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局工作的体会

2024-07-06

卫健局工作的体会(共5篇)

卫健局工作的体会 篇1

市卫生健康局党建网格化工作情况汇报

市卫健局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紧围绕市委“产业提升、城市提质、工作提效”工作主线,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为高质量推进卫健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市卫健局机关党委于XX年3月28日成立,下属中心医院、中医院2个党委,共有27个党支部,全系统党员人数646人。其中在职党员442人,退休204人。按照党建网格化管理推进工作会议精神,由我担任二级网格长,机关党委书记担任副网格长,局直属各党组织负责人担任组员,形成了环环相扣、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党建网格化工作顺利推进。具体做法如下:

一、强化组织管理

制定《XX市卫生健康局2020年党建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任务、时间节点和工作措施,既注重完成“规定动作”,又创新开展具有卫健部门特色的“自选动作”,以“主题党日+”为抓手,丰富和拓展活动形式与内涵,促进党组织建设规范化。至目前止,已组织开展了10次主题党日+活动。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通过党员大会、上党课、专题培训等形式,定期组织学习,确保学习教育常态化。并抓好中宣部“学习强国”网络平台的推广学习。至目前止,已开

展了20次集中学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期间,市中心医院党员、重症医学科医生温嘉强同志作为党员代表毫不犹豫第一时间报名,主动请缨要到湖北最前线参加抗疫,并带动队员梁玉明、劳源源2位同志火线入党,成为预备党员,谭秀清成为入党积极分子。4位代表在疫区奋战38天,展现了最美逆行者的高尚情操和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二、强化责任落实

我局党组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切实加强全面从严治党,严格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切实转变干部作风为根本,压紧压实“两个责任”,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坚决整治损害群众利益行为。把意识形态贯穿于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党组政治把握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和责任担当能力。加强行业作风建设,严肃查处违反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行为,防止“四风”问题反弹。以为民服务解难题为主线,持续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市累计排查自重点地区返来XX人员XX人;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抓手,局班子成员定期到下属党组织指导基层党建工作,协调下属组织解决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事关民生的重要实事靠前办理,对事关稳定的重大矛盾靠前协调,促进党的建设与业务工作全方位融合。例如对于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这个热点难点问题,2020年我局党组全面加大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建设力度,开展245名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人员公开招聘工作,新增35名XX本级订单定向卫生专业人才,落实9

名“三支一扶”支医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安排,引进硕士研究生1名、新晋级高级职称专业人员67名,对在疫情防控中表现突出、群众基础扎实、政治素质过硬、敢于担当和医德、医风、医术过硬的22位年轻优秀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提拔任用,配齐、补强基层干部队伍。

三、强化党建引领

一是深化党建品牌创建。

以“红心向党、守护健康”为主线,积极探索有广度、有高度、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的党建新模式,推动党建与卫生健康业务两不误、互促进、深融合。开展抗疫英雄事迹报告会,通过示范引领、典型带动,大力弘扬抗疫英雄不惧艰险、英勇奋战的崇高精神,让党员先进性在创新实践中闪光。二是推进模范机关创建。以当好“三个表率”为主题,认真落实教育动员、查摆问题、整改落实等工作,通过“强化政治建设,强化责任担当,强化问题导向,强化示范引领”,推动党员干部争当优秀党员,争创模范机关。三是开展党建示范点创建。以“党医融合促发展”为目标,将XX市中心医院、中医院打造成为医院党建示范点,通过强化医院党建带动示范点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推动医院党支部与基层党组织互相促进、互相提升,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党员领导干部积极参与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提升整体医疗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卫健局工作的体会 篇2

结合《数字海河流域总体规划》,海河流域首先建设《京津地区重要水源地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项目》,该项目涉及海委引滦局(潘家口和大黑汀水库)的信息化建设问题,工程建设总投资900余万元,全部工程于2004年底完工。

加之以前建设的多个应用系统,通过有效整合,将达到管理人员足不出户,便可以实时掌握流域内各种水情信息,远程监控水利工程的运行状况,电脑操纵机电设备的开启方式,实现水事活动描述的全信息化、过程的可视化和决策的科学化,提高对流域水利管理的宏观把握、微观控制能力,以保证管理决策的效率、效能和科学性。

1 引滦局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天津—唐山地区在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为确保天津市和唐山市的城市、工业及农业用水,潘家口、大黑汀、于桥等大型水库作为天津—唐山地区的主要水源地,同时兴建了引滦入津等大型输水工程以保证天津—唐山地区人民生活及工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

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天津—唐山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初见端倪,80年代以来越发突出,尤其近几年,北方地区连续枯水年,天津—唐山地区连续出现用水危机。1999~2000年海河北系和滦河上游出现连续枯水年,2000年天津城市缺水量达到8亿m3,不得不动用潘家口水库死库容2亿m3,应急引黄河水4亿m3,压缩城市需水2亿m3,才勉强渡过难关。长期的供需矛盾已经造成地表水过度开发、地下水严重超采和污水未经处理被大量利用的状况。大量数字和事实表明:天津—唐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已超过本地区水资源的承载能力,造成河道干涸、湿地面积减少、地面沉降、水污染严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应用信息技术,在引滦工程源头——潘家口和大黑汀水库实施信息化项目建设,对增加天津—唐山地区水资源可供水量、控制水污染、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2 引滦局信息化建设的有利条件

潘家口和大黑汀水库自投入运行以来,海委引滦局就十分重视对工程建设的投入,在水利部、海委的帮助下相继完成了潘家口水库底孔防汛自备电站建设,潘家口水库41坝段水平裂缝处理,和大黑汀除险加固等较大工程项目的建设,确保潘家口、大黑汀水库可以按照设计标准防御洪水。在完善工程项目建设的同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相关应用工程的建设,潘家口、大黑汀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工程,实现了对潘家口和大黑汀水库坝体水平和垂直位移、坝体扬压力、坝体挠度、地震、边坡倾斜、上下游水位及环境量等项目的监测;潘家口、大黑汀水库水雨情遥测系统的建设,为实时预报调度系统提供了可靠的水雨情数据。

