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原理试题库

2024-10-06

审计学原理试题库(共6篇)

审计学原理试题库 篇1

《审计学》模拟试题

(一)一、名词解释

1.审计2.审计准则3.审计业务约定书

4.固有风险5.内部控制

二、选择题

1.()审计司的建立,是我国审计正式命名。

A秦朝B汉朝C宋朝D唐朝

2.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依据是()

A加强财政经济监督B打击经济犯罪

C维系受托经济责任关系D巩固阶级统治地位

3.在关于审计计划的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审计计划是对审计工作的一种预告规划

B.执业过程中可随时根据情况对审计计划作必要的修订、补充

C.注册会计师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应按照审计计划执行审计业务

D.在完成外勤工作之后,不应再对审计计划进行修改。

4.()是指检查一个企业或组织经营的程序和方法已确定其经营效率、效果和经济性。

A内部审计B合规性审计

C绩效审计D财务报表审计

5.下列()是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设定审计程序而改变的。

A.审计风险和固有风险B.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

C.检查风险和审计风险D.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

6.采用货币单位抽样法时,项目的金额大小与被选作样本的概率呈()关系。

A.同向变动B.反向变动

C.同比例变动D.反比例变动

7.内部会计制度是()的必然产物。

A现代审计B制度基础审计

C内部审计D管理现代化

8.()不属于内部控制的目的。

A 确保会计数据的准确和可靠性性

B及时发现或有效防止管理当局舞弊

C鼓励坚持管理当局既定的方针

D保护各项财产的安全

9.适宜采用审计抽样技术的情况是()

A总体中项目个个都很重要

B被审计项目具有较高的审计风险

C采用抽样的技术高于其他技术成本的风险

D总量是由大量小单位构成的10.在控制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如认为抽样结果无法达到预期可信赖程度,则应当()

A增将样本或执行替代审计程序

B增将样本或执行追加审计程序

C增将样本,扩大测试范围

D增将样本或修改实质性测试程序

三、简答题

1.简述审计受托责任关系的特征。

2.审计的具体目标如何划分?具体内容是什么?

3.如何分析评价固有风险?

四、案例分析

1.注册会计师在对ABC公司进行审计时,发现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严重缺陷,是分析注册会计师能否依据下列证据:(1)销货发票副本;(2)实物证据;

(3)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声明书;(4)分析性复核。

2.A注册会计师在审查甲公司销售业务时,发现该公司于2002年12月向丙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甲产品100件,每件甲产品生产成本800元,每件售价1000元。双方约定,2002年12月丙公司收到货物时先付货款40%,在以后6个月内再各付货款的10%。注册会计师在审查该公司“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等账户时,发现该公司于2002年12月将销售给丙公司的100件甲产品全部确认为销售收入,并同时结转产品销售成本。

要求:指出该企业在销售业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审计意见,做出调整会计分录。

《审计学》模拟试题

(一)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审计:审计是由独立的人员对特定经济实体的可计量的信息及所反映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客观的收集和评价证据,已确定并报告这些信息与既定标准符合程度的一个系统过程。

2.审计准则:审计准则是由特定权威组织制定的,对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的统一规定和要求,以衡量审计质量和审计责任。

3.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业务约定书是审计机构与审计单位共同签署的,以此确定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明确委托的目的、审计范围及双方应负责任等事项的书面文件。

4.固有风险:固有风险是在假定被审单位没有任何的相关的内部控制的情况下,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漏报的可能性。

5.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保障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赴埃及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

二、选择题

1.C2.C3.A4.C5.C

6.A7.D8.B9.D10.D

三、简答题

1.参考答案

审计受托责任关系一般包括以下特征:(1)资源经营管理权由委托方转到受托方,资源经营权的转移是受托责任关系的核心与内容本质。(2)受托责任关系的确立意味着委托方给与受托方权力、受托方对委托方承担一定义务与责任关系的确定。(3)责任的内容必须能够确定下来,并通过法律、规章、契约等有效形式加以体现,使其能够具体运作。(4)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应该可以计量,以使受托方能够报告责任履行情况,委托方能够评价责任履行情况。

2.参考答案:

审计的具体目标可划分为与业务相关的审计目标和与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

与业务相关的审计目标可细分为与一般业务相关的审计目标和与特定业务相关的审计目标。与一般业务相关的审计目标虽然应用于每类业务,但它是从更广的意义上讲。与特定业务相关的审计目标虽然也应用于每类业务,但它是从更个别的意义来讲。一旦你了解了一般业务审计目标,他们就能被用于为将要审计的各类业务建立特定业务相关的审计目标。与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与与业务相关的审计目标相似,他们也是紧随管理当局认定,同时他们也为帮助审计人员收集充分信任证据提供一个框架,包括一般和与特定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但有两项不同:一,与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应用于账户余额,与业务相关的审计目标是应用于各类业务。二,与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比与业务相关的审计目标要多。

3.参考答案

一般认为,固有风险的水平主要取决于财务报告中所体现的经济业务对差错或不法行为的敏感程度。敏感程度越高,固有风险越大;反之,敏感程度越低,固有风险决越小。不同种类的经济业务具有不同的固有风险。

影响固有风险的因素是指影响重大差错和非法事件在财务报表中发生的事项。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指被审计单位某些账户和交易事项所特有的风险,这些风险是由特定的事项引起的;另一类是指外部因素作用所带来的风险,这些外部的因素有广泛的影响。

四、案例分析

1.参考答案:

(1)不能依赖。销货发票副本属于内部证据。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严重缺陷的情况下,内部证据的可靠性是很低的。但如果内部证据在被审单位以外流转并得到确认且内控制度健全,其可靠性程度也是较高的。(2)可以依赖。实物证据是注册会计师亲自参与和监盘得到的证据,因此,他的可靠程度也是较高的。

(3)不能依赖。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声明书是一种可靠性较低的内部证据。在内部控制制度存在原种缺陷的情况下,他的可靠性是较低的。(4)可以依赖。分析性复核就是通过一些趋势、比率等分析已发现会计资料中的异常变动。在内部制度存在严重缺陷的情况下,这种异常变动将更为突出,从而确定审计重点。

2.参考答案

分期收款销售按规定只有在合同约定日期或收到货款时以所收款项确认销售,并

接转相应成本,该企业2002年12月将销售给丙公司100件甲产品全部确认为销售收入是错误的,相应所结转的产品销售成本也是错误的,这导致12月份虚增利润,虚增税金,应作调整分录如下

借:应收账款6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60 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48 000

贷:分期收款发出商品48 000

审计学原理试题库 篇2

关键词:道路安全,审计,基本原理

一、道路安全审计的起源与目的

道路安全审计 (简称RSA) 的实践开始于英国, 最初是在铁路工程师检查铁路安全的方法上发展而来, 这里所指的道路包括公路和城市道路。上世纪七十年代, 英国就在1974年道路交通条例中, 笼统地提出了对新建道路进行安全审计的必要性。1990年英国运输部颁布了道路安全审计标准, 以规范道路安全审计的基本内容、方法和基本步骤。1993年英国把有关道路安全审计的要求, 写进其道路桥梁设计手册, 其相关条款同时适用于其他道路项目, 并在其中提出了道路安全审计的目的:

1、使道路运营管理人员对道路工程项目中的安全隐患有一个清醒认识, 意识到安全审计是进一步改善安全的有效措施。

2、使设计人员认识到, 尽管道路设计的有关标准和规范中已经考虑了安全因素, 但由于设计人员可能缺乏事故分析或道路安全工程经验, 仍然可能在设计上出现问题而留下事故隐患。

3、使道路管理部门充分认识改善道路安全的重要性, 并利用该手册提出的要求来提高道路的安全性。

4、道路安全审计就是要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 充分考虑道路安全运行经验, 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数降低到最低水平。

5、道路设计小组应包含具有道路安全工程经验的人员。当然, 这些人员不能再担任该项目的安全审计人员。

二、我国道路安全审计现状

我国较早的有关道路安全审计方法研究等基础性工作, 主要是由同济大学、长安大学、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进行的。近年来, 在世界银行和亚洲银行的推动下, 我国许多省份陆续开展了道路安全审计工作, 这极大地推动了道路安全审计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的道路安全审计工作, 交通部2004年正式颁布了《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2005年交通部与世界道路协会在北京举办了国际公路安全研讨会。与会代表重点讨论了怎样发挥各级政府的作用, 推动道路安全工作社会化、法制化, 进一步加强交通安全宣传, 更好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方法, 探求预防特大交通事故的有效措施, 并建议引入国外道路安全审计模式, 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的监管。

三、道路安全审计基本原理

道路交通安全一般采用事故总数、事故严重程度和事故率等指标共同来表征, 不能单单使用单个指标, 如果只使用单一的指标, 往往不能客观、准确地反映道路的交通安全问题。当然, 不管道路安全用什么指标来度量, 这种安全智能是相对的, 绝对的道路安全是不存在的。道路安全审计就是设计辅助程序来帮助项目管理人员和设计人员预计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 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道路安全审计基于两个基本假设:1、道路运营安全与道路设计是直接相关。改进设计或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交通运营可以改善道路安全, 从而避免成为运营事故的黑点。道路设计不只是提供甲乙两地之间的连接线, 更重要的是要保证道路使用时的交通安全。事实上, 融合了使用安全理念的道路设计能够大大降低驾驶员失误的可能性;2、道路安全审计即使完全按照现行的设计标准进行设计, 也不一定完全保证道路安全。这是因为设计标准的不完善, 同时由于道路使用环境千差万别, 而设计中对方案的安全评价主要是定性的、不系统的、不全面的或是粗略的。道路安全设计的理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满足用户期望。

