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硕士生导师

2024-09-21

江苏大学硕士生导师(通用11篇)

江苏大学硕士生导师 篇1

该生乐观向上,勤于涉猎各类经济学书籍,擅于独立思考,有严谨认真的`学术研究态度,并积极参加各项科研活动。在课下,她会主动尝试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思考当今热点经济问题,并经常与我交流观点和体会。通过批阅她的专题笔记和学术论文。

我看到她专业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已比较熟练的掌握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范式,能够在选题时找到适合自己研究的角度,在分析问题时恰当地使用经济学的语言,具备经济学的基本素养,有相当好的科研潜质。

该生综合表现突出,特此推荐!

推荐人:xxx

江苏大学硕士生导师 篇2

在青海大学担任讲师期间, 金培鹏曾获“小岛奖励金”以及青海省教育厅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为了进一步深造, 1997年, 他先后到德国在德国济根大学机械系力学与控制研究所、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材料系材料科学研究所莱茵大学经济系工业工程专业工作学习。

回国后, 金培鹏又在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专业攻读博士, 并入选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在此期间, 他先后主持了“低成本高性能挤压铸造硼酸铝晶须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非连续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在热循环载荷下的力学行为研究”、“硼酸镁晶须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界面行为和塑性成型机理研究”和“硼酸铝 (镁) 晶须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等项目, 并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博士毕业后, 金培鹏毅然回到青海大学担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并一直致力于从事新型合金及其复合材料、轻金属加工和复合材料力学的教学和研究, 为青海省新型合金及加工企业做了大量研发、分析测试和服务工作。同时带动了青海大学乃至我国西部地区在机械工程方面各学科的研究发展与人才队伍建设。

在学术领域, 金培鹏教授与W.Becker等一起提出了层合复合材料自由角效应概念和理论, 建立了求解层间高应力的Becker-Jin模型;与王金辉、韩丽等一起建立了镁基复合材料界面设计和优化方法;提出了镁基复合材料塑性加工的新方法。出版专著一部, 发表学术论文70篇, 其中SCI收录23篇, 申请和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件。他还先后获青海省“十一五”期间科技工作先进个人、青海省2013年优秀教育教学一等奖和青海省2012届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等荣誉。主持和参与“973”等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20余项, 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4项, 其中1项被评价为国际先进。

在对机械工程学院进行发展规划过程中, 金培鹏教授提出:以显著提高本科生、研究生培养质量为主线, 强化学科建设, 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努力创建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位一体的和谐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 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 努力建设具有浓厚学术氛围的学院文化和现代化管理体制;以机械类、材料类为主, 多学科协调发展, 立足青海、面向西部, 使学院成为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 成为省内外重大机械、材料、冶金等工程技术问题的研究基地, 区域经济增长以及社会服务的基地。

经过短短两年的努力, 学院建立健全了各种管理制度和办法, 在平台建设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科研能力大幅提高, 人才队伍建设有了一定的改善, 博士学位的教师由2012年的2名增加到了6名, 师生比由2012年的1:27降低到了1:20。学院已形成复杂曲面焊接机器人技术、数字化设计和信息系统技术、镁合金和铝合金及其复合材料、轻金属塑性加工、特种钢铁等5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南京理工大学 博士生导师 篇3

宋洪昌,1945年4月出生于江苏溧阳,196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大气物理专业,1986年在南京理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为该校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固体推进剂燃烧理论和超细粉体加工技术及表面改性等,同时承担相关专业的教学工作。

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排名第二),1997年获江苏省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奖。历年来还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4项,获发明专利多项,2004年9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他在教学中坚持知识与方法并重,科技与人文交融。1998年后,开始钻研汉字,另辟思路,方法独到,自创四言解字。已发表论文多篇。

诗歌作品

在乎他

(一)

貝至半豐當盡責,富在家中半之福

但看禍起乃過邊,窮富共河貴知足

卜准卜錯無所謂,只須自舟化之卓

道行萬歲天有意,德聚千秋在乎他

(二)

目中兩橫為之何,是他是吾共之和

人知吾他開天目,他吾同享乃共河

禹子啟私開了口,私獅同聲開獅口

帝易一巾入八口,商傷近音是為何

一卦一口入之腹,蒼天心傷淚如流

和墨化字書于帛,夏過之後是商秋

商丘相鄰開了封,商後周周凍裂鍋

五霸七雄留春禾,春光不久又夏荷

二十四人合一心,字是德也蜀漢劉

禮尚往來心相印,難用金銀買一和

儒學興時面目異,禮是境界無先後

天曲大同自自謙,神申遠去開新河

即使災星過了河,築舟行遠袁掌舵

且看簡字字之形,無元空卡莫入舸

幣弊同聲為之何,商傷近音問問我

五千年前造漢字,大學大問吉頁哥

辛卯十月十九日晨

江苏大学硕士生导师 篇4

主要学术兼职:

1.全国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委员会副理事长

2.湖北省教育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3.湖北省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委员会 副理事长

4.湖北省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常务理事

一、主持的科研项目和获得经费情况

1.蒲蕊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校长胜任能力模型研究”,课题经费2万元,起讫时间:2009—2011年,项目批准号DHA090168

2.蒲蕊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政府管理教育模式转型的背景、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经费5万元,起讫时间:2006—2009年。

3.蒲蕊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制创新研究”,课题经费9万元,起讫时间:2010—2012年,项目批准号10YJA880114。

4.蒲蕊主持,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中小学校长领导力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经费2万元,起讫时间:2009—2011年。

5.蒲蕊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政府与学校关系的重建——一种制度分析的视角”,课题经费3万元,起讫时间:2006—2007年。

6.蒲蕊主持,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政府与学校关系的重建”,课题经费3000元,起讫时间:2006—2008年。

7.蒲蕊主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重点专项课题,“中美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模式比较研究”,后期资助,起讫时间:2009—2011年。

8.蒲蕊主持,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自主科研项目,“校长领导能力结构与发展模式研究”,课题经费2万元,起讫时间:2009—2011年。

9.蒲蕊主持,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70后”学者项目,“中国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研究”,课题经费4万元,起讫时间:2010-2013年。

10.蒲蕊主持,武汉大学海外人文社科项目,“欧美国家教育体制改革中的若干焦点问题研究”,课题经费5000元,起讫时间:2010-2012年。

11.蒲蕊主持,武汉大学校级课题“研究生教育弹性学制研究”,课题经费1万元。

二、出版的著作

1.专著:《政府与学校关系的重建——一种制度分析的视角》,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专著:《当代学校自主发展:理论与策略》,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著作:《教育行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著作:《教育学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参编著作:《教育体制改革攻坚》,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版

6.参编著作:《教育学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三、发表的论文

1.师生交往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层意义(独撰),《教育研究》(权威期刊、学校奖励期刊)2002.1(中国教育报2003.3.22转摘;中国教育学科发展报告(2002)转摘)。

2.经合组织国家教育改革中的放权及其启示(独撰),《教育研究》(权威期刊、学校奖励期刊)(CSSCI)2005.1

3.评估型政府与公共教育体制改革(独撰),《教育研究》(权威期刊、学校奖励期刊)(CSSCI)2006.6

4.教育行政的伦理精神(独撰),《教育研究》(权威期刊、学校奖励期刊)(CSSCI)2007.7,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 2008.1 全文转载

5.政府与学校关系的重建——一种制度分析的视角,《教育研究》(权威期刊、学校奖励期刊)((CSSCI),2009.3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校管理2009.5 全文转载

6.对学校属性的思考(独撰).国外学术期刊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2006.4

7.中国政府与学校关系的现状与困境研究.国外学术期刊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2008.7

8.义务教育供给中政府的责任.(独撰)国外学术期刊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2009.6

