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励志电影《十七岁的单车》

2024-07-14

青少年励志电影《十七岁的单车》(通用11篇)

青少年励志电影《十七岁的单车》 篇1

多年前,曾经流行这样一种说法:十六岁是花季,十七岁是雨季。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还有这种说法,流行开始渐渐疏远我。这个说法流行了多年,源自于一部电视剧和一首流行歌的流传,那是《十六岁的花季》和《十七岁的雨季》。那些充满年轻活力的少男少女,在方寸大小的电视荧屏上吸引住成千上万的大人与孩子的目光。年轻俊美的“小”帅哥林志颖在华美舞群的陪衬下,在人工的大雨滂沱中随着青春的节奏舞动着。时光流逝,那些青春的脸庞已不再年轻,“十六岁花季,十七岁雨季”的这种说法也已被尘封在人们流光年华的记忆中。

单车,其实就是自行车。我国是自行车大国,所以自行车对于国人而言并非代步工具那么简单。有些时候,对某些人来说,自行车可就承载着太多了。对生活的美好追求,有时其实再简单不过了,对于像郭连贵这样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孩子来说,他现有的生活稳定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其实都附在他那辆银色的自行车。

将十七岁和单车这两样东西联系起来,预示着影片并非是像《蓝色大门》那种清纯美好的青春片。单车是我国南方广东一带的口音叫法,影片的故事却是发生在首都北京。片名这种显眼的不和谐,让影片从一开始就带给你不好的感示。

影片的故事其实很简单。郭连贵与小健两个同处于十七岁芳华的男孩子,因为一辆银色的自行车而被扭在一起,展现了郭连贵失车、找车从而遇上小健的一系列事件。影片的结尾终于让两个年轻孩子所代表着的两种截然迥异的人生价值观进行了一次激烈的碰撞交汇,给观看影片的人们淡淡地留下了一个问号。

我们就像影片中的两位主角郭连贵和小健一样,都曾经有过那亮丽的年华,在那年华消逝之际,我们都没有起伸手挽留,直到过了多年以后才会回首想起那段生活。在此时,我们通常会因为每一个事件或事物才会去翻看尘封的记忆。影片就像我们随手触及,让我们可以轻松时光倒流的神奇事物。我们小心翼翼、蹑手蹑脚地走回年少的过去,轻轻抚去覆在记忆上面那一层薄薄的尘灰,然后再慢慢打开似乎已经泛黄的记忆相册。

翻阅之时,我们惊奇地发现在以往的自己身上找到更多与小健相似点,而与郭连贵对照却发现,郭连贵对于年少的我们而言是那么的陌生,那么的无法靠近。回到现在长大的我们,却对郭连贵又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理解他。这也许就是我们为什么要长大的缘故吧。

同一辆自行车,那辆银色的自行车,对于小健,那只是可有可无的虚荣附属品。甚至因为那莫名奇妙的虚荣,让悄悄靠近自己的女生又转过头去投向另一种虚荣的怀抱。而对于郭连贵而言,那是他满足生活最低的依赖,甚至是他整个生活的支点。在影片中我们看见郭连贵骑上自行车欢快地在北京大街小巷穿行,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信心,也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全部寄托于那辆自行车上,那辆银色的自行车。当自行车被偷去之后,郭连贵的脸上再没有欢快的笑容,他拼命的找,他不是在找自行车,而是在找他的生活。相比较而言,我们可以看见小健失去车的那种歇斯底里,那是对失去虚荣的极端体现。

或许可能使我说重了,其实在这个年龄段的人们,对自己正在追求的或者自己到底要追求什么,没有一个清晰而确切的概念。在虚无的红尘中奔跑,在滂沱的大雨中奔跑,去追逐本应不该在半空中漂浮的红丝巾一样。只是拼命地奔跑,至于自己为什么奔跑,在追逐什么东西,或许连自己都不是很了解。

虽然影片开头那一段对话,让我开始嗅出影片的一丝黑色幽默。然而对着郭连贵,我那僵硬的嘴角实在无法牵动一丝。这个饰演郭连贵的演员实在是影片的亮点。如果不看背景资料,我还以为是从农村里找的本色演员。他精准把握着郭连贵这个角色的特征,可以说他每一次出现都让我相信他就是郭连贵。

影片中的女角倒是符号化,代表着两个孩子所向往的生活。看完影片,我居然连她们的名字都不记得。要不是演员现在的“名声在外”,我几乎要忘却在影片中还有这两个女配角,戏份少得可怜。看完影片,让人记住演员的名字,而非饰演角色的名字。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做演员的缺失,话扯远了,不说了。

相比较而言,周迅饰演的角色倒是有一点符号化的真义。她第一次出现在郭连贵眼里,那可是在符号化不过了。她代表着郭连贵所奢望的生活,郭连贵只是在欣赏她的美好生活。当她近距离出现的时候,她那一身大红的衣服,她那如血一般刺眼的口红,这一切都让我感觉不自在,隐隐觉得她的不真实。我不知道是不是导演故意安排她这种形象,以此来暗示郭连贵瞻望的那种生活泡沫也有破灭的时候。因此,郭连贵更为珍惜他现有的生活支点——那辆银色的自行车。而高圆圆饰演的小健女同学,平白无味,在小健丢车之后那一次转向实在是毫无征兆,出乎我对影片剧情的计划展望。

说到影片剧情的曲折,感觉影片的编导们有点为曲折而曲折,这让我有些不适。不过幸好,影片在这一点没有太为过火,尺度把握得很好。影片的配乐做得很用心,并没有以往国产影片的那种“拿来主义”的通病。少而精,而且出现得总是恰到好处,这也算是影片的另一亮点。

