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例题

2024-12-04

审计学例题(精选7篇)

审计学例题 篇1

1.正达会计师事务所长期以来主要开展对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年报审计业务。

2007年5月初,事务所的负责人张平成正在考虑与下列客户的具体情况,以保持审计业务的独立性。下面是正达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与这些客户之间往来的相关情况:

(1)A保险公司于2005年lO月聘请正达会计师事务所为其设计了一套具有针对性的规章管理制度。章平注册会计师长期参与A保险公司报表的审计业务,同时是上述制度的主要设计者。2007年,章平注册会计师担任A保险公司报表审计的项目负责人。

(2)正达会计师事务所已连续3年承办A保险公司的财务报表审计业务。2007年初,A保险公司2007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继续由正达会计师事务所执行。为保证审计的独立性,正达会计师事务所决定自2008年起停止执行A保险公司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改为参与A保险公司的投资业务策划。

(3李平注册会计师2007年5月接受事务所指派,参加W银行2007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项目。李平注册会计师的妹妹在该银行担任财务助理。

(4)为解决员工住房问题,正达会计师事务所与W银行经批准共同投资兴建了职工住宅楼,双方共同聘请物业公司进行日常管理。

(5)王清注册会计师2006年从Z银行贷款20万元购买了一辆轿车。按贷款协议约定,王清每月需要向Z银行偿还贷款3500元。由于王清在2005年底购买了房屋,无力按时向Z银行支付借款本息。2006年以来,已累计3个月没有偿还贷款。

(6)注册会计师张可2003年来一直是M银行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项目组成员。得知张可于2007年5月1日举办婚礼后,M银行行长将该行的10辆高级轿车借给张可作为婚礼用车。

要求:请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正达会计师事务所接受相关的审计业务是否损害独立性;对于认为影响独立性的情形,如存在消除影响的措施,请予指出。

【正确答案】(1)影响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设计内部控制属于与审计业务不相容的工作,会计师事务所应该调离该注册会计师,改派其他注册会计师对其进行审计。

(2)不影响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独立性是针对鉴定业务而说的,停止鉴定业务就不再考虑独立性了。

(3)存在关联关系,影响独立性。建议将李平调离审计小组。

(4)双方之间存在着共同利益,影响独立性。正达会计师事务所不应接受W银行的审计业务。

(5)影响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双方之间存在着审计以外的其他经济纠纷,建议将王清调离审计小组。

(6)影响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银行给予的照顾明显超出了通常的社会礼仪范围,建议将张可调离M银行审计小组。

2、ABC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甲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A注册会计师作

为项目负责人,根据审计业务的要求,组建了甲公司审计项目组。假定存在下列情形:

(1)A注册会计师以市场价购买甲公司开发的房产一套,并一次性支付房款150万元。

(2)A注册会计师的岳母于20×7年购买甲公司发行的企业债券,面值2 000元,即将到期。

(3)接受委托后,项目组成员B被甲公司聘为独立董事。为保持独立性,在审计业务开始前,ABC会计师事务所将其调离项目组。

(4)ABC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C不属于项目组成员,其妻子继承父亲遗产,其中包括甲公司内部职工股20 000股。

(5)项目组成员D的堂兄在甲公司担任后勤部副主任。

【正确答案】

(1)对独立性不构成威胁。项目组负责人按照市场价格购买房屋,且款项已经全部支付与甲公司之间不存在经济利益关系,对独立性不产生威胁。

(2)对独立性构成威胁。项目组负责人的直系亲属的直接经济利益,视同注册会计师本人的直接经济利益,对独立性产生威胁。

(3)对独立性构成威胁。会计师事务所的员工同时担任审计客户的独立董事,所产生的自我评价、经济利益威胁非常重大,以致没有防范措施能够将其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所以即使调离项目组,对独立性的威胁也非常重大。

(4)对独立性构成威胁。如果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及其直系亲属从审计客户获得直接经济利益或重大间接经济利益(例如,通过继承、馈赠或合并产生的),不允许拥有这些利益,故产生对独立性的威胁。

(5)对独立性不构成威胁。项目组成员D的堂兄不属于其直系亲属,且堂兄的工作与财务报表的编制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对项目组成员D不构成独立性的威胁。

审计学例题 篇2

财政部于2006年发布的执业准则体系体现了许多创新, 更体现了许多新的理念: (1) 全面渗透了风险审计理念。在审计理念方面, 新准则最大的突破在于所采用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发生重大转变, 由传统风险导向审计转变为重大错报风险导向审计。新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在今后的审计实务中根据该模型来计划和执行审计程序, 强调提高注册会计师发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能力, 强调对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 强调把审计风险控制到位。只有这样, 才能更有利于对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以及对重大错报的审计效果, 才能更好地实现财务报表的审计目标, 更好地遵循财务报表审计的一般原则要求, 为审计后的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很显然, 准则框架体系全面渗透着风险审计理念, 要求注册会计师将风险导向审计的观念贯穿于审计全过程。 (2) 加重了注册会计师揭露会计舞弊的责任, 职业谨慎上升至职业怀疑。由于管理层往往能够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 直接或间接地操纵会计记录并编报虚假财务信息, 管理层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未被发现的风险, 通常大于员工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未被发现的风险, 而那些可以有效发现错误的审计程序未必适用于发现舞弊。由此, 新准则将“职业谨慎”, 上升至了“职业怀疑”的高度, 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以职业怀疑态度计划和执行鉴证业务, 获取有关鉴证对象信息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的充分、适当的证据。为了提高注册会计师发现重大会计舞弊的能力, 新执业准则体系推出了一系列的具体审计准则以强化对重大会计舞弊的识别、评估和应对方法。如制定了《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准则以取代原有的《错误与舞弊》准则, 更加详细、系统地规范了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针对舞弊的审计工作, 包括如何识别舞弊行为、评估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 以及如何应对这些重大错报风险。新准则的实施将会帮助注册会计师有效降低因管理层和治理层舞弊导致的。 (3) 在审计证据方面提出了改进的要求, 新审计准则对审计证据的界定更广泛。将审计证据界定为通过用职业判断来获取, 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其中的充分性是对审计证据的数量要求, 适当性是对审计证据的质量要求, 适当性又包含可靠性和相关性两层含义。 (4) 对审计报告准则进行了完善。如拓展了审计报告概念;细化了审计意见形成的基础;明确了管理层与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因此, 新审计报告准则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尤其是新审计报告准则对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的形成基础、被审计单位管理层与注册会计师的相关责任等内容进行了细化, 大大增强了新审计报告准则的规范性、可操作性与针对性。有利于审计工作的开展, 明确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 能有效减少审计失败的发。