用户期望是用户对道路这种公共产品使用性能的预计和期望。由于道路本身的用户覆盖整个社会, 用户主体非常多, 不同用户对道路设计的期望是不同的, 即使同一用户在不同条件下, 其期望也会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用户期望也很复杂, 这种复杂性是和道路使用环境分不开的。由于道路分为不同的功能和等级, 交通控制和管理措施则包括各种与道路硬件相匹配的交通指示、诱导和控制设施, 这样对动态的驾驶人员来说, 其期望也会变化的。道路安全审计的基本任务就是从设施的规划、设计和运营等角度寻找那些对用户期望考虑不周或遗漏, 从而有可能使用户尤其是不熟悉路况的用户迷惑的不安全情况。所以, 怎样使实施开发更好地满足用户期望就成为道路安全审计的标准和最基本的任务。运营车速是用户驾驶期望的一个集中反映, 评价运营车速是安全审计的一个可行的办法;另一个道路安全审计的办法就是判断设施设计是否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所以在道路安全审计中, 要重点检查新型设计是否与人们传统的使用习惯相符。比如, 人们在使用高速公路时习惯于右侧出口, 假如出口在左侧但没有充分的交通指示设施, 就不能满足人们的期望。道路安全审计中还必须考虑不同用户的不同使用期望。比如, 交通信号灯的间隔时间不仅要考虑正常行人的通过速度, 而且还要考虑老年人的通过速度。所以, 在道路设施开发中应采用多用户的综合服务水平进行评价及改善, 从而更好地满足各种用户的使用期望, 即全用户服务水平的概念。

(二) 满足视距要求。

视距是具有指定标准视线高度的驾驶员对路上标准高度障碍物连续可见的道路长度。包括停车视距、超车视距、分流视距、合流视距和各种交叉口视距。停车视距是所有视距中最小的, 包括停车反应时间所走距离和必需的制动距离。分流视距是周围环境复杂, 感知信息困难, 驾驶员容易做出错误决定的地方应提供的视距。我国《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中规定高速公路出口匝道处的分流视距为10~13秒不减速行程。相关研究表明, 视距不良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货运汽车尤为如此。所以, 视距是道路设计中的重要设计项目, 是道路是否安全运营的关键因素, 也是安全审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 减小速度差。

速度差是指同一车道不同车辆之间运行速度的不同。速度差往往迫使跟驶驾驶员以明显低于正常期望速度行驶。这常常诱使跟驶车辆因急于达到期望车速而强超硬会, 这就会增大事故隐患。研究发现, 很多交通事故特别是追尾事故几乎都与运行速度差有关。不同道路用户在分享道路空间时, 由于他们的驾驶期望、能力、方式、习惯以及年龄、性别、出行目的不同, 必然会导致即使他们在相同的道路条件下也会采用不同的行驶速度, 造成速度差。例如, 本地驾驶员和第一次来本地的外地驾驶员的驾驶速度就可能不同。还有不同等级、功能的道路衔接过渡段、平面交叉口、交通控制路口、收费点、突发事件造成的拥挤车流等都会产生速度差。所以, 见效速度差是设计必须遵守的原则之一, 也是安全审计的重要依据之一。通常认为, 速度差超过15km/h就成为安全隐患。《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建议设计速度与预测运行速度要保持协调, 并指出当同一路段设计速度和预测运行速度的差超过20km/h时, 应对该路段的相关技术指标进行安全性验算。笔者认为, 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与预测运行速度差审核重点应放在进出口匝道及匝道与地方道路的交叉点。

(四) 利用交通控制设施管理冲突点。

交通冲突泛指车流之间如果不加控制就可能同时同地争抢统一道路设施的交通现象。一个普通的十字交叉路口就有8个合流、8个分流和16个交叉, 合计32个冲突点。交通冲突是交通事故的必要条件。因此, 道路设施的交通设计中必须采取措施对冲突点采取时空分隔。信号灯、停牌、让牌等禁令性质的控制设施从时间上分隔交通冲突, 交通岛、专用转弯车道、单行道等特殊交通设计从空间上分隔交通冲突, 减少冲突点, 保障交通安全。作为基本的交通工程原理, 控制设施的安装使用通常奉行渐进的原则, 即较不严格的控制先行原则。而只有在它还不能解决问题时, 才考虑更加严格的控制。很多冲突点的管理控制可以追溯到道路的设计阶段, 好的交通设计在主体工程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未来交通运营的安全因素。比如, 高速公路的中央分隔带就是这种好的设计的代表。

(五) 路测安全设计。

路测安全设计主要在于容错设计, 也就是说即使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用户, 而道路设施也可以帮助减轻事故的严重程度。路测安全设计是指行车道以外空间的安全设计, 其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工程手段尽量减少车辆冲出路外的事故数量, 降低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从而减少事故损失。设置路测护栏是路测安全设计的重要措施之一, 其目的是防止失控车辆驶离路面并与路边障碍物或其他车辆相撞, 设置路测护栏的主要依据包括事故的可能性、严重性、事故的历史和路测净空等, 同时还要考虑一些特殊因素, 如相邻两段护栏之间小于60米的空档应该封闭;相邻两过渡段之间如果小于8米, 则该过渡段应连续设置等。在安全审计中, 审计人员主要根据这些路测安全原理来判断设计的符合性。

(六) 道路开口管理。

所谓道路开口管理就是通过减少主要道路对次要道路的开口数量、增加开口距离、优化开口的形式来减少对主要道路的横向干扰, 从而提高主要道路服务水平的一系列技术与方法。道路开口管理一般通过两大措施来实现, 一是结合土地利用规划的开口规划;二是开口本身交通运营的工程设计。就道路安全审计来说, 开口管理的主要审核标准是就开口的设置条件, 即开口可否关、停、并、转和开口设置形式是否符合基本的交通工程原理。众所周知, 交通安全问题的防治永远是防大于治, 就是说主动预防为上, 被动处置为下。因此, 充分利用开口管理和土地利用规划手段, 尽量避免后续的运营管理阶段的安全问题是开口管理审计的精髓。

(七)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除道路开口管理外另一个主要安全管理措施。它不仅涉及到道路的规划和设计, 还涉及道路的正常运营和管理。其实质是依据设施使用中可以预见的紧急状态的管理需求进行设施硬件设计, 同时, 紧急管理方案的制定本身也受到设施设计制约因素的影响。针对风险管理的安全审计, 就是要求在设施开发过程中具有足够的风险防范意识, 对于确认的风险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办法, 并反馈到设施的设计中去。同时, 还要求在设计阶段就具体可能的道路设施应急反应的各个方面, 从而避免后续补救工作的困难。

以上从道路安全审计的原理做了分析, 实施道路安全审计还要得到道路管理部门的有力支持。同时必须强调的是, 对某一阶段的安全审计结果只适用于该阶段。由于道路安全审计是在事故发生前所采取的主动和预防性措施, 它不同于传统上的事故评价。道路安全审计的最终目的是从道路用户的角度来确定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便于有关部门采纳消除交通事故隐患的措施, 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和降低事故的严重性。

参考文献

[1]王剑.交通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决策探索, 2005.5.

[2]王忠仁.路测安全设计.上海公路, 2005.

碳审计的基本原理与实施对策 篇3

【关键词】 碳审计; 碳足迹; 审计步骤; 政策建议

一、碳审计的基本涵义与缘起

根据全球碳管理广泛采取的标准《温室气体核算体系》,碳审计指在定义的空间和时间边界内进行碳足迹计算的过程,它是审计机构接受政府授权或其他有关机构委托,依据国家政策、法律和有关规章、制度、标准,遵循审计准则,对被审计单位或部门的低碳生产经营、资源利用、财务信息、职责履行等活动进行的特殊管理。碳审计的作用在于建立“碳足迹①”以此作为衡量温室效应的一种工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碳审计立足于国家战略和全局高度,将审计融入经济社会发展,间接参与资源环境保护。因此它是通过审计监督促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政策目标落实的一种重要手段。

碳审计的出现并非偶然。近几十年,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对可持续发展呼声的提高使政府和相关机构开始计划和实施环境审计。早在1989年,英国地球的朋友(Friends of the Earth,FOE)协会在其章程中拟定了地方政府应实施的环境审计框架。而作为世界环境问题中最为严峻的一项,由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地球温室效应也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如果说环境审计有利于规划更加稳定和谐的未来,那么碳审计作为环境审计的一个分支,无疑成为了环境审计中致力于降低CO2排放的关键第一步(Jessie,2003)。虽然估计一个组织CO2排放情况存在某些难点,但随着对温室气体强制性信息披露需求的增加,碳审计的发展刻不容缓。

