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家庭范文

2024-06-21

和谐家庭范文(精选10篇)

和谐家庭范文 篇1

林凤梅和谐家庭申报材料

在腰站子东乡族乡草湖沟村六组,有一个和睦、温馨、幸福的家庭。她的家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伟大,但无数点滴却汇聚成一个爱心之家。他们就是林凤梅、雷国平家庭。林凤梅,现年45岁,是腰站子东乡族乡草湖沟村计划生育专干。丈夫雷国平,现年47岁,他们与父母、两个儿子组成的美满的六口之家,两口恩恩爱爱,相敬如宾,悉心经营着这六口之家。

一、互敬互爱,和谐持家

由于夫妻两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但在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丁永贵同志还努力做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协调好家庭事务,使整个家庭和谐融洽,和睦相处。与别人喜欢热闹,将时间花费在喝酒打牌等娱乐活动上面相反,他把工作之余的时间都留给了家人,陪伴家人,就算只是一家人在一起聊天,那也是他心目中最幸福快乐的时光。身为一家之主,他以宽容和理解善待每一位家庭成员,做到“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关怀”。作为丈夫,他爱护妻子,与妻子互相关心、互相扶持,夫妻感情融洽,从不为小事争吵;作为父亲,他以身作则,注重对子女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孩子节俭、谦逊、自强的良好品质,教育他们独立自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妻子张秀珍一直站在丁永贵的身后,扮演着贤内助的角色,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由于自身从事财务工作,她执掌着家中的财政大权,通过她的勤俭持家,科学理财,照顾着一家人的饮食起居,将家中打理得井井有条,窗明几净。

和谐的家庭是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夫妻和睦是家庭和谐的坚实基础。丁永贵同志与爱人张秀珍在生活中他们相互照顾,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结婚多年来,几乎没有因为什么事情红过脸,当意见不统一时候总是能够用理智的态度去沟通。这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常常引来邻里、亲朋的羡慕和称赞。

父母言谈举止,一点一滴对孩子产生很大影响,大儿子丁岳大学毕业后进入政府工作,现在是南邵镇副镇长。二儿子丁峰,也在镇政府工作。由于丁永贵、张秀珍平时待人接物的一言一行,两个儿子养成独立的品格,做事严谨,有远大理想,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搞好邻里关系,热心社会公益。

张秀珍一家人能做到在生活中热心、善良,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经常帮助邻居解决家庭中困难。村中的红白喜事,大家都会找丁永贵张罗,节假日主动走访邻里,街坊邻居关系融洽。乐于为邻里办实事,办好事。哪家有个大事小情,都有他们夫妇忙前忙后的身影,用一腔热情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张秀珍作为党员,当接到组织上为灾区捐款捐物的号召时,总是第一时间主动捐款捐物。该家庭能保持良好融洽的邻里关系,尊重邻居,能带头做好村里要求的有关事项。积极参与村里的各项活动 ,配合村里开展相关工作,热心公益事业。在自己的位置上,尽职尽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文明和谐家庭,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以身作则,爱岗敬业

张秀珍同志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爱岗敬业,勤奋务实。她参加工作后,先后担任过村中纸厂的厂长,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她都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在基层岗位埋下头、扎下根,几十年如一日,认真细致兢兢业业。做为一名共产党员,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法令法规及本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工作制度及流程,从未出现一次差错,维护国家和集体利益。张秀珍同志现在已经在家养老,虽然张秀珍离开了工作岗位,但在今后的生活中,她依旧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与邻里和睦相处,起到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姜屯村

2010年12月21日

和谐家庭范文 篇2

很多时候,配偶的不和谐会导致孩子的成长缺陷,所以我提出三条边和谐的共补互进概念。第一条边就是亲子教育,大家容易接受,尤其在中国家庭,是母亲为养育的主体;第二条边就是父亲教育,一个父亲的教育超过100个校长;第三条边,我最新提出的就是夫妻关系,也就是配偶教育。作为儿女也有责任,不同年龄的孩子,自己的事情需要自己完成,大家有各自的责任。同时,夫妻关系的改善,对整个小家庭结构的稳定非常重要。

另外,高学历的父母和会不会家庭教育不成正比。现在的家庭教育主要是“70后”“80后”,他们也是独生子女的父母,这就导致独生子女养育二代时代到来。他们尽管受过高等教育,但是他们做家长这一门课程几乎没有训练过,或者有些是自修的,所以在家庭教育方面要加强。

论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 篇3

我国传统非常重视家庭和谐。尧舜时期,要求“九族和睦”、“慎徽五典”。[1] 《周易》“家人”卦云:“六亲和睦,交相爱乐”。周成王告诫民众“尔室不睦,尔惟和哉”[2],要求“室家之壶”[3]。家庭中父母、儿女、兄弟、夫妻,一家子捆在一起,团结一致,相亲相爱。这是由于家庭的和睦是国家、社会和睦的前提。

先贤之所以重家庭的和谐,探索其原因,主要有三。首先,国与家是血肉相连的。从历史的渊源看,家庭的起源早于国家。《吕氏春秋·恃君览》云:“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孟子说:“国之本在家”[4]。《礼记·大学》亦云:“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又说:“家齐而后国治”。早在远古时期的母系社会中,在无君无国的时候,以母亲为中心的家庭就出现了。郭沫若先生说:“原始社会所谓‘狉獉时代’,与木石居,与豕鹿游,没有现代社会的那种组织。其后渐渐离开兽域,才有家庭的出现……由家庭发展到家庭组织,居住才有一定。……由家庭人口的繁殖,扩大范围,遂转变到大的氏族。”[5]后由多个氏族,建立了国家。我们所说的国家,先国后家,是从大义而言;若从渊源讲,应是先家后国,称“家国”。”故有“国是扩大的家,家是缩小的国”的说法。春秋战国时期,《易·家人·彖》云:“家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母为君,家则是国了。

其次,由于国家是千万个家庭组成,那么国家的利益当与绝大多数家庭利益是一致的。国家维护家庭利益。而每个家庭拥戴、维护国家利益则是天经地义的。比如,在强大的自然灾害面前,单一家庭,无法抗拒。国家当组织力量,帮助这些受灾的家庭抗灾救灾。同样,当国家受到外族入侵时,家庭应义不容辞地支持,并积极参与抗击外族侵略,这则是保家卫国,或爱国爱家。儒家提出的“仁政”、“仁民”、“亲民”理论,既是维护国家统治、国家利益,也是维护老百姓个人及家庭利益。故历代绝大多数统治者都遵循,老百姓也乐意接受。

第三,重家庭和谐,主要是重人的道德素质培养。在家庭中,有浓浓的亲情,能互相关爱,易于养成对他人的关爱、宽容、诚实、谦虚等优秀品德,也易于克制私欲的膨胀。这些优秀品德的养成,不是靠外在压力,也不需办学习班,而是靠自律,靠与家人朝夕相处的长期实践中,逐渐养成,形成一种心理习惯。一个人,他既是家庭成员,又是社会成员。在社会中,不管是做官,或是做老百姓,在与人交往中,都需要这些优秀品德。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泰勒先生在《孔子诞辰2540周年纪念学术会上致词》中所说:“孔子推崇家庭和建立一个美满家庭所需要的互爱互尊。家庭单位是建立在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的那种基本关系的基础上的。同样,这种关系的纽带也存在朋友之间,乃至于存在一国的领袖与该国的公民之间,这种关系尤其体现在互爱、互尊和克己。而我们的世界急切地需要这些。”[6]

