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语文教学中(精选8篇)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 篇1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摘要﹞:创新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它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新时期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对于文章的写作来说,创新则是文章的生命;对于文章的阅读来说,创新则是思维的火花;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来说,创新则是探究学习的根基,所以说创新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靠后天的开发和培养的。教师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兴趣,大胆改进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新世纪的教育是创新的教育,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提高个体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新教材,激活学生思维的创造力,是语文教师的义不容辞责任且必须为之的任务,由于普通中学学生,阅读少视野不广阔,思维狭窄,制约着学生学习语文的质量,影响着学生的整体素质,又由于近几年考试的压力,教师的着眼点放在了提高学生的分数上,忽视了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不能深入地探究问题,致使学生认识肤浅,缺乏创新精神,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型人才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创新精神主要表现为敢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创造能力则表现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的核心内容是创造性思维。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能够以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知识和疑点。主要特征表现为:独立性,好奇心,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和健全人格。素质教育需要创新型的学生,这决定了语文教学培养创新型学生的职责;教育改革强调创新教学,这促使语文教学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它的基础性、工具性决定了它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成为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和谐情境,激发创新兴趣。
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气氛中,才能迸发出想象力、创造力的火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育的作用就是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平等、民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天性自然的流露出来,主动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愉快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创新教育必须要有创新教育的氛围。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人在熙熙攘攘的闹市就会洒脱不羁,身处庄严肃穆的环境,就会庄重严谨。创新教育也是如此。语文课堂的创新教育,就要有创新氛围,需要构建一种和谐自然的课堂环境。创新必须让学生与教师是在一种平等、民主、和谐、自然的气氛中进行交流。反之,是不可能激发出创新火花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欣赏学生,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的创新热情会得到极大的激励。有了创新的课堂氛围,不等于学生就能创新。它还需要老师因材施教的引导,运用恰当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如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境设置,应注意两点:
一、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即是要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善于以商量的语气,亲切的微笑和赞许的目光,肯定的手势去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敢想、敢说、敢问,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师生关系融洽,在教与学、主导与主体间形成一种激励机制,营造一种教也愉快而学也愉快的和谐教学情境,教学过程便真正成为教学一体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
二、课堂情境与教学内容的和谐。课堂情境与教学内容的和谐,是指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需要,创设情境,营造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诱发学生以高涨的情绪,全身心的进入阅读思考的主体角色,去探索,去创新。比如“爱国”这一主题,讲授《最后一课》、《谁是最可爱的人》等课文时,教师可援引身边的例子,由熟知的人之常情导引到宏大主题的感知和接受,使学生意识和感觉到成功阅读的智慧与能力,体验到成功与创新的乐趣。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将思维推向更高境界。
由此可知,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最终促成了学生最佳的阅读心态。而创造思维能力的出现,往往是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潜在的智能得以充分发挥的结果,而且最佳心态的形成是诱发潜在创造智能的基础。所以,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的创造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萌芽和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
二、改进教学方法,渗透创新教育。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基本模式和教法体系是“以教师讲析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和教法体系违背了“教学应以学生为本”的新教育思想。它把学生当做容器,一味向学生灌输,无视学生的存在,抹杀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抑制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精神的发挥,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学习地位,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教师教一篇课文常常是: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毫无关系,因此也就谈不上什么创新教育了。由于没有注入创新因素而导致:教师说得头头是道,而真正听、说、读、写能力方面的训练内容则没有注重,这样就几乎抹杀了学生所有的创新能力,因此教法必须改进。要考虑:(1)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这是创新的前提与核心。康德说:“想象力是一个创造性的认识功能。”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出来,他就成功了一半。(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先决条件,掌握一定的知识又是创新的先决条件。(3)还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才能激发创新的潜意识。(4)在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上改进教学方法,要大胆走出课文、走出课本,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大展宏图。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选用一些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质疑释难、问题讨论、创作表演等教法和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手段,改变过去那种满堂灌的做法,使学生在学习中改变那种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树立崇尚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最终目的的行为。当这种意识逐渐支配学生的学习时,学生就会在学习中去发现,去探讨,去思索,去判断,形成新的结论。
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设法引导他们在立意、选材、构思到语言表达方面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拓展发散求异思维,让他们意识到写作是体现自己独到的东西,是自我个性的直接外泄。例: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立意写作,以续写《滥竽充数》为题,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立意着笔。如教师提出可以“不能让南郭先生再充下去”、“南郭先生溜走了是有自知之明”等说明可从多个角度立意着笔,并让学生思考确立些什么文题续写。学生们互相议论后摆出了一大堆作文题,如:“南郭先生为何混进了宫廷乐队”、“假如南郭先生不逃走”、“假如南郭先生后来学会了吹竽”、“南郭的出路何在”、“劝君莫学齐宣王”、“齐宣王听竽给我们的启示”、“以齐宣王和齐湣王听竽想到的”、“齐湣王高明在哪里”等。通过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立意着笔,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也从多种思路的选择中,让学生体味到创造的灵活性。在作品教学中,教师应告诉学生不能满足于一般的感受和现成的答案,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敢于说“我认为”,要相信“我能行!”大胆质疑问难,寻找能展示自己个性的答案。如《皇帝的新装》这课,有学生提出了“对两个骗子应重新认识”的问题;骗子固然可恨,但他们骗的对象是一个昏君,更可恨,骗子反而变得可爱了,他们也许就像罗宾汉一样,专门为人民服务的,或者专门把骗来的东西分发给穷人,这些观点也许与作者的本意背道而驰,但也不无道理。因此教师应肯定并鼓励他们这种做法。
三、改进教学手段,融入创新教育。
教学手段是组织课堂教学的环节,教师要从多方面入手,创新教学手段,才能全方位的整合课堂教学。
多媒体教学诱导学生创新思维。多媒体将学习内容图像化,集合了文字、图形、动画、图像、音频和视频为一身,展示了丰富的信息和教学艺术,符合学生的心理状态。借助于多媒体情境,将课文内容展现在眼前,将知识诉诸画面,达到声、画交融。教学内容更具体、更生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学得愉快。多媒体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提高了学生的感性思维。针对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能够有效突破,加深学生的理解。多媒体打破了教学的时间、空间限制,丰富了教学信息。拓宽了教学渠道,从多方面整合学习内容,增大了学习容量。激起学生极大极浓的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思维。进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接受与创新,在视觉与听觉交织的立体空间,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深化了对知识的认识,从而达到提高课堂质量的目的。例如:教学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雪》一课,运用多媒体教学,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词和诗一样,精练的语言都能反映出极为丰富的生活内容,这样的词,如果只靠教师讲解,学生只能是粗略地领会,不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如果运用多媒体五彩的画面、奇妙的音乐、亮丽的色彩、变幻的图形、出其不意的拓展延伸,就能激起学生极浓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接受与创新,当学生在配乐朗读中欣赏“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的画面时,他们会在观察中想象词中描绘的秦晋高原冰封雪裹的动人景色,会领略作者“欲与天公试比高”的伟大胸怀,会和作者一样由衷地发出“江山如此多娇”的感叹。如果教师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品读、赏析佳句,学生潜能中创新的火花就会因此而不断闪现,这将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学生爱创、乐创的能力。
四、改变教学观念,大胆创新。
