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段语文写话教学

2024-10-17

浅谈低段语文写话教学(精选11篇)

浅谈低段语文写话教学 篇1

浅谈低段语文写话教学

任教多年语文,深有体会的就是害怕打开学生习作,词汇贫乏、语句平淡、内容空洞的现象比比皆是。我常常产生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学生在这么精彩的教材影响下,写出来的作文却那么空洞无味呢?怎样才能让语文教材对习作发挥它的“范例”作用,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实现阅读与写作的“双丰收”呢?在小学低段写话教学中怎样为中高段的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呢?

一、积累好词佳句,丰富习作储备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积累的词句贫乏、枯竭,就无法写出内容丰富的习作。那么,提高学生写话能力的第一步,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阅读,使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进入到学生的词库中。一旦需要,就会发挥作用。

如二年级感受春天的美文《笋芽儿》,文中“呼唤”“伸懒腰”“揉眼睛”等表示春笋动作的词语,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找出这些词语,反复阅读,体会作者的用词之妙。然后让学生随便选几个词语来说一段话,通过学生的阅读、理解、感受,运用。学生真正地将课本知识“据为己有”了。

二、模仿文本,创造习作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广东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丁友宽老师指出:“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文本给学生找到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从多方面去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创造,从而语言的练习就有参照物。

如小学语文二年级第六组的课文《假如》,课文以诗歌的形式向学生展现了多幅画面,教学中,我让学生在阅读、理解、感受后,然后再进行写作: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______。这样,课文的句式在学生的脑海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学生就能运用自如了。

三、注重课堂延伸训练,弘扬学生习作个性

作为新课程理念熏陶下的老师,就要在阅读和写作之间为学生架起一座桥,让学生通过这座桥,书写出对新世纪、新生活的看法,彰显自己的个性。

我们不难发现,很多精彩的课文里面都利用“……”来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如二年级上册《风娃娃》一文中有这样一段:“他仍然东吹吹,西吹吹,吹跑了人们晒的衣服,折断了路边新栽的小树……人们都责怪他。”教学时我就让学生发挥想象把省略号变成实实在在的事情。这样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练习了写话,学生的阅读及写话兴趣大大提高。

四、给想象插上翅膀

写作是让学生把个人的情感展示给他人,这个过程需要充分的想象,在教学时我们就充分利用这种课文,顺着课文的思路去激活学生想象,然后用笔写下来,长此以往,即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写话能力。

如《坐井观天》一文中就可以围绕“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对故事进行续写,激活学生的想象,学生的灵性就会在这样的习作训练里不断飞扬起来。

阅读和写话是两个密不可分的好朋友,在阅读中体会学习写话方法,在学生的每次练笔中提高阅读的能力,随着阅读量的增大,习作的水平就会增强。这就为学生中高段的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 重庆市巫溪县朝阳镇中心小学校)

浅谈低段语文写话教学 篇2

针对这种情况,写字教学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小学阶段是学生习字的起始阶段,这个时期的字写得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最终水平,因此,在语文的写字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围绕新课标的要求,重视对学生的写字习惯、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写字的总体水平,使中华灿烂的汉字文化得以更好地延续。

一、培养学生浓厚的写字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对写字产生持久的兴趣。

1.故事、谜语激趣

低年级的孩子,存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自控能力差等问题, 而写字本身是一种枯燥乏味、需要极大的自我克制力的事。因此如何在这两者间找到平衡点就成了培养兴趣的关键。针对儿童喜爱听故事、猜谜语的特点,可以在写字教学中融入我国历史上大书法家练字习字的奇闻异事和趣味横生的字谜儿歌顺口溜,既能随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励学生对习字产生持久兴趣,又能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构成,规范汉字的书写。

2.比赛激趣

低年级小学生天性好胜,热衷于各种比赛。在写字教学中,也正好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多多组织形式多样的写字比赛,并设置各类奖项,并将优秀的学生作品在全班进行展示或者上墙供学生欣赏,以榜样促全体。这样坚持,必能让书写不够好的学生有很大进步,也让学生的写字兴趣持之以恒。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

在2012年最新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的写字教学制定了了如下目标:(1)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小学一二年级的写字教学应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重,同样的,在写字教学中,也应当重视对正确写字姿势和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同时,要特别重视培养习惯的连贯性,对学生日常的学习、各科作业的书写都应作严格要求,并要长期严格执行,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是规范书写的第一步。

一般所说的正确的写字姿势,一是执笔姿势,指导学生学会用拇指、食指、中指互相配合轻轻用力捏住笔杆。二是做到“三个一”: 指离笔尖一寸,胸离桌边一拳,眼离书本一尺。三是坐姿要正确: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各种错误姿势比比皆是,比如东倒西歪的坐姿、或低或高的执笔姿势、写字时三心二意等等。这样的错误一旦养成习惯,就很难改正,更重要的是,长期用错误的姿势写字,不但会造成写出的字无法端正、规范,更会对学生的身体成长造成严重的影响,造成脊柱弯曲、近视、斜视等。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例如,可以定期进行写字习惯的小比赛,评选写字文明之星。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对规范孩子的书写有深远的影响。

1.学会观察,规范习惯养成

写字,虽然主在“写”,但落笔前观察的工夫也十分重要,如果学生不会观察范字,只一味地按照自己的喜好写字,那么写出的字,很难达到规范、端正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学会观察范字并培养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写字量并不多,因此最主要、最重要的就是要观察课文后田字格中的生字。在课堂上进行写字教学时,应十分注意引导学生对范字进行正确和必要的观察,包括每个字的结构,生字中重要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尤其注意观察好处在田字格横中线、竖中线和中心点位置的笔画,以及笔画的长短等细微差异。学会对课本范字进行观察,就是在为今后的读贴打下基础,为今后在写字方面的自学铺平道路。

2.家校合作,促进习惯养成

一、二年级的孩子自控能力不强,因此大人的监督指导必不可少。但学生在校时间十分有限,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习惯,需要在家里进行巩固,此时,家长的重视和支持就成了关键。有个数学算式很形象:5+2=0。意思是说:在学校学习五天的成果,在家荒废两天, 就等于什么也没学到。当然这种情况并非是普遍现象,也并不是家长们所希望的,没有家长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但部分家长苦于不懂指导孩子的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工作中多注意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

写字也是如此。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只依靠教师和学校就能成功的。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教师要注意多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反馈孩子在校的写字情况,同时也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写字时的姿势、习惯情况。另外,更要注重向家长明确对写字的详细、具体的要求,以便家长在家监督时做到有的放矢;注重向家长传递有效的指导方法,帮助家长利用正确的方法在家对孩子的写字进行辅导;注重引导家长与课内的写字教学进行有效的互动、配合,形成合力。

浅谈低段语文写话教学 篇3

因此,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小学低段语文教学又是基础中的基础。听说读写能力在其中显现出了重中之重的地位。但在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着重读写而轻听说的现象。作为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其相互制约、促进、迁移的关系,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不可随意偏颇、废止。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打破以往相对单一的教学方式,要从提高语文能力的总目标出发,将听说读写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围绕思维能力这一结合点重新调配训练的方式,促成各种能力间的迁移、转换。做到以听说促读写,以读写带听说,充分发挥听说读写的对流作用。要发挥这种作用,必须从低年级着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那么,如何进行低年级语文的听说读写整合训练呢?