作为引滦工程的源头,2水库自建库伊始就特别重视防洪非工程措施的建设,建立了洪水预报系统、中长期预报系统,指导汛期的水库调度和后汛期的蓄水及供水调度工作。在水库建成的24年里,积累了大量关于水库调度和管理的经验。因此,在海委引滦局实施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

3 引滦局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2002年12月根据海委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海委引滦局信息化工程建设正式启动。引滦枢纽信息化建设作为京津地区重要水源地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建设项目包括以下几点:

(1)潘家口、大黑汀水库视频监视系统;

(2)潘家口、大黑汀水库闸门监控系统;

(3)潘家口水库分中心局域网系统;

(4)潘家口、大黑汀水库空间数据库系统;

(5)潘家口水库监控中心大屏幕系统;

(6)潘家口水质自动监测站等工程;

(7)潘家口水库到海委的光纤通讯线路工程;

3.1 潘家口、大黑汀水库视频监视系统

潘家口、大黑汀水库工程视频监视系统是京津地区重要水源地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一期工程监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利用先进的工业电视监控技术实现2个水库及其附属建筑物和管理区的全面视频监控。建设包括海委、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的多点电视会议系统,实现海委、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的多路视频数据实时网上传输,多方会议系统等功能。

潘家口、大黑汀水库视频监视系统工程具体内容包括:潘家口电厂至大坝中控室光缆主干网、潘家口电厂至大坝观测楼光缆主干网、大黑汀水库渠首电厂至大坝中控室光缆主干网的建设,潘家口和大黑汀水库5个监控集群、88个视频监控点、11个监控中心的设备安装,海委、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的3方会议系统的安装调试。

3.2 潘家口、大黑汀水库闸门监控系统

潘家口、大黑汀水库闸门监控工程是工程监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远程和工业自动等控制技术实现潘家口和大黑汀水库的全自动实时监控。具体建设内容包括:潘家口水库闸门自动控制工程,包括潘家口18孔表孔闸门监控系统、3个底孔的自动监控工程;大黑汀水库闸门自动控制工程,大黑汀水库28孔表孔的自动控制;网络组网工程,潘家口和大黑汀水库环网建设。工程建设完成后实现了潘家口和大黑汀水库的工程闸门的计算机远程控制,大大提高引滦枢纽的自动化管理水平,2003年12月通过远程控制实现向天津市和唐山市的供水。

3.3 潘家口水库分中心局域网系统

潘家口分中心局域网系统建设包括潘家口和大黑汀局域网工程,潘家口和大黑汀水库网络连接。具体建设内容为:潘家口网络主干的扩建,形成从局机关办公楼到大坝观测楼的千兆网络主干;对部分重要的生产、办公楼宇进行综合布线;完善潘家口和大黑汀水库之间的网络传输结构,扩充网络传输带宽,达到百兆连接。工程建成后实现潘家口地区1 000 M的网络传输,大黑汀地区100 M的网络传输,潘家口、大黑汀地区100 M的网络互连。

3.4 潘家口水库监控中心大屏幕投影系统

该工程在潘家口调度中心建设大屏幕投影墙和潘家口会议系统,可实现对海委、大黑汀水库的异地会商及多媒体功能。

3.5 潘家口水库自动水质监测站工程

潘家口水库水质自动监测站工程,是在潘家口水库大坝东端建设的一个全自动水质监测站,主要包括自动取水部分,具有自动清洗、自动水质化验功能,主要监测水样的p H值、氨氮、溶解氧等20个监测项目。

3.6 潘家口水库到海委数字光纤通讯线路工程

租用潘家口到海委的数字光纤通讯线路,开通潘家口和大黑汀水库到海委的信息传输通道。

这6项工程的建设大大提高了海委引滦局防汛自动化水平。在工程的建设和试运行过程中,为加强工程建设的管理,规范工程建设中的各种行为,本工程实行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制,对工程实施有效管理。

4引滦局信息化建设采取的措施

为确保信息化工程如期、按质完成,采取了一些措施。

4.1 完善的组织机构(1)项目法人

分别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海委引滦局信息化项目建设办公室,全面负责潘家口和大黑汀水库的信息化建设。

(2)设计单位

工程设计单位负责施工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变更及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

(3)监理单位

工程监理单位负责对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监理。

(4)施工单位

由招投标产生的工程施工单位,其在现场设有项目经理部,负责工程施工。

(5)上级主管部门

工程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工程的立项等重大事项的批复及开工报告的批复等工作,监督、指导工程全过程的实施,主持竣工验收等。

(6)质量监督单位

工程质量监督单位负责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测及工程质量等级的评定工作。

4.2 完备的质量控制体系

2002年5月14日,信息办结合工程建设情况,发布了工程建设管理办法(海信办[2002]14号),该办法对工程建设质量控制作了明确规定,从单元工程到分部工程验收的各个环节形成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向水利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海河流域分站办理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并组织设计单位对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检查落实各个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把政府监督、法人负责、监理控制、企业保证的质量管理体系落到实处。

工程质量控制按照有关规范及设计图纸、设计文件进行。监理单位对施工企业施工过程进行巡视和抽检,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监理人员进行抽检。

4.3 必要的设计变更

在建设过程中本着“尊重设计”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精神,对于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实地考察并和一线的管理、工作人员讨论修改方案,海委引滦局信息办根据实际情况和基建程序向监理和设计单位提出了更改设计的建议,并协助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7项工程共发生设计变更25项,例如在潘家口和大黑汀水库闸门监控系统中发生如下设计变更:

(1)将潘家口底孔检修门自动控制及18孔表孔荷重仪取消,增加了闸门翻板制安及润滑水管路安装(包括加压泵);

(2)将大黑汀退水闸自动控制及28孔表孔荷重仪取消,增加了闸门翻板制安及润滑水管路安装(包括加压泵);

(3)增加了潘家口18孔表孔控制柜—手动柜电缆和手动柜—电机电缆;

(4)增加了大黑汀28孔表孔手动控制柜、电机电缆;

(5)大黑汀28孔表孔闸门闸位计增加了机械限位。

通过必要的设计变更,使整个工程更好地符合潘家口和大黑汀水库工程实际的运行情况,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5 引滦局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效益

工程建成后,提高了潘家口和大黑汀水库防洪、抗旱的自动化水平,为汛期实施洪水资源化调度创造了条件,极大发挥了潘家口和大黑汀水库拦蓄洪水的能力,可有效缓解天津-唐山地区严峻的缺水形势,促进区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在“五不变”前提下,即水库的任务和功能不变、水库工程措施不变、不影响水库本身防洪安全、不增加下游防洪负担、不增加库区移民和淹没范围等前提下,通过预报调度,使潘家口水库增加兴利库容1.17~2.36亿m3。

对引滦水源地进行有效保护,结合水污染防治工程项目,可实现潘家口和大黑汀水库水质为II~III类标准;

有效提高防洪保安全的系数,滦河洪水预报可延长洪水预见期2~3 h,为洪水调度决策及下游防汛准备赢得宝贵时间。

6 结语

虽然海委引滦局信息化工程建成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根据近几年的运行,海委引滦局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1)信息化建设管理仍是薄弱环节

水利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搞好管理,仍然面临许多难点,从“数字潘家口”工程建设实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部分单位对“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的认识不到位,长期条块分割、局部利益的思想难以转变,往往追求局部利益而影响了全局利益;(2)信息化对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水利工程管理方法和经验已不能适应,需要根据信息化工程建设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3)信息化工程的运行管理方面,存在部分已建成系统的运行、维护不够的现象,尤其是涉及全局的已建系统,由于责、权、利不清,加之“局部利益”的思想作怪,甚至出现了“滞肘”现象,使系统无法正常良性运行。

(2)高技术、复合型的管理人才缺乏

为适应“数字潘家口”工程建设的需要,海委引滦局组织了信息化理论知识的全面培训,开展了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知识讲座等,但这些均限于一般的培训,只是培养了一批应用人员,真正高技术、复合型的高级管理人才仍很缺乏,从客观上讲,海委引滦局作为水利部门,限于管理体制,引进这类人才还有一定难度。而且,随着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深入,高级管理人才的缺乏,将成为制约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应从战略的高度做好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工作。

(3)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数字潘家口”工程建设的基础设施包括共用的信息采集、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等系统,目前处于滞后状态,主要原因是:(1)长期条块分割造成交叉、共用部分建设被忽视;(2)共用部分建设没能单独立项,没有建设资金。“数字潘家口”工程的基础设施主要依托各应用系统的建设来搭建,而信息化建设又要求基础设施能适度超前,这就制约了整个工程建设。

(4)资源共享机制未完全建立

在信息化建设中,各方面都认识到资源共享的重要性,“数字潘家口”工程建设中,资源共享虽然有所突破,但仍有部分资源未能共享,良性的共享机制仍未建立,如水文、气象等技术基础服务部门,在其掌握的资源被共享后,如何补偿,补偿标准如何确定,目前还没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如长期不能解决,将影响资源共享的深入开展。

(5)后续资金缺口大

卫健局工作的体会 篇3

【关键词】近效期药品;形成的原因;有效期的管理;科学化;制度化;工作体会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626-02

1 近效期药品形成的原因

1.1 药库管理原因

药库工作人员在验收药品时,对效期临近的药品不能入库,把握好第一关卡,在各药局请领药品时,要“先进先发、近期先发、按批号发药”的原则,否则导致一些药品积压时间太长而过期。药局请领药品时要双人复核,引起注意。

1.2 药局管理原因

药局工作人员在药品上架摆放中,对同种药品要按效期摆放,致使在发药中,效期近的药品先行发出,否则效期近的药品滞压而形成近效期药品并导致药品过期失效。

1.3 退药原因

住院药局退药现象很普遍,长期医嘱摆药,若不及时停止,造成退药。医嘱错误,如药品的剂量输错,电脑会自动确认错误数量,还有其它原因,如患者自己要求停止用药等,都会造成退药。按照卫生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中规定:”除药品质量原因外,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这就往往造成法律法规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现实中也确实造成了不少的纠纷。如何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坚持原则),又能妥善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增加了药局药品效期管理的难度,退回的药品效期很难控制。

1.4 客观原因 当医院工作人员流动性过大时,用药习惯的不同,常常导致一药品由畅销变成滞销,变成近效期药品。当疾病流行或季节变换时,也会导致一些常用的药品日后沦为近效期药品。一些药品的用量也无规律性可查,客观人为因素常会有一些药品的用量出现大起大落,从而导致一些近效期药品的产生。另外,一些必备抢救药品备而未用也经常会成为近效期药品。

2 药品有效期科学化管理

2.1 科学合理计划 按需请领 合理的计划是确保药品有效期规范管理的前提条件,药局请领药品时,药品批号,有效期是验收的重点。做好源头工作。

2.2药局利用计算机网络统一管理药品的有效期" 加强信息化管理 计算机如实录入药品的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项目,不准缺项,系统内设置药品的批号查询,效期查询,统计,滞销,过期报警等功能,利用Excel的条件格式功能,应用到药局药品效期管理,实行近期药品效期三级预警,既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使用人工逐个核对,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容易出现疏忽、误差而导致存在过期药品的现象,科学的药品有效期管理,不仅减少了药师对药品效期管理的工作量,而且更科学,更精细,更精确。