传统的教学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绝对正统的课本教育,知识传授仅限于课本,即就课论课,所有习题答案都以教师为准,课堂上教师一人主宰,提问成了教师的专职,回答成了学生的必须义务。这样时时处处都控制学生思维,总拘泥于
固定的框架,那这样的教育还从何谈创新呢?因此应转变教学观念。鼓励学生多动脑、多疑、多发现;在阅读与写作方面也要大胆尝试、探索,要让学生完成从“学答”到“学问”的转变;同时也要在语文教学中创造性地进行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
1、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在课堂上我们的学生已经习惯教师代劳一切,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尤其是理解性的题目,总怕与老师答案不完全一致,总怕出错,不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教师一人说,学生听的现象。因此,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直线下降。他们总期盼有别的同学来发言,然后都举双手赞成,所以答案总是唯一的。其实语文教学中有些题目就有不同的答案。拿分段来说吧,面对一篇文章总得先分清层次脉络,然后才理解赏析。同一篇文章,不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就会划出不同的层次,只要有道理、合乎逻辑的,教师就要给予及时肯定,不要在他们发言的第一次就扼杀他们的创新能力。而且阅读一篇课文,不要拘泥于一种成型的看法,而多思考多琢磨,经常从多角度来划分层次,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严密、全面、深刻、灵活。久而久之,学生看一切事物、事件、分析人物也就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提炼、研究,以激起自己的创新意识。如在《七根火柴》教学中,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用一句话来说明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有说一个关于长征的故事;一个关于中国红军战争的故事;一个动人心魄的故事;一个发生在长征途中茫茫草地的故事;一个无名战士保护和传递七根火柴的故事„„。他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几十种答案,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这样的发散思维中已渗入了不少的创造性阅读的内容,这样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学生受益终身。
2、创造性地进行阅读指导与作文训练。
阅读作为从文字作品中提取、加工、运用信息的心智技能,被尊为“学习之母,教育之本”。语文课堂中的阅读教学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阅读能力,教会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丰富思想、陶冶情操、扩展视野、增添智慧,形成良好的创造品质。这对于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学生终身发展来说,意义是重大的。
在课文中适时地对重点段进行阅读指导,可有针对性地出一些问题来让学生回答,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但课内阅读是十分有限的,更多的是课外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只有大量地课外阅读才能真正起到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的作用,因此要对课外阅读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有创造性地指导。(1)指导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这是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的标志,可一个学期订一次计划,中途也可以做必要修改,使其顺利进行,保证阅读的质量。(2)指导学生获得基本阅读方法。教给他们默读深思、朗诵吟咏、背诵记忆、精读提炼、速读猎取、积累运用等方法,以达到开卷有益。(3)指导学生形成基本阅读能力。在阅读中必须从内容到形式,由形式到内容反复深化,并适当使用工具书。(4)阅读后要及时写出自己的体会和心得。(5)要指导学生适时检查阅读情况。自己阅读了哪些文章,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篇,从中你学到了什么。实践证明用以上方法达到创新阅读并得到良好效果的目的。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缺的一部分,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把自己的知识、体验、情感外化的一种表现,是学生知识重组、创新的过程。因此,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沃土。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特别重视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针对当今的作文教学状况,如何引导学生的作文力求别具一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作文只有“读书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有了材料,才能“行万里路”,作文重在积累材料并运用材料。在作文训练中,我认为应当这样:(1)提前明确作文任务,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材料。(2)写作时间宽裕些,不必局限于两节课,可适当推后。(3)每天一篇日记、每周一篇作文,以培养学生写作兴趣。(4)为保证大面积提高写作水平,就要加强检查力度,增加交流次数,提高评析质量。另外,还可借办黑板报、手办小报,学习长廊等方式激发学生创作欲望,提高写作水平。
3、启发学生多思解疑,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亦称扩散思维、辐射思维,是指在创造和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中,从已有的信息出发,尽可能向各个方向扩展,不受已知的或现存的方式、方法、规则和范畴的约束,并且从这种扩散、辐射和求异式的思考中,求得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衍生出各种不同的结果。这种思路好比自行车车轮一样,许多辐条以车轴为中心沿径向向外辐射。发散思维是多向的、立体的和开放型的思维。一直以来教师大多主宰课堂,学生大多怕问怕答、高分低能,何谈创新呢?为此,要把学生的活动变为“思维体操”,强调学生“跳起来摘果子”。课堂上,根据学生实际设疑或让学生互相设疑,启发学生多思解疑。如讲《我的叔叔于勒》,教师首先肯定菲利普夫妇的自私、虚伪、贪婪、冷酷,然而学生有逆向思维,提出是于勒自己败坏家产才引起这样的结果的看法。通过多重问题,一问多答等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这样不仅使学生触类旁通,解决各种疑难,还能培养其创造力。讲《愚公移山》后,教师肯定愚公移山的正确性,然而学生有逆向思维,提出“移山不如搬家好,”的看法。还通过一题多问,一问多答等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如前面对《七根火柴》故事的概括,这样不仅使学生触类旁通,解决各种疑难,还能培养其创造力。
4、在语文教学中有创造性地进行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语文审美教育就是要培养个体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理想,即通过语文审美教育培养个体对于语言的形式美、语言性文艺作品的艺术美、语言交际中的社会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以树立个体崇高的审美理想、高尚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趣味,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和人格完善,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而初中语文课本集中古今中外名篇佳作很多,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积累经验、寻找规律,教学中给学生讲一些美学理论,让学生知道《荷塘月色》是一种自然美,《琐忆》是一种人性美,《七根火柴》是一种社会美等。另外,要让学生在对作品的分析理解中认识每一种具体的美,如结构美,内容美、音乐美、艺术美等。可结合教师讲评提高鉴赏美的能力,进而来创造美,用语言行动来描绘生活,发现美,提高美的创造力。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叶圣陶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语文学科是基础性工具学科,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在语文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是语文教师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教育理论上曾说到“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可见一个人的德育好坏与否在人的一生中是至关重要的。教书育人,古往今来都是为人师者的天职。在语文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课内外内容来解决这个问题,可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用故事中的人物的高尚品德来感染学生,用文章所体现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如在学习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时,介绍了诗歌的背景,当时中国国土沦陷,而本诗的作者艾青在诗中就用“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来表达自己可以为祖国牺牲的爱国主义情操。陶渊明的理想世界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可他曾经为官的朝廷是充
满黑暗和贪污的,于是他决然的告别了官场,辞官回家种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都是忠肝义胆的仁人志士,他们流芳百世,为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不朽的赞歌!此外语文教师要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来言传身教,用周围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来点化学生。让学生丛点滴做起,做一个有崇高道德的人。
总而言之,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而教育的发展在于不断创新,与时俱进。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的责任。只要教师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多给学生一些引导,多给一些思考的时间,多提供一些展示能力的机会,鼓励学生探索,品尝到创新的甜美,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增强,创造性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提高,那就一定能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美好理想,就一定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玉秋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2、姚本先主编:《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3、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理论》,2005年5月第2版。
4、薛萍:《为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浅淡语文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广西教育》,2004年第35期,第32页。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 篇2
一、挖掘课文内涵, 注重德育渗透
不能把对学生的思想品质教育变成教学附加的成分, 而应从具体内容出发, 挖掘课文本身所蕴含的思想教育意义。比如《黄河颂》一文, 作者以似火一样的激情, 对黄河孕育的华夏文明予以热情的讴歌, 在国难当头之时, 以英雄的气概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勇抗战。文中蕴含着大量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内容, 教师只要准确地选取切入点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渗透, 就很容易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努力学习。又如学习《土地的誓言》一文, 我们便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九·一八”事变给国民党带来的深重灾难, 学习作者爱故乡、爱国家的思想感情, 在作者那淳朴的爱国意识影响下, 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为中华民族的强大贡献一份力量。如果每篇课文都能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或得到一次教育, 那么“教书育人”的目的又何愁实现不了呢?