一、要加强学生的听与说的训练,让听说训练有机整合

听了要说,说时要昕。也就是说在训练学生听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辨音力、理解力、记忆力和组合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听的训练,一是让学生多昕录音、范读,通过直接感受语调和面部表情的变化来感受语言的美。二是让学生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别人说话的内容,分辨其优缺点,养成认真听话的好习惯,养成尊敬他人的好品质。说的训练,在训练学生说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还要注意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这是进入作文教学必不可少的前提环节。因此在低年級要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听话和说话训练。

我的做法是:(1)在课堂上,首先要求学生注意听老师讲课,学生则根据老师的引导及时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达到听说结合的目的。其次是要求学生认真听其他同学的说话。比如学生在朗读,或是提问、解答问题时,要自觉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然后针对同学的说话内容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达到听说结合的目的。(2)在课外,也要注意进行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根据减负提质的要求,低年级不能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介于此要求,可以向学生布置一点听说训练方面的任务。每天放学回家。采取合趣的方式听取一个故事,或听取一个新闻,听一个词或听一句话。这样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要加强学生的读写、说写训练,使说与写,读与写有机整合

听了说,读了说,读后写,说后写。这种训练应从低年级起步,把听说训练落到实处。从一年级下期开始,在继续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基础上,开始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1)通过课堂教学,结合教材内容,教师通过示范、讲解等方式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和阅读技巧。(2)激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学生的识字量在不断增加,到了二年级,他们基本能阅读一篇简洁的文章了。为了提高阅读能力,要求他们每周能看二至三个故事。听说读训练有了一定的基础,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写。如积累一些好的词语句子,或者用好词写一句话。或者仿写句子,或是看了一幅画写上一两句话。开始写日记后,就教他们写具体的事物,如让他们仔细观察家里养的鸡、猫、花:菜,或他们自己的玩具,并写下来,接着再让他们记事,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语文教学是一门既简单又复杂的课程,听、说、读、写训练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只有把各个环节有效地整合,才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也只有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才能把新课程理念融汇到教学中去。

浅谈低段语文写话教学 篇4

东陈小学胡盈

六孔竖笛与我国传统的竹笛相似,相对于八孔竖笛简单易学,一吹就响,一学就会。它的音乐优美动听,低音浑厚结实,高音清脆明亮。学校自从开展文体“2+1”活动后,它就自然成为我校的艺术项目首选,活动的开展也很好地推动了器乐教学,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丰富学生的课余音乐活动起着重要作用。笔者作为音乐教师,自然就担任起这个教学任务。但是对于低段二年级的竖笛教学,由于学生乐理知识的薄弱,刚开始还是让我感到无所适从,在教学中产生的一些困惑引发我去慢慢思考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摸索,从中找到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在此,笔者就谈谈自己在低段六孔竖笛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以身试奏,激发兴趣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我在刚开始教授竖笛时为二年级学生吹奏了一曲《龙的传人》,音乐伴奏加上竖笛轻扬的音色,学生们立刻被折服,他们在惊叹之余脸上写满了羡慕和崇拜,原来这么一根小小的竖笛也能吹奏出如此美妙的音乐,大有势必要好好学的势头。我就此顺势利导,然后随手翻开音乐书吹奏了他们熟悉的音乐,看,等你学会了你也能吹奏出所有我们学过的歌曲了。为了持续他们学习的热情,以后的每堂课我都会吹奏一曲美妙的乐曲,这样课堂的主体被激活,也为我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手势引导,规范课堂

对于竖笛,刚开始学生很是新鲜,但又没有学会如何吹奏,在老师没有允许的情况下,个别学生会尝试吹一吹,但吹出来的声音很尖,很刺耳,严重影响课堂气氛。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用各种手势引导学生规范吹笛,这一点很重要。教师一边要示范,一边要兼顾学生,这时候手势的引导就起了很大的作用。我是这样做的:食指扫过全场,就是表示要静下来;只动动手指,表示指法练习,不出声;指指嘴巴,手口协调练习,发出声音;一、二、三、四组的轮流吹奏就用手势一二三四表示,结束时收回手势。经过几节课的练习,学生基本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其他学生也会充当起监督的工作。这样,竖笛教学就能有序的开展了。其次演奏时要整齐统一,音量要一样起伏,如果教师在学生的演奏过程中,用语言会打扰到音乐的整体性,也不能很准确的描述抽象的旋律走向,用指挥手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也才能很专心的演奏。

三、循序渐进,增强信心

学习演奏音乐,必须具备与之相应的一些基本乐理知识,而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本身掌握的知识不多。比如说识谱这一块,学生还是刚刚起步,只认识字母谱,如do、re、mi、sol、la,对于基本的节奏型,学生掌握的也只有 × ×、××、×-等。我就将这些分散到演奏音乐的学习中,等学生对竖笛指法基本掌握后,再安排一些简单的练习曲,如《打鼓》只有re、mi两音,用G大调吹

奏只需按最上面一个孔便可吹出;然后再到自编练习曲如:1 2 3 | 11 | 3 32 3 | 21||,最后加上sol、la,两个音如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习,化整为零,使学生感觉到竖笛并不是很难的,而是只要用简单的几个音就能吹出曲子,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竖笛的信心,从而使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掌握。

四、强化训练,奠定基础

竖笛演奏的基础如F调(全按做5)各音的指法、吹奏竖笛的气息、演奏的姿势等,在竖笛教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在指法练习中,我先从单音练习开始,再到乐句,最后到乐段。我经常采用的是慢唱乐谱,学生按指孔,老师边唱边示范边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有时难的指法如“单音4”“乐句中出现连续的3432、5654”等音就要反复多遍,或者是同桌之间相互检查纠正,才能慢慢熟练。等指法练熟了,再加上竖笛的吹奏,如单音的“T”双音的“TK”通过气息的调整,学生的吹奏效果也就提高了。就演奏音乐而言,仅仅知道怎样演奏是不够的,它要求学生有良好的音乐素养和娴熟的演奏技能,这样就必须通过反复的练习,多次的重复,才能形成牢固的记忆。当然仅仅是课堂这点时间是不够的,所以我还要求学生在课外做好功课,组长和班长做好监督,在下一堂音乐课中回课检查,给学生一些压力还是必要的。

五、及时评价,适时肯定

对于刚接触竖笛的二年级学生来说,刚开始演奏时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二年级有个别学生的手很小,要他完全按住指孔,那也是有一定困难的,有时手按得比较紧,吹出来漏气、音不准那都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及时的进行评价矫正,不仅不能演奏出优美动听的音乐,更是不利于进一步的学习演奏。我在每一次教完一句简单的乐句,都会按小组进行轮流试吹,关注小组的集体音色,然后从中找出不协调的声音,再进行单独指导。这样在每一次的教学评价后,班级的个别“掉队生”也不会掉离的太远,然后在他们有所进步的情况下,及时肯定,以增加他们的信心,不至于完全脱离队伍。也能使整个班级的吹奏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在对于班级里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我也总是尽可能让他们展现自己的能力,让他们试奏,在班级里得到及时的肯定,让其他学生感受只要跟上老师的步伐,大家都可以有这样的表现,这样使学生及时的具有成就感从而对演奏音乐的学习乐此不疲。

低段写话教学心得体会 篇5

新课标明确了小学低段学生写话的目标:“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低段写话教学对于整个小学阶段都尤为重要,只有打好基础,写作才会无忧。

对于低段学生来说,写话刚入门,这无疑是一个难点。学困生更是一提到写话,就无从下笔。我认为写话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信心,活用文本,循序渐进,让学生学会观察,大胆想象,积极参与轻松快乐地写话,初享写话成功的成就感、自豪感、荣誉感和幸福感。

怎样才能激发低段学困生的写话兴趣,让他们写话无忧呢?

