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精选10篇)
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篇1
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杨
梅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强调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品行。本人就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实践及学生实际情况,谈谈在信息技术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
一、结合教材为学生进行德育创设情境。
教材中存在着许多潜在德育因素,教师要善于从信息技术教材中发掘出这些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适时教育,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我们家乡取得的辉煌成就,从中体会自豪感。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PowerPoint插入图片、文字时,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奥运在我心”的情境,课始让学生欣赏一段刘翔百米赛跑夺冠的短片,让学生体验奥运夺得金牌那一刻胜利的喜悦,而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表达了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为祖国骄傲等激动心情。而后,为学生准备了大量关于奥运夺冠的图片及有关北京奥运的相关图片文字(福娃)。整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而且互相合作,按要求完成了作品。
在本节课中,学生不仅学习了有关PowerPoint插入图片、文字的知识,而且对学生进行了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极有说服力的爱国主义教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在课堂实践中得到了更好的升华,生动直观的感受让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绪高涨。因此,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很好地掌握操作技能,加深对操作技巧的印象。同时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二、教师示范为学生德育导航。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绝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教师自身的思想言行、气质性格和道德素养也无时无刻不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信息技术学科不同于语文、数学课,它注重对学生操作技巧的培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一些基本习惯的养成,不能被学生有意无意地仿效。因此,在机房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良好的培养,在学生面前做一个很好的示范。在机房中,学生对教师机都很好奇,每次进机房都会刻意地看教师机,而且特别关注教师此时的“所作所为”,有些教师稍不注意,就会被学生悄悄模仿。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
例如课结束后,教师可以将自己座位的椅子摆好,再下课。然后让学生也各自将自己的座位摆好,让机房的椅子始终处于整齐的状态。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学着教师自觉地摆好椅子。还有在机房使用电脑时,教育好学生不能随意删除电脑内储存的文件,或是任意地更改有关信息内容。
教师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做“无声的老师”,为学生树立“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典范,同时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端庄、实事求是,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陶冶、教化。用自己的博爱之心、无私之情、容人之量,实现对学生的思想、行动的实际教育,耳濡目染,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
三、作品评价为学生渗透德育。
信息技术课中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程度,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等基本能力。在作品评价中,教师可以看到每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通过学生的观察表述,了解学生的想法,看到学生的创新所在,体验成功的喜悦。扩展学生美术文化知识视野,培养与丰富他们的审美感知力及审美情趣,这样才能形成学生的感受、欣赏、评价和创造美的能力。对作品能够欣赏,对社会、自然和艺术真善美和假恶丑能够辨别,能够多体会感知和创造美,能够吸收和借鉴艺术上的精华,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使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得到升华,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推动社会进步,是极为有利的。由此可见,作品评价对审美教育不容忽视,为学生的德育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信息技术教学中,还有许多渗透学生德育的环节。在教学中,我将不断努力,发掘出更多的、更好的学习机会,抓住时机,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有力平台。通过对学生有机进行渗透德育教育,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学习的信心,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2010年6月
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篇2
●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美国教育学家威廉·詹姆斯有一句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多么的重要。因此,要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要求学生都要有一套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是要求学生排好队安静、有序地进入计算机教室,培养他们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二是要求学生进计算机教室立刻保持肃静,按正确的方法开机、关机,下课摆好键盘、鼠标和凳子,培养他们爱护公共财物的习惯。三是要求他们不准把零食、纸屑、水、玩具等带入计算机教室,培养他们爱护公共环境的习惯。四是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要体现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精神。五是要求学生规范操作,文件存放到自己的文件夹中,不随意乱动、乱删别人的文件,培养他们规范使用计算机的习惯。六是要求学生在计算机教室不准拥挤,合作学习也只限于本组同学,进出计算机教室要有序,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虽然这些都只是小事,但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注意小节、尊重他人、做事严谨的良好习惯。
●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美德意识
1.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基本知识,加深对操作技能的印象,同时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例如,我在讲授“Word 2003插入图片、文字”的内容时,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北京奥运会”的情境,首先让学生欣赏一段北京奥运会中国运动员夺冠的视频,让学生体验奥运健儿夺得金牌时的喜悦感,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表达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这样,教师在学生学习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极有说服力的爱国主义教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课堂实践中得到了更好的升华,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助长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绪。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合作意识是对21世纪青少年重点培养的方向,在教学中我尝试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例如,“制作漂亮的演示文稿”这部分内容涉及素材的搜集、整理,图片的加工,版面的设计,色彩的搭配等许多知识与技能,如果让学生单独制作,在课堂时间内很难完成。针对这个问题,我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首先确定主题,然后由小组长按每位组员对各种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搜集资料、设计版面、录入文字、处理图像等工作进行分工,成员各负其责又通力合作,一个个主题鲜明、图文并茂又独具特色的演示文稿赫然出现。接着汇报工作情况,各小组推荐讲解员,由他对自己小组制作的文稿进行讲解,最后各小组之间互评。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生在这种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树立了团队意识与竞争意识。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例如,在教授“Windows下的画图软件”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使他们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美,然后让学生用画笔表现大自然的可爱和生活的美好。又如,学完“电子邮箱”的内容后,让学生算一算,如果大家平时都用电子邮件联系,一年下来可以节约多少纸张,又可以挽救多少森林。在教授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给学生渗透了环保的意识。
4.培养学生的守法意识
