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省属重点大学(共10篇)
江苏省省属重点大学 篇1
1、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Nanjing University),简称“南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是九校联盟。
2、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南京师大,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市,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是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3、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坐落于南京市,是一所以农业科学与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
4、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教育部和江苏省政府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入选国家“111计划”。
5、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Hohai University),简称“河海(HHU)”,位于江苏省会南京市,是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教育部、水利部、国家海洋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
江苏省省属重点大学 篇2
本文以江苏省属某重点大学高校某人文专业 (以下简称L专业) 为例, 该专业是江苏省重点学科, 具有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 设有该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及若干博士点、硕士点。并且是江苏省一优势学科建设项目 (江苏省学科建设的顶级平台) 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综合研究水平居于江苏省内同专业前三强, 全国前四十强。该学科专业隶属于某二级学院 (以下简称S学院) , 该学院另有四个学术水平一般的应用型专业。
一、L专业特殊现实与S学院统筹方案的弊端
L专业从其发展现状及发展愿景来看, 是该校重点建设的高水平专业, 在该校教师绩效评价方案以学院为单位实行统筹的方式下, L专业的具体现实与S学院现行绩效方案之间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矛盾。
相比较理工医农等专业, 人文类专业在工作量的数量化统计方面具有先天的特殊性。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三大高校教师工作领域的测算不能简单被量化测量。即使设计具体的测量细则, 也应进行弹性化的考量。因为是研究教学型大学的高水平人文类学科, L专业的办学导向除了培养具有本科层次素养的社会人文工作者外, 还具有培养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人文科学研究者的目标。其办学层次以研究生与本科生层次并重, 并突出在办学中加强学生科研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这种办学导向与办学层次就决定了L专业在招生及培养规模方面的特殊情况。具体体现在在册本科生人数少于研究生人数;学科师生比较少两个方面。
S学院现行教师绩效评价方案在全学院范畴内采取将本科生、学术型研究生课程作为基本教学工作量, 设定基本教学工作量的最低限度, 在此基础上将科研成果作为附加奖励绩效, 进行统计。并在强化教学的指导思想下, 对基本教学工作量的最低限度进行“一刀切”, 作为教师绩效高低的分水岭。
这种教师绩效评价方案对于大部分的理工农医类专业或相当部分的社会科学应用性专业具有适用性, 但对于人文类专业并不适用, 尤其是对于高水平人文专业而言, 具有相当多的弊端。首先, 这种方案对科研基本工作量进行了回避, 对教学工作量进行了最低设计, 采取了大众化的设计模式, 忽视了对此专业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对于高水平人文专业的L专业来说, 以教学工作量作为评判教师是否该获得绩效收入的核心因素, 是对科研工作的一种忽视, 是完全不符合高水平人文学科的办学层次与办学愿景目标的。其次, 这种教师绩效评价方案没有实现L专业教师个人发展目标与L专业发展目标的融合, 重教学、轻科研的教师绩效评价宗旨不能为人文类高水平专业的教师发展提供匹配的奖励与刺激动力, 教师的科研热情得不到正面回报。再次, 这种教师绩效评价方案完全忽视了L学科专业的发展导向, 不能适应或推动人文类高水平专业教师队伍科研素质提升的转变。研究教学型高校的办学层次已经由本科生为主转变为研究生为主, 并随学校办学愿景的逐步发展, 这种趋势正逐渐强化。该趋势要求L专业教师具备超过教学型或应用型高校教师相关专业水平的科研能力。但S学院的教师绩效评价方案不能为这种教师科研素质的提升提供导向性的帮助。最后, S学院教师绩效评价方案缺乏对L专业教师进行社会服务的工作考核, 与国际高校教师基本社会服务的潮流脱节, 不利于教师培养正确的社会服务观, 不利于高校培养正确的办学价值观, 使绩效考核呈现出严重的瘸腿状态。
正是因为以上的种种不足, S学院的教师绩效评价方案不但没有在L专业发展过程中起到积极的正面作用, 还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因为人文类高水平学科L专业的师生比较低, 造成师均教学课程量较低, 在学院统筹的教师绩效评价方案中, 与其他专业相比, 该专业教师普遍无法完成全学院统筹下的基本教学工作量, 而科研工作量又不能在基础教学工作量中得到体现, 使得大部分L专业教师不能完成基础工作量, 即使科研成果很优秀, 也难以越过绩效考核的分水岭。这种状况极大地挫伤了L专业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具体来看, L专业目前拥有专业教师27人, 其中教授8人, 副教授10人。该专业在校本科生100人, 博、硕士研究生及在站博士后100余人, 其中学术型研究生20人。本科师生比不足1:4, 即使加上研究生教学工作量, L专业师均教学工作量也不足S学院师均教学量的1/2, 低于S学院所定的基本教学工作量, 而L专业的科研贡献则远超S学院平均水平, 是确保S学院学术地位的龙头专业。但在这种教师绩效评价方案的导向下, L专业很多教师在绩效收入无望的情况下, 除非为职称努力, 不少教师的科研动力受到削弱。二是为了完成学院所规定的基本教学量, 很多L专业教师被迫向该学院的其他专业求援, 纷纷承担其他专业的教学任务, 其上课课程与L专业方向毫无关联。但这种途径不但极大地占用了L专业教师的工作时间与精力, 使其难以专心本专业教学与科研;同时这种被动性的以获得课时为目的的跨科学上课, 也是对其他专业办学质量的不负责表现。这两个方面的表现削弱了S学院的科研工作, 同时使得L学院的其他专业的教学质量出现了一定下降, 完全失去教师绩效评价方案订立的初衷与目标。
二、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在L专业教师绩效评价中的关系
詹金斯 (Jenkins, A.) 等人说:“学着如何认识教学、科研可能是理解二者关系及其如何运作的关键, 但这个研究才刚刚开始。” (2) 中国教育与学术界对于教学与科研, 谁更应成为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的基本因素, 多有论述。上世纪50年代发生过一次热烈的讨论, 最后以科研应成为高校重要的工作为结论而结束。最近几年的相关讨论, 却大多在高校差异化发展的背景下, 以“重视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回归人才培养”为口号, 大多支持以教学工作量为中心考核内容, 采取了一种以教学工作量为基本工作量的方式。事实上, 教学、科学与社会服务作为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的三个重要内容, 其权重应结合各自具体专业进行。如果我们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就可以开拓新的思路, 设计出更符合专业发展、更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绩效方案。具体到S学院的L专业, 现行的教师绩效评价方案就体现出以下错误认知。