二、新审计准则体系下审计学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

(一) 审计学科的独立性问题

由于我国会计学教育历来把审计学课程作为会计学专业教育的一门主干课程, 因此造成了把审计学当作是会计学的延续和分支的观点, 没有用动态和发展的观点看待现代审计学。随着新的科学技术和新的管理理论的发展, 审计功能的拓展和审计学科的发展。审计实践的发展说明审计学与会计学之间既有一定的联系, 同时又有根本性的不同:审计与会计的来源、理论基础和研究对象不同, 会计学起源于生产, 审计产生于委托受托关系的分离和存在正当的怀疑, 两者没有血缘关系。会计的研究对象是生产过程, 而审计学的研究对象是财政财务收支活动和经营管理活动 (李学柔, 2005) 。从审计业务、审计对象、审计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审计思维方法等多个方面来比较, 审计与会计具有重大不同, 审计都有着很强的独立性 (张立民, 2005) 。因此, 要突破传统审计理论框架, 将现代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工程管理学等内容纳入审计学科之中, 同时将审计学与计算机技术予以嫁接融合, 开辟IT审计新领域;引用代理理论分析公司治理框架下的内部审计问题, 运用公共管理理论分析政府绩效审计问题等, 着力构筑结构更加清晰、内容更为先进的现代审计理论体系 (姜玲玲, 2009) 。

(二) 课程设置无法体现现代审计理论体系

随着国际经济更加趋于一体化和全球化, 资本市场日趋国际化。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会计工作和“国际通用的信息鉴证手段”的审计工作, 推动了审计行为国际化, 审计教育必须融入国际化思想。这就使得我国会计、审计人员的素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阚京华, 2008) 。目前, 我国审计学专业的课程出现这样的问题:总体设计上主线不明朗、相关课程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不强, 难以体现系统的现代审计基本理论与技术方法体系。于是, 审计学中就有了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政府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 财务审计、资产负债表审计、信用审计、财务报表审计、管理审计、业务审计、经营审计、绩效审计、环境审计和综合审计, 真实性审计、合法性审计和效益审计, 舞弊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 财政审计、金融审计、企业审计和投资审计, 计算机辅助审计、联网审计、远程审计、在线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等等。这不但为审计和审计管理带来难度, 也为审计教学带来不便。审计和审计学的分层分类既多又复杂, 以至于教师想在课程上作出合理安排是非常困难的 (石爱中, 2005) 。另外, 目前我国大学教育阶段, 审计学课程的教学都是在“大会计”架构下进行的, 审计相关课程的内容都是会计或者是与会计有关的知识, 这种“就会计学讲授审计学”的状况必然造成学生审计基础知识视野的局限性, 使审计专业学生的适应性受到影响 (胡继荣, 2008) 。

(三) 优秀审计教材较少影响了教学效果

由于我国的审计实践和审计学还是处于发展之中, 因此应该尽量采用当今世界上的最新版本教科书, 以便能保持在审计学科的前沿, 掌握审计研究的制高点, 传授出最新的审计知识 (石爱中, 2005) 。但是, 我国现有的审计学教材存在这样的问题:其一, 学者搜集了我国重点财经院校会计学本科审计课程教学所用的教材, 或是该院校编写的审计学教材, 研究发现大多数院校所用的教材或所编写的教材都是注册会计师方向, 这说明我国高校审计教材内容体系偏窄 (胡继荣, 2008) ;其二, 审计学教材种类繁多, 但是质量参差不齐, 而且优秀的教材少, 大多教材只是对审计理论和原则方法的介绍, 而对审计实务的介绍比较欠缺, 虽说有的教材也是多次重复出版的, 但在内容和形式上, 真正有新意、能紧跟时代步伐的却很少;其三, 从我国目前使用的审计教材来看, 出现过于强调审计理论与审计技术的介绍, 但是案例资料不多, 好的审计案例也较少, 因此相当多的案例资料是滞后于现实的经济环境, 让学生感到审计的应用性与现实较远。

(四) 教学中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现象

由于审计学科既属于社会科学, 同时又属于比较典型的应用学科, 因此审计学的教学研究要紧密结合现实的政治、经济和管理活动, 必须设法取得实践经验, 并严密关注审计实践的失败教训。许多审计学概念、理论和思想实际上就是对审计失败进行总结的结果 (石爱中, 2005) 。但是, 我国传统的审计教育在审计学课程的教学计划上一贯重视理论性教学, 轻视实践性教学, 很少安排甚至没有安排实践性教学课时。教学内容上以理论为主, 很少有实务技能的传授。而且也很少甚至没有专门的实践基地。如果学生只接受有限的审计理论教育, 而忽视实务技能的掌握, 则难以在毕业后很快适应市场要求 (蒋文定, 2005) 。另外, 对于审计实务的讲解和审计技能的培养, 一方面需要深厚的审计理论作铺垫, 另一方面还需要准备大量的、系统的实际操作资料。要做好这一环节, 面临很大困难, 许多教师在审计教学中, 只讲书上已有的审计理论, 刻意回避审计实务的讲解和审计技能的培训, 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务问题 (胡继荣, 2008) 。

三、新审计准则对审计学课程教学的影响分析

(一) 审计学课程教学现状

分析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发育和完善, 注册会计师审计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经济越发展, 资本市场越发达, 注册会计师审计越重要。我国现有的审计学课程一般是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主线, 以会计报表审计为重点, 以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为基础, 以审计风险和审计目标为导向, 以审计实务操作和能力培养为根本, 密切结合当前注册会计师审计实践, 将审计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融入审计基本技能之中。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明确审计的性质和职能, 比较全面的了解我国执业准则的内容和要求, 掌握各种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 具备基本的审计实务操作的能力。我国的审计学课程出现了难教、难学现象。原因是:审计学课程的内容多, 看起来比较枯燥, 理论性强;我国的审计学教材的编写基本上是借鉴了西方教材的内容, 直译内容占了较大比重, 有些语言表达不符合汉语习惯, 也不符合我们的思维习惯, 这也是导致审计难于理解的一个重要原因;审计是一项理论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专业, 理论为实务操作提供一个方向性的指导。在实际运用过程中, 很多要用到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 不象其它科目答题的内容和方法具有确定性甚至唯一性;涉及的知识比较广, 除审计外, 还包括会计学、税法、经济法、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另外, 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对审计所需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分散的, 对所学的审计知识感到空洞, 认为学了用处不大, 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新准则的实施更加大了审计教学的难度。

