂中国龙的传人奋斗于江湖、崛起于商业、领导于世界、成功于生活的传奇经历,令男人向往,令女人摇曳,等等。

当然,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兴起都是有着其生存的土壤、发展的市场和深厚的哲学基础,玄幻小说也不例外。

1、成龙成凤是每一个父母的期盼,是每一个来到这个世上的人的追求和被赋予的使命,我想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2、曲折的人生经历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因为我们普遍接受不破不立和成功与汗水、泪水的辩证思维,我们一致认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一观点,因为这不符合能量与物质守恒定律。

3、为人处事,我们秉承忠勇侠义的传统精神,功成于江湖、福于生活、施于人民,这尤指男人。

4、经济与政治,这似乎是

个永恒的话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生的奋斗目标无非就是经济无束缚、政治无压迫、生活无辛酸,追寻一种自然生活、生活自然的境界。

5、成长过程的优胜劣汰、自然选择,残酷的竞争、蜕变的疼痛、灵魂深处的醒悟过程等,都昭示着未来生活的美好与来之不易,这也符合达尔文进化论的基本哲学思想。

6、小说的结构内贯古今、外联中外,既有中外传统武侠小说所谓的江湖纷争、又有如今现实社会的纷繁商战和官商联合的政治斗争,起伏跌宕,最终突出正义长存,讴歌东方中国龙的雄起。

7、生活需要幽默。小说的语言风格以浅幽默或轻幽默贯穿始末,使人在品味或沉迷的时候多一份微笑,何乐而不为呢!这也印证了孔圣人的寄语“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其实,一本好的普遍受赞赏的小说,无论何种体裁形式,都在于它根植于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扎根于人民大众的现实生活,源起于人们对英雄的向往、对美人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和新生活的孜孜不倦。从而在侧面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基础哲学的思想内核,追寻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的自然之境、自然之道。和谐,其实也是一种包容、一种睿智、一种深层的自然之道。

刘老师您好,感谢您的审阅,一己之言,一点偏见,不周之处,敬请斧正!

2009103131

郭九信

人与自然的哲学反思 篇7

关键词:人与自然,异化劳动,共产主义,环境伦理

环境伦理归根到底是为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求得人和自然共同、持续、和谐发展。虽然环境伦理发展至今已演变出多种学说派别,包括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对中国环境建设也都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但多是西方本土化的研究成果。根据我国具体国情,环境伦理的研究更应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入手,从他的作品中寻根探源,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找到适合中国本土的环境伦理依据。因此深入结合时代主题,重新挖掘《手稿》的当代价值,在某种意义上为环境伦理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虽然马克思在《手稿》中对人与自然关系涉及不是很多,但相比于前期作品则更为清晰、完整地表述了他的自然观。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下,马克思已经从资本主义的社会实践中看出人和自然其实是一个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和人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必然是相互关联的。马克思《手稿》中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阐发,为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十三五”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实现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美丽中国的目标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人与人的关系

《手稿》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是这样论述的:“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从主客体角度来看,马克思明确表示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但同时人与自然相互联系,人也是自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来看,每一步文明的前进都脱离不了人类对自然的索取,从生产到生活,甚至精神活动都离不开自然。除此以外,在《手稿》中马克思还提出人和自然到底是何种关系的思考,他说:“人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限制的存在物。”从根本上来看,这段话意味着:一是人本身是自然的一部分,肯定具有一些先天性特征,像天赋和才能一样存在于人的身上;二是这也表明其实人和动植物又是一样的,像动植物一样受到自然的制约,不能脱离和摒弃自然,要依赖于自然生存。