一、练好“想”字诀,激发写作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写话的心理障碍,激发写话动机,应重视培养学生对写话的兴趣。学生有了内心的感受,他才会高兴地说,高兴地写;反之,只能是为写话而写话,绞尽脑汁,视写话为苦差事,畏难而止。所以,在教学中要努力激发学困生写话的欲望。

看图写话《课间活动》,我先和孩子们来一次聊天:“课间活动你们跟谁一起玩?都玩些什么游戏呀?玩的开心么?”孩子们立刻打开了话匣子,叽叽喳喳、争先恐后的说起来,就连学困生也能说上来“我和好朋友玩石头剪子布”“我们一起跳橡皮筋”......孩子们畅所欲言,这时我又说:“你们的活动真丰富呀,有-----有--------,还有-------。我们来看看这些孩子们在干些什么呢”。趁机展示图画内容,消除恐惧,迸发写作欲望。

同时,每周对学生的写话作业纳入学习小组积分评比,精彩的写话作品在班级范读,让小作者上台享受那份光荣与自豪。练好“想”字诀,让学困生自然而然由“要我写话”转变为“我想写话”。

二、练好“有”字诀,感知图画内容。

生活是写话的源泉,要教会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使学生热爱生活,学着观察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感受生活的喜怒哀乐,这是学生写好话的重要前提。大自然的四季更替、花鸟虫鱼都是孩子们写话的好素材。

在学困生看图时,老师更要耐心教会他们观察方法。首先引导他们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先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观察周围环境,弄清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再指导他们看图要有顺序,或从上到下或从远到近;或从左到右......对再从画面中人物的相貌、服饰等,弄清人物的年龄、身份;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在干什么,想什么。

只有仔细观察,才能获取写话素材,有内容可写,让学困生做到“我有话写”。

三、练好“会”字诀,活用课堂文本。

低段的课文是学生练习写话的一块肥沃土壤,应该紧紧地依托文本和插图,引导学生进行看图和写话训练。如:改写课文片段,创编课文故事,续写课文内容等都是引导学生进行写话训练的极佳途径。让学困生“依葫芦画瓢”写话,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果子”,立足课堂,提升学习效果。

在教学《坐井观天》时,我引导学生想象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了什么,会和小鸟说点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它会看到蓝蓝的大海。”“广阔的天空”、“美丽的城市”……”青蛙与小鸟的第四次对话,为孩子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思绪飞扬。课后,孩子们续写这个故事,有的写青蛙与小鸟结伴去旅行,有的写小鸟带青蛙参观森林,有的写小鸟带青蛙去河边找妈妈......我真切地感受到,练好“会”字诀,让学生做到“我会写话”。

四、练好“活”字诀,发挥想象空间。

除了要指导学学困生看图方法,还应指导重点部分展开合理的想象,想到画外之景,听到画外之音,变静态为动态,变无声为有声。

写话练习《植树》,图上画了两位少先队员在种树,空中两只小鸟飞过。老师启发:“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小鸟又会说点什么?”孩子们的想象很丰富:“小树苗呀,快快长高吧!”“小鸟变飞边唱歌,好像在说:我们又有新家啦!”

看,真正练好“活”字诀,使图画更生动有趣,“把画写活”。

浅谈低段语文写话教学 篇6

德庆县高良镇江南小学

冯志勇

浅谈双基训练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德庆县高良镇江南小学

冯志勇 语文双基,从传统的意义上来讲,就是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基本能力两个方面。语文基础知识即字、词、句、章;语文基本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当然,现在很多教育工作者在双基中又穿插进很多新的方面,譬如基本策略、基本方法、基本态度等,往往万变不离其宗。新课程标准中倡导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然而由于之前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主导,现在新课程理念对其进行的道路修正,导致很多教师片面认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具体理念和操作过程上不断偏向人文性。又由于整个社会大环境对于“素质教育”一词片面的理解,所以总是一味的追求语文课程当中的人文性,过多的讲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甚至包括现在很多师范类院校的教育课程学习,无不渗透着人文第一的原则。这往往导致一部分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对于语文双基的认识不清,从而忽视了整个双基教学的稳定运行。

对于语文双基的认识,首先教师应该认清这样一个事实观念。学生的所有能力,是建立在巩固基础之上的,没有了扎实的基础底座,正如一栋高楼没有地基,建造的越高,反而越危险。没有基础,无所谓能力,凭空而起的空中楼阁,都是虚假的。

“双基仍要坚持,关键是学生如何获得。”,语文双基教学,就是语文双基教学,根本不存在变与不变。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汤老师的一句话就包含了三个维度之中的两个方面,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语文老师们都觉得有些辣手,这是因为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任务大,学生学起来难度大,教师无论是从教学方式方法上,还是师生情感态度上,都需要有一个适应与磨合的过程。我们通常说,语文教学要抓好双基训练,即抓好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如何抓好双基训练呢?

翻阅小学语文教材,小学低段的识字与写字任务是:一册要求会认400字,会写100字;三册要求会认450字,会写350字。小学低段的阅读任务是:一册课内阅读课文28篇,另有6个语文园地;三册课内阅读课文34篇,课外阅读课文8篇,另有8个语文园地。而周课时就只有那么7、8节。应该说,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仍然是时间紧,任务重。

在有限的时间里,怎样才能做到既要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又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是值得每位小学低段教师深思的一个问题。带着这个问题,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探索,本人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提高小学低段的教育教学质量,贵在抓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

为什么说在教学小学低段语文的过程中,抓好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很必要,很重要,很关键呢?其见解有如下五点:

一是教学目标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将教学目标确定为三个方面: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我们把它称之为三维目标。其中之一的“知识与技能”就要求我们要加强训练,且把它放在首位。因为学好文化科学知识,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而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则又要靠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加强训练。

共3页第1页

《浅谈双基训练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德庆县高良镇江南小学

冯志勇

二是语文教材本身的要求。

小学低段语文教材的编排本身就突出了知识性、基础性、以及趣味性;为了为今后的语文教学打基础,安排的认字与写字量大,阅读量也大。要正确认读与书写生字、词,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只有加强其训练才能达到。在短短的一学期里,要完成那么多的识字和写字任务,还要结累和掌握一些重要的词句,如果不通过反复地训练,那是不可能的。