由全球环境问题引发的温室气体经济效应再次推进了碳审计的出现与蓬勃发展。1997年《京都议定书》将市场机制引入到全球温室气体减排项目中,允许将碳排放权和减排量额度作为一项金融资产进行交易。同时,《京都议定书》还提出了清洁发展机制(CDM)、联合履行(JI)和排放交易(ET)三种碳交易机制,至此碳交易应运而生。在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全球碳交易市场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随之而来的碳会计、碳审计问题等规范的探讨也愈加热烈,日渐引起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关注和重视。

由于碳排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除了一些政府或非政府组织的报告外,现有学术文献还较少提及碳交易或碳信用等碳鉴证与审计问题(周志方、肖序,2009)。在20世纪90年代,环境及生态领域的相关学者就国家、地域及全球范围的碳存量和流量进行过核算(Carbon Accounting),但该核算仅针对碳实务量,与企业财务会计系统内的价值核算和信息反映并无实质关联。随着对碳排放交易的日益关注,有学者指出,由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会计事项不应仅仅局限在传统的排污权框架内,而应同时设置一个类似于社会会计中的碳账户对其不确定性和风险进行处理(Jan Bebbington et al.,2008);也有学者将碳固(Carbon Sequestration)及碳鉴证(Carbon Assurance)纳入其中,认为企业的碳账户在排放市场中进行交易前须经第三方进行独立鉴证(Janek Ratnatunga et al.,2008),也就是说需要对企业的碳账户实施碳审计。

在实务操作方面,各国政府一直努力制定相关标准以保证碳排放计量的准确性与可比性。英国是最早提出“低碳经济”和“低碳审计”的国家,其在2003年《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首次提到“低碳经济”,指出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创建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2009年,英国环境审计委员会(EAC)提出了对低碳问题进行全面审计的报告,为其他国家低碳审计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借鉴作用。2010年5月,在ISO14000系列和PAS 2050等环境标准基础上,英国标准协会(BSI)又制定发布了“PAS 2060——碳中和承诺新标准”,提出了通过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还原和补偿来实现和实施碳中和的组织所必须符合的规定。丹麦作为最先提出在2025年前达到碳中和的国家,其政府为实现这个目标也发挥了积极作用,采取的主要方法就是碳核算和碳审计,并采取了税收惩罚政策,以期对碳排放进行监督和跟踪。香港是我国率先实行碳审计的地区,由于其79%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于建筑物,因此香港政府在2008年7月推出了香港首部建筑物“碳审计”指引,以此协助建筑物用户及管理人员提升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认识、量度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目前, 国际标准化组织已于2010年制订出有关温室气体排放的管理标准ISO14067CD版文件(委员会草案版),并且经过多次讨论后于2011年12月23日发布了ISO 14067 DIS版文件(国际标准草案版),这个版本的发布表明碳足迹的规范框架已经确定完成,剩下的只是文字上的修饰了。毫无疑问,各国组织相关低碳标准与认证的制定已成为了碳审计开展的有力保障。

二、碳审计目标与碳评估方法

(一)碳审计目标

审计目标是审计既定的方向,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为实现审计目的,对审计对象进行审查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结果(程新生,2001)。某一项审计活动的具体审计目标应与其所处审计环境和社会历史背景相匹配,讨论碳审计的目标必须结合碳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根源进行。根据前面讨论的碳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根源可知,碳审计是基于人类控制碳排放量,减少人类活动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改善生态环境而实施的一项管理工具,是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为了实现低碳经济而推行和倡导的政策举措。因此,一个国家推行碳审计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审计监督,促进低碳政策、低碳技术的合理、有效应用,保障低碳经济健康发展,减缓气候变化(李兆东、鄢璐,2010),控制碳排放量,缓解温室效应,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碳审计的总目标需要通过各个具体的审计目标予以实现。对各个组织而言②,碳审计的具体目标是改善资源利用的投入产出关系,通过对具体能源利用效益的测算,检查对某项能源的具体开发利用程度,即计算创造了多少效益,浪费了多少资源(何雪峰、刘斌,2010),使企业的碳排放政策和程序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达到预定节能减排目标,碳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各个组织的具体审计目标实现了,国家的总体审计目标也就得到实现,二者是相互依赖的关系,总体审计目标对具体审计目标起指导作用,而总体审计目标的实现也依赖于具体审计目标的实现。

《京都议定书》引入了清洁发展机制,通过这项机制,发达国家能够以较低成本履行减排义务,发展中国家能够借此从发达国家获得资金和技术促进本国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则可以通过出售减排量获得额外收益。对全球而言,在实现共同减排目标的前提下,减少减排总成本。但首要的问题是必须有一套标准化的方法来计算和验证排放量数值,确保每一吨二氧化碳的测量方式在全球任何地方都一样(ISO14064,ISO14065)。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两个相关标准,分别是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及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于2004年发布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ISO14064和ISO14065系列条款。这些规程确定了排放核算范围、数据搜集方法、排放量配额等诸多方面,其目的就是确保碳排放计量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然则,如何确保碳排放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成为了一个难题。而通过碳审计保证各个组织的碳排放量计算程序和方法符合相关准则规定,保证各个组织的碳排放量计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是碳审计所要达到的目的。

因此,可以简单地说,碳审计目标可以简单概括为遵循性目标:一是通过碳审计使企业碳管理政策程序与国家相关规定相符,达到预定减排目标;二是通过碳审计使企业的碳排放量计算和披露符合国际准则或标准的规定。

(二)碳评估方法

碳审计作为环境审计的一个分支,在方法运用上与环境审计有相似之处。在碳审计的早期阶段,企业对碳足迹的估测通常仅仅基于其所消耗的能源总量。随着相关理论的不断完善,碳足迹的测量也越来越细化,碳审计已由单一企业的个体行为演变成企业的价值链和产品生命周期分析(LCA)③。评价一个行业是否属于低碳行业,不能单纯从其生产经营活动排放的碳量加以判断,而应同时考虑该企业采购的产品是否高能耗、高碳量,即应从其整个生命周期链条的碳排放量角度加以衡量(张天立,2010)。同样,一个产品是否属于低碳产品,也不能只看碳直接排放量,还要考虑间接排放量。因此采取产品生命周期法评估产品或服务的碳足迹,将扩展碳排放的核算范围,将企业的供应商到销售商、原材料采购到生产、货物运输以及最后的废物处理与回收等各项环节均涵盖其中。

具体说来,生命周期法主要运用财务核算的原理推算某个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既计算提高效率而减少的碳排放量,还要计算整个采购、生产、销售及售后维护等各方面的能耗,最后用整个生命周期链(见图1)对碳排放总量进行度量,看是否真正低碳,从而决策某项生产或服务是否应该立项、推广应用。碳审计的结果可以是只关注于温室气体排放源和信息的碳排放清单,也可以是一份完整的碳审计报告用以公开碳排放。

三、开展碳审计的基本步骤

碳审计是协调企业与社会、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和谐发展。很多碳审计指引中提出碳审计表现为逐步推进的线性结构,但实际上这种活动更类似于一个循环的反馈系统,每一步活动所获得的信息既提供于下一步骤,又同时对上一步骤的信息进行检查与验证。图2具体反映了这一流程。左边的箭头表示广义上的流程步骤,右边的箭头表示利用新信息进行修正的循环过程。

(一)确定温室气体排放源

碳审计所涉及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6种,分别是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物(PFCs)、六氟化硫(SF6)。因为这6种气体尤其以二氧化碳最为主要,故而在实际监测和计算中,常依据各种气体温室效应的能力不同,统一换算成二氧化碳当量(CO2e)来进行衡量。一种温室气体的二氧化碳当量是这一气体的排放量乘以其对应的全球变暖潜势值(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不同的温室气体,其GWP值各不相同,但人们习惯上用“碳”来代称温室气体。

开展碳审计的第一步就是确定温室气体的排放源,即确定被审计单位或被审项目排放的哪些气体是属于《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温室气体。温室气体排放源清单是否全面、准确影响碳排放量计算的准确性,因此碳审计中应把被审计单位或项目排放的《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6种气体全部纳入温室气体范畴,并作为后期估算碳足迹的依据。

(二)选定碳检测产品

碳审计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计算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国际上一般用相等之二氧化碳排放量显示的“碳足迹”来表示这一衡量结果。在选择进行碳足迹计算的产品时,应直接源自项目开始时约定的目标,如考虑哪些产品能产生最大的减排空间,其产品规范、制造过程等环节是否与公司整体的减排战略最为相关,碳足迹分析可能对关键利益相关方产生什么影响等等。此外,碳足迹分析所要花费的时间与资源也需要加以考虑。一旦选定了产品,下一步就是指定功能单位。功能单位是为了方便计算碳足迹而对某种产品设定一个有意义的度量标准(PAS 2050,2008)。它反映了该产品或服务被最终用户实际消费的方式④,因此它提供了不同消费形式间相互比较的基础。一般说来,使用较大的功能单位(如1t薯条相对于200g薯条,一片铝板相对于一个易拉罐)进行分析可能会更为容易。选择功能单位时,可能没有单一的正确答案,企业应将其设定为一个容易被理解或使用的单元。企业也可以参考针对特定行业的标准指南,如食品生产中的功能单位可以设定为单位包装产品产生的碳排放量。

