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人教版初高中语文目录

2024-10-12

(新版)人教版初高中语文目录(精选8篇)

(新版)人教版初高中语文目录 篇1

人教版初中语文新课标教材最新目录

初一(上)第一单元 散步(莫怀戚)2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3* 羚羊木雕(张之路)4* 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泰戈尔)

荷叶母亲(冰心)《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

咏雪(刘义庆)

陈太丘与友期(刘义庆)写作: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第二单元 我的老师(魏巍)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8 我的早年生活(温斯顿·丘吉尔)9* 王几何(马及时)10 《论语》十二章 写作:说真话,抒真情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

第三单元 春(朱自清)12 济南的冬天(老舍)13* 风雨(贾平凹)14* 秋天(何其芳)15*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曹操)

次北固山下(王湾)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写作:文从字顺

第四单元 紫藤萝瀑布(宗璞)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18* 短文两篇(蝉 贝壳)

蝉(小思)

贝壳(席慕容)19* 在山的那边(王家新)20 虽有嘉肴(《礼记》)写作:突出中心 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

第五单元 21 化石吟(张锋)22 看云识天气(朱泳燚)23* 绿色蝈蝈(法布尔)24* 月亮上的足迹(朱长超)25 河中石兽(纪昀)写作:条理清楚

第六单元 小圣施威降大圣(吴承恩)27 皇帝的新装(安徒生)28* 女娲造人(袁珂)29*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金波)30 寓言四则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伊索)

蚊子和狮子(伊索)

智子疑邻(韩非)

塞翁失马(《淮南子》)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 初一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 龟虽寿(曹操)过故人庄(孟浩然)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夜雨寄北(李商隐)泊秦淮(杜牧)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观书有感(朱熹)浣溪沙(晏殊)如梦令(李清照)

名著导读

《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冰心)《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像的魅力(伊索)

附录

附录 硬笔书法

人教版初中语文目录

初一(下)

第一单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2 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3 丑小鸭(安徒生)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5 伤仲永(王安石)写作:叙事要完整

第二单元 黄河颂(光未然)7 最后一课(都德)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10 木兰诗(郭茂倩)写作:抒发真情实感 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 黄河,母亲河

第三单元 邓稼先(杨振宁)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音乐巨人贝多芬(何为)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15 孙权劝学(司马光)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

第四单元 道德修养 16 社戏(鲁迅)安塞腰鼓(刘成章)18 竹影(丰子恺)19 观舞记(冰心)20 口技(林嗣环)写作:表达自己的看法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

第五单元 伟大的悲剧(茨威格)22 在沙漠中心(圣埃克絮佩里)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24 真正的英雄(里根)25 短文两篇

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山海经》)共工怒触不周山(《淮南子》)第六单元 猫(郑振铎)27斑羚飞度(沈石溪)28华南虎(牛汉)29 马(布封)30 狼(蒲松龄)写作:描写要生动

初一下册课外古诗词背诵 1 山中杂诗(吴均)2 竹里馆(王维)3 峨眉山月歌(李白)4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5 逢入京使(岑参)6 滁州西涧(韦应物)7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8 送灵澈上人(刘长卿)9 约客(赵师秀)10 论诗(赵翼)

名著导读

《童年》在苦难中长大(马克西姆·高尔基)

《昆虫记》: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法布尔)

附录

临摹、欣赏颜体书法 汉语词类表(实词)

人教版初中语文目录

初二(上)

第一单元 新闻两则(毛泽东)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2 芦花荡(孙犁)3* 蜡烛(西蒙诺夫)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

5* 亲爱的爸爸妈妈(聂华苓)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第二单元 阿长与《山海经》(鲁迅)7 背影(朱自清)8* 台阶(李森祥)9 老王(杨绛)10 信客(余秋雨)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

第三单元 中国石拱桥(茅以升)12 桥之美(吴冠中)13 苏州园林(叶圣陶)14 故宫博物院(黄传惕)15* 说“屏”(陈从周)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 说不尽的桥

第四单元 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17 奇妙的克隆(谈家祯)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阿西莫夫)

恐龙无处不在(阿西莫夫)被压扁的沙子(阿西莫夫)19* 生物入侵者(梅涛)20* 落日的幻觉(黄天祥)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走上辩论台

第五单元 桃花源记(陶渊明)22 短文两篇 陋室铭(刘禹锡)爱莲说(周敦颐)23* 核舟记(魏学洢)24* 大道之行也(《札记》)25 杜甫诗三首(杜甫)望岳(杜甫)春望(杜甫)石壕吏(杜甫)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 莲文化的魅力

第六单元 三峡(郦道元)27 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记承天寺夜游(苏轼)28* 观潮(周密)29* 湖心亭看雪(张岱)

诗四首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使至塞上(王维)

渡荆门送别(李白)

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怎样搜集资料

初二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 1 长歌行 汉乐府(郭茂倩)2 野望(王绩)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4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5 黄鹤楼(崔颢)6 送友人(李白)7 秋词(刘禹锡)8 鲁山山行(梅尧臣)9 浣溪沙(苏轼)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鲁迅)《骆驼祥子》: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老舍)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尼·奥斯特洛夫斯基)附录

欣赏王羲之书法 汉语词类表(虚词)

中学语文八年级上册相关知识积累 带*是略读课文

人教版初中语文目录

初二(下)

第一单元 藤野先生(鲁迅)2 我的母亲(胡适)3* 我的第一本书(牛汉)4 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5* 我的童年(季羡林)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 献给母亲的歌

第二单元 雪(鲁迅)7* 雷电颂(郭沫若)

8* 短文两篇(巴金)日(巴金)月(巴金)海燕(马克西姆·高尔基)10* 组歌(节选)(纪伯伦)浪之歌(纪伯伦)雨之歌(纪伯伦)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寻觅春天的踪迹

第三单元 敬畏自然(严春友)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吴刚)13* 旅鼠之谜(位梦华)14* 大雁归来(利奥波德)15 喂—出来(星新一)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 科海泛舟