(二) 新审计准则对审计学课程教学的作用

新审计准则是审计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将使审计学教学的内容从内涵到外延都发生重大变化。同以往任何一次审计准则变化一样, 这次新审计准则的施行也必将对我国的审计学教学产生重大影响。其对审计学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对教师的挑战。由于新审计准则体系有以下的特点:完整构建了准则框架体系;全面渗透了风险审计理念;充分体现了与国际趋同的要求;切实考虑了中国国情等特点。这样就使得审计专业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 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才能适应教学和实践的需要。但是当前我国高校的审计课程教师中, 相当一部分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 担任的教学任务较单一, 社会实践阅历少, 普遍缺乏实际工作经验, 实践操作技能相当薄弱。故而, 审计教师大多只能“从书本上来, 到书本中去”, 埋首在“故纸堆”里。这与当今社会需求的的复合型人才相距甚远, 无法满足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要求。新审计准则不但内容多、观念新, 而且难度大, 对审计专业教师来说, 学习新审计准则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 要在短时间内全面、深入地掌握并非易事。由于与国际趋同, 此次新审计准则的施行对审计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 审计专业教师面临的业务学习压力及教学工作量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2) 对课程体系设置的影响。新审计准则的颁布改变了审计学课程体系设置的基础, 影响了审计学课程体系的建设。而目前我国大学教育阶段, 审计学课程的教学都是在“大会计”架构下进行的, 审计相关课程的内容都是会计或者是与会计有关的知识, 这种“就会计学讲授审计学”的状况必然造成学生审计基础知识视野的局限性, 使审计专业学生的适应性受到影响。审计学课程体系是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审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二是审计实务;三是其他内容知识。新审计准则的施行, 要求审计教学中应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对审计实务的技能结合实际资料或实际案例进行系统训练, 使学生不仅要牢固掌握基础理论知识, 还必须具有较强的业务操作能力。如果学生只接受有限的审计理论教育, 而忽视实务技能的掌握, 则难以在毕业后很快适应市场要求。“教不恰当, 学不致用”, 既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前景, 也造成了培养与需求相脱节的现象。 (3) 对教学大纲及教材内容的影响。由于教学大纲的修订往往出现滞后现象, 新审计准则的发布和执行使审计学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 需要在新审计准则框架下, 结合现行准则的要求对审计专业教学大纲的内容进行重新修订。当前审计教学中所用教材内容均有不同程度滞后, 审计学教材虽然种类繁多, 但是质量参差不齐, 很多内容已跟不上新准则的变化, 让教师在教学中也无所适从。另外, 审计课程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系列教材和与之相配套的案例教材奇缺, 使整个审计教学显得东拼西凑, 没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现代审计理论与方法的发展使得现有教材内容体系无法跟上, 审计学专业的最核心内容并没有体现出现代审计理论。有的教材也是多次重复出版的, 但在内容和形式上, 真正有新意、能紧跟时代步伐的却很少。而且, 现有的审计学教材大多是理论性的内容很多, 而与之相关的案例分析和实务模拟却很少, 整本教材就像一本制度讲解。这对于没有任何实务经验的初学者来讲, 往往会使他们觉得很多理论东西难以理解, 学起来感到非常枯燥。另外, 有关的专门的实践与培训教材也很少。 (4) 对教学计划和教学手段、方法的影响。新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丰富的执业经验, 还要掌握相关的知识, 具备一定的职业判断能力。我们发现, 现行审计教学计划已不适应教学的要求。由于既定的教学计划不是随便就能更改的, 尤其是每门课程的课时, 修改时要综合考虑整个专业其他课程的教学计划情况, 因此, 如何在适应新审计准则要求, 按现行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教学手段与方法也应做相应的改进与完善。另外, 2007年教育部1号文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及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都对高校实践教学做了重要规定。如1号文件规定:“高度重视实践环节,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 (论文) 等实践教学环节”。因此, 在审计学的教学计划中有必要增加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亲眼所见、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基于新审计准则体系的审计教学研究

(一) 审计专业教师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由于目前我国的审计专业师资队伍严重脱离实践, 虽然他们大多有较高的学历, 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 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 他们的审计实践能力, 深入审计第一线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还有待提高。对此, 高校应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实践性教学师资力量的建设: (1) 对于从事实践性很强的审计课程教学的教师工作量的考核, 采用更科学的方法考核教师的工作业绩, 不断地奖励那些在实践教学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 (2) 通过安排承担审计课程的教师外出进修、进点实习、参与审计工作等方式提高教师的理论、实践水平;鼓励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参加CPA或ACCA的资格考试, 这对于丰富教师各方面的知识, 提高教学水平也很有帮助。 (3) 可以从企业聘请有丰富经验的高级会计师、高级审计师、造价工程师、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等到校任教或兼职, 以弥补教师课堂教学的不足, 在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同时, 还可以帮助学校教师自身水平的提高。

(二) 重视审计实践环节的教学课程

由于我国会计、审计实践教学相对缺乏, 学生动手能力较差, 因此要重视实践性教学, 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贯彻“理解、掌握、运用”这个思想,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将理论很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另外为了缩短理论与实务之间的差距, 审计学教学中很有必要进行实践教学, 而且实践教学的形式多样化, 可以采取模拟实践、社会调查实践、事务所实习形式等。

(三) 重视审计教学案例的系统开发

由于审计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 其学科特性决定了在审计中引入案例教学法不仅是可行的, 而且是必要的。通过案例教学是改进审计学教学首要前提, 而且相对容易实现的, 通过讲授和分析审计案例,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每个审计案例的解决,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审计理论、原则和方法, 及其在具体审计实务中的恰当而灵活的运用。如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怎样了解情况、编制审计工作计划, 怎样安排审计程序、运用审计方法、取得审计证据, 怎样编写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报告, 以及怎样对审计事项进行评价、作出审计结论和对被审计单位提出改进建议等。运用审计案例, 组织教学, 对于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以及在改革传统的注入式课堂教学方法为启发式等方面, 都会有明显的突破。

(四) 对学生的考核应有所改变

课程的考核只是促进学习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 因此考核不应该侧重测试学生知道了什么, 而应注重测试学生如何运用他们所掌握到的知识。并通过考核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具有自主、持续的学习能力, 为终身学习、学会学习打下基础。因此, 对学生的考核应变改由期末考试一锤定音或仅由期末考试加平时作业成绩做法。在考分上应提高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 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所占的比例。平时成绩又以学生在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或实务训练中的成绩为主。在考试形式上, 也应该灵活多样, 根据实际情况, 可以是闭卷考试也可以是开卷考试, 可以笔试也可以是口试, 可以是出答题卷形式也可以是实验报告、总结或审计报告等形式, 可以给单个学生打分也可以在案例分析和辩论赛中给团体打分, 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准则》 (2006年) 。

[2]沈丽丽:《新审计准则对审计教学的影响及对策》, 《盐城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9期。

审计学例题 篇3

关键词:化学教材;例题;内容编排;内容呈现

文章编号:1005–6629(2015)9–0011–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研究意义和价值

例题是指用来说明某一原理或规律,或在运用某一概念或定律时充当练习的问题[1]。例题通常有以下功能:巩固新知识;示范解题过程;揭示思想方法;实现育人功能等[2]。此外,也有研究者指出化学例题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所学知识;教给学生科学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促使学生养成规范的学习行为;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3]。然而,国内关于化学教材例题编写特点的研究比较少。鉴于教材例题的突出功能,研究化学教材的例题编写特点,对于提升化学教材编写质量和教材多样化发展、促进学生的化学学习都具有现实意义。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择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简称A)[4]、上海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化学·九年级(试用本)》(简称B,供上海市使用)[5]、上海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简称C,面向全国)[6]、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简称D)[7]等4套教材,以及台湾南一书局出版的《自然与生活科技》(简称E)[8,9]。《自然与生活科技》这套教材是台湾初中使用的科学教材,共六册,其中涉及到化学内容的主要集中在第三、四册,台湾约1/3的学校使用这套教材。上述5套教材组成了本次比较研究的素材。