(三)确定碳审计的操作范围

碳审计的开展必须要确定边界范围⑤,边界范围包括组织边界和营运边界。组织边界主要是从企业集团角度着眼,需涵盖旗下子公司、转投资公司、合资企业各自握有权益的独立法人或非法人机构,具体计算可基于控制权或股权比例。而营运边界主要是指公司的营运活动,其计算可基于温室气体排放情况来确定。根据世界企业持续发展委员会及世界资源研究所2005年的《温室气体专案量化协定》,温室气体排放可分为三种不同的范围:

1.直接排放。包括固定设备(例如锅炉、发电机、焊接设备等)的燃料燃烧;私人机动车辆的燃料燃烧;温室气体释放与消除等。

2.能源间接排放。主要指电力消耗与煤气消耗等。

3.其他间接排放。包括原料的使用、废物处理、公共交通等。

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规定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基准年⑥,以便提供参照、达到温室气体方案的要求或满足清单的其他用途。

(四)收集整理相关数据资料

在计算碳足迹时需要两类数据:活动水平数据和排放系数。活动水平数据是指产品生命周期中涉及的所有材料和能源(物料输入和输出、能源使用、运输等)。排放系数是衡量活动排放情况的固定比例,可将“单位”活动水平数据排放的温室气体数量转换成温室气体排放量⑦。活动水平数据和排放系数可来自初级或次级数据。初级数据是指针对具体产品生命周期由内部或者是由供应链中别人所做的直接测量;而次级数据是指不针对具体产品的外部测量,它是一种对同类过程或材料的平均或通用测量(如行业协会的行业报告或汇总数据)。目前我国次级数据库的建立中行业差距较大,其中电信及信息技术、银行及金融业的参与度较高,其次是石油天然气、建筑及建筑材料行业,而风电、太阳能等新兴能源尚缺乏统一的计量标准,但国家正在不断努力对此进行开发和更新⑧。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次级数据的选择最好使用经同行评审过的出版物中的数据,以及其他合格来源(如国家政府、联合国正式出版物和由联合国支持机构的出版物)的数据。但为了提高结果的精度与针对性,企业最好能够建立一套适合于自身情况的初级数据。

(五)计算产品碳足迹

收集和汇总了温室气体排放源的活动强度和对应的排放系数后,即可进行温室气体排放的评估量化。计算产品碳足迹的方法包括直接检测和基于排放系数的公式运算。直接检测由于受现实技术制约,不太常用。目前碳审计主要是采用第二种办法,将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所有活动的材料、能源和废物乘以其排放因子取和。审计人员可以根据“排放量=活动强度(质量/体积/千瓦时/千米)×排放系数(每个单位的CO2当量)”这个公式估算,每项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一经计算出来,则利用GWP将其换算为二氧化碳当量。也可根据所用燃料的含碳量和燃料使用量来估算⑨,还可通过IPCC的指导准则⑩来估算。

计算碳足迹通常需要对进出过程的所有材料总量进行量化以达到“质量平衡”,使输入过程的总质量与输出过程的总质量相等,从而确保所有输入、输出和废物流均被计入。在实践中,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找出未被发现的废物流,如果输出过程的质量小于各种输入的质量,则必有其他部分流——最有可能是废物在该过程中被遗漏。《PAS 2050规范》使用指南中也提到了羊角面包生产阶段的质量平衡过程:为简化计算可以在搜集数据的同时结算质量平衡,从面包的购买点向后算起,既包括小麦采买、面粉加工、制作烘焙、产生共生产品{11}、包装销售等各输入输出环节的材料和能源,还包括各流通环节之间的储存、运输消耗,产生的废料、废气等质量,以确保获得该羊角面包在使用阶段和处置阶段的总质量。只有基于质量平衡,才能完整而准确地测量某种产品的碳足迹,进行比较分析。

(六)不确定性检查

计算出产品碳足迹后,企业可以对这一结果进行不确定性分析。这一步骤是对碳排放精度的衡量,目标是分析评价碳足迹结果中的不确定性并使其最小化,提高碳足迹比较结果的可信度,更好地认识碳足迹模型本身的贡献,提高基于碳足迹的决策水平。正如《PAS 2050规范》所鼓励的那样,将碳足迹计算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最小化,有助于提供最确凿、可靠和可重复的结果。实际工作中,企业可以采用下面的一些方法:如利用质量好的初级活动水平数据替代次级数据;采用更具针对性、更完整的次级数据;不断改进用于碳足迹计算的模型;把这一分析任务委托给具有不确定性分析经验并熟悉产品碳足迹模型的某个单位完成等。

(七)形成碳审计报告

碳审计的最后一个步骤是编制碳审计报告。该报告是把审计结果向节能减排转换的一个重要过渡,其编撰范式可根据企业的评价目标而定,若审计报告需要向消费者或投资者公布,则验证等级及详略程度需高于仅供内部使用的数据。近年来,作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企业气候变化信息数据库的碳信息披露项目(CDP)正积极鼓励世界各国企业披露其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和应对战略,以便更好地设定减排目标、改善绩效,并有利于投资者识别“低碳”公司,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毫无疑问,该项目进一步推动了碳审计报告的标准化与合规化,并促使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报告加以利用,从而更好地进行碳排放管理。

相对于一般财务审计,碳审计报告更侧重碳燃料使用范围、耗费、排放的统计与计算。例如在建筑物温室气体排放审计中,审计报告就需要留意以下的建筑物相关性能:空间设计、建筑材料、建筑物朝向、外墙遮阳装置、电力装置、照明装置、办公设备、空调装置、升降机及自动梯装置、供水排水装置、煤气和石油气、相关交通工具的使用等(刘少瑜等,2009)。此外,由于碳审计要通过对碳排放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可以减排的项目,以减少碳排放量,故报告中应对审计对象的排放情况提出减排建议与措施。

四、开展碳审计工作的若干政策建议

随着低碳经济的提出及其付诸实践,适时推出碳审计制度,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成为现实需要。然而碳审计还属于新生事物,推行碳审计工作,存在很多困难,正如陈燕燕、彭兰香(2010)所指出的,碳审计标准缺乏、获取核算数据困难、专业人才稀少等都成为碳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瓶颈。因此,为了顺利开展碳审计工作,至少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一)创造进行碳审计的前提条件

首先是提升公众碳审计意识。目前社会各界对碳审计的认知度不高,为了推动碳审计工作的有力开展,可以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加强碳审计的舆论宣传导向,提高全社会的低碳环保意识,尤其是对企业碳审计的宣传与倡导,要求企业履行社会公共责任。政府审计机构可以推出相关鼓励政策,鼓励企业自愿实施碳披露,在年报上披露节能减排、碳审计和环保项目投资等信息,严肃查处碳排放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建立完善的环保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制度,保护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求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增强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和碳管理,为碳审计提供真实完整的各项数据,以利碳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是尽快推出碳会计和碳披露。实施碳会计和碳披露是高效开展碳审计工作的前提。让企业实施碳会计或参与碳披露项目,可以反映企业的碳源、碳固、碳排放量的变化,以及与碳相关的资产与负债情况,了解被审单位的碳管理现状,为碳审计的开展提供基础材料。美国、欧盟、日本等都曾发布过与碳会计相关的草案或指南,而以FASB发布的对参与总量——交易机制下的排污权会计基准草案(EITF03-14)和IASB发布的排污权解释公告IFRIC3最为典型(郑玲、周志方,2010)。我国可以在借鉴相关国际组织碳会计规则的基础上,推出碳会计准则或碳披露准则,规范企业的碳管理与披露行为。

(二)建立碳审计制度和指南

一项审计活动的顺利高效进行,建立一套高质量的准则指南是前提。建国以来,我国国家审计根据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先后推出了合法性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等,也及时制定和完善了各项审计准则和法规,2011年又开始实施新修订的国家审计准则,这些现有审计制度与规范为推进碳审计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要保障碳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还需要制定更为具体的碳审计准则和指南。碳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具备更为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碳审计属于新生事物,审计人员缺乏经验准备,在初次执行碳审计时,必须有章可循。因此,政策部门可制定操作性强的碳审计准则和指南,对审计目标、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审计方法、审计报告等进行详细规范,指导审计人员开展碳审计工作。

国际标准化组织自2006年起颁布了ISO14064、ISO14065、ISO14066和ISO14067—1、ISO14067—2系列规范,用于指导碳足迹计算和碳审计工作。英国标准协会也自2004年起颁布了PAS 2050和PAS 2060系列规范,对商品和服务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评估、碳中和认证等进行了规范。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在2008年颁布了指导碳审计工作的《香港建筑物(商业、住宅或公共用途)温室气体排放及减除的审计和报告指引》,对建筑物边界、营运边界、量化方法、作业步骤和报告格式样本等进行了详细规范。我国在制定全国统一的碳审计指南和准则时,可在借鉴上述规范的基础上,详细论证制定。