9.自主与开放:对教育学学科重建的思考(独撰),《教育研究与实验》(CSSCI)2006.1

10.公共利益:公共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独撰),《教育研究与实验》(CSSCI)2007.1

11.对西欧高等教育改革中“评估型政府”的思考,《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06.1

12.教育与生活(独撰),《教育研究与实验》(CSSCI)2001.2(中国教育学科发展报告(2001)转摘)

13.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学制改革及其启示(独撰),《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CSSCI)2006.1

14.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中政府的角色与作用(独撰),《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CSSCI)2007.3

15.教育政策选择与制度创新的公平价值取向(独撰)教育研究与实验(CSSCI)2008.8

16.学校绩效管理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2010.2

17.在班级中建立本真意义上的班级集体(独撰),《教育评论》(CSSCI)2000.4

18.教育体制改革的公共利益取向,第二作者,《中山大学学报》CSSCI)2008.419.自主发展:当代学校发展的走向(独撰),《中国教育报》2004.9.,核心

20.有效的学校改进:一种实施策略的视角.教育科学研究.2010.3,全国中文类核心。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校管理2010.7全文转载。

21.对学习型组织理论在教育领域中运用的反思(独撰),《教学与管理》2005.5,全国教育综合类核心

22.当代中国学校自身存在价值取向的思考(独撰),《教育探索》2003.1,全国教育类核心

23.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独撰),《教学与管理》2006.1,全国教育综合类核心

24.政府与学校关系的重建——一种制度分析的视角,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校管理2009.5 全文转载

25.教育行政的伦理精神(独撰),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 2008.1 全文转载

26.认识学校的自主性 发展学校的自主性(独撰),《宁波大学学报》200

3.5

27.我国落实教育科教兴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基本实践模式(独撰),《现代中小学教育》2000.4

28.论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独撰),《现代中小学教育》2000.4

29.行动研究:教师成为教育变革主体的有效途径(独撰),《中小学英语教育》2006.9

30.大学自主创新与跨学科人才培养(独撰),《高等教育创新与跨学科人才培养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1.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中政府作用(独撰),《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国际学术会议,2006.11

32.研究型大学国际化:中国的实践与经验,《高等教育国际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国际学术会议,2009.11

33.义务教育质量与绩效责任制度,全国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11

34.Equity Value-orientation of the Education Policy Choice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Reformation Practice and Challenges Faced of China’s Compulsory Education(独撰),“Gaining educational equity around the world”,国际学术会议论文,2008.3

(35)有效的学校改进:一种实施策略的视角,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校管理2010.7 全文转载

四、奖励

1.论文“论教育行政的伦理精神”,于2011年获得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论文“师生交往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层意义”,于2004年获得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3.专著《当代学校自主发展:理论与策略》,于2007年获得武汉大学第十一届(2004-2006)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4.专著《当代学校自主发展:理论与策略》,于2008年获得湖北省第五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5.2009年9月获得“武汉大学优秀教师”的称号。

6.专著《当代学校自主发展:理论与策略》,于2009年获得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首届优秀学术著作奖二等奖。

7.课题《中美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模式比较研究》成果,获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优秀研究成果奖三等奖。

五、国际学术会议与对外交流

1.2007年10月到2008年10月,作为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公派访问学者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访问交流。

2.2005年3月,赴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访问交流。

3.2008年3月参加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召开的主题为“增进世界教育公平”的国际比较教育会议,提交了会议论文,并做了题为“Equity Value-orientation of the Education Policy Choice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Reformation Practice and Challenges Faced of China’s Compulsory Education”的报告。

4.2008年4月,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邀请,做了题为“Changing Government-School Relationship in Chinese Education”的学术报告。

5.2006年11月,参加在中国宁波召开的主题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国际会议,提交了“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中政府作用”论文,论文被收入到《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6.2009年11月,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中山大学的邀请,出席在广州召开的主题为“研究型大学国际化:机遇与挑战”的国际会议,并做了题为“研究型大学国际化:中国的实践与经验”的大会主题发言。

江苏大学硕士生导师 篇5

求意见稿)的通知

各位教师:

根据工作需要,在经过深入调研、多次讨论及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拟定了《烟台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现向全校教师征求意见,请各位教师将意见于下周五(7月16日)前反馈至学校学位办公室(行政楼240或233室),电话:62239,65049;邮箱:xwb@ytu.edu.cn.研究生处 2010年7月9日

烟台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以下简称研究生导师)队伍,保证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水平,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烟台大学研究生导师选聘工作按评聘分离的原则进行。研究生导师的评聘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突出优势学科与把握学科发展趋势、个人学术专长与导师团队优势协调一致的原则。

第三条

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是提高我校研究生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关键,各学院及各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应把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第二章

导师分类

第四条

研究生导师根据学位授予类别分为学术型研究生导师、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根据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需要分为校内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副导师、外聘研究生导师、外聘研究生合作导师。

第三章

导师的职责与权利

第五条

研究生导师的根本职责是培养研究生。研究生导师应在研究生教育各个环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同时拥有相应的岗位权利。

第六条

研究生导师的主要职责包括以下十个方面。

(一)根据国家及学校有关规定选拔录取研究生。

(二)参与制定本学科、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负责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并指导督促实施。

(三)开设高水平的研究生课程或主持专题讲座,拓宽研究生的学 科、专业基础,扩大学术视野。

(四)关心学科、专业的建设,积极争取科学研究项目及经费,为培养研究生创造良好的研究条件。

(五)根据科研工作和学位论文的研究领域,指导研究生阅读国内外文献资料,选好学位论文题目。

(六)指导和定期检查研究生科学研究工作和学位论文情况,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和发表学术论文。

(七)指导研究生撰写学术和学位论文。加强对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负责审核研究生的学术和学位论文,杜绝学术不端行为,把好论文质量关。一旦发生学术失范问题,要及时处理,不得推诿和隐瞒,不得以不知情而免责。

(八)按照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理念,注意启迪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充分发挥研究生指导小组的作用,积极培养优秀人才,引导研究生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向学校推荐优秀学位论文。

(九)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的研究工作,不断探索和掌握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总结经验,改进研究生培养方式和方法,提高指导的研究生培养质量。

(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导师是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即应关心研究生的思想、生活、就业、情感及心理健康。导师应积极选拔、推荐优秀研究生,也应依据学校有关规定对不适宜继续培养的研究生提出处理建议。

第七条

研究生导师具有下列主要权利。

(一)招收研究生时实行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双向选择。研究生导师可择优录取研究生,同时应尊重研究生的选择。

(二)可根据研究生培养工作需要优先获得人员安排、相关设备和经费上的支持。

(三)为促进学科交叉和拓宽研究生专业知识面,根据培养工作需要,研究生导师可组织成立研究生指导小组。在研究生导师主持下,指导小组的成员发挥各自的专长,做好研究生培养指导工作。

(四)学校和学院应尽量创造条件,积极支持研究生导师出国短期 访问、讲学,科研合作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导师及其研究生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

(五)学校的科研、教学改革、教育发展等基金应较多地投到研究生培养工作上,优先支持研究生导师。

(六)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著)审查的第一责任人,在校研究生发表与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有关并署名“烟台大学”的学术论文时,研究生导师一般应为通讯作者,论文必须由导师审核,经同意后方可发表。

(七)研究生获得校级及以上的优秀学位论文、优秀科技创新成果等奖励,其导师也应按政策获得相应的奖励。

第四章

导师评聘工作

第八条 学术型硕士生导师任职的基本条件

1、热爱研究生教育事业,熟悉国家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政策法规,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严谨的治学态度,能严格遵守学术规范,认真履行导师职责。