如何搞好家庭和谐,这不是一句两句口号可以实现。它是经过数百代,上千年的文化积淀,严格要求每个家庭成员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而实现的。这就是“五常”或“五伦”。“五常”的提出,早在尧舜时期。据《尚书·尧典》载,舜要求家庭要“慎徽五典”。“五典”即“五常”: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舜又任命契为教化的官,负责教化老百姓懂得“五常”。看出尧舜时期,已开始懂得国家的治理,把家庭的和谐放在首位,规定作父、母、兄、弟、子应尽的责任。战国时期,孟子承继了这个观点,对“五常”作了新的解说,主要内容虽然未变,但范围由家庭扩大到社会了。《孟子·滕文公上》说:“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明显看出,孟子把家庭的“五常”(或“五伦”)扩大到社会的“五伦”(或“五常”)。“五伦”,要求自己在家庭的某个位置,就要担当某种责任,这也许叫“岗位责任制”吧:作父母的要爱护子女,作儿女的要爱敬父母;作国君的要走正道,作臣下的要忠;作丈夫的要义,挑起家庭的重担,作妻子的要顺,作好助手;作哥哥的要爱护弟妹,作弟妹的要尊敬兄长;朋友之间交往,要有诚信。家庭之中,互爱互敬,团结和谐,克制私心,各尽义务,各作奉献。

传统道德“五常”之中,尤重孝德的培养。从历史的渊源看,孝德的产生极其久远。在史前的母系社会中,人们特别爱敬自己的母亲,便有孝的现象产生;在知母也知其父的时期便开始爱敬自己的父母,孝的观念开始形成。尧舜时期,先哲已能用它来培养爱心,和睦家庭,和谐人际关系。《尚书·伊训》记载,殷商时期,伊尹定下国策:“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所谓“亲”,主要是父母。对父母的爱,特称为孝。西周时期,则把它作为社会公德来培养,在选拔官吏、判断人是否善恶时,都把是否孝作为首要条件。[7]这类史料在先秦典籍中,大量保存着。

成王时的乐歌《诗经·大雅·既醉》篇的末章云:“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类维何,室家之壸。君子万年,永锡祚胤。……”诗中所言,孝子的美德代代相传,它使每个家庭捆在一起,达到和睦、团结,再将此推及天下(全国),则使千万个家庭和睦,团结。《孝经》提出的“以孝治天下”,均是这种逻辑的推演:以孝为核心,从纵的方面团结家庭、家族,从横的方面,推广社会,达到天下和谐。《大雅·卷阿》云:“有凭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岂弟君子,四方为则。”西周把孝作为治国理论的凭借,依据,作为诸种品德养成的根本。以后,孔子教育学生,第一个内容就是孝悌。孟子提倡仁义,而仁义的根本则是孝悌。《孟子·离娄上》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义,从兄是也”;又说:“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其他如礼、智、信、乐等,均是围绕着仁义展开,而仁义的发端是事父、从兄,即家庭中的孝悌。易言之,我国传统道德的仁、义、礼、智、信,均是从家庭孝悌中来,故钱穆先生说:“中国的社会伦理,乃奠基于家庭,而家庭的伦理,则奠基于个人内心自然之孝悌。”[8]这是基于一个最起码的常识。各种美德的培养,均离不开爱敬,而父母与子女间的爱,是人性中最为真诚的部分。父母生育养育子女,是无私的,并乐意付出艰辛;要求子女孝,报答生育、养育之恩也是天经地义的。故历代重孝,把它看作“至德”而顶礼膜拜。它不仅是传统家庭伦理的核心,也是社会伦理忠信的源泉。忠孝,是我国传统道德的两大支柱。五常之中,占据第一、二的位置,称为“君父大义。”若从大义讲,先君后父,先国后家;若从渊源讲,先家后国,孝为忠之本。于是儒家经典就有“以孝事君则忠”、“人臣孝,则事君忠”、“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孝经》)。这也是历代帝王要在孝子中寻找忠臣的根本原因。

今天,改革开放二十几年,人们的物质生活空前提高,已进入小康的大门,这是事实。可是在金钱物欲的洪流中,传统美德却被冲得七零八落:有的人为了满足个人的物质欲望,可以不养活父母,抛妻弃子女,兄弟反目,甚至杀害亲人,走向犯罪。家庭的不和谐,造成严重的社会不安定。这类连自己的父母、儿女都不爱的人,绝不可能爱朋友、爱他人,也绝不可能有良好的品德。现在不少犯罪,是因家庭而起;而家庭的和谐,则要靠每个家庭成员的良好道德素质。重视传统美德的培养,重视传统家庭的和谐,无疑对树立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具有积极作用;因为家庭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注释:

[1]《尚书·尧典》。

[2]《尚书·多方》。

[3]《诗经·大雅·既醉》。

[4]《孟子·离娄上》。

[5]郭沫若:《论古代社会》第404页。

[6]《孔子诞辰2540周年学术讨论论文集》,第5页。

[7][8]《中国学术思想论丛》,台湾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76年版,第88页。

和谐家庭与和谐教育论文 篇4

本文认真分析了影响家庭教育的基本因素,阐述了教育与家庭和谐的关系,是解决目前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关键,进而提出:和谐教育是帮助孩子实现人生智慧的导航,和谐家庭是实现与大自然和谐、与人类社会和谐、与人的心灵和谐的环境氛围和基础。

【关键词】社会因素 和谐 家庭教育方式 更新观念

一、影响家庭教育的基本因素

家庭教育作为一种基本的教育方式,其和谐程度完全受家庭基本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夫妻关系

第一个因素,就是夫妻关系。为什么把夫妻关系的好坏摆在第一位?家庭是以感情为基础的,而夫妻作为一个家庭的核心,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家庭稳定。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包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其基本的、主要的内容,就是一步步学习正确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天真、好奇、善良而敏感地观看着周围的人们相互之间是如何对待相处的。时间长了,孩子们受与自己关系比较亲近尤其是自己比较信任的人的影响,接受他们的许多观念和行为方式,把他们作为自己的榜样进行模仿。这些被孩子作为榜样的人可能是同学、老师、亲戚、朋友,但最主要的和最重要的总是父母。因为在通常情况下,孩子感到最亲近的、最信任的总是自己的父母,而且孩子在家里、在父母身边看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最真实、最细微、涉及的方面最为广泛、与孩子自身关系最为密切的,因而最能打动孩子,给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如果父母做得好,把夫妻关系处理得合情合理、健康文明,就会成为照亮孩子成长的灯塔。要是做得不好,夫妻之间的相处不能给孩子提供正确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孩子在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和行为上就会受到不良影响,这种不良影响会严重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不论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很难消除这种不良影响。所以,夫妻关系应保持一种良好的状态,因为这对孩子的成长实在至关重要而且是没有别的东西可以替代的。一般说来,孤儿的成长所以困难,就是因为他们失去了父母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引导,他们在人与人之间关系上的摸索艰难而漫长。