(三)建立碳审计协调机制

碳审计所涉及的政府监管部门较多,需要建立协调监控机制。从审计行政主管部门来说,涉及各级审计机关;从推动企业节能减排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来说,涉及环境保护部和各级环境保护管理部门;从企业行政主管部门来说,涉及证监会、国资委、各地国资管理、企业管理等部门;从碳会计的规范行政主管部门来说还涉及财政部。如何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发挥联合效应,有效实施碳审计,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目前对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环境保护监控较多,主要是环境保护部和证监会颁布了相关规定。环境保护部(局)先后发布了《关于对申请上市的企业和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重污染行业生产经营公司申请上市或再融资环境保护核查工作的通知》、《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严格上市环保核查管理制度加强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后督查工作的通知》,证监会颁布了《上司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关于重污染行业生产经营公司IPO申请申报文件的通知》,最近环境保护部还发布了《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征求意见稿。从上述文件精神来看,对企业环境保护监控主要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证监会,审计部门和财政部门参与不多。

今后应更多地发挥审计行政主管部门对各类组织在履行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推动碳审计和环境审计的广泛开展,并与环境保护部和证监会、国资委等进行沟通和协调,在法规制定、工作开展方面进行合作,建立联合机制,在取得环境保护责任主体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既发挥环保部门环境指标测度、碳排放量核算的技术专长,又发挥审计部门的审计核查专长,提高碳审计工作的效率与效果。

(四)培养和储备碳审计技术人才

开展碳审计工作,除了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一般项目审计的基本素质外,还要求审计人员掌握各种统计检测分析的标准和方法,能根据企业能源投入产出的有关数据计算出各种能耗指标,并要根据这些指标分析出企业用能存在的问题,找出节能潜力,提出合理化建议(陈燕燕、彭兰香,2010)。目前尚缺乏开展大规模碳审计的审计专业技术人才,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将是开展碳审计的当务之急。

一方面,在审计人员招聘上有意识地从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管理、环境化学等专业招聘审计人员,将这些人员与原有财务审计人员结合组建碳审计项目组,形成碳审计项目组成员合理的专业结构;另一方面,加强碳审计的培训和教育,聘请统计、环境保护、环境工程、国际标准化组织、英国标准化协会的专家学者,以及已经开展了碳审计项目的国家或地区的优秀审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切实提高审计人员的碳审计知识和技能,为碳审计的顺利开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 Jessie Francois.Carbon Auditing-A Resource for School[OL].Working paper,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3.

[2] 周志方,肖序.国际碳会计的最新发展及启示[J].经济与管理,2009 (11):91-95.

[3] Jan Bebbington and Carlos Larrinaga-gonzalez.Carbon Trading:Accounting and Reporting Issues[J].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2008,17:697-717.

[4] Janek Ratnatunga and Stewart Jones.An Inconvenient Truth about Accounting:The Paradigm Shift Required in Carbon Emissions Reporting and Assurance[OL].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Anaheim CA,2008.

[5] 程新生.审计环境与审计目标[J].审计研究,2001(2):45-47.

[6] 李兆东,鄢璐.低碳审计的动因、目标和内容[J].审计月刊,2010(8):21-22.

[7] 何雪峰,刘斌.碳审计理论结构初探[J].会计之友,2010(10):25-26.

[8] 张天立.实施低碳评价与低碳审计[OL].http://www.cityhz.om/a/2010

/5/19/content_47351.html,2010.

[9] 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s.PAS 2050:2008 Specification for the assessment of the life cycl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of goods and services.British Standards,2008.

[10]刘少瑜,苟中华,巴哈鲁丁.建筑物温室气体排放审计——香港建筑物碳审计指引介绍[J].中国能源,2009(6):30-33.

[11]陈燕燕,彭兰香.我国碳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财会月刊,2010(9):71-73.

[12]郑玲,周志方.全球气候变化下碳排放与交易的会计问题:最新发展与评述[J].财经科学,2010(3):111-117.

自考审计学试题 篇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注册会计师执行会计报表审计业务获取的审计证据中,下列可靠性最强的是( )

A.购货发票 B.销货发票

C.采购订货单副本 D.应收账款函证回函

2.会计师事务所对无法胜任或不能按时完成的业务,应( )

A.聘请其他专业人员帮助 B.转包给其他会计师事务所

C.拒绝接受委托 D.减少业务收费

3.根据我国独立审计准则,下列不属于会计报表认定的是( )

A.存在或发生 B.表达与披露

C.完整性 D.公允性

4.注册会计师采用系统随机选样法从8000张凭证中选取200张作为样本,确定随机起点编号为17号的凭证,则抽取的第五张凭证的编号应为( )

A.97 B.137

C.177 D.217

5.如果被审计单位的存货使用已受到限制,则影响的会计报表认定是( )

A.存在或发生 B.权利和义务

C.估价或分摊 D.表达与披露

6.如果注册会计师终止了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服务,则原来作为永久性档案的审计工作底稿应当( )

A.永远保存

B.从中止委托之日起至少保存

C.从中止委托之日起与最近1年当期档案保管年限相同

D.在中止委托之日销毁

7.审计人员在审计终结阶段,应当对审计风险进行最终的评估。如果审计人员发现审计风险高于可接受的水平,则应考虑( )

A.追加审计程序 B.发表无保留意见

C.发表保留意见 D.拒绝表示意见

8.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承担责任的是( )

A.会计师事务所 B.注册会计师

C.被审计单位财会人员 D.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

9.对未函证的应收账款,注册会计师应当执行的最有效审计程序是( )

A.进行分析性复核 B.审查资产负债表日后的收款情况

C.重新测试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 D.抽查与销售有关原始凭证

10.为了确保销售收入截止的正确性,审计人员最希望被审计单位( )

A.建立严格的赊销审批制度 B.年初及年末停止销售业务

C.经常与顾客对账 D.发运单连续编号并在发货当日签发

11.注册会计师实地观察固定资产时,重点应注意( )

A.计提折旧 B.本期减少

C.本期新增 D.正在使用

12.注册会计师应当提请被审计单位将存货账面余额全部转入当期损益的情况是( )

A.市价持续下跌,并在一年内无回升希望

B.生产中不需要,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C.存货市价因技术原因已跌到成本以下

D.存货市价因供求或过时等原因已跌到成本以下

13.对于没有收到回函的肯定式函证,审计人员应该( )

A.确认地址继续发函 B.采取相关替代程序

C.发表保留意见 D.发表无法表示意见

14.以下方法不能取得书面证据的是( )

A.检查 B.分析性复核

C.观察 D.查询及函证

15.编制固定资产预算这一固定资产内部控制要求,是与下列内部控制的哪项要素相适应?( )

A.控制环境 B.会计系统

C.控制程序 D.凭证与记录控制

16.注册会计师通过分析性复核发现被审计单位存货周转率波动,分析其原因,最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存货成本项目发生变动 B.存货盘存制度发生变动

C.销售额发生大幅度变动 D.存货核算方法发生变动

17.从降低审计风险角度出发,注册会计师审计长期借款时,应防止( )

A.高估利息支出 B.低估利息支出

C.利率是否合理 D.借款期限是否恰当

18.以下不属于经济效益审计与传统审计区别的是( )

A.审计对象不同 B.审计目的不同

C.审计程序不同 D.审计方法不同

19.注册会计师实施产品销售收入的截止测试,主要目的是发现( )

A.年底应收账款余额不正确 B.当年度未入账销货

C.超额的销货折扣 D.未核准的销货退回

20.注册会计师对存货进行监盘时,不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做的是( )

A.各级领导、有关人员参与盘点 B.存货停止流动

C.编制连续编号的盘点标签 D.进行盘点问卷调查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注册会计师对委托人的责任包括( )

A.按时按质完成委托任务

B.帮助被审计单位建立、健全各项内部控制

C.对在执业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保密

D.不能按服务成果的大小决定收费标准的高低

E.为管理当局提供义务咨询

22.关于审计证据的可靠性,以下提法不正确的是( )

A.书面证据比实物证据可靠

B.内部证据都不是可靠的证据

C.注册会计师自行获得的证据比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证据可靠

D.不同来源的证据不能互相印证,则不可靠

E.口头证据一般可能会带有片面观点,可靠性较差

23.关于内部控制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

A.了解内部控制是必要的审计程序

B.内部控制越严越好

C.内部控制健全一定有效

D.内部控制好则可以省略必要的审计(实质性测试)

E.内部控制能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24.审计工作底稿复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

A.所引用的有关资料是否可靠 B.所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

C.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是否恰当 D.审计结论是否正确

E.整理和归档是否恰当

25.以下对存货审计的程序中属于实质性测试的是( )

A.了解存货内部控制制度 B.抽查存货的入库

C.存货的实地监盘 D.存货的计价测试

E.购销业务的年度截止测试

26.应付账款一般不需要函证,但需要对应付账款进行函证的情形有( )

A.客户处于经济困难阶段 B.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薄弱

C.被审计单位职员有舞弊嫌疑 D.应付账款有可能被低估

E.应付账款很可能被高估

27.对于获取的审计工作底稿,审计人员必须( )

A.注明资料(武汉自考)来源 B.马上整理归档

C.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 D.形成相应的审计记录

E.亲自指定复核人员

28.注册会计师审计应收账款的目的,应当关注( )

A.确定应收账款的`真实性 B.确定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

C.确定应收账款的回收期 D.确定应收账款在会计报表上披露的恰当性

E.确定应收账款的余额是否正确

29.若在销售总账、明细账中登记未发生的销售或销售已实现却不记入销售总账和明细账,其违反了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哪些认定?( )

