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课堂教学评价

2024-07-06

《摩擦力》课堂教学评价(共15篇)

《摩擦力》课堂教学评价 篇1

GB/T 17469-2012 汽车制动器衬片摩擦性能评价 小样台架试验

方法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Characteristics evaluation of brake linings for automobile―Small sample bench test method 【标准状态】现行 【全文语种】中文简体 【发布日期】1998/8/19 【实施日期】2013/9/1 【修订日期】2012/12/31 【中国标准分类号】Q69 【国际标准分类号】43.040.40

关联标准

【代替标准】GB/T 17469-1998 【被代替标准】暂无

【引用标准】暂无

适用范围&文摘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制动器衬片(以下简称“衬片”)摩擦磨损性能的小样台架试验程序及摩擦系数的级别和标记。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用盘式制动器衬片和汽车用鼓式制动器衬片。本标准不适用于驻车制动器制动衬片。

《摩擦力》课堂教学评价 篇2

一、设计思想

摩擦力在生活中很常见, 学生有着丰富的感性素材, 但摩擦力的生活经验也给摩擦力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反作用, 所以要让学生正确认识摩擦力, 需让他们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 通过“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步骤, 并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分析探讨, 使之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1.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边实验边教学的方法, 给学生 (每两人一组) 准备好随堂实验器材, 使学生在教学提纲和教师的引导下, 自觉开展带有研究性的学习活动, 这样做既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又能把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结合起来, 帮助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顺利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

2.贯彻启发原则, 培养学习动机

课堂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自觉地向更高层次的知识攀登。教学中要注意贯彻启发性原则, 具体可通过设疑、激疑、点拨、引导、拓展等手段促使学生层层深入地学习。由浅入深, 多设计“台阶式”的系列问题, 调动每位学生的思维,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培养学习动机。如摩擦力的概念教学, 可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实验, 分析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别, 使学生由感性认识到抽象思维, 再对生活中的摩擦力进行分类, 在这种前提下, 利用例题、练习等使学生深刻理解掌握摩擦力知识。

3.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在课程实施中倡导以“主动·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探究性学习方式, 在这种背景下努力完成以下三大教学理念:一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二是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三是把思考还给学生。

例如, 在分析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数有关时, 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 各小组分别进行分析讨论, 再由各小组的代表发言, 提出猜想。如有的同学认为可能与物体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有的同学认为可能与物体接触面的性质 (如粗糙程度、材料) 有关;有的同学认为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物体运动快慢有关;有的同学认为可能与物体的压力大小有关等等, 教师可对学生提出的猜想进行针对性罗列, 根据罗列的各种猜想与学生一起分析设计验证每一种猜想的实验方案, 比较得出最佳的实验方案。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果, 可谓一举多得。

二、教材分析

“摩擦力”是新课程《物理》第三章第三节内容, 该节知识是本章教学的重点, 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许多学生之所以认为高中物理难学, 主要原因是受力分析不到位, 而受力分析的难点在于摩擦力的分析, 它是整个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的“基石”, 所以对这节内容的教学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要把它放在一个较高的教学层面上来对待, 及时解析摩擦力的难点疑点。由于摩擦力问题的复杂性, 且在具体问题中又表现出“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 尤其是静摩擦, 在许多情形下似乎又是“若有若无, 方向不定”。因此, 应当设计成一节科学探究课, 把教材中的一课时内容分为二课时, 采用学生分组探究的方式, 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和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 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实践得出真知的重要性, 形成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和探究方法去解决问题的科学价值观,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和友好合作精神。

三、学情分析

由于地区、学校的差异性较大,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基本程序 (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猜想假设→方案设计→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解释现象) 的掌握程度开展针对性的引导工作, 也应当对学生掌握弹力的产生条件、弹力的方向等情况有所了解, 让学生在懂得比较的前提下, 对已有的知识与概念进行迁移, 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内化”。

本校学生的基础相对较差, 初中摩擦力知识掌握得不尽如人意, 对实验探究的基本程序有一定的了解, 但设计实验方案、动手操作、交流与合作等能力较为薄弱。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主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教师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摩擦力》教学设计 篇3

1.知识与技能:知道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作用;知道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了解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初步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经历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的过程,学习控制变量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摩擦的分析,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养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产、生活问题的习惯;通过探究活动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利用课件出示问题:自行车在水平道路上滑行,无论是什么路面,为什么总会逐渐变慢,最后又停下来?(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引出摩擦现象,激起学生研究摩擦力的兴趣,进而提出问题:什么是摩擦力?)

二、摩擦力概念的理解

课件出示: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组织学生讨论下列问题理解摩擦力概念:

1.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是什么?

2.摩擦力的方向怎样?

小组讨论后总结得出结论:只有相互接触且有相对运动时才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其作用总是阻碍相对运动的产生。

三、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猜想。(通过课件和课本插图以及游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并用实物投影展示)

2.小组讨论实验方法。(引导总结:控制变量法)设计方案和表格

3.实验探究、搜集证据。

首先,师生共同讨论后,由教师演示压力大小对摩擦力的影响,由学生观察实验数据,填入表格进行全班讨论,然后写出结论。其次,由几个小组派出同学,在讲台上演示其他因素对摩擦的影响,小组讨论后由一人将结论写进表格。

4.分析与论证交流、评估。

组织全班同学对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和结论进行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四、增大与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1.问题的提出:冬天在结冰的路面上行走人为什么容易摔倒?有什么办法可以使人在冰面上行走而不摔跤?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科学世界”。

2.小组讨论并总结增大与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五、巩固和提高(课件出示)

1.下面哪条措施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A、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加润滑油B、自行车紧急刹车时用力捏闸

C、汽车轮胎上有很多花纹D、北方下雪时,常在道路上洒些灰渣

2.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要在手上涂些镁粉,是为了________摩擦,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而在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握杠不能太紧,这是为了________摩擦,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3.师生共同研究自行车。(把儿童自行车放在讲桌上,学生观察,自主提问,加深知识理解)

六、交流、评估与小结

1.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增大与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七、作业布置

工人在用油桶运油时总是将油桶放倒向前滚动,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教学反思

本节课考虑到科学探究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基础,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假设猜想、设计实验师生共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小组讨论和合作完全能够完成实验和探究过程。由此可见,在日常的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不肯让学生“放手”去探究,而制约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摩擦力教学反思 篇4