第四单元 云南的歌会(沈从文)17 端午的鸭蛋(汪曾祺)18 吆喝(萧乾)19* 春酒(琦君)20* 俗世奇人(冯骥才)泥人张(冯骥才)好嘴杨巴(冯骥才)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 到民间采风去

第五单元 与朱元思书(吴均)22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23* 马说(韩愈)送东阳马生序(宋濂)25 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赤壁(杜牧)过零丁洋(文天祥)水调歌头(苏轼)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

第六单元 小石潭记(柳宗元)27 岳阳楼记(范仲淹)28 醉翁亭记(欧阳修)29* 满井游记(袁宏道)30 诗五首 饮酒(陶渊明)行路难(李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己亥杂诗(龚自珍)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背起行囊走四方

初二下策课外古诗词诵读 1 赠从弟(刘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3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4 终南别业(王维)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6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7 无题(李商隐)8 相见欢(李煜)9 登飞来峰(王安石)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范仲淹)

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科学与幻想之旅(儒勒·凡尔纳)《名人传》: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罗曼·罗兰)

附录 欣赏唐人狂草 短语结构类型表 句子成分简表 标点符号用法

中学语文八年级下册相关知识积累

人教版初中语文目录

初三(上)

第一单元 沁园春雪(毛泽东)2 雨说(郑愁予)3* 星星变奏曲(江河)4* 外国诗两首 蝈蝈与蛐蛐(济慈)夜(叶赛宁)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雨的诉说

第二单元 敬业与乐业(梁启超)6*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雨果)傅雷家书两则(傅雷)1954年10月2日(傅雷)1955年1月26日(傅雷)8*致女儿的信(苏霍姆林斯基)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演讲:

微笑着面对生活

第三单元 故乡(鲁迅)10* 孤独之旅(曹文轩)11 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12* 心声(黄蓓佳)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青春随想

第四单元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罗迦·费·因格)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15* 短文两篇 谈读书(培根)不求甚解(马南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好读书 读好书

第五单元 智取生辰纲(施耐庵)18* 杨修之死(罗贯中)19 范进中举(吴敬梓)20* 香菱学诗(曹雪芹)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

第六单元 陈涉世家(司马迁)22 唐雎不辱使命(刘向)23* 隆中对(陈寿)24* 出师表(诸葛亮)25 词五首 望江南(温庭筠)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武陵春(李清照)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初三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 1 观刈麦(白居易)2 月夜(刘方平)3 商山早行(温庭筠)4 卜算子 咏梅(陆游)5 破阵子(晏殊)6 浣溪沙(苏轼)7 醉花阴(李清照)8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山坡羊 骊山怀古(张养浩)10 朝天子 咏喇叭(王磐)名著导读

《水浒》: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施耐庵)

《傅雷家书》: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傅雷)

培根随笔:透彻的说理,隽永的警句(培根)附录

怎样读诗 谈谈小说

复句常用关联词语一览表 常用修辞格简表

人教版初中语文目录

初三(下)

第一单元 诗两首

我爱这土地(艾青)乡愁(余光中)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4 外国诗两首 祖国(莱蒙托夫)黑人谈河流(休斯)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脚踏一方土

第二单元 孔乙己(鲁迅)6 蒲柳人家(刘绍棠)7 变色龙(契诃夫)8 热爱生命(杰克·伦敦)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走进小说天地

第三单元 谈生命(冰心)10 那树(王鼎钧)11 地下森林断想(张抗抗)12 人生(勃兰兑斯)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关注我们的社区

第四单元 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14 变脸(魏明伦)15 枣儿(孙鸿)16 音乐之声(勒曼)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乘着音乐的翅膀

第五单元 公输(《墨子》)18 《孟子》两章(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19 鱼我所欲也(孟子)20 《庄子》故事两则(庄子)惠子相梁(《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上(《庄子》)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第六单元 曹刿论战(《左传》)22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23 愚公移山(《列子》)24 《诗经》两首(《诗经》)关雎(《诗经》)蒹葭(《诗经》)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

初三下册课外古诗词背诵 1 从军行(杨炯)2 月下独酌(李白)羌村三首(之三)(杜甫)登楼(杜甫)走马川行奉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7 望月有感(白居易)8 雁门太守行(李贺)9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别云间(夏完淳)

名著导读

《格列佛游记》:奇异的想像,辛辣的讽刺(乔纳森·斯威夫特)《简·爱》:人生追求的二重奏(夏洛蒂·勃朗特)

附录 谈谈散文 谈谈戏剧文学

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最新目录 必修一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2.诗两首

雨巷................................................戴望舒 再别康桥....................................徐志摩 3.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 第二单元

4.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5.荆轲刺秦王..............................《战国策》 6.*鸿门宴................................司马迁 第三单元

7.记念刘和珍君..................................鲁迅 8.小狗包弟...............................巴金

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 第四单元 10.短新闻两篇

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 杨兴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罗森塔尔 11.包身工........................................夏衍 44 12.*飞向太空的航程.....................贾永曹智 白瑞雪 必修二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荷塘月色.........................................朱自清 2.故都的秋.........................................郁达夫 3.*囚绿记.........................................陆蠡 第二单元 4.《诗经》两首 氓 采薇

5.离骚.............................................屈原 6.*《孔雀东南飞》(并序)7.*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短歌行..........................................曹操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第三单元

8.兰亭集序..........................................王羲之 9.赤壁赋............................................苏轼 10.*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第四单元

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 12.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 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 第三册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 2.祝福...............................................鲁迅 3.*老人与海...................................海明威 第二单元

4.蜀道难..............................................李白 5.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

6.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7.*李商隐诗两首 锦瑟 马嵬(其二)第三单元

8.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9.劝学..............................................《荀子》 10.*过秦论...........................................贾谊 11.*师说.............................................韩愈 第四单元

12.动物游戏之谜...............................周立明 13.宇宙的边疆............................卡尔·萨根 14.*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加来道雄

第四册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窦娥冤...............................关汉卿

2.雷雨............................................曹禹 3.*哈姆莱特.............................莎士比亚 第二单元

4.柳永词两首 望海潮 雨霖铃 5.苏轼词两首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定** 6.辛弃疾词两首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李清照词两首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第三单元