2、具有教授、副教授(或相当技术职称)的我校人员,其中教授原则上应具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45岁以下的副教授(或相当技术职称)应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3、应有较为丰富的科研经验,其研究方向稳定、特色明显,有比较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近三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本学科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或出版学术专著(本人编写5万字以上,下同)1部以上;或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或省部级以上鉴定(前3位);或获得厅局级以上科研奖励(排名首位)。

4、目前作为主持人承担厅局级及以上科研项目或横向课题到校经费3万元(文科1.5万元)以上。

5、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开设研究生课程。外语水平适应指导硕士生的要求。

6、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57周岁。

第九条 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任职的基本条件

1.政治思想和学术水平双过硬,学风正派,责任心强,治学严谨,教书育人,能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2.热爱研究生教育事业,熟悉国家有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文件精神,掌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规律与特点,能自觉遵守我校关于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

3.具有副教授(高工)及以上职称,原则上任职时间要超过1年。4.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能开设研究生课程,近五年主持或主研(排名在前五名)两项以上的工程类或工程管理类科研课题。

第十条

遴选研究生导师资格的程序

1、根据学校学科发展需要和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实际,根据适度宽松原则,确定各硕士学位授权点硕士生导师数量限额。

2、以硕士点所在的学院为单位进行申报,其他单位人员,经本人所在单位同意后,到硕士点所在单位进行申报。

3、申请人填写相关表格,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提交院学位审议委员会审核。

4、各院可以参照学校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根据本学科对培养硕士研究生的要求,制定本单位新增硕士生导师资格的条件。

5、学位审议委员会严格参照学校制定的硕士生导师资格和学院的基本条件评审,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参加表决的人数不少于委员数的三分之二,表决有效,其中赞成票不少于参加表决人数的三分之二,方可通过。形成表决决议,并将评审通过的硕士生导师名单按得票数顺序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推荐。推荐名额不得超过各硕士学位授权点硕士生导师数量。申请者的申报材料报送研究生处。评审结果张榜公布,异议期7天。

6、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对学科评议组通过的硕士生导师名单进行审核通过。由校学位委员会主席签署审批意见,审议通过的名单向全校公示,公示期为3天,公示期内学位办接受申诉。公示期结束,研究生处备案,通过的名单列入导师库。

第十一条

聘任研究生导师上岗的程序。

1、各院根据学科发展需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聘任硕士 生导师的条件,上报研究生处备案。

2、每年招生计划确定后,有关学院根据招生计划提出导师岗位设置意见,由研究生处审核,报校长批准后,公布聘任导师岗位数。

3、各院根据已确定的硕士生指导教师岗位,在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的申请者中聘任硕士生导师。

4、申请人向所在学院提交当年招收硕士生的申请,填写《烟台大学硕士生导师聘任表》,通过学位审议委员会审核,并将聘任结果按要求报研究生处。

5、经研究生处审核,报主管校长批准后列入年度硕士生招生简章。

第十二条

原则上硕士生导师只准许在一个专业指导研究生,确因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特别需要,可由个人提出申请,经学院推荐,研究生处审核,学校学位委员会通过后,聘为跨专业硕士生导师。

第十三条

研究生导师的评聘工作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遴选工作一般于每年四月至五月进行;聘任工作于每年六月至七月进行。遇特殊情况,可以适当提前或延期进行。

第十四条

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生培养单位可依据实际情况,评选部分研究生副导师,具体办法由各学院制定,报研究生处备案。

第六章

外聘研究生导师和合作导师评聘工作 第十五条

外聘研究生导师和合作导师的基本条件。

(一)应具有与我校研究生导师相对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应是我校兼职教授(合作导师可不要求),具有较高的学术(技术)造诣和学术成就。

(二)应与我校有在研合作项目,对提高我校办学水平有实质性作用。

第十六条

外聘研究生导师及合作导师的评聘工作按照“烟台大学关于聘请校外兼职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的规定”(烟大校字[2006]215号)进行。

第七章

考核与奖惩

第十七条 学校定期组织对导师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专项检查评定。检查采取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自查与学校检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第十八条 学校鼓励导师奋发进取,在研究生教育领域既教书育人又注重科研创新。学校设立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对在教书育人方面做出突出成绩者给予奖励,并择优推荐申报省级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第十九条 对不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培养过程中,对研究生要求不高、管理不严的导师,学校视其情节、影响程度和认识态度给予批评教育及相应的处罚,包括减少招生计划、停止招生、取消导师资格等。

第二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除给予导师批评教育外,并停止其当年研究生招生:

(一)不能严格履行导师职责,对研究生疏于指导和管理。对研究生存在的问题听之任之,不及时向组织反映,或不主动配合各级组织认真解决,致使研究生人身受到伤害或受到学校处分,导师负有不可推卸责任者;

(二)导师同意所指导的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而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或答辩连续两人(次)不能通过者;(三)所指导的研究生在论文抽检中有不合格论文的;(四)研究生在科研或与校外、国外联合培养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导师失察并造成不良影响者。

第二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取消导师资格:

(一)在课堂或其他培养研究生的公共场合公开攻击、肆意歪曲国家宪法、党的基本路线和四项基本原则;暗示或教唆研究生从事国家禁止的政治性活动或与研究生身份不符的活动,且造成不良影响者;

(二)在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研、学位论文答辩等工作中徇私舞弊,情节恶劣、造成不良影响者;

(三)连续三年未获得研究生招生资格者;(四)违反国家法律规定而受到刑事处分者。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研究生导师聘任工作中,凡当年未受聘的研究生导师,应继续培养已招收的研究生,具备条件者次年可继续招生。

第二十三条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受理研究生导师评聘工作中有关单位或个人的申诉,处理研究生导师评聘中的特殊问题。

第二十四条

研究生导师应自觉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及学校组织的研究生教育质量检查评估,并积极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导师培训活动。

第二十五条

江苏大学硕士生导师 篇6

一、基本情况:

崔碧峰,女,1972年出生,副教授,2004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二、主要研究方向:

大功率边发射半导体激光器及其阵列设计与制备

垂直腔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模拟设计与制备

半导体激光器倍频及信息处理应用

三、科研成果

作为项目申请者和负责人,完成了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量子阱激光器内部热分布的`研究”,利用隧道带间级联机理,制备出了多有源区大功率高光束质量半导体激光器,并制备出大功率阵列。作为主要成员,参加了多项国家及省部委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新型高效多色发光管及多波长半导体激光器的研究”,国家973项目“信息功能材料相关基础问题/带间和带内量子级联耦合光电子功能材料”等。在从事半导体激光器设计与制备的同时,还对半导体激光器件的热分布进行了研究,建立热源模型,指导工艺制备实验。目前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

四、联系方式

北京工业大学电控学院 电控学院 北京光电子技术实验室

邮政编码:100124

Email:cbf@bjut.edu.cn

★ 硕士毕业导师鉴定

★ 硕士导师对学生的评语

★ 我与研究生导师 范文

★ 浅谈固体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 北京工业大学寒假放假时间

★ 水下固体发动机点火设计与试验

★ 《郁离子》节选阅读附答案

★ 学金融硕士与金融工程硕士就业前景如何

★ 固体制剂制药工艺技术

江苏大学硕士生导师 篇7

一、工科类博士生科研创新现状分析

博士生与硕士生、本科生的最大不同在于“研究”。我国在1992年《博士生培养工作暂行规程》中也指出“博士教育的培养要以科学研究为主。”《学位条列》第6条和《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13条规定“博士学位论文应当标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不难看出, 博士教育中, 具备科研和实践技术创新能力是获取博士学位条件之一。

作为工科博士生, 其科研创新又具独特性。 (1) 应具有理论意义;