(一) 重视教学的伪命题
在S学院制订教师绩效评价方案时, 有一个重要的指导方针, 即“强化教学中心地位”, 并因之设计了基本教学工作量的门槛。其出发点是好的, 为防止有的教师常年不上课, 脱离课堂, 不进行教学活动。同时为了增强教师的教学与人才培养意识, 提高教学与人才培养的质量。但多上课是否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必然的正关联呢?笔者并不这样认为。教学质量应是与教师教育水平、课堂教学水平、教学精力投入水平成正相关的, 而与教学数量并不如某些教育管理者所想当然以为的有正面推动关系, 甚至, 过度教学量的设置还会产生负效应。以L专业为例, 教师为了满足基本教学工作量的要求, 跨专业敷衍教学、疲劳教学, 低水平重复教学, 以外延式数量扩张取代内涵式质量提升, 必然导致本专业及其所跨专业教学质量的下降。
(二) 科研与教学冲突的悖论
按照S学院所设定教师绩效评价方案时的思考, 教学与科研是一对跷跷板式的矛盾体。似乎只要教师在科研上多花时间与精力, 则必然在教学上不能有好的表现。且不论这种观点并无实验证明, 就笔者自己的观察和体会来说, 科研不好而教学却受到“好”评的教师是存在的, 但这种教师的教学“好”是一种低层次评价, 因为没有科研高水平积累的支撑, 其再好的教学也只是教学技巧与知识抄袭的组合游戏, 是不能给学生以专业上的方向指引与实质性提升的。从本质上来说, 无论大学本科, 抑或研究生教学都不应是大而全的低层次保姆式应试教育, 而应该是培养学生求知求新求真的高水平教学, 都需要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来主导。“或若纯粹是教学功用, 就应了洪堡 (Humboldt, W.von) 所说的话:大学与中小学无异。” (3) 从这个角度说, 教师在专业科研上的认知水平会潜移默化地在教学中得到体现, 教师科研水平的高低从而直接影响其教学水平的高低。刘献君等人的研究表明“科研对教学的促进远大于教学对科研的促进”获得了大部分高校教师的认同 (4) 。对于研究教学型高校的人文类高水平专业L专业来说, 其教师整体的科研水平决定着专业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空间, 同时决定着L专业教学的质量, 保证人才培养水平。单纯依靠减少教师在科研上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反哺教学工作, 冀图通过教学工作量的增加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是缘木求鱼。作为研究教学型大学的人文类高水平专业, 科研工作在L专业教师绩效评价中是应该具有与教学平行的地位或甚至应具有首位度的。
(三) 社会服务的狭隘化
在S学院教师绩效评价方案中, 社会服务业绩被界定为“教师在学院联系、组织的短期培训班、社会合作服务项目中承担的任务”。这是一种对高校教师, 尤其是研究教学型高校高水平专业教师社会服务的狭隘化理解, 仅是教师为学院创收而进行的培训工作。从欧美及港台等地先进大学的教师社会服务内容来看, 其社会服务包括为社会成员提供各类生活福利性、生产性、社会性的服务。就人文类专业来说, 主要指通过本专业知识, 为社会正常与协调发展提供各类人文咨询类服务。而这种服务应成为高校教师的自觉行为, 并应成为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就研究教学型大学来说, 教师的社会服务是专业发展水平的试金石。“绩效结果论认为, 高校绩效一般可以从教育产出的数量、质量和效果三个方面加以衡量” (5) 。教师社会服务的广度、强度、参与度与层次度都体现着该专业对社会的贡献价值, 也是教师个人学术与社会价值的体现。不能仅以“学院联系、组织的短期培训班、社会合作服务项目中承担的任务”简单代替。应包括教师集体或个人在社会组织中或单独为社会单位、团体所进行的各类公益类咨询、讲座、调研、提议等内容。凡是解决了具体的社会问题、服务了社会群体、促进了社会进步的有益的健康的社会服务活动, 都应该被视为其社会服务的业绩。
三、专业统筹:L专业教师绩效评价的考虑与措施
针对研究教学型人文类高水平专业的教师绩效评价, 除教师绩效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外, 还应涉及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具体专业统筹的考虑。“学科知识是组织形式, 是大学结构的基础, 是学科而不是行政单位把学者组织在一起” (6) 。以学院作为统筹范围, 难以考虑到专业的具体情况, 不能准确地评价出该专业教师绩效。以S学院为例, L专业尽管具有高出其他专业一筹的科研水平, 但受制于师生比的限制, L专业的教师们无法实完成与其他专业同等的基本教学工作量。如果采取专业统筹, 则可以考虑到专业的具体情况, 在专业内部形成良性的互动与刺激, 促进专业发展。二是结合专业特色的考虑。以L专业为例, 其为人文类学科, 人文科学的发展与研究规律决定了该专业教师工作的成果不能如应用型学科一样, 在短期内收到效果与产出成果, 需要大时间跨度的考察。三是结合专业发展愿景的考虑。L专业为高水平专业, 就必然要以科研为导向, 以科研带动教学水平的提升, 在带动人才培养的水平。而不是以教学弱化科研的地位, 降低人才培养的层次与质量。
类似S学院L专业, 此类的研究教学型大学人文类高水平专业, 在具体的教师绩效评价方案制订过程中, 还应有一些具体的措施以配套。如在教师人力资源足够丰富的前提下, 禁止或不鼓励专业教师为满足基本教学工作量, 而跨专业敷衍教学。此类高校的此类专业教师应尽量提升自身专业修养与学术水平, 而不应鼓励其为了应付功利性目标而从事非本专业教学与科研的活动。在这方面, 学院应承担责任, “在教学任务的安排上考虑教师的科研方向;在激励制度的设计上鼓励与专业方向及教学内容一致的科研” (7) 。采取教师自愿为主, 专业合理分配为辅 (结合教师学术研究方向) 的教学任务分配体制, 限制过度教学的教师承担更多的教学任务, 以保证教学质量。取消单纯以教学工作量作为基本工作量的规定, 将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三者都列入基本工作量的范畴内, 不设置以某类工作为“一刀切”门槛的标准。在绩效权重的设置上, 在不影响教学任务的前提下, 应以科研为主, 教学与社会服务为辅的评价理念。在具体测量评价教师绩效时, 应按照动态测量方式, 如该评价期内, 教学基本工作量不足者, 允许其采用科研或社会工作工作量予以替补。若评价期内, 在科研、教学、社会服务的某一方面长期欠缺者, 如三年教学工作量缺乏者, 采取加大科研、社会服务工作量要求的方式进行考察。设置、完善科研项目休假制度, 鼓励产出科研精品, 激发教师工作热情。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规定:“改进管理模式, 引入竞争机制, 实行绩效评估, 进行动态管理。”绩效评估的实行首先要改进管理模式, 要在思想上切实实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脚踏实地, 真正与专业发展的目标相结合, 才能制定出科学的“接地气”的教师绩效评价方案, 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实现教师个人与专业发展的双赢。专业统筹就是一个路径。
注释
11 本文所指的高水平学科, 是指具有一级学科博士点或具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平台的学科专业。
22 Jenkins, A (2004) A guide to the Research Evidence on Teaching-Research Relationships, York:Higher Education n Academy.www.heacademy.ac.uk.
33 刘献君等.大学教师对于教学与科研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调查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2) :35.
44 刘献君等.大学教师对于教学与科研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调查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2) 38.
55 牛奉高, 邱均平.基于效率指标体系的高校绩效评价研究.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3 (6) :51.