通过对摩擦力一节的教学,我作了如下几点反思:

1、静摩擦是教材上没有的,但需要对学生进行补充。因为静摩擦发生在两个有相对运动趋势但没有实际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所以物体间表现为相对静止。静止是一种典型的平衡状态,静摩擦力的学习一是对二力平衡可作一个巩固,二是对于学生在物理学中的受力分析起很大提高。

2、因为有静摩擦力的补充学习,所以本节课内容的教学时间有些紧张,可建议将教学时间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静摩擦力和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基础上补充适当练习并学习摩擦力的分类及增大与减小摩擦的方法。

3、在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根据课本的要求是用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在木板上运动,通过测力计拉力的示数间接地反映出摩擦力的大小,但实际操作中很难做到让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有些资料就提到为了避免因不匀速对实验的影响,将用测力计拉木块改为拉木板,这样使测力计产生示数的力就是因为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从而使木块对测力计产生的拉力,所以测力计上显示出来的示数就是真正等于摩擦力的大小,而且改进后实验不受拉力是否匀速的影响。这样改进后确实对实验现象有更直观的表现,但不足之处在于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加深,或者说初次接触很难理解,同时不利于二力平衡的巩固。所以建议还是采用教材所给方法。

4、在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应多设计几个探究因素,比如接触面积、是否匀速等等。这对学生理解 摩擦力大小是有好处的。

《摩擦力》教学设计 篇5

教 材: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六节 教学片断:摩擦力

一、教材分析

本章节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运动和力》中的第六节《摩擦力》。本章节首先通过简单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体会摩擦力的存在,并构建摩擦力的科学意义包括产生条件、方向、作用等;在理解摩擦力含义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探究,得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再根据实验结论并结合生活经验,学习改变摩擦力的方法,以此体会到摩擦力的利与弊。

二、学情分析

学习本课的初一学生已有一定的认知和生活经验,学生对摩擦力有一定的感知,能举出生活中和摩擦有关的例子,但也仅此而已,一些具体的问题如“怎样的两物体间会产生摩擦力”“摩擦力大小与什么有关”“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变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并不完全是阻力,有时也是动力”等。所以本课在讲授、实验中要针对这些难点,设置问题暴露学生认知不足,而后进行概念转化,借此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摩擦力。

三、教学目标

1、参与实践活动,体验摩擦力的存在,讨论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摩擦力的含义。

2、列举生活中有关摩擦力的现象,归纳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方向。

3、讨论假如没有摩擦将会出现的情景,叙述摩擦力的作用。

4、观看水上滑梯、航天器碎片经过大气层等视频,归纳摩擦力的存在范围。

5、参与设计、完成探究实验,分析、归纳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并熟悉控制变量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6、应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正确的说出至少两种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以解决实际问题,养成将科学与生活联系的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构建摩擦力的概念;完成探究实验得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并运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具与学具

小木块、长木板、钩码、弹簧测力计、砂纸、气球、有机玻璃底座

六、教学策略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主要采用问题链驱动的探究教学,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建立新的认知。

七、教学过程设计

1、创境激疑

【创设情境】:演示筷子提米实验

【提问】:为什么一根筷子这样插在米里可以提起一杯米? 在师生讨论基础上,提出今天的主题——摩擦力。

2、摩擦力的存在

让学生带着思考完成第一个活动。

【活动】:(1)用手推一下放在桌面上的木块,使它运动起来,观察木块离开手后运动状态有什么变化,并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2)将手掌紧压在桌面上,并慢慢拖动,使手在桌面上滑动。你的手掌有什么感觉? 学生完成活动,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并引导学生说出摩擦力的概念:

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课程标准中提出活动建议“讨论假如没有摩擦力的现象”.对没有摩擦的情景的描述既锻炼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认识摩擦力的客观存在性和摩擦力的意义。在亲身体验基础上讨论、交流、体验摩擦力的存在,感悟摩擦力会在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及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等,使对摩擦力这个概念的建构有真实的感悟作基础。)

【提问】:根据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产生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吗? 摩擦力有固定的方向吗?一定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吗? 两个物体相对静止时是否也会产生摩擦力呢?

摩擦力一定是阻力吗?有没有可能在某些情况中是动力? 【图片演示】:走路、扫地、写字、滑雪、传送带、爬树„„(可以让学生再体验一下刚才的活动)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归纳:

产生摩擦力的条件:①两物体接触面粗糙;②两物体相互接触且相互存在压力;③两物体之间必须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摩擦力的方向:平行于接触面,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两个物体相对静止时(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也可能有摩擦力。摩擦力可能是阻力,也可能是动力。

【播放视频】:人们坐水上滑梯和航天器的碎片经过大气层的情景。

【提问】:为什么人们在水中运动最终也会静止?航天器的碎片经过大气层时为什么会燃烧?

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得出结论:不但固体与固体之间会产生摩擦,液体、气体与固体之间也会产生摩擦。

(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例,让学生认识气体、液体的摩擦,进一步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摩擦,并且体会科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对科学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能说说生活中其他存在摩擦力的例子吗?假如没有摩擦将会出现怎样的情景?你能用身边的物体制造摩擦力吗?

(课程标准中提出活动建议“讨论假如没有摩擦力的现象”.对没有摩擦的情景的描述既锻炼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认识摩擦力的客观存在性和摩擦力的意义。学生对摩擦的初体验之后,再通过学生利用身边的物体,制造摩擦力,使其对摩擦力有更深刻的理解,也说明生活中摩擦是普遍存在的。)

3、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提问】: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可能提出猜想:物体的重力、物体间的压力、运动速度、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提问】:那么我们怎么测出小木块在木板表面上滑动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呢?