(2) 应具有工程或技术研发创新意义。在与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创新团队研究者交流中, 一些导师反映目前博士生研究有偏“软”、偏“硬”倾向, 偏“软”是研究缺乏与实际联系, 偏“硬”是缺乏规律、理论分析。从软的方面看, 一些博士生愿搞模型、算式, 不愿动手实验, 不愿联系实际进行研究。从“硬”的方面看, 现在工科院校中, 博士生普遍存在做研究逻辑思维能力不高问题, 博士生论文像科技报告, 工程味道太浓, 科学研究不足, 高水平创新性学术论文难出现。

为培养这种“软”“硬”兼顾的科学品质, 许多导师强调工科博士生首先要有理论上的创见、研究, 再者还要具有重视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素质。目前我国工科博士生在这两方面都不足, 特别是实践创新远不够。浙江大学在“国际大学创新力评价研究”中指出, 我们有着庞大的博士生队伍, 但原创性科研成果少, 与企业联系的、现实效应强的创新成果更少。

改变这一情况, 涉及方面很多, 其中导师作为博士生创新的第一负责人, 将对博士生的创新有直接影响。为此研究工科博士生创新, 必须研究导师如何发挥作用。

二、导师对工科博士生“软”“硬”特质的培养

1. 加强对博士生课题选择导控

选题方面突显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北京理工大学周立伟院士谈自己培养理工科博士经验时, 指出“将自己考虑的一些有科学价值、有现实意义、解决时机基本成熟、有初步方案可以动手研究的课题, 或者是已经着手尚未展开的课题, 或者是有想法的前沿课题, 提供给博士生去做。这样的课题, 目标和意图比较明确, 突破口也找的比较准, 起点比较高, 工作量比较有底。”导师在长期研究中, 对本学科的理论、技术进展有清楚的了解, 博士生做导师的课题可在“软”“硬”两方面取得进展。还有的导师, 则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有理论和实践创新意义的课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范洪义导师强调对思维敏捷又有钻劲的学生放手鼓励, 让其自己找到理论、技术突破点, 在其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其建立信心。这样迅速培养了学生的科研预见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在科研的道路上较早地独立开步走。

2. 导师营造学术创新氛围和条件

导师营造科研的氛围和条件, 包括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精神方面, 导师需要起带头作用, 用于承担重大课题。同时积极改善学术氛围, 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敏感性和独立思考的主动性。在物质方面, 丰富的科研经费和先进的科研设备, 是科学研究、技术进步正常开展的保障, 是博士创新性研究必不可少的平台。对比中美博士生研究条件可知, 我们博士生的实验室条件需大力改进。此外, 需保证博士生的生活质量。如果仅加强师生间良好创新气氛建设, 没有相应的物质支持, 博士生为生活、为科研奔波, 则很难出创新成果。

三、导师培养工科博士生“软”“硬”创新特质应抓关键环节

导师指导博士生“软”“硬”创新应贯穿培养各方面, 包括生源选拔, 课程设置, 论文开题、写作, 中期考核及论文答辩等方面。

1. 抓课程建设

课程学习是为博士生在未来研究领域理论、实践创新发展奠定知识基础。美国大学及研究机构, 导师对课程精心设置, 提供博士生的课程包括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基础理论课强调基础理论的学习, 反映科技发展的最新理论和成就。专业课注意与生产实践和科技发展的需要相结合。另外设立专题课程, 围绕本学科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开展。导师可以根据科技发展需要, 增加、删减或变换课程, 课程更新较快。因此, 导师们可以向这种模式进行学习, 在课程建设上多加关注。

2. 抓论文写作三环节

目前不少导师不重视学生理论培养和创新, 不重视博士论文的写作, 造成博士生研究重复多, 理论、技术创新性低问题。导师和博士生必须处理好学位论文与科研工作关系, 使博士生论文与科技攻关课题相结合, 出高水平的博士论文。

在研究阶段, 导师要给学生论文设计、课题研究提一些建设性意见, 组织学生攻关, 参与研究过程, 针对性指导学生开展课题, 设计实验, 处理数据。在研究工作基本完成, 学生发表论文成果过程中, 导师也要对研究、写作规范加以指导。同时还要检阅学生论文, 考察文章研究原创性、独立性, 与学生一起总结重点突出的问题, “软”“硬”创新点以及何以为创新等, 并指出不足以及未来研究深入方向。只有把好论文选题、写作每一环节, 才能确保创新成果出现及被认同。

3. 抓科研活动

在博士生学习研究过程中, 导师要引导博士生参与科研创新课题。调研显示, 博士生普遍希望参加导师的纵向课题研究, 能够有所发明创造, 理论突破, 对于横向课题, 虽不排斥, 但最好能为自己的研究课题, 进行理论实例论证提供方便。在引导博士生参与课题中, 导师要避免将博士生看作简单劳动力现象, 引导学生参与自己的课题, 特别是与国家、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纵向课题, 在研究中, 根据学生承担任务的情况, 给以相应的薪酬或基金, 从承担课题重任、经费保障方面促进学生调研、实践, 理论研究, 出创新成果。

参考文献

[1]周立伟.关于研究生指导教师的作用[A].李镇, 李杰.笃学诚行, 为恒创新[C].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2004.9.

江苏大学硕士生导师 篇8

最初的新闻出来后,反思、同情、起哄、讥讽、调侃甚至谩骂等跟帖在几天之内就超过了数万,键入“彭露露”搜索,相关网页更是达到数十万。围观的人心态复杂,有人感慨“悲哀的专业啊,到哪哪不用,悲哀的大学啊”,更有人认为该专业本身就没有必要设置,随着讨论的深入,更是有人直接批评在这个专业招收研究生的导师就是误人子弟。

种种表态实际上说明了社会对“性学硕士”的接受程度。说到底,彭露露头顶的“女硕士”称谓远远没有其前的限定词“性学”更吸引眼球,甚至可以说,也是这个词给她尤其她的导师带来了眼下略微尴尬与期待相混合的心态和社会广泛的关注。

我的课是我们学校的精品课,很受同学的欢迎

记者:彭露露求职碰到的一大问题就是中学里没有性教育教师这个编制,这个现象是不是说明你们目前这个专业与社会需求根本没有对接?

彭晓辉:我关注这个学科有20年了,在国外,从事这个专业研究的人很多,工作机会也很多。但是我们国内目前供给和社会需求之间是脱节的,实际上应该是需求的多,而能供给的专业人才少。

国家法规一直要求中小学必须有性教育这样的课程,但是现在的教育被应试教育干扰,高考指挥棒的存在让教育完全成了大人的教育,而孩子个人身心发展的需要却没有关心到关键点上。教育的目标难道仅仅是培养能考高分的大学生?

为什么网瘾几乎是中国独有的现象,那么多孩子沉迷网络,其原因就是基础教育的僵化和功利造成的,从教育内容到教育的形式,几乎对孩子的需求和兴趣缺乏真正了解。我认为国家应尽快进行教育的结构调整,给学校性教育的人事编制。

记者:您觉得在大学生中开性科学教育这门课有必要吗?

彭晓辉:(很骄傲地说)我的课是我们学校的精品课,很受同学的欢迎。好多学生说,没有选修《性科学概论》课,就等于白上了华师。

很多隐秘事,孩子们不愿意跟家长探讨,他们会来找我。我跟这些同学们之间是双重感情,他们既是我的学生,也像我的子女。能被定位为一个能提供专业帮助、可信赖的长辈,我觉得自己的课很有意义。

就凭这一声“老师爸爸”,我也要帮她们

记者:学生们找你问的都是什么问题呢?