3药品有效期制度化的管理

3.1领入制度

药局请领药品时,药品批号,有效期是验收的重点。要认真核查,效期近的药品不得领入药局,特殊情况必须使用的做到按需限量请领,快速使用,不留库存。

3.2 药品有效期的月盘查制度,药局内设“效期药品一览表”,并做定期检查,选择业务精,责任心强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药品的有效期管理, 我院药局坚持药品实行效期月盘查制度,对发现近效期药品,即有效期在6个月以内(含6个月)的药品,要详细填表记录其品名,规格,剂型,数量,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家,近期使用情况等。由负责药品有效期管理的药师核查,汇总,上报药剂科主任,并协调处理。

3.3近效期药品警示制度 建立近效期药品的分类管理,设警示标牌"为了科学管理近效期药品,防止过期浪费,药局的药品均分类管理"大于6个月使用时间的药品为一类,不作标示;正常使用。大于3个月小于等于6个月为二类,引起注意,想办法协调。失效期大于1个月而小于3个月的为三类,需在有效期内尽快使用;即失效期在1个月内的药品,警示,必须立即撤下药架,放在紧急预警药品区域,必须即时使用或进行报废。

3.4建立药剂科内部药品调剂使用制度 根据我院药品使用情况发现,门诊和住院药局【内。外】的药品使用类别,剂型, 数量有很大差别,有些近效期药品,在门诊药局和住院药局的用量不尽相同,可通过内部调剂加快使用。较少不必要的损失。

3.5过期药品报废制度 对剩余数量少,近效期,及时做报废处理。

3.6严格执行退药管理制度 要求开方医生填退药申请,主任签名,注明理由,药局才能执行。我院还用扣发奖金制度来阻止退药现象,虽然减少了,但还会每天有退药。退回药品要严格查验药品批号。必须是正在使用的批号。否则坚决不退。

4结合工作经验谈一些体会

4.1药师的责任心是药品有效期管理的关键 树立全员参与药品有效期管理的意识,加强药剂科人员的业务素质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强化药品有效期管理的重要性,定期组织学习相关法规和药品有效期管理知识,增强的药师工作责任心,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强化管理。药品的日常保养显的尤为重要,保证药品质量。责任到人。充分发挥利用计算机网络统一管理药品的有效期。

4.2 有效的各项管理制度是药品有效期管理的重要手段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药局实施药品有效期规范化管理,逐步建立起的各项管理制度,再规范流通各环节的药品有效期管理,减少人为的因素形成近效期药品并导致药品过期失效。引起医疗纠纷。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 袁进,石磊,赵树进.EXCEL在医院药品有效期管理中的应用 [J].药学实践杂志, 2008,26(1):61

卫健局健康扶贫工作总结汇报 篇4

今年以来,卫健局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健康扶贫的决策部署,履行卫生职责,发挥医疗保障作用,提升政治站位,以“三化建设”和作风建设为抓手,明确目标任务,凝心聚力,有序有效的推进健康扶贫各项工作的落实。X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X户,X人。其中因病致贫X户,X人,占贫困户的X%。

一、主要做法及取得成效。(一)认真开展精准核查,实施大病、慢病精准救治。依托X省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以区扶贫办提供的数据为基础,采取数据对比,入户确认等方式,共核实患有慢性病人员X人,大病患者X人。所有患病人员均根据病因、病情分类建卡、建档,实行一人一档,一人一卡,分类救治,按照保证质量,方便患者,管理规范的原则,对于救治对象进行分类管理,定点救治。

对于能够一次性治愈,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救治,对需要住院治疗的,由县级人民医院实施救治;对于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的,由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在上级医院指导下,实施治疗和康复管理,做到精准到人,精准到病,精准施策,并且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日常工作,建立上门随访制度,将因病致贫贫困人员纳入医疗服务重点管理对象,按照健康档案病种管理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随访、指导、康复等个性化帮扶服务,使贫困患病得到更优质更满意的医疗服务。

(二)着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切实增强健康扶贫的深度。X、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落实“X”人才工程。通过落实医学院校毕业生特招计划、全科医生特设岗位、X人才工程、基层骨干医师培训计划、基层卫生人员在职学历提升计划等X项行动计划。对全区乡村医生进行专业培训,大大提升了乡村医生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贫困乡医疗机构培养一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各个医疗卫生单位利用“三项活动”契机,大力改善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加快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力度,力争基层中医药人员配备达到国家标准,截止目前特招医学院毕业生X名,全科医生转岗培训X名,住院(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合格X名。

X、夯实基层卫生网底,实施“基础建设工程”。加速推进贫困村卫生室建设,X区原有X个贫困村,已建设完成标准化村卫生室X所。疾控中心已投入使用,市妇幼保健院建设项目即将完工并进行内部装修;X区中医院建设项目已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X区所有乡镇卫生院全部改建结束,达到每个乡镇有一所标准化卫生院的要求。

X、凝心聚力,持续推进帮扶力度。区卫健局一直在实施二级医疗机构对口帮扶基层医疗机构业务帮扶、人才帮扶计划,通过业务以上带下,人才培训、进修等措施,逐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整体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把多方面力量集中基层,让群众在家门口即可解决看病就医问题,多方面推进健康扶贫工作,让群众看病就医放心,安心。

(三)落实便民措施,打通健康扶贫“最后一公里”。

X、严格执行困难群众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对贫困人员开展优质服务,在县域内医疗机构住院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全部享受“一站式”即时结算和先诊疗后付费服务。保障贫困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也为贫困患者减少不必要的报销程序,使贫困患者看病、就医无压力、无负担。县域内各医疗机构共设立贫困患者专用窗口X个、“爱心病房”专用床位X余张。截止目前“一站式”即时结算X人次,享受先诊疗后付费X人次,免收押金金额X万元。