学生讨论,针对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怎样运动?为什么要匀速直线运动?怎样判断?)并找出研究问题的方法,得出测量摩擦力的方法。

根据学生提出的猜想,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建立假设,设计出实验方案。建立假设:①摩擦力大小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②摩擦力大小可能与物体间的压力有关 ③摩擦力大小可能与运动速度有关 „„

学生分组实验,每次实验验证一个猜想,自行设计表格记录数据,最终根据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检验假设:①: 实验数据表格:„„ 结论:„„ 检验假设②:„„

小组实验结束后请学生汇报实验结果,互相交流。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大量实验表明,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滑动时,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压力有关,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运动速度、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活动建议“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经历这个探究过程,体会实验设计中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并通过实验观察、数据记录、数据分析,针对探究的问题,自己总结结论。在这个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让学生学习实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同时尝试着解决提出的问题。)

4、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提问】:摩擦力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虽然摩擦力会阻碍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但在许多情况下,这种摩擦作用对我们来说是有益的。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摩擦是有益的吗?能不能用刚刚探究出来的实验结论想出增加有益摩擦力的方法? 【播放视频】:在泥坑中打滑的汽车,请学生想办法。学生讨论分析,回答问题。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增大有益摩擦力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改滚动为滑动(播放汽车刹车时的视频)。

【提问】:有时,摩擦也会给我们带来麻烦。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摩擦是有害的吗?有什么办法来减小有害摩擦力? 学生讨论分析,回答问题。

基于学生的回答,教师演示课本图3-82的活动,让同学边观察边思考问题:(1)如图3-82甲,轻击一下有机玻璃底座,让底座沿桌面滑动。底座容易滑动吗?(2)通过粘在底座中心的橡皮塞小孔,将气球打足气。再将底座放在桌面上(如图3-82乙),当气球内的气体从小孔中泻出时,轻击底座,底座容易滑动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讲授减小摩擦的另一种方法:使接触面分离。课件展示气垫船等图片,简要介绍工作原理。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减小有害摩擦力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改滑动为滚动;④使接触面分离。

5、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①知道了什么是摩擦力以及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②知道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③知道了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6、课外拓展

(1)观察自行车,找出哪些部位存在摩擦,分出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并回答是如何增大和减小摩擦的。

(2)课后回家观察卫生间,找出摩擦力,分类并说出增减摩擦力的方法。

摩擦力的教学设计 篇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产生摩擦的原因。

2.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3.知道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学科研究方法的教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生活中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的分析,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教材分析

本节可包括以下三部分的内容:(1)摩擦、摩擦力。(2)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3)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思考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

会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问题

教学工具:弹簧测力计、小车、钩码、毛巾、空玻璃瓶、木板、砂纸、洗衣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方法1:从生活现象引入,学生感觉自然.摩擦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是一个普通的现象,让学生用手按在桌面上滑动,体会手的感觉。比如老师使用板擦擦黑板,笔在纸上写字,学生用橡皮擦去铅笔字,这些都是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滑动时,感到受到阻碍。

方法2:从新奇实验引入,提高学生兴趣。

演示筷子提米的实验:在一玻璃杯中放入一定量的大米,插入一支筷子并压紧大米,向上提起筷子会很容易的将筷子拔出;重新将筷子插好,再向米中加少量水,等一会儿,拿起筷子就可以把玻璃杯提起。请学生分析讨论并举出身边的摩擦现象从而引出新课。

手提空瓶的实验:在手上沾些洗衣粉水,握住瓶颈部分向上提,提不起来;再将瓶子擦干净,用毛巾覆盖在瓶颈部分,受我毛巾向上提瓶,瓶很容易提起。通过两次实验对比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摩擦力

由同学们的讨论可以看出摩擦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要发生相对运动,指有发生相对运动的趋势,但是还没有发生,这种摩擦力叫静摩擦力。方法1:一般情况下,对于“相对运动”的要求较低,可一带而过。对于摩擦力的方向可判断即可。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解释清楚“相对运动”“阻碍相对运动”的含义。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方法1:演示实验,实验中要设置好恰当的问题。1)怎样来测定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什么?

2)请同学们猜想一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根据学生的答案来请学生设计实验,教师进行操做验证。学生的设计会有很多漏洞,教师不要急于给出正确答案,可适当提出针对性问题来加以修正,帮助学生掌握研究对象有多个变量时,可采用控制自变量个数的研究方法。最后得出正确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既跟压力大小有关又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方法2:学生分组实验,探索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思考问题: 1)怎样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2)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验证? 对于第二个问题可以先讨论,然后在老师不给出正确操作过程的情况下分组完成不同的验证内容,最后由学生总结得出实验方法和实验结论。

3、增大有益的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由学生讨论并举出相应的事例,准备适当的录像材料丰富学生的知识,最后由学生总结出结论。

结论:通过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有益摩擦。通过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使两个互相接触的摩擦面彼此离来(加润滑剂),可以减小有害摩擦。

(三)课堂小结:对学生进行知识点提问

《摩擦力》课堂教学评价 篇7

最近听了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与摩擦力》,这是一节典型的科学探究课,以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线索,通过学生的猜想、设计对比实验、实验探究和合作交流等教学环节,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和物体重量关系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构建起科学的概念,主动去获取科学的知识。剖析这节课,并与优秀老师的教学进行比较,我觉得知识目标上关注生活、过程目标上关注探究、情感目标上关注细节应该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关注一:立足生活

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努力在学生生活与科学教学之间建立一种相似或相对的联系, 这样学生更有构建的基础和探究的动力,在激发探究兴趣的同时, 指点出探究的方向。只要教者有心,科学知识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有意识地把现实问题生活化,把科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而产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1.课堂导入生活化

【教学片段】感知摩擦和摩擦力

师:(出示一根较光滑的木棒,一端涂有油。)上课之前,老师想请一位我们班中最高大的男同学和一位最瘦小的女学生来进行一场夺棒比赛。(学生推荐)请同学们预测一下,谁会赢,谁会输?

两名学生上台进行比赛,瘦小的女孩子赢了。

师:大家觉得为什么比赛的结果会和你们刚才设想的相反?

生:因为男生一端很滑,使不上力。

师:这位学生真会观察,抹了油的那一端,因为手与棒子之间少了摩擦而握不住,另一端,手与棒子之间摩擦比较大,我们可以握得很紧,不易滑动。你们想不想也来感受一下?

师:请同学们将自己的双手分别放在桌子上方或贴着桌面往前推,看看你有什么感觉?

(学生各自感受并小组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感受?

生:把手放在桌子上方,我往前推很轻松。

生:我感觉贴着桌面的时候,有种力在阻碍着我往前运动!