彭晓辉:大多数女生都是咨询她们与男朋友相处时的困惑。我给你举个例子,曾经有个女学生冲进我的办公室后,气鼓鼓地坐在我对面不吭声。我没着急搭理她,先给她沏了一杯茶。

过了一会儿,她开口了,第一句就愤愤不平:“难道天底下就没好男人了?”我故意跟她开玩笑:“你这么说,把老师置于何地啊?”她一下笑了,说:“老师,对不起啊,我没把你当外人。”

她告诉我,之前曾经处过一个男朋友,对方请她到家里见过父母后跟她提出了性要求,她拒绝了,后来两人分手了。这次她又谈了一个男朋友,结果对方又提出了性要求。这才让她如此愤慨。看来她由于前后两个男友都主动提出了性要求,而对男性存在偏见,这样不利于她的人际交往。我给她分析了有3个原因会造成往往是男性主动提出性要求:从生理上讲,男性会更快地产生性冲动;从伦理道德上说,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贞操观存在着双重标准,这让男性的顾忌会少很多;而从社会角色上看,在性别角色的养成方面,对男性的要求就是积极和主动,对女性的要求就是顺从和被动。所以不能仅仅基于这一现象就下这样的结论,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这个女孩接纳了我给她分析的3个观点,这才觉得自己的“结论”未免有失偏颇。

我觉得这就是这个女孩人生的关键时刻,如果没有人能说服她,打消她的这个念头,那她很可能对男性产生偏见、厌恶等情绪,而她未来的生活不可能不遇到异性,这种偏见很可能影响到她的同学关系、同事关系甚至婚姻关系。

记者:在这个事件中,我觉得您的角色比较像一个“闺密”。

彭晓辉:(笑)可能吧,那我也是一个高她们一辈的“闺密”,她们的朋友都是跟她们差不多大的小孩,也都是懵懂的年纪,谁也开导不了谁。

在我们学校,很多女生私下里都说“有什么烦恼去找那个‘老师爸爸’”,她们很多人都当面这样叫我。就凭这一声称呼,我也要帮她们,何况我还有专业知识。

那些专业词汇,有什么不可以说出来的?

记者:露露在求职时曾经大声说:我学的是性学,不是性交学。这样的自我调侃是不是你们在课堂上经常讨论的方式?

彭晓辉:这其实是专业词汇,有什么不可以说出来的?我们的课堂上是不可能不涉及这些学术术语的,在提到这些词汇的时候我们不该有任何禁忌。

记者:课堂上可以说,公开场合呢?

彭晓辉:当年中国性学会在武汉开年会,我们的11位同学排练并演出了《阴道自白》的话剧,这个话剧的内容主要是主张平等,反对对女性的性伤害。我们还曾经面对武汉市民开放了3场,效果非常好。

但是后来我们在上海演出的时候,上海方面建议我们演出时把“阴道”取消。普通人为什么这么忌讳这样的词汇呢,还是受性禁锢文化的影响。阴道是人类诞生的通道,你亵渎它就是亵渎母亲。

对我们这些专业人士来说,对一个将来可能从事性教育的人来说,坦然面对这些词汇很重要。

校长答复我:让别人吃螃蟹吧

记者:虽然露露被称为性学硕士,但是她拿到的学位不可能是性学学位吧?

彭晓辉:是的,露露如果能拿到学位,她应该是理学硕士。性学在国外是一级学科,但在咱们国内,只有医学中的二级学科设了性医学,其实性学至少可以包括性医学、性心理学、性教育学,完全可以独立出来。

记者:你曾经为此努力过吗?

彭晓辉:当然,我曾向学校申请成立“性科学教育与研究中心”,被要求隐去“性”字,只好作罢;我还曾申请成立“性学系”,提出“性心理学”和“性教育学”专业设置,期望摆脱挂靠其他专业的现状,最终也不了了之。2003年后连续两年,我曾经和美籍华人阮芳赋走访武汉大学、南昌大学等8所高校,想协商开设性学专业。其中一个学校的副校长专业是心理学,对我们的建议流露出兴趣,说可以向他们校长建议。我专门给他们写信,还用了激将法说“总得要有人打头出来吃螃蟹”,结果校长答复我说“这个螃蟹,我们不吃,让别人去吃吧”。

我不怪任何个人、部门,这是原来的文化结构、教育结构留有缺陷造成的。

进我的课堂,学生从偷偷摸摸到大模大样

记者:你所负责的《性科学概论》课已经上了19年,还是精品课,这门课的普及对学生的观念有影响吗?

彭晓辉:影响非常大,对学生们来说,上这门课就是一个自我洗礼的过程。

早些年刚开这门课的时候,很多报名的学生都提前自己来拿选课单,拿到后就偷偷藏起来怕被别人看到。同寝室的人互相逼问选课科目的时候,还会含含糊糊地说是“科学概论”,把前面的“性”给去掉。到了上课的时候,都是提早摸到教室,躲到角落里坐着,稍微来晚一点的都是探头探脑地看看有没有熟人,再躲躲闪闪地从后门溜进来,生怕遇到自己的同学,尤其是异性同学。

现在,全都是趾高气扬地进来,大模大样地跟同学打招呼,不管是课堂提问还是课上讨论,大家都很坦然,这就是科学的态度。

记者:虽然很多学生选修您的公共课,但是我看到您从2000年就拥有“人类性学”研究方向的硕导资格,这10年来一共只招了5名研究生。你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彭晓辉:学生在考虑研究生专业方向的时候,必然要考虑饭碗问题,难于就业的专业,报考的人数肯定少啊。我们这个专业,很多学生都望而生畏,只好退却了。另外还有观念上的压力。

记者:您这个专业在全国高校也是独一份,学位到硕士也就到头了,您所带的研究生无法在高校跟您“接班”,您考虑过后继无人的问题吗?

彭晓辉:我相信人类性学专业会有发展的,对这个我抱有乐观态度。而且,我的学生曾经给我写信向我保证,将来我的三尺讲台肯定会有人来接管,把这个专业坚持下去。

记者:这个将来还有多远呢?

彭晓辉:我想在我有生之年一定能看到。

[侧记]

3月31日中午,记者与彭晓辉教授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对话,其间,彭的手机响了多次,都是各路媒体的采访电话,他只好让妻子充任“秘书”,拿着手机到另外一个房间负责记录和应对,这种受关注的程度让彭晓辉教授稍微有些吃不消。

性学女硕士工作仍未定

记者:在您从事人类性学教育的这些年,有比眼下更受关注的时刻吗?

彭晓辉:没有过,这段时间是最高峰的一次。最初是我们当地一个媒体的记者过来采访,他听了我的一次课,露露找工作的情况也是中间的内容,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记者:您带的研究生,毕业了却找不到工作,因为这个受关注,对您本人是否有压力?

彭晓辉:这种关注对促进我们的学科发展是有利的,只要对学科发展有利,我都欢迎。我还必须强调一点,露露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她希望能够在这个专业领域里找到合适的工作,比如中学的性教育工作。其实她能够找到比当教师收入更高的工作,但是她希望当老师,热爱性教育,这确实也是受我的影响。我觉得在生活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应该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而不要过多考虑经济收入。

近日,记者再次联络彭晓辉教授,据称彭露露的工作目前还没有定论。(摘自《北京晚报》)

硕士生导师信 篇9

你们好!