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否定了旧唯物主义自然界与人的分裂为二的观点,而把自然看成人的“无机躯体”,说明人永远无法脱离自然而独自存活。因此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不仅人的物质生活,连人的精神生活也同样被自然界所限定。在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中,先在的自然逐步纳入后来的人的领域,成为人的对象,从自在的、无拘束的自然逐渐演变成为受人控制的、人化的自然。其实就是经过人类改造后而形成的人化自然,这才是马克思所认为的真正的自然。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与人的关系。所以马克思在《手稿》中这样论述:“自然界的属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着的。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本主义。”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如果离开社会和劳动,就不会有人的存在,因为人的属性是在社会这个独特的环境中才体现出来的,因而社会产生人的活动,人通过劳动这个改造自然的社会性活动来促进人化自然的产生。另一方面,自然界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因而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人类所面对的自然,即面对的是自己创作的产物,那么对人和自然关系的理解其实就可以解读为如何面对人类自己生产出的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综合来看,在实践过程中探索人和自然关系的本质,应该首先明确什么是人的本质、自然的本质,自然和人如何产生的关系,之后即可挖掘出处理好人和自然关系本质上是如何处理好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异化劳动

基于以上人和自然关系本质的论述之后,可以明晰马克思所期望的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其实应该是人和社会、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状态。至于如何达至这一理想状态,马克思在《手稿》中阐述,从社会制度层面来说,必须铲除异化劳动,因为异化劳动是造成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异化的根源。

《手稿》中提出来的“异化劳动”理论,是对资本主义实际现状进行批判的必然结果。异化劳动即是指劳动生产的对象即劳动产品,它是异己的不依赖生产者的独立力量,并且与劳动相互对立。结合异化劳动产生背景、原因以及导致的后果,现从工人同自己劳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这两个角度来具体分析因异化劳动而产生的人和自然关系的对立的原因。

第一,工人同自己的劳动相异化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对生产、生活资料的占有状况,二是人逐渐沦为资本家掠夺财富的劳动工具。“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这即意味着自然为工人提供了丰富的劳动资料,当然也为工人提供了维持生存的必要条件。从中应该初步认识到,人与自然关系在生活资料分析的过程中揭示出了其对立关系。在资本主义工业大生产的背景,工人越是想通过自身的劳动来获得物质世界的肯定,就越会失去更多。劳动变成一种外在的东西,工人在劳动过程中无法肯定和明确自己生存的意义,只能在资本的压榨下不断否定自己。因此,在劳动中工人不能自由发挥自己的能力,而使自己的肉体、精神遭受摧残。工人失去了人的属性,为了获得生活资料以此维持自身日常生活,从而沦为纯粹为资本家谋利的劳动工具。马克思从中已然认识到了当时人和自然的对立的状态,所以在资本主义制度统治下,本质意义上的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并进的关系从根本上失去了价值。

第二,《手稿》中人同人的异化应该明确的是人与人相异化中的“人”,不仅包括工人,也包括资产阶级,虽然从本质上看他们的异化状态和工人异化状态完全不同,但可以肯定的说他们同属于异化的人。马克思在《手稿》中说过,人除了拥有本身的有机的身体之外,还存在一个无机的身体,就是自然界。因此,劳动者同人相异化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即人同人相异化和人同自然界相异化。第一,人同人异化,就是这个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类本质处于对立,这些辛苦的劳动所得却由“他人”获得。就工人而言,这个“他人”就是有产者、资产阶级。这部分人将资本主义私有制作为剥夺工人劳动价值的依托,从而导致为他们所利用的工人的异化。人同自然界相异化反映在资本家阶级对工人的无情压榨的关系上,就是对工人生产生活的无情剥削所发生的关系,工人因此与自然界发生间接的关系对立。由此可见,人同自然相异化可归结为人和人关系相异化。第二,人同自然界的异化则是导致二者对立的关键。在前面已经论述过人和自然关系的本质实质上就是人和人的关系,因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所以人和自然界相异化就是人和人相异化的一种结果表现。私有制社会中人的异化表现为对自然物的争夺,于是自然界就成为人与人相异化的媒介。不仅如此,资本家们无节制地掠夺自然界,使自然不能彻底促进人的本质的实现,把自然界推向了异化,因而人又是导致自然界异化的根源。