师:我们有亲身的感受,由于摩擦,物体运动时常会受到阻碍, 这种阻碍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板书:摩擦力)

师: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摩擦现象,我们来一起看看,这些都是由于哪些物体之间发生摩擦而产生的结果。(课件出示几组图片)

通过游戏引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两个身材相差这么多的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他们产生了疑问,好奇心陡增。而生活中的摩擦现象,让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再把这种感性认识通过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从而走向理性。

2.教学过程情境化

【教学片段】感受摩擦力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感受过摩擦力吗?我们现在来感受一下摩擦力,你有什么好办法?怎样去感受?一分钟时间,学生按自己的方法在感受摩擦力!(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愉快体验摩擦力的存在) 交流:谁先来说说你是怎样感受摩擦力的?感受了几次?这几次用力大小一样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一样呢?那摩擦力的大小会跟什么因素有关?

很显然捕捉“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来学习,唤起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它不是枯燥的, 而是无比有趣的。

3.课外活动科学化

【教学片段】摩擦力知识运用

师:如果某一天你的鞋地被磨光滑了,穿上它很容易摔跤,但你又不舍得扔掉它的时候,你会想到用哪些好办法去改进它呢?

要把这个新知识再应用到实现生活当中,老师还必须安排一个“知识回归”的环节。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分析日常生活现象,去解决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教学只有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体验科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真正体会到学习科学的乐趣。

关注二:突出探究

【教学片段】探索摩擦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师:的确摩擦力的大小是不同的,那你觉得摩擦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呢?(板书学生说到的各种因素,后面写上“?”)(追问你指的本身是哪方面呢?)物体重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接触面的大小……那你能具体说说你认为他们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吗?

师:我们猜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很多因素都有关系,今天我们先选择“与物体的接触面的状况”和“物体的重量”这两个问题进行研究。你准备怎样设计实验证实摩擦力大小确实与这些因素有关?

(1)谁能说说看你认为应该怎样安排实验证实?做这个实验时,不改变的条件是什么?(物体的重量……)改变的条件是什么? (物体接触面的状况)可追问:接触面的不同有哪两种情况(幻灯片总结)

(2)多媒体出示材料,根据这些材料你打算怎样不改变?怎么改变呢?

(3)学生交流。

(4)师:我们每次测量进行三次,这样就能让我们的数据精确些。别忘了正确的测量方法,尽量减少误差,我们比比哪组合作最先完成,把数据汇报给老师。

1.科学探究需要时间

科学课要求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课堂教学,要求学生亲历活动来体验科学,这就需要大量的时间。教师要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学生动手之中。在做中发现问题、进行反思。更改自己的实验方式或操作步骤,设计思路。这样,通过经历从认识—实践—反思—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正好符合科学认识的过程。

2.科学探究需要提供材料

提供材料是科学探究的基础。可以由教师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有结构的材料:也可以动员学生自己带相应的材料。材料必须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材料应与学生的探究能力相适应;应有利于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探索;尽量避免引起与学习无关的行为;而且应该数量充足。

3.科学探究注重动手过程

科学探究在需要结论的同时更注重过程。在于教学目标的多元性,除了书本知识的学习,还包括科学方法与技能的训练,科学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而这些不属于陈述性的知识,这类目标不可能通过教师的讲述、学生简单的记忆模仿就能够学会,而是通过亲历科学探究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内化才能习得的。因此,科学探究应组织学生参与活动, 亲历过程,这样才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

关注三:注重细节

《摩擦力》课堂教学评价 篇8

关键词:生活;探究;细节

一直以来,从关注科学课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双基”教学到关注科学课学习过程与方法,再到现在新课程理念倡导的包含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在内的科学素养的教学,我的教学理念在几年的科学教学中不断地改变,不断地得到提升。

最近听了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与摩擦力》,这是一节典型的科学探究课,以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线索,通过学生的猜想、设计对比实验、实验探究和合作交流等教学环节,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和物体重量关系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构建起科学的概念,主动去获取科学的知识。剖析这节课,并与优秀老师的教学进行比较,我觉得知识目标上关注生活、过程目标上关注探究、情感目标上关注细节应该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关注一:立足生活

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努力在学生生活与科学教学之间建立一种相似或相对的联系,这样学生更有构建的基础和探究的动力,在激发探究兴趣的同时,指点出探究的方向。只要教者有心,科学知识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有意识地把现实问题生活化,把科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而产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1.课堂导入生活化

【教学片段】感知摩擦和摩擦力

师:(出示一根较光滑的木棒,一端涂有油。)上课之前,老师想请一位我们班中最高大的男同学和一位最瘦小的女学生来进行一场夺棒比赛。(学生推荐)请同学们预测一下,谁会赢,谁会输?

两名学生上台进行比赛,瘦小的女孩子赢了。

师:大家觉得为什么比赛的结果会和你们刚才设想的相反?

生:因为男生一端很滑,使不上力。

师:这位学生真会观察,抹了油的那一端,因为手与棒子之间少了摩擦而握不住,另一端,手与棒子之间摩擦比较大,我们可以握得很紧,不易滑动。你们想不想也来感受一下?

师:请同学们将自己的双手分别放在桌子上方或贴着桌面往前推,看看你有什么感觉?

(学生各自感受并小组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感受?

生:把手放在桌子上方,我往前推很轻松。

生:我感觉贴着桌面的时候,有种力在阻碍着我往前运动!

师:我们有亲身的感受,由于摩擦,物体运动时常会受到阻碍,这种阻碍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板书:摩擦力)

师: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摩擦现象,我们来一起看看,这些都是由于哪些物体之间发生摩擦而产生的结果。(课件出示几组图片)

通过游戏引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两个身材相差这么多的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他们产生了疑问,好奇心陡增。而生活中的摩擦现象,让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再把这种感性认识通过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从而走向理性。

2.教学过程情境化

【教学片段】感受摩擦力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感受过摩擦力吗?我们现在来感受一下摩擦力,你有什么好办法?怎样去感受?一分钟时间,学生按自己的方法在感受摩擦力!(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愉快体验摩擦力的存在)

交流:谁先来说说你是怎样感受摩擦力的?感受了几次?这几次用力大小一样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一样呢?那摩擦力的大小会跟什么因素有关?

很显然捕捉“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来学习,唤起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它不是枯燥的,而是无比有趣的。

3.课外活动科学化

【教学片段】摩擦力知识运用

师:如果某一天你的鞋地被磨光滑了,穿上它很容易摔跤,但你又不舍得扔掉它的时候,你会想到用哪些好办法去改进它呢?