采用内容分析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10,11],从例题的数量、类型、分布三个角度进行比较。此外,考虑到例题是教材正文的组成部分,因此又从内容编排线索和内容呈现方式进行比较研究。内容编排线索是指对核心内容展开的一种线索分析。内容呈现方式即解题的思路与过程,题目的分析与解题过程的呈现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属于题目设计的关键组成部分。

3 几种版本初中化学(科学)教材例题比较

3.1 数量、类型与分布

5个版本初中化学(科学)教材中的例题总数和类型如表1所示。分析可知,E教材中例题的数量明显多于其他4套教材。大陆4套教材例题主要分布于“溶液有关计算”和“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B教材在“水”一节编排一个例题。E教材例题的分布更加广泛,涉及“认识物质世界”、“纯物质的奥秘”、“化学反应”、“酸碱盐”、“化学反应速率”等5个单元,只有“氧化还原”和“有机化合物”单元没有例题。

3.2 内容编排线索

教材中例题的分布存在较大差异,为避免内容本身的干扰,本文选择5套教材共有的、知识广度和深度基本接近的内容主题“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进行比较,见表2。表中“1、2、3……”表示教材呈现阶段的环节序号。

通过对内容编排线索的比较可见,除B教材外,其余4套编制例题的线索是:引入课题→得出“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量的关系”→例题→练习。归纳起来就是先通过实际案例引出化学反应定量计算,然后通过分析得出“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量的关系”这一结论,结合已经得出的结论解决例题,并通过与例题类似的练习,强化化学方程式计算。总体来说,按照这种思路呈现例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比较完整和流畅,教师和学生容易接受。

B教材例题内容编排的线索是: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书写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量的关系”→结合CO与O2反应说明结论→例题。这种编织线索认为“有关化学反应计算”是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一部分,因而将其编制在同一个知识点下。即首先通过学习化学方程式,然后应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将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计算集中编排,有利于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同时符号、计算编排的相对集中,可能会导致学习困难。

在教材例题编排时将符号学习与计算学习分开,可以达到分散难度的目的。可以考虑在例题后设计栏目作为练习,有助于及时检测和促进学生反思。

3.3 内容的呈现方式

例题的内容呈现方式,主要指的就是解题的思路与过程,属于题目设计的关键组成部分。因此,从题目分析、解题过程对5套教材“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溶液有关计算”例题进行分析,见表3。

通过对内容呈现方式的梳理,可以发现题目分析和解题过程方面的三种处理方式:①题目分析和解题过程在编排上各成体系,但又相互对应。比如A教材中的例题: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题目分析和解题过程略)?例题的分析在左侧,解题过程在右。二者是一个相互独立的体系,但同时每一个步骤又互相对应。②题目分析和解题过程相互渗透,这样的呈现方式比较多见,即并没有将题目分析单独拿出来,而是在解题过程中渗透着题目的分析、原理的呈现等。③只有解题过程。例题的作用之一是示范性,通过引导、启发,让学生参与整个解题过程,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题目分析要准确到位,解题过程需清晰明了,二者均不可或缺。

4 分析与启示

4.1 适当增加例题数量和类型、扩大分布范围

与E教材相比,其余4套化学教材的例题量较少,且分布范围狭窄。因此,大陆化学教材例题的数量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分布可以更广泛一些,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领会方法,发展能力。

从例题类型上来说,E教材例题不仅包含了计算题,还包含了简答题,而大陆各版本教材只涉及化学计算题。其实,例题的类型仅仅限于化学计算题和简答似乎也显得过于单调,增加一些新类型,对于教材多样化发展、促进学生的化学学习都具有现实意义。

4.2 例题后编排练习,增强学生的反思和理解

通过对编织线索的梳理,可以发现各版本教材都会在例题之后编制练习(“B版”除外)。在学习过程中,通过适当的练习增进对知识的理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此外,它还可以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还能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反思与评价。因此,教科书中例题之后可以考虑编排练习,及时增强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和理解。

4.3 增强例题的示范性,实现题目分析和解题过程相互对应

例题需要展示完整的解题步骤及其思维过程,这样才能使学生领悟到例题的精髓,引导学生达到“举一反三”。例题是紧跟着新知识出现的,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新知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形成正确的方法论。因此,例题一定要给学生提供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步骤,题目分析要清楚明了,帮助学生形成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

致谢:本文研究素材之一《自然与生活科技》由《台湾化学教学》专栏编辑,台湾师范大学钟建坪博士提供,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3]余润,毕华林.中学化学教材中例题的功能及设计分析[J].山东教育,2010,(32):48~49.

[2]吴立宝,秦华.例谈中学数学教材例题的功能[J].教学与管理,2013,(2):53~55.

[4]姚子鹏等.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化学·九年级(试用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5]王晶等.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6]王祖浩等.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7]毕华林等.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3.

[8][9]郭重吉等.自然与生活科技(三)(四)[M].台南:南一书局,2011.

[10]周媛.我国高中化学教材作业体系的构成特征及其新教材作业容量的比较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1~79.

审计学例题 篇4

总结学习法)

为了能更好更全面的做好复习和迎考准备,确保将所涉及的中考考点全面复习到位,让孩子们充满信心的步入考场,现特准备了中考冲刺数学重点复习知识点的内容。

看例题学总结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我们老师在讲解基础内容之后,总是给我们补充一些课外例、习题,这是大有裨益的,我们学的概念、定理,一般较抽象,要把它们具体化,就需要把它们运用在题目中,由于我们刚接触到这些知识,运用起来还不够熟练,这时,例题就帮了我们大

忙,我们可以在看例题的过程中,将头脑中已有的概念具体化,使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透彻,由于老师补充的例题十分有限,所以我们还应自己找一些来看,看例题,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只看皮毛,不看内涵。我们看例题,就是要真正掌握其方法,建立起更宽的解题思路,如果看一道就是一道,只记题目不记方法,看例题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每看一道题目,就应理清它的思路,掌握它的思维方法,再遇到类似的题目或同类型的题目,心中有了大概的印象,做起来也就容易

了,不过要强调一点,除非有十分的把握,否则不要凭借主观臆断,那样会犯经验主义错误,走进死胡同的。

2。要把想和看结合起来。

我们看例题,在读了题目以后,可以自己先大概想一下如何做,再对照解答,看自己的思路有哪点比解答更好,促使自己有所提高,或者自己的思路和解答不同,也要找出原因,总结经验。

3。各难度层次的例题都照顾到。

看例题要循序渐进,这同后面的“做练习”一样,但看比做有一个显著的好处:例题有现成的解答,思路清晰,只需我们循着它的思路走,就会得出结论,所以我们可以看一些技巧性较强、难度较大,自己很难解决,而又不超出所学内容的例题,例如中等难度的竞赛试题。

审计学论文 篇5

题目:反思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学号:20091020102081

姓名:左芸

反思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关系的日趋复杂,注册会计师的作用在经济活动中日

益明显。注册会计师坚守职业道德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 职业道德建设

从中国股市发生的“琼民源”、“蓝田股份”、“银广厦”等一系列造假事件到美国安然公司轰然倒塌、世通公司90亿元的虚假利润,频频曝光的会计造假案件已引起广大投资者、债权人和政府主管部门的极大关注,注册会计师如何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以良好的形象展示行业特征就显得尤为重要,职业道德建设的作用不可低估。