2.经济因素

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决定社会生产生活根本价值取向的最初渊源和最终归宿,它从根本上规定着全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现实价值取向和未来发展方向。所以,大多数家长在制定家庭教育核心目标上,考虑的是怎样使孩子学习成绩优秀,将来升入一流的学校,拿到更高的文凭,进入“上流”社会,给家庭带来荣誉。另外,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许多家庭的经济条件在不断地改善,因此,家庭的经济条件对于子女成长成了一个重要的客观条件。首先,物质生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子女生理上的.生长发育。其次,家庭经济条件的好坏也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投资情况。一方面,为了能给子女教育提供足够的物质保障、让孩子不至于因家境不好的困扰而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大多父母终日奔波忙于自己的事业、学业之中,因而用来教育孩子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家庭经济条件的优越,更造成了子女的娇生惯养,养成许多不良习惯等等。近年来,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与人格发展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但家庭教育在这方面却收效甚微。在孩子的道德教育上,45%的家长承认存在忽视孩子德育的现象。多数家长主要是教育孩子对父母要有孝心,对人有礼貌,为人处事做到“不吃亏”,但在诚信、友爱、尊重、平等、社会使命感等方面的教育严重不足。而作为体现素质教育的家庭教育必须重视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这些健康的人格品质包括:对生活目标的热爱与执著,良好的行为自律性与独立性,坚强、坦然面对挫折,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行为反应适度等等。但这些问题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开始变得不为人们所重视。

3.家庭成员的素质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实践证明:每个健康的孩子都是天才的苗子,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智力潜能,能否成才,关键是看孩子的智力和潜能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开发。现今孩子身上所出现的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长教育观念和方式不当而导致的。早在春秋时期古人就提出:“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治其国者,先治其家;欲治其家者,先修其身..”孩子是站在自己肩膀上的,自己有多高,孩子就有多高,自己走多远,孩子就能走多远。因此,作为家长,要更新家庭教育观念,首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教育、培养子女。

二、和谐家庭与和谐教育的关系

1.和谐的家庭氛围在孩子能力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和谐家庭范文 篇5

大家好!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题目是“美好家庭动力之源”。总感觉这次演讲比赛更象是我们女同胞共同分享创建美好家庭心得体会的盛会。因为这次演讲是为女同胞举办的关于探讨美好家庭创建,以及家庭对生活、对事业的影响。

家庭的范围是什么?美好家庭又包括那些内容?家庭小到三口之家,中到双方双亲,大到兄弟姐妹。在美好家庭的概念上我想家人关系、事业、感情、生活是美好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何平和这四方面的关系营造美好和谐的家庭呢?

首先,美好家庭源于责任。在我的概念里,责任的同义语就是付出。有人说,一个家庭有男主人背负责任足矣,女性谈责任问题似乎力不从心。因为女性在人们的印象中一般是被照顾的对象,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从付出的角度谈一个女性对家庭的贡献又是合情合理的。另外,还需要明确的是,我们是否还可以这样诠释美好家庭的概念,那就是小家庭的幸福是美好的,大家庭的其乐融融才是真正的美好。

我是家里的长女、父亲的掌上明珠。1969年出生于山东泰安肥城。我几乎集合了双亲的所有优点,母亲的聪惠,爸爸的坚毅。1986年我便顺利考取葛州坝水电工程学院,工业自动化专业,当时17岁。90年7月毕业后,分配到电业局检修公司继电保护班,从事变电检修、调试及安装。1996年竞聘电力设计院从事变电设计,这个时候是我从实践到创作的开始。那个时候工作地挑战性时常给我巨大压力,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母亲的身体出现了问题,初步确认为癌症。对于工作和母亲的选择上,我透支着去平衡双方。记得当时我时常带着图纸穿梭于省城济南山东省肿瘤医院、单位和家三个地方,除了照料母亲就是研究图纸,工作到深夜2点也是常有的事儿。好在家庭的支持,我才坚持下来。不久,在我们的精心照料下,母亲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在未来的三年里,母亲几乎隔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从德州赶到济南治疗。那个时候,从济南到德州的客车也不知道乘过多少次。就在这种情况下,我并没有丢掉工作,在这三年里,我接到了第一套220KV变电设计,获得了“东郊变电站改造工程设计”省级设计二等奖,积累了常人难以积累的知识财富。然世事变迁,尽管我们无微不致的照料母亲,她也并没有逃出病魔的连连侵袭,99年春节,母亲被突发的脑益血夺走了生命,时隔一年爸爸也倒在了他奋斗一生的工作岗位上。双亲的离去让我沉侵在悲痛之中,没有成家的妹妹、正在读书的弟弟显的有些恐慌。也许继承了爸爸的东西太多,我用不太坚实的肩膀挑起了这个家。为了照顾他们,我对丈夫给予的确是少了许多,直到现在我没有回过婆家过春节,不是不想,只是想给弟弟妹妹一个家的感觉。对于这些公婆还是支持,这让我对他们存在太多的感激。几年来,妹妹出嫁,弟弟工作也都顺畅,这对我心理是种莫的安慰。操心归操心职业生涯,也并没有因为家庭的担子而中结。2002年5月,我由变电设计到供电公司生技部专工,从事项目资金管理;2003年2月通供电公司中层干部岗位竞争,被聘为电力设设备厂生产厂长,负责生产管理工作。体会工作上的历程,看着小妹的孩子,自已的女儿,一家人其乐融融,一种幸福的感觉也有此而生。幸福就是付出,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

其次,美好家庭更源于一个平和包容的的心态。平和就是不急不燥、欲望随和,这个包容可以理解为给对方犯错误的机会。我们没有理由去强求不切合实际的贪欲,更不可不去包容尚存缺憾的现实。棚户弄堂纵然不如豪宅别墅,但只要生活舒展也别无它求。现在,收入提高了,手头宽裕了,更要平和好自己的心态。心态平和了,思想就会冷静,对事物的认识就会清晰。有了一颗包容的心就不会盲目去追究对方的一点点错误。对于丈夫和女儿,我允许他们犯错误,也不排除低级错误,但有一点,那就是得知道改正,自己改不了,我可以帮他改。就像女儿待人处世的礼貌问题,一个是她会犯不懂礼貌的错误再个就是我们从严要求,现在她无论接受谁的帮助,那怕是一丁点,那怕是我的还是她爸的帮助,她都会说声谢谢。另外,平和、包容也是维系家庭感的重要条件。

这样,一家子的平和包容便形成了整个家庭的和谐和健康。

最后,美好家庭是动力之源。健康和谐是美好家庭的重要标志,也是生活、工作、学习的动力源泉。正所谓内忧外患。内忧是外患的有利条件,外患是内忧的必然结果。如果内部没有弱点,外部不良动机也不足矣形成祸害。这样内部团结了,也就形成了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多年来,家庭责任,以及平和包容的心态让我享受着整个家庭的幸福,更乐于我的工作和学习。

自2004年2月走上电力设备厂生产管理岗位,接任生产管理工作以来,不习惯总是有的。毕竟以前是自已动手,也总以自己的思维去考虑下属的工作,不习惯。但从另一个解度看,这种不习惯应该转变为全局意义上的把握以及关键环节的监督指导。每天,我都提前半小时上班,推迟半小时下

班,现在仍是如此。如果说以前是为了适应工作,那么现在是为了更好的做工作。

现在我仍有时间去送孩子上学,照料家务,倒不是我能干,不知道疲倦,是因为家的美好让我乐此不疲,找到施展的动力。

和谐家庭 篇6

——记中川镇方家坡村张月霞的幸福家庭

走进中川镇方家坡村,提起张月霞,人们无不竖起大拇指夸她是个:“百姓的贴心人”、“好媳妇”、“好妈妈”。她是中川镇方家坡村的妇代会主任,从事计生工作已有十多年了,高中学历。丈夫付大军是中川镇商贸街上的一名出租车司机,女儿今年刚刚初中毕业,被兰州市高级外国语中学录取了,儿子就读于中川小学四年级,公公、婆婆都已六十多岁。她们六口之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只是一个平凡的家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全家人遵纪守法,崇尚科学,积极进取、乐于助人,相敬相爱,家庭和谐、温馨,深受单位、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一、爱岗敬业,互相促进