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在异化劳动条件下,人和自然都不能以自身本质力量显现出来,因为人和自然之间出现了中介———资本。人和自然在价值规律支配下为资本增殖而劳动,资本使人和自然都被资本化和商品化,从而扭曲了人和自然之间的联系和交往。当人受到资本的要求而索取自然的价值时,自然就会按有利于资本增值的方式牺牲自己的价值,而当这种索要变成无限制的时候,人和自然的关系就逐渐对立起来。因而要逐步消除人和自然的异化现象,逐步消除人类在工业文明时代同自然的“对抗”关系,他认为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要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带来的异化劳动,使人和自然能够真正按照和谐方式进行交往,即达到共产主义。

三、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观是《手稿》一书的另一重要主题,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才能达到矛盾的真正解决。具体表现为对人的自我异化的扬弃以及对人的本质的实现。在以劳动为核心的人本主义思维构架的支配下,共产主义不仅是完成了的人道主义,即人和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的实现;还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即自然界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的实现。从本质上说,这跟劳动异化的消除是同一个意思。

扬弃劳动异化,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是互为实现条件的,它们不可能单独实现这一目的。所以共产主义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马克思描绘了一幅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蓝图,当且仅当人和自然和解之后,人和人、人和社会之间才会最终走向和解。所以要实现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谐,解决劳动异化所带来的人和自然的对立,就必须实现两个和解,即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解,人和人关系的和解。

(一)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解。

众所周知,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背景下,在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的蓬勃发展,资本家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疯狂掠夺,最大程度地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由此产生两方面的重大影响,一是工人劳动异化,造成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二是自然界遭到掠夺和破坏,引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因此,马克思尖锐指出其中的矛盾,并认为只有实现共产主义才能最终解决这一危机。所以,从根本上说,如果要实现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解,就必须彻底解决人的异化问题。

工人的劳动异化是指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原因,社会财富被资本家所代表的资产阶级所占有,工人即无产者只能通过劳动获得微薄收入,并使自己陷入极度贫困的境地,工人不仅丧失了自我价值实现的能力,人与自然这个无机身体分离,而且还要承担环境破坏的恶果。因此从本质上来说人与人关系的改变是由人类改造自然而开始的,是不合理地占有和分配生产生活资料而产生的,所以要对私有财产进行积极的扬弃,使人类可以公平地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人的有机和无机身体的统一。马克思说“人的普遍性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变成人的无机身体。”因此,当社会实现财产的公平占有,人类才会真正做到有机身体与无机身体的统一,即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最终达到共产主义的理想状态。

(二)实现人和人关系的和解。

人类想要实现共产主义,达到这一理想社会状态,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就必须解决好人和人的关系。马克思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和人的关系基本包含两方面,一是男女关系,二是利益关系。他在《手稿》中提到“人和人之间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是男女的关系”。在女人依附于男人,被当做淫乐的牺牲品这个角度看,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男女平等有助于人和人关系的和解。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关系是利益关系,主要包括的是资产阶级资本家和工人的阶级利益以及资本家相互之间的平行利益,工人为满足生存需要而被迫接受资本家的剥削,资本家之间因为利益冲突而衍生出各种矛盾难以解决。因此只有共产主义才能解决好利益问题,不再受支配,按需生产,实现人全面自由的发展,从而达到所有人关系的和谐。

四、人和自然关系的生发———关于环境伦理的启示

马克思的《手稿》中人和自然关系的思想为当今世界解决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具有独一无二的启示作用,并与环境伦理的相关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手稿》距今已有171年的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把握好马克思其中关于环境伦理思想的精华,仍然适用于解决当前的生态危机。

(一)从人和自然关系的本质上来看,应该要突破人类中心主义及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桎梏。

人类中心主义就是以人类利益为核心,将人和自然关系分裂开来,只为满足自身需要而牺牲自然环境,不顾及自然的承载能力,也不为子孙后代考虑,其代价就是生态破坏。与之相对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则排斥任何形式对自然的破坏,认为人作为自然人就应该保持自然的原始状态,尊重、顺应自然,但这种思想导致人和自然没有差别,失去人之为人的意义。由此可见,两者都是片面的环境伦理思想。马克思分析异化劳动时就提出人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自然界则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生产生活资料,所以人在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劳动来进行改造自然、获得生产生活资料的同时,也要受到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制约。因此,应该改变现在主流的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两种价值取向,既不能为人类自身的利益考量而大肆地破坏和掠夺大自然,也不能光为了保护自然而彻底地否定人类的实践活动。人在进行改造自然实践活动的同时也在改造着自身,促进着自身的发展,因此只有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才会形成稳定、和谐、美丽的生态环境。

