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社会实践报告

2024-08-10

护理专业社会实践报告(精选8篇)

护理专业社会实践报告 篇1

我校大三的学姐基本全部在三级甲等医院实践,虽然实践只是短短几个月,但她们深切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几乎每一位学姐都强调了在校期间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多学,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去适应社会,才能经得起社会残酷竞争的考验,不被淘汰。记得英语课曾说过这句话: so much to learn ,not only in the school, but also in the society。 in our life, even though you have graduated, your education has just begin。( 有很多要去学习,不仅仅是在学校,而且在社会中。在我们的生活里,虽然你已经毕业了,可你的学习才刚开始。)

通过这次的了解,我都更清晰地明确了自己的方向,都更加透彻的认识到了社会,只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会有好的结果,只有努力学习且珍惜每天的学习机会才会活得潇洒。有珍惜才是福,爱拼才能赢。

珍惜,努力,善始善终!

在这段短暂的时间里,我的收获很多很多,如果用简单的词汇来概括就显得言语的苍白无力,至少不能很准确和清晰的表达我的受益匪浅。收获有第第六点,甚至更多,只是没有必要将它一一列出,因为我们知道这段期间的收获将在今后学习中或是工作中有更好的体现,所以我们用某些点线来代替面,用特殊代表个别。总之观察中培养我们点点滴滴收获时,我们将以更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更扎实牢固的操作技能,更丰富深厚的理论知识,走上以后的工作岗位,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能力,对护理事业尽心尽责!

护理专业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篇3

临床医学实践后,感想诸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好长时间了,但是直到今天,实践留给我的思考还在脑子里面回想。我不知道那些感觉、那些思路要在我心里停留多长时间,也不知道这些思路留在心里面是好还是坏。自打有了那样一些经历之后,整个人都有所变化,现在仿佛还在变化着。对我来说这次实践心得作业仿佛比以往任何一次作业都要困难,犹豫了很长时间不能下笔。脑子里面的东西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多,但是难以将它们定位。如果下面说得太乱,还希望大家见谅。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王教授讲的 结合临床量表治疗强迫症患者 。在那次课中,我第一次全面接触到了如何书写患者病历。

病历的书写要体现以下几个部分:

患者的一般情况。姓名,年龄,职业,籍贯,住所等等。

主诉情况。即患者家属提供的有关患者的情况。

患者的现病史。患者提供的有关自己的现在患病情况。

患者的既往史。患者或家属提供的有关患者以前患病的情况。特别注意要确定,患者是否有器质性脑外伤,还要特别考虑患者是否有酒精依赖。

患者个人史。包含有顺产与否,父母性格,生活环境,工作情况,学习情况,烟酒史,婚姻恋爱史,家族史等等

精神科检查。意识障碍检查,感知觉障碍检查,思维活动障碍检查,注意力障碍检查,记忆力障碍检查,智力活动障碍检查,有无自制力检查,情绪情感活动障碍检查,意志行为活动障碍检查等等。

量表测评,B超检验报告,X光检验报告等等。

据王健老师介绍,全部报告要在72小时内全部写完,其中任何一项没有完成,都要打回去从做,不能给患者确诊。

这部分的病历誊写要求介绍,只占全部实践教学内容的一小部分,大概只用了不到三十分钟的时间,但是我感觉它对我们医师来讲格外重要。它是医师确诊的主体思路,换句话说就是你医师的思路落实到哪一步,才能给眼前的个案定性的问题。病历的严谨与否能体现一个医院,一个医师医术水平的高低。也严重关系到确诊的准确性,直接涉及患者的就诊与治疗,干系重大。

在以往的教科书上,只是简单谈到要了解求助者的一般情况,躯体症状,心理症状,家庭支持系统结构,要辅助量表测评。但是。书本上的介绍没有王教授的介绍全面。王教授在课堂上明确强调以下几点。

要凸现既往史。特别要注意排除器质性脑病对神经症的影响。比如肺性脑病,肝性脑病还有腮腺炎。另外不要忘记考虑酒药依赖。

在个人史部分。(首先老师的层次划分就十分细致,比书本上的周到。另外老师特别强调)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生活部分问得要细,几乎是只要患者有挫折就要问为什么。在家族史里,要问父母两系三代内成员近亲婚配情况。

精神检查部分要充分重视检查患者自制力有无。

还有就是病历报告上面有B超检验报告,X光检验报告。

以上几点是教科书上没有的部分或者没有强调的部分,而那些部分在临床实践中非常重要。按照老师介绍的病历誊写思路,给人以严肃,认真,科学,严谨的感觉。体现了人本的科学精神,值得患者信任的负责任态度。

在王教授结合病历请来患者进行临床教学时,病历中所记述的各点基本全面覆盖了患者的情况,甚至比患者知道的还要多(因为有患者父母的补充在病历里)这一点明显让患者感到吃惊。

据患者陈述, 在入院的时间内,感到病情有所控制,是 吃对了药了

这就是让我感触颇深的小小的 病历报告 。

自己对能够体现 责任 的亮点格外关注。 病历报告 有感,就是这么体验出来的,如果没有那种情绪的铺垫,我很可能就写第一堂实践课上那个患者给我的印象了,那个印象绝对鲜活。两个月后的今天我还能想象得出五十多岁的他向我们敬少先队礼的样子。可是那个教学例子不能充分体现那种不愿意漏一滴水的严谨。我总觉得,只有这种严谨,才能暗暗的渗透出科学对人的负责。这种负责,有一种难以名状的魅力。

通过实践,我感觉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个人形象。这个问题似乎从来都没有在入科教育中提到过,不过,相信很多局外人,包括医学生印象中的医生都应该是如江口洋介般玉树临风的 虽然,实际情况可能让你大跌眼镜。跨进病房那一天起,你就成了一个准医生了。尽管医生在中国的地位并不高,尽管整个病房谁都想支使你,但是,咱不能自己把自己给看扁了,更何况,没有病人会一开始就充分信任一个胡子拉碴、白大衣皱巴巴的医生,也没有MM会在第一眼就倾心于你这 披着白大衣的狼 的。

所以,请注意你的形象,从头到脚,从外到里,干净整齐,清爽爽精神。最最关键的,就是那一袭白衣。俺当年极其羡慕医生的衣服又挺刮又够白,每星期还能换两次。可是我无论是拿奥妙、汰渍还是白猫,洗出来的始终都差强人意。因为,医院里是统一送出去洗过浆过的。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白大褂混入其中呢?我们试过自己拿笔在白大衣上写个号码,(记住要用不褪色的笔)成功过几次,