二、介绍时代背景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中学语文课本中, 有不少介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品质的文章。在学习此类文章、介绍其时代背景时, 可以联系这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个人所具备的崇高品质以及他们为祖国作出的卓越贡献进行教学。如在讲授李大钊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时, 着重讲革命党人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气馁, 坚信革命必胜、民族必兴、气魄雄健豪壮, 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在学习该文时, 如果能详细介绍时代背景, 这对我们的学生有相当大的教育意义, 能使学生明白如何面对艰难困苦, 如何面对人生挫折, 如何树立起冲破险阻的必胜信心。类似这样的文章, 通过相关的背景介绍, 能激励学生, 同时也使他们明白该如何做人、如何学习。
三、拓展延伸相关知识
对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有关知识, 可以适当拓展延伸。如在学习《五柳先生传》一文的时候, 将陶渊明的洁身自好, 不断追求自我完善与当今社会中的某些腐败者的追腥逐臭相对比, 培养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又如在学习《邓稼先》一文时, 将邓稼先的真诚坦白、忠厚平实、不骄不躁, 敢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与现在某些功利浮躁之风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课堂中我们加以拓展延伸, 对学生进行教育, 让学生学会拒绝肤浅, 接纳深刻;拒绝疏离, 接纳关怀;拒绝虚伪, 接纳真诚, 在内心平台树立具备优秀人格品质的偶像, 并逐步地塑造自我。
四、延伸阅读, 拓宽思维视野
课本篇目毕竟是有限的, 但在有限的课本中将学法延伸到课外, 使学生遨游书海, 就可以达到以有限御无限之妙。在教读课本时, 应有意识地向外延伸, 平时加强课外阅读, 有意识地选教育情味浓的篇章, 使学生在无限的知识海洋中遨游着、撷取着、进步着。如上《劝学》时, 学生知道了学习要坚持不懈, 我觉得这样还不够深入, 就适时地讲述了一个小寓言故事———《受伤的兔子与猎狗》, 受伤的兔子在凶猛的猎狗主无情的猎枪下却逃生了, 为什么?这个问题让学生顿悟:要坚持不懈, 还要全力以赴。那一次课后, 有的同学桌上就贴上了“全力以赴”四个字作为座右铭, 时刻激励自己。我知道, 育人奏效了。当学生目标不明时, 我就补充励志导向的资料;当学生学习懈怠时, 我就补充水滴石穿的资料;当学生心理波动时, 我就补充积极乐观的资料……在老师有意识的导引下, 在学生有激情的努力下, 班级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也形成了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的和谐群体氛围。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凸显美育 篇3
一、感受音乐美,增强语感和想象力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通过音律与节奏创作了音乐艺术。这种来自视、听高级感官而产生的美感对学生来说能获得一种精神愉悦和情感满足。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儿歌、散文、绕口令中的韵律美,节奏美让人余音绕梁,回味幽长。
1.把握语句的节奏,培养良好的语感。
掌握好语言的节奏与韵律所显示出来的那种抑扬顿挫的语调,轻重缓急的语速,字里行间的回环往复,才能体现出一种和谐的音乐美。教师应抓住教学契机,把学生引入一个千姿百态的意境,使学生获得情感和情性的熏陶。如我在指导朗读《美丽的武夷山》中的一段话:
武夷山山势险峻。三十六峰造型奇特,有的像玉柱,有的像火把,有的像鲜花,有的像竹笋。最险的是大王峰,从峰底向上有人工开出的石阶,一直通向峰顶。
第一句话总起句,句首的“武夷山”起提示作用,指导读重音,第二句“有的像”读时稍加停顿;描述山峰的造型奇特,语调轻松,语音稍低;第三句写最险的大王峰,“最险”读重音,语调稍高,语速稍快,展现大王峰的气势。通过这样的美读,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体味武夷山的美姿。
2.借助器乐创设情境,激发想象力。
语文教材中的语言美饱含着丰富的情感。如能使音乐与语言完美结合,就能创设出良好的情境。如教《我家住在大海边》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随着跌宕起伏的音乐观看潮来时的壮丽与雄奇。音乐声,浪潮声,声声入耳。音乐的采用与画面的完美结合使学生感受到了“浪潮越来越近,一齐向这边涌来,声音非常响。”“风平浪静”,理解了潮来时的“浩浩荡荡”“山崩地裂”。当时学生所表现出的眼神和表情,证明了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大海的壮美。
在教学中,我还曾运用了快板、小鼓、电子琴等乐器进行伴奏,让学生合着节拍诵读诗文。让学生在美的音乐中享受、感悟,得到美的熏陶。
二、领略诗文的意境美,获得情性和理性的交融与升华
叶圣陶先生提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如何让学生融情入境,关键在于情境的创设。教诗词,不仅使学生弄懂字面的意思,了解其主要内容,还必须“入境”才成。反复吟咏,方能读出韵味来,细细体味诗中蕴含的意境,同时使思维产生发散。如教《朝发白帝城》,这是李白在唐朝元二年春天遇赦,离别白帝城,乘舟东下时所作。全诗叙述与描写相结合,创造出生动感人的艺术画面:“清晨诗人辞别朝霞满天的白帝城,乘着一叶扁舟,沿着滚滚长江,顺流而下;两岸猿声不绝于耳,重峦叠嶂,夹道相迎……好一幅三峡行舟图啊!”通过听有感情的配乐导读,学生进入情境了:全诗展示了三峡美景,洋溢着诗人遇赦东归时轻松、喜悦的心情。从而与作者思想感情交融,感受诗文的意境美。
三、锻炼品格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语文教材的内容有许多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美好的心灵,美好的品质,美好的意境……引导学生体会真善美,识别伪恶丑,自觉丰满人格力量,增强道德修养。
1.人格力量的培养。
教师要把塑造学生真善美三种人格作为奋斗目标。依据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去完善学生美好的人格。如第五册《中彩那天》,文章里的小作者多希望能把中彩的那辆奔驰汽车占为己有,但爸爸却把汽车还给了库伯。这体现了爸爸品格上的“真”。讲课时,我让大家讨论这个问题,然后自由发表意见。并说说:你如果碰到这样的情况,你将向爸爸说什么?大家异常热烈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总结时,同学们懂得了:爸爸的诚实是最珍贵的,是一辆几十万的奔驰汽车无法比的,因为诚实正直是心灵美的体现。教师针对这些教材内容,要善于引导,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2.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
一种情感向道德、人格、价值观的升华,都离不开一个“知”字。学生在优秀篇章中接受到健康崇高的情感熏陶,是认知的成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健康的情感,良好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呢?
首先,要因势利导,贯穿于日常教学之中。所谓“势”,即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也就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能力去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领悟做人的道理。
其次,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文章中鲜明的英雄形象,如邱少云、黄继光、董存瑞、雷锋、张思德……无一不是学生学习的楷模。英雄为国捐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对学生情感的触动,心灵的震撼会深刻印在脑子里的。这时候的教育会影响他们一生,也正是理想教育、奉献教育、爱国教育的大好时机。
综上所述,审美的熏陶、启迪、养成教育是学生长期的认知活动,是潜移默化、融会贯通的过程。这个过程和语文的教育教学活动密切相连,进行全方位育人,才能塑造学生优良的道德情操,养成健康向上的人格力量,树立无私奉献的理想观念。
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凸显美育,注重审美情趣和意识的锻炼与培养,能焕发学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这种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亟待每一位语文教师不断探索,不断前进!
浅谈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 篇4
【摘要】德育是学校工作的首位,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是人最重要的素质。学校各学科必须将德育渗透到各自的教学活动中去,体育教学的特点是以活动为主,更有利于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
【关键词】体育教学德育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09-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现在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的取向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也给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课题,无论是内涵,还是实施的手段上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移的今天,人的思想品德素质是人最重要的素质。并且现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奉行“教条主义”,整天捧着书本念语录,谁背得最熟谁的觉悟就最高,而是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把握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以各种活动为载体,针对性、实效性、自主性地实施德育教育,一改以往生搬硬套的“条条”教育方法。十分强调学校要把学生的德育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去,恰恰体育教学就是一个基本上以活动为主的学科,最有利于在教学活动中有机地渗透德育。
一、利用体育教材内容渗透德育
现在学校施行新课程标准,体育课的教材有了较大的改变,内容十分丰富、广泛。只要我们体育教师能刻苦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制定渗透德育的目标和任务,必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譬如:课本内的武术内容,可以让学生了解,这是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我们通过练习可以强身健体,抵御外敌的侵略,而不是用来打架,打自己的同学,从而培养学生团结、爱国的高尚情操。
又譬如我们在练习1000米、800米耐力跑时,要向学生讲清楚跑步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生理反应――“极点”,大约什么时候会出现“极点”,要如何克服和利用“极点”这一正常生理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刻苦、持久等良好品质。
二、利用体育课常规渗透德育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开展,现在的体育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改革,上课的形式各种各样,但无论怎样变化,我们的上体育课的常规是不会变,不能丢掉的。