培养学生的守法意识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任务之一,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知法、守法意识,维护自身的权益。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有关知识:有哪些常见的病毒,各有什么危害,这些病毒的传播途径是什么,以及如何预防、检测和消除这些病毒。让学生明白计算机病毒一旦爆发将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危害。所以,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设计、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都是非常不道德的,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 在网络应用中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
因特网信息庞杂,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如何引导学生既利用因特网学习,又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呢?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进网吧、游戏机房,上网浏览时选择适合学生看的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网站和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健康的聊天室,及早教给他们上网的方法和技巧,引导他们正确上网,避免在网上到处“逛”。
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多媒体;素质教育;利弊
随着科技的进步,教育信息化已全面深入的运用到了教育领域,而作为教育信息化技术特点之一的多媒体更是被频繁地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教育技术的蓬勃发展不但促进了教育变革,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媒体的运用就是教师应必备的技能之一。在课堂中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利用网络资源引入真实的数据、图片等,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够借助新技术去学习,进一步解决较为现实的问题,并免于从事大量较为繁杂重复的机械性操作活动,而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有意义的探索性活动中去。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多的使用不同的教学媒体能够丰富学生感知认识对象的途径,促进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
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能够迅速地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并广泛应用于教学中,是因为它既能够优化教师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又能优化学习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改变以往一味的“灌输”,以外部刺激的多样性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和保持知识,有利于实践技能的形成、掌握和运用;还能够给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中信息技术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教师要真正认识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巨大意义和作用,切实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并且把信息技术从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习的方式之一,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建构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2.教师教学能力的转变
信息技术环境下不仅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而且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能力。教师必须学会利用计算机进行备课、制作教案、浏览下载教学资源、制作网页和课件,只有这样才能驾驭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常规教学。然而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要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供学习者选用,不能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回归。
三、信息技术对教师的素质和教学及学生的影响
1.提高了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的教学工作手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原来教师用笔写教案,现在需要用计算机设计流程、制作课件,运用几何画板等教学。利用教育技术手段,采用新兴的科技,教师要重新学习不断更新的多媒体教学的各项技能,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教育技术。同行间的资料收集与资源共享更轻松灵活,对教学资源的传播和再利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改变教师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
面对信息社会的今天,学生要学的知识更多、更广,利用该方式教学能促进学生有效吸收知识。在这种模式中,计算机只是协助教师尽可能完成一个比较理想的授课方式。教师借助教学软件的帮助将讲课内容中不易直观形象表现出来的、需要用许多语言和文字解释的东西,通过计算机和大屏幕投影仪以多媒体形式具体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采用图片、录像、动画、图形以及色彩与声音的变化,给学生以全新的视听感受,使学生乐学乐思,收到了原教学方式所不能达到的目的。
3.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计算机技术可以设计许多仿真实验,通过输入必要的参数,或者通过学生交互操作,进行模拟实验,通过输入不同的参数,观察不同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学习科学探究的能力。针对难以理解或难以想象的概念、模型通过仿真实验,立体化知识,可以十分直观地解释、演示出来,被学生充分理解,突破难点,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通过教学设计,是信息技术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们将可以营造一种学习者可参与的教学环境,建构一种能充分发挥学习主题的作用,能把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与素质培养统一起来的。对学生学习方法或认知方法的培养有帮助,能使学生学会通过信息获取、加工处理、问题探究和意义建构的途径获取知识的新型的教学模式,使信息技术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
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频繁使用多媒体
屏幕显示减少了教师板书时间和讲解时间,很多老师利用这些时间补充新知识,信息量过大,学习者无法及时笑话理解,从而导致学习的疲劳,无法达到好的学习效果。
2.师生间缺乏交流
课堂上教师把所要讲的课堂内容的提纲展现在大屏幕上,然后坐在话筒前开始上课,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这种“在会议上作报告”的形式。缺少师生互动式的交流,学生学习缺少监督,老师也无法接收适时反馈,从而不能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形式。
3.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存在盲目性
有的老师认为只要使用了多媒体技术就是先进的,把它作为衡量课程质量的评估标准,忽视它对教学的干扰。一些多媒体课件背景五颜六色,学生无法看清字幕;课前就是一段躁人的音乐,似乎是活跃课堂气氛,实际上是扰乱了学生思维,反而成了教学的干扰源。
五、解决信息技术教学问题的方法
1.多媒体运用要适度
不宜频繁地使用多媒体,质量低下的多媒体会造成学生疲劳,这就需要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并且可惜了精心地准备课件浪费了学生的时间。
2.不能追求快节奏
多媒体在教学中是辅助性的作用,不能取代教师的主导地位,也不能取代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应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课堂内容,而不是频繁播放多媒体课件,扩充课外知识,形成新的满堂灌。学生学习是有一个认识、思考、探索的过程的,追求快节奏可能导致欲速则不达。
3.多媒体教学要有灵活的师生交互
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是统一模式,教师要依据教学对象的变化不断改变教学方法、统筹全局,因此课件应具备很强的交互功能,教师能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程序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是科技发展的成果,是教育前几和教育创新的一种表现,无疑可以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很大,我们要充分理解信息技术及他在教学中的作用,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充分展现其优势,避开其不足。信息技术是辅助我们教学的,我们应以正确的心态来看待和使用信息技术,使其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
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篇4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做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智力,还要体现出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根据数学学科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新理念中的这些新目标实际上是指明了小学数学教育中德育的内涵,因此,我们教师要结合这些目标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善于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渗透德育教育