前面说到影片隐约有一点黑色幽默的意味,我不知道影片的编导们是不是避重就轻,故意为之。影片中对社会现象的透视、剖析笔调不是十分尖刻、一针见血。自从郭连贵像一头瞎了眼睛的芒蜂一般,给逼入北京那些绕弯打结的胡同之后,就像暗喻着他被现实的生活给无情地一步一步逼近,直到将他逼入那个胡同的死角。打个比方,就像医生原来打算做手术,到了手术台前却只是将患者的皮肤划开,半睁着眼睛看了一眼,然后吩咐护士缝合,这个手术就这么简单完结了。

我还是第一次看见在影片中,北京显得那么真实,虽然我还没有去过。影片中的北京并没有茫然消失在那熙来攘往的匆匆人流与车流中,那些纳入摄影机北京的大街小巷是那样的真实的。影片的画面虽然也像时下青春片流行那样的明亮,却比其他的青春片有了一种别样的风味。

《十七岁的单车》,同样是青春,却是如此苦涩的青春。侧首观看影片的过程,我似乎一直含着一枚苦果,然后随着影片去翻阅我的芳华岁月。十七岁——在这个年龄每个人也许都有一辆银色的自行车,骑上它,然后拼命的蹬着它,你在追逐着什么?为什么追逐?在影片的结尾,郭连贵拥有它却等于失去它,他该怎么办?如果是你,你又该怎么办呢?

也许,也许你我依然在那一片虚无的红尘中奔跑,在滂沱的大雨中奔跑,却失去了十七岁时的一往直前,而是三步一回首,五步一回头,也许我们,也许我们该……

青少年励志电影《十七岁的单车》 篇2

其代表作品《十七岁的单车》就以刻画大社会中小人物的命运而荣获第5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评审团大奖。除开影片中围绕城市少年表现出来的虚荣与希望被认同的心理, 里面所呈现的都市边缘人精神的无助和无所依附、自我身份的确定和焦灼, 以及镜头下展示出的不同社会群体的差异, 体现出的身份区隔, 都让这部影片在当今时代仍具现实意义。

一、当青春的热血碰上城市的冷漠

新生代导演群体不仅大都从小生活在城市, 而且与第五代电影人迥然相异的时代经历和个人体验使得他们对城市关注有着浓厚的兴趣。被第五代电影人“遗忘”或“抹去”的城市重新出现在他们的作品中。正如戴锦华所说, 都市——这个在当代文学甚至是影像文化中久久缺席并不断重构的空间无言地浮现。因此, 从某种程度上说, 90年代新生代电影人对城市空间的关注与三四十年代电影对上海等都市的关注传统架起了互为参照的桥梁。但不同的是“90年代的重新出现的城市已从殖民地的能指转化为后现代的荒原”, 更为重要的是是, 这里的城市是没有外部的城市, 城市对于他们是世界的全部, 是无处可逃的封闭空间。

影片刚开始的镜头是一群农村青年们来城里找工作的情景, 热烈地介绍着自己在农村觉得不错的工作和工资, 但对快递公司的招聘者而言, 这些都微不足道, 甚至比不上他们分配到的一辆单车。从一进城, 青春的梦想便被都市贴上了价值的标签。工作意味着你能在这座城市有安身立命之本, 意气风发地骑车接收快递之后结算一天工资时, 遭遇的却是发工资人员随意的克扣, 这是满腔热血的理想正式遭遇城里人漫不经心对待的开始。而进澡堂一节中城里人的享受和小贵兢兢业业形成的反差, 以及在收发快递中遭遇到的奚落, 让他面对这个城市开始无措起来。自行车的丢失, 更是满怀期待的小贵与迷茫失落的小贵的分水岭。本该青春年少, 却因为社会的无情、现实的冷漠而变得残酷无奈。

在小贵的身上我们可以很容易感受到外在环境对其青春热情的冷却, 而小坚则是导演借其来含蓄地表达都市对青春成长的异化, 都市不再提供梦想与创造的机会, 而是在积极改变时给予一拳认清现实。影片中小坚和一群游手好闲的学生一起, 这是青少年中常见的帮派现象, 帮派“是青少年社会行为充分展现的同辈团体, 能让参加者个人需求得到满足, 获得心理上的安全、地位以及归属, 提供打发时间与获取新经验的管道。朋党为青少年加上一种认同感, 得到更深入的自我认识。”他们长时间在一起谈心、闲聊、一起上学、看电影或参加活动, 有着共同的兴趣, 在行为举止甚至衣着装扮上, 也都力求相同。但青少年与同辈好友交往, 是建立在“互相”与“平等”的基础上, 换言之, 经济、阶层、文化等一系列的不平等, 不仅不能让小坚获得心理满足和安全, 反而在他进行自我辨识时意识到了阶层造成的身份区隔, 在别人玩车时并没有一辆属于自己的高级单车, 这也成了他挫败感最大的来源, 意识到自己与这一群在物质上无所顾忌的城市少年们仍存在着差距。

小贵与小坚夺车的这一主线并没有削弱影片中对北京城市空间的思考。王小帅曾经说过:“我不认为高楼大厦和霓虹灯就表示完成了城市电影的任务。”所以他将艺术场景的视域从以往的“宏大场景”、“广阔天地”转向城市的狭窄的里弄与胡同, 破败的街道和房屋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与影片中高楼大厦、绚丽色彩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废弃的大楼、破败拥挤的住户区、沉默不语的旁观者, 用一片破败和沉默的静态镜头来表现这个城市的冷漠。居住和游走在其中的是在主流叙事中被遮蔽的城市边缘人, 是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群体的情感和命运。他们或从乡村中走来或原本就是城市中底层人, 带着对城市的美好和希冀, 努力奋斗着, 渴望融入城市, 拥有穿越城市的能力, 但是他们的努力在这个都市中却显得无力。