一、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市场竞争秩序不规范。注册会计师承办业务,是由其所在的事务所统一受理并与委托人签定委托合同,以事务所的名义承办业务。无序的竞争往往削弱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降低其服务的质量。一些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追求审计收入,不顾职业道德,无视审计的高风险性和复杂性,采取各种不正当手段竞争。如为排挤竞争对手,随意降低收费标准,低价竞争屡禁不止;利用行政干预,搞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以公关交际费、信息咨询费等各种名义支付高额的介绍费、佣金、手续费或回扣;与有关部门进行收益分成式的业务合作等。

(二)高估自己的专业胜任能力。注册会计师如果不能保持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就难以完成客户委托的业务。事实上,如果注册会计师缺乏足够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提供专业服务,就构成了一种欺诈。同时,注册会计师自身有无专业胜任能力,也是判定是否保持职业谨慎的首要标准。在很多审计失败的案例中,一些注册会计师由于专业水平的限制,没能预见不合理的风险对他人的伤害;在计划和实施审计时,没能考虑到异常的情况,因而也就没有采取措施来排除对发表审计意见有重要影响的疑问和问题,导致审计失败。

(三)背离专业发展方向,一味追求眼前利益。注册会计师在不胜任的情况下接受委托,被视为不具备职业道德。为了眼前利益不惜降低专业标准或是不加掩饰的进行交易;更有甚者,在执业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下派的人员“跟着感觉走”,助理人员也得不到必要的指导与监督,工作质量下降,所审单位会计信息质量隐患很多。对于企业提出的“目标”要求或是当地政府的指示,某些事务所更是“积极配合”,为求生存与发展,置职业道德而不顾。

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一)从与经济的关系来看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注册会计师的职责是监督和约束市场主体的行为,保证市场经济有序运行,如上市公司必须把其真实财务状况如实告知股民,正确引导投资者。如果会计师不能保证公司报表的真实性,资本市场就会出现混乱,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市场经济首先必须要有自律,然后才有他律。市场主体不能自律,他律也就无从谈起。注册会计师作为中介者,处在他律的重要地位,因此注册会计师首先必须高度自律。

(二)从与社会风气的关系来看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培养和形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总会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国家、单位、投资者、债权人等各相关方的利益,或多或少地影响着社会的道德风尚。如果每一个注册会计师在从业活动中,都能正确行使自己的职业权利,履行自己的职业义务,自觉遵守其职业道德,那么,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就会对社会风气产生一种健康向上的促进作用,从而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培养和形成。

三、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前提条件

(一)保证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构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首先要使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得到充分的体现。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的灵魂,既包括实质上的独立性,又包括形式上的独立性。注册会计师在提供审计服务时,必须以”独立、客观、公正”为原则,站在中立者的立场,对所审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对于如何保持独立性,尤其是形式上的独立性,目前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影响形式上独立性的因素,主要是”混业现象”,即会计师事务所同时承揽客户的审计服务和非审计服务。由于五大国际会计公司(现为四大)经常在为客户提供审计服务的同时为其提供咨询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因此,对”混业现象”笔者认为.为了保

证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会计师事务所不能同时承揽同一客户的审计服务和非审计服务。必须加强必要的监管机制,有力的监管将是保证审计独立性的基本条件。

(二)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

独立审计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经济监督工作,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要有助于企业的利害关系人做出正确的决策,作为注册会计师本身就应该具备足够的专业胜任能力。目前,由于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技术手段的不断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受到极大的挑战。尤其是在证券市场会计舞弊行为不断升级的情况下,更应该强调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谨慎理念。在这种情况下,能否树立谨慎理念、采用现代化的审计理念、采取分析的方法,能否评估管理层的道德风险、管理层的舞弊风险.能否判断有无重大的关联交易,值得我们深思。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遵照《指导意见》要求,通过教育、培训和执业实践不断保持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胜任能力。

四、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一)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完善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增强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的信心,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加紧完善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保证注册会计师按照职业道德规范的标准执行业务。职业道德规范,即规范注册会计师执业操守、执业能力、执业纪律等专业标准。我国目前的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体系,只有1996年12月公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和2002年6月印发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可以说职业道德的具体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指南还没有,仅处于研究和拟定阶段。应尽快制定和公布独立性准则、公正和客观准则、客户责任准则、同业责任准则、保密责任准则、收费与佣金准则、道德裁定准则,对职业道德规范指南的建设也应当加紧进行。准则的制定应以强制性的规定为主,减少指导性的建议,明确规定其行为准则,便于遵守执行,利于道德裁定。

(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注册会计师的发展提供积极的外部因素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个人的修养,社会环境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也有重要的影响,营造一个良好的执业环境,将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提供有力的保障。

1.改革目前滞后的会计师事务所管理体制。会计师事务所要真正成为既独立于政府,又独立于社会经济组织的社会中介机构,要逐步实行现有的会计师事务所同挂靠单位在行政、人事和业务上的彻底脱钩,使其在形式上和实质上都保持独立性,真正成为社会公众利益的维护者而不是某一政府机构或企业的代言人。有关部门应该打破“地区封锁、部门割据”等用权利垄断业务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让会计师事务所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组成部分,成为市场竞争的参与者,在平等、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中求得自身的进步。为防止因会计高度统一使得事务所业务过于集中而导致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质量下降,可考虑允许一些业务受季节性影响较大的行业和企业有权制定适应于本行业或企业的会计,错开注册会计师执业的高峰期,以保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

2.规范行业监管体系,加大社会监督力度。注册会计师协会是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的行业组织,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处罚是对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违反职业道德规范行为的最为有效的监督手段。所以,应加强其对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的业务和职业道德等各方面的监督力度,在具体的管理方式上,可以参照银行的信誉等级制度,由注册会计师协会根据事务所的规模、人员构成、管理水平和从业记录等因素设立等级,按等级高低制定相应的收费标准。对信誉好、业务水平高的事务所给予升级奖励,对执业水平低下、问题多的事务所给予降级;对累计违规违纪达到一定次数的事务所给予警告甚至停业整顿的处分,对出现重大案件的事务所应予以关闭。通过建立等级制来“惩恶扬善”,培养注册会计师“信誉至上”、“信誉就是企业的生命”的观念,以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形象和执业质量。同时,加强社会监督的力度,通过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来监督会计师的执业过程,对于弄虚作假的企业和个人要敢于揭丑,让不道德行为公开曝光,使违法事件无处可藏,给企图弄虚作假者以无形的压力。另外,司法机关也应该加大执法力度,对触犯刑律的企业和个人要坚决地查处法办,以保持注册会计师队伍的纯洁性。