在现在使用的义务教育新教材中,许多情境、例题和习题中都蕴含着思想教育因素,教师应善于从教材中挖掘、提炼其蕴含的德育因素,把显性的教学问题和隐性的德育影响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在数学教学中的育人功能。例如:在二年级计算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中以“北京申奥成功”作为主题情境,北京以56票的绝对优势胜利,鲜艳的五星红旗、五彩缤纷的烟火激起了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在应用题教学中,“啄木鸟吃害虫”、“南京长江大桥”、“节约用水”等数学问题分别渗透着环保意识、爱国意识、节约能源意识,都是鲜活的德育素材,教师“提纲挈领”似的的引导,可以起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不失时机的进行思想教育。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中,教师在让学生认识钟面的同时,还要让学生认识到时间是不可逆的,教育学生从小就要珍惜时间,科学的安排时间,准确的把握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在教学应用题时,结合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出示我市城乡建设的一些数据和资料,编出例题和习题,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激励学生为家乡的繁荣而努力学习。这样,不仅加强了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还赋予了数学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时代的气息,学生更加容易产生共鸣,有新鲜感。
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教学是以教学数学知识为主,因此只能结合教学过程抓住德育因素的一词一句、一例一题、一表一图,适时适量、自然地进行渗透。
例如在教学统计时,有这样一道练习:“我国运动健儿在第24—26这三届奥运会上各获得奖牌数为20块、36块、52块,要求制成奖牌的统计表。”对于这道题,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解题,而是让学生仔细读题,接着让学生说说想到了什么,许多学生都想到了我国的体育成绩进步飞速,紧接着我就说我国的体育事业飞速发展,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祖国争得了荣誉,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感到无比的自豪,你们也应该努力学习,像运动员那样为国争光。结果,所有学生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做起题来也是十分认真仔细。
又如,在教学“时、分、秒”的时候,教师在学生初步建立了时、分、秒的概念后,通过让学生读书、写字、数心跳等形式,让学生切实感受1分、1秒到底有多长,可以做多少事情,那么一节课40分钟有40个1分钟,究竟应该怎样使用这个时间,从而适时地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还如,在教学“元、角、分”时,可教育学生人民币是国家财产,代表着国家的尊严,我们应该爱护好人民币。当学生说出“爸爸妈妈挣钱很不容易,我们不应该乱花钱”时,教师就适时的加以鼓励和表扬,希望班上的其他同学也能够像这名同学一样懂事、勤俭节约、合理适度地使用人民币,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三、在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实践活动是渗透德育教育最好的方式之一。例如教学《面积的计算》实践活动,在学生认识图形和会计算面积的同时,带领学生开展实地测量教室、操场等活动,把测量的数据整理出来,再计算出面积。这样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学生们在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要意识到个人目标和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加强了所学知识与具体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的态度。既让学生认识团体合作的重要性,又让学生增加了集体责任感,学会与人合作交流。
四、在数学训练中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的科学性和严密性要求学生学习数学时要一丝不苟,那么教师在教学训练中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小学生而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是通过不断地反复训练、再现来实现。通过严格地训练,使学生形成对任何事情都认真负责的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敢于正视错误、改正错误的优良品德。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优良品德的训练要有严格的要求,正确、积极地引导,从一点一滴抓起,既要注意循序渐进,又要贯穿始终。教学时,教师还要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对于低年级学生在听课、写字时要有正确的姿势,回答问题要说完整话,写作业时字、运算符号要写工整,划等号的时候要用直尺,计算要准确等;对于中年级学生要求听课要专心,分析题意是重点的字句要用尺画出来,作业要干净正确,要求验算的要列式验算等;对于高年级学生要求不仅听课专心,而且要手脑并用做好笔记,解应用题时要借助线段图分析题意,理解数量关系,计算时要选择简便的方法,要自觉检查等。只有在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地做好点滴,才能在不断地要求提升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做事态度打下良好的基础。
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篇5
西街小学
程芳芳
作为一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我认为,在国际文化多元化的大环境下,如何在小学阶段结合道德与法治课,对少年儿童选行中华优秀文化的教育、传承、弘扬,是值得每一个德育教师思考的现实问题。下面我就粗浅地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一、加强德育教师的自身建设,提高教师的文化道德修养。
清末思想家、教育家黄宗羲曾经说过:“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传统文化教育被列为品德教学的重要目标,其所藴含的道德价值观也体现在教材具体的章节上,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注意搜集和积累传统文化的研究资料,积极阅读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典籍和蒙学读物,对传统文化进行钻研和消化,力求融会贯通,这样才能与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自觉地渗透到教学中,从而启发学生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教师只有以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武装自己,才能厚积薄发,旁征博引,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胸有成竹,故而也容易使学生产生信服感和敬重感,亲师信道,自觉接受老师的指导与教育。
二、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参与式、体验式的活动中体验和比较优秀的传统文化,感悟、认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下面我会具体谈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具体操作。
从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利用课堂教学阵地,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使用的教材中有许多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我们在备课中善于挖掘利用,把课堂教学作为传统文化教育主阵地。
教学设计要精心。认真研读课标,以教材为基础将传统文化与教材巧妙结合,渗透到每节课中。教学方法要多样。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课堂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利用多媒体,趣味活动,讲故事,各类比赛,表演等多种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让全体同学积极参与。
三、借助经典诗词、名言警句的积累诵读,强化传统文化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与培养。
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和璀璨明珠。许多古诗词里所蕴含的忧国忧民、乐观豁达、追求向上的人生哲理与思想品德、人文精神都是一脉相承的。比如通过: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让学生懂得中国古代先哲十分注重诚实守信,并将其视为立身之本。这样的传统文化教育对当今社会过分世俗化和物欲化的倾向可以起到很好的抵制和克服作用,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地处理诚信和利益的关系,形成健康积极的价值观。
四、让学校、家庭、社会合力,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学生健康成长以及文化素质的养成往往受到家庭环境、学校氛围、社会背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如何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最大程度优化三方现有的资源配置,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各司其职,合作监督,齐头并进、整体联动共筑教育长城,创造有利于学生传统文化素养长远发展的良好氛围。
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篇6
吉林省延吉市朝阳川镇光华小学
杨慧萍
摘要:时事教育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是非常必要的。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开展时事教育,首先,要做好时事教学的资源开发,为时事教学奠定基础;其次,要合理进行学科教学与时事教学的整合,使时事教学取得实效。
关键词:时事教育 资源 整合 正文:
时事教育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重要内容,其作用是使学生了解国内外形势,加深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进行时事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但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时事不太关心,对国家或世界上发生的大事知之甚少,即使关心也大都是看看热闹而已,缺少自主的分析与判断,更缺少自主学习时事的能力和习惯。这说明在时事教育方面需要我们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打开一扇认识世界的窗口。那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应如何开展时事教育呢?