66 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9:124.
省属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篇3
【摘 要】大学本身存在本科和专科的划分,又因个人标准不同而产生名牌和非名牌大学的区别。部分大学生由于没有进入到理想大学而把自己所在学校定义为非名牌大学,因此,不同类别大学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的心理问题。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实际心理健康状况,我们着重了解并研究了陕西省在校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通过调查法和观察法等方法对陕西西安四所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研究。通过调查和研究,我们总结了陕西高校大学生主要存在六大心理问题:适应性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困扰问题,情绪问题,学业问题还有就业和发展问题,而这些问题是由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自身因素所导致。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目标:通过研究名牌大学生在校的生活及学习情况,将此研究推广至非名牌大学生,以提高其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扩大非名牌大学生的交际圈,以联谊的形式与其他大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增强其交际能力;及时进行自我调节,参加相关讲座,树立自强自信、自尊自爱的健全人格。积极了解社会就业形势,增强自身综合素质,以平常心对待各类社会现象。此外,我们还设计了一套问卷调查,以便更加及时切实地了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希望此项研究能对陕西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做出贡献。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
近年来,随着高校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表现得尤为突出,备受社会关注。为了着重了解陕西省在校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通过调查和观察等方法,对陕西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分析。我们发现,由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激烈的社会竞争,致使高校大学生出现了一系列心理问题。因而,为使高校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抗压能力和学习能力不断增强,我们必须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是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也是高校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内容。因此,分析和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愈发重要。
一、研究内容
名牌大学与非名牌大学都是相对而言的,它们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只是因个人标准不同而产生区别。部分大学生由于没有进入到理想大学而把自己所在学校定义为非名牌大学。因此使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对于大学生而言至关重要,由于非名牌大学与名牌大学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非名牌大学学生存在的心理问突出。根据这一现象,我们调查分析了当今非名牌大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然后旨在解决他们存在的问题。
二、要解决的问题
1、适应性问题: 由于生活环境发生变化,在适应新环境过程中难免产生一些不适应问题。比如,1)生活环境方面: 中国南方的学生在北方难以适应气温,饮食,风俗等;2)人际关系方面: 中国北方的学生相对性格较为开放爽朗,而南方学生较为温文尔雅,因此在交往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误会及分歧;3)学习方面的不适应,比如:高中学习都是由老师指导较多,大部分听从老师指挥,而上大学后,以自主学习为主,很多学生一时不能适应这一改变,就会感到迷茫,不知所措。
2、人际关系问题:1)有些学生因生性胆小,自卑不敢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2)有些学生因语言表达能力较弱而不会与他人交往;3)有些学生我行我素不愿与他人交往,活在自我封闭的世界里,难以融入外界生活,导致交际面狭小,朋友圈范围变小,甚至产生自闭忧郁等心理问题。
3、恋爱困扰问题:1)双方存在现实差距:比如异地恋使双方不能经常面对面交流而导致问题的堆积;学校自身实力的差异而导致一方或另一方产生心理压力,因此对感情产生不良影响;2)双方存在思想差异:比如研究方向不同,追求目标不同,从而使得共同话题越来越少,由此会产生更多不利于感情发展的因素;3)个人因素:有些人不能正确地认识恋爱,对谈恋爱给予了很大的期望,从而导致迷失自我,不能很好地把握事情的限度。
4、情绪问题:1)抑郁:例如,部分学生对自己要求过高,而实际却没能达到自己预期目标,所以,产生了较大的心理落差而导致抑郁;2)焦虑: 例如,部分学生对未来思虑过多,而又对现状感到不满,对自己没有正确定位,盲目追寻过高目标,所以会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3)情绪失衡:有些学生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事情容易紧张或偏激,所以导致情绪失衡。
5、学业问题: 1) 没有明确自己的理想,不知该做什么,怎么做 2)学习目标不确定,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成绩不理想,导致产生厌学等不良情绪 3)学习动机功利化: 比如,很多学生会问:“学这个有什么用,我为什么要学,读这本书对我来说有什么意义,做这件事有什么价值”等。
6、就业和发展问题:受到不公平待遇和就业歧视,因此发展受限,前景迷茫:在将来的就业过程中,部分公司或企业门槛太高,对学历有着严格的要求,而使部分学生没有表现自我,发挥自身价值的机会。这些问题挫伤大学生的积极性,导致他们产生迷茫颓废等状况。
三、解决方法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以提高其适应能力与学习能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全身心投入学习生活,自觉的地汲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对遇到的困惑与问题,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的表达和控制情绪。积极参加心理健康相关活动,例如,听讲座,知识竞答,演讲比赛等。增强自信,开阔视野,克服依赖心理,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树立自尊自爱自强的健全人格。
3、寻求他人帮助,培养良好心态。遇到困惑无法自我调解,感到迷茫时,可以寻求老师、同学及父母的帮助,主动倾诉问题,吐露自己的心声,适当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认清自身存在的问题,发现自己的长处,增加自信心,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冷静思考问题,结合自身情况和他人的建议,寻找缓解自我压力的方法。
4、扩大非名牌大学生的交际圈,与名牌大学组织联谊活动。以陕西高校为例,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可主动与西安交通大学进行联谊活动,展开各项娱乐活动,进行自我介绍和才艺展示等活动来活跃气氛,调动两校学生积极性。放松心情,畅所欲言,释放压力,分享彼此学习方法与生活经验,从而达到增强彼此了解,扩大交际圈的目的。
