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形势

2024-09-05

教育新形势(共8篇)

教育新形势 篇1

形势教育大课堂国情教育新模式

2009.01.10

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以“感受新变化,迎接十七大”为主题陆续推出“形势教育大课堂”。

为了通过这一国情教育的新模式,推进中小学校德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工作,幸福路社区天问小学把开展“形势教育大课堂”活动纳入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中,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把形势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做好“形势教育大课堂”收看工作。

学期之初,学校通过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互联网等信息传输方式,按时收看“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启动仪式及形势教育课的第一课“生活新变化”,之后,将“社会新气象”、“农村新面貌”、“科技新发展”、“国际新形象”、“未来新蓝图”的内容或组织收看,在思品课、谈话课和班队活动时间收看。

为了确保活动实效,学校能根据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的差异,分层次、分年级、有重点地在学生中开展活动。既考虑活动的参与面,又考虑活动的可操作性,使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学校为了设计活动方案,专门召开大队委员会议,大队委们你一言、我一语,给大队辅导员提出不少建议,最终确定学校活动方案。方案确立后,大队委向各中队辅导员和小干部布置活动内容,对中队活动进行指导。通过自下而上,集思广益,精心设计,又通过学校、班队组织层层落实,使活动贴近学生,有良好的效果。1-6年级学生利用品德课和地方课程时间,每一个德育教育活动都确定一个主题。如一年级的教育主题是“我爱我家”,二年级的教育主题是“我是中国人”,三年级的教育主题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年级的教育主题是“民族、民风知多少”,五年级的教育主题是“亲情树下我成长”,六年级的教育主题是“外面的世界怎么样”。

总之,“形势教育大课堂”让学生接受了深刻的形势教育,增强了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逐步树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的志向,并努力把远大志向化为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为创造祖国美好未来作好准备。

教育新形势 篇2

一、目前我国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当前的制约因素为实现自己职业目标而确定的行动的方向、时间和方案;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在对其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和研究的基础上, 确定其最佳职业奋斗目标, 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有效规划的教育活动。

职业生涯教育是引导人们关注自我发展, 并根据自身现实状况和外在政治经济环境和岗位需求制定职业目标和发展路径, 通过评估与调整最终实现人职最佳匹配。目前, 我国高校职业生涯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仍存在问题与不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学生层面。

一是对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地认为职业生涯教育就是学习就业技巧、制定一个“伟大”的长远目标, 或者认为我规划不规划我都是这个样子;计划赶不上变化, 根本不需要;毕业还很遥远, 到时再想办法。二是缺乏清晰的自我认知。对自身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能力素质、优劣势等的评价不客观, 不清楚“我想做什么”、“我适合做什么”和“我能够做什么”。三是不能很好地评估职业环境。毕业前对职业环境知之甚少, 不愿去做市场调研, 不愿去做生涯人物访谈, 不清楚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群是什么, 行业是什么, 有哪些岗位资源可以利用。四是目标不明确。有些学生根本不知道为什么上大学, 以为顺利拿到毕业证就完事大吉;有些学生可能有自己的目标, 但是不去践行, 或者不能把目标分解, 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去努力。

(二) 高校层面。

一是教育理念的偏差。对生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清, 定位不准, 不能用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二是教育缺乏系统性。生涯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贯穿于人的一生。把职业生涯教育等同于就业指导, 缺乏对学生的全程化、个性化指导。重结果轻过程, 只重视毕业前的临阵磨枪式的就业技巧指导而忽视学生成长过程的生涯辅导, 不能在学生入学之初就灌输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和意识。三是机构设置不健全。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是由就业处 (或就业中心) 等机构附带完成, 缺乏健全、高效、完备的专门机构。四是师资匮乏且专业化程度较低。具有专业知识的师资普遍缺乏, 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职业理论灌输, 难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有些高校根本没有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课程, 甚至用一些根本没有相关职业经历的教师担任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教学。五是教育渗透力度不够。部分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主要围绕就业工作开展, 针对职业发展活动开展的很少, 致使职业生涯教育覆盖率低, 渗透力度不够。

二、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实效性的对策措施

针对存在的上述问题, 高校应进一步加大探索和尝试力度, 切实加强职业生涯教育的功效。

(一) 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

职业生涯理念的确立直接影响着职业生涯教育方针、政策的确立, 影响着教育过程的组织、实施、监控与评估。理念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 是职业生涯教育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因此, 要树立富有战略意义的教育理念, 对当代大学生生涯教育特点及规律作出宏观的分析与判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要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树立系统性的教育理念, 将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二)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质量关系到教育目标、内容、过程、评估能否贯彻落实, 教育活动能否取得实效。一是必须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 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队伍。二是要求职业生涯教育者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还应通晓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 同时具有社会信息、职业信息的收集、分析能力, 测评工具的运用能力, 科学决策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等。

(三) 要渗透于专业教学和实践教学。

专业知识和实践内容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与大学生今后从事的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专业教师要发挥对专业领域熟识的优势, 找到专业教学与职业生涯教育的最佳结合点, 将职业生涯教育有效地内化到专业课程知识体系当中, 有效地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环节, 更是学生直接了解企业、了解职业的关键环节, 通过实验、实习、实训, 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 深入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

充分发挥学生第二课堂作用, 配合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 促进大学生职业意识觉醒, 增强学生成长的自觉性, 提高职业生涯教育的效果。一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 举办不同类型和内容的专题讲座, 为学生提供多角度、多层面的职业指导。二是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 开展素质拓展训练、角色扮演、模拟招聘、主题班会等喜闻乐见的活动, 激发学生对职业的兴趣。三是举办大学生生涯规划、创业设计等竞赛活动,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职业目标、职业定位, 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四是成立“职业发展协会”、“创业者联盟”等学生社团, 为大学生搭建平台, 深入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工作。五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校门, 深入社会各行各业调查研究, 参加见习、兼职等社会实践活动, 直接感受各种职业环境, 提高适应能力和职业技能。

(五) 主动占领网络教育阵地。

网络是职业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的新阵地。要重视和加快职业生涯教育网络化进程, 一是进行职业生涯远程教育, 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二是提供个性化在线职业测评和职业咨询服务。三是建立信息平台, 提供求职、信息等服务。

三、结语

总之, 与严峻的就业形势相比, 高校职业生涯教育还显得滞后, 这也是制约学生就业的一个关键因素, 只有搞好职业生涯教育, 认知自己, 认知职业, 早谋划, 早准备, 未雨绸缪, 才能为其顺利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 职业生涯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各部门大力支持, 需要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参与, 我们必须有效地整合校内外资源,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全面提高职业素养, 最终促进学生全面、终生发展。

摘要:职业生涯教育对大学生求职、择业以及职业升级起着关键作用。但由于起步晚、基础薄弱等原因, 我国的高校职业生涯教育仍未起到应有的作用。研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 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效性, 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 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职业生涯教育

参考文献

[1] .吴卫东.浅析数学在职业教育中教学模式改革[J].才智, 2011

[2] .刘雪艳.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3] .张东峰.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之我见[J].职业技术, 2011

[4] .陈叶.试论在发展低碳经济背景下如何加快中职教育改革步伐[J].职业技术, 2011

[5] .李庆亮.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浅析职业教育改革的途径[J].成功 (教育) , 2011

教育新形势下班主任工作的初探 篇3

关键词:呵护 感化 尊重 引导

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的学校,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的班级。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是学校工作的基石,是学生成长的“航标”,也是其他课任教师能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好帮手,由此联想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就是管理,班级没管好,就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不利于整个学校的安定团结,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然而我认为班主任的工作是一种极其艰苦而又复杂的劳动,其劳动对象是活生生的正在成长的不稳定的人群,再加上个体差异又加重了其工作的复杂程度,所以,做一个好的班主任并非易事。那么,怎样才能做一名学生心中最敬佩的班主任呢?对一名合格班主任的基本要求又是什么呢?