三是学生年龄特点的要求。

小学低年级学生,大多数年龄还不到十岁。他们天真活泼,爱贪玩耍;记性好,忘性大;自我约束能力低,自觉性差。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巩固知识,更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基础训练,必要时,还要进行反复训练。因为知识的巩固需要及时复习与多次复习,技能的形成主要靠反复练习。事实证明,一题多练,一题多作,收效是很好的。

四是教师调整教学策略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策略的调整很重要。教学策略可分为方法型(讲授性、发现性)、内容型(直线式、平行式、循环式、综合式)、方式型(教师中心、学生中心))、任务型(讲解性、练习性、问题定向性、综合能力性)策略等四种类。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班级的实际情况与不同的教学任务选择其不同类型的和有特色的教学策略。小学低段的语文教学,无论是识字与写字课,还是阅读课,最主要的应选用任务型的教学策略。其中的练习性策略尤为重要。练习性策略,主要反映智力技能方面的学习目标,完成使学习者学会如何运用知识的教学任务。实施这种策略要求在学习者的活动与教师的检查督促之间建立经常联系,因而存在两种密切联系的活动。第一,学习者如何将知识应用于以前未曾遇到的情境之中;第二,教师要认真检查督促学生的练习或操作情况,防止和纠正应用知识方面可能出现的错误。教师一边讲解,学生一边练习,教师再一边检查与纠正,学生就能不断地获取并运用好知识。

五是素质教育终结检测评估的要求。在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努力使每个学生成为志向高远、人格健全、基础扎实、特长明显、努力创新、善于实践的有用之才。目前,我国对素质教育的评估机制还不够完善。我们在每期期末检测评估学校素质教育质量与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时,除了看学生的思想道德、遵守纪律、学习态度与习惯等表现外,主要还是看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程度如何。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程度如何,也能直接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如何。一个思想品德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也好的学生,绝不可能出现学习成绩低下的情况。因此,我们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还是要认真抓好学生智力的培养,扎实抓好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

当然,在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时,仍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练习目的的明确。每次练习,教师要做到胸中有数,应让学生明确练习目的与要求,以便增强学生练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我们反对那种盲目的无要求无重点的练习。

2、注意习题数量的把握。练习时,习题量不宜过大,切忌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反对搞疲劳战术和题海战术。

3、注意练习次数的掌握。在一般情况下,重点字词抄写3至5遍,反复2至3次即可,第3次可间隔一段时间以后进行。

4、注意练习时间的安排。练习时间尽可能安排在课堂内,书面练习一般在共3页第2页

《浅谈双基训练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德庆县高良镇江南小学

冯志勇

12分钟左右;可布置少量的家庭书面作业。

5、注意练习内容的拓展。练习内容一般是读读认认、读读写写、读读记记、读读背背等,重点是字、词、句。在练习字、词时,应注意内容的拓展,譬如,由生字到组词,又由形近字的区别到组词,再由组词到仿照造句等。

6、注意练习形式的变换。练习形式应多样化,书面练习不能机械地单一地抄写生字生词,必要时可练习加、减偏旁识字与组词,可编写一些识字歌等,以调动学生练习的兴趣。

7、注意练习作业的按期检查与辅导。无论是读背课文,还是其他书面作业,一定要按期检查;光布置不检查是不行的。在检查中,发现如有不按时完成的,要及时督促完成,如有不能完成的,要及时给予辅导帮助。

8、注意非智力因素(需要、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的培养。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时,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很重要。只有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才有后劲,收效才更好。

总之,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积极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趣,注意讲练结合,主要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并切实加强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会大面积大幅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浅谈低段语文写话教学 篇7

一、在“绘”上做文章,开辟习作教学的指导“新视点”

图画是绘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以绘本为载体进行习作教学的过程中,教者应充分用好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想象“画外”,勾连前后,逐步使画面“流动”,直至让学生走进“画中”。这样,有利于学生在以绘本内容为材料的习作过程中表“真情”、写“实感”。

1. 扣紧要点,逐图阅读

一本好的绘本画,孩子会百看不厌,而在孩子看的过程中,教师可投入感情读故事,可以动作、神态辅助语言来“演”故事,用生动、夸张的手法来呈现故事。让孩子从书的封面到封底、从扉页到版权页、从前言到目录等认识书,再逐图引导孩子读绘本。

如《蚂蚁和西瓜》这本绘本画,我选择了书中最具代表性的五幅图画与孩子们一起阅读,五幅图画把蚂蚁怎样运走西瓜的过程都完整地表现了出来,我们按顺序地阅读这四幅图画,每一幅图画我都设计了能让学生有所收获的学习内容,如第一幅图画中,我让学生根据小蚂蚁的动作、神态、心情,想象蚂蚁的语言。有了观察,有了点拨,学生的想象被调动起来:“小帽子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激动得一蹦三尺高!连帽子也裂开嘴巴飞起来。”“右边的那只蚂蚁张开双臂仿佛在说‘哇!这么大的西瓜呀!’”“第二幅图画阅读时,我着重训练学生细心读图的能力,后几幅图阅读时,我主要让学生用“先……接着……最后……”的句式,说出蚂蚁把西瓜搬回家的过程。这样逐图阅读,每次阅读都有自己的训练重点,这样做有利于授之以渔,让孩子阅读有了方向。

2. 情感共融,欣赏阅读

欣赏阅读用于语言抒情优美而故事性不太强的散文式的绘本。如《猜猜我有多爱你》等这一类绘本的阅读重在反复朗读,欣赏语言的神韵与声韵,培养良好的语感。赏读型的绘本阅读课一般可以老师放声朗读,也可以学生自我赏读。老师的放声朗读可以起到情动而辞发的作用。同时,此类绘本的图画往往也用抒情优美细腻的笔触,美得令人心醉画面感染人,所以还要引导孩子静静地欣赏画面,在视觉的感知与听觉的感受中,让学生学会欣赏美。如《爱心树》这本绘本的阅读教学,老师可以声情并茂地范读故事,孩子静静地听,让每一个画面和每一个文字都能深深地烙进孩子们的心田,达到情感共融,孩子们的收效很大。

3. 跳读训练,开放阅读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我们先以学生的自主阅读导入,让他们先说说自己喜欢的一页。这种阅读方式不同,是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他们掌握着主动权,孩子的兴趣自然被调动起来,而且在孩子们看看说说自己喜欢的那一页的过程中自然就把书的大概内容了解了。一本绘本画,可以让孩子们从头到尾反复读,也可以选择喜欢的页面跳着读,如《蚂蚁和西瓜》一文,可以让孩子直接跳读第四页,关注文中的细节。

孩子喜欢读作者画的地下蚁穴,通过引导观察绘本上蚂蚁的地下蚁穴。可有一位孩子这样写道:“当戴帽子的蚂蚁发现西瓜后,跑回蚁穴叫同伴时,蚁穴中的蚂蚁有的在烧菜宴请客人,有的在健身房练举重、玩滑梯、荡秋千,有的在刷牙,有的放下手中的活儿奔走相告‘快点,快点跑’……”