张月霞工作至今已有十年了。作为一名计生工作人员,她把“为百姓解难”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她甘当群众的勤务兵,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做好事;她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通过真诚服务使方家坡村这个大家庭充满亲情,成为百姓的贴心人;她时刻把百姓的冷暖挂在心上,像亲人一样帮助群众,想方设法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满腔热情地为居民排忧解难。

二、夫妻恩爱,尊老爱幼

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张月霞和丈夫从事不同性质的工作,但夫妻俩对事业和生活都积极向上的追求是相同的。夫妻俩恩爱和睦,一起承载工作、生活的重压。尽管工作繁重,但她俩能互相理解、尊重、关心、支持。生活上能共同承担家务劳动,她俩结婚十多年来,一直是边做家务边交流工作情况、商量生活事情,沟通感情,如果谁的工作任务重,对方就主动做好家务,减轻对方的工作负担,因此从没吵过架。

因为赡养父母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自打结婚至今他们一直和公公、婆婆一起住,她始终把两位老人看作是自己的父母来孝敬。凡事多向老人请教,听取她的意见;平时边做家务边与婆婆聊天、沟通感情。从不同途径、用不同方法孝敬她,经常和她一起到出外活动、买可口的食物等。婆婆年老多病,张月霞从不嫌弃她。一发现她身体不舒服,就马上送她去看病,端茶送药,精心照料。虽然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挂齿,但它就象催化剂使婆媳感情融洽、家庭和睦、快乐。难怪婆婆感动地说:“儿媳比我的亲生女还要亲啊!我在这儿生活很快乐、很幸福!”。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谈举止都对孩子产生很大影响,轻说教、重引导,对待孩子,他们夫妻俩会倾听,关注他们的感受,锻炼他们思考问题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但在生活上不溺爱,养成勤俭和独立的品格,教他们做人要坦诚,做事要严谨,树立远大理想。她们的一对儿女在学校均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如何打造和谐的家庭网络环境 篇7

家庭作为整个社会的构成单位, 也正面临着网络的两难境地。2005年1月, CNNIC (全称“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发布第1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中国上网用户总数为9400万;上网计算机达到4160万台。越来越多的家庭离不开网络, 从原始的仅仅为了搜寻信息、资料, 发展到现今衣食住行, 整个社会的运行都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 并打上了互联网的烙印, 互联网已经从单一的行业互联网发展成为深入各行各业的社会大众的互联网, 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如今的许多家庭已经发展成为网络家庭, 儿童上网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在我们的身边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小网民之列。

家庭教育面对网络的来势汹汹, 又各显百态:有无可奈何妥协;有“缴械投降”任其“自由发展”;有“抵抗到底”, 让孩子承受着各种各样的“戒网瘾”方法的折磨……面对那么多“防治”“对抗抵御”的现状, 我不禁想问:我们为何不改变一下面对“网络成瘾”局面的思路?如果能够引领着孩子, 让他们“大大方方”“平平安安”地进入网络, 来个“全家总动员”又何妨呢?于是本人就作了以下的设想和思考。

一、防重于治, 筑起“网络沉迷”的防护墙

打开电脑, 进入各种形式的教育网站和论坛中, 我发现不仅有成人的身影, 还同时闪现着许多儿童的脚印。如今, 孩子们的娱乐项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纵现社会上的现象:手机功能的不断增多 (以苹果为例) , 电子产品的日新月异、电脑游戏的精彩纷呈, 在各种公共场所, 孩子们聚集在一起捧着iphone手机、ipad上网、游戏, 操作熟练。我不禁有些担忧, 如果没有了网络的生活, 这些孩子会不会抓狂呢?

再看看社会上各种关于“网络成瘾”造成的家庭悲剧的报道, 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些极端的网瘾案例的背后隐藏了一个共同点, 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沉溺行为严重后知后觉。刚开始任由孩子与网络“亲密接触”, 没有及时引导, 没有及时采取措施, 导致孩子越陷越深, 难以自拔。长大后出现问题了, 又要拼命压制, 于是自相矛盾, 孩子痛苦, 父母伤心。难道真的只是孩子的错吗?

我觉得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一个学生曾对我说:“为什么我爸爸每天都在玩电脑, 我就不可以呢?”看着孩子义愤填膺的面容, 我很无奈。俗话说:“上梁不正, 下梁歪。”如果父母的表率作用在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偏离了轨道, 那么还怎么去责问孩子?因此, 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以防孩子们被“潜移默化”, 是作为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通胜于堵, 寻求合理的网络家庭沟通方式

面对孩子对网络成瘾的现象, 家长往往采取各种强硬的手段进行“围剿”:拔掉网线、砸坏电脑、严防死守、大刑伺候……一味地堵住孩子接触网络的途径, 从另一方面更加激起了他们对于网络的渴望。这种做法不但解决不了问题, 更会让家庭矛盾日益恶化。

但我们也应该辩证地看待孩子上网, 甚至可以与他们一起畅游网络, 了解他们的感受, 尽量与他们拥有共同的话题。

谁不曾因为沉迷于其他的事物而遭到父母的责骂?每一位父母都可以尝试回忆自己的少年时代, 也许当时我们只是迷恋其中的一些虚幻的感觉, 也可能为了慰藉心中的某种失落, 填补心中的某种空缺。试想当年我们不也期待着自己父母的理解和宽容吗?我们的孩子也会如此啊!当孩子觉得被理解被接纳时, 他们就会信任父母, 也就更加愿意对父母敞开心扉。一旦孩子愿意和父母正面谈起网瘾的感受, 解决这一问题就指日可待了。如果在一个比较宽松的家庭氛围中, 父母能去了解孩子的所爱, 去理解孩子的“沉迷”, 或许, 这样的“沉迷”也就不存在了。人性化的沟通, 才能真正达到沟通的效果。

三、了解胜于抵触, 创造和谐的家庭网络环境

我发现在面对网络时, 出现了组建于不同网络发展时期的家庭, 家庭教育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而这些差异使得不同家庭呈现出不同的家庭网络环境。

一种是组建于网络发展前期的家庭。父母亲本身很少接触网络, 或者由于家庭条件有限、知识水平有限, 本身对于网络了解不深, 在他们的眼里, 网络是洪水猛兽, 他们对于“网络生活”存在很深的误解和排斥, 在和孩子的沟通中不允许存在网络。

另一种是组建于网络发展中期的家庭。父母对于网络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由于对于网络的认识只限于互联网刚起步时期的阶段, 后来没有进一步的接触和了解, 与孩子对网络的认识有代沟, 但并不是十分排斥网络。

以上两种家庭, 面对孩子出现对网络不可自拔、沉迷的现象, 容易采取暴力抵抗的方式。因为父母的认知让他们觉得“远离网络、坚决抵制上网”才是最彻底、最有效的方法。但是, 仔细分析一下, 这种想法有多么的不合理和可怕:如果不让孩子们接触网络, 就意味着让这些孩子成为信息时代的文盲或者半文盲。在面对网购、网银、网络产业盛行的时代, 这些孩子远离网络, 那么他们如何和这个社会、这个时代对话?如果处于青春期、叛逆期的孩子们无法压制心中对网络世界的强烈的欲望, 面对父母的强烈反对、暴力抵挡, 他们会怎样, 我不禁有些后怕。不在抵抗中死亡, 就在抵抗中爆发!2011年3月20日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播出的节目“被推下楼的母爱”, 就讲述了一个15岁的少年崔元 (化名) 因不满母亲阻挠其玩网络游戏, 一怒之下把母亲勒死并将尸体推下楼……