一、展开爱心的羽冀呵护学生

努力地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要有一份爱心。哲人说得好,爱心是情感的理解与沟通,爱心是情感的付出与牺牲,爱心是真诚、信赖、宽容、善良、友情等一切人类美德的母亲,爱心是战胜邪恶的最强大朋友。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思想基础和力量的源泉。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的义务和职责是完成学校与班级之间各项活动的沟通、配合与衔接,是按照统一部署和安排,使全班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循序进步,全面发展,这些都需要班主任无时不去为学生奉献爱心,班主任也只有从小事着手,施展爱心,才能把班集体培养成为能够拼搏向上,不断进取的先进集体,才能教育出德才兼备的好学生。

同时,要成为一名优秀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就必须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用真诚和体谅的情感及爱心去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精心用一份爱的涓涓细流去浇灌学生心灵中信心的幼芽,使它长成参天大树,树立起自信心。

二、以过硬的自身素质感化学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班主任就必须率先垂范,给学生做表率,做榜样。

1.班主任必须出类拔萃,学生才能佩服,才能受到学生的尊重,管理学生才有威力。为此,我在备授课时非常认真,注重挖掘教材,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上,恰当运用归纳、推理和总结,帮学生找出自主学习的正确方法,使学生少走弯路。讲课从不拖泥带水,不拖延时间,让学生感觉到老师非常尊重和爱护他们,课下,我经常与学生谈心,与学生打成一片,这样学生就会尊重教师体谅教师,使师生感情在此沟通、升华。

2.为人师表,严格自律。在穿戴上,既不能花枝招展,也不涂脂抹粉,相反,应该简单大方,干净利索,给学生一种精明能干的感觉,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班主任是一个事业型人才。作为学生,他们会模仿教师,穿着朴素大方,追求奋发向上精神境界。同时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带头遵守学校纪律,不缺一节课。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无形之中受到熏陶。

三、用平等的心态了解尊重学生

要了解学生,班主任必须深入到学生中去,做学生的朋友,和学生之间建立平等合作关系。

1.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讽刺、挖苦,更不能体罚,批评时要就事论事,对学生个人隐私要尊重。在家访访时,教师要从教育孩子出发,不能一味只说学生的不足,要在家长与学生共处的场合下同家长交流。

2.班级管理要民主,切忌“一言堂”。不能满足于学生唯唯诺诺了事,要让学生有讨论和施展的空间。

3.对待后进生,态度上不能听之任之,在方法上不能粗鲁、斥责。教师应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想尽办法,温暖这些学生的心灵,帮助其认识和改正错误,并做好打“反复仗”的准备,那种动辄用校纪校规压制只会加速其逆反并转向反面。

四、做好指导把权利放给学生

班干部作为班级管理的支柱,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和教学活动的得力助手。发挥其管理和模范带头作用。首先,教师要创造一定的条件。树立班干部的威信,作为班干部应有较强的处理事情的能力,能让学生心服口服。班干部有时也会犯错误,在处理这类事情时我们应当顾及影响,尽量私下地进行说服教育切忌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进行批评。其次,对班干部要落实实权,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为班级发展做贡献,让班干部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独立的开展班级的工作。再次,要设法增加班干部与周围同学的相容度。班干部应抱有一种为同学们服务的思想,而不能凌驾于班级之上。班干部一般由各方面表现都比较好的学生担当,带动周围的同学共同进步。

五、当好牵线人正确引导学生

班主任上课,学生不能明显出现什么问题,具有隐蔽性特点。但是任课老师上课,个别学生的毛病就会充分暴露出来。所以班主任要和任课老师密切配合,倾听任课老师的意见和建议,遇到积极的现象,要及时表扬给予肯定,遇到问题要采取果断措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教育他们一定要尊敬教师,尊重教师的劳动。同时和任课老师积极主动配合,做科任教师与学生学习的牵线人,可以避免弱科现象,保证整体素质提高。

六、把自由的空间留给学生

班级活动是促进班级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发展,打好素质基础的重要形式、途径和方法;同时班级活动也是组织建设良好的班集体的有效方法;它有助于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在组织班级活动的时候,我放手给活动小组的组长,让他们去制定出详细的活动方案,并合理地安排活动时间,注重于培养、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让他们在活动过程中时时处处都能看到我这个“活动成员”,使活动做得扎实有效。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不仅是班主任对班级的学生进行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培养学生素质基础的基本形式,还可以锻炼学生和学生干部的能力。在活动中寻找快乐、获得知识、提高各个方面的能力。

总之,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形式和任务又在千变万化,让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使班主任工作的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

加速教育新跨越 篇4

● 王锦胜

近年来,我县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于2008年初作出了推进教育事业跨越发展的重要决策,专门成立县教育事业发展指挥部,明确目标,奋力爬坡,全县教育事业呈现出大变革、大发展的良好态势。一是各类教育快速发展。幼儿教育逐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水平整体提高,职业教育跃居全市前列,高中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二是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先后投入4.5亿元,新建阜宁中学、实验初中、阜师附小香港路校区和阳光、伟才幼儿园。投入1.3亿元,全面建设各镇区中心初中、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一镇三中心”。去年,不仅在全市率先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兑现绩效工资,还为全县所有教师办理了住房公积金,为700多名民办教师和职工解决了“三金”,彻底清退了临时代课人员。三是教育公平日益显现。建立健全贫困学生助学体系,确保经济困难家庭子女不因贫失学,外来务工人员、“双置换”农民随迁子女就读县城公办学校。顺利完成县城教育布局调整,县实验初中、明达初中、实小、阜师附小实行集团化办学,优质教育资源基本实现县城全覆盖。四是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严把教师调配关、干部任命关、学校招生关,教育行风的社会满意度显著提高。阜宁教育正在走出一条洼地崛起的发展之路。