首先,要做好时事教学的资源开发,为时事教学奠定基础。这一点需要教师和学生以及家长共同努力。
教师必须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好学懂,加强政治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政治水平;持之以恒地关注形势发展变化,掌握时事教育的内在规律和特点;在纷繁的时事中把握重点,联系学生实际,联系教材实际,进行合理的开发、挖掘和提炼。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收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时事要闻和社会热点,并且指导学生联系教材内容进行分类整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小学生受年龄、知识、阅历等的局限,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大事、社会新闻,在认识上、选择上难免会有偏颇,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在收集整理的过程中,适时开展展示或竞赛活动,例如每节课课前五分钟进行“新闻评说”或“时事知识竞赛”,对活动中学生的表现进行鼓励和奖赏,培养学生学习时事的兴趣,调动学生整理分析时事的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活动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感悟日新月异的时事。
由于时事资料的收集需要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所以这方面教师还需要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让家长了解学习时事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走出收集资料是耽误学习的误区,为学生营造一个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民生的氛围。
其次,要合理进行学科教学与时事教学的整合,使时事教学取得实效。品德与社会课程涉及内容广泛,包括社会生活、地理、历史、道德、法律、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诸多方面。而教材中提供的只是一个个话题范例,所引用的事例或数据也都是比较陈旧的,有些内容离学生生活也很远,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肯定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新情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联系实际,理解和创造性地使用教
材,将教学内容向社会拓展延伸,尽量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现实生活。时事课程资源的开发,拓展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内容,在学科教学中,恰当使用时事材料,开展时事教学,犹如为课堂教学注入涓涓清泉,有效地弥补了教材的相对滞后性,使学科教学与时事教育的整合,成为了让课堂教学保持蓬勃生机的源头活水。
让学科教学与时事教学有效整合主要体现在以下环节: 第一.利用时事新闻,设计有效导入。时事新闻本身具有时代性、新颖性、真实性等,在导入中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点,从而提高整堂课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六年级《战争风云下的苦难》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说一说目前世界上正在发生的战争是在哪里发生的,那里人们的生活怎样,学生根据最近掌握的有关战争的新闻纷纷回答在叙利亚、伊拉克等国家正在发生着战争,那里的人们无家可归,背井离乡,到处都是饥饿和疾病。可以看出学生对战争问题记忆犹新,并且产生了继续探究的浓厚兴趣。这不能不说是课前对时事关注的结果,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也就更加投入了。
第二、结合时事热点,创设问题情境。知识建构需要情境支撑,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相关的时事内容,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主思考,主动探索。在教学六年级《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我国参与的国际活动及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我让学生分两部分进行,首先讲一讲过去,然后还要讲一讲现在,尤其是最近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当学生们讲到前几天习近平主席及夫人彭丽媛参加联合国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时,大家的情绪都异常高昂,为国家的强大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利用了时事热点,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感染力,使时事政策教育渗透到了学生思想的深处,充分发挥了时事教育的育人功能。
第三、感受身边时事,丰富实践活动。时事教育不仅仅是关心国家大事,也要关心身边小事,这些事看起来不大,但却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对这类时事的发掘、调查、讨论、分析,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创造了条件,同时使学生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在学习四年级《今天,你安全吗》一课时,学生将课前收集到的最近在家里、学校或小区里遇到的危险事进行讨论,分析这些危险发生的原因,并且找出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这些隐患会给我们带来的影响。通过大家的交流,学生对身边的安全隐患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提高了安全意识,懂得了在学习生活中要防患于未然,有备无患。
第四、抓住时事契机,延伸品德课堂。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不能只限定在课堂时间和空间范围。在时事教学中,利用一些契机,创设条件尽可能将品德课堂的范围向社会延伸,使之由课内生活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使课中所学、所得、所感、所悟,真正转变为课后所用、所做、所行、所为,使课堂教学中业已内化的知、情,意、行等品德因素,能够在课外生活中得以践行和彰显。六年级《学会拒绝》一课时,课前学生收集到一些时事资料,包括当时娱乐圈一些明星吸毒被公安机关逮捕,还有一些青少年迷恋网络游戏影响学习和生活甚至诱
发犯罪的新闻。课堂中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分析讨论,学生们认识到网络、毒品等的利与弊,懂得了必须学会分辨并自觉抵制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良诱惑,才会有健康幸福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否则,就会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针对本课教学内容在现实中的典型性和时效性,课后我要求学生自己选一个专题,选择一种形式,设计自己的宣传手册。可以独立做,也可以选择伙伴一起做。之后展示自己做的宣传资料,然后以评价作小结。本次课后活动,抓住了时事教育的契机,使学生在理解、感悟和实践中受到教育,学会运用正确实用的方法抵制诱惑,提高了认识社会、辨别是非的能力。
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篇7
一、挖掘学生身边熟悉的学习素材, 能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数学是研究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的空间形成的.客观存在的实体为数学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因此, 我们要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熟悉的学习素材, 能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积极愉快地参与学习活动.在设计“旋转与平移”一课时, 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 精心录制转盘、观光车、缆车、电梯等视频来揭示课题, 然后呈现游乐园的照片, 让学生在其中去寻找旋转和平移现象, 接着让学生观察水龙头、风车、陀螺等实物, 欣赏录像“生活中的旋转”, 将学生带进“旋转和平移”的世界, 让学生去发现并制造出旋转与平移现象, 让抽象的数学和孩子们丰富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数学, 探索真实世界中的数学, 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二、让学生通过丰富的学习体验发展数学情感
数学教师应依据学生的生活现实、兴趣爱好, 挖掘教材的情感教育因素, 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和组织教学内容, 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一些实践机会,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使数学情感得以发展.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如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故事情境、生活情境、形象动态情境、质疑情境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通过丰富的学习体验发展数学情感.如学了“概率统计”知识后, 让学生统计班上同学家近两年购置洗衣机、电视机的数据, 制成统计表, 并与过去两年作比较, 分析数据增长的原因, 通过亲身实践让学生感受科技发展与生活水平提高的关系, 从而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以及学习数学的乐趣.还可加强直观教学, 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如在学习“圆”的相关知识后, 要求学生课外探究正八边形、正十边形的画法, 并在课堂上交流演示, 使学生感受到自我成就的喜悦.