如果这些父母对网络有一些科学、合理的认识, 是不是结果也会有所改变?只有和孩子达成一致的网络认知, 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家长和孩子才能真诚与平等地对话。

亲子传情,和谐家庭 篇8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些坏习惯对她的成长非常不利。为此,我经常在孩子睡觉时召开家庭会议,给爷爷奶奶划出红线,虽然开始他们接受不了,但慢慢地我们也达成了共识:孩子有错说服教育、不打骂,如果打孩子老人的心理上承受不了。从那以后孩子犯错时,我就想办法把她带离老人的视线或是把老人支开。再批评她时,不见了长辈的身影,而且门后成了反思角,开始她抵触这样的教育方式,但是没有了依靠也只能乖乖地承认错误了。反复几次后,同样的错误不再犯了,而且犯了错误也能够第一时间承认了。同时,也养成了许多良好的生活习惯,看到孩子点滴的进步,我们全家感到非常欣慰。

分享孩子的成功和挫折,给予理智地指导。上初中前,女儿从未一个人过过102国道,为让她顺利升入中学,假期里我带她进行过专门训练,当她成功的笑脸展现在我面前时,说实话其实我的心都悬在嗓子眼了。现在想想,放手也是一种爱。

记得有一次学校开运动会她报了800米跑,结果比赛时摔个跟头,当时就遗憾地哭了。我安慰她说:“贵在参与,你只要爱你的班集体,你尽力了,你就是妈妈心目中的第一名。”慢慢地,她在性格上变得坚强了,有了团队意识。

孩子是家庭的承传者,拥有责任心和爱心很重要。去年暑假我们计划带孩子到海边玩,结果婆婆严重的腰间盘突出,到北京手术住院,所有的计划都被打乱了,一家人忙得不可开交,看到我们疲惫辛苦,女儿也主动承担起部分家务,爷爷的衣服由他定期清洗,简单的饭菜也学着做,当她问我菜炒得好吃不,看到她因切菜受伤的手,我不住地点头,其实我当时真的很心疼,好像刀切在我的手上,但嘴上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下次小心点。最让我出乎意料的是婆婆手术需要亲属献血,得知这个消息她不假思索地说我去给奶奶献血,当时她只有13岁不符合献血年龄,我们家里人都很吃惊,她从小就晕血,可想而知献血的决定对于她来说得需要多大的勇气。

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汶川地震时,我作为村会计兼妇代会主任,第一个响应号召为灾区捐了款,回家后,婆婆对我说:“你少给我点儿零花钱,给灾区多捐点儿。”我抬头看了一下婆婆,平常过日子很节俭的老人今天怎么这么大方,她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唐山地震时,咱们这儿也受到影响,也曾经接受过别人的捐助,这人得知道感恩和回报。”听完我们的对话后,孩子把她的存钱罐拿过来说:“这些也捐给灾区的小朋友们吧!”接过沉甸甸的存钱罐时,我感觉到孩子开始有社会责任感了,这颗爱心是用多少钱都买不到的。

2014年12月13日是纪念南京大屠杀第一个国家公祭日,实况转播开始时,她正忙着写作业,我就跟她说:作为中国人收看这个节目比写作业更重要。在收看的过程中她气愤地说日本人太可恨了,一连气说了两次。我赶紧和她解释,只有日本侵略者可恨,让你看这个节目并不是想让你埋下仇恨的种子,只是让你记住这段历史,一个国家和一个人一样,犯了错误就要勇于承认,要为犯下的错误承担责任。反之,不但不认错还颠倒黑白就要受到世人的唾弃。另外,当时我们要是国富民强,科技发达,也不会遭受这样的欺凌,所以你不要认为现在刻苦学习是负担,未来国家的命运掌握在你们手中。女儿点点头,在一张纸上默默写下了:2014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我相信这段历史及原因她已铭记在心。

如今的女儿在学校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好学生、好同学;在家里是承欢祖辈膝下的好孙女,更是我和爱人的贴心小棉袄;在亲朋好友圈里是一致公认的自家孩子的好榜样。经常会有人问我教育女儿的经验,这里我想引用下面这段话和所有家长共勉——记得雷锋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生活的岗位?”作为家长,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当好孩子的榜样。

编辑/张立平

家庭和谐的秘诀 篇9

——构建和谐家庭培养良好的下一代

老人无德,一家灾殃,子女不孝,没有福报,男人无志,家道不兴,女人不柔,把财赶走。

老人要宣扬家风,父母要示范家风,夫妻要掌舵家风,子女要继承家风,孙辈要顺受家风,兄弟姐妹要竞比家风。

道德是天地的规律,本分是个人的规律,我们违背了规律,人就有灾难了。

前言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小至国家之强盛,社会之祥和,小至个人生活之幸福,事业之兴旺,身体之健康,均有赖和谐的家庭为基础。

本文是根据我国近代著名农民思想家、教育家王凤仪先生和释仁焕导师多年的语录、著作与讲座之精华整理而成。文中用质朴的语言,从伦理道德、传统礼教等方面,讲述每个人在家庭中应尽的本分;号召大家各行其道、各正本位,与家人和谐相处的基本道理。什么是和谐?和是互相尊重,谐是互相礼让。在这家庭伦常中,我们只能对照自己、反省自己;如果拿这伦常道来对照、指责我们身边的人,必定适得其反。在家庭中,要懂得知恩、感恩、报恩,“不看别人好不好,只管自己对不对”,对父母来说,“不管子女孝不孝,但看自己慈不慈”;对子女来说,“不管父母慈不慈,但看自己孝不孝”,这样一家人就能和谐相处了。在举国上下齐心建立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今天。这本书或许对您和您的家庭有些许的帮助和收益。

有道才有德,无道便无德,有德才有福,无德便无福。

老人道

1、老人是一家的天德星,以德为根。“德”是担当一家的过,和平一家的过。

2、老人性如灰,温和无火气,少说话,不唠叨,不说家人长短,带头缘起一定互相看好处,还得要兜满家。

3、福德具足、温和厚重叫做性如灰。

4、知足常乐,在家颐养天命。宣扬家风,赞叹祖德,教育子孙懂得知恩、感恩、报恩。

5、不要管闲事,不要过多牵挂子孙,“儿孙自有儿孙福”。

6、子女的事不要干涉,放手让位给后辈来当家,不摆老资格。

7、家里有问题,首先是老人行为有漏洞了。一是不守本分,二是过分。

8、家里有问题,老人应生惭愧心:是我老人没做好,有缺德之处,没把家人教育好。

9、家里不管谁有错,不管发生什么灾难和是非,都不外扬家丑。

10、不造是非,不说是非,不传是非,不听是非,要担当是非,不怕是非。调和一家不生是非,不然老人就是缺德。

11、一家是否发达,子孙是否兴旺,与堂上老人有无善根福德直接有关。老人有德,子孙兴旺;老人缺德,一家灾殃,家道不兴,香火衰败。

12、老人如何使一家兴旺呢?就是要多行善事,广积阴德。一方面可修德免罪,一方面为子孙培德扎根,庇荫子孙。

13、老人托起一家的福报,创造一家的福德。福德是一代比一代强,福报是一代比一代兴旺发达;子孙比你强,说明你有德,否则就是无德。

14、老人如大地,默默地承载一切,包容一切,化育一切。老人胸怀宽大,家庭福报就大。

15、老人爱人爱物,家庭子孙就兴旺。如果老人贪了,就将家庭的全部福报吃完了。

16、老人有德是最好的风水,最高等的风水。

父母道(中年道)