5、合理规划时间,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求生活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讲究个人卫生。由于大学生较重的学习负担和较大的心理压力,为保持长期的学习效率,必须科学的安排好每天学习、锻炼、休息的时间,使生活规律化。
6、积极了解社会就业形势,增强自身综合素质。目前我国大学生毕业工作分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学生都实行供需见面,双面选择,择优录取等方式,就业的竞争使得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与不安。因而面对新形势,大学要保持心理健康,培养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自身社会交往能力,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做出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追求更完美的人格,为事业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经过几个月的调查分析,我们切身实际地了解了陕西四所高校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发现其存在以上六大类心理问题。针对这些心理问题,我们提出了在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社会就业等方面的解决方法,希望通过这些方法能够有效缓解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更有指向性和目标性,为大学生的自主和创新学习提供指导,以达到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优化大学生自身的学习心理素质,完善大学生的健康人格之目的。
江苏省省属重点大学 篇4
释义: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被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含义。
详细介绍:1959年,《中共中央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确定20所高校为全国重点大学;1960年,《中共中央关于增加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决定》又增加了44所大学为全国重点大学,总数共计64所;1978年,《国务院转发教育部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的`通知》最终确定88所大学为全国重点大学,以上为计划经济年代的重点大学概念。
山东10所省属重点大学 篇5
山东农业大学是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局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入选国家“计划”、“111计划”、“山东特色名校工程”,山东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果树学
2.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国培计划、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院校,山东省属重点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
3.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在青岛、泰安、济南三地办学,是一所工科优势突出,行业特色鲜明,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国家级重点学科:采矿工程
4.山东理工大学
四川省省属重点大学什么意思 篇6
成都理工大学简称成都理工,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由四川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与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是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是中国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之一,学校已发展为以理工为主,以地质、能源、资源科学、核技术、环境科学为优势的`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
二、西华大学
西华大学简称“西华”,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多学科发展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四川2011计划”、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计划”。
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入选高校、教育部易班全国共建示范高校,四川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具有向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
三、西南科技大学
江苏省省属重点大学 篇7
一、试点工作初现成效并彰显公平
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自2003年实施以来 (最早可追溯到2001年) , 对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发挥了积极作用。试点工作在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 也存在一些问题, 饱受社会诟病。作者认为, 江苏省开展的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工作, 虽不能把自主招生出现的问题完全规避, 但试点工作还是初步解决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并彰显了高考的公平。
(一) “掐尖”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原来自主招生的模式, 高校给中学分配指标, 中学“校长推荐”, 这就可能产生高校与中学、中学与申请学生之间的博弈,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容易滋生权力寻租现象。而各中学为了回避矛盾, 更是为了理论上的“公平”, 毕竟要进行全校公示, 使被推荐学生的成绩所占比重就会加大。而从符合推荐条件的申请学生中选择成绩优异的予以推荐, 与学生参加高考区别不大。由于取得高校入选资格的考生, 在5月份就要选择一所高校填报志愿, 这自然会导致考生选择的余地变窄, 也使高校很容易掐尖。
而江苏综合评价录取试点是综合考生高考成绩、高校考核结论、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以及自身培养的特色要求等五个方面内容, 对考生进行综合评价, “分不够特长凑”, 而成绩优异的考生若没有什么特长, 往往不符合高校报名条件, 这样就避免了高校的掐尖, 促进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更为重要的是, 从2015年起, 考生是“知分”填志愿, 这就让考生有了更多的选择。
(二) 考生的学业负担得到一定缓解
自主招生是给予考生更多的机会, 但无形中也增加了考生的学业负担, 无论是“北约” 、“华约” 还是“卓越”, 联盟的存在无疑是对考生时间、精力、学业负担以及中学教学秩序的挑战。而随着教育部的一纸文件, 考生的精神压力得以解脱, 特别是对学业有专长的特殊考生来说, 无疑是个福音。而高考后进行测试, 更是减轻了考生的学业负担, 特别是学生的心理负担, 使他们可以集中精力备战高考了。而教育部规定的“原则上不笔试”, 更是给了学科专家们更大的选择空间, 能够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在人才选拔上的话语权。