实践证明,引导孩子关注细节,既可以训练孩子的说话能力,又可以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启发他们大胆想象。蚂蚁的洞穴是个奇妙的世界,孩子的语言世界更是丰富多彩。有的孩子眼睛亮起来:“看,这可能是蚂蚁王国的厨房,你看他们用放大镜生火,并且制造了抽油烟机。”“老师,我也从书上看到了,蚂蚁会用树叶种植蘑菇,看来还真有这回事啊!”多么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啊!你看孩子们学得轻松,读图的过程,就是孩子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等得到训练的过程。

二、在“本”上做文章,落实习作教学的语言“训练点”

绘本作文的全过程也应该以“本”为本,实现有效的听、说、读。关注绘本的插图,破译画面的弦外之音,搭建开放互助的对话平台,联系生活,放飞想象,激起学生强烈的表达冲动,使语言与情感如“落霞与孤鹜齐飞”,形成真实生动的语用场景,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

1. 补白训练,拓展阅读

在“绘本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看图画,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表达,如进行口头语言表达:读故事、谈感受、说想法、讲心得、辩事理等,如在《蚂蚁和西瓜》的阅读中,我让学生看图想象:小蚂蚁尝试了各种方法后,还会用上什么方法,这样学生畅所欲言,填补了绘本的空白,又锻炼提高了想象力;也可以进行文字语言表达:如改编故事情节、续写故事结局、在绘本扉页写前言等;进行图画表达:学画书中图画、合作制作绘本等。

2. 由此及彼,习得方法

张志公先生说“模仿,是学生的必经之路”。仿写是提高写话水平的重要途径。绘本的文字都经过精心挑选与整理,语言生动活泼,琅琅上口,是孩子们模仿的典范,在阅读绘本时,可以抓住其中的经典句式,让学生仿写。

例如在《猜猜我有多爱你》中,小兔子和大兔子表达爱的句子很特别,句式大致相同。在教学是我引导学生想象他们又来到哪里,小兔子又看到了什么,会怎么说呢?让孩子们仿照“妈妈,()有(),我就有多爱您!”的句式写话。此时学生觉得这样写句子没有一点难度,而且很有意思。

3. 放飞想象,狗尾续貂

绘本往往篇幅较短,有些故事在精彩处戛然而止,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比如在读完了绘本《白云面包》后,我留下了这样的作业:白云的联想(除了面包,你还能把白云想象成什么?口头编成故事)。拓展迁移:花花伞世界(由白云的想象迁移到伞上,由伞的种类、造型、颜色、花样,从不同角度观察伞,并创意设计我的小花伞)鼓励、激发学生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绘本故事。

4. 读后延伸,把书读厚

毕竟绘本适合的年龄段在低中年段,但绘本的有效性可在指导上过渡到学生的课外阅读中,从有图有文过渡到全文字的阅读。教师在引导阅读绘本时作适当的拓展,如阅读绘本《我爸爸》,从中体会爱的教育,教师顺势引导学生阅读《爱的教育》等书籍,从浅入深,过渡自然。如读《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可以组织学生表演故事;读完了《爱心树》,可以创设情境让孩子续写故事:“如果你是这个小男孩,你会对大树说什么?”也可以在扉页处写前言,在结尾处补白或写信给书中人或作者,谈谈阅读的心得经验等,让绘本阅读不会因课堂的结束而结束。

三、在“绘”与“本”的结合处做文章,激活学生习作操练的“兴奋点”

当然,绘本作为一种特有的阅读材料,当中的图画与文字是相互渗透的,不能截然割裂。习作教学过程中,教者要在“绘”与“本”的结合上做文章,寻找学生表达的兴奋点,既要着力引导学生描述图画内容,想象画面以外的空间,更要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甚至移植绘本中的语言。因为,绘本中的语言是绘本故事浓缩后的精华,而且也搭起了绘本所讲述的故事的“骨架”。在习作过程中,让学生及时地品读绘本语言,利于学生把握故事梗概,内化绘本语言,为学生后面的“表达”提供丰富的言语“原材料”。总之,学生只有在对绘本画面的视觉感知与对绘本文字的听觉感受中,心灵才会变得柔软起来、敏感起来。

玩转绘本,在内容和形式上打开低段学生教学的一扇天窗。在阅读绘本故事时,学生的情趣被激活,思维被打开,情感被唤醒,他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尽抒童真、童趣。绘本教学为低年级学生的“读”与“写”架起了一座七彩的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有效提高了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师大出版

[2]颜朝霞.《绘本和写话的美丽邂逅---利用绘本提高小学低年级写话能力初探》,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2009.6

浅谈低段古诗美学 篇8

关键词:古诗;审美;朗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050-01

古诗是我国两千年文化历史留下的经典遗产,经典的往往是最宝贵的。如何把古诗传承下去,我们得从娃娃抓起。古诗教学也应该是语文教学中最美的课堂, 因为“所有的好诗都是从强烈的感情中自然而然地溢出的”。因此, 在古诗教学中我注意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理解想象能力, 欣赏情感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诵读古诗, 感悟诗歌的意境, 从而欣赏古诗所蕴含的情感。在教学中我把审美教育寓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通过创设情景,利用教材中丰富的美育因素去诱发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形成真、善、美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得到发展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

一、通过反复吟诵,品味古诗的语言美、文学美。

古诗是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美,对于理 解古诗的思想内容和写作艺术,以及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古诗的语言美,首先是指语言的音乐美。原始诗歌是原始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为协调劳动节奏和激发劳动热情的歌唱。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均衡。因此, 课堂教学古诗文, 应该注意诵读与感悟的统一。

如我今年教的课文——李白的《静夜思》,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

诗中一、二、四句的“光”、“霜”、“乡”押韵,但句内平仄交错,句间平仄相对,充分显示出语言的音韵美。朗读时,我着重要求学生要读出节奏, 读出语气。在大家都能朗朗上口的时候,我给他们加大难度,读出感情, 读出自己的观点,把诗人思乡的情绪化为己有。大概只要有离家不归的人们,就会有人在月下吟起这首百读不厌、体味不尽的《静夜思》的。所以在最后我指导他们反复吟诵,进一步感受古诗中透出的那语言美。

二、通过启发想象感受古诗的画面美。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评论唐代大诗人、画家王维(摩诘)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见诗与画是有共同点的。唐宋许多著名诗人的诗句,常常被后人选作绘画的题材。从小学教材中所选的古诗看, 其中不少堪称“诗中有画”的名篇。第一册课文中有一首诗《画》,课文中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的美感。课文扣住“画”这个谜底,抓住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清新活泼的语言描述。图文对应,能使学生有滋有味地循图读文,感悟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诗和画虽然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征,但是,画是视觉艺术,诗是语言艺术,两者的审美特征也有明显的区别。画,是用线条、色彩、形体、构图等来表现的,具有直观性;诗,是用语言描述的“无形画”,具有间接性。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必须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启发学生去想象,才能使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