(三)加强注册会计师个人的职业道德教育

在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过程中,单位利益与社会利益、个人利益与公众利益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这就需要通过对注册会计师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来解决。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注册会计师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把职业道德要求变成自己的内在信念和行为准则,增强抵制金钱至上,片面追求业务收入等错误思想侵袭的能力,促进良好的职业操守的形成。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培训教育应该全方位、全过程,不仅应该对正在从事注册会计师业务的在职人员进行教育,也要对那些即将成为注册会计师或准备投身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后备军——在校会计专业学生和注册会计师报考者进行必要的教育,以保证注册会计师队伍吸收的是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既应该在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加强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也要注重对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与培养,确保注册会计师在执业的全过程中都能得到必要的职业道德教育。各地注册会计师协会每年应举办一定数量的培训班,及时宣讲法律法规,分析业内出现的动态,交流业务心得,探讨行业发展的方向。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复杂的任务。应科学规划、积极配合,推动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建设。

参考文献:

谭秀欣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任重道远经济论坛2004年 第9期

郑炎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刻不容缓大众日报2012年1月

黄兴华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中华会计2009年4月

张颖如何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平辽宁经济 2007年3月

对审计学专业建设的思考 篇6

关键词:审计学,财经类专业建设,思考

一、高校审计学专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 全国培养本科审计学专业人才高校数量不断增加, 由2008年的39所扩大到2016年的93所, 而开设会计专业的高校达467所, 相比来看, 审计学专业开设的学校数量太少。其在整个管理学科中所占的比重仍然偏低, 每年连1%都不到, 可见审计学专业招生人数仍然太少。比如大连财经学院, 从2012年审计专业单独招生以来, 2012年招生人数约130人左右, 到了2016年只招收了50人。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对鉴证和咨询的服务会越来越多, 这种招生人数的缩减与社会需求是有矛盾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信息系统显示, 截至2015年12月31日, 全国共有会计师事务所8, 374家, 其中总所7, 373家, 分所1, 001家, 主要分布在广州 (含深圳) 、北京和山东;中注协共有注册会计师101, 376人, 北京数量最多, 有12, 762人, 占全国总数的12.73%, 排名第二的是广东, 有9, 028人, 第三名是四川, 有6, 356人。审计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复合型学科, 除了需要审计人员掌握会计基本理论之外, 还需要掌握审计处理程序与方法, 以及审计技术, 既要求专业性, 又需要复合的知识结构。然而, 审计学专业在我国高校虽有30年的历史, 但学科规律尚不成熟, 人才培养还存在诸多问题, 专业建设还有待完善。

二、审计学的专业建设

审计学专业建设应侧重于教学,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 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教学计划调整、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手段的革新等, 其中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是重点。

审计学专业作为财经类高校的一个成长专业, 当前面临的主要困惑是:对专业建设指导思想的把握仍不够准确, 专业口径还不够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融合还不到位;专业主干课程体系设计指导思想不明确, 缺乏科学依据, 专业主干课程设置比较随意, 不够稳定、明确, 未能体现专业主干课的基础性地位,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扎实专业基础知识的奠定等。因此, 当前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一) 以“宽口径、厚基础”为指导思想, 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宽口径、厚基础”也是审计社会需求的必然要求。过去我国审计队伍是一支以财会人员为主的“查账大军”, 审计人员主要来源于会计队伍, 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主要是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 核心能力是账簿检查和财会资料分析。但随着审计事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社会对审计需求不断增加, 审计功能和对象都发生了变化, 审计对象已从单一财务角度的检查转变为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分析评价, 功能也从原有的经济控制与财务监督扩大到内部审计、内部控制、经济鉴证、认证服务和公共绩效审计功能。因此, 审计学是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多学科的复合, 这就要求学校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 必须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原则, 强化学生的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等学科基础知识, 在宽厚的基础上建设好审计学专业课程, 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审计人才。

(二) 以学科为导向, 突出专业主干课程质量, 完善课程体系。

专业主干课程是实现学科专业培养目标, 构建学生完备专业知识结构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在专业主干课程建设上, 目前多数高校的审计专业是按审计三大主体来建设专业主干课程, 即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 对相关的审计基础理论, 如财务审计、效益审计等内容均按三大主体进行分割、整合, 并有所侧重。这种设置方式对学科基础和学科系统性考虑较少, 课程内容存在重叠现象, 课程设置口径较窄对学生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有一定的影响。所以, 应探索新的课程设置方式, 比如以最能体现审计学核心基础理论的专业主干课程应包括审计学原理 (审计学) 、审计方法研究、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四门课程来设置专业核心课程。

财务审计课程应在审计学原理基础上全面阐述财务报表审计的技术方法和审计流程, 包含被审计单位的销售与收款循环、购货与付款循环、生产循环、筹资与投资循环、货币资金五大部分的审计, 以及审计调整和审计报告的撰写;同时, 应阐述验资审计、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及一些特殊目的审计项目。

绩效审计应在阐述绩效审计的一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 从企业管理审计、经营性项目审计和政府绩效审计等多角度予以论述。对上述四门课程, 必须加以重点建设, 以达到较高的质量水平, 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三、审计学的课程建设

目前, 审计学课程建设的任务仍相当艰巨, 除《审计学原理》较为成熟外, 《审计方法研究》、《财务审计》、《绩效审计》、《审计学》等基础性课程建设水平急需提高;交叉、复合型课程尚有开发空间;案例教学法有更广泛的运用空间。因此, 审计学课程建设面临的主要任务是:

(一) 努力将专业主干课程建设成精品课程。

根据学科建设方向的重新定位, 审计学专业主干课程应包括审计学原理、审计方法研究、财务审计、绩效审计等四门课程。首先, 《审计学》课程建设还有发展空间。审计学作为财经类高校非审计专业的一门课程, 涉及学生较多, 应努力将审计课程建设成院级精品课程;其次, 财务审计、绩效审计课程建设滞后明显, 应加大建设力度, 使之尽快成为精品课程。

(二) 革新教学方法, 强化案例教学。

审计学的技术性及实践性极强, 冠上案例教学可以向学生提供其在学校不可能接触到的实际问题, 使之了解各类审计案件的审计技巧, 提高认知及感悟水平, 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审计理论的理解, 进一步弄清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提高学生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但因受师资、教材等多重因素影响, 案例教学实施起来并不容易。

审计案例教材多数为审计过程及结果的叙述, 考虑教学要求和教学规律不够, 案例构成缺乏系统性, 有些案例取材于国外, 脱离中国的审计环境, 不能满足审计案例教学的需要。加之教师参与审计实践的意识不强、机会不多、案例教学经验不足等, 使得审计案例教学的推广受到限制。因此, 在今后审计案例教学完善中, 必须注意广泛收集、精心编写和选择审计教学案例, 使审计案例典型、综合、有难度, 与审计理论相关, 不断更新, 同时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研究水平, 鼓励其积极参与审计案例的收集和编写工作。

(三) 加强应用、交叉型审计课程建设。

当代审计事业需要的是知识宽厚、视野宽阔的复合型审计人才, 这就必须大力加强应用、交叉型审计课程的建设。在应用交叉课程的探索中, 根据现有办学条件和师资结构, 进一步加强包括内部控制学、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审计风险控制与管理模型、经济效益审计、财政审计、金融审计、环境审计、信息系统审计、审计经济分析、中国审计史等在内的应用、交叉课程群的建设和开发。为鼓励新型应用、交叉课程的发展, 通过设立课程开发中心, 为新课程的顺利设计、实施提供组织机构保障。

总之,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 即要充分考虑专业、课程建设二者的侧重和内涵特点, 因地制宜, 根据学院的发展规划和要求, 重点突破。

参考文献

[1]马春静.对审计学专业建设的思考——以吉林工商学院为例[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5.1.