江苏的综合评价在综合上述政策的基础上, 对于“文化有基础, 学科有特长”的考生, 则政策优势更为明显, 凸显了对“分类考试, 综合评价, 多元录取”考试招生模式的积极探索。其具体的做法是, 可以对高考成绩达到本二批次省控线的入选考生, 进行综合评价, 择优录取, 从而给中学的综合素质教育提供了政策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使中学有精力和有“魄力”深入地推进素质教育, 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 学生们将不再是“一考定终身”, 而是多了一次选择进入大学的机会。
(三) “唯分数论”得到些许改观
高考差一分, 考生与心仪的高校或喜欢的专业就会失之交臂。而综合评价给了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更多的机会与选择。从各个高校报名条件来看, 对考生的综合素质尤为看重;从“优录”条件方面看, 不再只是唯高考分数, 而是高考分数只占一定的比例。这对于文化分数低一些的考生, 甚至按高考成绩只能读“本二”学校的考生来说, 就有机会实现学校等级之间的跨越, 进入自己喜欢的本一高校。而江苏省综合素质评价录取试点的特点是, 将这些考生放在本一批次前投档, 这对于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来说, 无疑是增加了一次录取机会, 可以从长远的意义上激励学生的创新意愿和信心。
江苏的综合评价试点实践了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的可能。比如江苏大学在录取时, 高考成绩是乘以60%, 考生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中学的综合评价、专家面试等综合分乘以40%, 二者相加后对考生进行排序, 择优录取。这种录取模式某种意义上是对“唯高考分数论”的突破, 是一种创新的行为。
(四) 高考公平得到彰显
自2007年以来, 国家采取多项措施, 努力缩小了区域间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距。而江苏省的改革方案, 相对于全国高考录取而言, 具有更加合理和超前的意蕴。因为在江苏的“综合评价”中, 考生只要符合报名条件, 就可以自主地申请, 高校也不再给中学分配指标, 这充分体现了高考的机会公平。而从各校的录取政策来看, 也开始了从高考分数的公平向综合能力的转变, 由原来的“绝对公平”, 向真正意义上的相对公平方向转变, 让真正有学科特长、创新有潜质的优秀学生, 在高校人才选拔中得到认可, 获得进入自己理想大学的机会。而教育部关于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工作的要求, 也给高校加上了“紧箍咒”, 不再给中学和高校暗箱操作的机会, 来自国家层面的“阳光高考”政策, 则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考试招生的机会公平和结果公正。
二、难点依旧, 改革仍待深入
江苏省属高校的综合评价试点在原有自主招生的基础上, 2015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得到社会的认可。但是, 自主招生试点十余年, 仍是“试点”, 说明还有诸多根本性问题没有解决, 作者认为, 江苏的试点工作仍存在一些理论和规范方面的问题, 尚待认真研究后妥善解决, 从而推动高考改革的深入。
(一) 诚信体系还需构建
在诚信缺失的当代, 如何保证考生提供材料的真实可信, 是高考工作必须解决的前提性问题。在以往的高考中, 由于考生的获奖、评优等信息, 来自于不同的行业与部门, 其中的一些重要数据, 高校和中学不能共享, 从而为学生评价和高考录取带来难题。而现实高考中出现的奥赛、市级优秀学生等证书造假现象, 表明在学生“特长”方面的弄虚作假现象依然存在, 有些现象甚至可以说是触目惊心。另外, 个别考生个人提供的成绩, 有些中学提供的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以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成绩, 与考试院提供的数据并不符合, 反映了在学生评价问题上, 还存在标准不统一的现象。还有, 部分考生存在侥幸心理, 出具不实材料, 甚至有的中学还帮助其造假, 为其提供虚假证明等现象, 给材料审核增加了难度, 甚至会导致录取不公平的现象发生。
(二)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待规范
在实际工作中, 对于中学提供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高校也只是予以象征性地参考。而其所以这样做, 是因为现实的中学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其可信度没有建立起来。而如何保证中学评价结果真实可信, 使其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德、智、体、美水平, 反映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 能够作为高校综合评价录取的重要参考, 以及怎样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 确实是当下需要解决与关注的问题。对比国外大学录取学生的经验, 中学的“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具有重要的作用, 可以减少高校的许多“求证性”工作。为此, 高校应组织相关人员, 认真研究这项工作, 为在制度层次上解决这个问题提供理论引导和支持。
(三) 高校人才选拔体系尚待形成
考试招生是一项对科学性要求极强的工作, 而加强考试招生中的科学性[1], 则是我省以及我国高考工作应该重视的问题。科学性在招考中主要体现, 在于制度设计、招生目标和标准设定、综合招考选拔指标体系制定、命题和面试等许多具体环节[2]。由于开展综合评价的高校其综合选拔体系尚未形成, 致使面试试题的测试目标、测试标准、测试功能、测试结果都颇受质疑。问题主要表现在试题之间的关联度、相对独立性相对模糊, 其所要测试的目标、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不够清晰。另外, 高校面试教师的权威性也存在问题。现在通常的做法是, 招生部门请相关学院推荐教师参与面试, 而面试教师的专业水平、教育素养、学业境界, 则缺乏相关的政策性规定, 致使面试在许多时候只是走形式, 达不到真正选拔人才的作用。而国外大学的经验是, 由高素质的教师组成面试小组, 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发展潜力、人格水平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绝不存在“关系”、“偏好”、“权力”方面的迁就, 从而既提高了高校的威信, 又为社会树立了良好的风气, 增强了大学对社会文明的促进意义。
综合评价属于国家教育考试的范畴, 组织严密的研究生等国家考试尚出现过泄题问题, 更何况人防、技防等相对条件落后, 经验不足的高校, 而且一般是高校直接操作, 存在的风险较大, 高校承担巨大压力, 特殊类型考试是如履薄冰。这种现象对高校而言, 既是挑战, 也是树立自己信誉和威望的机会, 江苏的高校应该在此方面为全国高校做出榜样。
(四) 高校教师在人才选拔中的作用尚需加强
江苏的省属高校在综合评价中, 各高校基本不再进行文化课的考试, 而是加大专家面试的权重, 发挥高校学科专家的作用, 各高校均遴选大批专家参与综合评价的面试考核。但当前存在一个问题, 大学教师与中学教育的脱节, 每年总会有“神题”甚至是被考生笑称“三八”的题目出现。高校自主招生也好, 综合评价也罢, 好多决策基本出自行政机构之手, 教师参与较少, 在招考中的自主性未能充分发挥。只是命题与面试环节根据学校需要才出现, 没能深入其中, 真正地去主宰考生的命运。当然也是大环境的影响, 毕竟“公平”至上。其实公平是前提, 科学选材才是根本, 只是目前大家太追求“公平”了, 怕坠入是非之地而惹非议, 成为舆论关注的对象。而高校面试最大的问题是, 由于高校存在行政化现象, 真正的有学问的教师可能不屑于跟风和呼应, 往往被边缘化, 而真正有学问的教师与”随波逐流“的教师在学生评价问题上差别很大, 而所谓的专家多为后者, 那面试就很可能徒有形式, 难以起到真正选拔人才的作用。
(五) 机会公平仍需推进