不过后来也懒了。男生们更是常常数星期也不洗一次。

第二,请不要迟到。这是个通病,有很多人都是踩着点冲进病房的,不论是实践的,本院的,还是进修的。在心内科实践的时候,施教授曾经要求实践同学7点进病房,住院医生7点半到,主治8点到,(至于教授吗 随便你爱几点到)

不过几天之后也就不了了之了。现在虽不要求早到,但底线是不要迟到。当然,现在根本也没有带教会管你,有很多带教也是迟到的楷模。但是,提倡向外科医生学习,养成早起的好习惯,把该量的血压量好,向床位上的病人都问候一下 昨晚睡得好吗?早饭吃的什么? ,有时还可以帮带教把早饭买好。这样,带教会很欣赏很感激你决定中午请你喝珍珠奶茶,病人也都会把你当成床位医生而把你的带教晾在一边的(这种喧宾夺主的现象在实践中发生的概率是很大的)。

第四,如果可能的话(我强调的是如果可能,因为这属于小概率事件),在进一个科前先把相关的书本内容复习一下。事实证明要这么做是相当相当困难的!但是,还是有人做得到的。在实践的时候,一个小组的同学也可以经常交流一下大家的心得体会,这不失为一个偷懒的好办法。因为一个组里一般总有个把强人的。记得在呼吸科的时候,俺们那绝顶聪明的组长就总结了一个关于咯血病人的临时医嘱的口诀。 咯血待查原因多,收治入院查清楚。三大常规血尿粪,B超胸片心电图。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黏度。结核抗体PPD,胸部CT加增强。纤支镜再加活检,实在不行开胸查。 (具体字句记不清了,比这个还精彩)组长还教我们用画图的办法学习那复杂的心电图。所以,再次体现了分组的重要性。一直心存感激能和组长共处了一年,尽管期间经常招人误会。

我这人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够自信。我对于自己的能力总是怀疑,不敢主动争取承担某项任务,一般只是认真完成老师分配的任务,这使得我做事很被动,失去了许多提高锻炼的机会。在现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里,不善于推销自己的人常常会失掉许多很好的机会,不利于自身水平的提高。在实践阶段,有许多动手的机会都要靠自己争取,因此今后我应更加自信,更加主动。

实践已经好多天了,对医院和科室的整个运作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我一边学习基本的临床操作,比如胸穿,换药,拆线等,一边向师兄师姐学习疾病的治疗和常用药物的使用。以前的诊断学和内科学是基础,不过和临床还是有些脱节。比如抗生素的使用,书本和实践真的差别非常大,而且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习惯和经验,在没有确切的病原学证据之前,都是经验用药的。药物最基本的药理机制都在大三的药理课上学过的,不过因为一直没有自己用过药所以以前花了很多时间背记的东西,现在几乎都还给老师了。不过,我想,如果经常用,应该很容易记住。呵呵,反正我对自己喋喋不休的提问从来不会觉得惭愧,师兄师姐也非常乐意给我解答。这就是实践生的优势 倚小卖小。带组的老师很忙,平时不是那么容易随时请教。这个时候,和师兄师姐搞好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帮忙加班多写个病历,晚一点回去也不要紧,反正年轻嘛,多跑跑腿就当时锻炼身体了。他们除了在临床的技能上面指导我,还教会我很多他们自己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让我少走了不少弯路。

第一次管床真的是没有什么经验,连输液计划都不会开,病人说他一直拉肚子,我知道该给点收敛剂了,但是具体用什么药,用法剂量都不知道,一切都得问,一点点学,一点点积累。

今天我们老总给全内科的实践生做了个小讲课。主要是教我们读CT片。以前都学过影像学的,所以听起来也不那么费力。平时科室里面经常有疑难的病案讨论,我们组里面也会搞一些小专题。读片的机会很多,不过真正病人的片子多半都没有讲课上面的那么典型。对一个几乎没有临床经验可言的实践生来说,要读好片子,真的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出来的。

实践了一段时间,我还学会了处理各种的人际关系。科室里面,医生和护士的关系,医生和医生之间的关系,医生和病人及家属的关系,下级医生和上级医生的关系 最大的体会就是低调 别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上级医生当然不用说,护士老师也相当棒。今天又有一个闭式引流,我去给水封瓶装生理盐水。钳子很不好使,那个金属的盖子怎么也打不开,护士老师上来几下就开了,真是帅呆了;病人也非常值得尊敬,需要我们的关心,大家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才能战胜我们共同的敌人 疾病

护理专业社会实践报告 篇2

1 确立“双向接轨”“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机制

学校始终坚持科学、严谨的治学原则, 深入研究人才培养模式, 确立了“双向接轨”“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机制。“双向接轨”即以培养目标为宗旨, 构建与临床护理能力和国家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大纲内容相一致的课程体系;“双证融通”即学生完成学业后, 能够顺利获得护理专业学历证书和国家执业护士资格证书。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不断深入, 用人单位对护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 我校护理专业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以岗位需求为指导, 以专业核心课程为重心, 构建与岗位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并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1.1 明确培养目标, 构建能力体系

我校护理专业培养目标是, 立足龙江, 辐射全国, 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扎实护理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 具备“双证”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围绕培养目标进行职业能力体系分析, 将护理职业能力划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依据职业能力体系突破学科界限, 构建护理专业课程体系, 将职业能力与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岗位需求、资格认证等紧密结合, 最终实现“双证融通”, 为学生就业开辟绿色通道。

1.2 深化课程改革, 实现三个转变

护理专业作为学校特色优势专业、国家级重点示范专业, 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视为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特”是护理专业创新追求的目标。

跨入21世纪, 面对护理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 我校开展了“双向接轨”的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改革, 压缩了部分文化基础课程学时, 加大了专业核心课程实训教学比例, 实现了核心课程的“三个转变”, 即由验证理论性实验课转变为临床应用性实训课, 由以往示范性操作教学模式转变为模拟仿真训练达标学习模式, 由以往学生完成操作的考核方式转变为护理专业综合能力达标的评价方式。

1.3 凝铸专业实力, 彰显特色风采

我校护理专业在2004、2005、2009年全省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中获得冠军。

2006、2007年哈尔滨电视台举办2届全省“超级护士”大赛, 在参赛的百余名选手中, 我校学生占报名选手的2/3。学校受哈尔滨电视台委托承担了大赛选手的专业培训工作, 我校护理专业省级学科带头人受聘承担了2届大赛的专业总评委。