1、一家的天福星,以志为根。即以全家安乐为己任,造福一家。

2、上要尊老,下要爱幼。用感恩心去完善一切,让家庭上下和睦。

3、向子女宣扬老人、老祖宗的功德,做尊老敬老的尽孝榜样给子女看,用感恩先辈的恩德,来启蒙后代。

4、不安排老人做事,他们喜欢什么就做点什么,但要多关心老人,常劝他们多休息。

5、父母是人伦之始,阴阳之道,阴为母,阳为父。阴阳和,才能万物生长,阴阳不合,精神痛苦,情不投意不合,即生育的子女,性质一定不好,或者儿女缺乏。

6、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7、小孩子是否健康与母亲关系很大,有无智慧与父亲关系很大,是否福德庄严就看父母是否经常以快乐的爱心去做事做人。

8、子女不听话,不孝顺,首先要问自己是否也不孝顺老人,是否有做不对的地方。对上不认可父母(老人)的功德,对下(子女)怎么教育都不到位。

9、孩子不明理等于是果子酸了。果子酸了要在树根上下功夫。

10、不要怨恨子女,更不能打骂子女,因为子女的成败也与父母本身的心性德行有关,第二要考虑到自己教育的方法是否有不当之处。

11、教育孩子五步曲:养、育、教、领、导,但不许管。重点要培德,把道德教育好。

12、“管”是父母任着自己的性子,找儿女的错处,拂逆他的性子,所以往往越管越管不好。因为用脾气管儿

女,不但管不好,反把儿女的脾气激起来,碰起性来,甚至父子成仇,都是父母不明白道的缘故。

13、孩子不用管,全凭德行感化。明白他的个性,帮他砍小枝、留大枝。不娇、不溺、不打、不骂。多鼓励,常肯定,少批评,不用物质诱惑。

14、正人先正己,父母要先化除为禀性,涵养天性。懂得先克己,方能教化儿女。不论儿女孝不孝,但问自己慈不慈。

15、小孩是自己的,也是社会的,是天地的。小孩教不好,小的影响自己家庭,大的影响社会,也有负天地之恩。把孩子教育好,责任重大。

夫妻道

1、夫妻是一家的天吉星,以爱为根。

2、整个家庭的建立都是以爱为根,没有爱无法建立的家庭,爱是成家的第一条件。

3、有缘爱一个人,首先要了解对方的本分。成全对方、完善本分。启蒙对方发挥本分。不管束对方的自由权,应给予对方快乐,不应给对方烦恼。相互成全,相互理解对方的生理和心理。

4、爱的标准:真爱无私,觉爱无架(价),博爱无条件,实爱无成见。真爱无私:尊重对方,不给对方添麻烦。觉爱无架(价):不抬高身份,不把爱当作买卖。明白对方好处,赞叹对方好处;理解对方的难处,原谅对方的过。如对方有过,能启蒙指导对方改过。

博爱无条件:不管人,不束缚对方。给对方自由权。实爱无成见:真信不疑,不要怀疑对方。能做到这些,就会家和万事兴。

5、爱是和谐的缘起,也是和谐的总纲,没有爱不可能建立和谐的家庭。

6、夫妻结合有三因缘:第一,是为了生活上互相照顾,互相关心;第二,是为了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为世界留下一个好的人根;第三,是为了更好地关心和照顾双方的父母,让老人放心、欢喜。

7、夫妻之间要做到相互补漏,而不是互相埋怨。

8、本来是丈夫的事情,但是丈夫忘记做了,妻子不要埋怨,要认真把事情有做好;反过来,丈夫也要这样做。对方做不到的自己补上去。这就是互相补漏。

9、成家后,男人若不能把女人领到道上,不能上孝公婆,中悌兄弟姐妹,下慈儿女,就是自己十分尽孝,老人也不放心。女子婚后若不能助夫成德,就是自己孝敬公婆,老人也不安心。

10、丈夫多照顾岳父岳母,妻子多孝敬公公婆婆;譬如给老人买东西,应该是女婿亲自给岳父岳母,媳妇亲自送给家公家婆。

11、男女平等是指权力上平等,享受上平等。在本分上、礼节上绝对不能平等。

12、男有男的本分,女有女的本分,阴阳各有其位。男子以刚正为本;女子以柔和为本。“刚”是不动性(不发脾气),“正”是合乎正理。“柔”要性如水,“和”就要合乎理。所以刚正就是柔和,柔和就是刚正,名词虽然不一样,精神却是一样。

13、夫妻闹矛盾,一是违背天地赋予的恩;二是违背父母赋予的情;三是违背自己本命多生多劫本分的因缘。违背生命本分的因缘,生命就失去正报的依靠。夫妻分裂,就是生命的分裂。

14、夫妻道,也就是阴阳道,夫义妇顺,阴阳气顺,互相不克,不但不生病,不夭亡。还能家齐,子孙昌旺。所以,男子要明女人的道,女人要明男人的道,家庭才能合乐。

15、性(天性)合、心合、身合。才是夫妻真正的和谐。

16、志界夫妻是相互感恩,绝不怨人。意界夫妇是快乐的,夫领妻成道,妻助夫成德,绝不生气。心界夫妇是礼仪夫妇,就会相互管辖啦!身界夫妇,是打骂夫妇,搅扰一生。

丈夫道

1、男子汉大丈夫要说话算数,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说到做到。

2、做不到就不要说,说话不算数就没有尊严。

3、男人属阳,阳即无私。无私就是表达对一家的爱。

4、有私心就会暗中做违背良心的事,令全家烦恼,这种不是好男人。

5、男人要“刚”。刚不是打人骂人,打人骂人的男人是无能的男人。

6、“刚”是不但不打人骂人,而且被骂也不回答、不反驳、不烦恼,如如不动,被骂也不动性(不发脾气)才是刚。顺逆当头,安然自在,做到就是大丈夫。

7、男人分有三夫:弱夫、暴夫、丈夫。

8、弱夫也叫懦夫,撑不起家庭。唯唯诺诺,说而不做,不敢担当事情,把女人推到前面,专听女人指挥。

9、暴夫则非打即骂,不讲道理。不明白自己责任所在,所以才敢胡作非为。

10、丈夫则勇于承担一家的责任,以理服人,一家人有过错反过来自己生惭愧心。

11、为人丈夫,要从“三纲”上定住位,三纲是指性纲、心纲、身纲;不动禀性(不发脾气)为性纲;不起私欲为心纲;没有不良嗜好为身纲。生气是性纲倒;骂人是心纲倒;打人是身纲倒。“纲”是领的意思,必须要把女人领在道上,上孝公婆,中和妯娌,下慈儿女。

12、男人是一家的栋梁,要能明理,有志气,领妻不管妻。

13、如果男人做到位,则家中少灾难;如果男人做不到位,则家中多灾多难。

妻子道

1、女人是国之母,家之妇,人之妻。

2、女人要柔和,安祥笑容,和一家的人缘。

3、如水一般随圆就方,合五色调五味,原质总是不变。随遇而安,随贫随富,可高可低,如水能养育万物,又不与万物相争,处在最低的地方,低矮就下,常认不是,是为女人的本分。