三、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感受

如骆宾王的《咏鹅》用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将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该诗以“鹅鹅鹅”叠声呼告开篇,直奔主题,借白鹅戏水欢快的场景衬托诗人溢于言表的喜悦之情。那种经过漫长冬季的煎熬,儿童(诗人)于初春时节出门玩耍,猛然发现春鹅戏水,情不自禁发出惊喜呼唤,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心。此时此刻,一种无可名状的轻松愉悦穿越时空,直奔读者心灵,此种振憾是令人无法表述的。罗丹说过,世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幸运的是,诗人恰恰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全诗仅用十八个字,“言有尽而意无穷”(严羽语),通过运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从远至近,从大到小,绘声绘色地表现了春鹅戏水极其优美的一幕,真是“不著一字,盡得风流”(钟嵘语),以“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司空图语)达到了艺术的极至。在不知不觉之中,诗人流露出了对春天的赞美,对大自然的讴歌和对生命的热爱。

四、通过探求意蕴理解古诗的哲理美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草》蕴含着“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扼杀的”的深刻哲理。根据哲理诗的特点,要使学生理解古诗的哲理美,教师在教学中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第一是情与理。哲理诗中的“情”与“理”,是诗人的情感与理性观念的对立统一关系。不少古诗往往通过抒情而言志,情中有理,理中含情。如李绅的

《锄禾》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

粒粒皆辛苦。”

它不仅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愤慨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而且道出了一个不可移易的真理: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都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而创造的。教师在教这首诗时,既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感情 ,又要理解诗中情理交融的哲理美。

祖国文化源远流长,古诗在我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古代艺术殿堂,去体会古诗的语言美,感受古诗的画面美,领悟古诗的意境美,理解古诗的哲理美,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郑冬霞.浅谈小学古诗教学“ 五趣”[J] .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

[2] 田南池教授.《静夜思》赏析.

浅谈低段识字写字的有效性评价 篇9

关键词:识字评价;写字评价;有效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写字识字教学提出明确的要求,面对较高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写字识字能力并给予合理评价,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有效的识字写字评价不仅能提高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还能够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让识字写字的课堂充满了活力。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对低年级的识字写字有效性评价做过探究,浅谈一些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把握原则,实施合理评价

识字写字教学是一个长期教学任务,评价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也不能简单通过一堂课就能给予合理的评价,评价学生的目的不再是单一的看学生的识字写字掌握情况如何,还应该看每一次的识字写字有没有明显的进步与提高,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与提升,为教师的课堂教学策略作出及时调整。在实施识字写字评价时,我们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重过程评价

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是动态发展的过程,评价一个学生识字写字能力如何,识字量的多少,字写得怎么样,不能简单理解为多与少、好与丑,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进步。

2.重激励

对学生进行识字写字的方法与过程、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要重在表扬和鼓励,激励孩子们多识字、写好字。

3.重开放

对于学生每天学习到的生字,教师可以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同时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写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消除学生的自卑感,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这样评价的目的就达到了。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

新课程教材的设计加大了对低年级的识字量,对识字写字能力要求比较高,但也不能以过高的标准要求学生,否则会加大学生沉重的课外负担,造成学生怕学、厌学情绪。那么低段学生的识字写字情况应如何合理给予评价呢?

1.以学生主评,教师导评的形式进行

学生的评价方式有很多,比如组长抽查与同位互查相结合,课内检查与课外检查相结合等形式。对学生已经学过的生字词,同桌或组长检查时可以用Good、笑脸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给学生充分的自信心,但出现错误时,教师需要对学生明确指出,进行集体评价并对容易错误的进行订正。

2.课外识字评价,突出家长参与评价的形式

学生的识字写字任务可以结合家庭评价,每天在学校没有完成的任务,教师可以将之作为课外作业,发挥家长的优势,让家长成为评价活动中的一员,使家长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除了每天学习的生字词,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读的课外书籍、成语、寓言等内容让学生读给家长听,家长给予合理评价。家长听完所讲的故事后,在故事书上写上鼓励的语句。如:“今天又认识了10个字,进步很快!”。

3.结合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同评,提高教学效果

识字写字教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地巩固已经学会的知识,所以对于识字写字的测查还要延伸到课外。比如:每过一周教师可以举行生字词竞赛,根据竞赛的情况布置学生认真复习回顾,让家长签署评价结果,老师根据家长的评价给学生鼓励与赞赏,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评价,组织全班生字词比赛,学生之间进行评价。如上所述,整个识字教学评价可分为:课外预习——家长参评;课内学习,同位互评;补救学习——教师测评;课外复习——家长测评环节,形成了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同评的局面。

三、写字评价,激发热情

学生的写字教学,教师首先要端正学生的写字态度,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写字效果。对于学生写字过程出现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及时纠正并用委婉的语气以建议形式提出,让学生知道今后努力的方向;对进步较大的采取激励表扬,给他们画五角星、小红花的等。这也是课堂评价最终目的,体现了评价的功能不仅在于激励,更在于指明方向。

我们深知,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对于客观合理的评价需要教师潜心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开开心心识字,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这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更需要家校的密切配合。

(作者单位 江苏省阜宁县益北小学)

低段“写话”教学点滴谈 篇10

一、读为基础, 先说于写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可见, 阅读是写话的基础。因此, 在平时教学中, 教师应该先抓好阅读, 引导学生多看书, 看好书, 如可以看一些优秀的图画书、童话故事书、儿童诗集、儿童小说等, 这些读物在构思、语言等方面都会给学生带来趣味性和模仿性, 是学生学习的良好范例。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体会到故事的精彩, 还可以积累词汇, 感受句子的完整和语言的优美。

阅读之后并不急于让学生马上写。从儿童的发展规律来看, 孩子阅读多了之后, 自然而然地先体现在“说”上。他们乐于把自己看来的故事说给同伴和老师听, 以此分享阅读的乐趣。可见, 从阅读到写话的过渡, “说话”这个过程不可忽略。教师可以在班级里组织开展讲故事大赛, 锻炼学生“说”的能力, 通过“说”促进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 培养阅读的兴趣。当然, 有时也可以趁热打铁, 在请学生用一句话说说听了最感兴趣的故事后的想法, 交流之后再试着写下这句话, 以此来锻炼学生阅读和写话的能力。

二、利用教材, 把书教厚

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 是很好的写话教学素材。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 把书教厚。一年级的课文虽然简单, 但也开始出现像“绿油油”“红红火火”这样的好词,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及时积累并适当拓展。又如“春雨, 像春姑娘纺出的线, 轻轻地落在地上, 沙沙沙, 沙沙沙……”这样的好句, 都应在平时讲解课文时渗透, 让学生感受到句子的美, 能试着仿说, 为以后尝试写出这样优美的词句打下基础。