三、鼓励学生善于与他人合作, 促进学生自主求知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自尊心、自我意识强, 不善于与人合作.在教学中我注意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与同学的合作学习中体会到快乐.我在课堂教学中注意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多创造一些让学生展示自我个性, 展现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 鼓励学生在小组里积极发言表达, 自己的意见, 不能让少数优生包揽课堂的发言权, 有意识地让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把发言机会多让给学习一般的同学, 让经常发言的同学把发言机会多让给较少发言的同学.在教学中, 应当让学生占有足够的自学时间, 享有广阔的联想空间.学生之间的学法差异, 可以在合作学习中进一步因人因情做好指导, 包括:传递解惑、帮助理解、树立信心、方法矫正、学习反省等, 激励学生思考, 逐渐加强学习, 这样既发挥了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 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使学生的思路得以开拓, 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浅谈在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 篇8
[关键词]物理教学;观念转变;创新教育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实施的全面深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经成为教育界共同的心声,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教学的主人,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这就要求我们结合教育实践来探索教学创新的途径和方法,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创新性教学。那么,什么是创新教育呢?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戰,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而教师要想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所创新 , 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就首先要创新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实现创新呢?
一、教师的角色的观念要发生根本的改变,这是实现创新教育的前提条件
教学以学生为本,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在日常教学中,我常常鼓励学生要敢于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敢于向老师、向课本质疑,做一个“开放”型的学生。在课堂上,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學生在课堂上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创造性也就越强。创新教育,要求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者到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通常只有老师向学生说"不",而创新教学中,学生却可以大胆地向老师说"不"。要做到这一点,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学习,经常深入学生学习的活动中,了解学生的需求,倾听学生的需求,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认可教师为他们中的一员,愿意没有拘束地一起交谈和讨论,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师生交流的状态达最佳水平,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充分发现学生的个性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要知道教学中,学是主体,教为主导。只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为创新教育提供前提。
三、教学方式要转变,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也是创新教育的核心
杨振宁教授在比较中美教育时曾明确指出:“美国的教育比较重视启发式,中国的教育比较重视灌输式,这个名词也许不太好,不过实际是这样的”。自古至今,我们的教育都是重“灌输”的教育,死记硬背占据十分突出的地位。鉴于目前教学中不少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原因,有论者指出:第一,认为在经过多人精心耕耘过的土地上已无新可探。第二,因为司空见惯而习以为常,漠不关心。比尔·盖茨是公认的知识经济时代的代表人物,但是给他带来巨大财富的几乎没有一个是他自己的发明创造,都是别人发明创造的东西他拿过来加以变化、重新组合,进行开发,最终使他成为全球首富。所以我们可以继承发扬,善于“钻空子”。下面是我的在物理教学中的点滴心得:
1.鼓励学生当“问题”少年,要学好物理关键是一个“疑”字,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讶开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培养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方法的推动力。创新教育的首要任务并不在于直接传授现成的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知识只有围绕问题展现出来,才能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更重要的还在于它能激发创造动机和创造思维,并提供创造的可能目标和突破口,进而促使学生投身于创造活动之中。教师在教学时,不把材料嚼细了喂给学生而可以作撩拨创新意识的引问,如““这个问题你看出来一些什么?”、“你觉得应该从哪里入手分析?”、“此题还有别的解法吗?”这样来牵引学生的创新意识,给学生创造出一种氛围,从总体上,从关键信息中,让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从而具有创新的意识。
2.教法要因人、因课、因时、因地而多变,用启发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①物理作为理科有时某些章节上起课来是比较闷的,而活跃的课堂是学生掌握知识的灵丹妙药。我在讲到半导体、超导体等介绍性的内容时,让几个同学课前先通过上网、到图书室查资料预习好,然后鼓励他们上去讲台,让他们过一回老师瘾,当然或者他们并不是一名合格的老师,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所以等他们讲完后再进行适当的补充,一堂课下来不论老师还是学生都会获益匪浅,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当老师备课、上课的艰辛,一举多得。②在物理教学中,适时、适宜、适度地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对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帮助教师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能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例如我在讲交流电的产生、海市蜃楼等抽象,且实验现象难以观察的问题时,利用多媒体把它演示出来,形象生动,声色俱全,教学效果大大提高。③尽可能多做学生实验。我们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
3.布置开放性的作业,有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喜欢在讲完一章书后给学生布置一个这样的作业:把这章你认为较难的一道题目交上来,可以是课本的,也可以是课外的资料的,不会做可以就把题目写上来。这样做学生一般都会比较认真去翻课外书,不同的学生所选的题目都不同,可以从中知道他们的水平,然后有利于对症下药。当然在批改作业的时候老师要化的工夫是比较多的,不过这同时也是老师重新学习的一个过程,所谓苦中作乐。
四、结语
创新就是不断超越,教学无止境 , 创新无止境。在教学中 , 学生是否创新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创新的意识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 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旧的观念。
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篇9
董村小学 胡莹莹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摘要】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 这就是说课堂提问,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调动行为,能开启学生的心智,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愿望,课堂提问,直接影响课堂学习活动的展开,也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因此,教师的提问应该体现出启发性和挑战性,能让学生去积极主动的思考和探索。那种“听明白了吗?”、“是不是?”、“同意吗?”等简单并机械的问题,表面上看师生互动、活跃流畅、热热闹闹,实际上思维含量低,多数学生并未深入思考,只是随声附和,难以有效地激起学生思考的欲望和认知的参与。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提问艺术;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但是,到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提问作用的发挥远远不够。在我们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了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
一、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一)提问“只顾数量,不求质量”
国内的一些研究表明,当前数学课的提问平均次数多达30余次,如此高的提问频率导致了所提问题的小、碎、浅、细,带来课堂提问是一问一答多,独立思考少,不少课堂中学生的思维行动都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课堂中过多的一问一答,常常使学生缺少思维的空间和思考时间,表面上很热闹,但是实际上学生处于较低的认知和思维水平。
提问不能太多,要适可而至。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的提问如连珠炮似地射向学生,问题的量多而散,尽管有的问题设计的还比较好,但由于太密集太频繁,学生不能静下心来做深入的思考和交流,效果当然不佳。
例如:有位老师在教同分母分数加法例题是这样提问的:
仓库有化肥一堆,第一天用去它的,第二天用去它的,两天一共用去这堆煤的几分之几?