X、强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截止X,全区家庭医生签约X人,占总人口X.X%。贫困人口签约X人,签约覆盖率X%。自今年国家卫健委指导、组织、开发,运营的中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网络平台,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智能化,截止目前通过“家庭医生平台”签约X人。

X、全面开展送医下乡,进行义诊活动。全区各医疗机构积极组织下乡义诊活动。在义诊现场医护人员热情地为当地村民量血压、测血糖、把脉问诊、开具处方,耐心解答就诊村民咨询的健康问题,并根据病情及时制定出诊疗方案,发放了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对村民进行健康知识宣教,以提高他们的预防保健意识。让广大村民,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熟悉了解贫困户应该享受的医疗保障救助各项政策。各乡镇卫生院开展“认门入户”宣教咨询,通过入户走访、电话随访等形式,为辖区内残疾人、贫困户等特殊人群主动服务。对行动不便的贫困、疾病患者进行入户诊查。

X、充分发挥医疗救助托底保障作用,实施扶贫医疗救助。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实现应救尽救。区财政部门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困难群众每人每年交X元购买住院医疗再补充保险,筹措X万启动资金为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行兜底医疗救助。

X、积极开展全区健康扶贫大走访活动。卫健局组织全区乡卫生院院长进行健康扶贫大走访活动。要求X个乡镇卫生院院长按照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要求,全面摸清贫困人员看病报销等现实困难和具体问题,并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面对面与贫困人员进行沟通,做到了因户而异、因人施策、对症下药。通过健康扶贫大走访,全面掌握贫困户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精准制定“一人一策“健康帮扶计划,切实解决每一个家庭看病难的问题,解决了实际难题,增进了群众感情,为促进全民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保障。

X、配置爱心保健箱,情暖贫困群众。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统一免费配备健康扶贫爱心保健箱,总计X个,每个箱内配备价值X元左右的常用药品。免费发放健康扶贫服务卡、就诊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卡。

X、深入开展政策宣传。将健康扶贫政策归纳整理,在全市率先开展“健康扶贫政策系统解读”专题培训,并印制了“一本通”小册子X本、印制宣传海报X张,宣传单X份,在每个村委会和贫困户家中进行张贴,动员全区卫生系统医务人员进村入户,走进田间地头,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提供咨询服务。目前,已开展义务巡诊X余次,免费发送药物价值约X万元,免费发放健康知识手册、政策解答手册X万册。有效的提高群众对扶贫政策的知晓率。

X、加大督导力度,确保“问题清零”。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健康扶贫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制定了一年四次督导方案,卫健局分成四个督导组,分片包干负责健康扶贫工作督导,认真开展督导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措施落实到位,工作取得实效。针对在各单位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形成问题清单,在落实工作的过程中保持头脑清醒,切实增强健康扶贫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紧盯问题整改,针对督导发现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分门别类,建立台账,整改销号,全面做好“问题清零”工作。

(四)多措并举开展“两筛”“两癌”工作,保障妇幼健康。为做好妇幼民生实事,结合我区实际,采取多种举措,保障了“两筛”“两癌”工作扎实开展。截止X月底,我区彩超检查X人,完成比率X.X%;血清学筛查人数X人,完成比率X.X%,新生儿两病筛查人数X人,完成比率为X.X%,新生儿听力筛查人数X人,完成比率为X.X%,乳腺癌筛查人数X人,完成比率X.X%。宫颈癌筛查人数X人,完成比率X.X%。

(五)强力推进“三化建设”,提升健康扶贫工作水平和成效。为统筹推进我区健康扶贫工作提质增效,加快建立科学规范、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健康扶贫长效工作机制。积极落实精准扶贫,积极探索精准健康扶贫新模式,对扶贫工作中存在的服务能力不足、制度不完善、标准不统一、服务不规范的提升。规范制作家庭签约医生联系牌约X个,健康扶贫政策和健康知识宣传栏X多个。

二、存在的问题。(一)对患X种大病和X种慢病人员的随访不能全部做到及时记录和更新,没有系统的管理随访记录台账。建档立卡贫困户的X种慢性病不能完全做到管理和随访,只有公共卫生管理的四种慢性病纳入随访管理。(二)健康扶贫档案管理不到位。个别健康档案不能全面反映患病人员疾病状况,实际有多种慢性病,而档案仅记录一种或两种。体检手段单一,不能根据疾病有针对性的检查。(三)健康扶贫政策宣传不够深入。在政策宣传过程中存在“蜻蜓点水”的现象,给贫困人员的政策宣传过程中只重视知晓率而忽略了特殊群众的需要,比如:老年群体对政策的了解不够全面,部分文化程度较低的贫困人员不能完全知晓政策的普惠性。(四)贫困人员医疗保障措施落实困难,尤其是医保由人社部门统一管理,沟通不畅、落实困难,虽然与区人社部门反映,但效果不好。

三、下一步工作规划(一)规范医疗服务能力。严格落实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五个一”标准化建设,在床位设置,诊疗服务建设,人员配备,医疗质量等方面进一步提升。

(二)规范家庭医生签约,强化履约,确保高质量服务。进一步加强对全区签约医生和团队的技能培训工作,完善签约服务团队人员组成,协议书规范化,在稳定签约数量,巩固覆盖面的基础上,把工作重点转向提质增效上来,力争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坐实一家,满意一家。强化履约责任和履约质量,不断提高贫困人口对签约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依托“中国家医平台”,向签约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支撑平台”层级化团队服务,同时将服务人数,履约质量纳入专项考核,对家庭医生严格落实奖惩制度。

(三)强化贫困人口兜底医疗保障。依据X区脱贫攻坚小组实施方案,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报销后个人自付住院医疗费用通过兜底保险和特殊救助资金解决贫困人口因病致贫问题,将农村贫困门诊大病,长期慢性病医疗费用个人自付比例控制在全省标准之内。