因此,我们每学期的第一节体育课必须在教室里面上课,对学生提出上体育课的一系列要求,让学生了解上体育课要准备什么。如:体育委员的工作职责;班长的工作职责;小组长的工作职责。这样能保证我们的教学工作顺利进行,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所学的体育知识、技能、技巧,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体育,养成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并且有效地防止各种运动事故的发生,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作风。
譬如:上体育课中集队的要求,要求学生1分钟要把队伍集好,而且在做到“快、静、齐”,分组轮换要30秒完成;上体育课一定要穿着运动服、运动鞋,指甲不能留得过长等。通过这些常规的教育,严明纪律,严格要求,达到爱生有度。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服从指挥的高尚情操,养成严谨治学的风气。
三、利用体育课活动渗透德育
学校里体育活动非常多,级组之间,班级之间,小组之间,都经常进行一些体育竞赛活动。而这些活动正好渗透德育教育的最好载体。体育比赛要求参与者要按要求穿着服装,要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公平,公正,“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些正是我们德育教育所倡导的内容。
如通过观看我国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和世界各国的运动员同场角逐,经过激烈的竞争,最后勇夺金牌,升国旗,奏国歌。通过这些感人的情境,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教育。另外,结合素质教育的开展,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好,充分展示他们的特长,尤其是那些被我们认为是“双差生”,在班上“无用”,批评多于表扬的学生,他们的精力过剩,好动,往往体育成绩较好,这样通过各种体育比赛,让他们参与集体的活动获取成绩,为班集体争光,充分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因势利导,让这些“差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班集体的温暖,减少这些学生的自卑,自暴自弃的心理。从而重拾学习的信心,让他们跟上班集体的队伍。显而易见,以体育活动为载体,有机地渗透德育,对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比较有效的途径。并且,这些体育活动,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团队精神,对加强班级建设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在学校素质教育中,体育教学要发挥它的最大优势,有机地渗透德育,进一步促进学校德育建设。作为体育教师,要不断学习,充实知识,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铸造人格魅力。跟上时代的发展,把握当代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时刻将学校德育贯穿于体育教学活动之中,做到锻炼与育人相结合。
[ 参考文献 ]
浅谈在诗歌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 篇5
——浅谈在诗歌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
[内容摘要]:审美教育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诗歌教学则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首先从初中诗歌教学现状分析入手,阐述了选题的意义和价值,并根据学生审美趣味依然普遍幼稚化、低俗化,审美心理结构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和完善,审美教育的进展仍然比较迟缓等现状,提出充分调动学生情感因素和生活体验,在诗歌教学渗透美育的教学策略:
(一)营造涵泳明象佳境,培养审美意识的自觉性;
(二)品词遣句悟文明意,培养审美感知力的敏锐性;
(三)激发体验领情悟志,培养审美情趣的高尚性;
(四)融情入境训练写作,培养审美能力的创造性。
[关 键 词]:诗歌教学;美育;中学生;情感因素;生活体验 [正 文]: 一、三大需要:凸显诗歌教学中渗透美育的重要性(一)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已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笔者认为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新要求,因此每位教师要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使自己尽快走进新课程。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其鲜明的教育理想和浓郁的时代创新气息,呼唤着语文教师的角色转换。
然而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如新课标强调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审美教育则是以学生为审美主体,以教师教学的语言感染等精神性内容和语文教材等物质性内容)为审美对象的教育活动。在新课程中,是这样定义教材的:教材是教师在教学行为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也就是说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初中语文(人教版)课本里共选有诗歌48首,总20课,占课文总数的12%。其中古诗30首,现代诗11首,外国诗歌7首,另外要求背诵课外古诗60首。从教科书内容的编排,到课标要求学生课外背诵古诗的篇目,足以说明诗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在诗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正是有效途径之一。但对于新课程中诗歌类教材,教师们表现出了迥异的态度:有些老师认为这些文章不在中考之列,就粗上省上,甚至不上,其做法其实是本末倒置了;而另一些教师则是以教参为纲,死守教参,没有自己的思想,只知道照本宣科,不顾学生的精神体验。其实教材作为知识、情感、价值观的载体,是教学的主要课程资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体,也是审美教育的主要凭借,值得我们去研究、利用和开发。
(二)改变学生审美现状的需要
据研究所做的调查问卷显示,由于受改革开放后潮水般涌入的千奇百怪的文化快餐和流行艺术的影响,再加上应试教育对其思维模式的限制,当前初中学生的审美趣味依然普遍幼稚化、低俗化,审美心理结构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和完善,审美教育的进展仍然比较迟缓。对审美意识不知所云或一知半解。许多同学对“美”的概念模糊不清,误以为现在一些所谓的“流行”与“个性”便是美;“粉丝”、“玉米”等追星一族,就是追求 “美”。对于所欣赏的艺术作品,大家普遍偏向缺乏艺术的卡通、漫画等通俗作品,而不是那些更能表达人类灵魂、深刻思想、智慧精华的文学艺术作品。在审美方式上,他们追求浅显直接,更愿意从诗歌走向对话,从交响乐走向通俗歌曲;在审美情感上,他们不再崇尚含蓄古朴,而是乐于标榜自我、急功近利;在审美感知力上, 对天地自然的美,对平凡生活的美甚至对文学作品的美感觉不敏锐.。而这无论是对于学生自身的心理建构、人格发展,还是对于我们全民族文明素质的养成,都是极其有害的。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一书中指出:要改造社会,首先要“洗刷人心”,要“怡情养性”;而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那么人生美化的关键,就是要能欣赏美,感受美,让美深入心灵,从而陶冶心灵,美化心灵。
(三)改进诗歌教学的需要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众多伟大的诗人光照千古,他们的佳词美诗就像天空中的明星。脍炙人口的诗篇佳句,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多“读”古诗词如同漫步于古诗苑中,体会着中华诗文的灿烂辉煌,含英咀华,如同接受着一次次美的洗礼,使心灵净化;多“读”古诗名篇,体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能够在优美的诗歌语言和意境中熏陶情操,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多“读”古诗词,还可以更深地感受文学形象,从而提高审美能力。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就应利用诗歌这种文学样式的优势,在诗歌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内涵,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美、领悟美、创造美,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进而完善自身人格修养。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前诗歌教学的一些弊病,而根源则是中考“默写”的背景。每年的考试说明中都明确地列出了三十多首诗歌背诵的篇目,考试要求也不过是默写课程标准规定的三十几首古诗中的名言佳句。在中考中,诗歌考查的呈现形式也无非就是以默写填空为主。在这样的中考背景下,诗歌教学自然被教师功利地还原为纯粹的背诵和默写。不仅毫无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可言,更不必说教学策略、教学艺术了。学生对诗歌的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背诵和默写,而失却了诗歌的审美欣赏和文化熏陶。教学陷入误区,随之而来的不良后果是不容忽视的。不但使学生厌学诗歌,还会对学生的健康
成长产生负面影响。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他们的心灵如未开垦的肥沃土壤,播种什么就长什么。在这个时候,他们有时会感到困惑,出现迷茫,甚至手足无措,如果此时我们不利用诗歌或其他中介,给学生播下真善美的种子,而是只教给应考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那么将会使他们进一步模糊了美丑界限,偏离了健康的审美观念。因此,我们有必要审视现在的诗歌教学,改变教学心态和方式,让诗歌教学真正发挥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综上所述,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如何发挥和开发诗歌教学中的美育功能,对于落实新课程理念,对培养初中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牵手诗歌,与美共舞——诗歌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这一课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二、三大美育观:体现诗歌教学中美育的理论的哲理性
(一)新课标中诗歌教学美育观。
2003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可见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者是对人格人品的一个概括性定义。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把他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审美教育的本质就是以学生为审美主体,以教学过程(既包括教师教学的语言感染等精神性内容,也包括语文教材等物质性内容)为审美对象,一方面是主体的体验,另一方面是客体的充分艺术化,尽量运用审美方式呈现。审美教育方式注重主体对客体的美丑、是非的判断,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种情感,如家国情、父母情、同胞情,由此培养健全人格,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中有审美教育目标的分化和细化,尤其是情感态度。至于审美教育方式,在新课程标准中有多处强调,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有:“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教学建议中也有:“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新课标呼唤初中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