8.拿来主义..........................................鲁迅 9.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弗罗姆 10.*短文三篇

热爱生命........蒙田 信条.........富尔格姆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 第四单元

11.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12.苏武传.....................................班固 13.*张衡传..........................................范晔 第五册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 2.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

3.*边城.............................................沈从文 第二单元

4.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 5.滕王阁序...........................................王勃 6.*逍遥游..........................................庄周 7.*陈情表..........................................李密 第三单元

8.咬文嚼字....................................朱光潜 9.*说“木叶”.......................................林庚 10.*谈中国诗...................................钱钟书 第四单元

11.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 12.作为生物的社会..................................刘易斯·托马斯

13.*宇宙的未来.....................史蒂芬·霍金

(新版)人教版初高中语文目录 篇2

一.学科特征突显对人文性的理解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人教版教材加入了许多有关人文、人性的内容, 在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学科特征的同时, 力求突出对人文性的理解, 努力“挣脱功利主义和工具性的桎梏, 为语文教育走向其人文性本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为便于研究, 仅以第一册内容为依据 (以下同) 。比如《我有一个梦想》《我的呼吁》《花未眠》《我的空中楼阁》《〈宽容〉序言》等。人文性特质的增强, 对人性的尊重, 赋予了语文教育更多的生活意义和人性价值, 这是对学生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关怀的具体体现。人教版教材对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 进行了重新选择。比如:朦胧派诗人舒婷作品的不同取舍, 《致橡树》的回归取代了旧教材的《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突出了对人性的关怀。《致橡树》表达了对建立在平等尊重基础上的爱的追求, 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平等, 友爱, 团结的新型的人际关系。而《祖国》则更多表达的是热爱祖国的“政治”话题。

二.编排体系结构趋于整合

美国心理学家赫伯·格乔伊说:“明天的文盲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 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学习的人。”由此可见学习能力及方法的重要性, 而人教版教材显然注重了这一方面。其主要体现就是结构的日趋整合, 即构建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发展学生健康个性的教材体系。这一体系, 不仅有机地融合了语文内部的读、写、说的要求, 而且紧密地联系了社会生活和其他学科知识, 多层次, 多角度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阅读教材和写作、口语交际教材分开编排。“在阅读教材中, 兼顾写作、口语交际;在写作、口语交际教材中, 兼顾阅读。教材与写作、口语交际教材相配合, 合编为一本书。”[2]阅读教材部分, 仍按单元组合编写, 但人教版教材的独特之处, 就是改文体杂糅回归为文体统一, 每单元都按照文体组织, 每四课组成一单元, 共六单元, 每单元前均保持有单元说明, 并且每单元后都有知识短文的学习。课文共有24篇, 教读课文与自读课文各占50%, 每篇课前删除了所谓的“学习重点”或“自读提示”, 单元说明更见详细。基本按照先介绍本单元文章的体裁和内容, 再说明其相关的特点, 最后强调学习的重点和方法展开编写。人教版教材增加了大量的知识短文和综合性专题的学习内容。比如:第一册新增了《综合性学习拥抱文学的骄子———诗歌》《散文的艺术魅力》《综合性学习民居文化》《怎样学习文言文》《文言实词的特点》等5篇文章。显然, 人教版教材不仅注重学科内知识的贯通、衔接, 还注重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纵横联系, 而且在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 还注重学习过程。这样, 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3]。

在写作, 口语交际教材部分, 按照写作心理编排, 内容整合优化易于学生接受。比如, 教材第一册“写作, 口语交际”教材部分也分五个单元, 但内容更加紧凑, 如把“用心感受生活”和“深入思考生活”整合为“感觉与思考”等。把单元外材料“自由写作实践”整合为一单元, 且新增了“个性与创新”单元。这样有利于学生把握写作的内部规律, 提高写作能力, 同时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可见, 人教版教材内容最出彩之处就是主次分明条理清晰、线索简明一目了然。既富有思想教育功能, 又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 还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2.配有部分内容的图片、注释、表格、资料。精选了大量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黑白和彩色图片, 具有较强的审美观赏价值和教育功能, 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如:北京清华园荷塘和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的手迹。课文下面都有准确简练的注释。练习题设计有清晰直观的表格, 显得更加清楚, 赏心悦目, 便于理解。如《荷塘月色》的表格设计等。课文后面提供有客观真实独具权威的相关资料。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后配有《论语》的说明等。同时, 新增了大量的选作题, 激发学生动脑去思考,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突出了创新和综合的特点。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说读写的能力。如:第一册第3课第4题“课外查找资料, 了解新时期文学中‘朦胧诗’和‘后朦胧读’及重要作家作品, 然后在班上展开交流”, 第11课、第3题“就其中一点谈你的看法, 并写一二百字的短文”等等。新增了用现代观念审视文言文的思想内容的要求, 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如:第一册第18课第1题第3小题“讨论:今天看来, 越国终能灭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等。这样, 兼顾不同程度的学生, 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既提高了学生的智能素质, 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能力。另外, 部分外国作品附加了英文原文, 如:《我有一个梦想》, 这样有利于学生体会中英文两种语文的异同, 体现了一种更加开放的文化态度。