二、身份表征的单车:认同与区隔

影片中将镜头对准了以小贵为代表的来自乡间的城市外来人员, 对初入城的那些小贵们来说, 他们的文化身份是明朗的, 即他们是带着抹不去的乡土印记的城市闯入者, 他们是从事低廉工作的打工者, 是生活困窘的小杂货店老板, 是城市帮工的小保姆。他们从没奢望过获得政治资本, 也不曾拥有经济资本, 因为知识的贫瘠更不可能占有文化资本, 他们的基本原则是温饱和生存。而虽然有着“都市人”身份却被抛离出城市的中心轨道的小坚们, 也不过是城市边缘人, 不仅是因为他们经济窘迫, 与凡勃伦的“有闲阶级”有着天壤之别, 还在植根于潜在经济差异的阶级间及同一阶级内部趣味与生活方式的文化上展现出差异。从精神和文化层面上看, 文化的差异被用作阶级差异的标志, 阶级的差异表现为把个体与群体在社会荣誉的天平上进行排列、而不是仅依据经济利益进行划分的身份差异。

在企图融入所处的社会环境中, 小坚与小贵都将单车当做身份认同的重要媒介。在城里人眼中, 单车不过是交通工具罢了, 它的功用就是省时省力地完成运输的过程。然而在小贵眼中, 这辆单车是他生存的必需品, 是他融入城市的重要标志。有了单车, 便有了工作, 有了在这个城市生活的一线生机。虽然依然只是一个快递员, 但是, 当骑上这辆自行车的时候, 他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 这时的单车, 便是他与城市的唯一联系。同样十七岁的年龄, 小坚的生活算是衣食无忧, 他所追求是随着自我意识增强而增强的自尊。父亲的再婚让他感到被忽视, 有了单车, 可以在哥们面前有面子, 可以在喜欢的女孩子面前装酷耍帅, 单车, 成了一个与同龄孩子平起平坐的资本, 成了身份的象征。

相同的能指对于不同身份的人有着不同的所指和涵义。影片中的单车是一种欲望的能指, 它的所指已经不仅是单纯的物质, 而是象征着梦想、地位和自身价值的存在。在影片中, 单车成了社会分层的标志, 所以两人对单车的寻找与争夺实际上是对上一阶层的努力融入, 他们想通过单车来获得城市中生活的权力。“资本是现代社会中进行权力斗争的基本手段。现代社会的所有不同类型的资本, 都是在特定正当化程序中被‘确认’为斗争力量单位。谁掌握资本的数量越多, 谁在斗争场域中就占据优势地位。”正如小坚想用单车来获得都市时尚的个人身份和爱情;小贵想用单车获得进入城市的资格 ;而小保姆想用都市中提供的漂亮衣服、口红、高跟鞋来成为获得城市人的身份象征, 他们身份危机, 在赖以装饰的物品 (单车、漂亮衣服、高跟鞋) 失去之后, 便暴露无遗。底层阶级地位的特征, 可能直接反应在由于极度有限的物质资源而导致的社会化上。小贵和小坚对单车越用力地追求越说明他们与快递公司老板、澡堂的老板, 以及能够轻易拥有山地车来炫耀自己车技的这一社会优越者的差距, 王小帅在影片中借着两位少年的生活表达了他对现实生活中所呈现出来的社会层次的思考。

社会群体的差异性在现实生活中也普遍存在着, 在某种维度上, 普遍存在的群体区隔把中国社会一分为二, 如潘泽泉、魏万青等在农民工的等外来人员的调查研究中发现, 由于社会排斥与对外来人员的歧视普遍, 外来人员的社会融合依然存在着较大问题, 这是经济资本对社会阶层进行的区隔;王建平针对中产阶层消费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在我们生活中存在消费品位文化差异群体, 以消费品位进行社会区隔, 现如今正日益壮大的“苹果迷”群, 利用手上的苹果产品, 创造与其他迷群不同的群体特征;甚至在当今文化研究中也存在汉语文化研究与少数民族研究的文化区隔性。

在《十七岁的单车》中, 我们看到了导演对青春和都市的另一种解读, 影片是“现实的渐近线”, 呈现的是青春存在的一种真实状态, 这和历史的纵深、身外的世界无关, 只是都市的状态, 更是一种都市的体验。镜头聚焦在小保姆、小卖部老板、对城市充满向往的外来打工者和物质贫乏的城市底层人民身上, 通过电影语言对都市人的情感体验、生活困境进行表述, 从而赋予影片以一种“文本的厚度和视觉的密度”。在其中, 被压抑和反抗无助的青春与消磨其热情并给其隐痛的都市构成二重唱, 以冷峻、沉稳、审视的风格把物质上的贫乏与精神上的渴求建构起强烈冲突, 以此将社会层层分离开来。丰富了都市美学, 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珊珊.绚丽光影下的暗淡忧伤——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的“新城市”美学[J].美与时代 (上半月) , 2008年, 第01期.

[2]孙绍谊.寻找消隐的另一半:《苏州河》《月蚀》和中国第六代导演[J].陈犀禾, 石川主编.多元语境中的新生代电影[M], 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3:p.294.