(二)接受美学的审美教育观
接受美学认为,作家写出了作品只是完成了文学活动的一部分,作品本身并不产生意义。作品的意义是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也就是说,只有在读者的阅读和接受作品的时候,作品和作家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并发挥作用,否则只是一堆废纸。读者的阅读与接受在文学活动中,有着与作家、作品同样重要的地位,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接受美学要求把作品和读者的关系置于文学研究的首要地位,充分承认读者对作品意义和审美价值的创造性作用。
一般的阅读活动,是从文本到读者,而诗歌教学除了文本和读者(学生)外,还加了一个教师,比一般的阅读活动要复杂,教师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进入诗的审美境界,全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既是主体发现、发掘审美对象的美的素质的过程,也是主体内心品赏、评价美的对象或对象的美,体验美在自身反映的过程。审美能力有三个层级,即(1)感知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具有审美意识,能敏感地捕捉作品中的美学因素。(2)鉴赏美的能力。引导学生自觉进入审美境界,深入体验和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逐步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3)创造美的能力。主要表现为想象的奇特、构思的独到、表达的生动。
(三)初中生独特的美育欣赏观。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生理和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开展美育,能调节学生的心态平衡,促进身心健康。学生通过参加审美教育活动,以快乐的情绪化解紧张的情绪,以愉快的心情化解不正常的情绪。美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健康乐观的情绪,增强其承受挫折的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初中课本中诗歌的美育因素分析
诗歌是人的精神家园,是人类审美的集中表现,它有着其它文体不具备的得天独厚的美育资源。纵观现行人教版七 ~九年级语文教材入选的111首诗歌(现代诗歌21首,古诗词30首,课外附录古诗词60首),都是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典范性诗歌,它们本身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每首诗都与美有关,与人的美化有关:
1.美在情感
情感是诗歌的生命。陆机《文赋》中写道:“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以思纷,悲落叶以劲秋,喜柔条于芳春。”①我国传统诗论、词论推崇的“沉郁”风格,就是主张诗词要循着情感的流动,写得往复深沉,错落有致,以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鲁迅曾说:“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感到愉悦。”②可见,情感是诗歌美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凡优秀的诗歌,往往渗透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例如:《天净沙秋思》中的游子思乡之情,《关雎》中的男女恋情,《乡愁》中的渴盼统一之情,《沁园春雪》中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报国豪情……诗歌美育教育讲究以情动人,就是要凭借这些强烈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情感上的感动和震动。
2.美在语言
诗歌的语言是臻于精粹的一种艺术,处处闪烁着美的光华。诗歌的语言是独特的,它既有精炼含蓄的特点,又有优美生动的神韵,因此,语言美是诗歌中的主要审美因素之一。王
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曾用过“到”“满”“过”“入”等十余字,最后才选定为“绿”,它看似平凡,却动静结合,表达内涵更加丰富,不仅描绘出江南春意的盎然生机,也暗示了作者再次进京的喜悦之情。白居易《暮江吟》中“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这与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咬”字都是经过反复推敲锤炼以后才写入诗歌的,内容表达贴切准确,在浓缩的诗句中包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具有极强的美感和表现力。
3.美在形式
诗歌的形式美,一是表现为思路结构美,即诗歌的构思很讲究“精”“妙”“新”。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诗人以白雪作为全诗的背景和贯穿始终的线索,从雪写起,又以雪终篇,前后关联照应,浑然一体。而《马嵬》这首咏史诗,则是以倒叙见奇,先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二是表现为建筑美。从诗歌的外在形式来看,往往具备一种建筑美,即诗节的匀称和句式的整齐。如《蒹葭》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形成了重章叠句的形式美,一唱三叹的音韵美,再如《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着,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4.美在意境
诗歌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感性形象。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就说过“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③诗的意境美是千姿百态的。有的雄伟壮阔;有的绚丽纤细;有的悲凉凄婉;有的豪放旷达;有的含蓄典雅,景象万千。一首诗就是一幅或多幅美丽的画。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绘出一种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图景,使读者感受到诗人淡泊宁静的心情;韦应物《滁州西涧》则有静有动,以动衬静,雨前涧边的春景构成一幅幽深的画面,雨中西涧的景色同样也很深邃,都流露了诗人心情的闲适和恬淡„„可见诗歌的意境美是诗人的审美意识对现实美的能动反映和创造,因而渗透着艺术家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从而是一种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美。因此诗中的一朵花,一片页,一棵树,一个人,都具有感染人的力量。
四、诗歌美育实施策略
美存在于自然中,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热爱美,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是人的天性。高尔基曾经说过:“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艺术家创造美的形象,以之美化人的心灵,使之向善,此之谓美育审美教育,亦称美育,是人类全面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一个重
要途径。《中学语文教育改革纲要》中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学语文教育不论在教材内容,还是语文教学活动中都客观存在着美的因素。它对陶冶学生的情感,形成他们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情趣、健全的审美能力,并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地位。美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语文学科重要的教育内容。笔者认为在诗歌教学中渗透美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营造涵泳明象佳境,朗读中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叶圣陶先生说过:“就读的方面说,若不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涵泳、体味,哪里会有‘真知’读,哪里会有‘真能’读?”的确,很多作品的精髓是很难言传的,往往只有靠自己的反复吟诵、朗读,才能获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独特的审美感受。传统的语文教学法“涵泳”是很值得提倡的,它主张经过反复吟诵,潜心体会,最后了解把握诗歌主旨和艺术(也就是明象)。在诗歌教学中,不少教师忽略“读”这一环节,太热衷于引导学生以获取答案和结论为满足。在让学生念经式地草率读过课文之后,便迫不及待地就文章词句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围绕问题讨论,表现了什么思想,给我们什么教育,或者机械地挑出课文中的一些词句,要求分析“为什么”,这种用所谓的启发式教学直接代替学生理解的做法,表面上热热闹闹,实质上浮光掠影、囫囵吞枣。这样做的结果即便是再美的诗歌也会被教得索然无味!对一首诗歌的教学,教师不应首先引导学生去分析理解,而应首先引导学生去感受,即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情感去触摸内容的整体存在,去品味语言文字的意义、情味和旨趣。
1.范读与领读。
范读包括教师范读和播放教材录音带。教师要具体指导学生每一首诗歌诵读的语音轻重、语调变化、节奏快慢以及艺术处理,让学生读出诗人的情感,创设情感共鸣的氛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结尾句:“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是全诗感情的焦点,既是作者对现实的慨叹,又表达急切希望天下穷苦人都能过上安定生活的理想。读时须把握感伤、愤懑、期盼的基调。这里的“呜呼”要读得沉重一些,缓慢一些,哀伤一些,以表现诗人杜甫百感交集的痛苦之情、悲伤之情。“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要读出急切期盼的语气。“死亦足!”要读得重一些,读出诗人内心的坚定。学生通过读,把握了诗歌的基调,掌握了诗歌的节奏,进而体味到诗歌的情感美。
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学生没有类似生活体验时, 朗读起来感情就不容易表达.这时教师要在美的作品和学生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其在头脑中形成表象,然后进行想象,使学生头脑中的固有表像,不断进行改造、重组,得以强化丰富。让学生在美读中感悟作者的“意韵”,从赏析作者描绘的美景中获得美感。如就余光中的《乡愁》第三节朗读可作如下指导。
教师:
(1)这一节与前两节相比,气氛上有什么不同?(多了些悲凉)
(2)抒发的情感与前两节相比有什么不同?(前两节是生者对生者的思念,乡愁都是有所寄托有所排遣的;这一节是生者与死者的诀别,时空的隔离再也得不到沟通了。)
(3)请同学先说轻重读处理方法。其他同学做轻重读标记。
(4)读:请同学试读。
(5)诗中有“矮矮”一词,同学是怎么理解的?(含辛茹苦的母亲由于年老体衰,由于念儿成疾已经长眠于地下了,那“矮矮的坟墓”便是明证,“矮矮”也正说明母亲溘然去世已久了!)