要把这个新知识再应用到实现生活当中,老师还必须安排一个“知识回归”的环节。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分析日常生活现象,去解决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教学只有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体验科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真正体会到学习科学的乐趣。

关注二:突出探究

【教学片段】探索摩擦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师:的确摩擦力的大小是不同的,那你觉得摩擦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呢?(板书学生说到的各种因素,后面写上“?”)(追问你指的本身是哪方面呢?)物体重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接触面的大小……那你能具体说说你认为他们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吗?

师:我们猜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很多因素都有关系,今天我们先选择“与物体的接触面的状况”和“物体的重量”这两个问题进行研究。你准备怎样设计实验证实摩擦力大小确实与这些因素有关?

(1)谁能说说看你认为应该怎样安排实验证实?做这个实验时,不改变的条件是什么?(物体的重量……)改变的条件是什么?(物体接触面的状况)可追问:接触面的不同有哪两种情况(幻灯片总结)

(2)多媒体出示材料,根据这些材料你打算怎样不改变?怎么改变呢?

(3)学生交流。

(4)师:我们每次测量进行三次,这样就能让我们的数据精确些。别忘了正确的测量方法,尽量减少误差,我们比比哪组合作最先完成,把数据汇报给老师。

1.科学探究需要时间

科学课要求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课堂教学,要求学生亲历活动来体验科学,这就需要大量的时间。教师要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学生动手之中。在做中发现问题、进行反思。更改自己的实验方式或操作步骤,设计思路。这样,通过经历从认识—实践—反思—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正好符合科学认识的过程。

2.科学探究需要提供材料

提供材料是科学探究的基础。可以由教师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有结构的材料:也可以动员学生自己带相应的材料。材料必须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材料应与学生的探究能力相适应;应有利于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探索;尽量避免引起与学习无关的行为;而且应该数量充足。

3.科学探究注重动手过程

科学探究在需要结论的同时更注重过程。在于教学目标的多元性,除了书本知识的学习,还包括科学方法与技能的训练,科学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而这些不属于陈述性的知识,这类目标不可能通过教师的讲述、学生简单的记忆模仿就能够学会,而是通过亲历科学探究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内化才能习得的。因此,科学探究应组织学生参与活动,亲历过程,这样才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

关注三:注重细节

在科学探究课中,实验教学是主要的科学教学形式,在自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虽然需要自主权,但由于学生对实验的方法不太熟练,很容易出现错误,故而教师的参与、指导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演示测量摩擦力的正确方法时,重点提醒学生注意在拉动弹簧测力计时,一定要沿着水平方向,而且必须悬空,测力计不要与物体表面发生摩擦。这看似平常的细节,实际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就是要较真,来不得半点水分。教师的操作要规范,符合科学的标准,在演示实验中用自己的言行为学生做科学树立榜样,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科学教学中实验操作时需要规范的地方太多了,一不留神,可能就犯下了错误。在科学实验的操作中真是马虎不得,因此,得反复考虑“这样做科学吗?”如果学生能经常这样的话,我想我们的科学教学肯定会越来越规范的。如果让学生经历不科学的研究过程,那还谈得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吗?还不如不经历,一个错误的信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小觑的。科学教学要关注细节,应该包括从预测到实验的整个探究的全过程。教师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实验的方法,而且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仔细记录和思考。引导学生在正确的方向上进行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有效的科学探究过程。

参考文献:

摩擦力的秘密教学反思 篇9

本课为学生提供的有结构的实验材料有:摩擦块、钩码、小车、测力计、皮尺、毛巾、圆柱体、细线等等,这节课主要包含两个学习内容:1、摩擦力的概念;2、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课的开始,可以看出学生对摩擦力的原有经验很丰富,但是他们的认识都是停留在感性的水平上,如果让他们对摩擦力进行准确定义很难,他们只认为摩擦力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理解很不全面,他们判断摩擦力的依据是“有摩擦”现象,认为有摩擦的地方就有摩擦力。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课只学习滑动摩擦力的概念。

观察学生的设计方案,学生基本上能够按照符合逻辑的方式设计实验,但是在材料的选取上学生还是比较随意,有的学生选来的材料没用上,有的最后又取材料。这反映了学生预想与实际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这时教师对有的小组谁的思路好进行评价并引导学生改进实验方案,提醒学生运用科学性的语言进行评价,通过汇报交流,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进一步改进实验效果。

本课力图体现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反映学生对新概念的建构过程;通过教师观察、提问、学生成果汇报交流等多种手段来真实展示学生的学习表现。

《摩擦力的秘密》教学设计 篇10

倪仁英

吴江区八都小学

215233 课题

4、摩擦力的秘密

教材简解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中的第四课。本课在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需要前面力学知识的铺垫,尤其是《力在哪里》中力对物体形状的影响和测量力的大小知识和技能,又为下一课《降落伞》的学习,提供了知识支撑。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三部分:

第一部分,认识摩擦现象和摩擦力,重点在于体验摩擦力。第二部分,研究各种改变摩擦力的方法。

第三部分,针对不同的情况,设计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喜欢科学,爱动脑、爱动手,对实验感兴趣。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并且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但是他们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的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不强。

目标预设 知识与 技能

1、了解什么是摩擦力现象及摩擦现象发生的条件。?

2、判断生活中摩擦力的“功”与“过”?。

3、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归纳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 方法

1、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力的现象。

2、能够设计减小运动物体摩擦力或阻力的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探究生活中的摩擦现象,体验到摩擦力的存在,享受实验成功的喜悦。?