审计学作业四 篇7

一.单选题(共20题,共10分)

1.应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最终复核的是会计师事务所的A.主任会计师B.项目负责人C.注册会计师D.审计助理人员☆考生答案:A

2.以文字记载的内容来证明被审计事项的各种书面资料是()。(0.5分)

A.实物证据B.加工证据C.书面证据D.辅助证据☆考生答案:C

3.注册会计师执行会计报表审计业务获取的下列审计证据中,可靠性最强的是()。(0.5分)A.销货发票B.购货发票

C.采购订购单副本D.应收账款函证回函☆考生答案:D

4.ABC会计师事务所于2011年3月10完成了对甲公司的审计工作,并于2011年3月18日出具了审计报告。对于此次审计工作中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应于下列()之前整理归档。(0.5分)

A.2011年4月30日B.2011年5月9日C.2011年6月17日D.2011年5月18日☆考生答案:D

5.一般审计准则中,视为审计工作的灵魂的是()。A.独立性B.客观性C.权威性D.真实性☆考生答案:A

6.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报告日后的()天内。(0.5分)

A.30B.60C.90D.180☆考生答案:B

7.审计工作底稿三级复核制度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制定的以()为复核人,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逐级复核的一种质量检查制度。(0.5分)A.项目经理、部门经理、所长

B.项目经理、部门经理、主任会计师C.助理人员、项目经理、合伙人D.项目经理、部门经理、法人代表☆考生答案:B

8.合理提出审计报告,达到审计目标的重要条件是要有充分、适当的()。(0.5分)A.审计证据B.审计资料C.审计建议书D.审计约定书☆考生答案:A

9.审计依据不是任何时期都能使用的,这种特性称为 A.局限性B.地域性C.层次性D.时效性☆考生答案:D

10.下列审计证据中,证明力最强的书面证据是()。A.购货发票

B.被审计单位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C.被审计单位编制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D.应收帐款函证回函☆考生答案:D

11.在空间上,很多审计证据还要受到的限制是()。A.相关性B.地域性C.层次性D.时效性☆考生答案:B

12.审计人员提出审计意见,作出审计结论,要令人信服,取信于社会公众,必须有()。(0.5分)

A.审计目标B.审计依据 C.审计准则D.审计任务☆考生答案:B

13.在下列各项中,与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成正向关系的是()。(0.5分)A.具体审计项目的重要性

B.注册会计师及其助理人员的审计经验C.可接受的检查风险D.管理层的可信赖程度☆考生答案:A★答题分析:某项目在报表中越重要,所需的证据就越多。14.用作审计证据的事实凭证和资料必须与审计目标和应证事项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这称为审计证据的A.客观性B.相关性C.合法性D.经济性☆考生答案:B

15.开展审计工作都应该正确的编制()。(0.5分)A.审计证据B.审计报告

C.审计建议书D.审计工作底稿☆考生答案:D

16.有关函证叙述不正确的是()。(0.5分)A.函证信应由被审计单位寄发B.回函应直接寄至会计师事务所

C.存放在外地的存货可用函证验证其存在D.如果多次函证未果,可采用替代程序。☆考生答案:A

17.注册会计师陈华在执行甲公司2005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过程中,获取或形成了下列资料或记录。根据审计工作底稿的性质,陈华应当将()形成审计工作底稿。(0.5分)

A.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有关重大事项的往来电子邮件

B.被审计单位在按照审计建议进行重大调整之前的未审财务报告

C.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重要性进行初步思考的记录D.注册会计师从被审计单位不同部门获取的多于一份的同一文件

☆考生答案:A

18.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受其来源和性质的影响。以下关于可靠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0.5分)A.以纸质形式存在的证据比以口头方式的证据更为可靠

B.从原件获取的证据比从复印件及传真件获取的证据更为可靠

C.电子文件形式的审计证据比口头方式的审计证据更为可靠

D.询问内部人员的证据比被审计单位网页上下载的文件更可靠

☆考生答案:D

19.L注册会计师计划测试M公司2012主营业务收入的完整性。以下各项审计程序中,通常难以实现上述审计目标的是()。(0.5分)

A.抽取2012年12月31日开具的销售发票,检查相应的发运单和账簿记录

B.抽取2012年12月31日的发运单,检查相应的销售发票和账簿记录

C.从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抽取2012年12月31日的明细记录,检查相应的记账凭证、发运单和销售发票D.从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抽取2013年1月1日的明细记录,检查相应的记账凭证、发运单和销售发票☆考生答案:A

20.下列审计证据中证明力最弱的是()。(0.5分)A.债务人询证函的回函B.销售单

C.注册会计师监盘存货的盘点表D.银行对账单☆考生答案:B

二.多选题(共10题,共5分)

1.按审计证据的表现形态分类,可以分为()。(0.5分)A.自然证据B.实物证据

C.书面证据D.口头证据E.环境证据☆考生答案:B,C,D,E

2.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获取证据的审计方法有()。A.检查B.函证C.观察D.监盘☆考生答案:A,B,C,D

3.收集审计证据的途径很多,常见的有()。(0.5分)A.实地监盘B.观察

C.询问D.检查E.分析程序☆考生答案:A,B,C,D,E

4.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主要有()。(0.5分)A.审计准则B.审阅准则C.独立审计实务公告D.其他鉴证业务准则E.相关服务准则☆考生答案:A,B,D,E

5.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可以分为会计师事务所的()。(0.5分)

A.主任会计师复核B.项目负责人复核

C.辅助人员复核D.高级审计师复核E.部门经理复核☆考生答案:A,B,E

6.根据世界各国现行的审计准则来看,其内容大体上包括()。(0.5分)A.一般准则B.具体准则

C.工作准则D.计划准则E.报告准则☆考生答案:A,C,E

7.审计准则的概念,其含义有()。(0.5分)A.是制约审计人员的行为准则B.对审计人员素质提出要求C.对社会提供审计工作质量保证

D.是通过审计人员执行审计程序体现出来的E.是审计人员签署审计最终意见时的客观保证☆考生答案:A,B,C,D,E

8.审计依据按审计目标进行分类,可以分为()。A.评价会计资料真实性的审计依据B.评价经济活动合法合规性的审计依据C.评价审计结论可靠性的审计依据

D.评价经营管理活动效益性的审计依据

E.评价内部控制系统健全性、有效性的审计依据☆考生答案:B,D,E

9.下列有关审计可靠性的表述中,适当的是()。A.注册会计师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证据更可靠

B.注册会计师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推论得出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C.注册会计师获取的以文件、记录形式的证据比口头证据更可靠