(6)大家没有余光中的这种生活体验,朗读起来感情就不容易表达。诗人自己少年起就在外漂泊,一直想好好孝敬老母亲,抚慰她那一颗盼儿回家、望穿双眼的慈母心,可是,“子欲养而亲不在”,因为远离故土,诗人不仅未能在母亲膝前尽孝,就是在白发苍苍的母亲去世时,都未能让老人家看上自己一眼,而让他带着长长的思念、未了的心愿长眠于地下。念及此,怎不让人肝肠痛断啊!请同学想象,若你要画一幅画,画出白发苍苍的诗人上坟祭母的情景,你要画些什么呢?(提示:季节;天气;环境;坟前的细节;诗人的身体情况„„)
(7)师生共同讨论,朗读注意处:
后来啊
(注意“啊”与前一字连读轻声,不能当单字重读)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重读矮矮)
我/在外头
(语调稍微提高)
母亲/在里头
(语气要转激烈,“在里头”可拖轻微颤音,读出撕心裂肺般的疼痛)
(8)鬓已斑白的作者在冷风苦雨中直挺挺地跪在坟前!没有眼泪,眼泪也许在漫长的思念中流尽了!今日的冰冷的雨水就是他的泪吧!没有了哭声,哭声也许在刚跨进家门看到母亲遗容时,发出的撕心裂肺的一声“娘啊”的哀叫时已哭尽了!今日凄厉的秋风就是他的痛哭吧!这种,正是亲情最浓重时,乡愁最感人时。真是坟墓矮矮,哀痛深深。
(9)指名朗读。
(10)老师范读。
此教学环节,教师首先架起学生与生活的桥梁,引导学生去感受,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情感去触摸内容的整体存在,去品味语言文字的意义、情味和旨趣,构成了绝佳的审美效果,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
2.有声有画诵读。
借助多媒体,声画并举,创造氛围,促进诵读。如笔者教曹操的《观沧海》时,播映“瑟瑟秋风、洪波涌起”和“大海似乎吞吐日月星辰”的壮观画面,背景音乐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音乐,如此让学生在声画氛围中反复的涵咏,较好地感受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在这种浓郁的艺术氛围里,学生的诵读更加准确感人。教学《天净沙•秋思》时,我放了琵琶独奏曲《忧思》,那凄美幽怨的曲调本身就是一段故事,再配以多媒体画面——“荒野幽径图”,学生听了后立刻有了“断肠人在天涯”的共鸣,学生能真切诵读出游子内心深处无尽伤痛。
3.比赛诵读。
在班里举办诗歌朗诵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比较、评比,展示朗诵才华,提高朗诵水平,感受诗歌的魅力。组织学生通过诵读、默读、分角色读、领读、齐读、小组读等各种形式的赛“读”,触动学生的情感,创造诗歌的意境,创设共鸣的氛围,使教学渐入佳境,沉浸在诗人所创造的艺术世界里,爱诗人所爱,恨诗人所恨,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因此,语文课程中特别是诗歌教学总是通过诵读美的语言,创造美的意境,塑造美的形象来让学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比如我开展的一次古诗诵读比赛。首先,将所学的某一首古诗词,与其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组块。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就指导学生同时诵读其他有关“咏柳”的名诗,如杜牧的《柳》:“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掩溪。”罗隐的《柳》:“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依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杨万里的《新柳》:“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把这几首同一题材的诗歌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并在对比诵读中强化了记忆效果,从而激起了学生读背古诗词的极大兴趣。然后进行赛读比赛。活动过程:分四人小组。每人一张小纸,写上名字,作为记分卡。实行小组积分制。
第一轮:第一人选三张签,选背其中的两首,背对一首得10分。
第二轮:第二人选三张签,选背其中的两首,背对一首得10分。依次类推,看哪个组背得多。
古诗赛读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古诗词,充分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提高学生朗诵古诗词的水平。更为重要的是,诗歌赛读不仅培养了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还能改善学生的性情涵养,也有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二)品词遣句悟文明意,理解中体会诗歌的情感美。
特级教师韩军认为: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的阅读应特别强调“感性、感觉、感悟”。(《人民教育》2004年第2期)。在诗歌教学中,要善于训练学生的审美感官,培养他们对诗歌中所体现的色彩、音韵、节奏、结构等形式因素的敏锐感知力,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和体会字、词、句的韵味和作者的感情,特别是对诗歌中一些具有双重或多重意味的关键字、词、句的品味,即审美感知的敏锐性的培养。笔者认为,对诗歌中一些具有多重意味的字、词、句的敏锐感是培养语感的核心所在,而对字、词、句的敏感主要是靠在语境中读出来的,品出来的,悟出来的。
1.先声夺人,营造氛围。
借助声音和图象,营造与诗歌相似的氛围,把学生引进诗的意境。然后引领学生品味语言。例如教学《沁园春·雪》,使用《我爱你,塞北的雪》VCD片导入。(配《沁园春· 雪》的音乐)诵读。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谈谈词中感受较深的语言,学生在细细品味之后,说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有的学生说“舞”字既让人感受到舞蹈的轻盈灵动,又展示了群山绵延的秀丽之美;有人说“素”字写出了雪后大地的清爽纯洁美丽;也有人说“封”字写出万里山河被冰雪覆盖的景象;也有人说“顿”字好,黄河是奔流不息势不可挡的,可在这铺天盖地的奇寒面前,也乖乖地束手就擒,一下子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可以感受到雪国宏大的气势„„.
通过对语言进行吟咏、比较、推敲、品味、辨析,学生自觉不自觉地把诗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同时,学生在品味语言的时侯,能更好地感受到诗歌中美好的感情和意境,也自然而然受到美的熏陶。
2.随象寻情,紧扣诗眼。
诗的实质,全在感情。在诗歌教学中,我十分注意从诗歌的物象,即所描写的景象或作者寄托的物出发,并紧扣“诗眼”挖掘诗人健康积极的感情,用来陶冶学生,诱发学生的情绪。“诗眼”一般是诗词感情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全诗最关键、最重要的字、词、句,在诗歌中就是最凝练,最能激发情感的警语佳句。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采
菊》)一个“见”字表示无意中看到,若改为“望”,便与“悠然”相悖了。这一“见”乃全诗之眼,着意表现诗人淡泊、超然的田园乐趣。我觉得只要抓住每一首诗歌的燃烧点即诗眼进行教学,就能激发起学生的诗情,就能很快地进入诗歌的意境,也能培养学生敏锐的审美感知力。
审美活动是以审美的感知为基础的,并且,审美感知贯穿于审美活动的始终。可以说,没有审美感知力就没有审美。在诗歌教学中,教师紧扣文体特征和语体特征,重点抓住一些关键的、凝聚诗人感情的或是具有双重、多重意味的字、词、句进行教学,让学生感悟出字、词、句的深层含义或象征意义,这对于培养学生敏锐的审美感知力是非常重要的。
(三)激发体验领情悟志,体验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审美情趣是人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定势,它可以具体地表现为个体的审美偏爱或选择。初中学生审美趣味普遍幼稚化、低俗化。在新课程中尤其应注重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1.触动心境,体味情美。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这说明诗歌以传达感情为宗旨,那么诗歌教学也应以陶冶情操、培养情感、净化灵魂为目的。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走进诗文,入情入景,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诗文的情感美。初中阶段所选的古诗文,都是作者用他们的真情实感,用他们的人生际遇,呕心沥血写成的。它们或描绘河山的壮美,或描绘田园的风光,或揭示自然宇宙与人生的真谛,给我们构筑了一个丰富多彩、绚丽无比的情感天地。阅读这些作品时,需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一次次被感动中,智慧得到启迪,心灵受到震撼,情操得到提升,从而体味诗歌的情感美。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不要求对文章进行深刻抽象的美学研究,而着重在阅读基础上的感知与理解。一般来说,我们应大致了解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基本特点以及存在的方式,然后去观照具体的审美对象(自然景物、社会现象和人生经历),领略作者饱含其中的审美情感。
如教《钱塘湖春行》一诗,在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 作者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诗人的深情絮语,结合你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并说说你听到什么?看到什么? “
生:我听见了和尚撞钟的声音,那么庄严、肃穆,那么辽远、空旷,使我心旷神怡。我在西湖边上耳听着这天籁之音,眼看着美丽的西湖胜景,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生:“一年之计在于春”,迎春的人儿在西湖边轻歌曼舞,或细语呢喃,那勤劳的妇女用那清澈的西湖水洗衣浣纱,木杵捣衣声、击水声清脆的、悠扬的此起彼落;而孩子们则在嫩
嫩地、绿绿的草地上欢快的叫跑着,估计他们是在欢呼天上的风筝,或者是在地上打着滚儿。
生:我听出了春天鸟叫声,那轻盈、活泼的黑头莺唱出美妙的歌声,“自在娇莺恰恰啼”。
生:我听出风声,是带着一丝丝凉意的清风。
生:我能听出小草从泥土中钻出来的嘶嘶的声音。
生:我听出了马蹄轻快的脚步声,叭嗒,叭嗒„„由远及近,而又渐渐远去。
生:我听见了白居易正在那吟《钱塘湖春行》,清风传送着那优美的诗句,真如“大珠小珠落玉盘”。
生:我看见“水”应是碧绿色或青绿色。
生:我看见寺庙是红砖绿瓦的,凉亭是古色古香的。
生:我看见云是白的,蓝天白云。
生:我看见草是嫩绿的,树是刚抽芽的,也是嫩绿的。
生:我看见白居易骑着一匹白色的骏马,悠闲自得的在西湖岸边踏青
从上面学生的发言可以看出,学生被西湖的明媚风光陶醉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被作者那对春天、对生命的满腔热情所感染和打动了。进而体悟到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有益启示。因此,古典诗词教学,应以诗词直接描述的意境为诱导,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进入再造想象的天地,将语言文字的的描述还原成具体形象,甚至进行丰富、补充和创造,体味深层的审美意蕴,使学生“各以其情而自得”,获得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
2.把握个性,挖掘情志
“文如其人”,“诗品即人品”,一个诗人不可避免地在诗歌中会表达自己的政治和人生的观念,因此,诗歌中体现出的思想和感情,往往是诗人个性气质、人格精神的写照。诗的情志的融合,也就成了诗人观照这个世界时,个体生命的存在和依托,成了认识自己和理解世界的工具。因此,古典诗歌教学应把握诗人不同的气质和个性,体会诗人在不同情境下的人生及其对人生的态度。比如从屈原的《离骚》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品行的高尚、纯洁和一片爱国之情;透过杜甫的《石壕吏》,可以看到杜甫那颗忧国忧民的伟大的心;而陆游诗中“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孤芳自赏,正是诗人高风亮节,不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抗争。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写出诗人为国献身的自豪与无畏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杜甫诗《望岳》中的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抒发诗人要登临绝顶,极望远景的豪迈情怀,体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显示出诗人不凡的抱负。所有这些诗文都是自然美与个性情志美的和谐统一,都包蕴着一种诱人奋发的力量,激发着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优秀的古诗文,它们不仅以其个性给人启迪,还给人智慧。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里面既有乐观旷达的情怀,又有深邃的哲理趣味,在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和美妙的意境中,自然地呈现出来。这些优秀的古诗文,它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去面对生活,真正去感受伟大而崇高的情志。所以,我们学习古诗文不能不注重其具有个性化的情志之美。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带者审美的眼光感知课文的情思,这样才能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
(四)融情入境训练写作,在抒发中体会诗歌的形式美。
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说过:“欣赏一首诗,就是再造一首诗,每次所再造的都是一首新鲜的诗。”鉴赏美还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把对诗歌的鉴赏得到的感悟表达出来,这就是创造。我们要鼓励学生尝试着运用已有的审美经验,调动火热的审美情感,真实、独特、“审美”的来表达,美的创造由此开始。创造美的方法有很多,如仿写、续写、改写、扩写等。
1.仿写。如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让学生结合生活的体验写诗,先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烦恼挫折,假如是你的同学朋友遇上了,你准备怎样劝慰他?请用上这样的句式仿写:“假如
,不要
,不要!