2006、2010年我校凭借专业实力、地域影响力, 连续承办了黑龙江省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护理技能大奖赛、“南丁格尔”杯护理技能大赛, 彰显了我校护理专业的综合实力。

我校护理专业毕业生连续多年供不应求, 2008年我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6%, 居全省前列。2006年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局局长亲自率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多名院长, 视察我校护理专业教学管理与实训设施后, 与我校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 从此拉开了校企长期合作的序幕, 迎来双方互惠互利、合作双赢的美好前景。

2 探索新型教学模式

学校依托教学医院的资源优势, 引进了国际先进的双线发展教学理念———既要培养学生动脑能力, 更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开辟了课间实习新路径, 探索了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目的, 以实践实训教学为主线, 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 以理论与实践无缝对接为特点, 以做人、求知和生存能力、做事3阶段培养为目标, 以多元化、全方位、开放性综合评价为标准的人才培养、考核与评价新模式, 实现了职业教育倡导的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实践证明, 该教学模式不仅能使教学与临床实现零距离接轨, 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而且为职业院校找到了适合学生成长的教学方法和教育途径。

2.1 凝练教育教学精华, 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专业特色是专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是提升教学水平和赢得社会认同的关键, 更是参与竞争的关键。因此, 把握专业特色内涵, 夯实专业发展基础, 凝练教育教学精华, 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是专业特色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护理专业通过理论、实训课集体备课等方式, 与临床专家共同探讨专业课程改革举措, 实现与临床护理工作零距离, 打造出实用型护理人才。具体做法如下。

(1) 理论课集体备课。理论课集体备课, 采用一人主讲说课的方式。主讲教师详细阐述整个课程设计, 再由参与教师共同讨论, 提出各自想法和建议, 最终形成规范性的理论课授课模式。通过此种备课方式, 培养了教师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尤其对青年教师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2) 实训课集体备课。先由一位教师进行全程操作, 再由参加备课的教师共同讨论, 分析细节操作、与临床应用的衔接、教学情境的设计等, 最终统一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教师根据统一的操作要求反复练习后进行授课, 使实训课教学更趋规范和科学。这种教学研讨方式不仅解决了教师操作不统一的问题, 而且在研讨中还创造性地总结出护理操作的最佳方法。另外我们聘请了一线护理专家参加每学期实训课集体备课, 教师认真听取专家意见, 及时修改教学内容, 促进了教学和临床的有机结合, 为培养实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3) 跨学科集体备课。为进一步突出职业教育特点, 淡化学科界限, 强化职教观念, 护理专业在全校率先开展了“任务引领型”的跨学科集体备课。如以“血压的测量”为项目任务, 邀请普通学科物理和化学教师, 基础学科解剖和生理教师, 临床学科内科护理教师共同与护理专业教师备课, 探讨在该项目任务中各自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这种交叉开放式的备课方式, 打破了学科界限, 培养目标清晰, 教学任务明确, 课程重点突出, 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促使其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2.2 创新教师培养模式, 打造优秀教学团队

专业特色的建设不仅需要先进的办学理念和良好的文化氛围, 更需要创建精良的教师队伍。

随着社会对护理人员需求不断增多, 我校护理专业招生人数逐年递增, 随之吸收大量青年教师。对于习惯于学科型教育的青年教师, 操作技能明显不强, 为此, 我们有针对性地制订了教师培养计划。 (1) 第一周期培养。青年教师入校后在实训中心锻炼2年。 (2) 第二周期培养。该阶段为每位青年教师配备2名指导教师, 一位指导实训课教学, 另一位指导理论课教学, 依据计划流程进行课堂听课、试讲演练、实训课试讲、理论课试讲、指导教师评价、学科质量评价、学校综合评价、专业跟踪听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通过全程培养, 我校打造出一支理念新、能力强、技术硬的青年教师队伍, 成为专业特色建设的骨干, 为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后续力量。

3 建立实习就业基地, 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学校以丰富的护理人才培养经验为优势, 秉承培养高素质人才理念, 多年来与地方三级甲等医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就业协作关系, 形成了密集的实习、就业网络。

在与省内优质实习基地合作过程中, 我校制定了严格的实习管理细则。 (1) 聘请2名带教经验丰富的教师, 专职负责学生实习管理, 与班主任联合深入实习医院, 检查实习情况, 解决疑难问题。 (2) 安排实习生每月返校1次, 进行实习阶段性总结。

学校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一系列科学的管理措施降低了护生差错、事故发生率, 赢得了实习基地的好评, 并与学生签署就业协议, 开辟了就业渠道。

多年来, 我校为国家培养、输送了数以万计的合格护理人才, 他们现已成为临床护理一线的岗位能手, 成为医院的栋梁之才。

4 搭建产学结合平台, 构建创新型专业体系

我校护理专业在产学结合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并取得可喜成果。

2006年以来, 护理专业先后与北京、天津、上海、营口等医疗教学仪器公司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 签署了共同开发科研项目的意向协议, 利用合作单位的技术优势进行护理实训课题的开发与研究, 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合作不仅使企业扩大了知名度, 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而且使学校在合作中提升了创新能力, 促进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5 质量立校, 育人为本, 服务龙江, 回馈社会

我校护理专业通过一系列改革, 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受到全省乃至全国同行赞誉和认同, 2005年护理专业利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50万元和学校配套资金150万元, 建立了现代化护理模拟教学实训基地, 成为学校办学实力与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我校现代化护理教育中心将于2011年建成, 又必将成为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发展的里程碑。

护理专业社会实践报告 篇3

关键词:涉外护理  社会背景  人才需求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a)-0224-01

1 专业设置的背景和依据

1.1 时代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对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护理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护士的数量远远不够,医护比例严重失调。世界卫生组织对各成员国卫生人才资源统计结果显示,许多国家护理人才紧缺。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提出的目标:到2015年,全国注册护士总数达286万,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为2.07,全国执业(助理)医师与注册护士比达到1∶1~1∶1.2。我国的医护比达到1∶1。每年需要培养各层次护士15万人。纲要还指出,要加强我国护理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护理服务理念、专业技术经验、教育和管理模式,积极争取与国际社会在护理人才培养、业务技术、管理和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201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常务会,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会议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和措施。一是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二是创新职业教育模式,三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四是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五是强化政策支持和监管保障。中共中央国务院也曾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新一代人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