A.存在或发生 B.完整性

C.所有权 D.表达与披露

E.估价或分摊

30.以下属于内部控制目标的是( )

A.保证业务活动按照适当的授权进行

B.保证所有的交易和事项以正确的金额记录

C.保证对资产和记录的接触、处理均经适当的授权

D.保证账面资产与实物资产的定期核对相符

E.保证不存在内外串通舞弊的行为发生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3l.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

32.抽样审计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33.简述内部控制的作用。

34.简述审计工作底稿可以分成哪几类?每类各举两个例子。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35.论述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36.ABC公司委托某会计师事务所对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注册会计师经过审计预备调查,确定存货项目为重点审计领域,同时决定根据会计报表认定确定存货项目的具体审计目标,并选择相应的具体审计程序以保证审计目标的实现。

要求:假定下列表格中的具体审计目标已经被注册会计师选定,应当确定的与各具体审计目标最相关的会计报表认定和最恰当的审计程序分别是什么?请将下列会计报表认定和审计程序的序号填入表内相应的栏目。(可重复选择)

会计报表认定 具体审计目标 审计程序

公司对存货均拥有所有权

记录的存货数量包括了公司所有的在库存货

已按成本与可变净值孰低法调整期末存货的价值

存货成本计算准确

存货的主要类别和计价基础已在会计报表恰当披露

存货总账、明细账与实物数量一致

会计报表认定 审计程序

(1)完整性 (6)检查现行销售价目表

(2)存在或发生 (7)审阅会计报表

(3)表达与披露 (8)在监盘存货时,选择一定样本,确定其是否包括在盘点表内

(4)权利或义务 (9)选择一定样本量的存货会计记录,检查支持记录的购货合同和发票

(5)估价与分摊 (10)在监盘存货时,选择盘点表内一定样本量的存货记录,确定存货是否在库

(11)测试直接人工费用的合理性

37.注册会计师对XYZ股份有限公司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该公司20没有发生购并、分立和债务重组行为,供产销形势与上年相当。该公司提供的未经审计的20合并会计报表附注部分内容如下(金额单位:人民币万元)

(1)坏账核算的会计政策:坏账核算采用备抵法。坏账准备按期末应收款余额的5‰计提。

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项目附注:

应收账款 16553

坏账准备 52.77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

账龄 年初数 年末数

1年以内 8392 10915

1—2年 1186 1399

2—3年 1161 1365

3年以上 1421 2874

合计 12160 16553

(2)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项目:

品名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

发生额 年发生额 20发生额 2007年发生额

X产品 40000 41000 38000 33800

Y产品 0 0 19000 19019

合计 60000 61020 57000 52819

要求:假定上述的年初数和上年比较数均已审定无误,请运用专业判断,运用分析性复核方法,分别指出上述附注内容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

38.注册会计师对A公司2007年销售业务进行审查,发现12月份有下列业务记入销售明细账中:

(1)10日售给B公司甲产品500公斤,已办理分期收款手续,本月货款未收,合同约定首期收款1月10日。

(2)15日发交本公司不独立核算的门市部乙产品300公斤,计入应收销货款。

(3)30日售给D公司甲产品800公斤,货款已收到。

在产品明细账中,除了30日售给D公司产品没有记录外,其他都有记录。

此外,还发现销售明细账中没有的一笔业务:14日售给独立核算的子公司甲产品50公斤,乙产品100公斤。

该公司甲产品单位售价200元,单位成本160元;乙产品单位售价100元,单位成本80元。

要求:

(1)指出A公司在销售业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2)分别针对销售业务中的问题,解释A公司可能存在的意图;

(3)为A公司计算应调整(增加或减少)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和销售利润(假定不考虑增值税)。

审计学原理试题库 篇5

自测1:审计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审计主体的独立性,即有独立的机构和人员,审计机构和人员与被审单位在组织上、经济上、工作过程中保持独立。()

自测2:与所有权监督比较,经管权监督的特征在于()。A.经管权监督是一种从上至下的监督 B.经管权监督属于内部监督 C.经管权监督是直接服务于管理者自身的 D.经管权监督是整个管理控制的有机环节 E.经管权监督形成于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分离 自测3:在世界范围内,()是普遍采用的国家审计组织模式。

自测4:民间审计是指由独立的注册会计师,通过接受委托,对被审单位的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查证、鉴证和评价的一种审计形式。()自测5:审计总目标是围绕()而界定的。自测6:()是审计的基本职能。第二章

自测1:下列有关审计准则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审计准则是确定和解脱审计责任的依据 B.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C.审计准则是作出审计决定的依据 D.审计准则是评价审计质量的依据 E.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判断审计事项是非、优劣的准绳

自测2:关于国家审计规范,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审计指南是办理审计事项的操作规程和方法.全国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必须遵照执行 B.国家审计准则是审计署依照《审计法》制定的,具有行政规章的法律效力 C.审计指南具有同国家审计基本准则一样的法律效力 D.国家审计准则是审计署制定的专业规范.没有法律效力 E.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时,必须遵照国家审计基本准则进行 自测3: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适用于:()

自测4: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可以分为:()a.相关服务准则 b.审计准则 c.质量控制准则 d.鉴证业务准则

自测5:1.判断注册会计师应否承担律责任以及承担的具体形式,应从审计的结果和审计的过程两个层面上考虑。民事责任追究与否与以()为依据的判断直接相关。2.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形式有()

自测6:1.下列提法中,不正确的是()。A.信息使用者和注册会计师之间所形成的对审计作用期望上的差距,即审计期望差。B.客观地讲,审计期望差不可能消失。C.如果注册会计师提供财务报表公允性的绝对保证而非合理保证,一定可以避免法律诉讼。D.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风险是不可避免的。2.为规避法律责任诉讼,审计人员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三章 自测1:下列有关审计重要性的表述中,错误的有:()A.重要性的确定离不开职业判断 B.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要的 C.在考虑一项错报是否重要时,既要考虑错报的金额,又要考虑错报的性质 D.如果已识别但尚未更正的错报汇总数接近但不超过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无须要求管理层调整

自测2:甲和乙注册会计师对ABC股份有限公司2013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其未经审计的有关会计报表项目金额如下:要求:如果以资产总额、净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作为判断基础,采用固定比率法,并假定资产总额、净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固定百分比数值分别为0.5%、1%、0.5%和5%,请代甲和乙注册会计师确定ABC股份有限公司2013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自测3:1.下列有关检查风险的观点不能认同的是:()A.在既定审计风险水平下,检查风险与注册会计师所需的审计证据成同向关系 B.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与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呈反向关系 C.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设计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并有效执行审计程序,以控制检查风险 D.检查风险的控制效果取决于审计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2.下列与重大错报风险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重大错报风险是因错误使用审计程序产生的 B.重大错报风险可以通过合理实施审计程序予以控制 C.重大错报风险是假定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某一认定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D.重大错报风险独立于财务报表审计而存在

自测4:1.M注册会计师负责对丙公司20×9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在进行风险评估时,M注册会计师通常采用的审计程序是()。A.以人工方式或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对记录或文件中的数据计算准确性进行核对 B.对应收账款进行函证 C.将财务报表与其所依据的会计记录相核对 D.实施分析程序以识别异常的交易或事项,以及对财务报表和审计产生影响的金额、比率和趋势 2.注册会计师负责对甲公司20×8财务的报表进行审计。在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时,A注册会计师遇到下列事项,请代为做出正确的专业判断。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时,A注册会计师可能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有()。A.询问甲公司管理层和内部其他人员 B.实地查看甲公司生产经营场所和设备 C.检查文件、记录和内部控制手册 D.重新执行内部控制

自测5:针对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提高审计程序不可预见性予以应对。下列各项程序中,不能够提高审计程序不可预见性的是()。A.对以前由于低于设定的重要性水平而未曾测试过的固定资产进行测试 B.对应收账款进行函证时,将其函证账户的截止日期推迟 C.进行存货监盘时,应事先通知被审计单位盘点的地点,以便其做好准备 D.采取不同的审计抽样方法,使当期抽取的测试样本与以前有所不同 自测6:ABC会计师事务所正在对甲公司2007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在确定控制测试性质、时间和范围时,遇到下列问题,请根据《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审计准则,作出正确的判断。甲公司下列情况中,注册会计师应实施控制测试的是()。A.注册会计师预期甲公司内部控制未能有效运行 B.注册会计师仅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足以提供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C.甲公司属于小规模企业 D.注册会计师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发现其设计上有明显缺陷 第四章

自测1:民间审计组织在准备阶段应当与被审计单位签订的书面文件是()。a.书面承诺 b.审计通知书 c.审计协议 d.审计业务约定书

自测2:A注册会计师负责对甲公司20×7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在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时,A注册会计师遇到下列事项,请代为做出正确的专业判断。在获取的下列审计证据中,可靠性最强的通常是()。A.甲公司编制的成本分配计算表 B.甲公司管理层提供的声明书 C.甲公司提供的银行对账单 D.甲公司连续编号的采购订单