师:(1)谁来读题?(2)这道题已知什么?要求什么?(3)单位“1”是谁?(4)线段图怎么画?(5)用什么方法计算?(6)怎么列式?(7)等于多少?(8)为什么用加法做?(9)分数加法的意义是什么?(10)你会背吗?(11)怎么计算?(12)你能说出这样算的道理吗?(13)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14)你同不同意这种解法?还有别的方法吗?你是怎么算的?(15)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上述课例,教者看似给学生设置了一个个小台阶,但如此程式化的提问却使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受到了限制,教师只注意了提问的提示性和序列化,学生只能亦步亦趋地跟在教师的后面,完全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权,提问虽多,但探究性少。
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抓住数学知识的关键(重点、难点)与本质,运用归纳和综合方法,尽可能设计容量大、定位准的问题,避免问题过于繁琐、直白、密集,以提高学生思维的密度与效度,达到以“精问”促“深思”的目的。
(二)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只接受期望的答案
有时候,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即使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仍然会很不放心地 3
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个人的评价,左右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
例如:
师:什么叫素数?
生:素数是指它的约数只有1和„„ 师:它的本身,对、对了。
有时是另一种情况:学生开始了一个教师知道错了的回答,马上被教师打断,并代为说出正确的回答:
师:那么什么叫合数呢? 生:能被2整除的„„
师:不,不!合数是指它的约数除了1和它的本身还有别的约数。毫无疑问,这两种后果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特备是刚开始教书生涯而教授新内容时,自然会努力想使自己更安全更有信心一些,于是往往会把答案限制于教师所熟悉的范围之内,教师的第一反应会是:对于超出认为是恰当的范围之外的答案,教师会拒之门外。
例如:在教学“平移”一课时,教师出示一辆小汽车并让其沿直线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师:这辆汽车是在做旋转运动还是平移运动? 生1:汽车的轮胎是在旋转。师:汽车在旋转吗? 生2:汽车平着开是平移。
教师应该先肯定生1的回答再引导:“车轮是在做旋转运动,那整辆车实在做什么运动呢?”让学生思考得出汽车是在做平移运动。本来在生1回答的基础上加以引导,问题就解决了,可是这位教师不能或者不想再已有的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答案,却一定要等心中的标准答案,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也没能挖掘学生的开发思维。
(三)候答时间过短
学生回答问题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教师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课堂提问是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调动行为,能引导学生心智、调动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愿望。斯苗儿老师曾说过:我们提倡大问题(要有一定的空间),是从发展学生的思考出发的,我们又要善于设计恰当的问题空间(要有一定的指向),是从小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和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课堂教学40分钟的限制出发的。因此,教学要为学生留有充分的活动、想象、交流的空间,教师提问更应该体现出启发性和挑战性,能让学生去积极主动的思考 4
和探索。
例如:教师在教学《平行线》时,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3个问题,在创设了“学生在纸上任意画出两条直线”的情景以后,教师提出第一个问题:“你们能根据两条直线的关系把自己画出来的图形分类吗?”在学生分类之后引出平行线,教师提出第二个问题:“你们能用哪些方法来说明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吗?”学生得出平行线概念之后,老师又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平行线?”课堂教学紧紧围绕着这3个问题,组织了相应的3个活动。保证每个环节的活动时间,充分探究,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促进每个环节的教育功能最大化,从而落实课堂教学目标。
教师在提问后,常常缺乏等待的耐心,总希望学生能对答如流,如果学生不能很快做出回答,教师就会重复这个问题、或重新加以解释或提出别的问题,或叫其他的学生来回答,而不考虑学生是否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形成答案并做出反应。有研究表明,如果教师提问后能等候一段时间,那么他们的课堂将出现许多有意义的显著变化:学生会给出更详细的答案;学生会自愿地给出更好的答案;拒绝或随意回答的情况就会减少;学生在分析和综合的水平上的评论就会增加,他们会做出更多的以证据为基础和更具有预见性的回答;学生回提出更多的问题,学生的评论回显示更大的自信,学生的成就感明显增强。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使其低效甚至无效。
二、什么是有效提问
那么,什么是有效提问呢?有效提问是指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问。教师要通过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优化教学结构,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这样的提问才是有效。有效提问是相对“低效提问”和“无效提问”而提出来的。所谓“有效”,《现代汉语词典》对其解释是:“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由此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
三、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有效提问
有效提问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有效的问题;二是有效的提问策略。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充分体现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我们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系统透彻掌握教材
首先,要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我们才能分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是什么”“怎么样”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拓展性问题,我们就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探究性问题,有必要让学生讨论、探究。
其次,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
而且,要使自己不仅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还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对教材体系作全面了解,问题才能有层次和坡度。
教师问题的设置要有合理的程序性和阶梯性,要善于把一个复杂的、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问题。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知识水平和能力,进行问题情景设计,应分层次。如概念的理解、例题的要求、练习的完成都具体分层次。从而使问题的提出,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近及远。比如,在不同年级中都出现了《统计》这一内容,对此,教师必须有所了解。在不同的年级学习统计时,应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以解决不同的问题,并让学生获得有层次的体验。
(二)充分了解学生
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问,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使得提问更加有效。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数学第五册“可能性”一课时,针对可能性有大有小这一知识点,想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一些生活中常用的成语,如:十拿九稳、平分秋色、微乎其微等。这些成语能够巧妙地体现可能性的大小。但是这些本以为很简单的成语,很多学生竟没有听说过,更别说联系数学内容了。所以说课前必须了解学生们对成语的认识和掌握情况,确定提问的成语内容,学生才能顺利解释成语内容,同时紧密联系课上所学的内容。