2、意识到摩擦力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存在着负面影响。

教学重点

什么是摩擦力以及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教学难点 研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以及分析摩擦力的“功”与“过”。

设计理念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强调以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本课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进行猜测并设计出合理易行的验证方案,开展科学验证。以多元目标的实现为基础,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案设计及变量控制的方法,使实验操作科学有效地进行,领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唯物主义观点。

设计思路

在教学时依照教学目标并遵循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教学内容上大胆创新,根据力运动的特点,通过操作演示和引用视频再现力运动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发现。引导他们亲身经历“发现问题——进行预测——实验研究——合作交流——生活运用”的科学探究过程。

教学准备

两本书、砖、一面光滑一面粗糙的木板、圆木棒、装满洗洁精的标本瓶、橡皮泥、绳子、秒表、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 学生探究 设计理念

一、激趣导入

1、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先拿来差不多厚的两本书,请同学检查是不是普通的书,有没有刷上胶水,有没有其它什么机关。再一页一页交叉在一起,请两个“大力士”上来把这两本交叉在一起的书拉开。学生拉不开,再加上四个男生一块拉还是拉不开。老师吹了一口“仙气”很容易地让一个同学把书分开。

2、同学们想拉开这两本书,可是我们感到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把书拽住,阻碍两本书分开。你认为这种力量是什么力?(师板书:摩擦力的秘密)学生观察

学生动手拉书

说说自己拉书时候的感受。

学生猜测,认为是摩擦力。

六个学生像拔河一样拉两本交叉在一起的书,居然拉不开,老师吹了几口气就能轻松的分开。课堂一开始的游戏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热情,也使课堂气氛变得异常活跃。

二、探究过程

(一)认识摩擦力

1、跟老师一起来体验摩擦力,伸出你的双手,紧贴在一起,右手用力往上推,你会感到什么?把两手分开一些再做相对运动,还有刚才的感觉吗?伸出你的左脚,在地板上往左推,你有什么感觉?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阻碍运动的力

2、老师一吹,书就很容易分开了,你觉得是怎么回事?老师吹的时候,书页之间被吹开了,也就是接触面分开了,摩擦力就没有了。看来摩擦力产生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板书:接触面

3、教师小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的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4、生活中,你在做什么的时候也感受到摩擦力?教师出示小朋友坐在台阶旁的斜坡上玩滑坡的图片。说说你在玩的时候的感觉。

5、出示海豚和飞机的图片,讲述: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叫阻力。

学生跟着老师一起体验摩擦力

学生说感受

学生回答

学生举例:推窗户、开抽屉、拉人游戏、滑冰等。学生说玩的感受。通过用双手接触和分开来体验,目的是让学生感悟到,只有两个物体互相接触才能产生摩擦力。两个物体如果没有接触面,就不会有摩擦力。“接触面”、“阻碍运动的力”是摩擦力概念中两个较为重要的地方,通过学生手和脚的体会,充分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海豚和飞机分别对应概念中的液体和空气,使得概念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不在是简单的一句话,而是具体的形象的。

(二)判断摩擦力的“功”与“过”。

1、摩擦力的功劳可大了。如果没有了摩擦力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呢?播放动画片《摩擦力是怎么回事》中的一段:蓝猫在很滑的地板上滑倒,站也站不起来。

2、你有这样的经验吗?这时你希望摩擦力大呢还是小呢?你有什么办法?

3、生活中摩擦力有时也有负面作用,教师出示图片:一个同学蹲下,另一个同学拉上他前进。这时你想摩擦力大还是小?你选择在什么地方玩这个游戏?(雪地或光滑的地板上)

4、出示图片:游泳比赛,一次200米自由泳,为了对抗水的阻力约消耗72大卡的热量。这时人们总是希望水的阻力小一点。学生观看动画片

学生谈经验:如雨雪天走路、骑车。穿运动鞋或在路上撒一些灰渣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观看图片 有趣的动画、贴近生活的场景使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脑海里浮现出来,为后面的学习铺好了道路。

判断摩擦力的“功”与“过”选择例子时遵循两个原则:

一、学生有生活经验,二、涵盖了增大摩擦力、减小摩擦力、减小液体的阻力三种类型,力求少而精。

(三)?做研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我们有时希望摩擦力大些,有时希望摩擦力小些,那么你觉得怎样能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1、活动体验:

用手轻轻擦拭桌面和稍用力擦拭桌面,对比感受,有什么不同? 相同的力气擦拭桌面和砂纸面,对比感受,有什么不同?

2、根据我们的体验,猜一猜,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

3、汇报、交流: 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4、师生共同讨论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分发材料,并简要介绍实验要求。

小组活动一:探究怎样减小摩擦力

材料:一块砖、一面光滑一面粗糙的木板(可在木板一面粘上粗砂纸)、10根圆木棒。操作指南:把这块砖平放在粗糙的一面上,用测力计拉一拉,再在光滑的一面上拉一拉,再垫上圆木棒拉一拉。记下三次读数,比较三次摩擦力的大小。接触面的情况 摩擦力的大小

粗糙的一面

光滑的一面

垫上圆木棒

小组活动二:探究怎样增大摩擦力

材料:两块砖、一面光滑一面粗糙的木板(可在木板一面粘上粗砂纸)、10根圆木棒。操作指南:在活动一的那块砖上面再加一块砖,用测力计拉一拉,再在光滑的一面上拉一拉,再垫上圆木棒拉一拉。记下三次读数,比较三次摩擦力的大小。再与活动一的比较。接触面的情况 摩擦力的大小

粗糙的一面

光滑的一面

垫上圆木棒

小组活动三:探究什么形状能减小液体的阻力

材料:装满洗洁精的标本瓶、三块同样大小的橡皮泥、三根绳子、表

操作指南:把绳子捏进橡皮泥里,把橡皮泥捏成正方体、球体、流线体。把其中一块投入饮料瓶,用表记录下这块橡皮泥沉到底用多少秒,取出来后先把绳子上的洗洁精挤回瓶中。再进行下一个。通过比较下落时间的长短来判断它们受到液体阻力的大小。橡皮泥的形状 下落的时间(秒)

正方体

球体

流线体

学生体会压力大,摩擦力大;压力小,摩擦力小

学生体会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学生猜测把接触面变光滑可以减小摩擦力、弄些花纹可以增大摩擦力、滚动能减小摩擦力、把物体的形状设计成流线型可以减少阻力„„

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讨论、交流自己 的意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惟有交流,才能让学生表达更清楚,推理更严密。

三个实验虽然不同,但都以不同的方面验证了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使摩擦力更小,以及流线体在液体中的阻力最小。为了避免学生盲目地动手,在记录单上打上了操作指南,同时也是为了节约时间,也可以分小组进行。

三、总结

1、我们通过实验已经知道了怎样增大或减小摩擦力,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小摩擦力? 依次出示图片:

脱手镯、理发用的电推、滑旱冰、抽屉上的滚轮、给汽车上防滑链、运动员手上的镁粉、挖掘机轮子和推土机的履带

2、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在生活中,希望同学们开动脑筋想办法。让摩擦力扬长避短,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谈收获