教育是阜宁未来的希望,也应该成为阜宁的品牌。省教育工作会议之后,我县在统筹规划教育未来十年发展的同时,重点思考近五年的必成目标,召开大会进行动员部署并出台了鼓舞人心的“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这次会后,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按照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发展好每一位教师的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规划纲要,规划“十二五”,重抓前三年,加快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转变,力争到201 3年实现教育新跨越、争当盐城排头兵的目标。具体要实现“三个基本”,即基本普及学前三年幼儿教育,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学校优质均衡,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15年免费义务教育。达到“四个全面”,即全面提高高中教育质量,高考本科进线率实现倍增;职业教育全面接轨阜宁新兴特色产业,增设一批与新兴特色产业紧密相关的专业;全面实施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全面完成“一镇三中心”和“一主两翼”(主城区、开发区新城、澳洋新城)学校建设。

一、加快整合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以调整学校布局促均衡。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按照布局调整方案加快实施,到2011年,各镇“一镇三中心”全面建成,撤并所有联办初中、64所村小;各镇至少办好一所公办幼儿园,并达到省优质园标准。2012年撤并所有农村教学点。以扩大优质资源促均衡。办强县城义务教育集团校,大力推进集团内各校区优质教师资源均衡,基本消除择校现象。计划投入6亿元,2011年,在县城南新区建成明达中学高中部、新区实验小学和一所现代化幼儿园,在开发区、澳洋工业园各建成一所规模初中、一所规模小学、一所规模幼儿园。以缩小“两个差距”促均衡。缩小城乡差距,新招录教师优先安排到农村任教,实行城乡教师“青蓝结对”和农村教师进城顶岗培养制度,每年为农村学校培养教师300名。缩小校际差距,多方筹措资金,实施各镇区“三中心”标准化建设工程。2011年,各镇区确保“三中心”校园绿化率达40%,其余地面实现硬质化。201 3年,各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实验室建设达到省定标准。

二、加快提高办学水平,推进教育内涵发展

突出素质教育导向。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借鉴先进教育理念,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小学和中学毕业生合格率100%。扎实开展“一校一品”创建活动,各规模学校都创建一个素质教育的特色品牌。把握质量提升重点。坚持校长认标上岗制度,强化听课特色校

和教学大比武活动,扎实开展“有效教学年”活动。每年组织评选“百佳师德标兵”、“百佳教学标兵”、“十佳校长”、“十佳班主任”,对连续三年获得同一称号的教育工作者授予“教育杰出成就奖”,奖励5万元:对连续五年获得同一称号的授予“教育终身成就奖”,奖励10万元。继续设立“清华北大奖”,对考取清华、北大的学生奖励5万元,其任课教师集体奖励5万元。强化教育服务发展能力。以县职教中心为龙头,整合县内职业教育资源,努力创建国家高水平示范性职业高中,2个专业创建成“国家示范专业点”。适应我县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积极创设与风电装备、LED、光电光伏、环保滤料等新兴特色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3个,年培训600人。鼓励校企联办或委培代培,为地方企业直接输送各类技工、技师,充分发挥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加快改革创新步伐,推进教育持续发展

坚持把教育优先发展作为各级党政组织一项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全县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收入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力口大改革创新力度,激发教育发展强大活力。规范教育人事管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业务培训,积极引进外地优秀教育人才,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坚持控制“入口”与畅通“出口”并行,每年招录200名左右本专科毕业生,补充到农村学校,切实解决师资结构性矛盾。推进“教师选岗位,学生选教师”双向选择制度,对700名民办教职工和800多名已聘任教师,在强化培训的基础上,仍不能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进行转岗分流。创新教育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以县为主、城乡一体”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强化县教育局业务主管职能,强化镇区党委政府参与共管责任。健全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镇区党委政府会商机制,在学校干部任免、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等重大事项上,教育行政部门须充分听取学校所在镇区党委政府的意见和建议。教育经费投入以县为主,县财政作为土渠道,镇财政作为辅助渠道,分担镇区内学校建设责任。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捐资、投资教育,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对各镇区重点考核“三中心”校园绿化和硬质化任务建设、校园安全管理、周边环境治理和人防技防设施、接送学生营运车辆的管理、幼儿园规范清理整顿等工作,对未完成任务的镇区,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并对该镇区实行“一票否决”。严格教师绩效考核,在绩效工资分配上拉开差距,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绩效工资向边远农村学校倾斜,向班主任倾斜,向骨干教师倾斜,进一步造浓尊师重教氛围,让教师真正成为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羡慕的崇高职业。

教育新理念试题2 篇5

转载《教育新理念》试题

一、简述题

1、为什么说过程教学比结果教学更重要?

答:知识是人们认识的结果,是已经获得的结果,也是已经过去的结果。我们不仅希望学生掌握知识,更希望学生掌握分析知识、选择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简单地说,智慧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教学中能够把结果变成过程,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

2、什么是课程意识,教师为何要确立课程意识?

答:所谓课程意识,简单地说就是教什么的意识,而教学意识是怎么教的意识。长期以来,我们只有教学意识,而没有课程意识,考虑的是怎样把规定的内容比较好地教给学生。而没有课程意识要对教学进行深刻的变革,是不可能的。因为对“教什么”的理解不同,对“怎样教”自然也就不同。当今的优秀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忠实圆 满地教授规定的内容,而要主动地、合理地、创造性地丰富和调整教学内容,将课程与教学联系起来。

3、简述杜威的五步教学法。何为真实的问题?

答:设计问题情境;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占有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有条不紊地展开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检验或验证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有效.所谓真实的问题,就是学生自己产生的问题.而不是教材规定的问题。

4、德国的赫尔巴特认为,一个好的教育过程,应该分为四个教学步骤,请表述其四个教学步骤。

答: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联想——使新知识要与旧知识联系起来;系统——作概括和结论;方法——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

5、简述科学与人文学科在性质上的区别。

答:人文学科与科学有着不同的性质,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①科学在于揭示自然和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文科则在于探求人生生活的意义; ②科学追求的是精确性和简约性,文科追求的则是生动性和丰富性; ③科学的标准是规范的和统一的,文科的标准是多变的和多样的; ④科学强调客观事实,文科强调主观感受。

6、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素质教育的本质意义是什么? 答: 1999年6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进一步被确定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远方针,成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追求的共同理想。《决定》)指出;“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面对新的形势,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决定》号召全党、全社会从社会主义兴旺发达、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认识素质教育的意义;同时强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全社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

素质教育的本质意义是:思想性和时代性。

7、教育的价值观影响着教育的哪些方面?

答:影响着教育的全过程和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教育目标的制定、课程的设置、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管理的风格、师生关系的类型、学校与整个社会的关系。教育价值观可能被提升为一种理念,也可能潜移默化地作用于教育工作者,有意无意地影响着教育的行为。

8、为什么说知识经济的成败取决于教育的成败?

答:知识经济的本质在于知识的创造、传播和技术性转化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知识成为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只有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不断创新的知识,将知识与经济相结合,将知识转化为技术和经济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经济的成败取决于教育的成败,取决于教育能否有效地培养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9、知识经济时代崇尚的新教育质量观是什么?为什么?