如何兼顾公平与效率是综合评价改革的难点之一。部分高校综合评价报名条件明显不利于教育资源欠发达地区的考生, 面试内容与形式对农村学生也存在不公平, 如北京某著名985高校2015年自主招生面试题因“考虑不周”, 被指对农村考生不公平。虽然“阳光招生”了, 监管力度也加大了, 但从人大自主招生存在的问题来看, 危害综合评价公平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
江苏的中学有国家级示范高中、首批四星级高中以及其他层次的中学, 而各类学校的教学条件又差别很大, 因而不同学校学生的知识起点和学习重心不同, 造成“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实际结果, 是公平的名义下的不平等。而最近有研究表明, 北京大学等“985大学”的新生中, 出身农村家庭的新生比例过低 (22%) , 且有继续下降趋势[3]。虽然符合条件的考生均可报名、诸如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有“自强计划”等, 但从总体来看, 农村学生处于劣势。江苏的综合素质评价有所要求,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比如, 江苏大学2015年通过综合评价资格审查的1221人中, 城镇952人, 农村269人, 农村占比22%;在最终录取该校的168人中, 农村生源39人, 占23%。
三、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的思考
(一) 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
目前江苏综合评价录取试点工作, 某种意义上各个高校还是碎片化的, 没能形成一个完整、成熟的人才选拔体系。而高校要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选才机制, 就需要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人才选拔水平, 需要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高度去做好试点工作。这不仅需要从高校人才选拔的政治高度开展工作, 更需要站在促进教育进步的角度, 把招生考试作为推进教育进步的活动, 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实质性进步。为此, 高校要科学设计面试的内容, 依据高校自身人才选拔要求, 着重考察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提高命题的质量, 促进高考方式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保证综合评价录取试点的正确导向, 以及建立高校的社会公信力及优良传统和良好声誉。因此, 在报名条件的设计上, 一定要考虑区域因素, 特别是对农村贫困地区要有所倾斜。
(二) 拥有良好的招生心态
良好的招生心态, 是做好招生工作的思想和精神基础。而我国高校在招生心态问题上的误差, 从2015年国内两大著名985高校在招生竞争中网上的口水战可见一斑。虽为著名高校, 却在1分2分上比高低, 分分必争, 原因只是为了“面子”, 为了自身学校的对外形象。但最终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社会形象与声誉反而大打折扣。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在教育境界和观念方面的差距, 其需要修炼的素养还很多。
江苏的综合评价录取试点, 某种意义上实现了从“招分”到“招生”的转变。由于基本的制度设计比较合理, 使各个学校都能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来设定报名条件以及录取优惠政策, 无法进行同质化的竞争, 因而高校之间没有了分分计较的土壤, 这不仅避免了高校之间、特别是同层次高校之间的不正当生源竞争, 而且为高校心平气和的做好自己的招生工作, 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三) 构建健全的问责机制
问责是高校招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高校健康进行的重要条件。今年某著名985高校的预录取, 在网上被炒得沸沸扬扬, 然而最终却不了了之, 没有大众想要看到的结果, 致使招生的问责机制饱受质疑。而教育部明确规定的26个“不得逾越”的红线, 竟也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说法, 这说明相关部门的不作为或不敢为, 是导致高校招生被社会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不能通过对一件典型事件的处理, 来树立高考的严肃性和权威, 产生实在的警示作用, 那明年的高考怎么办?极可能还会有这样的事件发生。所以, 建立严格的问责机制, 是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江苏的综合评价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只要过本二线就可以升入“一本”高校, 其诱惑力非同一般。因而建立严格的问责机制, 其意义也非常巨大。由于目前组织中学生各类竞赛的条线较多, 学生获奖的数据不能共享, 致使考生材料造假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就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对数据进行整合, 加大对造假的惩治力度, 采取“零容忍”的态度, 对于性质恶劣的, 甚至可以取消当年高考录取资格。而营造风清气正的综合评价录取试点氛围, 则不仅是做好招生工作的需要, 而且是高校完成教书育人职责的需要, 绝对不可等闲视之。
(四) 增强考核结果的公信力
综合评价录取的考核在高考后进行, 且须在高考出分前公示完毕,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任务, 有效选拔适合自身培养目标的考生, 考验着各高校的重视程度以及组织者的智慧。高校要加大教师的参与面, 无论是命题、还是面试一定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与专业特长。特别是参与面试的教师, 应该是有真才实学的学者, 因为“以优秀的人才, 吸引优秀的人才”, 是世界著名大学的宝贵经验, 也是招生面试的真谛。如果不是由优秀的教师进行面试, 面试就可能没有意义, 只是多了一道形式。另外, 面试试题要具科学性且体现公平性, 这也考验着高校专家的智慧。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所有工作要经得起社会的质疑, 进一步提升考核结果的公信力, 也为积极稳妥推进综合评价录取改革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
(五) 提升招生考试人员的水平与素质
贯彻落实上级文件以及高校招生实施方案的制定与执行, 需要高素质的招考队伍。只有精准把握教育部关于自主招生的文件精神、只有全面理解江苏省综合评价改革的精髓, 才能科学制定有自己学校特色的人才选拔标准, 才能扎实推进试点工作。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与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一起对江苏招考人员的培训, 进一步提升队伍的理论水平;设立“江苏省教育考试招生研究课题”, 促进了招考人员对教育考试的深入研究, 充分发挥“科研兴考”的作用;每年一届的教育考试招生优秀科研论文和调研报告的评选, 更是极大调动招考人员结合工作开展研究的热情。这些均对招考人员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等个人素质是很大的提升与促进。
结束语
无论是自主招生, 还是江苏的综合评价, 不仅需要政策制定者的顶层设计, 更需要各高校积极推进并及时总结与完善, 要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在人才选拔中的主导作用, 要把该项工作当做高校自身人才选拔的政治任务来做。笔者认为, 经过上下联动、共同推进, 党和人民充分信任的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一定会建立。
参考文献
[1]陆卓谟.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思考[J].江苏高教, 2009 (2) :73-74.