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应用意识。

板书设计

4、摩擦力的秘密 产生:接触、运动。阻碍运动的力

接触面

粗糙

大 光滑

小 滚动

更小 流线体

谈物理教学中摩擦力的四大疑点 篇11

1.产生摩擦力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例1 如图1所示,有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现用水平力F作用在B上,三个物体仍然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受到B摩擦力的作用

B.B受到A、C摩擦力的作用

C.B只受C摩擦力的作用

D.C只受地面摩擦力的作用

解析:由于A处于平衡状态,故A不受B的摩擦力;把A、B作为一个整体,水平方向上受到力F的作用,故C对B有向左的摩擦力,根据力的定义,B对C有向右的摩擦力,把A、B、C作为一个整体,由于其受力平衡,故地面对C有向左的摩擦力,根据以上分析,只有选项C正确。

参考答案:C

2.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一提到摩擦力,有些同学总认为F阻碍物体的运动,错误的原因是将“阻碍物体的运动”和“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混淆。F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不一定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例2 如图2所示,小车B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当物块A在小车的左端以初速度VO 向右滑行 时,小车B也会向右滑行。此时A对B的滑行摩擦力向右,与小车B的运动方向相同,所以A对B的滑动摩擦力是动力,而B对A的滑动摩擦力与A的运动方向相反,是阻力。

点评: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而不一定和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3.受静摩擦力运动的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

例3 如图3所示.,当物体A与传送带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与传送带之間()

A.无摩擦力

B.有滑动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

C.有滑动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下

D.有静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

解析:物体A与传送带一起匀速直线运动,两者相对静止。可用假设光滑法判断是否有摩擦力,如果A与传送带之间光滑,则物体将沿传送带向下运动,所以可得出两者间为静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

参考答案:D

点评:“相对静止”和“相对运动”是相对于两个接触的物体之间。平时说的“静止”和“运动”是以地面为参考系。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例题(略)

《摩擦力》课堂教学评价 篇12

一、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中有一个不满足, 则摩擦力一定为零;但摩擦力为零, 则不一定是某个条件不满足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有: (1) 相互接触; (2) 接触面上有正压力存在; (3) 接触画不光滑; (4) 有相对运动 (相对运动趋势) 。产生摩擦力的四个条件, 缺一不可, 若少一个条件。则接触面上就没有摩擦力存在, 即摩擦力为零。但是, 若摩擦力为零, 则不满足的条件就会有多种可能。如图l所示, C是水平地面, 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 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说明它们之间的摩擦力为零。那么, A、B间的接触面是不是就一定是光滑的呢?其原因可能是A与B无相对运动, 但其接触面不光滑;也可能是A与B无相对运动, 但其接触面光滑。

二、受到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一定有相对运动, 但不一定运动;受静摩擦力的物体一定相对静止, 但不一定静止

通常说某个物体静止还是运动, 是以地球为参考系。滑动摩擦产生的条件之一是物体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所谓相对运动, 是把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而我们平时所说的运动是以地球为参考系, 所以滑动摩擦力是否产生只看两个物体间是否有相对运动, 而不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地球是静止还是运动。

同理, 产生静摩擦力的物体之间处于相对静止。所谓相对静止, 是把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而我们平时所说的静止是以地球为参考系。当一个物体与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之间保持相对静止时, 这个物体的相对静止与静止是一回事;但当与相对地球运动的物体保持相对静止时, 这里的静止与相对静止就完全不同了。所以, 不能认为受到静摩擦力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三、静摩擦力的产生一定要有相对运动趋势, 但相对运动趋势不一定是由外力产生的

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之一是两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但引起这一“趋势”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由于外力作用;二是由于相互接触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因为教材上引入静摩擦力用的是前者。所以许多同学认为有外力作用在物体上才有静摩擦力。

如图2所示, 置于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平板车上的货箱, 当平板车加速或减速行驶以及驶入弯道时, 如果货箱始终与平板车保持相对静止, 货箱则始终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显然, 这并不是因为货箱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其他外力的作用。而是由于在这些情况下货箱相对于车底部有向后、向前或向弯道外侧运动的趋势。当平板车做匀速运动时, 货箱不会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原因是此时货箱与平板车间没有相对运动趋势。可见, 产生静摩擦力, 除了接触面粗糙、接触面间存在弹力外, 必须具有相对运动趋势。而这种相对运动趋势, 既可以是由外力而产生, 也可以是因运动状态的改变而产生。

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正压力成正比, 但正压力不一定与重力大小相等

若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 根据F=μFN可知, 两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一定与正压力成正比。正压力是作用在支持面上且与作用面垂直的力, 其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它可能大于重力或小于重力, 也可能等于重力或与重力无关。

如图3所示, 不论支持面情况如何, 也不管物体受力情况如何复杂, 物体对支持面的正压力和支持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总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所以许多情况下都是通过求物体所受的支持力求得正压力。

五、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相对运动 (相对运动趋势) 的方向相反。但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或共线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但却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没有必然的联系。例如, 在笔直公路上运动的物体, 其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但这并不是说它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相对运动方向是指把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研究对象相对该参照物的运动方向。当研究对象同时参与几种运动时, 相对运动方向应是相对接触物体的合运动的方向。

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所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 是指把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作为参照物而确定的方向, 即假若没有摩擦力, 研究对象相对于该参照物可能出现的运动方向。常见的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但不是所有情况下的摩擦力均如此。

如图5所示, 一人站在扶梯上, 随扶梯斜向上加速上升。人沿扶梯斜向上运动, 而这时人所受的摩擦力却是水平方向, 与运动方向并不共线。

六、一对滑动摩擦力一定做负功, 但单个滑动摩擦力不一定做负功;一对静摩擦力一定不做功, 但单个静摩擦力不一定不做功

对于单个摩擦力而言, 不论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 既可以对物体做正功, 也可以对物体做负功, 还可能不做功。力对物体做功是要看哪个力对哪个物体在哪个过程中做的功, 而不是由力的性质来决定的。力做正功还是做负功要看这个力是动力还是阻力。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也可能与位移方向垂直。而一对静摩擦力永远不做功。因为两个物体保持相对静止, 这一对静摩擦力中如果有一个对某物体做正功, 则它的反作用力一定对物体系统中的另一个物体做负功, 而且它们的代数和一定为零 (这是因为这两个静摩擦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两个物体的位移又总是相等的缘故) 。从能量的观点看, —对静摩擦力做功的结果, 只是使机械能从其中的一个物体向另一个物体转移, 并没有机械能向内能的转化, 即没有摩擦生热。但一对滑动摩擦力就不一样了, 一对滑动摩擦力分别对两个物体做功, 共有如下三种可能: (1) 一个做正功, 另一个做负功; (2) 一个做负功, 另一个不做功; (3) 两个都做负功。这三种情况的共同点是它们的代数和总是负值, 反映的物理规律是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总的结果除了使一部分机械能从一个物体向另一个物体转移以外, 还使一部分机械能向内能转化, 即摩擦生热。