自测3:1.备查类工作底稿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其包括()。A.公司章程复印件 B.重要会议记录(复印件)C.与审计约定事项有关的重要经济合同与协议副本或复印件 D.企业营业执照、批文等复印件 2.审计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制度是审计工作遵循独立审计准则的重要保证。下列各项中,符合三级复核制度要求的有()。A.部门经理对重要会计账项的审计、重要审计程序的执行以及审计调整事项进行复核 B.如果部门经理作为审计项目的负责人,则其应一并履行一、二级复核职责,确保三级复核制度得以执行 C.项目经理对助理人员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进行详细复核 D.合伙人对审计过程中的重大会计问题、重点审计领域及重要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复核 第五章

自测1:当审计人员通过分析程序初步推断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高估资产和收入以粉饰财务报表业绩时,审计人员对“营业收入”的审计会从销售发票的存根查起。

自测2:分析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______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分析程序还包括调查识别出的、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数据严重偏离的波动和关系。

自测3:销售与收款的内部控制关键控制点包括:1.适当的授权审批 2.____ 3.凭证的预先编号 4.充分的凭证和记录 5.定期核对并向客户寄出对账单 6.____ 7.银行存款的核对制度

自测4:以下对询证函的处理中,正确的是()。A.在粘封询证函时对其统一编号,并将发出询证函的情况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 B.有10封询证函直接交给J公司的业务员,由其到被询证单位盖章后取回 C.对以电子邮件方式回收的询证函,要求被询证单位将原件盖章后寄至会计事务所 D.收回询证函后,将重要的回函复制给J公司以帮助催收货款 E.询证函经会计师事务所盖章后,由注册会计师直接发出 第六章

自测1:购进与付款循环涉及的凭证有()。A.购货发票 B.出库单 C.验收单 D.请购单 E.销货发票

自测2:一般而言应付帐款审计的主要目标是其真实性。()自测3:一般而言应付帐款函证没有应收帐款函证重要。()第七章

自测1:1.下列属于存货控制措施的是:A.存货保管与会计记录相互独立 B.限制非授权人员接近存货 C.请购单必须经过适当的授权批准 D.定期盘点 E.生产计划的制订与审批相互独立 2.下列各项审计程序中,属于对生产与费用循环内部控制测试的有:A.编制存货跌价准备明细表,并与报表、总账和明细账核对 B.抽查被审计单位若干月份盘点记录,检查盘点程序的合规性 C.实地观察仓库验收原材料的情况 D.抽查领料凭证上反映的手续是否齐备 E.计算毛利率并分析本期与上期有无明显变化

自测2:1.下列各项中,属于营业成本审计实质性程序的是:A.对成本项目进行分析程序 B.审查有关凭证是否经过适当审批 C.审查有关记账凭证是否附有顺序编号的原始凭证 D.询问和观察存货的盘点及接触、审批程序 2.被审计单位在分配材料成本差异时有意少摊借方额,如果相关产品当期完工且销售,这一做法必然导致当期的:A.资产虚减 B.负债虚增 C.利润虚减 D.存货虚增 3.下列各项审计程序中,可以用于对产品成本总体合理性进行检查的有:

A.抽取部分产品成本计算单,审查直接人工费计算的正确性 B.计算产品毛利率,分析其变动合理性 C.分析比较近期各产品生产成本总额及单位生产成本的变动情况 D.分析比较近期各主要产品生产成本的变动情况 E.对产成品实施监盘,确定产成品是否账实相符

自测3:1.审计人员运用分析复核方法检查存货的总体合理性时应采用的指标是:A.存货周转率 B.资产负债率 C.流动比率 D.应收账款周转率 2.某企业20×2年3月20日库存商品A的实际盘存数量为220件。20×2年1月1日至20×2年3月20日盘点时止,库存商品A的完工数量为400件,销售发出数量为300件。可以确认该企业20×1年12月31日产成品A的实际数量为:A.520件 B.120件 C.220件 D.320件 3.下列关于监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监盘的目的是确定被审计单位以实物形态存在的资产是否真实存在 B.监盘可以证实报表中资产的披露和分类是否正确 C.监盘是指审计人员亲自盘点被审计单位的各种实物资产 D.监盘不能验证资产的完整性 E.监盘可以证实资产的所有权 4.根据下表所列购货发票日期、验收单日期和购货明细账日期,判断下列五项购货截止中,正确的截止有哪些?A.1 B.2 C.3 D.4 E.5 自测4:

【资料】20×3年4月,某会计师事务所对丙公司20×2财务报表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固定资产业务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

1.审计人员对丙公司固定资产业务内部控制进行测评。

2.在查验固定资产的所有权时,为了确定某固定资产确实属丙公司所有,审计人员审查了有关凭证。

3.审计人员发现丙公司于20×2年6月对一建筑物进行了改扩建。该建筑物的账面原值为2 000万元,已提折旧800万元,减值准备为O。在改扩建过程中,取得变价收入50万元,领用工程物资400万元,发生其他支出100万元,丙公司确认改扩建后的建筑物入账价值为2 400万元。

4.审计人员发现丙公司20×2年固定资产核算中存在以下事项:将为建造厂房购买土地使用权的费用计入在建工程;将与尚未办理竣工决算但已投入使用的职工宿舍相关的借款费用计入财务费用;对市价持续下跌导致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固定资产计提了减值准备;对于融资租赁取得的设备未作任何账务处理。

5.审计人员运用分析程序对丙公司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的合理性进行了审查,判断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额无异常情况。【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1.针对“资料1”,下列审计程序中,属于固定资产业务内部控制测试的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验证固定资产的新增手续是否齐全 B.验证固定资产验收部门工作的独立性 C.检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正确性 D.审查固定资产报废是否经过审批

2.针对“资料2”,下列各项中,可用以证明丙公司固定资产所有权的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产权证明书 B.固定资产明细账 C.财产税单 D.购货发票 3.针对“资料3”,对于改扩建后建筑物的入账价值,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审计人员应建议丙公司做如下调整: 选择一项:

A.调减固定资产50万元 B.调减固定资产750万元 C.调减固定资产850万元 D.调减固定资产700万元

4.针对“资料4”,审计人员认为丙公司账务处理正确的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将与尚未办理竣工决算但已投入使用的职工宿舍相关的借款费用计入财务费用 B.将为建造厂房购买土地使用权的费用计入在建工程 C.对于融资租赁取得的设备未作任何账务处理

D.对市价持续下跌导致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固定资产计提了减值准备

5.据“资料5”,审计人员运用分析程序对丙公司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的合理性进行审查时,可采用的方法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将20×2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乘以本期折旧率,并与本期计提的折旧额相比较 B.计算20×2计提折旧额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例,并与20×1相比较 C.将20×2年固定资产原值除以全年总产量,将该比率与以前相比较 D.将20×2的折旧费用与20×1的折旧费用相比较 第八章

自测1:筹资与投资循环中内部控制的职责分工包括:()A.盈余公积核算、复核由不同人员完成,一人登记明细账和总账 B.筹资、投资决策与执行相互独立

C.财会部门内部对资金收付、记录、复核相互独立 D.筹资、投资业务执行与记录相互独立 E.筹资、投资业务执行与内部监督相互独立

自测2:A注册会计师在对X公司2012会计报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对借款执行的下列各项审计程序中,最能够证实长期借款完整性的是()。A.检查借款利息与本金是否相符

B.根据长期借款明细账,追查有关借款的原始凭证 C.将长期借款明细汇总表与明细账和总账核对 D.向被审计单位所有的银行发函询证 自测3:如果能够对被审计单位资产和负债进行充分审计,且能证实两者的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和本期发生额,注册会计师可不必对所有者权益进行单独审计。()自测4:多项选择题:对盈余公积进行实质性程序包括:()A.保证利润的真实性

B.将核对无误的盈余公积与盈余公积账户、报表核对 C.查阅公司章程及盈余公积处理有关规定

D.编制或取得盈余公积明细表,与利润分配表核对 E.将盈余公积明细账与会计凭证核对

自测5:1.单项选择题:计算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比例,并将其与各年比较,可以看出被审计单位()

A.盈利能力的稳定性 B.投资的完整性 C.投资收益正确性 D.投资的真实性

2.单项选择题:B注册会计师接受会计师事务所的指派对Y股份有限公司2013的会计报表进行预审。正在对Y公司有关对外投资处置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测试,有下列问题需做出判断。()A.检查对外投资预算是否经过批准 B.观察投资处置的审批和执行是否确实分离 C.检查投资项目的分析论证报告 D.审阅内部盘核报告

自测6:多项选择题:如果被审计单位投资的证券是委托专门机构代为保管的,为证实其是否确实存在审计人员可以采取的程序有:()A.会同被审计单位人员到代保管机构清查盘点 B.检查长期投资明细账

C.逐笔检查被审计单位相关会计记录 D.向代保管机构发函询证 E.编制对外投资明细表 第九章

自测1:1.根据货币资金业务内部控制的要求,出纳员可以承担的职责是: A.登记现金日记账 B.编制和审核记账凭证 C.登记应收账款明细账 D.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下列各项中,与货币资金相关的内部控制应当采取的措施有: A.严格财产实物控制 B.严格职责分工 C.定期核对检查 D.控制坐支规模 E.严格授权批准