1.2 行业背景

随着国际医疗市场对护理人员的需求激增,“护士荒”现象已日益突出地摆在各国医学界面前。未来10年,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日本及全球其他国家将急需200万护理人才。国际人力资源公司已经把目光瞄准中国。世界性的护理人才资源的短缺,给我国护理人员创造了更多迈出国门、迈向国际市场就业的机会。据业内专家介绍,护理职业一直是国际上地位较高、薪水丰厚的职业之一。如護士在美国平均年薪达5万美元,而美国缺护士30万人。在澳洲,护士最容易找工作或获得升迁,同时,只要拥有了澳洲注册护士的资格,等于拿到了通向英联邦国家工作的“绿卡”。英、法、德等西方发达国家对护士均有许多优惠的政策。德国更是于2013年7月开放对第三世界国家护士的输入。

因此,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流畅的国际交流语言的护士在国际上就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国内很多大中城市的医院都设有涉外门诊,而一些合资以及外资医院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扎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所以,如果护理学人才在具备护理学、护理人际沟通、护理礼仪等专业知识外,还能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那么就业选择将更为宽广,可以从事在华的涉外医护服务、国际技术合作交流和资料传递等。

2 涉外护理专业设置的人才需求分析

2.1 涉外护理人才的数量需求分析

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一方面由于老龄化加速,护士需求量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护士工作时间长,压力大,本国女性在就业途径拓宽的情况下不愿从事相关职业,“护士”短缺也成为近年来长期存在的“医疗难题”。为此,一些发达国家开出高薪甚至“全家移民”的优厚条件,在全球“争抢”资深护士。

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数据,2006-2016年间,美国对护士职位的需求每年以20%以上的幅度递增。目前,美国护士年缺口12万,预计到2020年缺口将达50万。除了提高薪酬水平,吸引国内年轻人加入护理队伍外,美国应对护士短缺的“杀手锏”是利用优厚的待遇和“移民绿色通道”吸引高层次护理人才。

在英国,护理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着完善的体系和很高的护理水平,其注册护士被世界广泛认可。近几年,随着英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加上年龄化原因造成的自然减员,美国从英国招聘大量注册护士等原因,英国护士正以每年11%的速度在流失。数据显示,英国医疗保健系统目前护士缺员2.5万名。

由于受到海外高薪和其它优厚待遇的吸引,离开英国前往海外工作的护理人员越来越多,2012年甚至达8000多人,创历史新高。被大量“挖墙脚”后,英国也开始从国外招募护士,亚洲和非洲成为他们的首选。据统计,近年来英国每年的新增护士,一半来自国外。

面对新兴的市场需求,目前所表现出来的却是我国国际化护理人才十分匮乏。我国涉外护理专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虽然有不少大专院校设置了相关的专业和专业方向,但相当一部分是从传统的护理专业演变而成的,其知识结构已经不适应护理国际化发展的需要。教育部的统计显示,我国目前设置涉外护理(或相关)类专业的学校数目和我国护士出国数目的比较也可以看出,我国的涉外护理教育远远不能满足国际护理人才市场的需要。

2.2 涉外护理人才的质量需求分析

我国的涉外护理专业尚没有形成比较科学的、系统的、真正与国际护理对接的、得到护理界公认的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国内的护理教育沿用医学的教育模式.呈现出近医学,重视学生医学知识的教育而忽略了人文素质的培养,造成我国护士护理理念和人文情感上的严重欠缺。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应当具有建立在本土文化基础上的国际意识,具有理解、包容不同文化和习俗的能力,具备国际化知识结构和提高适应国际交往和竞争需要的能力素质。根据调查,在当前情况下,医护伦理及法律法规、多元护理文化这三种知识是国际化护士最需要具备的。

(1)国际护理市场需要懂法的护理人才。

与国际护理对接,我们培养的护士医学基础知识不缺,临床技能不缺,缺的是医护伦理的深入研究和法律法规的常识。所以,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在校就应当接受该方面知识的灌输。

(2)国际护理市场需要熟悉心理及精神护理的护理人才。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以及全球性的老龄化趋势,今天护士的功能已不再单纯是医生的助手,工作对象也不光是疾病与病人,更多的是在心理辅导与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因此,心理及精神护理的知识是一个国际化的护理人才所必备的

(3)国际护理市场需要精通多元护理文化的护理人才。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世界人口流动频繁,跨国界的科学文化交流越来越广泛。这些现象意味着跨世纪的文化必然是多元文化,跨世纪护理人才必需掌握多元文化护理,即面向社会、面向世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病人的需求,按照不同特点提供高水平、全方位的护理。

因此,我们应当改变护理教育理念,不仅仅着眼于国内市场,同时兼顾国外市场,形成特有的护理教育理念和护理教育模式以及相关的护理教育方式方法,将有利于打造护理特色专业品牌;架起与国际护理市场对接的直通车。让护理教育真正与国际护理教育接轨,让护理人才真正地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S].

护理专业社会实践报告 篇4

实践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饿锻炼机会,让我们在发现问题当中去解决问题,为护士之途铺上了一条很好的道路,我们不仅学会了做一名护士,也学会如何做一名具备有良好素质的护士。欢迎阅读本文,更多优质内容,欢迎关注网。XX年护理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20XX年7月16日-9月3日暑假期间,我参加护校工作,在7个周的值班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使自己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使自己的意志得到了质的升华,以下是自己的实践总结:

(一)一经融入,便要适应

所谓护校工作,就是在假期间充当学校保卫人员的辅助军,与他们一起共同维护校区的各项安全。工作一开始有关领导就对我们提出了严格要求。时值盛夏时期,天气闷热,夜晚蚊子又多,而值夜班时又不能睡觉,这所有的一切都向我们全体护校同学提出了挑战。而既然选择了我们就不会后悔,不管有多艰苦我们都已坚持下来。

回顾这段单调而有意义的护校生活,令自己难以忘却。在刚开始的一周里。正午时分天气酷热,而又要哨岗、巡逻,想想同学们离校回家的兴奋,自己思家的潮水时时涌起。自己只能时刻暗示自己:坚持就是胜利。

暑假期间正值教学楼改造,工作任务相对艰巨,为此我们只能加强巡逻,即使在雨天也不例外。晚上11:00到凌晨7:00是夜班,夜晚蚊子多,屋里的窗子只能关得严严实实,且布满杀虫剂的味道,巡逻时蚊子一拥而上,咬得我们浑身难受,而我们只能坚持,学会适应。

由于平时接触社会少,对各项工作总认为很轻松,而一经实践才知生活的不易。对待各项工作我们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下去,把自己融入其中,去适应新的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当家才知柴米贵