高一物理摩擦力教学设计 篇13

(1)当拉力大小变为5 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

(2)当拉力大小变为12 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

(3)此后若将拉力又减小为5 N(物体仍在滑动),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

(4)若撤去拉力,在物体继续滑动的过程中,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取g=10 N/kg)

解析:(1)当拉力F=5 N时,F

(2)当拉力F=12 N时,F>fmax,物体滑动起来,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F滑=μN=μmg=0.5×2×10 N=10 N;

(3)当拉力又减小为5 N时,由于物体仍在地面上滑动,所以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仍是滑动摩擦力,所以仍是10 N;

(4)当拉力撤去后,由于物体继续在地面上滑动,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仍是滑动摩擦力,所以仍为10 N.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14

在课堂中,我主要抓住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1.认知摩擦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入不仅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能拉住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思考。教学一开始,我让两个学生上来比赛:看谁的力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感知摩擦力、测量摩擦力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先体验摩擦力,手放在桌面上拖动的实验来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真实感觉,在充分描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把手放在桌面上的时候感受到的力就是摩擦力。出示摩擦力的定义,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摩擦力的概念。然后指出,摩擦力不仅能感受到,它的大小还是可以测量的。将如何测量,测量方法进行指导,并演示。

3.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首先让学生大胆想象和猜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根据学生的猜测,然后选出两个猜测进行研究。记录单填写由易到难。

4.总结延伸应用

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对课进行小结,然后在游戏中应用。

整堂课,教学流畅,教学目标达成,但反观课堂觉得也有缺憾的地方:

1.教师的语言不够富有激情,这样整个课堂显得缺少一种激情。适当的评价会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但在课堂上,我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也较少,当学生回答完问题或汇报后,老师没有及时跟上评价,这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2、对教材还没有吃透,在导入摩擦和摩擦力的概念时,还是按照书本上的,更科学,学生更能感受到摩擦和摩擦力的概念。

《摩擦力》课堂教学评价 篇15

一、知识来源于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初中物理课本中所归纳的公式、定理等都是科学家通过实践活动加以认证的严密逻辑体系的再现。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例如, 冬天马路结冰后特别容易滑倒, 当你在冰上撒一层盐后就不那么滑了;大雪过后, 在冰上行走与在雪中行走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受;自行车的刹车系统是如何进行工作的?引导学生对这些生活现象进行积极思考, 考虑这中间蕴含着哪些物理现象, 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等, 让学生体会到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巧用“实践与总结”教学方法

1. 初中物理课程中关于“摩擦力”的教学安排, 是利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引入新课。

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观察, 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提出合理的猜想,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通过“合理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整理”等教学流程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并获取知识的能力, 通过实践学生会更深刻地理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两个重要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 从而形成深刻的记忆, 增强其动手操作的能力, 为接下来的物理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规律的总结总是借助一定的实践活动来完成, 组织学生动手操作, 是此次教学的重点。

教师为学生实验准备必要的器材, 其中包括弹簧测力计、长方体木块、正方体木块、等质量等底面积的铁快和铜块、木板、玻璃板、毛巾、小木棍、实验记录表格。教具准备齐全后, 学生分组实验, 由他们自行选择他们认为应该用到的实验器材, 以便证明他们猜想的正确性。实践活动开始前, 教师应介绍此次活动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强调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让各个小组自行安排, 做好组员任务分工, 做好实验记录, 共同完成此次实践活动。实验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观察各个小组的操作流程, 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 指导学生顺利完成实验。

3. 实验结束后, 各小组进行交流, 分享实验成果。

此刻, 对于各小组的实验结果, 无论他们正确与否都要给予鼓励, 肯定他们敢于猜想, 大胆实践的勇气。小组交流结束后, 教师要公布正确的实验结果, 强调在计算有关摩擦力的大小时, 应先判断该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再根据通过实验推算出的公式进行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计算公式为f=μN, 式中的μ叫动摩擦因数, 也叫滑动摩擦系数, 它只跟材料、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跟接触面积大小无关。N为正压力。经过总结, 让学生发现静摩擦力与物体的平衡条件的相关关系。公布正确实验结果以后, 布置学生完成一项特殊的家庭作业:观察家里与摩擦力有关的现象并指出其属于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 测量出摩擦力的大小。作业批改以后, 给予表现优异的学生特殊的奖励。

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是青少年进入物理知识殿堂的启蒙培育, 它主要是通过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来获取物理知识, 训练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而这个阶段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自身综合能力的养成等对于接下来的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与总结”的教育方法, 一方面能考察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 对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进行猜想、验证, 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最重要的是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勇于尝试;另一方面, 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在小组活动中, 成员之间相互鼓励, 相互监督, 共同探讨真理, 从而为今后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 “实践与总结”的教学方法值得尝试。

教师在物理教学中, 应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同学们真正掌握物理知识。实践活动应该具有以下几种特点:灵活性、多样性、清晰性、多角度性等。初中的物理学习, 使用实验研究的方法, 可以提高教师的上课成效, 帮助学生更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物理学习应多与实践相联系,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摘要:初中物理教材共分为两册, 它的教学重点是从实际生活中出发, 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为例进行教学, 使学生对物理学这门基础性的自然科学有初步的了解。本文重点介绍了初中物理摩擦力的教学案例, 以其为中心, 借助“实践与总结”的教学方法, 归纳整理初中物理教学的规律性, 从而为学生高中的物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摩擦力教学,实践与总结,操作性,归纳整理

参考文献

[1]谢慧英.“摩擦力”科学探究的教学设计[J].湖南中学物理, 2011 (04) .

上一篇:厂纪厂规试题答案下一篇:本班学生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