D.注册会计师从原件获取的证据比从复印件或传真获取的证据更可靠

☆考生答案:A,C,D★答题分析:注册会计师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间接获取或推论得出的审计证据更可靠。10.审计依据的特点主要有()。(0.5分)A.层次性B.可比性

C.相关性D.时效性E.地域性☆考生答案:A,C,D,E三.判断题(共10题,共5分)

1.询问通常不足以发现认定层次存在的重大错报,也不足以测试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注册会计师还应当实施其他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考生答案:正确

2.审计准则的实施使审计人员在从事审计工作时有了规范和指南,便于考核审计工作质量,推动了审计事业的发展。()(0.5分)☆考生答案:正确

3..注册会计师获取审计证据时,不论是重要的审计项目,还是一般的审计项目,均应考虑成本效益原则。()☆考生答案:错误★答题分析:注册会计师在获取审计证据时可以考虑成本效益的原则。对于重要的审计项目,注册会计师不应以审计费用的高低或获取审计证据的难易程度作为减少必要程序的理由。

4.审计准则是通过审计人员执行审计程序体现出来的。☆考生答案:正确

5.审计人员对10万元银行存款进行审查时,发现有50元被出纳贪污,则通常认为,这种情况是微不足道的。☆考生答案:错误

6.民间审计人员有了会计准则,对其审计工作提供了方便,因而就不需要审计准则了。()(0.5分)☆考生答案:错误

7.审计证据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充分性和适当性。充分性是指证据的数量足以支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适当性

是指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考生答案:正确

8.审计工作底稿是指审计人员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考生答案:正确

9.检查麦特公司应收账款时,注册会计师张任化向麦特公司债务人大华公司发函询证,回函确认的金额与麦特公司凭证、账面反映的金额之间出现了重大差异。张华认为某项审计证据可能不可靠,追加了审计程序。()☆考生答案:正确★答题分析:如果从不同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或获取的不同性质审计证据不一致,可能表明某项审计证据不可靠,注册会计师应当追加必要的审计程序。

10.大部分情况下检查有形资产只能证实有关实物资产的存在,不能确定其价值和所有权。()☆考生答案:正确审计学作业四(4-5章)

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2.注册会计师实施的下列审计程序中,()是重新执行。(2分)

A.注册会计师利用被审计单位的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重新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并与被审计单位编制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比较B.以人工方式或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对记录或文件中的数据计算的准确性进行核对C.对应收账款余额或银行存款的函证

D.对客户执行的存货盘点或控制活动进行观察☆考生答案:A

3.为证实海科地产公司所记录的资产是否均由海科地产公司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否均为海科地产公司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注册会计师采用下列()程序能够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2分)A.检查文件或记录B.检查有形资产C.重新执行D.询问☆考生答案:A

11.为证实W公司所记录的资产是否存在,注册会计师采用下列()程序能够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A.检查有形资产B.检查文件或记录C.重新执行D.询问☆考生答案:A

★答题分析:程序A不一定能够为权利和义务或计价认定提供可靠的审计证据。程序C主要是针对内部控制实施的;程序D在任何情况下均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15.以实物的外部特征和内含性能来证明事物真相的各种财产物资是()。(2分)

A.环境证据B.加工证据C.书面证据D.实物证据☆考生答案:D

16.审计证据的数量达到能“胜过合理的怀疑”这样的一种程度,这就是()。(2分)A.审计证据的真实性B.审计证据的重要性

C.审计证据的充分性D.审计证据的可信性☆考生答案:C

17.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是规定注册会计师执行A.咨询业务B.会计业务C.审计业务D.管理业务☆考生答案:C

20.下列关于审计程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检查有形资产可提供权利和义务的全部审计证据B.观察提供的审计证据仅限于观察发生的时点C.对于询问的答复,注册会计师应当通过获取其他证据予以佐证

D.分析程序包括调查识别出的、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数据严重偏离的波动和关系☆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A 二.多选题(共10题,共30分)

6.评价经营管理活动效益性的审计依据主要有()。A.可比较的历史数据B.计划、预算和经济合同C.业务规范和技术经济标准D.党和国家的财经纪律E.规章制度

☆考生答案:A,B,C

9.注册会计师在对Q公司的短期借款实施相关审计程序后,需对所取得的审计证据进行评价。以下有关短期借款审计证据可靠性的论述中,正确的有()。(3分)A.从第三方获取的有关短期借款的证据比直接从Q公司获得的相关证据更可靠

B.短期借款的重大错报风险为低水平时产生的会计数据比重大错报风险为高水平时产生的会计数据更为可靠C.短期借款的重大错报风险为高水平时产生的会计数据比重大错报风险为低水平时产生的会计数据更为可靠D.Q公司提供的短期借款合同尽管有借贷双方的签章,但如果没有其他证据佐证,也不可靠☆考生答案:A,B,D

★答题分析:外部证据一般比内部证据可靠,所以A正确;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较好时所提供的内部证据,比内部控制较差时所提供的内部证据可靠,内部控制较好,则重大错报风险低,所以B正确C不正确;不同来源或性质的审计证据相互印证时,审计证据较具可靠性,所以D也正确。

三.判断题(共10题,共10分)

1.为了证实审计结论,审计人员取得的相关审计证据越多越好。()☆考生答案:错误

3.检查有形资产只能证实有关实物资产的存在,不能确定其价值和所有权。()(1分)☆考生答案:正确7.审计工作底稿的保管期限,一般都属于永久性保管。()(1分)☆考生答案:错误

9.审计工作底稿是指审计证据的汇集,可作为审计过程和结果的书面证明,也是形成审计结论的依据。()☆考生答案:正确

10.实施审计准则可以维护审计组织和人员的合法权益。

☆考生答案:正确审计学作业四(4-5章)

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2.审计过程中,如遇低层次的规定与高层次的规定相抵触时,则应以()。(2分)

A.高层次规定为准B.低层次规定为准C.审计制度规定为准D.会计制度规定为准☆考生答案:A

9.下列审计证据中证明力最弱的是()。(2分)A.债务人询证函的回函B.销售发票

C.注册会计师监盘存货的盘点表D.银行对账单☆考生答案:B

★答题分析:选项AD属外部来源的证据,C是注册会计师亲自取得的证据,证明力都较强。“委托人给购货人信札的复印件”应属内提供,证明力最弱。

12.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首先要审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2分)

A.内部管理系统B.内部会计系统C.内部控制系统D.内部审计系统☆考生答案:C

20.注册会计师陈华在检查海科地产公司某项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计提情况时,为证实海科地产公司所确定的此项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是否适当,打算对下列证据进行分析。为达到这一目的,在下列证据中,相关性最低的是()。(2分)

A.海科地产公司形成的此项固定资产的使用与维修记录B.海科地产公司保存的此项固定资产的购买发票

C.海科地产公司保存的关于此项固定资产的性能的说明D.海科地产公司所聘常年法律顾问的投资函证回函☆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B 三.判断题(共10题,共10分)

上一篇:中小幼教师资格考试内容及题型下一篇:小小新闻播报员演讲稿