很高兴能够以这样的形式向你们推荐我最优秀的学生――**。作为一名看着**一步步成长的高中老师,我觉得把最优秀的学生推荐给最优秀的大学就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期望我的这封推荐信能够帮你们更多更好地了解**,一方面帮你们招进一名优秀的大学生,也能够使**进入他梦寐以求的大学殿堂。

认识**,就是在的夏天,当时他刚刚考入高中,踌躇满志,意气风发。而如今,已就是才女初长成,隐隐有大家气象,实在就是令人欣慰。回想这三年的经历,岁月把一个简单明快的女孩打造成了意志坚强、底蕴深厚、成熟内敛、秀外慧中、热爱生活,有爱心、同情心、上进心,具备优秀的思维品格、超强的学习潜力,独具魅力的领导才能,完善的个性特点,较大发展空间和较强发展潜质的优秀人才。

他才华横溢,思想深刻。中原自古多才俊。在炎黄故里这块火热的土地上,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出一名钟灵毓秀的才女。他用五彩笔写作心灵的云卷云舒,也描绘校园生活的酸甜苦辣;他弹得一手好琴,优美的旋律或渔舟唱晚或平湖秋月,打动过多少年轻的灵魂;他朗诵、辩论、演出,学校的舞台始终活跃着他靓丽的身影。他的才华也许天赋,但更因为他热爱读书,读文学、读历史、读哲学,李白杜甫曹雪芹甚至康德叔本华钱钟书冯友兰,因为博览,所以全面,因为厚积,所以有发。很多时候,我们不愿意承认自我的教育就是应试教育,但我不得不说,他就是我学生中的异类,就是应试教育的奇迹。在领导潜力组织潜力方面他就是同龄人中的翘楚,同时,他还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他长期担任班长和学生会的职务,组织了小到班级的班会、家长会,大到学校的读书节、辩论赛等大型活动。10月,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先生来我校,应对全校师生,李静和李阳用英语侃侃而谈,李静之才华,之从容可见一斑。

其实,在他身上,最打动人的不就是傲视群芳的才情,不就是优秀的成绩,甚至不就是出色的领导潜力,而就是爱心,就是对生活,未来,世界,他人甚至一草一木的热爱。在日益注重利益的这天,他坚守着人类灵魂中最闪光的一方净土。

他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了完美的想象,充满信心、期望和勇气。在他的眼中,世界就是美丽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幸福的。他享受春花的美丽,秋月的温馨,夏雨的激情,冬雪的坚韧。他感受快乐,也传达快乐。他用一颗敏感、细腻而多情的心,让身边的人像自我一样对生活充满信心。他不断伸出双手给不幸者带来期望,他把自我对生活的理解告诉给每一个生活在黑暗中的人。他为弱者流泪,为强者欢呼,他与人为善,相信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他以饱满的激情感染着每一个人,他的爱心使他身边的世界温暖、快乐、平和。

我们认识很久了,他一向都就是一个很谦和的人。他的优秀,他出众的才能,他的光环,他优秀的学业似乎并没有改变这个从容淡定的女孩,他仍然习惯淡淡的微笑,习惯在最适宜的时候拿出最优秀的.自我在生活中自在的行走。偶尔我们会一齐看夕阳,看花开花落。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个优秀生命个体的成长,看到年轻生命蓬勃的生机、热烈的色彩,他像一个美丽的蝴蝶在我身边破茧而出,那夺目的光华令我眩晕、颤栗和感动。于就是明白,作为他的老师,我就是幸福的,幸运的。三年教书生涯,他成了我身边最美的风景。

他的志向就是。许多年前,我也以前对那所大学充满了向往,韶华不再,想起但就是唏嘘。而此刻,因为有他,那熄灭的火重新燃起,我期望他帮我完成在未了的心愿。更多的就是,以他这样的资质,不上,岂不可惜。大学,大师之谓也。但大学,同样需要有优秀的学生加入,才能长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所以,李静不读,似乎也就是的损失。

写着这封信,伤感就是有的,因为我明白几个月后,**将离开。但我更明白,以**的潜力,继续留在高中,就是对他的伤害。三个年头,近千个日子里,作为老师的我,不正就是一向执着的等待他展翅高飞,寻找更适合他的未来?他需要更广阔的天空,更开放的学习氛围,更多优秀老师的指导。而贵校,无疑就是他最好的选取。

硕士生导师个人情况简介 篇10

顾加祥,男,1969年4月出生,医学博士研究生,苏北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主持工作)、手足显微外科主任。中国共产党员,副主任医师,1989~1994 华北煤炭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00~2003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读骨科硕士,2003~2006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读手外博士,2009年5月 台湾亚洲微创中心进修学习腕关节镜。

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扬州分会骨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微循环学会第四届委员,《解剖与临床》杂志青年编委,《实用手外科》杂志编委,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和扬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完成科研项目:

hIGF-1转基因促周围神经再生和抑制肌肉萎缩的实验研究(200705304)。2007-2009,资助金额为5万元,本人排名第二。发表论文:

2006年至2010年发表论文19篇,第一作者9篇,通讯作者2篇,其它8篇。

1、顾加祥,孙莉,朱清远,等.hIGF-1转基因对周围神经损伤后脊髓运动神经元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10): 1378-1380.2、Jiaxiang Gu,Yufa Wang,Shanhe Dai.perimental study of the regenerative effect on peripheral nerve by transgene with hIGF-1,Nural Regeneration Reserch,2006,1(1): 412-415

3、顾加祥,王华龙,许则民,等.副神经移位修复颈5神经根、臂丛上干的电生理研究,实用医学杂志,2006,22(6):627-629.4、顾加祥,王静成,蒋百川,等.hIGF-1基因转染对神经再生作用的实验研究.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3):1967-1969.5、顾加祥,王玉发,戴善和.周围神经损伤后外源性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骨骼肌和脊髓运动神经元细胞的表达.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12):1464-1466.6、顾加祥,刘宏君,张乃臣,等.腓肠神经联合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及小腿软组织缺损.实用手外科杂志,2009,23(3):170-171.7、顾加祥,刘宏君,张乃臣,等.手部软组织缺损的岛状皮瓣修复.实用手外科杂志,2010,24(1):27-29.8、顾加祥,刘宏君,张乃臣,等.手部高压注射伤6例治疗浅析.中华全科杂志,2010,8(1):71.9、刘宏君,顾加祥,张乃臣,等.双微型骨锚重建伸指肌腱止点的临床应用.中国美容医学,2010,19(1):121-122.10、朱清远,王玉发,顾加祥,等.hIGF-1转基因促周围神经再生和抑制肌肉萎缩的实验研究.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6):808-811.通讯作者

11、朱清远,王玉发,顾加祥,等.hIGF-1转基因抑制失神经肌肉萎缩的实验研究.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12)808-811:1675-1677.通讯作者

12、刘宏君,顾加祥,张乃臣,田恒,潘俊博.100例嵌甲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中国美容医学,2009,18(8)1090-1091.13、张乃臣,顾加祥,刘宏君,等.逆行岛状筋膜蒂指背皮瓣修复同指指端软组织缺损.: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7:60-61.14、王永祥、王静成,顾加祥,等.阻挡钉结合植骨治疗胫骨骨折髓内钉术后骨不连.徐州医学院学报,2010,12::86-88.15、刘宏君,顾加祥,刘彬.骨间前神经卡压征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 2009,13(1):76-79.16、刘宏君,顾加祥,张乃臣.不典型破伤风一例.中华创伤杂志,2009,25(1):19.17、刘宏君,刘志刚,刘彬.大鼠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意义.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9,32(3):222-224.18、刘宏君,顾加祥,张乃臣,田恒,潘俊博.手部多种小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应用.中华手外科杂志:2010,26(1):32.19、顾加祥,刘宏君,张乃臣,田恒,潘俊博.陈旧性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治疗浅析.中华手外科杂志:2010,26(2):61.获奖情况:

江苏大学硕士生导师 篇11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 研究互动; 导师与研究生; 案例探析

[中图分类号] G643[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李文光(1972—),男,河北保定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计算机教育应用研究。E-mail:liwg@szu.edu.cn。

一、引 言

在高等教育扩招的大背景下,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也增长很快。研究生招生数量的增加与保证教育质量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冲突。根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3)》课题组的调查,“学生攻读研究生动机多样化,除了追求学术之外,相当多的学生把读研作为改善生活环境或者逃避就业压力的途径”。[1]研究生教育是本科后以研究为主要特征的高层次的专业教育。[2]学者杨荣、余海波曾在《光明日报》上撰文警惕研究生教育“本科化”。[3]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高低与其导师的指导与熏陶感染关系密切。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在总结获得诺贝尔奖的六大必要条件时指出,首要的条件就是要有优秀的导师。他认为自己很幸运地拥有多位这样的导师,在他提到的优秀导师中,瓦西里·列昂季耶夫在几年之后也获得了诺贝尔奖。