三、贴近生活, 抓住契机

一年级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写话, 如何让他们感受到写话的快乐?要让学生真实地表达自我, 教师就要创设学生乐意表达的话题。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 笔者问:“为什么小蝌蚪一开始以为乌龟是它们的妈妈呢?”学生读了课文不难发现, 因为鲤鱼阿姨告诉小蝌蚪, 它们的妈妈“四条腿, 宽嘴巴”。笔者又问:“那青蛙的确有这个特征呀, 小蝌蚪怎么会找到乌龟呢?”学生说:因为乌龟也有这两个特征。“那后来它们又是凭借什么信息找到妈妈的呢?”原来是乌龟提供的两个新信息———“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 披着绿衣裳”。通过和学生一起总结, 大家明白了, 原来在介绍事物的时候要观察全面, 抓住主要特点, 这样的介绍才能更全面、更完整。之后笔者又与学生玩了“猜猜他是谁”的游戏, 教师逐个介绍某一学生的特点, 让学生猜猜他是谁。如“他是一个男孩子”“个子小小的”, 全班学生的目光集中到座位前几排的男孩子身上……他们开始猜测了。教师又说:“他今天穿了件有领子的衣服。”……快接近答案了, 学生越来越活跃。“他的衣服是黄色的!”当教师这句话说完, 学生异口同声地喊出了这位同学的名字。通过这样的游戏, 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介绍事物要全面具体。接着, 让学生按照老师的方法来介绍你在班里的好朋友, 很多学生都说得相当不错!

四、句式指导, 分块练习

一年级学生知道句子的组成有最基本的几个要素:人物、地点、事件。以课文中的句子为例:小壁虎在墙角捉蚊子。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这样一解释, 学生比较容易懂, 并能说出很多这样的句子来。于是, 我又请他们仿照例句写一句子, 和同桌分享你的句子。接着在此基础上, 一步步增加难度, 如教师提出:“你能为‘小壁虎在墙角捉蚊子’这句话加上时间吗?”根据课文, 学生不难加上“夏夜”一词。教师又问:“为什么是夏夜, 不是冬夜、春日呢?原来加时间也需要加上合适的、恰当的时间呀!那你能为你说的句子加上恰当的时间吗? (什么时候, 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让学生渐渐学会把话说完整、说具体。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课文中会出现如“一边……一边……”“有的……有的……还有的……”“一……就……”“先……再……”等句式。可以请学生充分读文中范句, 再试着自己说一句。让会的学生先说, 不会的学生可以先听。听了别人的发言后自己说一句给同桌听, 尽可能让每个学生参与说。当然, 句式运用的讲解也需要教师进行提醒, 如“一边……一边……”句式, 说的是同一个人同时在做的事情……

当然, 句式的训练还可以结合“把”字句、“被”字句、“听”字句、“看”字句、“说”字句等进行训练, 为写话打下基础。

摘要:写话一直以来都是学生颇感畏惧的内容。教师应努力从一年级开始降低学生对写话的畏惧情绪, 可以从“读为基础, 先说于写”“利用教材, 把书教厚”“贴近生活, 抓住契机”“句式指导, 分块练习”这几方面进行尝试。

关键词:写话,读说,教材

参考文献

[1]山姆·史沃普.我是一支爱写作的铅笔[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 2012.

浅谈低段语文写话教学 篇11

一、审视低段写话教学现状, 把握症结所在

综观低年级段写话现状, 笔者发现不论从教师, 还是学生方面都存在不少弊端, 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写话的兴趣及能力的发展。

从教师方面看, 有些教师缺乏写话教学作前指导和作后评改策略, 写话教学形式比较单一, 内容千篇一律;有些教师片面强调“多写”, 却忽略了“多读”, 而部分教师拔高写话的要求, 认为学生只写一两句话达不到所谓“具体生动”的要求, 因此, 学生获得的批评比奖励多, 指责比引导多。写话到底该怎么教, 教什么, 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成为许多老师的困惑与难点。

从学生方面看, 大多数孩子写话不主动, 缺少兴趣, 把它当做一种负担, 甚至“谈写色变”。究其原因, 有的是不知从何入手, 有的缺乏细致的观察, 写不具体, 而更多的是识字量少, 阅读面窄, 在写话时出现语言贫乏、用词不当、条理不清、上下不连贯、语句不通等现象。这些问题成XIAOXUEJIAOXUEYANJIU为了制约学生写话能力持续发展的一个巨大的障碍。

二、探究说话学习的规律, 反思写话教学

写话的学习那么痛苦, 那同是语言学习的说话, 孩子们在起步阶段有那么多困惑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绝大多数的孩子或开口早, 或开口迟, 都开开心心地学会了说话。事实上, 从说话学习的一般过程, 我们可体会到说话学习的一般规律。

1. 积累是孩子开口的前提, 写话也需要积累

孩童开口说话, 和他开口前家人创设的语言环境密不可分。在孩童头一年至一年半时间里, 是语言的潜伏期, 表面上看没什么说话, 其实正在不断酝酿和积累, 当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 自然而然就开口说话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家斯温里就认为:虽然婴儿约1岁多开始说话, 实际上在这之前, 他们的大脑也在积极获取来自周围的语言。因此, 到开始说话时, 他们实际上已经掌握了几百个词汇。可见没有语言积累, 孩子就不可能学会说话。同样的, 要想写出一手好文章, 也离不开大量的积累。

2. 模仿是孩子开口的基石, 写话也应从模仿开始

模仿在儿童语言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大量的研究和实践都已经表明:儿童学习语言的能力是很强的, 而这种能力主要来源于模仿。学龄前期的儿童成功学会说话, 几乎完全依赖模仿。失聪的孩子绝大多数不会说话, 并不是因为他们说话器官有问题, 而是因为他们听不见, 没有模仿说话的范本。由此可见, 模仿是孩子学会说话的基石。那么在学习写话的时候, 我们不必另起炉灶, 教孩子学会模仿, 可以降低写话难度, 体验写话成功感, 让写话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夸奖是孩子开口的动力, 写话更应以鼓励为主

婴幼儿专家指出:婴儿是否经常咿呀学语和父母注意的多寡有关, 如果经常夸奖关注, 孩子学说话的兴致就很高, 反之就会抑制发声的次数。当孩子艰难地说出人生第一个词语的时候, 妈妈的惊喜、笑容以及一连串的亲吻, 给孩子正面的评价, 让孩子感到成功的快乐, 激发孩子继续开口的兴趣。而如果经常给予孩子不理睬、嘲笑、白眼等否定性反馈, 就会严重打击孩子开口的信心。所以婴幼儿专家指出:总是对孩子说“不”, 刻意纠正语音, 语言技能就会落后于较少听到否定反馈的婴儿, 有时还会扼杀他学说话的动机, 甚至产生口吃或沉默寡言的后果。因而父母大可不必为这些学说话的小错误担心, 孩子今后自会以他周遭人们的说话为榜样修正自己的错误。

在写话教学中, 能否坚持以激励为主的评价手段, 是让写话新手上路的关键。我们要以一颗宽容之心, 接纳基础各不相同的孩子, 创造机会给孩子成功的体验, 激发孩子继续写话的欲望。