需要
。相信吧,!”学生兴趣浓厚,几分钟后纷纷展示了自己的佳作:
假如生活背叛了你,假如朋友离开了你,假如生活冷漠了你,不要恼怒,不要放弃,不要难过,不要哭泣!,不要难过,不要气馁 孤独的日子里需要忍耐,寂寞的日子需要等待,孤独的岁月里需要勇气 相信吧!幸福的生活将会来临!相信吧!重逢的喜悦会悄悄降临!相信吧!太阳明天就会
升起!
(毛文林)
(汪荣锋)
(钱晨)
诗歌是诱人的玫瑰,通过诗歌的仿写,可以看出学生创造美的潜能是巨大的,只要教师给机会,学生一定会借助诗歌,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尽情挥洒诗兴,写出令人拍手称快的诗篇。
2.续写。如《乡愁》这首诗构思精巧,意象具有单纯而丰富的画面美,节奏具有音乐美,结构整齐,具有建筑美。这些好处,同学们都通过朗读和联想充分体会到了。然后,我说:老师想请大家集思广益,给《乡愁》补上一段“读书时”,要求与全诗其他意象绾合在一起,不破坏全诗的和谐性。
提示:诗人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的四个意象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那么,我们可以再想象:电脑网络、电话、星星、月亮、银杏树、老榕树、笛声等等。
学生的创作兴趣被激发,几分钟后展示了自己的佳作: 读书时,乡愁是一根细细的电话线,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读书时,乡愁是一轮弯弯的残月,我在这里,母亲在那里。
陶行知认为“教育之美在于创造美”。此续写练习,学生在内在情感驱动下,对以往储存在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想象将感情融入写作来表现美和创造美。
3.改写。在众多的方法中,改写无疑是最具有创造性的方法之一。如把山水田园诗改写成写景抒情的散文,把叙事性强的诗歌改变成记叙文,变换人称改写故事等。在审美教学设计中,我常要求学生对古诗进行各种再创作。如把《木兰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改编成一篇记叙文,把《次北固山下》改编成写景抒情的散文等。比如教授《天净沙.秋思》一文,在让学生解读完诗歌的基础上,我请学生选择诗中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词或某一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联想和想象并改写。同学们参与意识积极而强烈,思维活动敏捷而深刻,写出了许多优美而丰富的语言。如有同学通过想象后这样改写“小桥流水人家”:“小屋座落在溪旁,门前便是一座小巧的石桥。潺潺的流水缓缓流过,暮色四合,从小屋的窗户里透出淡淡黄晕的光,屋里飘出饭菜的香味,女主人吆喝、驱赶的声音,使我想到这不正是我日思夜想的故乡吗?可是无情的战争把我幸福快乐的生活击得体无完肤,使我浪迹天涯,想到这,饥肠辘辘的我不禁潸然泪下。”
改写使主体对客体有创造性的补充与发挥,是文字的美转变为有别于原文的更为广阔的意象群,艺术形象得以再造与扩展。改写使美从一种情感体验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更重要的是经过这种创造性地阅读,主体与客体有机统一,达到了阅读的最高境界。
五、结束语
在诗歌教学中,经过诵读、理解、感受、品味、鉴赏、再创作,必能使诗歌中的美内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审美的理念将支配他们自动地对自己日益丰富的精神世界进行清洗和整理,用日渐获得的理性审视自己的心路历程,并为自己心灵的丰富而庆幸。休谟说:“美并不是事物本身的一种属性,它只存在于观照物者的心灵里。”这就是说,审美的情感不会自发形成,必须通过目标明确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美感,而要培养学生的美感能力,教师应首先致力于提升自己的美学修养和认识水平,并利用教学这块阵地,充分挖掘和运用诗歌丰富多彩的美感,借助大自然和周围环境所提供的一切手段,架起学生与生活的桥梁,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加强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进而
去感受美、创造美。
[参考文献]:
1.《谈美书简》,朱光潜
2.《诗论》,朱光潜,北京出版社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 篇6
1、独创新颖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愿意创新学习。课堂教学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学生思维的热点、焦点.从他们喜闻乐见的实景、实物、实事、实情人手,采用猜谜、讲故事、辩论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新颖、别致的情境,才能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乐于发现问题,乐于创新学习。
2、留有空间,创设问题情境应具空间性,才能使学生勇于创新学习。由于学生的智力、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生活经验与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即使面对同样的问题,他们的思维方式、采用的手段方法也会各有差异。教师的讲解与提问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他们自主学习,达到自学的目的。
二、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激发学生问题意识,拓宽思维渠道。从认识关系上看,教师和学生同为主体,且为同一主体,即认识活动的主体。为了实现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这一价值主体的发展,师生共同讨论是激活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学生思维活动螺旋上升的同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传授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学。“教正是为了不教。”教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而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形成,相对于传统教学的知识传授而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让掌握学习方法,达到“会学”,日积月累,逐渐形成学习能力。
3、改变教学顺序,打破课文结构。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而且是一种特殊的实践过程。从这一实践关系来看,教师是主体,而学生是客体。尽管客体的属性对主体的活动范围方式性质有制约,但教师在这一实践活动中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使学生由不知到知之,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使其素质由片面向全面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教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变式变序教学,体现创新意识,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学亦可受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发挥小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打破常规思维,进行语文课堂思维训练活动。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具有多向性、灵活性、新颖性的特点,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探索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他们打破常规的思维束缚,克服消极思维定势的影响,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2、强化课外实践,拓展知识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对于一些知识性强、操作性强或与学生现有生活紧密联系的课文,如果光凭教师在讲台上口干舌燥地讲解,学生可能会觉得索然无味且不知所云。因为这些内容是别人在体验生活过程中所获得的,对于缺乏那些体验的学生来说仍然是无法感同身受的。只有亲自实践才能激发思维,才能有想法,有创新。以我们要开展大容量的课内外阅读活动。如建立阅读课教室,向学生开放图书馆、阅览室,组织学生就近参观工厂、矿山等。
3、激发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现代心理学认为 :想象力的有无以及是否丰富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创新能力的高低,因为想象力是开掘创新潜能的前提和基础。语文教材具有开放性和弹性,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挖掘一切有利因素,尽量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想象空间,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的个性在想象中得以发挥,从而激发创新思维。在识记字形时,根据字形的特点,教师启发学生“雨”字怎样识记呢?有一学生回答说:“雨就像一个窗户,透过玻璃窗就可以看到外面的雨点。”多么大胆形象的想像,闪耀着创新思维的火花。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无边的,它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科学家只因为有了想像力,才会有那么多的发明创造。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想像,特别是异想天开的创造想像,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篇7
一、学生认识美, 有正确的审美观
青少年辨别美与丑、是与非的能力比较低, 对青少年进行美育极其重要。作为语文教师, 应时时刻刻把美育和语文教学联系起来, 纠正学生以奇为美、以怪为美的错误观点,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如教学《周总理的睡衣》这一课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周总理艰苦朴素的优良品质, 以此及时纠正学生一些比吃比穿的坏习惯, 纠正他们以怪模怪样高档衣服为美的错误观点, 让学生懂得服装整洁朴素、举止行为大方, 有礼貌才是美, 教会学生追求内在的美。
二、导入情境, 创造美的气氛, 唤起学生情感
在短短的四十分钟课堂教学中, 教师上课前可以选择美的事物进行课题导入。例如, 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 上课前教师给学生播放放幻灯, 将小兴安岭的美景呈现在学生眼前, 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知美, 从而将自己置身于美好的情景之中。又如《草原》一文, 上课前教师在教室前方出示一幅草原风光图。上课开始, 教师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学生通过这种视听冲击, 感受到了广阔无边、蓝天碧野的大草原, 这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导入:“今天, 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块儿领略草原美丽的风光。”通过这样的方式导入美的氛围, 一下子就唤起了学生对美的向往以及求知的欲望, 为学习课文打下了感情基础。
三、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生活中处处都蕴含着美, 美能陶冶人的情操。因此, 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去领会美、发现美、感受美。如引导学生领略故乡之美、祖国之美、自然之美, 感受劳动之美、艺术之美等, 以此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是名家大作, 充分表现了祖国风光的多姿多彩。如《趵突泉》一文, 语言精美, 特别是课文的第二至四自然段, 作者通过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了趵突泉的美丽景色, 教师一定要抓住这几个自然段作重要的讲解, 引导学生欣赏好词佳句, 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学的美。又如《草原》第一自然段对草原景色的描写, 老舍先生从天空写到地面, 用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把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草原比作天边的绿毯, 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 并用了拟人的手法, 抓住了草原宽广美丽的特点, 字里行间无不闪耀着美的光彩。另外, 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人物的行为美, 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 例如严格遵守潜伏纪律的邱少云, 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 智斗敌人脱险的小雨来, 完成任务舍身跳崖的五壮士等英雄形象。教师在教学时, 要抓住课文的具体事例, 通过分析英雄言行举止等, 让学生感受英雄的行为美。除此之外,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亲自感受美, 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之情。