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三所大学招收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至2008年, 全国共有83个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授予点。[4]著名心理学教授林崇德先生曾把心理学比喻成亭亭玉立的少女,相比之下,教育技术学科则是一个更为年轻并且快速发展的学术和实践领域,存在着更多的研究困惑。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的数量增加,客观上会促使硕士研究生导师数量增加,这种数量增长和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存在着潜在矛盾。如何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和研究兴趣,其中一种思路是,增强导师与研究生的研究互动的紧密程度,在研究互动过程中逐渐引领研究生能够沉浸在研究状态中,并乐在其中,从而真正热爱科研,能够潜心科研,从而也促进新增硕士研究生导师的研究生教学和科研的进步。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调查

国内检索所查询的数据库为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国外文献检索采用德国施普林格公司的Springer Link全文数据库。调研结果显示:国内外对研究生培养的研究文献很多,但针对教育技术学的却很少,从研究生与导师的研究互动过程的角度去探索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培养的则更少。

国内对于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培养的文献分为两类:一类是学者以自己的经历就所在大学为个案对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培养进行研究,如杨满福的《教育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初探》,[5]该文立足于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培养模式诸环节的实践探索,对本专业研究生培养在微观层次的创新实践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总结和探索,提出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是提高本专业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必然途径;另一类是一些学者对中美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培养的某些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例如刘永贵的《印第安娜大学教学系统技术系硕士课程对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启示》,[6]作者结合对美国印第安娜大学教学系统技术系硕士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的分析,对我国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从国外相关文献的检索来看,比较有价值的文献是克拉克(Richard E. Clark)在1978年的研究。[7]克拉克认为,理想的指导研究生的活动应该包括:第一,研究生首先作为研究助手等形式参与研究,这就要求研究生需要与一位或多位导师或其他研究生建立紧密的联系、共事、参与整体调研过程、实践学习等;第二,基于自己的兴趣进行自主的探究。克拉克认为,所有的(对研究生的指导工作)计划,都应包括各种旨在增加研究生参与完整研究过程的机会,包括:研究设计中灵感的孕育、数据收集过程、按步骤进行的调查、报告研究的成果,以及研究生课程的优化,重点是学科知识和规则、研究方法,并增加研究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克拉克还发现,研究生对科研是否感兴趣与其导师对从事科研所持的热情态度有关。

三、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与

导师的研究互动过程探析

1.导师引导研究生逐步进入到具体的前沿研究领域

如前面克拉克所提出的观点,研究生首先作为研究助手等形式参与研究,这就要求研究生需要与一位或多位导师或其他研究生建立紧密的联系、共事、参与整体调研过程、实践学习等。笔者安排研究生参加了“粤港配对学校网上游戏专题研习”课题的研究,该课题由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李芳乐教授主持,深圳市南山教育局协办。课题研究的时间为2008年9月至2009年2月,参与此次研习试验的学生为广州两所、香港十二所小学和深圳十一所小学五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学校配对原则为配对后的每一个小组必须由广东和香港的小学生组成。该课题属李克东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促进知识建构研究”的子课题,目的是通过香港和广东(深圳和广州)两地学生共同使用一套融合电脑协作学习讨论平台和网上游戏的虚拟学习社区(Learning Villages,即学习村庄)进行对小学生在跨文化环境下协作知识建构的探究。

该课题是当前教育技术学的前沿课题。由于本硕士点的地理位置的便利,除导师与研究生的共同研究外,还可以聆听两所高水平研究机构资深学者的讲座和现场指导,并与研究团队中的研究人员一起讨论交流,从而深入到该课题的研究中。同时该课题也提供了一个实践场所、现场参与和观察的场所,使导师能够逐步引导研究生进入到具体的研究领域。

2. 研究生论文的选题

在导师引导研究生逐步进入到具体研究领域的过程中,在多数情况下导师处于主导的位置上,导师在延续以前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进行选题时,一定要兼顾硕士生的兴趣与特长,如果对该研究领域研究生不感兴趣,很可能在研究过程中存在抵触情绪和抑郁。兴趣往往与特长相关,研究生学习阶段不同于本科生学习阶段,本科生学习阶段以奠定一个广博的基础为主,而研究生学习阶段应该是对特长与兴趣点的发挥。

国外的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的选题上有很大的独立自主性,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一定要由学生本人独立起草,导师只是提出指导性意见。而在国内,不少研究生的论文选题不是由研究生自己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比较选出来的,而是由导师指定的。这种科研训练不能使学生受到应有的锻炼,特别是在只给一个题目的情况下,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最后完成的学位论文往往缺乏学生个性和特长的支持,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见解,限制了研究生创造力的发挥,影响了学位论文的质量。学位论文的选题不是一蹴而就的,美国学者赵勇博士在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做交流时曾将选题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即研究生选题的沙漏模型。研究生论文题目明晰化的过程,就像沙子从顶部向底部流动的过程。以笔者指导的研究生为例,在参加课题研究的初期,将论文的题目初步定为“小学生在网络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建构的案例研究——以Learning Villages 为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Learning Villages (以下简称LV)中小学生知识建构层次和知识建构过程的研究,解释产生该效果的原因,总结LV中小学生协作知识建构的成功方法、策略及主要问题和障碍。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生本人最终将论文研究的聚焦于“在线讨论中学生投入的影响因素研究”,仍以LV为例。关注的是影响在线讨论中包括参与度在内的学生投入这一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要素,并厘清影响学生投入的因素之间的层级关系。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论文研究范围缩小了,但研究的深度增加了,预期研究成果的普适性增强了,便于教师和研究者在实施在线讨论时提供较好的支持。

研究生的论文研究要提倡小而精。如何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导师如何引导研究生深入到研究中去,从教育技术的实践价值中过滤出漏斗底部的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点。论文的实践工作要与不断深入的文献调研交叉进行,与自己正在进行的研究进行对照,不断形成问题和获得解决问题的启示,这有助于促进论文题目的逐步凝聚,明确论文研究的创新所在。

3. 研究方法的确定和使用

研究生在做论文开题报告时,在格式上会写出一些预期的研究方法,例如本案例中,开题报告中所写的拟用研究方法为:

(1)文献研究法:查找国内外关于虚拟学习社区和小学生学习者特征的研究结果。

(2)案例研究法:所选取的样本为众多学习村庄中表现较好,并在研习结束后被评审鉴定为金银铜奖的三个村庄。

(3)内容分析法:选取Gunawardena交互知识建构模型为研究工具,对小学生们在“房屋”内的讨论记录和村庄内成形的讨论结构进行编码分析,剖析其协作知识建构层次和建构过程。

(4)非参与性观察法:以听课教师的身份到部分相关实验课堂听课并作记录。

(5)访谈研究法:对研究专家进行访谈,对参与实验的部分教师进行访谈,对参与实验的部分学生进行访谈。

随着研究的深入,真正可行的研究方法却不完全相同。研究方法的选择,需要考虑到研究的问题、研究的目的(为了更深地理解具体情境下的意义还是获取某个通用规律)、研究的情况(如时间限制、研究成本等),[8]文献综述(人们研究某个问题惯常采用的方法)、知识收益(knowledge payoff)(哪种研究方法能获得更多有利于研究问题的知识)以及研究偏好(研究者本人擅长的研究方法)。[9]