作为滨医学生,心中自然会有着炽热的爱校情怀。但护校的另一方面也是在勤工助学,缓解自己的经济压力。为此赚钱也是一个目的。在工作中除了赚钱那就是自己养活自己,二者同样重要。为了增加经济收入,在有限的工资内自己只能从生活中节俭,在值班生活中可以说自己完全过着自我独立的生活,这其中的最大感触就是生活的不易。在这其中自己终于明白了父母整日劳作不息、刻意节俭的目的,金钱是来之不易的。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面对父母们拼死拼活的辛勤劳作,面对父母亲对我们高额学费的毫不吝惜,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我们的期望,为此我们只有刻苦学习才能对得住父母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汗水。

(三)虚幻不是现实

平时自己总是对钟点工充满向往,认为工作轻松一干,便可以得到自己幻想的丰厚报酬。但由于平时学习紧迫,一直也未曾付诸现实。护校期间为了增加自己的业余收入,自己曾在烟台大学商贸区做过几天的钟点工,对于这份工作中的最大感悟,就是社会并非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在做钟点工的那段日子里,自己为了给老板留个好印象而时刻不停的忙碌工作,而自己换来的却是时常的训斥。老板时常用自己的方言对我讲话,由于自己对工作不熟,老板还时常讲些专业化的菜名,对于这些,自己稍反应迟钝,老板不是耐心的解释,而是愤怒斥责。老板是个胖子,生意好时他不会对店员微笑,而生意坏时他时常用自己那双大而并不美丽的眼睛向我们投来愤怒的目光。

曾有一天生意不是很好,到晚上十点多钟那个小厨师也不给我们做饭,烟大的小何同学去崔了好几次他也无动于衷,最终两个人在二楼打了起来,我上去看时只见满地狼籍,我一边收拾一边在安慰那小厨师,并用祈求的语气让他快给我们做饭,而他却坐在一边好像忽视我的存在,我不知道为什么他对我们如此绝情,但那时我真饿得要命。小何去找老板娘,而她只顾得在外面说话。最后我们只得自己就着黄瓜吃了两个馒头。那刻我感觉自己很屈辱,但为了顾全大局我也只能忍气吞声。

在那几天中自己感觉都过的很辛苦,不仅在身体上同时也在心理上,总之自己对他们很失望。这也许就是社会生活的一个写照,我不全盘否定每一个人,但自己对社会有时的确太美好化了。

(四)贫困生——自立中学会坚强

生活中自己时常对经济的不宽裕充满抱怨,而在烟台大学附近做钟点工的一幕却使自己的思想有了彻底改变。小何是烟台大学光电学院的一名学生,曾与我同在餐馆打工,从他的穿着中可以看出他的经济条件比自己更差,在下班吃饭时,小何曾端来两盘剩菜及其热情的让我吃,在家吃剩菜这很平常,而在外面吃别人的剩菜即使很卫生我也拉不下这个面子,看着他吃的那样津津有味,我的心里真不是个滋味,那一刻我想到了很多,泪水浸润了我的双眼,这难道就是我们贫困生的生活写照……也许是生活在改变着一些人。

贫穷不是命,而是上苍的偏爱。正因如此我们学会了独立、学会了坚强。在整个烟台大学商贸区几乎每家餐馆都有打工的同学,为了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他们放弃了本应属于自己美丽而愉快的暑假,在闷热的天气下辛勤劳作。我们虽然没有富家子弟的华丽服饰,没有他们在晴朗星空下吃烧烤、喝啤酒、泡酒吧的快乐情怀,但我们却从辛勤的工作中品味到了父母的不易,在独立中学会了坚强。我们才是生活的强者。

通过假期中的社会实践工作,使自己的思想和意志都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社会是个大课堂,对于我们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来说,我们只有主动的去接触它,了解它,才能更好地去适应它。未来的社会充满激烈的竞争,这向我们广大大学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我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要多多参加社会实践,多多向社会学习,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以而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XX年护理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为了全面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修养和专业能力,增强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能迅速适应就业需要的护理人才,护理系团总支安排每名学生在寒假期间,自主安排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能力,提升素质,巩固在校理论学习。从而为下阶段的学习和适应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怀揣着对“白衣天使 ”这个称号的神往,XX年2月1号,我带着新奇与紧张的心情踏进了卫生院,开始观察护士门的工作动态和性质及医院情况。尽管时间很短,但收获颇多。刚进医院,着实很兴奋,激动,新鲜感很强,对临床护理操作程序亦非常感兴趣,同时也有点担心,毕竟是进入了一个新鲜提与社会各种人群进行交流。也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

护士长带领我们所见的第一站是:护士咨询台,以前进医院医院一直把这里看的极其平常,然而今天却感觉一点都不平常呢。面对病人流动量大,治疗项目多且没有规律的特点,他们具备随机应变,合理安排的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给患者提供最完美的答复,护士门主动热情周到细致,礼仪服务是提高服务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个人素质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都体现了护理队伍的整体形象。

护士长给我们介绍环境,护理任务,交接班和护理程序,了解病人情况,护士工作无非就是交接班和护铺床各项护理操作,看见人家都很熟练的操作这些的时候,在想自己今后也要做这些相同工作,不免有些害怕。

刚进入病房,总有一种枉然不知所措的感觉,对于护理工作处于比较陌生的状态,看着护士们忙忙碌碌的身影,有着良好操作技术和各种护理工作能力,我才更全面地了解护理工作,更具体的了解这个行业,在这里我学会了适应新环境,在陌生环境中成长和生存。护士工作是非常繁重与杂乱的,尽管在未来之前也有所了解解,但在观察病房之后,感触又更深了,的确,护士们的工作很零碎杂乱。还可以说是很低微,可是透过多数人的不理解,我们发现护士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医院不可能没有护士,这就说明了护士的重要性。医生离不开护士,病人离不开护士,整个环境都离不开护士。因此,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养成良好工作态度。

顾名思义,病房护士接触最多的也是病人,了解甚深的是各种疾病,掌握透彻的是各种基础护理操作,如:铺床,老师说了,铺床一定要平整,病人才能睡个安稳觉,床铺不是每天都换,但每天都会清扫。这也是为病人健康着想,有时候一些病重的病人无法翻身,护士也要尽力让其翻身,为其打扫床铺;量血压看似简单,但也一定要认真,护士长还给我们介绍了量体温和测血糖的方法,量体温时一定擦干腋下汗液;测血糖时,医院糖尿病人在饭前饭后都要测血糖,虽方法简单,但易出问题,比如,指尖消毒,测血糖时最好一针见血,干脆利落,否则病人很痛苦。他们每天至少要侧六次血糖,只有十根指甲,指尖全是针孔,如果第一次血量不够,就得从新侧,这就无疑增加病人痛苦,还有什么导尿术,插胃管,口腔护理,静脉输液各种灌肠法等等。