四、从文学作品中挖掘美
文学对青少年的感染是潜在的, 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教师应启发学生去挖掘作品中的思想美、意境美、语言美、修辞美等, 并对此加以欣赏和分析, 引起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热爱。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来引导学生感受人物那种爱祖国、爱人民、不怕牺牲的思想境界, 从而挖掘人物身上存在的思想美、内在美。同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人物的心灵美。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 要让学生体会邱少云严守纪律的品质, 首先要学生找出描写邱少云言行的句子, 如潜伏时“全身伪装, 隐蔽得更好”, 危急时“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直到最后一息, 也没挪动一寸地方, 没发出一声呻吟”。然后再指导学生深深体会这些语句, 这样他们才能对邱少云自觉遵守纪律的形象有深刻的感悟。通过教师细致的讲解, 这些人物的优秀人格会深深地烙印在学生的心灵深处, 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五、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认识美、欣赏美、感受美, 还要激发学生创造美的热情。马克思指出:“劳动创造了美。”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优美的环境, 美好的生活靠人们去创造。因此, 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 更要激发学生创造美的热情, 鼓励学生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创造美丽的环境和美好的生活。如鼓励学生设计黑板报、学习园地, “六一”到了, 让学生亲自布置游戏场所, 装饰晚会会场, 等等。这样, 学生可以学用结合、手脑并用, 在劳动中享受创造美的乐趣。
总之,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让学生知美、爱美、创造美, 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教师需通过多种途径, 开展各种活动,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高尚的审美情操, 使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摘要:美育是造就完善人格的必经之路, 我们要提倡以美健体。因此, 教师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离不开美育。只有让学生完全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 才能真正提高其素质, 完善其人格。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 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新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c)-0019-01
1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如果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浓厚的兴趣,就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求知欲,从而能自觉地挖掘自己的创造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去钻研教材和独立思考,从中得到启发,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为课堂的创新教学提供了前提条件。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首先,要求教师要善于导入新课,也就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语言文字特有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或利用教学传媒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动之以情,授之以趣,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开端环节。其次,在课堂中要善于创设一种民主、和谐、轻松的氛围。陶行知曾说过:“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由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我们农村的课堂上还存在着“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现状,如此情景何以谈创新呢?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从权威者、讲授者的角度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能力训练的教练者,善于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想,指导学生说,放手学生写,尽可能地减少对学生的统一要求和划一的标准,让学生变单向的被动为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能动的主体,对于学生在学习上的错误,应以宽广的胸怀包涵,让学生有能够表现自己的空间。
2 善于设疑
问题是思维的切入点。如果问题提得好,有助于学生探究解决、积极思考,是胜利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保证。所以,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该以问题为突破口,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和灵感,推动学生不断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最终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把握课文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内容和主题。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找出课文对于勒称呼的词语,(坏蛋、流氓、无赖;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小子、家伙、老流氓、贼、流氓)小说前前后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对于勒不同的称呼?(因为于勒当初花了菲利普夫妇的钱——于勒到美洲赚了钱,不仅愿意还他们的钱,而且还可以多给他们一些钱——破产又失去了钱,又可能要回来花他们的钱)在这一过程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又是如何变化的?(恐怖——希望——恐怖、仇恨)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在变,对于勒的态度在变,这变来变去的原因是什么?(钱)其中唯一不变的是什么?(钱,这就形象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与腐朽)学生通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掌握了“小说是通过刻划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这一特点。另外,设计问题要有启发性,“问”深了启而不发,“问”浅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教师教《孔乙己》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作品的主人公叫什么名字?”这一问,启发学生了解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思想性格的社会地位。同时,要注意选用恰当的提问方法,还注意“问”的质量,掌握“问”的密度以及难易程度。
3 培养发散思维
所谓发散思维,就是要求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结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肖伯纳曾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不囿陈说,不拘泥一“标准答案”的权威,敢干打破思维定势,运用联想、想象等尽量地拓宽思路,从问题的各个角度进行灵活而敏捷的思考,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多听到一种声音,寻找到另一种阐述,多一点选择,只要持之以故,言之有理,就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在教学郑振铎的《猫》一文时,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归纳文章的主题,就出现了这样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生1:从第二只猫的讨人喜欢来看,我们在做人时应该让自己活泼开朗些,善于与人交往,大胆表现自己。生2:从家里对第三只猫的态度来看,我们应该注意仪表整齐,提高自身的素养,这样才能改变别人对你不好的印象。生3:从家里人对三只猫的态度来看,我们在对人时不能以貌取人,应多跟别人交往,你会发现,别人也许有很多的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4 注重知识迁移
在语文学习活动中,作文是培养和发展创造性最为集中的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前的作文教学,就大面积而言,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一点是作文教学与课堂阅读教学严重脱节,它困扰着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而课文就是作文很好的范例,如能合理利用,注重迁移,它将成为最好的写作资源。学生通过学习、揣摩课文,结合自身的生活积累进行“再创造”,就达到一种创新境界。我在讲张之路的《羚羊木雕》一文时,引导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分析文中的人物,并从不同人物对中心事件的不同态度上去理解人物的思想、情感,然后回过头去看看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人物的。通过学习本文采用多种描写方式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采用拓展写作的方式,让学生摹仿学习,结果,同学们写得很成功。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推荐阅读: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探究式教学08-20
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10-26
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12-08
浅谈在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音乐07-05
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07-14
浅谈在教学中如何进行因材施教12-29
浅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开展语文阅读教学12-31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标06-16
浅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兴趣06-26
浅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