在分析影响在线讨论中学生投入的影响因素时,采用文献分析法,通过对涉及到本文研究问题最新的或经典的,尤其是具有综述性质的相关15篇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影响在线学习的因素有4个方面,这4个方面又被细化成11个子因素。在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及甄别根本因素的时候,结合案例,改为采取解释结构模型法ISM(Interpretive Structure Modeling)。ISM是1973年美国Warfield教授开发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常用于分析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结构问题。其特点是通过系统元素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的辨识,利用人们的经验和电子计算机的帮助,将复杂的系统分解成为层次清晰的多极梯阶的结构模型,清晰呈现系统各要素的关系及层级。ISM属于概念模型,可以用最终形成的概念结构图形象地表示影响因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在此,用来分析影响在线讨论中学生投入的影响因素有较好的实用性。结构分析的基本方法是要素分析法。通过要素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事物,并且可以通过这种分析认识结构、优化结构、改造结构。对在线讨论要素尽可能准确地认识是在线学习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它将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结构,进而更好地为实施在线教学服务。

通过研究生与导师的研究互动,帮助研究生深入掌握适合某类研究的研究方法的组合,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内容。从本案例中获得的一个重要经验是,研究生的性格特点与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否相适应,对于研究能否顺利推进十分重要。对于教育技术学的硕士研究生来说,如果研究生本人比较理性,善于使用编码分析工具进行数据分析,趋向于去背景的(Discontextualized)、分析式的(Analytic)研究范式,则往往适合采用量的研究方法。而对于比较感性、善于与人沟通、能够通过谈话获得被访谈者的信任从而获得真实的信息、趋向于在自然情景中研究发生的事情,具备这样性格特点的研究者,则往往适合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在实际的研究中,当研究需要既深入又广泛地研究事物时,孤立使用这两种方法中之一种,就很难解决问题,所以必须将这二者结合起来,采用混合式研究方法,在具体实施时,可根据研究偏好有所侧重。本案例中,研究生主要采用量的研究方法对影响在线讨论中学生投入的因素、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的构建等进行分析,在针对学习村庄模型应用解释的环节,则酌情采用质的描写。

4. 研究的展开、研究的反思和论文的撰写

(1)研究的展开

当研究的具体题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步骤经过反复讨论、初步实践以后,就进入到具体实施阶段,在这个阶段更多的“体力劳动”,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地再作一些微调。本案例中,着重对涉及到在线讨论中学生投入的15篇近期的或者经典的文献进行分析和归纳,提出研究的假设:影响在线讨论中学生投入的因素有四个主要方面:教师(包括教学组织方法、教学反馈、评价、教师态度)、学生(包括学习能力、学习者个性特征、参与讨论的意愿)、讨论内容(教学目标、讨论话题)和讨论环境(包括硬环境——讨论平台和软环境——讨论社区的成熟度),如图1所示。[10]

图1 在线讨论中学生投入的影响因素

接下来,对各个因素进行编码,经过分析,得出各个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再根据元素关系图,建立元素关系矩阵表,由此完成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的构建。最后得出初步结论:影响在线讨论中学生投入的直接因素是学生参与讨论的意愿、讨论平台的特性和讨论社区的成熟度;中层因素是教师的反馈、教师的评价、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学习者的个性特征、讨论话题;深层次因素有两方面:教师教学组织方法、讨论的预期教学目标;而根本因素是教师对待在线讨论的态度。同时对各要素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分析说明。关于如何证明“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正确性,是通过模型应用于学习村庄进行检验。在研究逐步展开的过程中,导师与研究生讨论的主要是保证研究逻辑的准确性,提倡大胆的猜测,小心的求证。

(2)研究的反思

当研究进入到后期,需要考虑的问题是不断进行反思,研究结论是否严谨科学,并梳理清楚自己研究的创新点所在。从小学生在网络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建构的角度去考虑,需要重点关注:学生通过在LV进行讨论,是否确实如预期那样,达到了促进学生知识建构和高级思维发展?他们在线讨论的质量如何,达到了怎样的水平?其中成功的经验是什么?值得反思的不足在哪里?当研究的重点放在在线讨论中学生投入的影响因素上时,将会考虑如果研习在线讨论的内容与学科教学的内容,是否会与成绩考核的科目相联系,是否将得到另外的结果。学习者积极参与在线学习的活动是需要一定动机支持的,无论是外部的动机,或是内部的动机。本次研习预设的动机刺激就是鼓励学生在虚拟学习社区中发言,较多有质量的发言帖将会带来升级的奖励,因而学生们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倘若在线讨论的内容与学科有很大相关,那么不仅是教师,而且家长、学生自己都会对它给予更高的重视。由于本研究是建立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的,研究对象亦为特殊的群体,不能将研究成果推于所有情境。另外,研究者在对数据处理分析时,做了大量如对比、对照、编码等繁重的工作,其中不免可能掺杂有研究者的个人主观因素。如何尽量避免主观臆断和多人进行协商编码是研究中需要慎重处理的问题。

在反思的过程中,除导师和研究生单独交流以外,导师可以创造条件参加各种研讨活动,从而使研究的深度不断增加,增强研究成果的成色。在本研究中,研究生带着自己的研究进展,参加了教育部主办、华南师范大学承办的2009年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教育技术学),通过聆听专家的讲座和具体指导,与研究者广泛交流,使得自己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3)论文的撰写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撰写,有着一定的章法,不同于教材的编写,也与研究报告和总结有很大的区别。从接触到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来看,有的研究生事情做了很多,自己也很忙,但提炼不出有价值的研究内容,论文如同工作总结,学位论文没有体现出其付出的汗水,让读者难以意识到到其研究的价值。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撰写,往往遵循问题是如何提出的,研究问题的解决过程应该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的逻辑宛似层层剥笋般的透彻分析,字里行间洋溢着人文气息,具有个性特点。在论文撰写时要重点考虑,论文研究的创新点在哪里,怎么体现出来。

四、结束语

我国《三字经》中有“教不严,师之惰”的说法,这说明了导师在培养学生方面所肩负的责任和作用。在研究生与导师的研究互动过程中,导师的自身素质、导师的言传身教对于研究生在做人和做学问方面的成长与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同时,研究生需要增加研究的主动性,研究生要能够沉浸在研究状态中,并乐在其中。Paveies指出,师生之间成功沟通的关键

特质之一在于学生是主角。[11]

本文通过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与导师的研究互动过程的案例探析,对如何将导师科研的隐性知识传递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在学术前沿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作了一些探索,这些隐性知识蕴涵在导师如何引导研究生逐步进入到具体的前沿研究领域、选题与文献调研、研究方法的确定和使用、研究的展开、研究的反思和论文的撰写等多个环节中,这些环节是增强导师与研究生的研究互动的紧密程度的重要抓手,从实践效果来看,对于切实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和进一步增强导师科研水平都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2] 南国农.我国22年电教发展留下的三笔宝贵财富[J].电化教育研究,2000,(10):86~87.

[3] [7] [8] 张增荣.电化教育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58.

[4] [6] 南国农.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中国道路[J].电化教育研究,2006,(1):3~6.

[5] 邹海燕.教育管理学理论范畴和理论逻辑的新探索──评孙绵涛教授的新作《教育管理学》[J].教育研究,2007,(6):95~96.

[9] 康翠萍.教育管理的归属与定位之我见[J].上海教育科研,2001,(2):26~28.

[10] [15] 黎加厚.中国高等教育需要什么样的现代教育技术机构[J].电化教育研究,1999,(6):11~14.

[11] 沙景荣,马志强. 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事业创新扩散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3):26~29.

[13] 李福鹏.我国电化教育组织机构管理体制的沿革[M].西部教育参考,2007,(2).

[14] 黄兆龙.现代教育管理学的发展趋势[J].教育评论,1995,(5):14~16.

[16] 金中.走改革之路面貌大改观——沈阳市电化教育馆改革情况简介[J].外语电化教学,1985,(1):8.

上一篇:学校卫生工作计划,总结下一篇:中班活动神奇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