[3]刘安彦、陈英豪.青年心理学[M].台北.三民书局, 2004:p.76

[4]高宜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12:p.76

[5]陈晓云.电影城市:中国电影与城市文化[M],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8

[6][法]纳塔莉·沙鸥;郑天喆等译.欲望理论:拉康思想引论[M].桂林:漓江出版社, 2013.2

[7][美]戴维·斯沃茨 (David Swartz) 著;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年5月

[8]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M], Pierre Bourdieu,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青少年励志电影《十七岁的单车》 篇3

一、 自然环境设置

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的活动场所,生存场所等等。导演把故事的发生地设置在北京,应该说在这里,北京已经失去曾被广泛赋予的文化涵义或政治喻指,这里只是提供故事发生的一个大都市而已。在影片中,都市环境是显性的,而农村环境是隐性的,它主要集中在郭连贵和同乡身上,从这个角度来说,两者形成对置,进而为郭连贵的一系列行为引发的情节奠定最为根本的矛盾基础。

影片中涉及到的主要场景大体可以分为:以郭连贵为主的小卖铺、快递公司、公路和几个快递的地方,其中主要的场景应该是小卖铺和马路。

小卖铺是郭连贵的同乡开的,是他暂时的委身之所,他从农村出来到北京打工,投奔的就是这里。在小卖铺有一面墙,对面是“城里人”的住宅,导演在这面墙上设计了一个砖洞,透过砖洞,看到了高楼里的女人,整天无所事事换衣服。这个洞实在是满足了外乡人对城里世界的窥探欲望,而且只能是“窥探”,不可能进行平等正常的观察,因为他们的身份是“外地人”,而且是农村人,心理存在一种天然的低微感和间离感,这个砖洞微妙地表现了这种心理。而且如果要在这个城市生存“关键是不能让人看出你是个外地人”(郭连贵同乡语)。

郭连贵还有很多的时间出现在送快递的路上,他卖力地骑车,就是为了能够做好这份工作,赢得在这个城市存在的凭依。这种在路上的表现无疑和人物的漂泊无依的心理有关。

影片中的另一位主人公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小坚。他生活的空间主要是大杂院和平房区,这是一个在高楼大厦包围下的旧城区,到处是破旧的围墙和错综的胡同。高耸的大楼和低矮的平房形成对比,折射人物艰难地在缝隙中成长的心理状态。

二、人物设置及人物关系设置

人物关系是构成情境的重要因素。编导在设计人物关系时,充分考虑到故事的构架和情节流程。从某种角度来说,在电影中所谓的人物关系,也就是性格关系。

(一)主人公郭连贵的角色设置

郭连贵是一个从外地进京打工的少年,典型的小人物形象。在繁华喧嚣的大都市一无所有,虽然投靠一个开小卖铺的同乡秋生那里,但是更多表现出一种局促不安、无助渺茫的状态。他在一家快递公司作快递员,公司承诺只要做到一定数额就可以得到一辆自行车。就在完成年定额的头一天他的自行车被人偷了,他无比沮丧,又非常无助,决定找回自己的自行车。

影片的开始部分快递公司的经理说是要帮助这些农村来的人尽快的适应社会,但是就是在这个“城市化”或者“社会化”的过程中,郭连贵表现的是更多的不安和不适应。比如酒店的自动门,比如稀里糊涂到澡堂子洗澡。在洗完澡被服务员要钱时,他一直强调“当初是你叫我进去的”“是你们叫我进去的,是你们一进去就把我的衣服脱光了”,其实,小贵强调的“你们”就是城里人,进而可以理解为这个城市,他并非自愿,而是一种强迫的行为。可以看到小贵“城市化”的过程,实在是一个被迫无奈的过程。这里需要联系一下前面的几次他与同乡秋生的对话。他的同乡很明显比他早进入这个城市,对这个城市、对城里人已经有所了解,因而告诉他要想在这个城市生存“关键是不能让人家看出你是个外地人”——其实就是“城市化”。秋生还让阿贵学习城里人的生活方式——刷牙。但是,就像秋生说的,“我要有了钱,天天喝糖水,喝红糖水,一天三顿都吃排骨面”,“听说饭店的厕所还放音乐,要是我,我可尿不出来”, 无论怎样模仿,他们仍然是外地人,有些东西一时是很难改变的。这也就形成了小贵和这个城市的矛盾。

郭连贵的性格用电影里的话来说就是“轴”“倔”,这也主要体现在他对自行车的态度上——自行车承载了他太多的东西,在这个城市里,小贵唯一可以依靠的是他的那辆自行车,那是他亲手挣来的,证明了他的存在,是他在这座城市生存的意义证明。

我们说人物关系其实就是性格关系,也正是因为郭连贵性格上的“轴”“倔”才引发一系列的事件。自行车被偷了以后,如果不“轴”,可能就会另外找一份工作,如果不“轴”,可能就不会一直找自行车,如果不“轴”,可能即使找到了自行车,在小坚同伴的威胁甚至是给他钱的情况下,他可能会放弃这辆自行车。总而言之,郭连贵的性格设置是从整部影片的情节整体走向角度出发的,否则故事将无法进行。

(二)主人公小坚的角色设置

小坚相对与郭连贵来说是典型的本地人——北京人。应该说,作为本地人,是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的,但是他们两个又极其相似,同是挣扎在生活底层的小人物。

十七岁,正是青春萌动的时期,对爱情的渴望,对自我实现的急切,以及对成长的焦虑,都集中地投射到对单车的渴求上。小坚急切希望证明自己,喜欢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但是硬邦邦的现实总是一次次地挫败他那颗脆弱的自尊心。偷拿家里的钱买自行车,和郭连贵谈判,与潇潇的爱情,拿板砖拍情敌大欢,这一切的行为都是一种证明自我的尝试。