(四)着力开展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专项活动,提升健康素养。深入开展健康教育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户及“三减三健”活动(减盐、减油、减糖,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健康口腔),优先在贫困村开展“名医名家走基层”、“健康普及爱心行”等系列健康教育促进活动。通过义诊、健康咨询、专家健康讲座等形式,促进贫困人口健康素养水平整体提升,组建健康科普专家队伍,针对重点人群,开展符合其特点的定期健康巡讲活动。围绕贫困人口总体健康水平、健康影响因素、健康服务与保障总体能力,明确健康教育目标和任务,实施有效健康干预行动,促进农村贫困人口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和生活方式,增强群众健康意识,从源头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五)积极推进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管理,爱心保健箱管理工作。为切实减轻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根据《转发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民政厅省扶贫开发办公室省医疗保障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对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由原来

卫健局工作的体会 篇5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卫健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xx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深入推进健康建设,加快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创新,全面实施健康扶贫,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一手抓重点工作,一手抓疫情防控工作,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卫生环境和健康保障。现将2020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1.强化源头防控,打好“阻击战”。一是开展疫情防控培训,共举办疫情防控知识培训9批次1500人;二是完善卡点配置,在火车站、汽车站、高速路口设置卡点,每个卡点均配备医务人员,派出医疗卫生人员150人参与体温测量排查和医疗指导工作;三是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市疾控中心及公安机关推送的4名确诊患者的166名密切接触者加强管理,由乡镇政府牵头、派出所配合、疾控中心完成流行病学调查,进行居家隔离或集中医学观察;四是设立医学观察场所,征用国际商贸城大楼、武陵城宾馆作为密切接触者和外地返靖人员的集中安置场所;五是做好发热病人管控,全县各医疗卫生机构除定点救治医院外,均不可接收发热病人。药店购买退烧药人员按照属地化进行排查,逐一对每名人员的健康体征、是否发热情况进行详细核实,并形成日检测报表汇总上报,从源头做好发热病人监测管控工作;六是对外来人口追踪管理,将市级推送的外来人员划分成“需要居家隔离”“不需要隔离”及“解除隔离”三种类型,由乡镇卫生院对其进行属地管理,通过电话随访等形式调查其行动轨迹,并逐一建档追踪管理;七是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共印发防控知识宣传单10万份、告知书1000份、宣传图画400份。

2.科学规范处置,打好“歼灭战”。一是设置定点医院和发热门诊,确定县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院区为新冠肺炎病例救治定点医院,配备DR、CT以及生化、血常规、尿常规、糖化血红蛋白、免疫定量、全自动凝血、电解质等分析仪器和细菌测定系统,安排两台专用急救120车(非负压)用于留观病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的转运使用;二是实行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在二级医院、乡镇卫生院设置预检分诊点17个,并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对所有接诊患者进行体温检测,询问有无武汉及其他疫区流行病学史,并做好登记上报工作。要求全县个体诊所停诊,开诊民营医院必须增设发热预检分诊点,并对其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杜绝因发热病人管理失控,造成疫情扩散蔓延;三是组织疫情防控业务知识培训,组织各基层医疗机构参加国家、省、市卫健委召开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视频会议,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如何预防院内感染”“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等相关知识进行重点培训;四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县内3家二级以上医疗单位(含定点发热门诊)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对全县医疗机构进行医疗废物专项监督检查,对国际商贸城大楼、武陵城宾馆可能存在感染风险的隔离区及活动区域进行督导检查,对居民生活环境重点部位进行指导监督,对县内消毒产品和具有放射诊疗单位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对县内职业卫生监管范围内的加油站进行现场指导和防控消毒知识宣传;五是组织开展新冠肺炎应急演练。为提高全县医疗机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能力,进一步完善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县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院区、县疾控中心开展了新冠肺炎疫情演练。通过模拟一起新冠肺炎疫情从发现到风险解除全过程应急处置,实现了“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目标。

3.强化后勤保障,打好“持久战”。一是建立物资管理制度,保证每个环节流程规范、手续齐全、记录完整;二是做好物资申请计划,从提计划、报请、联系商家到物资运输做好相关凭证,确保全部材料可追溯。严格检验医疗物资质量,在保证疫情防控工作正常开展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采购成本;三是执行物资发放制度,按标准对进入我县的医疗物资进行验收,实行统一发放;四是实行日报告制,每日向指挥部上报物资使用情况,全程透明公开。

4.扩大检测范围,打好“防疫战”。一是严格落实“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加大对密切接触者等八类人群和重点地区来靖人员的核酸、抗体检测力度。县人民医院PCR实验室具有省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资质,5月6日实验室已正式启用并开展新冠肺炎核酸及新冠抗体检测项目。目前,县疾控中心核酸实验室也正式投入使用,我县日核酸检测能力可达630人份;二是强化院感防控,进一步加强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和院感防控管理,合理设置工作流程。发热门诊医务人员严格按照诊疗规范进行患者筛查,对疑似患者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报告。要求患者和陪同人员诊疗期间全程戴好口罩,尽量避免与人交流交谈,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进一步健全陪护和探视管理,降低院内感染风险,坚决杜绝院内感染造成的聚集性疫情发生。

二、卫健工作进展情况

(一)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县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舆论气氛和良好医药消费环境,我县医改办多次组织相关单位开展了现场宣传咨询活动,提高了城乡人民群众对医改工作的认知度;二是实现了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认真落实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政策,切实降低医院基本药物价格,有效减轻病人的负担;三是制定了《县控制公立制医院医疗费用增长指标》有关文件,规定了我县公立制医院综合改革主要监控指标,并对公立制综合改革医院费用增长幅度指标进行了分解,对主要指标超标的公立制改革医院院长进行了约谈,将控费完成情况纳入2020年度绩效考核;四是制定了县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组建以综合医院为中心的医联体模式。