三.选文内容文质兼美不断优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但是, 你要让他心理的诗的琴弦响起来, 要打开他创作的源泉, 就必须教给他观察和发觉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众多的关系。”笔者以为学习亦然。这样说来, 学习内容即教材选文也就极其重要了。总体说来, 人教版教材的选文, 选择空间更加广阔, 有吸纳全人类最优秀文化遗产的趋势。笔者认为这样一方面提升了课文的文化底蕴, 另一方面又增加了学习难度。以第一册为例来说, 诺贝尔奖得主的作品突增。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花未眠》, 两位和平奖得主: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法国白人医生史怀哲《我的呼吁》。选文主要涉及审美、自由平等的追求和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等领域, 学生在阅读中有较强的新鲜感和新奇感,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开阔学生的胸襟和视野。这些作品虽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尽相同, 但是, “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有利于形成学生以人类意识为基础的胸襟、气度和眼光, 从而培养起一种民族意识与人类意识相统一的精神品格”。[4]它们的入选, 标志着教材体系的更加开放和与世界先进文化接轨的趋势。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增加中外诗歌内容, 删减文言文内容。人教版教材大幅度增加了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的内容。高一上学期, 是初高中的衔接过渡阶段, 教材首先设置的是诗歌单元, 利于学生记诵和赏析;同时增加了诗歌的数量, 由13首上升为16首。新增了风格各异的诗作6首, 如:中国台湾当代诗人郑愁予的《错误》, 奥地利象征主义诗人里尔克的《豹》等, 同时降低了学习难度, 由背诵降低为有感情的朗读和诵读, 增强了学生对诗歌的领悟力。第一册文言文内容压缩, 仅两单元共8课, 所选文言文多篇幅较短, 对学生要求有所降低, 只《邹忌讽齐王纳谏》《劝学》这两篇要背诵, 8篇文言文只背诵2篇, 占25%。在衔接阶段, 在继承传统文化 (主要是文言文) 方面, 要求有所降低, 更侧重学生对语感的把握, 即有感情的朗读和诵读。这种变化无疑是可取的, 当然, 随着年级的变化, 文言文的分量也有所递增。

2.课文教学难度增大, 课本练习难度降低。主要表现为自读课文《死水》《赞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胡同文化》提升为教读课文。相比较而言, 对同一选文的处理, 人教版教材的教学要求较高。但练习题难度相对应的却降低了, 把练习题第一题或最后一题设置难度较大, 学生不感兴趣, 练习效果不明显的题目删除, 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如《荷塘月色》的练习一:“朗读课文, 找出最能表达作者感情基调的语句, 然后联系景物描写, 说说作者的感情发展变化。”这道题涉及到当时的政治形势和作家的家庭生活等因素, 对高一学生来说, 难度太大。而人教版教材的问题设计, 其角度更加灵活, 随之变化为:“讨论:对于本文中‘我’应该怎样认识?下面两种看法供参考------”从中我们不难发现, 人教版教材在降低难度的同时, 改换了提问的角度, 即问题的切入点选择得更新颖, 富有新意, 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当然,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 恕不赘述。

3.增加了大量的“课外阅读”、“搜索”、“讨论”和“探究”的要求。教材设计基本每一课都设计这类题型, 且题量较大, 可以说是教材课后练习改革的一大亮点, 这一尝试在当时无疑起到了课程改革风向标的作用。有的是培养找资料的能力, 如:教材第一册第9课第4题“课外搜集有关马克思的资料”等;有的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动手写作能力, 如:第一册第4课第3课“开一次诗歌朗诵会, 朗诵你自己写的或你最喜欢的诗歌;第23课第4题“写一篇一二百字的劝学文字”等;有的大力倡导自主, 合作, 探讨的学习方式, 如:第3课第3题“和同学们交流讨论一下”等。这样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的整体素养和综合素质, 值得教材编写者借鉴。

参考文献

[1]陈杰关怀人性与张扬理性:析2003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人文精神。语文教学通讯, 高中刊, 2003, 10。

[2]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语文 (第一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语文教学大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高中语文人教版文言文注释质疑 篇3

人教版高一第一册第五单元四篇课文属于先秦历史散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编年体的《左传》,有国别体的《国语》和《战国策》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课文的部分注释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下面我想谈谈我对这些注释的一点肤浅看法。

这个单元由四篇课文组成,分别是《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邹忌讽齐王纳谏》和《触龙说赵太后》。《烛之武退秦师》第三段有一处注释值得商榷。原文说:“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课文对“焉用亡郑以陪邻?”是这样注释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焉,何。用,介词,表原因。陪,增加。邻,邻国,指晋国。”这儿把“用”注释为“介词,表原因”,我认为表原因这种说法欠合理。“用”的几种常见用法为:1.使用、采用。《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用李斯谋。”2.任用。《孟子·梁惠王下》:“见贤焉,然后用之。”3.用处,作用。《韩非子·五蠹》:“赏其功,必禁无用。”《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4.资财。《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5.介词。因为,由于。《史记·李广传》:“广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6.介词。以。《史记·匈奴列传》:“用其姊妻之。”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用”的常见用法可以分为三类,作动词,名词和介词,而作介词表原因的时候作“因为、由于”讲。所以,我认为这儿的“用”应该注释为“介词,用”,和后面的“亡郑”组成介宾结构。那么“焉用亡郑以陪邻?”就可以注释为“为什么用灭亡郑国这件事来增加邻国的土地呢?”这样理解文章就顺畅得多。

《勾践灭吴》第三段讲述了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采取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文中这样说:“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埋葬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在这几句话中,课文对“政”是这样注释的:“政,通‘征,指徭役赋税”。我认为此处的“政”应当是“徭役”(古时候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的劳动),而不应包括“赋税”。因为课文第三段最后一句话“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既然十年都不向国人收取赋税了,那么嫡子为国事而死,免除三年的赋税就没什么意义了。就是说,嫡子死于国事,政府在三年中不再征调他的家人去服劳役。这样解释,上下文就没有矛盾并且十分顺畅。另外,“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这句话中,课文把“贫病者”注释为“贫苦和重病的人”,我认为此处的“病”应是“困窘不堪”的意思而不是“患重病的人”,“贫病者”应注释为“贫苦不堪的人”。“病”的几种常见用法为:1.病,生病。《孟子·滕文公上》:“吾固愿见,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见。”2.精疲力尽。《韩非子·初见秦》:“士民疲病于内,霸王之名不成。”3.毛病、弊病。《新唐书·杜希全传》:“献体要八章,砭切政病。”4.担心、忧虑。《论语·卫灵公》:“君子病无能焉,无病人之不己知也。”5.困窘不堪。《捕蛇者说》:“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这儿的“病”如果理解成“困窘不堪”就不会和上文的“疾疹”(患病的人)相重复了。