护士不仅要把病人照顾好,与病人和家属沟通交流也是一门技术,一门学问,病人就是上帝,无论怎么样,我么都不可以与病人吵架,我们的多多站在病人角度想想。有时候,病人要求与护士职责相互矛盾,护士必须懂得如何更好地与病人沟通,不能凡事都有着病人来,那样只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和家属吵架时,护士应该避免不必要的争吵,选择沉默。家属吼骂护士忽视病人,而护士长却什么也不说,因为病人就是上帝。

护士长又带领我们参观了手术室,护士长告诉我们,手术室是最注重干净,整洁,无菌,穿手术衣,戴帽子,口罩,头发,衣袖,裤脚都不能漏在外面。手机也要放静音,进了手术室,要认真观察每一个手术每一步用什么器械,要记住并认真认识每一种器械,看看器械护士是怎样估计到下一步医生的企图,注意器械护士传递各种器械的方法。

一周过去了,我去了几个科室,也见到了病人的离去和新生儿的降生。当我看到心电图成一条直线时,我体会到了健康是多么重要。对护士的要求是多么严格,作为一名实习生来说,一天三班倒,熬夜在正常不过,有谁知道这白衣天使背后的辛酸。晚班,早班,夜班,日夜颠倒时如此艰辛。这让我深深体会到了护士这个职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从这次观察中,我知道了今后好好学习的重要性,每一个操作都要会做,其实护士工作是个孰能生巧的过程,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思考,锻炼,才能拥有更加牢固的技能,我会更加珍惜以后学习时间,珍惜每一天的锻炼和每个课堂学习的机会。

最深的体会就是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学无止境,其实不用多说,我们也知道,学习知识本省就是一个长期坚持,不断探索的过程,一年半后的我们也要离开校园,踏入社会,然而社会看重的不仅是所学的书本知识,更多的是看重我们是否掌握了适应社会的能力,一旦踏入社会,我们必须去适应,去融入,那么怎么做呢,怎么样才能学以致用呢,就显得极其重要。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有踏实的基本功,以知识为后盾,以不变应万变,而这些都是我们在校学习的主要目的。等到大三,都是在医院实习,虽然只有一年的时间,但确是为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基础。

护理专业实习报告 篇5

我实习的第一站——西外一,第一次走进这里的时候,感觉很新鲜.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过去了,没事。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过去了,没事。第七天来事了,刚开始是小腿肚子又痛又胀,接着就是脖子和腰,然后就是感觉全身都很痛,等到了晚上一动也不想动,那也不想去,饭也不想吃,就想躺在那,谁也别理我。这就是我当时最最真实的感受刚进入病房,总有一种茫然的感觉,对于护理的工作处于比较陌生的状态,也对于自己在这样的新环境中能够做的事还是没有一种成型的概念。庆幸的是,我们有老师为我们介绍病房结构,介绍各班工作,带教老师们的丰富经验,让我们可以较快地适应医院各科护理工作。能够尽快地适应医院环境,为在医院实习和工作打定了良好的基础,这应该算的上是实习阶段的第一个收获:学会适应,学会在新的环境中成长和生存。

护士的工作是非常繁重与杂乱的,尽管在未入临床之前也有所感悟,但是真正进入病房后,感触又更深了。的确,护士的活很零碎,很杂乱,还可以说是很低微,可是透过多数人的不理解,我们发现,护士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医院不可能没有护士,这就说明了护士的重要性。医生离不开护士,病人离不开护士,整个环境都离不开护士。这琐碎的工作,有着完整的体系,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正因如此,才能发挥其独到的作用,产生不可或缺的作用。因为有了临床的实习,我们才更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护理工作,更具体而详尽的了解这个行业。进入临床的第二个收获:正确认识护理,树立了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养成了良好的工作态度。

护理专业实习报告 篇6

对于我这个只有半年学医经历的学生来说,应该从医院中最基础的护理工作开始。来到医院,我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和畏惧,即使自己曾以病人的身份到过此地。

镜中的我,穿着干净的白大褂,戴着洁白的帽子和口罩,想想自己第一次穿着白大褂的那份自豪,心底的那份坚定与自信犹然而生!

看起来很简单的护理工作,让我开始有些手忙脚乱。原本的自信荡然无存。我开始虚心向护士学习,紧紧地跟着护士,寸步不离,年轻的护士耐心地给我讲解着关于护理的知识。慢慢地,我穿梭在各个病房,了解了她们的护理术语和一些日常工作。 我协助护士接诊病员,做好四测(测血压、测体温、测脉搏、测体重) ,熟练地掌握了血压及体温的测量方法,接触配液环节,在严格坚持“三查七对”(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七对:对床号、对姓名、对药名、对浓度、对剂量、对方法、对时间) 的原则下,并为病员配液。

终于有了我实践的机会,想着护士叮嘱我的操作要领,端着装有止血带、胶布、碘付的器皿,来到病房。面带着微笑:“阿姨,该打针了!”我给病人绑上止血带,用碘付进行消毒,然后拿起针头,小心翼翼地扎入病人的血管中。看见管中有回血,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蔓延全身。想不到,身平第一次扎针竟然会如此的顺利!

护士在休息的时候,给我讲着因为静脉注射的输液管中一个小小的气泡,而使病人死亡的真实事例后,我大为震惊,不免开始崇敬这些平凡的护士们。

在医院领导的同意下,我观摩了一例左下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及剥脱术! 手术前病人的家属用充满期待的目光注视着主刀的医生,顿时让我感到医生的伟大责任。手术的时间大约两个小时,主刀医生精湛的医技,让我了解到医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他的细心,仿佛把病人当成自己的家人一样精心地照料,就好象生理老师曾经说过:虽然你们是用动物做实验,但以后你们却是要给人看病! 因此,使我是深深体会到,我们要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

短短的15天医院实习结束,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想想这么多天的忙碌,再想想每日辛苦战斗的护士们,才知道护理工作的不易。

深入到护士的日常工作中,亲身体会了做护士的酸甜苦辣,这才发现做护士并没想像的那么容易。做护士的确很辛苦,一会儿是输液、抽血,一会儿是打针给药,一会儿又得中药灌肠。病人若有不适首先会想到护士,病人如有问题找的还是护士,病人要换药、换液又得叫护士……病房里永远有护士忙碌的身影。