(三)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地探究,对于真正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有积极的作用。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问。生活蕴涵着大量的数学知识,数学问题多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产生。教师要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根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背景材料,从学生熟悉的事物、事件等入手,采用现实再现、猜迷、讲故事、游戏、竞赛等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自主产生问题,激发探究的欲望。
例如:如教学用“连乘”解决的实际问题时,可创设有趣的场景,让学生收集有效信息,由学生自由地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买6袋球一共要用多少元?”然后组织学生交流明确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单元的最后,安排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根据情境中提供的各种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6
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提问过程要突出学生主体
思维来自疑问。一般教师只看到让学生解答疑难是对学生的一种训练,其实,应答还是被动的。要求学生自己提出疑问,自己发掘问题,是一种更高要求的训练。教师在设疑时应设法让学生在疑的基础上再生疑,然后鼓励、引导他们去质疑、解疑。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很自然地问一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也往往很配合地回答:没问题。如果总是没问题,那这一现象就极不正常了,恐怕就真的有问题了。对任何一个数学问题的认识,都永远不可能所有的人始终保持在同一个水平上,必然有高有低,有学得轻松的,也有学得困难的。也就是说,应该有问题。
没问题的问题,反映了教师的一种教育观念,似乎只有顺顺利利的一节课才是好课。其实不然,课上的这种顺利,只会培养出唯书唯上的人,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课上的这种顺利也会使学生缺少一种精神,一种实事求是、刨根问底的精神。
有效教学基本状态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在这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讲授,但不能总是只有一个声音。而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问。当教育界屡次倡导对话教学、互动教学之后,依然保持一言堂、满堂灌教学习惯的教师似乎不再多见。但教师从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习惯走出来之后,不期又遇到了满堂问的尴尬。
(五)提问要有层次
有效的提问应在富有层次的情境创设中激发学生的思考,由表及里,把学生引入思维的深处。
例如:在教学“中位数”一课时,通过层层设问,逐步揭示主题,巧妙地设问似石投于水,引起了学生心海中涟漪阵阵,环环相扣。一开始,创设了一个情境:一位朋友想找工作,根据招聘广告提供的部分信息,学生不假思索就选择了甲公司,因为甲公司的平均工资明显比乙公司高,可当看到具体各部门的月工资表时,同学们又反悔选择了乙公司,这时老师适时提问:这是为什么呢?引发学生思考。这是一个生活中的真实问题,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交流,引起了学生对“月工资水平”的认知冲突,发现单靠“平均数”来描述数据特征有时并不合适,从而相机引出了“中位数”的概念。
所以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要有梯度、趣度,要建立解决问题的“层级”,帮助学生沿级而上,处理好“浅表”与“深表”的关系。
(六)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问题能启发学生思路,这样的问题必须具体,明确,严密,不能含混不清,模棱两可。也能引起学生认识中的矛盾,这样的问题存在于新旧知识的联系处,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处以及低层次知识与高层次知识的联系处。还能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师:“我们能否也利用转化的方法,把梯形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来推导出它的面积公式呢?”
问题一出,学生们立刻活跃起来:
生1:可以把它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来推导出面积公式。生2:可以转化才三角形来推导出面积公式。生3:可以转化成长方形来推导出面积公式。
教师合理的引导能让学生发觉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提高系统学习的能力。
(七)提问应把握恰当时机
提问要选择恰当的时机:一是学生学习情绪需要激发、调动的时候;二是学生研究目标不明、思维受阻的时候;三是促进学生自我评价的时候。
比如,在教学某课内容时,学生都已找到答案,达成共识,教师是否可以继续追问:是不是只能有这种情况呢?还有没有其它的可能?这样的问题尤如在平静的湖面上丢下一块石子,效果是很明显的。
要注意把握提问的频率与契机。提问既要立足于学生共性的问题,又要兼顾学生中存在的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同时还必须注意提出的问题,一定要适应学生个体的发展实际。提问的数量要具体分析、计划周密。
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篇1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 要合理有效地用好主题图 , 教师就必须反复研究教 材 , 人教版实验教材的特点之一是由主题图呈现信息, 引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 而展开教学。主题图往往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或喜闻乐见的故事作为背景, 其 中包含了丰富的数学信息, 运用得当,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亲身经历 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 应用于生活,从而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 键 词 :小学数学教学 主题图 有效使用 学生知识 合理因素 教学内容 能 力结构 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利用 主题图 教学。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已经有 8个年头了, 只要打开人教版数学 课程标准新教材, 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五颜六色的美术图画, 一个个生动有趣的 数学故事;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和卡通人物的设计, 这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 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教学主题图。插图的内容与学生日常生 活密切联系, 图画风格和色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深受小学生的喜 爱。这些教学主题图不仅仅给枯燥无味的数学赋予了生命, 融入了生活气息, 变 抽象、枯燥的数学学习为富有儿童情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 激发了学 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基于以上 认识,就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利用好“主题图” ,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浅谈 笔者几点体会:
一、理解“教学主题图”的意义,是教师把握教学目标,有效实施教学过程 的前提。
“教学主题图” 的意图在于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中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 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 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进 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 步和发展,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基本理念。然而,由于“教学主题图”主 要是以 “场景” 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的, 虽然富有儿童情趣和丰富的现实意义, 但如果教师不能深刻的理解和正确把握,就会给教学组织和实施带来一定的困 难。因此,要实现“教学主题图”的应有价值必须充分挖掘“教学主题图”中有 利于实现三维目标的素材。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 “时、分、秒” 这节内容中, 教材提供了一幅“春节联欢晚会”的教学主题图,这时人们用倒计时的方式,等 待着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选择这样的情境作为单元的主题图, 其意义可以从 两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一方面由于这是绝大多数学生都亲身经历的事情, 很容 易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 让他们感觉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是由于 教学主题图与所学的知识有着直接的联系。“秒”作为比分还小的时间单位,经 常会在“倒计时”中出现,借助这一情境可以导出新课内容“秒的认识” ,这也 正是“教学主题图”作为“秒的认识”这节内容的主题图的价值所在。