《触龙说赵太后》第三段有一处说:“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课文把“持其踵为之泣”注释为“握着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我认为这样注释不合理,哪有母亲送女儿时握着她的脚后跟不让她走的呢?同时,赵威后贵为太后,长幼君臣尊卑的等级关系似乎也决定了她不可能抱持自己女儿的脚后跟。所以“持”应为“止”,“持其踵”应为“使其踵止”,意为不想离开她。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持,制止意”,“持其踵”是说母亲拉着女儿,女儿不能举步。另外,课文中还说“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高中语文课本对“必勿使反”的原因注释为:“一定不要让她回来。古代诸侯之女出嫁别国,只有遭到休弃,或所嫁之国灭亡时,才能回娘家。我认为“必勿使反”的“反”,只能理解为“被弃回娘家”、“遭到休弃”,不能理解为“回来”“回娘家”。古代的婚俗,女儿出嫁可以归宁父母。《诗经·周南·葛覃》:“归宁父母。”毛传曰:“宁,安也。父母在则有时归宁耳。”《后汉书·列女传·刘长卿妻》:“妻防远嫌疑,不肯归宁。”明代的民间风俗是“娶妇三日归宁”。女子出嫁后被弃回娘家称“反”、称“来归”,《谷梁传·隐公二年》:“礼,妇人谓嫁曰归,反曰来归。”晋范宁注:“嫁而曰归,明外属也。反曰来归,明从外至。反谓为夫家所遣。”女儿出嫁,赵太后也许难受流泪,但她决不会为此作生离死别、泣涕涟涟状,她深深担心的是女儿被弃回来,“必勿使反”。乃是为了女儿生儿育女,“有子孙相继为王”。“反”前的一个“使”字就决定了这“反”是女儿身不由己的行为,赵太后对此也只有祈祷的份儿,可见“反”即“来归”、“被弃”的同义语。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目录 篇4

第一单元

1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

2《物种起源》导言达尔文

3*神奇的极光曹冲

4*空间和时间旅行齐然尔曼

第二单元

5*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邓小平

6为了忘却的记念鲁迅

7读《伊索寓言》钱钟书

8*米洛斯的维纳斯清冈卓行

第三单元

9黄鹂孙犁

10咬文嚼字朱光潜

11*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

12*《宽容》序言房龙

第四单元

13谏太宗十思疏魏徵

14滕王阁序王勃

15*师说韩愈

16*阿房宫赋杜牧

怎样学习文言虚词

第五单元

17六国论苏洵

18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19*伶官传序欧阳修

20*石钟山记苏轼

词类活用

第六单元

21项脊轩志归有光

22五人墓碑记张溥

23*登泰山记姚鼐

24*病梅馆记龚自珍

文言常用句式

写作、口语交际

第一单元

写出人物的个性

体态语

第二单元

写出事件的波澜

采访

第三单元

写出景物的特征

第四单元

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

第五单元

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

自由写作实践

附录

词语表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注:篇目前没有标号的是教读课文,标有*的是自读课文。

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选修二 篇5

选修2 第一单元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

第1课 西方专制主义理论

一、阿奎那的“君权神圣”

二、詹姆士一世与“君权神授”

第2课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一、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思想

二、洛克的权力分立思想

三、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

第二单元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第1课 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

一、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母体中孕育

二、向君主呈递《权利请愿书》

三、提交《大抗议书》

第2课 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

一、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

二、克伦威尔成为“护国公”

三、斯图亚特王朝的倒行逆施

第三单元 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

第1课 美国《独立宣言》

一、《独立宣言》的发表

二、《独立宣言》体现的民主思想

第2课 法国《人权宣言》

一、波旁王朝统治与大革命爆发

二、《人权宣言》的发布

第3课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及其地位

探究活动课一 撰写历史短评──试评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四单元 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

第1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一、英国《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原则

第2课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一、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二、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影响

第3课 美国代议共和制度的建立

一、《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制定

二、美国的政治体制

第五单元 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

第1课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

一、波旁王朝在大革命中被推翻

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第2课 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与封建制度的复辟

一、拿破仑帝国的建立

二、波旁王朝的复辟

三、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建立

第3课 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

一、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建立

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

三、法国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

第六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第1课 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

一、“中体西用”

二、晚清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反应

第2课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

一、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民主思想

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第3课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

一、挽救专制统治的“预备立宪”

二、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三、列强对辛亥革命的干涉

第4课 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

一、袁世凯专权与二次革命

二、“洪宪帝制”与护国运动

三、张勋复辟与护法运动

第七单元 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

第1课 英国宪章运动

一、宪章运动要求普选权的斗争

二、宪章运动对欧洲近代民主化的影响

第2课 欧洲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

一、第一国际推动各国工人的民主运动

二、巴黎公社建设无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尝试

三、第二国际争取工人民主权利的斗争

第3课 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

一、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二、延安的民主政治建设

三、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抉择

第4课 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

一、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

二、国民党的“制宪”和人民民主运动

三、民主党派同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

四、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

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目录 篇6

金色花

荷叶 母亲 5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写作: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第二单元 阅读 6 我的老师 魏巍 7 再塑生命的人 8* 我的早年生活 9* 王几何 10 《论语》十二章

写作 :说真话 抒真情 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

第三单元 阅读 11 春 济南的冬天 13* 风雨 14* 秋天

15*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曹操)次北固山下(王湾)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写作 :文从字顺 第四单元 阅读 16 紫藤萝瀑布 17 走一步,再走一步 18* 短文两篇

贝壳 19* 在山的那边 20 虽有嘉肴 写作 :突出中心 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 第五单元 阅读 21 化石吟 22 看云识天气 23* 绿色蝈蝈 24* 月亮上的足迹 25 河中石兽 写作 :条理清楚 第六单元 阅读 26 小圣施威降大圣 27 皇帝的新装 28* 女娲造人

29*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30 寓言四则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

写作 :发挥联想和想象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 课外古诗词背诵

龟虽寿(曹操)

过故人庄(孟浩然)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夜雨寄北(李商隐)

泊秦淮(杜牧)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观书有感(朱熹)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名著导读

《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 《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 附录

写好硬笔行楷字 后记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2 爸爸的花儿落了 林海音 3 *丑小鸭 安徒生 4 *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 5 伤仲永 王安石 写作:叙事要完整 第二单元 *黄河颂 光未然 7 最后一课 都德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李大钊 9 *土地的誓言 端木蕻良 10 木兰诗