(二)扎实开展健康扶贫工作。

1.城乡居民医保缴费县级财政全额补贴。一是按照“全覆盖”要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5489人(年初贫困人口45227人,3月底动态调整新增138人,5月底动态新增62人,7月动态新增62人)全部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二是县级财政按照个人缴费部分250元/人全额补贴,补贴资金1137.23万元,已全部返还到位。

2.政府代购扶贫特惠保。县级财政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购买了扶贫特惠保。截至11月底,因病住院享受扶贫特惠保1239人次,理赔金额61.03万元。

3.加大大病保险倾斜支付力度。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特困人员、城乡低保对象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支付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全面取消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保险封顶线。截至9月底,我县贫困人口因病住院7962人次,总费用4122.33万元,享受大病保险1425人次,补偿金额231.59万元。

4.提高医疗救助水平。我县医疗救助已覆盖所有农村贫困人口,截至9月底,我县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共1268人次,救助金额81.74万元。

5.严格执行“一站式”结算和先诊疗后付费政策。继续落实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扶贫特惠保、医疗救助、医院减免、政府兜底等六重保障机制,县域内4家县级医院、15家乡镇卫生院、6家民营医院全部执行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政策。开通了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系统平台,进一步方便了参保的贫困人员看病就医。截至9月底,我县贫困户因病住院7962人次,县域内医疗机构一站式结算7569人次,县域外一站式结算393人次,县域内就诊率达95.06%。

6.继续做实“三个一批”工作任务。一是扩大大病专项救治范围。按照定临床路径、定定点医院、定单病种费用、定报销比例,加强责任落实、加强质量管理的“四定两加强”原则,对患33种大病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专项救治,33种大病患者县域内住院治疗实际报销比例达到86%,正常转诊后县域外住院治疗实际报销比例达到80%。截至9月底,医院救治大病患者569人次,治疗总费用614.36万元,六重保障报销金额538.83万元,其中医院减免金额5.52万元,报销比例87.70%。二是做实慢病签约服务工作。4月下旬,我局安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新一周期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签尽签”,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截至9月底,已完成2020年度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4971人家庭医生续签及服务工作,其中,贫困户中慢病随访服务13228人次,签约率100%。三是筑牢兜底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基本医疗、大病保险、扶贫特惠保、医疗救助等综合医疗保障机制,狠抓医疗质量和控费管理,切实提高报销比例,确保贫困人口住院综合报销比例达到86%。截至9月底,我县贫困人员兜底人数6893人次,县级财政兜底资金754.14万元。

7.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一是基层医疗机构项目建设工作。我县11个建制乡镇全部建有1所政府办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均承担辖区内群众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全县119个行政村卫生室全部按照标准要求建成并投入使用。

二是深化对口帮扶,提高医疗水平。医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长沙市中心医院与县人民医院结为对口帮扶关系,8名省市级专家驻点帮扶,12人到支援医院进修学习。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对口帮扶县中医医院,派出专家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坐诊、查房等帮扶。三是实施健康扶贫“光明扶贫”工程。按照省卫健委和省扶贫开发办《关于开展“省光明扶贫工程”项目的通知》(湘卫函〔2017〕654号)文件要求,对全省建档立卡农村贫困白内障进行免费救治。截至9月底,共筛查群众5106人,对符合手术治疗的白内障和翼状胬肉贫困患者开通了就医绿色通道,优先安排住院检查及免费进行手术,已救治贫困患者37人,共减免医疗费用2.06万元。

(三)加强防疫、妇幼等工作,公共卫生服务成效显著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加强。截至10月底,累计建立居民电子档案233884份,建档率89.47%,本年度活动档案数72776。2020年16个项目实施单位、全县各村卫生室以及大部分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均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印制并发放各种健康知识12万份。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235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260期,《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宣传普及乡村,居民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率达到86%以上。加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今年累计登记在册重性精神障碍患者1206人,其中规范管理1109人,病情稳定1023人,规范管理率91.96%。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5500例任务已全面完成,孕产妇产前筛查检查1626例任务,已完成101.63%。

2.加大疾病控制力度,提高疾病防制能力。一是多措并举、严防新冠肺炎、流感、手足口病、水痘、腮腺炎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进行培训,对基层防疫人员开展集中培训2期150人次,对业务人员开展应急培训4期,对卫生应急机动队队员培训4期,对医疗机构应急队伍培训1期,全年累计培训人员达1380余人次。二是法定传染病监测和疫情管理,截至目前,全县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0种,共计1116例,丙类传染病4种,共计363例。全县没有出现重大传染病、流行病爆发情况,没有出现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四)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不断加强。一是强化医疗质量管理,规范诊疗行为,提升医疗质量。深入开展抗菌药物和处方点评工作,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签订医疗质量医疗安全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开展部分医疗机构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巡查,对住院门诊病历、查房制度、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用药等进行记录,并列出整改内容及意见,限时整改;二是强化医疗废弃物和医疗废水管理。为进一步规范全县医疗废物、医源性污水处置工作,强力推进生态环境大治理,更加规范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切实、有效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三是全面推进网络电子化注册进程。按照省市卫生计生委要求,全面推进电子化注册管理改革;四是深入开展平安医院建设。强化医疗机构内保责任,落实“三防四室”建设,提高医疗机构安全防范能力,保障医务人员安全。加强部门协调配合,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推进“三调解一保险”制度建设,预防化解医疗纠纷。强化舆论导向,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五)深入推进计生服务工作。一是人口监测工作。截止到2020年10月,全县共出生2330人,符合政策生育2204人,其中男孩825人,女孩1262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4.59%,出生人口性别比110;二是稳步推进奖励扶助。确认2020年全县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1376人,其中新增82人,退出37人,共需发放资金132.09万元;确认2020年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169人,其中新增14人,退出6人,发放资金136.1万元(包括县对特扶提标)。全县夫妻双方无单位家庭独子女保健费发放对象380人,共发放资金9.12万元。全县今年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病扶助对象157人,其中新增15人,退出1人,共需发放资金60.65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