[2]王根顺, 孙玉凤.高校自主招生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聊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3) :115-117.
浙江省省属重点本科高校 篇8
浙江工业大学:学校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始建于1953年。是一所综合性的浙江省属重点大学,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百强行列。浙江省普通类招生录取最低分610。
学校设朝晖、屏峰、之江三个校区。设有28个学院1个部。现有66个本科招生专业,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门类。
学校学科建设方面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工业催化;3个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药学;3个省重中之重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11个浙江省A类一流学科、7个浙江省B类一流学科及15个校重点学科。
学校毕业生一直深受用人单位青睐,20本科生就业率为96.54%,本科生继续深造率为31.68%。
二、宁波大学
宁波大学: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浙江省综合改革普通类录取最低分598。
学校主校区位于宁波高教园区北区,另有梅山校区、植物园校区等6个校区。设有24个学院,75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十一大门类。
学校在学科建设方面有1个世界一流学科:力学。4个省重中之重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应用海洋生物技术、近海冲击与安全工程、应用非线性科学与技术。6个省一流A类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理论物理、工程力学、机械电子工程、国际贸易学、材料学。6个省一流B类学科:民商法学、专门史、英语语言文学、基础数学、水产养殖、体育人文社会学。
四川省省属重点本科高校什么意思 篇9
7月,教育部召开“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座谈会”, 会议发布了50所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名单,北京建筑大学等29所省属本科院校、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等17所高职高专院校上榜。
“十二五”期间,根据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黑龙江省通过重点实施“五大工程”,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重点建设10所省属本科院校、6所特色应用型大学和1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一批优势和特色高校。
本科(学历)一般指大学本科。
大学本科是指高等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一般由大学或学院开展,极少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已经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
江苏省省属重点大学 篇10
在世界教育发展的过程中, 职前教师教育走过了由专门的师范院校培养师资、师范院校与综合性大学共同培养师资、综合性大学培养师资三个阶段, 我国在民国时期曾经形成主要由综合性大学培养中学师资、师范学校培养小学师资的师资培养体系。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采用苏联教育模式, 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 即由本科师范院校培养高中师资、由高等专科师范学校培养初中师资, 中等师范学校培养小学师资。国家在部属的六所重点师范院校设立教育系, 培养教育学、心理学人才, 以满足师范教育对教育学、心理学师资与研究人才的需要。改革开放后,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 对教育学、心理学的教学与科研人才的需求旺盛, 我国各省区的重点师范大学在1980年前后陆续开办了教育系, 一般设有教育学专业和心理学专业。随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国际教师教育的理念与模式对我国教师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 教师教育体制也由单纯的师范院校模式转变为以师范院校为主、综合性大学及多科性大学积极参与的模式。20世纪80年代厦门大学在国内开建国后综合性大学培养高层次教育学人才的先河。20世纪90年代后至今, 据不完全统计, 陆续有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成立了教育学院, 厦门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成立了教育研究院。这些985院校已成为我国高层次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部分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如河北大学、山西大学、河南大学、苏州大学、湖北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等建立了教育学院。综合性大学建立教育学院是我国教育学科发展的里程碑, 标志着教育学从单一的师范教育的工具性学科, 被公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使教育学科的发展进入了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并驾齐驱的发展阶段。
1949年国民党统治区共有205所高校, 包括公立学校、私立学校、教会学校, 其中主体是综合性大学, 设有文、理、法、工、农、医、教育等学院。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仿效前苏联高等学校的类型调整高等教育类型结构分为综合大学 (设文、理学科) 和专门学院 (按工、农、医、师范、财经、政法、艺术、语言、体育等学科分别设置) 两种。重点进行综合性大学的调整, 调整工作自1952年至1957年底结束。1957年我国共有高等学校229所, 其中综合大学17所、工业院校44所、师范院校58所、医药院校37所、农林院校31所、语言院校8所、财经院校5所、政法院校和体育院校6所、艺术院校17所、其他院校1所。这17所综合大学目前绝大多数都进入了985学校行列。师范院校的数量在各类院校中最多, 国内教育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力量基本上集中在师范院校。1958年在全民“大跃进”的背景下, 开始了高等教育大跃进, 高等学校实行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 鼓励各省区建立相对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在这样的形势下, 多数省区开始建立省属的综合大学, 如黑龙江大学、辽宁大学、河北大学、安徽大学、杭州大学、江西大学、广西大学、湘潭大学、贵州大学、新疆大学, 这些大学基本上构成目前我国省属综合性大学的第一梯队的主要成员。