答:培养创造性的社会适应能力正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崇尚的新教育质量观。知识经济是高科技的经济,也是道德经济,是创新经济,是全球化的经济。在这样的经济面前:需要灵活地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需要个人奋斗的勇气、集体协作的精神;需要精确的数字、创新的意识。这些,构成了创造性社会适应能力的核心要素。

10、什么是“践行模式”。

答:知行合—、以知促行、以行观知、重在于行的教育模式称为“践行模式”。

11、简述法国保尔.朗格朗对“终身教育”的理解? 答:1970年,法国的保尔。朗格朗写成了《终身教育引论》一书,提出了“终身教育”(针对学校教育)和“学习社会”(针对学历社会)的概念。人们常常狭隘地将终身教育等同于成人教育、社会教育或职后教育。终身教育首先是对学校和一般制度化教育提出的批评。传统的学校体制很难适应日益迅速的变化,无法应付不断提出的新的需求。教育必须不停顿地进行革新。终身教育正是要建立这样一种灵活多变的教育体制。

12、科学主义教育观的主要观点。

答:我们把以下的主要观点归纳为科学主义教育观:①了解自然的规律和提高人的工作效率。②重视知识的掌握、现象的研究,强调人自身力量的实现;③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传授科学知识,教育的基本目标是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和智慧水平,获得职业技能。

13、成功智力理论的科学性体现在哪里?

答:成功智力的科学性首先来自于对传统智力理论及其测验结果的严肃剖析。其次,斯腾伯格有力证明了人生的成功主要并不取决于分析性智力的高低,而是取决于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的结合。一个人的成功固然与他的聪明程度有关,但聪明并不等于智慧。智慧也不等于成功。成功还与人的情感控制能力、意志力、人际沟通能力等等有关。第三,成功智力的理论更明显的价值在于提供了若干获得成功的例证。

14、课程改革分哪几个层面?

答:第一个层面:课程支配权力的变化,第二个层面:课程结构的改变。课程结构逐渐形成了基础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第三个层次:教科书编写的多元化。

15、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困境。

答:人文主义教育也有难以摆脱的困境;第—、如何处理自我探究与系统学科知识学习的茅盾。第二、如何处理自由发展与规章制度道德纪律的矛盾。

16、研究性教学的特点是什么?接受性教学与研究性教学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答:第一,研究性教学是开放性的、非标准答案的。第二.研究性教学常常需要综合运用知识第三.研究性教学常常与生活密切联系.鼓励协作性学习。传统教学中的作业一定是根据已有知识编制的,而研究件教学中的作业是根据事实需要展开的。

接受性教学与研究性教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接受性教学是有标准的、预期的答案,而研究性教学没有甚至不可能有标准答案。

17、直线教学与散点教学的区别是什么? 答:直线教学,也就是说,教学内容是完全安排好的,既不能跳过也不能旁骛,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们认为这些知识是最基本的,是无法跳过的。可是这样的假设既缺乏事实根据、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散点教学则是另外一种思路,它不是把所有重要的东西都选择好了给学生,而是选样部分重要的东西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若干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补充他自己认为需要补充的知识。

18、当今对信息技术存在着哪些误解?

答:第一种误解是,认为信息技术与我们已经熟知的电化设备样,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第二种误解,即认为运用信息技术必须懂得信息技术的原理,所以有极大的畏难情绪,有种非我辈所属的自卑心理。

19、简述社会理想主义教育观的主要观点。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社会理想主义的教育观肯定社会既成的思想、制度、道德的合理性和优越性,认为教育的使命主要就是继承社会的传统,使人在思想、道德、品行等方面尽快地社会化。

修道之为教——以孔子为代表的东方社会理想主义教育观 培养哲学王——以柏拉图为代表的西方社会理想主义教育观

两干多年后,17队纪中叶以后的法国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涂尔干(E.Durkheim)发挥了这一思想。成为西方功能主义教育学的先驱。

20、简述人文主义教育观的主要观点。文艺复兴后人文主义教育观最重要的代表是谁?

答:教育的人文主义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希望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实现和发展夸美纽斯(1592—1670)是人文主义教育观的现实派代表。卢梭(1712—1778)是人文主义教育观的浪漫派代表。

21、世界上公认的中国教育家主要有哪几位?他们提出了哪些教育观点? 答:在世界上公认的中国教育家首推孔子,他构建了社会、伦理、教育三位一体的思想体系和操作体系、建立了以伦理道德治国的政治理想.建立了道德至上的教育理念,也建立了力行近乎仁的行动策略。中国第二位受到世界公认的教育家也许可推陶行知了,他提出了“通过四通八达的教育,建立四通八达的民主社会”的理想。揭示了道德至上的教育真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干做万做学做真人”。

22、简述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答:所谓研究的过程:①首先最重要的是要觉察到问题,然后形成某种假设,②通过实验、或者通过调查、或者通过文献整理等等,去验证或推翻假设,③把研究的过程、得到的数据写成报告,④如果需要的话,提出某种建议。

23、你怎样理解素质教育是一种价值,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境界? 答:素质教育是一种价值:

第一,素质教育是强调以人为对象.以人自身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第二,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有个性的发展。第三,素质教育注重可接受性,更注重可发展性。第四,素质教育是指向大众主义的教育。素质教育是这样的一种理想: 第一,它涵盖了教育的所有方面。第二,它倡导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列发展。第三.素质教育侣导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第四.素质教育倡导每个学生育有个性的发展。

素质教育是一种境界:素质教育是一种整体风貌,是一种完整人格的养成,而不 是无数单个元素的相加。

24、课堂教学的革命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

②化结果为过程的教学;

③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

④研究性教学;

⑤追逐知识前沿的教学。

25、教学方式的变革包括哪些方面?

答:

一、从循序渐进向构建个性化的知识结构的转变

①追逐学科前沿。②建立个性化的知识结构。

二、从消极被动接受性学习向积极主动的探索性学习转变

三、从线性学习向T型学习转变

四、从学会知识到学会学习

五、积极组织和参与社会活动

26、传统知识观:

第一,知识是预设的;

第二,知识被认为都是正确的;

第三,人格化的。

传统知识教育的特征:

①被动接受的;

②知识的学习过程主要是记忆过程

③知识的学习带有社会强制性。

27、对素质教育的几种误解:

误解之一,把素质教育误解为非知识教育。误解之二,把素质教育误认为非考试教育。误解之三,把素质教育误认为非升学教育。

误解之四,把素质教育局限于课外活动。把素质教育局限于课外活动,以为搞点琴棋书画就是素质教育,“课堂外搞素质教育,课堂内搞应试教育”是这种错误观点的典型表现。课堂内不仅要搞素质教育,而且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