4、女人多事,男人无声;女人不柔,家财不旺。

5、不要刚暴,不要急躁,不要罗嗦多嘴,更不要去管男人的事。应助夫不累夫。

6、为人妻,自要先从“三从”上定住位,才能助夫成德。“三从”是指性从天理,心从道理,身从情理。怎样才是“身从情理”?应做的事,亲自去做。上孝公婆,中和妯娌,下教儿女,全都是自己的本分。不怕苦,不怕难。做后也不生气、不埋怨、不后悔。“心从道理”:指除去争贪搅扰的私心。所思所想的都是如何报老人之恩?如何和睦妯娌,如何教导儿女?心存全家的好处,所行之事,自然处处合道。“性从天理”:以不动秉性为主,还要化除禀性,圆满天性,方能厚德载物。

7、女人有三妇:悍妇、弱妇、媳妇。

8、女人刚暴,管着男人,精神上欺压男人,说话像打雷一样,非常强悍,一手遮天,叫悍妇。这种家庭阴盛阳衰,丈夫会未老先衰,甚至夭亡,生下来的小孩也不中用。

9、女人什么事也不做,全部依赖丈夫、依赖父母,叫弱妇。

10、女人好吃懒做,怨天尤人是一家的扫把星,悍妇和弱妇都不是媳妇。

11、媳妇的意思是平息一家的不和,做和睦一家的吉祥使者,对人人平等、和气,齐满一家的福气。

12、媳妇当性如水,性如水要知足常乐,意为根,托满家,和颜悦色。为一家的喜星,上孝父母,中和妯娌,下慈儿女能助夫成德。使丈夫无内顾之忧,能报效社会,立身行道,扬名显亲。不但治家如此,即在社会工作,也能恪守本分,建功立业。才能家道长久,福禄长享。

13、一个家庭是否安乐,是否安静,是否兴旺发达,妻子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女人能做一个性如水的妻子,定生贵子,定能助夫成德,家庭美满。

婆媳道

1、家庭内的婆媳,全是自外姓来的,到同一个家里,如同母女。

2、道在恩义并用,相处合道,能侍奉终身。

3、若不合道,便婆媳不睦,闹得家务不合分居另过,家庭分崩拆离,家道不兴。

4、婆婆是当媳妇多年熬出来的,等到娶了儿媳,便当了婆婆。媳妇是在家当姑娘,一出阁到了婆婆家,便当了媳妇。

5、婆婆是早来的,一切事务全都明白;媳妇是晚来的,一切事务全不明白。婆婆就要把媳妇领到道上,待媳妇如女儿,不知道的告诉她,指导她,不得作难。

6、本来媳妇就不是婆婆生的,婆婆若不明白道,未先施恩,先扬短处,或以大压小,用脾气来管她,说话净种恶因,婆媳哪能发生好感情?

7、每个家庭应设想到是自己的女儿嫁进这个家里,家婆应疼爱儿媳妇如同疼爱自己的女儿。如做不到,儿媳会用同样方式去对待她以后的媳妇,造成恶性循环。

8、说话常提儿媳长处,感激她娘家的教育。儿媳如有过错,婆婆赶快兜过来,先宽容,后在背后指教她,千万不可与她吵闹,媳妇自然会感恩、报恩。

9、当媳妇的,爱自己的丈夫必须要爱自己的公婆。明白没有公婆就没有自已亲爱的丈夫。体恤婆母以前的奔波劳碌,费尽心力,才把儿子养大成人。不能再使婆母受累,指使婆母做事,或对婆母言行产生怨烦。

10、做媳妇的应该把公婆当成自己的父母孝敬。古人云:人生都有双重父母。所以对双方父母都要一视同仁。

11、婆母所爱之物,我当爱之;所爱之人,我当敬之。准能得婆母的欢喜心。再能理解老人的心,顺老人的意,便是得了道。

12、当媳妇的,要明理:公婆是一家真正的福报。不要老人,怨恨老人,不肯对老人尽孝等于自己不要福报,也不会有福报。

13、不孝公婆,种下如此之因,待儿女长大之后,定也会受儿女不孝自己之果报。

14、公婆如同一家之树根,想要枝繁叶茂,花香果甜,定要善待树根,往根上施肥、浇水、松土。

和谐家庭因素 篇10

作者:张明瑜日期:2007-09-17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度,造就了不同的人;时代的变迁、地理位置的改变、文化背景和知识的局限,让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有所改变;就像同一个人,年龄不同、阅历不同、知识结构不同、社会地位及拥有的财富不同,心中的理想也会是不同的。我们是出生于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出生在中国真正有了放松、新鲜、和平空气的年代……同时,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冬日里,我与我的几位同龄一同披上了婚纱,嫁为人妻,有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小家庭,使我们心目中对“和谐家庭”的定义又有了新的认识。一个家庭的建立,是由许多“元素”构成的,存在着不同的关系、不同性质的爱:子女对父母敬爱,兄弟姐妹间的手足友爱,夫妻间的情爱与性爱,父母对子女忘我无私的关爱。正是这些爱的力量,把家庭成员凝聚为一个整体,彼此和谐相处,享受着特殊的关怀与信赖。家庭关系,是任何其他关系不能替代的。所以在我们的心目中,“爱”是在和谐社会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关注家庭、关注婚姻,关注妇女、老人和儿童的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首先是子女之爱。我曾看到过这样一则报道:“您最美好的回忆是什么?”一位教授在报告会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小时候夏天的一个晚上,全家在院子里纳凉,我在父亲芭蕉扇的摇动下进入梦乡。”“小时候,妈妈和我们三兄妹住在农村,爸爸在城里工作,每个星期六的晚上是我们一家人最开心的时刻。爸爸回来了,一家五口人聚在一起吃丰盛的晚餐。”

与父母一起度过的童年时光在这些三四十岁成年人的脑海里留下了最美好的记忆。迪凡教授发现这些回答与他在其他国家的调查结果有着相似之处:最快乐的时光往往是和家人一起度过的,这与金钱无关。这位教授认为与家人共享美好时光,是构建和谐家庭的一个重要因素。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子女,子女的身心成长是父母爱心滋养的成果。父母之爱使子女得到充分的发育,犹如阳光雨露滋养着花卉果木茁壮成长。父母全心全意的爱,感应出子女心中的爱,使孩子产生强烈的安全感、价值感和依赖感。孩子爱的能力是对其所受到的父母之爱的回应,其自尊、自爱、孝顺、负责任等素质也就由此形成。同时,孩子只有在看到父母真诚的爱、公正、以身作则、不滥用权威的情况下,才会心服口服地认同父母的观念,接受父母对其行为的要求和指导,也学会和谐中的“孝顺”,明白了付出与获得,为手足之情奠定了基础。其次是手足之爱。血浓于水,同胞兄弟姐妹之爱,同年龄的同伴的爱,也首先是从家庭中学来的,因为看到父母及长辈爱他们的手足,我们才会有这一认知。在手足之爱的学习中,孩子们理解了“分享”––分享活动、设施、教室、交通工具等等,并从中学习照顾幼弱者,帮助困难者,建立最初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手足之爱的学习时期,正是一个人的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使得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拥有了自信、责任感、自我牺牲等品质,学会了理解、宽容、忍耐的内涵。尤其

是中国现在大多数的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样的学习会使得他们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喜