小坚所生活在一个非常普通的大杂院,噪杂破旧,市井气息非常浓郁。小坚的家是一个重组家庭,家境非常地拮据。父亲几次三番的承诺给他买一辆自行车,却总也兑现不了,于是,他无法在忍受大人的欺骗,偷偷拿了家里的钱,去旧货市场买了辆“黑车”(当然就是郭连贵丢的那辆)进而围绕着这辆自行车两人产生出一系列的事件。

小坚敏感而脆弱,自尊心极强,甚至有一些自闭,他也极力想证明自己的存在。正因为这种性格,小坚才会如此在意朋友的评价,如此在意一辆自行车的得失,如此在意潇潇的对他的态度,进而才会产生与之相关的行为。

所以,可以看得出来,在《十七岁的单车》中,编创人员对两个主人公性格的设计花费了心思,利用人物的性格关系来形成不同的人物关系,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体现一种丰富性和生动性。

(三)两位女性角色的设置

分别与郭连贵和小坚对应的是两位女性的设计,即周迅饰演的小保姆红琴和高媛媛饰演的女学生潇潇。这两个人物的戏份不多,但却是揭露两位主角心理的重要因素。影片将人物年龄设定在十七岁,那么,青春期的冲动、对爱情的渴望、对自身的认知等等普遍性的话题必然反映在影片中。

郭连贵对红琴的感觉是青春萌动,也是深埋在内心无法表达的痛苦。郭连贵对红琴的视角总是设定在偷看的角度,从不敢正视。最开始郭连贵是透过围墙上的一个砖洞窥视红琴而产生的好奇,然后在撞倒红琴之后产生了一种好感(当然当时阿贵并不知道红琴也是从农村来的)。后来红琴来小卖铺打酱油时,到小卖铺找东西时,郭连贵都是低着头偷偷地看,透露出紧张和不安。

潇潇的设置是从小坚的角度进行的,影片中表现得比较明显。两人互有好感,朦胧而美好。但在小坚丢失自行车后,两人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起因当然是小坚好强的自尊心,伤害了潇潇,随后潇潇和大欢走在一起,引发纠葛,最终,小坚的爱情也破灭了。

可以说,红琴和潇潇的设置一定程度也是扩大了导演表现的范围,丰富了影片的表现内容。

三、对人物发生影响的事件

事件在一部影片中是推动情节发展的要素,也是塑造人物的重要的方面。人物关系和事件的相互作用构成一部作品的基础。“事件作为情境的构成要素,指的是能够引起矛盾的那些事实”[2]。

概括地说,这部影片就是围绕自行车的“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展开。在这一事件的过程中,影片的两位主人公经历了各自的十七岁中一段难忘的历程,伴随着对自行车激烈的争夺和占有,两人也从最初的对立走向了和解。

可以说,两人对自行车的态度是一致的,不管是开始时的激烈的争夺还是最后两人和解(甚至表露出淡淡的友谊味道),两人都在自行车上投射了自我,而且对自我的认知是通过自行车来进行的,这其实就是精神分析理论上的“他者”存在形成“我”的认知——通过对自行车的占有来证明自己。对于郭连贵来说,自行车是他在这个诺大城市的唯一依靠,是他“存在”的证明;对于小坚来说,自行车则是他自尊心和爱情的证明。

四、结论——情境设置折射出导演的叙事态度

导演王小帅曾经在一次访谈中表示“要尽量摆脱技法本身的束缚,把人的本体,人最深处的东西拍出来,这才是电影的真谛”,“这么多年来,中国电影终于出现个体精神的东西,我知道这个东西出去后人们会用比较新奇的目光去看他。他讲的是一个个体很平常的生活和关系,这又变成了我有信心的一点”[3]。

他始终关注个体,尤其是在生活底层挣扎的人们。既然是关注个体,那么选择就要呈现生活的本态,尽量剔除加工的成分。但是作为艺术的电影,决不是照搬生活,必定是主体的加工选择和艺术创作,反映到这部影片,导演较好地处理了两者的关系。

关于影片的叙事,给人的感觉更多地是似乎是随意截取了两个人的生活片段,自然流露展示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故事。比如影片一开始,就是几个外来人员在应聘工作,随后是快递公司经理的一番讲话,介绍了事件的开始,直到郭连贵骑着自行车出现在大街上,观众才明白,原来这个就是影片的主角,故事是关于他的。影片的另外一个主人公的出场,同样采取相同的手段,一群中学生在废楼里玩车,但是谁是主角,我们不知道,直到他们在厕所里换完衣服,摄影机首先给了小坚的镜头,观众大概知道可能是将关于他的故事了,进一步到小坚遇到喜欢的女生,其他同学散去,观众才确定他是主角。

这种表现的方式,给了观众一种遐想:这部影片是关于郭连贵和小坚的故事,那么,其他人呢,比如和郭连贵一起进入公司的那些人,比如小坚的同学。这样,观众形成一种认识,这部影片选取的是芸芸众生的一个截面,摄像机无意闯入然后又悄然离开,呈现了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状态。摄像机的任务已经完成,至于郭连贵和小坚以后怎么样了,谁也不知道,留给观众去思考。当然还有结尾,小坚被打了,郭连贵也被打了,自行车也被砸的不成形了,以后他们会怎么样生活?自行车还会骑吗?影片到这里就结束了,好像摄影机已经完成了它的任务,至于人物怎么样了,不知道,导演并不明确告知,而是把思考的空间更多的留给观众。这是一个没有结果的结尾,而这不正是生活的原态吗?生活有开始吗?生活有结束吗?