3.下列审计程序中,属于对货币资金业务内部控制测试的有: A.使用分析程序检查货币资金总体合理性 B.向与被审计单位有业务往来的银行进行函证

C.抽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上编制人签章是否为出纳员以外的人 D.检查货币资金收付凭证的管理情况 E.审阅被审计单位货币资金相关制度规定

自测2:1.在对被审计单位库存现金实施监盘过程中,负责清点现金的应当是: A.审计人员 B.出纳员 C.仓库保管员 D.会计主管

2.审计人员要证实被审计单位在接近12月31日签发的支票未予入账,最有效的审计手续是()A.审查年末银行存款总账 B.询证12月31日银行存款余额

C.审查12月份支票存根及银行存款日记账 D.审查12月31日银行对账单

3.审计人员对库存现金实施监盘时,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有: A.在被审计单位有关领导或主管会计在场情况下,由出纳员清点 B.采取突击式监盘

C.尽量安排在营业开始前或营业结束后

D.“库存现金盘点表”由出纳员、会计主管、审计人员共同签字 E.事先通知出纳员做好准备,以节约盘点时间

4.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银行存款实施实质性程序时,可采用的审计程序有: A.检查银行对账单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B.检查不相容职务是否分离 C.抽查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D.函证银行存款余额

E.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前数天发生的银行存款收付业务是否及时入账

自测3:1.审计人员在审查被审计单位应纳税所得时发现下列支出项目在税前作了扣除,其中正确的是: a.税收滞纳金

b.非法经营的罚款支出

c.占利润总额2%的公益性捐赠 d.向下属公司的捐赠

2.审计人员在对甲公司进行审计时,发现甲公司按照利润总额7000万元的25%计提了所得税。审计人员张琴将甲公司计算应纳说所得额的相关资料整理如下:(1)当年营业收入为20000万元;

(2)当实际支付工资薪酬4000万元,均允许扣除;

(3)当年账面列支的职工福利费为600万元,职工教育经费120万元;(4)账面列支业务招待费180万元;(5)因部分产品违规经营支付罚款6万元;(6)支付滞纳金2万元;(7)购买国债利息收入4万元;

(8)经核定本企业发生的业务宣传费和广告费合计410万元;(9)当年计入损益的研究开发费200万元;

(10)本发生的公益救济性捐赠800万元,向子公司捐款10万元;(11)赞助支出6万元。请帮助张琴完成下面的计算。

1.按税法规定,可税前列支的职工福利费是_____万元,职工教育经费是_____万元,需_____(本空应填写“调增”、“调减”还是“不调整”?)应纳税所得额_____万元。2.按税法规定,可税前列支的业务招待费是_____万元,应_____(本空应填写“调增”、“调减”还是“不调整”?)应纳税所得额_____万元。

3.罚款、滞纳金均不得税前列支,应_____(本空应填写“调增”、“调减”还是“不调整”?)应纳税所得额_____万元。

4.国债利息收入免税,应_____(本空应填写“调增”、“调减”还是“不调整”?)应纳税所得额_____万元。

5.按税法规定,可税前列支的业务宣传费和广告费合计为_____万元,应_____(本空应填写“调增”、“调减”还是“不调整”?)应纳税所得额_____万元。6.研究开发费用可加计扣除,应_____(本空应填写“调增”、“调减”还是“不调整”?)应纳税所得额_____万元。

7.按照税法规定,可税前列支的公益救济型捐赠是_____万元,应_____(本空应填写“调增”、“调减”还是“不调整”?)应纳税所得额_____万元。

8.向子公司捐赠、赞助支出均不得税前列支,应_____(本空应填写“调增”、“调减”还是“不调整”?)应纳税所得额_____万元。第十章

自测1:管理层声明书是一种独立来源的说明书,因此可作为可靠的审计证据,代替其他证据。

若律师声明书表明或暗示律师拒绝提供信息,或隐瞒信息,或对被审计单位叙述的情况不加修正,注册会计师一般应认为这是审计范围受到限制,不能发表无保留意见。

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发表的审计意见,是对被审计单位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所审计期间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做的绝对保证。

注册会计师明知应当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时,为了规避风险,可以用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代替。

审计报告的签署日期为审计报告完稿日期。

“()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能够准确计量的错报。: 推断错报;已识别错报;重分类差异;会计核算差异” “会计师事务所对某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审计报告的收件人应为()。: 董事会;全体职工;全体股东;董事长” “由于未能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整体不能发表意见,应当()。

: 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拒绝接受委托;拒绝提供审计报告” “注册会计师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如果认为必要,可以在()增加强调事项段,对重大事项加以说明。: 引言段之后;意见段之前;意见段之后;审计报告附注中 ” “如果被审计单位限制注册会计师监盘构成总资产50%的存货,尽管对财务报表的其他项目都取得了满意的证据,但无法对存货运用替代审计程序,则审计人员应出具()审计报告。

: 无法表示意见

;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标准”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计划阶段已确定了审计风险的可接受水平,在终结阶段,如果实际审计风险高于可接受审计风险水平,即注册会计师认为审计风险不能接受,注册会计师应当()。: 说服被审计单位做必要的调整;追加额外的控制测试;追加额外的实质性程序;发表无保留意见” “索取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声明的作用主要有(): 提供审计证据

;明确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确认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范围;保护注册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的作用有()。: 减轻管理层的责任;保护作用;鉴证作用;证明作用” “审计意见的基本类型有()。: 无法表示意见;否定意见;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 “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可能是()。: 审计成本过高造成的限制;审计抽样造成的限制;管理层造成的限制;客观环境造成的限制 ” 第十一章

自测1:1.注册会计师在执行财务报表审阅业务时,执行的审阅程序通常包括()。A.实施分析程序,以识别异常关系和异常项目

B.询问股东会、董事会以及其他类似机构决定采取的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影响的措施 C.询问被审阅单位采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行业惯例 D.询问财务报表中所有重要的认定

专科 行政学原理 篇6

一单选CDCCDADCAB二多选BCDACDABCDDCAD

三、1、行政体制是指一国行政制度的具体运行形成,是该国对社会事务实施公共管理而采用或形成的制度,是政治体制的组成部分。

2、财政体制是国家对国家资金进行宏观管理的一种制度,取决于国家的政治决策,涉及到中央与地方、国家与地域之间的关系。

3、政府职能是指政府作为行政机关在对社会实施公共管理中承担的个体职责和应发挥的作用。政府职能是政府功能的表现,从属并服务于政府功能的。

4、事务管理是机关行政日常管理的主要内容,除为完成本机关职责工作和对本机关内部机构与人员设置、配备以外的各种机关工作都属于机关事务管理的范围。

5、行政是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运用国家权力,依法对社会事务实施的公共管理。

四、1、第一法制原则,第二科学合理原则,第三讲求效率原则。

2、当代中国行政文化的主要特点是包容性,“治病救人”以挽救人民的政治生命为基础,突出个人的生命权.“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是正确认识、利用古代和外国文化遗产,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方针。

3、(1)主体合法(2)内容合法(3)程序合法(4)行为必须在行政机关的权限内,越权无效(5)符合法定形式

4、(1)勤政、(2)廉政、(3)遵纪守法,依法行政。(4)实事求是,科学行政(5)热情待人,协调行政。

5?

6、行政权力转移的基本形式是行政授权,包括代理授权、委任授权和委托授权。

五、1、行政决策科学化的意义

首先行政决策科学化是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重要构成,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先决条件和实践前提。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经验过程中概括出来的理论精华,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认识,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思想。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这个总的概念,提出“以人为本”和“五个统筹”的思想,并把它们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关于发展问题的理论体系。而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既是这个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和实质要求,同时也是实践层面上的政策原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和延伸。提高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不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意,而且具有划时代的历史寓意。因此说,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能否落在实处,决定着科学发展观能否落在实处。

其次,决策科学化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永葆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保障。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体说来,就是要形成党科学民主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科学民主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主要表现在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上。作为执政党,国家和人民的大事也就是党内的大事,党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直接决定着国家大政方针的科学化、民主化。第三、推行决策科学化是适应时代的需要

(一)推行决策科学化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市场将全面对外开放,资本、信息、技术、商品、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全球化大流动,各种国际性政治因素、社会因素都将对一个国家、地区政府决策产生重大的影响。影响决策因素变量不断增多客观上必然要求行政决策科学化。

(二)推行决策科学化是适应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的需要

近年来,以信息网络技术为特征的高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化大生产进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管理内容不断更新,各方面的联系日益紧密,传统的稳定结构正在被日新月异的高新技术打破。与此同时,由于信息网络进入了千家万户,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新情况、新问题瞬息万变,机遇稍纵即逝,要求政府决策必须做到及时准确才能保证不出现失误。再加之社会正处于大变革时期,人们的思想意识趋于复杂,决策不当导致重大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而要求不断提高政府行政决策的科学性。

(三)推行决策科学化是适应经济活动市场化的需要

经济活动的市场化需要实现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财物、产供销按上级计划统一安排,行政决策的自主空间狭小、相对简单容易。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特别是与国际市场经济接轨,对于各级政府行政决策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是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社会利益关系复杂化。这就要求在作出决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种经济主体、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以保证行政决策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可实施性。

(四)推行决策科学化是适应社会管理法治化的需要

上一篇:送检到校范文下一篇:“悟空”老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