好、欲望、情绪、脾气,克制自己的私心等等。这一切,难道不是培养一个人道德良知的机会吗?而这样的道德良知、人格品性,对下一阶段的夫妻之爱又是极好的准备和铺垫。

第三是夫妻之爱。夫妻之爱虽是通过婚姻这种法定形式来表现的,但其实质要比形式复杂得多,丰富得多,生动得多。夫妻之爱中,性爱是最具魅力的爱。性爱有其生物生理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心理情感内涵,即理解、接纳、欣赏、真诚和肯定。夫妻之间对亲密关系的需求比对性的生理满足更迫切,而亲密关系的建立和维护需要双方真诚的投入,为对方创设一个感情上的特区。这一特区的安全性极其重要,只有在安全感的基础上,夫妻才会相互信赖,从而坦诚地向对方敞开心怀并获得同等的回应。在夫妻交往中,学会把对方的利益置于自己的需求之上,才能创造出成功的婚姻。

夫妻之爱的另一要素是忠诚。夫妻不忠,尤其是性的不忠所导致的伤害,是难以弥补的。夫妻关系因性的不忠而扭曲,哪怕这种不忠尚未暴露,它也像身体中尚未查出的癌变,已在侵蚀着肌体的健康。

第四是父母之爱。夫妻之爱为日后的父母之爱准备了条件。由夫妻之爱创造的新生命必须得到爱的哺育。孩子的降临完全改变了父母的生活。可以说,为人父母者,没有一个是完全自由的,父母角色就是必要的自我牺牲。父母之爱是所有爱之中最无私的爱,也是最深沉的爱,它是家庭关系的根基和核心。

母亲妊娠期间,孩子在母亲的子宫里获得营养;在经历痛苦而艰辛的分娩过程之后,父母要对初生儿给予无数心血的付出和无微不至的照护。哺乳的母亲继续把自己身体的养分给予孩子,父母的所有活动,都不得不为满足孩子的需求而有所调整。慈爱的母亲与新生儿之间的关系,充满柔情密意,充满喜悦和神奇,父母沉醉在创造生命与抚育生命的幸福之中,孩子也就在爱的阳光和雨露滋养下健康地发育。

中外专家的研究都认为,父母双全并且和谐的家,是孩子成长的最佳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获得自尊、归宿感,学习规范概念和道德意识,而这些都是孩子人格健全的要素。亲生父母组成的和谐之家,给孩子安全感和充分的爱。父母之爱就像天空洒下的阳光,使植物茁壮成长,花叶满树绽放。

总之,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和谐又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我们说和谐家庭,就必须讨论爱作为和谐的基础和核心,是怎样在家庭中培育和传递,又是怎样从家庭向社会延伸,使各种社会关系获得爱的滋养,社会生活就会充满温暖和阳光。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爱是建设和谐家庭的基础,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和谐家庭会越来越多。让和谐的音符充满每一个角落。

对于进入婚姻的,谁对自己的婚姻非常满意?对有孩子的人,我们和孩子的关系是否是满意的和谐的关系?或者我们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否是满意的和谐的关系呢?

不是人创造了婚姻,虽然人结婚了,但并不是人创造了婚姻,婚姻是神创造的。婚约有法律的效力,是公开的见证,也是男女之间的委身。婚姻中,神把女人赐给男人,男人女人都有各自的角色,但是又都是神赐给对方的礼物。婚姻是为了荣耀上帝,为了让男女双方在基督里成为新人。

神也借婚姻弥补人们之间的缺陷。神是三位一体的,三位各有角色,但又是完全的一位。神创造了男人女人,他们在婚姻中有不同的角色,但是他们的价值是相同,不管在任何文化中,婚姻都是创造者带给人的祝福。

一、丈夫的角色

圣经中说丈夫是妻子的头,但这是做仆人的服侍的头,神创造男人时就需要有女人帮助他,不是男人应该控制女人,也不是男人不应该在家里做头。男人在家里是带头的作用,是爱的作用,承担爱的责任。这种爱显明出来就是服侍她、关心她、尊重她,把她也看作是从神而来的责任。

男人做头,他的责任是保护妻子,丈夫有责任提供物质、情感、精神上的各种需要。作为丈夫,应该安慰妻子,在内心当中真正尊重妻子。相信在耶稣基督里面夫妻之间是完全相通的。

一个男人,不能因为力气大而滥用权柄伤害女人。在不同的情况下,甚至需要丈夫作出牺牲来显出和谐、显出完全的爱,像耶稣以牺牲的爱来爱我们。

二、妻子的责任

妻子被创造的责任是帮助丈夫,她的责任也是爱自己的丈夫,尊重自己的丈夫,支持丈夫。在创造者的面前,妻子和丈夫的价值是一样的。妻子不能做丈夫的头,妻子应接受丈夫在家中带头,并支持丈夫。妻子要在智慧中、在爱中顺服和尊重丈夫,当丈夫在神的呼召和感动中时,妻子要支持丈夫向前行。

三、性爱的祝福

神创造婚姻是给人性爱的祝福和享受。实际上,当代的文化曲解甚至拒绝创造者给人性

爱的祝福,很多人在婚姻以外有性的行为。我们很容易看见超越婚姻外的性爱所带来的性的泛滥及给人的伤害。性爱纯洁,而且是在美好爱的婚姻当中,性爱是一种祝福。

父母亲在性爱方面也应对孩子有适当的教育,给予正确的教导。让孩子承认自己有性的需要,保持性方面的纯洁直到进入婚姻。

创造者建立的婚姻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之间的终生祝福,神不喜悦离婚,因为离婚本身对任何一方都是伤害,所以离婚不应该被鼓励,因为爱的缘故,和解应该被鼓励。一些特殊的情形中上帝允许离婚存在,并不是因为他喜悦人离婚,而是因为人心太刚硬,罪的心刚硬。神最喜悦的是用和解的方式恢复爱的和谐的关系,和平地恢复和谐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恢复必须要有饶恕的力量,和解的力量。

四、家庭

创造者给家庭是祝福,给孩子也是祝福。我们在家庭中得到创造者的祝福,在家庭中,在物质上、精神上、情感上、属灵上建立美好的关系,也是为了荣耀神。当一个家庭有了情感、物质、属灵上的和谐的根基,建立起真正和谐的家庭,这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实际上正是在家庭里,真正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才进入到孩子脑海里面。在家庭里面孩子看见父母亲把爱活出来,他们才会有美好的观念。神通过家庭给后代带来祝福。

五、家庭成员的责任

创造者让父亲在家中作为头,在家庭当中做主导者。一个父亲怎样爱孩子,最大的体现首先是爱他的妻子。一个孩子能否认识神也与他父亲的言行中直接相关。一个父亲要养育孩子,口头的教导很重要,实际的行动也很重要。父亲在孩子前要显出创造者的教导,要从行动中显出谦卑,顺从真理。做父亲的要真正有为父的心肠,这个心肠体现在爱孩子上。公务员之家:http://

神创造女人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让她们做母亲。一个母亲真正爱子女,首先体现在她爱自己的丈夫,尊重丈夫,让丈夫在家中作头。同时照顾好孩子,教育孩子。孩子是神给父母的祝福。

孩子的责任是爱父亲母亲,第二是顺服父亲母亲。一个孩子若不能在道德上、在价值观上健康成长,其中主要的障碍是来自于父母之间的不健康的关系。父母亲爱自己的孩子,用创造者的爱去爱他们,并在生活中显出对孩子的爱,对孩子的饶恕,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创造者的爱才能一代传向下一代。

上一篇:北京博物馆观后感下一篇:大学生校奖学金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