写作 :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综合性学习

黄河,母亲河 第三单元 邓稼先 杨振宁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臧克家 13 *音乐巨人贝多芬 何为 14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莫泊桑 15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写作 :写人要抓住特点 第四单元 16 社戏 鲁迅 17 安塞腰鼓 刘成章 18 *竹影 丰子恺 19 *观舞记 冰心 20 口技 林嗣环 写作: 表达自己的看法 综合性学习

戏曲大舞台 第五单元 伟大的悲剧 茨威格 22 在沙漠中心 圣埃克絮佩里 23 *登上地球之巅 郭超人 24 *真正的英雄 里根 25 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 《山海经》 共工怒触不周山 《淮南子》 写作 :勤于修改 第六单元 26 猫 郑振铎 27 斑羚飞渡 沈石溪 28 *华南虎 牛汉 29 *马 布封 30 狼 蒲松龄

写作 :描写要生动 综合性学习马的世界 课外古诗词背诵 山中杂诗 吴均 竹里馆 王维 峨眉山月歌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逢入京使 岑参

滁州西涧 韦应物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约客 赵师秀 论诗 赵翼 名著导读

《童年》:在苦难中长大

《昆虫记》: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 附录

临摹、欣赏颜体书法 汉语词类表(实词)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 新闻两则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2 芦花荡 3 蜡烛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5 亲爱的爸爸妈妈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第二单元 阿长与《山海经》 7 背影 8 台阶 9 老王 10 信客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 第三单元 11 中国石拱桥 12 桥之美 13 苏州园林 14 故宫博物院 15 说“屏”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说不尽的桥 第四单元 大自然的语言 17 奇妙的克隆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 19 生物入侵者 20 你一定会听见的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

第五单元 21 桃花源记 22 短文两篇 陋室铭 爱莲说 23 核舟记 24 大道之行也 25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莲文化的魅力 第六单元 26 三峡 27 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28 观潮 29 湖心亭看雪 30 诗四首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使至塞上(王维)

渡荆门送别(李白)游山西村(陆游)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怎样搜集资料 课外古诗词背诵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汉乐府 野望(王绩)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黄鹤楼(崔颢)送友人(李白)秋词(刘禹锡)鲁山山行(梅尧臣)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骆驼祥子》: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 附录

欣赏王羲之书法 汉语词类表(虚词)后记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阅读 1 藤野先生 2 我的母亲 3 我的第一本书 4 列夫·托尔斯泰 5 再塑生命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献给母亲的歌 第二单元 阅读 6 雪 7*雷电颂

8*短文两篇 日 月 9 海燕

10*组歌 浪之歌 雨之歌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寻觅春天的踪迹 第三单元 阅读 11 敬畏自然

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13*旅鼠之谜 14 大雁归来 喂——出来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科海泛舟 第四单元 阅读 16 云南的歌会 17 端午的鸭蛋 18 吆喝 19*春酒

20*俗世奇人 泥人张 好嘴杨巴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到民间采风去 第五单元 阅读 21 与朱元思书 22*五柳先生传 23*马说 24 送东阳马生序 25 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赤壁(杜牧)过零丁洋(文天祥)水调歌头(苏轼)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古诗苑漫步 第六单元 阅读 26 小石潭记 27 岳阳楼记 28 醉翁亭记 29*满井游记

诗五首 饮酒(其五)(陶渊明)行路难(其一)(李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已亥杂诗(龚自珍)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背起行囊走四方 课外古诗词背诵

赠从弟(其二)(刘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终南别业(王维)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韩愈)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登飞来峰(王安石)

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范仲淹)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科学与幻想之旅

《名人传》: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

附录

欣赏唐人草书 短语结构类型表 句子成分简表 标点符号用法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 沁园春雪 2 雨说 3 星星变奏曲 4 外国诗两首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雨的诉说

第二单元 5 敬业与乐业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7 傅雷家书两则 8 致女儿的信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演讲:微笑着面对生活 第三单元 9 故乡 10 孤独之旅 11 我的叔叔于勒 12 心声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青春随想

第四单元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5 短文两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好读书读好书

第五单元 17 智取生辰纲 18 杨修之死 19 范进中举

香菱学诗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 第六单元

陈涉世家 22 唐雎不辱使命 23 隆中对 24 出师表 25 词五首 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温庭筠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李清照 渔家傲 范仲淹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破阵子 辛弃疾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课外古诗词背诵 观刈麦(白居易)月夜(刘方平)商山早行(温庭筠)卜算子·咏梅(陆游)破阵子(晏殊)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苏轼)醉花阴(李清照)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名著导读 附录 后记

九年级下册 目录第一单元 阅读 1 诗两首

我用残损的手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外国诗两首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脚踏一方土

第二单元 阅读 5 孔乙己

蒲柳人家(节选)变色龙

热爱生命(节选)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 第三单元 阅读 9 谈生命 10 那树

地下森林断想 12 人生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关注我们的社区

第四单元 阅读 13 威尼斯商人 14 变脸(节选)15 枣儿 音乐之声(节选)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乘着音乐的翅膀

第五单元 阅读 17 公输《墨子》 18 《孟子》两章 19 鱼我所欲也《孟子》 20 《庄子》故事两则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第六单元 阅读曹刿论战《左传》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愚公移山《列子》《诗经》两首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

课外古诗词背诵 从军行(杨炯)月下独酌(李白)

羌村三首(之三)(杜甫)登楼(杜甫)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望月有感(白居易)雁门太守行(李贺)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别云间(夏完淳)名著导读

《格列佛游记》:奇异的想象,辛辣的讽刺求的二重奏

附录

谈谈散文 谈谈戏剧文学

(新版)人教版初高中语文目录 篇7

只是笔者最近发现在现行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必 修教材 (必修一至必修五) 里的注释有些地方值得商榷, 现就将注音不准、注释不全两种现象分析如下:

一、注音不准

在此套教材中, 课文下的注释有注 音不准的 地方, 如:

1.必修二《荷塘月色》

课本第4页注释“9【妖童媛 (yuán) 女, 荡舟心许】”