误解之五,素质教育有一种统一的标准模式。

素质教育是一种理想,是一种无尽的追求,它是开放的,多元的,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和热情激发出的一浪高过一浪的澎湃长河。

28、老庄的“顺性达情”为代表的东方教育观点与卢梭的“以天性为师”的为代表的西方教育观点的区别是什么? 答:第一,老庄是避世的,卢梭是入世的。

第二,老庄是无可无不可,卢梭是是非分明的。

第三,老庄是彻底打破规范反对任何规范的;而卢梭是追求合理规范的。

29、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开辟道路哪些道路? 答:第一,实现多元化的高考制度。

第二,建立弹性教育制度。

第三,不拘一格的人才标准。

第四,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目标。30.三艺:逻辑、文法、修辞。

七艺: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31、教育政策研究的基本内容:

第一,政策的绩效性;

第二,政策制定的科学化;

第三,政策制定的民主化。3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门综合性学科异常迅速地发展起来:公共政策学。33、1966年提出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作出明确说明。

1970年,法国的保尔•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提出了“终身教育”。1993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已首先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将教师列为履行教育教。1999年6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人文主义教育的第三个高潮: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

二、论述题

1、你怎样理解课堂教学中渐进与跳跃的关系?

答:在我们的教育学教科书上无不写有循序渐进的原则,这对于打下扎实的基础、形成缜密的思维有很大的好处。但这对于创新思维、对尽快接触科学前沿却成为障碍。如果我们恪守按部就班的知识教学程序,如果不谋求跳跃式学习,我们离当代的知识、离知识的前沿会越来越远,永远接触不到科学的研究前沿。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运用知识解决当下的问题。我们必须学会有选择地学习知识,构建个性化的知识,有利于自己创造性地转化的知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必须与跳跃式的学习相结合,经常问津人类共同关注的科学难题。涉及难题并不是就要解决难题,但想要解决难题却必须以涉及难题为前提。

2、请结合你所教学科,谈谈你的学科教育观。(以语文教师为例)

答: 以人文精神进行文科教育 ①文科教育是分解的教育,更是整体的教育。使用教材的目的是见木知林,所以我们用不着把一本教材嚼烂了,更不能把一篇篇的课文分解了,而是要以教材为核心,感悟人文精神。如果我们没有这种整体观,文科教育就有流人八股教学的危险。整体的教育观是感悟、理解、表达、获得精神的自由。②文科教育是标准的、统一的教育,更是多样的、个性化的教育。③文科教育是技能的教育,更是生命的对话。

教师把文科的教学变成了欣赏的过程,变成了体验生命价值的活动,变成了展现自由精神舞台,这才是文科教育。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学生获得了愉悦、对人生价值的感悟、精神的自由、人文的精神,教师也获得了满足和幸福。这样的文科教育一定会兴趣盎然的。

3、请结合学校教育生活的实际,谈谈你对“美育不是德育”的看法。答:德育真的能包容美育吗?善能包容美吗?

①美育是关于审美感受和审美能力的教育,德育是关于道德理性和道德能力的教育。

②美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道德具有强烈的客观性、确定性。

③美育在本质上是多元的,道德在本质上是一元的。

④美育具有穿越时空和外在目的的力量;德育具有明显的功利目的。

“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如何在美育与德育之间保持良好的张力,倒是学校教育工作应有的使命和高超的艺术。

4、你怎样理解素质教育是一种理想?谈谈你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

答: 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50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的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以全世界1%的教育经费支撑了15%的教育人口,我们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从总体上说,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中小学的教育质量堪与发达国家媲美。素质教育是这样的一种理想:

第一,它涵盖了教育的所有方面。《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该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第二.它倡导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

第三,素质教育倡导的是在教育中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比较充分的全面的发展。全面发展一直是我们的教育方针。

第四,素质教育倡导的是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缺乏个性对学生来说,是个人的不幸;对民族、对国家来说,是民族、是国家的不幸。

5、对知识的全面认识,能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会有哪些变化? 答:教学过程中的变化有:

①把事实、概念、规则的教学作为认识事物的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

②在教学中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主动探究的精神。

6、科学主义的基本要点以及在教育上的典型模式。答:科学主义的基本要点是:

第一,科学是人类文明最重要成果,在教育中应处于核心地位;

第二,自然科学的方法是惟一可靠的方法;

第三,科学的方法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科学主义促进了世界标准化、统一化的进程。

科学主义在教育上的典型模式是:以科学知识的学习为中心。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受教育就意味着上学。学校的核心是班级,辅之以阅览室和实验室。

7、试述教师的专业特性。

答;关于教师的专业特性,从静态的方面说,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专门化的学术知识,这通常以学历标准来衡量,第二,教师的职业倾向性,比如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工作态度等。教师强调的是有爱心、公正、自制力等。

第三,教师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能力。比如教师的教育理念、课程意识、研究意识、反思意识、教学艺术、教育机智、教学语言。从动态的方面说:

第一,教师的成长过程、发展规律。

第二,教师培养和培训的有效机制、内容和方法。

第三,教师专业化的制度和社会保障。比如教师资格证书的认定、发放、更新、教师待遇和社会法律地位等:

8、试分析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

答:近10年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打破了传统智力的线形观,打破了只有少数人是高智力的神话,认为人在智力上没有等级的差别,只有结构的不同,是异差而不是等差,在现实世界中真正起作用的不是凝固不变的智力,而是成功智力、分析性、创造性和实践性思维技能的平衡组合。成功的智力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组合;教育的目标不再是为了取悦或培养英才,而是给所有的孩子机会,以发挥他们各自的才能。不同的孩子将各种不同的才华带入同一间教室,就如同不同的成人将不同的才能带入不同工作地一样。9.如何做一个网络时代的教师?

答:教师优势的丧失与教师功能的穿刺并行不悖。恰恰相反,由于教师可以从次要的知识和信息传授的任务中解放出来,教师真正的功能,才更加凸现出来。

①使知识转化为智慧。传知已不重要,启智才是良师。这就是从传授知识向启发智慧的转变。知识经济的根本推动力在于知识的创新,所以创知的精神和相应的创知能力,是启智教育的最高目标。

②使文明积淀为人格。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文明的成果,但却不能使其内化为人格。人格需要人格的濡化,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

信息技术为教育的新飞跃提供了平台,也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根本挑战。信息技术呼唤新世纪的教师。

10、有人认为知识最重要,知识经济时代更不能忽略知识教学; 有人认为能力培养最重要,因为当今时代“知识爆炸”,知识是学不完的,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

请结合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谈谈您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答:①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缺一不可,不能偏废。

②实质主义教育强调知识的重要性,以知识传授为目的; 形式主义教育强调能力的重要性,以能力培养为目的。各有其合理性。

③实质主义教育性忽略了能力培养,形式主义教育忽略了知识的重要性。

④知识是构成能力的基础,能力是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形成的,二者缺一不可。分享

一.单项选择:

1.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教育改革的原点是()