20世纪90年代, 全国高等教育界在经过深刻的反思后, 得出了如下结论:必须改革建国后一直坚持的高等教育的苏联式办学模式, 要改变单纯的按综合性大学、工科、农科、医科、师范分科办学的传统方式, 按现代科学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培养复合型人才。计划经济时期综合性大学只设有文理两科专业, 极大地限制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在全国范围内, 大多数综合性大学通过合校、新设专业或两种方式相结合的形式, 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黑龙江大学实现了跨越性发展, 在进入21世纪后, 作出了发展教育学、农学、工学、艺术等学科的战略决策。2002年下半年, 黑龙江大学开始筹办教育学院, 2003年5月, 学校正式宣布成立黑龙江大学教育学院。这一决策, 符合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 占据了综合性大学发展的制高点, 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特点。21世纪最显著的特点是人力资源是国家强盛的主要基础, 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决定了国力的强弱。人才培养的基础在于教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在全国第四届科学研究成果奖颁奖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大会的讲话中精辟地指出, 强国必先强教, 强教必兴科研。教育的科学发展也离不开科学的教育理论的引领, 缺少教育科学研究支撑的教育不可能是遵循规律的教育, 教育科学科研必须服务于教育的发展。在21世纪每一位社会成员都要进行终身教育, 教育将是最大的行业, 教育学心理学学科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一思想理念成为建立教育学院的理论基础, 支持着教育学学科的教学与科研人员一路前行。
第一, 坚持正确的办院方针。从建院之日起, 就坚持高起点、高质量, 为教育发展服务, 成为黑龙江省教育科学与心理科学的教学科研重要基地的办学目标。十年坚持以恒、矢志不移。
第二,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学院的办学水平和发展潜力。在筹建学院之初, 就从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引进人才, 使学院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拥有了一批富有办学经验的骨干力量。从实际需要出发, 主要从国内重点大学引进高学历的青年教师, 学缘结构合理。中青年教师异军突起, 成长迅速, 多名教师获得了省级奖励, 成为学院发展的中坚力量。
第三, 突出本科教学地位, 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结合综合性大学的特点, 认真研究国内各高校 (主要是重点师范院校和重点综合性大学) 教育学、应用心理学的培养方案, 反复对比, 突出科学性、创新性、适用性等特点。针对新建学院和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实际情况, 学院充分发挥中年教师的作用, 在建院初期, 学院中年教师为学院的教学工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全院任课教师充分发挥教育学心理学的学科优势,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有效提高全院的教育教学质量。
第四, 大力提升科研水平, 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黑龙江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有很强的实力, 在全国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整体实力的排名远远高于学校在全国高校的排名。作为一个新建学院, 从建院初到现在, 历届院领导班子都将科研工作作为学院发展的基础。经过十年的努力, 学院已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科研队伍, 形成了自己的科研特色, 一些研究领域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在省内居领先地位。
第五, 重视研究生工作。由于教育学学科的特点, 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学院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对此, 几届领导班子都有清醒的认识, 坚持不懈地推进学科建设, 在同期组建的几个新建学院中, 教育学院的硕士点数量和招生规模都居首位。
当前, 全国高等教育进入了稳定规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阶段。教育学学科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 不同的学校根据学校的办学层次与发展目标, 对本校教育学科与专业的发展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六所部属重点师范大学和进入“985”系列的设有教育学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和多科性大学, 主要在研究生层次发展教育学学科, 成为教育学学科的第一梯队;各省区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和设有教育学和心理学学科专业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大多采取研究生和本科生发展并重的发展路径;一般师范学院和由师范院校与其他类院校合并或独自转型的综合性学院主要发展面向学前教育、初等教育、特殊教育的教育学和心理学专业。这种办学层次和特色的分化极为明显。
多年来, 黑龙江大学坚持“教学、科研、学科”三位一体的内涵发展模式, 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 为国家及区域服务的能力显著提高, 以成为省部共建大学为标志, 进入中国高等教育重点大学行列。根据上述分析, 黑龙江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要坚定不移地实现建院初期提出的奋斗目标:经过不懈努力, 使学院成为省内领先、东北地区一流、国内有影响的教育学院。要真正依托黑龙江大学综合性大学的优势, 在若干个研究方向实现突破, 培养出在全国有影响的领军人物, 以此形成有较强实力的科研梯队, 建立学术高地, 进入本校主流学院的行列。教育学专业要逐步过渡到以研究生层次教育为主, 应用心理学专业逐步过渡到本科层次教育与研究生层次教育并重;走教育学学科传统发展的老路是没有出路的。黑龙江省就经济规模和人口数量属于中等省份, 但却是一个高等教育大省, 而且是一个师范教育大省, 现在所有的综合性大学和综合性学院除黑龙江大学外, 均是由师范院校或由师范院校与其他高校合并而成。目前还有7所高等师范院校。走立足中端争取高端的发展路线, 是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发展的必然选择。坚持理论创新, 重视构建学术高地, 形成自己的学科优势, 应是黑龙江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展路径的正确选择。
摘要:综合性大学设立教育学院培养教育学学科教学与研究人员是世界大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 我国在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百余年历史中, 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地方高校的排头兵, 近年来其教育学院的发展势头很好。黑龙江大学是一所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学校, 黑龙江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走过了十年的发展历程, 本文以其为例, 分析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的发展历程, 总结经验, 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江苏省省属重点大学】推荐阅读:
江苏科技大学10-12
江苏开放大学12-08
江苏大学实验报告12-14
江苏大学生村官06-10
江苏大学MBA01-04
江苏省无锡市2011年大学生村官选聘简章08-08
江苏985大学有哪些学校05-24
江苏师范大学论文系统08-21
江苏大学 实习报告10-15
江苏大学生村官工资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