护理专业社会实践报告 篇7

1 加大了“校 (医) 院融合、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创新力度

在“鄂州职业大学‘政校行企’合作办学理事会”框架内, 组建了鄂州职业大学医学院“校行 (医) 院”合作教育工作委员会。与合作医院共建鄂州市护理教育联盟, 统筹整合了鄂州市及周边地区的护理教育资源, 推进成员单位在护理人才培养、专业教学指导、在职护士培训、护理品牌打造、护理技术研究、合作实体建设等方面深度合作、互利共赢。

建设了校内教学医院及省级护理实训教学中心;以特色岗位为载体, 建设校外课程教学区。与附属鄂州市中心医院建立“冬梅护理”素质教育课程教学区;与鄂钢医院建立“烧伤护理”感染课程教学区;与二医院建立“老年护理”课程教学区;与市妇幼保健院建立“妇婴护理”课程教学区;在校附属医院建设“基本护理技术”教学区。

密切了护理专业合作教育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推动学校与医院共同承担护理人才培养、培训及相关科研工作;建立成员单位年会制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 不断探讨从课程学习到实际护理工作任务的转换与衔接, 及时发现和解决双向教学中的问题;对护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建设、学生实训、实习与就业等工作进行论证;整合优化学校、医院等各方面的教学资源, 共同组织、协调、指导、管理学生实训实习, 实现教学过程双控、教学结果双评的工学结合良性运行保障机制。

校院深度融合, 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长效机制[1]。

2 不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建立适应护理岗位新要求及护理技术更新的动态调研机制, 在我院“校行 (医) 院”合作教育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 依托鄂州市护理学会及护理教育联盟, 及时掌握护理人才需求和护理岗位任职要求等信息:每年召开两次临床一线护理专家、社区护理专家座谈会, 研讨护理岗位任职要求及新技术应用的最新发展;组织开展每年一度的毕业生跟踪调查, 及时获取毕业生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等信息。将这些专业调研资料, 集中在护理专家研讨会上讨论, 科学分析护理行业发展趋势、职业岗位任职要求, 参照“护士岗位”职责标准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 在此基础上评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并不断修订年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 努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 确立“校院融合, 三段式能力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做实“院校融合”, 即通过我院“校行 (医) 院”合作教育工作委员会和鄂州市护理教育联盟等机构, 推进校院深度融合, 共同实施高素质护理人才培养。二是使“三段式能力提升”安排自然合理, 即第一学年培养学生基本护理技能、第二学年培养学生专科护理能力、第三学年培养学生系统化整体护理能力, 最后结合校院融合的具体实际, 按照临床实际工作流程,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4 建设了一流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

课程建设必须与人才培养方案相匹配, 课程建设离不开“双师素质”教师, 我们始终把教师的“双师”素质提高放在首位。为了打造一流的“双师”素质护理教学团队, 我们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来建设护理教学团队, 每年寒暑假我们都要选派10左右的骨干教师到临床顶岗锻炼、开展专业调研;同时我院护理专业聘请“楚天技能名师”2名, 聘请医院护理专家60余名组成“护理行业指导委员会”, 这批专家每周既参与我们的校内外教学、开展讲座, 又为我们的教师开展技能培训, 参与我们的教研活动, 共同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编写教材, 申报教研、科研项目, 成为护理教学团队的一员。我们课程建设的每一项成果都离不开校 (医) 院合作。

课程管理实施课程负责人责任制, 探索集体备课制度。聘请“冬梅护理”创始人苏冬梅为我校兼职教授, 培训护理专业教师, 指导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研究, 指导“冬梅护理训练营”工作, 开展新生入学教育, 对实习生进行岗前教育, 参加常规教学等工作。

5 建立了课程建设资金和技术的保障体系

(1) 课程建设资金保障方面, 学校除全额拨付主管部门的建设资金外, 还对每门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予以1∶1的标准配套建设资金。技术保障方面, 学校网络中心在为精品课程提供合全程技术指导、支持与服务。

(2) 建立激励机制, 实施绩效考评, 保证精品课程建设。

学校建立激励机制, 即将课程建设予以教育教学研究立项、基础研究予以基金立项。同时制定实施了校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奖励政策。制订并认真实施精品课程建设的绩效考评制度, 定期对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进行考评。

同时学校构建了较为系统且可操作性强的精品课程建设激励制度, 对于精品课程建设负责人和课程组成员, 学校在教学改革立项、教材建设立项、教学名师评选、晋升职称、教师的职称晋升和收入等方面将予优先考虑。

6 改革了护理专业课程体系

6.1 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

通过对临床、社区、老年护理三大职业岗位群进行岗位分析, 依据岗位的任务要求, 归类形成具体的专业课程。根据“校院融合, 三段式能力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要求, 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第一阶段课程设置, 与第一段能力提升基本护理技能相呼应, 安排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训练, 主要课程有思政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职业生涯设计、正常人体结构、异常人体机能、基本护理技术、护士人文修养、卫生法律法规等, 教学场地在校内, 主要由专任教师完成, 主要采用问题导入式教学方法。

第二阶段课程设置, 与第二段能力提升专项护理技能相呼应, 安排专业基础理论、专项技能训练, 主要课程有内科护理技术、外科护理技术、妇婴护理技术、儿科护理技术、社区护理、老年护理急、急救护理、心理与精神护理、五官科护理技术、中医护理技术、营养护理等, 教学场地在校内和医院 (冬梅护理教学区、烧伤护理教学区、老年护理教学区、妇婴护理教学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老年院) , 主要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第三阶段课程设置, 与第三段能力提升综合护理技能相呼应, 安排综合技能训练和顶岗实习, 教学场地在合作医院 (社区、老年院为补充) , 学生在真实的岗位环境提升护理技能。

6.2 引入“冬梅护理”理念, 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国家卫生部已将“冬梅护理”作为典范, 在全国进行推广学习。护理专业一直积极参与“冬梅护理”品牌的建设和推广工作, 并将其核心理念融入到护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全面引入“冬梅护理”理念, 进一步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融入“冬梅护理”理念及行为规范, 开发《护士人文修养》课程;引入“冬梅护理”理念中的护理行为法制观, 以临床工作中的医疗官司、法律纠纷事件为载体, 开发《卫生法律法规》课程,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护患者和自我保护等意识, 提高法律素养。在专业课教学课过程中, 将冬梅护理精髓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 提升护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和整体护理能力;引入冬梅护理精神, 成立了“冬梅护理训练营”, 开展礼仪表演、授帽仪式、演讲比赛、技能比赛、社会实践等进一步强化冬梅护理的神韵, 熏陶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

7 建成了精品专业核心课程

7.1 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依据护理工作岗位与典型工作任务的职业标准, 提炼形成对应的核心课程, 参照每一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 融入卫生部颁布的《优质护理工程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文件精神, 制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 改革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 建设“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