三、借鉴说话习得规律, 探索写话教学策略

任何一个园丁都知道, 刚出土的幼苗, 只能给予甘露和因势利导的扶植, 任何妄剪妄裁之举, 都有可能把幼苗扼杀于摇篮之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一、二年级要对写话有兴趣, 写自己想说的话, 写想象中的事物, 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可见乐于写话、激发兴趣在低段孩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写话教学中, 我们应善于唤醒学生, 多给孩子成功的体验, 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巨大的潜能, 引领孩子顺利上路。

1. 勤积累, 充盈语言库存

积累是孩子开口说话的前提, 在写话教学中也应注重语言积累, 以达到“厚积而薄发”的效果。激励孩子早积累、多积累, 充盈语言库存, 让“巧妇能为有米之炊”, 可以有效帮助孩子尽早提笔写话。

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文章取材新颖、布局合理、语句优美, 背诵课文是最方便的积累优秀书面语言的方法。为提高学生背诵的兴趣, 降低背诵的负担, 学期初, 我们把课文按长短及难易划分星级, 容易背的一星, 难度随星级递增。鼓励孩子积极背诵, 在学文前背出, 星级奖励加倍, 每天检查背书进度, 及时奖励星星, 让孩子有背书的欲望。接着, 老师把每天的早读、上课预备铃后3分钟定为固定的背书时间, 学生抓紧时间背书换来奖励, 何乐而不为?每学期, 班级有大半的同学能背下整本书, 全班同学背诵的篇幅都远远超出课文后面的要求, 从而大大积累了丰富又规范的书面语言。

单靠课本积累词汇是不够的, 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 在课外阅读中积累词汇。如学习课文后积累了一些有关四季的词汇和句子后, 再引导学生到课外阅读描写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文章, 从中积累词语和句子。在教师的指导协助下, 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就会主动去收集自己感兴趣的词句在班级里进行推广, 教师还应引导孩子把收集的好词好句进行分类汇总。

生活是人生的舞台, 人们可以在生活中展示自己, 它更是个巨大的课堂,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和经验。孩子们每天接触的人和事, 都是学生学习的资源。我们要在恰当的时机激发学生的积累兴趣, 教给其积累的方法。孩子们由于各自成长环境不同, 兴趣爱好不一致, 交流时肯定各有各的精彩故事, 可以实现资源共享, 丰富各自的语言。教师要善于发现并肯定学生积累词语的能力, 以此来激发学生关注生活中词汇的兴趣。如把他们的词语收集在黑板的一角, 向全班同学推广。在有效的激励下, 学生学习并积累词汇的兴趣大大提高。

2. 巧模仿, 学习写话方法

一般认为, 写作最忌讳的就是模仿他人, 没有个性和创意, 但对于毫无写话经验, 阅读积累也不足的处于写作起步阶段的低年级学生来说, 通过模仿来完成“不会写—会写”的过程, 很有必要。心理学认为, 儿童语言能力是由后天经验形成的, 它强调模仿和强化。当然模仿, 绝不是简单的抄袭, 更不是教学目的。它是通往自由写作的必经之途, 它是一个具有高度智慧与复杂技巧的教学方式。有的老师担心孩子模仿会养成依赖, 我想大可不必担心, 因为我们要相信孩子是充满上进的个体, 就像一个学会了走路的孩子, 他绝不愿意再坐回学步车里。有的老师反对学生模仿他人写作, 认为限制了孩子的创造力, 造成千篇一律的后果。我想, 这肯定不是模仿的错。面对幼稚的学生, 面对不同的题目, 如何引导学生模仿, 怎么模仿, 是很值得我们结合实践来好好思考的。

教材集合了许多文质兼美的优秀文章, 是语文教学的范例, 具有典型性。利用教材仿写, 对写话刚起步的小学生是一个很好的指路明灯。通过仿写, 既达到从读到写的迁移, 又积累了词句掌握了语言规律, 还可以少走弯路。因此, 这是一种高效的写话方法。笔者经常结合一些语言规律明显语言点突出的课文让学生仿写。

看图写话是小学生写话的难点。读懂图, 写清楚, 对于刚起步的孩子来说,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就比较依赖老师和家长。有的孩子比较幸运, 家长有能力指导, 就上手很快, 显得轻松;有的孩子因家长也不会写, 就犯难了:该从何下手呢?笔者充分利用班级博客, 上传看图写话, 让孩子在模仿同伴的佳作中赏析学习, 学会写话。

二年级上学期, 我每周在博客上布置一篇看图说话。孩子们口述, 家长负责打字上传。如果孩子看了同学的作品受到启发, 可以修改自己的作品, 再次上传。老师以上传的最后一篇作为正式作业, 参加班级评比。这样既为不会写的同学提供范本, 也让想写得更好的同学得到启发。

看图写话一关顺利过去, 看词语写话又像拦路虎, 挡在孩子的前面。既要编故事, 又要用词语, 有的孩子顾此失彼。当孩子们苦恼的时候, 老师可以口头示范, 用上规定的词语, 把孩子们耳熟能详的故事, 如《拔苗助长》插进写话里, 以帮助孩子寻找模仿范本, 开拓写话思维。在学生掌握了模仿一个故事的基础上, 老师可以继续示范, 用规定的词语说话, 让孩子寻找这段话中有哪些曾经听到的故事, 让学生明白, 写话不但可以借用一个故事, 还可以把几个故事编进去。在老师的引导下, 孩子们写话兴趣浓郁, 写出了前所未有的长文章, 孩子们充分感受到“我会写”的喜悦。

3. 多激励, 促进写话评改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标要求教学内容的确定, 教学方法的选择, 评价方法的选择, 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那么, 在写话评价过程中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笔者倡导在小学低年级写话评改时降低要求, 以奖励为主, 激发学生写话兴趣。

面对写话任务, 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希望能够出色完成。但由于学生写话基础不同, 有的孩子即使再用心, 也弱于其他孩子。如果按一刀切的评价手段, 过多的红圈、问号, 甚至重做, 会让这些孩子“望文兴叹”。因此, 在写话初期, 老师改变评价标准, 采用以写话数量为主、写话质量为辅的评价方法。只要你写, 就能获得老师的奖励。在本子上每写4行, 而且书写认真, 就可以得一颗星, 得到浪线的词句加倍计算。能力强的孩子游刃有余, 能力弱的孩子也信心满满, 因为他即使写若干个不连贯的句子, 获得的星星也不少。老师在批改时多画浪线, 尽量对错别字睁只眼闭只眼, 只有已经学过的, 要求学生四会的字才圈出来, 免得满页红圈圈打击孩子的信心。只奖不罚的评价策略有效提高了孩子写话的积极性。一段时间下来, 孩子写话热情高涨, 部分家长反映, 孩子写到很迟也不肯睡觉。

写话草稿完成, 虽说面批能让作品更加完美。但是老师的威严会让孩子在老师面前忐忑不安, 老师的修改会让孩子觉得是在接受老师的批评。所以在低年级写话批改中, 老师要抛弃追求完美的意识, 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 通过同伴互助来完成写话批改。

上一篇:给迷失的自己一些励志语录下一篇:非师范专业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