该注释中“媛 (yuán) ”字的注音不正确。“媛”字在《辞海》里的注释为:“一 (yuán) , 婵媛。二 (yuàn) , 1美女;2美好貌。”根据此句的意思, “媛”的解释应为“美好貌”, 所以此注释上的注音为错, “媛”字正确的注音应为“ (yuàn) ”。此处错误在2013年5月第6次印刷的人教版必修二教材中 得以更正, “媛”字已由“ (yuán) ”改为“ (yuàn) ”。

2.必修三《劝学》:

课本第48页注释:“瑏瑥【跂 (qì) 】提起脚后跟。”

“跂”字的注音 有误。“跂”字《辞海》里 的解释为:“一 (qí) 1多出的脚趾。2通‘歧’, 分歧。3通‘蚑’, 虫爬行貌。二 (qǐ) 通‘企’, 踮起脚尖。《史记·高祖本纪》:‘日月跂而望归。’三 (qì气) 见‘跂坐’。”

而“跂坐”的解释为:“垂足而坐, 跟不及地。”在《辞海》里 还举例说 明:“《南史·王 敬则传》:敬则横刀 跂坐。”

从《劝学》中看, “吾尝跂而 望矣”整个句 子翻译为“我曾经踮起脚尖地远看”, “跂”字的解释也就是“踮起脚尖”, 那么“跂”字的音应该为 (qǐ) 。课文注释中“跂”的注音就是错的。此处错误在2013年5月第8次印刷版的人教版必修三教材中得以更正, “跂”字已由“ (qì) ”改为“ (qǐ) ”。

二、注释不全

此套教材必修一至必修五中存在许多注释不全、解解释不当的现象, 现将此现象罗列出来:

(一) 必修一

1.《烛之武退秦师》

(1) 课本第16页注释:“瑐瑩【东封郑】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疆。封, 疆界, 这里作动词。”

此处注释不全。“封”字既然注了“作动词”的用法, 那么也该注上“东”的解释和 用法。“东”字在此 句中的解释为“在东边”, 用法是“名词作状语”。

(2) 课本第16页注释:“瑑瑡【阙秦】使秦国土地减少。阙, 侵损、削减。”

此处注释不全, 意译了“阙”字的意思。而“阙秦”又解释为“使秦国土地减少”, 从此处可以看出“阙”字明显是使动用法, 应解释为“使……减少”。

(3) 课本第16页注释:“瑑瑢【将焉取之】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焉, 哪里。”

此处的“焉”字解释为“哪里”不恰当。在注释对整句的翻 译中, 我们不难 发现“哪里取 得”之前有个“从”字, 那么“从”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焉”字在商务印书馆出 版的《古汉语 常用字字 典》的解释:1代词, 相当于“之”。2疑问代词, 怎么, 哪里。3疑问代词, 什么。4于何, 在哪里。5于此, 在这里, 在那里。6连词, 相当于“乃”、“则”、“就”。7语气词。8形容词、副词词尾。

在第4条的解释中《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还举了一个例子:“《列子汤问》‘且焉置土石。’”

根据整个注释的意思“焉”字也应该为“于何”, 可以解释为“从哪里”。

2.《鸿门宴》

课文第23页注释:“9【兄事之】用对待兄长的礼节侍奉他。”

此处注释不全。“兄”字放在“事”之前, 应为名词作状语, 解释为“用对待兄长的礼节”。

(二) 必修二

《游褒禅山记》

(1) 课文第35页注释:“5【卒葬之】死后葬在那里。”

此处注释不全。此句是一个明显的省略介词“于”的省略句, 应在注释中说明此句为省略句, 在对句子解释前加上“卒葬于之”。如同本页第10注释:“【仆道】‘仆于道’的省略, 倒在路旁。”

(2) 课文第35页注释:“瑏瑥【侧出】从旁边涌出。”

此处注释不全。“侧”字放在“出”字之前, 为名词作状语, 解释为“从旁边”。应补充“侧”字的用法和解释。

(三) 必修三

1.《劝学》

课文第48页注释:“6【0 (róu) 】通‘煣’, 使弯曲。”

此处注释不全。这里的“0”通“煣”, 而“煣”字在《辞海》里的解释为“用火烤木材, 使之弯曲”。此句中的“煣”字后面省略了一个代指“木直中绳”中 的“木”字的“之”字, 这里的“煣”字应解释为“用火烤木材, 使之弯曲”。

2.《师说》

课文第54页注释:“瑐瑤【句读之不知】句读不明。下文‘惑之不解’结构同。”

此处注释不全。“句读之不知”为典型的宾 语前置句, 是由“之”字作标志, 整个句子应为“不知句读”, 下文的“惑之不解”也是 宾语前置 句, 正常语序 应为“不解惑”。

(四) 必修四

1.《廉颇蔺相如列传》

(1) 课文第57页注释:“瑐瑧【急】这里是 逼迫的意思。”

此处注释不全。这里的“急”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应解释为“使……着急, 有逼迫之意”。

(2) 课文第58页注释:“瑏瑢【归之】让他 (蔺相如) 回去。”

此处注释不全。这里的“归”字为使动用法, 解释为“使……回去”。这里应补充该字的用法和解释。

2.《张衡传》

(1) 课文第67页注释:“10【未之有也】从来没有这件事。之, 代词。指上文所说的候风地动仪巧妙灵验这事。”

此处注释不全。这 个句子是 “否定句中 代词作宾语, 宾语前置”的特殊句式, 应在注释中加上“宾语前置句, ‘未有之也’”。

(2) 课文第67页注释:“瑏瑨【目之】给他递眼色。”

此处注释不全。这里的“目”是名词作动词, 解释为“递眼色”, 应在原注 释中补充:“目, 名词作动 词, 递眼色。”

(五) 必修五

1.《逍遥游》

课文第33页注释:“瑐瑤【图南】计划向南飞。”

此处注释不全。这里的“南”字, 应为名词 作动词, 解释为“向南飞”。

2.《陈情表》

课文第37页注释:“瑐瑩【日笃】一天 比一天沉 重。笃, 病重。”