(二)从人和自然关系的对立来看,应该要实现人和自然有机和无机的统一。

马克思在《手稿》中详细论述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所造成的异化,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在马克思的基础上将其引申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几种异化上来,认为正是资本主义的制度导致了这一异化从而产生了现代社会的生态危机。扬弃劳动异化,实现人的无机和有机的身体统一,这与环境伦理学中所强调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生态整体主义理论见诸于利奥波德、奥德姆、罗尔斯顿等著名生态学、环境伦理思想家的论著中,主要是借助现代生态学,依靠整体主义方法论来解释自然的存在和评价自然的作用,并且树立新的价值观,重新审视人在自然中处于何种地位,有何种作用。生态整体主义认为自然界和人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共同体,这是一个进化发展的生态系统,一切价值之源。因此,生态整体主义肯定人类的生存权利,但人类改造自然实现物质欲望的获取等行为应该保证在自然界的承受能力范围之内,其目的是为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健康、有序发展,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状态。所以,生态整体主义同样可以从马克思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环境伦理思想中汲取营养,以此来丰富当代环境伦理建设。

(三)从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谐的要求来看,要彻底解决环境问题,须通过共产主义来实现两个和解。

现实角度看,共产主义的实现还很漫长,但是两个关系的和解对于当今环境伦理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环境伦理学中,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解、人和人关系的和解可以看做方法论上的指导原则,明确实际生活中用何种环境道德规范指导实践。人和自然和解的原因就是人类的破坏导致严酷的生态环境现实,因此从这一角度看,保护环境就是环境伦理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普世道德要求,从根本上达到从掠夺自然到善待自然的转变。除此以外还要坚持生态公正,人类应当在享受环境权利的时候坚持保护环境的环境义务,真正做到对生物和自然界的公正,促进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人和人关系的和解就是要求减少矛盾利益冲突,从生态环境大局出发,为子孙后代的幸福考虑,就应该减少人为的破坏,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尊重生命,善待自然,并坚持适度消费,同时能肩负起相应的环境伦理责任。

马克思在《手稿》较为具体地阐述了人和自然关系的问题,在理论意义上可以生发出许多相关环境伦理思想。面对全球环境治理难题,我们需要创造性地解读马克思环境伦理的具体含义,探索其当代价值,这不仅有益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阐发,也有助于理论到具体实践过程的进一步发展,解决具体生态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6~57、105、75、53、79、80~83、80

[2]侯惠勤.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磨砺——马克思主义著作精要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90,95

[3]辛学敏.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思想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

[4]牛瑞凤.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思想[D].辽宁大学,2012

[5]林坚文.自然的人和人的自然本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时代解读[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

[6]张莉,陈爱华.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伦理思想[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自然平衡的人生哲学 篇8

地点/山大国学堂

整理/本刊编辑部

心平健康学是王中平创立的,其核心内容是围绕着自然力和平衡论来讲解的。它以自然力为核心,以平衡论为主导,来研究人和万事万物的关系。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无形的自然力,在协调着所有的平衡,而且和每个人都发生作用,包括在我们的思想上和表现上。例如我们害羞会脸红、吓一跳脸白、悲伤时流泪,这些都可以用心平健康学的理论和现实结合来说明,我们任何一种心情状态,自然力都会将体内的气血转换成各种定向的结果。

自然力对各种事物的平衡控制方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二类:一类是横向平衡;一类是纵向平衡。在很多事物发展中,横向和纵向是相互平衡的。为使我们理解方便和运用灵活,我把它分成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自然力横向平衡方式

从一般人容易理解的角度讲,就是现在对现在的平衡。对自己来说是一个事物两个方面的平衡或几个方面的平衡;还有两个事物或几个事物之间的平衡。对于家庭来说,是两个人或几个人之间的平衡。在单位是人与人、事与事之间的平衡。大到对全世界都在进行平衡,这种平衡随时对我们做出反应。