注释

[1]郝朴宁,李丽芳著:《影像叙事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179页。

[2]同上,第182页。

[3]参见韩晓磊:《对第五代的文化突围——后五代的个人电影现象》,《电影艺术》1995年第2期;王小帅、李迅:《我喜欢那种由衷的感觉》,载王朔主编《电影厨房:电影在中国》第59页,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转引自李道新著:《中国电影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451页。

[1]郝朴宁、李丽芳著:《影像叙事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

[2]潘秀通、潘源著:《电影话语新论》,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第1版。

[3]李道新著:《中国电影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

《十七岁的单车》的影评 篇4

如果只是挣扎在温饱线上的话,眼中所有的城市都长得一个样子吧,在小贵的好友眼里,大城市里的人缺少人情味的那部分都被狡诈填满了,而大城市的女人更是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像他这样连名字都被忽略的外来务工者数不胜数,像是不经意抓住超人斗篷被带上天,俯视过更大世界的璀璨后,便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存在,既不能抓住机会改变命运,也不愿回到家乡踏实务农。他和周迅扮演的保姆是同一类人,眼里看得见都市的繁华却看不见奋斗的可贵,艳羡嫉妒着城里人的高贵却惰于充实自己的内在,心气高志气短,徒有一颗做大梦的心。

小贵的倔劲儿主要还是因为年轻,初来城市许多新鲜的事物令他目不暇接,但沉默寡言的他骨子里幻想的成分更多:自行车代表着他来城市获得的第一份礼物,代表着城市对他的肯定和包容,很有吉祥物的涵义。他对周迅扮演的保姆是有好感的,一如小坚对潇潇的感情,少年少女懵懂的爱情萌芽,小贵对自行车执着的一部分动力也有这份感情的功劳。虽然导演没有交代小贵的家庭背景,但相信都是淳朴的老实人,才能培养出小贵一身“在哪跌倒就在哪爬起来”的犟脾气。只是他还不能完全理解天理和法制存在冲突的可能性,自行车被偷他就偷回来,这也是边缘人物的一个很典型的心理:丝毫不考虑别人的处境或死活。曾经柔软的心就是这样慢慢被磨得麻木坚硬,然后变成最普通最大众的人群。而这仅仅只是个开始,通过努力得到了一辆自行车就招来如此多的不幸,未来又会拿走小贵的什么作为代价呢。

小坚的个性与小贵完全相反:好面子、爱耍酷、同伴多、自私扯谎、自以为是。父亲的再婚和偏心让他的性格一天比一天暴戾,物质是他最大的痛处,也就成了他唯一证明尊严的标志。自行车对于他来说就是维系友谊和女友的唯一方法,他渴望的是表现欲和拥有的成就感,而非真正的友谊或者关心。潇潇最后选择的那个男孩不论是被痞性吸引、还是他真的有什么过人之处,在小坚眼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女友的离开令他面子扫地。少年的无法无天凭的就是这股气,其实也是因为在他们心里或身外,什么都没有。当他和小贵因为自行车不打不成交后,在小贵身上他看到的是自己对生活幼稚的理解。小坚的朋友们皆是这类痞子少年,学会了古惑仔的行却不懂他们的义,在他们还不成熟的人生观里,成熟的标志仅停留在抽烟泡女人上。

《十七岁的单车》读后感 篇5

本片虽然投资小,却还有不少大腕明星加入,周迅短短的几个镜头,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服装到旁白,到最后的命运转折,都让我们看到生活在都市里底层人们的艰辛。

当让最主要的是主人公为了单车,努力工作,这辆自行车是他在城市立足的根本,他对待单车甚至比自己的命还重要,然而事与愿违,单车一次次遭到不测,最后弄得遍体鳞伤。其实,从电影中,更主要的还是在告诉人们,什么对我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也许现在看来,一辆自行车算不上什么,但对于有些人来说,那是他们生活的根本。

十七岁的少年高中作文 篇6

暮然回首,你是否还在回望那个少年。

他就像我心里的一道光,他就如同星光那般耀眼,他就是那高高在上的神,是我遥不可及的人。

我和他没有太多美好的回忆,只知道高一之后,转到另一个学校,一眼就看到了他。久久地凝视着他,不外乎,他便是那种如同电视上那些明星一样,可望不可及。可我的心里还是为他留下了一席他的位置,他的笑,如春风散尽了,却留不住他在我心底留下的一缕暖阳。

我早早的去到新学校,正当我进入教室的时候,我惊讶的看见了他。心中的.喜悦便出现在我脸上,然而他也看见了我,他还是一如既往的高冷。不过能和他在同一个教室里我也已经很开心了。

后来,我的草稿本画的都是他,上课时心里想的也是他。我以为不会有人知道我心里的这段暗恋的,却不想有一个女孩撞到我的桌子,我的草稿本也就摔了下去,本想自己捡起来,却不料那个女孩帮我捡起来后翻看了几页。一眼就认出那是他,她惊讶的大叫起来“呀,这不是于晓嘛?你,”接着班里好多人都听到了她不好意思的看着我,又说:“原来你喜欢于晓啊”……

我和她聊了很久,最后我们成了好闺蜜,却不知道那些对话多数被于晓听到了,他脸色不太好,可能是被我这么一个差劲的人喜欢着是一种耻辱吧。

我就像跟随着他的影子,想默默喜欢可他也不给我这个机会,理由我不知道。在他那天拒绝了我的喜欢后,我脑补了一大推东西。最后还是罢了,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从那以后我的喜欢再也没有流露过出来。

很久以后,有人问我:“你还喜欢他吗”“不喜欢了”“我还没说是谁呢”

他还是在我心中,这份感情一直陪着我到大学之后没有见过他之后才慢慢变淡。那个曾经是我心中最耀眼的神的模样也渐渐模糊,十七岁的回忆也不在了。

十七岁的雨季作文 篇7

17岁的雨季,教过我什么?17岁的雨季,教会我太多!