1.医疗人才队伍建设亟须加强。一是人才流失严重。人才激励机制不够完善,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因待遇低不安心乡镇卫生院工作,千方百计向福利待遇相对较好的县级以上医院或外县调动;临时聘用人员,由于身份难解决、待遇偏低等因素,责任心不强,流动性很大。据统计,2017年-2019年,乡镇卫生院辞职59人,县直医疗卫生单位辞职29人。二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人才招聘困难,尤其是乡镇卫生院,虽然每年都做计划招聘专业人才,但计划招聘的一些岗位无人报考或应聘。

2.无专门传染病专科医院。近年来SARS、禽流感、各型病毒性肝炎等一些新发现的传染病来势凶猛,与此同时一些老的传染病等重新抬头,新发和再现传染病考验着防控机构的公共卫生应对能力,然而,我县没有一家专门的传染病专科医院,全县只有县人民医院和市第二人民医院院区分别设有33张和35张病床的独立传染病科。

四、2021年卫健工作打算

(一)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筑牢“思想防线”。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作为当前头等大事、第一政治任务,继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坚决扛起政治责任,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督查到位。二是深化全面排查,筑牢“锁源防线”。严格落实网格化管控措施,以乡村、街道、社区、楼栋等为基本作战单元,以火车站、汽车站、高速路口等为重要点位,继续全面开展从国外返靖、疫区返靖人员、车辆和密切接触人员动态监测,逐一加强登记造册备案,做到检测全覆盖、登记无遗漏,一旦发现疑似人员就地留观。三是强化防控措施,筑牢“救治防线”。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原则,强化防控措施,对凡是有疫情较重地居住史、旅行史、密切接触史人员,强制进行居家隔离;对凡是与疑似或确诊病人有接触的,迅速进行隔离医学观察;对凡是发现有不适症状的,及时进行医学检测留观;对凡是确诊病人进行归口集中治疗,坚决阻断疫情扩散蔓延。四是强化宣传引导,筑牢“舆论防线”。严格落实疫情零报告、日报告制度,加大全媒体宣传力度,切实增强公众的科学防护意识和能力。依法依规发布相关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稳定社会预期。五是压实责任链条,筑牢“责任防线”。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各级疫情防控责任制,凝聚形成疫情处置强大合力。加强应急值守,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协调配合。加强市场保供稳价,实时监测果蔬、肉类等日常消费品价格,确保商品质量。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是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县级公立医院科学管理和服务机制,取消药品加成,稳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提高技术服务价格、医疗服务价格,完善医保支付方式和政府落实补偿政策,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合理调控工资发放,允许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工资薪酬制度,留住人才,促进公立医院发展。要积极探索医养融合服务新思路,实行医养结合,充分发挥医疗服务资源在养老服务中的作用;二是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取得更大进展。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将医联体真正建成“服务、责任、利益、管理”的共同体。要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完善签约服务具体方案和配套政策,促进人才下沉和资源共享,健全收付费、考核、激励机制以及医保和价格政策,以慢性病和重点人群为切入点,做实做细签约服务包,提升服务质量,逐步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减少县级公立医院普通门诊就诊量,方便慢病病患者的就诊和治疗;三是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巩固和发展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推行高值医用耗材阳光挂网采购,推进“两票制”全面落实,保障基层机构临床用药需求,降低群众医药费用。要加强药政管理体系建设,防范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行为;四是统筹推进相关工作改革。不断优化基层运行机制,加强卫生人才管理创新;落实健康产业政策,通过政策引导,推动医疗服务与健康养老、中医药的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健康产业。

(三)下大力气抓好卫生民生工程。稳步推进县中医院整体迁建项目续建工程,全面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加快推进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和孕产妇产前筛查工作,确保工作任务完成。

(四)深入推进妇幼保健工作。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组织实施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抓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强化三级预防,提高婚检率与产筛高危干预,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着力提升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能力,保障母婴平安,严守“两个死亡率”底线,全面促进和保护妇女儿童健康。要抓好农村适龄妇女“两癌”检查、孕产妇产前筛查等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确保按期保质完成任务。继续落实孕产妇住院分娩政策,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不断加大产前筛查和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力度。全力实施好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补助和叶酸增补项目、农村适龄妇女“两癌”检查项目,扎实做好母婴保健管理服务工作。

(五)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一是加大中医药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中医药的认识,增强对中医药的认同和运用;二是推进中医药综合诊疗工作。坚持中医药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提高中医药临床治疗和医疗保健服务的覆盖率;三是加强中医药能力建设,做强中医特色优势专科。要尽快实施县中医医院整体搬迁,提高县级中医药医疗服务水平。推进乡镇卫生院中医药综合服务区能力建设,抓好卫生院中医馆建设。加强专长绝技的保护传承和经方验方的收集整理,遴选一批确有疗效的名方绝技进行推广运用;四是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宣传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丰富“治未病”服务内涵,大力推广中医药实用技术,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和医疗效果,积极探索中医药健康养老和旅游发展模式。

(六)深入开展医德医风建设。持续深入开展明察暗访、医院巡查,坚决整治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坚决整治“三个不合理”以及乱收费、套取骗取医保基金、“两非”等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坚决杜绝出现推诿病人和发生“无主不救,无钱不救”的事件。

(七)加强卫生法制建设和执法监督。按时完成全县医疗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任务。加强卫生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做好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法律普及工作,切实增强依法行政、依法执业意识。加大公共场所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以及医疗服务和采供血等的执法监督力度,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抓好精神文明建设、计划生育、安全、信访、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确保卫健系统大局稳定。

上一篇:餐饮油烟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下一篇:那些有信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