A.家庭教育

B.教师培训

C.课外活动

D.课堂教学

2.面对不断的批评和嘲笑,孩子们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逐渐降低,会导致哪种意识日渐淡化?()

A.劳动意识

B.创造意识

C.问题意识

D.奋进意识

3.世界是纷繁复杂的,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不断对世界进行深化了解的过程,所以我们的教学导向应该是()

A.综合B.分析

C.推理

D.逻辑

4.教师综合知识的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是()A.课堂教学的关键

B.创新性教学的关键 C.学科教育的关键

D.综合性教学的关键 5.研究的第一步是()

A.觉察到问题,然后形成某种假设

B.实验 C.提出某种建议

D.调查 6.现代化人才素质的核心是()

A.批判精神

B.创新能力

C.实践能力

D.综合素质 7.下面不属于中国传统知识教育特征的是()

A.被动接受的 B.知识的学习过程主要是记忆过程

C.学生在知识教育中占有主动地位

D.知识的学习带有社会强制性 8.五步教学法的提出者是()

A.孔子

B.蔡元培

C.杜威

D.赫尔巴特 9.我们主张以哪种精神进行文科教育()

A.人文精神

B.社会精神

C.科学精神

D.文明精神 10.艺术与什么分离开就不是艺术了?()A.善良

B.理性

C.科学

D.情感

11.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哪年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A.1980年

B.1985年

C.1999年

D.2006年

12.强调以人为对象,以人自身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是()A.素质教育

B.应试教育

C.古代教育

D.现代教育 13.提出“生活教育”的教育家是()

A.卢梭

B.杜威

C.陶行知

D.蔡元培 14.“修道之为教”出自于()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尚书 15.把科学知识分为五类,构建了以科学知识为核心的学校课程体系的西方教育家是()A.斯宾塞

B.赫尔巴特

C.卢梭

D.杜威 16.与形式主义教育论相对应的是()A.本质主义教育论

B.实质主义教育论 C.要素主义教育论

D.社会主义教育论

17.从世界范围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育研究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并形成了一条新的研究重心的时间是()

A.20世纪末期

B.21世纪初

C.20世纪70、80年代以后

D.20世纪90年代以后 18.哪一项法律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将教师列为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这为老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9.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一个文件,对教师专业化作出明确说明,这个文件是()A.《教师专业化》

B.《明天的教师》 C.《以21世纪的教师装备起来的国家》

D.《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20.关注课程的第一步是()

A.形成课程观念

B.形成课程意识 C.形成课程理论

D.形成教育敏感

答案:

1、D

2、C

3、A

4、D

5、A

6、B

7、C

8、C

9、A

10、D11、C

12、A

13、C

14、B

15、A

16、B

17、C

18、A

19、D 20、B

1、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是(A)A.创新能力 B.学习能力 C.拼搏精神 D.团结精神

2、接受性教学与研究性教学的根本区别在于:(C)A.是否需要综合运用知识。B.教师是否具有一定的教学理念。C.是否具有标准答案。

D.是否具有计划性。

3、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教育改革的原点是:(D)A.家庭教育 B.教师培训

C.课外活动

D.课堂教学

4、解放初对我国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是苏联凯洛夫的(D)A.《大教学论 》 B.《普通教育学》 C.《教学与发展》 D.《教育学》

5、在中国教育史上,倡导“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家是:(B)A.杜威

B.蔡元培

C.王国维

D.陶行知

6、在艺术教育中出现的“鹦鹉学舌、小僧念经”的原因最主要是:(B)A.教学方法不当 B.艺术教育观念不当 C.教师艺术造诣不高 D.都不是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布于(B)A.1993年

B.1999年

C.2001年

D.2003年

8、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出现其概念,到70年代便成为一种被普遍接受的教育观念(D)A.素质教育 B.大众教育

C.网络教育

D.终身教育

9、人才成长相关性最高的因素是(C)A.知识的积累 B.人际关系 C.创造性的社会适应能力 D.上级领导的重视

10、“修道之为教”是东方社会理想主义教育观,其代表人物是(A)A 孔子

B 老子

C庄子

D朱熹

11、第一个明确提出应该把教育学建成一门科学的教育家是B)A.孔子

B.赫尔巴特 C.柏拉图

D.斯宾塞

1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是美国的(A)A.马斯洛

B.萨特

C.海德格尔 D.布贝尔

13、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作出明确说明的文件是(B)A.《明天的教师》

B.《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C.《以21世纪的教师装备起来的国家》 D.《学习---财富蕴藏其中》

14、关注课程的第一步是(D)A.要形成教学意识 B.要了解学生 C.编写教材 D.形成课程意识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 B.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问题意识、问题能力的基础 C.有问题就一定有创造,没有问题就一定没有创造

D.问题意识与生俱来,但问题意识的日渐淡化往往与不恰当的教育态度有关 E.问题意识和创造能力之间没有必然关系

2.以综合为导向进行教学的理论基础是()

A.世界是综合的 B.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综合的知识和能力 C.分析的方法已经过时

D.专门化人才的培养已经过剩 E.综合是教学的唯一实现途径

3.从世界范围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育研究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形成了一些新的研究重心,其中包括()

A.教育政策研究

B.教师教育研究

C.课程研究 D.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E.教育史 4.艺术研究分成哪四个层次?()

A.基本理念研究

B.应用理论研究

C.技术理论研究 D.工艺研究

E.野外写生研究

5.经过研究形成的政策,虽然是主体决定的结果,但也体现了决策者的()A.年龄

B.性别

C.思想

D. 情感 E.意志 答案:

1、AD

2、AB

3、ABCD

4、ABCD

5、CDE

6、关于问题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关系阐述正确的是()A、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B、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问题意识、问题能力的基础。C、有问题就一定有创造,没有问题就一定没有创造。

D、问题意识与身俱来,但问题意识的日渐淡化往往与不恰当的教育态度有关。

7、关于研究性教学的特点阐述正确的是:()

A、通过师生的互动研究,形成统一答案。

B、研究性教学的问题经常自发地产生于学生中间,是生活化的、社会化的。C、需要教师确立课程意识。

D、需要综合运用知识。

8、教学走向综合的理论基础是:()A、世界是综合的。

B、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综合的知识和能力。C、分析的方法已经过时。D、专门化人才的培养已经过剩。

9、下列关于美育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是所有的美的活动都具有美育的价值

C.只要有利于美的精神的培育,人的一切活动和交往都是美育的素材 D.从美育的范围和途径来说,美育是以文学艺术教育为核心

10、素质教育是一种价值观的转变,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它强调:()A.以学生为本位

B.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位 C.以学生的可发展性为本位 D.以大众教育为本位

11、知识经济把经济推向了一个新形态,它是()A.高科技经济 B.道德经济 C.创新经济 D.全球化经济 12、20世纪80年代以后,政治学研究的重点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即()A.从量的研究转向质的研究