此处注释不全。这里除了标注“笃”字的解释外, 还应该标注“日”字的用法和解释, “日”字, 应为名词作状语, 解释为“一天比一天”。

在这些注释不全的例子中, 我们不难发现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注释中大部分注释不全的原因是对“实词的词类活用”注释不全。这些注释中的实词往往只注释了该词意译的意思, 少了对原意和用法的注释, 而在这些注释不全的例子中用法注释不全又多以“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状语”为主。笔者认为, 语文教师对这类注音不准、注释不全的现象, 要在教学中认真对待, 与学生多做谨慎的探究讨论。事实上, 这些注音 不准、注释不全的例子本身就是上佳的语文课程潜在资源, 语文教师不妨将其转 变为良好 的课程内 容, 引领学生 作探究、研讨, 以此丰富教学内容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摘要:就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注释进行商讨, 针对注音不准与注释不全的两种现象来进行商榷。

(新版)人教版初高中语文目录 篇8

关键词: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 词类活用 教法分析 教学流程设计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订的高中语文教材的使用范围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近年课改以来,人教版的教科书分为大纲版和课标版。本文将以人教大纲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词类活用”知识点为对象,分析其教法、教学效果及测评方式等。根据教材,文言文的“词类活用”安排在高中语文第三册中。综观人教版三个年级、全六册的高中语文教材内容安排,我们可以看到,每册的第五、第六单元课文都是历代的文言文作品,并且基本在每个单元后都附有一个文言语法问题的说明,从第一册至第六册分别是:怎样学习文言文、文言实词的特点、怎样学习文言虚词、词类活用、文言常用句式。“词类活用”“文言常用句式”讲授文言文区别于我们现代汉语的最重要的语法规范问题。本文拟就“词类活用”现象为例,专门讨论其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的选取和设计、教学效果的测评等问题。

一.“词类活用”教学内容及教法分析

我们知道,造成我们阅读文言文献困难的一个重要障碍是古今词语的用法不同,掌握这些用法差异能帮助我们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所谓“词类活用”是指某个词在一定的语境中临时改变其原有的意义和用法,作另一类词来使用。事实上,高中语文教材中所谓的“词类活用”是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活用”,在古代汉语中这些用法并非临时的活用,而是这些词经常的用法,高频率、大范围的出现在古代文献中。教材选取了与现代用法差异最大的四个方面进行介绍:即“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做动词用法”“名词做状语用法”。下面我们分别讨论其教学的内容安排和教法设计。

1.1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一是“使动用法”的形式特征,即都表现为一个动宾结构,通常是一个动词、形容词或名词后带一个体词(名词或代词)。这种时候,根据其分布的位置,只能将前一个词分析为动词,后一个词是其宾语。

(1) 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让……做丞相)

其中(1)中有一个动宾结构“相之”,由于后一成分“之”是典型的名词语,而前一成分又显然不能理解为与其有联合关系,因此要看做是后一名词的动语,是支配涉及后一名词的成分。

二是“使动”的语义是“致使”义,即谓语动词的动作不是由主语发出,而是在主语的影响下让宾语发出的,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干什么(怎么样)”的意思。

三是“使动用法”的具体形式,即前一成分由哪些词类充当,教材介绍了三种:名词的使动;动词的使动;形容词的使动。

最后总结,名词、形容词本身不能带宾语,这里带上宾语是一种词类活用现象。

1.2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一是“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形式上均为动宾结构,都是一个名词或者形容词后带一个名词做其宾语。我们知道,汉语的名词和形容词一般不能带宾语,因此算作“活用”。

(2)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认为其言奇,认为其貌壮)

例(2)中形容词“奇”“壮”后带体词结构“其言”“其貌”,因此判定为动宾关系。“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的判断都需要依据形式上的分布环境。

二是“意动用法”的语义内涵是什么:谓语动作行为是由主语发出的,这与“使动”不同。表达一种主观的认识,主语以为宾语“怎么样”或“是什么”。如(4)意为“滕公认为其言出众不凡,其貌壮美”。

三是“意动用法”的具体形式:形容词带宾语和名词带宾语。这两类的翻译方式不同,前一种译为“认为…怎么样”,后一种译为“认为…是什么”。

1.3名词用作动词

一是“名词用作动词”的两类形式,名词后带另一名词语而两者不构成并列联合或修饰限制关系。“使动”和“意动”用法中都包含这类活用现象。

(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表“穿衣”)

例(3)“衣”本为名词,但在这里后带名词“帛”,且前有状语“可以”,故认为用作动词。另一种形式表现,名词放在能愿动词如“能、可、欲、肯”或副词的后面,助词“所”“者的前面,则用作动词。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表“游泳”)

(5)范增数目项王。(“目”表“看”)

(6)赵王之子孙侯者。(“侯”表“做诸侯”)

这两种分布是谓语动词的典型位置,所以认为名词活用作了动词。

1.4名词用作状语

一是界定,当名词用在动词前并对动词起修饰或限制作用时,就是“动词的状语”。

二是具体的语义类,包括五类:表比喻、方式、工具、处所、趋向。

(7)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犬”表“像狗一样”)

(8)学而时习之。(“时”表“经常”)

(9)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表“用簸箕”)

(10)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东市”表“在东市”,余可类推)

名词用作状语是古代汉语的普遍现象,现代汉语中也有类似的句式,如“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二.教学流程设计

讲授“词类活用”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采用教师为主或学生为主的两种不同教学模式。

(一)教师为主的模式中,具体程序如下:

1.教师讲解定义、用法、句式语义特点。

2.教师分析相关例句。

3.教师列举一些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让学生判断哪些词语属于活用,具体是什么词活用作什么词。

4.让学生将这些句子翻译为对应的现代汉语句,看其是否能正确翻译其中的活用词语。

(二)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具体流程如下:

1.预留“词类活用”作业让所有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准备为大家讲解。

2.课堂上让某一名学生讲解什么是文言的“词类活用”,并举例为大家说明。

3.教师带领全体学生在前期预习的基础上分析具体例句。

4.提供一些针对性练习让几名学生单独上讲台完成,以测评教学的效果。

上一篇:影响世界的管理名言下一篇:小学生丰子恺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