17岁的雨季让我明白了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失败,失败往往是我对待问题的方法和态度。所以,很多时候,埋没人才的不是别人恰恰是自己。成功的路不止有一条,如果我们是不懈的追求者,在挫折和失败降临时千万不要停下脚步,因为很多的时候,失败只是滔天大水上的一座恐怖吓人的独木桥,走过去,等待你的就是成功。所以,要想成功,坚持不懈是前提。

17岁的雨季让我明白了生活也需要放弃。放弃是自己对生命的过滤,对追求方式的扬弃,是对自己的重新认识和发现,不学会放弃,就无法成功地跨越生命,驾驭人生。

17岁的雨季让我明白人人都需要掌声。喝彩、掌声是一个尊重,更重要的是对一个生命的鼓励和肯定。所以我们应当给别人喝彩、掌声,这不也是我们喝彩人生的表现吗?

17岁的雨季让我明白了快乐和痛苦是相互作用,当你获得快乐的同时或多或少也会得到痛苦吧!17岁的雨季让我明白了快乐其实是痛苦的根源,让我困惑至今的是我该怎么办才能做到两全齐美。虽然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我真的希望我得到的一切都是快乐,并非痛苦。

……

对于昨天的总结,是为了明天更好地上路。驻足一宿,回眸曾经走过的一段青春岁月,拾起记忆的碎片,用心去咀嚼、品味,忽然发现里面渗透出的竟是一种成熟的味道――酸酸的、甜甜的……

我希望自己是一个会写文章的人,把我高一年生活中的煽情处都能写的天地动容六月飞雪,可遗憾的是,我不是。我的脑海中只有一些零散的片段,一些失去的记忆,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一些自以为富有意味的符号,我把它们拼凑成文字,但愿不会失去它们应有的力量。

十七岁的天空作文 篇8

十七岁,像流淌的小河,奔流不息。

十七岁,像炙热的太阳,红光焕发、朝气蓬勃……

十七岁的天空,五彩斑斓,缤纷殉烂。只见那季暴雨过后,被雨水冲刷过的墨绿的校园,那赶着上课急步跳过水坑的女生、狂奔的男生;那晨光被雾笼罩着的跑道上,整齐的步伐、胸壮的队伍、激昂的声音,响彻整个校园回荡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那是我们青春的旋律、奋斗的宣言……

十七岁的天空,忽明忽暗,阴晴不定。只听从那嘈杂的人群中传来的种种叹息和阵阵惊喜:“哇!我的英语及格了!呵……”“太好了……!”“糟了,这次没考好……”有的人时带来满脸愁苦缓缓离去,有的人带着笑容满载而归。但共同的都没有忘了给自己鼓励。

十七岁天空,腥火血雨,战阵常伴。原来那一颗颗年轻的心那么骄傲、那么要强,要做生活的勇士、学习的强者。所以十七岁的天空亦处处弥漫着战火的气息,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十七岁的天空,相扶相依,共同成长。虽然竞争常在,伤痕常有,可是我们不怕,因为我们仍然团结一心。面对失败、困难,我们相依相共同筹谋划披荆斩棘到达胜利的前方。我们经历了6000多天的风风雨雨,一路走来,意味着我们渐渐长大,意味着我们要走向错综复杂的社会百态,领略精彩纷呈的人生。

我们一遍又一遍地经历这风风雨雨的打磨。因为我们知道生活总是在继续,我们经历的是磨难,得到是锤炼,总结的却是经验:愈挫方能愈勇、愈磨就能愈利。我们洒下是汗水,收获的必将是甘露;播种的是希望,收获的必将是成功。

十七岁的路上高一作文 篇9

滚滚长江冲刷着民族的热血,汹涌的黄河孕育着炎黄子孙的民族魂。

站在神州大地,看着这片曾今让先祖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大地,不觉感叹先祖的伟大。

这只雄鸡是我们永远的骄傲

可惜古人曾言江山配英雄。

虽现今不需要任何英雄来维护,但是我们依旧让自己强大起来。

这强大并不能只对国家而言,更应该印证我们自己身上。

现在的`许多青少年,因为失败,而不敢抬头,难以正面应对挑战,更有人因为害怕,而畏畏缩缩,不敢在人生道路上继续前进。

这样又成何体统呢?

如今这个繁华的社会,是个科技飞进的时代,人们不是需要前进,而是必须要前进。

从小父母便一直告诉我“落后便要挨打”这个道理,这便促进着我的内心,成为了内心的支柱。

正因为希望自己能够强大,所以才努力奋斗,就算那无数次的失败把我鞭打的伤痕累累,我也颤抖的,用自己的双脚向前迈进,永不回头。

我知道我不能落后,我得随着大众的脚步,不能慢于他,甚至要超越他。

自古至今有许多人,就算身体不再完整,也贯彻自己的信念,在自己的道路上勇敢前进,司马迁曾遭腐刑,却依旧前进,终于创作出中国第一部纪传通史--------《史记》。在司马迁之前也还有一位受尽折磨,还依旧前进的人,那就是孙膑,孙膑因为同窗陷害遭受膑刑,双脚不能行动,却依然你没有放弃前进的步伐,担当元帅,指挥大军,并写出了著名的兵书《孙子兵法》。

连受到如此挫折的人,都能努力前进,不放弃,谱写出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我们难道对自己的失败还要计较吗?