7.2 专业核心课程特色与创新

引入护理行业标准, 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的具体内容科学融入专业核心课程中, 使专业核心课程具有“证照合一”特色。通过“证照合一”专业核心课程学习, 使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能够顺利通过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获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 从而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引入公共营养师、育婴师、康复理疗师等职业标准, 将职业技能内容融入到课程中, 自编了课程标准和特色教材, 打造了《营养护理》、《儿童护理》、《康复护理》等特色考证课程。通过特色课程教学, 使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 获得公共营养师、育婴师、康复理疗师等职业证书。

专业核心课程与特色课程的改革, 使我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在获得毕业证的同时又获得职业技能证, 获得“多证书”比例达到99%以上, 这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又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就业层次逐年提高, 一大批毕业生在武汉同济医院、协和医院、省人民医院、中南医院、省妇幼保健院、陆军总医院、九江一医院等三甲医院就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率达100%, 近三年就业率超过98%。

8 开发了优秀的特色教材

多年来, 我们与深度合作单位的护理专家, 共同开发“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导向[2]”的特色教材, 公开出版发行校本教材《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等专业教材, 共13部。其中《基本护理技术》等四部教材入选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编写了《急救护理指导》、《基本护理技术指导》等5部实训教材。开展顶岗实习课程化开发, 实施顶岗实训课程化管理, 开发了顶岗实训校本教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荐“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

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 篇8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

一、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体系构建

专业英语简称ESP,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其教学具有鲜明的学科针对性。ESP教学建立在学习者的需要分析之上。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采用,都要考虑学习者的学习需要。ESP教学注重语用能力的培养,学习者掌握英语主要是在某一特定专业范围内使用,以达到用英语交际的目的,即学习者的知识学习和语言能力不能分开。构建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体系正是基于ESP基础之上,以METS和PETS为指导,进行教学的整合优化,体现于教学内容之教材选定和编写、教学方法之探索和革新和师资力量的培训和整合等方面。

二、护理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情分析

(1)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护理专业生源质量却逐年下降,入学门槛也在逐年降低,生源相对比较复杂,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水平参差不齐,英语学习兴趣不高。(2)英语教学和护理专业知识、临床操作严重脱节,学生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就可以,对英语课程不重视甚至厌倦。

(二)教材分析

目前高职护理沿用公共英语教材《高职国际英语》,高职所有专业英语课程都使用这本教材,教材内容与护理专业没有联系,学生不会将英语知识运用到护理学习中,只是单纯学英语、学语法,与专业知识脱节。学生未能掌握将来护理岗位需要的一般英语技能。

(三)师情分析

目前护理专业英语教师一般毕业于英语教育专业,虽然有着丰富的英语知识和教学经验,但是对护理岗位和护理专业知识了解少之又少,只满足于上好公共英语课,组织好课堂教学,单纯为了教英语而教英语,难以将英语教学与护理专业结合起来,没有体现教学的实用性。

三、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一)明确课程设计,做好教学内容重组工作

高职护理英语教学工作要突出服务应用、素养培养等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课程单元加以归纳,从根本上明确课程教学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以及态度目标。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加以优化,重点讲解教学重点和难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保证学生的写作、听说、学习、翻译等技能都得到提升。根据教学目标围绕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以及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状况选择相应的学习单元,将学生能力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加以培养。所有单元教学工作都要按照程序进行,保证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

(二)改革教学模式

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教师要灵活使用角色扮演法、情境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翻译教学法、媒体教学手段等,保证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要通过各种有效措施調动学生的积极性,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并融入“教、学、评、做”等理念,保证教学和工作实现有效衔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际教学中要合理设计教学任务,在各阶段的教学任务中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让学生能独立完成听、说、读、写等任务,在教学实践练习活动中提升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三)教材选定和编写

教材的选择要充分体现护理英语特有的规律性,教材内容应能全面系统体现护理英语特色,突出实用性英语教学理念 专项阅读材料、听力材料、口语材料、写作材料应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需要。应有书面材料和生动形象典型性强的音像材料相结合。教材以“实用性、新颖性、知识性”为指导准则,侧重于英语知识在护理实践中的实际运用。

(四)教学要突出实用性

(1)强调医学词汇教学。医学英语的专业词汇和术语有2/3来源于拉丁语和希腊语。例如,cardio来源于希腊语kadia,意为heart.cardioscope(心脏检查镜)、cardiodynamics(心脏动力学),cardiology(心脏病学)等词由它派生而来,通过构词法掌握词缀,(2)增强英语教学的实用性。高职护理英语以“必需、实用、适用”为原则。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询问病史、收集资料、记录病情、进行日常医患交流。对于实用写作,可以讲授简历、求职信、备忘录、出院小结、医学证明、病历、药品说明书等,还可教授学生文献检索的能力,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的。(3)培养医护英语日常会话能力。组织学生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医护会话,针对特定的医护主题进行讨论和交流,把英语教学和职业联系起来。(4)通过图片展示和游戏教学,通过临床护理工作情景教学。

通过在英语课堂上模拟病房,开展写病例、急救护理操作、康复治疗、护患角色扮演等一系列活动,实施临床护理英语情景教学,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五)进行“教学做”一体化英语教学尝试

充分利用解剖实验室、护理实验室、附属医院及周边实习单位等丰富的资源,通过真实的情景模拟进行现场教学,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也有极大的好处。利用微课、慕课等进行翻转课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解决课时不足的问题。

(六)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教师在教学当中必须分层次,教师在学生进行指导之后,从而让学生对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知识结构体系进行建立,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得到发挥,从而能让学生在走向工作之后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特别在教学当中可以按照教学需要的不同,通过相应资料的下载,创造合适的教学条件,在加强师生互动的背景下使得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

(七)师资力量的培训和整合

教师素质是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加强护理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尤显重要。学院可为英语教师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听取或自学一些医学背景知识和基本护理知识课程,参加专业知识培训和考试,获取护理专业证书。英语教师也可根据护理的专业设置以及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要求到涉外护理医院进行实践,以提高自身的“双师”素质。

我国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是符合市场对人才培养的目标需求和高职学生特点和专业特点的,高职护理英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以及教师的正确引导,高职英语教师要结合护理专业岗位的需求以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方向,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具有社会竞争力的实用型护理人才,促进我国护理专业教学工作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黄海明.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2016(05)

[2]叶娜.高职护理英语教学要注重实用性[J].继续医学教育,2015(04).

上一篇:父亲节策划案下一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