B.从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 C.从形式研究转向功能研究

D.从理论研究转向实际研究

13、赫尔巴特认为一个好的教育过程应该有几个教学步骤是()A、明了

B、联想

C、系统

D、方法 答案:(AD),(BCD),(AB),(ABC),(ABCD)(ABCD),(BC),(ABCD)

14、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教育改革的原点。

A、课堂教学 B、活动课

C、综合实践课

D、体育课

E、艺术课

15、、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

A、应试能力 B、问题意识

C、问题能力

D、适应能力

E、表 达能力

16、综合性教学的关键是教师

。A、综合知识的水平

B、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C、教师的学历

D、教学技能

E、教师的学识

17、高分低能的本质在于。

A、知识的割裂

B、理科综合C、文科综合 D、过分强调理科教育

E、过分强调文科教育

18、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必须与

的学习相结合,不断接触最新的科学 成果,经常问津人类共同关注的科学难题。

19、合作式

B、探讨式

C、跳跃式

D、探究式

E、研究式

20、是通过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科学发展的整体把握而形成的科 学信念与科学习惯。

A、科学精神

B、科学知识

C、科学方法

D、科学态度

E、科学意识

21、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

A、知识

B、程序

C、假设

D、方法

E、结果

22、信息、互联网络的日益普及化使得对知识的掌握从以摄入为主转向以对知识的、、和创造性的运用为主。

A、分析

B、判断

C、选择 D、接受

E、掌握

23、建立多元化的高考,即

、、、的高考模式,才能从根本 上摆脱应试教育的状况。

A、多种专业

B、多种标准

C、多种形式

D、多种时间

E、多种机会

24、我们要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极大地改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和行为方式,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A、智力

B、思想

C、情感

D、意志

E、个性 答案:

14、A;

15、B、C、16、A、B;

17、A;

18、C;

19、D;20、A、B、D;

21、A、B、C、;

22、B、C、D;

23、B、C、D、E;

24、BCD

判断

26.知识的本质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性。()

27.研究性教学是生活化的、社会化的,因而是无计划的。()28.科学讲究发展性。()

29.数学的本质是发现,是主观建构。()

30.二战后,教育政策研究关心的是,怎样的教育政策才是好的教育政策和怎样才能制定出好的教育政策。

()

答案:

26、√

27、× 改:因而是有计划的,但不是唯计划的。

28、√

29、× 改:本质是发明 30、√

1、知识的本质在于它的确定性和稳定性。()

2、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

3、研究性教学是生活化的、社会化的,因而是无计划的。()

4、发展性是科学的本质。()

5、科学的本质是发现,而数学的本质是发明,是主观建构。()

6、本质上讲,信息技术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

7、有运动不等于就有体育。()

8、创新能力是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1993年颁布,为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10、关注课程的第一步是课程结构的改变。()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

2.综合性教学的关键是教师综合知识的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3.我们可以把知识变成思想,也可以把思想变成知识,这全在于教育者的观念和实践。()

4.简而言之,课程意识就教什么的意识,教学意识就是怎么教的意识。()5.课程教学中能不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是素质教育能不能得到真正的关键。()

6.实施素质教育最大的障碍就在于考试。()7.社会理想主义的教育观强调人的个性化。()

8.杜威构建了完整的自然教育理想,把儿童中心的思想推到了极致。()9.斯宾塞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10.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看,创新是个体意义上的创新,而不是种系上创新。()答案:√ √ √ √ √ × × × × √

()

1、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

()

2、科学知识具有相对确定性和稳定性,因此,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也应是一成不变的。

()3、从某种意义上讲,创新能力等同于创造能力,因此,“中国制造”等同于“中国创造”

()4、创造性并不神秘,它是人人都有的与生俱来的禀赋,是人生下来能够适应各种环境的天然保障。

()5、小孩子的好奇心源自于问题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6、“去问题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帮助很大,实际上是“优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7、喜欢提问题的学生实际上是 么都不懂的差生。

()8、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应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

()9、“学生没有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才算是成功的教育。()

10、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教学中能够把结果变成过程,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

()

11、知识是人们认识的结果,是已获得的结果,不必要追究它的过程。更不能持怀疑的态度。

()

12、世界是综合的,知识也是综和的,人为地将知识割裂开来,将专业分得越细,越会造成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

()

13、在各学科、在各行各业最活跃的人才是具有强烈综合知识能力的复合型的人才。

()

14、综合性教学的关键是教师综合知识的水平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因此,我们不应该提倡教师的专业化。

()

15、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教学在高中阶段才能进行,不宜在义务教育阶段提倡。

()

16、接受性教学是有标准的、预期答案的,而研究性教学没有甚至不可能有标准答案的。()

17、研究性教学是有计划的,但却不是惟计划的。

()

18、所谓课程意识,最简单地说,就是教什么的意识,因此,教材有什么我们就教什么,这样肯定能完成教学任务。

()

19、知识结构是严谨的,容不得跳跃。为了让学生形成缜密的思维,我们不得不格守按部就班的知识教学程序。

()20、社会建设对人才需求是多元的,我们提倡学生学会有选择地学习知识,构建个性化的知识。

()

21、网络时代的到来,将使教育从“学校选择适合教育的人”向 “个体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转变。

()

22、散点教学不利于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

()

23、“人生有限,学海无边。”我们提倡直线教学。

()

24、散点教学是选择部分重要的东西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若干知识之间的联系,补充他自己认为需要补充的知识。()

25、送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教是为了不教。

()

26、前沿性、跳跃式教学有利于刺激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增强主动参与的意识。

()

27、在科学教学中应把知识作为工具和手段,以掌握科学方法为目的。()

28、以问题为纽带进行教育,就是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始,以产生新的问题终。

()

29、“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指的是美术课、音乐课。()30、学科知识分得越细越有利于高级人才的培养。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教育新理念学习心得 篇6

后箐完小

董有良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素质的学生。当然,没有成功的教师,成功的学生也就无从谈起。《教育新理念》一书的理念学习,使我感受很深。

历史是发展的,教育是变化的,思想是流动的。一成不变的教育和不思变革的教育思想是缺乏生命力的,不断根据时代的特点调节我们的思想、发展我们的观点才能成为教育改革的主动者。

好的教育是相对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绝对的、统一的,“好”的教育不能通过模仿和抄袭而获得,教育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我们应该根据特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场景、教育对象、教育任务和教育者自身的条件确定一种相对较好的教育行为方式,选择和创造自己认为好的教育。

教育是哲学,是艺术,是诗篇,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教育需要我们的热情和生命去拥抱。

每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可以努力成为一名教育家,而不是教书匠,关键在于要有自己对教育独立的理解,有自己对教育的理想,有自己对教育的持久的追求,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面向未来的社会,是学习型的社会,面向未来的学校,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是一名学习型的教师。学习型的教师,能善于获取、创造、转移知识,并以新知识为指导,勇于修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不断超越自己,培养全新、前瞻、开阔的思维方式。新课程改革是一项观念和实践相统一的系统工程,其中观念的变革是最基本的。“观念领先”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基础和先决条件。更新教育理念,首先是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没有现代教育思想就不可能有现代教育行为。在新课程中,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于者,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地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做到并且强化以下几方面:

一、修身养性,塑造人格魅力

要培养造就二十一世纪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教师的良好人格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是形成学生人格的重要条件。

二、热爱学生,学会尊重与宽容

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有着丰富情感和人格尊严的、活生生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具体的人。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起点。

(一)教师应尊重学生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尊重学生多姿多彩的选择,尊重学生主动活泼的呈献。

(二)教师还要学会宽容学生

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施与这种美德会对受与者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这种宽容并不是放纵。宽容是一种修养,能使教师遇到突发事件仍保持一种平等、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

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意识,把更多的教学活动让位于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有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活动,创设具有吸引力、感染力的真实情境,打开一条“让学生主动走向知识的通道”。

新课程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为学服务,而不是一定恪守以往的常规秩序,应当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来调整教学策略,有些课虽然没有完成任务,但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充分发展,也应当给予肯定。课程改革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但不是不要传授,必要的概念还要讲,但是学生自己探索解决的问题,要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自己去解决。

如何树立语文教育新理念 篇7

新课程改革, 已经成为当今乃至今后教育的主流, 深受广大师生的关注。但在新旧交替的转型期, 也使一些教育工作者感到茫然, 不知所措。作为一名教研工作者, 如何促进语文新课程改革更加深入, 本人提出一些建议。

1. 加深对语文课堂新理念的渗透。

新的理念是社会变革的产物, 它的真正来源不是“文本”, 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经验中感悟出来的, 是教师教学后进行反思的新体验。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 其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新理念要求, 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要与调动学生积极性相结合。教师讲授虽然仍是主要的教学方式, 但主张教师能够以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教学, 使学生在教学中能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先决条件, 在于坚持清晰明确的教学目的, 时刻注意教什么, 怎样教, 最后要达到什么目的。要达到目的, 关键在于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 深刻掌握教学大纲和教材本身的内在要求。一堂课所应完成的教学任务是多方面的, 但在实际教学中, 不是一项一项的单独地去完成, 而是综合地解决传授知识与技能, 发展智能, 培养能力。当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积累时, 就要尽可能通过谈话法或讨论法, 引导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和互相讨论, 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锻炼他们的独立自学能力, 促进其智力的发展。一节课绝不是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方法就能完成教学任务的, 实际上经常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备课时准备好运用哪些教学方法, 要根据当时课堂教学进展的情况, 机智灵活地改变教学方法, 使方法能适应当时教学的需

要。并且要把几种教学方法结合好, 在不同条件下都能起到各种教学方法特有的作用。教师和学生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师生对教学活动都具有积极性, 教师不但要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而且还要把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出来。

教学评价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评价是教学检测的导向, 实施新课改必须发挥评价的作用。每个学生都有创新潜能,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这种潜能并给予鼓励性评价, 并悉心引导帮助他们获得成功, 感受创新这一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乐趣, 使学生信心十足。从教学的准备到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 若没有评价这一重要的操作步骤参与其中, 就不能说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就不能完成整个教学的“周期”。教学评价可以说既是一个教学过程的结束, 又是下一个教学过程的开始。它发挥了预测、监控功能, 又起到了反馈、管理的作用。

课堂评价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 既充分重视学生共性的发展, 对学生的基本方面的发展有统一的要求。在此基础上, 又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多样性, 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要求、不同的教育模式、不同的评价方案, 从而把学生的差别性显示出来并加以发展, 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具有高度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人。

2. 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

当代社会, 计算机和信息科学技术智能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将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学手段势在必行。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 面临信息社会的严重挑战, 必然作出改革,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语文教育中, 不再把知识的传授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 而着重在于培养学生的智力与能力。在体现先进教学理念的建构中, 计算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 不能说计算机就是唯一的教学资源。重要的是各种学习资源 (包括教师) 的综合运用, 发挥各种媒体的各自的独特作用, 从而形成各种学习资源集成的、优化的学习环境。

在语文教学中, 利用多媒体, 对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进行综合处理, 编辑出语文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 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学生利用多媒体课件了解到语文学科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并通过相互之间提问题和反馈意见, 可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载体, 激发学生对学习浓厚兴趣, 有效地改变教育的单调模式, 使其将乐于学习落实到实处。

乡村教育新实验 篇8

免费午餐

2011年4月2日,邓飞团队发起公募计划,倡议每天捐赠3元为贫困学童提供免费午餐。启动半年内成功募集了千万元资金,为中西部地区77所小学的万余名小学生提供了免费午餐。

一个鸡蛋的暴走

上海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与MSN中国将共同推出公益暴走活动。参与者需在12小时内走完50公里,并游说他人捐款,所得善款全部用于“一个鸡蛋”公益项目,为贫困地区儿童每天提供一个鸡蛋。

柴静专访中国最年轻博士

16岁的神童张炘炀是中国最年轻博士,他目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要求父母全款在北京买房,称父母要为自己的梦想负责。接受柴静专访后,其成长方式和培养理念备受舆论争议。

教师专业标准

2011年12月12日,教育部公布幼儿园、小学及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着眼于当前幼儿园及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性教育缺失、变相体罚、教育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向公众征集意见,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校车事件及校车标准

2011年11月17日,甘肃正宁发生校车事故,限载9座的校车载了64人,车祸导致21人死亡。连环校车事件引发了全社会对校车的关注,此后,各级政府频繁出台校车安全、校车标准政策。

小学班干部制度

2011年12月9日,郑渊洁发布微博称“小学班干部制度是在培养汉奸”, 建议取消小学班干部制度,让所有孩子平等成长,引发了公众对于小学教育和教育体制的热议。

一公斤盒子

一个“一公斤盒子”就是一个完整的教学工具包,里面有相应的教学用具和活动指南。志愿者和乡村老师用这个工具包可以很方便地在课堂上和孩子们展开创意互动。盒子给孩子们提供自我发现和相互学习的空间。

北京农民工小学拆迁

2011年6月中旬起,大兴、朝阳、海淀近30所打工子弟学校相继收到关停通知,涉及近3万名学生。

可汗学院

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的一家教育性非营利组织,利用网络影片进行免费授课。利用网络传送的便捷与录影重复利用成本低的特性,突破传统教学方式,加快各年龄学生的学习速度。

立人大学

立人乡村图书馆创立者李英强创办的基于互联网的民间“大学”,目的在于让参加的学生感受真正的大学教育,以自由、开放的方式探索民间高等教育的多种可能形式。

各地学前教育三年规划

2011年9月29日,各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编制工作已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通过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未来3年各地将新建及改扩建幼儿园9万多所,新增投入超过1000亿元,将重点保障农村孩子能上幼儿园。

上一篇:湘版第12册美术全册教案下一篇:文化传媒公司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