我知道如今的我还是一个小男孩,以上的言论,便是我的期待。

我从小便十分要强,不管是游戏也好,学习也好,不管什么都不想失败,这性格往往很容易让自己受挫,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根本不想参加任何竞争,因为失败已经深深印在我的心头。

自己未来的道路在何方,感觉自己前方一片迷茫,畏畏缩缩,不再和任何人有交际。

渐渐地,长大了,内心也成长了,开始学会对过去进行反思。

之后我终于决定了自己的信念,就算前途有迷雾阻挡,我将会用自己的双脚来探索未来的道路;就算再次被迷雾中的荆棘划伤,我也努力前进;就算被突然间的疼痛给失去了意识,我也会用这具空洞的躯壳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进;就算前方是迷雾是悬崖,我也会不断前进,只因我心中永远铭记着一句话:

自己选择的道路,就算跪着也要走完。

十七岁,十八岁的高中作文 篇10

十七岁,我高一了,是啊,高一了.每当我想到这里时总会有一种莫名的伤感.过去就像流水般流去,像做梦一败美丽而虚幻.上车时妈妈对我说,你十七岁了,高一了,长大了,要自己照顾自己.是啊,十七岁了,高一了,长大了.

关于恋爱

四分之一的高一已经过去了,我还是孤单的吃饭,孤单的学习,孤单的看小说,孤单的走在校道上.小毕失恋了,我看着他长长的头发和孤寂的背影,有一种说不出的伤悲.我们在学校的篮球场上疯狂的发疯,我看见了他擦破的皮肤和滩着的鲜血.昏黄的灯光下他疯狂的吓人.他终于累了,坐在场边说,这就是恋爱吗?我看着他的眸子,那是什么感觉,迷茫或悲伤.昏黄的路灯下一对对的男女,像夜风里摇曳的影子,是啊,这就是恋爱.

我还是孤单的吃饭,孤单的学习,孤单的看小说,孤单的走在校道上.旁边偶尔会有一对对的男女牵手走过,我知道,那叫恋爱.

关于实验班

高兴又悲哀的进入了实验班,书桌上堆起的高高的"堡垒",吐着书气的学子,还有可以压死人的沉闷的空气,已经是高一的第二个学期了,我十八岁,十八岁了.时间就这样一不留意的从指间滑过,青春就这样平淡又寂寞的埋葬了,像是枯黄的`落叶一样不知不觉的凋亡.我走过那些高二的师兄师姐们的成年宣言的画廊时,仿佛看见他们无奈的笑脸.

这天班主任大发雷霆,听说中段考相当的差,比另一个实验班茶,于是班主任有用了一节课来上教育课.那凶得像爆发的火山.于是再也看不见那些总是拿着手电想着怎样躲着管理员看小说的人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些拿着书本想着怎么样躲着管理员学习的学子了,也不再上课想着怎样躲着老师看小说,而是看着黑板想着怎能不被落下.

这个夏天,班里安装上了监控器,据说是班主任要求的,俩个实验班都有.

关于六月

六月的高考,六月的中考,六月的中段考.六月,一个兵慌马乱的季节.怱忙而稳健的步伐,呆板得像僵尸一样的面孔,深邃而迷茫的眼神,厚厚的镜片后深深的黑眼圈,我看见高三的学兄学姐们的样子时总有莫名其妙的害怕,害怕自己一不小心走进那兵慌马乱的高三,一不小心从"独木桥"上堕落,然后血肉模糊的走进高四那栋死气沉沉的补习班.还有几天就高考了,我看见他们高兴有担忧的眼神.还有几天了,谁会在那个满残跂腥血的战场上走出,谁会在这场战争中血肉模糊得重复高四呢.

青少年励志电影《十七岁的单车》 篇11

十七岁,本该是缤纷绚丽的年纪,电影却把它描绘的苍白沉重——极简的台词、场景和服装,吸烟、暴力等情节,让小贵和小坚的青春失去了鲜艳的色彩,同时也揭开了它的真实面目——单薄而迷惘。

十七岁的青年是单薄的。小贵和小坚都很瘦削,所以敌不过动辄使用暴力的社会青年。他们都没有钱,所以抵挡不了物质的巨大诱惑。他们又都血气方刚,所以克制不住意气用事,却无力承担冲动鲁莽的后果。

十七岁的人生是迷惘的。当初到北京的小贵骑着单车在人流中穿行时,他唯一的梦想就是挣够了钱得到那辆单车。而社会却比他想象的复杂得多,付出了诸多努力之后,梦想仍遥遥无期。此时,前路茫茫。当家境不好的小坚得到单车的愿望频频落空后,他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于此,每天浑浑噩噩,不务正业。此时,他的人生已失去了目标。

十七岁,即便羽翼未丰,仍坚定地渴望独立、渴望成长。为了挣钱,小贵独自从外地到北京打拼;为了找回丢失的单车,他不怕被人误解甚至打骂;为了占有向往已久的单车,小坚不惜与父亲和哥们发生争执……坚定着自己的理想,不让它们在现实中熄灭,他们是在为自己的青春护航。

然而与此同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恰当,独自挣扎的青春很容易偏离方向——因为社会并没有给他们正确的引导。影片的大多斗殴情节都发生在人来人往的胡同里,很多人都看到了他们的暴力行为,但冷漠的旁观者们只是以看热闹的心态看待他们的不良行径。外来北漂的小贵没见过多少世面,但在他需要帮助时,无论是公司的领导还是他面对的客户都冷眼相待,他们吝惜着对别人的关怀。

上一篇: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下一篇:叙事分析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