又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口算乘法”这节内容中,教材提供了一幅“儿童 游乐园” 的教学主题图, 这是一幅非常贴近儿童生活的情境图, 大多数小学生都 有去公园或游乐园玩的经验, 他们对公园的环境和游乐园的项目都比较熟悉, 这 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更关注、更积极去参与新课的教学活动。教
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项目, 不同角度进行观察, 提出不同的有关乘法计算的问 题,这也正是“教学主题图”为本节内容作铺垫的价值所在。
二、发现“教学主题图”中隐含的数学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关键。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在一个个 “教学主题图” 中感觉不到数学问题的存 在, 或者无法挖掘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数学问题时, 这样的主题图至少在相关数 学教学中价值不大, 甚至是无意义的。所以教师既要考虑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把握, 又要引导学生经历活动的过程, 把材料的选择权还给学生, 把发现数学问题的机 会留给学生, “主题图”的教学也在于教师恰当地设疑激趣。例如:在学习五年 级上册“多边形面积计算”时,教材提供了一幅街区教学主题图,下部是学校的 大门内外,中部是街道,上部是住宅区。教师出示主题图后让学生观察:“你发 现了哪些图形?”学生甲说:“我
发现有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学生乙说:“我 发现有正方形、三角形” ,学生丙说:“我发现有梯形”„„学生在愉快探索的情 境中进一步巩固掌握了已经学过的图形, 同时也把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密 切联系,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生活的空间就是一个图形的世界。教师接着问:“那 么, 你们会计算它们的面积吗?” 这个情景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 欲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学生已经会计算,虽然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的面积不会计算,但这样的教学主题图既让学生从中感知到了数学问题的存在, 又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培养了学生喜爱数学的情趣。
三、不适合学生的主题图——大胆舍去、巧妙替换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 科书”的过程。因此,作为教材组成部分之一的主题图,它的存在也并非教学的 全部, 作为教师, 我们要懂得变通与取舍。对于那些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主题图, 我们应在深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或是精心分析、巧妙替换;或是大胆舍去、开 门见山。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口算乘法”时,第 68页有一幅关于儿童公园的 主题图, 图中有的学生在玩过山车、有的学生在玩旋转木马„„。教材的意图是 让学生通过观察, 收集信息、从有关儿童公园的图片中提出几个用乘法计算的数 学问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太散了,因数有一位数的,有整 十数的, 有几十几的, 还有几百几十的„„而这节课主要讲的是整
十、整百乘一 位数。这样引入的环节就占用了很长时间。我想如果先给出整
十、整百数,然后 让学生用这些数和主题图的相关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不会绕弯路, 节省时间,不仅达到了原定的教学目标,而且学生也学的十分的轻松和愉快。
四、注重结合“教学主题图”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主题图” 不但要给学生创设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 还要结合图画对学 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加法”时,教材提供了一幅中 国野生动物图。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野生动物的种类和种数, 并使学生 认识到野生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我们要保护野生动物, 要敢于与捕杀野生动物 的不法分子做斗
争,建立美好和谐的大自然;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好好学习, 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为今后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做好准备。
又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时,教材提供了一幅“中国人口普 查数据图”。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人口基本情况,知道我国是一个人 口大国,资源辽阔,物产丰富;另一方面渗透了有关地理、文化和国情知识,激 发学生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 好好学习, 长大后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 献。
再如:在学习一年级上册“数一数”时,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教 学主题图。一方面图中的人和物的数量都用到 10以内各数,使学生通过数这些 数,初步感知 10以内各数,并体会到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数是人类的好朋 友;另一方面给初入学的学生展现校园生活, 使学生知道, 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 生了,小学生要遵守纪律,按时到校,要尊敬老师、爱护同学,还要好好学习, 热爱科学,锻炼身体。这也是“教学主题图”所反映的精神实质,不只是从“教 学主题图” 中学到了数学知识, 而且还从 “教学主题图” 中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主题图时, 要充分展示主题图富于情节的魅力, 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 张开想象的翅膀, 不断地闪现出奇思妙想;充分利用主题图色彩鲜艳、内容丰富 的特点, 让学生在自主的时空里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营造一种轻松愉快 的学习环境;充分挖掘主题图的内涵,让学生在广阔的领域里打开思维的闸门, 不断的求异创新。
综上所述, 主题图是小学数学人教版实验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合理利用这 一资源, 不但能有效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培养他们的学习情感, 使他们愿意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且能激活思维,促进课堂生活的动态生成, 为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过渡打下基础, 同时又能建构起一个充满生机活力、溢 满情感的课堂生活。
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教学资源, 结合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了解编者 的设计意图, 挖掘主题图的内在含义, 辅助课堂教学, 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更 生动,更丰富多彩。我们在主题图的使用过程中只有用心领会,灵活应用,创造 开发,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实验教科书 数学》。
【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推荐阅读:
浅谈在信息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12-02
浅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07-17
浅谈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加强学生情感教育08-27
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10-26
试谈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阅读教育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07-03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08-13
浅谈在少先队工作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08-17
浅谈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10-27
浅谈在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音乐07-05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探究式教学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