比如人吃饭时,当吃到一定的量,就会产生饱的感觉,说明到此已经适度了,再继续往下吃,就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来进行平衡。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讲,在吃饭的问题上没有绝对的标准,当我们想达到某一个目标时,如果我们想得太好了,干得太急了,就像饭吃多了这种不良的结果一样,迫使事物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如有些家长想让孩子多吃点,认为这样对身体有好处,如果家长的心理不平静,带有欲望,孩子就会用少吃或不爱吃来平衡。

在社会上、单位里、自然界中,都在维持着这种平衡。一方面对于亢奋的人要进行平衡,对另一方面消极不进的人也要进行平衡。当我们理解了自然力的平衡关系之后,才能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为我们今后生活的轻松和防病治病,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自然力纵向平衡方式

我们现在所发生的事物和所得到的结果,是对我们过去的说法、想法和做法的平衡,也有一类是对未来的平衡。用整体观把现在、过去和未来看成是一个整体,来研究基本平衡关系叫作纵向平衡方式。当然纵向平衡是多方面的,返回来想一下同样的环境和条件,因为人的思维逻辑不一样,其结果也有很大差异。

就拿人的婚姻来说,有些人当年找对象时,吹过牛,心理很不平衡,非要找这样的或找那样的,最终不能如愿以偿。表面上阴差阳错是偶然的,但实际上是必然的。有的人很冷静的根据自己的条件,通过努力找到了理想的人,这也是自然力的平衡。也有些人心情亢奋,即使找到了理想的人,自然力也会用悲惨的结果来平衡你的亢奋。

实际上任何一个事物出现与发展,并不在于它本身的好与坏,而是我们怎样理解与对待,不是走两个极端。就拿钱来说,我们当年对钱存了很多信号,如越穷越光荣,对奖金挂帅、物质刺激的批判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今天的商品社会里,没钱办不了事,想挣大钱,为钱玩命,这些结果也是自然力对当年不平心情的一种平衡。我们要通过社会上这些现象,联想到我们自己,把当年存的信号分解掉。

自然力良性平衡的三个条件:坦然、自然、适度。我们研究自然力,理解自然力,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是为了我们在生活中活得更轻松、自在,使那些恶性的平衡转向良性的平衡。

坦然:是我们在做各种事物中心平的程度。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体会,应该成功的事竟然不成功。我们所说的应该,一般是指需要而言,也就是办这样的事是自然的。如果心理不平衡、太急切和存有其他杂乱的心情,那么这件事的结果必然是失败。并不是想当然的事就一定成功,导致失败的原因是不坦然。如果有人给他人帮忙,有不平的心理,急于求成,那么你越帮人家越忙。这也是因为自己不坦然,事物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如果你给别人平静地帮,无怨无悔地帮,对人对己都有益,这才是自然力的良性平衡。

自然: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社会上的很多事物,当我们改变不了它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应它。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不要苛求外在条件。如自然界里冬天的冷、夏天的热等很多现象,我们不能改变季节,但我们可以锻炼自己,使自己具备耐热、抗冷的能力。

适度:可以叫火候。就像我们穿衣服一样,不冷不热叫适度。在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因人、因事、因地、因各种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如人们希望家庭和谐、婚姻美满,在家庭里总想以自己对对方的好,换回对方对自己的好。如果火候掌握的不好,对方会感到反感。为了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关心,让对方多吃点东西,多穿点衣服没有错,但好心过了,对方就会感到不舒服,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如果不管对方,就会使对方感觉到凄凉,导致家庭的矛盾。所以我们要理解对方,了解自己,掌握火候,不要总是站在自己是好心的论点上看待问题。即使是好心,如不掌握火候,也能引起不良的结果。在复杂的人生道路中,如果我们不理解自然力和平衡论的微妙关系,一念之差对人、对事的结果会有天壤之别,人们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中国传统文化中说的好,“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体现了平衡论自古以来的应用和君子之道合二为一,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准则。

上一篇:关于幼儿园后勤工作总结下一篇:as用法总结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